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通用9篇)

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篇1

在高中生物实验过程中,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目的,而且实验也比较简单,但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还是十分必要的!

一、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四步分析法”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归纳出“四步分析法”,即从取材、药品与试剂、步骤及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1.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用。

2.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①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倒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②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③关于纯度问题。有的实验如实验三,对试剂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蒸馏水中混入杂质阳离子,或用自来水代替,则漂洗时,不仅洗去了浮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而且也会把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了交换下来;在对比实验中,含杂质阳离子的蒸馏水也会变蓝。

3.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压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实验三中根经亚甲基蓝染色后,若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在后面的对比实验中,蒸馏水也将变蓝。

②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③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 ;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恩吉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①。②。③。④。

6、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1)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主要是:

① ② ③(2)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主要是:

① ②

7、如果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将。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为什么?。

8、在植物栽培中,合理利用光能,可以使绿色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合理利用光能主要包括 和 两个方面。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那么,它的“车间”是,“机器”是。动力是,原料是

,产物是。

9、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呼吸作用吸收氧。实验材料:种子、广口瓶、短蜡烛、火柴等。实验步骤:

(一)(二)

10、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11、在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实验中,(1)取甲、乙两支试管,甲试管盛有肥沃土壤的浸出液,乙试管盛。(2)。(3)过些日子,观察结果。

(4)这个实验表明:。12、15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体长约15mm的蝌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5只),饲养的水、饲料的温度等条件等同。①组加入甲状腺激素,②组加入甲状腺抑制剂,③组不加入药剂。饲养10d~20d,定时用坐标纸观察,记录蝌蚪的生长发育变化情况。

(1)依据实验的“假设-预期-验证”的原理,该实验的“假设”是。(2)该实验的“预期”(或推断)是。根据“实验对照”原理:(3)~(5)题的供选答案为: A.实验组 B.对照组 C.条件对照 D.空白对照

(3)本实验中,①组属于。(4)本实验中,②组属于。(5)本实验中,③组属于。(6)本实验进行中的关键技术是。

13、某中学生物实验室内有以下几种试剂和用品:

①10-8mol·L-1吲哚乙酸 ②1%龙胆紫溶液 ③10-4mol·L-1秋水仙素溶液(常用适宜溶液)④0.1%亚甲基蓝溶液 ⑤10%HCl溶液 ⑥50%蔗糖溶液

(1)用上述6种试剂和用品分别处理萌发的种子10min,其中细胞仍具有生命力的是上述试剂中的(填序号)。

氧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变蓝 没有变蓝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供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实验装置没有放在光照条件下

4、(1)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2)对照(3)深蓝色(4)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5)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5、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①一是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水绵不仅具备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②二是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地进行。

③三是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④四是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对比实验,从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6、(1)①叶片要新鲜、浓绿 ②研磨要迅速、充分 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2)①滤液细线不仅细、直,而且含有比较多的色素

②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到层析液

7、维持原有的状态

不会

因为红细胞没有细胞壁

8、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 叶肉细胞 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和水 淀粉和氧

9、(1)取甲、乙两只广口瓶,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未萌发的种子,用瓶塞塞紧瓶口,放到温暖的地方。

(2)24小时以后,打开瓶塞,将两支燃烧的短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里,观察其燃烧情况。

10、(略)

11、(1)蒸馏水(2)在两支试管中各培养一棵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4)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根吸收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12、(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2)①组变态发育加速,②组变态发育滞后,③组变态发育正常(3)A(4)BC 5)BD(6)用药合理剂量

13、(1)①③④(2)②(3)①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根对生长素浓度反应比茎敏感,靠近地面的生长素因重力作用浓度高于上面一侧,细胞生长慢,根弯向地下生长(4)③ 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5)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14、(1)(略)(2)红、白2块纸板上的蝗虫很快被鸡吃掉,绿色纸板上的蝗虫被完全吃掉所用的时间比较长。(3)①保护色 ②自然选择

15、设计要点:(1)整个装置应该是密闭的(2)利用细玻璃管设置一个液滴装置,使装置中的气体变化能够观察到(3)整个装置绘图正确

设计原理:种子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使密闭的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小,从而通过玻璃管内预先安放的有色液滴的位置变化观察到种子的呼吸作用,设置“煮死种子”不进行呼吸的对照实验

16、(4)实验假设:依据植物生长的向光性原理,幼苗应朝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5)实验预期: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幼苗将弯向光源生长。(6)①单侧光照射 ②对比的参照物

17、(4)实验假设:根的生长与地心引力有关。(5)实验预期:经过一定时间之后,4粒玉米种子的胚根都向下生长。(6)①培养皿中央

东、南、西、北位置

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篇2

一、对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需要做到精准地把握

在生物实验设计题中, 确立好一个精准的实验目的乃是整个实验能否收到事半功倍的关键所在, 因此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前首先要弄清实验的目的, 以及该题需要对什么样的生物事进行验证或探究。也就是说, 实验目的设置一般可以按照需要验证什么?证明什么?探究 (或探索) 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这样的步骤去展开。当然有些实验目的则需对上述问题进行提炼和整理。

生物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对相关实验原理的精准把握, 这就需要对实验中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仪器的使用方法, 特别是生物学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 这乃是完成实验设计题目的关键所在。

二、正确地理解设计要求

对某一个结论要进行证实, 虽然可通过多种多样的实验来加以证明, 但我们所需要使用的设计方案, 则只能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加以确定, 所以在实验目的确定之后, 接下来至为关键的就在于要细心地去弄清题目的设计要求。否则不管实验设计得如何完美, 但若不符合题意, 就只能是事倍功半, 而且还会造成得分率不高的现象。

三、找准实验变量, 确定观察指标

实验变量, 亦称自变量, 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实验变量一般隐含于实验目的中, 如“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低温、适温、高温”就是实验变量。

观察指标是能够说明实验变量作用效果的一种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观察指标的确定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如要证明光合作用产生O2, 就需找到一种检测O2的方法。要证明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 就得找到能体现代谢强度变化的方法, 而要证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个体发育的作用.则需找到能体现发育速度的材料进行观察等等。实验方法的策划是整个实验设计的核心, 而实验变量、观察指标的准确确定则是实验设计的关键所在。

四、正确安排、书写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的安排直接体现了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而很多学生因对此规律没有掌握而失分较多, 对照实验的实验步骤书写一般程序如下:

1. 等量分组编号:

在这一步骤中, 一般都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器材和材料。选材应遵循条件相同的原则, 也就是说要体现等量原则, 如: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同一特种。这样的实验可以简分为两组, 比如实验组和对照组;也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分为若干组, 但不管如何分组, 都必须对每组进行明确的标记, 标记的符号可以使用1、2、3、或一、二、三、当然也可以用甲、乙、丙或A、B、C等符号进行标, 其目的只要能让分组的标示让人一目了然既可,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实验便于观察、统计、比较和叙述。

2. 单一变量处理:

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单一变量。除实验变量外,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养、饲养等条件也要相同, 即控制无关变量 (符合等量原则) , 书写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

3. 观察记录结果:

若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培养实验, 因实验结果不会立即呈现, 所以应书写为“经过一段时间, 观察对比, 记录结果”。

实验步骤的书写一般分为三步, 若题目要求两步或四步, 则需进行相应的合并或拆分, 但这三步的内容不能有遗漏。

五、实验结果、结论的合理预测及分析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直观现象, 有些可用肉眼观察, 有些不能用肉眼直接进行观察的则需加入指示剂, 借助颜色变化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当然也可以借助于某些现代化的仪器来进行辅助观察。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实验对象在颜色、气味、形态、生理等方面呈现出其特殊性, 因对其进行详实的叙述, 以便形成实验结论。当然叙述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文字描述法、表格展示法、坐标曲线标示法和实物形态呈现法等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其基本的要求是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一定要精准, 如对测交结果预测, 除了“全黑”“有黑有白”外还有“全白”;加碘后, “不变蓝”不等于“无色”或“无颜色变化”;另外, “不变”也不能说成“无现象”。

实验结论虽说是根据实验结果而做出的一种推论, 但实验结论往往就是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该达到的实验目的, 换句话说, 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实验目的。我们还要注意的一点在于, 这样提出的实验结论其目是为“验证”服务还是为“探究”服务的, 要不然就很难达到我们实验设计题的根本要求。

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都可以对试题中需要验证什么?证明什么?的实验目得出一致的结果, 才能说这样的实验是成功的。再联系实验的目的得出结论。我们得出的结论应当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当然有不少的结论并不会很平铺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还需要在实验要验证的内容中, 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去仔细的寻找。不管怎么样, 此一般只会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而且结论与实验目的是相互对应的。

若是探究实验, 应该先预测可能的结论, 再由结论反推其应该对应的结果, 这样不至于漏掉某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的预测一般有三种可能, 变量对结果有影响 (分为促进作用、抑制作用) 和无影响, 再由预测的结论反推其对应的实验结果。

摘要:生物实验设计题作为一种考查学生能力的综合性题型而言, 不仅能体现试题的开放性这一特点, 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测试题, 因此也就常常成为高考中对人才选拔的一种常用题型, 由于这一题型的灵活度较高, 因而考生在这一类型的测试题中丢分较为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设计思路把握不好。

关键词:实验设计题,生物,思路,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海洲, 侯福林.浅谈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J].2007年01期.

[2]徐安国, 陈延松.高中生物实验题设计及其解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06期.

[3]郭建超.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之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J].2008年12期.

试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篇3

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还是必要的!

一、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四步分析法”

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并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归纳成了“四步分析法”,即从取材、药品与试剂、步骤及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1.1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1.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1.2.2关于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1.3第三步: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3.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

1.3.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1.3.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果有一定的影响。

二、“四步分析法”的应用

“四步分析法”可以在实验课上讲授,也可以在实验(理论)专题复习课中讲授。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既可顺次运用,亦可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例1 实验一中,在显微镜视野里,几乎看不到分裂相细胞,试分析其原因。

分析:①从取材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取准生长点部位导致的;②从步骤及操作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压片过程导致标本太厚,看不到单层细胞;③从显微镜使用角度看,可能是没有移动寻找。

例2 实验二中,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时发现复原效果较差,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分析:①蔗糖溶液在配制时,浓度过大,质壁分离强烈,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②质壁分离时间长了,未及时复原,细胞死亡;③滴入清水次数少或只滴入一次。

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篇4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建设才能够顺应当下的教育改革潮流,进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而由于实验课程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占据比例较大,对其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与建设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施辅助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c模式;改革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21

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能够有效利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但由于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一些高中生物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并缺乏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等,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度不高,不利于其知识运用能力和生物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此,在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还应顺应当下教学改革的趋势,加强对实验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与建设,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早已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但一些教师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进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多加干涉,甚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少。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高中生物教师还应改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从而才能顺利进行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与建设。例如,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教师在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操作仪器的基础上,可让学生按照解离、漂洗、染色、压片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而教师则从旁进行辅导,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深化其对每个实验步骤相关知识的认知的同时,激发其对生物实验课程的兴趣。

二、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从不同角度来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例如根据实验的组织方法可将其分为独立实验、合作实验、模仿实验等。而根据实验的目的和作用进行划分则可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教学实验。而不论哪种分类方式,教师都应结合实验教学实际选择更加合适和实用的教学方法,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例如,在利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时,要把握该模式的实施流程,其中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和实施计划、总结与交流等。这种模式主要在于发挥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用,然后根据现有结果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可采取课内或课外实验设计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但由于其较为重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并且其实验结束后的评价方式较为困难,因此,教师还应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有效改革。再例如,验证性实验模式,它主要是对某个任务的具体结果进行验证与总结,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于植物细胞的可溶性还原糖等相关实验的验证未得到进一步考证,通常只能依据教材结论进行判断,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验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并进行适当改革,如将几种教学模式进行综合使用等,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施辅助教学手段

身处于信息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与建设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与作用,在实际动手实验前,可事先播放相关的操作视频供学生观察和学习,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网络式架构的高效实验教学环境,推动实验教学方法与模式进一步改革与建设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生物实验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确保学生对本章内容具备一定的认知后,首先,应对学生展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以及临时装片的制作等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其次,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实验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其先针对具体的实验过程进行探讨,以激发其实验兴趣,并引导其做好任务分工。教师还可以采取视频演示,即利用多媒体将视频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实验步骤进行模拟操作等。同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将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如“选择不同颜色实验材料,其实验结果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进而带着问题展开实验。随后可应用探究性实验模式利用显微镜观察苔藓叶片、洋葱、萝卜等植物的细胞,并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工作,以便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最后,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还应为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如列举与本节实验课程有关的生活实例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转换、知识迁移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为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与建设的有效性,教师还需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的不断完善。例如,教师应在教学中时刻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需将每节实验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与记录,并将相关的信息进行总结。同时,也需适当结合实验书面考试结果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式展开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对于探究性实验模式则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重视该模式的实验过程,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促进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结语

在现代化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加之现今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其学习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为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改革。同时,还应发挥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推进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深入发展,以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断增强高中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篇5

如皋市新民小学 吴小兵

【内容摘要】

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发展成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探究”是这样阐述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领悟科学的真谛。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实验教学是其重”

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科学课中,需要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把握住实验在科学课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地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才能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设计 比较实验法 综合性

随着课程的研究与发展,科学实验教学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成果、新途径、新方法。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主要还是以下面两种实验方式为主:比较实验法(也称对比实验法)和综合性实验法。如果说实验操作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那么实验设计重在让学生掌握如何科学地进行实验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以上两种实验方式,对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建立科学概念,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以下就这两种实验方法在课堂上的开展来谈谈我的一些初浅认识。

一、比较实验法

比较是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探究自然事物变化规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比较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差异和共性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而实验现象和过程通常是通过比较来确定它们的差异和共性的。

1、对实验条件中变量(改变的条件)与常量(不改变的条件)等因 素的控制是比较实验能否有效展开的关键与难点。比较实验也叫对比(照)实验,它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其具体方法是把实验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进行,其中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或几个)是实验组。实验时需要把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对比因素对事物性质和变化的影响。由此可知,对比实验的方法是

进行单因素比较,即实验前对变量的选择。要进行单因素比较,则必须设法控制其它可能有影响的诸多因素,尽量使这些因素完全相同。这是比较实验的基本要求,也是比较实验过程中自始至终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例如: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就是《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在这节课中,需要让学生接受的是,不能改变的条件是“水”和“空气”这两个因素,而其它的条件如“阳光”、“合适的温度”、“土壤”等都是可以作为可改变的条件来进行实验的,但这众多可改变的条件中,只能改变其中一项,一旦其中一项因素或条件改变了,其他的条件和因素就不能再有改变,且需要保持一致。这样的比较实验方式,条件的可选择性及出现在设计对比实验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在实验中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对比因素,哪些条件必须相同,为什么相同。此外,在实验操作中还需反复强调原则,并要贯彻始终。总之,条件的选择必须遵循对比实验的原则,否则原则操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时候,尽管教师精心准备,反复强调,但个别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恰恰容易忽视的还是这个重要原则:往往容易同时改变多个条件。这是由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儿童容易被一些次要的因素或有趣的细节所吸引,而忽略应该注意的因素,或是往往只注意事物外在的明显的变化,而对不变化的前提条件往往视而不见,因而在分析结果时误入歧途。所以,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对比实验的原则并在实验操作和分析结果时自觉地运用这个原则就成了教学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2、对比实验中仪器和材料准备也非常的重要。合适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但在实施中我们发现由于材料的问题给科学课的教学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例如:教学《溶解》这一单元《怎样加快溶解》这一课时,需要选择同样大小,同样重量、同样数量的物质分别在热水和较冷的水中进行溶解速度的比较。教材中提供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切相同大小的肥皂块,实际上,要切成同样大小,或者说接近完全一样的两块肥皂块还是很难做到的。而且,考虑到肥皂在水中溶解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泡沫,从而影响学生的观察活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找出更好的材料来替代教材中所给出的肥皂这种材料。后来,在一次交流中,有教师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法:用瓶装的维生素片来替代原来的材料。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既安全又可以做到比较的条件基本相同。

3、教师的引导是学生能将比较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点。学习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同掌握任何一门技能一样,需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所以,在进行比较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但要做到合作者,学习者,更要做一个合格的“学习促进者”。例如: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一般只局限于通过自己动手制成的简易电磁铁上,会去尝试吸引不同的金属物体。此时,若能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参与“比比谁的电磁铁磁力强”,就很容易将学生的兴趣引领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上面。接着,组织学生通过猜想,让学生例举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条件,从而选择改变个条件,控制哪些不改变的条件,一步一步,使得将“玩”电磁铁的兴趣逐步转移到比较电磁铁磁力大小上

面,而且,整个过程都由教师参与引导,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变得有效与自然。

二、综合性实验法

小学的科学课程打破的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界限,把自然科学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构建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所以,它的特征体现在“综合”这一个根本上。综合性实验因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而得以发展。一般认为,综合性实验不应局限于实验内容的综合,还应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的综合。也可以把综合性实验理解为实验内容涉及相关的综合知识或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综合的学习与培养的实验。综合性实验的特征应体现在: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方法的多元性、实验手段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它具有以下特点:

1、实验技能的综合性

综合性实验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运用某一课程或多种课程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它不但要求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2、实验操作的独立性

综合性实验,由教师下达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实验室提供设备和仪器,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设备、设计实验线路及步骤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实验活动的主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实验过程的研究性

综合性实验是一种对科学实验全过程进行综合训练的实践教学,实验过程可能有多种方法,给学生提供了较宽阔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使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在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建立具体的实验方向,并在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环节上予以指导。也即首先帮助学生获得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题目),明确要求,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七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这一活动就需要通过综合性实验活动来展开。首先, 教师可以在课前实地踏勘家乡可供学生考察的河流、池塘或湖泊,选定地点以及有关家乡水域污染的图片或短片。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水的方法,学习了过滤、沉淀,已经有了足够的研究水的技能。此时,要求学生在实验前按所分工的内容,通过自学、查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拟订实验方案,指定必要的实施过程、设计操作步骤,选择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决定实验中应测什么数据,如何处理数据等。在学生制定出实验方案后,必须经过教师的严格审核,肯定其正确、合理的方面,指出其不足片面之处,并提出意见供参考改进。教师对方案的知道作用是启发性的,方向性的。为防止发生事故,在某些操作步骤上仍应做具体指导,在实验过程中,还需不断启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有所创新有所发挥,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的数据,要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最后写出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浅论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教学模式;组织形式;自主——探究

.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依据创新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教育理论创建的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直观现象的观察、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结论进行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然后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得出自然科学规律,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

1.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2.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来看,该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验操作,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操作等技能和科学态度、良好的心理品质等。其主要特征是:重视示范,重视模仿,重视过程,重视训练。

3.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在教师指导实验的环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经验水平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操作途径。途径1:通过讲解示范、分步模仿、连贯模仿,直至基本掌握操作要领;途径2:先设计问题进行初步尝试,再由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要领,然后让学生模仿进行第二次尝试,直至基本掌握操作要领。教师的讲解示范由学生的操作取代,则可变为途径3:先让学生尝试操作或观看录像、动画,后让学生指出操作错误,总结操作要领,再后让学生模仿训练,直至基本掌握操作要领。

4.验证性实验教学的评价

验证性实验教学的评价侧重在实验操作方面。(1)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技巧的关键环节,主要评价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实验方法及实验技能技巧。(2)实验报告:主要评价学生预习情况及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3)期末考核:主要评价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仪器原理等的掌握情况,对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的能力情况,一般通过纸笔测试完成。

5.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缺陷

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往往限于教学生学会教材中给定的一种方法,或者验证一个已知的事实。教师十分重视“动手”的规范训练;强调教学生“学会使用……”、“学会制作……”,强调学生要了解实验的直接结果,要记住“应该如何做”,而不强调“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更不强调“更好的做法是什么”。

至于实验过程中因为某些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实验现象改变、实验结论偏差甚至错误却不能预见,更没有去进一步分析考证,只要最终回归到教材上所列的现象或结论上就证明实验操作是正确的。这种实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

1.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2.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来看,该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生物实验的思想方法),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精神等。其主要特征是:重视情境创设,重视设计实验,重视发现新问题,重视评价等。

3.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探究实验的本质不仅意味着精确的操作,而且是一种思考方法。要进行实验,首先必须对研究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提出某种可能的解释,即提出某种设想或假说,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设想或假说。从实验活动的组织过程来看,强调学生对生物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和理解。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可演变为这样几种方式:(1)完全由课内完成;(2)课内完成设计、论证――课外观察、记录――课内汇报交流;(3)课前完成设计、论证――课内完成核心部分(实验操作);(4)少数学生(可轮换)课外完成――课内听取汇报、交流评价。

4.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评价

对探究性实验的评价,一方面既重过程又重结果,从探究实验的几个环节入手,抓主探究问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交流表达、情感態度、创新加分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强调自评、组评和师评。

5.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缺陷

探究性实验虽然近似地模仿科学家那样工作,对科学过程、方法、思想有系统的体验,更深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并在学会合作学习、发扬团队精神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但也有很多的缺陷:一是教学效率低,而学习时间有限,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二是评价方式、手段复杂,较难操作;三是有10%以上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在自主探究实验方面有较大的困难。

因此完善和研究探究性实验的组织形成,使之成为比较成熟的、令学生满意的、效率更高的形式,优化各种评价方案,做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同时提高 每一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产业经济分析的一般分析方法 篇7

文章来源:国家市场调研中心

产业经济分析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结构分析

工业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就是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竞争几乎是所有行业发展的一般趋势,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几乎所有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都在提高,但是各行业的集中化程度是不一样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集果实,有的行业成为垄断竞争行业,有的行业依然以充分竞争为主,有的行业成为寡头竞争行业。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SCP理论,一定的市场结构决定了一定的产业组织行为,一定的产业组织行为又决定了行业的绩效。这样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别就表现出来了。

二、产业组织分析

关于产业组织分析,吕政经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就是,产业的组织形式,吕政总说,我们的某些产业组织分散、手工作坊生产,现代化程度低。落后的产业组织导致的后果就是,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环境成本严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的长久发展。

主要的产业组织形态包括: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企业形态,其中公司制又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上市公司。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管理越规范。

对于企业组织形态的规范化认为目前已经有了世界通行的标准:

ISO体系。现在国际范围内推行的ISO体系主要是认证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规范化程度。现在国内流行通过ISO体系认证,这说明我国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在不断的提高,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

三、产业环境分析

产业环境通常包括: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产业政策环境,这些环境分析涵盖了产业分析的若干重要方面,基本上可以涵盖影响产业发展的所有重要因素。

四、产业融资分析

产业的发展是需要资金支持的,不同产业所以来的金融体系不同。对于基础产业来说,主银行的金融体系是比较适合的。基础产业的投资特性是,投资规模大、收益稳定、回收期长并且风险小,银行体系的特点决定了基础产业比较合适于银行体系进行融合。

但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银行贷款显然不是很好的融资工具。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市场变化大、资金需求不稳定、成长性高。银行体系的资本结构中,银行自有资本金占银行全部资金的比例一般不到20%,如果大笔资金收不回来,银行就会陷入流动性困境。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本来是应该包括:银行、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等等体系的。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体系为主导,其他金融市场都相对落后,落后的金融体系导致我国除了基础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很难得获得资金支持,因而发展缓慢。

五、产业供给和需求

生产能力分析和市场需求分析是产业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供求作用的结果,要么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下降,行业利润降低;要么供小于求,行业投资增加,市场价格上升。

价值规律在主导着绝大多数行业的供求状况,除了少数国家垄断行业(通信、石油、传媒)以外。这些行业由于存在着政策壁垒,往往供求于求、技术进步缓慢并且产品和服务价格高昂,具有超额垄断利润,严重地损害了社会福利。

产业结构分析,是指行业内不同档次产品和细分行业产品的供给状况,往往在总量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会存在着个别产品过剩的情况,在我们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绝大部分行业的供给都已经过剩了。但是在行业的高附加值高精尖产品的供求方面,往往是供小于求的,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整个产业体系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工业化向深入方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产业创新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产业总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这已经成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六、产业盈利和产业成长性分析

传统的产业经济学范畴内,将所有的工业产业分为长线工业和短线工业,现在不这么分了,但是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怎么样进行产业投资?什么样的行业具有投资价值。国内有专家研究的结果是,一般加工工业领域的投资已经严重过剩了,发展基础工业,例如能源、交通等行业,这些行业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能够解决较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对于整个工业行业来说,这将降低工业运行的外部成本,是具有较好投资价值的行业。

七、产业技术分析

技术创新对于产业发展来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创造差异化产品、提高产品性能、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更新对于产业竞争来说,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的产业洗牌机会。

对于现代工业来说,技术进步日益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的主要力量。因而技术分析对于行业分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产业技术分析主要应该确定一下几个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技术是什么?最近发生了什么技术变革?技术变革对于产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重大的技术变革。未来技术研发的方向是什么?技术竞争的重点又是什么?技术创新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突破。新技术条件下的产业竞争格局将会是怎么样的?

八、产业竞争分析

产业竞争分析也是产业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产业竞争手段是多个方面的,包括技术竞争、价格竞争、产品竞争、营销竞争。

竞争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经济学中曾经有一个基本命题,那就是完全竞争市场是最适合产业发展的市场形态;换句话说,竞争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但是社会问题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问题,一旦转移到现实中,增加一些因素,往往就变得复杂了。在产业的对外开放上,人们往往持保留态度,认为产业发展应该对民族工业进行保护,否则收跨国资本的竞争和排挤,民族工业将会趋于破产。在经济学中,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将这两种政策分别定义为:出口导向型政策和进口替代性政策。以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日化等行业为例,国内产业经济专家曾经担心被跨国资本的垄断市场行为打垮,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日化市场产品日益丰富、产量日益提高、价格日益廉价,市场竞争的结果,跨国资本在华的投资和销售都大幅度提高了,但是民族资本并没有被打垮,而是几十倍几十倍的增长了。弱小的民族工业在和外资竞争中不断的学习并且发展壮大了,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市场竞争对于产业发展的作

论如何提高高中生生物实验技能 篇8

关键词:生物学;生命科学;实验;学习兴趣

高中是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想提高学生在高中时期的生物水平,就要把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该如何来提高高中生的生物实验技能呢?

一、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基本认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增强实验技能,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进行有关生物实验基本知识的培养,来使学生了解到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理论以及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生物实验的基本认识方面,首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是有效进行生物实验的保证。例如,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多次运用到显微镜。由于显微镜有高低倍之分,所以我們就要引导学生对显微镜进行正确使用,在进行不同实验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仪器,来保证实验的有效进行。此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记录实验得出的数据。记录实验的数据尤重要。因为要想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就要对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和探索。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基本认识,只有基本的实验技能掌握了,才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

二、规范学生实验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规范学生的生物实验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接触生物实验的时间不长,并没有养成严谨而有效的实验习惯。所以,我们就要努力培养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选出小组代表。当然,我们还要对小组代表进行单独培训,使之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以此来帮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在每次实验前后,我们都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探讨实验的设计以及过程,并预测出实验应得出的结论,并选出代表发言,这样就会更明确检验出学生的实验方法是否规范,是否有效。长此以往,通过锻炼就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也就会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

在提高生物实验技能这方面,无论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还是规范实验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都尤其重要。

当然,作为教师,还应在此方面不断探索和努力,来取得更大进展。

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篇9

【关键词】 探究策略 高中 生物 實验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034-01

0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特殊课程的学习方式,其中高中生物课程就属于一种特殊课程,主要指的就是生物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高中生物实验课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良好的培养动手学习的能力,这也是现阶段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重点针对这一教学方式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培养出越来越多生物方面的人才。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实践理论相结合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高中校园中传统的生物课堂上,一般都是以教材的内容为主,教师作为灌输者,学生作为接受者,以“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这样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客观实践被逐渐的忽略。同样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在根本上影响了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甚至降低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把动手实验和课本上的知识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以及知识在未来学生学习中的实用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的了解到生物课程学习的基本原理,形成严谨的思维,这样学生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将会更加有动力。如果学生仅仅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课堂上和书本中吸取知识,就会严重忽视所学到的知识的正确性,甚至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都在根本上被忽视,因此还需要重视实践理论相结合,在根本上提高生物知识的实用性。

(二)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兴趣也是决定学习状况的主要因素,如果想要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课堂学习效果,老师就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这一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老师来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内容。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应试教育,学生们被迫在高考的压力下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非常单一,仅仅是为了高考而学习,这一点就会严重的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扼杀了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增加实验的内容,就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在根本上增加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增加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想法,这样学生的学习也不会再局限在课本上,还可以通过动手的方式在其它的层面获取知识。

(三)突破传统束缚保证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生物实验课程和教学活动之中,生物课程实验的比重相对比较低,很多教师都会使用之前的教学方式,在简单的教学模式下仅仅给予学生书本知识的传授。如果能够适当的增加课堂实验比重,在实践教学开展之后,课堂的学习效率就能够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学生不需要完全服从教师的指挥,而是能够自主的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样也能够打破传统学习过程中接收到的固定思维模式。同时学生在收集实验材料和分析实验步骤的过程,也能够形成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能够体会到从开始到结果的成功的乐趣,树立起良好的学习信心,这一点对于学生未来的生物课程学习也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方式不是单一形成的,而是在多个方面都和初中的学习有着内容上的衔接,例如:显微镜的使用、徒手装片等等。虽然高中的生物教学有一部分的衔接性,但是很多教师依然仅仅注重高中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情况会在根本上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生物课程教师还需要在实践前期为学生梳理出初中的内容,这样也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样的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也需要适当的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并且在知识衔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不能够只是在教材的角度,还需要参考实际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给予生物课程新鲜感

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校园中实验器材和设备的缺失导致的学生无法动手实验,其中细胞分裂的演示就会收到严重的限制,老师无法直接把实验的结果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因此为了能够良好的提升高中生物实验的质量,教师还需要在根本上创新教学方式,把生物课程赋予新鲜的感受,并且采用最新颖的实验手段,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如上部分内容所提到的细胞分裂,如果由于时间和场景的限制,无法展现最终结果,老师就可以选择使用网络视频的方式,把结果和实验的步骤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消化,这也是生物课堂上新鲜感的现实实施手段。

(三)合理设置实验课程,加强学生环保意识

通过调查能够看出,高中生物实验课程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状态。这也是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难以体现其重要性的主要原因,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了实验教学的方式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这也造成了实验教学逐渐成为生物课程学习主题的主要原因。实验课程中涉及到的种类比较多,其中有一种叫微型实验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优势就是使用的材料比较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倡开展微型的实验课程,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也能够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也能够更好地懂得环保的意识。

(四)强调实验操作训练,深入生活实际

现阶段,由于很多高中校园都出现资金缺乏的情况,所以造成生物实验设备的缺失以及师资力量的薄弱,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着学生生物课程学习能力的发展。很多高中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都比较小心謹慎,甚至很多学生会产生恐惧感,主要就是由于学生怕动手操作出现错误,浪费材料的同时,也会出现实验效果的差异。因此针对高中生物实验课程来说,最基础的内容就是操作的步骤。所以教师还需要在实验之前重点和学生讲解实验的步骤,保证学生能够按照规则动手操作之后,再开始实验,这样也能够有效避免教学事故的出现。

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的探讨和分析能够看出,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越来越多的高中校园把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作为主要的发展和研究对象,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高中生物教学中,增加实验课程内容也是对于相关知识学习的直观性,并且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能够把更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园中,足不出户锻炼自己的动手学习能力。所以作为高中的生物教师,还需要明确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按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根本上调整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带领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保证学生能够更加良好的在实验中掌握重要知识点,为我国培养出越来越多高端生物科技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袁红英.新课程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常见现象及策略分析——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7:161+167.

[2]曾献春,马国玉,李媛.导学案教学策略对新疆双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影响——以喀什地区第六中学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92-96.

[3]王绍波.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努力打造高中优质课堂—以生物学科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4:56-61.

[4]熊族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191.

[5]张姝.谈科学过程技能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培养——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为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02:83-85.

[6]胡继飞.基于远程培训的高中教师专业状态分析——以生物学科为例[J].当代教师教育,2010,04:58-64.

上一篇:描写小狗的优秀作文500字下一篇:无处不在的声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