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标准gb
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2012年6月正式发布实施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通过GB∕T 28181的实际推广应用,安防行业的视频监控联网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与各级公安业务部门的指导推动以及各安防厂商对GB∕T 28181标准的积极响应、全面实施密不可分。随着标准应用的不断深入,相关部门在对行业内各厂家开展技术支持的过程中也不断进行技术总结,和行业内各集成商开展广泛研讨,对GB∕T 28181标准的局部进行了必要的细化说明和扩展项补充,使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完善。本文对GB/T 28181国家标准的制定背景、技术内容、实施要点以及在视频监控互联中的重要作用和技术难度等进行了概括总结,重点对标准的广泛推广应用和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GB/T28181国家标准的制定背景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是应用需求导致了GB/T 28181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GA/T669系列标准的制定过程,更易于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003年,针对新时期社会治安的复杂、严峻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原有独立、功能单一的安防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各厂家视频监控系统各自为战、格式迥异、难以共享已制约了市场发展的现状,标准项目组走访公安基层,全面调研分析需求,总结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在公安部科技局的指导下,以充分利用社会已建大量模拟监控资源为基础,研究最新技术发展,精心设计出“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标准体系。
随后标准项目组和TC100标委会,在公安部科信局的得力领导下,组织广大安防企业、大专院校、公安和社会用户等单位进行标准编制工作,到2008年为止陆续送审、报批并颁布实施了14项行业标准,简称GA/T669系列标准。GA/T669系列标准为监控系统联网建设、检测、使用、维护全方位进行标准界定,对引导、规范监控联网系统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全国各地视频信息联网规范建设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支撑,成效显著!在使用推广中,用户和集成商都充分体会到:GA/T 669系列标准中最重要的核心标准GA/T 669.5“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涉及网络传输、信令交互、系统授权、跨域跨系统、多层联动等重要内容,和大型联网管理平台软件直接相关,因此其内容和编程细节都需深入规范统一,将统一的共性技术更多地开放(见GB/T 28181的附录A--k),以确保视频信息广域联网应用这样一个技术难度极高的系统工程有法可依;与此同时视频信息联网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专家建议继续细化标准内容,将GA/T 669.5上升为国家标准,其他行业也可参考采用。因此GB/T 28181诞生了。
二、GB/T 28181对视频互联共享应用的重要意义和技术进步
GB/T 2818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规定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互联结构,通信协议结构,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等技术要求。GB/T 28181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SIP协议及通信机制,规划系统整体信令组网架构,定制专有系统控制描述协议MANSCDP,实现信令互联互通。重点是互联及通信协议结构、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信令流程和接口、专有协议命令集等等。解决了信息处理中难度最大的视频图像信息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问题。适用于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检测验收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研发、生产。在GB/T 28181标准发布实施以前,不同厂家系统之间的互联在技术层面并没有实现统一标准,各个监控系统之间的视频资源共享需要集成平台分别对不同厂家的产品单独接入,由于各厂家产品的通信接口各不相同,负责进行资源整合的平台工作量巨大;从升级维护的角度来说,很多厂家的接口软件版本管理变得异常复杂,容易混乱,每次平台版本升级、开发新产品新业务功能都需要对接口进行重新开发,系统稳定性差,用户难以掌控和真正联网使用。
GB/T 28181标准对于视频监控平台互联、视频监控平台与设备互联提供了统一的信令接口、视音频编解码接口,所有系统之间通过统一公开的标准信令互访,简化了不同厂商之间的互联对接工作,有效推进了视频监控图像资源的广泛共享,缩短了系统互联的项目周期,节省了视频信息共享应用的社会整体资源成本,有利于增强视频联网应用系统的稳定度和成熟度,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三、GB/T 28181国家标准的推广应用和技术指导
为更好地指导全国公安机关开展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公安部先后发布了《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科信[2012]11号)、《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的通知(公科信[2012]73号)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统一标准,以GB/T 28181国标和GA/T669系列行标等作为视频监控系统互联的标准依据,部署了到2015年间的视频图像整合与共享工作的工作任务,并对省市平台建设主要任务、联网架构、标准强制项、标准符合性测试、联网平台功能性能等进行了规范。对全国跨区域联网建设工作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作为GB/T 28181国家标准推广应用的重要举措,公安部于2012年6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的通知》(公科信传发[2012]218号),并公布了《全国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对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要求公安机关新建监控系统应遵循GB/T 28181标准进行建设,已建监控系统应逐步通过升级或加入信令媒体转换网关方式符合GB/T 28181标准联网应用。
为了配合GB/T 28181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公安部组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开展了“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规范性指导及评估验证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研究制定了与标准配套的检测方法、检测工具,支持各类产品的自测与调试,用于国家级检测部门的产品正规检测和各地检测机构的工程现场检测。专门研制GB/T28181标准符合度测试工具,用以提供给公安部认定的检测机构建立起科学的检测流程和方法,以对平台集成商、设备提供商等提供的产品和系统,按照公平公正的科学方法去检测,并提交相应的国标符合度检测报告,以提供用户和招标单位判别应用,这样完整的技术和科学测试手段才能确保真正建立起市、省乃至全国的,效率高、性能优的视频信息联网综合应用系统,才能最大化的实现视频数据共享互用,真正对智能视频综合研判提供良好的视频数据资源。
GB/T 28181国标检测与推广使用的政策、方法、工具、技术支持的配套完善,进一步使国标在全国的推广具备了可行性,促进了GB/T 28181联网的全面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家级安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进行了数百款监控平台、监控设备的GB/T 28181标准符合性检测,涵盖系统平台软件、DVR/NVR、IPC、解码器等常用关键设备和系统,这些产品在各地公安监控视频标准化联网建设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大多数省级检测机构已进行了现场检测工具的申请,用于进行工程现场平台和系统联网规范化检测,这项突破性技术和可实施的工程系统检测手段,使视频数据逐渐整合规范成数据资源,以便提供公安各警种及社会各相关部门更高效的使用成为可能,对节省国家整体投资、充分利用已有和新建视频资源十分有利!。
在监控平台联网建设中,各省公安厅落实公安部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要求,以GB/T 28181作为联网标准,开展了对本省后续联网建设方案的总体规划,大力推进今后视频联网建设标准化工作,意义重大。一些建设阶段与公安部推广工作同步契合的省份如宁夏、新疆等全自治区范围内已经较为深入地实现了公安厅、地市、区县的多级GB/T 28181国标联网升级工作,效果很好。
以GB/T 28181国标为基础开展工作,能够真正实现视频图像信息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高效、准确传输及共享应用,确保视频联网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尤其是,从行业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后,不仅仅是公安行业应用,包括教育、文博、部队等在内的行业也都在积极遵循该标准。应该说,GB/T 28181标准的制定实施对解决原有视频资源不浪费,对国家总体视频资源的扩充应用,对公安的图侦应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果还会更加显现出来。
四、和GB/T 28181国家标准实施相关的一些技术措施
随着全国视频监控符合标准联网系统建设的深入开展,GB/T 28181国标的应用程度和广度不断深入和扩大,大家在体会到视频实际联网使用的便利和辅助破案的甜头的同时,对图像联网及图侦应用不断提出了一些更高的期望。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作为GB/T 28181的主要起草单位,在为28181国标推广做好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持续关注着基层公安建设单位以及各厂商的应用反馈,与业内技术人员保持着密切的沟通,收集整理出新的需求变化,以求把握好标准技术发展方向,适时进行标准扩展内容和应用补充说明,指导各地更好地依据标准开展监控联网共享系统应用建设。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和28181实施相关但不属于标准本身内容的一些其他现象,对此分别提出解决建议如下:
1)在各地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类工程性问题。例如:
由于上下级平台间、平台与设备间参数配置不一致导致系统无法连通;
系统视频并发数据量超出系统硬件、网络负载能力上限,造成图像丢包、卡顿;
由于网络、电源等环境因素造成互联和视频点播不稳定等;
上述问题不属于标准的技术规定范围,纯属工程实施方面需注意的内容。
2)对标准技术细节的理解问题。各厂商在询问、反馈的意见中有部分属于GB/T 28181国标中引用的国际标准、技术规范在底层协议中已进行明确规定的内容,通过对该底层协议的细节了解和研究即可解决。标准中主要采用SIP协议作为通信控制协议,采用H.264、SVAC等作为媒体编解码协议,采用RTP进行媒体封装传输。由于标准的主要目标是联网应用,上述协议本身的技术细节不是GB/T 28181标准内容的重点,所以在标准中没有过多重复描述这些引用协议的技术细节,在标准中未明确规定的技术细节均应按照引用协议的默认标准实现方式进行处理,GB/T 28181标准本身不宜重复定义和描述。
3)标准和联网应用平台相关内容的界定。GB/T 28181标准不能规定个别厂家提出的少部分和集成平台应用功能关系紧密,但在互联应用中需求较小,且各平台厂家各叙己见的内容,因为支持厂家较少的内容不适宜进行统一要求;那样的需求内容应该由平台厂家应用逻辑来实现,不宜在GB/T 28181标准本身进行规定。目前标准编制组积极搜集类似需求,正在研究是否需考虑在后续修订补充标准时,通过适当的说明或辅助型附录等方式对类似应用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4)超出标准原需求定义范围的意见和建议,GB/T 28181标准因其技术复杂、涉及厂家和应用范围广泛等原因,立项和制定前后历经8年之久,制定过程中部分需求因当时的应用情况和专家意见不统一等原因无法明确,对这些内容在GB/T 28181标准中进行了预留,编制组提出了待技术和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进行补充细化的建议。其中部分内容经过这几年的广域联网应用,编制组与多家平台集成厂商的具体技术细节协商讨论,目前已经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在实际互联中进行了应用实践,拟在下步对标准进行扩展补充时加入附录说明。典型内容举例如下:
系统/设备间的状态检测机制: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设备间通过注册、心跳消息处理机制,实现系统/设备的上线、刷新绑定、保活、下线等状态检测功能。
域间目录订阅通知:用于解决平台之间设备状态的实时更新。SIP域可通过订阅方式订阅其他SIP域的全部或部分目录资源的离线、上线、视频丢失、故障、告警、增加、删除、更新等变更信息;在被订阅域目录变更后,将变更事件实时通知订阅域进行相应更新。
目录资源获取:对目录资源获取功能中的请求参数意义,不同请求参数响应方作何处理进行明确。
大数据量传输机制:对于大型联网系统,在接收目录资源查询命令、文件目录检索命令生成响应时会出现检索数据量过大的情况,为了提高效率并且保证传输的稳定性,补充规定了返回MANSCDP响应消息时的处理机制。
媒体流保活机制:对使用现有功能进行流状态监测的机制进一步细化规定,在平台的业务逻辑处理中可利用这些机制进行悬浮流的检测清理工作,以进一步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五、关于旧系统进行符合GB/T 28181标准的技术升级建议
很多厂家问及对原有旧系统进行符合GB/T 28181标准升级的相关技术,改造升级的关键在于厂家重视并厂家具有真正的软件实力。因为GB/T 28181国标制定时就充分考虑到要利用原有系统视频资源,任何一点技术革新或新技术的采用都会出现积极响应、观望等待、消极不做三种情况,GB/T 28181的实施也不例外。如果厂家正确认识到GB/T 28181标准的重大意义和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的技术发展趋势,就一定会积极响应。GB/T 28181源于市场的发展和用户对广域联网共享视频信息的应用需求,GB/T 28181产生于业界的合力,是大家的共同技术成果,向业界完全开放协议细节内容和代码,让平台厂家和集成商统一到大家完全知晓的规则和规范上来,是任何一家私有协议都办不到的。尽管GB/T 28181不可能尽善尽美,也许有些瑕疵,但通过国标的推广应用完全可以指导全国监控联网应用系统建设。开始执行国标时,业内有些企业因为升级原有系统会有点工作量,起步进展各有不同,可以理解。经过标准培训,他们认识到GB/T 28181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后,纷纷积极跟进;公安部发文,规定新建系统在招标文件中必须指明产品和软件平台均要符合GB/T 28181标准,起到了很好的管理和引导作用。每月网站上公布的通过GB/T 28181符合性测试的产品目录数量上升足以证明此点。
对旧系统全面升级要区别对待可分步完成。应从平台和前端设备两方面来设计改造升级方案。视频整合联网最重要的两个内容是:通讯信令和编码格式。原有系统与新建系统的链接IP节点,既可以设在监控中心,即:各级不同规模的监控中心系统层面上(原系统有多少模拟视频没有限制,多路进网,分时点看),也可以设在单个网络设备处,GB/T 28181的附录A—K就是分别对应各种不同需求的节点归类设立的。谈到联网,大家就应联想到关键的IP节点,大网中的IP节点是智能单元,受控单元,它既可以是NVR、也可以是IP摄像机,更多的是各级监控中心的服务器等等,究竟以什么形式接入视频网络是需要根据各地已建和新建的现实工程环境分析后决定的,是集成商在充分了解了用户使用和管理需求后才能设计规划的。国标 GB/T 28181描述的就是这些具体内容,有规定、格式、协议,更有具体实现的编程和实例,应用性和可实施性强。
平台中服务器级的设备符合标准相对来说容易完成。前端设备的通信和媒体流格式支持国标技术并不难,难点在于工程因素,需结合现场情况具体分析。前端设备考虑到工程因素,可以视情况采取单个设备改造升级或系统加网关协议转换升级等多种方式接入。
六、结束语
GB/T28181标准解决了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互联互通间的瓶颈技术问题,侧重破解视频联网中最关键的通信信令及媒体格式规范难题,打破了原来的私有协议。由于联网监控系统工程涉及采集、传输、存储、显示全部环节,是一个非常复杂又包括众多和IT技术相关的产品,牵涉众多技术和管理问题,广域视频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和实施对集成商的要求非常高。系统联网管理平台研制必须由综合实力强的专业软件公司承担,联网软件平台好比是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远比一个摄像机前端重要的多,招标时,必须杜绝所谓“软件奉送”的做法,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长久不了,软件平台的投入不到位最终会在功能性能、应用发展、维护升级服务等长期利益方面造成致命的伤害。为什么国内外的顶级软件公司或系统集成厂家往往是将平台建设和后续的软件维护升级费用(每年的技术服务费)同时报价,就是因为信息集成应用软件开发是需要持久服务的,应用平台必须随着用户系统建设和应用需求变化以及IT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持续改进、完善和升级。
视频联网系统的建立为图像侦查和视频信息综合应用等各类创新探索提供了基础和图像源泉,使广大干警和社会安保人员通过联网平台,能够观察现场、人工或智能分析相关视频图像、最终辅助破案、节省警力。软件平台生产厂家必须具有长期追踪新技术,根据新的应用需求,不断维护、升级平台功能和性能的能力。从历史发展看,技术革命从来都是无技术实力者被市场淘汰,这符合科学发展规律。软件提供商要保持不被市场抛弃,就要积极提高技术实力,永远追求科技创新,不断加强软件建设,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在发达国家, 产品安全优先于产品功能, 安全标准优先于其它通用标准, 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 并通过法律法规、指令和协调标准等不同层面确保产品安全。这里所指的“安全”, 专指人身和财产安全。在这些标准和法律文件中不同层面对“安全”等概念的定义描述: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风险 (srisk) :对伤害的一种综合衡量, 包括发生的概率和伤害程度。
危险 (danger) :存在不可接的风险。
伤害 (harm) :对物质的损伤, 或对人体健康、财产或环境的损害。
GB/T 22696《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系列标准, 是我国《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公共安全领域安全标准体系中的重要技术标准。该标准在研究电气安全技术基础上进行了集成创新, 并运用“基于风险的方法”, 把对“安全”评估转化为对“风险”评估, 以风险评估来提高安全的置信度, 达到安全的目的。
GB/T 22696系列标准的发布实施, 指导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制定产品标准时引入风险评估的理念和技术方法, 同时也对电气电子设备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管理等层面, 为开展产品的风险评估、实施安全质量控制提供了具体指导方法。该标准已在多个专业技术领域进行了实际应用,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探索扩大该系列标准的应用范围, 使其发挥预期的更大的作用, 满足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与原则
GB/T 22696适用于交流电压1 000V及以下、直流电压1 500V及以下的各类电气电子设备。通过对电气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中在意外事故、伤害机理和妥善处置等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及教训的研究, 提出了风险评估的安全原则, 建立了低压电气电子设备在安全风险评估中的限制条件、识别危害的方法、工具;针对潜在危险的严重程度、发生伤害的可能性、危害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及积聚效应, 预估风险, 量化风险程度, 确定可容许的风险;按优先顺序应用“三步骤法”采用保护和防护措施降低风险, 使用安全信息提示残余风险, 实现电气电子设备达到可容许风险的水平。
该系列标准由5部分构成。《第1部分:总则》规定了适用范围和达到安全的总体原则, 安全评估的逻辑过程, 实施风险评估的信息, 描述了识别危险、预估和评价风险、风险比较以及必要的风险降低程序;《第2部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提出了对电气电子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中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实施指南, 描述了用于风险评估每个过程和步骤的方法和工具;《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提出了风险识别中, 如何具体识别潜在危险源的危害、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第4部分:风险降低》提出了为降低风险, 通过风险评估达到安全而可选择的保护措施;《第5部分:风险评估方法示例》提出了对电气电子设备进行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 推荐每一过程/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的应用, 并列举了风险评估的典型示例。
安全评估是针对低压电气电子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危险, 即对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进行识别、分析和防护, 决定电气电子设备应具有的安全性能, 消除不可接受的对人身的伤害、财产或环境的损害等。对此, 标准中采用风险评估的原则与方法, 一是着重于风险评估过程的严密性、严谨性, 而不是评估结果的绝对精确性;二是注重实现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 研究电气电子设备风险评估的循环逻辑过程中每个程序、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设计相应的工具, 给出示例;三是以电气电子设备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风险分析为核心基础, 降低风险是实施可容许风险的技术措施;标准中的示例是体现风险评估可操作性的范例。
三、风险评估中的关键技术
风险评估作为安全管理环节中的共性技术, 其关键技术与方法主要涉及到危险源的识别与方法、预估风险与评价方法、确定降低风险的优先级行动等。
1. 危险源识别
电气电子设备相关的危险源主要包括潜在危险源、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中的危险。危险源识别应从设备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有运作模式、功能和相关任务目标中进行。不同类型的设备由于其功能、用途和结构不一样, 危险源也不同, 对具体产品应根据实际具体分析、科学地识别。该标准对各类低压电气电子设备在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中的潜在危险源及设计/制造的危险进行了分析、提炼和归纳。总结出潜在的危险源主要有:电击危险、热效应危险 (包括着火、灼伤) 、机械危险和辐射危险。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危险有:电击危险、着火危险、机械危险、运行危险、辐射危险、人体工效危险、化学品危险。
GB/T 22696.3中表2给出了共性危险源中5类17个危险因素的识别示例。危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基础, 只有正确识别危险源后, 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与之有关的风险, 而未被识别的危险源会导致伤害。因此, 应全面系统地把握风险分析体系, 以保证尽可能识别潜在危险源。
2. 识别危险源的方法
GB/T 22696给出的风险评估识别方法和工具, 适用于电气电子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所有阶段与所有运行模式、功能和任务, 提出了两种识别危险的基本方法。
一是“自上而下法”。以潜在后果 (例如电击、设备烧毁) 为起点, 分析和确定引起伤害或损害的危险。识别过程是由危险事件——危险情况——危险因素。该方法的缺点是过分依赖于可能并不完善的风险核查清单。因此, 不能把核查清单看成完美的, 而应鼓励超出清单范围的创造性思维。
二是“自下而上法”。以检查所有的危险作为起点, 考虑在所确定的危险状态下所有可能的风险起因和途径 (例如绝缘介质击穿、接地故障等) 及其导致伤害的方式。
上述两种方法中, 第二种比第一种更全面, 但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3. 预估风险与风险指数索引
预估风险是预估识别危险源在危险处境或事故下的风险程度, 目标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 以风险等级来表示风险的大小。
依据风险程度的评价原则, 一是将“索引”以指数来度量“轻微风险”或“严重风险”, 描述相关危险、危险处境、危险事件和可能发生的伤害, 评定风险要素对应的参数, 用等效的风险指数矩阵图 (GB/T 22696.5图1) 计算风险程度;二是在发生伤害可能性的评价中增加“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因素, 用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表示, 以便在风险程度评价时考虑保护和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及操作人员的水平;三是在重伤害评价时, 考虑避免伤害的可能性和危险事件发生概率的因素, 区别评定风险指数;四是设计了“危险识别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表”、“风险指数矩阵图”等工具。
GB/T 22696.5中4.8.1针对风险严重程度S、暴露频率F、避免的可能性P、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O等四大要素, 提出了用等效风险指数矩阵图实施来风险预估。风险指数RI是S、F、P、O综合评价结果, 从1到5依次递增风险由小到大。
4. 确定降低风险的优先级行动
GB/T 22696.4提出降低风险的优先级原则。根据不同的风险指数, 推荐用首选行动或替代行动实施保护和防护措施以降低风险。降低风险后, 再以相同的初始评估方法再评估最终风险。不同保护措施相关的效果在GB/T 22696.4的表1中给出。
GB/T22696.5选择了电气产品风险因素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的电动角向磨光机作为典型示例, 实施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的全过程, 并对如何应用风险评估和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做出了详实的说明, 支撑该系列标准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四、实施与应用
GB/T 22696系列标准运用了电气安全技术成果, 拓展了我国电气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体系。标准第1~3部分于2008年发布, 第4~5部分于2011年发布, 先后通过标准宣贯、技术论坛等形式向电器附件、低压电器、电动工具、消费品安全等专业领域进行了技术推广, 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具体成效如下:
全国电器附件标委会将GB/T 22696主要技术应用到“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消费品质量安全因子研究及标准研制》的子课题《电器附件质量安全因子的研究》中, 提出了电器附件质量安全因子的识别、分析、评价与控制的技术方法, 给出了电器附件产品质量安全因子主要影响的电击、火灾以及电器设备损坏的3类典型事故模型。研究获得的技术方法既用于指导电器附件领域的产品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安全, 还扩展应用到电器附件专业风险评估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建立, 以及对特定的电器附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 同时可指导电器附件产品质量技术评价。研究成果获2011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全国低压电器标委会同期研制的GB/Z 22721-2008《正确使用家用和类似用途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RCDs) 的指南》, 借鉴了GB/T 22696有关电气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 从优化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提供的保护长期可用性的角度, 全面确定和阐述了影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保护可用性的主要因素, 促进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使用时的安全可靠运行, 给设计者、制造商、安装者、用户以及在固定电气装置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配置和选择、安装、运行和维护人员提供指南和信息。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分院制定的国家标准《消费品安全设计原则》和《消费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 (已上报待批) 两项标准的研制中, 借鉴了GB/T 22696的安全概念和技术方法, 将风险评估的要求和方法引入了消费品安全设计和消费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中, 实践和应用了风险评估的安全技术方案。
全国电动工具标委会制定的国家标准《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中“附录E:电动工具实施GB/T 22696的方法”, 对电动工具中的重要功能安全部件的安全功能进行风险评估, 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并且考虑了在电磁环境应用中不发生由于电磁干扰导致的安全功能缺失。
该系列标准也应用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 为企业提供了风险评估, 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改进、产品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增效, 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中国烟草总公司酸纤维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醋纤公司) , 于2010年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安全生产和设备整改通知精神, 公司董事会决定启动“醋纤电气专项安全评估工作”。该评估关系到当前乃至今后醋纤公司的电气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新老设备更换的投资和产业发展。醋纤公司采用了GB/T 22696中提出的电气安全风险评估总体原则、程序和所设计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 对公司各区域运行的配用电设备及供电线路进行安全评估, 识别预估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风险, 采取了降低和消除安全风险的措施, 消除了隐患, 从整体上提高了公司设备和供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顺利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技术专家组进行的安全评定。通过评估为企业稳定生产、改进生产工艺、扩展生产规模, 避免百万计的经济损失。
五、结束语
电气电子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是电气安全标准体系的发展, 是实现电气电子设备安全的新理念。标准发布并在应用试点中取得可喜的技术成果后, 应积极努力开展标准宣贯工作, 将相关技术和理念广泛传播, 推进电气电子产品专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应用。
风险评估工作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和评估体系, 需要与现有产品的安全认证体系协调, 标准的具体实施工作需要从国家层面引导, 标准与认证机构需要沟通研究, 共同促进标准的实施与应用, 以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阐述了低压电气电子设备安全风险评估的原则与方法, 并针对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进行了识别、分析和防护。标准发布后指导了专业标委会在制定产品标准时引入风险评估的理念和方法, 同时也对企业在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层面, 开展产品的风险评估、实施安全质量控制提供了指导方法。
关键词:电气电子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应用
参考文献
[1]GB19517-2009.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2]GB/T22696.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系列) .
[3]IEC导则116:2010.低压电气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一、前言
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于2002年后开始实施,开关成为第一批进入3C目录范围的产品,体现了其重要性。作为获得3C认证证书的检验标准GB16915.1于2014年9月3日正式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技术专家组器具附件组(TC07)于2014年10月31日发布了“关于GB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新版标准实施换版的决议”公告。本次标准换版对开关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会对现有生产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标准本身的差异部分理解是否到位是完成换版的关键。
二、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产品介绍
开关是指设计用以接通或分断一个或多个电路里的电流的装置。在日常生活中,开关产品主要用来控制照明产品的通断功能,使用面非常广,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其安全性能及质量的好坏直接涉及到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质量要求及换版要求
(一)GB16915.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质量要求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为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体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国家规定的相关产品必须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开关产品作为第一批进入3C目录范围的产品,必须保证符合3C认证要求,取得3C认证证书后方可出厂、销售。
(二)GB16915.1换版要求
2015年2月9日,中國质量认证中心发布了《关于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产品强制性认证执行新版标准GB16915.1-2014有关要求的公告》,“对于已经获得旧版标准强制性认证证书的产品,旧版标准认证证书持有人应于新版标准实施后、下一次跟踪检查之前,向CQC提交转换新版标准认证证书的申请、并接受实验室针对新、旧版标准差异试验项目(见附件)实施的检测,完成按新版标准的产品确认工作,换发新版标准认证证书。旧版标准认证证书转换工作应于2016年8月3日前完成,逾期未完成转换的认证证书,CQC将予以暂停;2016年11月3日前仍未完成证书转换工作的,将撤销旧版标准认证证书。”
四、新旧版标准存在的主要差异
新旧版本的标准存在差异,新版标准中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版标准中相关条款的要求更加详尽
新版标准中增加了控制电路的说明,并增加了本部分适用于隔离开关:增加了开关控制的负载类型:自镇流灯、卤素灯负载电路,这将更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由于目前大功率的电器使用越来越多,新标准中额定电流优选值增加了45A和50A。标准中增加了用于控制自镇流灯的开关的额定电流和SBL电路的额定功率的要求。新版标准中对产品的铭牌标志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增加了标识本标准编号的要求;增加了自镇流灯负载的额定功率标志的要求;明确了半导体开关装置的符号,修改了接地符号等。修改标志的擦拭试验方法,使得试验过程更加统一规范。
在进行通断能力试验时,标准增加了使用卤素灯进行试验的方法,由于大多数国家均已立法规定,禁止销售钨丝白炽灯,因此增加了此项试验方法用来替代钨丝灯的试验。而在进行正常操作试验时,考虑到试验时由于电源负载柜与开关寿命试验机的电缆连接存在一定距离,使用原标准中规定的连接电缆长度进行连接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将电缆的长度由0.3m改为1m。
(二)新版标准中的试验要求更加严格
在进行电气强度时,新版标准中规定“如果开关机构的金属部件不与带电部件绝缘,带电部件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额定电压不超过130V的开关,试验电压为2000V”;而旧版中规定的试验电压为1250V。
标准中规定“除代号为3和03的开关和瞬动式开关外,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开关应有等于开关的额定电流的荧光灯电流额定值。”因此新版的标准中要求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开关都需要进行荧光灯负载试验。
电气间隙在新版标准中要求更加详细,对试验部位增加了“带电部件与可触及的未接地金属部件之间,除螺钉及相似部件外”的要求。
标准中的这些规定都表明了新版标准的要求更加严格,生产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更应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理解新版标准中的变化,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标准中新增的电气间隙要加以考虑,而电气强度试验电压的增加,也要求产品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要做相应的提高,对于原先不适用于控制荧光灯负载的开关产品,在触点材质的选择上要加以考虑,以使产品满足新版标准要求。
(三)新版标准中增加了新的要求
新版标准正常操作试验中增加了19.3用于控制自镇流灯的开关的正常操作试验,由于自镇流灯代替被逐步淘汰的白炽灯,与通断白炽灯相比,通断这些节能光源时的浪涌电流发生了改变,标准中要求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持续闪弧,触头不应熔焊,因此对触点的材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以上几点要求可以看出,新版标准对产品的质量、制作工艺、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关生产企业应从源头上抓起,确保关键原材料满足新版标准要求。器具附件专家组也提出了新旧标准差异及补充试验项目,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五、结束语
开关产品作为普通消费者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产品,其产品质量的安全尤为重要,新版标准的实施,促进了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生产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企业应高度重视,对未按规定完成换证工作的,将面临停产的处境。只有按照规定生产满足新版标准要求的产品,企业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稳步的发展。
GB 5022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ode for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Steel engineering quality
GB 50221—9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5]94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90]160号文的要求,由冶金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内容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三月三日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目
次 总
则
基 本 规 定
2.1 钢结构工程项目的划分
2.2 质量检验评定等级
2.3 质量检验评定程序及组织钢结构焊接工程
3.1 一 般 规 定
3.2 钢构件焊接工程
3.3 焊钉焊接工程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
4.1 一 般 规 定
4.2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
4.3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工程钢结构制作工程
5.1 一 般 规 定
5.2 钢构件制作工程
5.3 钢构件工厂预拼装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
6.1 一 般 规 定
6.2 单层、多层和轻型钢结构安装工程
6.3 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压型金属板工程
7.1 一 般 规 定
7.2 压型金属板制作工程
7.3 压型金属板安装工程
钢网架结构工程
8.1一 般 规 定
8.2 钢网架结构拼装工程
8.3 钢网架结构安装工程钢结构涂装工程
9.1 一 般 规 定
9.2 钢结构涂装工程
9.3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程
附录A 钢结构安装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录B 钢结构制作项目观感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录C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附录D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
附录E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附录F 单位工程(制作项目)质量综合评定表
附录G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或扭矩系数的复验方法
G.1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的复验方法
G.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的复验方法 附录H 高强度螺栓连接抗滑移系数试验方法
H.1 基 本 要 求
H.2 试 验 方 法
附录J 焊接H型钢及各类钢构件制作的允许偏差项目
和检验方法
附录K 单层、多层和轻型钢结构安装工程的允许偏差
和检验方法
附录L 本标准用词说明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总
则
1.0.1为统一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与一般构筑物的单层、多层、高层以及轻型和网架等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评定。
1.0.3本标准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配套执行。
1.0.4有特殊要求的钢结构工程在采用本标准时,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基 本 规 定
2.1 钢结构工程项目的划分
2.1.1 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评定应划分为钢结构安装工程和钢结构制作工程。
钢结构安装工程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
钢结构制作工程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制作项目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
2.1.2 钢结构工程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2.1.2.1 钢结构安装工程。
(1)分项工程。应按钢结构焊接、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钢结构主体结构安装、钢结构围护结构安装、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杆安装、压型金属板的安装和钢结构涂装等主要工种和工序工程进行划分。
(2)分部工程应按空间刚度单元进行划分。
(3)单位工程应按钢结构重量大于或等于2000t,并由种类齐全的钢结构构件构成的独立建(构)筑物或大型工业钢结构工程中结构独立的工艺区段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进行划分。
2.1.2.2钢结构制作工程。
(1)分项工程。应按钢柱焊接、钢柱制作、钢柱涂装、钢桁架焊接、钢桁架制作、钢桁架涂装、钢桁架组装高强度螺栓连接、钢吊车梁焊接、钢吊车梁制作、钢吊车梁涂装和压型金属板制作等构件种类的主要工种工程进行划分。
(2)分部工程。应按钢柱制作、吊车梁制作、桁架制作、墙架连接系统构件制作、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杆制作、压型屋面板制作、压型墙面板制作和压型楼板制作等构件种类进行划分。
(3)制作项目应按钢结构安装单位工程或钢结构制作合同规定的全部构件制作进行划分。
2.2 质量检验评定等级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2.2.1 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或制作项目的质量检验评定应划分为“优良”与“合格”两个等级。
2.2.2 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2.2.2.1 合格:
(1)保证项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基本项目应符合本标准合格的规定;
(3)允许偏差项目在抽检的点数中,应有80%及以上的实测值在本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其余实测值也应基本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2.2.2 优良:
(1)保证项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基本项目中,应有60%及以上的项目为优良项,其余项目均达到合格的规定。
一个基本项目所抽检的处(件)中有60%及以上达到本标准优良的规定,其余处(件)达到合格的规定,该项目应为优良项。
(3)允许偏差项目在抽检的点数中,应有90%及以上的实测值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其余实测值也应基本符合本标准的规定。2.2.3 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2.2.3.1 合格: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应全部合格。
2.2.3.2 优良:包括主体结构分项工程在内,应有60%及以上的分项工程为优良,其余分项工程全部合格。
2.2.4 单位工程或制作项目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2.2.4.1 合格:(1)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应全部合格;(2)质量保证资料应齐全;(3)观感质量的评定得分率应达到70%及以上。
2.2.4.2 优良:(1)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应有60%及以上为优良,其余分部工程全部合格;(2)质量保证资料应齐全;(3)观感质量的评定得分率应达到85%及以上。2.2.5 钢结构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2.2.5.1钢结构安装单位工程:(1)构件出厂合格证;(2)多节柱、主梁、吊车梁和吊车桁架、网架和大跨度桁架钢材的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3)多节柱、主梁、吊车梁和吊车桁架、网架球节点和大跨度桁架出厂前的一级、二级焊缝探伤报告;(4)首次采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出厂前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5)出厂前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6)设计要求做强度试验的构件的试验报告;(7)安装所采用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8)一级、二级安装焊缝探伤报告;(9)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质量证明书、安装前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或扭矩系数复验报告;(10)安装前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复验报告;(11)高强度螺栓安装连接检查记录;(12)安装隐蔽工程检验记录;(13)安装采用的涂料质量证明书或复验报告;(14)防火涂料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2.2.5.2钢结构制作项目:(1)柱、主梁、吊车梁、网架或桁架主要构件的钢材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2)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质量证明书、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或扭矩系数复验报告;(4)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5)首次采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6)一级、二级焊缝探伤报告;(7)高强度螺栓连接检查记录;(8)隐蔽部位焊缝检验记录;(9)涂料质量证明书或复验报告;(10)多节柱制作检查记录;(11)设计要求作强度试验的构件试验报告。(12)构件预拼装检查记录。
2.2.6钢结构工程观感质量的检验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2.2.6.1钢结构安装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检验评定应按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接头安装螺栓连接、焊缝缺陷、焊渣飞溅、结构外观、涂装缺陷、涂装外观、标记基准点、金属压型板、梯子栏杆平台等10个项目进行。其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强度螺栓连接:螺栓、螺母、垫圈安装正确,方向一致,已作终拧标记;(2)焊接接头安装螺栓连接:安装螺栓齐全或基本齐全,未装安装螺栓的孔已按规定处理;(3)焊缝缺陷:焊缝无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4)焊渣飞溅:焊渣飞溅清除干净,表面缺陷已按规定处理;(5)结构外观:构件无变形,现场切割割口平整;构件表面无焊疤、油污和粘结泥沙,连接在结构上的临时设施已拆除或已处理;(6)涂装缺陷:涂层无脱落和返锈,无误涂、漏涂;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7)涂装外观:涂刷均匀,色泽无明显差异,无流挂起皱,构件因切割、焊接而烘烤变质的漆膜已处理;(8)标记基准点:大型重要钢结构应设置沉降观测基准点;厂房钢柱和钢构筑物有中心标志;(9)金属压型板:表面平整清洁、无明显凸凹,檐口、屋脊平行,固定螺栓牢固、布置整齐,密封材料敷设良好;(10)梯子、栏杆、平台:连接牢固、平直、光滑。
2.2.6.2钢结构制作项目的观感质量检验评定,应按切割缺陷、切割精度、钻孔、焊缝缺陷、焊渣飞溅、结构外观、涂装缺陷、涂装外观、高强度螺栓连接面、标记等10个项目进行。其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切割缺陷:断面无裂纹、夹层和超过规定的缺口;(2)切割精度:粗糙度、不平度、上边缘熔化符合规定;(3)钻孔:成型良好,孔边无毛刺;(4)焊缝缺陷:焊缝无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5)焊渣飞溅:焊渣飞溅清除干净,表面缺陷已按规定处理;(6)结构外观:构件无变形,构件表面无焊疤、油污粘结泥沙;(7)涂装缺陷:涂层无脱落和返锈,无误涂、漏涂;(8)涂装外观:涂刷均匀,色泽无明显差异,无流挂起皱,构件因切割、焊接而烘烤变质的漆膜已处理;(9)高强度螺栓连接面:无氧化铁皮、毛刺、焊疤、不应有的涂料和油污;(10)标记:中心、标高、吊装标志齐全,位置准确,色泽鲜明。
2.2.6.3观感质量应由3人及以上共同检验评定。检验人员应对每个项目随机确定10处(件)进行检验,并应按本标准规定对每处(件)分别进行评定。
2.2.6.4 观感质量的等级应依据检验人员检验评定汇总结果按下列五级进行评定:(1)当汇总结果中有不符合本标准合格规定的处(件)时,应评为五级。(2)当汇总结果中全部处(件)均符合本标准合格规定时,应评为四级。(3)达到四级且当汇总结果中有20%~49%的处(件)符合本标准优良规定时,应评为三级。
(4)达到四级且当汇总结果中有50%~79%的处(件)符合本标准优良规定时,应评为二级。
(5)达到四级且当汇总结果中有80%及以上的处(件)符合标准优良规定时,应评为一级。
2.2.7 当工程质量经检验不符合本标准合格的规定时,应进行处理,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其质量等级: 2.2.7.1 返工的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2.2.7.2 经加固补强或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其质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量仅可评为合格;
2.2.7.3 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原设计要求,但经设计单位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可不加固补强的;或经加固补强改变外形尺寸和造成永久性缺陷的,其质量可定为合格,但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制作项目)不应评为优良。
2.3 质量检验评定程序及组织
2.3.1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在施工小组自检的基础上,由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职质量检查员检验核定。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应采用本标准附录C的格式。
2.3.2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由工程负责人进行,专职质量检查员核定。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应采用本标准附录D的格式。
2.3.3 单位工程或制作项目的质量检验评定应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并经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确认后,由建设主管部门核定。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应采用本标准附录E的格式。钢结构安装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验评定表应采用本标准附录A的格式。钢结构制作项目观感质量检验评定表应采用本标准附录B的格式。
单位工程(制作项目)质量综合评定表应采用本标准附录F的格式。2.3.4 当单位工程或制作项目由几个分包单位施工时,其总承包单位应对工程质量全部负责;各分包单位应按本标准的规定检验评定所承建的分项、分部工程,并将评定资料交总承包单位。钢结构焊接工程 3.1 一 般 规 定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中的钢构件焊接以及焊钉焊接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3.2 钢构件焊接工程
3.2.1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1 焊条、焊丝、电渣焊熔嘴、焊剂和保护气体等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
3.2.1.2 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
检验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有效期。
3.2.1.3 对制作、安装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3.2.1.4 对一级、二级焊缝应进行焊缝探伤,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3.2.1.5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3.2.2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3.2.2.1 焊缝外观质量: 合格:焊缝外形较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优良:焊缝外形均匀,成型良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数量各抽查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2.2 三级焊缝表面气孔: 合格:直径小于或等于0.4t(板厚)且不大于3mm的气孔,在50mm长度范围内不超过2个,气孔间距应大于6倍孔径。
优良:直径小于或等于0.3t(板厚)且不大于2mm的气孔,在100mm长度范围内不超过2个,气孔间距应大于6倍孔径。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5%,但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用钢尺检查。
3.2.2.3 二级焊缝咬边: 合格:焊缝咬边深度应小于或等于0.05t(板厚)且不应大于0.5mm,连续长度不应大于100mm,两侧咬边总长度应小于总抽查长度的10%。
优良:焊缝咬边深度应小于或等于0.05t(板厚)且不应大于0.5mm,连续长度不应大于100mm,两侧咬边总长度应小于总抽查长度的6%。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5%,但不应少于1条;总抽查数不少于10条。
检验方法:用钢尺和焊缝量规检查。
3.2.2.4三级焊缝咬边: 合格:焊缝咬边深度不应大于1.0mm。
优良:焊缝咬边深度不应大于0.5mm,两侧咬边总长度应小于总抽查长度的20%。
检查数量:每种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5%,但不应少于1条;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条。
检验方法:用钢尺和焊缝量规检查。
3.2.3 焊缝尺寸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2.3的规定。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5%,但每件不应少于1条。长度小于500mm的焊缝,每条抽查1处;长度在500~2000mm的焊缝,每条抽查2处;大于2000mm的焊缝,每条抽查3处。
3.3 焊钉焊接工程
3.3.1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3.3.1.1 焊钉和瓷环的品种、型号、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
3.3.1.2 所用钢材与焊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3.3.2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3.3.2.1 焊钉焊接的外观质量: 合格:焊钉根部焊脚较均匀,焊脚立面有局部未熔合或少量不足360°的焊脚进行了修补。
优良:焊钉根部焊脚均匀,个别不足360°的焊脚修补平整。检查数量:按总焊钉数量抽查1%,但不应少于10个。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3.2.2 焊钉焊接后的弯曲检验: 合格:焊钉经过扩大检查,返修处理后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优良:焊钉经一次检查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件;被抽查构件中,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每件检查焊钉数量的1%,但不应少于1个。当发现有不合格的焊钉时,被抽查构件上应加倍抽检焊钉;当仍有不合格时,对构件上的所有焊钉全数检验;当仍有不合格时,构件应加倍检查;当仍有不合格时,应对全数构件检查。
检验方法:焊钉弯曲30°后用角尺和观察检查。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
4.1 一 般 规 定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中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和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4.2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
4.2.1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1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规格和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规定。
检验方法:逐批检查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
4.2.1.2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进行预拉力复验,其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预拉力复验报告。复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G的规定。
4.2.1.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构件制作单位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现场抗滑移系数复验报告。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H的规定。
4.2.1.4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并不得有不需要的涂料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1.5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初拧用扭矩扳手应定期标定。螺栓经初拧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终拧。
检验方法: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当有疑义时检查螺栓初拧扭矩。
4.2.1.6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不得强行敲打。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2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4.2.2.1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接头外观质量: 合格:螺栓穿入方向基本一致,外露长度不应少于2扣。
优良:螺栓穿入方向一致,外露长度不应少于2扣,露长均匀。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2.2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质量: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合格:除构造原因外,梅花头未在终拧中拧掉的螺栓数应少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
优良:除构造原因外,梅花头均在终拧中拧掉。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注:①构造原因系指因结构构造而无法使用专用扳手进行终拧,造成梅花头未拧掉。
②不能使用专用扳手进行终拧和使用专用扳手终拧中未拧掉梅花头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应采用扭矩法终拧后,作出标记并按本标准4.3.2条的规定检验评定。
4.3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工程
4.3.1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的规格和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蝶母、垫圈与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逐批检查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
4.3.1.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进行扭矩系数复验,具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蝶母、垫圈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扭矩系数复验报告。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G的规定。
4.3.1.3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构件制作单位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现场抗滑移系数复验报告。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H的规定。
4.3.1.4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摩擦面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和不得有不需要有的涂料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1.5 紧固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所采用的扭矩扳手应定期标定,螺栓经初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终拧。
检验方法: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有疑义时检查螺栓初拧扭矩。
4.3.1.6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应自由夺入螺栓孔,不得强行敲打。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2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4.3.2.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接头的外观质量: 合格:螺栓穿入方向基本一致,外露长度不应少于2扣。
优良:螺栓穿入方向一致,外露长度不应少于2扣,露长均匀。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2.2 扭矩法施工的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终拧质量: 合格:螺栓的终拧扭矩经检查补柠或更换螺栓后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优良:螺栓的终拧扭矩经检查一次即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2个。
当发现螺栓终拧扭矩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时,应扩大抽查该节点螺栓数的20%;当仍有不合格时,应将该节点内螺栓全数检查;当仍有不合格时,应扩大抽查节点数的20%;当仍有不合格时,应对全部节点进行检查。钢结构制作工程 5.1 一 般 规 定
本章适用于钢构件制作和钢构件工厂预拼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5.2 钢构件制作工程
5.2.1 钢构件制作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应在钢构件焊接工程和螺栓连接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符合本标准规定后进行。5.2.2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5.2.2.1 钢材的品种、型号、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钢材质量证明书或复验报告。钢材规格用钢尺或卡尺检查。
5.2.2.2 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用放大镜检查和用钢尺、焊缝量规检查,有疑义时作渗透,磁粉或超声波探伤检查。
5.2.2.3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应作抗滑移系数试验,其最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报告。
5.2.2.4 连接摩擦面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化铁皮、污垢,并不得有不需要的涂料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2.5 吊车梁和吊车桁架不得下挠。
检验方法:构件直立,在两端支承后,用水准仪和钢尺检查。5.2.3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5.2.3.1 钢构件外观质量: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合格:钢构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mm,焊疤、飞溅物、毛刺应基本清理干净。
优良:钢构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损伤和划痕;焊疤、飞溅物、毛刺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3.2 零件、部件顶紧组装面的质量: 合格:顶紧接触面不应少于75%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
优良:顶紧接触面不应少于8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
检查数量:按顶紧接触面的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组装时用钢尺和0.3mm及0.8mm厚的塞尺检查,并检查施工记录。
5.2.3.3 螺栓孔的外观质量: 合格:孔壁应光滑,无毛刺、飞边,孔壁垂直度不应大于板厚的3%,孔的圆度偏差不应大于2mm。
优良:孔壁应光滑,无毛刺、飞边,孔壁垂直度不应大于板厚的2%,孔的圆度偏差不应大于1mm。
检查数量:按钻孔组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组。检验方法:用角尺、卡尺检查和观察检查。
5.2.3.4表5.2.3中钢构件尺寸的偏差项目质量: 合格: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优良:符合合格规定,其中有50%及以上的处(件),其偏差绝对值应小于规定偏差的50%。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5.2.4 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5.2.4.1 焊接H型钢、各种钢构件制作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合本标准附录J的规定,允许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
5.2.4.2 螺栓孔孔径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4-1的规定,允许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
5.2.4.3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4-2的规定,允许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件。
5.2.4.4 端部铣平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4-3的规定,允许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铣平面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个。
5.2.4.5 钢构件安装焊缝坡口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4-4的规定,允许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坡口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3条。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5.3 钢构件工厂预拼装工程
5.3.1 钢构件工厂预拼装的质量检验评定,应在钢构件制作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符合本标准规定后进行。5.3.2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5.3.2.1进行预拼装的钢构件,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钢构件制作质量检验评定表、钢构件验收记录,有疑义时用钢尺检查。
5.3.2.2预拼装所用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预拼装时不得用大锤锤击,检查前所有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应全部拆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3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5.3.3.1 钢构件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5.2.3.1款的规定。
5.3.3.2 钢构件顶紧面的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5.2.3.2款的规定。
5.3.3.3 板叠螺栓孔:
合格:用I型试孔器检查,每组孔的通过率应为100%,用Ⅱ型试孔器检查,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少于85%。
优良:用I型试孔器检查,每组孔的通过率应为100%,用Ⅱ型试孔器检查,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少于90%。
检查数量:除临时螺栓孔和冲钉孔外,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用比螺栓直径大0.3mm的I型试孔器和用比设计孔径小1mm的Ⅱ型试孔器检查。
5.3.4 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构件工厂预拼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3.4 的规定,允许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预拼装单元全数检查。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钢结构安装工程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的主体结构、围护结构、钢平台、钢梯、防护栏杆等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6.1.2 钢结构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应在结构的全部或具有空间刚度单元部分的安装工作完成后进行。
6.1.3 钢结构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应在焊接工程和高强度螺栓连接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符合本标准规定后进行。
6.2 单层、多层和轻型钢结构安装工程
6.2.1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1 钢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规定。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的钢构件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用拉线、钢尺检查,检查钢构件出厂合格证。
6.2.1.2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的标高、地脚螺栓、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复测记录和混凝土试块强度的试验报告。
6.2.1.3 垫板规格、位置准确,与柱底面和基础接触紧贴平稳,焊接牢固,坐浆垫板的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小锤敲击检查,检查砂浆试块强度试验报告。
6.2.1.4 防护栏杆和钢直梯安装连接应牢固可靠,有疑义时应作强度检验,其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钢直梯》和《固定式防护栏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检查检验记录。6.2.2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2.1 钢结构的标记:
合格:钢柱等主要构件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基本齐全。
优良:钢构件的中心线和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完备。
检查数量:按应有标记的钢构件数量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2.2 钢结构的外观质量:
合格:表面干净,结构主要表面无焊疤、泥砂等污垢。
优良:表面干净,无焊疤、泥砂等污垢。
检查数量:按每类钢构件数量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2.3 钢构件顶紧面的安装质量:
合格:顶紧接触面不应少于7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
优良:顶紧接触面不应少于75%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
检查数量:按接触面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钢尺及0.3mm和0.8mm厚的塞尺检查。
6.2.2.4 钢屋架、钢托架的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偏差项目质量:
合格:偏差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优良:符合合格规定,其中有50%及以上处(件),其偏差绝对值应小于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允许偏差规定值的50%。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用吊线、拉线、经纬仪和钢尺检查。
6.2.3 单层、多层和轻型钢结构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K的规定,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6.3 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6.3.1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6.3.1.1 钢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规定。由于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的钢构件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或用拉线、钢尺检查,检查钢构件出厂合格证。
6.3.1.2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的标高、地脚螺栓、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复测记录和混凝土试块强度的试验报告。6.3.2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 钢构件的标记:
合格:钢柱等主要构件中心线及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基本齐全。
优良:钢构件的中心线和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完备清楚。
检查数量:按应有标记的钢构件数量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2.2 钢构件的外观质量:
合格:表面干净,构件主要表面无焊疤、泥砂等污垢。
优良:表面干净,无焊疤、泥砂等污垢。
检查数量:按每类钢构件数量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2.3 钢构件顶紧面的安装质量:
合格:顶紧接触面不应少于7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 大于0.8mm。
优良:顶紧接触面不应少于75%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 大于0.8mm。
检查数量:按接触面数量抽查10%,但不应少于3个。
检验方法:用钢尺及0.3mm和0.8mm厚的塞尺检查。
6.3.2.4 主体结构总高度偏差:
合格:偏差值80%及其以上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优良:偏差值全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和钢尺检查。
6.3.3 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3.3的规定,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压型金属板工程 7.1 一 般 规 定
本章适用于压型金属板施工现场制作和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2 压型金属板制作工程
7.2.1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7.2.1.1 压型金属板板材的品种、材质、规格、涂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以每作业班的同一材质、同一规格产品作为一批,逐批检查质量证明书或复验报告。
7.2.1.2 压型金属板成型后,其基板不得有裂纹。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10倍放大镜检查。7.2.2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7.2.2.1 压型金属板的外观质量:
合格:表面干净、无油污泥砂。大面积无明显凹凸和皱折。
优良:表面干净、无油污泥砂。无可察觉的凹凸和皱折。
检查数量:每批抽查5%,但不应少于10件,且每卷板材不应少于2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7.2.2.2 有涂层或镀层压型金属板的表面质量:
合格:涂层或镀层应无肉眼可见裂纹、剥落和擦痕等缺陷。
优良:涂层或镀层表面光洁平整。
检查数量:每批抽查5%,但不应少于10件,且每卷板材不应少于2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2.3 压型金属板的尺寸偏差项目: 合格:偏差值应符合表7.2.2的规定。
优良:符合合格规定,其中有50%及以上的处(件),其偏差绝对值应小于表7.2.2中规定值的50%。
检查数量:每批抽查5%,但不应少于5件,且每卷板材不应少于1件。检验方法:用拉线和钢尺检查。
7.2.3 压型金属板施工现场制作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2.3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批抽查5%,但不应少于5件,且每卷板材不应少于1件。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7.3 压型金属板安装工程
7.3.1压型金属板安装工程应在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符合本标准规定后进行。
7.3.2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7.3.2.1 压型金属板、泛水板、包角板和连接件的品种、规格以及防水密封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或复验报告。
7.3.2.2 压型金属板、泛水板和包角板应固定可靠、无松动,防腐涂料涂刷和防水密封材料敷设应完好,连接件数量、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3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7.3.3.1 压型金属板围护结构的外观质量:
合格:屋面、墙面平整,接槎顺直,板面无施工残留杂物和污物。檐口和墙面下端基本呈直线,无未经处理的错钻孔洞。
优良:屋面、墙面平整清洁,接槎顺直,纵横搭接缝均呈直线,檐口和墙面下端呈直线,无错钻孔洞。
检查数量:按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但不应少于1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7.3.3.2 压型金属板应在支承构件上搭接: 合格:搭接长度应符合表7.3.3的规定。
优良:符合合格规定,且接缝均匀整齐、严密无翘曲。
检查数量:按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但不应少于1处。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检查。
7.3.3.3 组合楼盖压型钢板与主体构件的连接质量:
合格:支承长度大于50mm,端部锚固件连接可靠,设置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压型钢板与构件在支承长度内接触严密。
检查数量:按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但不应少于1处。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检查。
7.3.4 压型金属板安装工程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3.4的规定。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1)檐口与屋脊的平行度允许偏差项目,每100m长度应抽查1处,每处10m,不应少于1处。
(2)屋面的其它允许偏差项目和墙面的全部允许偏差项目,每20m长度应抽查1处,不应少于1处。
(3)组合楼盖允许偏差项目,每20m梁长应抽查1处,每层楼面不应少于2处。钢网架结构工程 8.1 一 般 规 定
8.1.1 本章适用于网架结构拼装及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8.1.2 网架结构拼装及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应在该工程焊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符合本标准规定后进行。
8.2 钢网架结构拼装工程
8.2.1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8.2.1.1 钢材的品种、型号、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钢材质量证明书或复验报告。钢材规格用钢尺或卡尺检查。
8.2.1.2 焊接球、螺栓球、节点板以及高强度螺栓、锥头、封板、套筒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和杆件等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8.2.1.3 对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公共建筑网架结构,以及对质量有疑义时,应在现场进行下列项目的复验:(1)对焊接球节点应按设计采用的钢管与球焊接成试件,进行单向轴心受拉和受压的承载力试验。
(2)螺栓球节点应对成品球最大螺栓孔的螺纹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复验报告。
8.2.1.4 焊接球拼装前应除锈并涂刷可焊性防锈涂料。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8.2.1.5 网架结构拼装时不得强制变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拼装记录。8.2.2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8.2.2.1 拼装后焊接球、螺栓球及杆件的外观质量: 合格:球表面局部凹凸不应大于1.5mm,表面油污、飞溅物等基本应清理干净。
优良:球表面局部凹凸不应大于1.0mm,表面油污、飞溅物等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量抽查5%,但不应少于5个。检验方法:用弧形套模、塞尺和观察检查。
8.2.2.2 拼装后节点板及杆件的外观质量: 合格:表面应无明显的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mm,焊疤、毛刺应基本清理干净。
优良:表面应无明显的凹面、损伤、划痕,焊疤、毛刺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按节点数量抽查5%,但不应少于5个。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2.3 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8.2.3.1 网架结构小拼装单元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3-1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单元数量抽查5%,但不应少于5个。
8.2.3.2 网架结构分条或分块拼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3-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条或块全数检查。
8.2.3.3 网架结构地面总拼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3-3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8.3 钢网架结构安装工程
8.3.1 网架结构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除高空散装法外,应在该工程拼装质量评定符合本标准规定后进行。8.3.2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8.3.2.1 高空散装法安装网架结构时,节点配件和杆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配件和杆件的变形必须矫正。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8.3.2.2 基准轴线位置、柱顶面标高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复测记录和试验报告。8.3.3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8.3.3.1 网架结构节点及杆件外观质量: 合格:表面干净,无明显焊疤、泥砂、污垢。优良:表面干净,无焊疤、泥砂、污垢。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量抽查5%,但不应少于5个节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3.3.2 网架结构在自重及屋面工程完成后的挠度值: 合格:测点的挠度平均值,为设计值的1.12~1.15倍。优良:测点的挠度平均值,应小于设计值的1.12倍。
检查数量:小跨度网架结构测量下弦中央一点;大中跨度网架结构测量下弦中央一点及各向下弦跨度四等分点处。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检验方法:用钢尺和水准仪检查。8.3.4 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8.3.4.1 高空散装法安装网架结构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3-3的规定。
8.3.4.2 其它方法安装网架结构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4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钢结构涂装工程 9.1 一 般 规 定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的涂装工程和防火涂料涂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9.2 钢结构涂装工程
9.2.1 钢结构涂装工程应在构件制作或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后进行。
9.2.2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9.2.2.1 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的品种、型号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或复验报告。
9.2.2.2 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经化学除锈的钢材表面应露出金属色泽。处理后的钢材表面应无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检验方法:用铲刀检查和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检查。
9.2.2.3 不得误涂、漏涂,涂层应无脱皮和返锈。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9.2.3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9.2.3.1 涂装工程的外观质量:
合格:涂刷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气泡,附着良好。
优良:涂刷应均匀、色泽一致,无皱皮、流坠和气泡,附着良好,分色线清楚、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3.2 构件补刷漆的质量: 合格:补刷漆漆膜应完整。
优良:按涂装工艺分层补刷,漆膜完整,附着良好。
检查数量:按每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4 涂装工程的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2.4的规定。干漆膜要求厚度值和允许偏差值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每件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约50mm的测点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9.3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程
9.3.1 防火涂料涂装工程应在钢结构除锈和防锈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后进行。
9.3.2 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9.3.2.1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国家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生产许可证、质量证明书和检测报告。
9.3.2.2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中每使用100t薄型防火涂料应抽检一次粘结强度;每使用500t厚型防火涂料应抽检一次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抽检报告。
9.3.2.3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程应由经批准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
检验方法:检查批准文件。
9.3.2.4 防火涂料涂装的基层应无油污、灰尘和泥砂等污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3.2.5 防火涂料涂层不得误涂、漏涂,涂层应无脱层和空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3.2.6 薄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用涂层厚度测量仪检查。测量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9.3.3 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9.3.3.1 防火涂料涂层的外观质量: 合格:涂层应较平整,无明显凹陷,粘结牢固,无粉化松散和浮浆,乳突已剔除。
优良:涂层应颜色均匀,轮廓清晰,接槎平整,无凹陷,粘结牢固,无粉化松散和浮浆,乳突已剔除。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
9.3.3.2 防火涂料涂层的表面裂纹: 合格:薄涂型防火涂料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5mm;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1mm。
优良:防火涂料涂层表面应无明检查数量: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
检用钢尺检查。
9.3.3.3 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 合格:在5m长度内涂层厚度低于设计要求的长度不应大于1m,并不应超过1处,且该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85%。
优良: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用测针和钢尺检查,检查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
9.3.4 厚涂型防火涂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3.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附录A 钢结构安装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验评定表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附录G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或
扭矩系数的复验方法
G.1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的复验方法
G.1.1 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5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G.1.2 连接副预拉力可采用各类轴力计进行测试。
G.1.3 试验用的电测轴力计、油压轴力计、电阻应变仪、扭矩扳手等计量器具,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其误差不得超过2%。
G.1.4 采用轴力计方法复验连接副预拉力时,应将螺栓直接插入轴力计。紧固螺栓分初拧、终拧两次进行,初拧应采用手动扭矩板手或专用定扭电动扳手;初拧值应为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终拧应采用专用电动扳手,至尾部梅花头拧掉,读出预拉力值。
G.1.5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G.1.6 复验螺栓连接副的预拉力平均值应符合表G.1.6的规定;其变异系数应符合下列计算并应小于或等于10%。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附录H 高强度螺栓连接抗滑移系数
试验方法 H.1 基本要求
H.1.1 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应分别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制造批可按单位工程划分规定的工程量每2000t为一批,不足2000t的可视为一批。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每种处理工艺应单独检验。每批三组试件。
H.1.2 抗滑移系数试验应采用双摩擦面的二栓或三栓拼接的拉力试件(图H.1.2)。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H.1.3 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由金属结构厂或有关制造厂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用同批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存放。
H.1.4 试件钢板的厚度t1、t2应根据钢结构工程中有代表性的板材厚度来确定,宽度b规定如下:
H.1.5 试件板面应平整,无油污,孔和板的边缘无飞边、毛刺。
H.2试验方法
H.2.1 验用的试验机误差应在1%以内。H.2.2 试验用的贴有电阻片的高强度螺栓、压力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应在试验前用试验机进行标定,其误差应在2%以内。H.2.3 试件的组装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H.2.3.1 先将冲钉打入试件孔定位,然后逐个换成装有压力传感器或贴有电阻片的高强度螺栓,或换成同批经预拉力复验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
H.2.3.2 紧固高强度螺栓应分初拧、终拧。初拧应达到螺栓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终拧后,螺栓预拉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1)对装有压力传感器或贴有电阻片的高强度螺栓,采用电阻应变仪实测控制试件每个螺栓的预拉力值应在0.95P~1.05P(P为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值)之间;
(2)不进行实测时,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紧固轴力)可按同批复验预拉力的平均值取用。
H.2.3.3 试件应在其侧面划出观察滑移的直线。
H.2.4 将组装好的试件置于拉力试验机上,试件的轴线应与试验机夹具中心严格对中。
H.2.5 加荷时,应先加10%的抗滑移设计荷载值,停1min后,再平稳加荷,加荷速度为3~5kN/s。直拉至滑动破坏,测得滑移荷载Nv。
H.2.6 在试验中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所对应的荷载可定为试件的滑移荷载: H.2.6.1 试验机发生回针现象;H.2.6.2 试件侧面划线发生错动;H.2.6.3 X—Y记录仪上变形曲线发生突变;H.2.6.4 试件突然发生“嘣”的响声。
H.2.7 抗滑移系数,应根据试验所测得的滑移荷载Nv和螺栓预拉力P的实测值,按下式计算,宜取小数点二位有效数字。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 50221—95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附录L 本标准用词说明
L.0.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L.0.1.1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L.0.1.2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L.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执行”。
Basic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ionizing radiation and fo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以下简称“防护与安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本标准不适用于非电离辐射(如微波、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辐射等)对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的防护。22定义
本标准所采用的术语的定义见附录J(标准的附录)。3一般要求 3.1适用 3.1.1实践
适用本标准的实践包括: a)源的生产和辐射或放射性物质在医学、工业、农业或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包括与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应用有关的各种活动; b)核能的产生,包括核燃料循环中涉及或可能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各种活动;
c)审管部门规定需加以控制的涉及天然源照射的实践; d)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实践。3.1.2源
3.1.2.1适用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源包括:
a)放射性物质和载有放射性物质或产生辐射的器件,包括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密封源、非密封源和辐射发生器;
b)拥有放射性物质的装置、设施及产生辐射的设备,包括辐照装置、放射性矿石的开采或选冶设施、放射性物质加工设施、核设施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 c)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源。3.1.2.2应将本标准的要求应用于装置或设施中的每一个辐射源;必要时,应按审管部门的规定,将本标准的要求应用于被视为单一源的整个装置或设施。3.1.3照射
3.1.3.1适用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照射,是由有关实践或实践中源引起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包括正常照射和潜在照射。
3.1.3.2通常情况下应将天然源照射视为一种持续照射,若需要应遵循本标准对干预的要求。但下列各种情况,如果未被排除或有关实践或源未被豁免,则应遵循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
a)涉及天然源的实践所产生的流出物的排放或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所引起的公众照射;
b)下列情况下天然源照射所引起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
1)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或因与其工作直接有关而受到的氡的照射,不管这种照射是高于或低于工作场所中氡持续照射情况补救行动的行动水平(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
2)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氡的照射虽不是经常的,但所受照射的大小高于工作场所中氡持续照射情况补救行动的行动水平(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 3)喷气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所受的天然源照射;
c)审管部门规定的需遵循本标准对实践的要求的其他天然源照射。3.1.4干预
3.1.4.1适用本标准的干预情况是:
a)要求采取防护行动的应急照射情况,包括:
1)已执行应急计划或应急程序的事故情况与紧急情况;
2)审管部门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理由进行干预的其他任何应急照射情况; b)要求采取补救行动的持续照射情况,包括: 1)天然源照射,如建筑物和工作场所内氡的照射;
2)以往事件所造成的放射性残存物的照射,以及未受通知与批准制度(见4.2.1及4.2.2条)控制的以往的实践和源的利用所造成的放射性残存物的照射; 3)审管部门或干预组织确认有正当理由进行干预的其他任何持续照射情况。3.2排除 任何本质上不能通过实施本标准的要求对照射的大小或可能性进行控制的照射情况,如人体内的40K、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所引起的照射,均不适用本标准,即应被排除在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之外。3.3实施的责任方与责任 3.3.1责任方
3.3.1.1对本标准的实施承担主要责任的责任方(以下简称“主要责任方”)应是:
a)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 b)用人单位。
3.3.1.2其他有关各方应对本标准的实施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其他有关各方可以包括: a)供方; b)工作人员; c)辐射防护负责人; d)执业医师; e)医技人员; f)合格专家;
g)由主要责任方委以特定责任的任何其他方。3.3.2责任
3.3.2.1各责任方应承担本标准有关章、条所规定的一般责任和特定责任。3.3.2.2主要责任方应承担的一般责任是: a)确立符合本标准有关要求的防护与安全目标;
b)制定并实施成文的防护与安全大纲,该大纲应与其所负责实践和干预的危险的性质和程度相适应,并足以保证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在该大纲中,应: 1)确定实现防护与安全目标所需要的措施和资源,并保证正确地实施这些措施和提供这些资源;
2)保持对这些措施和资源的经常性审查,并定期核实防护与安全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3)鉴别防护与安全措施和资源的任何失效或缺陷,并采取步骤加以纠正和防止其再次发生; 4)根据防护与安全需要,做出便于在有关各方间进行咨询和合作的各种安排; 5)保存履行责任的有关记录。3.4实施的监督管理
3.4.1本标准的贯彻和本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由审管部门负责;对于干预情况,干预组织应对本标准有关要求的贯彻负主要责任。
3.4.2主要责任方应接受审管部门正式授权的人员对其获准实践的防护与安全的监督,包括对其防护与安全记录的检查。
3.4.3发生违反本标准有关要求的情况时,主要责任方应: a)调查此违反行为及其原因与后果;
b)采取相应的行动加以纠正并防止类似的违反事件再次发生;
c)向审管部门报告违反标准的原因和已经采取或准备采取的纠正行动或防护行动;
d)按照本标准的要求采取其他必要的行动。
3.4.4主要责任方应及时报告违反本标准的事件。如果因违反标准已经演变成或即将演变成应急照射情况,应立即报告。
3.4.5发生违反标准的事件后,如果主要责任方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国家有关法规采取纠正或改进行动,则审管部门应修改、中止或撤销原先已颁发的注册证、许可证或其他批准文件。4对实践的主要要求 4.1基本原则
4.1.1任何实践的引入、实施、中断或停止,以及实践中任何源的开采、选冶、处理、设计、制造、建造、装配、采购、进口、出口、销售、出卖、出借、租赁、接受、设置、定位、调试、持有、使用、操作、维护、修理、转移、退役、解体、运输、贮存或处置,均应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除非有关实践或源产生的照射是被排除的或有关实践或源是被本标准的要求所豁免的。4.1.2对于适用本标准的任何实践、实践中的任何源或4.1.1条所规定的任何活动,本标准各项有关要求的实施应与该实践或源的特性及其所致照射的大小和可能性相适应,并应符合审管部门规定的有关要求。
4.1.3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应遵循国家有关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法规与标准的要求。4.2管理要求 4.2.1通知
4.2.1.1拟进行某项实践或本标准4.1.1条中所规定的任何活动的任何法人,均应向审管部门提交通知书,说明其目的与计划;对于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只要求说明有关制造、装配、进口和销售等方面的计划。
4.2.1.2如果实践或活动满足下列各项条件,并经审管部门确认,则可只履行通知程序,否则,还应按4.2.2条的要求履行相应的批准程序:
a)所引起的正常照射不大可能超过审管部门规定的有关限值的某一很小份额; b)所伴随的潜在照射的可能性与大小可以忽略; c)所伴随的任何其它可能的危害后果也可以忽略。4.2.2批准:注册或许可
4.2.2.1对任何密封源、非密封源或辐射发生器负责的任何法人均应向审管部门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除非其所负责的源是被豁免的。这类批准是采用注册的方式还是许可的方式,应由审管部门根据源或利用该源的实践的性质及所致照射的大小与可能性决定。适于以注册方式批准的实践应具有如下特征: a)通过设施与设备的设计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安全; b)运行程序简单易行; c)对安全培训的要求极低; d)运行历史上几乎没有安全问题。
4.2.2.2对下列任何源负责的法人均应向审管部门提交申请以获得批准,对这类源的批准应采用许可的方式: a)辐照装置;
b)放射性矿石的开采或选冶设施; c)放射性物质加工设施; d)核设施;
e)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
f)非豁免的、审管部门尚未指明适于以注册方式批准的其它任何源。4.2.2.3任何申请者均应:
a)向审管部门提交支持其申请所需要的有关资料; b)在所提交的申请资料中,说明对其所负责的源所致照射的性质、大小和可能性所作的分析,并说明为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及环境所采取的或计划采取的各种措施。
c)如果照射可能大于审管部门规定的某种水平,则进行相应的安全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并作为其申请书的一部分提交给审管部门;
d)在审管部门颁发注册证或许可证之前,不进行本标准4.1.1条中所规定的任何活动。
4.2.2.4医疗照射实践及其用源的申请者在其申请书中还应: a)说明执业医师在辐射防护方面的资格;或
b)承诺只有具备有关法规规定的或许可证中写明的辐射防护专业资格的执业医师,才允许开具使用其源的检查申请单或治疗处方。4.2.3获准的法人: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
4.2.3.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对制定和实施各项必需的技术与组织措施负责,确保其获准的源的防护与安全;它们可以委托其他方完成某些有关的活动或任务,但它们自己仍应对这些活动和任务承担主要责任。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按需要选聘合格人员,负责确保符合本标准。
4.2.3.2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如果拟对其获准的实践或源进行修改,并且拟议中的修改对防护或安全可能具有重要影响,则应将其修改计划通知审管部门;在获得审管部门认可前,不应进行这类修改。4.2.4豁免
4.2.4.1如果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经审管部门确认和同意,则该源或利用该源的实践可以被本标准的要求所豁免:
a)符合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所规定的豁免要求;
b)符合审管部门根据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规定的豁免准则所确定的豁免水平。
4.2.4.2对于尚未被证明为正当的实践不应予以豁免。4.2.5解控
4.2.5.1已通知或已获准实践中的源(包括物质、材料和物品),如果符合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则经审管部门认可,可以不再遵循本标准的要求,即可以将其解控。4.2.5.2除非审管部门另有规定,否则清洁解控水平的确定应考虑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所规定的豁免准则,并且所定出的清洁解控水平不应高于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规定的或审管部门根据该附录规定的准则所建立的豁免水平。
4.3辐射防护要求 4.3.1实践的正当性
4.3.1.1对于一项实践,只有在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因素之后,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对于不具有正当性的实践及该实践中的源,不应予以批准。
4.3.1.2涉及医疗照射的实践的正当性判断应遵循第7章所规定的详细要求。4.3.1.3除了被判定为正当的涉及医疗照射的实践外,在下列实践中,通过添加放射性物质或通过活化从而使有关日用商品或产品中的放射性活度增加都是不正当的:
a)涉及食品、饮料、化妆品或其他任何供人食入、吸入、经皮肤摄入或皮肤敷贴的商品或产品的实践;
b)涉及辐射或放射性物质在日用商品或产品(例如玩具等)中无意义的应用的实践。
4.3.2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
4.3.2.1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除6.2.2条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
4.3.2.2应对个人所受到的潜在照射危险加以限制,使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所有潜在照射所致的个人危险与正常照射剂量限值所相应的健康危险处于同一数量级水平。
4.3.3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4.3.3.1对于来自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照射,应使防护与安全最优化,使得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这种最优化应以该源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治疗性医疗照射除外)。
4.3.3.2防护与安全最优化的过程,可以从直观的定性分析一直到使用辅助决策技术的定量分析,但均应以某种适当的方法将一切有关因素加以考虑,以实现下列目标:
a)相对于主导情况确定出最优化的防护与安全措施,确定这些措施时应考虑可供利用的防护与安全选择以及照射的性质、大小和可能性;
b)根据最优化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准则,据以采取预防事故和减轻事故后果的措施,从而限制照射的大小及受照的可能性。4.3.4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
4.3.4.1除了医疗照射之外,对于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的源,其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应不大于审管部门对这类源规定或认可的值,并不大于可能导致超过剂量限值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值的值;
4.3.4.2对任何可能向环境释放放射性物质的源,剂量约束还应确保对该源历年释放的累积效应加以限制,使得在考虑了所有其他有关实践和源可能造成的释放累积和照射之后,任何公众成员(包括其后代)在任何一年里所受到的有效剂量均不超过相应的剂量限值。4.3.5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应制定供执业医师使用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这类指导水平应: a)根据第7章的详细要求并参照附录G(提示的附录)制定; b)对于中等身材的受检者,是一种合理的剂量指征;
c)为当前良好医术(而不是最佳医术)可以实现的医疗实践提供指导; d)在可靠的临床判断表明需要时,可以灵活应用,即允许实施更高的照射; e)随着工艺与技术的改进而加以修订。4.4营运管理要求 4.4.1安全文化素养
应培植和保持良好的安全文化素养,鼓励对防护与安全事宜采取深思、探究和虚心学习的态度并反对固步自封,保证:
a)制定把防护与安全视为高于一切的方针和程序; b)及时查清和纠正影响防护与安全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应与问题的重要性相适应;
c)明确规定每个有关人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对防护与安全的责任,并且每个有关人员都经过适当培训并具有相应的资格; d)明确规定进行防护与安全决策的权责关系;
e)做出组织安排并建立有效的通信渠道,保持防护与安全信息在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各级部门内和部门间的畅通。4.4.2质量保证
应制定和执行质量保证大纲,该大纲应:
a)为满足涉及防护与安全的各项具体要求提供充分保证;
b)为审查和评价防护与安全措施的综合有效性提供质量控制机制和程序。4.4.3人为因素
应采取措施确保符合下列要求,以尽可能减小人为错误导致事故和事件的可能性:
a)所有防护与安全有关人员均经适当培训并具有相应的资格,使之能理解自己的责任,并能以正确的判断和按照所规定的程序履行职责;
b)按照行之有效的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设备和制定操作程序,使设备的操作或使用尽可能简单,从而使操作错误导致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小,并减少误解正常和异常工况指示信号的可能性;
c)设置适当的设备、安全系统和控制程序,并做出其他必要的规定,以: 1)尽可能减小人为错误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可能性; 2)提供发现和纠正或弥补人为错误的手段; 3)便于安全系统或其他防护措施失效时进行干预。4.4.4合格专家
34.4.4.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根据需要选聘合格专家,为执行本标准提供咨询。44.4.4.2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将选聘合格专家的安排通知审管部门。通知时所提供的信息应包括所聘用专家的从业或专业范围。54.5技术要求
本条所规定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所有实践和源。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其实践和源的防护与安全符合本条中的有关要求。应用这些要求的严格程度应与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的实践和源所引起的照射的大小和可能性相适应。对于核设施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除本条中规定的这些基本技术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所规定的更为专门的技术要求和其他要求。4.5.1源的实物保护
应按照下列要求,使源始终处于受保护状态,防止被盗和损坏,并防止任何法人未经批准进行本标准4.1.1条所规定的任何活动:
a)确保源的实物保护符合注册证或许可证中规定的所有有关要求,并保证将源的失控、丢失、被盗或失踪的信息立即通知审管部门; b)不将源转让给不持有有效批准证件的接收者;
c)对可移动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认它们处于指定位置并有可靠的保安措施。4.5.2纵深防御
应对源运用与其潜在照射的大小和可能性相适应的多层防护与安全措施(即纵深防御),以确保当某一层次的防御措施失效时,可由下一层次的防御措施予以弥补或纠正,达到:
a)防止可能引起照射的事故;
b)减轻可能发生的任何这类事故的后果; c)在任何这类事故之后,将源恢复到安全状态。4.5.3良好的工程实践
实践中源的选址、定位、设计、建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和退役,均应以行之有效的工程实践为基础,这种工程实践应: a)符合现行法规、标准和有关文件的规定;
b)以确保源全寿期过程中的防护与安全为目的,有可靠的管理措施和组织措施予以支持;
c)在源的设计、建造及运行中留有足够的安全裕量,以确保可靠的正常运行性能;预留安全裕量时着眼于预防事故、减轻事故后果和限制照射,并考虑质量、多重性和可检查性;
c)考虑技术标准的发展,以及防护与安全方面的有关研究成果与经验教训。674.6安全的确认 4.6.1安全评价 应在不同阶段(包括选址、设计、制造、建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和退役)对实践中源的防护与安全措施进行安全评价,以:
a)在分析外部事件对源的影响和源与其附属设备自身事件的基础上,鉴别出可能引起正常照射和潜在照射的各种情形;
b)预计正常照射的大小,并在可行的范围内估计潜在照射发生的可能性与大小;
c)评价防护与安全措施的质量和完善程度。4.6.2监测与验证
4.6.2.1应确定用以验证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所需要的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监测或测量。
4.6.2.2应为进行所需要的监测与验证提供适当的设备和程序。应对这类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检验,并定期用可溯源到国家基准的计量标准进行校准。84.6.3记录9应保存监测与验证的记录,包括设备检验与校准记录。10115对干预的主要要求 5.1基本原则
5.1.1在干预情况下,为减少或避免照射,只要采取防护行动或补救行动是正当的,则应采取这类行动。
5.1.2任何这类防护行动或补救行动的形式、规模和持续时间均应是最优化的,使在通常的社会和经济情况下,从总体上考虑,能获得最大的净利益。5.1.3在应急照射情况下,除非超过或可能超过旨在保护公众成员的干预水平或行动水平(见附录E(标准的附录)的E2),否则一般不需要采取防护行动。125.1.4在持续照射情况下,除非超过有关行动水平(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否则一般不需要采取补救行动。
5.1.5对于适用本标准的任何特定干预情况,本标准各项有关要求的应用应与该干预情况的性质、严重程度和所涉及的范围相适应。5.2管理要求 5.2.1应急照射情况
5.2.1.1每一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如果其所负责的源可能发生需要紧急干预的情况,则应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或程序,并经审管部门认可;应急计划应规定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的场内应急职责,并考虑与其所负责的源相适应的场外应急责任;同时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应为实施所规定的各种防护行动作好准备(详细要求见本标准第10章)。
5.2.1.2有关干预组织应根据可能出现的紧急干预情况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涉及的场外范围制定相应的总体应急计划(以下称为场外应急计划),据以协调场区内、外的应急行动和实施所需要的场外防护行动,以支持和补充根据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应急计划实施的各种防护行动。场外应急计划应由相应的干预组织负责实施。
有关干预组织还应为应付其他各种可能要求紧急干预的意外情况(如源非法入境、带源的卫星坠入境内或境外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境内等)做出安排。5.2.2持续照射情况
对于超过或可能超过有关行动水平的持续照射情况,有关干预组织应按需要制定通用或场址专用补救行动计划,并经有关部门认可。采取补救行动时,负责实施的法人应确保按照经认可的补救行动计划进行。5.2.3工作人员与公众的保护
5.2.3.1对于工作人员因实施干预而受到的职业照射,应按审管部门的要求,由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用人单位或有关干预组织承担本标准10.5条所规定的各项防护责任。
5.2.3.2对于干预情况下的公众照射,应按政府根据实施有效干预所确定的各种组织安排和职能分工,由国家、地方有关干预组织以及导致干预的实践或源的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承担各项公众保护责任。5.2.4报告要求
发生或预计可能发生需要采取防护行动的应急照射情况时,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立即报告有关干预组织和审管部门,并应随时向它们报告: a)事态的发展和预计的发展趋势;
b)为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采取的措施; c)已经造成的和预计可能造成的照射。5.3辐射防护要求
5.3.1只有根据对健康保护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考虑,预计干预的利大于弊时,干预才是正当的。如果剂量水平接近或预计会接近附录E(标准的附录)E1所给出的水平,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采取防护行动或补救行动几乎总是正当的。
5.3.2在干预计划中,应规定最优化的干预水平和行动水平;这种最优化干预水平和行动水平的确定应以附录E(标准的附录)的E2和附录H(提示的附录)所给出的准则为基础,并应考虑国情和当地的具体条件,如: a)通过干预可以避免的个人和集体剂量;
b)干预本身所伴有的放射和非放射健康危险,以及干预的经济、社会代价与利益。
5.3.3在对事故进行响应的过程中,应根据下列因素对干预的正当性和预定的干预水平的优化程度重新加以考虑:
a)实际情况特有的因素,如释放的性质、气候条件和其他有关非放射性因素; b)未来条件不确定时,防护行动带来净利益的可能性。6职业照射的控制 6.1责任
6.1.1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对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的防护负责,并遵守本标准的有关要求。
6.1.2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向所有从事涉及或可能涉及职业照射活动的工作人员承诺:
a)按照本标准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规定限制职业照射; b)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要求使职业防护与安全最优化;
c)记录职业防护与安全措施的决定,并将此类决定通知有关各方;
d)建立实施本标准有关要求的防护与安全方针、程序和组织机构;并优先考虑控制职业照射的工程设计和技术措施;
e)提供适当而足够的防护与安全设施、设备和服务,它们的种类与完善程度应与预计的职业照射水平和可能性相适应;
f)提供相应的防护装置和监测设备,并为正确使用这些装置和设备做出安排; g)提供必要的健康监护和服务;
h)提供适当而足够的人力资源,为防护与安全培训做出安排,并根据需要安排定期再培训,以更新知识和保证工作人员达到所需要的适任水平; i)按照本标准的要求保存有关的记录; j)就如何有效地实施本标准和所采取的防护与安全措施等问题与工作人员或他们的代表进行协商和合作;
k)为促进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提供所需条件。
6.1.3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聘用新工作人员时,应从受聘人员的原聘用单位获取他们的原有职业受照记录及其它有关资料。
6.1.4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要求工作人员遵守本标准,必要时应采取行政管理措施,确保工作人员了解他们负有保护自己及他人免受或少受辐射照射以及保持源的安全的义务和责任。6.1.5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应是: a)遵守有关防护与安全规定、规则和程序; b)正确使用监测仪表和防护设备与衣具;
c)在防护与安全(包括健康监护和剂量评价等)方面与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合作,提供有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与信息; d)不故意进行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和他人违反本标准要求的活动;
e)学习有关防护与安全知识,接受必要的防护与安全培训和指导,使自己能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工作。
6.1.6工作人员发现违反或不利于遵守本标准的情况,应尽快向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或用人单位报告。6.2职业照射的剂量控制 6.2.1正常照射的剂量控制
正常照射的剂量控制应符合4.3.2的规定,并应遵循4.3.3中对辐射防护最优化的有关要求。
6.2.2特殊情况的剂量控制
6.2.2.1如果某一实践是正当的,是根据良好的工程实践设计和实施的,其辐射防护已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了优化,而其职业照射仍然超过正常照射的剂量限值,但预计经过合理的努力可以使有关职业照射剂量处于正常照射剂量限值之下,则在这种情况下,审管部门可以按照附录B(标准的附录)B1.1.2条的规定,例外地认可对剂量限制要求作某种临时改变。6.2.2.2剂量限制要求的临时改变应由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向审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经审查认可后,方可进行;未经审管部门认可,不得进行这种临时改变。
6.2.2.3在申请临时改变剂量限制要求时,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应在申请文件中对需要进行这种临时改变的特殊情况进行说明,并提供证据证明: a)已尽了一切努力减少照射,并已按本标准的要求使防护与安全措施最优化; b)已与有关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协商,并就临时改变剂量限制要求的需要和条件取得了共识;
c)正在尽一切合理的努力改善工作条件,直到满足附录B(标准的附录)B1.1.1所规定的剂量限值要求;
d)工作人员个人受照的监测与记录足以证明已遵守了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的有关要求,并为受照记录在有关用人单位之间进行转交提供了方便; 6.2.2.4对剂量限制要求的任何临时改变均应:
a)按照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给出的适用于特殊情况的剂量限制要求进行; b)限定改变的期限; c)逐年接受审查; d)不再延期;
e)仅限于规定的工作场所。6.2.3表面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工作人员体表、内衣、工作服、以及工作场所的设备和地面等表面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应遵循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B2所规定的限制要求。6.3从事工作的条件 6.3.1工作待遇
不得以特殊补偿、缩短工作时间或以休假、退休金或特种保险等方面的优待安排代替为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所需要采取的防护与安全措施。6.3.2孕妇的工作条件
女性工作人员发觉自己怀孕后要及时通知用人单位,以便必要时改善其工作条件。孕妇和授乳妇女应避免受到内照射。用人单位不得把怀孕作为拒绝女性工作人员继续工作的理由。用人单位有责任改善怀孕女性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以保证为胚胎和胎儿提供与公众成员相同的防护水平。
6.3.3未成年人的工作条件
年龄小于16周岁的人员不得接受职业照射。年龄小于18周岁的人员,除非为了进行培训并受到监督,否则不得在控制区工作;他们所受的剂量应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B1.1.1.2条的规定进行控制。6.3.4工作岗位的调换
审管部门或健康监护机构认定某一工作人员由于健康原因不再适于从事涉及职业照射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应为该工作人员调换合适的工作岗位。6.4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
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
6.4.1控制区
6.4.1.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把需要和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区域定为控制区,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并预防潜在照射或限制潜在照射的范围。
6.4.1.2确定控制区的边界时,应考虑预计的正常照射的水平、潜在照射的可能性和大小,以及所需要的防护手段与安全措施的性质和范围。
6.4.1.3对于范围比较大的控制区,如果其中的照射或污染水平在不同的局部变化较大,需要实施不同的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则可根据需要再划分出不同的子区,以方便管理。
6.4.1.4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应:
a)采用实体边界划定控制区;采用实体边界不现实时也可以采用其它适当的手段;
b)在源的运行或开启只是间歇性的或仅是把源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情况下,采用与主导情况相适应的方法划定控制区,并对照射时间加以规定;
c)在控制区的进出口及其它适当位置处设立醒目的、符合附录F(标准的附录)规定的警告标志,并给出相应的辐射水平和污染水平的指示; d)制定职业防护与安全措施,包括适用于控制区的规则与程序; e)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如进入控制区的工作许可证制度)和实体屏障(包括门锁和联锁装置)限制进出控制区;限制的严格程度应与预计的照射水平和可能性相适应;
f)按需要在控制区的入口处提供防护衣具、监测设备和个人衣物贮存柜; g)按需要在控制区的出口处提供皮肤和工作服的污染监测仪、被携出物品的污染监测设备、冲冼或淋浴设施以及被污染防护衣具的贮存柜;
h)定期审查控制区的实际状况,以确定是否有必要改变该区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或该区的边界; 6.4.2监督区
6.4.2.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将下述区域定为监督区:这种区域未被定为控制区,在其中通常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但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
6.4.2.2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 a)采用适当的手段划出监督区的边界;
b)在监督区入口处的适当地点设立表明监督区的标牌;
c)定期审查该区的条件,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和做出安全规定,或是否需要更改监督区的边界。6.4.3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应按附录C(标准的附录)的规定进行。6.5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与应用
6.5.1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适用、足够和符合有关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各类防护服、防护围裙、防护手套、防护面罩及呼吸防护器具等,并应使他们了解其所使用的防护用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6.5.2应对工作人员进行正确使用呼吸防护器具的指导,并检查其配戴是否合适。
6.5.3对于需要使用特殊防护用具的工作任务,只有经担任健康监护的医师确认健康合格并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承担。
6.5.4个人防护用具应有适当的备份,以备在干预事件中使用。所有个人防护用具均应妥善保管,并应对其性能进行定期检验。6.5.5对于任何给定的工作任务,如果需要使用防护用具,则应考虑由于防护用具的使用使工作不便或工作时间延长所导致的照射的增加,并应考虑使用防护用具可能伴有的非辐射危害。
6.5.6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通过利用适当的防护手段与安全措施(包括良好的工程控制装置和满意的工作条件),尽量减少正常运行期间对行政管理和个人防护用具的依赖。6.6职业照射监测和评价
6.6.1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根据其负责的实践和源的具体情况,按照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制定适当的职业照射监测大纲,进行相应的监测与评价。应将监测与评价的结果定期向审管部门报告;发生异常情况时应随时报告。
6.6.2个人监测和评价
6.6.2.1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负责安排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监测和评价。对职业照射的评价主要应以个人监测为基础。
6.6.2.2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的工作人员,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并可能受到显著职业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照射剂量可能大于5mSv/a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个人监测。在进行个人监测不现实或不可行的情况下,经审管部门认可后可根据工作场所监测的结果和受照地点和时间的资料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做出评价。
6.6.2.3对在监督区或只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的工作人员,如果预计其职业照射剂量在1mSv/a~5mSv/a范围内,则应尽可能进行个人监测。应对这类人员的职业受照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应以个人监测或工作场所监测的结果为基础。6.6.2.4如果可能,对所有受到职业照射的人员均应进行个人监测。但对于受照剂量始终不可能大于1mSv/a的工作人员,一般可不进行个人监测。6.6.2.5应根据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的高低与变化和潜在照射的可能性与大小,确定个人监测的类型、周期和不确定度要求。
6.6.2.6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对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体内污染的工作人员(包括使用呼吸防护用具的人员)安排相应的内照射监测,以证明所实施的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为内照射评价提供所需要的摄入量或待积当量剂量数据。6.6.3工作场所的监测和评价
6.6.3.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在合格专家和辐射防护负责人的配合下(必要时还应在用人单位的配合下),制定、实施和定期复审工作场所监测大纲。6.6.3.2工作场所监测的内容和频度应根据工作场所内辐射水平及其变化和潜在照射的可能性与大小来确定,并应保证: a)能够评估所有工作场所的辐射状况; b)可以对工作人员受到的照射进行评价; c)能用于审查控制区和监督区的划分是否适当。6.6.3.3工作场所监测大纲应规定: a)拟测量的量;
b)测量的时间、地点和频度; c)最合适的测量方法与程序;
d)参考水平和超过参考水平时应采取的行动。
6.6.3.4应将实施工作场所监测大纲所获得的结果予以记录和保存。6.6.4监测的质量保证
应将质量保证贯穿于从监测大纲制定到监测结果评价的全过程。监测大纲必须包含有质量保证要求,以确保:测量设备具备所要求的计量特性(如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和分辨能力等)并得以适当的维护,测量与分析程序得以正确地建立和执行,监测的结果得以正确地记录、评价和妥善保管。6.7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照射管理
6.7.1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制定和实施用以控制和管理本单位职业照射的书面规则和程序,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防护与安全水平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6.7.2应在所制定的规则和程序中包括有关调查水平与管理水平的具体数值,以及超过这些数值时应执行的程序。
6.7.3应加强防护与安全培训和安全文化素养的培植,提高工作人员和有关人员对所制定的规则、程序和防护与安全规定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应将所有培训记录妥善存档保管。6.7.4应建立监督制度和按照审管部门的要求聘任辐射防护负责人,对所有涉及职业照射的工作进行充分监督,并采取合理步骤,保证各种规则、程序、防护与安全规定等得到遵守。6.7.5应向所有工作人员提供:
a)他们所受职业照射(包括正常照射和潜在照射)的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
b)适当的防护与安全培训与指导;
c)他们的行动对防护与安全的意义的信息。
6.7.6应向可能进入控制区或监督区工作的女性工作人员提供下列信息: a)孕妇受到照射对胚胎和胎儿的危险;
b)女性工作人员怀孕后尽快通知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的重要性; c)婴儿经哺乳食入放射性物质的危险。
6.7.7应向可能受到应急计划影响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信息、指导和培训。6.8职业健康监护
6.8.1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安排相应的健康监护。
6.8.2健康监护应以职业医学的一般原则为基础,其目的是评价工作人员对于其预期工作的适任和持续适任的程度。6.9职业照射的记录
6.9.1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必须为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保存职业照射记录。
6.9.2职业照射记录应包括: a)涉及职业照射的工作的一般资料;
b)达到或超过有关记录水平的剂量和摄入量等资料,以及剂量评价所依据的数据资料。
c)对于调换过工作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在各单位工作的时间和所接受的剂量和摄入量等资料;
d)因应急干预或事故所受到的剂量和摄入量等记录;这种记录应附有有关的调查报告,并应与正常工作期间所受到的剂量和摄入量区分开。6.9.3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 a)按国家审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报送职业照射的监测记录和评价报告; b)准许工作人员和健康监护主管人员查阅照射记录及有关资料;
c)当工作人员调换工作单位时,向新用人单位提供工作人员的照射记录的复制件;
d)当工作人员停止工作时,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按审管部门或审管部门指定部门的要求,为保存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记录做出安排; e)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停止涉及职业照射的活动时,应按审管部门的规定,为保存工作人员的记录做出安排。
6.9.4在工作人员年满75岁之前,应为他们保存职业照射记录。在工作人员停止辐射工作后,其照射记录至少要保存30年。7医疗照射的控制 7.1责任
7.1.1许可证持有者应对保证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与安全负责。有关执业医师与医技人员、辐射防护负责人、合格专家、医疗照射设备供方等也应对保证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与安全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7.1.2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
只有具有相应资格的执业医师才能开具医疗照射的检查申请单或治疗处方; 只能按照医疗照射的检查申请单或治疗处方对受检者与患者实施诊断性或治疗性医疗照射;
在开具医疗照射检查单或治疗处方时,以及在实施医疗照射期间,执业医师对保证受检者与患
者的防护与安全承担主要任务与义务;
所配备的医技人员满足需要,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在实施医疗照射检查单或治疗处方所规定 的诊断或治疗程序的过程中能够承担指定的任务; 制定并实施经审管部门认可的培训准则。
7.1.3许可证持有者将电离辐射应用于治疗或诊断时,应注意听取放射治疗物理、核医学物理或放射诊断物理等方面合格专家的意见,并应实施相应的质量保证要求。7.1.4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应将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与安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及时向许可证持有者报告,并尽可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与安全。7.2医疗照射的正当性判断 7.2.1正当性判断的一般原则
在考虑了可供采用的不涉及医疗照射的替代方法的利益和危险之后,仅当通过权衡利弊,证明医疗照射给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医疗照射才是正当的。
对于复杂的诊断与治疗,应注意逐例进行正当性判断。还应注意根据医疗技术与水平的发展,对过去认为是正当的医疗照射重新进行正当性判断。7.2.2诊断检查的正当性判断
在判断放射学或核医学检查的正当性时,应掌握好适应证,正确合理地使用诊断性医疗照射,并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对妇女及儿童施行放射学或核医学检查的正当性更应慎重进行判断。7.2.3群体检查的正当性判断
涉及医疗照射的群体检查的正当性判断,应考虑通过普查可能查出的疾病、对被查出的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可能性和由于某种疾病得到控制而使公众所获得的利益,只有这些受益足以补偿在经济和社会方面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辐射危害)时这种检查才是正当的。X射线诊断的筛选性普查还应避免使用透视方法。
7.2.4与临床指征无关的放射学检查的控制
判断因职业、法律需要或健康保险目的而进行放射学检查是否正当,应考虑能否获得有关受检者健康状况的有用信息及获得这些信息的必要性,并应与有关专业机构进行磋商。
7.2.5关于医学研究中志愿者的照射
对医学研究中志愿者的照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仔细进行审查(包括涉及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等);应将接受此类照射的可能危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并告知志愿受照者;只能由具有相应资格又训练有素的人员施行这种照射。
7.3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 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除了应符合本标准其他各章对防护最优化所规定的有关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7.3.1设备要求
7.3.1.1医疗照射所使用的辐射源应符合本标准其他各章对辐射源的安全所规定的有关要求;尤其应将医疗照射所使用的系统设计成可及时发现系统内单个部件的故障,以使对患者的任何非计划医疗照射减至最小,并有利于尽可能避免或减小人为失误。
7.3.1.2在设备供方的合作下,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
a)所使用的设备不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规定; b)备有设备性能规格和操作及维修说明书,特别应备有防护与安全说明书; c)现实可行时,将操作术语(或其缩写)和操作值显示于操作盘上; d)设置辐射束控制装置,这类装置应包括能清晰地并以某种故障安全方式指示辐射束是处于“开”或“关”状态的部件;
e)设备带有射束对中准直装置,以便于将照射尽可能限制于被检查或治疗的部位;
f)在没有任何辐射束调整装置的情况下,使诊治部位的辐射场尽可能均匀,并由设备供方说明其不均匀性;
g)使辐射泄漏或散射在非诊治部位所产生的照射量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7.3.1.3对于放射诊断设备,许可证持有者在设备供方的合作下应保证: a)辐射发生器及其附属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便于将医疗照射保持在能获得足够诊断信息的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b)对于辐射发生器,能清晰、准确地指示各种操作参数,如管电压、过滤特性、焦点位置、源与像接收器的距离、照射野的大小,以及管电流与时间或二者的乘积等;
c)射线摄影设备配备照射停止装置,在达到预置的时间、管电流与时间的乘积或剂量后该装置能自动使照射停止;
d)荧光透视设备配备某种X射线管工作控制开关,只有将此开关持续按下时才能使X射线管工作,并配备有曝光时间指示器和(或)入射体表剂量监测器。7.3.1.4对于放射治疗设备,许可证持有者在设备供方的合作下应保证: a)辐射发生器和照射装置配备有用于可靠地选择、指示和(必要并可行时)证实诸如辐射类型、能量指标、射束调整因子、治疗距离、照射野大小、射束方向、治疗时间或预置剂量等运行参数的装置;
b)使用放射源的辐照装置是故障安全的,即一旦电源中断放射源将自动被屏蔽,并一直保持到由控制台重新启动射束控制机构时为止;
c)对于高能放射治疗设备,至少具有两个独立的用于终止照射的故障安全保护系统,并配备安全联锁装置或其他手段,用以防止在工作条件不同于控制台上所选定的情况下将设备用于临床;
d)执行维修程序时,如果联锁被旁路,安全联锁装置的设计能确保只有在维修人员使用适当的器件、编码或钥匙进行直接控制的条件下照射装置才能运行; e)不论是远距离治疗用的放射源或是近距离治疗用的放射源均符合附录J(标准的附录)中J.2.8所给出的对密封源的要求;
f)必要时,安装或提供能对放射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给出报警信号的监测设备。7.3.2操作要求
7.3.2.1许可证持有者应:
a)在分析供方所提供资料的基础上,辨明各种可能引起非计划医疗照射的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
b)采取一切合理措施防止故障和失误,包括选择合格人员、制定适当的质量保证与操作程序,并就程序的执行和防护与安全问题对有关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与定期再培训;
c)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将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失误的后果减至最小; d)制定应付各种可能事件的应急计划或程序,必要时进行应急训练。7.3.2.2对于放射诊断,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
a)开具或实施放射诊断申请单的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所使用的设备是合适的,在考虑了相应专业机构所制定的可接受图像质量标准和有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后,确保患者所受到的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目标所需的最小照射,并注意查阅以往的检查资料以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检查; b)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应认真选择并综合使用下列各种参数,以使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与可接受的成像质量和临床检查目的相一致的最低照射,对于儿童受检者和施行介入放射学更应特别重视对下列参数的选择处理: 1)检查部位,每次检查的摄片次数(或断层扫描切片数)和范围或每次透视的时间。
2)图像接收器的类型,3)防散射滤线栅的使用,4)初级X射线束的严格准直,5)管电压,管电流与时间或它们的乘积,6)图像存贮方法,7)适当的图像处理因素等;
c)只有在把受检者转移到固定放射学检查设备是不现实的或医学上不可接受的情况下,并采取了严格的辐射防护措施后,才可使用可携式、移动式放射学检查设备;
d)除临床上有充分理由证明需要进行的检查外,避免对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施行会引起其腹部或骨盆受到照射的放射学检查;
e)周密安排对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的腹部或骨盆的任何诊断检查,以使可能存在的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剂量最小;
f)尽可能对辐射敏感器官(例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提供恰当的屏蔽。
7.3.2.3对于核医学,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
a)开具或实施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申请单的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使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在考虑了有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后为达到预期诊断目的所需要的最低照射,并注意查阅以往的检查资料以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检查; b)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针对不同受检者的特点,恰当地选用可供利用的适当的放射性药物及其用量,使用阻断非检查器官吸收的方法(必要时实施促排),并注意采用适当的图像获取和处理技术,以使受检者受到的照射是为获得合乎要求的图像质量所需要的最低照射;
c)除有明显临床指征外,避免因进行诊断或治疗让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服用放射性核素; d)哺乳妇女服用了放射性药物后,建议其酌情停止喂乳,直到其体内放射性药物的分泌量不再给婴儿带来不可接受的剂量为止;
e)仅当有明显的临床指征时才可以对儿童施行放射性核素显像,并应根据受检儿童的体重、身体表面积或其他适用的准则减少放射性药物服用量,还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长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
7.3.2.4对于放射治疗,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
a)在对计划照射的靶体积施以所需要的剂量的同时使正常组织在放射治疗期间所受到的照射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并在可行和适当时采用器官屏蔽措施;
b)除有明显临床指征外,避免对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施行腹部或骨盆受照射的放射治疗;
c)周密计划对孕妇施行的放射治疗,以使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减至最小;
d)将放射治疗可能产生的危险通知患者。7.3.3医疗照射的质量保证
7.3.3.1许可证持有者应根据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保证要求和其他有关医疗照射质量保证的标准制定一个全面的医疗照射质量保证大纲;制定这种大纲时应邀请诸如放射物理、放射药物学等有关领域的合格专家参加。7.3.3.2医疗照射质量保证大纲应包括:
a)对辐射发生器、显像设备和辐照装置等的物理参数的测量(包括调试时的测量和调试后的定期测量);
b)对患者诊断和治疗中所使用的有关物理及临床因素的验证; c)有关程序和结果的书面记录;
d)剂量测定和监测仪器的校准及工作条件的验证;
e)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大纲的定期和独立的质量审核与评审。
7.3.3.3许可证持有者应重视对照射剂量和放射性药物活度测定的校准,保证: a)对医疗照射用辐射源的校准可追溯到剂量标准实验室;
b)按辐射的线质或能量,以及规定条件下预定距离处的吸收剂量或吸收剂量率,对放射治疗设备进行校准; c)按某一特定参考日期的活度、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或在规定介质中规定距离处的吸收剂量率,对近距离治疗用密封源进行校准;
d)按应服用的放射性药物的活度以及服药时所测定和记录的活度对核医学中使用的非密封源进行校准;
e)在设备调试时,在进行了可能影响剂量测定的任何维修之后,以及在审管部门认可的时间间隔结束时,均进行有关校准。
7.3.3.4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进行下列临床剂量测定并形成文件:
a)在放射学检查中,典型身材成年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剂量与面积之积、剂量率及照射时间或器官剂量等的代表值;
b)对于利用外照射束放射治疗设备进行治疗的患者,计划靶体积的最大与最小吸收剂量,以及有关部位(例如靶体积中心或开具处方的执业医师选定的其他部位)的吸收剂量;
c)在使用密封源的近距离治疗中,每位患者的选定部位处的吸收剂量; d)在使用非密封源的诊断或治疗中,受检者或患者的典型吸收剂量; e)在各种放射治疗中,有关器官的吸收剂量。7.4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与剂量约束 7.4.1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
7.4.1.1对于常用的诊断性医疗照射,应通过广泛的质量调查数据推导,并根据本标准的规定(见4.3.5),由相应的专业机构与审管部门制定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并根据技术的进步不断对其进行修订,供有关执业医师作为指南使用,以便:
a)当某种检查的剂量或活度超过相应指导水平时,采取行动改善优化程度,使在确保获得必需的诊断信息的同时尽量降低受检者的受照剂量;
b)当剂量或活度显著低于相应的指导水平而照射又不能提供有用的诊断信息和给患者带来预期的医疗利益时,按需要采取纠正行动。
7.4.1.2考虑到本标准4.3.5中b)和c)的规定,不应将所确定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视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达到最佳性能的指南;实践中应用这些指导水平时应注意具体条件,如医疗技术水平、受检者的身材和年龄等。7.4.2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对于典型成年受检者,各种常用的X射线摄影、X射线CT检查、乳腺X射线摄影和X射线透视的剂量或剂量率指导水平见附录G(提示的附录)的G1。7.4.3核医学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对于典型成年受检者,各种常用的核医学诊断的活度指导水平见附录G(提示的附录)的G2。
7.4.4其他有关的剂量约束
7.4.4.1医学研究中志愿者所受的医疗照射不能给受照个人带来直接利益,审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应对这类人员的防护最优化规定相应的剂量约束。7.4.4.2许可证持有者应对明知受照而自愿帮助护理、扶持与慰问或探视正在接受医疗照射的患者的人员的受照剂量进行控制。这类人员个人所受到的剂量应限制在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B1.2.2所规定的数值以下。
7.4.4.3接受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患者应在其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的活度降至一定水平后才能出院,以控制其家庭与公众成员可能受到的照射。接受了碘131治疗的患者,其体内的放射性活度降至低于400MBq之前不得出院。必要时应向患者提供有关他与其他人员接触时的辐射防护措施的书面指导。7.5事故性医疗照射的预防和调查
7.5.1许可证持有者应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包括不断提高所有有关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防止发生潜在的事故性医疗照射。7.5.2许可证持有者应对下列各种事件及时进行调查:
a)各种治疗事件,如弄错患者或其组织的、用错药物的、或剂量或分次剂量与处方数值严重不符以及可能导致过度急性次级效应的治疗事件;
b)各种诊断性照射事件,如剂量明显大于预计值的诊断性照射,或剂量反复并显著超过所规定的相应指导水平的诊断性照射;
c)各种可能造成患者的受照剂量与所预计值显著不同的设备故障、事故或其他异常偶然事件。
7.5.3对于7.5.2所要求的每一项调查,许可证持有者均应:计算或估算受检者与患者所受到的剂量及其在体内的分布;提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实施其责任范围内的所有纠正措施;按规定尽快向审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说明事件的原因和采取纠正措施的情况;将事件及其调查与纠正情况通知受检者与患者及有关人员。7.5.4许可证持有者应在审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保存并在必要时提供下列记录:
a)在放射诊断方面,进行追溯性剂量评价所必需的资料,包括特殊检查中荧光透视检查的照射次数和持续时间等;
b)在核医学方面,所服用的放射性药物的类型及活度;
c)在放射治疗方面,计划靶体积的说明、靶体积中心的剂量和靶体积所受的最大与最小剂量、其他有关器官的剂量、分次剂量和总治疗时间; d)放射治疗所选定的有关物理与临床参数的校准和定期核对的结果; e)在医学研究中志愿者所受照射的剂量。8公众照射的控制 8.1责任
8.1.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对他们所负责的源或实践所引起的公众照射实施控制,除非这种照射是被排除的或引起这种照射的实践或源是被豁免的。对于未被排除的天然源照射或未豁免的天然源,除了氡所致的照射低于审管部门所制定的持续照射行动水平的情况以外,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按照审管部门的规定实施本标准的有关要求(见3.1.3.2)。8.1.2对于其所负责的源,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负责:
a)制定和实施与公众照射控制有关的防护与安全原则和程序,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b)制定、采取和坚持相应的措施,保证:
1)受其所负责的源照射的公众成员的防护是最优化的;
2)受其所负责的源照射的关键人群组的正常照射受到限制,使组内成员个人的总受照剂量(见4.3.2)不超过附录B(标准的附录)所规定的公众成员的剂量限值;
c)制定、采取和保持各种所需要的措施,确保源的安全,使对与公众有关的潜在照射的控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d)提供适当且足够的用于公众防护的设施、设备和服务,它们的性能和范围应与照射的可能性与大小相适应;
e)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防护与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培训及定期再培训,确保他们始终保持所需要的适任水平; f)按照审管部门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公众照射监测大纲,并提供相应的监测设备,以便对公众照射进行评价;
g)按照本标准的要求,保存有关监督与监测的详细记录;
h)按照本标准第5章和第10章的有关要求,制定与所涉及危险的性质和大小相适应的应急计划或程序,并作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8.1.3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负责确保所采取的放射性物质排放控制措施的最优化过程遵循审管部门制定或认可的剂量约束,应考虑下列有关因素: a)其他源或实践(包括实际上已评价过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源和实践)的剂量贡献;
b)可能影响公众照射的任何条件的可能变化,如源的特性和运行操作条件的变化、照射途径的变化、居民习惯或分布的变化、关键人群组的改变,或环境弥散条件的变化等;
c)同类源或实践的运行操作经验和教训;
d)照射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特别是当关键人群组与源在空间或时间上相距较远的情况下照射评价的不确定性。8.2外照射源的控制
如果审管部门确认某种外照射源可能引起公众照射,则这种源的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
a)在调试之前,所有利用这种外照射源的新设施的平面布置与设备布置资料和现有设施的全部重要修改均已经审管部门审评和认可,未经审评和获得书面认可之前,不得进行调试或修改;
b)为这种源的运行制定专门的剂量约束,并报审管部门认可; c)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要求,提供最优化的屏蔽和其他防护措施。8.3非开放场所中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
a)按照本标准的要求,根据情况对其所负责的源采取最优化的措施,限制污染在公众可到达区域内引起公众照射;
b)针对源的建造和运行,建立专门的包容措施,以防止污染向公众可到达的区域内扩散。
8.4参观访问人员的控制 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
a)确保进入控制区的参观访问人员有了解该区域防护与安全措施的工作人员陪同;
b)在参观访问人员进入控制区前,向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指导,以确保他们和可能受他们的行动影响的其他人员的防护;
c)在监督区设置醒目的标志,并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确保对来访者进入监督区实施适当的控制。8.5放射性废物管理
8.5.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确保在现实可行的条件下,使其所负责实践和源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活度与体积达到并保持最小。
8.5.2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按照本标准和国家其它有关法规与标准的要求,对其所负责实践和源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实施良好的管理,进行分类收集、处理、整备、运输、贮存和处置,确保:
a)使放射性废物对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健康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b)使放射性废物对后代健康的预计影响不大于当前可以接受的水平; c)不给后代增加不适当的负担。
8.5.3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进行放射性废物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废物的产生与管理各步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根据所产生废物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含量、半衰期、浓度以及废物的体积和其他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对不同类型的放射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分别处理,以利于废物管理的优化。8.6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排放的控制
8.6.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由其获准的实践和源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时符合下列所有条件,并已获得审管部门的批准:
a)排放不超过审管部门认可的排放限值,包括排放总量限值和浓度限值; b)有适当的流量和浓度监控设备,排放是受控的; c)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液是采用槽式排放的;
d)排放所致的公众照射符合本标准附录B(标准的附录)所规定的剂量限制要求;
e)已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使排放的控制最优化。8.6.2不得将放射性废液排入普通下水道,除非经审管部门确认是满足下列条件的低放废液,方可直接排入流量大于10倍排放流量的普通下水道,并应对每次排放作好记录:
a)每月排放的总活度不超过10ALImin(ALImin是相应于职业照射的食入和吸入ALI值中的较小者,其具体数值可按B1.3.4和B1.3.5条的规定获得); b)每一次排放的活度不超过1ALImin,并且每次排放后用不少于3倍排放量的水进行冲洗。
8.6.3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在开始由其负责的源向环境排放任何液态或气载放射性物质之前应根据需要完成以下工作,并将结果书面报告审管部门: a)确定拟排放物质的特性与活度及可能的排放位置和方法;
b)通过环境调查和适当的运行前试验或数学模拟,确定所排放的放射性核素可能引起公众照射的所有重要照射途径;
c)估计计划的排放可能引起的关键人群组的受照剂量。8.6.4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在其所负责源的运行期间应:
a)使所有放射性物质的排放量保持在排放管理限值以下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b)对放射性核素的排放进行足够详细和准确的监测,以证明遵循了排放管理限值,并可依据监测结果估计关键人群组的受照剂量; c)记录监测结果和所估算的受照剂量; d)按规定向审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e)按审管部门规定的报告制度,及时向审管部门报告超过规定限值的任何排放。
8.6.5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根据运行经验的积累和照射途径与关键人群组构成的变化,对其所负责源的排放控制措施进行审查和调整,但任何调整均需在书面征得审管部门的同意后才能实施。8.7公众照射的监测
8.7.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按照审管部门的要求,并结合其所负责实践和源的实际情况:
a)制定并实施详细的监测大纲,以保证本标准中有关外照射源所致公众照射的各项要求得以满足,并可对这类照射进行评价; b)制定并实施详细的监测大纲,以保证本标准中有关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排放的各项要求和审管部门所制定的各项要求得以满足,使审管部门能够确认在推导排放管理限值时的假设条件继续有效,并能依据监测结果估算关键人群组的受照剂量;
c)按规定保存监测记录;
d)按规定期限向审管部门提交监测结果的摘要报告;
e)及时向审管部门报告环境辐射水平或污染显著增加的情况;若这种增加可能是由其所负责源的辐射或放射性流出物所造成的,则应迅速报告;
f)建立和保持实施应急监测的能力,以备事故或其他异常事件引起环境辐射水平或放射性污染水平意外增加时启用;
g)验证对排放的放射性后果进行预评价时所作假设的正确性。8.8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的管理
8.8.1任何人均不得向公众出售能够引起辐射照射的消费品,除非: a)所引起的照射是被排除的;
b)消费品本身满足附录A(标准的附录)所规定的豁免要求,已被审管部门所豁免;或
c)消费品本身是已由审管部门批准销售的。
8.8.2非豁免消费品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应保证其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要求,特别应保证其产品设计与制造中那些在正常操作和使用过程中或在误操作、误使用、事故或处置情况下可能影响人员受照的特性均已实现最优化;在对这些特性进行最优化时,应执行审管部门制定或认可的剂量约束,并应考虑下列因素: a)所使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及其辐射类型、辐射能量、活度和半衰期; b)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的化学和物理形态及其正常和异常情况下对防护与安全的影响;
c)消费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包容和屏蔽,以及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接触这些放射性物质的可能性;
d)对售后服务的需求及提供服务的方式; e)同类消费品的有关经验。
8.8.3消费品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应保证: a)在每件消费品的可见表面上以印刷、粘贴或其它方式牢固地固定一个醒目的标签,说明该消费品含有放射性物质,并说明该消费品的销售已获得有关审管部门的批准;
b)在每个供应消费品的包装体上也清楚地标明a)中所规定的信息。
8.8.4消费品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应随每件消费品提供一份说明书,就下列各个方面给出明确而贴切的说明和指导: a)该消费品的安装、使用和维修; b)售后服务;
c)所包含的放射性核素及其在规定年月日的活度; d)正常使用过程和服务、修理期间的辐射剂量率; e)推荐的处置方法。
9.潜在照射的控制--源的安全 9.1责任
9.1.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对其所负责源的潜在照射的控制(即源的安全)负责,应实施本标准第3章所规定的一般要求和第4章与第5章所规定的主要要求,并应根据其所负责源的实际情况实施本章所规定的详细要求。对于获准营运核设施或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的许可证持有者,除了本标准的要求之外,还应遵循国家有关核设施、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的防护与安全的专门法规与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9.1.2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通过与源的供方或设计者、建(制)造者以合同等法律上有效的方式的合作,保证其实践中的源: a)是经良好设计和建(制)造的;
b)符合有关防护与安全要求及相应质量标准; c)经过检查,确认符合相应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9.1.3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对其所负责源的运行操作的安全负全部责任;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可以把所负责的源的运行操作任务委托给其他方进行,但仍然要负责保证源的所有运行操作符合本标准要求。9.2安全评价
9.2.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根据第4章所规定的有关要求(见4.2.2.3和4.6.1),对其所负责的源进行安全评价。对于结构、系统及部件设计一致的同类型源,如果已存在对源的技术性能的安全评价,则经审管部门认可,可只对源在当地的设置、使用及运行操作条件进行一般的安全评价。其他情况下,通常应进行全面详细的专门安全评价。
9.2.2安全评价应视源的实际情况包括对下列问题的全面严格审查: a)源的运行操作限值和运行操作条件; b)潜在照射产生的可能性及其性质和大小;
c)可能导致潜在照射或可能导致与防护和安全有关的构筑物、系统、部件和程序失效(单一失效或组合失效)的各种途径,以及这类失效可能造成的后果; d)环境变化可能影响防护与安全的途径,以及这类影响的可能后果; e)与防护和安全有关的运行操作程序可能出现错误的途径,以及这类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
f)所提出的任何设计修改或运行操作修改,及其对防护与安全的意义。9.2.3在安全评价中,还应视源的实际情况考虑下述问题:
a)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突然大量释放的因素和可能释放的最大活度,以及为预防或控制这类释放可以采取的措施;
b)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连续小量释放的因素,以及为防止或控制这类释放可以采取的措施;
c)可能引起任何辐射束意外照射的因素,以及为防止、识别和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可以采取的措施;
d)为限制潜在照射的可能性和大小所用的安全装置的独立性以及安全装置的冗余性和多样性的适宜程度。
9.2.4应将安全评价形成文件,如有必要,应由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依据有关质量保证大纲组织对安全评价文件进行独立的审核。
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按审管部门规定的审管要求,将安全评价文件提交审管部门进行审评。
9.2.5在下列情况下,必要时应重新或补充进行安全评价:
a)拟对源或与源有关的设施、运行操作程序或维修程序作重大修改; b)运行操作经验或者引起或可能引起潜在照射的事故、故障、失误或事件的资料表明现有的安全评价不当或无效;或
c)源的活度发生或可能发生显著改变,或有关安全导则或技术标准已经变更。9.3对设计的要求 9.3.1一般要求
9.3.1.1源的设计和建(制)造应保证源: a)符合本标准规定的防护与安全要求; b)满足工程、性能和功能方面的技术规格书;
c)满足与部件和系统的防护与安全功能和性能相适应的质量标准。d)便于将来在满足本标准规定的防护与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退役。
9.3.1.2对于简单的源,应备有关于正确安装、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资料;对于复杂和较复杂的源,还应备有详细的设计资料。所有资料的表述方式与表述语言文字均应易于其使用者正确理解和执行。9.3.2源的选址或定位
9.3.2.1为具有大量放射性物质和可能造成这些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的源选择场址时,应考虑可能影响该源的辐射安全的各种场址特征和可能受到该源影响的场址特征,并应考虑实施场外干预(包括实施应急计划和防护行动)的可行性。
9.3.2.2在确定装置和设施(例如医院和制造厂)内的小型源的位置时,应考虑:
a)可能影响该源的安全和保安的因素;
b)可能影响该源引起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因素,包括诸如通风、屏蔽、距人员活动区的距离等;
c)考虑了上述因素后工程设计上的可行性。9.3.3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后果的缓解
9.3.3.1源的各种与防护或安全有关的系统、部件和设备的设计与建(制)造应尽可能有效地预防与该源相关的各种可能的事故、偶发事件或异常事件,将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遭受照射的大小与可能性限制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9.3.3.2设计应依据纵深防御原则(见4.5.2),设置与源的潜在照射的大小和可能性相适应的多重防护与安全措施,并使源的防护与安全重要系统、部件和设备具有适当的冗余性、多样性和独立性,将可以预见的各种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至足够低,并有效地控制或缓解它们的后果。9.3.3.3设计应为识别可能显著影响防护或安全的非正常运行条件提供必要的系统和设备,所提供的系统和设备应具有足够快的响应,以便能及时采取纠正行动。
9.3.3.4不管哪种源,只要需要均应设置适当的自动安全系统,一旦源的运行状态超出规定的运行操作限制条件时,能自动将源安全地关闭或减少源的辐射输出量。
9.3.3.5设计还应做出适当安排,以:
a)保证能对安全重要系统、部件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检验,并为进行这类检查和检验提供相应的方法和手段;
b)提供适当的方法和手段,确保遵循防护与安全规定进行维修、检查和检验时工作人员不受到过量照射;
c)为对工作人员进行运行操作和维修方面的培训提供所需要的专门设备和手段;
d)为工作人员实施必要的应急响应计划或程序提供适度的手段; 9.3.4设计的改进
9.3.4.1对于已用于实践的源,如果由于安全评价的结果或任何其它原因,认为有必要对这种源的防护与安全措施进行改进,则只有在对拟议中的改进的防护与安全含义进一步作了适当的安全评价之后,特别是应在评价或排除了这种改进对防护与安全的可能的负面影响之后,方可实施这种改进;如果拟议中的改进对防护与安全可能具有重要影响,则还必须上报审管部门,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见4.2.3.2)。9.4对运行操作的要求 9.4.1一般要求
9.4.1.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
a)建立明确的职责关系,对源整个运行操作寿期内的防护与安全实施管理,必要时还应建立和健全防护与安全管理组织;
b)制定书面运行操作程序,保证按所制定的程序进行源的运行操作,并应按相应的质保大纲定期对运行操作程序进行复查和必要的更新; c)定期审查防护与安全措施的总体有效性,并定期或按需要对源的与防护和安全有关的系统、部件和设备进行适当的检查、维修、试验和保养,以使源在其整个运行操作寿期内均能满足其防护与安全设计要求。
9.4.1.2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根据其所负责实践和源的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合格运行操作人员和必要的管理人员,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他们具备和保持所要求的适任能力。9.4.2源的盘查
9.4.2.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必须建立和保持严格的源的盘查制度,随时掌握源的数量、存放、分布和转移情况,严防源被遗忘、失控、丢失、失踪或被盗。对于长期闲置的源和已经不能应用或不再应用的源,更应坚持进行严格的盘查。
9.4.2.2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对其所负责的源的盘查至少应记录和保存下列资料:
a)每个源的位置、形态、活度及其他说明;
b)每种放射性物质的数量、活度、形态、分布、包装和存放位置。9.4.3异常事件和事故的调查与跟踪
9.4.3.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和审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对异常事件和事故进行调查、跟踪和报告的程序。
9.4.3.2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均应按审管部门规定的要求和所制定的程序进行调查和跟踪:
a)防护与安全相关的量超过了规定的调查水平,或防护与安全相关的运行操作参数超出了规定的运行操作条件范围;
b)发生了可能导致某个量超过有关限值或运行操作限制条件的设备故障、失误、差错或其它异常事件; c)发生了事故;
d)源的破损或泄漏超过了技术规格书的规定; e)源丢失或被盗。
9.4.3.3发生事件或事故后应尽快进行调查,并应提出包括下述内容的书面报告:
a)事件或事故的过程与原因; b)所造成的辐射剂量和污染及其他后果; c)防止类似事件或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9.4.3.4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按审管部门的规定,将事故或应报告事件的正式调查报告尽快报送审管部门,并送交其他有关各方。9.4.4事故处理准则
9.4.4.1对于涉及其所负责源的可合理预见的运行操作错误或事故,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事先作好准备,使一旦需要时能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行响应和纠正。
9.4.4.2对于可能造成异常照射的源,在有可能采取行动控制或影响事故进程和缓解事故后果的场合,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
a)在考虑源的防护与安全装置对事故的预期响应的前提下,事先制定事故处理程序或指南;
b)对运行操作人员和有关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再培训,使他们掌握事故发生时需要执行的程序;
c)使控制事故进程及后果可能需要的设备、仪表和诊断辅助手段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
9.4.5运行操作经验的反馈
9.4.5.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在其所负责源的正常、非正常运行操作和退役过程中,特别应从所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中,积累和总结对防护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经验和资料,用以改进自己所负责源的防护与安全,并按审管部门的规定向审管部门提交和向其他有关各方(如源的供方、设计者和同类源的注册者与许可证持有者等)提供这些资料;这些资料应包括与所给定活动相关的剂量数据、维修数据、事件描述和纠正措施等。
9.4.5.2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与源的供方或设计者协商,共同建立和保持一种机制,使后者能将其所获得的有关源的防护与安全的资料及时反馈给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9.5质量保证
9.5.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负责制定和实施符合本标准4.4.2所规定的主要要求的质量保证大纲或程序。所制定和实施的质量保证大纲或程序的性质和范围应与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所负责源的潜在照射的大小和可能性相适应。9.5.2质量保证大纲应规定:
a)各项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以确保所规定的各项与防护和安全有关的设计及运行操作要求(包括经验反馈要求)得到满足;
b)管理机制,使与源的设计和运行操作有关的各种任务分析、方法开发、标准制定和技能鉴别等能正确、有效地进行和完成;
c)确认程序,用以对设计、材料的供应和使用、制造工艺、检查与检验方法以及运行操作程序和其他程序等进行确认。10应急照射情况的干预 10.1责任
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以及有关干预组织和审管部门,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本标准的要求承担对应急照射情况下干预的准备、实施和管理方面的责任。10.2应急计划
10.2.1应根据源的类型、规模和场址特征制定应急计划,将场内、场外应承担的应急干预的准备、实施和管理责任规定清楚并做出相应的安排。场内应急计划和场外应急计应相互衔接和协调。
10.2.2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和相应的干预组织及审管部门应保证: a)对可能需要进行应急干预的任何实践或源均已制定应急计划,并履行了相应的批准程序;
b)干预组织参与相关应急计划的制定;
c)确定应急计划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时,不但考虑了对该源进行事故分析的结果,而且考虑了由同类源的运行操作和发生过的事故所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d)对应急计划定期进行复审和修订;
e)对参与实施应急计划人员的培训做出规定,并对以适当的间隔进行应急响应演习做出安排;
f)向预计可能会受到事故影响的公众成员提供早期信息。10.2.3应急计划应根据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a)在报告有关负责部门和启动干预行动方面的责任的划分与安排; b)对可能导致应急干预情况的源的各种运行操作条件和其他条件的鉴别; c)根据附录E(标准的附录)E2中给出的准则并考虑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事件的严重程度所确定的有关防护行动的干预水平及它们的适用范围; d)与有关干预组织进行联系的程序(包括通信安排)和由消防、医疗、公安和其他有关组织获得支援的程序;
e)用于评价事故及其场内、外后果的方法与仪器的描述; f)事故情况下发布公众信息的安排; g)终止每种防护行动的准则。
10.2.4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为迅速获得并向有关应急组织传递足够的资料做出适当安排,以便:
a)对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任何事故性排放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早期预测或评价;
b)随着事故的发展对事故进行快速和连续的跟踪评价;c)确定对防护行动的需求。10.3干预的决策与干预水平10.3.1一般要求
10.3.1.1应依据干预水平和行动水平来实施应急照射情况下的干预。干预水平用干预中采取某一特定防护行动时预计可以防止的剂量来表示;行动水平则用放射性核素在食品、水和农作物等中的放射性活度浓度来表示,有时也可用预期剂量率或预期剂量来表示。
10.3.1.2相应于有关防护行动的干预水平和行动水平应是最优化的,但不允许超过附录E(标准的附录)E1所给出的任何情况下均要求进行干预的急性照射剂量行动水平。应急计划中所确定的干预水平值只应作为实施防护行动的初始准则;应在对事故进行响应的过程中,在考虑当时的主导情况及其可能的演变的基础上对有关干预水平值进行相应的修改。10.3.2干预的正当性
如果任何个人所受的预期剂量(而不是可防止的剂量)或剂量率接近或预计会接近可能导致严重损伤的阈值(如附录E(标准的附录)E1所列),则采取防护行动几乎总是正当的(见5.3.1)。在这种情况下,对任何不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决策,必须对其正当性进行判断。
10.3.3防护行动的最优化:紧急防护行动的干预水平和行动水平
10.3.3.1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决策应以事故时的主导情况为基础。实际可行时,则应根据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预计情景来做出,但不能为了要验证释放而推迟到根据释放开始后的测量结果来做出。除了这些紧急防护行动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实行的防护行动,如人员去污或简易的呼吸道防护等,但本标准未对这类防护行动规定专门的干预水平。
10.3.3.2应在应急计划中根据附录E(标准的附录)E2.1所给出的准则明确规定相应于紧急防护行动(包括隐蔽、撤离和碘预防)的干预水平;不管什么群体,当其可防止的剂量预计会超过所规定的干预水平时,则应考虑实施相应的防护行动。
10.3.3.3需要时,应在应急计划中规定用于停止和替代特定食品与饮水供应的行动水平。
10.3.3.4如果不存在食品短缺和其他强制性的社会或经济因素,则停止和替代特定食品与饮水供应的行动水平应根据附录E(标准的附录)E2.2所给出的准则确定。应将所确定的行动水平应用于可直接食用的食品和经稀释或恢复水分后再食用的干燥的或浓缩的食品。
10.3.3.5某些情况下,如果食品短缺或有其他重要的社会或经济因素考虑,可以采用数值稍高一些的优化的食品与饮水行动水平。但是,当所使用的行动水平高于附录E(标准的附录)所给出的行动水平时,则采取行动的决策必须经过干预的正当性判断和行动水平的最优化分析。
10.3.3.6对于消费数量很少(如少于每人每年10kg)的食品,如香料,由于它们在人们的全部膳食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使个人照射的增加也很小,因此,可以采用比主要食品高10倍的行动水平。
10.3.4防护行动的最优化:较长期防护行动的干预水平和行动水平10.3.4.1应根据事故后土壤或水体的污染情况考虑农业、水文和其他技术或工业方面的防护行动。
10.3.4.2受放射性核素污染食品的国际贸易应遵循附录E(标准的附录)E2.2中所规定的准则。
10.3.4.3应在应急计划中根据附录E(标准的附录)E2.3所给出的准则规定适用于受照人员临时避迁和返回的干预水平。
10.3.4.4干预组织应使临时避迁人员了解他们返回家园的大体时间和他们的财产的保护状况。10.3.4.5下列情况下,应根据附录E(标准的附录)E2.3所规定的准则考虑受照人员的永久再定居:
a)预计临时避迁的时间会超过所约定的期限,或 b)根据可防止的剂量,判定永久再定居是正当的。
10.3.4.6在开始实施永久再定居计划之前,应与可能受影响的人们进行充分的协商。
10.4事故后的评价和监测
10.4.1应采取一切合理的步骤,对事故使公众成员所受到的照射进行评价,并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将评价结果向公众公布。
10.4.2评价应以已获得的最有价值的资料为基础,并应根据实质上能产生更准确结果的任何新资料及时加以修改。
10.4.3应将各项评价和它们的修改以及对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监测的结果进行全面记录,并予以妥善保存。
10.4.4如果评价表明,继续实施防护行动已不再是正当的,则应停止所实施的防护行动。
10.5从事干预的工作人员的防护
10.5.1除下列情况而采取行动以外,从事干预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照射不得超过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所规定的职业照射的最大单一年份剂量限值: a)为抢救生命或避免严重损伤; b)为避免大的集体剂量; c)为防止演变成灾难性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从事干预时,除了抢救生命的行动外,必须尽一切合理的努力,将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剂量保持在最大单一年份剂量限值的两倍以下;对于抢救生命的行动,应做出各种努力,将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保持在最大单一年份剂量限值的10倍以下,以防止确定性健康效应的发生。此外,当采取行动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可能达到或超过最大单一年份剂量限值的10倍时,只有在行动给他人带来的利益明显大于工作人员本人所承受的危险时,才应采取该行动。
10.5.2采取行动使工作人员所受的剂量可能超过最大单一年份剂量限值时,采取这些行动的工作人员应是自愿的;应事先将采取行动所要面临的健康危险清楚而全面地通知工作人员,并应在实际可行的范围内,就需要采取的行动对他们进行培训。
10.5.3应在应急计划中明确规定负责确保10.5.1和10.5.2所规定的要求得以满足的法人。
10.5.4一旦应急干预阶段结束,从事恢复工作(如工厂与建筑物修理,废物处置,或厂区及周围地区去污等)的工作人员所受的照射则应满足本标准第6章所规定的有关职业照射的全部具体要求。
10.5.5应采取一切合理的步骤为应急干预提供适当的防护,并对参与应急干预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进行评价和记录。干预结束时,应向有关工作人员通告他们所接受的剂量和可能带来的健康危险。
10.5.6不得因工作人员在应急照射情况下接受了剂量而拒绝他们今后再从事伴有职业照射的工作。但是,如果经历过应急照射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剂量超过了最大单一年份剂量限值的10倍,或者工作人员自己提出要求,则在他们进一步接受任何照射之前,应认真听取合格医生的医学劝告。11持续照射情况的干预 11.1责任
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以及有关干预组织和审管部门,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本标准的要求承担其对持续照射情况下干预的准备、实施和管理方面的责任。11.2补救行动计划
11.2.1干预组织应根据情况制定通用的或场址专用的持续照射情况补救行动计划。该计划应在考虑下列因素后规定正当的和最优化的补救行动及相应的行动水平:
a)个人照射和集体照射; b)辐射危险和非辐射危险;
c)补救行动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利益及所需经费的支付责任。11.3补救行动的正当性判断
11.3.1在持续照射情况下,如果剂量水平接近或预计会接近附录E(提示的附录)表E1.2所列出的值,则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采取补救行动几乎总是正当的(见5.3.1)。在这种情况下,对任何不采取补救行动的决策,则应进行正当性判断。11.3.2对下列两类情况采取补救行动不具有正当性: a)污染和剂量水平很低,不值得花费代价去采取补救行动; b)污染非常严重和广泛,采取补救行动花费的代价太大。
11.3.3与特定实践有关的补救行动的正当性判断应考虑该实践的注册或许可情况:
a)对于已注册或许可并处于辐射防护体系控制下的实践,在考虑与该实践有关的持续照射的补救行动时,其正当性判断应是该实践正当性判断的组成部分,不应单独考虑补救行动本身的净利益;
b)对于未履行注册或许可程序的以往的实践,可以只根据与补救行动直接有关的各种因素(如厂址开放的价值、去污可避免的健康危害、投资以及公众的接受程度等)来判断补救行动的正当性。
11.3.4对于一种已确定为正当的补救行动,即通过检验确认其能带来净利益而认为有理由实施的补救行动,应在实施过程中对其详细特征不断加以调整,以使所获得的净利益达到最大。
11.4持续照射情况的行动水平或剂量约束
11.4.1应以适当的量规定通过补救行动实施干预的行动水平,如考虑采取补救行动时的年剂量率或所存在的放射性核素的适当平均的活度浓度。11.4.2氡持续照射情况的行动水平
11.4.2.1对于住宅和工作场所内的氡持续照射情况,最优化的行动水平应处于附录H(提示的附录)中所规定的水平范围之内。
11.4.2.2审管部门或干预组织应在考虑有关社会或法律情况后,对住宅内氡持续照射情况的补救行动是强制实施还是推荐实施做出决策。11.4.3放射性残存物持续照射的剂量约束
11.4.3.1对于获准的实践或源退役所造成的持续照射,其剂量约束应不高于该实践或源运行期间的剂量约束。使用这类剂量约束的典型情况有: a)核设施退役后厂址的开放;
b)以往实践所污染的场区或土地的重新开发或利用,并且这种重新开发或利用可能导致公众照射的增加。11.4.3.2剂量约束值通常应在公众照射剂量限值10%~30%(即0.1mSv/a~0.3mSv/a)的范围之内。但剂量约束的使用不应取代最优化要求,剂量约束值只能作为最优化值的上限(见4.3.4条)。
11.4.3.3如果不存在其他照射的可能性,并且降低照射的经济代价太大,则在这种情况下经审管部门认可,可将剂量约束值放宽到1mSv/a。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暂无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16/8/31 【实施日期】2017/3/1 【修订日期】2016/8/31 【中国标准分类号】X09 【国际标准分类号】暂无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GB 5413.34-2010,GB/T 22427.9-2008,GB/T 5517-2010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暂无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生乳及乳制品、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和粮食及制品酸度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普通柴油,车用柴油,标准,对比
柴油是一种轻质石油产品, 常用作压燃式发动机 (即柴油机) 的燃料。柴油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焦化等过程产生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 (必要时还经精制和加入添加剂) [1]。柴油是炼油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产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1年我国柴油产量为16676万吨, 表观消费量为1617.03万吨。
从产品使用范围上, 柴油可分为适用于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的普通柴油, 以及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的车用柴油。目前我国适用的柴油产品国家标准主要是GB252-2011《普通柴油》[2]和GB 19147-2013《车用柴油 (IV) 》[3]。笔者在工作常遇到部分客户混淆两种柴油的类型以及标准要求, 为加强上述两个产品标准的理解, 本文对上述两个标准适用范围、主要质量指标差异、修订过程和发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1 适用范围
GB 252-2011《普通柴油》所属产品主要适用于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等压燃式发动机和GB 19756中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所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的, 或加有添加剂的普通柴油。GB19147-2013《车用柴油 (I V) 》所属产品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但不涉及以生物柴油为调合组分的车用柴油产品。
2 产品分类
通常, 柴油按照凝点进行分类。GB252-2011中将普通柴油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共7个牌号, GB 19147-2013中将车用柴油分为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共6个牌号。相比而言, GB 252-2011增加了10号柴油。
3 主要质量指标差异
GB 17147-2013中规定了车用柴油 (III) 和车用柴油 (IV) 的技术要求, 但这两者仅硫含量存在差异。对比GB 252-2011和GB 19147-2013两个标准, 技术要求相同的质量指标有凝点、冷滤点、馏程、水分、机械杂质、运动粘度 (20℃) 、10%蒸余物残炭、灰分、氧化安定性、铜片腐蚀、酸度。要求不同的质量指标为硫含量、闪点 (闭口) 、密度 (20℃) 、色度、着火性 (十六烷值) 、十六烷指数、脂肪酸甲酯和对添加物的要求等。本文着重介绍两个标准要求不同的质量指标。
3.1 对添加物的要求
相比GB 252-2011, GB 19147-2013明确对添加物作出规定, 要求“车用柴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 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车用柴油中不应含有任何可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物或污染物。”这可能与近年国内多次出现因车用汽油质量问题导致发动机故障的事件, 个别被疑与汽油中掺杂某些添加物有关。因此, 201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GB 17930-2011《车用汽油》[4]1号修改单和今年发布的车用柴油国家标准都增加了对添加物的要求。
3.2 色度
色度主要表征石油产品的颜色。石油产品的颜色与原油性质、加工工艺、精制深度等因素有关。在生产过程中测定油品的颜色可以判断油品的精制程度, 以便控制产品质量。在储运中测定油品颜色可以衡量油品的安定性[1]。GB 252-2011中规定普通柴油的色度不大于3.5号。GB 19147-2013无此要求, 主要与满足此要求的油一般精制到一定程度有关。
3.3 酸度和脂肪酸甲酯
油品中常含有有机酸、酚类化合物等酸性物质。这些物质含量较多时对炼油装置、贮存装置和使用机械都有一定的腐蚀性。酸度主要表征柴油等轻质燃料中酸性物质的总含量。GB 252-2011和GB 19147-2013中均规定酸度不大于7 mg KOH/100m L。但GB19147-2013中还增加了脂肪酸甲酯的要求, 要求含量不大于1.0% (V/V) , 限制柴油中的生物柴油组分。
3.4 硫含量
硫含量是柴油的重要质量指标, 也是柴油质量升级的关键指标。硫含量超标的柴油燃烧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且易导致发动机系统的三元催化失效, 影响排放。GB 252-2011中规定2013年6月30日以前硫含量不大于0.2% (m/m) , 2013年7月1日开始硫含量不大于0.035% (m/m) 。GB 19147-2013中规定车用柴油 (III) 硫含量不大于350 (mg/kg) 。柴油中硫含量不大于350 (mg/kg) 可满足我国第三阶段 (通常说国III) 机动车排放要求, 硫含量不大于50 (mg/kg) 可满足我国第IV阶段 (通常说国IV) 机动车排放要求。
3.5 着火性
十六烷值是柴油的关键质量指标。柴油的十六烷值代表着柴油燃料在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 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能。十六烷指数则是根据柴油50%馏程和20℃密度计算所得值。GB 252-2011中规定柴油十六烷值不小于49, 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6。GB 19147-2013中分为三个层次, 其中5号、0号、-10号柴油十六烷值不小于49, 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6;-20号柴油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均不小于46;-35号、-50号柴油十六烷值不小于45, 十六烷指数不小于43。
3.6 密度
密度是柴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可以结合其他性质反映柴油的组成, 也关系到油品交接、储运、贸易的计量问题, 同时对柴油的排放性能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5]。GB 252-2011未对柴油密度进行限值要求, 仅要求报告值。GB 19147-2013规定5号、0号、-5号、-10号柴油20℃密度在810~850k g/m3之间, 其他3个牌号的柴油密度在790~840 kg/m3之间。
3.7 闪点
闪点是柴油的安全性能指标, 可判断组分的轻重, 衡量油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危险性。GB 252-2011和GB19147-2013主要差异仅在对-20号柴油的要求不一致, 前者要求不低于55℃, 后者要求不低于50℃。
3.8 润滑性
柴油的润滑性好坏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燃料泵系统的润滑, 进而影响磨损。随着对柴油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 限值越来越低, 柴油生产加工过程需进行很大程度是加氢脱硫精制。当柴油脱硫超过一定程度时, 部分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也会被脱除, 因此低硫化会影响柴油的润滑性[6]。通常, 需要添加一些抗磨物质改善润滑性。为此, G B 19147-2013参照欧盟标准的要求, 对车用柴油润滑性进行要求, 即校正磨痕直径 (60℃) 不大于460μm。GB 252-2011无此要求。
3.9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 是一种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柴油中含过多的多环芳烃, 燃烧后排放到大气中会污染环境, 也会产生更多的颗粒物排放[7]。为此, GB 19147-2013要求柴油多环芳烃含量不大于11% (m/m) 。GB 252-2011中无此要求。
4 标准修订历程
4.1 GB 252修订历程
GB 252发布于1964年, 迄今为止, 共修订了6次, 最近的是2000年和2011年。其中, 2000年主要修订了硫含量、氧化安定性、闪点, 并取消水溶性酸碱和硫醇硫。2011年修订的显著之处, 一是将标准名称由《轻柴油》更改为《普通柴油》, 并相应修订了标准适用范围;二是根据目前柴油降硫的大趋势, 将硫含量限值降低, 进一步与国III排放要求接轨;三是增加了十六烷指数要求。
4.2 GB 19147修订历程
为满足柴油机汽车发展的需求, 2003年我国参照欧盟标准EN 590-1998制定发布了GB 19147-2003。该标准2009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主要是将原来的“推荐性标准”修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降低硫含量限值, 满足国III排放要求, 并修订了黏度、密度指标的限值, 增加了多环芳烃、脂肪酸甲酯的限值要求。2011年, 标准编制组启动对GB 19147的第2次修订, 增加第Ⅳ阶段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要求, 于2012年4月完成《车用柴油 (IV) 》报批稿。期间, 根据形势发展和新的任务要求, 再次进行修订, 以满足第V阶段机动车污染物的要求。于2012年7月形成报批稿。
但2012年底, 全国多个地区爆发罕见的持续雾霾天气, 引发社会对提高油品质量的广泛关注。2013年2月6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2月7日, GB19147-2013《车用柴油 (IV) 》发布, 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过渡期至2014年12月31日。
5 发展展望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 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柴油燃烧机动车尾气污染更是颗粒物 (PM) 排放大户[8]。当前,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油品质量, 国家政府也高度重视提高油品质量。根据国务院会议精神, 全国法定从2015年开始启用第四阶段标准汽柴油, 2018年启用第五阶段标准汽柴油。可以预见, 未来我国对柴油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 柴油质量升级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
参考文献
[1]庞荔元.油品分析员读本[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0[1]庞荔元.油品分析员读本[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0
[2]GB252-2011.普通柴油[S][2]GB252-2011.普通柴油[S]
[3]GB19147-2013.车用柴油 (IV) [S][3]GB19147-2013.车用柴油 (IV) [S]
[4]GB17930-2011.车用汽油[S][4]GB17930-2011.车用汽油[S]
[5]陈文森, 等.柴油品质对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J].汽车工程, 2008, (30) :8[5]陈文森, 等.柴油品质对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J].汽车工程, 2008, (30) :8
[6]胡泽祥, 等.柴油润滑性问题的由来和研究现状[J].江苏化工, 2007, (2) [6]胡泽祥, 等.柴油润滑性问题的由来和研究现状[J].江苏化工, 2007, (2)
[7]沈言谨.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J].环保与安全, 2006, (3) :85-87[7]沈言谨.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J].环保与安全, 2006, (3) :85-87
【应用标准gb】推荐阅读:
gb308712014国家标准11-02
gb固体饮料国家标准07-19
活动:应用成果实践应用活动10-11
应用文本06-08
应用翻译理论07-03
公文应用范例07-26
核能及其应用09-17
成果应用方案09-21
国学应用智慧10-08
超高温陶瓷应用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