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考试题(精选8篇)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基本归因错误
在判断他人行为时,尽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但我们总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即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2.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以个体的某一特征(如智力、社会活动力、外貌)为基础,从而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时。3.授权
授权是组织运作的关键,它是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力授给部属人员。即主管将处理用人、用钱、做事、交涉、协调等决策权移转给部属,不只授予权力,且还托付完成该项工作的必要责任。4.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项活动并指引活动去满足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等。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
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谈谈你对工作满意度的看法,以及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满意度。
1)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挑战性、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了企业活力、员工效率,非常重要。2)有以下因素会影响员工的满意度:
a)工作本身:是否有趣/多样性/学习机会/困难程度/工作量等 b)报酬:数量、公平性、报酬方式等 c)晋升:晋升机会、公平性、晋升标准等
d)认可:对工作成就的赞赏,得到的荣誉等。
e)福利:养老金、医疗保险、年假、带薪假期、食堂等 f)工作条件:工作时间、休息、设备、温度、湿度、g)上司:领导风格、技术水平、人际关系,管理技能等 h)同事:信任、友谊、帮助等
i)公司与管理:员工关系、福利政策
2.高效团队的特征有哪些?请结合其中一项特征,谈谈你对建设高效团队的见解。
1)高效团队(The High performance Team)是指发展目标清晰、完成任务前后对比效果显著增加,工作效率相对于一般团队更高。团队成员在有效的领导下相互信任、沟通良好、积极协同工作的团队。
2)高效团队有9个特征: 1.外部支持;2.相互的信任;3.科学的流程;4.开放的沟通;5.相关的技能;6.恰当的领导;7.有效的结构;8.清晰的目标;9.分享成果。
3)以“开放的沟通”来解释高校团队的建设: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恰当的沟通可以加强内部团结、化解内部矛盾、减少分歧、提高信息共享性和透明度、快速理解其他成员的意图和想法、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和各模块之间的协同性、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开发进度,同样也就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企业业绩。首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员之间由于价值观、性格、处世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冲突,人际关系陷入紧张局面,甚至出现敌视、强烈情绪以及向领导者挑战等各种情形。领导要进行充分沟通,引导团队成员调整心态和准确定位角色,把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明确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以及清楚如何去做。
其次,团队成员与工作环境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团队成员与周围环境之间也会产生不和谐,如与技术系统之间的不协调、对团队采用的信息技术系统不熟悉等。领导要帮助团队成员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技术,以利于项目目标的及时完成。
再次,团队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在工作过程中,团队与其他部门各干系人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这需要领导与之进行很好的沟通协调,为团队争取更充足的资源与更好的环境,并对工作进程以及工作目标与工作干系人不断达成共识,更好地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论述题(40分)
请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为例,回答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并论述企业文化是如何对组织、团队、个体产生影响的。
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指一个企业内独特的信念、假设、期望、追求、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处事方式以及物质环境等,这一切是得到广大员工认可和接受的。最终要回答的是在这里应该如何工作和生活?内涵涉及到了: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它使组织独具特色,通过对“创新与冒险、注意细节、结果定向、人际导向、团队定向、进取心和稳定性”这七项本质特征的感知,使员工对组织形成一种总体的主观认知,从而成为该组织的文化,同时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文化越强,产生的影响越大。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专业*****,公司主要以设计人员为主。企业文化是“宽博、诚信、严谨”的文化,并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组织、团队、个体产生影响的:(这是我公司的案例)。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公司文化始终围绕着“宽博、诚信、严谨”的态度来对人对事,同事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帮助,对工作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客户遵循诚信、严谨、负责的态度。物质层文化,是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加以表现的表层文化。公司针对设计人员设立项目奖、根据项目的完成效率给与嘉奖、严格杜绝大锅饭的情况,使表现优异者劳有所得劳有所奖。同时每年根据项目的表现情况评定设计等级,同薪资和晋升挂钩,充分激励员工。同时,对骨干员工,给予股份的优先认购,从而形成更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行为层文化,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及学习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公司采用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与员工进行交流。比如在公司厂区内设立了各项娱乐健身设施,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图书馆等,大大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宽松、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同时各部门不定期进行团队活动,公司每年安排旅游等,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公司连续多年获得“区企业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示范点“称号。
一、组织行为学重要理论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 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 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组织行为学跨越了多个学科, 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指导价值。在合班教学实践中学习组织行为学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管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增强学生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合班教学所带来的问题
目前在大合班教学中, 课堂教学仍主要沿袭着教师讲解为主导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课堂人数的增加势必使得这种教师角色的独角化、学生学习的惰性依赖授课模式不仅难以改变, 而且还会带来其他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 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缺乏参与积极性;第二, 学生水平差异大, 教师不能顾及每个同学;第三, 不便于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其主要原因在于:1、合班授课意味着很多学生可以离老师更远, 这对于课堂懒散的学习者而言, 更缺少紧张或压力感, 进而也容易分散课堂注意力。2、听课人数的增加使那些基础较弱、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更难以融人课堂学习之中, 甚至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低。3、学生人数的增加使老师很难具体了解学生,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很难顾全更多个体需要。
三、合班教学课堂组织策略研究
从组织行为学和组织心理学角度来看, 上述现象具有其普遍性, 因此合班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在课堂组织策略方面作出调整: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 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某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属于讨论式或主体性教学模式,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揭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方案, 互相评价方案, 以开拓思路、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在授课中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专题进行讨论, 将案例的背景资料引入课堂, 通过运用课程内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讨论, 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组织处理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团队学习
采用团队学习的方式, 以学习小组的表现作为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基础。具体来说, 可以把学生分成3-5人的小组, 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指定任务分析, 同时要求学生进行组内工作分工, 每人承担一项独立的工作, 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分析, 提交PPT和分析报告, 并进行课堂答疑。教师根据小组分析报告和课堂答疑情况给予团队基本分, 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表现酌情进行加减分。因此, 只有小组的团队成绩高, 每个成员的分数才能高。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增强每位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同时还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实际上, 团队学习不仅限于课文分析, 在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以及课后作业的实践调查等方面, 学生都可以团队方式进行学习。
3、角色扮演
采用角色扮演模拟训练法, 由学生扮演某种任务的角色, 要求扮演的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认知自发地投入, 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与行为。采用角色扮演法时, 扮演角色的学生数量有限, 其余学生则要求在一边仔细观察, 对角色扮演者的表现用“观察记录表”方式, 对其语言表达、姿势、手势、表情等项目进行评估, 以达到教学的效果。通过角色扮演, 一方面让学生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去分析人们在现实工作中该怎样说和做;另一方面轻松的课堂氛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
综上所述, 为了有效地避免合班教学所带来的问题, 必须开拓新思路、尝试新方法, 而借鉴组织行为学的目标管理理论、团队精神和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导合班教学课堂组织, 则能够突破当下合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从而有效提高合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Stephen P.Robbins组织行为学精要郑晓明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五版:64, 80, 82, 91。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66-01
组织行为学的名字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即组织和社会都
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优势。组织行为学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法符合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环境,通过大量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
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指学生在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案例与相关理论相结合,运用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识别分析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2 在组织行为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组织行为学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针对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特點和要求,采取贴近管理实践的案例教学,将本专业的理论融会贯通于剖析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1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案例教学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意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案例情节为线索,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启示下,使学生自觉地进入管理工作的现场,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学生被动听课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可培养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一步学好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巩固多种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剖析案例,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促使教师贴近实际收集案例,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案例采编过程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实际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而教师指导学生剖析案例的过程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也会使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4 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
管理案例本身是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浓缩,是大量真实事件的概括和提炼。研究案例一方面可使感性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可学习管理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实务技能。此外,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课上积极主动地参与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总结,有利于表达能力、综合能力、总结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 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虽然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明显对学生和教师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但要使得每一次的案例教学都体现出其价值,达到其教学目的,就要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3.1 与理论教学合理搭配
案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从而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地分析问题达到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案例教学本身的说明和要求中可以看出,案例教学能否使学生获益,除了教师的引导能力外,更大程度是依赖于学生本身的素质,案例教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相当高。如果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理论一无所知,那么他对案例的理解就一定是肤浅的,因而从案例分析中获得的收益也会大打折扣。
3.2 教学案例的适当选择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教学的起点,因此,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组织行为学案例的选择有其本质的要求。首先,案例的选择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即案例内容要与所学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同时还要考虑教学环节的适用性。其次,教学案例应具有时代性,符合外界环境的实际情况,即案例的选择应注意贴近时代,以时代的典型事例作为主要的关注点,以引起心灵的震撼,点燃学习的激情。
3.3 教师课后反思小结
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批判性审视,旨在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并予以发扬、修正和完善。课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梯,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审视。案例选择是否合理,教学整体设计是否恰当,学生参与是否积极,案例分析是否深刻,教师评价是否科学,教学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等,在反思中总结得失,调整改进。
总之,科学的选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芦文慧.案例教学法浅析[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徐艳霞.引入案例教学提高教学实效[J].职业技术研究,2006,(11).
[3]姚海琳.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教育[J],2009,(4).
一、填空
1、意向
2、马斯洛
3、姿态
4、价值观
5、坚持型
6、对生产的关心,对人的关心
7、情境
8、目标效价
9、管理
二、单项选择
1、B2、D3、B
4、C5、C6、D7、D8、D
9、C10、C
11、B
12、C13、C
14、B15、A
三、多项选择
1、ABC
2、ACD
3、BCDE
4、ABCD
5、ACDE
6、ABCDE
7、ABE
8、ABCE 9ABCD10、ABDE
四、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2、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它常是一个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范围,而不是一些细则,它常是约定俗成、不成文的,而不是通过一定程序正式规定的.3、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为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4、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五、简答
1、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存在一个大家都一致赞成的共同的愿望
(2)人们能够抛弃原有的思考方式,以及解决问题或执行工作的标准规程
(3)组织成员把组织的过程活动功能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的一部分
(4)人们能够打破横向和纵向的界限,公开地进行交流,而无须顾虑会受到批评和惩罚
(5)为了一起工作以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人们能牺牲个人和部门的利益而服从组织的整体目标
2、使用权利的政治策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建立联盟,建立联盟意味着花时间同其他管理者说话,说服他们支持你的观点.(2)扩充网络,其方法是同已有网络外的管理者建立联系;使不同意见者改变观点,再作选择.(3)控制决策前提,控制决策前提是指限制决策界限.一个手段是选择和控制提供给其他管理者的信息.(4)加强法定权和专长权.管理者在具有公认的法定权和专长权的领域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力.(5)明确表述倾向,含蓄使用权力.3、领导者培育优良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
(1)借助于规章制度反复强化。规章制度是组织内部法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外加的强制性。它是组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并强化组织的群体价值观。对于模范遵守制度的人进行奖励,是正强化。对违反人进行惩罚是负强化。
(2)借助于良好风气实现定势化。组织风气,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发挥无形作用,对
于违背组织目标的不良风气应予以纠正,逐步消除这种有害的心理定势。
(3)借助于英雄人物实现人格化。
(4)借助于群体活动实现共识化。
(5)借助于仪式、器物实现情境化。
4、组织变革的起因。
(1)组织变革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成员状况的变化。外部环境变化包括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冲击、竞争条件的变化、世界政治环境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
(2)组织内部的变革主要包括决策失灵、沟通阻塞、机能失效。
(3)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期望、个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如果与组织目标、组织结构、权力系统不相适应时,也必须对组织作相应的变革。
六、论述
1、主要观点: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由科曼首先提出,后由赫西和布兰查德
发展的一种流传较广的领导行为的情景理论。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不仅考虑领导的风格,而且考虑到其下属的“成熟度”。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运用了与弗德勒相同的分类,既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但不同的是,他们又进一步考虑了这两者分别为高或低的情况,得出了四种特定的领导行为:命令(高工作——低关系)、说服(高工作——高关系)、参与(低工作——高关系)、授权(低工作——低关系)
赫西和布兰查德又引入了下属的成熟度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人们有意愿和能力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程度。他们将下属的成熟度划分为四个等级:R1人们不能也不愿意负责去干某事。R2人们不能但愿意承担必要的工作任务。R3人们能够但不愿意听从领导的指示。R4人们既能胜任也愿意完成对他们要求的任务。
结论:
低工作行为(单向沟通)高
成熟度
2、主要论点:
(一)、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非正式组织构成了一个有效的总体体系
2、非正式组织能够减轻管理工作的负担
3、非正式组织能够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稳定运行的工作团体
4、非正式组织具有为管理人员拾遗补缺、取长补短的作用
5、非正式组织能够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6、非正式组织还具有对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使管理人员在计划与行动方面更加
谨慎。
(二)、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1、正式组织维护团体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功能,使非正式组织具有一种使团体过分维护现有生活方式和在变革面前采取僵化态度的倾向。
2、随着非正式组织提供社会满意功能而来的角色冲突问题。
3、正式组织沟通功能往往造成谣言的流传。
4、正式组织的社会控制功能,是促使雇员服从组织的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力常常干预组织成员的行为。
(三)、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正确态度
1、接受并理解非正式组织。
2、采取行动时要注意引导非正式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3、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利益发生分歧时,要适当考虑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利益。
4、注重培育合作的非正式组织,但不应当使其居支配地位。
5、正确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规范。
6、重视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2003-----2004第二学期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
一、填空
1、情感 2霍桑
3、姿态
4、价值观
5、合作型
6、对生产的关心,对人的关心
7、情境
8、期望值
9、管理
二、单项选择
1、D2、C3、C4、D5、C6、B
7、C
8、A
9、D
10、B
11、C
12、D
13、C
14、B
15、A
三、多项选择
1、ABCDE
2、ABCD
3、ABC
4、ACD
5、BCDE
6、ABCD
7、ABE
8、ABCE
9、ABCD10、ABDE
四、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2、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它常是一个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范围,而不是一些细则,它常是约定俗成、不成文的,而不是通过一定程序正式规定的.3、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为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4、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五、简答
1、非正式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非正式组织的权利来自于组织内成员的授予,而非上级的授予,其权利的实施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
(2)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常常是一种情感上的,无法明确化的东西,非正式组织是以情感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是一种自发的、无形的组织形式.(3)非正式组织具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他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巨大.(4)非正式组织的结构一般比较松散,人员不固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5)非正式组织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对成员的约束力更大.2、冒险转移的原因有:
(1)责任分摊的假设
(2)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
(3)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
(4)效用改变的假设
(5)“文化放大”假设
3、领导者培育优良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
(1)借助于规章制度反复强化。规章制度是组织内部法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外加的强制性。它是组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并强化组织的群体价值观。对于模范遵守制度的人进行奖励,是正强化。对违反人进行惩罚是负强化。
(2)借助于良好风气实现定势化。组织风气,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发挥无形作用,对于违背组织目标的不良风气应予以纠正,逐步消除这种有害的心理定势。
(3)借助于英雄人物实现人格化。
(4)借助于群体活动实现共识化。
(5)借助于仪式、器物实现情境化。
4、组织变革的起因。
(1)组织变革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成员状况的变化。外部环境变化包括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冲击、竞争条件的变化、世界政治环境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
(2)组织内部的变革主要包括决策失灵、沟通阻塞、机能失效。
(3)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期望、个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如果与组织目标、组织结构、权力系统不相适应时,也必须对组织作相应的变革。
六、论述
1、主要观点:
(一)群体决策的优点
1、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
2、增加观点的多样性。
3、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
4、增加合法性。
(二)群体决策的缺点
1、浪费时间。
2、从众压力。
3、少数人控制
4、责任不清。
2、主要观点
(一)、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内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粘合力”。没有内聚力,一群人不能被称作为一个群体。
(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
(1)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群体成员拥有相似的态度与目标,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内聚力。
(2)外部的威胁。这种群体成员不得不团结一致与外界抗争。若竞争不适度也可能导致内聚力下降。
(3)群体规模。一般讲小群体成员有更多彼此交流的机会,因而比大群体内聚力高。况且群体越大,成员的态度和价值观差异也增大,异质也增多。
(4)奖酬体制。以群体为单位的奖酬制度使成员们意识到他们的命运连在一起,因此增加合作精神。
(5)班组的组合。一般讲,以人际吸引、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 基础的班组比随机组成的班组有更高的工作满意感。
(6)与外界的隔离。这种群体成员容易产生同命运感以及共同抵御外界威胁的需要。
(7)群体的绩效。群体的成功使群体产生优越感,彼此增进好感,更易团结一致实现群体目标。
(8)领导作风。民主气氛下,可增强凝聚力。
(三)凝聚力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自那个安排。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体(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3、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对象(包括人、事和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人的态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态度是后天学习获得的。2.态度必须指向特定的对象。3.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4.态度的协调性或不一致性。5.态度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价值观。
态度转变的几种方法:1.活动参与法2.增多接触3.扮演某个角色的方法4.团体影响法5.劝说宣传法
4、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压力的驱使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5、群体规范
是群体内部成员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存在于成员意识之中,对群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约束和制约的作用。
群体规范的功能:(1)支柱:帮助群体生存(2)评价标准:使得从成员 的行为简化和易于预测(3)动力:群体规范常以群体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4)矫正功能
6、群体压力 是指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对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约束力,迫使个人顺从和遵守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发生作用的方式(1)理智协商(2)怀柔政策(3)心理攻势(4)心理隔离
群体压力的作用(1)有助于统一群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助于完成共同的活动任务(2)有助于群体的维系(3)可以增强群体成员的安全感
7、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含义—是指那些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群体,它不是组织正式组建的,而是自然的或自发的形成的,其成员具有共同的思想认识、兴趣爱好或利益需要,依靠成员间密切的情感而维系的群体。
成因:(1)成员有类似的社会背景和经历。(2)成员有相同的血缘或地缘关系。(3)成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4)成员在某些认识或利益上的一致。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1)群体内部凝聚力强。(2)成员间信息沟通灵敏。(3)有自己独特的行为规范。(4)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或称核心人物。
8、效价
效价是指被激励者所预计的一定结果所带来的满足和不满足的程度。对效价可通俗地理解为:被激励者主观所意识到的、做出绩效导致的数种结果对自己需要的满足程度。效价既有正值的大小之分,也有正价、零价和负价之分。
9、期望值
期望值是指被奖励者对于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某种目标的概率。也可以通俗的理解地把它理解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的估计。它反映了努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期望值是激励的第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对激励力量的大小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
10、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类型:(1)棒球队文化(2)俱乐部文化(3)学院文化(4)堡垒文化
组织文化代表的是一个组织成员共有的理念、期望、思想、价值观以及行为的复杂模式。组织文化包括:1.当人们互相交往时的常规行为,如组织礼仪、礼节以及使用的共同语言。2.整个组织上下所共有的行为标准。3.一个组织所持有的主要价值观。4.指导一个组织对待员工和顾客的原则。5.在组织内能过得很好的游戏规则或一个新成员为能被接受必须学习的诀窍。6.由组织的实际布局以及其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局外人打交道的方法所展示出的组织感觉和气氛。
二、简答题:
1、经济人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
(1)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量逃避工作。
(2)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不原抱负责任,希望依赖别人,心甘情愿受别人指挥。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相矛盾的,必须采取强制的、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4)多数人干工作是为了满足自己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5)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大多数具有上述特征,属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够自己激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而成为管理者。
2、社会人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
a.以社会需要为主要动机,经过同事间的交往可以满足社交需要。
b.工业化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 变的毫无意义,因此必经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其意义。c.人对其所在群体的社会关系或人际关系的反应,远较对诱因管理强烈。
d.人最希望管理人员满足其社会需要。
3、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
a.工作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就像是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厌恶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的本性,作可能是一种满足(因而自愿去执行),也可能是惩罚(因而只要可能就逃避),到怎样,要看可控制的条件而定。
b.外来的控制和处罚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
c.致力于实现目标是实现目标相联系的报酬共同在起作用,报酬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大的报酬是通过实现组织目标而获及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
d.普通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而且学会了谋求职责。
e.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出高度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f.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潜力只得到了部分的发挥。
4、复杂人假设理论的基本观点。
a.人怀着各种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但最主要的需要是实现其胜任感。
b.胜任感人人都有,它可能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去满足。c.当工作性质和组织型态能适当配合时,胜任感最能满足。d.当一个目标达成时,胜任感可以继续被激励起来,新的更高的目标就又产生。
5、简述工作效率与态度之间的关系。
关于态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二者之间并无一定的关联
对工作感到满意的职工,工作效率很高;但对工作不满意的职工,其工作效率也可能高。因为在雇佣劳动的条件下,生产性需要并非是一般工人的主要目标,这只是他们借以达到其目标(如工资、奖金、自我实现等)的手段,如果某工人的生产效率大大超过同伴,他就可能被大家指责为破坏进度而遭到排斥。因而,对自己工作特别满意的工人,也有降低生产效率以谋求与众人一致的可能性。相反,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工人,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也有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能。
6、影响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因素; 形成: a.需要与愿望的满足与态度形成。通常能满足个人需要和愿望的对象,以及有助于自己达到目标满足需要的对象,容易使人产生喜爱的态度。相反,妨碍个人需要与愿望获得满足的对象,或者导致挫折的对象,多发生否定的态度。
b.知识和信息对态度形成的影响。知识与信息是形成态度的重要条件。
c.个人所属团体对态度形成的影响。团体的风气、意识、规范等对团体成员的态度形成有重要影响。
d.个性特点与态度形成。每个人的态度都会反映出他的个性特征,反过来,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也能影响其态度。e.社会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影响人的态度转变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信息接受者、信息发出者和信息交流过程以及情景因素四方面分析:
a.从信息接受者来看,有下列因素: 自己原有态度体系的特点;个体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个人对团体的认同感影响态度的转变;预防灌输,对某种观点事先有准备,不易转变,突然袭击,较易转变。
b.从信息发出者或宣传者的角度看,有下列因素:宣传者的权威与态度转变;宣传者的个性特征与态度转变;宣传者被宣传者之间的关系.c.从信息交流过程来看,有下列影响因素:从宣传内容看,信息交流的目的是让被宣传者接受信息内容,宣传内容较之宣传者本身更能在宣传者心中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信息内容可能比信息源给被说服者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也更容易转变人们的态度;从宣传形式看,口头、文字、形象化宣传;从宣传方式来看,单面宣传(只讲有利的一面)与双面宣传对态度转变也有不同的影响;于情绪的宣传方式容易引起恐惧心理的产生,也有助于人的态度转变;逐步提高要求轻易接受.d.情景因素:在分心状态下易被接受;造成压抑气氛有助于态度的转变,看电影儿童不宜;强化因素,广告中的俊男靓女。
7、简述群体规范的功能
(1)支柱:帮助群体生存,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
(2)评价标准:使得成员的行为简化和易于预测,群体成员要以群体规范来评价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3)动力:群体规范常以群体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
(4)矫正功能,群体成员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受到群体舆论的压力,迫使他改变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
8、简述群体凝聚力在管理中的意义。大量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确实能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要以群体的规模和要求为中介:群体要求成员努力工作,其工作效率提高,因此,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教育和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提高群体工作效率不能只从加强成员间的感情入手,还要引导群体成员服从组织要求,以组织利益为重,这样才能使高凝聚力的群体创造出优异的工作成绩。否则,群体成员联合起来与组织对抗,必然破坏工作,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9.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核心人物对其他成员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他们对其他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能产生自觉自愿的、心诚悦服的影响。因此,作好他们的工作,是管理好非正式组织的关键。
(1)企业领导者应主动加强与核心人物的沟通,听取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应尽可能采纳,以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通过他们影响其他成员。
(2)选拔基层干部,应尽可能考虑到享有威信而且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强的核心人物,以利于发挥其影响力。
(3)可通过调整其角色地位,改变其自我观念,增强其自我价值感,从而做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领导者应首先改变对消极性小群体及其核心人物的敌视和嫌弃态度,要主动与核心人物谈心、交朋友,使其感到组织的关心的平等对待,放弃一切都无所谓或破罐破摔的想法,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变消极为积极,进而带动、促进整个群体不良气氛的转变。
10、简述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1)成员有类似的社会背景和经历。由于彼此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进而产生心理相容而产生小群体。
(2)成员有相同的血缘或地缘关系。中国人十分注重血缘和地缘关系,亲属、同宗同族、同乡等进入一个单位后,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亲近从而形成小团体,企业中的裙带风、小宗派与此密切相关。
(3)成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的爱好、兴趣的人相互接触,交往较多,经常在一起开展活动,自然容易形成小群体。(4)成员在某些认识或利益上的一致,在组织中,一些人由于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追求某种相同利益的需要,他们就会经常聚在一起交流讨论、相互支持,在交往中形成一体。
11、简述ERG理论的主要思想及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区别。ERG理论: 奥尔德弗同意马斯洛的观点,认为个人拥有需求等级。然而他没有采用马斯洛提出的五大需求,而认为个人有三组基本需求:存在、相关和发展。奥尔德弗是这样描述的:
存在需求,或物质需求,由食物、空气、水、工资、附加利益和工作条件来满足。
相关需求,通过建立和维持与同事、上司、下属、朋友和家人的相互关系来满足。
发展需求,表现为个人试图通过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或建设性的贡献发现独特的个人发展机会。区别:
这两个模式在他们看待人们如何满足不同组需求的方法上存在差异。马斯洛指出,未实现的需求是激励因素,下一个高层需求只有在前一个低层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被满足。因此一个人随着每一组低层需求的满足来逐步向高层需求等级进展。相反ERG模式提出,除了这种实现===进展过程之外,挫折===衰退过程也起作用。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在试图满足发展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受挫,相关需求会作为一种激励力量再现。这个人将重新满足低层需求而不试图满足发展需求,挫折将导致衰退。
12、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思想。
这是一个最有争议的激励模式,因为它有两个独特的特征: 1.它强调有些工作因素导致满意,有些能够防止不满意,但不能导致满意。
2.工作满足与不满足并不存在于一个单一的连续统一体上。激励因素:工作本身、晋升和责任。这些因素和个人对工作的积极感觉相关,又与工作本身相关。很大程度上属于个人内部的问题,但组织可以确定一个卓越的目标,使个人感到自己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保健因素: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附加利益、工作条件的人际关系。这些因素和个人对工作的消极感觉相关,与履行工作的环境相关。
13、简述TAT统觉测试法的主要内容。
麦克利兰用主题统觉测验(TAT)衡量一个人的成就激励力度。TAT使用可能正在被测试人员身上唤起许多无系统性图画的反映。给你15秒看一幅画,然后根据它写一篇短故事以此回答下列问题:画中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情形?然后与一高成就者写的故事进行对比。
14、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了公平理论。这一理论实质是探讨投入劳动与所得报酬的比值概念。公平理论描述了一种工作环境常见的现象:人们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十分敏感。个人在组织中更加注意的不是他所得的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相比较的相对值。大多数人往往喜欢和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的程度作出判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动机激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比较、作出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公平理论实质上是:一个人所得的报酬的绝对值与其积极性的高低并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只有其对所付出的劳动和所获报酬的比值,与同等情况下的其他人相比较,主观上感到是否公平、合理,这才会真正影响人的积极性。
15、简述目标设臵理论的主要内容。
设臵目标的心理效果会因时间推移逐步减弱,设臵目标要与反馈、工作评价等其他刺激因素结合作用,设臵目标要与员工参与、注意个别差异和解决目标的艰巨性因素结合运用。
目标设臵理论认为,采取措施达到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是完成工作的最直接的动机,也是提高激励水平的重要过程。目标设臵理论认为,对于难度很高的长远目标,可采取“大目标,小步子”目标管理方法,即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轻易达到的阶段性的小目标,最终通向远大的、总目标的实现。
16、简述组织文化(四种)的类型。棒球队文化:吸引企业家、创新者和敢于冒险者,他们根据员工的产出给他们支付报酬。表现最佳的通常得到高工薪或其他财务收入,并有大量的自主权。但是风险高,基本没有长期保障。业绩高的人往往把自己看成自由人,很像职业运动员。跳槽是经常的现象,员工随时准备离开一个公司到另一个公司拿更高的报酬或有更大的自由度。在广告代理公司、生化公司、咨询公司、投资银行、法律顾问处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很普遍。
俱乐部文化:年龄和经验在俱乐部文化很受重视。拥有俱乐部文化的组织重视资历,提供稳定的有保障的就业。俱乐部文化奖励忠诚、投入和“相处融洽”。管理人员在缓慢稳定地一步步升到公司高级位臵的过程中一般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迅速晋升很少见。员工通常从年轻时干起,一直在一个公司干35到40年。航空公司、商业银行、公共设施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军队。
学院文化:学院文化的组织往往招收的人很年轻—通常从学院直接招收,这一点同俱乐部文化的组织是一样的。但是学院文化强调员工培训,使他们成为某一方面专家。学院文化强调服务的连续性、职能专长和提高产品信誉的智慧。虽然也有一些让人青云直上的机会,但是学院文化对那些乐于掌握自己的工作,稳步上升的人更有吸引力。可口可乐、IBA公司、宝洁公司以及许多消费品公司、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药物公司以及许多电子和办公产品公司都存在学院文化。
堡垒文化:主要关心的是生存。堡垒文化的组织对工作的保障性没有多少保证,很难对业绩好的员工给予奖励。一般情况下,它们是进行阶段性裁员和重组,在这过程中解雇许多员工。堡垒文化对那些想从彻底改变一个公司的挑战中获得乐趣的人有吸引力。对那些想有归属感,有专业发展机会和有保障的未来收入的人不会有吸引力。堡垒文化是以周期性繁荣和周期性破产为特点的行业。
17、组织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1.当人们互相交往时的常规行为,如组织礼仪、礼节以及使用的共同语言。
2.整个组织上下所共有的行为标准。3.一个组织所持有的主要价值观。4.指导一个组织对待员工和顾客的原则。
5.在组织内能过得很好的游戏规则或一个新成员为能被接受必须学习的诀窍。
6.由组织的实际布局以及其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局外人打交道的方法所展示出的组织感觉和气氛。
18、如何开发保持和改变组织文化。一个组织如何开发文化?
一个组织文化的建立是为了适应每个组织面临的两个重要难题: 1.适应外部环境求生存: 是指组织如何在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找到生存环境和不断的对付外部变化的环境。要解决以下问题:
1)宗旨与战略:找出组织的基本宗旨,然后选择战略实现这一宗旨。
2)目标:确立具体目标。
3)方法:确定如何实现目标、方法,包括选择组织结构和奖励制度。
4)衡量:确立衡量每个人和团队完成这些目标的标准。2.内部的统一化: 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的成员之间建立和保持有效的工作关系。内部统一化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语言和概念:找出交流的方法,对重要的概念确定共同的含义。
2)团队的界限:确立团队成员身份标准。
3)权利和地位:确立获得、保持和失去权利和地位的规定。4)奖励和惩罚:建立鼓励理想的行为和阻止不理想的行为的制度。保持组织文化
一个组织运转和管理的方式对保持和改变公司文化可能产生预期和未预期的影响。保持组织文化的一个基本方法是:组织雇佣似乎适合该组织的人:然后公司通过解雇那些经常不断或明显违背组织可接受的行为和行动的人来保持它的组织文化。改变组织文化
保持一个组织文化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同样可以用来改变一个组织的文化。文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变: 1.改变经理和团队所注意的东西 2.改变处理危机的方法 3.改变招募新成员的标准 4.改变组织内要求的标准 5.改变分配酬劳的标准
6.改变公司礼仪和庆祝活动。例如,一个惩罚冒险和创新,奖励避免风险的组织文化可以通过改变奖励制度刻意改变原有组织文化。可以鼓励员工在确定目标的会议上,为自己确定风险较大,较有创新的目标。在业绩评估会上通过提高奖赏,个人可以因为尝试挑战性强的目标,而不是追求保险目标受到奖励,即使他有时没有成功。
改变组织文化有两个问题必须注意:
1.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否经得起变化的考验
2.准确评价改变组织文化的种种困难,多数大的组织实际上不止有一种文化。每个组织至少有三种文化:运行文化、工程文化、管理文化。改变组织尽管有困难,但是有可能,我们可以: 1.首先了解旧文化
2.寻找最有效的文化,并把它作为员工学习的榜样
3.不要对文化提出正面的抨击,而要找出较为有效完成工作的方法
4.把新文化当作一个指导原则,而不能把它看作是创造奇迹的东西
5.认识到要用5-10年的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C)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A)
A.个体 B.群体 C.团队
D.组织
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是(B)
A.抉择分析 B.相关分析 C.离中趋势分析
D.集中趋势分析
4.格雷夫斯把价值观分为七类,其分类的基础是(D)
A.人员的不同对象 B.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 C.追求的不同目标
D.不同行为方式
5.根据控制方位论,技能为本报酬制能使员工更倾向于(A)
A.内因控制 B.外因控制 C.前馈控制
D.反馈控制
6.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源泉是(D)
A.弹性的规章制度 B.合理的组织结构 C.和谐的人际关系
D.良好的信息沟通 7.事业生涯的两个组成方面分别是态度和(B)
A.知觉 B.行为 C.性格
D.价值观
8.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的阶段是(C)A.形成阶段 B.震荡阶段 C.规范化阶段
D.有所作为阶段
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这种效应是(B)
A.群体助长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从众效应
D.责任分摊效应
10.把信息有选择地转达给自己的朋友或相关的人,这种非正式沟通的形式是(C A.偶然式 B.流言式 C.集束式
D.单线式
第 1 页)
11.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三类:感情、包容与(D)
A.尊重 B.成就 C.利益
D.控制
12.管理群体间互动最简单、花费最低的方法是(A)
A.制定规则与程序 B.设计联络员角色 C.成立工作团队
D.建立特别工作组
13.领导的专长权来自于(D)
A.组织赋予的物资分配权 B.组织赋予的决策权 C.组织赋予的人事权
D.下级对上级的信任与尊敬 14.领导权变理论又被称为(A)A.情景理论 B.领导理论 C.权力理论
D.周期理论 15.领导作风论认为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导的组织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C A.集权式 B.任务式 C.民主式
D.放任式
16.在组织决策中,形成决策的前提是(A)
A.了解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B.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 C.把握决策对象的运动规律 D.确定决策对象与目标
17.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这体现了动机的(A.导向机能 B.选择机能 C.始发机能
D.强化机能
18.按需要的功能特征来分,可将需要分为(B)
A.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 B.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C.优势需要与次要需要
D.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
19.根据双因素理论,以下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C)
A.职务保障
B.工资待遇 C.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D.工作条件
20.奥德弗的ERG理论属于(C)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C.内容型激励理论
D.公平型激励理论 第 2 页)
C)
21.宝钢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是(D)
A.需要层次理论 C.公平理论
B.双因素理论 D.综合激励理论
22.通过研究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方式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以寻求最有效的领导行为,这是(C)
A.领导特性有效论 C.领导权变有效论
B.领导行为有效论 D.领导作风有效论
23.下列组织变革的阻力中,来自群体的是(D)
A.人们的安全性心理所造成的阻力 B.人们的保守性心理所造成的阻力 C.人们的依赖性心理所造成的阻力 D.人际关系变革所造成的阻力
24.组织文化能把不同层次、性格各异的人团结起来,使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都与组织的安危紧密相连,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A)
A.凝聚功能 C.激励功能
B.效率功能 D.约束功能
25.组织文化的建立应具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理念,不会因为微小的环境变化或个别成员的去留而发生变动,这体现了建立组织文化应遵循(B)
A.目标原则 C.价值原则
B.相对稳定原则 D.环境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态度的特性有(ACDE)
A.针对性 C.两极性 E.社会性
27.霍兰德(Holland)认为,人的基本个性类型有(ABCDE)
A.现实型 C.艺术型 E.管理型
28.常用的测量和评价凝聚力的方法有(AC)
A.问卷调查法 C.数量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D.个案研究法 B.调研型 D.社会型 B.直接性 D.协调性
第 3 页
E.准实验法
29.决策科学化的特征有(ACD)A.决策思想科学化 C.决策方法科学化 E.决策目标科学化
30.组织结构设计应坚持的原则有(ABCDE)
A.集权与分权结合原则 C.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原则 E.目标原则
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D.执行与监督分开原则
B.决策形式科学化 D.决策程序科学化
非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控制观察法
观察者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观察,也就是操纵自变量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处于被观察状态中的那种方法叫控制观察法。32.事业生涯的开发
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33.人际关系
作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心理关系,特别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34.领导者
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35.企业集团
答:所谓企业集团就是一些有经济联系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经营目标而在生产或经营的有关环节上联合起来的协作组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
答:
(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 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 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
第 4 页 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37.管理者怎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 答:
(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
(3)改善工作,使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
(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对员工有重要意义的个人 事业发展目标。38.处理群体冲突应采取哪些策略?
答:
(1)运用竞争(2)运用合作(3)运用回避(4)运用迁就(5)运用折衷
39.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
何塞和布兰卡特认为,领导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工作中被领导群体的成熟度,领导要根据被领导群体工作成熟度的变化来调整和改变领导方式,以达到较好的管理绩效水平。领导的进程如同生命一样,逐步发展、变化,求得领导方式的权变统一,创造了三度空间领导效率模型,这就是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也叫领导行为权变理论。这个理论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卡门首先提出,后由何塞和布兰卡予以发展。它认为,工作中的群体成员在大多数情况下呈现出逐步成熟的变化。工作成熟度的主要标志是群体或个体的能力、经验和教育水平,体现生理变化的年龄则是一个次要的因素。从成熟度的表现来看,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领导的行为方式被按照关心工作和关心人这两个维度划分为四大类型,构成四个象限。下方是群体或个人的工作成熟度显示。曲线是领导行为选择的运行轨迹。
(1)象限1(S1):指令型领导。此象限被领导群体或个人的工作成熟度较低,需要领导给予较多的工作指导,适宜的领导方式是以工作为导向。
第 5 页
(2)象限2(S2):说服式领导。被领导群体或个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成熟度,适宜的领导方式是工作导向和人际关系并重。
(3)象限3(S3):参与式领导。群体成员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适宜的领导方式是较高的人际关系导向和较低的工作导向。
(4)象限4(S4):授权式领导。被领导者群体和个体的工作成熟度已发展到高层次水平,逐步把两种导向行为都降低到适度的水平是有效的领导方式。
40.简述组织文化建立的原则。
答:
(1)目标原则(2)价值原则(3)卓越原则(4)激励原则(5)环境原则(6)个性原则(7)相对稳定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论群体决策的利与弊。
答:
一、群体决策的优点
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各有其优势,但都不是可以适用于任何环境的。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下面一些主要的优点:
1、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
2、增加观点的多样性
3、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
4、增加合法性
二、群体决策的缺点
当然,群体决策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主要不足是:
1、浪费时间
2、从众压力
3、少数人控制
4、责任不清
第 6 页
42.运用斯金纳的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谈谈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使用惩罚。
14-345、346 答:
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他经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答应性行为,这是与生俱在,属于不学就会的本能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必须经过学习而发生的行为。斯金纳认为人们作用于环境的结果,如果使他的需要满足,这种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这就称为强化刺激。凡能增强反应强度的刺激物,即称为强化物,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求得行为的改造。惩罚是行为改造激励理论的要点之一,它是以某种带有强制性的、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职、罚款、开除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乃至痛苦的环境,或取消现有的令人愉快和满意的条件,以表示对某一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心理学家对于惩罚有较多争论,有些人倾向于少用或不用。他们认为惩罚只能暂时停止不好的行为,并不能导致好的行为,相反却使职工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和伤害,产生一种对抗情绪,甚至采取欺骗、隐瞒手段来逃避惩罚。另一方面,它却会对管理人员带来一种错觉,不适当地夸大惩罚的作用。在管理实践中惩罚是不可避免的。管理人员必须懂得,惩罚并非目的,应力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处理得当。为了减轻惩罚的副作用,应当采取惩罚与正强化结合的办法。在运用惩罚时,要告诉职工应该怎样做,在出现符合要求的行为时,随即给以正强化,肯定及巩固其行为。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学生学好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 因此组织行为学的授课工作对于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管理专业课的学习。传统的组织行为学的课堂教学, 绝大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的, “教师讲, 做板书;学生听, 记笔记”, 即所谓的“灌输式”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尽管教师是深耕细诼, 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支离破碎, 从难以理解到缺乏真正的组织行为能力。如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如何把组织行为学理论体系转换成有效的实际技能, 就成为这门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将教学改革中学生最为关心的教学环节和考核环节作为主要调研内容, 在笔者讲授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班级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回收76份, 回收率76%, 问卷调查所得资料采用SPSSPC+软件处理。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关于学生对教学改革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 关于教学的导向。总的来说, 表现出强烈的实用性需求。90%的同学认为本科教学更应注重实操能力的训练, 5%的同学认为更应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 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该调查结果应是符合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就业导向的学习目标的。
第二, 关于教学方法改革。学生一致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 对部分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其中, 48%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应该继续保持, 64%的同学认为心理测试法应该继续保持, 21%的同学认为课堂提问法应该继续保持。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法依次是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经验描述、角色扮演、课堂游戏和小组辩论。
第三, 关于教学改革对学生配合的要求。总的来说, 配合意愿有限。就课堂准备而言, 15%的同学表示非常愿意, 16%的同学表示愿意, 32%的同学表示无所谓, 32%表示不愿意, 5%的同学明确表示非常不愿意;就课后作业而言, 有5%的学生明确表示“根本不愿做作业”, 53%的学生表示“最好不要布置作业”, 希望“作业最好能在半小时内完成”的占21%, “作业能在一小时内完成”的占21%。但学生的主动性意愿比较强烈。如针对“您愿意站在讲台讲课吗”, 非常愿意的占10%, 愿意的占32%, 无所谓占42%, 不愿意11%, 非常不愿意5%。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表现欲望还是很强的。
第四, 关于考核方式。就考试内容而言, 大约70%以上学生希望增加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 而不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见就考试内容而言, 学生更重视理解和应用, 更重视主观能力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从调研结果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注重实践与操作。学生强调学习的实用性, 注重实践, 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教学内容上,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考核内容上, 学生们更重视理解和应用, 更重视主观能力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检验。
第二, 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方法,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抓住学生的兴趣为首要目的。同时, 学生对课堂上教师的“主宰地位”状况提出了挑战, 表达了学生在课堂中要求积极参与的意愿, 其对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十分明显。
第三, 考核方式多样化。尽管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 具有诸如评分较为客观、比较容易操作、便于管理的优点。但实践证明这种考试形式也有缺乏对全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系统掌握, 忽视归纳思维的重大弊端,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检查。因此, 组织行为学课程在考核上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模式。
第四, 学生对教学改革热情高而动手意愿低。
四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施
依据教学改革模式的设计, 针对学生注重实践和操作的要求, 结合80后大学生的“寓教于乐”及课堂主动性强而课后相反的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精心设计。除继续沿用学生认可的原有方法如理论讲授和课堂提问外, 还根据学生的兴趣, 尝试使用了其他新的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讨论
案例教学方法中的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这些能力的培养对未来担任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学生非常重要的。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根据不同知识单元恰当地使用案例。笔者把案例分为微型案例和综合型案例。微型案例一般由口头描述,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使用案例引出本次讲授内容, 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作为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生动事例;也可以在课后使用, 起到点睛的作用。综合型案例指管理情景复杂, 涉及理论问题较多的案例。一般在讲授完一章或者重要内容之后, 笔者列出思考题或者案例材料, 要求学生在其中选择或者自拟一个题目撰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
2往期经验描述
往期经验描述法是本门课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旨在引导学生在描述往期经验的基础之上, 自己总结出部分心理或行为规律。比如在讨论压力与挫折时, 也是让学生描述一次成功或失败处理压力 (挫折) 情境的经历从而总结出压力 (挫折) 的本质、压力 (挫折) 感受的影响因素和压力 (挫折) 的管理经验。
3心理测试
组织行为学作为管理类的基础课, 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点、兴趣、能力、价值观、成就取向, 进而增强管理者对于他人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 提高管理技能。因此, 在课堂实践中, 我们开展了大小近10次教学测试, 包括:图片投射测试、选择性知觉测试、价值观测试、MBTI的人格测试、决策风格、领导风格测试等。每次测试时, 大家都非常投入。通过自我测试和教师讲解, 每个学生明晰了自己的个性特点, 掌握了不同类型员工的行为特征, 从而为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方向, 并为成为未来的优秀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 其目的在于让角色扮演者参与其中, 体验真实场景, 提高管理技巧与能力。课前笔者把各个角色的角色说明分别发给几组报名参加角色扮演的学生, 要求扮演者课下独自弄清角色所处的情境, 及各自扮演角色的特点与制约条件。课堂上扮演上司和下属的同学根据自己对角色的感悟, 进行现场表演, 在教师设定的时间内交往、对话, 主动采取行动或被动作出反应, 解决冲突和问题。角色扮演共进行4组, 然后教师组织观察的学生就几组“上司”各自的行为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风格和效果结合领导理论进行对比和讨论, 再请扮演者分别表明他们言行的意图以及对对方言行的知觉和感受。最后教师就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
五考核办法的实施
综合以往考试的经验及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会, 笔者尝试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实施新的考核方式。
第一, 期末采用综合闭卷形式。占总成绩的60%, 主要考核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
第二, 平时作业情况。占总成绩的15%, 主要是布置写案例分析和调查报告, 要求立意新, 选材新, 观念新, 有个性特征, 有实用价值。
第三, 课堂表现情况。一般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发言的踊跃程度, 对问题回答的是否正确, 是否有独立见解等情况而定。由老师进行综合评定。
六结束语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 学生对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反馈, 他们认为, 该教学方法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学会了收集、整理和归纳材料的能力, 并提高了学生对资料的理解和掌握;在准备中学会了团队合作精神;在讲解中增强了信心和勇气, 提高了表达能力, 加深了对自我的了解, 增强了学生的体验, 调整了学生的心态。通过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第一, 克服了教师满堂灌的弊端,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第三, 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 强化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管理知识和实际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第五, 新的考核方式, 引导学生更加注重理论应用。
当然, 在实施该方法的过程中, 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 加上他们没有讲课的经验, 所以讲课的效果有时难以调动听众的积极性, 影响了听课者对于知识的理解。此外, 虽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上台讲课, 但总有个别学生临时抱佛脚, 没有充分的准备, 这不仅不能锻炼他们自己, 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同时, 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只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 更要求教师具备一名优秀导演的技能。希望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 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这门课, 让学生从这门课中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陈黎琴.“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游戏训练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 2006 (1) .
[2]沈茜.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5) .
[3]芈凌云, 陈红.亲验式教学方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运用[J], 煤炭高等教育, 2002 (5) .
[4]匡素勋.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6) .
[5]康蕾.用实践教学法改进《组织行为学》教学[J].高教研究, 2006 (1) .
摘 要: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分析大学发展中的文化建设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大学文化具有组织文化的一切特征,在大学的运行中大学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组织行为学功用,我国大学建设发展中也面临着各类组织文化问题,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可有效助推大学的科学发展,高效发展。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5010405
虽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子及道家学说,但现代意义上的组织行为学(简称OB)发端并兴盛于20世纪的西方,主要是研究并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并根据规律去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中的各种行为,以提高组织工作绩效、提升组织成员对工作及组织的满意度为要旨的科学。组织行为学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很好地考虑了环境、人和组织本身的相互作用,清晰揭示了组织文化对一个组织发展的重要作用,其基本原理对大学的文化建设有重要启示。如果我们基于“组织情境——组织认知——组织动力——组织绩效”范式,把大学文化视同组织文化的一类,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文化建设问题,理应对促进大学发展有一定意义。
一、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组织行为学当中,文化一般被认为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家文化,它包含了一个国家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价值观和信仰。第二个层次为群体文化,是指除了一个整体的国家文化之外,不同的种族以及生活在一个国家文化中的不同文化群体也可以共享的一个文化。如性别、种族、语言、宗教,或者其他可以区分不同群体并被认同的特征。第三个层次是组织文化,是一系列被组织成员所分享的习惯、价值观、准则和信仰。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所有组织都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特征。
组织文化被定义为是“由一个组织内人们所共有的价值观所构成,它是组织内部引导人们行为的一整套准则、习惯、价值观与假设,是一个组织的生活方式以及成员的集体秩序”[1]。在埃德加·施恩看来是这样的一种假设:“组织文化是由一个特定的团体在学习如何处理外部适应性和内部整合性问题时被发现、发明或发展而来。这种假设已经被证明很有效和有价值的,并且会作为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正确的认识、思考和感受方式教给组织的新成员”[2]。
组织文化的一般包括五方面的核心要素:一是有规则与规范,例如共同的语言、行话、仪式等;现有的组织行为标准,包括对工作质量、数量的指导性方针;二是有主导型的价值观,组织提倡的一些主要价值观并希望它的成员认同;三是有组织哲学,通俗地讲就是组织发展所需的信念或理念;四是有组织章程,例如组织的制度体系等;五是组织的氛围,它是一种整体性的感觉,体现在组织形象、成员互动方式、与组织之外其他人交往的方式所表达的方面等[3]84。大学作为社会中极其重要的正式组织,其文化也是具有以上共性的。但由于大学的功能不同于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因此,它又存在源于自身发展的不同特性。但是,大学的组织文化建设也脱离不开以上核心要素的建构,即需要进行具体组织目标的设定、价值观(如校训、学校精神等)建设等,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大学文化的组织文化属性分析及其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一)大学的管理与运行处于一定文化情境当中
组织行为学认为,一个组织要获得高效或成功,必须要注重其文化情境与管理措施的匹配,世界上并没有尽善尽美的管理,而只有最适宜的管理,管理措施的文化适应性如何可直接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或局面。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所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概率论的奠基者之一布莱斯· 帕斯卡说:“在比利牛斯山的一边是真理,也许到了另一边就成了谬误”。为什么呢?组织情境使然。组织的文化情境一般而言包括内外两个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组织发展当中的外部文化情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组织的外部情境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全球化、多元化、伦理、同行竞争等因素。信息技术与全球化对大学组织的结构有巨大影响,已经或正在持续改变大学的运作方式。例如,目前几乎所有大学都在教学、管理活动中采用了大量的网络信息技术,学术交流跨国进行越来越频繁,学生教育培养方式的国际化趋势进程加快等;还有就是大学内的组织成员的多元化问题,多元化反映了大学组织内人与人的差异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事实,除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外,还有成员的交流方式、伦理道德标准等文化因素。例如外聘专家、留学生、国际合作项目、跨省招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现象的增多等。因此,大学要建立竞争性优势,必须直面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或问题。
(二)大学文化能够促进师生对学校管理的认知
组织行为的认知包括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知觉、归因、态度、需求、情绪以及自我效能等,组织行为学视角的大学文化不是为文化而文化,它有一个基本的组织功用的,而促进组织认知就是大学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从大学的现实运行看,在大学建立一个有效战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巨大挑战在许多时候也是来自内部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尔·巴纳德认为,任何正式组织都是一个由两个或更多人组成的有意识地协同工作的系统。不可否认,尽管在客观上,大学内的每一个人都参与了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统一的、期望达到的程度或水平上参与了大学的工作。因为,一个协作系统的存在取决于参与者沟通的能力以及他们朝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意愿。例如,对一个大学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等的认同状况,是一个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管理效应的基本反映。不可否认,因为人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是决定每个人所起不同的作用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在大学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设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价值判断,或者称之为大学理念。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如何看待师生学习或工作的价值,将会导致不同的制度构建。例如关于薪酬有效性的研究表明:薪酬是一种无可置疑的报酬形式,但它并不是可以奖励成员的唯一方式。除了薪酬,学习或工作认可是组织报酬系统中至关重要但又经常被忽视的一部分。大量事实证明,大学内系统地使用正式的组织认可或社会认可对于大学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术休假、健康保险、学费补助、依业绩破格晋升提拔、奖学金、荣誉称号等各类公开的赞誉和表彰。endprint
(三)大学文化是大学组织动力机制构建的基础
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说过:“文化是制度之母”[4]。组织行为动力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树立团队工作机制,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组织,如何整合组织内每个个体的能力,让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预期目标而努力。团队工作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信念、价值观或政策,它是通过组织沟通、有效决策、解决压力与冲突、合理分配和运用权力等方式构建的,同样富含文化内涵。
首先,在沟通中有一个环节是反馈,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用来有效管理行为和改善绩效的人际沟通形式。例如,在大学里,老师们可能认为反馈比金钱更有价值,这是因为人们有了解他们表现如何的强烈精神需求。如果学校管理层能够向教师沟通学校的教学科研绩效标准并及时反馈他们的进步,那么这将对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有一个积极的影响。相反,如果教师表现的不够好,通过反馈也能促进他们新的尝试。研究证明,“只有当反馈是积极、直接、清晰、中肯时,它才会最有效”[3]255。
其次,在组织决策当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过程和技术,有一些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例如概率、报酬等终极目标,而另一些是以非理性为基础的,例如是否乐于革新,敢于冒险等风格的确属于文化范畴。
还有,就是在解决工作压力方面,组织文化建设也具有应有地位。众所周知,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诸多消极的结果,如缺勤、事故、疾病等严重问题,除通过有规律的锻炼、健康饮食、必要的休闲等减压方式外,组织也可以通过营造一种支持性的工作气氛(如友爱、关爱、关心等)、精心的工作程序设计、减少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等来帮助成员,我国大学知识分子中的过劳早逝、自杀等现象屡见不鲜,除却其它原因,仅从大学文化建设出发,也有以此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的必要。
最后,在组织团队建设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那些与更为个人主义文化相联系的问题,如更多地允许团队进行自愿结合,或者成员自愿参加等。
(四)大学文化的播扬是大学赢得高绩效的必备条件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6]在如何导致组织高绩效的分析研究中发现,有以下与组织文化建设高度相关的组织行为学定律被证明是有效的。一是目标管理(也称“愿景管理”)的使用能提高组织绩效。构建愿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来源于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等文化因素,它是对组织发展可能性的一种理想化的、充满激情的、相互认同的描述。随着组织的发展,愿景不断被重塑。尽管具体的目标支持着对愿景的追求并且应该逐步实现,但愿景永远是存在于遥远的可能性之中。大学要发展,没有目标或愿景是难以想象的,犹如人在暗夜里前行而没有路径与目标一样可怕。二是社会认可等文化干预(也称之为“非经济干预”)能够提高组织绩效。在大学组织中,给老师们提供绩效反馈和恰当的社会关注或认可这些非经济奖励,在日常情况下也许是不太受关注的事情,但是,许多研究结论也表明,在一些组织成员选择离开组织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所做的事,管理者的反馈和认可不足。因为所有成员都希望了解他们做得怎么样、被注意并希望对他们的贡献给予关注,所以,重视非经济的文化奖励应该是必要的习惯性选择。三是拥有智慧、远大抱负、坚毅、经验、热情等个性品质的魅力型领导能够带领组织实现高绩效。例如,在大学组织中,领导者或管理者拥有经验被认为主要是为了减少组织中的恐慌。因为忧虑会分散和削弱人的精神力,使之偏离于积极的活动,领导者或管理者能够通过对“现实”的解释打消人们的恐慌,并证明他们对相关的问题是在意与关注的。
三、当前我国大学发展过程中组织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理念选择中的矛盾与困惑
沙因认为,处于组织根底的主导性价值,也可以称之为组织的文化理念,通常反映着组织对若干关系范畴的假定与判断,是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的集体信念、是组织的潜意识和引领性原则。例如如何看待组织与环境、当下与未来、组织与个人、工作与生活间的关系等。大学的组织关系范畴诸如地域性与全球性、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过程与结果、教师与学生、科研与教学、历史与未来、传统与革新、生存与发展、竞争与协作、专业与基础、物质与文化、大学与社会、中学与大学、知识与文化、优势与特色等等不一而足。大学在面对如此复杂局面的时候如何进行价值选择才能构建起既符合社会发展又符合大学自身发展的主导性组织价值理念,并肩负起引领大学不断走向成功的使命,需要在上述几乎是“二难境地”的各类关系中平衡。目前,无论是西方大学还是国内大学都面临着诸多困惑。例如西方大学当下的消费主义困惑,学者们为此不时发出“大学之用?”、“废墟中的大学”、“高等教育公司”、“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等追问。人才培养质量中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千人一面”的问题;重教育过程,轻质量管理的问题;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行政化倾向问题;争取研究项目积极,实际参与消极的问题;热心人才引进,忽视培养服务问题等等,抛开其存在的客观条件因素不谈,深层次的都反映了对大学发展核心理念的忧思。所以,大学在主体办学理念或价值观的构建中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这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时间。
(二)维持大学文化的必要社会化步骤缺失
组织文化的发端首先是由组织创立者直接或间接的行为结果,在我国大学当中普遍重视历史发掘,好像历史越悠久,故事越多就越有竞争力,这并没有错,但不足在还要认识到组织文化建设中还可通过一些社会化步骤维持并推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其基本流程可描述为:仔细挑选符合标准的员工→通过实训使其掌握核心戒条→完善激励与控制系统→强化组织需要的重要行为→提升并改变组织文化→回到员工,如此循环反复。在我国大学的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维持不足的现象又何其稀少!表现之一:大学的选人标准逐年提高,但内部培训不能紧密跟进与配套,一选了之,万事大吉。表现之二:重安置工作而轻视测评工作表现,考核流于形式,不痛不痒。表现之三: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千校一面”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学校精神之类的学校核心价值观,这类精神信条需要组织内的先进人物事迹、优秀工作行为与业绩为载体而变成鲜活的、可学可用的东西。在评选标准中,贯彻宏观国家社会标准积极,轻视本组织信条的现象屡见不鲜。表现之四:大学内各类优秀人物或事迹评选表彰后就算本类事情的完结,殊不知行为榜样的事迹或传奇才是对组织成员进行组织价值与行为标准最强有力的训练模式,是组织文化维持最有效的步骤与环节,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将其忽略了。因此,有效的组织正式认可系统缺失了必要环节。表现之五:对良好工作行为的正强化、对消极行为的负强化乃至惩戒是否在学校的政策设计中被一以贯之,长期坚持?假定我们在砌墙,如果老是推倒前人未建完的基础,一茬又一茬继任者可能永远也建不起一个罗马城。endprint
(三)高绩效工作实践中文化变量的作用并不充分
高绩效工作实践在组织行为学当中有许多定义,但最好的定义被认为是:“组织持续地将其战略、目标和内在运作与其外在环境要求协调起来,以达到组织绩效最大化的组织系统”。高绩效工作实践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工作和绩效的思考方式,按照这种思路,必须创造出一种全面的组织文化,并突出如下变量:一般认为这些变量应该包括对组织战略的关注、系统的组织设计、鼓励创新、内部与外部服务方法、合作、团队工作以及新的组织价值系统。而且,支持高绩效工作实践的文化包括了更高层次的开放式沟通和信任,例如领导者必须既关心员工也要考虑组织需要等。在大学组织当中,通过对以上文化变量的组织行为学考察,同样可以发现许多问题。一是大学的战略目标过于宽泛或模糊。例如“国际一流”、“国内先进”、“特色鲜明”等目标,目标在组织行为学里被认为是创造了一个组织与员工缔结的心理契约,研究发现具体的目标比宽泛的目标更能催生更高的绩效。我国大学的战略目标一般很难与师生的工作承诺联系起来,很难被关注,是一种与师生疏离的关系。同时,目标也应该是有挑战性的而非简单的或常规的,同时目标应该是可以完成的,“跳起来摸得着”就是一种更通俗的解释。二是大学的组织设计理念落后。基于大学的知识创造职能,再造大学组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呼唤。目前在世界上拥有先进文化的组织中,基于事件过程关键节点的扁平化组织设计(例如大学中各类临时性工作小组)、基于核心能力的网络组织设计(例如大学中的科研项目团队)、基于知识管理的虚拟组织设计(例如大学中各类全球性跨国研究组织)已经有大量成功的范例。反观我国有些大学,仍然徘徊在学院组合,名称变更等表面事务中而乐此不彼等等。
四、大学组织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要素和路径选择
(一)大学文化的目标:推动开放、权变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进行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大学才是有可能容纳并促进优良大学文化不断成长的基础?还是从组织行为学理论出发,抛开经典的组织结构理论(例如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等)不谈,在今天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里,相对于封闭式系统理论而提出的开放式系统理论在组织的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基本观点为:任何生物的、人的、社会的、经济的或技术的现象都可以被看作开放式系统,是一个“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大学文化在大学组织中的生成,应该也符合这样的一个规律。所以,在大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倡导并与师生一起分享的文化价值观、规范以及实现这个价值观所需要的氛围,其实也是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现代的权变的理论认为,环境是与特定的组织结构相关的。权变模型与组织设计如何调节以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是相关的。学习型组织代表了目前组织理论的最新思想,而且更与今天组织面临的新的问题直接相关。组织被描绘为一个学习的系统,有适应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两类。如果我们认为权变的观点对于组织的形成至关重要,那么,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于在新型环境里理解今天的组织则迈出了更大的一步。因此,上述文化价值观应该被确立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必要目标。
(二)大学文化的过程:遵循规律,不断坚持,一以贯之
从组织管理运行的角度看,文化的另外一种说法是习惯,是心理程序,是生活方式,是为保持秩序而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文化也是习惯,是一个大学成员集体的生活习惯,是为保持大学的秩序而存在的。既然是习惯,那习惯的形成是需要不断重复,习以为常的,这是一个规律,大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建设大学文化,就要不断坚持,不能朝令夕改,应该一以贯之。才能看到大学文化的效应,才能建成大学文化。
(三)大学文化的提升:实事求是,善于总结,螺旋上升
按照组织行为学观点,大学文化创设的一个基本信息来源是组织当中的优秀工作业绩标准、优秀人物的品德及行为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俯下身子,实事求是,总结这些亮点与英雄业绩,把其作为大学组织重要的文化基因保护起来,并通过传播与学习的手段不断固化到新的成员当中,当大家都被转移了这些文化基因的时候组织才能够事业之树长青。同时,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这些文化要素的适应性不断得到调整,大学文化不断吐故纳新,真正变成一个活的系统,大学文化才能顺利诞生并不断成长,从而不断为大学的成功服务。参考文献:
[1] 纳哈雯蒂.领导学(第5版)[M].程德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
[2] Edgar H.Schein.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5:9.
[3] 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第9版)[M].王垒,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84.
[4] 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7-59.
[5] 湛卫清.构建学校核心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