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莫高窟教学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于永正莫高窟教学(共8篇)

于永正莫高窟教学 篇1

当于老师来到教室里之后,就问同学们叫他什么,有的同学叫他于老师,有的同学叫他爷爷,但他却说有没有同学敢直呼他的名字,结果真的有同学直接说出了他的名字。但他却没有生气,说叫他老师是尊重他,加他爷爷是把他当亲人,直呼我的名字是把我当朋友,既然我们大家都是朋友了,现在就开始上课吧。轻松大胆的开场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使同学们进入了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上作文课之前,于老师没有先给同学们讲什么作文素材,作文技巧,写作方法,修辞手段,而是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小型的测试。在做这个考试之前呢,问了同学们对于考试的态度,有的学生不喜欢考试,觉得给学生增加了太大的负担,有的同学喜欢考试,觉得考试可以测试自己的知识水平,考好了可以增强自己信心,没考好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还有的同学喜欢考课外的知识,不喜欢靠书本知识,因为书本知识要死记硬背。对于考试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老师开始给同学们发试卷,并要求同学们第一,要细心;第二,要按要求做。(板书:细心要求)记住一定要按要求做。细心到什么程度?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时间5 分钟。5分钟很快过去了,老师收上试卷,马上批阅,但是老师却一直在说“坏了,糟了!发现一个,终于发现一个!”他叫这个同学读一读卷子上的类容: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要求:先填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再读读每道题,读后再做。

一、写出你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

二、默写一首诗,不写题目和作者。(三至九题略? 编者)

十、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

此时所有同学哄堂大笑,议论纷纷。生1 :我觉得出试卷的教授简直神了!他想到我们心里去了。一般我们拿到试卷就写名字,然后就接下去做,他一开始就让我们读一遍,然后再做。但我没按要求做,其他题目有诱惑人的感觉。生2 :我感觉好像被人当猴子“耍”了一样,(生笑)这么多都白做了,就因为最后一题没看清楚。生3 :我觉得出这张卷子的专家就是您? 于老师。首先,您说要细心,要按要求做。一般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不会注意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这就是我们的弱点,而您在最后写上只做前面的一、二两题,而且您要求是在5 分钟之内做完。这就让同学们产生了矛盾,就只能“哗哗哗”地做,5 分钟时间做不完怎么办?当听到您在阅卷时说“糟糕、楷糕”时,同学们以为名字忘记写了,这就说明您太聪明了!议论声还很多。老师此时可以说很开心,也很阴险的笑了,说他利用了很多人的习惯。看到此时的同学们激动地议论着,老师此时才让进入作文的主题,揭示作文的真正含义。作文就是有感而发,把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很有感触的事和现象动笔写一写,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作文,一般都有真情实感。这件事你确实感受很深,那你一定会把作文写好,真正好的作文不在于字数多少,只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你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了,都是好作文。让同学们在感触颇深的时候写作文,记录他们此时心中最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文。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细心,要按要求做,否则吃亏的是自己。案例分析:

于永正莫高窟教学 篇2

一、关于语文教学

●当今语文教学有好多流派和提法。其实,语文就是语文,何必给它加那么多头衔在前面?加任何定语,都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

●语文课,就是要读,要识字,要写字。

●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要牢牢把握语文的规律,读、写,多读多写。语文教学,离开一个读,什么都没有。

●学语文与“熏锅屋”类似。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仅靠课本那点“烟火”熏,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大量的课外读物去“熏”。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中心,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面没有丰富的词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考呢?人在12岁以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背,否则我们将愧对他们。只有平时多积攒,到用的时候才会如“囊中取物”拿出来“花”呢!

品读:当下,形形色色的语文课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语文教师常常感叹无所适从。于老师告诉我们,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关于读书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牢牢抓住读这条线,尤其是朗读。

●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学生说不出来,再读书,读而思,思而读。当学生自己读懂时,有过程才有方法,不经历过程,怎么掌握方法。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

●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从教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

●朗读是活的,要跃出纸外,赋予作品以生命,尤其是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果读得声情并茂,更能深刻地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

●读书,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这是“保底工程”,达不到这个要求,决不放过。

●把时间花在指导学生读书上,值得。哪怕是“读八次”。一个学生读课文中的一句话,读了七遍都没有读好,你是否会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句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

品读: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尤其是朗读。对于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朗读是理解书面言语的必要手段,所以于老师特别重视朗读。我们的语文课,还是应该在如何教学生读书上下功夫,教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三、关于备课

●我教了四十多年的语文,备了四十多年的课。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隐性备课最重要。这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之于文字。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会高,反之就会低。

●我把隐性备课称为“备课于心”。我是每课都想“出新”的人,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写“教后记”。这是我在备课本上为自己开辟的一块园地。一堂课下来有时很兴奋,就赶紧记下兴奋点;有时也有遗憾,就赶紧记下遗憾。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变成正面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受。可以这样说,我是在不断地写教案、教学札记的过程中成长的。

品读:很多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而写教案往往又变成了抄教参。于老师教导我们,真正的备课是要在隐性备课上下功夫,练好“内功”,从“备课于形”走向“备课于心”。

四、关于钻研教材

●当今语文教改有点儿浮躁,教师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研读文本,教参也没有好好研读。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

●我钻研教材的第一步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第二步是朗读课文,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

●教师要有一个会解读文本的“胃”,要带着感情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只有教师钻出味来,才能教出味来。只在技巧上打主意,缺少大智慧。

●教得好的基础,或者说前提,是教材把握得好,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好。

●一定要下功夫钻研教材,否则就不会有得心应手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好的方法,也就谈不上什么艺术。教材把握不好,甚至于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错了偏了,还有什么艺术可言。

●教学艺术(即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自于执教者对所教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连一般的方法都不会有,还谈什么艺术呢?

品读:听于老师上过很多示范课,我们发现,于老师每次对教材的解读总是很独特、很深刻,与众不同。窍门在哪里?答案是“教师钻出味来,才能教出味来”。看来,学特级教师,既要学技巧、学方法,又要在钻研教材、解读文本上下功夫,像于老师那样,扎扎实实地走好“四步”。

五、关于作业

●要让学生多读书,少做题。读好书,这是语文教学的底。做题有什么用?害人害己。

●人要做该做的题,必须做的题。

●我们要少做题,多读书。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多做题是没有用的。

●靠读书长大的学生,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靠做练习册长大的学生,是没有文化底蕴的。

●写字是小学生必做的作业,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语文课本要多读,课外书更要多读,读书是“主体性”的语文作业。现在的语文老师要教学生背书,其实背书就是最好的语文作业。

品读:语文作业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少做习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六、关于示范

●既然语文是工具、且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工具,那么,在教学中的许多情况下,就有必要为学生示范。正如木匠师傅教人使用锯子、刨子,除了讲解外,还必须亲自为徒弟们锯一锯、刨一刨。例如,写字、造句、扩句、缩句、朗读、背诵、创造性地复述、看图说话、作文(包括修改文章),以及某些学法的传授等等,在学生刚接触的时候,或者虽然学了、练了,但仍旧有不会的时候,教师就要具体地做个样子给他们看看。在语文教学中,示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巨大的作用。

●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先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我先答一答(有时写在教案上,有时在心里想一想)。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我一定先写一写,每个要求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把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

●在钻研教材时,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我都一一查字典,注拼音。凡是新词(包括说不准的词语),我都查字典,弄明白。

浅析于永正老师的那双慧眼 篇3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凭借着他那双慧眼,能准确地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让语文课散发出知识魅力的芬芳,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现就于老师执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教学,谈一谈于老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内容的选择。

于老师全课采用师生学习“交流”的方式,来组织展开教学活动,大体可分为“字词——朗读——阅读——习作”四个板块。下面就习作教学板块,以于老师教学内容的选择,做一下剖析。

师:看课后最后一个问题,请你读一读。

生:(读)“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师:下面我们做一回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要想写好回信,必须读懂来信,下面请默读高尔基写的信。根据高尔基的信,想一想:我们写什么内容呢?

(生默读课文)

师:高尔基的儿子看了爸爸对自己的要求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这是重点,这地方写好了,高尔基一定会高兴的!第二,你看,高尔基看到花那么高兴,他的儿子一定会建议他爸爸经常干什么呀?

生:给那些花儿浇水施肥。

师:而且经常到花面前去——

生:观赏它,去闻它的花香。

师:去散散步,这样他一定会感到怎么样啊?

生:很高兴,心情很愉快。

师:刚才我说了,高尔基之所以到意大利去休养,因为他有肺病。儿子一定会告诉爸爸怎么样?既然是写回信,第一句话应该写什么?你的信我——

生:(齐)收到了。

师:总而言之,根据他的来信,您认为该怎么写就怎么写,看谁写的信好。我告诉你们,我也替高尔基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咱们等会继续交流。

(生开始写回信,师巡视指导)

师:有同学问我,高尔基的儿子叫什么名字?他叫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师将名字写在黑板上,继续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师:先写好的同学自己念念,再好好修改。

师:写完的同学最后念一遍,大声念。(生朗读自己写的信)

师:现在我们交流写的回信。刚才于老师转了一圈。凡是我在你本子上画五角星的同学请你带着草稿到前面来。

(把第一个同学写的信放到实物投影上)

亲爱的爸爸:

您的信我收到了。我在家里会好好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做家务活。假期里,我种了那么多花,是为了美化环境,让您心情舒畅。如果您想我们了,那您就看看那些花吧。看到了花,就看到了我们。您在信里说:“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我记住了。我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

祝愿您早日康复,与我们团圆。

2009年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师:哪个地方要改一改?

生:(指着投影说)最后落款,先写名字,再写年月日。

师:(指着投影上引用的高尔基的一句话说)少什么标点?

生:双引号。

师:这个回信写得相当好。(示意学生回座位)

(老师将第二位同学的本子放到实物投影仪上)

敬爱的爸爸:

您好!

您的信我收到了。我在家中一定会帮着妈妈做一些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在学校中,我会好好学习,乐于助人的。对了,我种的花开了吗?如果开了,您可要经常去旁边散散步哟!您看到了花,就等于看到了我。您说,“给”永远比“拿”愉快,您是说付出永远比索取快乐。我一定会照您说的话去做的。祝您早日康复。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年×月×日

师:这是一封写得非常优秀的回信。最后祝愿的话要另起一行。还有一个小毛病,“我种的花开了吗?”高尔基明明写信告诉他花开了嘛!所以这个话就不要问了。掌声送给他。

(学生鼓掌)

师:(把第三位同学的信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全班同学都要记住:以后写字的时候,字与字之间要有距离,不要拥挤。你看,刚才的那个同学,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样看上去显得舒服美观。

亲爱的爸爸:

您的来信我收到了。我会记住您的教诲,做个乐于助人的人。在学校,我会帮助不会做难题的同学。在家,我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请您放心。听您说我种的花都开了,我十分高兴。相信您见到它们就如同见到我。还有,请您别忘了给那些花浇水、施肥,这样,它们才会健康地成长。

我和妈妈会照顾好自己的。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哟!

您的儿子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年×月×日

师:这个同学想得非常周到,格式也正确。掌声送给她。(学生鼓掌。师将第四个同学的信放在实物投影仪上)

亲爱的爸爸,您好!

您的信我收到了。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在家里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妈妈减轻负担。在学校里也会给有困难的同学更多帮助。

听说我栽的花盛开了,我高兴极了,爸爸可以欣赏我栽的花了!你要多到那里去散步,这样,就会有好心情。心情好了,你的病就会好得更快。

爸爸,现在天气虽然慢慢暖和,但早、晚还是冷的,您要注意衣服的增减,不要感冒。吃东西也要注意营养。同时,要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师插话,“也”划掉,“同时”划掉。)

我和妈妈都很好。请你不要挂念我们。

祝你早日康复!

您的儿子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年×月×日

师:这封回信是我最满意的,方方面面都說到了。第一:要记住爸爸的教导,做个助人为乐的人;第二,提醒爸爸到花前散步,有利于恢复健康;第三,提醒爸爸注意增减衣物,不要感冒;第四注意营养;第五,按时吃药。她想得很周到。她虽然是替高尔基的儿子写信,但是表达的是她的意思,其实是她对高尔基的关心。可见,这位同学很有爱心,会细心考虑问题。现在看于老师代写的信。(实物投影出示,用亲切、自然的语气读信)

亲爱的爸爸:

您的来信收到了。读您的信,仿佛觉得您就在我身边和我谈话,难怪人们说“见字如面”呢!读了您的信,我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只是我做得还很不够。

我会永远记住您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在家里,我会多帮妈妈做事;在学校,多为同学做事。爸爸,老师和同学都夸我会体贴人呢!

爸爸,经常到我栽的花前散步吧!欣赏着姹紫嫣红的花儿,看着蝴蝶翩翩的舞姿,听着蜜蜂嗡嗡的歌唱,您一定会心情舒畅!

我和妈妈都很好,请勿挂念。

祝您早日康复,回国团聚!

您的儿子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

×年×月×日

于老师根据教材特点,恰如其分地选取了“给父亲写回信”这一教学内容。平时,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把文后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来处理。把课上的宝贵时间用于分析课文,品味词句。而于老师把文后的写话练习放在了课堂上,并加以细细的指导。因为是写“回信”,于老师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先读懂来信,根据高尔基的来信,思考写信内容,一条一条加以细细指点,并启发学生写回信时,要用心揣摩收信者的心理。学生写起回信来,心中就很有数。从学生写的情况来看,已经掌握写回信要根据来信来写。试想,如果把这项练习放在课外,由学生自己摸索完成,无异于致学生茫茫然的境地。

在学生练习写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于老师一刻也没闲着,反复巡视指导,既相机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又随时观察把握学情,为之后的交流评价作准备。同时,还不忘时不时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写字姿势”“写好后自己念”“好好修改”等。于老师把课堂生成的信息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老师备课时无法预设的,需要教师在上课时像于老师那样去捕捉,去发现。

书信习作的交流过程非常充分(四位同学),学生习作通过屏幕清晰显示,交流评议极为仔细。在交流中,于老师除了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外,对习作中的问题,一字一句、一个标点、格式、字距,都一丝不苟,这样做十分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认真习作的习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最后一步的“示范”也很重要。于老师的信写得很好,可以给学生直接的感染,启发学生把信写得更好。

练就于老师那样的一双慧眼,需要我们教師本着一颗为学生发展的爱心,扎扎实实地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教给学生扎扎实实的知识。

于永正的教学策略. 篇4

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有趣、新颖、轻松,师生感情交融、关系和谐,有一种艺术魅力。总结于老师的教学风格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

他能摈弃了传统的“以理解为目的,以讲解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他在阅读中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在读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他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就体现了我们现代教学的新理念。其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了如下策略:

1.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于永正认为:“激发兴趣,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不断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成功的欢乐,尝到胜利的喜悦。兴趣是学习的产物,来自取得成功的满足。

于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如在朗读课上,朗读比赛谁读得好,男生就奖一张写有“盖夏青”的卡片,女生就奖给一张写有“盖葛兰”的卡片。起初的卡片是写“小世雄”、“小夏青”的,可于老师觉得不够味,便把“小”字改为“盖”字,一字之差,作用却大不一样。于老师很善于激发差生的兴趣,越是差生越喜欢他,越愿意上他的课。

2.重朗读,安排合理。

现代阅读教学强调朗读教学,我们有这样一种认识,只见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读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方面要求,不能互相分割,分别要求,应该一以灌之、密不可分。于老师的课结构模式朴实,真实但又不失情趣。如他在教授《全神贯注》一文时,一切从学生的学着眼,强调读书自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精心安排,有序、有情、有理。第一次读书,目的是让学生读懂大概内容,符合儿童当时的心理;第二次读书,给了充分的时间,让每个学生读了二遍。目的是让学生读正确流利。第三次朗读------指名汇报朗读。指导学生读得更流畅。书读了四五遍,于老师又安排了两组读书比赛。书读了七八遍,大多数学生已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结构安排正是考虑学习主体的学,遵循母语读书内化的学习规律而安排。在《新型玻璃》的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让学生把课文读好,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化语言、培养语感的最有效手段,为了达到读好的要求,于老师不惜时和力。

在作文教学中,于永正老师也有他独特的方法和见解,在他的作文课上,即使在怯生再拘谨的学生只要进了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活跃起来,说话惟妙惟肖,行文笔下生花。在写作中要更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的今天,强调这一点非常有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于老师就是贯彻了这种先进的写作教学理念,使他的作文教学为大家喜欢,其主要策略有:

1.作文的“下水指导”

作文示范和其它示范一样,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的品格,它可以从实际上直观地生动地告诉学生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如有一次于老师让学生写《大扫除》。大扫除对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不少人却写得不具体。指导时,于老师从一篇草稿里选了这样一段代表性的话,念给大家听:

擦玻璃的同学行动很快,他们站在窗户上认真地擦,不一会儿工夫就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

然后又读了于老师自己的一段:

“大扫除现在开始啦!老师的话音还没落,擦玻璃的同学就出现在窗台上,谁也没注意他们是怎样上去的。李伟先用湿抹布把玻璃擦了一遍,再用卫生纸擦,对难擦的小灰点,她就用手指甲刮。每擦完一块,她就跳下窗台,歪着身子看看,看看还有没有不干净的地方。有时,她还拉着别人看呢!我走到她跟前,表扬说:“李伟擦得真认真!”她笑了,眼睛变成了一对小月牙,但嘴却抿得紧紧的。她身旁的赵侠没有笑,但是我发现,她擦玻璃的动作却加快了。

读完后,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段同是写擦玻璃的文字有什么不同,老师写的好在哪里。由于老师和学生写的是同一件事,所以师生感情极易交融,几乎不用老师讲,学生就会看出自己文章的毛病,悟出修改的方法。

2.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于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听后想象,再现生活。每个学生都调用自己记忆仓库的相关素材,用心灵去构筑多姿多彩的画卷,从而燃起写作欲火,写出了富有真情实感的片段来。如他执教的《一个-----的早晨》作文课

上课伊始,于老师便放了一段伴有鸟叫声、水流声的优美乐曲,要求学生根据听觉感受进行想象,并将想象的内容写成片段。

片段1:晨光中的太阳张开了笑脸,栖息在树上的小鸟尽情地一展美丽的歌喉,旁边的小溪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藤本植物也不甘示弱一丛丛爬上树梢,好一个迷人的早晨!

片段2:一个春天的早晨,我来到葱绿的树林里,小鸟在欢快地唱歌,小河奏着动听的乐曲,小花在微风中舞蹈,我仿佛走进了美丽无比的画卷。

片段3:在一个夏天的早上,我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草丛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阳光,耳畔响起鸟儿悦耳的歌声,还有哗哗的流水声,真是美妙极了。

陶行知先生说:“于教万教,教做真人。”求真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真实的情感。于老师也正是根据这点,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生活,认识生活,表述生活,而这一过程又使学生不知不沉地融入浓浓的情感氛围之中,畅所欲言,以至达到从内心呼唤“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在盼母归”的境界。

于永正的语文是质朴天然,真水无香,倾听天籁。于永正老师看似平淡的语文教学中处处充溢着对学生的浓浓的关爱。心目中是绝对没有优、差生之分的。于永正老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细微末节的小地方,如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友善的握手。

于老师的课尽管多是面向老师的公开教学,但毫不花哨,甚至是过于朴实。但是我们仔细品味,不难发现,于老师总在一些地方以他独特的方式、幽默,让我们都能感觉到他是在倾尽爱心教育孩子,这是一种智慧之爱。于老师历来坚持用最朴素、最简洁、最高效的手段展开训练,但他的课却从来不会让我们有枯燥的感觉,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智慧之爱闪耀着璀璨的光华。于永正老师是江苏省继斯霞、李吉林之后涌现的又一位具有可贵探索精神和鲜明教学个性的特级教师,也是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第一位名师。于老师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常常是这样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教学中,基本功训练很扎实,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上,有于老师设置的诗一般的意境,有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加上于老师的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听于老师的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常常被他独出心裁的设计所折服。

于老师用他无穷无尽的智慧,居然能我们头疼的把口语交际都设计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细细品读,均如一道道大餐,让人回味无穷。于老师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五重教学法”。今研读于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和小学语文专家的评点,一个个艺术特色跃然纸上,浮出纸面,我把它冠以“五重”艺术特色,以飨读者。

一、重情境创设

进行言语交际训练必先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克服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没有目的、对象的弊端。如何创设课堂情境,使训练具有实践意义,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而于老师的创设情境之巧却常常让人拍手叫好。于老师常常采用“表演”的形式,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抓住生活提供的机会、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等方法进行说写训练。这种在一定环境中的说写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大激发学生言语交际的积极性。正如杨再隋老师所说:“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致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生,妙笔生花。”

案例一:

在《当解说员,写通讯报道》的说写训练中,于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黑板上挂着“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横幅会标。同学们好奇地看着。)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看看是哪两个队参赛的,各有几名队员参加,裁判员是谁,比赛结果如何。

(3名戴兔子头饰,3名戴猴子头饰和1名戴大象头饰的同学上场。大象为裁判。两队将进行比赛。)

师:谁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生:今天参加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是兔子队和猴子队,每队有三名队员,裁判员是大象。比赛结果,兔子队获胜。

师:说得不错——我来介绍一下……同学们,刚才是练习,不是正式比赛。告诉大家,正式比赛的时候,动物王国小蜜蜂电视台现场直播,但是缺一名解说员,想请我们来担任……

然后引导解说员介绍双方队员,介绍比赛情况……

案例二:

这是于老师创设的〈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交际情境:

(上课铃响,于老师没有来。一位陌生的年轻的女教师走进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女: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室上课吗?

生:是的。他还没有来。

女:怎么,还没来?——小朋友,我是鼓楼区文教局的,找于老师有点事。局长要他带着教学计划参加座谈会,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地点是文教局一楼会议室,请于老师按时到会,不要迟到。我还有别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师来了,请小朋友告诉他,好吗?

生:(高兴地)好!

女:谢谢小朋友。我再把这个通知说一遍。(说完,走出了教室。)

(于老师走进教室,小朋友纷纷举手。)

二、重随机批改

听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读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于老师堂堂使用随机面批的方式评点学生的说话和习作。

学生说得好,用词用得准,于老师就及时加以肯定,并指出好在哪里;学生用词不当,于老师就随时指出学生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学生选用准确的词语。更让人佩服的是:“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话怎么说才得体,词怎么用才准确,取决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于老师对这两种情况下出现的语言现象都能准确无误地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遣词造句。我想: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时改,收益面大,见效益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学生认真推敲用词的良好习惯。

常常感叹于老师捕捉学生语言信息的能力是那么强,暗暗佩服于老师扎扎实实的语言基本功。每每听到此,仿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但也并不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

案例一:

师:还有人这样写字。(老师的眼睛离本子很近很近。)

生:这位小朋友离本子太近了。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离本子很近。

师:近到什么程度?谁来形容一下?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都快碰到本子上去了。

师:“碰”字用得好,很形象。

生:眼睛都快跟本子亲嘴了。

师:你说得真有意思。

案例二: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题目。”)亲爱的同学们:(师插话:这是称呼。)上星期四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婧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批评”。)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和普遍。……

四、重多方训练

“交际性”是言语交际训练的重点之一。对象不同,内容不同,采用的交际手段也应该不同。于老师深谙此道,每一节言语交际训练课都不是单纯的某一项训练,而是采用多种交际手段。如:打电话、转述通知、口述消息,当导游、解说员,写说明书、保证书、广播稿、表扬稿,甚至写倡议书、备课等等。形式各样的交际手段应用其中,孩子们喜闻乐用,大大激发了孩子的交际兴趣。

交际作文创设的课堂情景,做到“一景多用”“一题多练”可以提高训练效率。而于老师的每一堂言语交际课无一不是“一题多做”“一材多用”,他常常针对某一交际训练活动,从多角度、多侧面设计丰富多彩的系列教学活动,组成一个前后衔接的教学体系,体现最优化的教学结构。这是于老师的拿手好戏,也是于老师的聪明之处。

案例一:

在《买手帕》言语交际训练中,围绕“看手帕上的图说话,写话”这个中心,于老师设计了“当顾客——买手帕”、“当推销员——说手帕”、“当学生——写‘买手帕’”、“当群众——写‘人民来信’”四个系列训练,让学生“因课堂训练”的需要,去体验“买手帕”的交际生活,为开展一系列训练创造了条件。

案例二:

于老师设计最精彩的一课是《认识苹果》,已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成了电视片,并多次播出。围绕苹果,先是写保证书(保证不摘果园的苹果)、转述通知(回家把参观果园和要带的东西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接着参观果园,听果园的师傅介绍苹果的知识,要求回家向家里人介绍这5种苹果,并写一篇日记;再是办展览,为苹果写”说明”,练习讲解;再是练习讲解,写海报;最后是写“照片说明”和报道。这一系列训练组成了层层紧扣的知识系统,全方位进行了听说读写做等多种技能的反复训练。

三、重生活应用

有人说:目前作文教学最大的毛病就是交际没有对象,表达不问交际者双方的实际需要。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不知道写好后给谁看,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这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一个特点就是写文章有特定的目的,写了以后有用处。

于永正老师的每一堂言语交际课一切从交际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小学生的需要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向生活回归,全力体现说写训练的工具价值,造成作文教学“实用”的气氛,让学生深深地感到学了以后要派用场,是生活必需,工作必需,甚至是“非写不可,非问不可”。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去写的时候,就会出现少见的认真和起劲,这就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需要和兴趣,自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案例一:

在《写招领启事,采访,写报道》一课中,于老师先让学生用一节课写招领启事,帮助邓刚同学寻找包的主人。失主找到后,感激不已,为邓刚买来了一个书包和一个装满文具的文具盒作为酬谢,下午,于老师拿着失主赠送给邓刚的书包和文具来到教室。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失主找到了!他非常感谢邓刚,感谢我们同学,特地为邓刚买了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校长说了,要我们把邓刚拾包的事了解了解,写下来,要在红领巾广播站广播,在全校大会上表扬,还投徐州日报社。现在,我把邓刚请来,咱们以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再写下来。

案例二:

在《劝戒烟》一课中,于老师先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劝一位爷爷戒烟,当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之后,于老师又设计了这样的内容:

师: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劝徐爷爷戒烟的任务,做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想:同学们在劝徐爷爷戒烟的时候,一定不由得想到了别人,可能现在还思潮起伏,继续想着呢!告诉我,你想到了谁?

生:我想到了我爸爸,我爸爸抽烟很多。

生:我想到了我爷爷。本来,爸爸、妈妈劝他戒烟了,可是最近又抽起来了,我很伤心。

师:为爷爷的“死灰复燃”而难过,多有感情啊!

生:我想到了奶奶,奶奶也抽烟。

师:这时,你一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说说看,是什么愿望?

生:我想劝爸爸戒烟。

师:有劝家长或亲戚朋友戒烟的愿望的请举手。(全班学生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亲人不抽烟。有两种办法劝,一是当面劝,二是写信。写信更容易把道理讲全面,讲清楚,更容易书法自己的感情,更容易打动人。先考虑好,给哪一位吸烟的亲人写,考虑好了,再动笔写。

五、重全体参与

在不少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不少老师对“课堂明星”的关注,认为只有他们才能“配合”好老师,而其他的同学只能做“陪听”的人。

于老师不这样。在言语交际课上,他时刻注意面向全体,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高课堂效益。他常采取的方式有:一是越不爱发言的学生,越是要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光给优秀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不仅没有遗忘他们,还常常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课堂不是一个或几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让一个同学说的时候,允许其他同学随时补充,补他人未说,补他人未想,从而出现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

案例:

师: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于婧,请你到前面来。(于婧摇头)

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于婧勇敢地走上讲台。于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小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班级的?叫什么名字?)

师: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

生: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师: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能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之宝。)我们国家还有些地方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每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于永正教学实录[最终版] 篇5

师:同学们好!生:于老师好!师:怎么知道我姓于的? 生:老师说的。

师:说我姓于。老师还告诉你们什么? 生:你叫于永正。

生:你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

师:全国特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众笑)还讲什么?

生:你上课时对待学生很平等。师(笑):说的好话真不少。生:你当学生是自己的朋友。生:你跑过许多省市。

师:跑过,用腿跑。(做奔跑状)(众笑)到过,跑过也行,快就用跑,跑过许多省市。

生:你是一位中年男性。(笑声)

师:中年男性,不是女性。是男是女?(众笑)师:你们老师贵姓? 生:邱老师。

师:当你一见到我的时候,对你们老师说的话产生怀疑吗?有什么想法? 生:你头发白了。

师:不是中年男性了。(众笑)生:老年男性。

师:看来邱老师说得不准确。不是中年男性,是老年男性。

生:你很幽默,很平易近人。

师:很幽默,很平易近人。来,握握手。(与该生握手)你很会思考。

生:原来于老师也是戴眼镜的。

师:戴眼镜好,后面的同学看不见——在下面做小动作看不见。

师:对我产生怀疑吗?中年男性一下子变成老年男性。对邱老师的话还相信吗?光听说就相信这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生:应该眼见为实。

师:你对邱老师的话半信半疑? 生:是的。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两节课后请你站起来,把你对我的印象说一说,好吗?一言为定。(指着刚发言的学生说)

生(大声):一言为定。(抚肩示意生坐下)(评:教学伊始,于老师利用与学生初次见面这一特殊情境,与学生进行交流。看似闲聊,实是切切实实的言语交际训练。可谓亲切自然,不露痕迹。)

第一课时

师:师生问好后就不要再站了,现在上课。知道学哪篇课文吗?

生(齐):《圆明园的毁灭》。师:书读了几遍? 生:两遍。师:有看三遍的吗? 生:我。(三、五个举手)

师:好,请坐。有超过她的吗?你看了四遍,很好。看一遍是预习,看两遍就不错了。看四遍更不得了。这叫自学,自觉地学习。请同学们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圆,写得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注意笔顺;灭,上面一横长一点。请大家读一读。(生齐读课题)

(评: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流露的是情感、责任、体贴。于老师寓写字教学于课题板书之中,不仅能使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要学会做记号。请拿出笔。别人做记号是留下他思考的痕迹。读书做记号是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请你默读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作者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记号。(教师

巡视)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最后一句画下来了,我知道你为什么画这一段。对,加上批注,为什么画这一段,这叫会读书。(教师巡视)

(评:于老师要求学生读书做记号、写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通过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悟课文内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师:默读完的同学请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感受更好。自己试一试。(教师指导)师:把书放下。读了两遍课文,现在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与刚才(上课前)完全不一样了,咱们把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情统统写在每位同学的脸上。现在我问大家,你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生:我痛恨英法联军!

师:他读出一个英法联军无耻,他读出一个痛恨。生:我觉得英法联军简直毫无人性!生:圆明园的毁灭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生: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很难过,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师:他读出一个难过、痛心、恨。(板书“恨”字)注意“恨”这个字的写法,竖心,先两边后中间。这位同学说了,他一恨英法联军,二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同学们,你读到课文哪一段最恨?

(评:时时不忘写字教学,在写字评析中提升情感。)生:第五自然段。

师:读到第五自然段最恨,请同学们再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把你的恨读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师:请你读第五自然段。(一生站起来读)

师:请坐。看黑板,(板书掠、搬、毁、放火)价值连城的国宝统统掠走,这个“掠”活化了侵略者的嘴脸,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三可恨,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同学们,任意破坏的是无价之宝呀!最可恨,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行是活的东西,销毁了吗?同学们再看书,这是帝国主义的嘴脸,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1860年10月6日——读(生齐读)

(评:课文朗读,于老师没有从技巧上指导,感情是体会出来的,是感悟出来的。学生通过悟,体味出了一个“恨”,学生读得很到位。)

师:请告诉我,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那么大的怒?读课文2、3、4自然段,用一句话回答问题,边读边做记号。要会读书,会读书的人能把三段话读成一句。如果你发现了请做记号。这三个自然段,总起来写了什么?(教师指导)师:一边读,一边思考,“读书切忌在慌忙,潜于功夫兴味长”要静心、专心读书。(教师指导)

(评: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反复读才能品味出来。于老师让学生通过细细体会来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师: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

生: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师:书读了一半。

生: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板书:不但 而且)

师:看黑板,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毁灭了,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使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痛恨,读一读,这叫会读书,告诉我,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是建筑宏伟?谁来读,请你读。(一生读2、3、4自然段。生边读师边讲解。)

师:停,大家想象一下,它有三个大圆组成。大家一齐读,它由哪三个大圆组成。(生齐读)

师:停,想象这三个大圆周围有许多小圆,这就叫什么? 生:众星拱月。

师:这一段主要写圆明园的什么? 生: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圆明园由三个大圆和三个小圆组成。师:继续读。

师:这两节重点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里面用了两个“有……也有……”,谁站起来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一学生读这一节)。

师:停,蓬莱瑶台,有知道的吗?

生:我在电视上看的,说蓬莱岛上住着许多神仙。师:书上这样说的,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还有一座方丈、还有一座叫瀛洲,神话传说中说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瑶台你懂了吗?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师:武陵春色,有懂的吗?我看谁书读得多。生:大概指张家界的武陵源吧。

师:张家界的武陵源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一部分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是想象。继续读。

(评:于老师教学生理解字、句的意思,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循循善诱,相机点拨,授之以渔,提高学生理解的能力。这个做法值得仿效。)

师:流连其间——,读。(一生读,师鼓励并指导)

师:你再读一遍,不要着急,第三遍读不好还有第四遍,再读一遍。

师:我给你拿着,读——

师:不是很好,看来人与人需要互相帮助。读了五遍终于读好了。掌声鼓励一下。(掌声)请坐,读不好是正常,一遍读好了是超常。三遍读不好是正常。(评:“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于老师不断给这们学生鼓励,并暗示互助对学习的帮助。可见,于老师对课改有着准确而深入的理解。)师:同学们,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2、3段?(学生自由读)生:我会以十分自豪、十分高兴的语气去读。师:请你以自豪的语气把第3自然段读一读,注意把自豪的语气读出来。开始读。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的表情非常好,真是非常自豪。请你站起来读,表现跟刚才一样。

师:真好。可惜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把书拿起来,再次读这

一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读——师:我发现每位同学的表情都在告诉我,你们心中燃烧着恨。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放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情读第4自然段? 师: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师:很好。齐读,“所以”——,读——

师: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走了,毁掉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月10月6日,这是中华人民的国耻,拿好书读。1860年,读——(评:于老师巧妙地将两部分截然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感情,再通过诵读表达出来。)师:记住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休息一会儿。

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渗透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

《新型玻璃》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

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

师: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学生自然会感到陌生。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所以,“大纲”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我吗? 生:(或摇头,或不作声)师: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不是啊? 生:(齐答)是。

师: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生不语)不知道?连我的姓儿你们都不知道?老师没给你们说?没说呀,猜一猜,我看谁会听,刚才老师介绍了,他提到我的名字了,我看谁会听。(请一学生)你来说。生:于老师。

师:对,于永正。她听到我姓于啦。姓于,干钩于(边说边用手书空),两横一竖钩,干钩于。这个字好不好认?

生:(齐答)好认。

师:上课以前,你们老师一个字都没说我吗?没说我一个字?(学生无人举手)没说呀!哎呀,怎么能不说我呢?哦,说了,怎么说我的?

生:她说今天有一位著名教师于永正来为我们上课。

师:哦,说了,而且还加了“著名”两个字,是吧?你信不信呢?

生:(迟疑了一会儿)嗯——信!

师:信!不过她很勉强,想了一会儿说:“嗯——信!”。她这个表情很好,说信吧,又不太信;说不信吧,是老师说的。你用个词儿来形容你现在的心情,你的这个态度。

生:很犹豫吧。

师:这叫“将——”,“半——”(女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要不要别人帮忙呢?

生:(女生终于想起来)是半信半疑。

师:对,半信半疑。听她说的话,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对老师说的话半信半疑。究竟你们老师说的对不对,看咱们的课上得好不好,看于老师会不会当你们的大朋友,是不是你们很好的大朋友。咱们两节课以后你们再说说你们的看法,好不好? 生:好。

师:见到我是不是很难过呀?(几个学生说不是)不难过呀?有失望吗?你看我往这一站,看到我会失望吗?

肯定失望!肯定跟你想像中的于老师不一样,能不能告诉我,在你没有见到我以前,你想像中的于老师是什么模样?是什么样的老师?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说说看。

生:他长得很年轻,高高的个子。

师:哦,她想像中的老师是年轻的,高个子的。可我呢,一不年轻,二不高。能不难过吗?能不失望吗? 生:我觉得于老师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师:哦,你想像中的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的。生:因为我觉得人经过岁月才会有一定的收获。(听课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哇,名言啊,这是名言;经典啊,经典。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鼓励,这样我心里感到好受了,感到欣慰了,看来我们能把课上好了。你们是西城区实验小学四(6)班,我猜得对不对? 生:(齐)对。

师:四(6)班的同学都很棒,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咱们将在这一起上一节课,知道我们今天学什么课文吗?

生:(小声齐答)不知道。师:不至于吧?真不知道? 生:(小声答)不知道。师:书看过没有? 生:(齐)没有。师:说实话,看了没看。生:(齐)没有。

师:哎呀,很遗憾,我希望你们看一看,结果没看。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先跟我一起写课题好吗?(生:好。)把右手伸出来,我这样写能看见吗?(生:能。)

师:(边板书边口述)写第一次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读一读。(生读课题,速度较慢。)师:速度再快一点,——第一次抱母亲。(生再读课题。)师:像说话那样自然,——第一次抱母亲。(生又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说说看。

生: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

师: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这个问题问得……好象……得改一改。分两次问,能改一下吗?……不想改?不想改也行。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是什么感受? 师:从这个课题看,第一次抱母亲,肯定是她的子女,要么是她的儿子,要么是她的女儿。她提的问题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作为子女的,抱母亲的子女是什么感受?还有没有问题要提? 生:他是多大的时候抱母亲?

师:哦,作者——也就是文章中的“我”在多大的时候抱母亲?多大的年纪抱母亲?

生:我提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事使我第一次抱母亲? 师:哦,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抱母亲呢? 生:我提的问题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 师:好,看来同学们很会提问题。我们读文章,第一次读到的是题目,读到题目就要想,刚才你们提到的问题就是你们思考的结果。提得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

亲是什么感受?抱母亲的人是什么感受?还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为什么要抱母亲?现在打开书,答案在书里,请翻到《第一次抱母亲》。找到了没有?请翻到第69页。请你们带着你们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课文里的生字都有拼音,不认得的字可以拼读一下,要求大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字记住,同时要思考你们的问题,好吗?各人读各人的,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时间大约五六分钟)师:读完的同学请坐好。读了一遍课文,刚才你们提的问题,答案找到的请举手。手放下。你们提的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当中,只要一读,就能找到。其实,我关心的不是你们的答案能不能找到,我最关心的是字,通过预习,通过读,认识不认识,课文能不能读正确,读流畅。生字都认识的举手。(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写一字,看谁认识,大家都不要读。看我写字。(师板书生字:越)认识的举手,请你来读。生:这个字念“yuè”。

师:一起读。(生齐读“yuè”)它在文章中组成了一个什么词? 生:翻山越岭。

师:对,翻山越岭。“翻”也是一个生字。(边说边板书)小朋友看黑板,注意这个“翻”的写法,右边的横折钩在“米”的一横的地方起笔。一起写“岭”。“越”在这里当什么讲?猜。

生:“越”在这个词中是“越过”的意思。

师:越过的意思,跨过的意思。“翻山越岭”连起来说怎么讲啊?

生:走过很多的路。

师:走过很多的路。翻过一道道山,越过一道道岭。这是字面的意思,还有一个最难认的字,我看谁记住了。看黑板,一起跟我写,点,横……(板书:“疚”)这是个什么字呀? 生:这个字念“jiù”。

师:一起读。(生齐读“jiù”)它在课文里面组个什么词?一起说。生:愧疚。

师:(边板书边说)竖心旁怎么写?先两边后中间。光讲这个“疚”就是心里面不安,很不安。“愧”呢?谁能连个词?

生:惭愧。

师:“愧”是惭愧,“疚”是不安,甚至有些痛苦。惭愧、不安,就是“愧疚”,懂了吗?(生齐答:懂了。)师:一起把黑板上的两个词读一读。(生齐读两遍)这是课文中最难认的两个字,我们都能认识了。好了,现在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举手。这次举手的人少了。同学们,把书读好的确不容易,举手的那么少,我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把课文读一遍,好吗?各人读各人的,我一会儿请同学们站起来读。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第二遍读课文的时候,表情和第一遍不一样,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课文读懂了,我从你们的表情上看出来了。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一读?我想请五位同学来读,五段,一人读一段。谁愿意读?(学生纷纷举手,师示意学生把手放下,走到第一排一个没有举手的女生跟前)你没有举手,我想请你读,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生小声回答:愿意。师又走到后一排女生)你举手了,你来读第二段。(师又走到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女生跟前,依次叫起了五名同学。)其

它同学注意听。我来读课题,(走到第一个女生旁)还是你来读课题吧。

生:十三,《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 师:(打断学生)停下来。听我说,十三,可以不读,如果要读,就读成“第十三课”。咱不读,上来就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要停一会儿,再读正文,要让人家思考,自己也思考一下。然后读正文,这样读——(师拿起书进行示范)第一次抱母亲,(有意在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一会儿)母亲病了,这样读,给别人、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的时间稍长)

师:有进步!停顿的时间再长一点儿。再读。生:“第一次抱母亲。(题目与正文之间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

师:我提示一下,句号要停顿。为什么要停顿?因为一句话说完了要想。住下读。

生:“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我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学生把“都”字读得较重)

师:“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如果像你那样把“都”读得很响,“转身”的后边应该加个顿号,“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说明“转身”和“下床”这两个动作都很吃力,但是书上没有这个顿号,因此这个“都”要读得轻一点儿。(示范两遍)“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跟着读。

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师:(面对第一个女生)你也读一遍。生: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会读了,大家像她一样再读一遍。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师:你接着读。

生: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儿仰(áng)面摔倒。

师:“面”前面那个字读什么?后面有拼音,(老师帮学生将书翻到后面的生字表)拼一拼。生:仰(yǎng)面。

师:对,读yǎng,再接着读。

生:差点儿仰(yǎng)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于老师始终一手为学生手持话筒,一手扶在学生的肩上,俨然是一对亲密的朋友。] 师:很好。正确、流畅。我告诉你,读书要像说话那样,我举个例子,大家都注意听。(范读后两句话)像说话那样自然。来,一起把最后两句话读一遍。生:(齐读第一段最后两句话)

师:好,进步了。(走到第二个学生跟前)请你接着读第二段。

生:“母亲竟然这么轻……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

师:这样读,(示范)“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生:(接着把第二段读完。)

师:好的,读得非常流畅。有一句话大家要注意:“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大家一起读一遍。生:(齐读)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师:再读一遍。

生:(齐读)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师:(第三位学生)请你接着住下读。

生:“我愧疚(de)地望着……我愧疚地(de)……我愧疚地(dì)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师:愧疚地(de),我愧疚地(de)望着,读。生:“我愧疚地(de)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接着把第三段读完。)

师:很好。要知道你们才读了两遍课文。

生:(第四位女生)“我突发奇想地说……(生流畅地读完第四段)

生:(第五位女生)“我坐在床沿上……(生流畅地读完第五段)

师:到目前为止,读了三遍课文。三遍课文下来,就能读得那么好,你们四(6)班朗读的水平非常高。于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读了好多遍,但我读得不一定有你们好,我也不一定读得正确,但是我想读一遍给你们听,好吗?(生齐答:好)请把书打开。非常感谢你们,都坐得那么好。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此时台上台下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于老师的朗诵,都被于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带进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深深地被课文中的母子之情感动着。当读到最后一段时,于老师按下了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当于老师把课文读完,台上台下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有人把读书叫“煮书”。(板书:煮书)一起跟我写这个字,能看见吗?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

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所以有人把读书叫“煮书”。刚才我听你们朗读,对我有一层打击,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读了两遍课文,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我想,你们听了于老师朗读课文,也有一定的打击,一定会想到自己。于老师那些地方比我读得好,我想都是这样的,互相学习,相信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因此,请大家再一次把书拿起来,好好地读,读懂,读出味道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好,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好,把书放下。这一次我又认真地看同学们的表情,和第二次又不一样,我一看这表情,我知道这一次你们读进去了。下一节课我们接着读,好吗。(下课)

第二课时

师:怎么“煮书”?关键是“煮”,就是要“想” 要“思”(边说边板书:思),怎么“煮”?是“想”,动嘴,动脑,一边读一边想,这才叫真正的“煮书”。哥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

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如果说你读书,字面上包含的意思没有出来,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思”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要动脑筋去思考,要想象。好,拿起书来,把书打开69页,谁来读第一段?

师:(指名一男生)请你来读一读。

生:(男生读第一段。在读的过程中,仍然把“仰面”读成了áng面,于老师再次让全体同学把这句话齐读两遍。)

师:他读得有三个优点,第一,题目读得好;第二,有两个词读得好,一个是“赶紧”(边说边把“赶紧”二字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能看见吗?跟我一起写吧。还有一个词,护士说话的时候,后边用了一个十分恰当的词,找一找,护士说话时用了一个词,用得非常恰当,不知同学们听出来没有。找到了没有?护士是怎么说的?

生:(齐答)责怪。

师:一起读读这个词。“护士责怪说”,读。

生:(齐)“护士责怪说” 师:这个词,他读得非常好。(边说边板书“责怪”)“怪”字的竖心旁,先两边后中间。为什么说他这两个词读得好,“赶紧”不仅是读说的话快,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份心情,我对母亲的一种体贴,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情,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心情,表达我对母亲的体贴。请你把这段再读一读。生:(读)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师:“妈”喊响一点,“妈,你别动”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一起再来读一遍。

生:(齐)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师:“你别动,我来抱你。”再读。生:(齐)“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师:还有一个词,责怪,(手指黑板)责是责备,怪是抱怨的意思,埋怨的意思。同学们看这儿,如果说护士责备他,用“责备”就太厉害了,那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责怪”很好,“怪”是埋怨的意思,它不是责备,责备太厉害,不是护士的身份。如果光是埋怨也不行,那就少了一份对母亲的关爱,对母亲 的着急。母亲病得这样,母亲这么轻,你怎么用这么大劲呀,所以含有一点责备,这是护士的心情。请他再读一读护士责怪的话。

生:(读)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师:“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顺着这样的语气往下读。生:(读)护士说:你以为你妈有多重?

师:你以为你妈有多重?这都是一种责怪,而不是责备,责备太重了;也不是抱怨、埋怨,埋怨又太轻,少了一份对母亲的关心、着急,这个词用得太恰当了!想不想听于老师读一读。

师:(范读这一段)这是责怪的语气,而不是责备的,也不是抱怨的。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好吗? 生:(练习读这一段)

师:刚才他读的唯一一个不足的地方是母亲说的话,小朋友们想一想,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谁愿意把母亲的话再读一读?

生: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范读,“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读出无力的语气)要体会,要想到她是个病人,这样想才能读好。刚才于老师说了,怎么样“煮书”,(手指黑板上的“煮”字)要注意这个字,读书要思考,要想,她是个病人,而且病得很厉害,(再次范读,“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一起来读,好吗?

生:(齐读)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最重的时候”要强调,儿子说有一百多斤,可我这一生啊,最重的时候才89斤。一起读。

生:(齐读)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越读越好了。谁接着来读第二段?

生:(读第二段)

师:请坐。看这儿,母亲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刚才我说了,会读书的人能看到字面里面的意思,请你想一想,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你对这个“重担”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的理解是,母亲不只是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

师:辛辛苦苦养大,不仅是养育儿女啊,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

师:是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情啊!

生: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就是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

师:(转向另一名同学)你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母亲很关心我们,虽然我们可以干活了,但是母亲还是要自己干一些重活。

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

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现在是怎么体会的?

生:可能是辛辛苦苦地养育自己的儿女。

师:是啊,把”可能“去掉,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所走过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把书立起来,一起轻声地把第二段读一读。”母亲竟然这么轻……“开始。

生:(小声读第二段)

师:当你们边读边想像的时候,已经在脑海中出现母亲带领她的孩子所走过的艰难的道路。谁接着往下读。

生:(读第三段,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师在黑板上板书:笑、哪个)

师:很好,读得非常有感情。看黑板,护士说:”大妈,你真了不起!“可是母亲笑了笑,说:”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做的?“同学们,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说的话当中,你想到了什么?从她的表情,从她的话中,你看到母亲的内心了吗?你体会出母亲的内心了吗?她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母亲很谦虚,不宣扬自己所付出的一切。

师:是呀,说得多好!还有什么?说说看。

生:我觉得母亲很关爱自己的子女。

师:为了子女,自己付出再多都是无所谓的。

生:我觉得母亲内心也觉得自己付出的可能跟别的母亲也是一样的。所以,她笑了笑说:”每个母亲都是这样的。“

师:是呀,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说的话中,我们看出了母亲的爱。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母亲的胸怀是最宽广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同学们,你从这个字当中(手指黑板上书写的”哪个“二字),”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做的“,一定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是的,哪个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此时此刻,在你脑海里一定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从护士的动作,从护士的话当中,她把床边的边边角角都拉平,然后告诉我,把母亲放上去,轻一点儿。从护士的动作,从护士的话语当中,你们一定也想到了自己,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把你此时此刻的感悟,把你此时的想法,溶和到读课文当中。拿起书,再一起把第三段读一读。开始。

生:(齐读第三段)”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师:多么感人的动作,多么感人的一句话!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谁来读最难读的、最感人的最后一段。请你来读。

生:(很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

师:想一想,母亲眼角上流出来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你是怎么理解的?母亲眼角流出来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说看。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欣慰的。

师:欣慰的泪水。仅仅是欣慰吗?还有吗?

生:我觉得母亲流出来的泪水是高兴的,幸福的。

师:幸福的,高兴的,欣慰的。还有吗?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感动的。

师:感动的。还有吗?是苦的吗?

生:我觉得母亲流下来的泪水是激动的。

师:激动的。于老师还有一点儿体会补充一下,(此时还有学生举手)哦,你说。

生:我觉得母亲流下来的泪水是安祥的。

师:换一个词儿--欣慰的。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甜的。

师:是甜的。但是,我给你加一点儿我的体会,我觉得是又苦又甜的,走过的路是多么不容易呀,现在是甜的了。同意吗?(生齐答:同意。)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但是,同学们看黑板,(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一下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师边讲边把黑板上的”第一次“和”无数次“圈起来并用线连起来)放在一起的时候,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可是我们小时候母亲是无数次抱我们,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难道你就不想对作者、对自己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生: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不需要什么回报。

师: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不需要回报。还有什么要说的?

生:作者应该多奉献少索取。

师:不光是作者,我们每一个人对父母都要多奉献少索取。

生:母爱是最伟大的。

师:最伟大的,最无私的。还有什么要说的?请讲。

生:母亲的胸怀是最宽阔的。

师:最宽广的。你想知道于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游子吟》学过没有?(生齐答:学过。)你知道于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掌声。(全班同学鼓掌)是的,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话就是她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我们对父母做出的再多,也难以报达父母对我们的恩泽,记住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生在书上写,师在黑板上写。写完以后,师又将末尾的句号改为叹号。)同学们坐好。此时此刻我第一句话要说的是这一句诗,我第二段话要说的,想不想知道?(师拿出一个笔记本)想不想听于老师读第二段话?(生齐答:想。)谢谢大家。(师读自己写的读后感。)《第一次抱母亲》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别人的年迈的父母还健在,我要像爱我的父母那样去爱我周围的老人,我要像关爱我的孩子那样去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于老师读完,台上台下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书,就叫”煮书“。一定要好好地去读,好好地去想,去思考,要读出字面里边包含的意思,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在下课以前,我想请同学们再把书读一读,我最喜欢听小朋友们读书。我相信这一次读得比刚才大有进步,我还想请开始读的那五位同学来读,好吗?我们来

看一看,这五位同学通过这两节课,和第一次读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进步。

生:(五位同学分段读课文。第一位同学仍然把”仰面“读成了áng面,师又让全体同学练读两遍。其他同学都读得很流畅,也很有感情。学生读完课文,下课的哨声也响了。)让我们给这五位同学掌声。(师带头鼓掌,生跟着鼓掌)依我看,这五位同学都进步了,我的掌声不仅是献给这五位同学,也是献给所有同学,因为同学们都在进步。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好吗?还有写字任务,写字的时候,我提醒大家有两个字要注意,第一,写”疚“的时候要注意,(边讲解边示范)里面的第一撇要短,最后一笔捺起笔要高一点,而且要舒展。因为字写得有没有精神,有没有骨气,捺很关键。还有一个”越“字,一起跟老师写,(边讲解边示范)捺要长一些,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从左边的第二横的地方开始,斜钩稍微高一点儿。记住:右边的第一笔一定要低,在”走“的第二横的地方起笔,不然的话,这个字就写得很难看。你们回去以后,描红仿影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字。

同学们,我送大家一句话:”我们要堂堂正正地写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下课。(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

《庐山的云雾》

第一课时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庐山)认识吗?

生:(齐声读)庐山。

师: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有人去过吗?

生:我没有去过,但我爸爸去过,他跟我说过。

生:我看电视时,知道有一个(座)山,叫庐山。

生:我是看地图时知道庐山的。

师: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诗中了解庐山的?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教学要有的放矢。摸清学生对庐山的了解为介绍庐山作准备。】

师: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毛主席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师板书:的云雾)加了这三个字,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评:这种“聚焦”式的出示课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师板书:?)

生: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稀奇的?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师板书:?)

师:这两个问题,于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在书里找答案。

师:有的同学可能想要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有没有这样想的?

生:(齐声)没有。

【评:简单的是最有效的。于老师只卖了一个“关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简洁!】

师:好。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把不懂的词语作个记号,同时想一想刚才提的两个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板书:幽谷、变化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弥漫、瞬息万变、一泻千里)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也懂,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是希望我现在告诉你们,还是希望自己读书,联系课文去理解?

生:我愿意联系课文理解。

师:你们是学习的主人。——大家同意吗?

生:(齐声)同意。

师: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能读出感情来最好。同时,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刚才提的两个问题和黑板上词语的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一读书就懂,不要老师讲。学生自由读书,读得很认真。教师巡视指导,不断的给予以鼓励。)

【评:学生读书时,于老师不断地在学生中间走动,或表扬,或点拨,或纠正错读。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

师:读了几遍了?

生:我读了三遍。

生:我读了两遍。

师:读得很仔细。于老师最担心的是同学们书读不好,谁愿意读第一段?(请一位同学读,读得很流利。)

师:这两句话里面有5个生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学生自由读第一段。)

师:读得真好。5个生字认识了吗?(生齐声:认识。)记住它们。请你接着往下读。(学生接着读书。)

师:读得真好,正确、流利而且有感情。注意看,这一段有一个词。(师板书:尤其)“尤其”这个词,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生:可以换成“特别”。

师:“特别是庐山的云雾”。既然可以换成“特别”,那么“尤其”后面的话应该怎样读才有味道?前面的话应该怎样读?(师在“尤其”的前后加上“……”号。)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师:谁愿意读一读?(请一位同学读。)

生:(读)“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师:好不好?

生:(齐声)好。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篇6

读了《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一书,让我从中领略到一代名师的风采。那一篇篇精彩的语文教学实录,颇有见地的教学论述,读起来令人折服,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素质得到提升,行动得到激发,智慧得到提高。

“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这是于老先生在本书的开头写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沉思了许久,而后读了他的课堂实录和他的论述“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他的爱是对学生的理解、欣赏与鼓励。他那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不正体现了这一点吗?于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运用语言、通过爱抚、传递微笑、耐心等待、物质奖励•表扬、肯定、鼓励学生。在《大红花》一课中,于老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和那丰富充沛的情感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放松、放开,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情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于老师把“重情趣”作为“五重教学”的首要内容,在他的很多课例中体现。这也是“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

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求真求实的艺术。他的爱是一种负责。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的自评中,于老师说,“课堂教学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没有平时的教育,学生没有读、思的习惯,”平时不善于、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思,我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在这里我看到了课的背后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真和实。于老师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这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这不是他在教学上追求的一种真,一种实吗?在《月光曲》教学札记中,于老师对自己说:备课,你一定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该弄明白的,一定要弄明白;一定要把所需要的东西一一记在备课本上,那怕是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彩色粉笔。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他的设计新颖、匠心独运的一篇篇优秀课例就反映了他这样一种“默”和“磨”。这种“默”和“磨”我认为这也是对教育事业求真求实的体现。而于老先生这种求真求实的教学艺术背后藏着的是什么?那就是爱,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爱。

一节成功的课是“综合”的,是教于学的完美结合,是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于老师的课,是他智慧、人格、学识的结晶,是他的教学观、人生观、学生观的生动体现,处处折射出“五重教学”的思想火花。

这本书让我这样的年轻教师从中看到像于老师这样的名师,这样的老教师是怎样把握教材,是在怎样的教学观、语文观、学生观的指导下,用什么方法教语文的。

想想自己也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十分愧疚。我的身上有“语文”的气息了吗?没有。不过,今后我会努力让自己像个语文老师。我希望我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学习,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出漂亮的文章,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好示范。第二,认真学习更多新的理念,努力探索更多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当然,我这些“努力”要倾注的是爱,是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读书心得体会

于永正莫高窟教学 篇7

以下是于永正老师执教《“番茄太阳”》的写字教学片段。

师:这篇课文有9个字要写, 我们苏教版的教材生字不是电脑的字, 是请书法家写的字。这9个字中, 比较难写的有4个, 盲、戚、屋、献。

师:写好字的第一步叫读帖, 认真地观察字帖, 一边看一边用手书空, 记住每笔在哪里起笔, 哪里收笔, 记住它的形状。好, 一边看一边书空。

师:注意观察, 看在眼里, 记在心中。

(生书空练习)

师:写好字的第二步, 叫描红, 描红要求把红色盖住, 把黑色描得更黑。注意:头正、身直、两只脚放平, 端正坐好, 先把“盲、戚、屋、献”四个字描一遍。

师:写好字的第三步, 叫临帖, 请照着字帖把这四个字各写两遍。临帖的时候, 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 一遍要比一遍好。

师:请你推荐班上字写得好的“书法家”上台写。

师:好, 咱们欣赏一下。看黑板, 写得好的字加圈, 写得特别好的字打两个圈。

师:第二个字“戚”斜勾再长点就好了, 斜勾要有弹性, 有力度。

师:“屋”要稍微处理一下, 上头小, 下面大, 跟着老师写。

师:“献”写得比较好, 捺要有脚, 没有脚站不住。来, 跟着老师写。

师:同学们, 我们的汉字是古人的伟大创造,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人要写好汉字。

师:最后, 我要送给大家两句名言。第一句:书是读懂的, 带着思考读懂的———于永正。第二句:字是练出来的, 照着字帖练出来的———于永正。

以上写字教学片段,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于老师高超的写字指导艺术,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对写字教学的重视, 同时也引起我们对写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写好字的第一步叫读帖, 认真地观察字帖, 一边看一边用手书空, 记住每笔在哪里起笔, 哪里收笔, 记住它的形状。于老师写字时要求学生“眼到、手到、心到”, 这是写好字的关键。写好字的第二步, 叫描红, 描红要求把红色盖住, 把黑色描得更黑。注意:头正、身直、两只脚放平, 端正坐好。于老师不但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写好字, 而且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的引导, 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写好字的第三步, 叫临帖, 就是照着字帖写。临帖的时候, 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 一遍要比一遍好。这里, 于老师的写字教学, “讲究写字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字技能,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第四步上黑板演示, 教师示范, 写得好的字加圈, 写得特别好的字打两个圈。教师的评价在于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同时教学中于老师都做到了“提笔即是示范时”, 板书的每一个字都工整、美观, 也要求学生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 认真写好每一个字。第五步总结, 字是练出来的, 照着字帖练出来的。

于永正莫高窟教学 篇8

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名字,尽快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

四、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多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如果第一个词是老师领读,第二个词也是,那么第三个就要请优秀的学生当回老师了。

第一遍读课文是齐读,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读,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书,读词不要让学生扯着嗓子读(低年级易犯这个毛病)。如果要求全班学生读单词,能不能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板书“大”和“小”,故意把“大”写得大大的,把“小”写得小小的;板书课题《骆驼和羊》,故意把前者写大,后者写小;板书课题《鲸》,故意把这个字写得斗大,如此,学生一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也是变化。

第一次分角色朗读,全由学生参与,第二次你如果参与进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有精神。

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那个词则请他们以动作表示;这个词请学生用它说句话——在应用中理解,那个词请他们查查词典。

讲翠鸟、燕子的外形画简笔画;讲鲸,则让学生看图片。

学习《劈山救母》让学生讲故事,学习《桂林山水》,刚让他们看桂林山水的课件,并背诵……

这都叫“变化”。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

五、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如是你在适当时机和场合,不经意地说出某一个学生做的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或值得称道的一种表现,他不仅会感到吃惊,而且受到的鼓舞也会特别大。

表扬要有实指性,忌空泛。“你做作业总是那么细心,很少有错误。”“你回答问题不但对,而且口齿清楚。”——这样说就具体了。

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抚肩,拉手,贴贴学生的脸蛋等。

六、教低年级,可把全班分为几个组(如四个组),上课时,不论哪个同学在哪些方面表现好,都在他所在的组上画一面红旗或一只苹果;有人表现不好则擦掉一面红旗或一个苹果。下课时,表扬表现特别好的组。

这个办法对维持课堂纪律很有效。

七、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是“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老师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

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宁静以致远。宁静是心无杂念,专心思考、刻苦钻研的意思。

有的学生很优秀,也喜欢举手,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知道你很优秀,当别人说不出、读不好、写不好时,再请你出马,怎么样?”不能让少数学生“独占课堂”。

八、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如果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倘若你犯规,同样要接受相应的处罚。

这样,学生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和他们一样。

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不应该也不可以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

九、上好第一节课。精心备课,把握准教材,把教材装在心里,准备好教具。组织好教学。一旦学生安静下来,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如果——

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

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

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

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

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

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

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那么,你就成功了。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以上说的几个方面能做到一半,也会成功,要有信心。哪一方面不足,就努力去修炼。

十、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老师讲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忘不了故事,就忘不了你这 位老师,讲故事特别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当好动的学生拉着你讲故事时,你不要趁机给他提要求,更不要批评他,否则他会难堪。你可以这样说:“没想到你喜欢听我讲的故事j以后肯定有机会。”要利用这个机会和他们进行交流。

十一、我还是担心你驾驭不了课堂——组织不好课堂教学。

必须这样对影响大家学习的学生说:“这个班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而是几十个人。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得先考虑,会不会影响大家。利己,但不能损损人利己是大家所不容的。”

对低年级小朋友可以把话说浅显一些:“你一说话,就会影响别人听讲、做作业,所以请你不要随便讲话。”

课堂上,教低年级的老师说得最多的话是组织教学的话。“苦口婆心”这个成语,是教低年级老师的真实写照。

十二、要经常读——注意,我说的是经常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建议你做读书笔记,把名言名句记下来。

十三、如果你犯了错误——比如问题处理不当,说话欠妥,甚至于体罚学生(我担心你会忍耐不住)。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错,向学生道歉。

老师向学生认错、道歉,错误就成了一种教育资源。

十四、讲到重点部分,或者讲关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组织教学,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否则,学困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

十五、品学兼优的学生谁都喜欢,但切不可让学生看出老师的偏爱。偏爱是当老师的大忌之一。你和孩子相处时间长了,会感到每个孩子都有可爱的地方,即使长得丑的学生,慢慢也会看顺眼,更应当关心那些学困生。要学会赏识孩子。让学生感到你赏识他的办法很简单——主动地和他们说说话;夸夸他们的某一长处;拍拍他们的肩;和他们一起玩,如扳手腕;请他们替老师做点事——如收作业本等。如果扳手腕你让着学生点,而且让学生赢一次,他一定会兴高采烈,念念不忘:“哇,我战胜老师了。”

十六、最好当班主任。当班主任,才能真正感受到当老师的甘苦,才能锻炼自己。

如果当了班主任,别忘了搞活动。想一想,你童年时代最喜欢什么活动,那时你希望老师搞什么活动。

搞活动最明显的作用是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十七、对学生要求要严格,但不要太厉害。清代的冯班说:“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面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意思是说,老师如果太厉害了,懦弱的孩子变得暴戾。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

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如果你今天狠批了张三一顿,明天一定要找个理由表扬他,至少要主动和他说话,好像昨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十八、还有一点要说一说,即对所有学生家长都要以礼相待。不要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对任何学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长处,把优点放大。也要让学困生的家长树立信心。“罗森塔尔效应”同样适用于学生家长。

尽量不要请家长到学校来,而应该主动到学生家去。老师踏入学生家门,而且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和家长交谈,学生和家长该是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心情啊!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无论谈什么,学生和家长都会接受的。

十九、记得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演戏如此,教学也如此。我实习的时候,就是先听别的老师上课,至今还记得徐师附小李孝珍老师上课的情景。看优秀老师的课,就像读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法,这与读书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你走向讲台前以及走向讲台后务必抽时间听听别人的课,我要不是听了李孝珍、斯霞、王兰、李梦钤、左友仁、李吉林、张光缨、贾志敏、支玉恒、靳家彦、张树林等众多优秀老师的课,恐怕是不会把课上好的,也可以这样说:“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课。”

二十、以上说的,都是初为人师时所要特别注意的。

你今后有志于当老师,请你记住古人的这两句话:

上一篇:社区工会职责下一篇:10月德育小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