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推荐6篇)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 篇1

总分布图

●A片区:

中国馆

外国国家馆(除东南亚外的亚洲国家)●B片区:

主题馆

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国家馆

国际组织馆

公共活动中心

演艺中心 ●C片区:

外国国家馆(欧洲、美洲和非洲国家)●D片区:

企业馆 ●E片区:

企业馆

城市文明馆

城市最佳实践区

单一介绍: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一共有三层。一楼的“序厅”,通透明亮。中央 的“艺术模型”,集上海新老标志性建筑于一体。

二楼展厅是走进世博,现代化的模型展示了世博的整个规划。尤其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三楼展厅中央有按上海市实际面积缩小500倍制作的城市模型、介绍了内环以内的城貌,因为未标路名,我们都找不到自己的居住所在,只能以黄浦江为界分清浦东和浦西。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创意之馆)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创意之馆”(a Pavilion of Ideas)。计划2009夏天之前将开工建设。创意展馆是一个独特的展示装置。它安置在一个乡村田间,上面是森林遮盖,两侧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观众席,展览区,商店以及接待区均座落其中。

◇ 上海世博会尼泊尔国家馆

展馆主题: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

造型亮点:异域之魂

尼泊尔国家馆的主题是“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截取了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上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尼泊尔展馆将重点突出本国在环保、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方面所做的努力。

◇ 上海世博会瑞士国家馆

瑞士馆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空中俯瞰,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

瑞士馆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将为日本爱知世博会瑞士馆的3倍。瑞士馆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设计团队还运用中国阴阳原理,将缆车作为游戏元素纳入到设计之中,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升入馆顶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世界。

◇ 上海世博会卢森堡国家馆

展馆主题:亦小亦美

造型亮点:“袖珍”的森林和堡垒

卢森堡国家馆在设计理念上将突出卢森堡被称为“欧洲绿色心脏”的国家特殊身份。展馆的设计者设想出了一种几乎只用独块巨石的雕刻方法,这实际上受到了中文传统译名“卢森堡”的影响。中文“卢森堡”的意思是“森林和堡垒”,所以卢森堡展馆自喻为一个周围绿树环绕的开放式森林。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有许多通向邻处的宽敞出口的堡垒,环绕着中世纪塔楼。

◇ 上海世博会波兰国家馆

波兰馆主题:“人类创造城市”,分为“人类,创造力,城市”三个概念。

整座展馆像用几张剪纸粘贴而成,阳光透过“剪掉”的缝隙照进大厅。近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国家馆展馆建筑设计方案揭晓,该馆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通过视觉的刺激,让观众获得有趣的体验。

波兰馆将是波兰建筑成就的一个展示,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将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参观者。其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照入大厅。展

馆的展示空间呈几何状,可以被分割成几个小区域,用于小型展览、音乐演出、售卖物品等。

主展馆的灯光将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银幕,播放波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视频。同时,展馆的设计同样充满着人性化,比如在开放式的餐厅处为排队的游客提供了遮阳的场地。

◇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国家馆

展馆主题:通过科学和技术创新来重塑城市社区

造型亮点:绿洲竹篮天然降温

从远处看,西班牙馆是一个不规则的篮子形状,建筑外墙圆润灵动,高低起伏,和普通四方形建筑外观有很大不同。据悉,整个展馆是用钢建筑建成,然后用柳枝、竹子等材料覆盖钢结构,呈现一栋亲近自然的“藤编”建筑物

◇ 上海世博会荷兰国家馆

展馆主题:快乐街 造型亮点:变幻多姿的灯光效果

荷兰国家馆的名字为“快乐街”。整个设计是沿着一整条街进行布置。设计师准备了17幢不同装饰风格的房子,每幢都是一个小展馆,来展现荷兰在空间、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创新。届时,这些小屋将像熟透的苹果一般挂在快乐街上,而不是呆板无趣地列成一排,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这条快乐街。快乐街希望告诉人们:路,还有另一条。即使现实中不可行,但能在快乐街上感受变化着的欢愉,也就足够了。快乐街倡导的正是一种人文关怀。

◇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

展馆主题:心之和,技之和

造型亮点:有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展区,形态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

日本国家馆的参展主题为“心之和,技之和”。展馆高约24米,占地6000平方米。分为过去、现在、未来3大展区,形态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展馆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展馆外部被可发电的超轻型薄膜所包围,而展馆内将会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的技术。这次上海世博会的日本国家馆继承了2005年爱知世博会“与自然共生”的理念。期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日本和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新型的城市生活的形态。

◇ 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

新颖美丽的丹麦馆将由两个环形轨道构成,形成室内和室外部分,并由一个连贯性的平台连接,它将呈现包括一个盐水池、上百辆自行车、或许还有小美人鱼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幸福生活,童话乐园” 的展览主题是指生活方式

◇ 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国家馆

展馆主题:战胜挑战:

澳大利亚将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自行建设一座占地面积达4800平方米的国家展馆,其 针对城市未来的澳大利亚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探讨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化和全球化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展示澳大利亚自然风光,向参观者呈献“世界上最适宜居住地”—澳大利亚如何缔造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和谐。

◇ 上海世博会德国国家馆

2008年5月22日,德国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正式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并宣布将以独立展馆的形式参展上海世博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呈现一座“和谐都市”。

“动力之源”厅是展馆的磁场,它

生成的能量维系着都市的生命力。最多可以有750名参观者进入展馆,分布在环绕着展厅中心的螺旋状回廊上,观看金属球。直径达3米、重量是1000公斤的金属球从大厅顶部悬垂直下,表面上装有3万根发光二极管。这里将有一个5分钟的节目。在这五分钟之内,球面上将显现不同的图像、各种色彩和图形。它将成为德国回应2010年世博会倡议的象征。要想使金属球做出回应,参观者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

加拿大展馆的主题“充满生机的宜居住城市: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将建造在浦东世博园区的C片区,规划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

展馆由三幢大型几何体建筑组成,展馆的中央是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参观者可以经由包括一个表演区的公共区域进入展馆

加拿大展馆将吸引总共550万名访客前来参观,平均每日多达3万人次。

◇ 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

展馆主题:感性城市

“感性城市”外观简洁明了,将以脱离地面的漂浮形式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突出法式庭院风采,尽显水韵之美。据了解,设计师将平衡理念作为设计背景,从各方视角探讨法国形象标志和魅力,并通过创新的科学技术,在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示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 上海世博会意大利国家馆

展馆主题:人之城

该建筑由20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着意大利20个大区,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分裂的马赛克,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关系。参观者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集上海石库门弄堂与意大利广场为一体的城区。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 篇2

对于世博会我想发表自己的感想, 而不是作报告。我当过承包商, 当过官员, 当过甲方, 当过乙方, 啥都当过, 就是说搞了一辈子建筑。为此, 我想发表三点感想。

一、建筑让城市更精彩

我看世博会有一个主题, 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我觉得建筑让城市更精彩。

1. 建筑与人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所有的建筑, 一切把人摆在第一位,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无论从建筑美学、建筑结构都是为了人去考虑的。

2. 建筑与城市

从建筑哲学来看, 如果一栋房子或者某一个单项建筑是建筑微观的话, 那么城市就是建筑的宏观, 城市离不开建筑, 城市之美是由建筑之美所决定的。

二、二十一世纪就建筑结构来说是钢结构的世纪

2000年, 当时我是建设部总工程师, 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钢结构论坛会上我发表了一个观点:二十一世纪就建筑结构来讲是钢结构的世纪。为什么这么说?有两点:一是钢的产量。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 五六十年代是节约用钢的, 我们没敢用。最早的大跃进年代, 我们把家里脸盆等拿去大炼钢铁, 那个时候没钢, 要节约用钢。到了八十年代, 上个世纪80-90年, 我们提出合理用钢, 不是节约了, 能够合理, 你就用钢。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我们是世界上产钢量最大的一个国家, 全世界产钢量最高的是中国。我们现在提出鼓励发展用钢, 但是现在我们和国际上比较, 我们建筑用钢占整个用钢量才3%到5%左右, 发达国家占到18%, 甚至到25%。就是说我们的机会很好, 钢有的是, 我们在建筑上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二是钢结构的发展优势。在座都是搞建筑的, 我不在这儿多说了。钢结构的自重轻, 钢结构的建筑可利用面积大, 就是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之比, 钢筋混凝土70%左右, 钢结构达到85%, 可使用面积大, 钢结构可再生, 可循环, 钢结构是绿色建筑等等, 所以钢结构具有发展优势。

三、现代建筑发展趋势

1. 现代建筑新概念

从上海世博建筑我们再来看看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现代建筑有很多新的概念, 这个我不在这里多讲了, 比如刚才曹总讲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 建筑现在的概念越来越多。我在韩国看到一个2015年的住宅设想, 当时我一看很滑稽, 大概这个房子也就是150平米到200平米, 进去一看是空的, 啥都没有。这是住宅啊, 我说睡觉怎么办?他说睡觉好办呀, 墙上按钮一按, 这面墙下来了, 双人铺, 单人铺都有了。我说吃饭呢?这个墙一摁厨具下来了, 厨房用具、餐具都下来了。那面墙再一按, 变成卡拉OK, 开个Paty, 什么都下来了。就那么个房子, 仅仅是一个空间。我们得考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等一些新的概念的出现。

2. 低碳文明社会的工程创新

人类社会分为三大文明, 最早的文明是农业文明, 从猴子变成人, 变成人以后不只吃野果子, 需要种植, 发明了农业。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 现在工业文明走到现在, 今天强调低碳文明。什么叫低碳?以三低为特征, 就是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特征的经济和社会。那么作为工程来讲, 我们要考虑建筑的能耗, 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 门窗又占建筑能耗的40%左右。建筑节能任务相当的重。

我们世博会大部分场馆建设都是采用的轻钢结构和钢结构, 发达国家70%~80%的住宅是钢结构, 我们现在大量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世博场馆有的是钢结构, 钢和钢索结构, 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 钢和模板、木材、有机材料结构组成的建筑。

3. 大力发展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我们要把建筑从耗能变成产能, 那就是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

德国的农村很值得一看, 农民的屋顶都改造成太阳能, 太阳能的电都是上网的, 并网以后网上给4毛钱一度电, 生活用电是两毛钱一度, 他就赚两毛, 他算这个帐大概三年到三年半时间把太阳能投资全部收回, 这个房子就赚钱了。所以这种政策非常好, 我们国家现在采取的是补助政策, 凡是搞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 一度电补助两毛钱, 要经过建设部和财政部的审批才给你安排, 这个政策也带动了各个地方上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工程的积极性。

可再生能源在发展的过程之中, 除太阳能屋顶幕墙以及其它各种太阳能基础设施以外, 还有城市地热利用的问题, 还有风能在建筑上的使用。就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 建筑由耗能变成产能, 这也是一场革命, 这也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趋势。

我刚才讲了三个趋势:一个是现代建筑的概念趋势, 就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等;第二个是钢结构, 我觉得要大力发展钢结构, 包括钢结构的工业房地产开发、钢结构的民用房地产开发以及轻钢结构的标准学校、标准卫生所、标准厂房的开发等等;第三个就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 篇3

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国家馆日:10月1日

中国国家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型“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16 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中国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

香港馆

主题:香港——无限城市,智能城市

场馆特色:该馆分为3层,馆名为“无限空间”,意念来自香港城市发展的不同层次。

香港馆最终选定的设计创意则是“无限空间”,将主要着力于展现香港所拥有的完善基础设施,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先进的资讯科技设施,资金、货物、资讯的自由流通以及中西多元文化荟萃、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城市生活等“软”、“硬”元素。作为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的55个城市案例之一,香港希望向公众展示的是这些年来在推广“智能卡、智能城市、智能生活”上所获得的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澳门馆

主题:澳门——文化交融,和谐体现

造型亮点:澳门馆确定以“玉兔宫灯”方案作为外形设计蓝图

兔子是和谐相容的象征,机灵通达的化身,澳门馆设计灵感来自于古时的兔子灯笼外型。“玉兔”外层以双层玻璃薄膜为材料,可以不停地更换颜色,而且外墙也是一个荧光屏,可以展示不同的影像。兔子的头部和尾部是一个气球,可以任意上升或下降,以此吸引参观者。“玉兔”内部由一条螺旋形长斜坡组成,在斜坡两旁设有展示器,由地面直达上层平台。这一条螺旋形长斜坡亦是一个舞台。澳门馆同样贯彻着环保的理念。馆外层上半部以太阳能板作为能源提供,在内部有一个雨水收集器,用作水的循环再使用。建造时以铁金属为主材料,省掉许多耗水的材料。所有建筑材料都可以循环利用,以此避免污染环境。

台湾馆

主题: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

造型亮点:亮丽的“山水心灯”建筑外观

形象大使:艺人林志玲等16位亲善大使

台湾馆其创意是以东方哲学为主轴,衬托本届世博大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台湾馆以“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为参展主题,由山形建筑体、点灯水台、巨型玻璃天灯与LED灯心球幕组成,于2009年8月17日正式动工建设。

台湾馆的展示主题为“山水心灯”,七大展示内容分别为心灵剧场、点灯水台、台湾之心、台湾之窗、心灵剧场、城市主题广场和城市艺廊,其中心灵剧场、点灯水台和城市主题广场是重点展示区域。 点灯水台是整个场馆的亮点,这里是参观者进行点灯仪式的场所。世博会台湾馆的“山水心灯”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五行”理念:天灯的钢架代表五行的“金”;木制的祈福台代表五行的“木”;内外环状水池的水,取自于日月潭及太平洋,代表五行的“水”;耀眼发光的LED天灯象征五行的“火”;台面的地砖以台湾陶土烧制而成,则代表五行的“土”。当参观者在灯下许愿时,LED屏上将显示祈福的天灯冉冉升空的奇妙影像。

日本国家馆

主题:“心之和、技之和”

造型亮点: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垒”

展馆名称: 紫蚕岛

口号:连接起来,为了和美的未来!

国家馆日:6月12 日

银白色的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这让日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日本展馆延续了爱知世博会“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而在展示方面,日本馆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两种形态,通过对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的讲述,让参观者在视觉、触觉、听觉的感受下,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新型的城市生活形态。

印度国家馆

主题:城市与和谐

造型亮点:“万象和谐”

国家馆日:8月18 日

印度馆设计灵感全部源自印度最古老、最气势恢宏的建筑。印度馆使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均为可再利用材料。建筑设计中大力推行低能耗的手工材料,鼓励重复利用。小型风车与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充分利用永久性的可再生能源。零化学物质的场馆设计,安全排放无污染。中央穹顶外覆各种草本植物,配以铜质生命之树,楠竹网格与钢筋混凝土的使用织就了一个吸音天花板。太阳能电池板、风车以及穹顶上草本与竹木等建筑元素的运用,充分体现节能高效的理念。

丰富的传统文化、多样化的宗教信仰、传统与现代科技发展、城市和农村的融合都将是印度馆的展示内容。印度馆所有的展示都围绕“城市与和谐”的主题展开。同时,印度展馆也展现了城市生活的演变,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不断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前,社会不同部门、不同阶层、城乡之间如何以贸易和服务的交换获得最大程度的和谐共处。此外,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印度科技产业,如创意设计、科学技术以及最新技术的展示也将是展示重点,包括信息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多家印度前沿公司也都将在世博会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巴基斯坦国家馆

主题:城市多样化的和谐

造型亮点:异域之魂

国家馆日:8月14日

巴基斯坦馆的外观按16 世纪修建的拉合尔古堡以“1:1”比例复制而成。有所不同的是,在位于世博园区的这座“古堡”内,将展现充满活力和现代元素的巴基斯坦。

步入巴基斯坦馆,可以一路领略巴基斯坦城乡的发展历程,首都伊斯兰堡的迤逦风光,巴基斯坦的宗教、民族等。包括全息成像技术在内的多媒体展示手段都将被运用到巴基斯坦馆内。

中巴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也将在巴基斯坦馆呈现。展示内容还将带着人们追忆“丝绸之路”的风光。

韩国国家馆

主题:和谐城市,多彩生活(Friendly City, Colorful Life)

造型亮点:韩文体现在外观之中

形象大使:张娜拉

国家馆日:5月26 日

韩文,作为韩国最优秀的发明之一,被直接体现在展馆的外观设计之中,韩文特有的几何特征也在建筑上得到完美阐释。

游客们可以在上海“踏上”首尔的土地,展馆一层就是缩小了三百倍的韩国首都首尔;文化、人性、科技、自然这些韩国的城市信息将在二层通过各种高科技的手段演绎,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体现韩国城市的各个图景,包括韩食、韩服、韩国音乐等。

2012 年的丽水世博会,将在这里提前展现。在描述未来的“I Ocean”部分,游客可以看到形象化的“海浪”,了解丽水世博会的海洋主题。

以色列国家馆

主题:“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造型亮点:由两座如同环抱在一起的双手组成的流线型建筑体

国家馆日:5月6 日

以色列国家馆由两座流线型建筑体组成,好像环抱在一起的双手,又好似一只海中的贝壳。为了突出上海这座沿海城市,也为了呼应“海宝”的名称,以色列国家馆特意为展馆取名“海贝壳”。这只美丽的贝壳不仅要向参观者展现传统的犹太文化,更要展示不断进步的犹太文化,并通过各种展示形式,传递犹太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共通之处。

在建筑上,以色列馆也尽显“创新与未来”。低语花园、光之厅、创新厅等三个体验区,让参观者亲身体验现代技术带来的视听享受。在低语花园中,参观者可以同自然对话;在光之厅里,能与犹太的历史进行交谈。整个展馆最精彩的部分在创新厅,游客们将在这里享受到一场由漂浮在三维空间里的灯球所呈现的360度视听演出,演出将展现以色列在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及重要成果,让参观者与未来的挑战进行一场思想的碰撞。

尼泊尔国家馆

主题:“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

造型亮点:大型佛塔形式为主体

国家馆日:9月3日

2007 年11月16 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尼泊尔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尼泊尔约有2642 万人口(2006 年7 月统计),其中有86.2%的人民信奉印度教,7.8%信奉佛教,3.8%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其他宗教人口占2.2%。而它的首都加德满都更是一座“寺庙之城”。而尼泊尔国家馆的主题正是希望通过加德满都,为城市寻找灵魂,探索它的过去及未来。

主题为“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的尼泊尔国家馆,截取了首都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

尼泊尔展馆的另一个亮点,是突出尼泊尔在环保、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沙特阿拉伯国家馆

主题:生命的活力

造型亮点:丝路宝船

沙特阿拉伯展馆将展现对沙特阿拉伯城市崛起和发展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五大核心。

沙特馆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规模仅次于中国馆,“生命的活力”就是这座建筑的主题。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更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底部和甲板种满了沙特标志性植物:枣椰树。大船的构造更是高科技。主体建筑虽然没有一扇门和窗户,但光线十足,空气畅通。原来它不是从太阳那里直接得到光线,而是利用并转化光能。风则是从悬空的底部缓缓吹来,实现能源的环保利用。馆内除了展示绵延数千年的丝绸之路交流,介绍沙特地理位置、人口、历史、政治等国情,还有全世界最大的IMAX3D影院。游人将被1600 平方米的屏幕全方位环绕,感受高科技的全新魅力。

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将展示沙特人1200 平方米的帐篷杰作。这些帐篷能够根据日光强弱自动开合,沙特人叫它聪明帐篷、智慧帐篷。

阿联酋国家馆

主题:梦想的力量

造型亮点:模仿天然沙丘

国家馆日:9月27日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 篇4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观了上海2010世博会,并着重对世博会远大馆建筑节能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调查:

一、节能理念及方法

绿色,代表环保、代表低碳、代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贯穿整个世博会的建设过程,也为远大馆所重视。而在远大馆,这种理念被更具体的理解为传播建筑节能和空气健康,让观众体验人类未来健康而朴素的生活方式。

在远大馆,通过建造理念方法的革新、节能材料的应用,将未来生活的方向清晰的展现的参观者面前。

二、成果展示

远大的节能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其在世博会的展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一天建成远大馆

一天建成一座房屋,或许是天方夜谭,但远大却做到了,在24小时内建成一座6层楼高的建筑物,即远大馆。这24小时内,远大的工作人员完成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土建和装修,包括所有主题构件及门窗。

远大通过工厂预制所有部件,在现场进行组装这样做的好处除了大大节约人力物力,其建筑垃圾只有传统施工所产生垃圾的1%,此外,该建筑的耗能也只相当于传统建筑的20%,生动体现了上海世博会“低碳、节能”的理念。而且,这座远大馆通过国家抗震9度测试,达到全球最高等级,且较其他同类建筑节省6倍原材料、5倍能源,可谓是优点多多。

这是远大将自身关于建筑节能的成果,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现在参观者面前,惊讶之余,作为即将从事建筑行业的一名学生,我对未来的建筑节能发展更有信心。

2、不用电的空调

夏天到了,空调给人们带来凉爽,但其耗电量也是众所周知的,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而远大20年前就发明了非电空调,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今天,观众在诺大的世博园区各个场馆体验到的凉爽空气,正是来自远大这项神奇的发明。而更神奇的是,由于用火直接转换为冷,省掉了电空调所需的5次能量转换:燃料转热能(锅炉)、转机械能(蜗轮)、转电能(电机)、又转回机械能(压缩机)、最终转为冷能(换热器),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每次能量转换都伴随着损耗,因此,电空调比非电空调多耗能2倍。在世博园区,非电空调因节能而减排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种了400万棵树,一片32平方公里的森林。

伸手触摸空调外机的铜管,一片冰凉,馆内凉爽舒适的温度也更进一步说明其制冷效果非常好。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保节能的不断重视,这项科技成果一定会早日进入普通人家。

3、节能房屋建筑

对于未来的房屋建筑,远大也有自己的理解,节能、健康,打造生态极简主义建筑,这也是远大馆的造型亮点。

在节能科技体验厅,展厅外设置的一个零下20°C的环境,展厅内用不同厚度保温层墙体、不同材料的门窗框以及不同层数玻璃的窗户,进行保温效果的比较,通过实时显示的温度以及感官的触摸,让参观者亲身体验节能产品的优势。

而这座远大馆展示的节能住宅,窗户要是多层的,并且是塑窗框,这样能有效隔热。遮阳要从传统的内遮阳转变成外遮阳,室外的热量才能最实际的被停留在户外。墙体进行厚保温,就像给房屋穿了件外套。这样的建筑,其能耗仅相当于常规建筑的20%,却比常规建筑舒适的多。

三、未来前景

远大馆里呈现了一个“生命手机”的造型,通过这样一个其实是手机和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的混合体,发给参观者一条生命短信,让参观者真正明白,如果想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必须“做三件事”:一节能、二节能、三还是节能,因为浪费能源直接制造空气污染。而在空气污染尚未彻底消除的年代,每个公民应该随时随地用科学仪器来了解空气、来监督污染,并尽可能用空气净化机来减轻室内污染,毕竟,人有90%时间是在室内。

在未来,人们更多的会寻找一种健康、节能、绿色的生活方式,这是对我们这一代建筑工程人员的要求,也是我们工作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 篇5

近年来,能源告急、资源告急、环境告急……全球近70亿人的需求几乎要把地球的生态环境推向崩溃的边缘。这些都是人类不尊重自然、不遵守自然规律所造成的后果。而只有协调好人类和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世界性课题的背景下,各国于2010年5月召开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上竞相展示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如我们中国馆的巨型红色屋顶是由相互契合的木头建成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这种结构在我国建筑体系里称为“斗拱”,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 000年前。上海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博会)的中国馆还通过利用太阳光和2 000条用回收的牛奶饮料包装纸制造的长椅等来践行绿色宣言。

西班牙馆因采用了独特的“藤板”材料建造,外形酷似“大篮子”,其设计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就吸引了大量眼球。8 524块色泽深浅不一的藤条板,包裹在用先进技术造就的钢玻璃结构外,呈现出如波浪起伏般的流线型。阳光透过藤条缝隙,洒落在展馆内部,为游客带来梦幻般的感受。“编织”西班牙馆流线型的外墙,用掉了8 524块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该展馆还体现了“跳出传统建筑的四方造型”的理念,创造出一个新颖别致的进出方便、流动自如的空间。

《印度时报》网站于2010年5月2日发表了题为《未来城市全是木头建的,没有混凝土?》的文章。该文章说:“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里,各国搭建起各种富有想象力的建筑。如果人们相信它们的话,那么未来城市里的建筑将由木头、竹子和砂岩构成,而混凝土将被避免使用。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世博园’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用最环保材料建成的惊人建筑,目的是给这次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增光添彩。”

总之,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旨在呼吁世界为改善城市生活找出持久的解决方案,其给我们公路建设中对混凝土的循环利用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2 混凝土的循环利用

混凝土是人类社会各项建筑建设工程中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近几年,全世界混凝土使用量均达数十亿吨,而我国的混凝土用量则居全球之冠,年用量超过20亿吨,其中骨料含量约占70%,为此而消耗自然界大量的有限资源。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最近在国际会议上透露:“我国每年有20亿m2的新建面积,而只能持续使用25~30年,但每1万m2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 000~12 000t建筑垃圾。据了解,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因此,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再生骨料混凝土是发展绿色混凝土的重要途径之一。事实上,在大量拆除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废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再生利用的。如果将其进行破碎、分选,加工成不同粒径的碎块,制成再生混凝土骨料,用到新建筑物的材料上,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部分建筑废料的处理问题,同时减少运输量和天然骨料的使用量。

2.1 国外成功经验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用废弃混凝土、废砖块、废砂浆作骨料,加入水泥砂浆拌制的混凝土。废弃混凝土的循环再利用最早开始于欧洲。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与测试试验所联合会于1976年成立了混凝土拆除和再利用技术委员会,开始研究废弃混凝土的消化与再生利用,并且将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用于高速公路等实际工程。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将建筑垃圾视为了“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混凝土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其生产规模最大时每小时可加工生产100 t。199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主要有以下3点:①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②对建筑垃圾要尽可能地重新利用;③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建筑垃圾则应适当予以处理。从1988年开始,日本首都东京对于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率就已达到了56%。

在德国,目前再生混凝土主要用于公路建设工程。如德国最早的一条双层公路就采用了再生骨料混凝土,该混凝土路面总厚度26 cm,底层混凝土19 cm采用再生骨料混凝土,面层7 cm采用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2.2 国内的利用情况

虽然我国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开发利用晚于发达国家,但是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对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在制定中长期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就提倡和鼓励废弃物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国家有关部门将“建筑废渣综合利用”列入1997年科研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不少地方的一些建筑工程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另外,目前在路面施工中,再生骨料混凝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应用。这是因为轧碎的混凝土具有许多性能,非常适合应用于公路建设中路基等方面。在公路建设工程中使用混凝土再生骨料,其好处有以下几点。

(1)经济效益:再生骨料的价格一般比天然骨料便宜得多,特别是在公路改建中,对旧路面的混凝+通常就在要施工的新路面的现场进行轧碎,节省了采石和运输的费用,而且易于生产。

(2)环境保护:在混凝土中使用再生骨料是进行废物处理的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

(3)降低容量:再生骨料的容量较小,这就意味着混凝土的容量也随之较小。

(4)在公路改建中,旧路面的混凝土没污染,一般都符合质量要求,优于其他建筑材料。而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并不会影响浇筑后新路面的使用寿命,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结构混凝土。

2.3 可行性

实践证明,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可获得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可行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废混凝土块。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28 d龄期的水泥石的水泥水化程度只有60%左右。资料表明,一些混凝土经过20年时间,其凝结硬化还没有完全结束,也就是说,此时水泥石中还存在有利于混凝土硬化的活性成分。如果把建筑物生产过程中及旧建筑拆下来的废混凝土块重新分选、破碎作为骨料来用,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必定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普通混凝土的破坏是由于在荷载作用下界面微裂缝的发展而导致混凝土最终破坏,而通常骨料并不会发生破坏。因此,废旧混凝土中的骨料是完全可以循环利用的。

(2)碎砖块。过烧砖、坏砖,以及建筑物建造、维修、拆除中所产生的碎砖块,经破碎、分选后可作为粗骨料。在配制普通混凝土时,要求粗骨料立方体强度与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不小于1.5。就拆除的碎砖块而言,以常用的MC10机制砖为例,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9.81 MPa,因此,如果用碎砖块作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骨料,其强度是符合要求的。如果要配制强度等级更高的混凝土,则需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在一些天然骨料很少的国家,其甚至用好砖来生产混凝土骨料。碎砖块和砂浆的抗拉强度差别不是太大,同时碎砖块表面粗糙,孔隙较多,砂浆和骨料的界面结合得以加强,从而使再生混凝土产生界面微裂缝的机会减少,对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非常有利。

(3)废砂浆。建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粉末状水泥砂浆,硬化的水泥砂浆包裹在砂颗粒周围,增大了骨料的粒径,同时水泥水化颗粒改善了骨料的级配,可作为细骨料来用。而在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水泥砂浆块,较大的可作为粗骨料来用,较小的经粉碎后可作为细骨料使用。

2.4 可持续性

废弃混凝土完全循环再利用类似于钢铁等金属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其废弃以后可作为制造混凝土材料的原料。完全循环利用是指混凝土的胶结材料、混合材料、骨料硬化后制成的混凝土废弃后,被再次作为水泥生产原料、再生骨料等全部用于制造新的混凝土材料,如此循环往复,多次使用,实现混凝土材料的自身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全循环再利用混凝土的基本方式图如图1所示。

2.5 制备技术

再生骨料的加工方法大同小异,即将不同的切割破碎设备、传送机械、筛分设备和清除杂质的设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破碎、筛分和除去杂质等工序,最后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再生骨料。

加工再生骨料的生产过程包括3个阶段。

(1)预处理阶段:除去废弃混凝土中的其他杂质,用颚式破碎机将混凝土块破碎成直径为40 mm的颗粒。

(2)碾磨阶段:让混凝土块在偏心转筒内旋转,使其相互碰撞、摩擦、碾磨,除去附着于骨料表面的水泥浆和砂浆。

(3)筛分阶段:将最终的材料经过过筛,除去水泥和砂浆等细小颗粒,最后得到高质量的再生骨料。

3 结语

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是水泥混凝土工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按照自然生态模式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流动过程,完成物质闭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这在理论和技术上是可行的。废弃混凝土既可以作为生产生态水泥的原材料,也可以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骨料,以不同方式实现混凝土材料的自身循环利用。本届世博会昭示人类:未来的城市,混凝土的使用必然会越来越少,不足部分将由再生混凝土来替代,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各个参展国修建的国家场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多是利用人类废弃的垃圾合成的节能新材料,这给我们公路建设对混凝土的循环利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混凝土,循环利用,启示

参考文献

[1]刘维平.资源循环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田文玉.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 篇6

从公元前2世纪采用天然火山灰、石灰、碎石拌制天然混凝土开始, 混凝土材料便用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在混凝土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进程中, 一直因其强韧、耐久同时也因其粗犷、笨重的特性, 被多种装饰材料粉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作为结构材料。随着混凝土广泛使用于建筑施工领域, 建筑师们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转移到材料本身所拥有的质感上, 开始用混凝土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的情感。

2 新型混凝土

不断提高的建筑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 孕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上海世博会中, 就有两个国家馆采用的是新型混凝土材料:意大利馆 (透明混凝土材料) 、法国馆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 。

2.1 透明混凝土

透明混凝土是由匈牙利建筑师阿隆·罗索尼奇发明, 并通过展览迅速在业界传播。它是由普通混凝土和玻璃纤维组成的, 是特殊的树脂和水泥的混合, 具有高质量的透明度, 可以透过光线。这种混凝土制成品极具多元化, 如果使用大量的颜色各异的树脂组合, 可以折射五彩斑斓的灯光, 为建筑披上神奇的色彩。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们使用这种透明混凝土砖制作人行道, 一般情况下, 它和普通混凝土没有什么不同, 到了晚上, 埋设在下面的灯光透过它照射出来, 有种朦胧的美感。

意大利馆正是利用透明混凝土塑造了这样一种朦胧的美。它的建筑外墙采用复合系统, 外侧采用被称为“透明混凝土”的新型材料, 内侧是双层ETEE膜结构。乍一看, 展馆的外墙好像是一大片灰色的混凝土被镂空出一个个整齐划一的长方形小洞, 但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小洞”, 其实是一种类似玻璃的透明材质——透明混凝土。

透明混凝土在该建筑中主要以500 mm×1 000 mm×50 mm规格的板材使用, 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切割成不同形状, 其连接固定方式类似于普通的干挂石材, 其成分主要是在传统的混凝土中加入有机玻璃片、玻璃纤维来增加透光性, 随着玻璃片密度的大小, 透光度就会有所不同;同时掺入大量细细的钢丝, 用以增加混凝土板材的强度和连接牢固度。“透明混凝土”覆盖了整个意大利馆的外墙, 通过透过外墙的自然光线, 解决部分馆内房间的照明问题, 达到节能的目的。其中, 外墙在横梁、立柱等部位, 其透明度为零, 而每个体块立面的中间区域则为50%, 20%等透明度, 不同透明度的渐变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图案, 同时它还可以调节馆内温度。

透明混凝土的运用, 使展馆内部在白天的时候, 也可以拥有自然光线, 天然的照明;而当夜晚降临, 整个展馆内部的灯光, 透过外墙的透明混凝土、玻璃以及屋顶向外发散, 使站在馆外周围广场和街道上的人, 可以看见馆内人们活动时朦胧的身影, 从而将内外空间联系了起来, 充满生机和活力。这种新型混凝土可以浇筑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与普通的混凝土同样结实牢固, 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运用恰当, 将具有很高的发展前景。

2.2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是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开发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它具有防止或减少混凝土干固塑性形变时收缩引起的裂缝、改善混凝土长期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和耐久性等特点, 因此在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建筑业的“保守性”, 美国直到80年代初才出现了第一个用于水泥制品的高性能纤维产品, 并开始运用于各类混凝土工程。我国直到90年代初才开始此项研究, 且大都采用从发达国家进口的混凝土用合成纤维。

纤维混凝土是纤维和水泥基料 (水泥石、砂浆或混凝土) 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普通混凝土一般都有极限延伸率小、性脆、抗拉强度低的缺点, 如果能在其中加入极限延伸率大、抗碱性好、抗拉强度大的纤维, 可以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基本属性, 使用范围更广。纤维混凝土所用纤维, 按其材料和性质可分为:金属纤维、无机纤维、人造矿物纤维、有机纤维、植物纤维。

纤维在纤维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抗拉极限强度, 限制在外力作用下水泥基料中裂缝的扩展。当水泥基料发生开裂时, 横跨裂缝的纤维则成为外力的主要承受者。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与抗弯极限强度, 尤以韧性的提高幅度最大。

法国馆的外立面, 被一层白色的混凝土网架包裹了起来, 散发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意象。法国馆是由一个悬挂在水面上的薄金属网围护而成, 这种网状结构就好像让法国馆穿上一件20m长的白色礼服。它的主体部分为钢结构, 外覆白色的玻璃纤维混凝土, 以确保整个建筑主体符合抗震规范。

这种混凝土网格不仅有防风、抗震的效果, 抗压能力、弯曲度等属性也比一般的混凝土要好许多, 而且除了对建筑结构有所加强外, 这层光滑透薄的白色表皮还起到了装饰效果。网架的钢结构, 采用由方钢管刚性连接组成的钢结构空间壳体。围护网格结构在平面内是稳定的, 并通过位于各边中部的斜杆形成桁架与基础相连。围护网格结构在侧向通过拉压杆件与主体结构铰接相连。

3结语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 开发混凝土的新型特殊功能, 对推广混凝土的应用, 特别是制造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博会上的这两个案例, 充分说明设计师在新型混凝土的运用上, 一直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所有的新型混凝土, 都面临着特殊性能的稳定性、造价以及施工工艺方面的难题。随着技术的发展, 这些难题将得到解决, 新型混凝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美]让.路易.科恩, G.马丁.穆勒.流动的石头 (新混凝土建筑) [M].汤凯青, 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申请须知下一篇:渝北区妇联信访代理员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