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友人作文800字(共10篇)
清晨的山是朦胧的,昼夜还未彻底分离,如胶似漆的粘着,昏黄的阳光跃过山的边缘向天空洇开,就像被水浸润过的杏色颜料在生宣上扩散后留下的浅淡痕迹。家乡的太阳总不是从地平线上升起的,而是在重叠的山脉缝隙中蹿出来的,顺带给那山的边界涂抹了层脆弱的金边。青山远黛,金光熠熠。
幸而家乡的天仍旧是蓝的,沾着些四处游荡的云,看起来明晃晃地亮着。厚云爱山,无论何时抬眼望远,总有几簇堆积成灰蓝色的云彩凝固在山顶之上,衬得山色更深沉浓厚。有时云会掉下来,把山整座整座的淹成乳白色的,朦朦胧胧,山顶仿佛有袅袅娜娜的烟,令人不禁猜测,山上是否会有人家?是否是山上人家的炊烟汇成了作文wWw.ZuoWenwang.Net/云?厚沉沉的云遮天蔽日,搭配上亘长的山脉,似乎世界只要如此简单便足以。有时云又厚重成雾的模样,将山的背影抹去,只剩一片空白留人涂抹,细细看去总还有略深的灰蓝,像是被橡皮擦去后隐约的铅笔痕,远方也就那样的不清晰起来。
山从来都是这样的角色,流云远山,渲染在最显眼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在中国传统的山水国画中,每一幅都有山的痕迹,但总在最朦胧的远方,有时甚至只是用余墨勾出的偏僻一角。而这也恰恰是山的智慧,伫立远方注视着被自己所环抱的大地,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那样安静地站着,安静到让人习以为常,让人习惯到遗忘,遗忘却又离不开。
人生也应如此,不必太轰轰烈烈,平淡似山便足矣。
云层反射着阳光,明亮得让人睁不开眼,更使得远方的山渺渺如雾,如梦似幻,一切都是那样刚好,云不厚山不淡,安静地徜徉在远方。
你何时践情离去,你又何时赴约归来。比上眼睛细细品味往昔的一幕幕,真似南柯一梦。帘卷西风,我不知,我是否似李清照般人销魂。
十年生死两茫茫,我没有苏轼那样悲凉,我一直坚信你还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上存在着,只是和我所在的地方的北纬有些不同而已。
时针指向了十二时,我听着时钟“滴答滴答”地响着,看着窗外烟花灿烂,我苦笑,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也许只有我还记得你吧。我仿佛听得到身体里的血液在流动,那些微小的造血干细胞在跳动着。
我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来到窗前,只为看一眼你我都十分喜欢的烟花。闭上眼睛,我似乎回到了三年前,那个让我碰到你的日子。
我倚在窗前,呆呆地看着烟花,久久地看着,看着。这些响彻天空的烟花,是不是也在诠释我对你的思念。
我和你都又长了一岁了。是该悲戚还是欣喜?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和你一样喜欢“All roads lead to Rome.”这句话。也许,是因为我们同样有些叛逆的性格吧。
小轩窗,正梳妆。你的刘海是那样别致,我多少次看着你痴痴地笑。梦里寻她千百度,姹然回首,你已在灯火阑珊处。我像诗里一样梦中把你追寻,追寻你的足迹,你却迟迟弥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承认我在想你了。脑子里翻江倒海的你的样子,我想抑制住我的思念,想把我那些天马行空,已经离开躯壳的胡思乱想捕回来,可都是徒劳。
我是在是没心情看着烟花,那些燃放的声音触动了我敏感的神经。我怕我会彻底崩溃了。
我胡乱插上MP3,反反复复地听着jay的《青花瓷》,这首你离开前唯一的喜爱。泪水决了堤,心撕裂般疼。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哭着,思念着。
我走到钢琴前,用手木然地敲着黑白的钢琴键。叮叮咚咚流水般的声音从手下流出。钢琴,她曾经疯狂热爱的乐器。
今夜
我用断断续续的音符来编织我对你的思念
那些
灿烂的回忆 一去不复返
我不只一次希望在梦里和你邂逅
你却那么自私
不愿 不愿
那些绚丽的流年
那些美好的记忆
渐渐的 渐渐的
离我远去
脑海里零碎的记忆
拼凑成你模糊的印象
过去的 就让它过去吧
我不再奢望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一惑。”远方对我们的诱一惑不仅仅是人文历史,风光美景,更多的是一种一精一神的归宿。
农历新年就要到了,奔波在外打工的人,辛苦了整整一年,就盼着这一天回家和家人一团一聚。火车站、地铁站到处可见拖着行李、行色匆匆的赶路人。
寒假假期第一天,一妈一一妈一带我去坐地铁,在拥挤的车厢里,人们或坐或站,神情悠闲,脚边无一例外地都放着一个行李箱,一看就知道准备回家过年的。地铁到城站下,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出了车厢,在通道里,我看到了一个小男孩。
那是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小男孩,背着个很大的背包,穿着件洗的发白的旧棉衣,风尘仆仆的样子朝我们走来。走近看发现他满脸的疲惫,长得又黑又瘦,头发也是干干黄黄的,一副营养不一良的样子,但是他有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而且这双大眼睛还 带着些许期盼。和我擦肩而过时,我能隐约闻到他身上散发着一股的味道,感觉很久没有洗澡了。我不禁捂着鼻子回头又朝他多看了两眼,只见他双眼不断地四处搜索,好像在找人,看上去还 非常着急的样子。
等我和一妈一一妈一办完一事准备坐地铁回去时,我又在通道里见到了这个小男孩,只是这个时候他的身边围了很多的人,远远望去大家好像在对他说着什么,只见小男孩低着头神情沮丧地站在那里不说话。我和一妈一一妈一也凑上去看热闹,听到有个一奶一一奶一在劝他,“不要急,孩子,已经给你一妈一一妈一打电话了,她马上会过来的。哎哟啊,罪过啊,这么小的小孩,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坐火车的啊,他们家的大人怎么放心哦” 。
怎么回事啊?一妈一一妈一凑上去一打听得知,原来小男孩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家在湖南,今年12岁,父母都在杭州打工,由于工作关系,今年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不能回家过年,孩子想念父母只能自己坐火车到杭州来和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一团一聚。可是,出火车时人太多,小男孩在出站口没看到一妈一一妈一,一时心急就自己跑出来找了。一路走到地铁站,可地铁站有4个出口,孩子迷失了方向,他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才能到一妈一一妈一,电话里说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所幸他还 比较聪明,找到了地铁站的保安叔叔帮他打电话通知一妈一一妈一来接他。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纷纷劝小男孩不要急,一妈一一妈一说:“琳霏,你把包里的巧克力给这个小朋友吃一颗,”我拿出心一爱一的德芙巧克力递了过去,他抬头朝我看了一眼摇了摇头,执意不肯收,眼里盈一满了泪水却始终没让它滴落下来。正当我准备再次送他巧克力时,听到身后传来了动静,转身看见有个阿姨急匆匆朝这边奔来,边跑边用家乡话呼喊着。男孩听到声音,“噌”的一下子站直了身一体,两眼放光,咧开了嘴笑的很灿烂,一把推开人群朝那个阿姨奔去,边跑边叫着:“一妈一、一妈一”。
哦,原来,这是他一妈一一妈一,他一妈一一妈一终于来了,只见他一妈一一妈一在这样的寒冬腊月仍旧满头大汗,可想而知没找到儿子心里有多急。之前一直勇敢忍住不哭的男子汉在见到一妈一一妈一站在他面前的那一刻,心中的不安、害怕和委屈彻底爆发了,扑进一妈一一妈一怀里号啕大哭了起来,好像要在一妈一一妈一怀里把这一路的艰辛释放出来似的。看着这一对相拥而泣的.母子,围观的群众都为他们的一团一聚拍手鼓掌。
谢过周围的群众,母子俩在大家的注视下相拥着兴高采烈地朝外走去,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小侯鸟,终于找到了一妈一一妈一。这是一只勇敢坚强的小侯鸟,靠着坚执不懈的信念,从湖南独自来杭只为和父母相聚,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能体会,但是为了能和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一起过年,对他来说,再遥远的路也变得不远了。
要说我心中最向往的远方,一定是江南。我想江南的柔能让人放下世俗杂念,心中只剩宁静。在岸边随处乘上小舟在那满是莲的池中休憩,闻着荷香,玩着清水。仿佛时间早已静止,剩的只有那莲的高洁,这时我不禁在想莲身上的品质是否与我所求的远方有关,它话得潇酒,高洁。从不被污泥沾染,也从不因俗事而乱心,它不像藕,丝断了还可以连在一起。当莲茎断时没有一丝犹豫,哪怕酒落各处它还是那般美,发自内心的那般。我想莲的出现,似乎让我与那远方更近了一步。
下了小舟,走进庭院,里头是谁在秦琴,谁在吟?我找个地方坐下,静静听着,那琴与歌声相织相融不禁想起那年伯牙与子期断弦。我想我的远方定有属于我的知己。听看琴声悠扬,仿佛时间倒流,去到了古时,“怀民,怀民。快醒醒,我们一同去外头赏那明月。”他们就这样站月下,仰望黛色的夜空,月朗星稀。“同是天涯沦落人,如今同你作伴的也只有我了。”罢了,罢了,那些往事可别再提起,就让他们在那轮圆月下静静作伴吧!不知,在我的远方可会有这样一位知己,不论相距多远,心境如何,他永远和我一起。我想,告是等到知己出现的那一天我的远方也一定到达了吧。
回看今朝,现在的日子是那样迷茫,仿佛我误入了竹林,眼前有两条路,一条走向光明,一处走向黑暗,我不知何去何从。我的远方究竟在何处?实然想起有人说过:“当迷惘彷徨,悲观失时,大声诵读苏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装烟雨任平生。”那时的.我,不能理解。如今在迷茫,我定要做同苏轼一般的人,他是那般豁达潇酒。不知苏轼可在那雨中追到了属于自己的远方?我想,我一定能找到远方。再过几月,我便踩上旅程,等到仲再次到来时,我相信远方定能找到。感谢,那曾在迷茫时来自苏轼的鼓舞,如若有机会,我可否同一起找寻远方?
我想远方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远。只是在找寻它的途中会运遇挫折、磨难与喜悦。
那天夜间,闷雷滚动,倾盆大雨随之而来,雨滴敲打着我家窗户。我扔下手中的笔,将那一笔未动的试卷扫向一边,趴在书桌上,闷闷不乐地唉声叹气着。我的怨气被父亲所听见,父亲走向我身旁,拍拍我的肩膀,说道:“在繁忙的生活中,要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物。”
父亲此番话语,如同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给我带来了新的启示。
周末闲暇时分,我叫上自己的画友,一同伴随秋高气爽的季节到附近一处成名的公园里写生。踏入这一片“世外桃源”落叶开始四处飘荡,像极了几个小不点在玩“你追我赶”的欢快儿戏。走到迎风摇拽的银杏树下,落叶堆积成一片金黄色的靓丽衣裳。阳光肆无忌惮地从树叶的间隙中穿透而来,仰望天空,洁白无瑕又略有透光的白云,毫无规律地散布到湛蓝的天空,却似“点睛之笔”使那天空充满生机。
走到身后一处广阔湖泊,落叶迫不及待地向水面跳去,这早已枯黄的落叶好似被湖水赋予了新生,随着流水缓慢的节奏,依旧尽情欢快地在水面遨游,毫不吝啬地尽情施展自己的生命力,或许是想在这最后的季节,留下那一片属于自己的生姿与色彩吧!此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美景,真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啊!
这宏大而广阔的画卷,似乎也启示着我们,不要仅限于眼前的一处风景,还有更广阔,更美好的诗和远方!
随后我们登上远方的山路,山路四周郁郁葱葱,蝉鸣不息,参天大树为我们带来绿树成荫,落叶被秋风席卷而散,迎面而来,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登山之路的艰险与困难,正准备转身离散的我们,再次听到那不曾停息的蝉鸣,还有鸟儿的飞天鸣叫,仿佛是在鼓励我们不要退缩,继续向前,我们便再次鼓足勇气和干劲,向最高峰进发!
最终,汗流颊背的我们带着沉重的绘画装备,登上了最高峰,此时俯视下方,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生命就像转陀螺,兜兜转转。小时候的我们秉承“对你好的人就是好人,对你不好的人就是坏人”这种极为简单的孩童观念对待这个精彩又残酷的世界。小时候的我们买着同样五角钱的冰棍,吃着同样的干脆面集英雄卡,原本以为我们都一样,可后来却不了。承诺开始于在包书皮时,在小屋白炽的灯光下,我守在桌边,看着妈妈将课本在一张张雪白的挂历纸背面比对,用铅笔简单地描画,再裁出纸,压出折痕……她一边低着头,一边缓缓地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她的几缕碎发垂下来,侧脸在发丝后面露出优美柔和的曲线。我仔细听着,点点头,答应了她。然后一步步顺着这个承诺长大,开启了第一次的远方。
人生很长,朋友很少,玩伴很多,只需大声招呼一声,便会有同行的人向你奔来。不管你到达什么地方,那儿都有你该遇见的人,该熟悉的事。有朋友曾跟我说:“你要一直骄傲固执地过好每一天,保持初心,活得像你自己原本的模样,我们十几年的同学,以后还要在一起的。”我同样也许下了承诺,说要陪着她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很久很久的以后。可远方的一切还是未知数,我努力地拨开迷雾,不住地回头看,直到晕头转向,你也没有出现。但我依旧愿意相信:所有关于时间的等待和在远方发着光的目标都会被得以善待。不论走出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而出发,正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秋风吹响叶的叮当,晨光灯火映书声琅琅,校园宁静的小路,合欢树下的倩影,将会见证我们走向远方。从何时起,我们已不是年轻的模样,收起曾经稚嫩的心,开始了笔耕不辍的奋斗着,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不负那满怀希望的眼神,只为对得起历经风雨的自己。
有人说,人在高三,身不由己,高三是惨淡的。有人说,高三,痛并快乐着,高三是多彩的。高三到底是什么颜色?也许,就像这深秋的枝叶,橙色的暖色里夹杂着秋风的萧瑟,以风化翅,伴叶为影,踏着今夜阑珊的星光,化梦为膀,走向远方!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阑珊影里,看学子挑灯夜读,点点星光,看师长谆谆教诲,,恩情难忘,是谁遗忘了时光,游走于ABC的岸旁,又是谁笔光尺影,展开123的较量,曾见得国文长着纵览古今,红袖添香,又想起历史老师教诲,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最欢喜不过与地理达人谈风论语,览古国气壮,永难忘,市政坛上之地那江山,吾班任慈父情长.......运动会上我们可以申手脚就爱你,青春模样,艺术节里我们亦乘风破浪,凯歌高昂,教学楼下艳红的大榜,见证了我们一路走来,或泪洒考场,或再创辉煌,这便是我们高三学你最真实的自我,不负青春韶光,这复是我们高三学子,不畏山高路远,誓要走向远方!
巴金老人说“人要有信仰”,他坚信,走过的寒夜,便是无限光明,而我们是否也一样相信,花有盛开日,人无再少年,趁我们还年轻,以书为侣,爱他个轰轰烈烈,与梦为敌,去拼个山高水长!
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为了怒放的梦想,无时无刻不积蓄着力量;路旁的街灯,为了心中的梦想,散发光芒,驱散黑暗;书桌上的咖啡,为了心中的梦想,散发醇香。他们同人一样,为了达到远方的梦想之岛而奋斗,而前进,不轻言放弃,历经风雨。
梦想是力量的源泉;梦想是进步的阶梯;梦想是坚持的汗水;梦想是不懈的奋斗。我们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前进,虽是遥远,但这一路上也会收获许多。远方的路上会有许多难以迈过的坎,它或许让人伤心,让人放弃,让人收获。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仁人志士都是怀揣梦想并不断坚持才拥有了各自不凡的成就。王羲之从七岁开始练习书法,17岁时照着父亲珍藏的书法秘籍来练习,他每天早起晚睡,不知写干了多少墨水,磨秃了多少笔头,每天练完字后他就在池子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子的水变成了墨黑色,这个池子也便因此被人称为“墨池”。
无独有偶,居里夫人为了从矿石中提炼镭,不知经历了多少苦难,这些名人,用自己的辛苦努力,终于为人类换来了幸福的硕果。但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有时只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半途而废,怨天尤人。我想说:“如果你连这一点儿挫折都禁不起,又怎么能走向远方呢?”成功不是顺手焉得的,它是凭借苦功夫和夜以继日的努力而来的。
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有坦途就有坎坷,有甜蜜就有苦涩。人生之路,从来都与挫折相伴而行。然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块垫脚石,是通向远方的一级级阶梯;对于弱者则是一块块绊脚石,会把弱者跌得鼻青脸肿。挫折,就如一座沙漠,试图使人迷失方向;而失意者整天却像一只无头苍蝇,撞到哪儿算哪儿,一辈子也走不出人生的“沙漠”?
著名诗人汪国真在诗中曾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是啊!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那便不要畏惧,勇往直前,而且还需找到方法,而不是盲目向前。
我决定去学弹古筝。过了一段时间,教室里便高手如云。在高手如云的教室里,我“自信”。每次上课,老师都要检查上节课学的内容。我每每见同学悠然自得地奏出乐曲,我羡慕不已,又越来越紧张、担忧,每次轮到我,我便踌躇满志却总一败涂地。同学那抑扬顿挫的动人琴声和优美的身姿、此起彼伏的纤手实在太让人憧憬,又好像是一种看不见的灵魂在涌动的向往。
“他们都比你大,起步比你早,比你弹得好很正常。你也不要不自信,妈妈相信你,只要你有目标,坚持苦练,将来一定比他们厉害。”对啊,自信坚强,让我不是一蹶不振;坚持苦练,让我走向“诗和远方”。那可是我的“诗和远方”啊,我怎会不想去实现?
回到家,已是晚上,天黑得有些让人难受。我坐在琴边,集中精力地、断断续续地弹着不太熟练的曲子。我弹了几遍后,仍不熟练,断断续续的琴声令人难受,把手重重地打在琴弦上,发出刺耳的噪音。月光落下来,冷冷的,照在琴上,静静的,似冻住了。我想起“诗和远方”,想起回家前那碗心灵鸡汤,不由得又弹起来。我练了许久,终于一次比一次成功,这更激发了我的动力,直到弹得“声”“情”并茂,方才上床睡觉,安心极了。
第二天,当我正在为我弹的曲子担忧时,老师向我投来了欣慰、惊喜的目光,我心中似有小马乱跳。下课了,出了教室,路过另一间教室,看见一位老人戴着眼镜,僵硬的手刻满皱纹,但苍老的手却能在琴弦上跳舞。此时我感到一切都变得净美,远方的天空蓝过千古仍然年轻,阳光透过树叶一丝一缕地落下来,偶尔有影子飞过,那是风筝竭力飞到远方的天空,去邂逅了一场舞蹈,那是“诗和远方”的强大力量。
远方,有太多的希冀与幻想,有太多的迷茫和探索。或许,也是我永远到不了的地方。但在我的梦中,远方是这样的:蓝天和海风,陪我流浪;那微斜的夕阳,是美丽的衣裳;还有铺满星光的大地,是我儿时的秋千。也曾无数次对远方的日出日落、风雪晴朗作出过太多的假设。终然,并没有再次延伸,时光最后是否会停留我的足迹?!
《燃情岁月》有句台词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如果遵照他的内心去活着,他要么会成为一个疯子,要么成为一个传奇。”但无处不在的丛林法则又怎会让人随心所欲,大多数还是归于一种无奈的摇摆罢了。
而我宁愿去相信,让人热血沸腾的诗和远方,有时候只是理想主义者的说辞,更可能是空中楼阁。生活难免归于平淡、重复、枯燥,甚至压力。对于美妙的诗和远方,不过是拿来炫耀大众的。生活本来就是一种苟且,只是这种苟且,你必须认真经历。这样,你才会逐渐领悟到真正的远方的魅力。
现如今,大多数年轻人涌入城市,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打拼,然后成家立业。生活在房贷、车贷以及工作升职压力的笼罩下,作文wWw.ZuoWenWang.Net/根本无暇去思考诗和远方的情怀。更严重的是,现在我国老龄化的社会现象日趋严重,父母正值年老退休之际,做儿女的,你不把精力和业余时间花在对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上,哪有闲情逸致去触碰那些似是而非的烂漫。你的诗就是父母,你的远方就是父母的天伦之乐。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说的也许便是这个道理吧。
如此看来,你的诗,你的远方同样精彩,而且会更加厚重和深情!
人生路上,很少会有从一而终的同行者,能够遇到几个志趣相投的知己走完一段又一段旅程,任凭聚散离合,已属不易。更多时候,我们只是漠然擦肩。父母同样不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只有在或独行或相伴的每一次出发前,不要忘记体会他们的感受和心情,就是一次无憾的旅程!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不可以寂寞。当你在孤独的时候,读几本好书,户外爬爬山,抽空多回家看望一下父母,给予他们更多陪伴。这都是诗情画意中的美,这都是远方风景中的悟!
纵然,每一种生活的滋味都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尝,唯一不会改变的是我们热爱生活的坚定信仰和饱满热情。且将诗酒趁年华,青春的风帆已扬起,而路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脚下,要心无旁骛地前行。
【远方的友人作文800字】推荐阅读:
远方的风景的作文800字12-13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800字初中作文06-27
高考作文:给外国友人的一封信03-18
远方的味道作文700字07-22
关于远方的作文300字09-09
给远方的朋友作文500字03-03
关于祝福友人的句子09-11
友人新婚的祝福话09-27
给远方表哥的一封信500字作文02-01
远方初三作文650字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