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思路 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通用9篇)
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
转方式调结构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经济工作来讲,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必然选择;对群团工作来讲,是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工作内涵和质量的必然要求。这对进一步做好妇女工作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近几年山东潍坊市妇联把组织妇女创业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着力抓好三个创新,积极引领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在工作思路上抓创新。在全市妇联系统组织开展了“紧扣主题主线、巾帼争当标兵”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广泛征求妇女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办法,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把妇联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引领妇女创业就业上。各级妇联发挥“联”字优势,借机、借力、借势、借智,联合政府部门,协调有关机构,整合有效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坚持把组织妇女参与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力助推妇女创业发展。
二是在教育培训上抓创新。市妇联把激发妇女内在动力、提高服务转型发展的能力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来抓,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突出农村一线妇女劳力、女性创业者和女大学生三大群体,重点培 训实用技术、宏观政策、企业管理和现代农业知识,特别是扶持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有关政策。通过高端培训、学习考察、企业点评、依托远程教育培训等形式,增强大局意识,转变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提高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高女创业者做大做强企业的能力。引导女企业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经营业态和经营模式,向低碳经济、现代服务、高端和新兴等行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创建品牌。近年来,市县两级妇联举办培训班613期,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l.22万名,培训妇女劳动力总量达ll0万人,90%以上的农村妇女掌握1—2项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帮助8.43万名妇女创业就业,23.5万名农村妇女转移就业。
三是在示范引导上抓创新。坚持“做给妇女看、带着妇女干”的示范、引导和牵动方式,各级妇联组织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市场、龙头企业,积极创建“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和妇字号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市有标兵、县有精品、村有样板的种养加示范网络,示范引导妇女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培植壮大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妇女组织化程度,增强妇女抵御市场风险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全市建成妇女合作经济组织1306个,巾帼科技指导队6165支。同时注重宣传引导,先后召开全市妇女创业 就业动员大会、助推大会、现场推进会和创业女性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进行广泛动员、全面部署、集中推进,在全市营造了妇女“创业立业光荣、加快发展有为”的浓厚氛围。
二、着力强化三项措施,切实推动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协调政策资金扶持妇女创业。各级妇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妇联、财政部、人保部、中国人民银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把开展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多方协调,积极运作。截至目前,已为全市l280名妇女申请贴息贷款,发放贷款8818万多元。另外,市妇联先后两次与市农信社、潍坊银行、市邮政储蓄银行、谊达担保公司联合出台信贷担保助推政策,有效破解了妇女创业资金难问题。今年,市妇联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全市l06个镇、社区、企业和单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又联合市8家金融单位出台《关于深化巾帼创业信贷担保助推行动的实施意见》,妇女贷款享受最低利率和担保费下调50%的最大优惠。目前,全市妇联系统共协调发放贷款3.6亿元,仅潍坊银行发放“巾帼之约”授信额度就达7580万元,帮助妇女新上项目704个。“信贷担保”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妇女创业的“启动器”、企业转型发展的“润滑剂”。
二是打造绿色通道助推妇女创业。市妇联将今年定为 “服务企业发展年”,把深化妇女创业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加大对“信贷担保”工作的督查落实力度。大力发扬“一线 工作”法,联合市金融办及五家银行和两家担保公司,定期深入县市区、企业召开调度会、银企对接会,现场解决困难,破解资金难题。积极配合金融机构认真做好贷前项目筛选、贷中担保服务、贷后跟踪回访等工作,突出妇联信誉,开通“巾帼创业直通车”,实行“个人贷款申请一妇联登记审核--银行和担保公司考察一发放贷款”一条龙服务,实现银行放贷和妇女创业“大提速”,确保每笔贷款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协调项目岗位帮助妇女就业。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引导女企业家和龙头企业,将加工企业和车间建到镇(街道)和社区,引导农村妇女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仅女性创业者在镇街设立的企业就达3700家,吸纳妇女劳力7万多人,形成了一大批“庭院工厂”、“炕头车间”,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发展。市县两级妇联还建立了妇女创业项目库,开展项目洽谈活动,向社会推介妇女创业项目409个。各级妇联联合人社部门大力开展“春风送岗位”、“妇女就业促进月”活动,举办了27场庆“三八”妇女专场招聘会、妇女创业项目展示和女大学生专场招聘洽谈会,16200多名妇女找到了新岗位。依托市县两级“大姐”品牌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组织培训月嫂及家政服务员,将妇女就业空间向家庭领域不断拓展。
三、协调社会资源,有效支撑妇女创业就业
一是发挥巾帼创业基地和创业导师队伍的作用。利用见习基地特星集团旗舰店落户潍坊的有利条件,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培植了全国及省市级巾帼创业培训、见习、示范基地139个,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帮助和支持。省级巾帼创业培训基地——潍坊火鸡科普示范基地,培训妇女l.6万人,扶持带动养殖户4909家,在全国建立42家分基地,带动l0万妇女走上致富路。发挥巾帼创业导师队伍的作用,组织他们与创业妇女结成帮扶对子,开展针对性指导服务,增强帮扶实效。组织创业导师进高校、进社区、进村镇,举办“巾帼创业大讲堂”61场,l万多名妇女直接受益。通过开展宣讲活动,传授创业经验,进一步引导广大妇女转变创业就业观念,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创业活力。
二是发挥各级女企业家联谊组织和妇女劳动力转移机构作用。组织女性创业者先后到江浙沪、北京、宁夏、内蒙 古、台湾等地区学习,到清华、北大举办企业管理高端培训,帮助女企业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会员企业到陕西、山西、云南、广西、黑龙江等地招工洽谈,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妇女发展合作论坛、乌洽会、鲁台会等,举办妇联系统民营经济发展现场点评会,参观“三区”发展大势,帮助女企业家开拓眼界、提高境界、做大企业。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妇女劳动力转移机构,推广高密市妇联“企业+加工点+农户”的妇女劳力转移模式,做到 跨区务工外输一批、龙头大户吸纳一批、鼓励创业安臵一批、加强协调引进一批,着力构建劳动力转移的“立交桥”,促进了妇女非农产业收入。
三是发挥各级妇女创业就业协调组织的督查考核作用。潍坊市成立了市委分管领导挂帅,市妇联、人社局、中小企业局、有关金融担保机构等组成的妇女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妇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妇女创业就业问题。县、镇、村也成立相应机构,各级将妇女创业就业作为考核的重要分值,与全市创业就业工作同部署、同调度、同落实、同考核,在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妇女创业就业良好氛围。结合部门职能,把成员单位职责进行量化,建立制度,定期督查,确保各部门齐抓共管。各级妇联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妇联主席亲自抓,责任部室和责任人具体抓,并注重培养宣传树立妇女创业就业先进典型,2010年以来,全市选树365名妇女创业先进典型,带动越来越多的妇女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在全市形成了“人人有技能、家家有产业、庭院变工厂、客厅变车间、人人挣大钱”的妇女创业就业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1 发展特色农机, 提供个性化农机服务
1.1 发挥农机装备优势, 扩大代耕服务范围
主要是由季节性代耕向全程代耕推进, 由小范围代耕向整村整乡代耕推进。旱作区重点推行全过程代耕, 水田区重点推行水稻育秧、插秧和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代耕。大力拓展土地承租经营范围, 推进以乡、村为单位的整体承租经营, 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 发展畜牧业和非农产业,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拓宽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场县共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的路子, 创新运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 提高农村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
1.2 畜牧和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取得新发展
近年来, 农垦系统引进成套饲料调制、喂料机械和挤奶机械, 推进了小区、室内饲养机械化、自动化, 提高了畜禽饲养水平和科技含量。普遍建立了机械化挤乳站, 基本杜绝了人力手工挤奶, 保证了奶制品质量;通过推广牧草生产机械、青贮玉米收获机、奶牛饲料全自动搅拌饲喂机, 基本上解决了玉米收获机械化问题。
1.3 农机购置更新多元投入机制初步形成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作业市场的扩大, 极大地提高了垦区农机更新速度和职工购买农机的积极性。随着垦区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引导、地方与垦区财务扶持和职工投入为主体的农机购置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和完善。
1.4 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我省充分发挥农机化程度较高的优势, 积极开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 组织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到周边市、县、村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如2005年, 我省垦区9个分局有65个农场出动大马力拖拉机2525台和联合收获机1476台, 到全省10个地 (市) 的27个县 (市) 完成农机跨区作业927.5万亩。近4年来, 黑龙江垦区农机跨区作业累计达2000多万亩, 惠及65万农户。
1.5 农机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深化农机改革, 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技术推广和服务为一体的农机管理体制, 形成了产权多元化、经营自主化、模式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的农机经营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开展“农机管理标准化”、“农机质量安全年”等活动, 加强农机队伍技术培训, 推广应用现代信息化工具和手段, 进一步提高了农机化管理水平。
2 推进垦区农机化工作的创新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农机化发展, 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心, 以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切入点, 大力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 加快农机作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步伐, 发展节约型农机化,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全省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认真落实中央对农机化扶持项目
各地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购机积极性的同时, 做好评议和解释, 按照有关方案开展好组织实施工作。今年准备利用国家购机补贴资金, 重点扶持10个水稻县组建农机作业协会试点, 资金额度提高到70万元。其它项目待中央给我省的资金确定后, 再组织实施。
2.2 深入推进农机标准化生产
要实施目标管理, 加强指导和监督, 以深松整地和水田整地为突破口, 狠抓农机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抓好春耕生产。针对我省常年气候特点和去冬今春的降水情况, 各地要深入基层加大对春耕生产的调研力度, 按照作物品种和土壤墒情, 结合各地的耕作要求, 拿出分类指导方案, 确保在春耕生产开犁前, 做好技术、物资、人员、机械等各项准备工作, 以充分发挥机械化在抗灾保春种中的作用。
2.3 加强农机监督管理
一是要加强法规建设。省里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化促进法》和《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要求, 结合一年来的执法实践经验, 在今年上半年出台《黑龙江省农机生产备案管理规定》、《农机销售管理规定》、《农机维修管理细则》、《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办法》、《支持推广农机产品目录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 进一步完善农机管理法规体系。各地也要进一步宣传贯彻两法, 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推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落实农机化促进政策, 搞好农机配套法规建设, 结合农业和农村的中心工作, 出台农机管理具体措施。
二是要依法加强对农机作业、农机销售和农机维修三大市场管理,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深入贯彻《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农机作业质量监督员的作用, 建立农机作业质量档案, 出台具体措施, 整治农机作业市场。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农机销售和维修市场的技术条件管理, 与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部门协调配合, 打击农机生产资料市场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行为,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今年下半年要对农机维修和销售厂点全面开展技术条件验收检查, 换发技术条件合格证, 对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全面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2.4 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
各地要把农机作业合作社作为农机化新技术示范基地, 搞好新式大型机械配套, 积极推进粮食作物农机化关键技术推广, 扩大试验示范面。同时, 各地要积极参与到本地农业示范区、示范带、科技园区等方面的建设, 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以及大豆、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和青贮玉米机械化等项技术的普及推广, 以及节能型农业机械和农机标准化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 积极引进和试验玉米收获机械, 务必在点上有所突破, 在面上取得成效。另外, 各地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机推广机构, 充实技术力量, 保障工作条件, 使农机推广体系在改革之年得到必要的完善和提高。
2.5 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
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加强农机安全技术服务和监督检查力度, 实行目标管理, 责任到人,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一是抓好配套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建设工作。将《农机事故处理规定》列入立法计划, 制定农机安全监测费和驾驶员考试费标准, 以及农机违章处罚法律文书和机务管理制度。
二是抓好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各地要加大清理黑车非驾力度, 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三是提高监理装备水平。各地要积极筹集资金, 装备移动检测设备和其它业务必须的办公设备, 提高监测水平和服务能力。
3 结语
总之, 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 多方协作, 形成合力,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加快农村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机械化起着基础性、先导性、载体性和保证性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垦区,农机服务,农业机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宏.浅谈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家之友, 2010, (7) .[1]李学宏.浅谈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家之友, 2010, (7) .
一、福州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2015年9月,福州市政府印發《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实施意见》。半年来,福州主城区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加快构建、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双创之星”不断涌现、一批众创空间孵化项目破壳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雏形已现。
(一)积极构建创新创业载体平台
一是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目前,福州市创新园、创业大厦、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和众创空间已建成投入运营32家,建筑面积17.81万平方米。二是开展众创空间认定授牌。组织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申报省、市级众创空间认定,其中包括推荐“云端创咖+”等3家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以及其他省市级授牌。三是加强示范创业创新中心建设。依托落地高新区创业大厦、万福中心的一批众创空间设立的福州高新区海西创业基地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创业创新中心。
(二)开展创新创业交流活动
一是依托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培育福州市创新创业团队。2013年以来,福州市逾300家来自福州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和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企业(团队)参加三届福建创新创业大赛,比赛综合成绩和吸引投资金额,均居省内首位。二是依托国家、省创新创业人才的评选,打造福州市“双创之星”。2014年、2015年福州市共有9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名单,35人入选省第一批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8人入选第一批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人数均居全省首位。
(三)加快推进园区企业创新创业
福州高新区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快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福州高新区自主知识产权奖励办法》等扶持政策,推进福州高新区建设国家级LED国际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等,积极创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福州高新区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吸引台湾青年入园创新创业。
二、困难和问题
(一)载体建设发展不均衡,主城区好于县(市),硬件好于软件
目前,福州市已建成运营的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平台主要集中于城区、高新区和闽侯、福清、闽清。从功能上看,一些众创空间还停留在提供场地和硬件设施层面,无力提供创业辅导、项目推介、创业融资、项目市场化运作等专业服务;从总体上看,多数众创空间专业化运营能力不强,创新创业载体工位使用效率低,“双创”人气氛围不够浓厚。
(二)“双创”工作服务机制落后于市场需求,扶持政策欠精细,信息不对称,导致部分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落地难
一是政策措施政出多门,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资源条块分割,使得创新创业的政策散落各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二是部分单位落实扶持政策“雷声大雨点小”,政策的推动和落实尚未到位,资金配套没有跟进。三是信息不对称,政策宣传不到位。受调查企业中只有28家企业表示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75家表示基本了解,37家表示不了解。四是政策扶持欠精准,未能为创业团队、初创企业提供创业资金支持。
(三)创新力量薄弱,创客成长能力不强,众创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
一是创业者科研创新能力、创业融资和营销经验不足。创业人群以高校毕业生为主,少有高校教师、海归人士。二是“双创”的金融服务欠缺,福州尚未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增加了创业成本。三是缺少高端运营机构。大多数众创空间主要以提供网络空间工位和公共会议室等硬件低端服务为主,缺少国内外高端众创空间运营机构提供创业辅导,其组织方式多数表现为简单集中而非思维聚合,且存在同质化倾向,专业特色和主攻方向还不明显。
三、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席会议机制,着力引导众创空间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鉴于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孵化的项目多为科技创新型项目,建议将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席会议办公室挂靠市科技局,由其负责全市“双创”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委人才办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事项,开展创新创业政策的调查与评估,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建议市科技局、市发改委要把握好各县(市)区众创空间建设的节奏和数量,防止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现象,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福州品牌特色的叫得响的众创空间。
(二)建立完善“三级协调”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双创”企业困难问题
一是建立完善“三级协调”服务机制。第一级由各众创空间负责,要为入驻企业解决政策咨询、创业辅导、项目培育、风投对接等服务,同时汇总各众创空间提请省市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提请市科技局牵头协调解决;第二级由市科技局负责,应主动发挥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积极帮助“双创”企业解决问题,或及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第三级建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即建立定期协调例会机制,定期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协调会。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创业创新。建议对众创空间适当给予财政补贴,尽力减少初创企业的运营成本。制定详实的考评办法,并在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双创”典型案例。三是做好对接服务。政府部门要为众创空间与科研机构、高校、律所、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对接牵线搭桥,鼓励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等面向众创空间开放,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人才交流、人才培训等,分享经验、提供帮扶,引导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鼓励政府部门采购福州“双创”项目成果,推广使用创新产品,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三)加强财政资金引导,鼓励社会投资,深化融资服务
一是建议市财政出资设立天使引导资金,探索政府、基金管理人、社会资本三方共同投入:20%、10%、70%联合成立天使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初创的创新创业企业。二是深化工商融资服务。通过进一步深化股权质押登记,支持以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域名权等知识产权出资设立创业创新主体,盘活企业资产,突破初创企业融资难的发展瓶颈,激发众创空间企业的创新活力;积极探索股权众筹融资注册登记,搭建股权众筹平台,为众创空间的创客们提供股权众筹融资服务;以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为平台,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并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对企业的登记信息、质押抵押信息、年报资料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三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和流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微企业量身订制特色金融产品,给予适当优惠的贷款利率,并形成长效的支持机制。四是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层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众创空间顺利运营。
(四)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
一是建议工商部门尽快出台配套众创空间登记注册的实施办法,对其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等以往界定含糊的登记事项进行明确,以此明确众创空间的行业属性和服务特点,使众创空间作为明确的市场主体获得“法律化”、“制度化”的身份认可;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降低审查要求,积极落实“一址多照”政策,鼓励盘活和利用闲置的商业用房、工业厂房、物流仓库等注册为企业住所,降低众创空间运营的场地成本。二是建议市、县(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为众创空间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办证和政策咨询服务。实行“一个窗口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安排专人为进驻众创空间的企业统一办理营业执照,积极深化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帮助入驻众创空间的企业及时办理各种手续。
(五)着力解决政策创新“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依托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实施意见》,提高针对性、操作性。一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细则,精准扶持。整合扶持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将教育、人社、科技等部門相对独立的创业指导体系、创业孵化体系、项目支持体系整合起来,发挥现有政策的叠加效应。二是对市政府各部门惠企政策进行梳理归类,汇总政策信息,通过“智慧福州”网络平台,或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统一发布。三是市科技局牵头,建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定期走访众创空间的工作机制,以畅通众创空间运营商、创业企业、创客与政策决策层的沟通渠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四是市政府办牵头,市科技局、市效能办配合,加大对政策在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市)区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问责力度,坚决整肃懒政、怠政等不作为行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过程中的“中梗阻”,确保这些惠企好政策能尽快落地,让众创空间运营商和创业者得到实惠。
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在当前构建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背景下,妇联组织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妇女群众工作,不断创新妇女维权维稳工作,积极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要从把握“度”、找准“点”入手,对推进妇女维权维稳工作展开理性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一、增强捕捉舆情的敏感度,找准工作切入点,促使妇女维权维稳工作针对性更强
持从源头入手,通过改进方法、畅通渠道、提升能力等举措,增强捕捉研判妇女舆情的敏锐度和准确率,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路线,重心下移,深入调研,把解决妇女思想问题与推动解决妇女群众“三最”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发挥妇女群众的主体力量作用,在与妇女群众、广大家庭的良性互动中,及时收集报送影响基层稳定的隐患和苗头性信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畅通维权服务的渠道途径。老河口市综治委将妇女儿童维权和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综治目标考核内容。老河口市妇联通过加强与公安、司法、法院等部门合作,建立了妇联干部陪审员制度,建立了司法行政与妇联维权工作协调机制。设立了“110”家暴报警中心、家庭暴力伤情司法鉴定中心,开通了12338维权免费热线,建立市、乡、村(社区)三级信访维权网点,实现了100%的村(社区)按照“三有三上墙”标准建立维权服务站的目标,形成上下级衔接、纵横联系、专兼职结合的信访维权工作网络。2011上半年,老河口市妇联系统共接访妇女儿童维权案件24件,解决24件,结案率为100%。老河口市妇联将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稳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工作,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为特困妇女、儿童开展爱心救助,组织妇女参加防癌保险,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为妇女儿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当好妇女的“娘家人”和儿童的“保护神”。
提升自身的专业服务水平。近几年,老河口市妇联先后举办心理咨询师培训、妇女权益保护岗位社工干部培训等班次,妇联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加深了与妇女群众的交流互动。同时通过升级改版河口妇女网、开通政务通推进妇联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妇联工作的质量效率。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重视妇联干部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妇联工作信息化建设,做好“全媒体”时代妇女舆情的引导工作和网络热点的应对工作。
二、挖掘调解矛盾纠纷的深度,找准工作突破点,促进妇女维权维稳工作实效性更高
坚持大维权理念,立足基层,深入家庭,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搭建切实有效的维权平台,努力提高维权维稳工作实效性。
依托维权力度,注重维权实效。为了进一步提高妇女参政议政水平,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女干部的培训选拔工作。一是完善妇女人才库,了解掌握妇女干部情况,健全档案,积极储备;二是强化培养,协助市委组织部门加大培养女干部的力度,组织优秀妇女干部参加省市妇干培训,增强女干部的内在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三是把握机遇,及时推荐,抓住换届的契机,积极主动地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女干部。
依托宣传教育主阵地,使基层妇女维权理念深入人心。为使维权工作深入人心,市妇联始终把加强对维权工作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会议培训、广播电台、网站、挂横幅、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妇女享有权益的宣传,提高社会群体对妇女维权工作的认识。利用普法宣传日和妇女维权宣传周等时机,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刑法》、《婚姻法》、《劳动法》等各种法律知识,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妇女维权知识。
依托综治工作平台,切实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依托综治办、司法所等相关部门与市妇联联合组建妇女维权站,协调各职能部门力量,实现由说服教育式的妇联独家维权向社会维权转变。同时市妇联充分发挥基层综治工作平台的作用,密切关注、及时发现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综合运用教育、疏导、服务、调解等办法,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拓宽参与平安建设的广度,找准工作结合点,促进妇女维权维稳工作覆盖面更广
市妇联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维权维稳、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实践,大力推进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维权工作,注重强基固本,从源头维权入手,抓妇联队伍建设,全方位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培训。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市妇联建立了信访接待、信息反馈、带案下访等工作机制,完善日常管理,做到有信访工作机构和人员、有工作制度、有维权咨询电话、有工作记录。综治维稳委还将妇联信访、婚姻家庭及邻里纠纷排查化解、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平安家庭创建、妇女普法宣传等工作纳入大综治工作范畴。法院、公安、司法、民政、农业、计生、土地和妇联组织等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本部门的工作优势,合力推动解决妇女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形成了资源共享、协作配合的基层妇女维权服务网络。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中,坚持抓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目前全市10个乡镇办都有妇女维权室,平安家庭创建面已达100%以上。二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妇女维权工作方式,把妇女维权工作作为乡镇妇联工作的重点加以落实,对信访案件实行“首接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对特殊案件必须进行回访,使许多矛盾纠纷在乡镇及时化解。村级妇代会积极发挥作用,采取交心谈心、文艺表演等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大力倡导邻里和睦、家庭平安、婆媳关系融洽的良好社会风气,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主动配合村“两委”帮助解决家庭矛盾纠纷,使农村妇女群众的维权意识得到增强,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妇女维权工作实践。三是加强维权队伍建设。做好基层妇女维权工作,必须有一支坚强有力的妇女维权队伍。以村“两委”换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平安河口创建为契机,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妇女维权工作,社区成立综治维稳协会,集中进行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等宣传培训,开展法律宣传、维权服务进村镇、进社区活动,组织法律志愿者、法律工作者深入到基层进行具体指导。部分村组成立了妇女维权互助小组,为村镇、社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强化社会协同的力度,找准工作着力点,促进妇女维权维稳工作环境更优
充分整合党委政府、女性社团、志愿者等各方资源,凝聚、发挥全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努力营造妇女维权维稳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当前,随着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日益推进,人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也随之出现许多变化:工作对象更加复杂,工作责任更加重大,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领域更加宽广,工作益率明显加快,工作标准越来越高。适应这些变化,需要人大办运用创新性思维,敢于打破常规和经验的束缚,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断拓展新思路,创造新方法。针对晋宁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实际,人大办工作重点应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突出工作重点,实现调研工作向善于抓大事、谋全局、当高参的转变
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人大办的重要工作内容。能不能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仅影响着权力机关议事决策的水平和依法监督的效果,而且体现着权力机关整体形象和人大干部的工作作风。所以,人大办在抓好行文、办文的同时,应把调查研究工作放在文字材料工作的首位,努力通过调查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策提好建议,当好高参。
1、精心选择调研课题。人大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议题广泛,如果不加选择,而只是按单位或领导的指令而行,或者走马观花,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很难取得好的调研效果。目前,县级人大办人员力量有限,由于人少事多,加之素质参差不齐,更决定了调研的议题选择必须少而精,要着力在出精品上下功夫。具体而言,议题的选择,一是要把握人大工作规律,善于分析、判断人大工作发展的总体方向和阶段性特点,抓住人大自身建议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开展调研,使调研课题体现重大性。二是根据实际情况,找准人大工作与县委、政府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开展调研,保证人大工作与党委合拍,与政府合心,使调研课题体现地方性。三是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使调研课题体现群众性。
2、科学把握调研方法。首先,要改进调研队伍的组织,人是调研中最关键的因素。人大调研要真正做深做透,必须走人大调研之路,即:在队伍的组织上不仅依赖于人大机关的力量,而且要根据调研内容的不同,吸收部分职能部门的专家进调研队伍;要善于与县委、政府的“两办”、“两室”合作,共同开展调研;必要时也可以邀请基层单位的人大代表参与调研,努力使调研队伍做到兼容并蓄、结构合理、工作有力。其次,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展调研。调研之前,要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法规,确定调研重点。调查中,要注意采用点面结合、好差结合、明察暗访、上下联动等调研方式,提高调研的真实性、全面性和代表性。要注意借助新闻媒体、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和宣传工具开展调研,扩大调研的信息来源。第三,要走群众路线。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力求全面、客观地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注意把听取汇报、实地考察与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既听取“一府两院”和机关职能部门的汇报,又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既注重面上情况的了解,又深入基层抓住典型。
3、高度重视成果转化。开展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根据调研内容的不同,调研成果的转化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问题性调研,要讲求实效性,及时将形成的调研报告分送主任会议组成人员,以引起常委会领导层的重视,也可以将调研报告以参阅件的形式印发常委会会议,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参考。若问题比较重大,也可以经主任会议同意,将调研报告分送县委、政府相关领导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使调研成果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发挥作用。对经验性调研,确有推广价值的,可以简报等形式印发基层人大和相关部门,供其在工作中参考。条件成熟的,还可形成经验文章向上报送,扩大影响面。对探索性调研,要客观分析调研建议的客观性和可行性,以内部参阅件的形式提供给人大常委会领导传阅,帮助开阔思路。同时,可以积极向外投稿,以引起共鸣,早日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二、强化效率意识,实现服务工作向外、全方位服务的转变
人大办作为人大常委会的综合服务机构,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重要职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大办要不断强化服务观念和效率意识,理顺关系,加强管理,为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1、注重协调,建立畅达的沟通机制。一是要加强人大常委会机关内部的综合协调。人大常委会机关内部的协调主要是三个方面,即:与常委会领导之间的协调、与人大机关各委室之间的协调、办公室内部的协调。与常委会领导之间的协调,主要是指在开展各项工作前、中、后及时向领导汇报,通报信息,听取指示。在安排政务活动时,注意统筹兼顾,避免“遗漏”或“撞车”,保证领导之间的工作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人大机关各委室之间的协调,主要是指各委室在落实常委会的决策事项和领导工作安排的过程中,由于各委室的工作重点和层次要求不同,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为此,办公室要主动牵头做好协调。对涉及部门多、环节多的重大问题,通过召开协调会等途径,本着求同存异,顾全大局的原则抓落实,属于需要领导出面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请示汇报,做到既解决问题,又尊重各方面的意见。办公室内部的协调,主要是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并采取责任制等手段,充分调动办公室工作人员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二是加强与同级党委、政府、政协、“两院”的协调。常委会的重大活动事前向县委报告,遇到与县委重大活动有冲突时,及时掌握情况,并向常委会汇报,有序调整,不打乱仗。对常委会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的意见,积极当好“二传手”,主动加强汇报、联系,需要县委、政府等机关出面的及时协调,争取支持,以促进常委会的决策事项和工作意图顺利施行。要注重建立健全工作联系制度,形成与县委和“一府两院”勤联系、常交流、多协商的工作机制,管道融洽、和谐的外部工作环境。三是加强与各级人大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真正做到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特别是处理与乡镇(街道)人大的联系方面,既要加强工作指导,又要通过开展视察、调查、评议等形式加强工作联系,既要加强工作监督,又要通过邀请其负责同志列席有关会议等方式加强情况沟通。
2、加强督查,建立有效的跟踪机制。督促检查是落实决策的重要手段。人大决策是依法决策,决策一旦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各级各部门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作为决策督查的主要部门,一方面,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常委会的重要工作部署,主动督查,跟踪问效。既要查工作进度,又要查实际成效,确保决策事项落实到位。在督查中,要注意把握决策实施过程中的新动向,及时发现新情况,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促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对无故施延执行或执行不力的,要发出督办函,限期办理。要不断改进督查的方式方法,不仅要听机关部门汇报,查阅相关资料,更要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深入现场亲身感受。另一方面,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通过督查,将各级各部门贯彻执行常委会决议,决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收集向常委会反映。对督查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经验要认真总结推广。
3、关注细节,建立规范的运作机制。细节决定成败,服务工作往往是在细微处见功夫。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必须建立一套有章可循、责任明确、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工作规范。要规范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大力提倡诚实、诚恳、诚信,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时刻检点自身行为,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拿的不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规范工作标准。办公室要把工作标准定位在争一流,创精品,有先必争上。要抓好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标准,用制度和标准去落实和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和行为。对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标准,要认真坚持;对于现有制度和标准不严密或不完善的,要补充完善;对于缺乏制度和标准的,要抓紧建立,使各项工作职责分明,有章可循。要规范办事程序,办公室工作就像新产品生产过程中运转的工艺流程,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要出废品,要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目标体系、周密清晰的执行责任体系和严格高效的考核监督体系,使人人肩上有指标、有责任、有压力,确保程序顺畅、环环相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运转。其次,着力改进服务方式,在服务人代会、常委会和主任会议过程中,要注意在主动服务和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从单位执行领导指示,上传下达,被动接受任务向积极动脑筋,主动提建议,超前方案,全面搞服务方面转变,行政接待工作,要全盘考虑,实施方案要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尽可能不出现一丝纰漏。对待群众和代表的来访,要热情接待,认真受理,坚决杜绝衙门作风和官僚习气。第三,要励行节约,量力而行。加强财务、办公物资、接待和车辆的管理,按章办事,规范动作,杜绝在工作中花钱大手大脚,作风上大大咧咧的现象,反对讲排场,摆阔气,要处处精打细算,节省开支。
三、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宣传工作向依靠各方力量协同作战的转变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是当前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将是人大机关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就宣传工作现状而言,工作力量薄弱、宣传深度不够、信息扩散范围有限始终是困挠人大宣传工作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从改革机制入手,努力构建大宣传的工作格局。
1、不断提升宣传品位。在宣传内容上,既要坚持对“三会”及日常工作和活动的宣传报道,又要加大对人大及其常委行使职权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报道,还要有重点地对个案监督、代表建议办理、代表履行职责、信访案件督办等内容进行跟踪报道,提高宣传效果。在宣传体裁上,不仅限于消息、通讯、报道等,还可以通过小说、戏曲、电影、电视等多种方式反映人大工作,提高人大宣传的辐射力。在写作技巧上,要有记叙、议论、自摘、特写等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技巧的完善,融人大宣传工作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身,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2、不断充实工作力量。县人大宣传工作的主要力量往往是人大机关研究室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面对日益繁重的宣传任务,仅靠这股力量远远不够。要使人大宣传在质和量上有新的突破,必须在工作力量上进行调整充实。一方面,要建立与新闻媒体、党委宣传部门的广泛的联系制度,将人大宣传工作列为其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安排专门的板块、专栏、时段刊登或播放人大制度方面的内容,并确定专人负责采编。另一方面,要发挥基层人大密切联系群众和代表的优势,将基层人大干部作为宣传工作力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还要抓好对宣传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和实践锻炼,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海外党建工作总结
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海外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海外项目党的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海外党建工作模式,努力把海外党组织建设成为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线战斗堡垒,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海外项目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组织设置,加强海外项目党组织建设。一是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建立到哪里。在组建每个海外项目之初,公司党委注重合理调配党员,并按照“两同时”原则(在组建项目部的同时建立党组织;在选派项目管理团队的同时明确党组织负责人),依据海外工程项目规模大小和党员人数合理设置党组织。
二是畅通海外项目信息化交流渠道。在印度W项目中,公司党委积极推动,在项目部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互联网系统。针对境外项目远离本土、联系不便的特点,大量使用电子邮件、QQ、微信等网络手段,采用网上沟通方式加强与海外项目党组织的联系,及时掌握活动动态,释疑解惑,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公司党委还建立了网上党员教育学习的平台,推动了海外党建工作的信息化。
三是夯实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对海外项目指导,要求各海外项目党组织按党内重大活动与国内同步,日常活动因地 1
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开展党建工作,做到活动标准不降低、组织程序不缺失、理论学习不间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海外项目都与国内总部同步开展,同步推进。公司党委把党建工作作为海外项目团队绩效考核和年度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对海外项目团队业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公司分管业务工作的领导到海外项目上,除检查生产经营外还要检查党建工作,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
(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聚项目推进的强大合力 一是创新开展创先争优项目化活动。印度、科特迪瓦等海外工程项目部在党支部领导下,以共产党员为主体,带领广大积极分子和员工群众,围绕项目生产任务目标进行的有预定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的争创先进活动。项目党支部把项目的中心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党员,促使党员干部带头立足本职、履职尽责,有力地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与项目中心工作的有效结合,成为了提升海外项目党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品牌工程。
二是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科特迪瓦项目部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中电建纪委《国际业务廉洁从业教育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座谈会情况报告》精神,深入开展廉洁文化教育,通过观看廉洁警示教育案例片等方式,关键岗位均接受廉洁教育。强化一岗双责,保证廉政责任制在工程项目部的落实。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海外项目发生大的经济问题,也没有 2
出现一例行贿、受贿等有损中央企业声誉,有损中国形象的案例。
三是激发海外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坚持把对在海外工作的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对员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作为加强海外项目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及时将相关学习资料通过网络传递给海外项目,用理论武装党员头脑,使广大党员时刻牢记自己不仅是企业的一名员工,也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增强海外党员和员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印度W项目中,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到项目现场调研时,亲自作党课报告,动员广大党员和员工发扬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神,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科特迪瓦项目中外业勘测中,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常驻项目现场,做好后勤保障,协调外部环境,理顺工作关系,凝聚工作合力,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是开展适应海外项目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海外项目广泛开展党员联系员工活动,以党内创先争优带动项目全体员工创先争优,形成了齐争共创的良好局面。印度W项目党支部在项目进入施工攻坚阶段时开展的“党员先锋工作”,项目团支部在1号机组并网的攻坚阶段开展的“青年突击队”活动,科特迪瓦项目开展的“党旗在海外高高飘扬”等主题实践活动,都对项目生产经营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是树立典型,着力打造海外项目党员示范工程。注重指导和帮助海外项目党组织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与作法,培 3
养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以推动海外项目党组织建设带动项目生产经营管理,努力打造一批党员示范工程。印度W项目党支部获得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支部。2012年,印度W项目获得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工程总承包金钥匙,这也是中国电力设计企业第一枚海外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
(三)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人为本,提升战斗力。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节假日,公司领导会到现场与大家一起过节,并通过送鲜花、贺卡、慰问信等方式向每名海外员工家属慰问。所有海外项目建立均文体活动室,利用节假日组织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开通海外员工与家庭联系热线电话,建立休假制度。为预防控制流行性疾病危害员工身体健康,还为每个海外项目配备了随队医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二是锻炼队伍,提升竞争力。在印度、科特迪瓦等不同区域,项目党支部编写了出国人员培训教案,并组织进行业务、企业文化和外事纪律培训,帮助出国人员提升业务技能,了解所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利用工余时间经常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和外语培训班,促进了海外员工队伍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三是树立形象,提升影响力。各海外项目党支部按公司视觉识别系统规范项目形象宣传,努力做到安全、环保、文明施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回馈当地社会,逐步推行用工本土化,帮助当地居民就业,参加当地的捐资助学、抗灾等公益活动,树立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四是加强交流,提升凝聚力。针对外籍员工的教育管理,项目党支部倡导和灌输“中外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不断引导员工“看中国企业为当地做的贡献,看给社会办的好事,看给自己家庭带来的变化”,增强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2008年汶川512地震后,印度W项目中外籍员工,主动向项目部负责人提出,要向四川受灾群众捐款,这也体现了项目团队良好的凝聚力。
二、海外项目党建工作的初步成效
一是提升了党员队伍素质。通过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海外项目党员的党性观念不断增强,为国争光、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也不断增强,他们扎根海外、默默奉献,涌现了一批优秀党员代表。印度W项目土建主要设计人常显勇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科特迪瓦项目常务副经理黄祥纹同志获四川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
二是打造了国际品牌工程。以党内创先争优带动项目创先争优,促进项目工程各项管理工作和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印度WPCL项目获得业主签发的最终验收证书,摘取全国电力设计行业第一枚海外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承担的印度贾苏古达燃煤电站项目获印度国家节能一等奖,印度玛鲁喇独立电厂是印度第一台实现满负荷运行的循环流化床机组。
三是培育了国际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通过海外项目党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一大批国际经营人才在学习实践锻炼中成长起来,为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赢得后续市场奠定了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总结海外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海外项目党支部工作手册》。
二是创新活动形式。依据项目所处环境、党员队伍的特点,探索与项目参建的其他单位联合开展活动的方式。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依托海外项目传播公司品牌,以促进项目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1 把握鉴定事业发展方向, 将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力、促进就业, 作为鉴定工作高擎的旗帜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国家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制明晰, 淘汰了过去的职工技能教育由企业自我设计、自我培训、自我考核、自我鉴定的方式, 转向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提供服务, 由政府认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实施鉴定, 进而, 改变了企业自身培训和鉴定的局限性, 能够更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和认定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 敦促企业正视在这方面存在的差距, 积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宏观讲, 这个体制可以保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权威性, 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性、科学性, 较为准确地反映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及分布状况:从微观讲, 有利于企业加强劳动管理,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进一步交流。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紧密围绕促进就业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两大主题来开展, 各级人事管理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职业技能鉴定事业, 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 积极关注和跟进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对人力资源能力结构及供需状况提出的新要求,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大力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具体到当前的工作, 就是贯彻落实《促进就业规划 (2011-2015年) 》 (国发[2012]6号) 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0-2020年) 》 (中组发[2011]11号) 文件精神, 大力加强和改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有效的提升产业大军的素质。
2 坚持和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规范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和完善工作现场的考核方式
国家职业标准是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唯一标准。根据某一职业 (工种) 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材料等特点, 对劳动者所从事相应职业 (工种) 不同层次、等级的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是认定其职业能力以及开展培训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岗位规范是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职工上岗提出的技术能力的职责要求。如果企业职业技能鉴定不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准, 每个企业确定的培训和考核内容就大相径庭, 鉴定的结果就不一致, 就难以体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权威性, 就失去了对劳动者职业技能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同样地, 如果不结合企业岗位规范, 也容易造成培训考核工作与实际生产相脱节, 就达不到促进企业职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 促进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提高的目的。因此, 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能自设门槛, 不能放低要求, 必须坚持以国家标准为基准不动摇, 同时结合生产岗位技术要求, 合理确定和安排考核和培训的内容, 从严要求, 认真把关。
实事求是的看, 企业的生产 (经营) 实际状况不同, 生产工艺、设备及产品质量要求也不同。因此, 职业技能鉴定要与企业生产 (经营) 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将考核的过程贯穿到生产 (经营) 活动的每个环节中, 与职工实际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相对应。这样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职业技能鉴定成本, 突出考核的实用性、灵活性、准确性。
3 坚持和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机制, 切实服务于企业发展和职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建立、培育劳动力市场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要保证这一制度被企业认可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就必须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政策与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 不搞表面文章。因此, 要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将职业技能鉴定真正纳入到企业劳动管理的具体工作中, 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用工制度衔接起来, 统一起来, 指导企业建立与岗位相对应的技术等级、工资标准、形成目标性激励机制, 让职工充分了解, 看到自己提升素质应该达到的目标, 激发广大职工刻苦钻研、学习技术、提升能力的积极性。
市场经济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迫使高职院校要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相应地,在学校规模、教学质量、硬件方面应加大投入,以改善自己的环境、提升自己的品位。各学院在凸形的多元化经济组合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显得尤为重要。预算管理把资金优化安排在各项教学任务之中,完成好教学任务,是高职院校的一大举措。
一、指导思想
建立激活型、节约型,有责任心的预算管理机制。
(一)激活型预算管理机制
激活型预算管理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设计一套预算管理体系,刺激、鼓动各部门和个人努力完成任务,超额完成任务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效益(即效益与部门和个人挂钩的一种新型分配方式)能充分体现部门及个人的能力价值和优秀、合格的产品价值。
(二)节约型预算管理机制
节约的概念众所周知,节约也是中国人的美德,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和物质资源,做到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升油,不乱开支招待费,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物质消耗有计划,固定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固定资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和间接为教学服务的设备及建筑物。爱护固定资产有两层含义:1.平时存放设备有保护物,如:能存放在室内决不存放在室外,保持设备干净。2.在操作过程中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有的专业性较强的设备,(如仪器设备等)必须由专业老师操作,其他人不得操作,因此要防止操作不当带来的损失,例如:汽车必须是配置的专人操作驾驶,谁开车就必须谁管好车,也不得随意借给无证开车的人使用。在预算管理中部门及个人必须遵循节约有奖,浪费罚款的原则执行预算。
(三)责任心预算管理机制
责任心预算管理机制是指部门责任人对内部预算指标从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及执行结果要全面负责,而且要有有效的措施进行跟踪监督。在年度个人考核中,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与部门负责人挂钩。
二、总则
总则包括经费预算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统筹安排,收支平衡”的原则。指标分为综合指标和部门及系部指标,分块核算,财务处分一级二级核算的原则,设置内部预算管理账目和模块。
综合指标是指公共部分的指标,在高职院校指公用经费、专项经费和基建经费。这一部分经费是维持学院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建设性经费,必须落实在院级,属财务处的一级核算科目,如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专项支出和结转基建自筹等。部门及系部指标是指人员经费这一指标,如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助学金等,指标划归部门和系部二级账目,分块进行核算,并开发内部预算管理核算软件进行核算。
三、推进高职院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改革思路
(一)系部的经费、处室的经费权限下放
对全年的预算经费和划归到系部和处室的经费,从编制预算权、审批预算权、执行预算权到控制预算权,都必须由系部和处室负责人掌握,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系部按招生人数落实预算指标
预算指标的核算必须要遵循价值规律,学院招收人数必须按价值规律进行核算。财务处核算预算指标首先应按企业的核算模式来进行核算,即总收入、总成本、总利润,然后核算单位收入、单位成本、单位利润;分配给系部的经费按招收人数的经费比值核算,并要讲究科学的分配方法。例如,大专生人均经费为4200元,按价值规律分配,学院占30%、系部占70%,系部所需经费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条件,院财务处必须保证70%的经费落实到系部,并进行二级模块核算。
(三)后勤按货币化管理,实行单独核算
后勤工作改革为后勤工作社会化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好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迫切需要。而且,后勤工作社会化也是优化、组合了优质的企业来为学院服务,是一种互利互惠、推动事业发展的一大改革。按其经济性质可鉴定为货币化管理。所谓货币化管理是指后勤组合的有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按照市场价格交给学校,即实行单独核算。例如,某学院食堂给某企业经营,它所占用的场地、耗费的水电等,必须向学校交纳相应的费用;学生在食堂就餐,必须采取货币购买方式等,食堂实行单独核算。其他如学生公寓、超市、招待所等均采取货币化管理形式与学院核算,学院财务处对后勤的货币化管理也要采取模块核算。
(四)公用经费——专项、基建、公共设施、维修等由院部管理,财务处核算
预算管理中的公用经费年初在编制时,应根据学院的发展规模、现有的资金能力和现有的必需办学条件编制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由院长掌握审批权,大额资金由院长办公会议审批,财务处在一级科目中核算。
(五)各部门的教学等各项任务的完成与否要与预算指标挂钩
学院应按省教委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如师生比例、教师的课时数量、教学质量的要求、教研教改要求、精品课程要求、教书育人(含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课程及格率要求、学生等级证要求、毕业证要求)教学评估要求要进行量化,将以上每项工作量数(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折成综合指标分为A、B、C、D四等,相应地与各系部预算指标A、B、C、D四等挂钩并落实。超指标开支下年度扣除,节约型开支奖励给系部,这样既加强了系部的责任心,又可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
(六)人员经费按预算指标控制实行
在预算管理中,全院的人员经费开支必须与人事部门制定的各项开支标准相一致。人事处应按全年的教学任务编制出整体的人员经费,如工资、奖金、福利、各项津贴等,学生处按照学生的人数即助学金的比例编制全年奖学金和助学金计划,系部应按学生处的助学金、奖学金计划发放给学生。各处室及系部应按人事处的标准开支各项人员工资、奖金、福利、各项津贴等,人员经费要在监控中实行,不得超计划开支(政策性调整增长因素除外)。
(七)预算指标中各项指标占比重测算进行科学测算
预算指标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配,要讲究价值规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一个全面考虑:要安排好吃饭、安排好建设,要有结余的、宽松的预算管理指标,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还要安排好事业发展的空间,以备及时调整轻、重、缓、急,做到预算既有韧性又有弹性。例如,可以这样分配:公用经费(含专项、基建)占40%、人员经费占50%、预留占10%。总之,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安排好预算指标。
(八)基建项目按年度预算编制及执行
高职院校的基建预算一般由国家预算和自筹资金统筹安排,或者是自筹资金统筹安排。一个基建项目的预算中一年、两年、三年不等,一年之内的基建预算并到学院总预算之列,一年以上的基建预算按当年的基建预算并到学院预算之列。超出一年的预算应在年度预算中说明,并严格按基建预算执行。
(九)建立内部预算管理、核算体系
所谓预算管理体系是将内部预算管理分一、二级预算管理体系。一级属于院部,院部管理公共预算即公用经费、专项经费和基建经费。二级属于处室和系部,处室及系部管理人员经费即工资、奖金、福利、各项津贴等,审批权院级归院长及院长办公会议,处室及系部归各处室及系部第一负责人审批。在核算中设立一级、二级核算,一级核算归财务处核算,二级核算归财务处核算(各处室及系部设台账进行统计)。预算管理软件模块设置审批权限人,一级审批权归院长及院长办公会议,二级审批权归处室和系部第一负责人。
(十)建立预算调整制度,定期审计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调整必须申报院长办公会议审核批示才能执行,审计部门应在年终对全院的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按审计法进行审计,并写出审计报告。对执行预算好的部门要进行奖励和表扬,对执行预算差的部门要进行整改甚至罚款。
(十一)绘制预算管理网络图
绘制预算管理网络图主要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结果和预算分析和预算审计的全过程,让各级领导及执行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图示如下:
(十二)开发内部预算管理财务软件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通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法》开发内部预算管理财务软件并在财务与各部门之间形成网络核算体系,设置管理权限,各级有权限的领导查阅及审批。
(十三)建立有效的监控手段和审计程序
为了有效控制经费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督促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控手段和审核程序,可将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与各部门负责人的工作业绩挂钩。
(十四)预算执行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奖金挂钩
预算执行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奖金挂钩,建立有奖有罚的长效机制,对控制预算开支较好的给予奖励,对超预算开支的给予罚款(除特殊调整预算外)。具体实施方法为:签订责任合同书,就是将各类预算以契约的形式落实到处室和系部及个人,一层一层签订,院长与部门(系部)负责人签订、部门(系部)负责人与职工签订。合同内容主要包括预算指标执行情况、教学任务完成要求、奖惩措施;合同附件包括经批准的预算文件,完成预算的具体措施。双方签字具有内部法律效力,它是保证预算执行的有利措施。
2011年妇女儿童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
思路
县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根据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报送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的通知》要求,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妇女儿童工作,推动我局妇女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我局实际,现将2011年妇女儿童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精神,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以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为重点,以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为根本,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宏扬当代女性拼搏进取、敬业奉献的时代精神,团结动员全系统妇女在安监事业中做出新的贡献。
二、201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重视妇女儿童工作
我局党组非常重视妇女儿童工作,把促进妇女儿童发展
摆上重要位置。从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入手,妇女工作做到“四有”,即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又经费,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妇女队伍整体素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二)加强婚姻登记管理,维护妇女婚姻、家庭的合法权益
一是依法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云南省婚姻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等婚姻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的法律观念和权益意识。通过宣传、培训、执法检查等方式,提高执法水平和婚姻登记效率,制止违法婚姻和非法同居现象,禁止干涉婚姻自由,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二是抓好弃婴儿童的收养登记工作。严格按照《收养法》的要求,认真办理收养登记。
(三)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县民政局在抓好民政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妇女儿童的发展,认真宣传执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九年来,妇女数量平稳增长,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妇女贫困数量。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首先考虑孤老妇女、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列入社会救助对象。
(四)提高防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决策水平。
妇女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与决策,是衡量妇女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女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使用,制定和完善了有利于妇女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妇女的政治权利得到基本保障。
(五)加强开展妇女儿童文化娱乐活动和法制宣传活动。
为了增强妇女的法制观念,认真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尊重和保护妇女儿童的意识增强。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文明程度日趋提高,妇女生存空间更趋完好,有效地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
(六)开展流浪妇女儿童的有效救助。
加大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的同时,有效救助流浪妇女儿童,及时提供吃、穿及一定的资金,让他们振作精神,有信心尽早回到家园。
三、2012年工作计划
(一)统筹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弱势妇女群体的基本生活
继续完成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政府主导、制度统一、城乡一体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乡妇女,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妇女对象,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对其他特殊困难妇女对象需要救助的按相应规定给予救助帮扶。
(二)加强领导,促进妇女儿童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安排执行项目时,优先考虑妇女儿童事业项目的发展,保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与民政管理工作共同规划,共同实施。健全妇女儿童工作组织,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一名领导主抓,专人负责,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反映本单位妇女儿童工作的情况。
(三)依法开展婚姻登记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了婚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县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做好对服务辖区范围内实现网上登记办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对边缘乡镇的婚姻登记工作,加强了调研指导,建立了婚姻登记从业人员报批备案的工作机制,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积极宣传。《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挂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强化婚姻登记执法,制止了借办婚姻登记搭车收费和乱收费现象,对婚姻登记收费标准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加强儿童收养登记管理工作
依法办理收养登记,保护被收养儿童的合法权益,使孤儿、弃婴回归家庭,享受正常儿童应有教育权利和家庭温暖,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五)加强对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权利保障
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管理,使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权利得到保障;加强对处于困境中儿童的救助,做好流浪乞讨儿童的
管理、救助、接返等工作,提高流浪乞讨儿童的接受教育率和回归安置率。
(六)认真做好孤儿救助安置工作
继续做好对具有手术适应症孤残儿童治疗、康复任务,为全县孤儿提供助学、助医、基本住房等救助,积极探索孤儿救助安置新办法。
(七)全面开展残疾妇女儿童状况调查工作。对残疾妇女儿童就业、康复、贫困、保障、权益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呼吁全社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关心、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特别是重视残疾人妇女、儿童的就业、就学、康复、扶贫、保障等工作。
(八)开展贫困残疾学生救助工作。
协调教育部门对全市中小学残疾女生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救助和“献爱心”活动,确保每一个有就学条件的残疾女学生,不因贫困失学,都能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施甸县民政局
【创新工作思路 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推荐阅读:
教师工作创新思路11-27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09-13
创新机制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07-08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10-20
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通知12-11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探索07-25
创新创业园工作总结06-22
创新创业协会学期工作总结11-08
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12-0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方案DOC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