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精选8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道路的理念.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诉求,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指明了方向。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概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对策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上战争和社会**,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全球多处出现森林覆盖面积缩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气候异常、生态平衡失调等等现象。中国当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也已相当严重。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果之前能够更审慎地对待自然,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运转。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悲剧的发生。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关键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促进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问题,而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的现代化进程中所引发的生态问题也在警醒我们: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的成绩,而应当在平衡生产与生态保护的道路上不断摸索,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在保护我们珍贵的生态资源的同时寻求经济发展的空间。那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获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必须珍惜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遵循自然规律,如此才能获得更健康长足的发展和文明的延续[1]。建设生态文明是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自然规律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的任何力量都是渺小的,任何观点都是苍白的。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1952年伦敦烟雾,1953年日本水俣病,2013年中国雾霾天气,都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一个新的文明——生态文明[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原始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和生态文明阶段.这四个文明阶段分别由它们的独特象征:“蓝色文明”、。黄色文明”、“黑色文明”和“绿色文明”[3]。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的角度上讲,生态文明是从古至今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自人类社会以来,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狭义的角度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日而语[4]。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5]
2.1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亟待转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我国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产业主要集中于能提供大量社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中不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污染产业。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党中央也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面临许多客观环境的制约。
2.2 科学技术创新不足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不再仅仅停留在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的层面,而是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实现对工业文明弊端的修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瓶颈就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虽然,国家政策对科技创新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但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仍然缺乏良好的科研体制环境。
2.3 缺乏配套的法制保障
我国虽然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方向,也进行了相关生态环境立法工作,但是许多相关配套措施尚停留在论证阶段没有进入实际操作层面,或者很多法律文件属于提倡性规定、原则等,操作性不强,又或是相关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建设上的瓶颈主要存在于执法阶段,由于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管的环境监督机制,地方处于经济发展或政绩的考虑,牺牲环境来发展高污染、高能耗但是高利润的企业,许多地区城市因招商引资,发展会造成严重污染的化工企业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
2.4 缺乏理念基础
虽然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相关部门的倡导宣传下,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生态平衡等理念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宣传,但是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旧屡禁不止,尤其是涉及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这主要是因为生态文明观念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并且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要求人们在生活方式上做出巨大转变,所以,注定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另外,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尚处于较低水平,生态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缺失比较严重,公众的生态意识对政府有着较为明显的依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对策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生态文明这一理论构想,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国家在建设生态文明上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结合我国国情找出行之有效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3.1 坚持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也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人们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在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前,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发展观,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传统发展观是一种片面的发展观,它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的致命弱点在于只关注如何发展得更快,而忽视了“我们发展为了什么”“怎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
[6] 2
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尽管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并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付出的生态环境的代价也是极其沉重的。当前,我们要想改善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合理交换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更深层次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在发展眼前的经济建设的同时给子孙后代留有发展空间,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
3.2 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7-11]
无论是先行的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后发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其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是相同步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尤其是日、韩、新三国都是典型的资源贫乏型国家,但同时又都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发达国家。其重要经验就是推行环境立国、科技兴国战略,产业发展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用生态条件吸引欧美国家高层次投资,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更需要突出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建设。
3.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单一模式上,既“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三高”企业大量存在。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同时更加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产业结构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之后,由新中国成立初的不完善到现在的完善,并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还是有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存在。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传统的资源能源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加大科技和信息的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其次,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资源能源量的相对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节能减排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再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可以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且把废弃物重新处理,当成下一个产品的原材料,这种经济模式在收获生态效益同时又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3.2.2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绿色技术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以能源、材料、生物、污染治理、资源回收和环境监测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科学整合后的集合体。所以对我国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状况提供了各方面技术的支持。绿色技术不仅能带来生态效益,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忽视。绿色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对于高新技术的转让、以及清洁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在市场中占的高份额都会给开发企业或个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大力开发和推广能源节约、能源替代和能源循环利用的先进技术,把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到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使可再生能源在资源利用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全面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能源结构的改善。
3.2.3 建设“两型城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面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的实际情况,实施“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两型社会”建设重点是“两型城市”建设。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两型城市”建设就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节约土地、规范城区建设优化结构,提高建成区的人口密度;提升城市交通、通信、居民生活设施水平以及污水垃圾的处理能力;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3.2.4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说,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价值意识、生态消费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等。
生活方式上提倡绿色消费、适度消费。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拒绝白色污染、灰霾空气等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始学会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等所有环保的生活方式即绿色生活方式。
3.2.5 完善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违法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不强,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人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3.3 树立全球治理理念
生态环境是全球性的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某一国家就能够解决的,它的全球性决定了其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治理。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国际眼光,从战略的高度推进中国和世界的环境与发展事业。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为了谋求共同利益,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本着协作的精神,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进行广泛密切的合作,以实现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的目的。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国际合作,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义务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就要求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共同的框架体系下紧密合作。国际环境合作需要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但并不是强加的任务,各国各地区为此所作的努力不仅仅有利于本国人们的利益,更是为了长远的、人类的共同利益。过去,各国各地区政府只关注本国的环境问题,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导致环境损害的隐形危机增加。只有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才能取得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和马克思全球性风险理论为指导,创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之中建 4
设生态文化,融入经济之中建设生态经济,融入社会建设和政治建设之中建设生态政治,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整个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下去,真正改善经济增长、政治建设和文化追求,打造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应当积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话语权,将生态文明的建设扩大到资本主义国家,让全球意识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之所在,将生态区域化发展为真正的生态一体化,打造美丽世界,实现全人类的永续发展[13]。
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1) 根本思想路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3) 领导核心——无产阶级政党; (4) 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 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为人民服务,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 (7) 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8) 发展基本途径——持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全面体现了这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那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或“新官僚资本主义”的观点, 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否定或歪曲, 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东欧体系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 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主义, 更不同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党、工党等政党实行的所谓社会主义, 而是具有体现鲜明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总趋势的中国特色。
1. 指导理论中国特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中国特殊国情及当前世界基本潮流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逻辑, 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近代以来, 中国地主官僚阶级里的先进分子、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各阶级阶层, 面对民族的屈辱和国家的危亡, 自提出过自己的主张或理论, 也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意图挽救国家民族的苦难, 但由于没有也不可能深刻而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世界潮流和中国的现实国情而先后归于失败。
只有当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历史传承、基本国情和世界潮流相结合, 不断地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反复吸取各国人民, 尤其是苏联东欧人民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教训, 从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 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立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厚植于中国历史与现实土壤中孕育出的珍果,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们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诞生, 也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被检验和发展。它们既具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共同属性, 又处处凸显出鲜明的中国印记。
2. 实践道路中国特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仅根本区别于世界各非社会主义国家, 也大异于现代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基本经济制度, 又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及政府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宏观调控与保障作用;政治上,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多党合作、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这样, 既保证了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又保证了人民群众充分享有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上, 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互促进与同步提高, 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承、世界的文明精华、中国的时代精神和国际的主潮流创新性地结合, 融会贯通。可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与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主义道路有根本性区别, 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东欧模式有原则性的差异。
3. 制度体系中国特有
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 是中国全部制度体系的核心使命。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在这些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无不是围绕这一使命而各司其职的。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 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能保证中国开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天地, 保证中国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新社会, 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公民。
4. 价值观体系中国特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与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体系、世界历史的主旋律、中国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而提炼出来的,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历史精华、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与中国时代精神四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全球仅有、别具一格。
历史上和现实中, 有的国家及势力, 不惜调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工具, 甚至包括血腥的战争手段, 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灌输其所谓的“民主”“自由”“宪政”价值观, 并美其名曰普世价值观。可是, 当今世界依然是由阶级及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构成的主客观统一体, 不同阶级的“民主”“自由”“宪政”价值观必然具有本阶级的根本特性, 并成为本阶级统治的国家的根本国家制度, 并以之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相矛盾的, 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宪政”价值观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所全盘接受, 与此对应, 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民主”“自由”“宪政”价值观也不可能被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所全盘接受。不然, 世界怎么会存在那么多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或非暴力革命呢?因此, 所谓的“民主”“自由”“宪政”普世价值观在阶级和国家存续的历史阶段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国际国内各种敌对势力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向中国强力输送所谓的“民主”“自由”“宪政”普世价值观, 并大肆污蔑、歪曲、诽谤中国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价值观体系, 根本目的就在于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只有她才是指引中国人民自信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总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探索和阐述了在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且不平衡、不协调、多层次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使中国获得了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最快发展速度, 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最快提升速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中国特色共同达成的最重要中国特色。
三、坚持“中国特色”自信,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和平演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实践中被成功运用、又在实践中被检验了的科学实用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之路, 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富强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保障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优越的制度体系, 也是不断自新自强的制度体系;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中国力量、开掘中国道路的中国精神体系, 是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指南。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坚如磐石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 中国日益壮大的综合国力和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 必然会更激起敌对分子、敌对阶级、敌对势力、敌对国家的嫉恨。同时, 中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让他们看到可乘之机。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在美国主导的和平演变战略的驱使下, 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历史虚无主义一时甚嚣尘上。和平演变战略就是要颠覆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 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配合该战略, 在内部不择手段地否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灿烂、光荣而又辉煌的历史, 从而摧毁人民的精神信仰, 达到夺取国家政权、颠覆人民江山的目的。若让和平演变和历史虚无主义得逞, 中国必将重新陷入内无民权、外无国权的屈辱苦难境地。
我们应该时刻准备进行新的发展实践和斗争实践, 坚定地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努力使她的“中国特色”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更加光彩夺目。
我们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也即坚定我们的“中国特色”自信。
综上所述, 将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辩证统一,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只有坚定而勇敢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我们才能最终开创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境界。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及特殊性, 认为中国特色表现在指导理论、实践道路、制度体系和价值观体系的独特性四方面, 在阶级和国家存在的历史阶段, 不存在所谓的普世“民主”“自由”“平等”“宪政”价值观, 我们有理由也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的自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理论自信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5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的伟大创举,必须体现自己的理论特色,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不是言必称外国人怎么想,动不动西方人怎么说。所谓理论特色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理论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大跃进”、“十年文革”等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如何摆脱现状,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设道路,开辟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形成了系统的邓小平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等,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特别是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很大冲击。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要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第一次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把发展单纯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较少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过于关注怎么把蛋糕做大,较少关心如何公平分配蛋糕等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重新审视传统的发展观,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创立了科学发展观。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升华,上升为理论,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发展中大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崭新的高度,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出了具有中国实践性的理论特色。
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警惕“西化”中国。当前,有些人热衷于按照西方流行的学术思想、观点和话语体系来分析研究中国问题,并以此为时尚。这种“西化”教条主义是荒谬的。他们鼓吹私有化,鼓吹走西方国家所谓的自由民主之路,本质上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企图是“和平演变”中国。这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的“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要警惕“僵化”中国。目前,有些人习惯于把书本凝固化、绝对化,甚至还拿书本抵制思想解放。这种“僵化”教条主义是荒唐的。他们针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张回到改革开放前的道路,回到计划经济的封闭僵化时代,这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的“封闭僵化的老路”。
三要警惕“儒化”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上各种思潮蜂起,其中之一便是“儒学热”。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继承和发扬。然而,近年来,在“儒学热”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人公开打出了“儒化中国”的旗号,甚至企图用儒家学说来改造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他们把儒学说成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圣道”,也是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唯一良药。他们提出,中国“当前的现实是有效率的,但又是不公正的,而且缺乏合法性”,出路只有一个,便是“儒化中国”,把中国建成“儒教国”。他们还设计了一套把中国变为“儒教国”的具体方案,提出总的原则是“和平演变”,具体策略是“上行路线”与“下行路线”“双管齐下”。所谓“上行路线”,就是“儒化共产党”,把共产党变为“儒士共同体”。所谓“下行路线”,就是把儒教确立为国教,“儒化社会”。很显然“儒化中国”论者的思想、主张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儒学热”的范围。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历史的意义,是中国隗宝,然而他们不是从思想文化上研究、弘扬儒家文化,所提出的也不是弘扬儒家文化的学术研究计划,而是要把“儒学热”从思想文化研究活动、从学术活动引向政治活动,实现其改变现行政治制度、独掌国家大权的政治主张,实现其“和平演变”中国的险恶用心。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儒化”教条主义是荒诞的。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轮回交替,近代中国百余年的积贫积弱,表明儒家学说不可能承担起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崇高使命。能够担当这个使命的,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莫属。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指针,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推出适合现实需要的理论创新成果来。
总之,实践昭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这个根本方向,必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出适合现实需要的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国防大学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
[3]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作者简介:
胡锦涛的报告分为十二个部分,洋洋洒洒两万多字。非常完整地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作用和任务、形象旗帜都表述得非常清楚。报告里面新词迭出,新意不断。比如报告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专题阐述,这是此前未有过的。“机遇大于挑战”、“生态文明”等新提法,不一而足。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到两个“前所未有”,一个是“机遇”,一个是“挑战”。其实“机遇”和“挑战”以前都讲过,但是“机遇大于挑战”以前未讲过,中央文件也未明确讲过。中国共产党却在经历了80多年的风雨路程,经过了深思熟虑、权衡各方后做出了“机遇大于挑战”的科学判断。这反映了对我们面临的挑战、问题有新的选择,包括后面讲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有这个意思。今年上半年,胡锦涛在两会的时候,就谈到忧患意识、节俭意识等等,包括到西柏坡去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报告第一部分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时,胡锦涛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前几次代表大会,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都谈到了这些困难,但是这次讲得最多、最全,说明中央领导层对面临的困难绝对有清醒的认识,这是一种比较自信、乐观的判断。
对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发展前景,中国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国走过的道路和取得成功的经验,中央领导人考虑得也很清楚。我们短短29年就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绩,世界上绝对无法比拟。国外对中国的成就非常佩服,觉得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怎样来的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顽强拼搏、不懈努力的结果。我们就是坚持这个道路,坚持这个理论,高举这个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越来越清醒。哪些东西是我们的成功经验,哪些东西对我们长期发展有用,我们的领导人也越来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和成熟,包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胡锦涛讲的四个“坚定不移”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我们继续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的话,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机遇大于挑战”。
王淑贞
(2007年12月29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概括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点,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特点,增强坚持这条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下面,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就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谈一些看法。
一、我国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民主制度,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我着重讲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主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5个方面:一是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主要是立法(市以上单位)、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等。二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权力、决定问题,以真正集中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三是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行政机关负责执行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决议、决定;法院和检察院依照法律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四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合理分权,发挥两个积极性。五是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享有比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更大的自主权。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这一制度主要包括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的自治体系,广大城乡群众通过基层自治制度,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成为我国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民主实践,有利于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和民主素质的提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核心。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通过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人民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这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党的领导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和法律制度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只有以法制为依托,才具有可靠的保障,法制只有以民主为基础,才具有至上的权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与法治建设相统一。我们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2、坚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权力的主体。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实现最广泛的民主,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依法制裁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种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不仅真实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使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而且能够通过人民行使选举、监督、罢免等民主权利,保证社会公职人员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
3、坚持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在国体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在政体上,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在政党制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利益;在民主结构上,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同时,实行基层群众自治,保障城乡基层广大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这些民主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同中国国情的统一,内容真实性与形式多样性的统一,民主与效率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4、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党和国家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反对把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实践中已经并将继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大小帝国主义国家掠夺的对象。蒙古、苏联边界版图有相当部分是我国的,但给圈走了,香港、澳门100年才回归„„,中国人民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欺负和压迫,国内的租界“华人和狗,不得内进”等给国民极大的耻辱,毫无民主权利可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创造历史,享受发展成果,使中国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稳步前进,日益成为一个受世界各国人民尊重的国家,屹立于世界东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道路。
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创新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对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正确把握人大工作的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我们一切事业成功和胜利的保证,也是领导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人大常委会党组是党委的派出机构,要向党委负责,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和省、市、区委保持高度一致。区人大常委会要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始终不渝地坚持和依靠区委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区委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区的工作大局依法履行职责。要坚持和完善重大问题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紧紧依靠区委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2、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我国广大人民是当家作主的主人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不仅可以通过国家立法机关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使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在本质上达到内在统一,而且通过人民群众广泛的政治参与,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代表着各种群体的利益,他们对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法制,维护公平正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我区开展人大代表街道工作室试点活动,进而逐步铺开。这是为人大代表搭建一个参政议政的平台,一个联系选民的平台。可以依托这个平台,把各项代表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有利于搭建代表与选民沟通的桥梁,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有利于拓宽社情民意表达的渠道,使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及时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这个阵地,更加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推进基层民主进程,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是不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我觉得,将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
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作一概括,现在已经具备基本的条件。
一,老命题新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一个老命题。
1953年冬,笔者在苏南农村向农民和基层干部宣讲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他们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阅看《周恩来选集》,看到周恩来总理1953年在全国政协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他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做社会主义?”(《周恩来选集》下,第105页)可见,自从半个多世纪前开始搞社会主义起,从上到下,就普遍发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老命题了。
开始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就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演进为“一大二公三纯”。这基本上是苏联模式,再加上中国的“独创”。“文化大革命”开始时说,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实际上,这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左”的恶性发展。十年“文革”结束,大家普遍疑惑,搞了这么多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我们开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他提出,搞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进一步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作为基本结论,实际是历史主题提出的,表明了我们党从根本上摆脱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和“左”的一套,对社会主义在总体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使大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此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有人发出这样的责难,有人存在这样的疑问,什么是社会主义还不清楚,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其实,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的命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但他们只是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大体的设想,他们没有并拒绝给未来新社会提供具体方案,认为这是当时实践者的事。十月革命后,在党代会上,有人要求论述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指出,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我们不知道,也无法说。因为还没有可以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材料。建设社会主义的砖头现在还没有烧好。我们不能再多说什么,而应当尽量谨慎和精确。(见《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4卷第60―61页)列宁对社会主义采取了尊重实践的态度和方法。列宁以后,斯大林依照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在苏联搞了以公有制为唯一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并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由于缺乏经验,由于斯大林和联共施加压力,也由于自己的幼稚,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普遍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样,世界社会主义偏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这个现实基础又是各国不同,并不断变化的。因此,社会主义不可能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4卷第337―338页)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和完善。其实,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按照某位类似上帝的人物提供的具体方案建立起来的,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现代发达国家的股票交易所、银行、贸易公司、工厂制度、议会等经济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大国崛起》的电视剧对此作了很好的介绍。“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基本的方法。这是“实践论”的通俗说法。要想按照某个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完备解答来建设社会主义,是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的蒙昧。
邓小平一以贯之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直到1987年,他仍然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7页)作为《邓小平文选》“结束篇”的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仍然在进行
这种探索,关于计划和市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都是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以后,我们继续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有了重要的新进展,把全
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当然,这种探索远没有最终完成,以后还不断会有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二,从特征到本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逐步展开和深入的,其成果是逐渐积累的。
毛泽东在1955年就提出,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但后来他又产生“富变修,穷革命”的思想。这样,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就陷入了一种悖论。“四人帮”借此大肆鼓吹穷社会主义,并走向极端。在拨乱反正中,邓小平首先批判了穷社会主义论,指出社会主义应当是富的。这是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那末,具体看,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呢?
回顾对社会主义的拨乱反正,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从总体上看,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的特征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的特征作了全面概括。这个文献列举的社会主义的特征有: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央党校的主要教材《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就是这样。这本发行量很大的书中列举的社会主义特征有四条: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该书认为:“社会主义各个特征的总和,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完整体系。”(《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第238页)概括几个特征,这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从平列的几个特征上认识社会主义,作为对一种社会形态的认识,虽有一定意义,但还是比较表面的,这是延续多年的传统思维。
邓小平的思维逻辑是,从强调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两条根本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两条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并见138、142、149页),到突出共同富裕。他把共同富裕从两条根本原则之一,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卷第155页),又进一步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同上第364页)。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从讲特征,到讲本质,到全面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生动地表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
在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后,人们不断提问:什么是中国特色?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列举若干条。这些回答,也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更自觉地贯彻某些重要方针。比如,“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就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实现贯彻祖国统一的方针。但是,用这样的方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二是往往把中国特色狭隘地理解为中国独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总体上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认识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
三,扬弃积淀升华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有些思想理论观点被扬弃,大量的正确思想和理论观点积淀下来,有不少思想理论观点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扬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些理论观点,逐步放弃,如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等,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经常使用,以后逐渐抛弃不用了;另一种是,虽然是新创造的一些概念,但随着实践的发展,情况的改变,已失去时效而不再使用了,如“乡镇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
积淀,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因为切合实际,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积淀下来了。这是大量的。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法治国,以及十六大以来的一些理论创造。这种积淀,是实践检验、历史筛选的结果,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这种积淀,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底蕴更加深厚。
升华,有些思想理论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逐步加深,内涵更加丰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比如,共同富裕,1955年,毛泽东表达了这个思想。后来,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提升为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继而又提升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又如,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升为以人为本。将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的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提升为科学发展观,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思想理论观点的扬弃、积淀、升华,这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过程的生动性和复杂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自觉掌握扬弃、积淀、升华,来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或者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理论概念和观点,要敢于及时扬弃,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对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概念和理论观点,其指导作用将是长期的,无所谓新与旧,要作为宝贵财富珍惜;对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要不断充实内涵,提升其意蕴,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当然,这种升华决不是人为的拔高,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跃升。
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热点。存在的问题:一是直线式地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二是满足于提出一些现代化、民族化之类的口号。如果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的复杂的历史进程作具体的分析研究,就很难总结概括出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四,总的概括
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作了许多回答。现在能不能在理论上作一个概括呢?我认为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概括地说,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用以人为本的中国化语言表达了这个原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基本途径。科学发展的一般要求,就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要切合国家的实际。在我们的条件下,科学发展又有阶段性的针对性。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持久地保持活力。
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点。
社会和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比较全面又比较概括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是目前阶段所能达到的认识。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内涵应当有几个层次。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概括。
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促进文化繁荣和人才成长的文化教育制度,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层次。
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及社会组织状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又一个层次。
观察我们社会的现实情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理想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究竟有几个层次,这是一个需要作深入研究的课题。
这四条,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又是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每一方面都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困难和矛盾,有待我们去克服,去解决。
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但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可望不可及的。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这四条上来,为实现这四条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 每个民族要想生存, 必须学会发展, 发展也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题。每个民族的发展都需要结合理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经验中得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
1.1 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曾经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具有全局性的命题。根据统计, 邓小平主席曾经用“发展”这个词超过1000次。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是邓小平理论的依据, 是对时代做出的最科学的判断。邓小平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量大主题, 通过他的理论, 使中华民族的发展问题上升到了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发展是每个民族的共同需要。邓小平对发展理论的提出, 到现在对发展的充分理解和定义, 形成了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1.2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进行了丰富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从执政和兴国两个方面, 对我国进行了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和发展的根本任务的论述。明确指出发展是我国当前发展的第一要务, 而且把发展和执政紧密联系起来, 充分表现了江泽民同志对于发展的认识,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表现出来, 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概括及对其思想的务实性诠释, 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发展主题的发展和创新。
1.3 以人为本, 实现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遇到了各个方面的矛盾,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从发展的具体工作入手, 而且必须转变观念, 其中更重要的是端正态度, 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等问题。自从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中心的领导班子正在努力掌握发展的规律,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中明确的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很明确的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问题, 阐明了中国要想加快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使其具备中国的特色, 结合“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加强大。
2. 发展起点的中华民族特色
发展是每个民族必须具备的能力,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是依据前人留下的经验, 在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 逐步进化和发展的。我们必须认清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是认清发展一切的根源。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点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原先的设想存在差别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较以马克思主义的母体相比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别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具体表现在量上或发展程度上的差别, 或者质上的或跨时代的差别, 又或者是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社会历史形态的差别。马克思主义曾提过, 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而社会主义是这种文明发展的结果。就马克思主义而言, 他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存在着担忧, 认为要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方国家必须与西方国家相配合才能成功。邓小平曾指出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是完整的社会主义, 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基础, 是不成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发展, 与资本主义持平或者超过资本主义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
2.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曾将领先世界各国, 然而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 我国的发展就停滞了以致被其它国家超越。我国在二十世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经验, 经济基础低, 没有得到社会主义发展所需的历史遗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 又要面临着发展的紧迫任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转变成经济市场化。第二, 我国的文化建设需要由文盲半文盲占据大比重转向科技文化发达的方向转变。第三, 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需要由占据比重大的贫困人口向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方向转变。第四, 经济体制需要由不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体系向比较成熟的各反方面体制转变。第五, 需要实现由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转变。
3. 发展理念的中华民族特色
3.1 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与中国的人权主义进行比较, 西方的人权主义主要是从根本上摆脱神权的束缚。而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 着眼于人类的解放和发展, 从而创造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 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使以人为本的社会,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认识社会规律的同时全面的发展自己, 得到自身的充分解放。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目标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融合, 推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这是中华民族事业的内在需要, 也是科学发展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2 建设和谐社会、世界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对资本主义的扩张进行了反对, 努力解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发展阶段的矛盾。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观曾将提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推动世界交往的扩大。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任务, 通过创新, 搞好国内市场秩序和生活秩序,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对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 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一条新的现代化的道路。科学发展观将成为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创举。
小结
自马克思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以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具有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 要想把马克思主义真正的融入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背景中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充分证明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真正的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 同时它也是民族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使我们的民族具有了鲜明的特征。但是每一个民族都是需要不断发展壮大的, 所以我们要继续保持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强大生命力, 同时要不断发展, 这样我们的民族觉更快的向前发展,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珊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J].黑河学刊, 2011, (1) :1-2.
[2]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J].理论探讨, 2013, (1) :9-13.
一、“四个特色”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之后,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四个特色”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表述和概括,使长期以来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的内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对于我们全面理解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7.23“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并且在十七大“三个特色”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理论特色”,使之由“三个特色”变成了“四个特色”,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含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来,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是科学的、正确的,与我国实际密切相关。事实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没有现成蓝本可以照抄照搬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建党九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
理论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践经验科学化、系统化,推动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特征。实践出真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道路”中必然蕴含着“中国道理”,我们就能从中总结提炼出有规律的东西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实践。
民族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引领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本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就,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实践模式,指导实践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时代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时代发展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好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品格,它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
二、“四个特色”明确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
“四个特色”不仅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对中国特色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它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主要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不断丰富实践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要坚持实践的重要性,坚持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道路。
2.不断丰富理论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它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开放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作是一个开放体系,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生动思想,而不是凝固不变的僵化教条。
3.不断丰富民族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不断丰富发展民族特色,与时俱进。
4.不断丰富时代特色。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它要求我们要适应国际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继续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三、“四个特色”指明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方向
“四个特色”在为我们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要求的同时,也为我们清楚地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要坚持走好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力争社会主义建设健康、稳定地发展。其次,讲清“中国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必须讲清“中国道理”。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真正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紧跟国际形势,把握中国发展机遇,立足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局,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化改革开放,奋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述】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理07-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1-08
以法治中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06-10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内涵11-16
中国特色资本主义1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实现07-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读书心得10-0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1-25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01-10
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