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十二五规划(精选8篇)
(耒阳市畜牧水产局)
养殖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市正在进行经济转型的大好时机,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畜牧水产业对我市经济转型的贡献率,进一步促进我市畜牧水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特制定我市牧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如下。
十一五时期牧渔业发展情况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方针政策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三农为着力点,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扎实工作,不断创新,推动了我市畜牧水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十二五畜牧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各项生产指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2009年,全市共出栏生猪154万头、存栏生猪107.6万头;出笼家禽2980万羽,存笼家禽1789万羽;出栏牛7.8万头,存栏牛13.8万头;出栏羊5.9万头。肉类总产量20.4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3.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超20亿元,为农民增收近2亿元。
(二)项目建设成绩喜人。三年来共争取项目9个,到位资金5308.6万元。比较大的项目有:生猪大县奖励资金2124万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资金64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资金813.55万元,能繁母猪保险资金909.32万元,村级动物防疫员
劳务报酬245.9万元。引进项目资金创历史新高,位于衡阳市前列。
(三)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十一五期间,我局推行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这样既促进了我市的畜牧水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养殖农户规避了风险。采取挂大靠强,即“公司+农户”的现代科学经营模式,发展合作养鸡户786户,出笼肉鸡1500余万羽,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3000余万元。发展合作养猪户150户,年均出栏生猪3万余头。合作养猪事业的顺利开展,有效降低了养户养猪的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为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积极稳妥的致富新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动物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直是我局工作的重头戏,我们非常重视。一是加强了对“瘦肉精”、“蛋白清”、“三聚氰胺”、“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专项整治。二是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乡镇畜牧兽医防疫网络体系;三是初步建成了全市唯一一个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这将为畜牧水产执法和动物疫病防疫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十二五牧渔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在深入领会党的十七大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这次党内上下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动员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创先争优,扎实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向十八大献礼,最终为十二五末我市的牧渔业发展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而努力奋斗!
二、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的原则。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各方面投资发展牧渔业的积极性。
(二)、坚持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地域特点,探索发展名、特、优养殖;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牧渔业产业带,做精做强畜牧水产产业。
(三)、坚持产加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则。要积极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坚持走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改善牧渔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和适度规模养殖业,使牧渔业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或畜禽排泄物处置能力相适应;畜禽养殖与动物防疫、投入品和畜产品安全监控体系同步发展;畜禽养殖业与畜产品加工、饲料和兽药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牧渔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五)、坚持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水平。加快畜牧水产业中高效、生态、集约型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和推广,推行农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普及转化,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我市牧渔产业发展水平和产品综合竞争力。
三、目标和重点工作
到十二五末,牧渔业指标争取发展年生猪出栏200万头,存栏150万头;牛出栏15万头,存栏20万头;羊出栏10万头,存栏14万头;家禽出笼4000万羽,存笼2500万羽;水产品总产量达5万吨。
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户(场、小区)占养殖总量的比例超过65﹪;健康、高效、优质、环保的现代养殖模式得到普遍推行;牧渔业总产值达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要真抓实干,着力解决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实际问题,重点要做好如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生猪良种品改体系。
依托生猪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大力推进公猪换种,大力引进优质良种母猪,大力推广实施生猪人工授精,加强生猪供精站建设,在各乡镇建立生猪人工授精点30—50个,培训生猪人工授精工作人员300—500人,配套相关基础设施,完善品改网络,力争十二五末,良种比率要达到85﹪以上。
(二)完善乡镇动物疫病防疫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完善乡镇畜牧水产站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提高硬件装备水平,基本建成各乡镇有专门的办公用房,有必备的办公用设施,有实用的交通工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要抓好队伍体系建设。要加强教育、加强管理、稳定收入、提高待遇。真正建立一支公正无私的兽医工作管理队伍、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和技术精湛的防疫队伍。
(三)建设两个高规格标准化的良种公猪站。
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猪业现代化又在畜牧业现代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公猪站项目是推进生猪产业安全、高效、科学发展的基础性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建立2个饲养容量30—50头、硬件设施标准化的公猪站和育肥猪示范饲养基地,采
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科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带动我市现代化养猪业发展。
(四)建好2-3个国家级的标准化的养殖示范场(小区)。
以科学规划指导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要按照“调整抓优势、示范抓园区、基地抓规模、质量抓品牌”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小区建设上重点抓好“五化”。一是品种优良化。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重点引进、培育、推广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畜禽品种,加快传统优势品种的改造提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坚持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二是生产规模化。以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和市场为纽带,发挥资源优势,推行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发展。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加快畜牧水产业由传统散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三是管理标准化。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依法建立养殖档案,实行标识管理,严格控制疫病和药残。对每个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要派驻一名兽医实行全程监管。四是防疫规范化。要建立健全防检疫机构,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防疫责任。全面落实畜禽免疫计划,强化免疫、检疫、疫情监测、环境消毒,确保小区内畜禽免疫率达到100%、产地检疫率100%、病畜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率100%、环境消毒灭源率100%。五是结构合理化。根据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专业化、区域化的原则,科学选择养殖品种,及时调整优化养殖结构,着力提高生猪、家禽生产水平。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良好格局。
(五)调整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
结合地域特点,选择2—3个点,坚持量力而行、办点示范的原则。全面跟踪扶持几家上规模、有特色的水产养殖基地。可选择在耒河流经的沿途乡镇选择河面宽阔,水流平缓的河段水面,加强规划和设计,大力发展网箱养鱼; 或者选择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大河、坛下、小水等乡镇适度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养殖。同时加强引导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特色渔业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的比重。
(六)建好一个水生生物检测中心,加强湿地和渔业资源的保护。
加强水生生物检测能及时跟踪发现水体水质变化情况,为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营造一个安全的水域环境,同时也为水产品安全上市建好了第一道安全屏障。根据我市水生生物检测需要,该中心建设坚持“方便适用、功能齐备、量力而行”的原则,添置一批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检测设备,最终达到检测结果科学可靠,操作简便易行,检测速度快捷的现代化的水生生物检测实验室,建成后基本能满足区域内的各种水生生物种类的检测需要。同时积极配合市委申报永济镇鸟岛国家级湿地公园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加强对我市的湿地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从实际出发发展适度休闲观光水产养殖业。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做好项目的申报、争取、管理工作。
近年来,乘中央加大对三农投入的这股东风,我局的争资跑项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好的项目又带动了我市畜牧水产业经济的发展。自2007年始,国家开始加大对养殖业的投入,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能繁母猪补贴与保险项目等都是中央投资项目。今后,我局将继续高度重视争资跑项工作,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多方协调、强力沟通,重点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衔接配套,加大争资跑项力度。工作中要注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充分调动一切人际社会资源,积极找上级部门领导汇报,积极邀请相关领导实地考察,积极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搞好项目衔接。力争使中央及省总体资金缩减的项目到位我市的项目资金不减,中央及省总体资金不变或者增加的项目到位我市的项目资金略有或者大幅度的增加。今后,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局将既坚持按文件办事,又结合我市实际,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和措施,确保项目资金运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
(二)、继续做好对基地龙头企业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近年来,我市涌现了一大批畜牧业龙头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温氏集团(耒阳)畜禽有限公司、新五丰耒阳生态畜牧园、东方牧业、大义泥丰生态经济园和导子兴发养殖场等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对于提升我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局作为行业管理服务单位,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在争取项目上给予帮助;二是在落实政策上给予优惠;三是在科技服务上给予重点帮助,努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行“公司+农户”发展模式,为建设高效、优质、安全、环保的现代畜牧业作出新的贡献。
(三)、加强兽医工作体系建设,构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安全网。
完备的动物防疫体系,是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全面实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动物防疫技术支撑、动物防疫物资保障等系统,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对动物疫病控制的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病畜禽扑杀补助和兽医工作的公共财政的保障机制,健全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当前重要的是做好对2008年我市新增的260名动物防疫员的后续培训和管理工作,要不断提高这批防疫员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文化知识素养,同时更要强化对其防疫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让他们都成为防疫队伍里的行家里手。通过这些措施来稳定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健全市、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
(三)努力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市域范围内的动物食品安全。
构建全程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体系,尽快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全程化监控原则,突出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一是要尽快建立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制度。建立和完善畜牧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教育和指导养殖户科学用料、用药。要建立畜禽养殖场(户)生产、免疫、用药台账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加大畜禽免疫标识制度和实施强度,建立牲畜信息档案,积极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二是加强检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饲料和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检测仪器设备建设,完善检测手段,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能力。三是建设现代化的畜牧业物流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 8
制度,推行商品畜禽集中屠宰,尽量减少活畜禽大范围流通,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批发市场,规范活畜禽交易市场。
(四)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不断提升科技对牧渔业经济的贡献率。
一是每年在编制项目计划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科技培训经费,用于养殖业科技培训工作,今后将要坚持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的方式不断提升广大养殖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二是重点做大做强生猪人工授精总站,对2010中标的供精单位实行规范化管理。继续健全生猪品改网络,在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个人工授精站,重点乡镇建设2-3个站点,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种猪数据库,完善操作规程,培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我市良种畜禽比例,增强养殖业市场竞争力。
农业部9月21日发布《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畜牧业发展目标是:畜产品有效供给得到保障,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 500万吨、2 900万吨和5 000万吨,羊毛产量达到43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畜牧业产业素质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饲料工业稳步发展,到2015年,工业饲料产量达到2亿吨,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集团达到50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规划》中指出,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 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超过38%和达到50%。生猪出栏率超过140%,成年奶牛年平均单产超过5 500千克。《规划》中明确,财政补贴力度也将继续加大。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和范围。《规划》还首次提出金融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畜牧业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公司,为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规划》中还提出,“十二五”期间,生鲜乳收购站100%实现持证收购和标准化管理,实施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推动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严格饲料行政许可,提高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实施畜禽标识制度和牲畜信息档案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机制。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是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纲领性文件。从“七五”计划开始,中央已经提出了六个中长期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编制“十二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建议》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确定,我国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新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世纪的头十年已经过去,现在到2020年还有十年时间,“十二五”时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新世纪头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要看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特别是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战略任务、重大举措作了全面部署,这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议》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10年初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在各项任务和重大举措的部署中,全面贯穿了这一主题和这条主线,这必将有力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三,《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国外贸出口总值已居世界首位,境外投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形势,即由出口和引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如何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开创互利共赢的格局,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建议》对未来5年的开放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等项任务,必将推动与围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建议》对于各级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胜利完成之际,围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地党委正在研究提出指导当地“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各地政府也正在开展当地“十二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科学分析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大政方针、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这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全国和各自实际制定好中长期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为什么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看,“十二五”时期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做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目前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剩十年时间、两个五年规划期,“十二五”时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对照“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出,总量指标完成得比较好。甚至可以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而结构性指标完成情况存在差异,一些指标完成的难度较大。2001-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已超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速度要求。与此同时,服务业比重、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与规划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缩小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任务相当艰巨,特别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问题仍较明显。“十二五”时期,我们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能否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关系到为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第二,从深化改革开放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各项改革积极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必须看到,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十二五”时期在不少重要领域都面临改革攻坚的重大任务。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调整,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要改革税制,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同时,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垄断行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还要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包括如何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兼顾好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如何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基二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之,改革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精心谋划、稳妥实施。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节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图1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新华社发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第一节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第二节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三节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节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第二节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第三节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3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专栏14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新华社发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专栏16 重大人才工程
新华社发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第二节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专栏20 城乡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新华社发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节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栏21 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2011-2015)
峰峰矿区中医院作为全区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发展至今,中医特色成效显著,人才培养得到了加强,专科建设进一步规范。为加快医院发展步伐,突出中医特色,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推动医院持续全面、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中医药应用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依托中医、发展特色专科,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
进一步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力争在五年时间建成3~5个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中医重点专科,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到2015年,我院业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医特色进更加突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中医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专科优势更加明显。
三、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充分发挥我院作为全区中医工作的指导作用。
持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中医药业务是医院工作中心的地位不动摇,强化管理人员培训,促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规范临床诊疗和业务管理行为,确保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规范医院管理和服务行为规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突出中医特色、医疗质量、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坚持以中医专科建设为龙头,以专科专病诊疗方案为把手,突出名院、名医、名科“三名”战略,完善区、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和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科研成果开发、引进工作;加强对口支援工作。为基层培养中医药适用人才。
(二)进一步发挥现有资源,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医专科建设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和基础性工作,利用五年时间,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做好专科建设规划。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挥模式,把中医专科建设继续抓紧抓好,不断完善专科建设规划,在专科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逐渐调整比例,使中医药占绝对优势,重点中医专科由中医学术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医学术与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
二、是专科建设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专科治病要以中医药为主,要有系统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医院把中医有特长、有优势的病种作为重点,以点带面,通
过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中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努力打造中医“名科”。医院将继续加大对现有专病专科的投入,整合各种资源,康复科作为近期重点发展科室,在进一步推广中医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优势。
四、是以专科专病建设为切入点,完善和落实医院专科化和特色化发展战略。加强医院的中医内涵建设,发展中医药文化,用中医理论指导医院的临床诊疗活动,用专科专病建设带动医院学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加速中医人才培养。
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需要优秀临床人才,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至关重要。本着需要什么人才培养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技术培养什么技术,重点是科室建设培养专科实用性人才原则,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挖掘院内人才资源,突出名师带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和中医药人才后继乏人的现状,特别是重视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把培养造就一批名中医和实用型的中医药人才作为医院的战略重点,重点是采取名师指导、继续教育、医教相长等措施:为本院具有独特专长的 “院内名中医”配备助手和徒弟,做好传、帮、带;计划每年选送1~2名中青年骨干到北京市中
医院进修学习。
(四)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在防病治病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院采用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针灸治疗中风病、中药灌肠治疗痔疮、阴道冲洗治疗盆腔炎、中药导入治疗不孕不育等中医疗法在我区乃至我市都处于领先位置。医院将进一步发扬中医特色,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及急诊中医药使用率;把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防治体系,建立应急的专业技术队伍和专家指导小组,推进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步伐,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有作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五)、加强文化建设,扩大医院影响。
利用报纸、电台、电视、杂志、网络等多种形式,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扩大医院影响,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与对外交流。把医院发生的重大事件、情况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使领导了解中医院,支持中医院。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特色更加鲜明、内涵更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强化核心价值理念,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融入到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诊疗活动、服务品牌塑造以及院区的建筑风格等医院形象体系中。建立健全中医药“治未病”服务体系,加强中医中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
生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建立“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着实有效的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
(六)加强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是努力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完善扩建病房楼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二、是利用五年时间逐渐淘汰落后的医疗设备,使医院的检测仪器能达到县(区)级中医院先进水平。
三、是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
四、是全面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落实责任制护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护理规范。
五、是增设导诊服务台,实行一站式陪护服务,认真践行“首诊负责制”。
六、是成立院内感染疾病科抓好院内感染工作,杜绝院内交叉感染。
(七)落实和完善医疗体制改革。
一、是要彻底废除原先经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经济分配向中医药科室及专病专科倾斜,以充分调动中医药人员的积极性。
二、要重视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不但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待遇,用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其人尽其才,并注重思想教育、业务培养,使中医药技术人员形成合理梯队。
三、是实行医、药双轨制,医药彻底分家,废除以药养医的局面,全面提高医疗技术的含金量,增加医疗技术的价值,鼓励学习医疗技术的积极性。
这五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我们接连遭受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十一五”前半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我们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2008年6月,我们未雨绸缪,及时调整宏观调控重点,在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及时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快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迅速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建议》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主要考虑: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二是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劳动力素质改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这就要求我们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只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总之,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要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把这些重要战略部署落实到位。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完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必将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还要看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作出艰苦不懈的努力。为此,《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十二五’畜牧业发展, 既要抓好生猪等大宗畜产品生产, 也要优化布局, 统筹兼顾优良地方品种和节粮型草食牲畜品种;既要突出支持主产区和优势特色产区发展, 也要稳定非主产区生产能力和保证一定的自给率;既要努力确保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也要着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要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 也要通过政策扶持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稳定增收。”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智才说。
王智才向记者介绍, “十二五”畜牧业将着力构建和完善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现代畜禽牧草种业体系、现代饲料产业体系、现代畜牧业服务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草原生态保护支撑体系等“六大体系”。力争用5年时间, 推进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跃上新水平,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新突破。
加快推进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 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 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加快推进现代畜禽牧草种业体系建设。按照“保种打基础、育种上水平、供种提质量、引种强监管”的要求, 组织实施主要畜种的遗传改良计划, 加大畜禽良种工程等建设力度, 扩大畜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 加快健全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建设现代畜禽种业。实施牧草良种补贴, 加强草种基地建设, 提高良种供应能力。
加快推进现代饲料产业体系建设。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 转变方式、增加效益, 加强监管、保证安全”的原则, 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环保饲料产品;鼓励饲料生产企业竞合, 建立饲料行业诚信体系, 推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加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着力构建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饲料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预警调控机制, 加大信息引导产业发展力度;推进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研发和推广一批重大产业关键性技术;建立健全产销衔接机制,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 实现畜牧业减灾促增收。
加快推进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严格饲料行政许可, 提高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大力实施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扩大监测范围, 提高监测频次;加快制定和实施畜牧、饲料质量安全标准;加强检验检测、安全评价和监督执法体系建设, 强化监管能力, 提高执法效能。
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按照“保护草原生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草畜平衡、推动转移就业”的要求, 加大扶持力度, 完善政策体系;实施草原生态保护重大工程, 全面推进草原经营体制改革, 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 加强基层草原执法监督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中央财政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预计2011年的中央投资将达300亿元左右。农业部将开展政策落实和项目执行专项检查, 确保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王智才表示, 2011年畜牧业发展将坚持“三个坚定不移”, 完善“三项机制”, 力争实现“三大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完善监测预警调控机制, 力争实现肉蛋奶生产供应基本稳定;坚定不移地推进饲料企业、生鲜乳收购站等生产经营主体行为规范化, 完善监督执法工作机制, 力争实现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坚定不移地推进草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落实, 完善草原保护建设机制, 力争实现草原生态加快恢复。
“十二五”畜牧业发展目标:
———肉、蛋、奶产量分别达8 300万t、2 900万t和5 000万t, 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4%、0.9%和5%,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 工业饲料产量达2亿t。
———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10~15个百分点, 50%的规模养殖场实现标准化养殖;生猪出栏率达到140%, 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5 t;畜禽规模养殖场 (小区) 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覆盖面达到50%以上;饲料和生鲜乳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草原禁牧面积达0.8亿hm2, 新增种草和改良草原面积3亿亩;天然草原超载过牧总体得到缓解, 基本实现草畜平衡, 草原生态持续恶化局面得以初步遏制, 局部实现明显好转。
这一天,李克强出席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出席中欧高层能源会议闭幕式并致辞,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活动一场接着一场,但天道酬勤,辛勤的劳动必将迎来丰硕的果实。
中国古诗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说的是春天生机勃勃、光彩熠熠,正是展望和规划未来的好时机。
今年2月,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成功举行。作为会晤的一项重要成果,双方领导人宣布建立城镇化伙伴关系,重点推动在城镇可持续发展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欢迎并支持举行中欧高层能源会议。
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和中欧高层能源会议便是落实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共识的重要举措。
皇家剧场是布鲁塞尔最大的剧场之一,是许多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的聚会场所及著名国际会议的举办地。3日上午,近600名中欧双方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相约在此,欢聚一堂,以“交流借鉴、互利共赢”为主题,围绕可持续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流动性两个专题进行全方位交流。
欧盟委员会总部大楼是欧洲联合的象征之一。当天下午,300余名中欧高层人士在此举行能源会议,其中包括中国和欧盟27个成员国的能源部门负责人,就能源合作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李克强作了题为《开启中欧城镇化战略合作新进程》的讲话。“中国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欧双方开启了城镇化战略合作的新进程。”他的开场白直奔主题。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国经受了严峻考验,世界也进行着一场“思想风暴”。世人深入思考未来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共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创新不仅成为中国的必需,也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必需。
危机孕育机遇。面对世界形势的深刻变革,中欧有识之士惊喜地发现,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和欧盟“2020战略”同步启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长计议,描绘了各自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体现出双方在发展思路和战略导向上难得的契合,将为双方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新动力。
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规划还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欧盟“2020战略”则提出,要努力促进欧盟建设一个资源利用效率更高、更环保和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主张与中国等国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领域进行高层次战略对话。
人气在凝聚,共识在升华。
李克强的两个讲话不断闪现出中国“十二五”规划深度对接欧盟“2020战略”的智慧火花——中欧能源合作的巨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一方面,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资源环境是中国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城镇化中厉行节能环保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另一方面,欧洲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能源科技上有突出优势,需要开拓应用领域。双方具有的这些特性,恰好形成中欧战略性互补。
李克强对中国的城镇化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说,中国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城镇化。
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时,就会产生显著而奇妙的效应。李克强表述生动,听众聚精会神。
面向未来,李克强主张中欧突出加强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分享中国城镇化和欧洲高技术产业化带来的巨大效益,为中欧合作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此,他提出三项具体建议:共促绿色发展、深化项目合作、加强管理交流。
作为此次俄欧之行的最后一场正式活动,李克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了有关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中欧能源安全、中欧促进电力市场相关合作等共同宣言和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双方宣布建立中欧能源消费国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中欧能源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继城镇化战略伙伴关系后,中欧互为能源消费国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合作更趋务实,路越走越宽,在中欧双方人士中引起强烈共鸣。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吴海龙大使认为,中欧应抓住双方发展战略同步实施的有利时机,积极致力于实现中国“十二五”规划和欧盟“2020战略”的深度对接,扩大双方利益汇合点,努力寻求在可再生能源、城镇化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
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欧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他介绍说,目前有400多家欧洲企业在武汉投资,投资总规模超过20亿欧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与节能减排有关。中欧之间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方面合作潜力很大,中国地方政府与欧盟的合作项目将会得到积极推动。
欧盟地区委员会秘书长格哈德·斯塔尔对记者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需要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正是欧中的共同利益所在,即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包括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及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等。目前,欧中在加强城镇化合作上已取得共识,接下来就是如何具体落实的问题,这需要相关机构、组织、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互动。他说,李克强此次访问欧盟并出席城镇化论坛,表明欧中关系已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欧中伙伴关系将更紧密、务实。
欧洲一环保组织首席执行官尼克·玛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欧中可以通过加强双边的能源合作来分享“低碳经济”蛋糕。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对欧中双方都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李克强此次访问欧盟,出席高层能源会议,显示出欧中需要更加频繁的高层对话,通过相互了解,展开务实合作,共同开发国际“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市场。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中欧问题专家安娜·斯塔尔对记者说,李克强此次与欧方重点就新能源、城镇化建设合作进行交流,是深化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体现,恰逢其时。
欧洲一些媒体认为,李克强此访期间,中欧双方签署有关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城镇化等协议,表明中欧关系不断拓宽,双方合作得以深化。中欧双方将在建设能源节约型绿色城市上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同时注意到李克强在多个场合力促欧盟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相信这对中国和欧盟双方都有利。
……
飞机在跑道上开始滑行,我还在争分夺秒地和国内编辑部电话沟通稿情,必须赶在飞机起飞之前将所有稿件发回国内。成功了!飞机腾空而起,离开了布鲁塞尔上空,带着我们成功的喜悦,返回中国。
欧盟简介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成员国12个。经过6次扩大后,至2007年1月,欧盟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5.025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最高决策机构为欧盟首脑会议,即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由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欧盟首脑会议主要负责制订“总的政治指导原则”,其决策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目前,欧盟首脑会议每半年举行2次。2012年1月1日,丹麦正式接替波兰,成为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任期至2012年6月。
【畜牧业十二五规划】推荐阅读:
天门市畜牧业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09-17
畜牧业工作要点10-18
畜牧业机械的发展09-13
畜牧业经济管理11-01
畜牧业污染治理对策11-24
如何发展农区畜牧业12-03
畜牧业现状及推进措施06-16
畜牧业行业调研报告06-29
畜牧业企业的商业模式09-28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