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精选7篇)

论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篇1

论儿童期家庭教育与创造性发展

人创造性发展的表现时期和所受的家庭教育并不相关.有多种因素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其中家庭教育在人的创造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很复杂,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父母可以通过一定的家庭教育手段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发掘儿童创造潜能.

作 者:周泓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昆明,650092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4(5)分类号:B844.1关键词:创造性发展 儿童期家庭教育

论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篇2

作为曾经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发展中人口大国,独立后的印度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和技术教育一直受到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和技术教育也为印度各方面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经费有限,片面重视高等教育和技术教育容易导致对基础教育的忽视。1950年颁布的《印度共和国宪法》提出在10年内普及8年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至今未能实现,这成为印度高等教育畸形发展的有力证据之一。

宪法明文规定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尚且一再推迟,不属于学校教育系统的幼儿教育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印度中央政府关注幼儿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3年,印度成立了“中央社会福利理事会”(Central Social Welfare Board),旨在“动员民间组织向社会福利事业,尤其是向妇女和儿童提供帮助”。[1]1954年,该理事会发起了“福利扩展计划”(Welfare Extension Project),首次提到幼儿教育问题,但如前文所述,这里的幼儿教育属于民间组织向妇女和儿童提供的福利性帮助。

1974年是印度幼儿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印度议会通过了《为了儿童的国家政策》(National Policy for Children)。该文件特别强调“国家要向所有儿童提供充分的服务”,采取措施向儿童提供“非正规的幼儿教育”,并规定设立“全国儿童理事会”(National Children’s Board),作为规划、检查和协调与儿童有关的各种活动的论坛。[2]该理事会在当年就成立了。

1974年,印度政府开始特别关注“整体性”(Integration)问题。在中央政府的组织下,有关方面致力于探讨把向幼儿提供的服务整合为一体的可能性,这种努力最终导致了“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Integrated Child Development Services,缩写为ICDS)计划的出台。

二、“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计划的主要内容

“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计划(以下简称ICDS)启动于1975年,旨在改善学龄前儿童、孕妇和哺乳期母亲的营养与健康水平,其途径是提供一揽子服务,包括补充营养、幼儿教育、免疫接种、体检、医疗服务以及营养和保健教育。ICDS的具体目标有5个方面:

(一)改善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与健康水平;

(二)为儿童心理、身体和社会性的适当发展奠定基础;

(三)减少儿童的死亡率、发病率、营养不良和辍学的发生率;

(四)实现各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与贯彻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五)通过适当的保健和营养教育,提高母亲照料儿童正常的健康与营养方面需求的能力。[3]

非正规的幼儿教育是ICDS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在偏远和落后地区普及初等教育并提高其质量。幼儿保育与教育(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可以被看作是ICDS的支柱,因为ICDS的所有活动基本上都集中在幼儿之家(印度称Anganwadi)中进行。ICDS设计的幼儿之家的情况是这样的:幼儿在这里愉快地游戏,每天活动3个小时,促使幼儿家长和社区成员积极参加;游戏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内容以本地区的文化和实际生活为基础,游戏使用的辅助材料由幼儿之家的工作人员开发;幼儿教育的课程通过游戏来进行,为儿童提供一种学习的环境,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认知、身体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4]

三、“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计划的实施情况

1975年以来,ICDS一直被作为印度中央政府介入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计划。1996年,ICDS从最初的面向偏远和落后地区改为面向全国,数以千万计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母亲从中受益。

印度把全国偏远和落后地区划分为5,630个ICDS项目单位,包括5,320个“社区发展组”(community development blocks)和310个主要的城区贫民区(major urban slums)。按照ICDS的设计,每个项目单位平均建立130个幼儿之家。每个项目单位有1名主要负责人和7名督导员,每位督导员负责指导约20个幼儿之家。作为最基层的单位,每个幼儿之家有1名教师、1名教师助手和1名保育员,负责约60名6岁以下的幼儿、12名孕妇和哺乳期母亲。[5]1个项目单位一年的费用约为150万卢比(5卢比约合1元人民币)。按计划,ICDS应该在1997年覆盖全国5,240万名孕妇和幼儿,但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下设的妇女和儿童发展司于2005年公布的《为了儿童的国家行动计划》提出要继续普及ICDS,说明ICDS的普及目标未能如期实现。[6]

ICDS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粮食计划署从1976年开始支持ICDS,仅2001~2002年度,印度获此计划帮助的人数就达260万人以上。[7]1980年,世界银行开始资助ICDS,20年间,ICDS获得的资助总额高达7.5亿美元,是世界各国幼儿教育领域中获得资助额度最大的一个项目。世界银行对ICDS的资助现在还在进行中,资助的项目单位达到印度ICDS项目单位总数的1/4以上。

然而,ICDS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政府的投入一直不足,导致ICDS的普及目标在预定期限过了10年之后还未能实现。其二,ICDS重视数量的发展,覆盖范围扩大得太快,加上投入不足,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跟不上,质量难以保证。其三,ICDS本想吸引受益者积极参与,并把各种服务整合起来,但在实践中,它几乎完全被政府控制,广大公众和教育部门参与的程度很低。其四,全部ICDS的活动包括其中的幼儿教育由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的妇女和儿童发展司主管,而同样隶属于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的初等教育和识字司却又成立了“全国幼儿教育执行委员会”,造成了印度幼儿教育管理上的混乱。

摘要: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计划是印度中央政府为了改善妇女和儿童的福利、全面提高幼儿教育水平而采取的重要措施。该计划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宽,得到了有关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虽然至今没能实现预期的普及目标,但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关键词:印度,幼儿教育,政府干预

参考文献

[1][2][5]Department ofWomen and Child Development,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and Development.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Country Report,India.1997.1.10,1.12 ̄13,1.16.

[3][4][7]Department of Women and Child Development,Ministryof Human Resource and Development.Annual Re-port2001-2002.8.2.1,8.12.1,8.32.2.

论教师话语与儿童情绪情感发展 篇3

关键词:话语;教师话语;儿童;情绪情感

一、话语:教师与儿童的亲密接触

“话语”即为人们在交流谈话中所使用的语言。通过语言,可以传递情感,展示个人风采,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是一个双边过程,教师“话语”在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石欧教授认为,无语言就无教学,语言是一切教学的前提,教学围绕语言并通过语言实现。教师话语的质量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儿童情绪情感和学习的效果,甚至“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的语言修养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因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马卡连柯)。[1]

首先,通过“话语”,激发兴趣,具有动机性功能。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可能是儿童的第一个重要他人,其一颦一笑都会牵动儿童的心灵,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情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儿童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它是儿童学习的内在驱动。当然,教师的话语也是儿童兴趣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

其次,通过“话语”,沟通情感,具有易感性功能。语言是一把钥匙,它能打开人的心扉;语言是一座桥梁,它能连接心灵的港湾。当然,教师的话语,乃至儿童的话语,都显得那么的重要。教师透过话语这扇窗户,能够感染儿童,激励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另外,通过“话语”,增进了解,具有信号功能。语言是沟通情感的桥梁,在与儿童进行交流的同时,教师能够把握儿童的情绪变化,开解儿童的情感问题,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话语,还可以传递对儿童的信任、期望、赞许、制止、批评等信息,调动和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或制止其小动作、心不在焉等不当行为。

二、教师话语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关系分析

情绪对儿童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意义重大。情绪愉悦的儿童,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能更冷静更客观地对待困难和挫折,并寻找办法战胜它们。而情绪低落的儿童,其前进的动力、决心和成功的欲望更容易受到压抑和摧毁,这将阻碍他们发展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话语”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载体必然影响着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

(一)教师话语的总体特征

话语本身是人们用于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传递意义的媒介。但后现代结构主义哲学家福柯却认为,话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意义上,尤为重要的是,话语是权力制造的产物。按照福柯的话语和权力观,话语与权力是共生的,二者彼此相互包含。[2]

1.霸权:控制

话语霸权就是语言的专制、暴政、封闭和保守,它只承认某一类话语而否认其他话语的正当性与合法性。[3]

理论上说,人人都应该拥有话语的权利。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乃至今天的部分教育教学活动中,儿童作为教育主体是“失语”的。教师凭借其知识的权威地位,占据了师生对话的大多数,并且控制着对话的内容、形式、时间等,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不容置疑地灌输给儿童,剥夺了儿童发表自己看法、见解和疑问的权利,对儿童语言和思想进行了潜意识的控制;在教学活动中,其话语占去了约70%的时间而且教师对提问的答案通常是知道的,这意味着教师与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平等的。从话语的形式来看,局限在问答形式,并且问题单一、封闭。[4]儿童在这样的学校生活中,其话语是处在被动的,甚至没有话语的机会或权利。

2.平等:自由

平等是指师生之间享有话语权利,彼此处于平等的地位,它需要彼此接纳, 彼此倾听。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给儿童充分说话的机会,知道师生之间是一种对话、交流和沟通,是一种基于平等之上的对话和理解。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儿童异己的观念抱以理解的态度,允许儿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观点,尊重儿童。在这种宽容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儿童拥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教师不再作为话语的独享者,而是作为话语的倾听者、接受者。

(二)教师话语特征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影响

情绪与其说是心灵表面的无关紧要的游戏,不如说是所有个别成就得以产生和持续存在的根本基础。它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解释和说明世界和生活的。它历来支配着我们把握事物和形势的方式[5],由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6]。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成人乃至儿童随时随地都在体验着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提出“情绪的三因素说”,即情绪的产生是由外部刺激、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和认知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7]具体来说,情绪体验最初来自感官的外部刺激,然后传到大脑皮层,并用认知经验加以解释。可见,情绪是这三因素整合的结果,其中外部刺激是在情绪的产生中起着导火线的作用。教师作为儿童的重要他人,与儿童交流的语言就是儿童情绪产生的外部刺激,所以其话语特征将会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绪情感变化。

1、霸权与儿童的消极情绪情感

教师话语的膨胀和儿童失语的现象,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儿童良好情绪情感的形成和健全个性的发展,容易造成儿童缺乏安全感、不自信、自卑等心理。话语霸权意味着教师享有无上崇高的地位,他们可以任意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当儿童惹教师生气时,他可以无顾忌地责备孩子,剥夺孩子申辩的机会。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教师用叹气、抱怨和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烦躁和懊丧时会引起儿童哭泣、恐惧、不满、淡漠、抵触等消极情绪反应。据调查,使儿童难过、不高兴的主要动因有:

①受到老师、家长批评、责罚了,如训斥了;

②老师、家长不喜欢我;

③家长、教师不允许做喜欢做的事;

④受到老师的误解、或者不公正的批评、对待等。[8]

可见,教师对儿童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其话语更是不可忽视。例如:一次期中考试后,有位老师在班上分析试卷时,用冷酷和蔑视的口气命令道:“不及格的同学,把手举起来,举高点!”顿时课堂气氛十分紧张,有好几个同学低下头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场景!如果这位教师舍身处地为儿童考虑考虑,明白不及格原本就不好受了,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曝光,只能更添孩子的焦虑和自卑,试想一下,谁还有心思和热情去学习呢?如果儿童多次体验类似这样的消极情绪,多半会逃避学习、远离学校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赞科夫也曾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情绪生活”。[9]可见,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话语的重要,并且注意到自己的话语对儿童情绪情感体验的重要影响。

2、平等与儿童的积极情绪情感

平等对话,给予了儿童表达自我的机会,折射出教师与儿童在权利上的平等。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自我调节。教师对儿童的关爱、表扬,可以使儿童信心百倍、情绪活泼、愉快。有一名5岁的儿童,某天早上到园的时间较早,他帮助老师擦了椅子,老师及时给予了表扬,当天,他整天都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中,表现很好。

据调查,影响儿童高兴的动因主要有:

①因受到成人夸奖、表扬;

②家长、老师喜欢我;

③小朋友喜欢我,或者愿意和我一起玩,我和小朋友玩得很好等。[10]

从这个调查可以发现,教师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儿童的情绪状态,而话语这一载体传递着教师的情感。显然,教师的话语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情感。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以一种公平、赏识的态度看待儿童,给予儿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这将会消解教师话语的权威,彰显儿童的魅力,使儿童的情绪情感沿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教育启示

美国教育家、思想家多尔(W.Doll)曾说: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其作用没有被抛弃,而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境共存,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11]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儿童的重要影响,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鼓励、赏识的话语引导儿童,帮助儿童防止或克服有害的情绪。把握每一次和儿童交流的时机,启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一)转变教育观念,淡化教师权威

转变教育观念需要教师把儿童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理解儿童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不是教师的附庸者。另外,教师要尊重儿童之间的差异,正确看待儿童具有个性的行为和思想。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儿童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淡化教师权威需要教师尊重儿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儿童发生矛盾时,不要以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威来裁定谁是谁非,而应以一种接受和理解的态度给予儿童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例如,两个孩子为一张椅子而发生争执,没有夺到椅子的孩子就去向老师告状,老师就凭借这个孩子的一面之词而去责罚另一个孩子。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事实,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事情的真相是:这个告状的孩子是故意去抢别人的椅子,而这个受到责备的孩子是为保卫自己的椅子而去争抢的,那么这个受到责备的孩子似乎很委屈,她的情绪情感又会怎样变化呢?作为教师,是否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要对孩子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例如,一个儿童对教学活动中布置的学习任务不感兴趣时,教师应该说:“好像你不太喜欢这个学习任务,为什么呢?说给我听听好吗?”

的情绪,而应该说:“看到纸团在教室里被扔来扔去我心里感到不高兴,能不能现在就停止扔了呢?”根据吉诺特的解释,当知道老师为什么生气后,儿童会产生内疚的体验,从而改正自己的不适当行为。

(三)实施对话教育,创造信任氛围

教师的话语是影响儿童情绪情感的外在刺激,教师过于霸占话语会导致教师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利于儿童情绪情感的表露。只有实施对话式的教学,在充分了解儿童的需要,满足他们的正当、全理的要求,为儿童营造一个温馨、认同和信任的氛围,儿童才能愉快地接受学习,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性需要不断增加,儿童非常希望被人注意、重视,渴望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受到欢迎、赞扬,儿童将会感到喜悦、愉快;在交往中受到忽视冷落,甚至排斥、拒绝,儿童的情绪将会低落,抑郁。因此,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儿童的情感交往,把课堂看成是一个话语群体,而不是唱独角戏的阵地。在处理儿童的问题时,要以言语表示对儿童的关心、鼓励,注意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儿童。此外,还需要关心儿童之间的交往,引导儿童开展积极的交往,建立一个和谐、愉快的交往环境。

(四)注重互动交往,形成合理思维

教师要注重与儿童交往的互动性和真实性,善于处理儿童在学校中的情绪和情感。如果儿童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时,教师应该抱着接受和理解的态度给儿童提供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改变其情绪状态。相反,如果教师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或对儿童的消极情绪反应置之不理或给予压抑性的批评等做法,都足以加深儿童的消极情绪。当儿童处于消极情绪时,教师通过语言可以调节儿童的情绪,帮助儿童从消极的情绪转移到有意义的方面上去,从而控制不良情绪的蔓延和加重,也可以交给儿童一些宣泄情绪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将内心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减轻情绪反应的强度,缩短情绪体验的时间,从而使情绪得以较快地恢复平静。

参考文献:

[1] 张斌、张莉.改进教师话语 提高教学质量[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6)

[2] 冯永刚.刍议德育教师话语霸权[J].江苏高教,2007,(5)

[3] 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17

[4] 李 华.国内教师话语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策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4)

[5] O·F·博尔诺夫著.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4

[6] [7] [12] 李洪玉、何一粟著.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01、216、226

[8] [10]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7~268、267~268

[9] 魏明霞.儿童的情绪与学习[J] .河南教育,1999,(5)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篇4

姓名学号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

2.题录、索引、题要、文摘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

3.历史研究法中属于第二层次的研究是()

A.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研究B.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C.搜集、整理和分析处理史料D.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

4.对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鉴别是否善本、“精本”或作者本人的稿本,需要采用

()

A.辨伪考证法B.校勘法C.年代考证法D.作者考证法

5.根据观察的方式,教育观察研究可以分为()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6.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A.访谈调查B.问卷调查C.测量调查D.调查表法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

8.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9.使用取样记录法,要求观察者在开始之前就确定()

A.观察范围B.观察目的C.观察时间D.观察类型

10.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A.调查报告B.实验报告C.经验总结D.学术论文

11.在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中,考察教育现象的起源、形成、变化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常用的方法是()

A.教育观察法B.发生学方法

C.教育调查法D.教育实验法

12.判定定性研究内在信度的主要指标是()

A.研究的差异性B.研究的一致性

C.研究的多样性D.研究的特殊性

13.定量分析中数据的归类整理主要是()

A.分析集中量数B.编制统计图表

C.分析差异量数D.转换地位量数

14.单因素方差分析又通称为方差分析,即利用方差进行()

A.t检验B.X2检验C.Z检验D.F检验

15.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研究

17.相关调查

18.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19.系统方法

20.析因设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教育研究中历史研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22.调查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3.定性分析中检验效度的方法有哪些?

24.方差分析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结合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特点,分析这一观察方法的利与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2.B3.D4.B5.A

6.B7.C8.A9.B10.D

11.B12.B13.B14.D15.A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17.是指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目的是寻找相关因素以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8.是在已有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

19.是一种将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模型化和择优化的研究方法。它建立在对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建立系统的模型以及系统的择优的基础上,从而揭示系统普遍性质和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系统的合理控制。

20.是指在同一实验研究中,操纵两个或多个变量(因素)的设计,其特点是将实验中每一变量的各个水平都结合起来进行实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1)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

(2)史料的搜集与鉴别;

(3)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史料的分析研究,从而发现和揭示教育演变的规律。

22.(1)标题:对本表基本内容所作的简要概括说明;

(2)序号:在有多个表格的同时,应在标题前加序号以示区分;

(3)标目:作为表格的分类标志,说明调查表所要研究的问题各具体组成部分的内容;

(4)数字:是被调查者需要填写的部分;

(5)表尾:说明调查单位、调查员或填表人、填表日期;

(6)表注:包括填表说明、数字资源的来源、特殊项的注释等。

23.(1)检查法。对研究结果中的漏洞逐步检查,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2)三角互证法。对同一问题从多个不同角度不同看法得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最大的一致性;

(3)反馈法。研究结果得出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力图从多个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结果,检查其有效程度;

(4)比较法。将研究结果与相关定义和理论加以比较。

24.(1)研究对象应随机抽取,其观测数据应相互独立;

(2)因变量应是连续变量,且样本应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3)各样本的方差应大致相似。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1)全结构式教育观察是指在教育研究中运用的施行于实验室的、具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可全面控制的观察。

(2)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主要优点是:①观察过程严密,结果公正、客观;②观察资料系统、科学,并可充分利用数量表述。

论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篇5

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偏相关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儿童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儿童家庭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Rut2ter 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评价儿童行为,采用Moss 家庭环境量表(FES)评价家庭环境。

【结果】 ①儿童行为与家庭情感表达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 < 0.01);②儿童反社会行为(A 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相关不显著(P > 0.05)。③儿童神经症行为(N 行为)与情感表达和组织秩序有显著的负和正相关(P < 0.05)。

【结论】 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不同类型行为的家庭环境特征有差异。

关键词: 行为;家庭环境;儿童

众所周知,家庭环境与儿童的行为发展有密切的 关系[2~10 ]。本文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揭 示家庭环境和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为不良家庭环境 提供改善的措施和方法,从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 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哈尔滨市中山路小学5 年级学生325 人。

1.2 一般情况 包括儿童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 女、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等。

1.3 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 FES)[1 ]由Moss 等于1981 年编制,该量表已广泛应用 于不同类型正常家庭的特征和危机状态下的家庭状 况,评价家庭干预下的家庭变化,以及对家庭环境和家 庭生活的其它方面进行比较。该量表分为10 个分量 表,90 个是非题,分别评价10 个家庭环境特征: ①亲 密程度(X1),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 程度;②情感表达(X2),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 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③矛盾冲突(X3),即家庭成员之 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④独立自主(X4),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的程度;⑤成就 倾向(X5),指将一般活动(如上学和工作)变为成就性 或竞争性活动的程度;⑥文化知识(X6),即对政治、社 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小;⑦娱乐活动(X7),即 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⑧道德宗教(X8),即对伦

理、宗教和价值的重视程度;⑨组织秩序(X9),即指安 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⑩ 家庭控制(X10),即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安排家庭生活 的程度。国内有采用Moss 家庭环境量表评定家庭环 境的报道[6~8 ]。

1.4 Rutter 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1 ] 由英国精神病学家M.Rutter 于1967 年编制,适用于学龄儿童,在 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应用都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已被广泛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问卷将儿童行为 问题分为反社会行为(A 行为)和神经症行为(N 行为)两大类。问卷评分分为3 级,以13 分为临界值。凡大 于或等于13 分者,被评为有行为问题,即问题组;反 之,为对照组。有行为问题者,如“A 行为”总分大于“N 行为”总分,则归为“A 行为”;反之,则归为“N 行为”;评分相等者,则为“M行为”(即混合性行为)。

1.5 方法 家庭环境量表的回答采用教师读题、学生 笔答的方式统一进行。儿童行为问卷由儿童父母填 写。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10.0)进行资料 的统计分析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调查325 人。家庭环境量表发出325 份,收回314 份,回收率96.62 %;有效312 份,有效率 99.36 %。行为问卷发出325 份,收回314 份,回收率 96.62 %;有效299 份,有效率95.22 %。平均年龄11.7 岁。其中,男153 人,女167 人。

2.2 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偏相关分析结果 儿童 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 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 及其它9 个家庭环境变量的影响后,儿童行为与情感 表达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 =20.206 7 , P < 0.01)。情 感表达程度越高,即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情感 的程度越高,则儿童行为得分越低。见表1。表1 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偏相关分析结果 家庭环境

A 行为分(n = 203)r P 值

N 行为分(n = 203)r P 值

行为分(n = 203)r P 值

亲密程度20.015 1 0.829 20.023 2 0.742 20.055 2 0.432 情感表达20.104 2 0.137 20.142 2 0.042 3 20.206 7 0.003 △

矛盾冲突0.095 6 0.173 20.041 4 0.556 0.031 0 0.659 独立自主0.035 7 0.611 20.057 9 0.410 0.012 3 0.861 成就倾向20.010 4 0.882 20.048 7 0.488 0.037 9 0.590 文化知识20.009 3 0.895 20.011 6 0.869 20.008 7 0.902 娱乐活动0.093 8 0.181 0.123 5 0.078 0.096 5 0.169 道德宗教0.062 8 0.371 20.029 9 0.671 0.065 3 0.352 组织秩序0.032 9 0.639 0.142 0 0.042 3 0.099 0 0.158 家庭控制20.008 4 0.905 0.035 1 0.617 20.029 2 0.678

注: 3 P < 0.05;△ P < 0.01。

2.3 A 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偏相关分析结果 A 行为 与家庭环境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是 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及其 它9 个家庭环境变量的影响后,A 行为与家庭环境10 个特征相关不显著(P > 0.05)。

2.4 N 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偏相关分析结果 N 行为

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是否 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及其它 9 个家庭环境变量的影响后,N 行为与情感表达和组

织秩序有显著相关(r =20.142 2 , P < 0.05;r =20.142 0 , P < 0.05)。家庭成员情感表达程度越高,组织秩序 程度越低,即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情感的程度 越高,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组织和结构的明确程度 越低,则儿童N 行为得分越低。讨 论

3.1 儿童行为与家庭的情感表达程度有密切关系

行为量表评分较高的儿童,其家庭环境特点是家庭成 员的言论自由较差,不能畅所欲言;对儿童的苦闷、烦 恼和抱怨,家长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儿童得不到家长 的理解和支持;家庭缺乏民主平等的气氛, 这与文 献[3 ,4 ]一致。已有文献报道,父母与儿童情感上交流 的多寡对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行为的影响十分重要[4 ] , 家庭成员关系差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多[3 ] ,行为问题 儿童的“家庭气氛不良”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8 ]。因

此,家庭气氛不良,家庭成员沟通差,是儿童行为问题 的重要影响因素。

3.2 家庭环境特征与儿童A 行为评分无相关关系

本研究没有发现家庭环境特征与儿童A 行为评分相 关,与许多研究结果[3 ,6 ,11 ]不一致。已有文献报道,父 母对儿童采取说服教育,则儿童反社会行为得分低[3 ];外向性行为问题儿童家庭矛盾冲突多,成就倾向差[6 ]。外向性行为问题与亲子关系、母亲的抑郁情绪有关[8 ]。有研究者用FES 发现少年犯的家庭缺乏凝聚力、感情 表达、成就和娱乐,而守法少年则没有这样的评价[9 ];违纪儿童的家庭特征是亲密程度、情感表达、文化知 识、娱乐活动评分低,矛盾冲突评分高[10 ];外向行为问 题与亲密度和矛盾冲突相关显著[11 ]。

3.3 情感表达程度越高、组织秩序程度越低,则儿童 N 行为得分越低 本研究发现,N 行为评分较高的儿 童,其家庭环境特点是家庭成员的言论自由较差,不能 畅所欲言;对儿童的苦闷、烦恼和抱怨,家长往往采取 消极的态度;家庭事务分工明确、计划性强、周密安排,强调准时、秩序、整洁。以往文献[3 ]报道,家庭对儿童 期望不过高,N 行为得分低;父母管教不一致,放任自 流,N 行为得分高。也有研究[6 ,8 ,11 ]结果显示,儿童内 向性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没有明显关系。较多文献支 持儿童的外向性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相关,而内向性 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没有关联[8 ]。

3.4 A 行为和N 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就现有的 文献看,目前没有定论,正处于探讨阶段。现有的研究 得出的结论不完全一致,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3.4.1 研究方法不同 儿童行为和家庭环境受多种 因素影响,因此在探讨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时, 应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或排除,或统计控制。本文使 用偏相关分析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控制变量 为儿童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父 母文化程度及其它9 个家庭环境变量,对其它影响因 素进行统计控制。有的研究使用t 检验[6 ,10 ]、简单相 关[11 ] ,有的研究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3 ,8 ]。单因素分析因没有考虑其它变量的影响,结果可能有偏差。

3.4.2 研究对象年龄不同 研究对象有幼儿[6 ]、小学生[3 ,11 ]、中学生[3 ,8 ,10 ]。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随年龄增长,其生活环境扩大到学校和社会,除了受家庭的影响外,还

受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因此探讨学龄儿童的行为与家 庭环境的关系,应考虑学校和社会变量的影响。同时

还要注意家庭环境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__本文和以往文献均提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建议儿童家长要多和子女交流沟通,积极听取他们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对儿童的苦闷、烦恼和抱怨,家长应积极倾听,并给以理解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摆脱烦恼;改变专制的管教风格,放弃简单生硬的教育方式,保持家庭民主、平等 的良好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 费立朋.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2 ] 武桂英.不同家庭环境对儿童智力和行为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 ,5(5):21.[3 ] 杨哓玲.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 ,4(6):165.[4 ] 王玉凤.北京市城区2432 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6 ,3(2):114.[5 ] 黄春香.婴儿心理发展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 ,2(5):74.[6 ] 苏林雁.家庭因素对幼儿行为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 ,5(5):216

论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篇6

一、儿童天性和儿童发展

儿童具有独特的身心特征,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模仿”、“好游戏”、“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从日常的生活中, 可以推断儿童的天性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好玩”;第二是“好想”;第三是“好问”;第四是“好奇”;第五是“好动”;第六是“好学”。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 在儿童体内存在着“内在教师”, 所谓的“内在教师”, 就是儿童的天性, 它指引着儿童的成长。因此, 一切教师和价值都应该适应儿童的“吸收的心智”的召唤, 顺应儿童的“内在教师”, 热爱儿童, 尊重儿童的自由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 要认真观察、研究儿童, 满足儿童的需要, 进而更好的激发和促进儿童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发展。中国学者刘晓东曾在文章中指出“天性是不能教的, 教育要对天性保持敬畏”、“教育应该因人的本性而改变自身, 而不是人因教育而改变本性”。

二、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正确态度

中国语文教育走过这样的历史:从“儿童”的“再遮蔽”到重新接近“儿童”, 再到呼唤“以人为本”的阶段。中国《语文课程标准》 (修改稿) 指出, 语文是重要性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上述变化中不难看出, 语文教育注重人的个性、注重人的具体需求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 顺应时代的进步, 紧跟时代的步伐, 顺应引导儿童的天性进行教育,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并且要具体落实到教育的形式、内容等方面。

三、“顺应引导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儿童观的演变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从把儿童当作小大人, 经过杜威的“儿童中心”、卢梭的“遵循儿童自然”、到当代“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的改变, 顺应儿童的天性进行教学成为一大趋势。“顺应引导教学法”就是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上, 欣赏、等待儿童, 从儿童中来再到儿童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顺应儿童的天性, 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儿童的天性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开发儿童的智力。

1、了解、欣赏儿童

每个儿童在世间都是独特的存在, 他们具有不同的天性特点, 每个儿童都具有学习语文的不同能力, 需要教育工作者花时间细心地观察儿童, 以平常心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 发现每个儿童的优点和弱点。在小学语文的教育过程中, 需要教师尊重儿童的自由、兴趣, 做到因材施教, 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儿童尽管有些幼稚, 但他们拥有成人已经失去的天真、自然的本性, 儿童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适应世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需要用爱心包容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去对待他们。教师的欣赏会成为儿童前进的动力, 外界的赞扬能成为儿童天性中的重要支撑。

2、善于等待儿童

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 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可一蹴而就, 如果违反规律, 只能收到负面的效果。儿童教育也是这样的道理。儿童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 欲速则不达, 急于求成只会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想要儿童健康的成长, 就要学会等待, 对儿童的天性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保护, 使儿童可以顺利健康的成长。

有这样的一个语文教学案例,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选择学生读课文, 当一个有些结巴的同学被点到名后, 他非常紧张, 这位语文老师在一边鼓励他“别着急, 慢慢来”, 这名学生坚持到了最后。时间长了以后, 这位结巴同学的朗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这个案例中, 可以看出学会等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3、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

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学和大学语文不同, 小学语文的主体是心智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儿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本着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的理念, 顺应儿童的成长天性, 根据儿童本身的需要, 采取引导式教学, 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在快乐中学习。

在备课之前, 教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把握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 同时, 不能忽视少数学生的要求, 要把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做到全面教学。

4、进行陌生化教学

教师根据儿童的好奇性, 实行陌生化的教学。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 注意引导儿童关注陌生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 在对教学方式进行把握时, 用陌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根据学生好玩的天性,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课堂中的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讨论、辩论、表演、班级读书会等形式。教师根据儿童的合作天性,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在进行合作学习时, 要树立全员合作的理念;在对角色进行分配时, 要保证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天性的机会。教师还可以进行模仿式学习, 引导儿童读与写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导向, 有意识的引导儿童模仿。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不教”, 尊重儿童, 顺应儿童的天性, 创造出轻松、和谐、愉悦、自由的学习氛围,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学习。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高效学习,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应当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 尊重并且顺应儿童的天性。合理引导儿童的天性, 结合儿童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运用“顺应引导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 培养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儿童的学习潜力得到开发, 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儿童天性,顺应引导教学

参考文献

[1]陶艳.论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天性的顺应与引导[J].都市家教, 2011 (05) .

[2]王珊, 鲁俊.简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探寻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密切联系[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2 (05) .

[3]林润生.语文教学中儿童天性的顺应与引导[J].福建教育 (小学版) , 2009 (09) .

论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成因;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51-0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一方或者双方进城打工,儿童则交由祖辈朋友或者邻居进行照看,而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问题日益突出,值得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而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则日渐增多,调查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问题表现多种多样,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的表现优秀,会遵守老师与监护人的规则,按照要求完成学业,表现出懂事的状态。然而,另一部分的留守儿童,则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将自己沉浸在武侠小说的虚幻世界中,甚至某些留守儿童受到社会不良习性的影响,开始学会抽烟与喝酒,严重者则进行打架、斗殴等活动,且与社会不良群体关系密切,不服从家长与教师的管教与约束,出现较多的逃学与厌学等问题。某些开始出现不良的行径,作出违法的事情,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1]。

二、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忙于工作,没有较多的时间对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良好的塑造,一直以来,留守儿童都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不能够给予儿童正确的习惯引导。留守儿童只能够在爷爷奶奶等监护人的监护下成长。然而,由于监护人的年纪较大,文化程度较低,与儿童存在较少的共同语言。因此,其虽然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养育,却忽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虽然给予儿童一定的物质保障,却忽视留守儿童的内心感受,一般只要确保留守儿童可以按时回家,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则不会出现较大的差错,不关心对留守儿童的习惯的养成,采用放任式的养育方式。此外,由于爷爷奶奶的岁数较大,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差,缺乏足够的精力照料好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缺乏良好的学校教育。据调查研究表明,一部分的农村学校会聘请教师代表家长照看学生,学校会为留守儿童安排适当的老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扮演者父母的角色,各个班级的教师则要负责本班的留守儿童的问题,给予其生活与学习上更多的关爱。然而,由于留守儿童的数量日渐增多,教师不仅要负责繁重的教学任务,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致使教师无暇顾及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

3、缺乏来自于社会的关爱。现阶段,社会各界没有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并没有举办针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活动,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更没有形成全面覆盖的网络体系。相关职能部门不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在留守儿童出现不良行为问题的苗头时,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恶化。此外,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学校周围开遍各种网吧、游戏厅与歌舞厅等。由于留守儿童自身缺乏一定的自制力,缺乏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大量的留守儿童荒废自己的学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出现大量的退学与辍学等事情。此外,一部分的留守儿童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所利用,在不法分子的威胁、恐吓下,则被迫从事违法犯罪等事情。

4、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孤单、焦虑与失落等。一些留守儿童缺乏做事的动力与持久力,经常好吃懒做。此外,一部分留守儿童对于来自于父母的批评指责等,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心理,且将自己与周围环境隔绝开来,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的心理成长。

三、纠正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措施

1、提升监护人的责任感。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出于生计,常年在外务工,没有较多时间照料与看管留守儿童。因此,爷爷奶奶等作为重要的监护人,则需要承担养育与照看留守儿童的责任。所以,监护人一方面应保障留守的儿童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则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此外,监护人在工作中,应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正确引导儿童的行为。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的场所,应为留守儿童开设多种形式的课余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加强留守儿童与教师间的沟通与了解,促使教师能够对留守儿童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给与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使其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健康阳关的心态面对日常的生活。

3、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应发展农村龙头企业,为农民工创设更多的工作岗位,进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其中,在发展农村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地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充分地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让家长与孩子创造更多相处的机会与时间,进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3]。

四、结语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加,人们越来越担忧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问题,探究其原因可以指导,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不可以简单的归结为儿童的个人问题,而需要综合地考虑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不良行为问题的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吴 薇,杜壹明.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5-6.

[2] 王晓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矫正方略探析——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70-73.

上一篇:《这就是我》小学三年级作文下一篇:萤火虫童话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