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通用12篇)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 篇1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作为幼儿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数学的学习关系到幼儿数理逻辑经验的最初获得和科学思维及方法的最初形成。但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3-6岁的幼儿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缺乏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这就需要提供一种媒介来缓和这种矛盾。探寻适宜于幼儿发展规律及其心智水平与特点的数学学习方式及教学策略,是当前幼儿园数学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大王镇中心幼儿园近几年来一直在探索的内容。《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我园以省级课题“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的开展为依托,让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操作过程中学习,使幼儿在对具体材料的操作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从而架起数学知识和幼儿认知之间的桥梁,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抓好四个环节,提升数学活动的价值。

1、发挥集体数学教育活动价值,丰富幼儿数学关键经验。

集体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因其特有的计划性、系统性、组织性,使其在全面观察孩子,丰富关键经验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在活动的组织上,我们准确把握本班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从目标的确立入手,精心设计活动。导入的设计、教学语言的琢磨、材料的选择、情景的创设、游戏环节的加入等方面都经过课前精心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引导感知、指导操作、梳理经验、检测经验运用四个环节,引导幼儿由感知到操作,然后形成经验并运用经验,做到活动有开始、有中心、有结束、有拓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一节数学教育活动,教学语言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做到清楚明确、有条有理、科学严谨。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学。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编一些数学游戏,充分挖掘游戏的教育功能,让孩子在游戏的真实情景中自发地应用数学,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让孩子在“玩”中亲近数学、感知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幼儿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例如:为巩固小班幼儿对形状的认识,我们设计了“喂养小动物”的操作游戏,请幼儿把正方形的“饼干”喂给嘴型是正方形的小动物吃,把圆形“饼干”喂给嘴型是圆形的小动物吃,使幼儿在给小动物喂“饼干”的游戏中获得有关形状的相关经验;在中班“乘火车”游戏中,为了让幼儿认识8以内的序数,感知序数的方向性,我们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幼儿依照手中的车票号码快速找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进行查票,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序数”的经验,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为了加深大班幼儿对单双数的印象,我们设计了游戏“勇攀高峰”,两幼儿一组快速判断扑克牌上的数字,若判断正确就前进一格,谁先到达顶点谁就是胜者,让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加深了对单双数的印象。

3、创设专门的数学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开放、自主的操作机会。区域活动中开展的数学活动是集体开展的数学教育活动的拓展和补充,更有利于幼儿具体能力的发展,也更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了解幼儿的具体发展水平。我们各班都设置了专门的数学活动区域,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学习特点,确定本班数学区的活动目标,设计活动内容并制作相应的操作材料,多层次的活动内容和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自主操作的机会。例如:为了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理解,提高幼儿按物点数、按数取物的能力,中班老师设计了 “夹夹乐”、“喂喂瓶宝宝”、“破译密码”、“戴戒指”等不同层次的游戏,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了操作的机会。当然,有好多的游戏,将目标略作调整,就会适用于不同的年龄班。

4、关注幼儿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育来自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加点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自己点数水果的数量;在吃饭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放碗筷和餐盘或是数数自己吃了几个包子,喝了几碗汤;餐后散步时可让幼儿数一数花草的种类数目,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排序规律;可以在幼儿排队时练习高矮排序;在上下楼梯时,可让幼儿一面走一面计数阶梯的数量;离园前讲一讲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如早上7:30入园,9:00加点等,来感知对时间整点、半点的认识等等……任何时候都可以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机会。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生活化、情景化的一种最好的表现。

二、提供适宜的操作性材料,提高数学活动的效果。

1、变废为宝,制作简单实用的操作材料。

材料的设计贵在巧,而不在繁。我们在设计活动材料时,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从易操作的角度来考虑,从身边的资源中搜集素材,加以利用,注重操作材料的经济实用。如收集各种饮料瓶、方便面碗、消毒的小药瓶、大小纸盒、废旧彩色电线、一次性杯子等,既可直接用于操作活动,也可经过简单的加工变成实用的学具,让幼儿进行排序、找规律、数物匹配等活动;收集不同颜色、种类的豆子可让幼儿按颜色、大小、多少进行分类、排序、拼图等等,这些既好玩又实用的材料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操作欲望,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供丰富而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

提供有层次的材料能引导幼儿选择合适自己能力的材料,慢慢地从一个较低的层次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层次。因此,我们在设计材料时特别注重了材料的高、中、低三个水平,同样的一个学习内容,让不同水平的幼

儿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以满足每一位幼儿的需要,开发每一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操作结果层次不同,这时教师一方面加以肯定、鼓励,另一方面,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思考他人的不同操作结果,以相互影响、促进。

例如,在“按颜色分类“活动中,我们提供了3组操作材料:① 颜色不同,大小、形状均相同;② 颜色、大小均不同,形状相同;③ 颜色、大小、形状均不同。在这三组材料中,后一组均比前一组难一些,这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说,是适宜而有益的;还是在测量活动中,给幼儿提供的测量工具既有常用的卷尺,也有从未用过的小木棍、毛线绳、纸条等,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从而顺利地完成测量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幼儿自由选择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教师也能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又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活动的目标是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种材料:①火柴棒(用来拼梯形,帮助幼儿体验梯形的外形特征);②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和剪刀(用来变梯形,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并体验变梯形的多种途径);③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形象(给其中的梯形涂色,帮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种变化)。虽然这三种材料各不相同,操作方法及作用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是紧紧扣住活动目标的。这种丰富多彩的材料,既可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巩固幼儿的知识经验。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 篇2

关键词:操作性学习,游戏,环境,科学

在幼儿园,操作性学习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基本方法。作为老师,在引导幼儿操作时,要注重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如何操作,增加操作的游戏性、趣味性,这样就会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意思,幼儿主动学、喜欢学,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运用操作性学习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呢?

一、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生活情境教育。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幼儿头脑中的数学概念不应该只是来自于书本与老师的讲解,而应该是幼儿对生活现实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把幼儿放置在生活情境之中,使数学学习生活化、情景化的一种最好的表现。因此,环境的创设很重要,区角游戏的娃娃家里、小银行里、小超市里、科学发现区里、美食城里、墙壁上……我们把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算一算,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在与自身经历相接近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区角游戏“小超市”里,幼儿面对各种不同标价的图书、玩具、食品等,幼儿在购买时,首先要看看自己带的钱币,要计算一下自己带的钱可以购买哪种自己喜欢的商品,如果钱不够,需要怎样调整,如果还有剩余,还可以再买一些什么。而做收银员的幼儿,收到顾客的钱不仅要准确认识,还要计算几件商品的总价格,需要找给顾客多少钱;在“美食城”里,面对顾客要购买的数量, , 营业员要动手数一数,数量要准确,收银员则需要计算不同的数量各需要多少钱;在“科学发现区”,幼儿比一比、量一量、称一称、试一试,去感受、去探索、去发现;在“小银行”里,取钱、存钱、兑换零钱,这样,幼儿在贴近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

二、科学的材料投入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材料投放方法。不同的投放方式,不同的投放时间,就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适合幼儿思维特点的、有利于满足幼儿激情操作欲望的科学的投放方法。在活动前将超过本次活动需要的学具按小组集中摆放在学具筐中,需要时幼儿通过自己点数,取出需要的一定数量的学具,以竞赛的形式摆放学具,快速开始操作活动。而不是老师数好每位幼儿需要的材料,一个一个发给幼儿,上课时发学具,影响幼儿思考的连续性,幼儿在等待中分散了注意力,同时还替代了幼儿选择和点数的过程,影响教学效果。

我们还尝试设置活动区,在活动区内投入充足操作需要的材料,当需要通过操作解决问题时,及时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区,直接开始操作活动,减少幼儿等待时间,在幼儿充满激情地想要尝试操作时,及时地、科学地把材料投入到幼儿手中,抓住幼儿激情产生时需要操作体验的最佳时间,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幼儿学习数学是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操作,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数形序等结构关系。材料是操作的物质支柱,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物质材料,对发展幼儿的思维非常重要。材料的投入方式的改变, 会对操作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科学合理的材料投放非常重要。

三、注重增加操作的趣味性

数学本身是比较枯燥的,而操作性学习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数一数、摆一摆、摸一摸、拼一拼、拆一拆等,用各种感官去理解数量形的概念。但是,单纯的、重复的操作也会使幼儿感到枯燥而失去兴趣。那么,怎样增加操作的趣味性呢?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了。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会感到轻松愉快,乐趣无穷。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融入幼儿喜爱的游戏,使操作游戏化,既顺应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序数的学习,如果单纯地给幼儿提供小动物的操作材料,即使操作材料很漂亮,幼儿也不一定能很好地进入序数的学习状态,仅仅是材料的吸引,摸一摸、摆一摆、玩一玩,而加入游戏性情节就不同了,森林里盖了高楼,小动物要搬进新家了,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孩子们充满激情帮小动物搬东西,同样是玩,加入游戏情节的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小猫说:“我家在九楼第三间。”小熊说: ““我家在六楼第二间。”小老虎说:“我家在五楼第四间。”幼儿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状态,帮小动物把家具搬到家,非常有激情而且乐此不疲,很好地掌握理解了序数。

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他们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是紧密相连的。幼儿头脑中的数概念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书本与老师的讲解, 而应该是幼儿对生活现实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把幼儿数学学习放置在生活情境中,幼儿的认知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仍然说序数的学习,在区角游戏中创设“快递公司”,幼儿把一件一件的物品按地址送到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几号;“开火车”游戏,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找到相应的序号。由于被有趣的游戏所吸引,幼儿积极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反复感知序数的变化,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这样的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也是有效的。这种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

幼儿数学教育与操作活动刍议 篇3

关键词:操作活动的认识;地位;应用

由于一部分教师对操作活动的原理及方法在理解和运用上的差异,有悖于《规程》和素质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操作活动类型较为单一,忽视了幼儿数学智能的发展,忽视了幼儿个体的差异,忽视了幼儿积极性的培养,忽视了幼儿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经验的积累。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就幼儿数学教育中的操作活动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对“操作”及“操作活动”的认识

《辞海》中,对“操作”一词有明确的解释,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操作活动”是达到“操作”目标的运作。显然,“操作”是一个现象,“操作活动”是实现这一现象的具体过程。幼儿的操作活动就是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给幼儿提供足够多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操作环境,设计一定的操作目标,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让幼儿通过主动探索,自主地揭示欲达目标的解答过程。这一过程的实施,可以使幼儿不断积累经验,构建幼儿逻辑概念的萌芽,达到提高幼儿智能水平的目的。

二、对“操作活动”在“数学教育”中地位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以幼儿的实践作为基础,提高幼儿的认识作为目的,最终体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智能既不来源于主体,也不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动作”;幼儿智能的形成机制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的数学教育作为提高幼儿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主客体间的动作和相互作用更加明显。相对于其他知识结构而言,数学知识结构的抽象逻辑性更强,因此,对幼儿的数学教育不能过分地采用演示性教学或语言传递来实施,而必须以操作活动作为主要方式来完成。

从以上阐述不难看出:操作活动是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数学教育的基础,对幼儿数学逻辑概念萌芽的构建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对“操作活动”在“数学教育”中应用的几点认识

(一)按照教育目标、确定合适的操作类型,有利于幼儿数学智能的发展

数学教育中,部分教师在操作活动的设计和选择上,往往只限于理解或复习所教的知识,造成操作活动类型较为单一,影响了幼儿思维的螺旋发展,影响了幼儿数学智能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设计或选择合适的操作类型,将创造性操作、探索性操作、巩固性操作、验证性操作及反馈性操作等进行有机地结合。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精心指导幼儿自由操作、相互比较、积极探索,不断积累感性经验。

(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有利于不同层次幼儿的共同发展

教师应充分理解教育内容,合理地将教育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层次,并根据幼儿个体的差异情况,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在不同的小组中配备不同的操作材料,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结合教育阶段的需要,将个体操作活动、小组操作活动和全班操作活动有机地选择并结合起来,引导幼儿能够按照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循序渐进,共同向前发展。

(三)丰富操作活动材料,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幼儿教师准备操作材料应体现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层次性、多元性和经济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学习过程的展开。就科学性而言,应体现所学数学概念的屬性特征,能把幼儿所学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使幼儿对数学概念属性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就层次性而言,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有兴趣地进行动手操作、深入探索,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共同发展;就多元性而言,其更换既要体现数学内在逻辑序列与一物多用的原则,又要满足教学与幼儿发展的需要,使材料的功能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就经济安全性而言,在材料性质上既要体现安全性的原则,也要体现经济性的原则,在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要能够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四)注重操作活动的手段,有利于随机性的渗透教育

操作活动作为现代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实现教育目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形式众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一部分教师只考虑到课堂教育中的正规性操作活动,忽视了非正规性操作活动也能促进幼儿智能水平的提高,使幼儿失去了许多训练动手动脑的操作,失去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认知与动作协调发展的良好时机。因此,幼儿教师在正视正规性操作活动的同时,也要重视非正规性操作活动,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所含大量的数学信息,拓宽数学教育操作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数学教育因素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提高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另外,幼儿生活周围的环境中也存在着数、形等大量的数学信息,它们都能够成为幼儿数学认知的对象,我们应有意识地利用它们,使幼儿从中吸取丰富的数学知识。

四、结语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 篇4

《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操作手册》中讲到了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学习活动,书中对每个活动都做出了一个概述,以及保教基本常识,同时还对各年龄段拟出了幼儿常规培养建议。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体育活动、游戏活动。以前我觉得开展的体育集教活动才是体育活动,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才知道,“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引导幼儿通过体育器械的运用、基本动作活动、利用自然因素的锻炼和体操活动。”也就是说幼儿在园的户外活动、晨间体育活动、体育集教活动都属于体育活动。而且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是一个安全教育的契机,可以在活动中告知幼儿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久而久之幼儿便知道哪些事情是安全的哪些事情是危险的,幼儿可以在体育活动中累积安全知识。

幼儿常规培养建议中给予了我们很好的提示,分别有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我觉得体育活动中特别要注重的是安全;其次是幼儿的护理,在游戏前应该检查孩子的衣物是不是便于运动,然后选择合适的场地,准备好材料;然后在是幼儿在游戏中我们应该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以及对材料的创新、引导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与同你、伴交流合作,教师应该巡视幼儿观察其危险的地方时借助次时机进行安全教育。在体育活动中不仅能让幼儿身体的到发展还能增加幼儿间的情感,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幼儿在多方面得到发展。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时很重要的,幼儿能在游戏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合作与交流、勇敢与坚持、愉悦与向往等良好品质都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及时的满足和综合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材料,组织丰富的游戏活动,同时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水平及发展。

游戏活动分为两个板块,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我觉得室内游戏分为:区角游戏、集教游戏、手指游戏等。室外游戏则分为:晨间游戏、户外区角游戏。在开展这些活动前教师应该根据室内实际情况、幼儿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活动,然后在与幼儿一同制定游戏规则。同时很多游戏都会借助材料来完成,就需要准备多样化的材料供幼儿玩耍。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多角度观察幼儿,材料是否感兴趣?关注幼儿能否在活动中的需求,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游戏后对于游戏的情况进行分享交流、提升经验。

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 篇5

2要重视数学能力:单纯地让孩子机械背诵、识记数字,甚至单纯记忆一些计算题的做法不是数学启蒙,这样机械地数数和运算,不等于孩子头脑中数的概念已经形成,也不能证明孩子已掌握了数的知识,随着孩子无意识记忆的消失,所背诵的题目自然也会全部忘记。相反,在家长的机械灌输下,不仅让孩子产生混乱不清的概念,更可怕的是孩子们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恐惧心理;

3要做适当的练习:学习数学离不开做题,只有时常温习过去所学的知识,并整理而找出头绪,加以巩固,才能不断吸收和了解新的东西。不做适当的练习,学到的知识就没有办法巩固;

幼儿园的数学学习方法 篇6

故事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可把一些知识点、重难点通过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如:在教认识 7 时,我设计了小灵通观赏海底公园的故事。小灵通来到公园门口, 一位机器人拦住了他的去路。机器人说:“小灵通,你要想观赏公园,就必需通过四道大门,假如你能正确答出大门上的问题,各道大门就会自动打开。”这时,教师可对幼儿说:“你们有没有勇气去打开问题之门,观赏一下美丽的海底公园呢?”小朋友们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 这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第一道门上画上几何图形, 要求幼儿数清楚图上有几种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第二道门上的问题是关于 7 以内的顺序, 第三道门上的问题是关于 7 的组成, 第四道门上的问题是关于 7 的写法。在活动中,小朋友们情绪高涨, 直观、形象的故事情境,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

方法二:在游戏情境中“玩”数学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之一,是幼儿进行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最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正如福禄贝尔所说:“游戏是儿童的最高阶段, 是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 因为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示……”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 将数学游戏贯穿于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始终, 既能防止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又能增强数学学习的愉悦性与趣味性。如: 在教幼儿认识方位时, 我创设了“抢位置”游戏情境,抢到位置后请幼儿再以“开火车”的形式说说自身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面是谁?再让幼儿转变方向玩, 幼儿在愉快的心情下掌握了方位概念。

方法三:在问题情境中“思”数学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没有问题的存在, 就没有数学活动的开始,有了问题, 思维才干有方向。”因此,教师不只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幼儿求知心理之间所发生的认知抵触把幼儿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 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的形式,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如: 在比较 4 和 5 的大小中, 可设计这样一系列问题: 5 比 4多几?4 比 5 少几?2 加 2 比 5 少几?1加 4 比 4 多几? ……幼儿的思维在教师富有变化的问题情境中穿越,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活泼有趣, 使幼儿想学、爱学、思学。

方法四:在生活情境中“用”数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学习简单的数学学习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等。”这些都强调了生活情境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 想方法把数学内容设计成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与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 唤起幼儿亲近数学的热情, 让深奥的数学道理通俗化、生活化, 使幼儿发生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让幼儿在可操作、可感知、可表示的活动中, 渐渐明白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并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不时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在教幼儿“一一对应”时, 我设置了幼儿百玩不厌的“娃娃家”活动情境, 小朋友们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他们就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摆放物体, 给“客人”喝茶时他们会很认真地数一数, 几位客人拿了几个杯子等。不难看出, 幼儿“招待客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幼儿在生活情境中自然地“用”数学的过程。

方法五:在操作情境中“做”数学

小学数学操作性学习思考与实践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性学习,思考

操作性学习, 指学习者根据执教者或教材的要求, 运用学具等按照一定的程序参与知识的探索, 完成某种猜想, 探索出某种规律, 并且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的学习过程。

一、引导学生在操作性学习中探究知识的规律

操作活动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源泉, 智慧的迸发总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儿童的认知要经历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通过强化操作, 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建立丰富的表象, 为学生进一步探索事物的本质属性、探究归纳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操作一:先发给每个学生同样大小的红、黄、蓝彩纸, 让学生比一比它们的大小;然后让学生把红纸片平均分2份, 取其中的1份 (1/2) , 把黄纸片平均分4份, 取其中的2份 (2/4) , 把蓝纸片平均分6份, 取其中的3份 (3/6) , 再进行对红、黄、蓝彩纸比较它们的大小, 并说一说为什么。操作二:让学生把24个同样的塑料片平均分3份、6份、12份……想一想, 怎样取, 得到的个数同样多, 这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分别取其中的1 份 (1/3) 、2份 (2/6) 、4 份 (4/12) , 得到的都是同样多的8 个, 即:;有的学生分别取其中的2份 (2/3) 、4份 (4/6) 、8份 (8/12) , 得到的都是同样多的16个, 即:。再让学生比较一下分成的份数和取的份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这里不变的是什么?究竟隐藏着什么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规律, 对照刚才的发现再想一想, 会发现什么?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变”与“不变”的奥秘, 领悟“变”与“不变”的本质, 从理性的高度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涵。

通过强化操作性学习, 由于感知强烈, 使学生建立深刻的表象, 在操作中伴随着学生激烈的思维活动, 也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操作性学习中构建知识认知结构

小学生的认知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也不同。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情感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针对性地创设富有情趣的和有价值的操作情境, 使外界信息进入学生大脑后很快被激活和接通, 并且不断地扩展和延伸, 建立起符合联想的链条, 从而建构起学生理想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的时候, 课前, 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准备4根10cm的小棒和4根6cm的小棒。课堂上我引导小组进行活动: (1) 选出其中4根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 数一数、算一算围成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 选出其中的4根小棒围成一个正方形, 数一数、算一算围成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 回忆实际操作过程, 你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怎么算?正方形的周长可以怎么算?这样的操作活动, 主题是开放的, 学生的活动是自由的, 学生在操作性活动中主动构建起认知结构。

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中, 学生把初步感知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 可以促进表象的形成, 加速知识结构的重组, 有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在操作性学习中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操作,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思考、表达……从而悟出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较复杂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时候, 教师可先让学生用红、黄两种颜色的小棒摆一摆:上一行摆4根红色小棒, 下一行摆5根黄色小棒, 并让学生说一说红色小棒和黄色小棒之间个数的关系。已知红色小棒4 根, 黄色小棒比红色小棒多1/4, 黄色小棒多少根?再引导学生画一画线段图:已知黄色小棒5根, 红色小棒比黄色小棒少1/5, 红色小棒多少根?通过摆、画等操作活动, 学生不仅知道了怎样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基本特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通过操作性学习, 经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类型分数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操作、观察和思考, 使学生能够自主活动, 进而感悟出学习方法。

四、引导学生在操作性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的操作, 只要方向清楚、目的明确、程序完整, 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鼓捣”、去操作, 不应千篇一律, 统一要求。鼓励学生操作探索, 应尽量避免验证性操作, 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

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一课的时候, 我没有采取传统的演示实验的方法, 而是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数学实验室, 引导学生分组选用不同的实验器材 (沙子、水等) 进行实验, 填写实验报告单, 回忆操作要领, 分析实验过程, 发现其中规律, 最终得出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第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里的活动学生完全是自主的, 学生的实验可能不是很规范, 学生在操作性活动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的呈现方式 篇8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材料投放;美观;层次;变通;引导

一、材料的投放要符合美观性原则

提供富有美感的材料能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具体、有趣,使幼儿愿意走近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王国中流恋忘返。如:数学区中各种形状的树叶、五颜六色的吸管、大小不同的豆子都渗透着美的意味,幼儿喜欢摆弄这些材料,在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许多数学经验。春天来的时候,我们让孩子收集一些来自自然界蕴含数学美的物体,如:花朵,贝壳、植物的叶子、种子等。幼儿在观察、收集各种类型的种子、叶子时会对形状、尺寸、数量及分类、排序都会有感知,在给叶子排排队的操作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排列形式上的秩序美与和谐美,感受数学魅力。在帮助幼儿复习相邻数时,区域活动中我们设计了游戏”美丽的花园”,并提供标有数字的花朵和花瓣,让幼儿自由地拼拼、讲讲、议议。还设计了“钓鱼”游戏,提供标有数字的小鱼和鱼缸,引导幼儿将钓起的鱼放入比鱼身上的数字大一或小一的鱼缸内。美观的游戏操作材料,为幼儿对新事物的尝试和探索提供了施展的天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们独立思考,提高了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层次性原则

数学是幼儿在操作中将科学的核心概念转化为本体经验的过程。数学的层次性也突现在材料的提供上,游戏材料的投放必须体现层次性。一方面考虑到参与游戏的幼儿主体的差异,在游戏材料设置上体现层次性,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游戏材料。另一方面,随着幼儿游戏的熟练,在游戏的过程中体现层次性,即可以根据幼儿游戏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游戏难度,或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创造新的游戏方法等。中班进行关于分类的教学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形状、颜色、大小各异的图形卡片,要求按不同的特征分类;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图形片,如颜色不同,而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片,这样分类时没有干扰,就显得简单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则提供雪花片、纽扣等实物进行分类。再如按物体长短排序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宽窄不一的纸条,而且数量较多,长短距离较小;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铅笔、游戏棒等材料,且材料的数量少,长短距离大……只有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层次的操作,数学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

三、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引导性原则

幼儿操作性学习的过程,是幼儿自由自主地与材料相互作用,通过直接感知,进行探索并获得数学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过多地用语言进行说教、实施控制,势必会扼杀幼儿创造性的想法,使幼儿的探索性操作变为在教师指令下的验证性操作,这样将不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提供具有引导性的数学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发展。强调引导性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可以说,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材料的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是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

在活动中,教师所投放的引导性材料可以是示意图,并通过材料的引导使幼儿之间发生互动,而教师并不需要语言的指点,幼儿只要按着内化在示意图中的“指路”线索进行操作即可。例如,在分类活动中,教师在提供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的同时,还提供了贴有标志的分类盒或二次分类图,这样,所提供的材料中实际上就暗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在粗细的排序中,教师提供的一些示意图,让幼儿根据示意图上的排列进行不同的排序。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边观察、边思考,不断地探索,想出与同伴不同、与自己以往不同的分类方法。借助于材料的暗示,幼儿不断地进行发散性操作,从而促进了其数学能力的发展。

四、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变通性原则

所谓材料的变通性是指操作材料可塑造、可组合、无固定的使用模式,能根据操作者的意图,变幻出各种不同的操作结果。这类材料通常是低结构性的比如:纸棒、积木、牙签等等。而的结构性的操作材料可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空间。如可将纸棒平铺、叠高,或按规律排列顺序,排列图形等等,重要的是可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比如当把纸棒棍叠高后,可将其想象成楼房、树、塔,规律排列顺序除了在桌面牌,也可以变成立体操作。其次低结构的材料可应用到各种不同内容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变通性还能隐性地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也能变通地学习,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低结构的材料准备方便,能将教师从过去繁重的做教具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老师们有更多精力去进行观察和引导幼儿。

参考文献:

[1]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第2版

[2]张慧和 《幼儿园数学教学》(新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3]黄瑾、陈静《社会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的启示》 幼儿教育 2005年第6期

幼儿园中班数学学习的教案 篇9

2、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一”或“少一”的数概念。

3、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与游戏活动。

重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反复感知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并能在游戏中尝试着了解“多一”或“少一”的数概念。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 篇10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大胆介绍自己等分的方法。

3.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2张圆形纸、剪刀。

2.分组活动材料,每组材料若干份:①糖果若干,小盘若干;②颜料水若干,量杯,不同大小的本子若干;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各2个,剪刀等;④补图游戏材料 。

(三)活动过程:

1.能小熊“分蛋糕”的问题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熊过生日,准备了一块圆形蛋糕,小熊把蛋糕分给朋友吃。如果来了两个朋友,它要怎么分才好呢?如果来了四个朋友,又应该怎么分?请小朋友帮小熊想想办法吧。

幼儿动手操作,在圆形纸上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可用折或剪的办法)。

师幼交流:①一块圆形蛋糕,平均分给两个朋友吃,怎么分?分几份?平均分给四个朋友吃,怎么分?分几份?

②小朋友刚才是用折叠和分割的方法把一块圆形的蛋糕平均分成2份和4份,如果是糖果、饮料可以怎么分?

2.幼儿分组活动,尝试用多种方法将物体二等分、四等分。

(1)介绍分组操作材料。

分糖果:将一盒糖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吃,怎么分,分几份?

分饮料:将一瓶饮料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喝,怎么分,分几份?

制作拼图玩具:分别将2块正方形、圆形、长廊形的纸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等分方法。

补图游戏:先找出图形缺少的.部分,再把图形补成整体,并让幼儿说一说补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几等分后又是什么图形,有几份。

(2)幼儿操作活动,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等分方法。

鼓励幼儿每一组的内容都要尝试。

3.分享交流等分的做法:

①你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来分糖果和饮料?分几份?一样多吗?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 篇11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在数学书面教学操作材料中,我们发现孩子要操作的数学材料数量增加了,也看到了老师要求孩子为操作而教其完成操作的现象。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材料要使孩子正确“操作”和灵活应用,真的不容易:不是按照老师的演示讲解照样画葫芦,就是想当然的写出所谓的答案,真正理解掌握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主要在教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教学方法缺乏生活性,操作材料缺少多样性,教学评价缺失理解性,如何化解问题?从分析教学现象着眼,教学中寻找原因,从原因入手,探求改进的策略。

一、看透“教学”的现象

(一)教学——“以本为本”

有了教材——《幼儿数学活动操作材料》后,很多老师就形成了以教材呈现内容为教学的唯一方式。如浙江省幼儿教材大班下册数学操作本上的《区分左右》:“请你看看,小鸡的左边是谁?请你给它戴上一朵红花;小鸡的右边又是谁?——”老师在教时,出示范图、提问、幼儿回答、公布答案、画上答案。然后个别幼儿回答,再全体幼儿回答以巩固答案,大多数孩子可能只是记住了操作材料上的答案,如果离开教本的内容孩子们还能区分左右吗?

(二)操作——“一课一练”

在老师“以本为本”的教后,接下去就是孩子的练习。孩子们数学操作活动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紧扣教学活动主题,完成“一课一练”的作业任务。在《区分左右》中,孩子们可能是记住了“小鸡的左边是小猪”,也可能是只记住了“小猪的头上要戴红花”,他们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画答案,也有的孩子忘了刚才老师讲的,看看同桌在小猪头上画了一朵红花,也画一朵吧。老师在巡视指导时也会及时的指出操作错误,并提示孩子正确的操作答案。尽管从操作材料显示的情况看,孩子们通过练习记住了这些答案,似乎掌握了老师所教的知识,但孩子们真的通过这一页的书面操作材料能区分左右了吗?其实不然,大多数的孩子只是照样画葫芦。

(三)评价——“非错即对”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解决或完成某个练习题和作业,老师会讲评或批改孩子们的作业。老师会拿起其中的几本作业本,说某某小朋友的作业全对,某某小朋友的作业哪题对了,哪题错了,在批改作业时对照标准答案打“√”或“×”,或再加个五角星。而孩子们对这个“√”或“×”也没有多少的欢喜忧愁,很多的孩子还表现出了一脸的茫然和无所谓。

一堂集体数学操作课经过这三个步骤,“顺利”的结束了。

二、查找“原因”再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

有了教材,我们常常把目标浮于“让孩子完成《幼儿数学活动操作材料》中相应内容”的浅表层面。咱们指着图片让孩子们知道“小鸡的左边是小猪”的时候,有否考虑小鸡和小猪换个位置呢?有否想过《幼儿数学活动操作材料》外生活中的左和右孩子们能区分吗?为教材而教,每次的数学活动都不忘记操作材料主题,然后,我们发现,有些内容量太少了;有些内容过于单一;有些内容不适合用书面形式呈现;可是,老师想法归想法,在实践中依旧走着围绕有关数学作业知识点的集体活动。由于这些数学操作方法看似简单,在执教者心中,没有真正被重视过或是错误的重视,她们认为反复巩固书面上的答案,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应该掌握了吧,至于有不懂的地方以后自然而然也会知道的;或是认为幼儿园反正也不考核幼儿的知识掌握情况,所有的数学知识小学老师会教的,套用“小教法”加以生硬地灌输,就不曾思考如何让孩子“乐着学”。

(二)操作材料唯一,缺少多样性

当孩子们记住了老师的讲解,记住了老师给的标准答案,听到指令后,就拿起操作本翻到相应的页码,听老师再讲一遍“操作”要求——“小鸡的右边是小猪,小猪的头上画一朵花。”孩子们握着笔看似很认真的“操作”了:抬头看看老师的黑板上的范例,低头再画画涂涂,或瞄一眼同桌小朋友的。每每看到孩子拿笔书写答案时,我们都会很着急,讲了那么多次还有孩子不会做。在巡视辅导中,揪出不少“问题”,然后就提供一个个标准答案。这些“帮助”让孩子皱紧眉头,刚刚要思考时却不知从何而起时,老师的催促和“提醒”,孩子的探究兴趣自然就减退了。通过书面材料唯一的操作,孩子看似掌握了老师所教的,其实不然。当问孩子右边的小朋友是谁时,要想好久才猜谜似地说出一个名字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思维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自身的行动。在这次操作中,幼儿没有经过直接感知、亲身感受、实际操作,知识不能内化,操作上得出的答案多是老师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享受到乐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我们要做的,应是提供能激发孩子们兴趣的操作情景和材料,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爱上探究,喜欢数学。

(三)教学评价统一,缺失差异性

虽然,有时我们带着一些要求,集中审视孩子操作的最后结果,但在给孩子一个简单的“√”、“×”、“☆”来衡量孩子的发展水平,这种判断式评价就会失去师幼、幼幼之间的互相理解,让孩子们刚刚露出的求知嫩芽受伤。其实错误背后有正确,正确后面有精彩,精彩里面有故事。因此,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判断式评价模式,让孩子在互相讨论、聆听、动手、猜测、思考中学习,并得到发展。

三、践行“改变”的策略

(一)走出“课堂”,多方辅助

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一个数学教学目标靠一个集体活动是不能让孩子们都掌握的,我们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根据月主题、周计划把数学教学目标纳入一日活动中。

nlc202309080838

1.区角里嵌入。

数学区角材料投放要与近期的数学活动目标一致,具体活动内容游戏化的形式放到本区中,如“排序”中可以把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木珠、彩球、纸片投放到在活动区中,便于孩子们感知、认识排序,探索不同排序的规律,并会自己设计排序规律。鼓励大班幼儿两个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或互相交流经验、互相检查操作结果。

2.游戏中潜入。

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玩”数,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学”数,从中积累经验,逐步内化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形成数学的概念。

如在大班体育游戏《捕鱼》中,孩子两两拉手网鱼时加入要求:女孩和男孩两人为一组,女孩子右边,男孩子左边,女孩子只能用右手抓鱼,男孩子只能用左手抓鱼;在晒鱼干时没捕到鱼的站在老师的左边,捕到鱼的站到老师的右边。这符合皮亚杰所揭示的“儿童的数理逻辑知识不是来源于物体本身,而是来源于物体的操作和他动作的内化”的教育思想。

3.生活中渗入。

皮亚杰说过:“儿童学习的途径应具有生活性,更多的是在生活或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而不是在数学情景中学习。”如在摆玩具的柜子贴上数字,在盛积木的塑料筐边上贴一个算式,要求孩子在整理摆放积木筐时根据柜子数量进行计算,然后放到与筐匹配的柜子里。在分点心时,让值日生先数数小组里有一个小朋友,去领几份点心。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无处不是一个个数学情景。

(二)放手“教本”,兴趣支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枯燥的一页操作内容,我们如何让孩子生发兴趣呢?又如何让孩子真正把数学知识内化呢?我们应当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孩子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某一活动该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如大班的《数学操作》中的“藏蘑菇”一课,先在地上画格子棋盘,孩子当棋子,在老师的指令中或根据指令图移位;制作格子棋盘,准备若干个小玩偶,孩子根据指令图给小玩偶移位;再在《数学操作》帮兔妈妈“藏蘑菇”。教师要多下功夫,巧选材料,为幼儿制作出适合其特点的操作材料,让孩子在兴趣盎然中“玩数、学数”。

(三)开放“评价”,情绪影响

评价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结果,还要关注孩子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

评价时要多鼓励,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信,从而逐步引导孩子对学习的过程产生兴趣。因为只有在愉快、好奇、兴趣、焦虑等情绪互动下,才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操作完成后,可以先让孩子自己看看做的怎么样,再让同桌互相评价,老师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抚摸或用情感色彩鲜明的语言,再加上一个书面符合,来判断孩子操作结果。以此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小衔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 篇12

根据幼儿天生好奇心强, 喜欢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的特点, 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 采用操作尝试教学法, 创设宽松、和谐的操作环境, 开展生动活泼的游戏, 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尝试,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前, 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操作的材料,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分类活动, 教师安排了能够供幼儿分类操作的环境。主题活动“水果宝宝”中, 教师将幼儿涂好色的水果拿到角色区玩“水果超市”的游戏, 要求幼儿给水果按一定的特征摆放在“水果超市”里, 进行分类操作活动。先让幼儿看一看、比一比, 让幼儿意识到材料的多种特征以后, 再让他们进行多角度的分类, 鼓励幼儿依据不同的特征 (大小、颜色、名称) 变换分类方法, 看看谁的方法多, 让幼儿从小意识到“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变化的”。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为幼儿学好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游戏活动的操作中, 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在游戏中, 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 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娃娃家”的游戏, 请客人吃饭, 分碗、分汤匙、分蛋糕、分水果等, 发展了幼儿一一对应的概念。在教学“比较多少”时, 我首先让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 我将本班幼儿分成每组人数为4的若干小组, 而每组的小椅子却只有3把。游戏开始, 幼儿听音乐围着小椅子转, 当音乐停止时, 幼儿抢椅子坐, 但每次总会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坐。我问小朋友:“怎么会有人没椅子坐呢?你发现了什么?”有一个聪明的小朋友回答:“我发现人多椅子少。”其他小朋友们也伸出手指头点数后, 争着回答:“小椅子有3把, 小朋友有4个”“小朋友比椅子多1”“小椅子比人少1”。有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悟出了:“4比3多1, 3比4少1。”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 幼儿亲自尝试, 得出了一个个正确的结论。幼儿主动地学习, 保持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把美工操作作为辅导手段, 让幼儿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

如可通过画“时钟”感知钟面所具有的特性, 懂得数字的固定位置, 三个针的粗细不同、长短不同, 促进幼儿的认识。特别是在空间教学中, 美术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在泥土中感知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和守恒;在折纸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的转换与等分;在几何图形粘贴画中感知形体分割, 学习等分;在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也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 采取“一图多式”、“多式一图”的教学方法, 将数学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个活动当中, 特别是主题综合探索活动中, 使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得到运用。

四、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具有层次性、暗示性、验证性

丰富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操作材料要具有层次性, 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让幼儿有成就感, 提高其自信心。如在“配对”操作练习中, 提供的材料可以是大小配对;可以是形状配对;还可以是数量配对。操作材料具有的暗示性, 能诱发幼儿使用学具的欲望。在“有规律排序”一课时, 我选择了大、中、小及红、黄、蓝、绿的“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 并设计了底部提示卡, 暗示能力差的幼儿进行对应排序, 找出它的规律性;让能力强的幼儿自己设计如何给熊的一家排队。操作材料具有验证性, 能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学习, 较好地与材料进行互动。如在数量配对教学中, 我设计了鞋子配对的操作材料, 正面印有鞋底的花纹, 反面分别贴有数卡与点卡。能力差的幼儿可根据鞋印的花纹进行配对, 再翻过来学习数字与点的对应;能力强的幼儿可用数卡与点卡进行配对, 再翻过来用鞋印花纹进行验证是否正确。

上一篇:文艺部十二月工作总结下一篇:六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