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反思优秀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识字教学反思优秀

识字教学反思优秀 篇1

因为――当学生凭借着反复诵读将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相似关系的词语整合成一体,并存贮于脑海时,他们便拥有了以下的可能:若再碰到“春节”这个概念时,他们的头脑中就会蓦然浮现诸如饺子、拜年……之类的实物图象;若需要描述一下“清明”时,他们也就会通过“扫墓”“踏青”具像的勾画去再现“清明”的风貌。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的教学就循着词串教学的规律进行――

1.有节奏地诵读。

提醒孩子们特别重视词语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示范、感受、练习,读出诗韵。

紧接着是边诵读边想像,提醒孩子们一边诵读,一边去想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目的.是把表面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以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存贮起可供日后解决问题时,能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相似模块。

2.一笔一划地练。

一方面继续提醒学生认真领会与把握正确执笔的基本要领;

识字教学反思优秀 篇2

一、联系生活随文识字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 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 但由于本课生字较多, 我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 化整为零, 降低识字的难度。如课题中间的“物”字, 是个生字, 书写课题时, 我不动声色地写出“物”, 问:“谁能把课题读正确?”学生读对后, 我追问:“‘物’是生字, 老师不教你已经会读了, 真了不起, 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等孩子回答后, 还不忘问一句:“你是怎么学会的?”一位学生说:“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的, 我喜欢看《动物世界》, 经常看到这个字。”一时间孩子们纷纷举手, 有的说去动物园的时候见过, 有的说在广告牌上见过。学生情绪高涨, 在潜移默化中, 课堂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 生字有了生活做基础, 学起来也就不那么枯燥了。可见, 随文识字不仅能让孩子认识生字, 更能培养孩子们在生活中巧学生字的好习惯。

二、灵活多样理解词语

低年级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要, 而积累不能局限在死记硬背上, “理解”是积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课堂上, 学生能理解新学的词语固然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如何理解一个新词。因此, 教会学生理解的方法, 显得更加重要。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 本课中, 我结合课文词语的特点, 采取了以下理解方法的渗透———

1. 利用字形理解词语。

汉字与拼音系统的文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仅能表音, 更能直接表意, “望文生义”是汉字的一大魅力, 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去领会其中的奥秘。如学习“商量”一词时, 将词条对折, 反复认读这两字, 重点指导“量”的两个读音, 以及在词语中的轻声。当孩子能正确地读出这个字时, 教师问:“书中有几个动物在商量呀?”孩子们回答三个后, 问:“一人能商量吗?”孩子们摇头。教师又提示:“你们看看, 商字里有几个口呀?”细心的孩子们马上说道:“八个口。”老师进一步说道:“对呀, 七嘴八舌才能商量。”这样, 就使孩子们深刻地记住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2. 巧妙拆字理解词语。

汉字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它强大的组词功能。很多新词都是由旧词组合而成, 理解这样的新词, 只要把旧词理解了, 再组合便成了。如结合小燕子说的话, 引出“春暖花开”这个词语, 我有意识地指导孩子们反复地读词语, 看看插图, 自己说一说, 然后小结, 体会到每个字的意思结合起来有时就是一个词语的意思。掌握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孩子们最大的收获。

三、寻找近义词理解词语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遇到一个新词, 不能确切地说出它的解释, 但是能凭感觉、经验说出它的近义词, 这其实已经能证明我们已经理解新词了。教学中, 寻找近义词理解词语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学到最后一段, 提及“明年”一词, 我没有直接问孩子们可以换成什么词, 而是充分利用文本资源, 向孩子们提问:“你们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两个词, 换到这个句子里, 表达的意思不会变?”孩子们很快就在文中找到了“来年、第二年”。我又引导孩子们进行换词练读, 在读中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 这样话就显得很好听、不呆板, 这就是近义词的作用。

四、顺理成章练写生字

识字教学, 学生不仅要会认读, 而且还要会书写。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记忆, 又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在课后设计了一个“连线组字并写一写”的环节。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又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 要想追寻有效的语文教学, 就应做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文技能, 学习字词, 为更深入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在本节课中也有几点需要商榷———

1.在读通全文后出示的练习填空, 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三个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教师自己匆匆说了一遍, 一闪而过, 还不够扎实, 没有把训练要求落到实处。感觉设计的意图很好, 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总结, 指导说说, 再总结评点, 那样效果会更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过于重视讲解而忽视写的训练。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对于字的结构、音节和笔画笔顺给予了关注,而且非常重视关于这些方面的讲解,甚至有些教师对于三四个汉字的结构、音节和笔画笔顺讲解要用去十几分钟的时间。此外,对于学生的书写指导也要讲解,这样,如果一篇课文生字较多的话,教师的生字讲解和指导就要用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练习书写。

其次,写字练习关注点在量上而忽视写字的质。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写字练习的时候,往往以量为标准,要么要求学生一个字写多少遍,要么要求学生将学习过的生字写多少篇,总认为这样就可以牢固学生的记忆力。其实不然,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学生在初始写字时还能保持工整规范,越到后面,字写得就越发潦草、不规范。虽然是这样,教师们依然以多写多练来要求学生,而对于学生的写字的质关注不够。

最后,偏重于字写得对,而不重视字写得好。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只关注学生字写得正确与否,而对于学生字写得是否规范工整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有的学生把“森”字写成了上小下大,使得整个字失去了美感,很难看、别扭等。而对于这些学生写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能做到一一指正,也没能够对其做相应修改。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就养成了写字不规范、潦草等不良习惯。

二、原因分析

首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和实施了很长时间,但是课堂教学依然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管在教学内容、方法和程序上都存在一些不合理。此外,部分教师在传统教育思想和固化教学习惯影响下,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识字教学理念。大部分也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和教材上的识字学习安排,对于新教材的编写、识字顺序等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完全适应。

其次,不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识字学习也是如此,所以,教师也要遵循这个规律。而且,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教师只有重视和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切合学生实际的,如教师在上复习课时,总是习惯性地让学生把学过的生字反复重复训练,这样不仅会使得学生感觉枯燥,而且也难以使得学生的认知得到升华。

三、相应对策

首先,创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思想下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听讲,难以产生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求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识字教学教会学生技能和方法,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凸显灵活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发挥主动性。如在对“青”字进行教授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青”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美丽的颜色,还可以引申出与“青”组合成的字——“清” “睛”“静”等,并且让学生们猜猜这些字的怎么读,代表什么意思。这种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能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也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此外,多媒体技术、探究式学习等都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加以应用。

其次,认清并且充分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先直观后逻辑、兴趣主导一切”是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要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低年级小学生的直观性思维占优势,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增设一些生动直观的内容,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识字。如教学“日”字时,教师可以多一笔将其变成“目”,进而讲“日”和月组合成“明”,这样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有利于学生识记。此外,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讲究有序性,“循序渐进”的教学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新课程教材中,“体”字在前边课文中已经出现过多次,而在后边课文的生字表中才被列为生字。教师如果没有把握生字分布特点,就可能在前边的课文中就要求学生对“体”字进行识记,这就使得学生在接受上有一定的难度。

最后,注重识字方法的引导。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识字方法的教授,以此提高识字效率,使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如学习“眺”字时,教师引导学生调出以往学习过的生字“跳、挑、逃、桃”等让学生做细致分析——“跳”是要用脚的,所以是“足”旁;“逃”偏旁是“走之儿”,所以与脚的走动有关;“桃”与树木有关,所以是“木”旁;“挑”是“提手旁”,故与手的行为有关。以此类推,“眺”是眼目旁,所以与眼睛看事物有关。这种步步引导的识字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容易,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认清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总结和研究,探索更多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方法,使其真正服务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焦海荣.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1).

[2]孟庆琳.浅议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张永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5).

[4]张茜.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语文天地,2009(1).

[5]魏长青.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3).

[6]苏金禄.识字教学的新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09(3).

[7]吴耀堂.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科学教育,2009(1).

识字教学反思优秀 篇4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优秀说课稿《识字6》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的是看图读“词串”的方法识字,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有凶猛的狮子、老虎,有顽皮的猴子、长鼻子的大象,还有美丽仙鹤、孔雀和聪明的鹦鹉等珍稀动物。

从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来看,本册识字教学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教学中可按照自主学习的策略,充分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去识字,使认识事物与识字同步发展,另外,十二种动物中大部分动物学生们都较熟悉,教师不必多讲,而仙鹤、麋鹿、棕熊等见得不多,可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让他们在课本以外去学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领会编者意图,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渗透环抱教育。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排和课文特点,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2)、观察图画,了解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称与实物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3)、正确朗读韵文。

3、教学重难点:

“识字”教学,顾名思义,教学重难点应以识字、写字为主,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美观、正确。

4、识字教学,顾名思义,教学重难点应以识字、写字为主,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的端正、美观。能有感情的诵读。

5、课时安排:二课时

6、教具准备:词卡、动物图、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利用课本中精美的插图与词串中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相对照,通过看图识字,识字中认识动物,把看图和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说话、帮助学生识字结合起来,利用汉字造子的规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和习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叫小老师领度词串,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多种手段方法,促使学生爱读乐读,熟读成吟,读成轻重缓急,突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喜爱动物的感情。

三、说教学程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动物儿歌导入

1、动物儿歌吟诵。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的识字韵文。借助拼音,自渎韵文。

3、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4、小组读,比一比谁读得准。

三、指导感悟

1、课文一共向我们介绍了十二种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呢?把它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大家。小组成员拿出收集的动物图片交流,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2、汇报:用句式:我喜欢(),因为()

3、是啊,这些动物都很可爱,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保护我们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你们能读出对这些动物的感情吗?

再读,注意词串间的连贯:词间停顿短,声断气不断,行间停顿长,气断情不断。

4、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5、用词串说话,这些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惯,平时都喜欢干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6、是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许多动物都得到了人们的保护。我国还设立了许许多多自然动物保护区,就连动物园的动物也不关在铁笼子里了,而把它们放养在野外,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你瞧,动物园里的饿动物真多啊!有什么动物呢?谁来说。我们能不能用这样的句式说:示:野生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多呀!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他们正在()。

四、写字指导

1、示生字:狮虎

2、指导读。

3、写字指导。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教学反思:

识字七教学反思 篇5

识字七对反义词的对子的一课归类识字课,本课教材借鉴了有关传统蒙书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把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我也适当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整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激情导趣

我利用前面所学的反义词和同学们进行唱反调游戏进行导课,学生们情绪高涨,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本课内容打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识字四教学反思 篇6

陈明芬

识字四》是一篇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描写了小动物们在夏天活动的情形

带着兴趣来上课,学习的效果会很好。开课时,我设计了导语,简单,但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一年有四个季节,是„„”“现在是美丽的春天,春天过去,就是„„”“夏天是个有趣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谁最快乐呢?我们看看《识字4》的儿歌,它会告诉我们的。”孩子们兴趣浓浓的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

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年龄的特点,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而且不稳定,不持久。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我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进行。在这课的教学中,学习生字我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第二步,通过引导他们对形声字特点的分析来巩固识记;第三步,去掉注音,出示无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学生在生字的反复呈现与识记中不断识字深化。不仅对生字的音、形有了深刻的印象,还了解了字的意思。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注意了方法的变化。如,说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加入孩子们易错又注意不到的一些字音,如“’蜘’是整体认读音节,还有哪些也是整体认读音节?”不仅会让学生复习旧知,还可以运用联系的方法进行学习,也不容易形成学习疲劳。

集中识字之后,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去朗读,师生合作读,如,师引读:蜻蜓在哪里干什么?生根据课文说:蜻蜓半空展翅飞。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两句后,让学生仿照老师问,再回答。不仅增加了趣味性,避免了枯燥,还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一句式渗透给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对儿歌熟悉了,拍手来读,读出韵律,将学习方式游戏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促使孩子始终注意力集中的学习。

识字教学反思优秀 篇7

(一)谈话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老师知道有这样一个王国:他们说话都很简练,而且很有道理,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迫不及待)想。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读读屏幕上的这些词语:

四面八方 拔苗助长 东张西望

五颜六色 坐井观天 三心二意

师:读后谁来说说这是什么王国呀?

生:这是成语王国。

师: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新的成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有趣的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中学成语

师: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课文里的词语和故事说的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一会儿同学们读这些词语时可得认真哦!

1.听录音朗读

(课件出示文中有趣的成语故事,让学生边欣赏课件边听朗读)

【设计意图:这些有趣的成语课件能让学生从图上初步了解他们的意思,还能为后面的成语故事表演做好准备,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读成语也要像读诗歌一样读出韵味来。】

2.对读

我采用了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等形式,如:老师读尺有所短,学生读寸有所长,读后交换,或一个人读一组成语。

【设计意图: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挑战,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也能加深他们对成语的理解。】

(三)表演中学习成语

如学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成语时,我先拿出尺子让学生认识“尺、寸”的大小,接着讲了一个这样故事:今天服装店的老板不在家,尺子和寸在家闲得无聊,听听他们在争论什么?

尺子:喂,寸!你看你这么短,一点用处都没有,连一本本子都量不出来!比起我来,可差远了!

寸:尺子哥哥,你是比我长,可是量一块橡皮你就不如我了;量一块黑板你又不如别人了。

师:听了尺子和寸的表演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尺有尺的长处,寸有寸的长处,就比如大象能用鼻子喷水,而土拨鼠不能,土拨鼠能钻地,而大象不能。

生:听了他们的表演,我想起了骆驼和羊的故事。

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只有取长补短,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

板书: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设计意图:这样的情境表演能让学生明白课文里第一组四个成语的意思,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学生看了别人的表演,也会争着想讲讲其他成语,如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的故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四)认读字词

1. 开火车读

【生字卡片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读后并说说在刚才的哪个成语中见过。】

2. 摘苹果

(出示一个个带词语的苹果卡片,学生读对了苹果上的词语,教师就把苹果摘下来送给他。)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从而消除枯燥感。】

3. 交流识字方法

师:生字宝宝们玩累了,它们想回家了,想问问你们记住了它没有,是怎么记住它的?

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识字方法,再汇报。

生:“彰、障”可以利用换偏旁的方法记。

生:“寸”可以利用“村”字减木字旁记。

生:“徒”可以利用“走”加双人旁记。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快地记住这些生字,还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五)巩固提升

(利用游戏,巩固成语)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课件、对读、表演已经都认识了这些成语,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做游戏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1. 做动作猜成语

当老师拿着一片树叶挡在眼前,学生马上想到了成语“一叶障目”;接着老师又拿张纸卷成一根管子放在眼睛上,学生齐声回答“管中窥豹”。

师:同学们真聪明,谁也来做动作,你想请谁猜?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有的说做动作,有的说来猜……)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表演,能让学生自然明白成语中动词的意思,如:“障”和“窥”的意思。】

2. 给成语找兄弟

(贴字卡游戏)

投影出示下列带括号的成语:

( )有所长 不见( )山 相得( )( )

( )劳无功 管中窥( ) 水到( )成

一叶( )目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游戏形式,加深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检查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理解情况。】

(六)知识拓展

师:老师刚刚接到一个电话,成语王国的国王说还有几个成语宝宝没回家,想请同学们帮忙找一找。

接着投影出示:

“()、()。”因此,我们要多多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缺点)。只有(),才能不断进步。(要求学生从文中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

二、教学反思

1. 乐中学成语

低年级的字词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在朗读、表演、游戏等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成语。一个成语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2. 读中学成语

这节课采用了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的形式,这样的设计拉近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心里产生了与同学、与老师挑战的想法,更激起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3.故事中学成语

总之,低年级的字词教学不应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识字,这样机械呆板的字词教学就会变得妙趣横生,学生学习效果也能

低年级学生对讲故事很感兴趣,这节课通过讲成语故事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为以后的阅读、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故事表演中也明白了这样三个道理:人应该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看问题要全面;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识字教学反思优秀 篇8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能力;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2

引言: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和课改的深入发展,众多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维和方法,逐渐将关注点从成绩转移到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良好学习方式上来,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当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习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在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学生可以自我识字,进而独立看书、写作,拥有掌握知识的能力后,过渡到中高年级就轻松顺利的多。在新课标和课改的双重影响下,现在的教师开始根据单元重点和教材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应该让学生在这堂课中掌握什么知识,帮助建立怎样的能力,如何帮助训练等等。本文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如何组织学生学习生字、锻炼自我阅读方法给出一些浅薄的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识字和阅读方面遇到的障碍性因素

(一)不具备抽象的理解能力

依照教学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研究,6——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一些具象的事物有很强的感知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不具备抽象理解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的字,教师很难以类比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而对于閱读中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也很难深入地剖析。小学低年级学生面对那些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才能够理解的知识,总是觉得非常困扰,而且这一问题在识字和阅读方面都存在。

(二)缺乏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以及能力

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开展十多年之余,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根深蒂固的,在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旧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很多低年级的学生是在对老师非常畏惧的情绪下去听课的,神经高度紧张,无法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接受知识。长久以往,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度不高,并且也缺乏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认为新的生字和课文都是需要老师去讲解的,自己不应该主动地去学习,如果提前学习,可能会被老师责骂。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体,难免会忽略学生的想法、需求以及感受,按着传统的方式教学,这也成为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和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三)知识不成体系,表现为支离破碎的状态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由于年级低,掌握的知识比较少,所以很难将以及认识的字词连成连贯的句子和段落,也就是说,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总体看知识不成体系,表现出来是支离破碎的状态。当需要写作文的时候,无从下笔,不知道应该如何将已有的知识连贯起来,这样一来,之前已经学习到的知识也有可能被遗忘,并非真正被理解和掌握。

二、探究提升小学生识字能力的策略

(一)教学中要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识字的主动权

一般来说识字教学的通常做法是在课文当中理解学习生字,在特定的环境下学习生字的读音和写法,理解其意义,这部分内容要在一年级时就要落实,开启学生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甚至使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生字的学习。使得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学习生字,在课文的预习当中,凭借自身的知识累积也可以学习生字理解意义。如果按照常规教学,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无趣,缺乏对生字的学习,而且由于生字也会有碍于课文的整体理解。所以这种情况就不应该按照常规教学,而应该让学生首先自学,然后集中对生字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学习并且进行拓展训练。

(二)拓展生字教学的方法

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成立专项的课题研究小组,主要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识字障碍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心理、生理、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从而找到对应性地方法。比如说:图文结合、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和新生字交朋友、换偏方等。这些方法都是游戏类型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学习和探究过程的兴趣。还可以将生字和拼音对应起来,以填涂颜色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对号入座”。教师必须要迎合新课标的发展,将主动权让给学生,提升学生参与识字的过程,从而拓展阅读的能力以及兴趣。

三、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的策略

(一)教师首先要摆正态度

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是一项需要长期做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摆正态度,不能认为这项工作是不可完成的。教师要首先发挥引导作用,不仅在课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还需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指定阅读书目,定期召开“读书心得会”,为学生提供交流以及沟通的机会,从而互相鼓励,拓展阅读量。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知识和质疑的精神,认为但凡是老师讲授的知识,必然是正确的知识,实际上长久以往,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都会被磨灭,进而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人”。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上课时面对课文就会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不会感觉紧张,更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质疑和提问的机会,使得他们面对问题不是刻意逃避的情绪,而是主动去进行研究,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学生质疑的方式也是多元化的,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圈一圈,最关键的是思考的过程。

总结:

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技巧并非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的理念以及方法,充分地发掘学生的潜力,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全面保障,主动地参与到识字和阅读的过程中,方能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小让. 浅谈小学生识字能力培养[J].神州 2012

《识字8》教学反思 篇9

杨守敬小学

王琴

本课是一篇识字教学,由八个词语组成。其中,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是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而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空母舰都是当今的高科技成果。古代神话与现代科技的对比,既让我们惊叹神话传说的神奇,又让我们感叹科学成就的伟大。本课既让学生识字,又让学生了解古老的神话故事和当代的科学成就,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抓住这一特征,组织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的故事和资料,在课上讲故事。于是,我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让学生走入“神话故事的世界”,先去听、看故事,再复习新词语。例如:在讲后羿射日一词时,是由老师讲的故事,在学习精卫填海一词时就让学生讲故事。在介绍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时,我为学生录制了中国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实况。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立,学生有了一种“在快乐中学,在学中快乐”的感觉。他们主动地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仿句说话,故事强化。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入课后我会读的训练。让学生仿照句式用“是„„也是„„”,“能„„也能„„”说句子,此时,课程大约进行了一半,再让学生到讲台讲述课文中提到的神话故事,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在轻松中休息了大脑。识字,课文,故事的圆满融合,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三、形式多样,学会表达。

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读的任务不是很重,但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本课中坚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做到神话故事朗朗上口,现代科技了然于心。

识字3教学反思 篇10

识字3教学反思1

《识字4》是一个字族识字,通过基本字“也”,换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新字——“驰、地、他、池”。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便可以组成新字,初步了解形近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先出示基本字“也”,由于是上学期学过的生字,所以我直接让孩子读后,引导学生用“也”造句。我先自己示范说了一个句子“殷笑函喜欢画画,我也喜欢画画。”有了老师的示范,学生都纷纷举手发言。吴凡说:“周宇翔喜欢读书,我也喜欢读书。”姜米阳说:“太阳是红色的,国旗也是红色的。”孙涛说:“王逸凡喜欢说话,我也喜欢说话。”我听了笑了,真是个调皮的家伙,不过是他的真心话哦!

在开心的氛围中,我适当地创设了情境。“也”特别喜欢我们一(8)班的小朋友,它想为我们小朋友露一手,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他这个魔术要请它的助手偏旁来帮忙。通过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生字“驰、地、他、池”。在学习“驰”时,我引导理解词义,“也”有了马儿就跑得很快,这就是“奔驰”。出示:马儿奔跑的图片。除了马儿奔驰在草原上,还有谁会奔驰呢?学生说了很多,有的说汽车在马路上奔驰,有的说豹子在草原上奔驰,有的说火车在铁路上奔驰。不过张晨浩说:“飞机在天空中奔驰。”这个答案在我的预设中没有,我发现在讲解意思时,只关注了跑得快,没有说在陆地上。我赶紧补充在陆地上跑得快是“奔驰”,在天空中跑得快是“飞驰”。学生基本都明白了这两个词语的差异。感谢张晨浩的错误句子,让我看到自己预设的不足,从而可以弥补自己的缺陷。

在教学中,我除了教了书上所写的生字,还补充了“她”,适当地拓展了教材的内容,学生认识的兴趣比较高。

识字3教学反思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从“乐学”入手,积极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拓展识字范围,丰富识字途径,坚持识写结合、识用结合,努力做到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在端正写好汉字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这些灵活有效的形式创设识字情境,有效地促使儿童感知汉字的组合结构,记忆汉字的书写方法,理解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形象直观地促进识字教学工作,养成儿童自觉识字的习惯并形成识字能力、

汉字的结构,讲求对称,又注意变化,追求严整又不失灵动。笔画简单的字摆布均匀,显得落落大方;笔画繁多的字结体紧凑,避免臃肿局促。小学识字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利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了解一些汉字的知识和汉字形体、结构、笔画的特点,认识、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符合本民族文化心理的审美意趣,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产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和愿望。

识字3教学反思3

《识字4》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儿歌中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是有虫字旁的形声字。这节课的教学能充分结合文本的特点来展开。

1、凸显文本特点。

本篇课文要求认读14个生字,其中11个字来自动物的名称,因而第一课时的重点就放在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同时认读、识记这些动物名称,而这些物字多数是用于这个固定的名称中,很少有单独使用的机会,因此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就定位于以词语、名称为单位来认读识记。

2、体现新课程的识字特点。

不是将生字从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而是注重在语境中认读,在具体的词句、课文中识记,如:图片与词语同时出现,图文认读、句子中认读、课文中认读、做动作认读等。同时在读中初步了解、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利用多种形式、多种场合,让学生多次见面,达到熟识。

3、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和识字方法。

汉字本身具有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了解汉字本身的规律,掌握相应的识字方法,就能加快识字速度,提高识字效率。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名字,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出虫字旁的形旁表义特征,再引导学生读读名字,说说又发现了什么,得出声旁帮助记住读音,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最后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形声字。

不足:

如果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识字3教学反思4

1、“专题识字”是低年级识字课的一个学习内容,因此,设计要充分发挥按“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优势,引导学生尝试自读课文,自主识字,并能通过同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自主学习中,自我获取知识,教师充当引导的角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在感悟中识字。在识字1的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保持主动学习的状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的效率和质量。

2、识字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凸现识字教学的特点,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如:认字与阅读相结合;认字与读写相结合;认字与词语理解相结合;认字与字的音、形、义融为一体等方法。在识字3的教学中,由于该识字是通过三字歌的语言形式来呈现的,读起来节奏感较强,而且琅琅上口,学生读起来特别有兴致,抓住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多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导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认字,读中识字,课堂的识字效果显著。在本识字的学习中,除了识字,学生还增长了有关民族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在这两个识字的学习中,二年级的学生对祖国地理山川方面的认识是比较贫乏的,而本文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又比较多。我先让学生寻找一些祖国各处风光名胜的照片或图片,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然后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地方,如:珠峰耸是什么意思?可入画是什么意思等问题。我先请小朋友来回答,小朋友不能回答的问题,我在给小朋友解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让知道答案的同学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当了一回小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为不明白所以认真听。本文是一篇韵文,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山川美。本文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山川美,山有哪些山呢,川是河流的意思,河又哪些河呢?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祖国有哪些山,哪些河?图文结合,把学生带来的图片和山川美结合起来学。通过不断地朗读,感悟、理解课文。我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最好编儿歌来记。小朋友编出了“两个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耸)、大鸟住在小山上(岛)”等记生字的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指导学习的方法等。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学生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我以为农村的孩子思路不开阔,可能编不出儿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们编。结果,他们积极的开动脑筋,编出了字谜,而且有几个同学编得相当好。

4、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扩大识字量。学生对识字的兴趣相对兴趣比较浓厚,课堂上采用的识字形式多样,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是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慢,还需要教师逐个进行指导诵读,多给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大胆识字,从而达到课堂的时效性。

识字3教学反思5

《识字3》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木”、“禾”、“竹”、“艹”两组偏旁发展演变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带有这四个偏旁的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这四个偏旁学生早已熟悉,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教学时,我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我的学程单在和同桌组成学习小组展开学习。我的学程单如下:1.看图,比较“木”和“禾”的实物图、古文字、偏旁有什么不同?再读读词语,想想带有相同偏旁的字代表的事物有什么共同点?你能再举例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吗?2.学习时间4分钟。

组织学生交流时,我对书中的词语进行解释:“松柏”包含松树和柏树,也有人把“松树”称为松柏。“杨柳”指的是柳树。在我们这里有“杨树”和“柳树”两种树木。“庄稼”是“秧苗”、“稻谷”等农作物的统称。

用同样的方法我和学生们学习了草字头和竹字头。

在整堂课上我讲得很少,主要是学生在学和交流,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学得很主动,效果不错。

本课教学内容安排了两课时,时间比较充裕。最后我还安排让孩子们用部首查字法再找找带有本课所学的四个偏旁的字,并且找出这字与偏旁之间的关系。孩子们兴奋地查阅着,我很欣慰,因为他们对识字很感兴趣。

识字3教学反思6

《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编者通过韵文在情境中识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而且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必要的储备。另外,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公园的美景与设施,图文对照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识字和写字是本课的重点。

一、创设情境,游戏中识字。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趣”贯穿整节课,巧妙地创设了多个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事物、认读词语、学习汉字。

二、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学生刚刚学完拼音,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朗读,是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情感之间的一种对话方式。在朗读过程中,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充分利用多种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导读)的形式,体验到朗读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三、巧妙地渗透说话训练

从教材入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练习仿说,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为二年级的写话及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练说中逐层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比如,在课堂中,我是这样训练学生的,第一步:出示公园课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公园的美,并说“公园真美呀!美在哪里呢?”谁来说说?并出示句式让学生说。 (1)公园真美呀!有绿油油的( ),有美丽的( )。 (2)公园真美呀!有弯弯的( )有高高的( )。第二步:在学生会说前两个句子的基础上去仿说下面的句子。(1)公园真美呀!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2)公园真好玩,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就这样,学生的说话得到实际的训练。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比如,(1)我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体会领悟怎样美读韵文,我在范读时,让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学生能够自己诵读课文,可没有感情,甚至有拖腔现象。(2)在课堂中,教师的激励语言缺乏,不能恰到好处评价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争取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识字3教学反思7

参加工作以来,这是我第一次讲公开课。在讲课之前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尽管如此,当我让叶老师看教案时还是有毛病。语言太直接、直白,没有趣味,整个语言像在给高年级上课,同时激励性的语言也太少;有些小细节衔接还不够好;没有指导学生朗读的环节。在叶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又把教案重新设计写了一遍,而且还准备了四张宁宁画错的.画。就这样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很顺利的把我的课给结束了。在此,我要谢谢师傅这段时间给与我的帮助和指导,让我很顺利的展开我的教学工作。

一 复习导入

让学生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复习了上节课所学习的生字。用“你们掌握的可真牢,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有趣的儿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

二 读文识字

让学生先自由读文,读书时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后我又用“你们敢接受老师的考验吗”这一激励性语言,激起他们识字的兴趣和愿望。学生兴趣高昂,让学生先带拼音拼读,(齐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接着又追问“第一关顺利闯过,第二关可难了,还敢挑战吗”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去掉拼音读。就这样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里认识了新字词。

三 学习儿歌

字认识后,让学生把字带回课文中,再来读文。并让学生思考“谁是粗心的小画家,他的粗心表现在哪?”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适时的加以朗读指导。

四 总结延伸

还设计了学生帮助宁宁改错,对宁宁说句话两个小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同时也是要提醒他们做事要认真,细心。

五 指导写字

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活跃。

俗话说;“教学无小事”。尽管之前叶老师已经给我指导过,但我的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小细节的问题。

一 识字环节进行的过快,没有给更多的学生机会去读。在出示生字词时,其他都是生字组成的词,“匹和张”是单独字,不和谐。如果写成“一匹 一张”在会更好。让学生开火车读时,因为是新班,新老师,还没有形成默契,我的示范又不到位,具体明确。导致在开火车读时,用的时间过长。

二 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你看看,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这是个问句,问句在读时,声调语气往上扬,而自己在范读时,都没读好。在教写生字时,学生发言太积极,课堂气氛有点活跃我在指导笔顺时,一紧张把“张”的笔顺说错了。幸好看到了后面老师的提示,我及时改正过来。

三 个别好的没有及时鼓励。师傅已经是提醒我两次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上课给表现好的孩子鼓励,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让他们继续保持下去;更可以激起其他同学的动力。

四 在最后读文时,方法单一,且没有充足的时间。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我进步了,叶老师也说比第一次强了。我也感觉到自己现在在课堂上比前两周熟练了。再次谢谢我的师傅,以及给与我帮助的老师。

识字3教学反思8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以下就是为大家带来的识字3教学反思,请看:

识字3教学反思9

识字三是看图会意识字,附在字后的一首儿歌,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我及时抓住了语言训练点——

一、改编儿歌

在学习完这首儿歌后,我对学生说,宁宁现在已经改掉粗心的坏毛病了,你能把这首儿歌改过来吗?学生都高高举起了小手。除了“画张桌子腿歪斜”这句学生改得不是太恰当,我送给孩子们一个词“笔直”,然后再让学生读读改好的儿歌,学生都异常兴奋,因为这是他们的学习成果。

二、展开想象

在改编完儿歌后,我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宁宁还画了什么?学生的思维都比较开阔——“画只兔子长耳朵”、“画只大象长鼻子”、“画间房子有屋顶”……

我想,语文教学就要这样借助文本,拓展说话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而且,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智慧,精心创设有效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识字3教学反思10

《识字3》一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意境优美,朗朗上口。《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段识字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条: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激发,去培养。怎样激发,怎样培养?教学中,我让学生感受情境,巧妙识记。将感受对子歌的意境美与记字相结合,培养自主识字能力,拓宽识字途径。在教学中,不仅在认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而且采取多种形式巧妙识记。

如:学习第一小节,当出示“雾、霜、朝、霞、夕”5个生字时,我请学生仔细观察,有没有比较相像的字,学生很快发现了有三个“雨”字头的字,让他们在比较中,说出自己的记字方法。有的说:“我会用加偏旁的方法记住‘雾’字,任务的‘务’加上‘雨’字头是‘雾’”;有的说:“我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霞’字,放假的‘假’字去掉单人旁换成雨字头是‘霞’。接着,我又给出两个谜语让学生去猜:

①十月十日;

②多字少一半。激发学生记字的兴趣,达到进一步巩固生字。两个“虫”字旁的字,两个“禾”字旁的字。

将识字与生活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如在教“李”“杨”时,我问学生: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李”“杨”?学生由此联想到班上姓“李”和姓“杨”的同学;还有的说:“我见过杨树和李树”。再问学生:你还认识哪些有“木”字旁的字?学生又回想起很多自己认识的带有“木”字旁的字。既学习了生字的同时,又复习了旧字。

识字3教学反思11

《识字3》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台湾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一,小朋友应该努力学习,兴我中华。需要很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个是新认识的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最好编儿歌来记。小朋友编出了“两个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耸)、大鸟住在小山上(岛)”等记生字的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指导学习的方法等。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学生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我以为农村的孩子思路不开阔,可能编不出儿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们编。结果,他们积极的开动脑筋,编出了字谜,而且有几个同学编得相当好。

对学习者的研究应该真正进入教师确定目标的视野,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需求等要素则是目标确定的首要来源和依据。研究学习者的“起点”,其实质是确定学生的需要起点和需要层次。二年级的学生对祖国地理山川方面的认识是比较贫乏的,而本文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又比较多。我先让学生寻找一些祖国各处风光名胜的照片或图片,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然后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地方,如:珠峰耸是什么意思?可入画是什么意思等问题。我先请小朋友来回答,小朋友不能回答的问题,我在给小朋友解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让知道答案的同学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当了一回小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为不明白所以认真听。本文是一篇韵文,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山川美。本文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山川美,山有哪些山呢,川是河流的意思,河又哪些河呢?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祖国有哪些山,哪些河?图文结合,把学生带来的图片和山川美结合起来学。通过不断地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识字3教学反思1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子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指导观察归类识字

1、贴出松柏、杨柳、桌椅、秧苗、稻谷、庄稼的图片。

2、指导观察图画,借助拼音,认读音节

(1)自己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不认识的可以请教老师。

(2)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词语,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3)同桌轮读,互相正音。

3、生试读,师正音。(特别注意读准“松、柳、桌、庄稼”)

4、自由读韵文,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读。

二、发现规律认字记词

1、观察第一行想象发现规律。

(1)观察:松柏、杨柳、桌椅

(2)找一找这些字的共同点:红笔标出木字旁,认读木字旁。

(3)观察“木”的古文像什么?为什么这些字都是木旁?

2、观察第二行想象发现规律。

(1)引读“秧苗、稻谷、庄稼”:春天,农民伯伯把秧苗插在田里,秋天,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一大片(稻谷)。经过农民伯伯辛勤耕耘,(庄稼)终于丰收了。

(2)找一找这些字的共同点:标出禾字旁,认读禾字旁。

(3)观察“禾”的古文像什么?为什么这些字都是禾旁

三、辨别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柏、杨、柳、椅、秧

2、指名认读

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

五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木和禾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6、学生在书上按笔顺描红。

7、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8、在练习本上练写

四、引导想象学习说话

1、齐读第一行词串,想到什么?

生1:我想到这三个词都与树木有关,但又不一样。前两个词是四种树,后一个词是树木制造的东西。

生2:我想到高山上松柏长青,小河边杨柳依依,教室里桌椅整齐。

生3:我想到松柏不畏严寒,杨柳喜欢温暖,桌椅是小学生的好伙伴。

生4:我想说我们要学习松柏不怕困难,我们不学杨柳挑肥拣瘦,要像桌椅那样无私奉献。

生5:松柏四季长青,杨柳生命旺盛,桌椅帮助学习。

2、自读第二行词串,想象季节特点,连起来说。

生1:春天禾苗青青,秋天稻谷黄黄,庄稼是农民的宝。

生2:春天种下禾苗,秋天收获稻谷,没有庄稼,就没有吃的粮。

生3:看到禾苗想到汗滴禾下土,读着稻谷想起颗粒满仓,农民种庄稼也能发财致致富。

生4:春天种下禾苗,秋天才能收获稻谷,地里有了庄稼,手中有了粮食,有吃有穿快乐无忧。

五、迁移重构鼓励创新

1、自读韵文3、4,发现规律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发现:在学过的6个词语中,凡是和树木有关的字都是木字旁,凡是和庄稼有关的词语都是禾字旁。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记字,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能自己发现规律。

2、互动交流,正音识字

3、探究规律科学记词

(1)找词语的共同点

(2)观察偏旁的演变过程

(3)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识字3教学反思13

《识字3》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的,内容大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在这节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这节课的导入,我让学生随着音乐观看了很多大自然美丽的风景,然后引出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这是一个设计和实施都很成功的教学环节,它的成功和精彩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巧妙地导入了新课。学生观看了美丽的风景后,都被大自然的美丽吸引住了,这样一来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

二、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兴趣。当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想象有联系时,我利用课件插入有关的图片,如:雾、霜、朝霞、夕阳、碧野等,这些现象,学生平时是很少接触到的,跟他们介绍,倒不如让他们观看这些现象的图片,这样学生就更直观地了解这些自然现象了。

三、《识字3》这篇课文情景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读这篇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如:拍手读、男女赛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等,这样一来,学生对读课文又产生了兴趣。

四、这篇课文是一篇识字课,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以识字为主,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如:猜谜语、加一加、换一换、归类等方法识字,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生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这篇课文时,我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识字这一环节花得时间不够,显得还不够扎实,,读课文读得虽然多,但感觉没有层次性,今后我要多像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识字3教学反思14

识字3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展示了“木”、“禾”、“竹”、“艹”两组偏旁发展演变的过程。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图表,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明确偏旁对生字的意义。

教学中,我主要是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自主探究,“通过大家的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来引导学生发现词语中的规律,了解为什么这些词语中都有这个偏旁,在讨论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掌握识字方法,不仅有效区分了字形,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又采用了一些小游戏。比如我请学生说说“扌”的字,一边说生字,一边做动作。学生在做动作的同时,进一步明白了这个动作是和“手”有关的,所以才是“扌”。还有区别形近字,我是让小组中的学生扮演兄弟姐妹,向大家介绍怎样分清他们。我是大哥“篮子”的“篮”,我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我的上面是“q”,表示竹子;我是小妹“蓝色”的“蓝”,我的颜色是从花草中提取的,我和花草有关,所以我的上面是“艹”……

本堂课是属于孩子们的,所有学到的知识都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除了快乐还是快乐。

识字3教学反思15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既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又要注意进行语言的表达训练,《识字3》有很多的说话训练点,如:用绿蜡笔,可以画什么?为什么画竹子要用绿蜡笔?想一想,用绿蜡笔还可以画什么?然后出示“我用绿蜡笔画,画,还画。”的句式,练习说话。在这段话中讲到的蜡笔,有哪几种颜色?再出示“有有有”的句式回答。蜡笔有各种颜色,它们可以画些什么?接着出示“可以画,可以画。”的句式回答。我觉得这样既进行句式的训练,又进行思维的训练。有目的的练习,是行之有效的。

上一篇:初中语文导语设计探究论文下一篇:动物园的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