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导学提纲(鲁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4篇)
【学习目标】
一、理解本文运用神话故事、传说说明事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运用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三、探究死海的未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情趣。
【学习重难点】
一、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成因。
二、理解列数据、引传说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⒈借助工具书或课下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
游弋氯化钠湖泊告诫干涸谕告勃然大怒安然无恙
⒉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安然无恙
执迷不悟
谕告
干涸
游弋
⒊下列解释是“死”的义项。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与之相应的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失生去命B.不顾性命、坚决C.不活动、不灵活D.不通的
E.指“干涸”F.古板G.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②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③……真是“死海不死”。()
④……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
⒋速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死海的特征及成因,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⒌朗读课文一遍,完成下列内容:
⑴试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⑵数字,一般分为确数和约数两种。读课文时,请划出表确数和约数的语句,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⒍预习时,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写在下面,相信大家一定会帮你解决的。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奥妙无穷:如在阿根廷的一个海滨浴场,835头虎鲸凶猛地冲上沙滩,集体“自杀”;宇航员在太空吃东西时,总是味道不佳,甚至味同嚼蜡;在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上,曾有一个繁荣的文明古国--楼兰,5世纪时,它突然消逝得无影无踪……这些现象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但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有的奥秘已经揭开,像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说明文《死海不死》,看看这“海”前为什么要冠之以“死”字?既然是“死“海,标题又为什么称为“不死”呢?
二、自主合作探究:
⒈出示学习目标。
⒉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⒊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
⑵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
⑶对于死海的形成,课文引用了先知鲁特的神话传说。看了课文,你能科学地说明死海的成因吗?
⑷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⒋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⑴再次朗读第6段,思考: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⑵品读课文的第3、5段,小组讨论:假如把举例的两个神话、传说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⑶阅读资料链接二《死海对人类疾病的作用》,思考:
死海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果你是一位开发商,除了课本上谈到的作用外,你会如何开发、利用死海的资源呢?
三、点拨讲解:
⒈学习方法指导:能阅读一般的说明文;能根据需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准确简明的语言写作比较简单的说明文。
⒉板书:
死海不死(说明文)
特征列数字
说明死海的成因引传说
现状和未来
四、练习测评:
⒈口头练习:
请模仿“死海不死”的形式,以“--不--”的形式再说几个合理的短语。
示例:红海不红
⒉精读下文,解决以下问题:
运城盐湖--“中国死海”
运城盐湖--“中国死海”并非什么新的地理发现,运城自古就是中国的池盐产地,其盐湖已有4000余年开发历史,唐朝时靠该地所征的盐税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1/8!这片盐湖占地150多平方千米,自黄帝战蚩尤的洪荒年代,盐湖就是历代统治者平天下的根基之一。
以色列“死海”是地球上最低的水域,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的400米,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是一个内陆盐湖。约旦河从其北方注入。死海长80千米,宽处为18千米,湖面表面面积为1020平方千米。因其海水盐分比普通海水高出6倍,水生物无法生存,故得“死海”之名。
运城盐湖与“死海”同样为咸水泻湖,诞生于新生代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时期。山出海走使这个闭流盐类湖泊沉积了取之不尽的宝藏。研究发现,运城盐湖湖水中的.8种元素和以色列“死海”中的一样。据专家介绍,以色列“死海”周边环境是一片苍凉,而运城盐湖除了拥有“死海”之水的神奇,更是水草丰美,芦苇匝地,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周边景色可人。更妙的是这里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天下第一武庙”解州关帝庙,鹳雀楼、池神庙、司马光家族墓地、舜帝陵、永乐宫元代壁画等古迹点缀在盐湖周围。此外,“死海”的水是比海水更深的颜色,而运城盐湖水呈红色,传说是因蚩尤的血而染成,但实际上是因一种盐水中可以生存的红藻而形成。
⑴选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⑵课文为什么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你觉得死海这种有可能的悲凉结局给了你哪些深思呢?原来在我们山东也有一个“死海”,为了不让悲剧发生在我们的家园,你打算做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⒈本文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语言生动有趣。请筛选出死海的相关知识,用简练的说明性语言介绍死海。
⒉阅读资料链接三,完成文后问题。
资料链接一:
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盐量极高,表层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1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资料链接二:
死海对人类疾病的作用
日照充足、负海拔和矿物质浓度极高等特殊性,使死海地区的空气、阳光、海水、泥和盐等全都变成了治疗和康复各种疾病的无价之宝,也成为无数人寻求健康的天堂。日前,在由以色列健康假日中心举办的一次“死海之旅研究”的研讨会上,来自以色列高校医疗中心的专家学者,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已完成和正在研究中的科研项目,包括如何充分利用死海特殊的自然环境治疗皮肤病、心血管病和肠胃病等各方面。
尽管死海地区终年阳光灿烂,但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却小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紫外线A和B的辐射比较弱。本古里安大学的库迪世博士认为,这种特殊的光照条件不仅对治疗皮肤病有好处,而且对治疗青光眼等一些眼科疾病无疑也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节段性回肠炎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疾病。目前,已有一些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利用高压氧气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治疗成本昂贵,不仅病人难以承受,而且许多医院都没有这样的医疗设备。肠胃病学家夫尔瑟博士目前正在研究利用死海气压大、氧气含量高的特点,达到高压氧气治疗法所具有的同样效果。据称,该项研究进展顺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哈达萨医疗中心的普利提医生认为,长期以来,死海对于皮肤病治疗方面的显著效果已得到世界公认。无论是牛皮癣还是其他类型的顽固性疾病,在死海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据统计,前来死海接受“国际牛皮癣治疗中心”治疗的病人已超过5.5万人,经一个疗程4周的治疗,治愈和得到显著康复的病人比例超过90%,平均缓解期为8个半月。
另外,利用死海特殊自然环境治疗心血管疾病、哮喘和风湿类疾病也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医学和健康研究人员仍在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使死海这一地球仅存的特殊自然景观和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风筝》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学习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丫杈()憔悴()模样()嫌恶()可鄙()什物()惊惶()瑟缩()惩罚()虐杀()宽恕()苦心孤诣()堕()蜈蚣()伶仃()
2、多音字注音
凶恶()
恶恶心()
嫌恶()
什物()劳模()
什模
什么()模样()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丫杈:
伶仃:
瑟缩: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4、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由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
2.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交流预习,展示预习情况
3、认真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三、点拨讲解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
2.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3.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不同?
四、练习测评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丫杈()嫌恶()笑柄()苦心孤诣()
2、解释下列词语
瑟缩
苦心孤诣
3、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
2、本文的一个重要的情绪是忏悔,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自我遣责的意味。课后认真阅读,注意朗读重音。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内容,本节课我们继续深层的探究文章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交流预习,展示预习情况
3、阅读课文,研讨下列问题:
读1-2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合作交流
读3-4段,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第一组)
1.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
2.对我流露出什么感情?
3.朗读
(1)你能读出明显表现出作者忏悔心情的文字吗?
(2)应用怎样的情绪和语调朗读?
4.小结一:本文的一个重要的情绪是忏悔,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自我遣责的意味。
读5-8段,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第二组)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3.配乐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4.核心问题探讨:
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读9-12段,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第三组)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2.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3.小结二: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情结--悲哀。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社会遣责意味。
4.试着饱含情感地配乐朗读这部分。
三、点拨讲解
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四、练习测评
整篇文章看完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思考一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要告诉我们什么?
参考(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1.鲁迅对于小兄弟的感情
2.对于自己的错误该怎么办
3.怎样看待游戏
五、布置作业
1.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概念。
2.有关天性的名言。
3.说话训练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很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参考答案:
二、1、不是2、线索3、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4、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顺序、倒序、插叙
三、1、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2、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3、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第二课时
1、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1、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鲁迅是在自责自己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出了同情、后悔、自我谴责之意。
3、沉重的
4、核心问题探讨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1、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
2、“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四、知错就改、手足情深、反抗封建教育
参考答案:
二、1、不是2、线索3、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4、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顺序、倒序、插叙
三、1、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2、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3、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第二课时
1、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1、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鲁迅是在自责自己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出了同情、后悔、自我谴责之意。
3、沉重的
4、核心问题探讨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1、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
2、“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四、知错就改、手足情深、反抗封建教育
教学目标:(白板)
1、朗读全文,感知文章的意蕴。
2、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
3、联系生活,感悟自然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六年级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春》吗?里面是这样写雨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散文--《听雨的乐趣》。(板书)
二、一读文章,解决字词
1、朗读课文,白板出示要求:
①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②标上段号,划出字音读不准的字
学生可能不会的生字,白板出示,找学生朗读
潜啜蘸晕开去悄无声息有条不紊污垢天籁
追问学生:还有不识的吗?
2、齐读本课字词
过渡:什么是“天籁”?
指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天籁是天然自发而生,因而这种不依赖任何外力的自然音响,通常被认为是最美的声音。(白板出示)
在作者看来,最美的声音就是雨声了。听雨,有无穷乐趣。
三、二读文章,整体感知
白板出示自学指导一:
1、速读课文,思考:
作者听雨有哪些乐趣。用下列句式表述:我听出了()雨的,在课文中找出依据并朗读。
预设:
春雨:文静、轻柔、悄无声息
夏雨:顽皮、蹦跳、吵闹
秋雨:沉默、安静或喜悦
冬雨:温和、敦厚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疾不徐
小结:从四季的雨中,我们听出了雨的美好与静谧,热烈与激情。
2、作者带着怎样的感情来写“听雨”的.?哪个字眼最体现这种感情?
小结:文章围绕一个“爱”字,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听雨时的不同感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四、三读课文,探究赏析
白板出示自学指导二:
作者以其细腻的心感受了四时之雨,你最喜欢哪一句,找出来与大家一起欣赏吧。
预设:
1、春雨是文静的小姑娘,悄无声息地抛洒。
运用比喻,生动的写出了春雨如小姑娘般羞涩的静悄悄的来到人间的情态。
2、大地是一张上好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了绿的笔,轻轻一点,那绿便晕开去,晕开去……
①运用想象,生动的比喻,将大地比成“宣纸”,春雨比成“饱蘸绿的笔”,使人想到春季里,春雨仿佛有了魔力,将大地打扮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
②“点”:
a理解成动词,表示“用笔加上点”。如:画龙点睛。再读。
b可以理解成量词,表示“用于小的或少的”。如:两三点雨山前,勾勒了雨的零落稀疏。“轻轻一点”读时可用儿化音“轻轻一点儿”,表示一点点的春雨,便让大地变绿,越发让人觉得“春雨贵如油”
③“晕开去,晕开去”的反复,则使人感觉到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若有若无情境。“晕”本意是“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或“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准确形象写出绿意慢慢渲染渗透铺展,大地披绿装的过程。
3、夏天的雨可没有那么好脾气,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它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
①比喻、排比、拟人,生动写出夏雨的活泼欢快。
②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可以用第二种表述吗?
A夏天的雨可没有那么好脾气
夏天的雨没有那么好脾气
去掉“可”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前面写春雨的文静,这段写夏雨的热烈,用“可”字连接,使语意跌宕,内容丰富,更让我们在变化中对“夏雨”的顽皮留下深刻印象。
B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
蹦跳,嬉戏,吵闹
三个“着”表现了夏雨下来时的动作进行的时态,有一点任性,有一点嚣张,写出夏雨来临的欢天喜地,恣意飞扬。
齐读。
4、一个接一个的闷雷又从远处滚,赶来倾听这最杰出的乐章。(白板出示)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滚”就是这样,看似最俗,实际最能表现电闪雨骤时,闷雷一个接一个滚滚而来的情景。
5、你怡然进入了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春天快到了!
你怡然进入了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春天快到啦!(白板出示)
第一句是作者原来的创作,第二句是选入自读课本后,我们的编者改的,哪一句更好?找两个学生分别读。
a用“了”语气较平淡,好像春天到不到无所谓,而“啦”更欢快,感情更强烈。
B“了”字好。因为是“梦呓”,所以应读得舒缓慢一点儿,读出做梦的感觉。
小结:在平时写作时,动词的准确运用,能让文章更传神生动;虚词的插入铺垫,更能让句子流动舒缓,传递作者独特的情感。(白板)
作者说,他出生在一个下着秋雨的早晨,名字里有个“潇”字。“萧”是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更何况风萧萧兮易水寒,容易给人萧瑟、肃杀之感。可“萧”加上了三点水成了“潇”,便有了“潇洒、大方”之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又姓“夏”,夏潇!当真是活力四射。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跟着夏潇一起,品味听雨的乐趣吧!
五、结束语(白板出示)
这就是四季的雨。从春天文静的雨里,我们听出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轻松与静谧;从夏天热烈的雨里,我们听到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激情与振奋;从秋天金色的雨里,我们听到了新生命的啼哭和庆丰收的喜悦;从冬天温和的雨中,我们听到了春的希望!
白板出示文章最后一句:
我爱听雨,听雨有无穷乐趣。
齐读。
六、布置作业(白板出示):
当有一天,我们遇到不如意,心里烦闷时,也请同学们静下心,去听听雨声,看看日出,去仰望悬崖上的松,去俯瞰辽阔无边的海,去亲近自然,感悟心灵。
第六课 师爱助我成长
我爱我师
西乡县第四中学李军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观念,增进与教师的情感。
2.积极与老师交流沟通,增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3.了解教师的重要作用,懂得学生应该热爱尊敬老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第六课第一个项目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在学校生活中如何与老师和谐相处的教育。在师生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能尊重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但有些学生不善于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往和沟通,不善于以积极的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师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尊重自己老师的情感,为下面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围绕这一内容,教材从二个层次进行讲述,一是“师爱浓浓”,二是“热爱尊敬老师”。其中“师爱浓浓”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热爱尊敬老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主要围绕“师爱浓浓--热爱尊敬老师”两个方面展开。具体通过“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回归生活--积累收获”实施课堂教学。在合作探究环节中,通过“忆师情--颂师恩--思我行”活动,由调动学生情感开始,逐步提高认识,最终落实在学生的日常行动上,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与策略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置活动及尊师故事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整理适合教学的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搜集尊师小故事和尊师爱师的名人名言,观察、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情况。教学过程
环节
一、情景导入
课件1:播放歌曲《长大后我成了你》: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 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 洒下的是泪滴/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
歌曲中赞美的人是谁?歌曲欣赏后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认识。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陪伴,离不开浓浓的师爱。老师像红烛,照亮了知识的路程;老师像一把金钥匙,把无知的我们领进知识的宝库;老师用知识的甘露孕育鲜美的硕果,用心灵的清泉滋润理想的花朵。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老师,体验浓浓的师爱。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环节
二、合作探究。
活动
一、忆师情
课件2:
1.在你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遇到过的老师当中,哪个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理由是什么?
2.回顾我们的老师,如语文、数学、地理,你从这几位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教师选几名同学进行典型发言,最后教师总结:老师用渊博的知识和创造性的劳动,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交给我们科学的学习方法,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教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课件3:视频《张丽莉老师》
2012 年 5 月 8 日晚 8 点 38 分,一辆失控的大客车突然撞向门口的学生们。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冲了过去,奋力推开学生,自己却被碾在车下……张丽莉老师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伟大,千钓一发之际,置自身危险不顾换别人生命和安全,没有杂念没有犹豫,惊天动地一推,师道尊严高尚品质,如一道风碑令人肃然致敬!
从张丽莉老师身上可以看出老师的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人的孩子是神。殷雪梅老师舍身救学生,体现出一种浓浓的师爱,这种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这种爱给了我们温暖的力量,促使每一个孩子不断实现自己的追求,达到理想的彼岸。
活动
二、颂师恩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赞美老师的名人名言。并结合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说老师是怎样帮助我们成长的?
学生分组交流,选两名同学向同学们介绍。
课件4:配乐诗朗诵《老师》
老师,大家都说你培养者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表达,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者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传播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您的讲课,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您给了我们一把生活的尺子,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样和煦,清泉一样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的爱,天下最伟大、最无私、最神圣。
“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我们的老师。那么我们该如何尊敬热爱自己的老师呢?
课件5:名人尊师
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华罗庚的言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自主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同时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
一代新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活动
三、思我行
小品表演:选择四名同学,一人扮演老师,三人扮演学生。场景为:李老师在上英语课,甲同学认真听课,乙同学不遵守纪律:一会拉同学的衣服,一会和丙同学小声谈笑。
1.你是如何看待小品中同学的做法的?为什么?
2.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怎样尊敬老师?
以小组为单位,联系平时尊敬老师的实际,展开讨论。选择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尊敬老师要做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对老师有礼貌。
环节
三、回归生活
课件6:你做到了吗?
见到老师热情打招呼、问好
老师同我们谈话时,认真倾听
上下楼梯时,请老师先走
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
有事进办公室,先打招呼,经老师允许后在进去
„„
还有哪些?请同学们列举。
学生列举各种尊师的做法。
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浓浓的师爱。老师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我们与老师朝夕相伴,希望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尊敬热爱我们的老师。
环节
四、积累收获
通过学习,我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
尊敬老师,今后我会这样做:
附:板书设计:
我爱我师
一、师爱浓浓
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
2.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3.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二、热爱尊敬老师
1.尊重老师的劳动
2.虚心听从教诲、正确对待要求、真诚接受批评
3.对老师有礼貌
课堂检测:
我来选择
1.俗话说: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老师准备一堂课,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往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尊重老师最重要的是()
A.尊重老师的劳动B.对老师要有礼貌
C.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D.履行老师提出的要求
2.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是老师帮我们战胜它;当我们骄傲时,是老师让我们清醒;当我们徘徊时,是老师给我们指明方向。这说明老师()
A.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B.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C.是最辛苦的工作D.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我来回答
3.近年来,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的主题活
动。但有些学生对此项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请你来告诉他们:
(1)老师的爱主要表现在:
(2)作为中学生应该这样尊敬热爱老师:
拓展资料:
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课外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班级举行“我爱我师”主题班会,请你拟定一个主题,并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教后反思:
本节课设计依据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贯彻课堂教学的探究性、活动性和开放性原则,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展现了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
1、思想品德课最忌讳空洞说教。为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和老师发生的实例为支撑材料,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真实的起到教育的作用。
2、创设情境,启发思考。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死海不死》导学提纲(鲁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鲁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10-08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0-09
死海之旅作文400字10-02
死海的秘密初中作文600字06-0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中考提纲09-07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提纲10-28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粤教版提纲06-18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提纲06-12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06-09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