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精选9篇)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政府法制政府建设工作总结,结合城固法治政府建设实际,紧紧围绕全县果业工作重点,加强领导,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为推进可持续果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现将我局法制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为切实做好法制政府建设工作,我局专门成立了法制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局主要领导兼任,成员由局内设各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每年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日常工作。
二是制定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按照县上法制政府建设工作要求,结合果业工作实际,制定了城固县果业局《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分年度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了法制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对象、主要任务、工作重点、组织领导、方法步骤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做到年度有计划、有安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使法制政府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稳步推进。
三是建立健全制度。积极推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了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民主议事制度、督办工作制度、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建立,为我局普法和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是加强考核监督。我局以考核监督为手段, 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依法行政、法制宣传绩效考评机制,将法制宣传工作纳入年度目标,建立责任制,进行目标分解,抓好责任延伸,做到责任明确,目标具体,并通过目标任务督促检查等多项制度,保证工作目标落实到位。
二、工作成效
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服从并服务于市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们在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中坚持几个结合:
一是坚持法制政府建设和依法治理宣传教育工作与做好本职工作相结合,促进果业事业全面发展。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做到依法行政。
二是坚持法制政府建设和依法治理宣传教育工作与处理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相结合。在信访工作上,做到件件有答复,不允许推办、拖办、不办的现象发生。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认真分析,并研究了预防矛盾纠纷和可能引发事件的处置措施。
三是坚持法制政府建设和依法治理与法律进机关相结合,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增强干部职工法律责任意识,有力地促进普法了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创新举措
以多种宣传形式为载体,大力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系统形成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和果业知识的浓厚氛围和声势。
一是采取举办学习园地、专栏等形式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和依法治理的宣传工作,使之深入人心,不断增强本单位干部职工法制意识、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
二是以会代训,加强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每年结合春训会,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重点学习了与业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学法用法培训班,并不断提高全局的普法依法治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三是大力宣传《XX省果业条例》。成立《条例》宣传贯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印发《条例》宣传贯彻实施意见、发送手机短信,在县电视台、县政府信息网、县农业信息网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条例》知晓率。同时,在局机关、局属各单位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悬挂横幅、召开座谈会,对果农进行宣传,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做好农药肥料使用,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四、存在问题和新一年的工作打算
一是依法办事、用法守法的法律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普法活动还要在形式和手段上注重实效,不断创新。
二是合理安排普法内容,加大普法宣传教育的深度,增强普法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感染力,注重不同层面的宣传,力求通俗易懂。
2004年2月21日, 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再次肯定了“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党政十七届二中全会, 胡锦涛总书记就建设服务型政府发表讲话, 2008年3月, 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大部制”改革方案。
理论界和学术界为此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 俞可平总结了良治的六个特征: (1) 合法性, 尽可能增加公民的共识和政治认同感。 (2) 透明性,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公开, 阳光财政。 (3) 责任性, 既责任政府。 (4) 法治, 法律是公共行政管理的最高准则。 (5) 回应, 政府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和负责的反应。 (6) 有效, 指管理的效率。李曙光把服务型政府总结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其次, 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的中间层次, 第三, 法治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的最高层次。这些有创新性的理论见解和主张, 为我们准确理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定位、目标、途径提供了思路, 所以, 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梳理。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定位
服务型政府, 既是政府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又是建立在政府根本性质基础上的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 人民主权原则是一条根本的宪法原则, 从而也是一切政治结构和政治行为的依据。基于这个原则,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 作为执掌社会公共权力主体的政府, 其权力的源泉在于人民, 政府及其官员行使人民委托之权力, 并以保障人民之权利为其行使权力的宗旨。这一基本关系就决定了现代民主政府必然也必须以服务型政府为其鲜明的角色定位。就是说, 现代民主政府仍然执掌并行使着社会的公共权力, 履行着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 但是其本质是一种向社会、向人民提供服务的主体, 或者说是通过管理实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主体。现代政府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有限政府
在传统的管制型或统治型政府模式下, 政府往往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现代民主政府强调政府的服务型角色定位, 从而也就决定政府职能及其作为的有限性。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需要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和干预内容, 这包括干预的范围应当缩小, 从“无所不管”转向“有限领域”, 从“过度干预” (越位) 转向“适度干预” (定位) , 从公共服务的“缺少干预” (缺位) 转向“加强干预” (到位) ;干预手段从计划、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 干预方式由基于“人治”转向“法治”。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责任政府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 向社会和人民提供基本公共物品是政府责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所谓公共物品, 主要是指为社会成员所必需、但又不能通过市场领域获得消费权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如国防、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公共安全、道德秩序等。因此, 在这些领域, 政府应当承担起切实的责任。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按照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 围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我国政府当前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基本领域及其原则目标。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公开透明的法治政府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 除涉及保密以外, 原则上都应当公开。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具有公信力, 非因法定事由, 非经法定程序, 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要把法治观念根植于心, 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要做到组织法定、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捷、诚实守信。政府机构的组织和政府职能的设定, 应当有法律、法规的依据, 实现机构、职权、责任、编制的法定化。实施行政管理, 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 无法定依据, 不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决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平等对待当事人, 正确行使行政裁量权。要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规范政府职能和行政行为。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高效能的政府
政府管理是一种集价值、知识、智慧和技艺于一体的工作, 既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程序和设计, 又需要特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投入。因此, 按照民主执政、科学治政、依法治政的要求, 积极探索有效管理的途径, 应该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路径选择。在宏观原则上, 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也有两个方面的思考角度:一是在政府作为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直接主体, 应通过其制度创新以及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以此来提高政府管理的能量和效率;二是政府有必要扶持社会组织及社会成员, 培育非政府组织的发育和成长, 以提高社会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 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其关键之点不仅在于政府自身如何实现制度创新、如何积极作为,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在于发现和利用社会资源以协同执政治国的本领, 在于确立一种“政社共治, 官民协同”的政府管理新体系。
结论:在中国政府转型的关键时期,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着力构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高效能服务型政府, 使民主与法治的光辉普照中国每个角落, 落实法治政府, 实现中国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型:从统治到法治、从管理到服务。
摘要:党的十七大关于大部制改革的提出, 为政府机构改革打开了空间, 大部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确立适应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需要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参考文献
[1]《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08年6月第一版.
【关键词】法制政府;江津;实践探索
一、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从依法行政、健全政府决策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等方面人手,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方针政策,着力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然而,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
1依法行政意識淡薄,相关程序没得到认真遵守。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认为违反法定程序只是工作“瑕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尚未完全确立。少数干部将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先行先试、提高效率等与依法行政对立,依法行政“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较为普遍。一些行政机关监管能力不强,工作方式简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按法律规定执行或者执行标准不统一的情况。
2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某些决策方案的设计专业化程度还不高,专家论证独立性不够;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决策与民意的契合度不够,在一些地方和行政管理领域中还存在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事,决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情况;决策纠错机制不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不到位。
3行政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亟待提高。一些部门起草规范性文件突破上位法规定,变更上位制度实施条件、要求、标准和程序,增加行政管理相对人义务、扩大部门权力、减少部门责任等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制度操作性不强、法律漏洞较多,缺乏应有稳定性,不同部门出台的制度“打架”。一些制度内容设计不合理,执行成本过高,监督执行机制不健全。
4行政执法存在一定不规范的现象。一些基层部门执法人员调动频繁,执法队伍新兵多,有的不熟悉法律、法规,不懂执法程序等,有些执法人员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执法。个别执法人员政治素质不高,主观上存在以权谋私的思想,造成随意执法。
5部门法制机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一些部门法制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足,自身专业化建设没有跟上,推进依法行政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作用发挥不够。有些单位把法制机构当作收拾“残局”的工具,等到问题难解决时,再交由法制机构处理,并对问题的处理解决提出各种条条框框,法制机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二、对推进我区法治政府建设的几点思考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一是根据市级、区级工作部署,及时制定我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方案,建立任务清单和台账,明确时间进度和目标任务。二是落实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具体措施、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合理推动我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
2推进行政决策法制化。一是完善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对于政府价格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市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房屋拆迁、农业土地征收或征用的补偿安置方式和标准等涉及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二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事务法制审查制度,建立部门法制工作机制,规范基层行政行为。
3适应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新常态。一是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重庆市江津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规定,法制机构要从起草阶段介入,做好指导把关作用。二是对政府新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在政府公众网站等平台予以公布,方便公众查询,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建立规范性文件统计、报告、审查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追究责任,推进规范性文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4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明确政府职权和职能范围,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业交给企业、社会和中介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宏观规划、调控、服务和引导方面。二是继续减少行政审批,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5着力加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推进市政、农业、城乡建设、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交通运输等领域部门内综合执法,探索推进镇街综合执法,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二是加大执法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整体水平。
6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一是认真接受人大、政协、司法部门依法对政府工作实施的监督。二是加强层级监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监督的作用,坚决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三是推行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形成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监督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政府法制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XX年,县法制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政府法制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创新依法行政机制,当好政府法律顾问参谋,很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省政府领导批示的省府办公厅第169期专报信息、《浙江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简报》第8期、第28期对我县法制工作开展情况还进行了专门介绍。
一、服务大局,主动协调或积极参与政府涉法事务工作
作为政府法律事务部门,县法制办积极从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重大决策法制参与制度,具体在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受政府委托处理法律事务以及协调或参与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依法处理网上舆情曝光的教育用房改建“别墅”案件,妥善解决市政工程新工艺价格争议引发的工程延误问题,平稳处置城中村农民住宅产权过户问题;又如,统一审批规范,制止违反规划用途的商业经营行为;针对企业经营者欠薪逃匿和欠薪企业关停事件引发的突发性群体劳资纠纷,和参与处置“突发性群体劳资纠纷事件应急预案”和“非正常上访应对预案”制定,并在《政府法制》上刊出相关内
容,指导对非正常上访、群体性事件的处理。
二、创新机制,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发布后,县法制办结合实际,起草了新的《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对县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实行“三审制”。“一审”,即要求相关部门在起草时,其内设法制机构要出具法制初审意见,并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尤其是听取曾就相关事项有过争议、提出不同意见或提起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相对人的意见;“二审”,即在县法制办审查时先提出修改意见,再将修改稿以网上和书面形式向社会各界和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召集相关单位和人员,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进行审查、论证、修改;“三审”,即对县法制办审查通过的规范性文件,一律报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审议。对审议通过的规范性文件,县法制办按规定报上级政府和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并按月汇编,刊发《象山县人民政府公报》,主动向社会公开。
三、定纷止争,行政复议在预防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XX年,县政府共接到行政复议申请11起,依法受理10起,审理后作出维持决定6起,责令履行决定1起,因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而终止3起。从被申请人情况看,涉及规划、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等部门各2起,土地、工商、卫生、建设等部门各1起;从申请人情况看,单位、法人提起行政复议的3起,公民个人提起的7起,其中5人以上提起的复议申请1起。在审理复议案件过程中,法制办一直把是否有效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矛盾,作为衡量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质量的重要尺度。为此,县法制办不仅按照中办发〔XX〕27号《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解决机制的意见》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要求,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象山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工作规则》等文件,创立了行政复议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行政复议委员会集体议事制度、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联席会议制度,推行行政复议听证审查制度,规范行政复议决定作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答复答辩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备案审查、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而且对行政复议审理流程进行了规范: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行政复议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对涉案标的大或争议较大的案件,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充分听取有关组织、人员和当事人的意见,由全办同志集体讨论提出审理意见;对案情复杂,或者短期内作出复议决定可能会引起上访上告及酿成事故的,采取延迟审理的办法,灵活运用案中协调程序,限度地减少行政争议的负面效应,做到案结事了,复议为民,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XX年行政复议案结事了率达90%以上,并且有3成的复议案子是通过法制办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申请人自愿撤回复议申请而终止。
四、强化落实,政府
法制监督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20**年,我区法制宣传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六五”普法规划,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和建设“厦门的XX区、新社区”为目标,主动靠前、主动作为、主动创新,坚持普治并举,不断推进“法治海沧”建设。现将我区2013年法制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动靠前,法治建设卓有成效
3月份,XX区获得第二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法治海沧”建设不断持续深入。一是人大决议推进建设。3月份,区人大常委会作出《XX市XX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法治海沧”建设的决议》,提出四项措施加快推进XX区法治建设步伐,推进海沧“四个定位”建设,争当跨岛发展排头兵。二是工作部署及时有力。印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召开全区普法依法治理联络员工作会议,对本及“六五”普法工作进行整体部署。三是圆满完成中期检查。迎接市依法治市办的“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检查组一行听取了我区“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工作情况汇报,查阅相关工作台账,并深入区检察院、海投集团两个示范点进行检查,对我区“六五”普法中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主动作为,法制宣传重点突出
深入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突出重点法制宣传教育对象。
(一)公职人员普法深入推进。一是举办机关法制讲堂。开展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新刑诉法与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等三场专题法制讲座,共约600人次参加了讲座。二是组织法律知识考试。组织全区法律知识考试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考试,同时积极发动全区干部参与《XX市会计人员条例》网上知识竞赛、档案普法知识竞赛、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三是开办普法彩漫平台。在普法短信平台的基础上开通彩漫平台,共发送普法短信、彩漫信息近96000条。
(二)青少年普法持续加强。一是开展“美丽校园与法同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该活动配套有“做一个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学生签名寄语行动,“传递关爱,共同成长与进步”法制宣传活动、“法制第二课堂”和“快乐暑假,法伴我行”青少年法制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二是推出全省首个青少年普法吉祥物。青少年普法吉祥物“普普”和“法法”的卡通形象为一男一女,蓝色帽子象征着海水,意味着海沧近海,胸前佩戴着的是少先队员的徽章。通过这种新鲜活泼的卡通动漫吉祥物的形式,提高学生学法的趣味性和积极性,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普法的效果。三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海沧实验中学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东孚中心小学法制教育基地于1月份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还因地制宜新建海沧中学、天心岛小学和建美小学三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已于年底基本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四是举行“美丽校园与法同行”法制宣传漫画比赛。面向全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征集法制宣传漫画作品,并将征集到近100幅作品集结成册,增强法制宣传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五是签订《共建协议书》。XX区司法局与海沧中学加强互助共建,签订《共建协议书》,成立共建领导小组,共享法制教育资源,联合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暨校园法制宣传文艺展演等,不断丰富学校的法治文化生活。六是发放法制教育读本。今年共向全区各中小学校发放《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近3000册。
(三)企管人员普法力度加大。一是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深入海投集团、新阳科创中心等举办法律法规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共发放宣传书籍、材料2000余份、竞猜奖品600余份,参与企业员工达500余人次。二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与海投集团联合举办全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题法制培训2场次,全区各重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务人员近550人次参加培训。三是发放法制宣传教育读本。共向我区4家区属国企以及翔鹭、钢宇和唐荣等台企发放《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读本》近300册,有效推进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四)村(居)民普法扎实推进。一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法治镇(街)”、“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等基层系列创建活动。其中,海沧街道被评为首批市级“法治镇(街)”,海兴社区等6个村(社区)被评为第四批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海虹社区和天竺社区被评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二是把握时机开展宣传。依托“法制夜市”、“法律服务快车”等宣传平台,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宣传重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活动,如“综治宣传月”、“纠风惠民奉献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全年共组织开展和参与各类法制宣传活动48场次,接受法律咨询近3000人次,分发各类法律宣传资料近34000份,发放宣传物品8100余份。
三、主动创新,法制宣传亮点凸显
(一)创新法制宣传载体。一是升级改版《法治海沧》杂志。升级改版后的《法治海沧》共设置工作指导、普法动态、经验交流、以案说法、理论探讨、法治映像、文化随笔7个栏目,内容更加丰富;建立健全分工负责、限时截稿、逐级审核、奖优罚劣等多项工作机制,机制更加健全;刊物在辖区内部交流的同时还报送至市相关部门与单位,第1期共发放600册,影响更加广泛。二是印制法制宣传画册。图文并茂编写《XX区“六五”普法暨“法治海沧”创建系列画册之二——法治海沧乘风破浪》,梳理XX区“六五”普法中期工作的阶段性成效。
(二)创新法制宣传形式。一是联合录制专题片。与厦门电视台联合录制“普法视点”专题片《让孩子们知法、守法》,并在厦门卫视播出,充分展现了XX区“法律进学校”的工作成效。二是举办“法治海沧”书画摄影大赛。向全区市民征集“法治海沧”书画摄影作品,同时精心筛选109幅书法、油画、国画、摄影作品面向全区市民公开展览并集结成册,展示我区法治文化建设的特色和成果。
(三)创新法制宣传品牌。一是推出全省首个“征地拆迁法律服务快车”。充分整合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特殊人群帮教、法律援助和公证等专业司法行政力量,致力于为辖区征地拆迁工作提供更加专业、优质、高效、便民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为海沧和谐幸福征迁注入新生力量。今年共开展征地拆迁专项宣传活动5场次,分别深入钟山村、锦里村、东屿村、山边村和霞阳村开展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进村入户宣传,活动现场展出宣传展板、设置法律咨询和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环节,共分发宣传材料6250余份,发放有奖问答奖品近1500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80余人次。二是推出全省首个“法律服务e超市”。通过依托“海沧司法行政网”门户网站,统筹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公证等专业法律服务力量,并借助智能化信息手段,打造一个专业性强、时效性高、互动面广的法律服务综合平台,创新,全面打造“数字普法依法治理”新格局。三是设计并启用“法治海沧”普法标识。
该标识由“海沧”的中文拼音首字母“hc”演绎而来,造型如同海沧大桥,又如两只可爱的白鹭在海上嬉戏。外圈为蓝色象征大海,二颗五星点缀两边,寓意建设海洋强国的梦想;内图为绿色象征环境保护,描绘出美丽海沧的美好愿景。
(四)创新法制宣传队伍。一是成立了建区以来的首支“法制文艺宣传队”。这支队伍由来自各社区热心文艺事业和法制宣传的群众组成,通过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紧密围绕“法治海沧”创建,自编、自排、自导一系列歌舞、语言节目,将普法元素充分融入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表演中,本共深入村(社区)表演3场(次)。二是成立了首支普法青年志愿服务队,并设立了“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和“法律进单位”等6支分队,该支队伍自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成立以来已分别深入企业、农村和社区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8场次,解答法律咨询62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600余份。
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四年,我区法制宣传工作的总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和省、市、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立足“厦门的XX区、新社区”定位,以对城的治理实现为人的服务,融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工作,建设“法治海沧”,为海沧当好跨岛发展排头兵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进一步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六五”普法规划明确了“六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重点对象和要求、工作步骤和安排,以及组织领导和保障等各方面的内容,是我区推进新时期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我们将积极组织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学习“六五”普法规划,抓好贯彻落实,并在不断完善组织领导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队伍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六五”普法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进一步加强重点对象普法
“六五”普法规划中明确规定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并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将针对各类重点对象的特点,不断完善普法教育机制。一是要以提高依法执政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继续开展“机关法制讲堂”,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以增强引导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为重点,创新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加强与海沧中学等学校的共建活动,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三是要以推进依法诚信经营为重点,举办一场企业法律知识竞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四是要以村(居)“两委”和农民工为重点,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农村和社区民主法治建设。五是要以增强守法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为重点,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三、进一步创新普法内容方法
在继续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机制和阵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普法工作新内容、新方法。一是品牌建设方面,在社区创新建设“法治家园”,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社区工作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平台建设方面,在原有“海沧司法行政网”的基础上,新建“法治海沧”网和普法微信平台,充分展示我区法治建设成果。三是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壮大我区法制文艺宣传队伍和普法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积极组织两支队伍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四、进一步深化“法治海沧”建设
2011年,区政府法制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在区政府办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积极做好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重点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创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当好政府法律顾问参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市政府2011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要求,我办拟定了本区2011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征求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后,报经区政府同意,于2011年2月22日印发了《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2011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西政办通〔2011〕21号)。该工作计划对2011推进依法行政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并针对各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时限。同时,为便于各部门顺利推进有关工作,我办还拟定了涉及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有关文本格式及表格印发各部门。在工作推进中,我们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区级部门的指导,另一方面注重与市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全
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云南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省政府129号令)的要求,为保证区政府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有效性(不与上位法相抵触),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在历年开展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又集中对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区政府制定或以区政府名义转发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类文件进行了认真清理。并于2011年5月13日以区政府7号公告对外公布了清理结果。(经过清理,保留规范性文件4件,修改其他类文件2件,保留其他类文件25件)。
(二)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一是于4月7日召开了全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会暨法制联络员培训会,对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及法制联络员进行了今年的工作安排和相关业务培训;二是于4月13日组织全区法制联络员40余人旁听西山区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以以案释法的方式对法制联络员进行法律及业务知识培训;三是于6月8日~9日举办了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对全区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员238人进行了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并考试;四是于3月23日~25日组织全区各单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尚无执法证的人员参加市政府法制办举办的新办执法证培训班,并经考试合格申办行政执法证;五是于5月27日举办依法行政暨建设工程招投标法规知识讲座,对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各建设指挥部的分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共200余人进行了培训。六是结合《行政强制法》这一部规范和保障行政权力的重要法律的新颁 2
布,于11月11日对全区行政执法人员500余人进行培训并考试。
(三)认真贯彻落实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根据省、市政府关于推进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实施工作的相关要求,为确保我区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实施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对召开听证会的单位,进行一对一指导。为确保我区的听证工作按质量要求完成,全区各部门组织的每一起听证我办均派人参与,进行面对面指导并担任听证监察人。我区全年完成重大决策听证27件。听证事项涉及规范性文件制定、城中村改造、用地规划调整等内容。
(四)建立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制度。根据《昆明市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办法》的规定,在全区建立了重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事后审查备案制度,明确了具体行政行为备案的范围、要求和程序,并对各部门开展此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办共收到4个部门报送备案的重大具体行政行为82件。
(五)积极提供法律意见,做好参谋助手。今年我区各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办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认真抓紧做好法律事务参谋,从法律角度提出意见或参与协调处理,较好地发挥了法制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努力为政府规避法律风险。我办全年共审查区政府及有关各部门的涉法文件193件并出具书面法律审查意见(其中,区政府法律顾问审查118件,我办工作人员审查75件)。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土地一级开发、城中村改
造、滇池治理、招商引资、应急预案、融资、规范性文件制定等重点工程项目和工作。
(六)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相关工作。通过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依法积极代政府履行对政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通过办理区政府的行政诉讼案件,使政府工作接受司法监督,并化解部分行政争议。2011年,我区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件,其中1件涉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经复议,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另4件涉及物业行政管理,经复议,以驳回申请人的请求结案。同时,区政府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6件,案由均涉及土地权属争议行政裁决,经复议,6件复议机关均作出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
2011年我区共发生行政诉讼案件26件,其中区政府作为被告的案件8件(其中涉及土地权属争议的6件,房屋产权争议的2件),1件经一审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现正在二审中,尚未结案;2件经审理驳回诉讼请求;其余5件正在一审中,尚未结案。区政府部门作为被告的18件案件(其中涉及城市管理的9件,房屋产权争议的4件,劳动和社会保障1件,水利行政许可1件,水利行政赔偿1件)。10件原告撤诉,7件经一审驳回原告诉讼请求,1件尚未审结。区政府作为被告的8件案件,均不属于《昆明市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规定》规定的法定代表人应当出庭应诉的范围,法定代表人均未出庭应诉;部门作为被告的18件案件,3件属于规定的法定代表人应当出庭应诉的范围,其中2件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其余1件因法定代表人因公外出等原因均未能出庭应诉。
(七)深入推进行政权力透明运行。2011年6月至7月,我区根据市法制办安排并结合今年工作计划,对区属各执法单位推行行政权力透明运行机制,编制行政执法职权目录及运行流程图,完成行政执法内部制度、行政处罚、复议、赔偿程序的修改完善工作材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审核,对通过审核的执法单位的相关材料要求各单位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以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八)继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为了不断从实体和程序上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每一起具体的行政执法案件中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我办积极组织我区执法单位参加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2011年8月31日至9月2日,根据市法制办安排,在我区各行政执法单位自查的基础上,我区按要求抽取了14个执法单位上一(2010年)97件案卷报送市政府法制办参加市、县联合评查,并将评查结果及存在问题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了各单位,督促各单位加以整改。并把评查情况报告区政府和市政府法制办。在97件参评案卷中,对照《昆明市执法案卷评查规定》、《昆明市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其中21件为优秀案卷,40件为良好案卷,34件为合格案卷,2件为不合格案卷。
(九)完成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服务项目、内部审批项目的梳理和公开。为进一步深化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精简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能,从2007年以来我区开展了 4次较大规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2010年结合我区机构改革后部分部门职能职责调整变 5
化以及机构名称变化的情况,分两步对区级行政审批项目再次进行了全面清理。第一,于2010年11月份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并于12月6日以《西山区政府第6号公告》对外公布了机改后我区的行政审批项目,经清理,我区目前区级行政审批项目为33项;第二,2011年9月份起对管理服务项目和内部审批项目进行再次清理,将清理结果汇总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报经区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后,管理服务项目以政府公告形式对外公布,内部审批项目以区政府文件形式在区级机关内部公布。目前,我区具有区级管理服务项目90项,内部审批项目40项。另外,根据今年的行政权利透明运行工作的编制安排,我区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均编制了行政审批项目运行流程图。为了将我区的审改工作落到实处,我区结合每年的案卷评查工作,通过对行政许可案件卷宗的评查,查找问题,督促我区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部门不断改进完善审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还通过个案指导和举办培训班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指导。
(十)建立健全柔性执法制度。为不断改进行政执法方式方法,建立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和谐关系,根据上级安排,今年推行建立柔性执法制度:区级各行政执法部门在历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本部门行政管理实际,确定本部门实施行政指导的管理领域、对象以及实施行政指导的具体项目,并与市级对口行政管理部门对接后组织编制本单位的《行政指导手册》,健全相应的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和机制。《行政指导手册》包括:1.行政监管预警机制。2.行政监管 6
劝勉制度。3.执法事项提示制度。4.轻微违法警示制度。5.违法行为纠错制度。6.重大案件回访制度。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均已完成编制并报我办备案,在今后的工作中由各单位组织培训,把柔性执法制度贯彻在执法活动中。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2012年工作思路
总体上看,由我办牵头的全区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但也存在着学习宣传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部分行政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强、政务公开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以及在新的形势下,面对人少事多、工作急、人员不稳定的情况,区法制办自身的建设还要加强等方面的问题。2012年,我办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总结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经验,在实践中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行政管理规律,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备案审查工作,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质量,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发挥好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通过案卷评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继续深入推进行政执法权力透明运行,实施柔性执法制度,进一步落实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的备案制度。
四是根据中央、省、市关于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 7
工作安排,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深化我区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实现我区行政审批工作的精简、高效,审批行为公开透明、规范运作,行政审批相关制度和制约监督机制较为健全的目标。
五是继续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工作。
六是充分发挥区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为区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询服务。为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法律知识和智力的支持。
七是继续做好重大决策听证工作,保证听证质量。及时听取群众意见,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助于形成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政府决策机制,使政府决策更具科学性并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理解,促使决策达到预期目的和实现最大社会效益。
一、强化工会自身建设,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素质,为依法实施维权活动创造条件。企业工会干部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体,他们的法制意识、维护能力、依法办事和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维权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工会干部要把握形势和要求,提高业务能力和法律素质,指导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工会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依法治会,强化民主管理,把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及时掌握职工之所想,干好职工之所盼,解决好职工之所需,努力做好法治工会建设的排头兵。
二是增强工会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当前煤炭形势持续低迷,职工思想不稳定的关键时期,工会干部要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善于发现热点问题,用好知情权和发言权;二是坚持群众路线,敢于面对热点问题,用好代表权和维护权;三是坚持参政议政,参与热点问题的解决,用好建议权和协商权;四是坚持跟踪督导,推动热点问题的解决,用好监督权和检查权。不断提高自身法制化水平,用办实事好事来扩大影响力,切实落实依法治会方略的实际行动。
三是重视配备法律专业人才和劳动保障队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依法治会,强化民主管理,把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注重配备一定比例的劳动保障法律专家,借助法律专业人才的力量,依法健全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机制,发挥各方面的劳动保障法律专家的作用。创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制度,不断扩大对职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突出依法维权,把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组建工会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以开展特色工作、建设“职工之家”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基层工会阵地、制度等规范化建设,把维权帮扶、民主管理、职工素质提升等作为职工之家的重要“软实力”,把“职工之家”建设引入一个新的水平,提高工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吸引力。
二是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业对合同的执行、职工获得报酬及有关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规范帮扶范围,实施动态管理。完善两送一助机制,积极实施困难职工家庭生活兜底差额救助、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帮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困难职工医疗救助三项重点救助帮扶工程,实现送温暖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促进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三是把落实工资分配、民主管理为建家的重点,组织纪监、劳人等部门坚持对基层工资管理及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规范职代会程序、大力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组织职工代表对职工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用品配发、使用情况,职业危害场点劳动防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好职工代表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巡视和咨询权。维护好职工的民主政治权益,不断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职代会提案管理,提高提案质量,实现提案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更好的反映职工的民情和意愿,做好下情上达工作,确保职工代表提案条条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四是以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重视发挥文体协会的优势和作用。广泛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带动、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帮助职工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维护好职工的精神文化权利。要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明确“十个一”活动内容,突出“安康杯”竞赛活动实效。通过开展技能竞赛、金牌班组、“巾帼示范标兵岗”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评选表彰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培养造就高技能和创新人才队伍。
五是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利益政策的制定,主动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使职工的呼声、要求和工会的主张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得以体现。重视调查研究,了解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反映职工意愿的议案、提案,充分表达职工利益诉求。以一线职工、农协工、劳务派遣工、困难职工等为重点群体,以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权益等为重点内容,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维护好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全员法律意识
一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诚信守法的带头人。通过学习要让领导干部认识到依法用工、依法保障职工群众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违反劳动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认识到只有依法管理企业、依法治会,依法经营,树立诚信守法理念,才能达到企业的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企业的和谐发展。
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工会法》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等为重点,大力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工会和劳动法律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引导职工群众学法、知法、守法,让法制意识深入人心,让职工养成依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和主张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在合法的基础上,合理、和谐地有序发展。
县“依法治县”领导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县的依法行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的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使政府的各项工作已逐步趋向了规范化、法制化,依法行政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依法治省工作检查考核内容,现将我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依法行政工作稳步推进。
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在县政府法制办),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解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督促、检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今年,县政府继续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的通知》彝政办发〔2006〕50号文件和《××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印发××县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标准(试行)的通知》彝府法〔2006〕4号文件为依据,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乡镇和部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年终由县考核办组织进行统一考核。
(二)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
一是进一步推进规范行政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在2006年制订完成规范行政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罚款适用规则和罚款基准工作的基础上,各行政执法部门按照计划进行了实施。县政府把各行政执法部门落实罚款自由裁量阶次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纳入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进行评议考核,并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时,作为重要依据。推行罚缴分离、收缴分离工作。为更好地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实行了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书(包括当场处罚决定书)从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分离,作为一种独立的行政执法文书存在。做出罚款的执法机构与收罚款的银行相分离,有效防止了执法中的不廉洁行为。二是认真落实行政处罚首查先行整改制度,加强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行政处罚的指导与监督,促进行政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三是积极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实行“一案一备”。要求各行政执法机关在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备案材料包括统一格式的备案报告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报送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审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落实,并将备案审查工作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四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职务时全部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各行政执法部门还制定和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有力地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质量。全县不存在无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情况。五是做好行政执法证年审工作。六是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依据《××县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的规定,把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大追究力度,对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上级机关交办或其他部门转办,以及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执法线索,一经查证属实,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七是进一步落实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一项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及执法人员行政行为的重要制度,它作为一种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监督机制,对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全县各行政执法部门内部均建立了行政执法制约机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行政执法奖励机制、行政执法追究、惩戒机制。使“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原则落到实处。
(三)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切实履行行政复议职责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切实履行行政复议工作职责,县政府采取了多项工作措施。一是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的宣传力度,要求各乡镇政府、县直各单位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本机关人员进一步学习《行政复议法》,充分认识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将群众反映的行政争议引入行政复议渠道。落实行政赔偿、补偿制度,畅通权利救济渠道,完善行政复议救济功能。二是要求信访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积极宣传《行政复议法》,发现依法应当通过行政复议解决的信访事项,及时引导信访人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编制了《××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分项应急预案。
明确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职责和任务,形成了统一领导,协调各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责任明确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带队下基层调研了解情况,主动排查解决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维护了信访群众的切身利益。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县政府法制办积极采取便民措施,完善接待制度,认真接待行政复议申请人。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要在法定期限受理,切实做到有案必受,受案必审,审案必结。对于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定条件的申请,也要及时告知其他救济渠道。有效地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及时纠正违法或不适当的行政行为。四是在《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后,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州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通知》(云政发〔2008〕215号)的要求,积极组织学习培训和广泛宣传活动。政府领导根据实际工作安排,及时组织召开行政复议案件研究会议,听取行政复议机构对案件的办理情况和初步审理意见,并积极带头参加行政应诉。复议案件的办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得到了各级部门和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五是创新复议工作模式,注重运用协调和调解的方式化解行政争议,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今年,县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0件,转部门处理1件,已决定受理的9件,目前受理的9个案件已全部办结,法定期限内审结率为100%。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修订了县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建立了县政府党组议事制度。对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行政、经济事务的决策,能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基本程序规定》和《××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实施细则》的要求,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决策事项,均请专家咨询论证或采取多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涉及法律政策的重大决策,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参谋、助手作用,依法决策,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了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避免了行政决策失误,提高了自身依法行政能力。
(五)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7月开始实施。我县按照《条例》的有关要求,建成县政务电子网,在政府主页开辟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15个乡镇和46个部门均按要求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包括:××县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程序、××县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制度、××县政府信息公开行政问责实施意见、××县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县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制度、××县政府信息公开时限制度、××县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县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县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县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协调制度、××县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制度(试行)、××县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评议制度(试行)等。
(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项目
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部门对办理事项实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力求使所有需办的事项实现 “一站式”办理,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方便广大群众,提高工作效率。2008年以来,县政府法制办牵头对我县各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正在进行清理。一是按照加快推进政企分工、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废止及变动情况,对现行的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进行清理,取消和调整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二是完善行政审批方式和审批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直接面对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窗口”机构的改革,完善一门受理、统筹协调,规范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方式。截止目前,共对县政府34个部门的300余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已于今年6月向县直各部门发出了征求意见稿。
(七)加大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一是强化内部监督。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工作,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各部门认真学习《云南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省政府令第129号),重点抓好五项制度(即:听取意见和协调制度;事前审查制度;会议决定制度;审查、登记、公告、公示制度;备案制度)的完善,严格规范性文件的登记备案程序,确保《办法》的有效实施。2009年,法制办收到部门规范性文件1件,对其加以认真审查并及时进行了备案登记。为了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县政府制定了《××县行政执法考核标准》,该标准将依法行政工作内容分解为四大类36小项,每项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相应占分,既有针对性,又便于操作,同时规定,考核结果将与部门评优树先挂钩。制定了《××县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
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对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及时进行整理分类,确定承办单位,及时交办,跟踪督办。
三是强化社会监督。积极处理行政执法方面的群众来信来访,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违法和不当行为的申诉、检举,完善受理处理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对公民的来信来访,有关部门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及时作出处理。
二、存在的问题
2009年,我县依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滞后;二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行政执法监督的力度还不够;三是有些行政执法案卷不规范;四是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滞后,法制干部队伍的数量和素质远不适应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
三、2010年依法行政工作思路
2010年,我县的依法行政工作将继续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核心,以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加强市县依法行政的决定》为主线,以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重点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营造法制社会氛围。
二是完善决策机制,强化纠错机制和落实责任追究制。
三是加快效能型、服务型、责任型政府建设,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四是加强法制机构建设,强化依法行政工作指导和监督力度。
(一)贯彻中共中央《决定》和国务院《纲要》,积极构筑我市创建法治政府的基本框架 出台“4+1制度”。根据市政府的安排,起草了《重庆市行政决策听证暂行办法》、《重庆市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重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办法》、《重庆市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等四件规章,与市纪委、市监察局制定的《关于行政审批中违纪违规行为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被群众称为“4+1”亲民制度。“4+1”制度规范了政府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各有特色,均有创新,从建设公开、规范、服务、信用、责任“五型”政府着手,进一步加强了我市各级政府的自身建设。“4+1制度”出台后,受到了人民群众欢迎,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国务院领导对此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务院办公厅刊发《政务情况交流》专题介绍有关情况。中央电视台还就行政首长问责制采访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同志,并在《新闻会客厅》节目中专题播出。起草“依法行政五年规划”。根据《决定》和《纲要》精神,起草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对今后五年我市的制度建设、法律实施、科学民主决策、社会矛盾解决机制以及行政监督等作出了具体部署,进一步从全局上、战略上加强对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在起草过程中,我办征求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以及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等100多个单位的意见,并通过市政府网站广泛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收到意见和建议上千条,有效地保证了《规划》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4+1制度”和“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对我市创建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实施《行政许可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制定贯彻《行政许可法》配套制度。先后制定了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行政许可受理送达、行政许可听证、行政许可评价、行政许可统计、行政许可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全面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保障了《行政许可法》在我市的贯彻落实。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了我市行政审批项目库的筹建工作,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了《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全面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努力扩大改革的社会影响。(三)创新行政体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创新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按照镇东书记和鸿举市长的批示,积极探索基本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会同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对基本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调研,基本摸清了相关审批事项。继续破除行政性和行业性垄断。配合市监察局、市工商局等部门,探索以中介机构、行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为突破口,进一步破除行政性垄断;会同市工商局基本完成清理格式合同工作,并起草了规范中介机构和规范格式合同的法规,进一步破除行业性垄断,促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一是根据《重庆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方案》,协同市编办,按照“由点到面,由下至上,由内到外”的工作要求,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试点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合二为一,在七个区县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二是积极推动交通、农业、文化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从体制上降低执法成本,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参与了《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起草工作,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法管理,快速反应”的原则,建立了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工作预案和工作指引,有力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重庆市政府信用建设工作方案》,从决策、执行、监督、服务和商务五个环节入手,提出20多条政府信用建设措施,并加以切实贯彻落实。一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公务员信用教育、清理政府债务、规范政府担保和招标行为、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等重要工作,全面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二是针对部分行政机关不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造成法院执行难而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问题,与市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检查组,按照“摸清底数、解决个案、突出预防、加强监管”的思路,分别于5月和11月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进行了专项检查,有效地维护了政府的良好诚信形象;三是参与了建设工程拖欠款、企业拖欠税费和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等问题的清理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全市的信用环境。
(四)完善立法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立法的质量 与时俱进,更新立法观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化的需要,在立法观念上,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执政理念,更加注重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强调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立法;强调树立立法精品意识,更加注重立法的质量与效益;强调树立维权意识,更加注重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立法实践中,着力处理好规范政府自身行为与规范行政管理相对人行为的关系;处理好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处理好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督的关系;处理好处罚制约与保护调控的关系。围绕中心工作,突出立法重点。一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了以下立法重点:1.注重政府自身行为。制定了《重庆市行政决策听证暂行办法》、《重庆市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等规章,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切实强化对政府自身的监督和制约。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修定了《重庆市体育市场管理条例》,制定了《重庆市经营性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重庆市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办法》等规章,进一步改善我市的市场运行环境。3.强化公共安全。制定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法规、规章,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安全领域的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4.适应城市建设与管理。制定了《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主城区易撒漏物质实行密闭运输的通告》等规章,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与管理,着力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5.完善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制定了《重庆市市容环卫条例》、《重庆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立法模式。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加强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络和情况沟通。与市人大法制委共同研究年度立法计划。在起草法规的过程中,积极邀请市人大相关专委会提前介入,共同研究,较好地保证了立法的质量与效率。有些法规草案与市政协进行了充分沟通协商。
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范文网
2.大力实施公开立法,积极探索“媒体公示、公开听证、委托起草、社会招标和现场论证”五大公开立法模式。一是所有立法项目均通过市政府网站或市内主要媒体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听取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全年共收到反馈意见上万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办会同市人大法制委面向社会公开征集xx年年度立法计划项目,在我市尚属首例,《重庆日报》、《重庆商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均在显著版面刊登了公告,广大市民对此反响强烈。共收到建议400多条,较好地促进了xx年立法计划的编制;二是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等重大立法项目,采取公开听证的方式直接听取社会意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是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难度较大的项目采取委托专家起草的方式,如委托市社科院起草了《重庆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办法》;四是对《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实施现场论证听取群众意见,使立法工作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五是积极探索公开招标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提高立法质量。(五)加强行政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责任体系 奠定行政执法监督的基础。目前,已制定《重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办法》和《重庆市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正在研究起草《重庆市行政程序条例》和《重庆市行政执法机构管理办法》。从“主体、依据、程序、措施”四个方面入手,着力构筑行政执法监督的基础。起草行政首长问责办法。起草了《重庆市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高官问责的政府规章。该办法针对政府工作的薄弱环节,围绕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创新监督制约机制,规定了18种问责情形和7种责任形式,对政府行政部门“一把手”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进行过问和追责,着力解决决策失误、治政失当、权力失控、政令失畅和行为失范等问题。创新行政执法监督体制。一是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了行政执法“四大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监督信息共享、监督权力整合”,形成整体效应,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二是探索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联动。为迎接xx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起草了《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联合行动方案》,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领域的执法新体制。三是建立行政执法考核奖励体系。制定了《重庆市“十佳行政执法队伍”和“百佳行政执法人员”评选办法》、《重庆市政府法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重庆市行政执法年度考核办法》等重要制度,进一步深化了执法监督工作。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是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考核制度。将贯彻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情况纳入各部门、各区县(自治县、市)的工作目标进行年终考评。二是积极探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新方式、新方法。在我办的指导下,有些部门建立了执法检查、执法年度报告等制度,有的区县(自治县、市)将贯彻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干部任免挂钩,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组织了对全市贯彻执行《重庆市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情况的大检查;参与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重庆市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重庆市禁止非法增加企业负担条例》等专项检查;参与和协调了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声讯市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家禽屠宰、食品安全、超限超载、易撒漏物质密闭运输、环保净空工程等10多次专项执法整治活动,通过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推进了全市的依法行政。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为贯彻《重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办法》,配套制定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公文运行程序的通知》和《重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工作规则》。全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119件,有效地维护了法制统一。此外,我办还承办了第三次全国政府法制监督工作协作会议,与兄弟省、市广泛交流了执法经验,进一步拓宽了执法监督工作的思路。
(六)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复议监督的功能和作用 加强行政复议制度建设。制定了《市政府行政复议规则》和《行政复议案件公开审理程序规则(试行)》,建立了重大复杂案件专家咨询制度、行政复议公开听证制度等重要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程序。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加大复议案件协调力度。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努力化解复议申请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xx年,申请人自愿撤回申请的案件达到71件,比xx年多出53件,增长了近3倍。加强复议工作的指导和交流。建立了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和市级部门行政复议工作机构联席会议制度,举办了3次复议工作座谈会,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建议”5件,制发有关行政复议事项的批复4件。通过加强工作指导与工作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我市行政复议工作的整体水平。此外,我办还代理市政府参与行政诉讼案件20件,民事诉讼案件2件,有效地维护了市政府依法办事的良好形象。(七)开展宣传与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的基础 强化《行政许可法》的宣传与培训。一是提请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贯彻行政许可法电视电话会议,奇帆常务副市长到会做了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行政许可法在我市的贯彻实施。二是先后举办了4期行政许可法培训班。在全市分管政府法制工作领导学习行政许可法专题研讨班上,特别邀请了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汪永清同志到渝作专题讲座。各区县(自治县、市)在我办指导下也分期分批地开展了行政许可法培训工作。三是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站以及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持久地宣传行政许可法,全年共编发《贯彻行政许可法快讯》20期,印发其他宣传材料10万多份。完善行政执法培训体系。一是起草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许可法培训工作的通知》,下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做好xx年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及换发执法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全市行政执法培训工作。xx年,我办直接组织培训12期,共计培训执法人员1623人。二是认真组织好“四证”的办理工作。全年共办理“四证”62859个,其中《行政执法资格证》10392个、《行政执法轮训证》8440个、《行政许可工作资格证》22685个、《行政执法证》21342个。
(八)充分发挥综合办事职能,努力当好市政府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认真完成市领导交办事项。完成市领导交办事项233件,做到了件件落实,如江津市政府平调阳石等8家小水电站资产争议、重庆冠忠公司请求保护企业自主经营权、南岸区农转非建制撤消问题等都依法予以了妥善解决。认真办理议案和提案。共完成了76件市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市政协委员的提案的回复工作,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均表示满意;收到人民群众立法建议200多件,执法建议350多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予以了口头答复或者书面回复。
(九)注重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健全机关党建工作。年初,按照法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法制办机关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统一领导法制办、仲裁办的党建工作。同时,成立了机关党委办公室和5个党支部,负责开展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机关党委先后开展了“七一入党宣誓”、“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等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两办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建立政府法制网站。开通了重庆政府法制公共信息网,初步搭建了法制信息平台,为收集、管理、整合、发布法制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物质载体。完善机构设置。市政府复议办公室下设2个处,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对外有效运转,实现了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的历史性突破;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维护稳定办公室”,专门办理群众来信来访,有效的化解了社会矛盾。
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强化制度建设。按照规范化、现代化的标准,制定了公文运转、财务支出、后勤保障、学习培训等10多项基本制度,确保了机关内部高效运转。加强理论研究。一是完成了《京津沪渝行政复议典型案例汇编》的编撰工作;二是参与了市委组织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市政法委“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全”等课题研究;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政府法制工作调研制度,深入基层开展了10多次专题调研,就目前政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政府法制工作的理论层次,承办了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开阔了理论研究视野。狠抓队伍建设。强调“加强学习、加强修养、加强纪律”,积极倡导和营造做人、做事、做官的良好风气,“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氛围基本形成,“语言上基本无闲言碎语,思想上基本无私心杂念,行为上无歪门邪道”3项要求基本做到。同时,进一步加大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报请市委提拔了1名厅级干部,办内提拔了3名处级干部,选派了1名干部到美国深造,选派了1名干部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安排了7名区县干部到我办挂职锻炼。做好后勤保障。进一步改善了办公、交通、住房等条件,为干部职工承担繁重而艰巨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积极关心照顾退休同志的生活,努力使老同志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一年来,我办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对基层依法行政的工作指导还比较薄弱,工作交流还不够;在立法方面,立法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在执法监督方面,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效应,监督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我市级行政复议案件量大面广、逐年递增,复议工作人员显得严重不足。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的工作观念、方式和方法问题,对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改进和克服。【法制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推荐阅读:
2019年政府法制工作总结12-24
XX年政府法制工作会议讲话稿10-24
温岭政府法制01-08
政府法制相关问题请示12-09
副省长在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02
法制教育和法治建设工作总结11-05
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09-24
农业农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06-26
2024年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