健康镇创建工作计划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健康镇创建工作计划(通用8篇)

健康镇创建工作计划 篇1

——黑林镇健康镇创建工作汇报

(2021年12月9日)

黑林镇位于赣榆城区西北部,地处苏鲁交界,下辖21个行政村,4.6万人,镇域面积88.8平方公里,以丘陵地貌为主。近年来,黑林镇坚持“生态立镇 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产业,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新路。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国家级卫生镇,被评为江苏省最美百果园、省生态文明示范镇,建成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小芦山村、江苏省水美乡村镇东村,被省农委纳入特色小镇培育计划,命名为蓝莓小镇。这开展省级健康镇创建以来,黑林镇将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实事工程来抓,全镇上下团结合作、同向发力,取得显著成效,创建的8项内容63个指标全部达到要求,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制,夯实健康管理责任。对照创建标准,严格落实健康管理责任。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在创建国家级卫生镇的基础上,启动省级健康镇创建工作,将创建健康镇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计划,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健康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健康卫生工作组织网络。从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专人,建立了会办、督办、交办的工作机制,制定创建健康镇作战图,做到周通报月总结,确保创建工作高质高效的开展。二是细化责任分工。按照省级健康镇创建标准,制定出台《黑林镇创建省级健康镇实施方案》,把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村、单位,明确责任到人,各村都建立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实行任务、责任“两个清单”管理,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序时推进健康镇创建工作,保证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有的放矢。三是加强督查推进。在创建国家级卫生镇的基础上通过日督查、月评比、季考核工作机制,将创建健康镇工作列为村级重大项目推进,通过清单交办、限期整改和末位约谈等举措,实现了创建工作常态化。

二、加大健康投入,优化人文居住环境。列支专项资金,将健康镇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一是基础设施再完善。按照现代化城镇的标准对镇区进行建设规划,投资300多万元,对镇区路灯进行太阳能更换、道路全部黑化,在主次干道两侧划设停车位、停车线1200余处,设置安全标识60多处,农村主干道100%硬化;投资40多万元,规范设置小栅栏、广告牌,商业街井然有序;投资180多万元,新添置垃圾车6辆、中型压缩式垃圾转运车4辆、洒水车1辆、可移动垃圾箱200多个,明确专人负责,全天候、交叉巡查,生活垃圾做到即产即清。投资200多万元整修和疏通了镇区下水70多处,彻底排除了雨季积水、内涝隐患。投资400余万元在单店、黑林等村试点开展点穴式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5.7%,污水处理率达到90%。为应对新形势垃圾收集、转运需求,切实提高垃圾收集转运治理,极探索新的垃圾收集、转运模式,实现垃圾处理外包,建立专业化的运营管理模式,目前项目正在招投标。不断提高绿化美化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健康主题公园3个,健康步道2条,全镇的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绿化面积22平方米,人居体育场面积1.9平方米。计划新建“镇东大桥—旦头河西侧”健康步道2条,已完成规划设计,目前正在施工。二是提升环境治理舒适度。镇区环境卫生整治。积极推动环境卫生管理镇村一体化进程,成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加强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垃圾清运、保洁队伍管理工作。各村按每400人配备一名环卫工的标准,共配备专职环卫工100余名,全天候保洁,全面清理生活垃圾、粪便、街巷“三堆”、小广告、河塘沟渠等。印发《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分发并张贴到农贸市场,要求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商家市监局进行处罚。提升空气质量。结合秸秆禁烧、森林防火等工作,成立党委书记负总责的综禁领导小组,划片包干,群策群防,做到人员、时间落实,全天防控,实现镇域综禁“零火点”。集中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对露天烧烤、油烟直排、散乱污企业进行排查整治,关停洗沙场、石子厂38家,关闭散乱污企业3家、整顿餐饮店25家。重点开展大气监控点位周边3公里范围内涉气问题排查与整治,集中整治11处涉气污染源。改善水源品质。完成全镇区内改水工程,关停6家小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镇域内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整治“六小”行业。按照“分类整治、销号管理”原则,对餐饮、洗浴、旅馆等重点卫生行业,严格管理,集中整治,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发证与索证管理,从严把好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换证、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关,始终保持行业卫生单位持证率达100%,从业人员体检、五病调离率、卫生知识培训率达到100%,近三年未出现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全面清理垃圾,组织专业消杀队伍,集中统一开展春冬季灭鼠、夏秋季灭蚊蝇病媒消杀工作。加强除“四害”队伍建设,开展科学除害。每年划拨20多万元除“四害”专项经费用于人员培训、添置器械和购买药物等,对一些重点单位定期检查、施药。三是全面推动健康生活。定期组织线上或者线下的全民健康宣传栏制作投稿活动,通过果香黑林公众号和相关媒体宣传并进行评比,选出最受大家欢迎的作品,作为每一期健康教育宣传栏的板面。每年利用中秋、国庆等节日的契机,分片区开展农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黑林旗袍队评比等活动,同时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赛、乒乓球比赛,让体育锻炼深入人心,吸引更多的村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大树拓展训练基地,利用大树红色村品牌,分批对镇域内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开展红色健康教育,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进行思想健康教育。

三、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健康生活意识。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方位发动宣传,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创建工作始终。一是营造浓厚创健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全方位宣传,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发放《创健一封信》1万余份,出动宣传车70多台次,悬挂、涂刷创建健康镇宣传标语150余条。各村均设立卫生宣传牌、健康教育专栏,向群众传授健康知识。发放《农民健康教育读本》等健康卫生宣传资料3000多份,做到健康卫生知识入家进户,使爱清洁、讲卫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着力提高健康素养。我镇卫生院总计66人,志愿者服务队127人,在结合各类卫生宣传日、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医务人员上街下村开展各项健康教育、中医药特色文化宣传、常态化防疫等宣传活动40 余场,健康咨询18000 多人次,义诊11000 多人次。对于全镇人口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81%,全镇65岁以上人口健康管理率达到75%,对于全镇域内人口的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50%,其他常见病症规范管理率达到80%,对于精神类疾病患者管理率基本全覆盖。中小学通过学科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水平。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100%,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98%,健康行为形成率93%。三是严格开展控烟工作。制定《黑林镇控烟禁烟工作实施方案》,村、单位均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控烟措施。镇内无烟单位建成率达100%,镇域内成人吸烟率为21%,镇村卫生室提供戒烟服务,辖区内公众场所全部设立禁烟标志,镇区范围内无烟草广告。

四、强抓疫情防控,落实健康保障责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相关精神,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采取镇村联动机制,全方位做好防控工作。一是严格强化组织领导,坚决压实工作职责。2021年初,黑林镇召开全镇干部大会,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明确“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领导责任制,筑筹协调,压实相关部门和村的责任,要求各包片片长把疫情防控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和核酸演练工作。8月中旬,我镇共组织12场核酸检测应急实战演练,所有演练点全部开展演练,演练现场井然有序、运行流畅,共计采集核酸样本8618人,占比26.1%。10月底,受山东疫情影响,我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两天检测22305人,圆满完成全员检测任务。实施24小时疫情防控值班体系,结合上级制定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施。明确“党委、医院、公安、村、网格”五包一责任,强化领导责任制,压实包片片长和村的责任。二是全面加强宣传发动,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将疫情防控指南及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要求制作成视频、音频、公众号等,利用村村响和微信群将防控要求循环播放、转发,引导公众加自我防护。发放《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通告》380份,录制疫情防控音视频23个,制作公众号12期。加强假期传染病疫情和舆情信息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谣言传播,避免群众产生恐慌情绪,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防控措施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有效开展。全镇21个村密切关注境外疫情,会同镇卫生院、派出所等部门加强源头管理,做好入境人员卫生检疫工作,严格落实入境人员隔离措施和14天内健康状况报告,实施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无缝对接,确保我镇“零病例、零疑似”,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五、强化督查考核,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工作成果长期长效。一是开展健康创建评比活动。建立镇健康办定期开展对各单位的卫生检查制度,各村开展健康文明户评比,对沿街商户实行门前“四包”制度,由市场监督局定期开展文明经营户评比活动,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达91%,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达86%。通过发动群众,利用村规民约、文明家庭创建等手段,约束不文明行为,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让村民参与进来,家家户户齐动手,从源头上管好脏乱差。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卫生意识、健康意识、环境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讲文明、讲卫生、讲健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全镇上下真正形成人人讲究卫生、人人关心健康、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加强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垃圾清运、保洁队伍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扩充专职环卫工队伍,由目前的100名增加到120名专职环卫工人,每人配备一台环卫三轮车,全天候保洁。镇区垃圾密闭清运率达100%,保证率道路清扫保洁率和垃圾清运率100%,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三是强化督查考核。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纳入村级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各村配备专职环卫巡查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保洁员保洁区域挂牌公示。实行周通报、月汇总、季奖惩的考核机制,考核得分与绩效工资挂钩,形成考核、激励、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

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按照建设省级健康镇的标准,积极探索、不断实践,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与时俱进、扎实有效地推进健康工作,重点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打造健康示范村。放大绿色林果和红色文旅示范带带动作用,进一步培育像大树、小芦山等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文化村,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引导群众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二是进一步加强健康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推广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浓厚全民健康生活氛围。

三是完善健康管理常态化机制。发挥镇卫生院牵头作用,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牢固树立“健康生活,从我做起”的意识,努力打造健康宜居乡镇。

健康镇创建工作计划 篇2

1 高产创建工作目标

建水县面甸镇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产量目标为:百亩核心区主攻11.25 t/hm2;千亩展示区创建10.50 t/hm2;万亩示范区实现9.75 t/hm2。其技术目标为:推广优质高产品种2~3个;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100%;科技培训覆盖达95%, 入户率达95%。

2 具体措施

在玉米高产创建核心区和展示区, 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的“六统一”要求, 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2.1 选用良种

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3,4]。如大天6号、佛单5号、云瑞8号、云瑞88等, 全部使用包衣种子, 可有效防治病虫鼠害。

2.2 科学配方施肥

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 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 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充分运用建水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数据资料, 百亩核心区和千亩展示区采用的施肥建议是, 基肥施农家肥15 t/hm2, 配方肥施普钙750 kg/hm2、尿素6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锌30 kg/hm2[5], 做到底肥一道清。

2.3 实施化学除草

除草剂选用山水乙莠, 该除草剂为芽前除草剂, 对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逾90%。核心区、展示区统一在播种后用山水乙莠3 kg/hm2对水675 kg, 均匀喷雾于墒面上, 以提高除草效果。

2.4 合理密植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水平等确定玉米种植密度。实行规格化种植, 中等肥力水平的田块一般栽植5.7万~6.0万株/hm2, 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植6.00万~6.75万株/hm2。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 1.2 m开墒, 沟宽20 cm, 大行80 cm, 小行40 cm, 株距22~25 cm, 双粒播种, 单株留苗。

2.5 抓住时机、抢墒播种

2011年面甸镇冬春降雨少, 农户在雨水来临前提前做好备耕工作, 地块进行两犁两耙, 第1次降雨过程多以阵雨降下, 所以播种期为4月底。

2.6 适时间苗、定苗

百亩核心区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在播种后7~10 d, 及时引苗出膜, 防止膜内高温发生烧苗。当幼苗长出4~5片可见叶时, 及时间出弱小苗, 尽量保留长势中等一致的壮苗, 做到单株留苗。通过间苗定苗, 使群体最大化, 单株个体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千粒重高。

2.7 综合防治病虫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做好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科学制定防控预案, 做到准确预报、专业防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统防统治, 群防群控, 从根本上控制项目区各种病虫的危害, 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确保群众增产增收。在核心区、展示区统一用98%巴丹可湿性粉剂1.5 kg/hm2, 加3%啶虫脒乳油750 mL/hm2喷雾防治蚜虫、玉米螟。

2.8 及时收获

当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时, 选晴天及时抢收, 收后及时晾晒。

3 成效

3.1 实现高产创建目标

在庄户村委会庄户三组建立百亩核心区, 在庄户村委会建立千亩展示区。按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 (试行) 》进行了理论测产和实产验收。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如下:百亩核心区实施范围包括1个村委会、1个小组、涉及78户农户, 完成面积8.13 hm2, 实测产量11 326.5 kg/hm2。千亩展示区实施范围包括1个村委会, 14个小组, 涉及546户农户, 完成面积74.60 hm2, 实测产量达10 537.5 kg/hm2;万亩示范区实施范围包括10个村委会, 102个小组, 涉及9 727户农户, 完成面积834.80 hm2, 实测产量9 901.5 kg/hm2。面甸镇2011年玉米万亩示范区实施面积834.80 hm2, 辐射带动全镇1 252 hm2, 产量为9 901.5 kg/hm2, 较计划任务9 750 kg/hm2, 增产1.55%;千亩展示区平均产量10 537.5 kg/hm2;百亩核心区平均产量11 326.5 kg/hm2, 均达到了高产创建的目标产量 (表1) 。万亩示范区比2010年平均增产114.0 kg/hm2。

3.2 实现技术推广目标

共推广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3个:云瑞8号、大天6号、云瑞88;充分利用和整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开展统一测土配方施肥, 印发《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9 500份;做好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统防统治, 防治率达100%, 有效地控制了项目区各种病虫的危害;开展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等科技培训45场次, 13 521人, 覆盖率达96.5%;开展现场观摩和技术交流各一场215人次。

3.3 实现社会效益

该项目主要是在面甸镇水田改旱地和海拔1 400 m以上的山区和半山区实施, 这些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难, 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玉米生产中资金、物资投入不足, 耕作粗放, 科技含量低, 导致玉米产量低而不稳[1,2]。通过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 让广大农户亲眼目睹了在科技含量提高的条件下, 面对严重的干旱, 玉米产量也可以大幅度提高, 从而为今后面甸镇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4 农户获得实惠

项目财政资金投入, 用于补助示范区农户的种子、农化物资;技术培训及观摩;测产验收及总结;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 使农户减少了投资, 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现场培训和实际操作, 农户取得和积累了玉米高产栽培管理的成功经验, 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 同时也锻炼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

摘要:介绍了建水县面甸镇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目标, 总结了其具体措施, 并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 以期为该镇玉米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创建,措施,成效,云南建水,面甸镇

参考文献

[1]王忠孝, 牛玉贞, 王庆成, 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8.

[2]王正国, 王顺寿, 周玉刚.柴达木盆地都兰县油菜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9) :138-139.

[3]李长权.集成技术在玉米高产创建活中的应用效果[J].云南农业, 2011 (8) :8.

[4]杨英.玉米高产创建措施及经验启示[J].云南农业, 2011 (1) :9-10.

平凤镇创建省卫生村纪实 篇3

从2007年以来,平凤镇党委政府把省卫生村创建活动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以村村有卫生村和整村创建卫生村为目标,采取措施,扎实推进省卫生村的创建。至2011年底,全镇已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14个,基本覆盖全镇12个村(居)委会。通过创建卫生村,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刘村共投入资金24万元,组织村民义务投工5300多人次,铺建硬底化巷道1500多米;修建密封排污渠1200多米,建沉沙井52只;拆除村内闲杂屋、猪牛舍18间;建设文化小广场1个、篮球场1个,宣传栏1个、垃圾屋2间,完成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78户,使用卫生户厕覆盖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100%……”镇委书记莫活强说:“刘村是一年一大变,卫生整洁、环境优美。”

而一年前,刘村周边环境却让人不敢恭维:村口榕树下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柴草随意堆放在村边、田头和路旁,部分巷道,还是坑洼不平的泥路,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地下,然后再直排进沟渠和水塘,一不小心就能踩上牲畜粪便;如今那个篮球场,当时还是脏乱的旧猪舍、烂菜地。

“刘村不是没有钱,而是缺乏创建省卫生村意识。”莫活强在检查工作时一语中的。他说:“如果农村保不住天蓝、水清、树绿、卫生,再富裕也不是新农村。”有一次,莫活强为了做通村中一个有威望的村民的思想工作,对他说:“创建卫生村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村里共享的,也不能只顾富了个人腰包,就不管他人生活环境,出门入门都是一村人。你能先富,为何不能让刘村的卫生村先创建出来?”一直谈到深夜12点多钟,那位村民的情绪从僵持到热心支持,真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刘村的“人心齐”,加快了创卫积极性和主动性。

莫活强亲自带领镇、村干部,组织刘村村民开始紧张作业,村口的垃圾堆被清理了,杂树乱竹被挖掉了,坑池洼地填平了,入村大道拓宽了,率先拉开了全镇卫生村建设的序幕。

记者走进焕然一新的刘村,参观了生活、文化休闲、健身、环村观光等区域,老年人坐在门前晒太阳,妇女在园中采桔子,村道上传出小车的鸣声。村民笑着说,出门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都说平凤人勤劳、勇敢、朴素,一点不假。汗塘村是平凤镇辖下的一个自然村,该村距圩镇约4公里,全村41户223人,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为种植沙糖桔,人均种植沙糖桔1亩,沙糖桔给汗塘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提高了汗塘村人的农业收入。经过宣传发动,汗塘村群众积极要求创建省级卫生村,共投入资金19万元,群众义务投工4500多人次,完成了创建省级卫生村的各项工作。

记者看到,整个汗塘村的环境十分整洁,巷道平坦,村前村后绿化、美化、净化,村头角落找不到垃圾,老人在编织竹箩,小孩树荫下玩耍,一派和谐新农村景象。

莫活强自豪地说,平凤镇创建经验独特,就连邻县郁南县的镇长们也赶来这里实地参观取经。

xx镇创建生态镇工作计划 篇4

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市级生态镇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镇创建市级生态镇的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职责,使我镇创建市级生态镇工作有序、顺序实施,经研究,特制定黄集镇创建徐州市级生态镇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市级生态村为基础,以争创国家生态市为目标,按照全区“争先创优”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突出农村改水改厕、饮水安全、绿化建设、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储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清洁能源普及推广等工作重点,整合条块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减少重复建设,增强工作实效,积极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实现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因民,确保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全面达标。

二、目标任务

各村从2010年12月起全面启动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按照“810”的推进比例(即2011年80%的行政村创建成市级生态村,2012年100%的行政村创建成市级生态村的目标,并力争2014年全镇50%行政村创建国家级环保生态村)。

三、组织机构

成立黄集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领导办公室,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担任总指挥,武装部长与人大副主席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

—1—

及各村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办公室设在镇工业办,各村成立相应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本村各项创建指标的整改落实以及配合镇创建领导小组开展工作,组长由村党支书记担任,成员由村班子其他成员组成,确保全镇上下踊跃参与创建工作。

四、工作分工

为明确职责,使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除创建工作办公室和各村创建领导小组外,设立宣传、环境整治监督、考核指标落实整改、资料收集与总结编制等工作小组。

(一)创建工作办公室。

负责人:陈忠 成员:王道远、薛斌。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协调各工作小组和有关责任部门,收集汇总各项指标数据和有关资料,编写总结材料和技术报告,组织安排迎检验收。

1.制定工作方案,了解各项考核指标,将各项工作责任分解到各工作小组和有关职能部门。

2.督办各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定期收集各工作小组工作情况,组织有关工作会议。

3.组织各阶段的工作检查和组织预检。

4.定期向镇创建领导办公室汇报全镇的创建情况。

(二)宣传组。

负责人:李金华,成员:路朝群、耿瑞建、夏庆。

1.制定宣传计划,对创建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使该项工作深入民心。

—2—

2.定期报道有关公益宣传广告,在创建期间,及时报道创建工作进度和创建信息,组织宣传材料向上级传媒报送。

3.制作创建工作图片和其他宣传材料,拍摄一部创建工作专题片,并作为申报材料之一。

(三)环境整治监督组。负责人:孟庆军 成员:卜凡桂、王峰及各村党支部书记。

1.对沿省道线、沿镇道线、沿河道、集镇区等“三沿一区”的卫生保洁情况加强督促检查。

2.对各村“三化”(美化、净化、绿化)、“三拆”(拆违、拆废、拆临)、“三整治”(环境、道路、河塘湖滩整治)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指导。

3.及时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对不符合环境整治要求的各保洁责任区、各村及各责任人及时予以曝光,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四)资料收集与总结编制组。负责人:张利利

1.收集各部门、各工作组的创建资料,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建立健全档案。

2.编写创建工作总结、技术报告和其他上报材料。3.负责提供创建考核时专家查阅资料,现场察看等工作。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制定宣传方案,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作为我镇近期的重点工作来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展示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改

—3—

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将我镇打造成和谐“生态家园”的决心。在宣传工作中,一方面突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的和意义,另一方面,面向群众,开展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该项工作的全社会关注度,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推动全员参与创建生态镇,黄集镇现有市级生态村10个,占全镇18个行政村的55.6%,争取聂楼村、平楼村、杨庄村、神洼村、陈楼村、吕楼村、王岗集村与朱楼村8个行政村在2011年全部创成市级生态村。

(三)大力开展环境质量整治和环境污染防治。①加强农村环境质量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地表水、空气、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②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70%。③以“六清六建”为工作核心内容,村庄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焚烧和垃圾污染基本得到控制。④进一步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区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确保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的行政村比例达95%;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100%。⑤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⑥制定切实可行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计划,积极推广秸秆制粒、气化、秸秆青贮氨化养畜、食用菌、全量还田等技术,2011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2012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⑦加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2011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2012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4—

95%.⑧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减控农业面源污染,单位化肥施用量(折纯)控制在250千克/公顷以下。⑨大力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广使用生物质能、电能、太阳能,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沼气,2011年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达到40%以上水平,2012年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水平。⑩加强“三品”基地建设,减少和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确保2011年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60%以上水平,建设一批“三品”示范项目。

(四)加大农田林网和森林建设力度,提高镇村绿化率。加大城镇绿化休闲广场、游园、沿路沿河绿化带等公共绿地建设及管理工作,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逐步提高,保护和建设森林资源,确保从2011年全镇森林覆盖率≥45%,城镇人均共用绿地面积12m2,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

(五)紧紧围绕提高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通过环保进村、创建绿色家庭、生态文化周、开设环境投诉日、开通环境保护投诉热线电话等活动,以公众参与为载体,维护公众环境知情权、议事权和监督权。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

六、时间及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10日至9月底。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和经费。召开领导办公室工作会议,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学习和掌握考核指标体系,对照考核指标开展自查工作,找出薄弱环节。

—5—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0月1日至28日。镇党委、政府召开创建生态镇动员会议,部署创建工作,分解各项工作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各工作小组、全镇各村及有关单位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全镇人民积极参与。

(三)创建落实阶段:2011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各工作小组对照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指标要求,制定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工作,工作成果必须达到或超过考核指标的要求。将工作中形成的与创建工作相关的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汇总,建立台帐。

(四)自查阶段:201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对照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自查,对不符合指标要求的及时整改,使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确保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五)申报迎检阶段:2012年1月至验收前。将有关资料证明材料、总结、技术报告等按程序向区环保局申报。在申报迎检期间,各工作小组按各自的工作任务做好加强和巩固工作,确保验收小组验收期间各项指标的达标。

七、工作原则

(一)统一部署,重点落实

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由创建生态镇办公室全面协调、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各行政村是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全镇统一部署和要求,对照指标任务,全面组织实施。

(二)合理投入,条块协同

—6—

镇政府在进行市级生态村建设资金投入时将与区属相关部门安排的农村建设资金相结合,紧密结合市级生态村推进计划,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合理调配和安排各专项资金,既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又确保重点指标达标,使有限的投入真正发挥作用。

(三)统一标准,分级负责

市级生态村标准参照国家级生态村标准执行。镇属相关站所部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园林绿化、农村扶贫开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饮水安全工程、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储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清洁能源普及推广等专项工作时,严格按照生态村创建统一标准,对照指标要求,落实站所负责推进的相关工作,确保完成一项、达标一项。

(四)严格考核,明确奖惩

市级生态村考核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徐州市生态村申报与考核办法(修订)》的有关规定,确保规范达标。对按时限要求完成创建任务、实现市级生态村创建目标的行政村,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未按时限要求完成创建任务、实现市级生态村创建目标的,按照有关规定对各责任主体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对未按统筹推进要求认真履职、影响重点指标达标的相关站所责任人,将建议相关责任人主管局进行惩处。

八、工作要求

创建市级生态村是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之一,是推进全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由于我镇农村基础条件差,生态村创建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全镇各相关站所部门要高

—7—

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

(一)行政村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增强认知度,提高参与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精心安排部署,有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创建工作任务。

(二)站所部门要自觉服从全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在推进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凡与生态村建设相关的工作,都按照生态村的指标要求进行落实。在资金投入和使用上要严格按要求执行,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帮扶支持,加强检查指导、实施跟踪督办,确保重点指标任务的完成。

(三)镇创建办公室、各村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履行职责,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服务指导、及时跟踪检查、及时推进落实。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实施督查督办、重点推进,确保生态村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二日

—8—

“无毒乡(镇)”创建工作方案 篇5

摘要

一、指导思想

二、创建目标

三、申报条件

四、评定标准

五、申报程序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三)健全创建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四)加强督查,奖惩分明

第 1 页

共 7 页 ××县“无毒乡(镇)”创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无毒乡(镇)”创建工作,巩固和扩大“无毒”创建成果,有效遏制毒品危害,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控工作,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建设,根据国家禁毒办关于开展创建“无毒社区”的工作要求和《××省“无毒害县”创建工作方案》,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和《××省禁毒条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的禁毒工作方针,坚持党委、ZF 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为建设平安××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创建目标

根据“有毒治毒创无毒,无毒防毒保净土”的原则,全面深化“无毒乡(镇)”、“无毒社区(村)”、“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无毒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把无毒害创建活动与平安创建、精神文明创建、生态文明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基本实现无种毒、无制毒、无贩毒的目标,新增吸毒人数得到有效控制,吸毒人员管控率、就业安置率、阶段性戒断三年巩固率达到要求,“无毒”创建率、禁毒宣传预防教育普及率、禁毒工作满意率达到标准,复吸率、违法犯罪率大幅度下降。

第 2 页

共 7 页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无毒乡(镇)”的条件。

1、领导重视、措施具体、工作到位、保障有力、本行政区域内基本无种毒、无制毒、无贩毒、无外流贩毒。

2、辖区内阶段性戒断三年以上巩固率、年新增吸毒人员比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出所人员管控率、就业安置率、戒毒康复人员列管率达到或超过标准。

3、吸毒人员得到有效管控,因毒品问题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

4、人民群众对毒品危害的知晓率、对禁毒工作的满意率和群众安全感测评符合要求。

依程序申请,按照《××县创建“无毒乡(镇)”评估细则》检查验收,分值达到 95 分以上的,方可授予“无毒乡镇”称号;分值达到 90 分以上的,可评为“创建‘无毒乡(镇)’先进单位”;已获得“无毒乡(镇)”称号的乡(镇)应当按照评估细则继续保持和提高。

(二)已经授予“无毒乡(镇)”称号后又出现新增吸毒人员大幅上升或发生较为严重的制毒、贩毒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的地方,情节较轻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由原批准机关撤销其“无毒乡(镇)”称号。

四、评定标准

(一)当地党政领导对禁毒工作高度重视,纳入重要日程,责任落实。禁毒工作领导机构健全,保障有力。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及其成第 3 页

共 7 页 员单位认真履行禁毒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建立全民禁毒宣传预防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春节、“6.1”、“6.26”等特殊时期为契机,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认真履行禁毒工作职责,积极配合抓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全民禁毒意识增强,营造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人民群众对毒品危害的知晓率、对禁毒工作的满意率达到 95%以上,在群众安全感测评中排名全县前十位。

(三)加强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科学戒毒。实行综合矫治、关怀救助,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强力推进以就业安置为核心、集“生理脱毒、身心健康、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的“阳光工程”新模式,以集中安置为载体,以分散安置和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为补充,实现符合就业条件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100%安置,其中集中安置率达 65%以上。

(四)“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技能培训、服务管理”功能兼备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辖区内阶段性戒断三年以上巩固率不低于 60%,年新增吸毒人员比例不超过 1%,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出所人员管控率不低于 90%、就业安置率不低于 65%,戒毒康复人员列管率达到 100%。各类禁毒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实现信息共享、联网比对和拓展应用,情报信息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的核心和主导作用。

(五)强制隔离戒毒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收戒,依法管理,做好戒毒人员的治疗、康复、教育工作,针对“阳光企业”生产需要

第 4 页

共 7 页 开展技能培训,与决定机关形成合力,开展好“无缝衔接”工作。

(六)依法严厉打击、惩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打击跨区域外流贩毒团伙、贩毒分销网络和“零包贩毒”,遏制毒品交易,萎缩毒品市场。社区维持治疗和综合帮教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减少Heroin 等 opium 类药品的滥用,萎缩毒品市场,减少违法犯罪,因毒品问题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不超过 10%。

(七)对国家管 zhi 药品、易制毒化学品强化管控措施,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不发生流入非法渠道。对毒品原植物实现“零种植”、“零产量”。

(八)无毒害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无毒害面不断扩大。“无毒社区(村)”、“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的创建率成功率不低于90%,已创建成功的巩固率为 100%。

具体评定内容以《××县创建“无毒乡(镇)考核评估标准》为准。

五、申报程序

“无毒乡(镇)”的申报工作,由当地人民 ZF 向县禁毒办写出报告,由县禁毒办组织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结果经县禁毒委员会审议同意后,向市禁毒办申报;市禁毒办组织检查组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提交市禁毒委员会审议,由市禁毒委员会授予“无毒乡(镇)”和“创建‘无毒乡(镇)’先进单位”称号。

“无毒社区(村)”的申报工作,由社区(村)居委会(村委会)

第 5 页

共 7 页 向乡(镇)禁毒办申请,经乡(镇)禁毒办检查合格后,报县禁毒办检查复核,合格后提交县禁毒委审议,由县禁毒委授予“无毒社区(村)”、“创建‘无毒社区(村)’先进单位”称号,同时报市禁毒办备案。

县级“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的申报工作,由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向县禁毒办申请,经县禁毒办检查合格后,报县禁毒委审议,由县禁毒委授予“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和“创建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先进单位称号。

乡(镇)级“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的申报工作,由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向乡(镇)禁毒办申请,经乡(镇)禁毒办检查验收合格后,报县禁毒办检查复核,合格后提交县禁毒委审议,由县禁毒委授予“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和创建“无毒单位(学校、企业、场所)”先进单位称号。

各乡(镇)禁毒办和县级禁毒委成员单位的评定,由县禁毒办考核,报县禁毒委员会批准,授予“禁毒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毒品危害严重地区在创建工作中,党政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措施落实、成效显著的,经县禁毒办检查验收认可,经县禁毒委员会同意后,向市禁毒办申报;经市禁毒办验收合格,由市禁毒委可以授予“创建‘无毒乡(镇)’先进单位”称号。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无毒”创建工作是由党委、ZF 牵头、“一把手”负总责、各部

第 6 页

共 7 页 门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加强“无毒”创建的组织、协调、指导,提升创建“无毒乡(镇)”的工作理念,树立抓创建就是抓社会和谐的理念,将“无毒”创建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相结合,与“平安创建”工作相结合,与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扎实推进“无毒”工作创建。各乡(镇)、××矿区社区服务管理局、县直各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本乡(镇)、本部门“无毒”创建工作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真正使“无毒”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健全创建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动员人民群众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变为创建工作的重点。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及时报道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加强舆论监督,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存在问题进行曝光,推动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三)健全创建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按照“无毒”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逐一分解目标任务,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创建问责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党委、ZF 和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督查创建工作制度。将“无毒”创建工作抓死抓牢,确保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四)加强督查,奖惩分明

创建期间,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无毒”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

第 7 页

健康镇创建工作计划 篇6

*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镇创建文化先进镇工作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

现将《*镇创建文化先进镇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抄 送:县文广局 镇领导

*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1年8月20日印发

共印55份

建文化先进镇,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铸造时代新精神,强化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使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全镇文明程度;有利于打造*文化品牌,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提升*知名度;有利于强化凝聚力和影响力,努力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围绕富民强镇目标,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为主线,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促进“三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强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文化先进镇的标准,科学全面制定创建规划,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达标。

(二)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按照“抓重点,带全局;抓示范,促提升;抓品牌,增实力”的思路,突出抓好文化基层基础、文化产业建设、品牌文化打造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事业全面快速发

积极新建镇文化站,22个村文化室及集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建设,确保100%的村有文化室或文化活动中心。

(四)组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实施文化活动器材配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完成23个村(居)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6个村文化活动器材配送,有效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结合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积极在村级社区中心兴建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广场,加大体育活动设施的配置力度,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五)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监管和执法力度,不断完善综合执法、协调共管、监控有力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制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谋划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着力发展文化产品制造业,规范发展文化娱乐业,积极推出民俗体验旅游业,初步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六)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加强镇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人文社科、文艺欣赏、科技卫生、法制等知识的普及、培训工作,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绘画、工艺等社会文化繁荣发展;高度重视中小学的文化普及教育,使广大中小学生

工作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三)申请初查阶段(2011年8月至9月)。由镇创建办对照创建标准逐项自查评分,并查漏补缺、完善提高,收集整理创建资料,做到档案规范整齐后,提出申请评估验收报告,接受县、市创建办初查评估。

(四)考核验收阶段(2011年10月至11月)。对照标准进行全面考核,巩固提高考核前的准备工作,迎接省上检查验收。

五、创建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单位要把创建文化先进镇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镇上成立由毋勇同志任组长,杨松、胡理平2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文化先进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的组织实施工作。

健康镇创建工作计划 篇7

1 背景

林甸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 松嫩平原北部, 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 境内地貌类型为草甸化和沼泽化平原, 面积3 746 km2, 下辖4镇4乡2个农牧苇场, 83个行政村, 总人口27.10万人, 其中农村常住人口17.78万人。全县人口中有汉、蒙、满、锡伯、赫哲和达斡尔等12个民族。良好的基础设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初步形成了粮食、畜产品及旅游等八大主导产业和10条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雏形。

项目建设之初, 林甸县面临着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恶化, 农民卫生观念滞后, 健康促进工作薄弱, 农村居民健康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期以来, 食品和饮水安全、卫生服务和个人卫生等问题一直影响着林甸县农村居民的健康。开展健康村建设是解决农村居民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自2009年实施卫十一项目以来, 借助项目资金, 在国家和省级专家的指导下, 我县积极开展健康村创建活动, 计划在83个行政村中筛选8个村作为健康村创建试点。

2 主要做法

我县全面推进“健康村”创建工作, 积极探索改善健康环境、强化健康服务、营造健康氛围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好路子, 先后开展了“环境整治”、“健康服务”、“健康传播”及“健康状况”等一系列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加强政府协调, 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县政府成立“林甸县建设健康村工程领导小组”, 印发《林甸县健康村创建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发挥辖区政府、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辐射作用, 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参与到建设“健康村”活动中来。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健康村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2.40%。对于农村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和残疾人给予特殊关爱。实行多部门联合, 全社会参与, 大力构建救助农村弱势群体的新机制。从2014年开始截止到目前, 8个健康村民政救助67人, 近20多万元。三是邻里和谐, 村民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移风易俗, 破除迷信, 自觉地抵制黄、赌、毒等丑恶社会现象。四是大力开展“净化、硬化、绿化和美化”活动, 健康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00%;增设垃圾箱, 清挖排水沟渠, 成立保洁大队, 开展村屯绿化、植树、栽花和种草等活动;开展春秋整治“五乱”、改水改厕及除“四害”等工作, 实现“村屯整洁、道路畅通、柴草定点和沿线美化”, 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5.00%。五是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食品安全、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及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项目。

2.2 强化健康服务, 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基础建设。利用卫十一项目投资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 实现村卫生室由村管向院管、个体向公有制性质转变。设有“四室一房一厅”, 保证“合理布局、方便村民和便于管理”, 实现了低成本、可持续和全覆盖的乡村“半小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的目标。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工作, 新农合参保率达100.00%, 实现新农合门诊统筹, 能够为常见伤病提供初级诊治, 突发传染病疫情时可作为临时隔离、救治室。二是提供优质、高效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小病不出村、慢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和危重病不出市”为目标, 各村卫生所普遍开展了中医、内科、妇儿保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 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三是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 2013年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达90.00%, 70岁以上老人增加5个百分点, 最高封顶线12万元, 并将低保边缘户纳入贫困户救助范围, 大病可以得到民政部门4 000元救助;全面开展门诊统筹, 全县参合率达到99.95%, 其中8个健康村均达到100.00%。四是全面推进妇女的“三查”工作, 孕产妇正确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均达到100.00%, 儿童保健服务覆盖率达到100.00%。四是对就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 并指导病人向有关正规医疗机构求助;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 并定期更新, 建档率达到85.00%以上;对现患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病人建档、督促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和进行行为生活方式指导, 并发放合理膳食指导工具。

2.3 开展健康促进, 增强防病知识

一是开展健康村建设骨干培训工作。由县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讲解《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素养66条》等。二是定期开设课堂。结合开展“书香林甸”、践行“八荣八耻”和开展“文化大院”等活动, 全面加强村民的素质教育。以学校和村文化室为阵地, 每年至少开展3次健康教育巡讲, 重点讲解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知识。另外, 组织孕妇、更年期妇女等参加各类针对性的讲座。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活动。印制发放健康知识读本等8种2.2万册, 宣传手册1万册;同时制定12种健康处方, 定期把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到农户家中, 全年至少4次。广泛开展“四控一动”活动, 制作并发放合理膳食指导工具—限盐限油套装4 000套。在健康村开展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主要内容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竞赛等。四是利用现有体育设施和农村社区健身场所, 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建设一批体育、文化设施和全民健身路径示范点, 完善村文体活动场所。五是定期开展学校健康促进活动。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 每学期开展6次以上健康教育活动, 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六是积极开展烟草控制宣传和干预活动, 村内公共场所设有禁烟标志,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村民无烟意识不断提高。

2.4 加强疾病干预, 提高健康水平

自启动建设健康村以来, 我们组织开展了基线调查, 对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 为制定建设健康村规划提供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基础资料。同时, 通过对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来提高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开展重点人群的健康干预, 利用就诊和随访开展慢性病防治指导, 进行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指导, 并发放合理膳食指导工具, 使慢性病管理工作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咨询”。75.00%以上的慢性病患者能够定期主动到村卫生室测量血压、血糖。对慢性病人群进行个性化干预活动, 包括饮食、行为习惯和日常锻炼,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以提高患者规律用药的依从性。

将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列为慢性病防控的重点。自2012年开始, 加大力度推进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建设, 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 以“结对互助、共同监督和健康自助”为原则, 每个健康村建立2个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每个小组每年完成6次活动。由于开展了“环境整治”、“健康服务”、“健康传播”和“健康状况”等一系列工作, 农民健康意识得到极大提升, 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 使传染病和两周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 主要效果

居民正确的健康观念逐步形成, “健康第一, 主动寻求健康”这个概念深入人心;达到了掌握健康标准、学会健康自测、定期健康体检和有病及时诊治的自我健康管理目标。开展“样板村”和“样板村民小组”建设活动,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过举办体育健身、文艺宣传、健康服务和读书读报等活动, 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和知识;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独具一格, 广场舞、步行、秧歌等群众性健身活动开始在农村得到普及;村民健康意识得到提升, 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3.70%, 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1.50%。新农村建设充满生机, 全面推进健康工程使“百姓健康”成为“村容整洁”的新的诠释, 不但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更代表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村民对建设健康村的知晓率达到92.00%以上, 健康村的满意度达到85.00%。

4 体会

根据国家评估标准, 林甸县创建的健康村有3个达到国家级标准, 即三合乡胜利村、东兴乡旭日村和东兴乡福兴村。

4.1 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是前提

建立县、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形成了一个完善、顺畅的工作网络, 确保了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

4.2 四个结合是基础

推进健康村创建工作要做到四结合, 即与深化医改有机结合, 与实施民生工程有机结合, 与健康促进相结合和与提高健康水平相结合, 这是创建健康村的基础。

4.3 长效机制是保障

农村居民正面临着传染病、慢性病和社会、环境问题导致的卫生问题等三重疾病的威胁, 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和体系, 使创建工作成为实施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并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健康班级的创建 篇8

一、创建健康班级也就是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生活的氛围

1.健康的班级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创新的心理品质的班级。帮助学生科学、健康、持续、有效地学习,使之乐学、会学、能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激发学生交流、求知的欲望。譬如组建班级兴趣小组,开展一些学生自己喜欢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可以以某种方式将科学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呈现给学生,或者将某个学生成功的某个方面展示出来,这样既鼓励了这位学生,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成长发展的机会,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如,人人都有机会参加班务工作,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心理品质。

2.健康的班级应该有着良好的团队精神,学生会交往、会合作,有着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譬如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班团队主题活动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在同龄人间不断的交流与讨论中实现由“他助”到“自助”的转变,最终还能“助他”即帮助他人。

3.在健康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乐趣。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扬活动,创设积极的具有个性化的评价、激励机制。切忌滥用表扬,表扬不到点上、不到细节上。如,设立进步奖,可以是“书写进步奖”,也可以是“迟到减少奖”。另外,我们要有这种思想,首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他的错误;其次,要大张旗鼓地褒扬先进,树立榜样。

4.健康的班级能够通过班级媒介营造一种和谐、团结、健康向上的氛围。主要是利用前后墙报刊专栏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信号,如某班“这是心灵的家园,这个家园没有篱笆,飘扬着舒畅自由的暖风,洒落着尊重理解的雨露”。

5.在健康的班级中,每个孩子都能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能够并且会表达对同学、父母、老师的关爱、友好等情感。如在一些活动或节假日里开展一些亲子之间相互倾诉的活动,也可以建立家校联系本表达学生的愿望和家长的寄语;同学之间可以共写《我爱我家心语集》,记录身边的感动,传递友情的力量;在教师节,为教师制作贺卡,表达师生之间的情谊。

6.健康的班级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地展示自我成长的足迹。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能够放飞梦想,充分肯定自我,如开展“我的自画像”、“我心中的班集体”、“我的座右铭”、“我的发展愿景”等活动;记录自我成长的足迹,多一把自我积极评价的尺子,如开展“我做到了”、“进步伴我成长”、“山顶与山脚”、“我的收获园”等活动。

二、健康班级的创建离不开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师

创建健康的班级离不开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师。在健康班级的创建活动中,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发展变化的儿童和青少年,整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师无论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是向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处理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各种问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1.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且能够表达对学生的关注。敏锐的观察力是指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并通过对学生的眼神、姿态、行为、穿着等方面的观察,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知识状态、智力水平和精神状态等。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评语革命,让教师把学生平时的细节记下来,把它作为积极的鼓励和善意的批评写在学期末的评语中,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是关注着他的。

批评中充满了善意。例:课下大雨滂沱时,你一声尖叫从室内冲出而返回,怕你感冒,真想往你屁股上踢两脚,惩罚你这不该开的玩笑。但又收回了脚,因为你长得乖巧,还有一个让老师偏爱的聪明的头脑。

责怪中充满了爱意。例:父母下地未归,你未吃饭就匆匆来上学,可见学习在你心中的地位,但空腹学习的效果不好,那天你的班主任值班,我也正值班,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

描写中充满了赞扬。例:下雨了,雨点敲打在你宽厚的背上,你倔强地试图打开锁着发电机的房门,我喊几次让你快进别的屋子避避雨,但你依然试图打开生锈的锁,做事、学习你都体现出这股韧劲。

回忆中充满了感恩。例:那天上学的路上,我正低头修理自行车,你从后面赶上来:“老师,用帮忙吗?”我怕把你的手弄脏忙说不用。可你也没有动身而是静静地站在老师的身旁看着,我修理好后抬头看看你,你会心一笑,骑上你的自行车向学校驶去。

刻画中充满了激励。例:那一天你来得很早,打开了宿舍房门,你将同学的被子一一晾晒。晒在课桌上,晒在自行车上,晒在……你忙了半天,也是那一天你将“心”也晾晒了!不然“古梦醒”(学生名)怎么会在期末梦想成真哪!

2.能够尊重、赏识、悦纳学生,自觉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与学生沟通。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应该自觉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与学生交往和沟通,能够尊重、赏识、悦纳学生。譬如尊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进步表现出赏识。

3.能够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合理的评价方式。作业评语由过去的“红对勾”、“好”、“重抄”等,扩展成学生乐意接受的“作业批语”,把欣赏的目光投放给学生,如:“你的作业就如同你那张漂亮的小脸蛋,让老师好喜欢!”把自己的不满委婉含蓄地传递给学生,如:“你的作业思路让老师很欣赏,假如再工整一些会让老师更欣慰”。为创设学习英语的良好的气氛,非英语教师用英语为学生写作业批语等。

三、创建健康班级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1.开设家长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如在新生入学、住宿、文理分科、升学就业时举办家长讲座,主讲人可以是心理教师,也可以是家长。

2.提供家长—学校—学生沟通的平台。帮助学生与家长之间相互表达关爱。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排他期,面对许多疑惑,既想又不愿意向家长倾诉。对此,可以设立一媒介,开设家长与学生对话的栏目。

3.请家长一同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和子女互动,我们不妨邀请家长一同参加,这样能增加子女和家长的相互体验。

四、创建健康班级必须做到“七个一”

一个班规:由全体班级成员共同的心声所形成的班级愿望作为班规,不仅人性化,更具有操作性和时效性。

一种信念:帮助每个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信念:做成功(健康、快乐……)的人。

一种精神:培育一种健康、快乐、积极、和谐、向上的班级精神。

一句话:每天都用一句话或一首歌自我鼓舞。

一件事:每天和他人沟通、合作完成一件事。

一张便条:留下一张便条告诉家人和他人你的行踪。

一次深呼吸、一声呐喊:自我加油。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

上一篇:有关幸福的感觉真好作文400字下一篇:全力以赴冲刺中考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