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教学反思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理复习教学反思(共10篇)

物理复习教学反思 篇1

一、基础回顾:

今年学校以试题研究为抓手,全面回顾八年级、九年级所学知 识,重点是基本知识点、概念、物理量、公式。以历年中考试题为导向。

在基础回顾这一块,通过历年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第九章(北师大)功、功率、机械效率学生知识回生大,这一现象是通过模拟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得出来的。针对这一现象在中考复习到这一块时我特别细心,我把这一章六节内容当做学生没学过一样对待,让学生把课本拿出来先预习,后一节一节用新课的形式教学,之后是小节过关练习;之后是本章整体知识体系的回顾与分析,章节过关练习。通过这一方法,我让本届学生避免了历年学生在这一块的问题,效果好。

二、专项复习:

1、重点抓住三个方面:(1)力学专项,(2)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3)电学专项。

2、三类题的突破:(1)作图题,包括光学作图、力学作图、电学作图,(2)探究实验题,包括电学实验、力学实验,侧重实验的过程,培养和锤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3)综合题,教给学生解题套路、强调综合题易错的地方、以及容易失分的地方。

在专项复习这一块,我根据在柳公权中学交流两年来一直带毕业班物理教学的机会,把两年的模考题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整理出来的有:2016浮力专项,2016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专项,2016电学专项;2017浮力专项、2017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专项,2017电学专项。在2017模拟考试练习中我发现32题探究题,出题灵活,这个题考试中下游学生失分大,我还专门整理出中考物理32题专项。

三、回归课本:

物理复习教学反思 篇2

物理习题教学是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习题课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确切含义, 掌握物理基本规律的适用条件及其应用, 能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 不论是在平时教学中, 还是在总复习这一环节中, 我一定会精选习题, 对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 一般应分析:解这个题要用到哪些物理知识, 题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的复杂程度, 以及涉及的条件如何 (是否有隐含条件, 多余条件) ;解题时所涉及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这方面要训练达到的程度;解题中的困难、关键和易错处等等。

物理习题课教学中, 例题讲解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在精选习题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例题的选取。 (1) 举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除了巩固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外, 还应当有计划地做到: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 教给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2) 例题要具有典型性, 即题目的内容应能充分反映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和关键, 练习的深广度和难易水平要准确地反映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题目本身不宜过多过繁, 可用一题多变办法, 不断改变条件, 逐步引申, 还要避免过于繁杂的数学计算。 (3) 举例还要具有针对性, 即题目的深浅程度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题目要针对学生在解答时容易产生的错误和问题。

我反思几年来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具体总结如下。

一、知识系统性不强

物理复习, 我们基本是按两大轮进行, 第一轮是单元复习, 第二轮是综合复习, 其中单元复习是关键的一环, 既是对基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更是对知识间错综复杂的联系进行梳理, 明确其中的关系, 揭开第一轮学习中留下的疑点。几年来, 我们就这样进行着, 自认为还算成功。去年我到长春参加了一次吉林省名优教师交流会, 其中听到了一位教师的经验报告, 记得那位教师当时介绍说:“在复习平面镜成像实验时, 我们从八个方面进行复习, 在复习欧姆定律时, 我们从六个题型进行强化, 在复习到有关浮力应用问题时我们从七方面进行夯实。”只记得当时我的脑子里在不断地回荡这几个数字, 八、六、七, 我被这几个看似简单的数字惊呆了, 回想自己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复习方法, 真是相形见绌, 相比之下自己的复习方法, 严重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 缺乏那种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效果。

二、对旧试题的割舍力度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 虽已非常注重对习题例题的选择, 但将自己几年来的教学情况与近年来中考题目的难易程度比对, 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对旧、难试题的割舍力度不够, 对以前的偏、难、怪题型经常是欲舍不能, 总要时不时地挂上一些, 尤其是遇到压强、浮力、电功率等原来题目就特别多的重点章节更是不能割舍, 或者说是不敢舍, 浪费了较多的时间, 而且人为增加了题目的难度, 给学生学习物理造成大的压力, 降低了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三、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强化重视不够

高考物理复习整体设计的反思 篇3

中心突破  主线贯穿  模块化

高考复习前的整体设计是复习理念、总体策略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设计在高效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能力的发展,更能极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负担。笔者经历了多轮的高中物理循环教学,常常参与有关复习策略的研讨,发现了一些误区。以下是笔者的一点反思,仅供参考。

一、整体考虑,突出主线

1.中心突破,四面辐射

从中心问题向四周拓展,举一反三。此方法的关键是:精心选取典型问题,层层展开,联想引申,理顺知识网络。此法特点是层层推进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应用,一举两得。复习的过程也是从另一侧面、另一角度理解、构建核心知识网络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知识迁移及应用的能力,复习效率高,形成能力时间短。

(1)以典型例题为核心,四面辐射,重构知识网络

案例1:如图1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电路中装有0.5A的保险丝L,原线圈的匝数n1=600,副线圈的匝数n2=120。当原线圈接在如图1乙所示的交流电源上时,要使整个电路和用电器正常工作,则副线圈两端可以接(  )

A.阻值为15Ω的电阻

B.并联两盏“36V,40W”的灯泡

C.工作频率为10HZ的用电设备

D.耐压为37V的电容器

解析:①保险丝的熔断是交流电通过保险丝电阻发热功率超过最大值引起的,它是交流电热效应的结果,所以熔断电流应是交流电流的有效值。由变压器的变压比和变流比得:■=■,■=■,Rmin=■=■?赘=14.4?赘,Pmax=I1U1=90W故A、B正确;

②由交流电的图象可得输入交流电的周期T=2×10-2s,f=50HZ,故C错误;③电容器的耐压是电容器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应以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来考虑,变压器的副线圈电压的最大值为36■V=50.9V,故D错误。另在本题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引申、联想,让学生发散式地展开,可覆盖的知识点列表如下。

表1  考试考点与复习考点的对比

点评:本例巧妙地用一道例题建构情境问题。对比表1可见除了7、8两个考点外,其余知识点在本题的复习中均已覆盖,在师生合作解题的情境中复习考点、训练学生解题能力一举两得、效率更高。

(2)以“模型题”为中心通过变式训练层层展开、四面辐射,强化应用,重构知识网络

案例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FA甲推它,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力FB乙推,作用相同时间后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求:FA/FB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A=■(1)  aB=■(2)

由运动学公式得:s=■t2(3)

-s=■t2-■t2(4)

由(3)、(4)得:FA/FB=1/3

变式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f甲推它,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力f乙推,作用相同时间后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动能为32焦,求f甲、f乙所做的功W甲、W乙

解:利用上题的结论得:

W甲∶W乙=f甲∶f乙=1∶3(1)

由动能定理得:W甲+W乙=32J(2)

所以:W甲=8J     W乙=24J

变式2真空中水平放置平板电容器,两板间有一个带电油滴,电容器两板间距为d,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压为U0时,油滴保持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当给电容器突然充电使其电压增加ΔU1时,油滴开始向上运动,经时间Δt后,电容器突然放电使其电压减少ΔU2,又经过时间Δt,油滴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假设油滴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失去电荷,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均很短暂,且这段时间内油滴的位移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油滴所带电荷量与质量之比;

②第一个Δt与第二个Δt时间内油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③ΔU1与ΔU2之比

解:①油滴静止时:mg=q■(1)

则:■=■(2)

②利用案例2的结论:a1∶a2=1∶3(3)

③利用案例2的结论:q■-mg=ma1(4)

mg-q■=ma2(5)

得:■=■(6)

解得:■=■

点评:以上三个例题是以一个“模型题”为中心建构情境问题,通过变式拓展到三个不同的情境中去,利用模型解题的思维惯性,在掌握模型解题规律的同时复习能量、电场等相关知识点,自然、顺畅。

2.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通过一条主线将一系列的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再沿这条主线顺藤摸瓜将与之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此法构建的知识网络强化了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迁移及综合应用。

案例3:经典物理学问题的处理有两种重要的思维模式:(1)动力学的方法;(2)守恒的思想。动力学的方法是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联系力学和运动学,此法对过程细节的处理更加深入,原则上可解决一切力学相关的问题,是基础层面的、必须掌握的思维模式。守恒的思想是通过寻找过程的守恒量简化问题处理的一种思维模式。守恒思想是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极高境界,是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动量、能量守恒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始终,是联系各部分知识的重要主线。图3就是沿守恒思想这条主线复习贯穿流程方框图。

点评:①以守恒的思想方法为主线建构情境问题,这样建构的情境问题甚至贯穿延伸至全部主干知识点,相当于用守恒思维模式把主干知识网络重新梳理了一遍。

②高中阶段受到高中数学的限制,动力学的方法往往只能处理简单的运动过程(如: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可转化为这些运动的过程等),而守恒的思想可以跨过复杂的细节建立等式,简化了问题的处理,在处理变加速、复杂的曲线运动过程中起到动力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正是要建构的中心情境问题。

3.实验复习的模块化处理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多而零散,不易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的实验设计,复习往往效率不高。笔者尝试进行模块化处理,包括知识整理的模块化归类,实验试题处理的模块识别与解答,实验设计的模块化搭建等几个方面。各模块相对独立、功能明确。模块组合、搭建灵活方便,条理清晰,另一方面模块化更有利于创新、升级换代。

将零碎知识点重组成功能明确的模块,模块建立的过程就是知识整理的过程,同时对模块的整理重组也是一个应用迁移的过程,各个模块功能明确,应用更加方便。

(1)功能模块的划分

根据考纲的要求将现有课本实验进行整合重组,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原理,使用方法作为基础内容进行讲解训练。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模块搭建、创新,构建新的实验设计。

表2高中物理实验常见功能模块

(2)模块重组与实验设计

实验试题的考查主要有三种类型:①模块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如何使用仪器,读数有效数字等);②完成性实验试题;③设计性实验试题。对于第一类试题在模块建立时进行复习,后两类试题的解法、模块应用的流程如图4及图5。

点评:①设计性实验试题可根据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及数据测量、数据处理等应用已有的模块进行搭建,其中设计方案是整个过程的关键,这当中有时还需要一些变通或创新。

②模块化思考,既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与掌握,更有利于应用与创新,并为今后从事更高层次的复杂的工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打下了基础。

二、理性全面思考,避免“世俗”误区

1.过分强调强化训练的复习设计

大量的训练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挤占了学生整理、反思的时间,不利学生将复习的知识有效发生迁移、更难以达成应用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只能使学生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甚至只是一些孤立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可悲的是这类学生在解决陈题、熟题时从记忆库中提取,迅速高效,易形成进步快,效率高的假象。由于思想僵化、综合应用能力差,这类同学一遇到新颖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了,高考往往成绩不佳。

2.过分强调内容新颖、时尚的复习设计

内容新颖、时尚是必需的,将复习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对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但如果内容过多,势必影响学生系统知识网络的整理,缺少系统的训练、缺少举一反三、知识网络不健全、迁移能力差、浮于表面是这种设计的弊端,这类学生复习效率不高,高考成绩也不佳。

以上“误区”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知识构建的规律,复习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 陈爱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物理九年级复习教学反思 篇4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校物理科组经过科组会议研究讨论,结合我校的学生学情,以及中考实际,选择了这一板块内容。

我校初三共三位物理教师,于是我们按光学、力学、电学分三块各人负责一块。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初二的另两位物理教师也参与讨论献策,听课评课,提出建设性建议。

在光学部分,我们能抓住光学作图的重点和高频考点设计课件和教学内容,比如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凹透镜的三条光线等。设置的练习难度适中,针对性强。学生参与的面比较大。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件不够优美,吸引力如果能提升效果会更好。练习的效率还不够高,有时候有些作图需要花太多时间点评,在复习阶段,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点评存在的问题,和作图注意事项那就更好了。

在力学作图部分,我们主要抓住三方面内容展开复习,A. 力的示意图B. 力臂:知道力的大小与方向作力的力臂,或者知道力的力臂,作力的示意图,或者作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C. 滑轮或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在这部分的复习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比如在提问后进的学生做重力的示意图时,我班一个低分层次的学生很积极上黑板做,只做了一条线段,没有箭头也没有标力的大小。尽管很简单,平时老师也强调了很多次,但学生中仍然有画不出的。

另外,在作力臂的图示时,学生一些细节注意经常没注意到。对于中等以上的同学来说,画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是一个瓶颈,很多学生无从下手,这部分属于难度比较大的部分,必须对杠杆有较本质的认识。所以在这部分内容上,要讲透。

对于滑轮的绕线问题,难度较小,一般多画一般能掌握,对于低分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一定要参与动笔画,多画,甚至可以让他们上黑板画,效果会好一点。

在电学部分,主要掌握伏安法的电路,串、并联电路连接,设计电路,螺线管相关电路,家庭电路。整体来说,难度比较大一些,因此要求学生掌握的电学知识也相对多一些。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学反思+陈夏云 篇5

海涅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认知水平、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教学心理的自我监控”。

自从进入初三以来思想上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深知初三是收获的一年,是社会、学校最为关注的一年。工作中我基本能做到精心备课,勤于钻研,虚心聆听郑老师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建议,课上认真耐心地引导,课后不忘细心辅导,认真批改作业。我带了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针对个别学生我也能“因人而异”,做到“因材施教”。我深知:初三复习是为学生参加中考做准备的,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物理学习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回顾初三总复习这段时间,结合3月16日乌鲁木齐市名师工作室送课下校教学研讨,我在复习课教学上有很多感触和想法。就我个人的教学方法,我觉得值得反思的方面有: 反思之一:恰当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

初三物理复习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边讲知识点边做题的方式;第二、利用思维导图,或知识框图将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的方式;第三、以实验为线索开展整章复习的方式。究竟哪种方法更好,我认为这三类方法各有优劣,第一二两种方法可以将知识点更有效的展现出来,逻辑性严密,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们查缺补漏,循序渐进。但这种方式比较死板,缺乏活力,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第三种方式比较有活力,如果以实验为中心展开复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更好的开展探索和拓展知识。但是这种方式时发散式复习,知识点结构比较零散,学生不容易把握,并且每节课都以实验为主,对老师的要求很高。结合教材,我认为可以对不同的章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实验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可以采用方法三,例如透镜的成像应用,质量与密度等章节。如果知识点较琐碎,可以采用方法一二,我个人跟喜欢方法一,逻辑严密,有针对性,例如内能,电流与电路等章节。没有哪一个方法是万能的,只有最适合的方法是最好的。反思之二:温故而知新

复习课的精髓在于温故而知新,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下,学生通过复习课要能够熟能生巧。学生掌握的只是零散的知识点,复习课的作用是让学生能将所有知识点连贯起来,并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所以一堂好的复习课的关键是看学生上完课后能否豁然开朗。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更多的增加能引起学生深思的问题,多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多设计比较精妙的实验,习题难度略高于平常。反思之三:万变不离其宗,回归原本

物理学是研究一切物体本质原理的学科,所以物理应该是简单的,美丽的,实用的。牛顿曾说过:“自然界不做无用之事。只要少做一点就成了,做多了却无用,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我觉得这句话对我们学习物理学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学校里我们常常见到很多孩子被物理折腾得焦头烂额,但是成绩一直很差,但有些孩子也没见过他对物理有多么用功,成绩就是很好。其实就是在一开始学习物理时偏离了轨道,物理就是万物运动的本质,来源于物质。学好物理做到多思考生活现象的产生原因,多问为什么,多思考学习过的物理知识还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所以对于复习课我们要回归原本,抓住关键原理,例如在物态变化时有很多这样的词语:“白气,白烟,白雾”等在不同的问题当中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我总结了一下大概15中类型,看似很复杂,但是只要掌握原本,所有能被人眼看见的都不是水蒸气,都是透明的,不是粉末状,所以都不是小冰晶,那只能是小水滴,而且是大量出现,所以只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只要清楚这一原理,此类问题多复杂,也能轻而易举得解决。所有物理的本质是简单的,但越简单越复杂,因为简单=是建立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对于初三的孩子,知识体系较为全面,多引导他们思考本质原理,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反思之四:巧用多媒体,创设物理情景,搭建平等的学习的平台

物理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上课时尽量给学生创造形象的一面。比如演示实验,知道恰当的实验事实能激发学生的悬疑,展示意外的物理现象能提升学习兴趣,实验体现着物理学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所以,凡可做的演示实验我都尽量去做。我通过简洁的实验、生动幽默的语言、精彩的动画和简洁的板书等,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就现在这个电子化的世界,我觉得擅长多媒体教学很关键,我采用过多种虚拟实验软件,各类实验视频,多种展现物理过程的动画,我觉得这些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目的是使学生易懂、注意力集中,不再怕物理,进而喜欢物理课。如何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我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的同时还注重搭建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我的做法是:(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用实验验证疑问。(3)、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和演示。(4)、教师应成为质疑的榜样。这样就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了发展自我的空间。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由于做实验麻烦,很多老师不愿做实验,然而,物理本身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教学中,我努力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反思之五:紧抓历年真题,研读《课标》,用好《考纲》

就单从应试,考出好成绩而言,紧抓历年真题,仔细研究真题,认真推敲真题是最好的方法。乌鲁木齐中考物理试卷在全国来说难度处于中上等,每年中考不乏妙题好题,我仔细研究了真题后结合命题人张万军老师和王占庄老师平时开教研会时的讲话和平时地交流,我总结出难题大多数出自于课本资料部分和热门科学问题。所以复习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小资料,科学世界等,多思考其中隐藏的问题。对于基础知识,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为此,我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复习工作。在复习备考前认真研读了中考《考试大纲》。了解各知识点考试的层次,使复习有目标、有正确的方向,把握复习的深度、难度,增强复习的效率。其次,我认真研究样卷与题型示例,熟悉题目类型、试卷结构以及各题目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并体会题目中对

物理现象、概念、规律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考查方式与考查方法,理解答题的规范性。确定或调整复习的策略以及复习的“重心”。第三,注意其中涉及的三个“比例”:试题难易比例、试题题型比例和试题内容比例,考什么复习什么,考多难复习多难,做到有的放矢。尽管中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但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仍占有很大的比例,对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我狠抓双基落实,突出复习备考的重点和主干知识,明确复习备考的主攻方向。希望能够在中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思之六: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复习时,很多孩子的基本概念出现了错误,出现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回到家不积极记忆基本概念造成的。针对学生不复习的特点,结合学生手中练习册比较富裕的实际,坚持在复习课堂上对学生的基本题进行检测,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提前复习的习惯。当然,使用这种办法促进学生学习仅是下策,如果能把学生内心的动力激发出来才是上策。这一点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让学生真的行动起来去学习。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兼顾全体学生,难易有度,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努力落实在培养尖子生的同时,还能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帮助、鼓励待进生,让差生也在老师的激励、关心下不断取得进步。反思之七:课堂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完善,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一定是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但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很多老师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经张万军老师和潘校长陈校长的指导,我认识到首先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问题;其次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能使问题得到拓展;最后小组合作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个人无法完成的。在以后的复习课中一定要善于运用小组合作,可以让课堂得到质的飞越。

反思之八:精简而高效,老师下题海,学生离题海

浩如烟云的中考指导书籍虽然都凝聚着作者们多年教学的经验、体会和心血,但对于一个带领学生进行总复习的老师来讲,张万军老师指导说:“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教师要下题海,学生离题海。”认真研究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的走向,进而找出合理的复习策略,是取得理想成绩的最佳切入点。可以说,时间、练习和方法是学好各门功课、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但一味地靠时间、做“题海”是不足取的。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同学,诀窍并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通过对这些典型问题的研解,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出同类问题规律性的解法,培养起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老师不要过份依赖成卷,成卷是别人的东西,不一定合适自己的学生。在习题的讲练复习环节,我认为老师的选题至关重要。教师要及时补充自己的习题库,选题要有精品化操作思想。为此,老师应该积极下海寻觅、查找融知识与能力一体的综合题、身边生活应用题、热点问题思考题等等,然后对这些习题进行整理、合并、重新综合,或改编。我想,通过老师这样的选题,其习题复习课一定是精品课堂!教师还要自己命制模拟试卷,要求学生做到“考后满分”。所以老师要

将能举一反三的问题从题海中抓出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才能做到精简而高效。老师制作精简的导学案是最好的方法。反思之九:重视反馈、正确归因、善待学生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

在我们心里都明白:学生在物理学习时不可能样样都行,总有部分学生学得不够理想,但我们要正确归因,不能总是抱怨学生的“学”,我们更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多问一问自己:课堂是否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了?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我想:只要我们努力落实复习计划,突出重点、查漏补缺,我们大可不必去刻意追求所谓的系统全面,只要从我们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力争人人有所得、堂堂有所获就好。总复习冲刺阶段,或多或少总有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模拟考试考得不理想,这时,我们走进学生的心里,要多关心、安慰他们,对于初三的孩子鼓励,关心总是大于批评教育,其实大道理他们都懂,只是有时候他们只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帮助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都要充分肯定他们。这样才能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赢在终点!

物理复习教学反思 篇6

“电功率”的复习,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的内容理解困难,并且和学生的某些潜意识容易混淆。比如,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往往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这就是将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做好P41图8.2-1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比较出在相同的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不同,即用电器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多少,而在相同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则反映了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快慢,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电功率的含义。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最好通过实验再现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几次的亮度是在用电器的各自实际功率下所显示的亮度,从而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实际含义,一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本节还有电功率的计算这也是教学难点,要引导学生怎样分析题意,弄清解题的方法和步骤,真正弄懂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含义,从而能正确计算两种功率。同时还应强调解题的步骤和规范性。

如何优化物理实验复习教学 篇7

一、利用投影技术, 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 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 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 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 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 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 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得出正确结论。但是, 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多, 现象细微, 且由于条件的限制, 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 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投影器将演示现象放大, 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 又缩短了观察时间, 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二、利用实验录像,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大多数物理实验,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都是第一次接触该实验所用的仪器。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 学生对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了解甚少。靠教师的演示讲解, 许多学生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 等到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时候, 仍有无从下手或不得要领的感觉。因此学生在做实验之前, 先观看一段所做实验的操作录像, 在看实验操作录像的同时, 教师利用慢放、暂停、回看等方法, 向学生讲清楚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经过形象直观的开导, 能够为学生做这个实验指出一条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必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正确的操作、观察、思考和探索。

例如,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这个实验, 这是学生第一次实际操作天平。由于实验报告中所列的“注意事项”较多, 调节天平的步骤较多, 学生往往对天平无从下手或者干脆就不敢动它。面对以前出现的这种情况, 现在上这节实验课, 就首先放一遍《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录像, 让学生仔细观看, 同时适时提示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在读数时, 把标尺的特写镜头定格, 让学生学会正确读数, 教师提示每个格代表多少克, 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标尺读数, 做完实验之后如何收拾天平等问题。学生用几分钟时间看完录像之后再去动手操作, 就感到做起来得心应手。

三、利用实验录像, 提高实验复习的效率

如何进行初中物理复习教学 篇8

【关键词】物理复习;复习意义;复习种类;复习目的;复习方法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在认识新事物的时候,遗忘也同时开始,复习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知识,还有积极的前进作用。“温故而知新”,反应了复习的积极意义。因此,复习不应当是简单的重复,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置信的过程,通过复习,可以是学生把零散的、片段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可以适当的拓宽和加深。还可以纠正和弥补学生认识生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

一、每节课要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复习目的

由于复习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如果复习时再简单的重复和讲解学过的知识和做过的练习,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每节复习课前教师要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复习目的。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向学生明确指出哪些是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哪些是关键性问题,在重点和关键的地方要针对学生的糊涂概念和糊涂认识进行讲解或讨论。使学生准确掌握基本知识,获得深刻印象,令复习的效果更加显著。

二、了解学生的疑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通过剖析、讨论和联系来排解学生的疑难,澄清认识上的错误,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教材之后,往往会在某些问题上存有疑难,还有可能存在某些认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形成学习上的障碍,使学生丧失学习上的兴趣和信心,以致加剧学习上的分化现象。我们在复习之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以便有着对性地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把知识结构变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补足或纠正那些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把过去学过的零散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有用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练习,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教学,这就为排除学生的疑难,澄清认识上的错误,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复习不应仅仅局限在知识上,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总体研究物理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完成原定的具体教学要求和目标。

初中物理复习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讲求实效的方法,来实现复习目的。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系统总结法

因复习时应对教材作系统的概括,以便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特别是对概念性较强的单元,复习时应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总结。

系统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教师带领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系统总结外,还可以采用教师用一连串的问题向学生系统提问的方法,教师对提出的问题可以问而不答,也可以问后自答,对于重点问题还可提问后由学生回答或讨论,要是整个提问的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复习提纲,同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用来排除学生的疑难;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或绘制“知识结构图”的方法进行系统总结。

2.练习法进行复习

对于概念、规律本身学生不难理解但应用起来比较困难的单元,可以现对本单元的基本内容作扼要的概括,然后用少数几个典型的例题或练习题,组织学生边思考、边练习、边讨论、边总结。再练习讨论过程中可以不断改变问题的条件,边讨论、便巩固知识,总结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纠正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和毛病。应注意,对于这类练习主要目的是用来复习,因此在选题和练习讨论过程中,应注意把本单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渗透进去。

3.实验法进行复习

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用物理实验来进行复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亲自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回忆、领会和验证学过的内容,并获得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通过概括而系统的复习,可以区分知识的主干和分支,进一步掌握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启发,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进行有效复习的方法,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记忆力,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精神。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九年级物理复习的反思 篇9

物理组黄荔莲

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复习课的课时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中考前的总复习几乎是占整个教学时间的一半,要取得满意的复习效果,达到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研究复习课的方法十分重要。作为九年级物理组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诸多感受及体会,特别是进入物理总复习后,现总结如下,以供在今后教学中,借前车之鉴,更好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复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应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温故”是复习课的首要任务,但温故绝不是将所学内容重讲一遍,有的教师只注意罗列知识,却不知道“温故”的目的是为了“知新”,即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一、重视实验,尤其是利用生活中的器材所设计的小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课堂演示实验,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相应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而指导学生自己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饮料瓶、酸奶杯等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或探究某个物理规律,是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和加深印象的好方法。事实上,2006年的中考已将教材中“动手动脑学物理”部分的考察落到了实处,相信在今后的中考中,还会有所体现。所以,无论是八年级,还是九年级的物理教学,在演示实验和小实验的时间投入是值得的。

二、重视物理作业的多元化及时段性。

新教材的物理作业是多元化的,有计算型、简答型的练习,有探究实验及实验报告,有资料查询、有调查报告等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传统型的习题练习,较忽略探究实验、调查报告等等,我本人也曾认为在九年级布置后者这样的作业,比较浪费时间。但事实上,到网上查询并下载,总结相关资料,写调查报告这样多元的作业方式,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科普阅读能力、文字表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这几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题,很多老师头痛学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其实,这类作业可以说是对症的良方。但这类作业的布置需注意时段性,相应的物理规律学习后,及时的布置这类作业才有效果。

三、重视中考的方向和主题,有针对性地复习。

高中物理复习教学的体会 篇10

一、物理复习的意义

1、遗忘是人的正常心理特征,记忆与遗忘是一对矛盾,记住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化乃至造成永久性的遗忘。为了使记忆的内容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复习。

2、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所储存的知识信息往往处于互相孤立的零星分散状态,记忆、理解和思维也是比较肤浅的。这样在解题过程中,很难迅速提取知识。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各现象间、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形成结构体系。

3、各种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没有知识的积累不可能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通过复习,在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比较、鉴别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二、复习的种类和功能

复习常见的有:

1、平时复习。包括引入新课的复习,巩固新课的复习和课后复习。

2、阶段复习。包括单元复习,期中、期末复习。

3、高三阶段的总复习。

以上三类复习课的复习的层次、内容、重点各有所不同,必须区别对待。

平时复习:体现针对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对引入新课的复习,主要是为了扫清本节障碍而通过复习相关知识点加以铺垫;而巩固新课的复习则是在强化有序记存的同时,提高认识的深度和能力上;课后复习在于通过及时回忆、整理、阅读教材、完成作业、弄清心存疑虑的问题,并将知识有序地储存。

阶段复习主要功能是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但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单元复习重在理解概念,掌握规律上,要帮助学生巩固刚学过的知识,加强整理、归纳,复习水平以课本为准,不能拔得太高。期中、期末复习则重在比较概念、应用规律。其深广度都要高于章节复习课。通过复习,学生能做到灵活应用。

高三总复习功能是“巩固概念,综合应用”。通过复习要使“基础知识系统化,重点知识结构化”。便于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迅速、准确提取。复习时着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内容按“大知识块”进行,要讲究落实,过好“达标练习关”。

三、复习中常见的几种方法

1、系统总结法:教师根据复习内容的特点,将知识点归类整理成结构网络,并选择短、平、快的例题加强理解。这类课主要用于章末复习。

2、练习式回归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选例题或习题系列,通过练习牵出相关知识,总结解题方法,理清解题思路。主要用于应用性较强的章节或试卷评析。

3、学生自主复习法:教师提出明确的复习要求,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课本,整理笔记,完成对应作业。多用于概念多、易理解的章节复习。

4、专题复习:对某重点知识或重要解题方法的巩固。教师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解题思路,再利用例题分析、变式训练,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典型方法的灵活运用。多用于对重点知识和重要解题方法的掌握。

5、实验实践复习:将对知识点的认识,通过安排系列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达到加深理解。适用于比较抽象难记的内容。

四、复习应达到的目的

1、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在新课的学习中不可能使认识水平一步到位,故通过复习,能站在高处从各个侧面重新回顾,加深理解,消除心存疑虑的或片面认识的问题。

2、新课教学中,是将知识分割成若干个点,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复习过程,就需要把零散、杂乱的知识点按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合理的存贮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区分混淆的概念和规律,更有利于迅速提取知识,提高思维的速度和解题的速度。

3、通过对例题分析、归纳和总结典型的思路和技巧,掌握重要的物理模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认识,减少遗忘。

五、复习的一般操作

教师要依据大纲、教材、考试说明和高考、会考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复习内容。一般以选择作用大、适应范围广、内容联系强、使用价值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制定出能切合教学班整体和个体实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复习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在复习时,学生首先要明白复习要达到的目标,复习结束后对照目标检查、落实。

2、形成知识体系

复习应遵从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建立知识间本质上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教师上复习课必须完成的工作。如果学生头脑中存贮的知识是以网络形式存在,学生对这种知识必然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掌握了它的本质,适用条件以及与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这种系统化的知识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利于知识的保存,较长时间不被遗忘;二是系统化网络结构,有利于知识准确、快捷提取和迁移;三是在解题时,触及一点,迅速联想,组成了相关知识群,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复习效果取决于复习的内容和方法是否引起学生兴趣,复习课的困难在于教学内容基本是学生学过的,处理不好就“乏味”。为此,要根据实情,打破章节界限,以新的体系组织复习教材,引导学生在较大范围内把知识贯穿起来,学生在知识的有机联系中获得的收获要比进行单独复习好得多。

在复习中,要求学生对每一部分物理知识都要系统整理,构建知识结构图,在形成知识体系过程中教会学生把有关材料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比较异同,分析知识的联系和特点,概括知识的轮廓和全貌,培养和提高学习记忆力和概括力。

3、分析典型例题

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既要有深对概念、规律理解的陈述性例题,更要有结合具体的物理现象展示思维过程,培养观察、实验、想象、分析推理、归纳和综合能力的例题。选择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典型的例题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性,二是能从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时,解题思路要清晰,依据的概念和规律要准确,选出的解法应简捷,确定的解题步骤要合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技巧。

选编复习例题的方法

⑴基础性:它应反映物理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容易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良好的迁移效应,同时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重视基础,就是要把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练熟,这在新课后的复习特别重要。但基础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让旧知识以新的方式呈现。

⑵ 针对性:应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高考的热点及学生学习时存在的疑点,容易出错的知识来编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⑶ 扩展性:所选例题应留有可供扩展的空间,可以由一道例题带出一类习题或一系列问题,达到解一题,通一类,带一片的目的,这样的问题可以成为一组问题的根或源,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⑷ 递进性:各个相关例题出现的先后以及一道例题中若干个子问题的设置应当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降低难度。

⑸ 多样性:例题形式应当多样,各有侧重,既要有侧重知识深化的习题,又要有侧重方法训练的习题,尤其是要注意利用例题,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4、概括思路方法

在教师的提示、点拨下,学生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求解,经过分析、综合、概括等系列思维活动,给出解这一类问题的 思路、方法、步骤与技巧,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和规律。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解题方法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⑴ 基本方法:就是解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审题方法、分析思路、建立方程、求解运算、验证讨论等步骤。

⑵ 技巧方法:就是解题中常用的一些技巧方法。如等效法、能量守恒法、图象法、归谬法、比例法、整体法与隔离法、逆向思维法、极端假设法、巧选参照物法等。

⑶ 特殊方法:针对某一题型的方法,如针对选择题的排除法、代入数据法、逻辑推理法、计算对照法、特值法、寻源逆推法等。

5、巩固练习提高

学生仅从典型例题中悟出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技巧即解题程序是肤浅的,还必须将它们运用于解题过程中,因此,教师要精选习题,让学生练习。

精选习题应满足:⑴ 能巩固学生已复习的知识;⑵ 能运用解题程序;⑶ 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⑷ 富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启发性。

学生通过练习,知识得以巩固,解题思路、程序得以内化,进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注意变式训练,展示思维。要多题一解,也要一题多解,才能有思维的灵活性,避免定势思维。

六、复习中注意的问题

1、纲内与纲外的关系:采取“纲内部分不让,纲外部分不争”,并落实在备教辅各个环节上,对纲内部分内容要系统复习,不偏不漏,对纲外部分不得任意拓展。

2、教材与复习资料关系:复习时必须做到紧扣课本,立足教材,以复习资料辅助拓展。在选择资料时,好的资料应具备:体系、目的要求要符合大纲和教材;复习目标和评估原则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学习水平,同时选择内容全面、简明、新颖、合理,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能力培养。

3、章节复习与综合复习的关系:章节复习以课本章节复习为主线,把各章知识积零为整,理出知识框架。综合复习,一般打破章节界限,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主,辅以难点突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为了与知识遗忘作斗争,以阶段训练题量适当增加。

4、基础题与难题的关系:系统复习以基本题、经典题作例题和习题,将它们作为进行方法探讨、思维训练、规范要求的重头戏,辅之以适量难题作点缀。综合复习则以中等题为主,辅之一定的新颖难题,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建立相似联想和异向联想为主,注意练习的梯度。最忌讳一味追求题型新、构思奇、解题巧的题。

5、练习与评讲的关系:凡学生能自行进行的,则让学生自己解决,凡是大面积含糊的知识漏点和难点,则及时评讲,组织讨论,做到针对性。

七、几点建议

1、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相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书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消除满堂灌,放手让 学生走路,对知识的归纳可由教师提出模式和要求,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由厚变薄”工作,并作为必做、必交、必阅的作业。事后教师稍作小结、点拨。课堂上形成生动投入,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良好气氛。在时间控制上提倡少讲多练。

2、在复习时讲解例题在精不在多,题多则无法讲深讲透,失去了例题功能。要通过精讲一至二个,讲清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展示物理情景,挖掘隐含条件,找到未知与已知间的联系,指出题中的“陷阱”和可能出现的错误,并用多种解法求解或改变条件,另立新意,这样可收到良好效果。

3、充分利用小黑板、挂图、幻灯、多媒体等,使课堂结构紧凑,容量增大,通过变换形式,集中注意力。

上一篇:法院敢担当下一篇:《荔枝》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