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精选10篇)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篇1

1.知道水的组成

2.知道水的净化原理,了解软水、硬水的区别。

3.知道水体污染与水资源的保护。

4.学会过滤操作。

学习重点:

1.认识水的组成

2.水的、危害、防治和净化

学习难点:

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第一课时:水的组成 水的利用

课堂学习:

一、引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问题情景]1.你已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些什么性质?

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

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

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你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

[学生交流]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2

二、师生互动:

探究一:水的组成

[提出问题]水是如此重要,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设计实验]将水电解(可提示学生回忆:碳酸氢铵的分解,由产物可推知碳酸氢铵的组成

元素,也许学生会提出用加热使水分解的方法,教师可给予引导)

[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

[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如实记录:

1、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气体产生

2、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约是正极的2倍

[教师设疑]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是什么气体

[学生讨论]可能有多种答案

[演示实验]氢气燃烧并验证产物

[学生整理]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

[教师讲解]这个实验也可用于氢气的检验

[演示实验]检验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气体

[师生总结]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是氢气,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是氧气,

且体积比为2∶1

(父亲正想儿毕业)

[学生整理]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教师设疑]这个文字表达式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讲解]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虽然地球被称为水球,但是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而且全世界水分布不均匀,因此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你知道工、农业上节约用水的措施有哪些?

可请同学解释节水微记的寓意

[教师设疑]水一旦被污染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你知道哪些因素会使水被污染?

如何防治水的污染?

[学生讨论]可请同学列举身边的事例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水的净化

课堂学习:

一、引入: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被污染过的水在使用前都要进行净化处理

二、师生互动:

[教师设疑]海水、河水、自来水、矿泉水、蒸馏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交流]

[师生整理] 蒸馏水是纯净物,而海水等是混合物

[教师设疑]如何将蒸馏水与食盐水区分开来?

[学生讨论]

[演示实验]1、分别将蒸馏水和食盐水蒸发

[师生整理] 如果把某种水样蒸干后有固体物质析出,这种水一定含有杂质

[创设问题]你知道有关硬水、软水吗?

[学生交流]

[演示实验]在有蒸馏水的两只烧杯中,一杯中先加少量氯化钙,然后分别向两杯中加入一些肥皂水,观察。

[师生整理]溶有钙、镁物质较多的水是硬水,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不利,一些工业用水也不能用硬水,硬水经过处理变成软水,可消除不利影响。

[教师讲解]饮用水要澄清透明,不含细菌等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于只含有固体小颗粒的浑浊的水,可以自己动手净化。

[活动探究]如何除去水中的泥沙?

[师生整理]过滤是把液体和不溶性固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中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玻璃棒的作用

[创设问题]小英同学在做过滤实验时,发现滤出的液体仍然浑浊,

你能帮她找出原因吗?她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学生阅读]课本拓展视野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篇2

一、提出问题

用多媒体演示仪播放我国出现的一些干旱和洪涝灾害, 城市缺水等电视新闻片段, 学生讨论并提出如下问题: (1) 水对生命活动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作用? (2) 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怎样?为什么有的地方干旱缺水, 有的地方却洪涝成灾? (3) 自然界中的水是否一样? (4) 为什么城市要使用自来水? (5) 水体的污染来自哪些方面?如何保护宝贵的水资源?

二、收集证据

途径一:回忆自己以前看过的有关水的报道.

途径二:网上搜索.

途径三:查阅报纸杂志等.

途径四:社会调查:调查自来水厂生产过程, 化工生产中用水、污水的净化及排放情况, 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施用情况, 城市河流的污染来源等.

途径五:实验探究

(一) 猜想与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 认为自然界中的水是 (1) 一样 (2) 不一样 (3) 水相同, 但水中还含有的其他相同的物质 (4) 水相同, 但水中含有的其他不同的物质

(二) 进行实验

1. 分别采集江水、河水、井水、蒸馏水, 观察发现江水浑浊, 河水、井水、蒸馏水都澄清.

2. 取江水两份, 其中一份加入少量明矾, 都静置, 发现加明矾的很快变清, 另一份长时间后变清, 再进行过滤, 滤液无色澄清, 滤纸上有泥沙.

3. 取部分滤液、河水、井水、蒸馏水分别加热煮沸, 再静置冷却, 发现井水有白色沉淀物.

4. 取少量滤液、河水、井水、蒸馏水放在玻片上, 分别加热蒸干, 都产生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的烧杯底又凝聚成水, 除蒸馏水外, 其他在玻片上都留下痕迹.

5. 在蒸馏水中加氯化钙、碳酸钙粉未、胆矾, 搅拌后静置, 观察现象.

6. 在氯化钙溶液、井水和蒸馏水中分别加一些肥皂水, 搅拌, 发现井水和氯化钙溶液中泡沫很少, 并形成白色垢状物.

7. 将滤液、河水、井水、蒸馏水分别加入水的电解器中通电并观察现象, 发现都有气体生成, 电源正极放出的气体少, 负极放出的气体多.

8. 将负极气体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 正极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三) 解释和结论

由实验1、2发现江水中有不溶性杂质 (泥沙) , 静置后会沉淀, 且加入明矾时能加快沉淀的速度, 用过滤的方法可除去不溶性泥砂;由实验3、4发现滤液、河水、井水中有不同的杂质而蒸馏水中没有, 固蒸馏水应属纯净物, 自然界中的水一般不是纯净物;由实验5、6可知, 水中可溶解多种物质, 而溶有其他物质后, 其性质会有所改变;由实验7、8可知, 水在电解时都产生了氢气和氧气, 因此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综上所述, 自然界中的水一样, 但水中一般会含有不同其他物质.

三、获得结论

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按下列分类进行汇总, 交流讨论获取共识. (1)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 水的存在. (3) 水的污染. (4) 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5) 水的性质. (6) 水的组成.

反思与评价: (1)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物质的组成? (2) 海水能否饮用?为什么? (3) 如何保护宝贵的水资源?

评析:水的探究活动通过播放有关水的电视录相,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许多地方缺水, 水污染, 自然界中的水是否相同等问题, 从而为探究活动作准备, 也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寻找科研课题的能力.

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但当我们研究它时, 却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一般都来自于社会和自然, 解决这些问题获得的知识最后又服务于社会和自然,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虽然对水比较熟悉, 但其知识点比较多, 且比较零散, 因此, 难形成全面的认识, 实验的设计应将学生想到的和书本上的进行整合而得到, 其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也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 因此该探究过程要分组进行, 全体学生共同协作完成, 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分析整理能力.

环境保护是社会热点问题, 学生通过调查研究,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实验探究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自然界中的水因含有其他物质而具有一些不同的性质, 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分离出其中不溶和可溶的物质, 再在蒸馏水中加入其他物质, 使其具有不同的性质, 最后通过化学方法证明他们具有相同的组成, 由此得出水的组成相同, 水中能溶解多种物质, 自然界中的水一般都溶有许多物质而不纯等结论,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篇3

师: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那么你知道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哪条吗? 生:黄河。

师:回答正确,从古到今,描写黄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其中李白的《将进酒》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①“黄河之水”是否都从“天上来”?

②“奔流到海”是否真的“不复回”?(PPT展示)学生讨论

师: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新课推进】

师:要学习水循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水体,水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清同学们快速阅读书本54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PPT展示)自然界的水体有什么关系? 水的三种形态是什么? 水圈的特点是什么? 水体的类型有哪三种?(学生快速阅读书本回答)教师总结:

①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②水有固态,气态,液态三种形态,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PPT展示)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固态水: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③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稍做解释)④水体的类型有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三种。(PPT展示)

观察书本54页图3.1“水圈的构成”,回答:

①三种水体中,那种水体最多?(海洋水,96.53%)②陆地水占多少?(3.47%)师:在陆地水中,根据矿化度的不同,水的性质也不同,有咸水和淡水之分。咸水约占0.94%,只有一小部分是淡水。在这些淡水中,冰川水是主体但不能直接利用。还有其他类型的淡水,书本举了几个例子。人类所能使用的淡水非常少,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我们用一幅图来比喻人类能用的淡水资源(PPT展示)。

师:水资源是有限的,但它是可再生资源。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我们以河流水补给为例,看看水体间是如何相互补给的。(PPT展示书本54页图3.2)

问题:①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师:图3.2中,河流的补给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

②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PPT展示)

师:我们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那么就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如果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那么就是河流水补给湖泊水。知识扩展:

师:潜水和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关系也十分密切,潜水指的是地下水。我们观察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示意图,思考: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PPT展示)学生观察,教师讲解。

师:假设河流处于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则河流水补给潜水 假设河流处于枯水期,潜水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特殊例子:“地上河”黄河)

师:黄河下游是世界有名的“地上河”,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面7M左右,所以这里只有黄河水补给潜水,潜水不能补给黄河。小结:我们知道了河流水的补给来源有许多,清同学们再思考:“黄河之水是否都从天上来”? 生:略。

师:黄河之水除了从天上来,还有许多的来源,例如冰川融水,潜水,湖泊水等等。(PPT展示)过度: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奔流到海是否真的不复回”? 学生讨论

师:刚才已经说过,水体是不断运动的,他们也处在不断的更新中。“黄河之水”流入大海后还会回来。那么它是如何回来的呢?这就是我们第二部分学习的内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师:水循环的概念是什么?水循环有哪几种类型? 生:略。

师: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有海陆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PPT展示)师:什么是海陆大循环? 生:略。

师:下面我们来看下海陆大循环的过程和各个环节。(PPT展示)

师: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他们经过江河汇集,又回到海洋。它可以使陆地上的水得到不断补充,水资源得以不断再生。(教师画板图,指导学生观察)师:陆地内循环的主要过程和各个环节是什么呢? 生:略。

师:降落到大路上的水,期中一部分或全部陆面,水面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水汽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陆地上,这就是陆地内循环。

师:海上内循环只有两个环节,请同学们读书本55页相关内容,说出是哪两个环节。生:略。

师:海洋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落到海面的过程,叫做海上内循环。请学生上黑板作图,教师讲解 表格总结,FLASH演示

思考:黄河水“奔流到海”是否真的“不复回”?(PPT展示)生:通过海陆大循环可以回到陆地上。

过渡:生生不息的水循环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生机,同时人类活动也在影响着水循环的 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55-56页活动题,并回答后面的问题。(PPT展示)(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那些自然因素有关?(3)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学生阅读书本,回答问题。

师:一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下渗等环节。(举例说明)

二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变少。

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使用黄河水。四调配水资源(南水北调),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

过渡:水循环是个庞大的系统,它连接着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在自然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请同学门读书本56页两段内容,分小组讨论总结水循环有哪些重要意义。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PPT展示)

一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二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三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①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四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有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水体的基本知识,知道了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各个环节。人类同时也能影响水循环的一些环节,水循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我们要节约水资源,合理用水。

课堂练习:

1.在海陆间大循环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D)

A.海洋水的蒸发

B.大气的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地下经流

2.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需要保护的水资源是

(B)

A.冰川水 B.河流水 C.深层地下水 D.大气水 3.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C)①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②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③水循环使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④水循环运动还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D)

①长江径流是陆地循环的一部分②我国东部夏季风是海陆间大循环的一个环节 ③塔里木河不参与水循环④地表植被与循环有关

【单元测试】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篇4

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9、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调零后,将该物质置于右盘,砝码置于左盘,当天平平衡后,砝码读数为9g,游码读数为0.8g,对此实验操作实事求是的评价的是:()

A.此操作违反规定,无法确定被称量物的质量

B.此操作可确定被称量物的质量为9.2g

C.此操作可确定被称量物的质量为8.2 g

D.此操作可确定被称量物的质量为9g10、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

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

磷洗衣粉④将海水淡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饮料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12、无锡市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末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13、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14、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

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无关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净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15、(2012年陕西省)不含有害物质的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明胶里含有多

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下列对相

关物质的说法正确()

梯田文化教辅专家堂点睛》 《课堂内外》 《作业精编》

A.苯丙氨酸由23个原子构成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苯丙氨酸为有机物,明胶为混合物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2012年湖南衡阳)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

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生铁②冰水混合物③纯碱④金刚石

17、水是生命之源,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1)请你说出“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的两点理由:

①;②。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来检验。

(3)如右图所示为我国新千年启用的“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用水器的标识。

水危机日趋严重,节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提三条节水建议:

①;

②;

③。

18.今年,我国南方和北方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

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如(举一例)。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简易净 水器(如上图所示)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3)身处旱区之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举一具体做法)。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梯田文化教辅专家堂点睛》 《课堂内外》 《作业精编》

19、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⑴该实验中A连接电源的________极。

⑵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目的是,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⑷ 怎样用实验来检验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出:

①水电解实验,这个变化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⑹试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 : 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精心算一算)(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0、(2012年四川眉山)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

摄人足够的钙。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右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

行计算。

(1)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mg(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5 DDCCD6-10 DADCC11-15 CDBBC;

16.①④②③②

17.⑴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水体污染日益严重⑵煮沸,肥皂水⑶每次用后立即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洗澡擦肥皂时关闭喷头(其它合理答案)

梯田文化教辅专家堂点睛》 《课堂内外》 《作业精编》

18.(1)肥皂水用硬水洗涤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服(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的还可以引起锅炉爆炸)(2)过滤(3)节约用水,捐水捐钱等

19.⑴负极⑵增强导电性⑶两只试管中有气体产生;两只试管内得到的气体体积约为2:1⑷带火星的木条深入气体中⑸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水是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⑹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20、(1)430(2)11:112(3)37.2

家乡的水 - 自然作文500字 篇5

锦江山是一座景色怡人的公园。当你走进古香古色的公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那绿色的山峦,郁郁葱葱,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向大门左边走去,你会看到荷花池,八月正是池里荷花盛开的季节,那红的、粉的、白的荷花开满了池塘,一座弯曲的小桥伸进池塘的中央,那里有一座古朴的凉亭。看到这迷人的景色,你会有如逛西湖、游昆明般的陶醉。

再往上走,顺着山路便可以沿石阶登山了。这时,苍翠的树林遮天避日,让你感到一阵阵凉爽,既使山外赤日炎炎,这里却是山风习习,满身的汗水在这里都变得干爽起来。慢悠悠地登着石阶,并不感到吃力,静下心来,聆听着林间鸟儿的婉啭,蝉儿的鸣叫、树叶磨擦时发出的呢喃,一步步像登上仙境似的。

石阶路登到顶处便可以看到那座高高的“锦江亭”了。那凉亭雕梁画栋,琉璃挑檐,仿佛仙境中的仙台琼阁。登上凉亭,山风更猛了,不由你不感叹:在炎热酷暑的盛夏,人间居然还有如此避暑的好去处。向下眺望,丹东全城便尽收眼底。高楼大厦、车来人往自不待说,远远地你浍看到鸭绿江像一条玉带,缠绕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把丹东装点的更加迷人。

神奇的水 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水的性质(语言、文字或图画)。

科学知识:

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2、了解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中,培养细致观察、尊重事实的良好品质。

2、在实验中,养成合作和交流的习惯;体验或分享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即“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

教学难点:理解水“会爬”和水的“团结”。

教学准备: 滴管、布条、白粉笔、塑料直尺、棉签、纸巾、报纸、放大镜、一杯清水、一杯染成红色的水。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引入新课。

1、教师演示:把纸巾的一端放入水中,仔细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2、以前我们只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今天这水怎么会向高处“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神奇的水。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1)提问:为什么会发生了这样的现象?谁能试着解释一下? 学生猜测。

2)出示实验材料,学生进行预测,记录。3)学生分组实验,记录。

4)汇报实验结果: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5)提问: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很快的观察一下实验材料有什么不同?

6)学生分组观察,汇报观察结果。7)教师小结。

8)提问:那现在大家知道水为什么会沿纸巾往上“爬”了吗? 9)教师播放毛细现象的图片或录像,提问: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毛细现象吗?

2、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出示一枚一角硬币,提问:这枚硬币能装水吗?猜猜这张硬币上最多能滴多少滴水?

2)学生猜测、交流,并做好记录。3)学生分组实验,记录。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你们的硬币上滴了多少滴水?跟你猜测的一样吗?

5)提问:你们在实验时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6)教师小结。

7)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的现象:课件播放相关图片。

三、回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全课。板书设计:

神奇的水

毛细现象

表面张力

扩散

鼓鼓的圆圆的

神奇的水教案 篇7

扬州市邗江区汊河小学 纪广艳 225127

课题: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材简析:

教材为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本课有两部分内容:

一、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直观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接着提供三个典型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教材首先安排学生猜猜1元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记录猜测数据,然后动手实验,让学生经历“预测—→实验—→验证—→结论”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了解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目标预设:

1、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有表面张力。了解生活中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3、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合作、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难点:会大胆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科学验证。

设计理念:

整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努力做到逐层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延伸兴趣,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和教师引导”问题。通过纸巾花变色的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发现水往上爬的神奇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猜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必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去表达、去解释。接着再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验证自己猜测的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想知道结果的心理,使他们学的更认真,观察的更仔细。

设计思路:

《神奇的水》一课是通过提出问题、猜测、实验、探究等方法对水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及奇妙现象进行学习和探究。

在设计时,首先分析如何正确的解决和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的问题。不把“表面张力”这一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着重学生们的探究过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每个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师演示“纸巾花变色”的实验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发现水的神奇现象,掌握观察的方法。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们动手做一做进一步发现水的神奇现象,自主描述现象。再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预测—→实验—→验证—→结论”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了解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同时培养同学们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合作、分享、交流的品质和科学精神。教学准备:

1、分组器材:

毛巾、玻璃棒、纸巾、报纸、塑料尺、粉笔、红色的水、滴管、硬币各12份

2、演示器材:纸巾花两朵、装满红水和蓝水的烧杯各一只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反馈上节课孩子们自己做的“小草喝水”的实验。

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水”,研究课题是“神奇的水”。出示板书

3、提问:你觉得水有哪些神奇之处?

学生发言: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能给人解渴;水能让植物生长得更茂盛;水有时候能结成冰,温度高了又会融化成水,还能变成水蒸气;水能溶解其它物体,比如:糖、盐;蔬菜、水果中都含有水„„ 只要孩子们说的对,说的跟水有关系都给予肯定。

4、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实验,让同学们看看水的另一个神奇之处。

二、演示实验,激发兴趣 “白色纸巾花变成了红蓝花”

1、演示实验:展示纸巾做的白色小花,分别插在的红蓝水中。

实验现象:白色的纸巾花从下往上慢慢地变成了红色、蓝色。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3、学生回答:(白花变颜色了;水顺着纸巾爬上去了。)

4、猜一猜为什么会这样呢?(生答:纸比较软,纸中间有孔)

5、大家来挑战,我再给两块玻璃,你们能否利用这两块玻璃使水往上爬? 学生交流,动手做,你是怎么做的呢? 水是从哪里升上去的?外面升了吗? 你为什么会想到把两块玻璃合起来的?

结论:水不仅会沿着小孔向上爬,它还会沿着缝隙向上爬,小孔和缝隙我们合起来说就叫孔隙。

6、水除了会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升以外,还会向四周扩散,你们看看刚才我们放东西的报纸,(老师用试管滴上一滴红色的水。)有什么发现?

7、水是不是能沿着所有的物品运动呢? 过渡:你觉得水还能顺着什么物品往上爬?

三、分组实验一:认识毛细现象。

1、出示ppt2(毛巾、玻璃棒、纸巾、报纸、塑料尺、粉笔)

水能顺着它们爬上去吗?

2、学生预测:畅所欲言教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3、怎样验证你的预测呢?实验验证

4、出示ppt3(实验表格)看得懂吗?

5、出示ppt4(实验要求)

小组分工(给一分钟时间组内商量确定实验员、观察员、协调员、记录员)

6、请第一小组上台演示.(演示的目的:更明确组内分工和合作,给其他实验小组一个具体化的要求,同时指导学生怎么放置用完的实验器材,保证有序高效的完成实验。

7、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

8、汇报实验,出示ppt5

9、出示ppt6、7(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毛细现象的概念)

学习概念“毛细现象”,完成板书。

10、出示ppt8(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干布擦水、潮湿的墙角、酒精沿着灯芯上升、写毛笔字、海绵吸水)

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11、出示ppt9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毛细现象?(用粉笔吸钢笔水、用毛巾擦手等)

12、用刚才的所学知识解释一下:双色花是怎么变色的?

为什么外出旅游给花设置了这样一个装置?

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水的有趣的实验

四、分组实验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教师演示:往硬币上滴水,大家一起数一数,滴到10滴左右停止

生预测:硬币能承受多少滴水?

要想让水滴滴得多你有什么好方法?

2、出示ppt11 看得懂实验表格吗?

3、出示ppt12默读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你知道为什么一个硬币能承受那么多的水滴吗?

6、出示ppt13(表面张力的概念)学习概念“水的表面张力” 完成板书

7、出示ppt14(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杆上的露珠、草叶上的水珠、溅起的水珠)

请你找一找哪里有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8、这节课,我们做了这么多实验,不过,老师发现好多组的桌子上有水,谁能想个比较好的办法把桌面的水除掉?(我们用抹布、餐巾纸来除掉桌面的水,是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下面就请各组整理一下实验材料。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会“爬” 向四周扩散——水的毛细现象

神奇的水{

有趣的水教案 篇8

诗歌《有趣的水》是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用清新精炼的语言,描绘了四种不同形态的水,抓住水这一关键点,以问答的结构形式,情景交融,分别把小小的水,甜甜的水,劳动的水,蓝蓝的水,编入了诗歌,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妙。本次活动借助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提问、看图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朗诵,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形式,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编,充分体现了让幼儿在轻松快乐中学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诗歌并感受诗歌里对水的热爱。

2.理解诗歌语言,并初步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编诗歌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清水一杯不同颜色的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声音,这个声音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2.播放水滴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出,是水的声音

3.刚才,我们听了水的声音,下面,我们来看看水。(出示水,引导幼儿说出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二.学习儿歌

1.水是很调皮的,他可喜欢跑来跑去了。他到了不同的地方,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2.出示图一(孩子流泪图片)

提问幼儿水变成了什么?泪水。泪水是小小的,那老师要来问你们了.小小的水是什么水?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小小的水是泪水。接着提问。泪水除了小小的,那他的味道是怎么样的?(咸咸的)对了,所以,咸咸的水是什么水?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咸咸的水是泪水。

3.出示图二(西瓜水图片)

提问幼儿,西瓜水的味道。甜的。以问答式的方式提问幼儿,甜甜的水是什么水。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甜甜的水是西瓜水。

让幼儿自己说出西瓜水的特征,以问答式的方式提问幼儿

4.图三(农民伯伯流汗图片)

提问幼儿,图上是谁,在干什么。这时水变成了什么。(汗水)。以问答式的方式提问幼儿,劳动的水是什么水。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劳动的水是汗水。

5.图四(海水图片)

提问幼儿,海水的颜色特征。(蓝蓝的)。以问答式的方式提问幼儿,蓝蓝的水是什么水。引导幼儿完整回答,蓝蓝的水是汗水。

6.学习完整的儿歌

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好听的句子。老师把它们写下来,变成了一首诗歌。

出示有趣的水,教师范读。

让幼儿跟老师一起念诗歌做动作。

7.引导出问答式诗歌的含义,让幼儿理解

小朋友们看一看,这首诗歌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中间有问号,后面有句号)对了,这种形式的诗歌就叫做问答式,就是前面问,后面答。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问,小朋友答。读完后换女孩问,男孩答。

三、仿编诗歌。

1.出示图片,让幼儿看图片进行仿编

(柠檬水,冰水,可乐水,喷泉)让幼儿根据各种水的特点自己来提问。

四、节约用水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让幼儿谈谈水的用处及如何珍惜水资源。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用有趣的水来了解了问答歌的形式,小朋友都变成了小诗人。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能用问答歌的形式来仿编儿歌。接下来,我们就到外面去找一找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能编成诗好吗?

神奇的水教案 篇9

1、在玩的过程中积累对水的认识,直观地感知水的毛细作用,发现水的张力。

2、能够大胆猜想,细心观察,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尊重事实。

3、初步感知和经历科学探索的方法及趣味,激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玩过水,知道水的一些基本特点及与人们的关系。

2、物质准备:

幼儿方面:一次性杯子(有大半杯水)人手一个;托盘4个(每组一个),内放装了蜡笔的小碗、放了餐巾纸的小碗、抹布;四小碗回形针。

教师方面:装了一半水的杯子一个,装餐巾纸、回形针的小篮一个,装满水的大雪碧瓶两个。

3、环境准备:

置放好桌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小朋友们好,以前老师带你们玩过水吗?(玩过)那你们发现水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水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也能让我们知道一些道理,想不想再来玩?(想)看,老师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玩?(取出餐巾纸并折叠)餐巾纸说:“我想把脚伸到水里玩一会儿,就伸到这里吧,画个记号清楚点。你们猜猜,餐巾纸放进去后会发生什么事。(要烂的)(要吸水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猜得对还是不对?

二、通过操作,发现水的毛细现象和张力现象

1、发现水会顺着纸往上“爬”这个特性(即水的毛细现象)。

①幼儿操作。

瞧,餐巾纸朋友已经在你们桌上了,轻轻拿起来,每人一张,可以用老师的方法,让水浸到有记号的地方,看看能发现什么,和你猜的是不是一样。

提问:谁来把发现告诉大家?(水是自己上去的还是你把纸都浸下去了?和你猜的一样吗?)

看来,有时候猜想的和事实是不一样的,需要实验来证明。

②、教师验证。

老师也来试一试:我放到有记号的地方,看,水怎么样了?(爬上去了)太有趣了。

我们知道,水是往低处流的,怎么会往上爬呢?

:原来,餐巾纸上有很多细小的毛孔,水会顺着毛孔往上爬。这是水的一个本领。想不想知道这个本领的名字呀?科学家把水的这个本领叫“水的毛细现象”。

拓展思维:请小朋友想一想,水碰到哪些东西也有可能会爬。

得出: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让水在它身体里跑,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2、探索:放多少个回形针水会流出来,发现水的张力现象。

①小朋友真聪明,老师要奖励你们,给你们杯子里加满水。

②、老师也给自己杯子加满水,回形针好朋友也要来和我们一起玩水,小朋友猜猜看,老师要放进多少个回形针水才会从杯子里流出来。

③、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请出回形针朋友(师取出四个放了回形针的小碗,边放到幼儿桌子上边提要求)小朋友一边轻轻往杯子里放回形针一边数,看看数到多少的时候水会流出来?

④、幼儿操作,师巡回,提醒幼儿小心轻放,点数清楚。看谁的水先流出来。

⑤、教师验证。

提问:你放了多少回形针?水流出来了吗?你猜多少?

老师也来试一试,请小朋友重新猜一猜,我放多少个回形针水会流出来。(将幼儿猜测的数字对应写在第一次猜测的数字下面)刚才猜是10个20个30个,现在变成80、90、100了。

教师投放回形针,幼儿数数并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鼓起来的水面像什么。

:这也是水的一个本领,科学家把水的这个本领叫“水的张力”。

我们放了多少回形针,水还没有流出来,和我们猜的一样吗?(不一样)所以,有很多事情不是猜猜或想想就可以的,需要实验来证明,科学家就是这样来研究、发明的。

三、活动延伸: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水的张力的兴趣

《会变魔术的水》教案 篇10

2、知道水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不同的形态。

3、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看开水烧开是什么样的,了解冰块是怎么来得。

教师准备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热水冰块。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冰块,引入课题。

2、讨论:冰是怎么来得

幼儿将从家里的得到的经验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也就是0摄氏度以下时,水也就变成冰了。

3、试验:冰变水

(1)幼儿用小手摸摸冰,说说感觉(冰冰凉的、很硬、滑滑的、、、)

(2)想一想,老师把把冰块放到烧杯里加热会怎样?

(3)教师试验,验证幼儿的猜测。

(4)讨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冰变成水?(晒太阳、用手握着、、、)为什么?

(5)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

4、试验: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变成水

(1)师:水在杯子里烧一会儿会怎么样?在烧杯上加一块玻璃片,你们会发现什么?

(2)教师试验:水加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变化。

(3)幼儿讲述试验过程及结果。

上一篇:西药库实习自我总结下一篇:买文具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