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创新发展演讲稿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务实创新发展演讲稿(精选8篇)

务实创新发展演讲稿 篇1

在XX工作接近一年,经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收益匪浅。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在平凡的岗位上过着平凡的生活,梦想中的成功似乎离我很远。一度我也曾昏昏度日,对工作也有所懈怠,心中总想反正努力也好,懒惰也罢,工作还不就是那样?但学习了“垦利精神”后我重新思考,什么是成功?螺丝虽小,安全事大;岗位平凡,责任不凡。往小的方面说,做好工作,是一种责任,是应尽职责;往大的方面说,做好工作,就是一种成功,是为XX添砖加瓦,为2.1万人民负责。所以,成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立足岗位,尽好本职也是一种成功。

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我想,首先要做到不说空话、多干实事。“天下之事,行之贵力”,只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戒骄戒躁、真抓实干,才能出成绩有实效!求真务实重干,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之本、兴国之道。这种精神对于今天的XX,尤其重要。牢骚终究解决不了问题,空话说一百遍还是空话。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打破消极依赖的思想枷锁,树立事在人为的观念、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树立爱拼会赢的观念,那么XX的发展才能更快,XX的未来才能大有希望!是的,我们每个人力量很小,但汇聚在一起不就是一股推动XX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洪流?

要做好本职工作,第二要创新观念、拓展思路。“尊新必兴、1守旧必衰”,干工作光有冲劲是不够的,更要有正确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工作方式要么效率低下,要么毫无成绩,甚至会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能先行一步,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发展就要敢创新,要敢破敢立,破就要破除思想上的框框,破除不敢为懒于为的“心中之贼”;立就要树立勇于担当的观念、树立敢为人先的观念、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树立精于运作的观念。在工作中要善于变通,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只要利于XX发展的,我们都要努力的去争取,变通的去落实;要勇于探索,始终保持“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要勤于学习,创新的本质在于“新”,新从那里来?“新”来源于我们的知识和视野。只有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拓展战略视野,才能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源泉。

要做好本职工作,第三要科学计划,节点推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如何保证每项工作都顺利开展?那就要提前谋划,树立超前谋划的观念,给自己的工作建立台帐,定下节点,不但可以使工作井然有序,更能自我加压,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未雨绸缪,科学计划,将重点工作建立台帐,按节点推进,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抓住一切可能的机遇,助力XX跨越发展。

作为东营市西郊现代服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性的机遇

务实创新发展演讲稿 篇2

羊携硕果辞旧岁, 猴捧新桃报春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 我代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向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广大设备工作者, 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国设备装备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 向《中国设备工程》的广大读者, 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过去的一年, 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产业战略布局有了很大改善,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水平的装备制造体系。全国广大设备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积极适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科技进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作为我国装备设备领域的旗舰期刊, 始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 按照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要求, 开拓进取、集思广益、多方合作、创新发展, 从栏目设置、内容采写到发行订阅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已呈现出一刊 ( 杂志) 、一网 ( 网站) 、一平台 ( 微信) 的宣传新格局。我们相信, 《中国设备工程》再接再厉, 在新的一年, 办得更加有特色、有影响, 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进行不懈地努力。

在新的一年里, 我们期待, 广大设备工作者以“三严三实”严格要求自已, 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 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 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 特别是围绕重点行业、重大装备, 在我国装备“走出去”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 为加速我国装备设备水平再上新台阶提供新思路、做出新贡献,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务实创新发展演讲稿 篇3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 读者服务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65

2000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组建后,馆领导班子抓住图书馆合并、新馆建成投入运行、本科教学评估等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以务实的态度完成了两所大学图书馆与5所科研院所以及将近20个院、系、所资料室机构、人员、资源的整合;以创新的精神通过积极努力,全面提升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

1.建立了完善的决策系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在新起点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不断加强图书馆管理中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办法包括:设立图书馆务委员会、图书馆馆长办公会、图书馆党政联席会议、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图书馆教职工代表大会等。

馆务委员会,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执行机构。馆务会议由图书馆馆长、副馆长、各部室主任组成。馆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研究上级有关文件和指示的贯彻落实;讨论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规章制度;以及馆长认为应提交馆务会议研究决定的问题。

馆长办公会。由馆长或副馆长根据分工和工作需要召开,主要内容是研究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的执行办法;研究并协调馆内行政、业务方面的重要事项,布置和落实馆内工作任务。会议由馆长或副馆长主持,参加人为相关部室主任和有关人员。

图书馆党政联席会议。主要是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馆内重大问题。由馆长主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做到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遇到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参加人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馆长、副馆长,办公室主任列席参加。

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图书馆最高学术审议、评定和业务管理工作咨询机构。学术委员会委员人选由各部门推荐,馆长聘任。

图书馆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教代会的延伸,是图书馆职工对本单位工作行使民主权利,参加民主管理,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

通过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实现了图书馆工作科学化、民主化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形成了新的校内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模式

根据学校校内内文献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形成南北校区图书馆与水保所专业图书馆的校内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格局。在形成新的校内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模式的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保留了水保所专业分馆经费上的独立,其人员和业务则纳入图书馆管理,使之成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分馆建设的一种新的模式;在接受院系资料室的过程中,根据图书馆近年来非正式出版物收集与加工严重萎缩的情况,对于非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采取了保留在院系课题组的办法,使这一部分资料得以完整保存,并继续发挥作用。

3.对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实行战略性重组

抓住本科教学评估,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有较大幅度增长的机遇,根据学校产学研对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需求,不失时机地对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进行调整。在学科结构上,以学校确定的学科发展规划为依据进行了调整,适当增加了人文社科类中外文图书的年入藏比例。在馆藏文献资源进行了战略性重组,重组的核心是在发展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和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加大了电子文献对学校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的支撑力度。目前,中外文二次文献(文摘索引类)数据库已经覆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有的所有学科,外文电子期刊已经超过了4500种,国内博硕士电子版学位论文超过200万篇,电子中文图书超过90万种,就馆藏载体类型而言数字化文献的品种数量已经超过印刷型馆藏的品种数量。

4.建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文献信息服务平台

抓住新馆与扩建馆建成投入运行的机遇,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大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软硬件经费投入,建立了快速交换式以太网的图书馆局域网络环境,同时实现了图书馆局域网络与校园网高速接入并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的网络化信息平台。通过对图书馆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以及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建立了超大规模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平台,有力地支撑了学校产学研的建设与发展。

5.确立了以用户为中心,全方位、全开放的图书馆管理思想

纵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75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图书馆管理思想发展与变化。即:由“藏书楼”的“重藏轻用”的观点转变为“藏用结合,以用为主”的服务管理观念,并在服务管理中变“被动、单一、静态的服务”为“主动、多样、动态的服务”;将封闭型的管理思维模式,改变为开放型服务管理的思维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新建与扩建馆的投入使用以及馆藏中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数量剧增,以馆藏文献资源为中心的管理,已经为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所取代。这种管理理念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开放时间不断延长

2000年图书馆周开放72小时,2006年周开放时间由76小时延长至92小时,2009年周开放时间延长至98小时,网上资源从2005年起全天候24小时对外开放,步入全国高校图书馆开放时间先进行列。

(2)馆藏文献实现了全方位、全开架服务

2004年,根据图书馆新建与扩建馆相继投入运行,新建的南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5492平方米,2到4层,采取了大进深、大开间、无隔墙,整个楼面开放一体的设计。其中办公室、文献建设部、信息部、系统部、密集书库占用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约占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0%,电子阅览区拥有300台计算机,占用面积约1200平方米,其余为书刊借阅一体化管理区,两者总计占用面积超过了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的80%,全开架直接为读者提供超过50万册书刊借阅服务,占南馆总馆藏的70%以上。北校区图书馆,除密集书库部分藏书外,其余书刊也全部采取全开架对读者提供服务。采取借阅合一,实行全方位、全开架的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文献服务的主要特征。

(3)积极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各项活动

以用户为中心是现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理念的集中体现。图书馆通过连续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与读者互动交流,包括实行 “学科联络员”制度,了解熟悉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搜集反馈各学科对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沟通读者和图书馆的联系;编印并向读者发放“优质服务月”活动宣传资料;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活动;组织召开读者座谈会,收集教师、科研人员及学生推荐的中外文书目信息;举办馆藏数据库专题讲座;在学生生活区建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阅览室”,由学生社区管理,图书馆提供书刊及人员培训;展览“破损书刊”以教育读者文明阅览;“以好书为伴,绘美丽人生”万人签名和“争做文明读者”倡议活动;“校学生会第四届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聘任及首批图书馆志愿者聘任仪式”活动:“爱心捐书倡议”活动: “分享智慧 回报母校”图书募捐签名活动;图书馆的中文社科借阅区图书进行了修复。倡导引领“爱护图书,文明阅览”的读书风气等一系列互动交流活动,加强了与读者的联系。

自2007年6月开设“爱心书架”以来,在图书馆和学生管理委员会倡议下,共收到毕业生捐赠各类图书近万册,由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采取自主借阅的方式,既体现了捐书者的爱心,又体现了对用书者的信任,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爱心图书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校贫困学生解决了教材问题,受到各方广泛好评。

6.形成了以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考核制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组建以后,先后完成了三次全馆性的岗位聘任工作。

2001年3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首次实行“三定一聘”工作。按照学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通过外出调研,在充分论证,反复研讨和广泛征求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内部机构设置方案,上报学校批准。按照图书馆内部机构设置方案和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有利于实现7个校区图书馆高效平稳过渡的原则,设置了图书馆业务工作岗位。在招聘过程中,全体实行考核上岗,部分部室实行公开述职、竞争上岗的方式确定工作人员。在全馆同志的支持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招聘工作,并于一周内完成各业务部室、工作岗位的交接工作。

2004年6月,对馆内机构进行调整,通过民主推荐和自荐等形式,完成了各个部室负责人的招聘工作。部室负责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完成本部室人员编制数量、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岗位任职条件。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平稳完成了包括各学院资料室工作人员在内的竞争上岗工作,按计划完成第二次“三定一聘”工作。

2008年,教育部启动部署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西北农业大学实施了第三次全员聘任工作。根据学校聘任方案,图书馆的职工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这次岗位聘任涉及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根据学校下发的各种岗位不同级别的职数,图书馆成立了岗位聘任领导小组,按照学校要求,对各部门的岗位进行设置,制订了图书馆岗位招聘方案,报学校批准后实施。

规范管理谋发展务实创新创佳绩 篇4

一年来,在镇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校以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关键,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在今秋区小学教学会上,我校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学校”。现将近一年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加以总结与各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一、规范常规教学管理

规范常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校以《襄州区小学教学评价方案》为依托,落实教学常规,规范行为,提升办学品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牢固树立“贵在坚持、重在严格、功在养成”的管理理念,做实过程管理;建立严格的长效约束机制,严把教学环节关,勤检查,多指导;实施“三抓”,即抓备课关、抓上课关,抓辅导关,落实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扎实做好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对备“备、教、批、研”等环节进行经常性检查,各个教师要对每天的教学情况通过课堂测试、作业等形式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每月举行一次全校范围的质量检测,每次检测认真组织,严格批阅,并针对每次月考的成绩进行分析评价,查缺补漏,对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并将考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实施奖惩。学校根据抽考情况要求教师重点抓好各学科的学困生的转化与尖子生的辅导,确保学生在均衡的基础上得到整体提高。学校的领导每人包一个年级,年级的教学质量与班子成员的业绩挂钩、与班子成员的绩效挂钩。

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我校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把整体培训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做好业务学习笔记,提倡每节课后记教学随笔及反思,并经常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老带新、结对子、引路课、示范课、评优课、汇报课、外出进修培训等方式,通过岗位练兵、校本教研,青年教师大都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学成绩一直遥遥领先;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到外校、外省市学习先进经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今春,我校充分利用课内比教学这一平台,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将课内比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机结合,100%的学科、100%的教师参与到课内比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些活的开展,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现在我校有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区镇优质课教师15人,学科带头人6,多名教师被授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一年来由30多篇论文、优秀案例在市级以上发表、获奖。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012年是襄州区课堂教学改革攻坚年。在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如“二五五”课堂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机械模仿;平时一套检查时另一套,形而上学。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加强随堂听课和巡视检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常态化,促进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提高,随堂听课教师覆盖率达100%,学校领导随堂听课平均达30节。我们把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当做课题来研究,一年来,我们重点研究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导案、学案的融合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导学的有效性”、“学生思维深度、广度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等课题,实效性的课题研究,切实解决了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深化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写字教学促质量提高

练习书法能磨练学生的性格,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特别是语文学科成绩。我校以写字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我们狠抓教师写字基本功,为学生练字做出表率,为此学校为教师购买临摹字帖等参考资料、聘请书法专家指导、举行书法讲座、为每位教师的基本功练习准备一切必要物品。另一方面书法教师每周为学生上好两节写字课,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现、创造等能力,在班级开展习作交流、展览、竞赛等写字课外活动,在全校举行各科作业展览评比活动,评选书法小明星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写字(书法)比赛,让特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优的发展。去年春节前,学校组织开展写春联比赛活动,锻炼了学生,提高了素质。

目前我校写字教育进课表,有教师、有教材、师生有作业、已形成常规。一年来,由于重现写字教学,明显促进了我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连续几次全镇抽考位居全镇前茅,在全市英语口语竞赛、课本剧汇演,各级各类小学生作文、美术、科技等多项竞赛活动中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五、切实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

我校地处特殊,背靠城镇面向农村。离我镇龙头学校一路之隔,生源方面难以抗衡。“学困生”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瓶颈,极大程度地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我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抓手,切实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建起留守儿童辅导站,制订了具体计划,建立健全了关爱工作检查考核机制,定期对教师进行了考评;建立了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每学期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家长会),交流感情,摸索方法,总结经验;党员教师、学校领导、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学生结对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要求教师要细心观察,深入调查,要与学困生多接触,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年来,共有60多名学困生转化为中等生或优等生,低分率下降3%,及格率上升5%,优秀率上升6.5%。

务实创新发展演讲稿 篇5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践证明,任何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都必须立足学校实际,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本学年以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了师生“同步立体式”管理,使我校的教学工作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单汇报如下:

一、狠抓常规教学,实现师生“同步立体式”管理

近些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为此校 委会研究决定,本学年实行“同步立体式”管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夯实基础,备足后劲,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学期初,学校制定了《梁村乡中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梁村乡中心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不仅规范了教师的行为,而且为教师的工作评价提供了依据。

学校规定,教案、作业间周检查一次。由于督促、检查及时,教师做到了先备课,再上课,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同时有效地杜绝了以往教师补教案、补作业、不备课上课等不良现象。学生能够及时完成作业,教师做到及时批改,保证了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这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真正达到了“同步”,教学的效果就是在这种管理下才做到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

学校对师生采取“立体式”管理。一方面,教务处人员和值班领导每天检查上课、办公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检查上课,不仅检查

教师的上课情况(上课质量),还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状态),并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或指导。另一方面,利用“班级日志”,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各班设有学习委员,如实记录每天上课情况即教师有无违纪现象和课堂秩序如何,要求每天下午第四节交到教务处,教务处根据记录情况,对个别教师进行谈话教育。

二、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小学课堂改革实行“一校一模式”,并以同课异构、微课大赛的形式强力推进。

中学继续推行“四步探究法”。为巩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学校在本学年开展了创新课堂展示活动。本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以四步探究法为基础,每周每组展示一节创新课,每学期举行一次创新课展示大赛,为年轻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

2、修订《教师量化细则》,加大课改教师的量化分值,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以此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堂改革的积极性。

3、定期召开课堂教学改革交流会。通过交流、研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4、精读教育教学专著,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三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每周写一篇学习心得。

由于学校课改工作和常规工作做得扎实,措施到位,今年的教学

质量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在县教学评估中,我乡小学四年级语文,荣获全县第六名,中学七年级进入前1000名有2人(成绩排名845、945,全县共1478个学生),八年级进入前1000名有4人(成绩排名641、806、909、992,全县共1652个学生);在毕业会考中,我乡教师李永江所担班级的物理在全县十二个乡镇中荣获班级第五名,其他科目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今年中招,一中录取我校的学生成绩最高分512分,最低分439.5分,是近些年来我乡中招成绩最好的一次。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了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成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及音乐、书画等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校利用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积极开展文艺联欢会、趣味运动会和书画作品展示评比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挖掘,使学生在不断地展示中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在县举行的经典诵读大赛中,我校中小学代表队表现出色,均被评为“优秀代表队”。

在南乐县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中,梁村乡中心校代表队获得团体个人双丰收。小学组和中学组分获团体第二名、第四名;孙晓晴和闫佳瑶同学分别取得个人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并代表我县参加市级比赛。在濮阳市汉字听写大赛中,她们又一次一路闯关,过关斩将,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各种创建工作成绩斐然,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本学年以来,我校成功通过市领导验收,荣获“市校本教研示范校”,“市书香校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装备工作。去年暑假,学校又装备了三座实验室和两座仪器室,为学校的实验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冬学段所有配备仪器、器材设备全部登记造册、按要求上柜并且投入使用,来往账册齐全、完整。今年春天我校成功举办“南乐县实验室管理员培训班”,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好评。一年来,由于工作成绩显著,我校被评为“2013年濮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务实创新发展演讲稿 篇6

农村经济发展

――正市办事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摘要:正市是全县地理位置最偏远、基础设施最落后、经济条件最差的乡镇之一,经济发展任重道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实际,科学发展,就成为正市目前和今后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和谐小康新正市。

正市办事处作为全县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乡镇,在学习过程中,办事处党委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开展调研,问计基层群众,深刻剖析反思,积极探索促进正市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好办法。下面,就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正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浅谈几点体会。

一、发展现状

一是基础条件差,经济缺乏支柱产业。正市属偏远地区,是全县的干旱死角和交通死角,地薄田稀、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以传统的耕种和养殖为主。农民除劳务收入 外,仅靠红薯、豆子、花生和“稻谷加稻草”的原始模式维持,农产品停留在卖原料的层面,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同时,宗族派别思想、历史遗留问题较尖锐,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很差。

二是农民收入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全办事处12个行政村,除少数几个自然村有少量经营性收入及集体林木收入外,其他各村集体经济基本上一片空白。特别是近年来,大多数村组因修路和建学校等公益事业的投入较大,村级负债的现象普遍存在。老百姓增收途径相对狭窄,收入普遍较低,2008年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562元。

三是干部群众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由于交通和地理上的颓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封闭、老旧、僵化,小农观念大行其道,依赖思想层出不穷。干部群众的思想良莠不齐,村、组之间以及干部群众内部有派性,大局观念不强,创新意识不够,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四是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消费市场不活跃。因受地域及经济大环境影响,加上正市基础条件十分差,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不明显,对地方经济的引领功能不强。今年以来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对于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群众对于摩托车、冰箱和彩电等大件物品的购买量明显增加,但因大多数农民对该政策仍持观望态度,农村有效消费 需求仍显不足,农村消费市场仍不够活跃,缺乏明显的消费热点,增速远低于县外市场。

二、几点做法

近几年来,办事处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夯实三大基础(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实现正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立足实际,努力培植基础产业

办事处紧紧围绕“产业拉动、农业兴乡”的发展战略,按照“长抓林果、短抓烟畜”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实际,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持续增效,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打造正市“三花一瓜”(花生、黄花、黄花梨、西瓜)特色产品。按照“扩面积、促产量、保增收”的要求,大力发展烤烟生产,不断恢复和发展烤烟产业,完成烤烟种植面积640亩,可完成收购任务1800担以上。加大耕地抛荒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切实发展农业生产。引进、扶持熊家村油茶低改项目,完成油菜低改600余亩。同时,努力培植本地税源,实现财政稳步增长。目前,家庭式毛织加工企业达16家,6个规模型猪场纷纷落户正市,2个大型砖厂先后投入生产。一言以蔽之,正市找准了一条加快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二)夯实后劲,不断改善基础设施

一是全面实现通乡、通村公路水泥硬化,解决出行难问题。2008年5月,随着楠正公路的顺利通车运行,正市通乡和通村公路工程已基本完成。到目前为止,全办事处除蓝后村未修通水泥路外(已立项,正在筹资修建中),其余村均修好了通村水泥公路,解决了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也一举摘掉了正市“巴泥公社”的帽子。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改善办公条件。目前,总造价86万元的办事处机关综合楼(其中财政拨付42万元,自筹44万元)、正市卫生院(总造价40多万元)和正市客运站(总造价45万元)等基建工程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

三是加大水利设施建设,解决民本民生问题。今年以来,办事处对辖区内红卫、南岭冲、蒋家洞和笔架石且等数座骨干山塘水库进行了整治,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同时,积极争取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顺利完成正市村和朋佳村人饮安全项目立项和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村人畜饮水困难的瓶颈问题。

(三)完善制度,切实抓好基础工作

1、健全制度,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健全相关制度,鼓励人员分流,严格执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和优化组合,提升 危机感,调动工作积极性。科学制定考核制度,实行“三考”(即考勤、考评、考绩)相结合方式,严格兑现奖惩,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2、搞好团结,加强班子建设。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内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形成工作合力。高度关心干部职工的成长和实际困难,努力营造“革命大家庭”的氛围。通过这样,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人心齐、风气正、干劲足、事业兴”的良好势头。

3、统筹协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一是计生工作突出夯实基础。孕环情普查工作全面铺开,社会抚养费征收(2008年全县排名第三)和“四大手术”任务完成情况排名均保持靠前;二是稳定工作注重日常积累,时刻绷紧“稳定”这根弦,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三是经济工作首抓培植税源。2008年,办事处因工作突出被评为全县财税工作先进单位,荣获财源建设二等奖,高质量地完成了县委、政府下达的财税任务。今年又提前一个月完成财税“双过半”任务。

三、立足实际,找准路子,促进正市又好又快发展 就正市的现状而言,建设和谐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和今后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群众观念,充分利用好正市自身优势 把科学发展的观念逐步灌输到干部、群众的头脑中,进 一步转变干部、群众观念,开办各类“科技下乡”培训,把科学知识送到群众中。同时,组织乡、村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观摩,不定期地开展学习培训,从思想上改变他们陈旧的观念,更好地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奔小康。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培植经济增长点 一是要加大招商力度。建设资金匮乏一直是制约正市发展的瓶颈,就正市目前发展滞后、少人问津的现状来说,要带领群众走出新路子,必须从“借力”、“借势”上狠下功夫。把推进招商引资和壮大民营经济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力争在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注重利用正市的农业资源,力争在特色产业招商上求突破。通过特色招商,实现资本和产业集聚,推动乡镇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要依托正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的特色,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将外资、设备和技术引进来,对黄花、花生、大豆等特色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也可以适应正市的实际生产力水平需要,试着将畜牧养殖与肉制品深加工相结合。另外,充分利用正市人力资源丰富、经营环境好的优势,将家庭作坊式毛织加工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三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着眼物流业的发展,通过 外引内联,将正市的农副产品推向市场。抓好市场扩容和规范工作,提升人气,刺激第三产业发展。要着重打好“生态农家乐”这块牌,以姑婆岩、红卫水库和笔架石且水库为核心,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三)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培育特色产业

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正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加快全办事处经济发展就必须在整个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上有新的突破。要结合正市区域特色,科学布局产业,举全部之力,重点培育特色产业,努力形成特色农业经济占主体的格局,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牲猪、山羊和冷配牛的科学养殖;根据正市西瓜甜、脆,黄花梨等瓜果口感好的优势,规模发展瓜果种植,并且要把这种区位优势化为品牌效应,积极打造“正市瓜果之乡”的金字招牌。同时,大力发展产效快、收益高的烤烟特色种植,逐步恢复正市烤烟主产区的地位。

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 机,以通村公路为重点,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和村、组道路硬化问题,统筹考虑水利建设与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抓紧治理病险水库,有效增加灌溉面积。同时,要在政策措施上放活,要放宽政策,坚持筑巢引凤,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9年7月13日

务实创新发展演讲稿 篇7

《意见》从统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 指出了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所提的政策措施都是着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甘肃省发展的突出问题, 目标明确, 项目具体, 重点突出, 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具体措施中指出, 要从优化空间布局出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消除发展瓶颈制约;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能源基地建设,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这些支持甘肃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具体项目, 涵盖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为走出一条符合甘肃省情、具有甘肃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甘肃省各级财政部门一方面要把握机遇, 协作配合, 积极争取落实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要按照《意见》的指导, 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 支持道路交通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努力改善甘肃省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与中央政策对接, 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支持发展农业生产, 促进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大“两州两市”和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积极争取中央扶贫资金投入, 扩大扶贫小额信贷规模, 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 研究探索创新对口支援方式,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 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效应, 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投入、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推进重点财源建设, 支持科技创新、高新技术改造和循环经济发展, 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继续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切实加强收入征管, 强化支出管理,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 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保障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促进财政持续健康发展。

务实创新抓党建 篇8

坚持抓班子,开展“四好”创建活动

机电公司党委把抓好班子建设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部署,扎实开展,抓好落实。

深化“四好”班子创建活动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机电公司党委细化、量化“四好”领导班子的考核标准,把创建活动延伸到厂处领导班子,进一步规范创建活动程序,坚持定期检查考核,扎实地抓好创建活动。各厂处班子能够结合实际明确创建重点,自觉接受职工和组织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带领职工,确保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加强班子成员学习交流坚持召开每日下午领导班子碰头会、月成本分析会和每季度务虚会,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班子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应变、开拓创新、风险防范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勤政务实,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公司重大决策、生产经营、人事任免、职工分配等重大问题集体研究,使决策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依法经营。

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在攀钢新3#高炉施工中,公司领导实行现场值班和24小时工作制,为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职能部门、参战单位负责人进驻现场,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确保了新3#高炉网络节点,刷新了2005年施工产值和利润纪录,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特别是在参与白马铁矿建设中,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参战单位党政一把手进驻现场,协调施工组织管理,确保了白马工程建设网络节点。

坚持抓结合,服务生产经营中心工作

服从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这是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所在, 只有与企业的重点和中心工作结合在一起,党建工作才会有所作为。

不断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职工,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分阶段、分层次、有主题、形式多样地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如面对企业改革改制的形势,召开班组、工程处、公司三个层面对话会和不同形势的座谈会,为职工释疑解惑,提高职工对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

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党支部书记讲党课竞赛、领导干部为现场职工讲党课、为职工送劳动保护箱和主题实践活动等,使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基层组织得到加强、职工群众收到实惠、各项工作得到促进。同时,建立并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为党员讲党课、为职工办实事好事、党建特色活动、厂务公开班务公开等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企业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行党政干部交叉任职交叉任职关键就是要认真履责、承担义务。党支部书记作为行政第一副职,不仅要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还要负责具体工程项目或行政工作,熟悉行政管理业务,从而为有效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条件。行政干部也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抓好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加大了对干部的培养、管理、使用和干部交流力度,注重党政干部、机关基层干部、不同岗位干部之间的交流,将一大批有经验、会管理、善经营的干部调整充实到主要领导岗位上来,先后将部分党群干部调整到工程处主任、项目经理岗位,将部分行政岗位上的同志调整到党支部书记岗位,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复合型干部队伍正在形成。

坚持抓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公司党委把党建工作重点放在支部,提出了“支部班子要坚强,党员队伍要过硬,基础工作要扎实,思想工作要活跃,保证监督要有力”的要求,并认真抓好落实。

开展“特色党建”活动2006年,公司党政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提出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增强机电核心竞争力”的工作主线,各党支部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党建活动内容,如电气安装工程处开展党员技能“达标”活动,机动公司开展“服务明星竞赛”活动,检修工程处开展“党员‘四比’服务竞赛”活动。

丰富党支部活动载体在开展党建特色活动中,注重与党的日常工作、“增效益、保目标”、“党员一带三”、“先锋·旗帜”、“党员争当机电核心员工”、读书活动和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党支部活动的载体更加丰富。如在煤化工厂1#焦炉烟气转换阀调试时,由于高温和环境恶劣,给多少工资协作队伍都不愿干,第二机械安装工程处党支部组织有16人参加的党员突击队,通过5天连续攻关,确保了调试节点。

规范党建基础工作推进党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每月定期召开政工例会,对党建工作进行部署、检查、总结和考核,并形成会议纪要,逐项进行检查和落实;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做到哪里有工地、有党员,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并认真做好在外施工队伍的党建工作;统一规范了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台账,设置并规范了各支部“党员活动室”;注重工作指导,召开党支部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加强支部工作的经验交流和相互借鉴,采取“以会代训”及党支部书记讲党课竞赛等形式,培训党支部书记,为提高公司党建工作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抓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组织的作用和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党员作用和形象来展示的,公司党委把党员作用的发挥作为保持和体现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方面来抓。

激励党员“争当核心员工”为了落实公司党政提出的工作主线,引导广大党员带头提高自身素质,公司党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争当机电核心员工”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着力提高全体党员学习、动脑、实践、凝聚、领悟“五种能力”,努力为党员搭建学习平台、自主创新平台、技术练武平台、实践建功平台、联系群众平台,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体现“思想素质明显高于群众,业务技能明显好于群众,岗位业绩明显优于群众,组织观念明显强于群众”,争当机电的核心员工,成为工作中的骨干,技术上的行家。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党员先进性公司党委注重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党员通过自学、座谈、讨论、领导干部讲党课、征求意见、谈心等形式,找准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主动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在参与三期工程建设的实践中体现了先进性,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党员先上,重活、脏活、累活抢在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办法保证工期、安全和质量。

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刻群众看党员和干部”,党员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司党委大力开展“党员素质工程建设”,注重党员教育的经常性和实效性,通过“党员示范岗”、民主评议、党员技能“达标”、处置不合格党员等措施,采取入党纪念日向党员送贺卡、送感谢信等形式,不断强化党员管理,促进了党员先进性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坚持抓文化,发挥促进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它的企业精神、精神内核、经营理念等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战略定位,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企业融入市场,求得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党委提炼出的“打造精品、铸造铁军”的“铁军”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营造出了建设机电特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做到了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拓一方市场,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了企业形象。将创建良好的施工环境作为展示公司形象的窗口,做到施工现场宣传布置、施工临建、定置管理与工程施工同步,积极开展质量文化、安全文化、执行文化、廉洁文化等子文化建设。以《机电风貌》、机电公司画册、职工文体活动等载体和形式,大力宣传机电公司形象,在鼓舞职工士气的同时,不断提高公司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维护企业队伍稳定两级党政领导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实效性。管理干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变上访为“下访”,深入基层,了解思想热点、改制疑点、生活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举办法治文化建设知识竞赛、“八荣八耻”巡回演讲、厂务公开、不同层次及不同形式的对话会等,坚持职工民主管理,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走访慰问职工100%,职工生病住院探望率达100%,对帮困职工领导干部与其结对子,为职工送劳动保护箱等,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立离退休职工管理领导小组和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领导小组,丰富离退休职工的文化生活,发挥老同志余热,确保离退休职工队伍的稳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争创文明施工单位和示范工号、示范班组、争当文明职工为载体,认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及特种作业相关规定等法治文化建设,强化职工法制意识,掌握企业规章制度,规范了员工行为。另外加强宣传工作,突出重点抓好施工现场技术骨干、典型人物、先进集体的报道, 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营造出了奋发向上的氛围,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积极支持。

上一篇:春节拜祝福语下一篇:《变色花》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