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让文言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诵读让文言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推荐13篇)

诵读让文言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篇1

韩愈在《进学解》里说:“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百家之文,手不停批于六艺百家之编。”其中“口不绝吟”说明“先生”学习六艺百家之文是朗诵的,并且他的朗诵是有节拍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诵读是古人学习文章的最常用的方式。今天,诵读仍可以作为古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让枯燥呆板的文言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学习文言文是中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古典文学遗产的最直接方式,也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来这些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然而,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学生对文言文非常惧怕,由惧怕而忽视,进而抛弃。分析这种现状的成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文言文的内容离我们太遥远,多变的社会生活使许多词语的某些义项不再使用了;第二,古代的语法体系也有许多地方与今天的语法体系不同,这给对文言文的理解带来了困难;第三,文言文的讲解方法太过死板,一般都是解释字词,串讲大意,概括文意,这也使学生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因此,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亟待改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这些话说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文章内容的巨大作用。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坚持诵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是浪漫散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四到”之中,心到最要,心既到,眼口耳岂不到?因此,笔者以为诵读可分这样的三步:

第一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朱熹说:“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这说的正是诵读的这一步。这一步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读准字音。文言文诵读要按《现代汉语词典》的标音来读,而不是像古人那样用方言来读。这个活动需要师生互动完成,老师科学引导,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尤其是难读字和常见易错字词的读音。如:

曩者(nang)阙然(que)蝼蚁(1ou yi)篓楚(chui)惕息(ti)赭衣(zhe)缧绁(kei xie)愠色(yun)

除此之外,应特别注意古代语言环境中的异读。 (1)破音异读。如:“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一石”,“食(shi)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与此相类似的.字还有:王( wang wang)、衣(yi yi)、雨(yu yu)等。

(2)通假异读。通假异读的情况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在高考中常有考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e)乎?”(孔子《论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知”通“智”,智慧)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君子生非(“生”通“性”,天性、禀赋)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于是信孰(同“熟”,仔细)视之”(史记《淮阴侯列传》)。“罔(“罔”通“网”,搜罗)罗天下放佚旧闻”(史记《太史公自序》)。

(3)古音异读。如:“笼盖四野(ya)”这类词语的异读常常出现在人名之中,如:郦食其(h ylji人名,秦汉之际刘邦的谋士),皋陶(gao yao人名,传说是舜的臣子),会稽(kuai,地名)等等,对于这类词语的读音要求学生识记。

第二,读准句读。不要破读,要注意句中的停顿。一般来说,应按标点符号所提示停顿的长短及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读,但遇到下列特殊情况还需要特殊处理。

(1)现代汉语中某些双音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应分开读。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妻室+儿女);“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用+心=因为+心思);“吾从而师之”(从而=从+而=跟从+“而”表示顺承关系)

(2)根据语音结构,语音词意应一致的规则来处理语音停顿。

如:“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放在句前作为开头领起全句或全段的虚词不能与后面的文字连续,而应稍有停顿。

如:“若夫/淫雨霏霏”;“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第三,读出感情。读出文章的感情气势,读出节奏感来,使语气与思想内容相适应。

不同句式的诵读语调不同,朗读时,教师应该起到示范作用,读出语气,读出腔调,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判断句:坚定有力。如:“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感叹句:激愤感慨。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对偶句:辞清意畅。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设问句:引人人胜。如:“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祈使句:不容置疑。如:“苟富贵,无相忘”(司马迁《陈涉世家》)。

文言文的初次诵读,笔者建议教师先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此举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感情沟通。

第二步:品赏情境,分析情理。

这一步诵读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将悟义动情发声融为一体,因悟义而动情发声,因动情发声而明义。文言文的内容在诵读中逐步清晰,古今的距离逐步缩小,甚至我们也可以摇头晃脑,感受古人给我们的亲切。

例如:《陈情表》是李密上书给皇帝的一份表文。(www.fWSir.cOm)李密因为祖母年老无人照顾,不能接受朝廷的征召;但是面对州郡急需和皇帝任命,李密进退两难。在这种情况下,李密如何说动皇帝让他留下来照料祖母并且不拂皇帝的圣明,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李密在文中先悲痛地述说自己的悲惨境遇和孤独的家庭背景,以此表明祖母对他的养育之恩;在诵读该段时,应该用一种低沉哀婉的语调,读出李密的心情,使人受到感染,做到以情动人,然后在第二、三段诵读时做到以理服人,尤其是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犹蒙矜育”。

第三步:读思结合,古为今用。

我们学习文言文到底是为了什么?是背诵吗?是考试吗?不是。这些都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学生常常苦恼,不知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朱熹说:“使其言皆出吾之口,继以深思,使其义皆出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由此可见,诵读无形中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适时恰当地引用古诗句“能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在这方面三毛、毕淑敏、迟子建、周国平等人的散文都是这方面好例子。

诵读让文言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篇2

一、上课开始时要让学生静心

学习是个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心态很重要, 教授学生学习的过程, 就是教育他们如何静心去学习。事实上, 热闹的课堂, 过于活跃的气氛, 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表面形式, 一方面他们确实得到“个性”的张扬, 可同时也会失去很多, 比如产生浮躁自负、注重外在表现的心理, 不能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 更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真正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 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呢?我看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例如在上课之初的时候, 许多教师在新课的引入上花费了很多心思, 千方百计用新、奇、特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兴趣, 这种做法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每节课都能找到新、奇、特的方法是不可能的, 教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引入, 更多的是随堂课。而且即使导入很精彩, 也只是一小段时间。据我了解, 现在多数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每节课的开头, 有必要让学生自己静读教材, 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感情阅读教材,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教材, 这个过程是教师对教材的分析、阐述无法完全替代的。同时这也是个“静心”的过程。让学生的身心从课堂外回归到课堂上, 平心静气, 并为教师正式上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上课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动与静的结合

教师在上课时只有做到动与静结合, 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感, 保持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教师组织教学时, 要巧妙安排教学方式, 使之动中有静, 动静结合。那么如何做到动与静的结合呢?

1. 把教师讲与学生听、教师演示与学生观察、教师提问与学

生回答、学生讨论与教师归纳、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等双向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内容, 巧妙地交叉结合, 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般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动、静的合理搭配与巧妙转换, 这些教师能在学生答问、讨论之后, 适时的来一个总结或板书, 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重点, 使课堂气氛由闹变静。这样做可加深学生对讨论问题的识记和理解, 把讨论的问题条理化, 抓住重点、难点, 达到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的效果。

2. 教学内容安排难易适度, 教学内容有易有难, 有重点与非重点

教师在备课设计教案时, 要将教学内容安排得错落有致, 时间分配得当。一般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

3. 课堂40分钟要张弛有度, 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整个过

程, 使教学中有起有伏, 形成一定的节奏, 要在教学的最佳时间出现高潮, 在高潮之前要有几个小波峰的铺垫

教师的教学语调要抑扬顿挫, 语言中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交替变换, 以增强教师语言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打破以往单调声音一说到底的催眠刺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把教学内容安排得疏密有序, 既要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精力, 又不至于学生产生疲劳或过于松弛。通过这种规律性的变化, 体现一种流动美, 让整个课堂教学节奏分明, 充满生机。这样的课堂,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有兴趣。

三、课堂结束需要学生静静地总结与回顾

课堂教学要有精彩的开头, 高潮不断的经过, 更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心理学的近因效应表明:最近的刺激对学生的印象是最深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需要把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通过对已有知识结构的调整, 重建新的知识结构, 以便于回忆、再现、提取。

因此, 课堂教学不能草草地结束, 也不能由教师包办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精心安排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总结:本堂课我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需要掌握的方法有哪些?这样, 能让学生自主地完成知识的系统建构,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课堂教学的“动”“静”结合, 还要从课堂的组织者———教师抓起。

静态下的学习多是被动下的学习、接受时的学习, 而动态下的学习多是主动式的、批判式的学习, 虽然从理论上讲, 主动式和批判式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 但从教师的个人价值来看, 被动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更容易让教师有满足感。静态下的学习是在教师绝对控制的环境下进行的,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的挑战都较小, 而动态下的学习是在一种无可预知的情境中进行的, 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 人们倾向于静态课堂教学, 事实上只是因为静态下的课堂教学更易于操作和管理, 而动态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太高, 这并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 而是能力高低的问题。所以对教师来说, 我们如果要改变教学的现状, 就要从自身做起, 不断地提升自己教书与人的能力,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 课堂动静结合的策略, 能使课堂起伏有致、张弛交替, 充满生机与激情, 形成对课程学习的持久的渴求与期望, 感受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校区)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倡导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跃起来, 课堂变得动感十足, 各种调动课堂气氛的方法层出不穷。课堂多了几分浮躁, 少了些许宁静。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课堂中的“动”与“静”就像鸟的双翼, 缺一不可。真正和谐完美的课堂应该是该静的时候能静下来, 该动的时候能动起来, 动静结合才是教师应该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习充满兴趣 篇3

一、让课堂充满生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不是无情人。教师走进课堂,就是一个鲜活的人,一个情感的化身。站立讲台,不能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而是要对学生温情如慈母,真挚似朋友,亲密像伙伴。学生走进课堂,是一个个活泼可爱、充满感情的人,不应只是端端正正地坐着,木然地听着,小心翼翼地说着,装腔作势地读着,匆匆忙忙地写着的被动的学习机器。课堂应洋溢生机,燃烧激情。讲台应成为教师迸发激情的情感舞台,教室应成为学生激情的栖息地、放牧场。学生在教师爱的阳光照耀下,感受世间的真情,激活智慧的种子,点燃情感的火把,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课堂就会成为情感流动的魅力磁场,激发学生学習兴趣的催化剂。

二、创设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引起悬念,产生问题,这是一种让学生思维活跃、行之有效的办法。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激发的学习状态中沿教师架设的探究桥梁达到认知的彼岸,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的过程中学会探究思维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而且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和谐发展,同时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向教师提出新的问题。

三、在实验室让学生人人动手,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兴趣持久,必须采用适合的方法,让学生的兴奋点长时间保持。好表现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之一。因此,应该尽量通过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积极为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学生可参与课堂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只做观众。这样一来,不单有利于实验能力的培养,又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例如,在讲述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氢气、一氧化碳五瓶气体的鉴别时,学生提出了很多方案。我事先已准备了几套气体,因此我挑了几个学生,让他们都到讲台上实际操作,并对其中做对的和操作正确的加以表扬。恰当地给予学生成就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对保持其学习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四、指导学生“重新发现”,在探索过程中深化学习兴趣

虽然教材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学生学习时并不是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应是一个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亲自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深化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是演员,而是导演;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指导学生去发现真理。不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实验,都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情景,始终将学生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化学课移到实验室去上,也可将一些演示实验或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索性学生实验,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简便材料,开展“低成本实验”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例如:我把教材中的一些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的内容改变成以学生实验为基础的探索式课型,采用了如下教学程序:1.教师提出要探索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观察的重点;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3.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使认识逐步深化,步步逼近待认识的规律,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4.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讨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归纳出概念和规律。

经过教师的层层引导,步步启发,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的状态,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诵读让文言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篇4

通过此次科学教材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计划,即通过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的计划,包括制定的步骤,选择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付的措施,然后开展探究活动。大致的思路是这样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开交流——拓展创新。其次要着眼“三探”——探究活动的引入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动的过程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的结论要能促进儿童原有认知向科学方向发展。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诸如:问题的提出牵强附会、科学猜想太过随意、科学探究过度自主、汇报交流杂乱无章、多媒体运用越俎代庖等等。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理想的科学课堂教学应达到以下境界:

1、从教学层来看,体现“四个超越”:超越模式,摆脱束缚;超越教材,整合资源;超越课堂,关注生成;超越教师,尊重主体。

2、从课堂形态看,体现“三气”:大气,立体鲜活;人气,情感共鸣;灵气,放飞想象。

3、从教学特点看,体现“四有”:问题有悬念,思维有碰撞,感悟有挑战,探究有喜悦。

4、从教学风格看,体现“四味”: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

朗读让语文充满生机 篇5

朗读让语文充满生机

作者/齐秀华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上述要求,对朗读的重要地位和功能都给予了着重强调,可见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教学指导。但在以往的朗读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不科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开展扎实而灵动的朗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改变教学方式,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满脸严肃的表情,用以管理学生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胆子比较小,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感,不愿意上朗读课。很多学生都愿意上音乐和美术课,但不太喜欢上朗读课,觉得朗读老师太严厉。因此,在小学朗读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教师平时应该经常保持微笑,该严肃的时候再严肃,做一名和蔼可亲又不失威严的老师。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做朋友,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如果学生在朗读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喜欢问各种问题,比如问:“老师,这个字怎么读,为什么这个只能读第三声?”教师应该认真加以回答,并进行引导,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学习朗读不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技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朗读,具有基本的朗读素养,更好地参与朗读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教学内容,学生这样才会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同时也能迅速地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五年语文《孔明智退司马懿》这一课时,全文五百余字,共分两段,结构简单清晰,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字均以古白话的方式出现,典雅舒畅,读来有滋有味。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草船借箭》,回顾诸葛亮是如何神机妙算地完成了与周瑜的赌约。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的视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当学生所学的内容上取得好成绩时,更能激发学生对朗读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朗读潜力,就需要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朗读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练习,这样不仅便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同时学生们也能互相竞争,产生良性互动。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水平肯定会突飞猛进。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荣誉感,当自己取得好成绩后,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上好朗读课,学习朗读知识。

三、调动学生参与课题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

小学朗读的学习比较简单,知识内容一般没有难度。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以后更好地去参与朗读活动。例如,在开展朗读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当裁判,去评定朗读成绩。教师在说让学生自己当裁判后,学生们肯定踊跃报名参与。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充当裁判。学生在充当过裁判后,就能很容易地发现自己在朗读中存在哪些不足,在下次朗读时就会改进。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这一课时,教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逊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讲故事,把文章中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创造了生存的奇迹的故事讲述出来。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朗读学习中,把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互动中更加热爱语文、热爱朗读。针对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开展朗读教学。例如,在学习《打电话》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先导入:“相声,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包袱又称‘哏’,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打电话》”。在朗读时,可以让学生上前面进行表演,这样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只要运用得当,小小的语文游戏,可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新课标理念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要有一种理性的思考,努力追求既创新又有效的朗读境界,让形象由朗读树起,让意境以朗读创设……在新的阅读理念下,让朗读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永驻语文阅读教学之间。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篇6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入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 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比如, 我在讲《春》这一课时, 要求学生在课前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春的诗, 上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那里》, 上课时请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 与此同时用多媒体展示优美的春景图片。音乐的渲染, 诗句的意境引导, 图片的直观感受, 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春天的意境中, 这时再辅以配乐朗读, 学生对课文就会形成一种亲切感,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教师还可以运用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实验、展示与课文有关的图片等导入新课。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 就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生动活泼。

二、因材施教,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 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如在上一节专题为“如何使文章描写更具体”的作文指导课时, 笔者不是讲解概念、原理, 而是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同是表达愁的情绪, 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意境将愁具体化, 使它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感人至深。可见“具体”对语文写作是何等重要。这样一来, 学生兴致一下子就提了起来。又如在讲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有深刻的印象, 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 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首先引导学生以《我儿时的乐园》为题, 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课前先展示, 然后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 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时的轻松自由以及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 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 很容易地理解文章“批判封建教育, 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 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三、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上课时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 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学语文, 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有人说, 语文教师应像一个演员, 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而我却认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导演, 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 将演员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去挖掘出剧本的内涵, 表现出剧本的特色。如在讲《皇帝的新装》时就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通过课堂即兴表演, 学生在角色表演中感受到了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 理解文意, 掌握文章的主旨。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转换角色, 充当导演, 让学生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 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 (学生) 调动各种因素, 让舞台 (课堂) 充满光彩, 使演员 (学生) 投入其中, 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 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最终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机 ;兴趣

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 常常看到这两种情况:一是有的教师上课滔滔不绝, 学生昏昏欲睡,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甚微。另一种情况是, 有的教师上课生动灵活, 旁征博引, 妙趣横生,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效果呢?很显然,学生一旦有了兴趣, 课堂就具有显著的效果。那么,怎样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呢?现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一、 超越教材,“学活”语文

新教材的编排体现了编者的独到见解、精心安排和大胆引导,对整个语文教学目标、结构、方法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课本和读本内容丰富,保留了许多优美的传统篇目,又吸收了众多当代美文,博采众长,美不胜收。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接纳和消化。

但我们还应该将视野放宽一些,有句俗语说得好:“入门在课内,发展在课外。”广泛涉猎中外文化精髓,尽情吸收古今华章,选择报刊、电视、网络诸多方面的精品,我们的视野必定会因之而开阔,我们的思维必定会由此而活跃。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七彩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也是灵动的,一瓣馨香,一抹远山,一片真情,一肩道义。这些是“大语文”所提示我们应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有敏锐而深邃的思想,及时感悟社会生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经常引进时代活水,让语文课堂和社会生活接轨,才能激起学生对语文的极大兴趣,从而提升语文能力。

二、 注重情感熏陶,增强感染力

按照新课标的解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人文性主要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责任使未来的接班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正的文学趣味、深刻的理性思考。

综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手足之谊、男女之情,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愤慨、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所有这一切,构成了语文多姿多彩的情感体系。情感是学语文的灵魂,带动学生去品味作品中的情感,领悟作品的意蕴、意味,从而滋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

例如《氓》第六章写女主人公反思以后下定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对此学生有如下看法:“违背誓言不念旧情,不如各走各的路”,“如果鞋不合适,那就光脚走路吧!一个人的精彩会很美好”,“今后不再为无情恼,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语言干净利落,表述了一个不依附男子,有着独立人格,坚强勇毅的妇女形象。这些表达不仅反映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在互相交流中树立了一次正确的恋爱婚姻价值观,进行了一次人生观的自我教育。

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我布置了《感悟亲情》的作文。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温暖,离开了父母才真正体会到亲情的无价。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心灵的栖息地。我爱我家,我更爱爸爸妈妈。”还有说:“我应该感谢母亲,是她教会了我读书写字,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我应该感谢母亲,是她教会了我独立思考,独立生活。我要高声对母亲说:妈妈,我爱你。”

情感的熏陶,灵魂的触动,让语文课堂焕发出人文色彩,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美好,更善良,更喜欢语文。

三、组织学习竞争,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适当组织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竞赛可以定时间而不定任务,也可定任务而不限时间。

如讲《师说》,我们搞竞赛看谁默写得快,就限定一分钟时间,从第一段开始默写,看谁写得多,我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投入竞赛之中,比赛结果,除个别同学外,大部分人一分钟都写了40多字,还有10多名同学超过了50字。

讲《离骚》,有的语句,大家感觉很好,尽管教材没要求背诵,但同学们愿背一背,那好,就来个一分钟背诵比赛,能背多少算多少,结果一分钟时间,同学们都背了8句以上,最快的同学背下来12句左右。

也有时候,竞赛定量不定时,如苏轼的《浪淘沙·赤壁怀古》,看谁背得最快,2分钟时,第一位同学举手表示背完了,5分钟最后一位同学也会背了。

即使在暖洋洋的日子里,并且正值疲劳的下午3点钟上课,一听说开展学习竞赛,学生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全心身地投入竞赛之中。一节课有一两次乃至三四次短时间的竞赛,使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抛弃陈旧呆板的模式,寻求充满生机的教学方法,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课便会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薛彦华 王慧主编《教学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杨琼 李锐主编《青春期美育与文化艺术教育》,金盾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3]陈磊等著《素质教育新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让口语交际课堂充满生机 篇8

【关键词】口语交际;实际生活;小组展示会;倾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这么多年的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总让我不敢面对,原因是学生不愿说,尤其是高年级同学,更是老神在在。因此,有时无奈之下,我是唱着独角戏过来的。这样的课堂,不说学生痛苦,老师也是一种煎熬。但是现在我发现,在我们班,口语交际课堂上学生已是神采飞扬、眉飞色舞了。因为我成功地让我们班的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具体是这样做的:

一、以实际生活为依托,选择口语交际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因为贴近生活的话题,可以激起学生倾听和表达的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触动学生的所思所想,使学生人人有话可说,有想法可交流。从总体上看,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话题,大多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语交际内容。[2]但有些教学内容在实际操作中要稍加改造,使其成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该怎么办”。教材先安排了两幅插图及两段提示话语:(1)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2)小松如实地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然后要求: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评一评谁的做法好。这一话题看上去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教育意义也相当足,但是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许多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交流起来难免会虚假、空洞。低年级孩子尤其需要感性的事情为依托,作为口语交际的起步期,自己真实经历过的或者是亲眼看到的事情更让他们有话可说,也更贴近他们的实际。对此,可以将内容调整为学生熟悉的或经历过的事情,让孩子们展开交流。如:你有碰到特别为难的事情吗?让学生出题,再让其他孩子帮忙出谋划策。使话题更具实际意义,进而实现话题与学生的“零距离”。

二、以小组展示会为方式,搭建口语交际平台

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很多口语交际的内容里都有“先在小组内试讲,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一讲”的提示,说明了伙伴学习的重要性。我还想起了小学时老师让我们同村孩子集中到一个同学家早读时的兴奋、欢喜和认真,决定组建学习小组。

(一)组建小组,优弱帮扶

我们班共有54人,我先按照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的好差分为六个档次,然后按第一档次的第一名和第六档次的最后一名、第二档次的最后第二名、第三档次的最后第三名、第四档次的最后第四名、第五档次的前数第一名为一组。依次类推,优弱搭配,进行帮扶。每一次活动前三天通知学生,让小组进行准备。

(二)版面设计,学生自理

以往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都由老师来书写板书,提出要求,开展小组展示会后,我把这一项工作交由班级宣传委员负责,由她在每次活动之前组织同学进行主题设计。通过几次指点之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主题的把握,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更明确了。

(三)建立多元小组评价,激励口语交际创新

学生学习口语交际,是思维、语言同步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动态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转化都是渐进的、多样的。一方面,学生的转化是一步一步完成的,期间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因其知识经验背景的不同,转化的方式和速度也不一样。[3]因此,在口语交际活动评价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在及时、充分的肯定、表扬和加分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达到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目标,逐步完成自身的转化,从而实现口语交际中的创新。

要注意的是,实施小组多元评价,评价的内容要全面,评价的手段要多样,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听说并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交际课中,老师往往花大力气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指导说话的技巧,却很少关注听的效果,正视听的习惯培养。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也阻碍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同时,“倾听”也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一个不能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的人,经常打断别人讲话听不得反面意见的人,是缺乏修养,很难与人成功沟通的。[4]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评价中重视听的比重。在多元小组评价中,听的态度、听的效果都要衡量,而且,最终打分时“听”“说”比例相当。

2.教师口头评价时表扬言之有物,批评恰如其分。如:“你听得很仔细,才能提出那么有针对性的问题。”“你的耳朵可真灵,这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因为你刚才听的时候在找东西,所以没听清。”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要讲究与时俱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心之所想,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那么我们就能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了。

参考文献

[1]ISBN978-7-303-13317-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2]包南麟.“用生活搭建口语交际教学平台”三人谈[J]. 小学语文教师,2006(5).

[3]包南麟.让口语交际课堂神采飞扬[J]. 小学语文教师,2006(11).

[4]许崇霞. 倾听: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OL].语文网,2011.

诵读让文言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篇9

一、课前精心预设, 做到有备无患, 这是生成的前提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不是对立的, 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传统的数学课堂, 以知识的传授为主, 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常常变主导为主宰, 教学设计的预设非常地刻板与僵化, 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在这种刚性设计中学生的课堂生成更是无从谈起。而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弹性设计, 在不违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更多地融入学生的主体活动, 为学生个性的发展预留大量的弹性空间, 这种预设常常是板块式的, 在每一板块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创造奇迹。由此可见, 如今的数学课堂要增强实效, 生成更多的精彩, 教师的精心预设必不可少。

例如, 我在教学《一一间隔排列》这一实践活动课时, 针对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情况, 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活动——“男生女生来排队”。四个男生站一排, 来几个女生就可以和男生一一间隔排列了, 将排队的三种情况 (两边都是女生、两边都是男生、一边是女生一边是男生) 用课件设计成活动的板块, 根据孩子们课堂中生成的情况逐一出示。孩子们在游戏中展开研究, 发现规律, 学生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了强化,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又凸显了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同时更突出了教师课前对课堂动态生成的前瞻性, 可以说一举数得。

二、创设和谐氛围,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这是生成的关键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气氛中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 而恰恰相反在一个呆滞、种种约束的环境中, 思维堵塞、反应迟钝心境封闭, 毫无创造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宽松、示范的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因此教师应该还课堂于学生, 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 让他们自己去跋涉、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攀登, 在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中孕育生机、启迪智慧、演绎知识, 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给孩子们一片自由创造的天空, 师生共同打造灵动高效的课堂。

例如, 在教学《运算律》一课时, 从课前谈话和孩子们拉家常开始, 就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氛围, 我让孩子们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并对爱观察善于猜想的孩子给予了大力表扬, 孩子们紧张的心情立刻放松下来。上课一开始, 我让学生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大胆猜想乘法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孩子们非常开心, 讨论得也非常激烈, 不仅举出大量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而且还探讨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字母公式, 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在接下来的简便计算中, 孩子们更是如鱼得水, 同桌的小朋友相互启发, 相互交流, 很轻松地学完了本课的知识, 而且效果非常好。

三、创设生动的情境, 让学生沉浸其中, 这是生成的催化剂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的情境非常必要, 因为适宜的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孩子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只有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 课堂的动态生成才有了适宜的土壤, 这是生成的催化剂。

如在教学《分米与毫米的认识》一课时, 我创设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 途径长度国借法宝的故事情境。从课前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开始孩子们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 课中为了帮助徒弟们借到法宝救出师傅, 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帮助三徒弟一路闯过无数关卡, 最终顺利完成任务。课堂上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不断涌现, 生成了许多课前教师没有预想到的知识, 但都恰到好处, 对课堂做了有效的补充。由于全课被故事情境贯穿始终, 学生的斗志被完全激发了, 随着情境的推动, 大家群策群力、动脑筋想办法,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高潮迭起, 孩子们参与的激情高涨, 参与度高,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渠道互动, 教师与学生共识、共享, 这是生成的“调和油”

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改变了以往单纯教师传授的形式, 更多的是师生双方对文本的再构, 这种再构需要师生、生生、师本、生本的多渠道交往互动, 通过多方面的交往互动, 师生、生生彼此分享各自对文本的解读, 交流情感, 达到相互间的共识、共享和共进。在如今的数学课堂上, 这种多层次的信息交往互动, 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了时空, 是生成的“调和油”。

例如, 我在教学《一亿有多大》这节实践活动课时, 就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 在小组中彼此交流、启迪思维。开始,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 记录数100本练习本所需要的时间, 测量10个小朋友手臂伸开的距离, 称100粒大米的重量, 然后推算出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 一亿个小朋友手臂伸开的距离, 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在测量与推算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最后得出一亿是个非常大的数目。结合最后的问题我让孩子们推算, 全国13亿人口, 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 每天将节约1300万元人民币, 一年就节约47.45亿元人民币。这个结果着实让学生吃惊, 这么多的钱可以建多少所希望小学, 解决多少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入学难问题呀?接着我又让孩子们联想: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全国13亿人节约下来, 那会是多大的数目?从这个问题学生又想到人口多虽说力量大, 但浪费的资源也非常多, 孩子们对国家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增长, 提倡节约型社会有了全新的认识。

五、拓展与延伸, 打通课上课下课内课外的联系, 这是生成的“升华”

教学活动尤其是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永无终结。如果说好的开头就像天边的启明星, 照亮了整节课堂, 那精彩的结尾, 犹如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乐曲, 引发孩子们的遐想与深思, 起到课虽短而思不尽的效果。

例如, 我在教学《认识面积》一课时, 课尾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学生充分讨论了校园平面图的基础上, 让学生观察两个面积差不多大的平面图, 说:“老师认为教学楼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 而且大得多, 你们信不信?”孩子们一脸的疑惑, 纷纷摇头。“不信, 老师有方法比较呀, 前面刚交给你们的, 数格子!”说着课件出示生活区平面图, 并将它平均分成了八大格, 让学生数;再出示教学楼的平面图, 并将它平均分成了36小格, 让学生数。多数学生正数得起劲, 个别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喊起来了, “老师, 不公平……”“怎么不合理了?”“格子不一样大怎么比呀?”多数同学这才恍然大悟, 纷纷附和。“对了, 格子一样大才好比, 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讨论的面积单位的问题,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先预习一下。”课后, 我发现多数孩子都预习了, 当第二节课教学时, 孩子们对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大小已经了解了不少了, 因此教学起来很轻松。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的几点做法 篇10

一、关注学生内在需求、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把教师的需求转变为学生的需求是教师的最高境界, 让学生学的轻松, 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在课堂教学中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最好?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 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好, 因此要想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实践的乐园, 而不是人为强制的场所, 就必须关注学生内心需求, 从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入手, 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非来自对课程性质及其价值的认识, 吸引他们的是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所以教师应永远把兴趣放在第一位, 改变过去的“传授———接受式”学习方式, 而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和交流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如“我在教学语文版第一册第4课《灯塔妈妈》时, 预先布置学生小组合作收集各种塔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学生在搜集过程中既了解了各种塔的知识, 又锻炼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又激发了他们对塔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小组收集, 并向全体讲解这种塔建在何处, 有什么用。增进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从各种塔的展示中对塔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也让学生尽展才华天地、树立自信, 为学生下一步学习《灯塔妈妈》, 体会课文主题扫清盲区, 激起了学生无限的学习乐趣。激情难得, 只有抓住这重要的瞬间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能动性, 随即我设计了调动激情的过渡语: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与塔有关, 是什么塔?请你开动脑筋猜一猜:“一盏灯、亮晶晶、不怕海浪和狂风, 夜夜睁眼到天亮, 茫茫大海指航程。”因为有了前面学生对各种塔的展示和讲解, 学生马上争先恐后的说出答案, 在识字环节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在小组中合作学习生字, 通过“龙宫探宝”猜字游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习巩固生字的学习, 让学生体验成功, 感受学习乐趣, 让课堂活起来,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关注智慧、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

“培养具有智慧、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是《课标》教学理念的核心, 因此关注智慧、开启心智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理想的教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 只有在智慧引导下, 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其关键是弘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具体的教学策略应是:

1. 巧设悬念、唤醒好奇心

悬念、能诱导人们满怀兴趣地去揣摩、期待, 产生心理追踪的意向。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悬念, 是刺激学生思维活动的一剂良药。例如, “在一篇课文教学过程中, 可以在下面三个方面巧设悬念: (1) 审题设悬、激活思维, 使学生产生求知创造心理。 (2) 课中设悬, 引导学生思维向横向、纵向发展。 (3) 结尾设悬, 使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激发课外探索兴趣, 扩展课堂教学。

2. 鼓励学生质疑

巴甫洛夫说:“怀疑, 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持疑, 我们应善于挖掘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尝试、探究知识奥秘的能力, 不要怕“节外生枝”影响教学进程, 学生能提出问题应及时表扬、肯定。”

3.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引导思考, 切忌随大流, 倡导批判性思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会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只看到其“正面”, 同时也应注意其“反面”。这种“多角度”的思维过程, 正是创造性潜能诱发的过程,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求异思维能力。

4.“开放式”答案让思维突破封闭

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尤其是对语文学科来说, 教学中设置具有开放式答案的题目, 是使学生头脑不僵化、突破思维封闭不断探索新结论、新思想意识的最好方法。如“学过《蜘蛛织网》后,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想象如果你是这只小蜘蛛, 你会怎样做?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说得有道理, 就鼓励。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也打破了旧有的等老师给标准答案的思维羁绊, 让思维插上了想象的双翼, 关注的智慧就是不囿于知识的积累, 不只关注现成的答案, 而是关注未知的世界”。

三、关注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倾注爱心、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领略到老师的爱和信任, 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教师要用激情代替冷漠、用表扬代替批评、用幽默风趣代替呆板说教。其次, 要像母亲一样倾注期待, 从心底确信:我的学生潜在着智慧“你行”他也行, “个个都行”。再次, 要学会用微笑和真诚的鼓励唤起学生心灵的微笑, 只有营造一种师生间平等、亲和、融洽的教学氛围, 学生才能进入心智交融的沸腾状态, 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的合力, 使学生在主动投入教学过程中, 情不自禁激活自身蕴藏的潜能, 其思维品质探究精神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篇11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

一、利用“需要”刺激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数学是自然学科之母”,是物理、化学各门功课的基础学科,是人们从事科学试验,生产建设、社会活动等不可缺少的锐利武器。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如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的房屋建筑、衣服裁剪、制做家具等都要运用到数学知识,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恰当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设计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的音乐并配以画面,这首儿歌学生熟悉,和着音乐大家唱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情境,教师不失时机提出问题。“n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和谐宽松的氛围、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精神亢奋、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再如《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可创设问题:大家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那么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会有变化吗?有什么规律?n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该问题情境从学生的數学现实出发,将三角形、四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在知识间有机联系,同时把转化、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由简单到复杂的演绎等数学思想系统整合,反映数学知识纵向联系,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结构系统,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机结合,问题情境的层次性提高,艺术性增强。

三、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诱发兴趣

数学教师不能像一个蹩脚的厨师,每天都为他的顾客做同样一种饭菜,要像一位高名的演员,会塑造出多种有血、有肉,有特点,令人崇拜的人物形象。例如: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接触“代数”,学生首先对小学时的数学改为“代数”,想探究明白,加之新教材由以往的首先讲授“负数”变为“字母代表数”。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不是开始就讲字母代表数的简明性、优越性,而是先做一个游戏,由一个学生把教师的年龄写在黑板上(教师看不见)然后按以下程序算:年龄加50乘于10减去40,再将得数告诉教师,教师就马上告诉学生黑板上所写的年龄,学生都很惊讶,教师再告诉学生所用的方法乃代数方法,用到了字母表示数,这样一是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自然导入新课。

四、视想结合,进入情景,引发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的求知与求学欲望激发起来。”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并非生来就有,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形成的。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利用视觉、听觉、感觉、知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数学教学中的抽象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体现出来。如:教学"平移"一课时,教师先课件出示:螺旋桨、电梯、风车、窗户移动、跳跳青蛙、旋转门等的动态过程,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观察哪些运动现象是平移?为了更深层次领会“平移”的概念,正确数出平移格数,在用课件展示房子的平移过程中,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观察房子的不同部位,各自数出各点平移前后的格数,最后大家再一起归纳得出:图形(物体)平移的格数就是图形某一点移动的格数。数平移的格数只要看图上某一点即可。这样学生就会乐学把课堂当作乐园,始终不会迟到、旷课、走神,惟恐享受不到课堂的乐趣。

五、利用辩论,调动兴趣

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辩论,老师要与学生在平等的立场上参加辩论,这样对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提出一些易混概念,及一些是似而非或似非而是的问题,让学生辩论,这对学生加强理解增强记忆大有好处。展开学生辩论,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达到越辨越清,越争越明,从而掌握知识,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发现数学尖子。例如:在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识后,教师设计了几道判断题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其中有一道题是:“大于1的分数是假分数,”学生对这道题产生了分歧,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却认为这句话不对,因为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也就是说这句话没有说全面。两种观点的人都很激动,情绪高涨,都有十足地把握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个时候老师去讲解道理,恐怕能听进去的人不多。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可以把解决问题的策略抛给学生来处理。让学生展开一场辩论以定这道题的答案。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灵活性很强的工作,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做法,但目的和结果都是一致的。时代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向课堂要质量。在教学中,坚持以上几方面贯穿于数学课堂之中,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大面积获取教学丰收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志淼,赵建功.《对数学学习兴趣有关问题思考》.《数学通报》,2007年5月第10期.

[2]李建才.《初中数学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建才.1995年5月.

[3]王素霞.《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0月.

[4]庄友宝.《探究式教学的几个策略性问题》.《中国人民教师》.2007年5月 总第一期.

诵读让文言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篇12

一节生机盎然、妙趣横生的数学课堂, 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 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 因此, 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用一个个悬念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情绪高涨, 迫切要进行探究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度的结论, 我在第一时间肯定了学生结论的正确性, 学生表现出了收获成功的喜悦。我此时灵机一动, 出示了一道与此相关的思考题: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 求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看完题之后, 表现出傲慢的神情, 随后不假思索地说, 180 度平均分成两份那就是90 度呗!我马上肯定地告诉他们“不对”, 学生表情立马严肃起来, 再次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学习欲望, 带着疑问, 重新研讨, 最后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这个案例表明, 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快乐地学习、高兴地探究。形成自学能力,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了铺垫。

二、在动手操作中寻求乐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 动手操作是诱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 我只给学生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这个平行四边形如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先观察这两种图形的关系, 然后自制教具模型,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汇报探究结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最后, 教师再加以点拨和讲解, 进而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并且, 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总之, 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训练营, 而是开放的魅力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 课堂被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使学生将来成为适应社会的全能型人才。

摘要: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可以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也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寻求乐趣。

探究学习,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篇13

一、留给学生空间,引导自主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些长7厘米、宽5厘米的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片以及笔、剪刀、直尺、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等材料,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材料想办法求出以上长方形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用面积单位摆满了长方形纸片,数出面积是35平方厘米;还有的用面积单位摆成“L”形,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甚至有的同学直接用7×5=35(平方厘米)计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这时我抓住时机问:“长方形的面积到底与什么有关系,你们发现了吗?”大部分学生充满自信地回答:“与长和宽有关,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推导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尝试重组教材,设置一个与旧知相连接的新知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新问题急于想解决,但仅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又无法解决,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主动开展探究。例如:“倍的认识”一节,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出示2个黄乒乓球,4个白乒乓球,问:比较黄球和白球的个数,应当怎样说?

生1说:白球比黄球多2个;

生2说:黄球比白球少2个;

生3说:黄球的个数和白球相差2个。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对,但是比较两种乒乓球个数的多少还有一种说法(学生们静静地思考,无人回答),大家还不会说,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新的说法,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学生欲言不能欲求不得时,产生了迫切想知道“新说法”的积极心向,便可热情地投入到知识的探求中去。

三、尊重学生选择,满足学生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要把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教师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喧宾夺主。这样会大大克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的,探索问题的方式各有不同。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这样一题:写出一个比1/5大又比1/4小的分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大部分学生分析了分子相同的情况后,尝试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拉开两个分数分母的距离,找到了两个分数之间的数。有个小组的做法是在数轴上标出了1/5、1/4,发现两数之间有很大一段的距离,如果把0到1平均分成40份,这两个分数就可以看成8/40和10/40,通过画轴也找到了中间的分数。也有部分同学把分数化成小数,在中间找到了许多小数,再把这些小数转化成分数。还有一个学生提出,分母在4-5之间,分子不变,分母还可以是4.5,然后把分子分母扩大10倍,变成10/45,再约分成2/9就行了。这时有更多的小手举起来,分母还可以是4.51、4.52、4.6、4.7等,课堂成了学生“表演”的舞台。课堂上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有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又能了解别人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有利于改变各自在学习方式上的单一性。从而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体会探究过程,享受成功快乐

自主探究最能体现人的心智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联想、操作、计算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这时,要让学生再回头想一想学习过程,说一说有怎样的体会与感受,要把探索后的感受凝练成数学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分四步进行:1.让学生把三条一样长的白纸条分别折成2等份、4等份、8等份,并用色笔涂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引导比较观察:第一条到第二条到第三条,它们有什么变化?通过比较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得出1/2=2/4=4/8,它们的大小没有变,只是它们的分子分母分别扩大了2倍和4倍。2.如果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0倍、20倍,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反过来呢?3.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能不能同时乘以或除以“0”?4、想想刚才的探索过程,你发现分数有怎样的性质?由于引导学生探索的步子迈得较小,知识的得出分几步到位,降低了探究的难度,学生的探究显得轻松有效。最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水到渠成。

总之,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上一篇:初二学生入团申请书怎么写下一篇:国土局科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