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提案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提案(共10篇)

关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提案 篇1

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势喜人。但是也应看到,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激增,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尤其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更显重要。对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完善政策体系。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特别是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员居住比较分散、学校规模较小、难以吸引优质人才等现状,需要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法规,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2、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学校资金的投入,应当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别,加大省级以上财政对农村教育投资的比例。可建立专项基金和优先向薄弱学校拨款制度,将财政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3、提高师资水平。可探索建立在县域或乡域范围内教师轮岗制度。城区每年招聘的师范类大学毕业生,至少应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两年,或者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具有两年以上农村任教经历才允许报考城市教师岗位,将此作为一种机制,充实和提高师资队伍,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提案 篇2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教育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 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期盼和要求更加迫切。但是, 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公平、不均衡的情况, 包括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 这种差距在某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所以, 党和政府强调教育公平, 并坚持以发展促公平, 以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 以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 一要保证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二要保证教育机会和条件的相对均等, 三要保证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保证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目前, 需要下大力气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教育条件存在差异的问题和教育结果存在差异的问题。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教育条件存在差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公平、不均衡, 二是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公平、不均衡, 三是学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公平、不均衡, 四是学生群体之间接受教育的不公平、不均衡。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比较大, 特别是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别相对较大, “好学校”和“薄弱校”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

要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教育条件存在差异的问题, 须采取四项具体措施:一是给予同等待遇。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教育类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受教育群体, 要获得同等待遇, 如城乡办学条件的统一、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的统一、不同学段学校办学条件的统一。二是政策倾斜。政府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做到:统筹城乡教育资源, 向农村倾斜;统筹区域教育资源, 向西部倾斜;统筹不同类型教育资源, 向职业教育倾斜;统筹学校教育资源, 向“薄弱校”倾斜;关注不同的受教育群体, 向弱势群体倾斜。三是实现反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反哺西部经济落后地区, 城市要反哺农村, “好学校”要反哺“薄弱校”, “优秀生”要帮助“学困生”。四是有选择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 要给教育发展一定的选择性, 给民办教育发展一个选择余地。

使所有人不因家庭经济困难、性别、身体残疾等原因影响其公平地接受教育, 这是社会正义的要求。近年来, 党和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和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政策等, 有效地改善了弱势群体受教育困难的状况。

坚持规范管理、依法行政是政府推动和维护教育公平的必要行政机制之一, 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完善有关的教育法律和法规、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监督是依法治教的主要内容。要有效地实现教育公平, 就必须建立、健全行政体制, 完善教育管理的监督体系, 提高教育行政工作者的教育公平执行力。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保障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有公平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的权利, 所有的青年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后教育、高等教育的机会, 终身学习的政策和理念也将为有教育需求的成人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和终身学习机会。

促进教育公平 篇3

1、改善教育环境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周运来 刘中顼

教育环境是教育活动涉及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所构成的环境,包括教学场所环境、图书资料环境、教学设备环境、受教育者的生活环境等构成的硬件环境和教师资源环境、教学管理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等构成的软件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对于受教育者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教育环境的差异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教育环境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改善教育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投资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推进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当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比较低,教育投入总量不高。而且,教育资金绝大部分流向了城市特别是城市里的重点学校,农村学校得到的经费相对较少,导致教育设施、教师队伍等公共资源向少数学校流动和集中。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支持其改善教育环境,以避免地区和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拉大,使我国的教育发展总体上更趋于均衡。

关注困难群体教育。当前,城市中的薄弱学校教育、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女童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监狱教育等的环境总体上仍不够理想,阻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亟需重点扶持。各级政府应认真研究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改善困难群体的教育环境,保障这部分人的受教育权利。比如,为解决劳改对象的技能培训问题,可以在狱中开办工厂,与狱外企业进行合作,包括为狱外企业完成产品毛坯加工、请对方对服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让服刑人员在狱中也能学到一技之长。

支持落后地区教育。应号召、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老少边穷地区建功立业,并对自愿到老少边穷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一措施既能让大学生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落后地区、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又能砥砺青年学生意志、促进其成长和进步。另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支边支教志愿者团体向落后地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和帮助。

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应缩小直至最终取消高考录取上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逐步实现根据考生数量和考生成绩按比例分配招生名额;适度扩大高校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尽可能为中西部地区多培养人才。

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应加强对教育资源的调整优化,促进各种资源实现最优配置。调整各地区学校布局,扩大优质学校的办学规模,对生源不足的学校逐步实行“撤、并”,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加强优质学校和办学基础薄弱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如定期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等。

调动社会力量办学。应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逐步加大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比重,形成多种办学体制和形式并存、各类学校之间良性竞争的局面。

2、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温家宝

——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1年6月17日)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首届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典礼。首先,我要对即将加入人民教师队伍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对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去年教师节,我到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看望师生,与同去的北师大同学有个约定,我答应一定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今天我是来履约的。最近我连续收到北师大和东北师大部分免费师范生的来信,同学们立志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和决心深深打动了我。大家希望在临毕业前,能与我进行面对面交流。实际上,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同学们已经顺利完成学业,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神圣的讲坛,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我来,就是同大家谈谈心,说说心里话。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荀子·大略》就有“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的名言。我的祖父和父母都是教师,我的父亲就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我对教师始终充满景仰之情。

前些年,不少优秀学生不愿意当老师,甚至师范院校的学生也不愿意当老师,更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当老师,我心中确实有些担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吸引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做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和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四年共招免费师范生4.6万人,录取分数线高出本省重点线40分以上,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志愿加入教师队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已经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超过90%的学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上海、云南、江苏等地部分院校也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这项政策正在彰显出越来越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践证明,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已经四年,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如何进一步完善好、实施好这项政策,是一件大事。我们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落实和完善配套政策,让更多优秀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经过认真研究,国务院将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我们要建立免费师范生录取和退出机制,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少数学生可以调整到非师范专业,选拔愿意从教的优秀非师范生转为免费师范生,让真正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读师范。要提高免费师范生生活补贴标准,给予优秀免费师范生更多奖励。要支持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安排更多名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实习机会,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要进一步改进免费师范生就业办法,通过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跨部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编制和岗位。要支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免试攻读在职教育硕士。要逐步在全国推广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鼓励地方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支持各地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招生、免费培养的办法,为农村培养骨干教师。

有人认为,大学毕业后当中小学教师,尤其到农村当教师,是大材小用,没有前途。我不这样看。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同样能够出人才、出大家、出大师。我国近现代许多杰出人物都是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文学家鲁迅、科学家钱伟长、历史学家翦伯赞、艺术家丰子恺,等等,都当过中小学教师。中小学老师天天面对的是最渴望求知的眼神和最纯洁的心灵,往往最能体会学生对教育的真实需求,最有条件思考教育的实际问题,最能体会教育的本质,从而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叶圣陶先生当过很长时间的小学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经历,使他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钱穆先生成为一代国学大师,与他10年小学加8年中学教师经历有直接关系。他曾这样怀念他的中小学老师生涯:“我个人的经验倒觉得在教小学时最快乐,教中学时又比教大学时快乐。”中小学教师另外一个独特优势,就是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广泛接触民众,深入了解民情、国情,有利于激发老师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舍的第一部长篇文学《老张的哲学》就取材于他当小学校长时的经历。徐向前元帅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说:“‘五四’运动以后,在先进思想影响下,我心里也逐步萌发起改造黑暗社会的念头。当上教师我就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从小就理解这一点,长成有用的人才,担负救国救民的重任。”

我曾多次倡导大学毕业生教小学,教授给中学生上课。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时期,老师往往就是他们做人的榜样。如果老师人格高尚、眼界开阔、知识渊博、志向远大、思想活跃,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民国时期一所著名高级中学,曾培养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等许多优秀学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拥有像黎锦熙、周世钊、杨昌济、徐特立这样一批老师。他们中有的是大学教授、学者,有的是诗人、文学家,堪称大师。南开学校之所以人才辈出,师资力量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张伯苓先生当年就提倡硕士生、博士生乃至留学生教中学。前些年,霍懋征老师给我写信,提出让大学毕业生教小学,而且要蔚成风气。

同学们要树立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志向,首先要有一种精神和信念。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纵观历史,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那些真正开启人类心智的人们,当时大都默默无闻。他们淡泊名利,生活清贫,被人误解,受到忽视,靠着理想和信念,靠着对事业的热爱支撑他们坚忍不拔地奋斗下去,用自己的心血点燃智慧的火把,照亮人间,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火种。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英名和事业将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上。大学毕业生立志做中小学教师,就要有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今天,在来这里的路上,我还在想,同学们经过四年学习,很快就要奔赴基层教师岗位,到比较艰苦的环境去工作,你们是否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我觉得,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吃苦是一种磨练,是一种财富,到艰苦环境中锻炼是年轻人成才的必修课。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说的就是,但凡能成就大事的人,都吃过大苦,都经受过各种磨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的环境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勇气和信心。成功没有捷径,艰辛成就事业。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生动的例子。就拿你们的校友次旺俊美为例,他是1970年从教育系毕业的一位藏族学生,自愿要求返回条件十分艰苦的家乡工作,经过多年的基层磨练,后来成为西藏大学校长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为西藏科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你们的另一位校友窦伯菊,1951年从生物系毕业后,自愿到内蒙古乌兰浩特当一名普通教师,先是教初中,后来到高中和大学任教,由于工作出色,1983年被任命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条件差的地区更需要人才,艰苦的环境更能锤炼人的意志品质。从人的一生看,年轻的时候吃些苦、受些累,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进步。希望大家不要怕吃苦受累,不要怕经受挫折,要敢于经风雨、见世面,敢于到基层、到落后地区、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成长。

教师的工作岗位看似平凡,其实当一名教师并不容易,当一名合格的中小学老师更不容易。这里,我想对你们,同时也对全国广大的师范生提几点希望。

——要充满爱心。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霍懋征老师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希望你们关爱每一名学生,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甘于奉献。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薪火相传,依靠的就是道贯古今的师者,依靠的就是化育天下的精神。你们选择了做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高尚,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应该像小河奉献给大海、阳光奉献给大地那样无私、那样无怨无悔、那样一往情深。希望你们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做好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甘做培育人才的泥土,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要刻苦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中小学教育是人生启蒙、知识准备、世界观萌芽的特殊阶段,学为人师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你们虽然从学校毕业了,但你们的社会实践才刚刚开始,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质量。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人民学习。

——要勇于创新。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钱学森先生曾回忆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就是在师大附中。六年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他的影响很深。当时数学老师傅仲孙特别提倡创新,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如果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有创新,就给100分,还要另加奖励。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追求事业的卓越。希望你们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氛围,使美好的教育理想变为现实。

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 篇4

——————招生编班

(一)招生:根据教育局下达的2010年祁县初一新生入学花名表和《入学通知书》接收学生。

(二)编班:

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办法:

1.男女平均分配。

2.各村学生基本平均分配。应家长的要求,许子沟住校生为了回家能互相关照,原则上尽量安排到一个班。

3.严格根据学生的成绩按照男女各一条龙的排序分配。

4.整个编班、分班过程班主任和代课教师全部参与。

古县中学

促进教育公平心得体会总结 篇5

教育问题一直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尤其是近来频频出现的高考加分乱象、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择校费、校车安全、贫困学生大学难等问题,不断困扰着民众的生活。根据网络调查显示,在十大候选项热度排行榜上,“教育公平”位居第四位,成为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及网民关注的热点,社会各界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及福利向来是引发激烈争论的领域。近年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本做到了适龄儿童人人有学上,九年义务教育成效显著。大学扩招,使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教育经费不断增加,达到了占gdp4%的国际水平。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学校遍布城乡,为扩大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持。民营教育发展势头良好,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培养了大批高端战略人才,博士生、硕士生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主力军。在我国实现以“天宫”系列及核武器为标志的航空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中,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性贡献最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发展迅猛,且派到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在学成归国后服务已成为主流趋势。我国教育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并正在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教育界遇到的困难和表现出的某些问题也感到忧虑,甚至对我国教育发展前途缺乏信心。比如,由于贫富差距引发了各地不能同时或同等程度享受国家的公共服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奥数班等课外班的负面影响,以及个别考试舞弊现象等等。不仅国内一些人对教育前景不看好,而且西方敌对势力幸灾乐祸,大肆攻击、全盘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教育模式。

******表示,今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继续按占gdp4%的编制预算。新华社报道说,这意味着自1993年提出该目标以来,中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反过来看,这说明政府的许多承诺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切实遵行。中国教育、医疗等福利开支占gdp比例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更重要的是机会通道的垄断、资源分配的不公。此前,教育部已卓有成效地纠正了乱收费等问题,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教育部部长袁仁贵在会上郑重表示,教育部拟积极推动《考试法》出台。

******还表示要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为适龄儿童提供义务教育是中国《宪法》规定的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这是政府必须做到的基本底线,不应因公民身份、户籍、贫富、社会地位的差距而有不同。提供教育不应成为政府专门拿出来说的政绩,而应构成公民对政府的问责事由。去年以来一些打工子弟学校遭到关闭的事件,尤应得到政府的解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与全体人民利益攸关。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公平看得重,抓得紧,解决了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矫正了教育公平方面出现的偏差。各级政府积极解决城乡孩子平安上学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正着手制订“异地高考”方案,为困难地区的孩子提高学校伙食标准等等,我国教育公平正在毅然前行。社会对教育公平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事关教育公平的诸多难题仍需要进一步求解,教育中的不和谐、不均衡、不公平等因素仍然困扰着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比如农村教育硬件改善与优质师资队伍建设如何一起落实到位,比如城乡教育统筹规划与就近入学的原则如何更好地对接,比如城乡孩子如何公平地享受到现代教育的服务,比如素质教育目标与教育考评管理如何相衔接,等等。

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地域差异这三大差异问题影响教育公平教育质量,这些问题都亟待稳妥有效地解决。促进教育公平、保证教育质量是一项长期任务,不仅需要完善的教育改革体制,更需要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实处、细处落实改革政策。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身心、全过程的关注支持,需要更大的改革创新勇气,需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

关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提案 篇6

“十一五”期间, 琼海市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间义务教育差距,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差距

为实现这一目标, 近几年来, 琼海市通过三大工程、“一镇三优教育振兴行动”和“校校通”等三大举措, 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办学差距,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2006年, 琼海市启动优质教育资源“三大工程”。一是重力抓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工程, 平均每年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 用于改造农村薄弱初中和新建校舍。到2009年, 全市完成改造农村初中18所, 扩建城区中学两所的工程任务。二是实施琼海市第二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程。近4年全市共撤并中小学56所, 占学校总数的25%。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偏小、办学不规范和教学质量偏低等问题。三是创建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通过优质教育资源三大工程的打造, 四年来琼海基础教育增加优质学位9500个。

同时, 琼海市从2008年起分步实施镇三优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每个镇优先办好一所优质初中、一所寄宿制中心校和一所优质中心幼儿园。发挥示范拉动作用, 实现教育资源从镇镇优到校校强, 逐步缩小城乡办学水平差距。到目前为止, 首批镇寄宿制中心校如原镇中心校、塔洋镇中心校、大路镇中心校、博鳌镇中心校和首批中心幼儿园———如原中心幼儿园、龙江中心幼儿园、大路中心幼儿园、博鳌朝阳中心幼儿园等已完成建设项目并交付使用。

此外, 琼海市政府近几年共投入近千万元,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校校通工程, 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26个, 卫星教学收视点179个, 计算机网络教室42间, 多媒体教室201间, 教师电子备课室10间。到目前为止, 全市125所中小学已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建设任务, 占规划实施校校通工程学校总数的100%。全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达100%, 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达80%。全市85%以上的中小学教师能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二、加强队伍建设, 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

校长和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学校管理水平以及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前提与必要条件。近几年, 琼海市采取“抓校长队伍”、“抓教师队伍”、“抓继续教育”和“抓业务考核”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每年拨出培训经费380多万元, 分期分批举办各级各类培训, 受训的中小学教师达12000多人次, 岗位交流中小学校长达18人, 外出挂职锻炼的校长达20人。切实加强了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从2006年开始, 琼海市实行中小学教师业务每年一考核制度, 并将考核成绩作为绩效工资发放、职称评聘、年终考核、骨干教师选派、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2006~2010年, 琼海市共同向全国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631名, 其中大多数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和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对均衡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积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 促进基础教育生源的均衡分布

为促进基础教育生源的均衡分布, 近几年, 琼海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招生制度改革, 坚决执行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 执行划区就近入学政策。在普通高中阶段, 从2004年开始每年将重点高中20%~30%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农村初中择优录取, 充分调动农村学校办学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整体水平。

与此同时, 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均衡分班, 相对实现教育公平, 是琼海市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一大亮点。从2007年秋季开始, 琼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取消了重点班、实验班、提高班等, 大力推行均衡分班, 并将均衡分班列入中小学校长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实行一票否决, 为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夯实基础。

四、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优化农村小学生源结构

琼海市把均衡发展城乡学前教育当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起点,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一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二是把小学撤并后闲置的较好校园校舍改建成幼儿园, 近几年全市共改建幼儿园23所。三是以创建教育强市、强镇为抓手, 创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到目前为止, 已有四个镇建起中心幼儿园, 占全市乡镇总数的25%。四是采取以城带乡、城乡结亲等形式, 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 走集团化办学之路, 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学质量, 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同时也大大优化了农村小学的生源结构。

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高标准的均衡发展

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 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体现。近年来, 琼海市通过会议、校长论坛和举办专题培训等, 进一步增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质量意识, 千方百计让校长和教师们真正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学习型、教研型、反思型教师转变。

同时, 琼海市还通过开展“片区教研和送课下乡”等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 构建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 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 激发了教学研究的热情, 拉近了城乡师资水平之间的距离, 促进了城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均衡发展。

此外, 琼海市还实行了教学质量抽测制度和中考质量分析会制度。市教研部门坚持每学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及时将各学校的教学质量抽测成绩、中考成绩汇总, 分析、反馈, 并组织教研人员深入教学质量较差的单位进行专项调研, 剖析原因, 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帮扶, 不断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

关于教育方面的提案 篇7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企事业单位自办的幼儿园大多已关闭,民办幼儿园大部分质量不高,合格的幼儿园又得不到必需的扶植。

现有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城乡结合部、西部、城市某些新区幼儿园的配置率很低,政府对幼儿园的投入也有很大差距。对某些幼儿园拨发的经费过高,扩大了官民、贫富差距,奢侈浪费,也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民办幼儿园得不到政府的经费支持和业务指导,完全依靠学费或导致收费高,或导致质量低,甚至完全不合格。教师和辅助人员大多不合格,政府缺乏监管。

在城市和农村都有不少幼儿进不了幼儿园,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和城市中的外来人员子女,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也使未来的学生在入学时就已存在巨大差异,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原来的幼儿师范学校和专业基本已撤消,相应的专业和学位不足,造成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下降,人才匮乏。造成

家长和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不恰当要求,期望值过高,学前教育小学化、成人化,过于注重知识才艺,忽视人格、行为规范、兴趣,童真。盲目追求重点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国际化幼儿园、双语幼儿园加剧了入园难,高收费和名目繁多的额外收费。

为此提议:

政府大幅度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原则上应保证本地实际居住的学前儿童都能获得生均经费。对企事业单位及民办幼儿园,只要验收、监管合格,应与公办幼儿园一样按生均经费额度予以资助。

调整幼儿园的分布,使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分布大致能符合学前儿童的分布,对农村、城乡结合部、新居民区等资源不足地区要增加投入,切实改变这种状况,使留守儿童、外来人口中的儿童同样能进幼儿园。对低保人员及其家庭的救助,应包括学前教育的因素。

规范公立幼儿园的收费,对某些奢华、高标准的公办幼儿园,要在原收费标准上加收超标准部分,以利社会公正。

在职业培训和高职、高校中恢复或增设幼教专业,增设幼教类学位,按我国学前教育的需要大力培养不同层次的幼教人才。对现有幼教人员应由政府提供培训,尽早实行资质准入,淘汰不合格人员。

政府、专业人士、媒体都要普及学前教育的基本常识和科学原理,引导家长和社会理性对待学前教育,避免对学前教育过高的期望和对幼儿的过高要求,正确理解“起跑线”的意义,避免恶性竞争和盲目投入。

关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提案 篇8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促进教育公平一个都不能少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课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质量更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享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新闻链接】

1.中新网9月9日电 第2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来到大连看望大连第二十中学新疆班师生,并与大连市支援西部地区及西部在大连进修的教师座谈。得知这所高中办新疆班20年了,很多孩子来自新强农村的贫困家庭,李克强说,你们不仅要打响品牌,还要推广经验,让东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支援中西部,使教育事业在发展中更加公平;要守住底线,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2.近年来,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不少家长宁可花重金择校,也要让子女挤进重点学校。

3.在高等教育领域,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这势必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

[问题]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2.中央财政过多用于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

3.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则更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继而会导致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4.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

5.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6.缺乏有效的管理、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使民办教育举步维艰。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政府有义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制度改革,消除歧视规定,推动教育平等,保证公民在国土内范围内权利平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其次,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学校要建立公平的选拔程序,确保竞争机会均等。

关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提案 篇9

部分特许学校的反对者认为, 特许学校并没有为弱势群体和穷人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相反, 它们不过是在为那些已经拥有很多选择权的人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而已。反对者主要从特许学校人为设定入学门槛、与家长签订合同以及教育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等三个方面提供了特许学校阻碍教育选择权实现的证据。

(一) 入学门坎的人为设定

特许学校虽然在法律上定义为由纳税人资助开放给所有人的公立学校。但事实上, 特许学校在筛选学生申请的时候非常挑剔, 不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情况、学科史, 而且还有申请动机、特殊需要和他们的公民身份, 这些行为有时是违反联邦法律的。纽约儿童权益维护协会斯维特 (Kim Sweet) 女士说, 她已经听到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我们看到一个个案例, 孩子们因为残疾而送离学校, ……涉及特许公办学校的投诉有些不成比例的高”。[1]

从宾夕法尼亚州到科罗拉多州, 再到亚利桑那州, 不管是城市或是郊区, 特许学校在学生、资金和教育情况的市场竞争都非常激烈, 其结果往往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许多州, 政府要求特许学校须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分配学校入学名额。但是事情并不像看起来这么简单, 成千所特许学校并不提供津贴午餐, 几百所学校要求家长为学校“义务”工作, 否则孩子可能会失去学校名额, 更有甚者需要家长必须为学校投资。

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新罕布什尔州、俄亥俄州以及得克萨斯州的特许学校法中甚至明确表示允许一定特许学校来筛选申请者的学术表现。总之, 美国有一半以上的特许学校的入学标准是相当模糊和挑剔的, 表面上好似给予抽取入学名额的机会, 实际上却是建立在一系列复杂要求基础之上的。学生只有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有要求, 才能有机会入学。部分家长认为, 特许学校这样招生破坏了教育公平, 特许学校所谓的对所有学生开放只是一个幌子。

1. 特许学校的招生陷阱

路透社在2013年2月16日的一篇报道中指出,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申请特许学校时需要递交一份长达15页的研究报告、原创故事或者一篇关于最想见到的历史人物的作文等材料才有资格参加特许学校的申请。此外, 申请特许学校的学生还需要经过校方的面试、考试, 家长也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 (如:如果学校批准您的儿子或女儿入学, 您打算如何帮助学校?) , 才能批准入学。

美国学者特伦恩斯特 (Thernstrom, A&Thernstrom, S) 这样描绘家长申请特许学校的入学程序:家长首先被邀请到一个开放的屋子里, 在这里, 学校负责人消极地向家长告知特许学校惯例, 如:保证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家长检查家庭作业时间;没有7月份的假期;每天的上学时间从早上7:25到下午5:00, 包含星期六早上。如果家长不同意这些要求和限制, 那么, 家长就会被告知“这所学校也许不适合你”。

科罗拉多大学卵石教育学院的韦勒 (Kevin Welner) 教授在研究中揭示了特许学校操控学生注册的12种方式。这些特许学校操控学生的注册是为了学校的最大利益, 而不是为了学生的最好发展。特许学校只想注册它们想要的学生。特许学校的注册过程是漫长且复杂的。韦勒得出结论认为, 特许学校的注册过程似乎是专为剔除那些降低特许学校的考试成绩的学生而设计的。特许学校通过漫长的申请过程来达到这一目的, 如只能用英语申请, 一年只有几个小时的有效申请时间, 任何残疾和特殊需要必须事先告知。除此之外, 一个家庭在被考虑注册前还需要参观学校、写作相关的论文、面试和提供帮助。错过其中任何一项要求的家庭将被取消注册资格。这就让那些没有时间和资源满足学校要求的家庭知难而退, 使他们的孩子不可能在特许学校注册。特许学校通过这12种方法, 发现想要的学生。这12种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5种类型:[2]一是限制高危险群学生的注册比例。特许学校常常鼓励那些高危险群学生的家长去最近的公立学校就读, 并告诉家长们他们的孩子在公立学校内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支持。通常情况下, 富裕家庭的孩子更有可能去更远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拥有较少财富的家庭只能选择住家附近的学校。二是要求学生在申请之前承诺更长的学校日。三是“血汗产权”的惯例。所谓“血汗产权”, 即要求所有特许学校注册学生的家长必须以为学校提供贡献的形式回报特许学校。如果一个家庭没有时间, 如单亲家庭, 那么他们将在申请过程中备受煎熬, 这是特许学校剔除他们不想要学生的另一种方法。如果那些“没有预计的”学生仍然设法通过特许学校申请和注册过程中设置的障碍的话, 这里仍然有多种方式将他们推出去。四是教师和学校的行政人员找家长谈话。当然, 和教师及管理人员的面谈常常以学生的转学为结果, 并且这种转学常常是在学校职员的鼓励或者暗示下达成。教师鼓励转学的一个例子是留级, 这样该学生只有转到别的学校才能按时毕业。五是如果所有的这些方法都不能奏效的话, 特许学校最后依赖的将是严厉的纪律和处罚。这包括更高的开除比率和一些非同寻常的处罚措施。如在芝加哥的一所特许学校, 像《纽约时报》2012年报道的那样, 该学校从课堂上犯错误的学生身上收取了成百上千的罚款。这些罚款包括不服从和粗鲁, 如“不看老师的眼睛”这样小的错误也包括在内。控制学校氛围的能力过滤了捣乱的学生, 但是同时也剔除了那些没有能力支付罚款的学生, 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是转学。

经过部分特许学校人为设置的12种方法的过滤, 特许学校非预期的学生选择特许学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支持者们所持的特许学校能扩大教育选择机会的预言显得苍白无力, 特许学校不但没有增加教育选择的更多机会, 而且制造了公立学校体制内的新的不平等。

2. 马修 (H.Matthew) 的个案

马修 (H.Matthew) 的个案[3]充分体现了特许学校千方百计地剔除它们不想要的学生的恶劣情境。

马修最终离开了一所特许学校, 去了一所传统公立学校。在公立学校内他表现得十分优秀。2008年, 凯瑟琳·斯仆罗尔 (Katherine Sprowal) 的儿子马修通过抽签的方式进入了纽约市哈勒姆第三成才特许学校。斯仆罗尔当时很振奋。哈勒姆第三成才特许学校 (Harlem Success Academy 3 charter school) 是前纽约市议会女议员莫斯科维茨 (Eva S.Moskowitz) 在哈勒姆区和布朗克斯区开办的7所成才特许学校中的一所。

马修聪明伶俐, 但是他爱捣乱, 并且很容易分心。很显然, 马修不是特别适合上这所学校, 因为成才特许学校是以纪律严格和在校时间长出名的。斯仆罗尔女士说, 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始, 小马修就因演出时捣乱而受到老师的惩罚。有好几次, 她接到老师电话让她早点把孩子领走。她说, 在第三周的时候, 因为总是影响其他孩子, 幼儿园有3天没让他去上学。

斯仆罗尔女士说, 在此之前3年的学前班里, 自己的儿子从来没有因为行为问题而遭到老师告状。但是在该校仅仅12天的时间里, 该校就评估并得出结论说我们的儿子是有缺陷的, 并且不符合学校的标准。

5天后, 斯仆罗尔女士收到了莫斯科维茨女士的一封邮件。在斯仆罗尔女士看来, 这算是一封辞退信。莫斯科维茨女士写到, “但是极其重要的是, 学生们要能有成功的感觉, 而且一天里要有9个小时和23名同学在一起学习 (这是我们最小的班级人数了) 。如果老师总是 (因为某些学生而) 不断地要求同学们集中注意力的话, 学生们会不知所措, 而且会形成一个不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周, 学校的心理辅导师评估了马修, 并得出结论说, 可能别的学校更适合他, 他可能更适合小班教学, 但这是该所学校满足不了的。

那些日子, 马修大多数早上都会呕吐, 并且问妈妈是不是他要被学校开除了。斯仆罗尔女士被搞得身心疲惫, 于是她请求学校帮助她儿子寻找其他学校。成才学校的负责人非常高兴地把马修推荐到了位于纽约曼哈顿上西城的第75公立学校。

那时, 斯仆罗尔女士也开始相信她的儿子确实难管教, 所以当听说有学校能接纳马修时, 她感到很幸运。她写了好几封邮件感谢莫斯科维茨女士, 说她希望有一天马修能够品学兼优回到这所“非凡的”学校。

斯仆罗尔女士说, 3年后, 再回过头来看, 她感到她儿子在成才学校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马修这个曾经被诊断为注意力紊乱的孩子, 在第75公立学校却茁壮成长。2年级老师约翰娜·洛佩兹 (Johanny Lopez) 和钱特·马丁代尔 (Chante Martindale) 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让他平静下来, 包括安排他在课间锻炼时到走廊里活动等。他上个月的成绩单全是3s或者4s, 是 (班里的) 最高分;老师们这样评价他, “马修是个可爱的男孩, 班里因为有他而高兴”。

马修的经历引发了反对者们对特许学校最严厉的责问:特许学校是在优选学生吗?特许学校是想给所有学生选择的机会吗?特许学校是在通过咨询的方式剔除教学成本高或者难教的学生吗?特许学校是在阻碍教育选择权的充分实现吗?

(二) 与家长签订合同的玄机

部分特许学校为了办出特色, 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利益的最大化, 想方设法和家长签订不平等的合同, 以实现最大限度利用家长资源和排除那些潜在的不符合条件的学生的目的。

特许学校和家长签订合同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能背地里毫无痕迹地排除掉那些“不合作的”家长。一般来说, “不合作”的家长被定义为那些不能有充足的时间和金钱支持学校事务的家长。就时间保证方面, 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 加州的许多特许学校规定, 孩子想要就读特许学校, 家长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孩子的学校活动, 如每学年参与指导会议, 每月从事至少2小时至3个小时的学校服务等。这种家长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往往通过与特许学校签订合同的形式规定下来。就家长的金钱支持方面, 在许多特许学校的合同中, 都明确规定了家长必须为学校出资的职责。例如, 在洛杉矶市的帕利萨得斯学校实施的一项“促进者”计划中, 就明确根据家长捐款的数量评定出了家长的等级。他们根据家长捐助数额的不同, 把家长分为“支持者” (5~99美元) 、“捐助者”、“赞助者”、“施主”、“资助人”和“最慷慨的捐赠人”六个等级。其中, 想要获得“最慷慨的捐赠人”的家长, 捐款的数额必须超过1, 000美元。

美国学者彭内尔 (Purnell) 认为, 特许学校挑选学生, 通过与家长签订不平等合同排除那些“不合作”家长的方式会增加那些有财力、有时间的受特许学校欢迎的家长的特权, 会导致家长的进一步“商品化”, 某些家长会因为其职业特长、雄厚资金和合作态度的优势具有更大的价值。这样, 特许学校就人为地制造出了家长之间的层级分化, 这是一种新的不平等。家长和特许学校签订合同是一种极其不公平的现象, 因为它人为地阻碍了家长与学生教育选择权的实现, 造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在教育选择权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特别是对于那些收入微薄的家庭而言, 这种家庭中的父母往往因其有限的英语水平、更长的工作时间以及只能乘坐廉价交通工具等根本不可能成为特许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一员, 这会让他们在特许学校选择权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三) 信息不对等的限制

由于特许学校在教育市场中常常存在着信息不对等的现象, 致使特许学校的真实信息被遮盖起来, 家长和学生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这就为特许学校选择权的实现制造了障碍。

加拿大教育学者莱文 (Benjamin Levin) 曾经指出:学校质量信息编码和量化的人为操纵会导致虚假信息的产生, 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根据这些虚假信息会做出错误的判断。[4]家长掌握的信息和真实的学校信息不对等的状况还会因为学校在宣传时极力采用的夸张和伪装的方式而变得更加难辨真伪。另外, 家长之间选择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和知识程度上的差异等因素都会决定家长的选择能力。一般来说, 处境不利的家长群体因其社会地位、知识结构决定了其眼界、视野与判断能力有限, 使他们很难获得和区分学校的真实信息。这正如美国学者金蒂斯 (Gintis H.) 所言, 学校选择的有效性只有在家长或其代理人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愿意花更多时间时才能真正实现。[5]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 许多中下阶层的家长既没有时间, 也没有精力, 甚至即使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能力为孩子的教育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中下层的家长甚至不如教师更了解孩子的教育需求, 教师替孩子进行教育选择都会比家长更为有效。总之, 反对者相信, 在这种情况下, 是很难有选择的公平可言的, 因而, 特许学校选择有效性的问题也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二、特许学校与公立学校资源的争夺

反对者们认为, 特许学校给传统公立学校制造的最大麻烦是其抢夺公立学校的资源。这种对公立学校资源的抢夺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抢夺公立学校空间;二是抢夺公立学校优秀生源;三是抢夺公立学校资金。

与传统公立学校不同, 传统公立学校不必担心自己的学校建在哪里, 因为它们已经存在;特许学校因为其新建与转型的特点, 往往让学校校址的确立成为首先问题。特许学校抢夺公立学校空间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进驻公共空间的模式, 另一种是与公立学校“协同定位” (co-location) 的模式。其中, “协同定位”模式充分体现了特许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赤裸裸的空间争夺。以纽约州为例, 特许学校进驻公立学校意味着特许学校将与公立学校共用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和其他公共设施和公共区域, 意味着公立教育中增加的私有化成分, 这会让公立学校进一步滑入私立教育的“斜坡”。[6]反对者们对特许学校“协同定位”抢夺公立学校空间的质疑集中体现在:滑入私有化泥潭、制造种族隔离、引发公立学校家长与特许学校家长之间的战争、担心协同定位后的校园环境安全、否认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发言权。

反对者们坚信, 特许学校有抢夺公立学校优秀生源的趋势。他们担心, 特许学校会抢走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家庭, 传统公立学校将会由于优秀生源和资金的流失而陷入困境之中, 会使它们原本已经较差的教育质量继续下滑。[7]反对者们多次提醒美国民众注意, 特许学校有掠夺公立学校最优秀和最有抱负的学生, 以及最具参与精神的家长的倾向, 这会使公立学校失去公平地与特许学校竞争的起点, 会使传统公立学校最终丧失公平竞争的能力。

另外, 公立学校资金的流失会让特许学校有迈向教育私有化的危险。批评家们谴责道, 目前用于特许学校建设的经费正是那些本应该用于改善公立学校的资金。许多学校领导者都把特许学校法作为教育私有化的先驱来评论。[8]在《纽约时报》的编辑栏中, 纽约州立大学鲍文 (Roger Bowen) 教授就认为, 纽约州特许学校法的启动使“整个州的教育滑向了私有化的斜坡”。他甚至坚信“没有一张流入特许学校的美元被用于公立教育”中。许多反对者也认为, 政府把特许学校交给私营公司经营管理, 必然会导致那些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无直接关系的项目遭到大幅度削减, 如公民教育、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等课程必然难以在私营公司经营的特许学校找到生存与发展空间。另外, 许多私营公司还有可能将特许学校的办学经费挪作他用, 将公立教育的资金直接导入私人的商业领域。

事实证明, 鲍文教授和反对者们的担心不无道理。特许学校交给私营公司经营的一些案例已经证明了公立学校的资金存在着滑入私人腰包和被私营公司滥用的危险。下面的几个案例充分体现出了这种危险。

以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特许学校系统———加里夫公司的案件为例。2005年4月, 据加州审计组织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 加里夫公司涉嫌将州政府下拨的大约1.39亿美元的学校资金用于其成员的薪金支付、投资其他产业和购买高价课本。审计组织用加州特许高中 (California Charter Academy) 的论据证实了上述三项指控。加州特许高中是一所包括了4所特许学校的高中, 它成立于1999年, 注册了数千名学生。该学校曾因其资金滥用被关闭而接受了为期一年的投资审查。学校关闭后, 4, 500名学生不得不转学至其他学校。在这为期一年的投资审查中, 公立学校高级督学杰克·奥康奈尔 (Jack O’Connell) 通过数据揭示出了加里夫公司在教育资金方面的惊人浪费。

据调查, 教育管理服务公司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Corp., 简称EASC) 负责管理特许学校事务的执行经理C·斯蒂文·考克斯 (C.Steven Cox) 将120万美元的特许学校费用用于支付其家人的薪水等与特许学校无关的花费上。具体表现为:特许学校支付了13%的管理服务费用给教育管理服务公司, 高出了其他同类学校管理费的2%~7%;与此同时, 考克斯还花费了92万美元的高价购买了课本和其他一些与学校无关的物品, 考克斯所购课本的价格比普通课本高出了57%。但是有趣的是, 考克斯肯用高价购买课本, 却不愿意花钱满足特许学校对课本数量的需求, 考克斯特许学校的教师和家长就常常因为课本的缺乏和学校其他供应的困难经常向学校抱怨;另外, 考克斯特许学校教师的工资也普遍比其他公立学校教师的工资低。上述事实表明, 考克斯经营特许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特许学校学生的发展, 而是将特许学校经营视为赚钱的工具, 为其自身和家庭牟利。

据报道, 纽约州的金斯布里奇改革设计特许学校也因为其在财政管理方面的经营不善和领导方面的问题, 在开办了8个月之后, 纽约州政府宣布将其关闭。根据州的说法, “该学校缺乏适当的图书保存系统和财政管理记录”, 财务压倒教育是其主要问题。[9]

在美国, 特许学校经常会因为财政管理不善的问题而发生资金被滥用的事件。2005年1月的时候一名特许经营者就因为滥用学校资金的情况特别严重而被监禁了8个月。俄亥俄州审计局在审查中也揭露了特许学校的各种欺骗行为, 包括谎称学校拥有并不存在的教科书和计算机。[10]《洛杉矶时报》也披露, 一所专为过失青年开设的特许学校的校长曾将特许学校经费用于聘请私人保镖、购买高级轿车和其他高档设备。校长对特许学校经费的滥用导致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 仅能支付4名教师的工资, 这4名教师却要负责教授200多名学生, 最终该特许学校因为财政困难而关闭。

美国教育改革者芬恩 (Chester Finn) 在2002年9月14日所做的演讲中告诫特许学校经营者不要用做生意的方式运作特许学校。他说:“特许学校运动就本身而言并不是特别强有力。它也需要立法者、商界领袖、媒体人物、慈善家、高知识人士和民权领袖等各界人士的支持……对特许学校运动的最终评价不是取决于事情运作的好坏, 而是取决于学校取得成功了吗?孩子们在学习吗?那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并且从中我们不敢轻言退缩。”[11]

美国教育学者齐拉维 (Diane Ravitch)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特许学校与公立学校的这种资源争夺, 她说:“10年后, 有些特许学校也许仍旧会按照其最初的理想模式建造, 但是许多其他的特许学校却会将自己作为公立学校的竞争对手。它们想将公立学校取而代之。”[12]

三、特许学校与种族隔离的形成

特许学校的支持者们坚信, 特许学校能促进种族间的交流, 带来种族平等, 与种族隔离几乎是绝缘的。反对者们则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 特许学校会潜在地制造种族的、经济的和阶级的分层。特许学校的排他性选择政策和实践会在学校间造成种族上的不平衡, 会重蹈为了实现学校机构上的完善而人为地制造种族隔离的覆辙, 并将再一次验证“分离但是平等”的种族主义路线。[13]

反对者们提供的特许学校制造种族隔离的证据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特许学校掐尖倾向造成的白人学生集中的种族隔离, 即特许学校抢夺公立学校优秀学生造成的种族隔离。反对者声称, 公立学校中优秀学生的流失会最终导致种族和阶层的隔离。他们的理由是, 公立学校中的优秀学生多出生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中上阶层或者白人及亚裔家庭, 黑人和拉丁裔家庭的优秀学生较少, 公立学校中优秀学生的流失必然意味着白人学生的减少, 黑人学生和拉丁裔学生的集中。美国学者科布 (Cobb) 的一项研究证明了白人学生在特许学校中的高比例。他指出, 部分特许学校在种族人口分布上不同于周围的传统公立学校, 因为特许学校白人学生的份额明显偏高。[14]纽约州议员巴伦也指出, 因为成绩差的原因, 纽约州80%的黑人和拉丁裔学生根本不能就读特许学校。即使他们中有部分学生能有幸进入特许学校, 但是最终仍旧会因为他们较差的学术成绩而被踢出学校。

二是特许学校注册了高比例的黑人学生造成的种族隔离。2003年, 哈佛大学教授弗兰肯伯格 (Frankenberg) 和李 (Lee) 在一项民权项目的研究中指出, 特许学校在实际效果上加剧了种族隔离。该项研究通过与公立学校的比较, 揭示出特许学校存在的更多的种族隔离的现状。在弗兰肯伯格和李调查的16所特许学校学生人数超过5, 000人的州中, 大部分的特许学校不均衡地注册了高比例的少数族裔的学生, 而少有白人学生的影子。另外, 弗兰肯伯格和李在研究中还发现, 就非洲裔学生而言, 公立学校的比例通常为34%, 而大部分特许学校却高达70%, 这无疑部分证明了特许学校有造成种族隔离的倾向。弗兰肯伯格和李将黑人学生扎堆特许学校造成的种族隔离解释为特许学校受自由市场逻辑支配的结果。[15]

三是特许学校人为设置入学门槛造成的普通学生与特殊教育学生之间的隔离。如前所述, 特许学校为了避开学校经费的大量支出而想尽办法拒绝特殊需要学生的行为会弱化特许学校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能力, 特别是为残疾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服务的能力。以纽约州为例, 根据纽约市及纽约州网站上公布的学生人数, 传统公立学校接受了人数更多的特殊教育学生以及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根据公开的数据, 在纽约市的第75公立学校, 有17%的学生在接受特殊教育;17%的学生英语是第二语言。摩西预备学校 (Mosaic Prep Academy) 作为一所区属公立学校, 有23%的学生接受特殊教育;13%的学生以英语为第二语言。而作为公立特许学校的纽约市第三成才学校, 仅有10%的学生接受特殊教育;2%的学生是英语学习者。另外, 据美国教育部网站的数据显示:纽约市的传统公立学校接收了残疾程度最重的学生, 而成才学校却不接收。在摩西预备学校内, 有58%的特教学生 (共有46人) 需要使用“最具限制性的”环境并要在单独的教室学习。而在成才学校, 尽管其中两所宣称会在2011年9月份为特教学生特设班级, 但是在其余学校, 特殊教育学生都需要接受“最不具限制性的环境”并和正常孩子同班上课。

由于特许学校在美国的多样化存在, 使得特许学校的类型异常复杂多样。特许学校学生人口的分布在总体上呈现出不均衡性的特征。例如, 有的特许学校聚集着大量的白人学生, 有的特许学校则注册了高比例的黑人学生, 有的特许学校则很少接收特殊教育学生。这种不均衡性的人口分布使得特许学校学生呈现出单项流动性的特征, 从而使种族隔离不可避免。这即是说, 特许学校虽然注册了不成比例的低数目的残疾学生, 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英语学习者或者处于危险中的学生, 但是这些学生的比例在某些地区是固定不变和及其不均衡的。以服务于英语学习者为例, 某一地区也许仅仅只有那么几所特许学校集中服务于英语学习者 (常常是移民或者移民的孩子, 主要来自于拉丁美洲, 英语掌握程度较差) , 而该地区的其他特许学校注册这类学生的比例却很小。这势必会在那些大量注册了英语学习者的少数特许学校和那些极少注册英语学习者的其他特许学校内造成种族隔离。

四、结论

特许学校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公立教育质量, 给所有学生 (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学生) 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教育的机会,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 上述案例却展现出特许学校制造教育不公平的另一面。特许学校为了实现提高公立教育质量的目标, 不惜设置障碍挑选学生, 人为地破坏教育选择权, 造成种族隔离;还抢夺公立学校资源。当然特许学校作为公立学校, 它使用公共教育的资源本不应该视为抢夺, 但是特许学校的资源被私营公司用于私人的领域而非公共教育领域的滥用行为造成了公共教育资源的流失, 应定义为“抢夺”。特许学校抢夺公共教育资源和阻止教育选择的有效性的行为制造了公共教育领域内的新的不平等。正如美国学者赛泽 (Sizer) 在《谨守承诺?关于特许学校的争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 特许学校违背了公共教育的价值承诺, 它们既没能为学生的教育选择提供公平的机会, 也没能实现公立学校公共责任和公共目的核心价值观。[16]

关于教育机会公平的思考 篇10

教育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①。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体制性缺陷,公共教育资源不足和教育市场化倾向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国民受教育机会不公平,会影响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均衡和持续发展。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靠优秀人物来推动的,而恰恰是通过劳动者全员的努力来实现的。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在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即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个人与社会的收益就越大。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与普通劳动者素质较低不无关系,人口多,加上人口素质低,是国家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人口素质高,就会是丰富的人力资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实现教育机会公平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机会公平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它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现代教育应是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的教育,不应存在教育特权,而应是普及性、民主化的教育。人人应该享受教育,人人应该接受教育,这就必然呼吁教育机会的公平。

一、维护教育机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公平和教育公平

1.公平的涵义

公平(Fairness)与公正、正义(Justice)、平等(Equality)是意思相近的词,是对某事物是否平等的一种价值判断,它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二者又统称为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

公平问题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关系,要调节各种社会关系,于是就提出了公平的问题。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把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纳入了公平范畴。一直到近现代,关于公平的讨论始终十分激烈,而且对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产生过直接的影响。

市场经济学中的公平概念是指机会的平等(equalopportunity)。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是有关经济活动的规则、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它是调节社会关系和财富分配关系的一种规范。从根本上说,公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性质。

厉以宁教授说:公平的含义在经济学上有三种解释,一是在特定条件下平均分配叫公平;第二种解释是:机会均等叫公平;第三种解释是:收入的合理差距叫公平。其中机会均等的公平,如同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与运动场上赛跑一样,差别是竞赛的结果,但出发点是公平的。

目前公平问题渗透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成为影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领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公平同自由、民主一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平越来越具有超越经济的意义。公平的有无,关系到社会凝聚力的有无,公平的大小关系到国民对社会和政府的信任度的大小,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公平的实现,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种种社会问题。

2.教育公平的涵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公平由“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两部分组成。目的在于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不公平对待。这里的“不公平”是指:(1)剥夺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2)把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3)为了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4)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处境。

教育公平最终体现的是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只有人们拥有对基本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权,才能使每个人的起点平等,才能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也才能保证竞争结果的公平。如果教育不能保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保证人们的受教育机会公平,那么也就谈不上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国民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并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它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只有做到了上述公平,才能有教育结果的公平。

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教育改革家之一贺瑞斯•曼(HoraceMann)在一个半世纪前写道,“教育是伟大的均衡器(GreatEqualizer),是社会机器上的平衡轮”。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

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发布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被调查者选择社会风气、社会治安和教育问题的合计过半。在第五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中,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的选项中,被调查者选择“教育问题”的占16,比2004年又上升了1.4个百分点。

我国政府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

年计划》中,首次将“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原则,更加关注处境不利人群受教育问题”列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200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致词:“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还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追求教育机会公平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

(二)教育机会公平

1.教育机会公平的基本理念

吴敬琏教授认为:机会公平又叫起点公平,它与效率是正相关的。如果机会公平,大家能够公平竞争,这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机会与结果总是互为因果的,不公平的机会必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而结果不公平又必定导致机会不公平,从而形成不公平现象的恶性循环和世代延续,即所谓的“不公平陷阱”。

瑞典著名的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公平在三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涵义:(1)起点公平论,指入学机会公平。(2)过程公平论,指教育条件公平。(3)结果公平论,强调学业成功机会公平。②

教育机会公平是受教育者入学机会的公平,拥有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资源的公平,即受教育者不但应有相同的机会入学,而且也应在相同条件下接受教育,这些条件主要指经费、师资、设备。同时还应包括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其他足以影响学业成就不利因素的合理改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0年12月的大会上,对教育机会公平的含义作了详尽的阐述:(1)入学机会公平,或入学不受歧视(在社会、经济文化、阶级、民族、种族、性别、地理等方面);(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公平;(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公平;(其标志是社会保证各社会阶层的子女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所占比例,与其家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4)受教育者在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公平。

2.教育机会公平的历史背景

近代经济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长期以来一直研究着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就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它关系到教育的机会公平和教育投资效率,并直接影响着政府对推动教育改革的决策。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就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普及和扩大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必要和基本相同的教育,与有限的教育资源保证少数人接受尽可能高深的教育之间的矛盾。

在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是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公平为最高原则。扩大教育机会,增加教育投资总量,把教育资源平等地分摊到所有学龄人口身上,从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二是以效率为最高原则,教育机会的公平应服从经济效率的需求。三是公平与效率并重、互相兼顾。效率是改善社会公平状况的物质保证,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保证。没有效率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没有公平也不会有真正的效率,二者相互制约和依存。

(1)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课题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课题是教育机会公平问题。保证教育机会公平是各国政府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共同目标,它始终左右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并最终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存在并始终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综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无论是经济利益的推动,还是政治利益的驱使,不管是人权运动的要求,还是国家民族利益的体现,都无法回避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虽然其教育改革的观念、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但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却一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时至今日,“保证教育机会均等,提高教育质量”仍作为美国教育部工作的座右铭镶嵌在教育部总部的大理石墙壁上。

(2)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

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是追求和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二战以后,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长期的争取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进行了新一轮教育改革,改革的主题则是追求教育的高质量。美国在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份报告中提出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1994年3月,美国颁布的《2000年教育目标》,把教育目标定位在世界最高水平上,期望以世界水平的教育培养出世界水平的劳动者。于是“高质量与教育公平能否兼顾?”以及“向所有人提出高质量吗?(HightSdandarsForAll?)”等成为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改革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同样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特征也是追求教育普及化、大众化与追求教育的高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建设人才能否二者兼顾。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机会公平问题会更加突出。

(3)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是追求教育机会公平

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不仅是一种个人的追求,更是政府为减少失业救济、贫困补助等财政性支出而应该采取的战略措施。美国智囊机构兰德(Rand)公司1999年教育研究报告ClosingtheEducationGap:Benefitsandcosts的主要结论是:教育公平,能够给政府创造巨额的财政收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追求教育机会公平是个人和政府的共同愿望。

(4)我国教育改革应以追求教育机会公平为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机会分配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采取了推进大众教育模式、大幅度降低学费或免费入学、优先入取工农子弟等政策,使家庭教育的社会资本(父亲职业地位)、文化资本(父亲文化水平)和经济资本(家庭年收入)对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影响程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16下降到80年代初的9.9。与此同时,城乡之间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户口身份对个人受教育机会的影响力也由50年代的17.9下降到80年代初的11.1。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教育模式也逐步由大众教育模式向精英化教育模式转变,家庭背景对子女接受教育机会的影响力迅速从80年代初期的9.9猛增到90年代的17.9;户口身份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力也从80年代初期的11.1增至12.7③。特别是最近十年左右时间里,教育产业化的趋势,城乡孩子上大学的机会之比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0:1,呈现出了教育机会极大的不公平。

从教育所担负的功能来说,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将能更好的履行其培养人才的职能,从整体上更好的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净化社会风气的功能。同时社会主义本质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应该是追求教育机会公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机会是否公平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将教育公平的观念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并寻求在教育公平现实问题上的突破,将无可争议的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改革方向。

3.教育机会公平的发展演变

教育机会公平理念的最初成形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古代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④的思想,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也曾致力于把“公平、平等”推广到教育方面来,谋求教育的机会公平。17世纪,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提出“人人都应学到关于人的一切事项”。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天赋人权”的思想赋予“教育公平”以“人权”的意义。1860年以后,由于人权思潮的风行,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高度重视,“正义”与“公正”成为新的价值标准,“教育机会公平”概念开始受到重视和探讨。直到18世纪末期,教育机会公平的思想开始在一些西方国家(例如英、法、美等国)转化为最初的立法措施。经过西方资产阶级大革命,终于在法律上否定了教育特权,确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在19世纪下半叶,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这期间教育机会公平观念最重要的发展,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马克思在1866年提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⑤。恩格斯在1866年也明确指出:需要国家出资对一切儿童毫无例外地实行普遍教育,直到他(她)作为社会独立成员的年龄为止。而且认为这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辨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马恩所论述的“教育的公平性”,包含两层深刻的含义:其一,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其二,这种平等表现为每个人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平等。

到了1966年,美国国会发表的《柯尔曼报告书》明确提出了教育机会公平应具备四个条件:(1)要提供所有儿童免费教育至某一年龄阶段;(2)无论儿童的社会背景如何,要提供他们共同的课程;(3)无论儿童出身如何,皆进同类学校;(4)同一学区内的教育机会要绝对公平。《报告书》不但注意到学校的差异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强调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还指出分化课程在发展的社会与职业结构中是不切实际的,过早的分化只会加重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受到柯尔曼对于“教育机会公平”诠释的影响,美国因而也将重点放在“入学后”效果的评估上,而不是单单只在维护“入学时”机会公平。

研究表明,教育公平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权力”公平阶段、“金钱”公平阶段和“能力”公平阶段。“权力”公平阶段主要是在封建社会和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受教育的权利是与其所属的社会等级相一致的,也就是说,教育资源的分配是以父亲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为标准的。“金钱”公平阶段:人们进一步意识到高等教育也是个人投资后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声望最高的领域之一,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上升为普遍的、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这种“人人平等”的公平观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人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过,这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却受着金钱的限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普遍存在的双轨制学校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当时,那些教育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成了富家子弟的“专利品”,贫寒子弟根本无法问津,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金钱基础上的公平。“能力”公平阶段:随着人们认识到教育对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各国教育资源分配开始以学生的能力为依据

形成“教育机会公平”观念的标志是在《世界人权宣言》中特别提出的,并被1948年联合国大会采用,《宣言》中提出教育机会公平的原则是:(1)废除种族歧视;(2)人人具有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这两项原则构成了“教育机会公平”概念的核心。从此,教育机会公平问题成为国际教育界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运动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教育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离教育机会公平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教育机会公平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追求的目标。

(三)教育机会公平会影响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公平分配受教育机会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的唯一途径。

早在两百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就在其《国富论》中具体阐述了教育的资本价值,并断言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吴敬琏在《“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文章中也提出:“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特点在于,经济增长主要地不是靠资本和其它资源的投入,而是靠人力资本(人的资本和能力)的积累和效率提高实现的”。

在2000的预算报告中,瑞典社会民主党人指出:“教育是公正和工作的关键。为了纠正现存的分配不公平,更公平地分配受教育的机会和知识比事后对财富进行再分配更有效。”为此,社会民主党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尽可能地公平分配受教育的机会,使整个国民的素质都得到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率。以色列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人口的比例位居世界之首,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和科技水平。

因此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并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人口和人才是不同的概念,人口多,说明人力的数量多;人才多,则是说明高素质的人力多。劳动力绝对数量并不是构成劳动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必然条件,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不可或缺。据统计,我国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生代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

纵观人类文明史,影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真正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的因素就越重要。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靠的是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根本的治国兴邦之道,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教育机会公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教育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特别是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或生产效率。人们所受到的教育越多,其知识和技能也就越高,也就能更快更好更准确的完成工作,同时由于其工作绩效相对较高,所获得的收入也更多。二是教育可以改善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社会经济环境,从而通过对生存环境的优化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失业和犯罪现象,对社会稳定起积极作用。舒尔茨1961年研究美1929~1957年的经济增长时就认为,美国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33的贡献率是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据统计,广州1978~1993年教育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3。

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机会不公平会影响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只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公平,提高人口素质,以不断提高的劳动力素质来替代劳动力数量,尽快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才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

我国当前存在的种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和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导向”,以及升学考试制度的不公平。

1.教育不公的突出表现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严重失衡。

城乡失衡,主要表现为国家教育投入分配不公平,重城市,轻农村。优质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公共教育资源流向城市。城市里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又严重不平衡,造成“择校”之风越刮越烈。而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师资质量差,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升学率低,城乡受教育程度严重失衡,并形成“贫穷——失去或缺少教育——贫穷或更加贫穷”的恶性循环,使得社会阶层的分化日趋严重。

地区间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国家投资建立的重点大学在省区间分布严重不均,有的城市、有的省份享受过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再加上不合理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设置,使得高校集中的城市和地区明显占有优势,从而引起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的差距促成了教育的差距,教育的差距又反过来拉大了经济的差距。

2.教育不公的另一突出表现是高考录取线和分配名额不同的政策。

录取线的不同是根据地区的不同和户籍的不同确定的。拥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户口的考生,比外地户口的学生享有优越条件,北大、清华、复旦等全国一流大学,中西部地区的考生录取线要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考生高出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这种政策背离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以及教育机会公平原则。

(二)教育机会不公平产生的原因

1.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以及分配的不合理

(1)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国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联合国的建议则是要达到6以上)。并且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4条也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尽管1991年到1995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56,1996年到1999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200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9.5,但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1998年仅为2.55,1999年也只有2.79,甚至到了2003年,还只有3.28,仍未达到规定的4的指标。2003年有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甚至还出现了下降。⑥

目前,中国公共教育经费为1400亿人民币,约折合170亿美元,仅占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1500亿美元的1.5。全国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为81元,小学生为28元,农村小学只有11元。而中国现有学龄人口数量为2.14亿人,占全球教育总人口的22。也就是说,中国用占世界1.5的教育经费在教育占世界22的受教育人口。

我国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根本问题不在“穷国办大教育”,而在于财政的公共性严重不足。如果按照1993年提出的增长目标,在2003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19,远远低于本应在2000年就实现的4的目标。1995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都存在一定的缺口,逐年累加,已经从1995年的274.85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945.22亿元。2003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一度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投入缺口占需投入总额的四分之一。在目前总量增长乏力、教育财政投入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不尽合理的背景下,首先受到影响的必定是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着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的历史进程。

(2)另外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在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将有限的经费绝大部分投向了高等教育,在整个90年代,这一部分始终高达90左右,而包括高中在内的中小学得到的比例始终未超过1。有研究表明,基础教育阶段占有政府经费分配比重越大,则经费分配越趋于公平,也有利于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学校生均日常教育经费与人均GNP的比例为0.050.151.93,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相差悬殊。

2.中国教育制的二元分割性缺陷

它是一种双重的二元教育制度,其实质内容是,政府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向着城市学校和各级学校中的“重点”倾斜。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对教育的投入要与地方财力挂钩,这就导致了富裕地区和城市比贫困地区和乡村占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加大了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学校差距,严重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1)二元教育制度,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造成了整体分割

其表现形式是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整体分割,形成“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天壤之别。城市的办学经费由城市政府拨款,农村推行分级办学制度,即实行“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相应的办学经费分别由县、乡镇和村支付。由于初中和小学的管理责任主要在县以下,而且由省至县的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重心又在各自管辖的大学、高中等专业学校。于是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部分的78不得不由乡镇负担,这笔费用占了乡镇财政支出的70左右,乡镇财政由此成为“教育财政”,客观上造成乡镇政府必须对农民进行教育费用征收。据保守估计,仅90年代的十年间,全国对农民征收的“教育附加费”和各种“教育集资”最保守地估计也在1500亿元左右。

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4.2亿人,近九成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据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社会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为77,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了23的教育投资,城乡受教育者之间,80的人占有20的资源,20的人享受80的资源。

如:位于陕北延安寨子峁村小学,校舍由一口三孔窑洞构成: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另一间已经废弃。教室里只有一个讲台,十来张桌子。村子里聘请了唯一一个代课教师,前几年的时候,村里的二三十个孩子依年龄大小编成学前班和一、二、三这四个年级,都挤在一口窑洞里进行复式教学,一个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其他几个年级的孩子就做作业或者自习。随着原来的孩子们升学,加上村子里的很多住户搬走,寨子峁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校的全部开支,来源于每个学生每学期35元的杂费。

与寨子峁村小学的简陋寒酸相比,北京市中心一所小学的现代豪华让人感到震惊,可以说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在这所投资上亿元的小学,有高标准的游泳馆、科技馆、图书馆、报告厅、地下车库、塑胶操场与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学校并无二致,每个教室都配有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学生衣柜、桌椅都是适合儿童特点的一流设施;有专门的劳技教室、书法教室、计算机房,可以供几个班的学生同时上专业课;教学楼、办公楼全部是高档装修,走廊里配有饮水设备,连学生厕所都像星级宾馆一样。这里一间教室的投入就超过部分农村小学一年的开支。由于师资力量强、硬件设施好,吸引了众多家长趋之若鹜。

正如“城市学校像欧洲,农村学校像非洲”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使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相当严重。其直接结果是,分属於两种制度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的实现程度截然不同,他们必须宿命地面对着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2)“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划分,造成新的教育机会不公平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建立一批重点中学,目的是在我国教育资源总体短缺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指导下,上至宏观下至微观,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各种资源分配都是倾斜的,如制度上长期采用重点学校、重点班,乃至重点培养对象,师资、资金、老师指导都是有选择地进行分配。对学校进行重点和非重点的等级划分,重点学校又分全国重点、省重点、市重点、区(县)重点等等。由此逐渐形成一个精英等级化的教育体系。通过这种逐级升学考试和重点非重点学校学生的选拔归类,一方面选拔出了精英人才(尖子学生),另一方面又逐级淘汰了其他人。毫无疑问,教育的精英化发展方向,对于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城市贫困家庭和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的子女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他们往往成为被淘汰的对象,辍学率的上升就是这种状况的反映。

如大连一所省级示范高中2004年仅择校费收入就达420多万元,学校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仅粉刷教学楼内外墙壁就花了几十万元,装修一个办公室七八万元。在职老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一身校服千余元。而其对口支援的一所普通高中,却连一个实验室都没有,买大屏幕的一两万元都拿不出来。北京建一所高中示范学校,多则给两亿元,少则给8000万元。教育部属院校的6所附属中学更新设备,每所都获得拨款5000万元。一些省市还制定政策,示范高中从学费到择校费都高于普通高中,越是级别高的示范高中收费越高。即使在一些教育经费短缺的地方,政府仍然不惜斥巨资建示范高中。山东省一个经济欠发达县,2000年该县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投资5200万元建了一所高中,内部配备一流设施,而这个县至今农村小学生均经费一分钱都没有。

一边是政府生均经费投入不足,普通学校发展乏力,一边是政府斥巨资打造精品,重点学校“肥得流油”,这样下去只能进一步扩大差距,造成新的教育机会不公平。

3.高招制度存在的缺陷

(1)高考录取分数线严重倾斜,带来的各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

连续几年北京、上海的重点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比大部分省低几十分甚至上百分,即使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录取线都比北京、上海高。如2001年山东的文、理科重点线分别为580、607,而北京的分别是454、488,分别相差126和119。2003年北大在河南的文、理科录取线均为648,而在北京的文、理科录取线分别为590和600,比河南低58和48分。分数线向大城市、文化发达地区等倾斜,是一种极不合理的“逆倾斜”,由此带来各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

(2)重点高校录取名额分配不公平,破坏了考选制度的公平性

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各重点大学可以自行决定在各省的招生名额,这样做本有利于调动高校积极性,然而带来的弊端是各高校择优性指标投放的过度,破坏了考选制度固有的公平性,造成了城乡差距拉大、东西悬殊加剧的局面。在以地区为单位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上,主管部门一贯地采取在全国范围向北京和上海倾斜、在一省之内向省会城市倾斜的政策。例如,2004年河南的总人口数为9717万是北京总人口数1159万的8.38倍,河南的考生总数72万是北京考生总数9.87万的7.29倍,而北大、清华在北京的录取人数分别为313人和320人,分别是河南录取人数78人和57人的4倍和5.6倍;2004年山东的总人口数9180万是上海总人口数1344万的6.83倍,2005年山东考生总数72万是上海11.3万的6.37倍,而复旦大学在上海的录取名额投放数1259人却是山东57人的22倍多。在近二十多年间,清华大学投放于北京市的名额始终超过苏、皖、鄂、川四省的总和,2001年则到其招生总数的18,而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只有全国总量的0.9。重点大学名额投放严重向大城市和重点高校所在地倾斜,其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悬殊。同时省内的差异也同样明显,就山东省2000年非重点院校的录取线而言,省城济南高考录取分数线为全省各地市最低,其文科和理科类都低于最高地区63分。

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全国一流重点大学在各地的录取名额分配极不平衡,使一些地区的考生上重点大学的机率远远低于有重点大学的省市。同时处于劣势的地区往往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也就意味着农民子女将被更多地淘汰,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考选的公平原则。由此会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不公平,容易导致经济文化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出现更加严重的两极分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整个社会受教育机会机会不公平程度越大,贫富之间的差距也会扩大,继而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状况就会恶化。经济的差距促成了教育的差距,教育的差距又会反过来拉大经济的差距。

三、国外的经验

(一)教育充分体现平等——新加坡的和谐之源

新加坡自1965年宣告独立后,仅二三十年时间,经济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让受教育者的教育机会公平。新加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及制度,是融汇东西方教育成功的典范。

2006年2月公布的新加坡2005年预算中,教育开支达61.65亿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占政府总开支的20.8,仅次于国防,这恰恰反映了新加坡人常说的一句话:“教育和国防一样重要。”作为一个面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的岛国,新加坡自然资源很贫乏。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将人才作为国家的第一资源,将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投入教育,人均教育经费每年高达1800新元。从小学到大学,各级教育都享受政府补贴。1990年,新加坡启动《教育储蓄计划》,由政府拨款10亿新元作为启动基金,将基金收益分配给适龄儿童用以支付教育费用。正是这样的投入,提高了公民的素质,也培养了公民深厚的爱国精神。

教育充分体现平等,是新加坡的和谐之源。新加坡教育实行分流制度,即通过考核,将一部分学生从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都面临分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开发潜能、找到平衡点。新加坡人认为,“精英教育”的含义是因材施教,他们不以多少人读过大学来定义人才,而是行行出状元,即创造机遇,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才干。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虽然起薪较低,但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人们将教育理解为让每个人发挥自身才能,而不是制造学历歧视。他们所理解的平等并非结果的平等,而是机会上的平等。此外,政府还推出《重新改造职业计划》,努力帮助国民物色新的工作机会。目前,约有2000人在此计划中受益。政府还计划在未来12至18个月帮助1万名工人,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他们有机会赚取更高的薪金。1991年,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资讯公司发展的调查报告认为:新加坡和瑞士的工人素质并列世界第一。新加坡人都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能正视自己,就一定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新加坡国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诚信、融合、平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正因如此,新加坡能够持续发展,经受了金融风暴的考验。正如李光耀所指出的:“新加坡没有连绵的矿山,没有茂密的胶林,没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几条小河也没有多少小鱼可以捕捞,但是我们有受了教育训练,适应性强和富有纪律的人民,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二)教育成果的均质性和平等型教育方式——日本的经验

凡到过日本的人都会对日本人较高的素质留下深刻印象,问及日本的经济成功与良好的社会环境原因何在,日本人自身的回答也通常归结到学校教育。日本在130多年前就几乎100%地普及了基础教育,所有的农村都建立了小学,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日本建立了大量的师范院校。日本是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度,但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在二战的废墟上,日本经济又迅速实现了腾飞,这其中,日本发达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日本茨城大学校长菊池龙太郎坦言,如果说高等教育是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基础教育就是塔基,如果基础教育根基不实,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准就会大受影响。

日本是用国家财政的力量来保证教育的公平的。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科书的费用是由国库来负担,学校教职人员的费用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各出一半。而建校舍的费用基本上是中央、地方和下级政府三三开。日本学生在受教育的权利上都有很好的保障,而且他们享受的教育水平和质量都比较均等。

日本的学校教育最显著特点就是它的教育成果的均质性以及为达到这一目的的平等型教育方式。均质性表现为,学生的成绩与素质比较平均,好坏相差不大,整体水平较高。根据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国际教育调查的国内结果》在对初中、高中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抽样的几次数学、物理国际比较调查中,日本的平均成绩都列居第一位。美国等国家的教育制度虽然可以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优秀人材,但从学生的整体素质来看,是无法与日本相比的。

均质的教育成果,源自日本特有的“平等教育”。“平等教育”表现为:(1)极高的初等、中等教育普及率,初中为止的义务教育达100,高中为96;(2)中央财政大量用于缩小全国义务教育的地区间差别,努力使全国范围内保持一致,中小学生均经费地区间最高最低差异只有2倍左右;(3)公立中小学不设重点校、重点班,通过在校际间轮换教师、平衡财政支出,尽量保持校际间不出现师资、设施设备上的差距。(4)此外最重要的是学校与教师采取“平等”的教育指导,即教师对学生不采取差别对待,制度上尽量不将学生序列化,不明确好学生、坏学生。日本教育的重点、资源分配放在如何提高能力差的学生上,以求全体步调一致地达到一定水准之上,日语中称作“抬底”,与着重培养优秀人材的“拔尖”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

日本的一些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越分明,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与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在上进欲望上所表现出的分化程度越大,社会阶层分化的意识越强。这种淡化评价的平等的教育方式,不仅培养出均质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素质,而且还培养了全体学生习惯性的上进要求,一直延续到成为劳动者后,体现在工作中的敬业精神上。在日本,产品的质量大多取决于现场工人的操作水平,由于日本的教育重视全员的素质提高,非常巧妙地与其生产方式相吻合,由此产生出高质量的产品和国际竞争力。日本的学校教育不在于它培养了多少杰出的高级人材,而是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中级以下技术人员、现场工人,这是日本教育界较为共通的认识。实际上做为全社会竞争的结果,日本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尖端生产技术的很多方面在世界上远远领先。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靠优秀人物来推动的,日本恰恰是通过劳动者全员的努力而实现的。

(三)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连贯性与互补性——美国模式

1.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连贯性与互补性是其实现教育机会公平政策取得成效和教育政策体系得以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20世纪前半期,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追求教育公平即教育机会的均等为目标,政策制定与实施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策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入学机会均等已经成为现实,随着战后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又产生新的转向,改革政策制定与实施通过联邦政府或州政府颁布法令自上而下要求地方实施,即在战前公立中学数量得到扩张的基础上,在战后将公立中等教育由数量的扩充推向质量的提高。综观整个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都旨在改革自19世纪建立起来的公立学校制度,要求公立学校制度确保教育机会的均等与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一目标在整个20世纪中一直没有发生过变化,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制定出的具体教育改革政策有所不同。

2.强制的立法手段和雄厚的经费供应是美国教育机会公平政策得以落实实施的有效保障。

美国的基础教育政策集中体现为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所具有的强制性与稳定性保证了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的连贯性与有效性。此外,每一部教育法规对实施该法规所必须具备的配套专项经费数额和分配办法都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例如,在1994年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各个部分中,都列有“拨款的授权”的相关条款。这就使得教育机会公平政策能够在具有物质保障的条件下较好地得到实施。

3.美国充分保障和公平分配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和配置,以确保教育机会的公平的实现。

美国联邦、州、地方对教育的拨款大多来自政府预算,即政府日常收入所依赖的各项税收,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财产税。前两种税收是联邦和州政府支持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财产税是地方支持义务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义务教育经费除主要来自以上三个税种外,还有教育税、彩票收入、教育基金、校企联合等多种辅助性经费来源。美国联邦政府主要是通过联邦资助方式,帮助经济上确有需要的州和地方。同时,通过一些教育改革项目,支持那些有积极性、符合项目的地方和学校。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责成联邦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预算从2001年的185亿美元,提高到2002年的265亿美元。为了减小学区间教育资源的过大悬殊,各州政府逐步增加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投入,提高在义务教育三级财政分担中的比重,并在经费分配时根据学区实际进行适当的均衡。

四、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的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只有通过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框架,有效地采取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才能保证教育机会公平在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合理调整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并逐步实现全民免费义务教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里提出“加大投入,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2002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分析指出(IMD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评价),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份额很低,在49个参评国家和地区中处于第47位。我国《教育法》第五十五条早已规定,教育投入要做到“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目前中央已下大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力争在2010年前后接近4.5。有关部门对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还应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目前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首先,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分配教育资源时遵循平等的原则、对等的原则和补差的原则。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局面,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等等,都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不宜畸轻畸重。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于基础教育,应着重强调均衡发展,尽快取消目前的重点学校制度,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则应更多的是为各类院校(包括公办与民办、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等等)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氛围。加强和完善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筹集、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合理调整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把教育投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从而根本上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目前全球190多个国家中已有170多个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改革开放带来的连续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使中国也完全具备了跨入这一行列的国力与财政能力。温家宝总理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上郑重宣布:“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2005年8月29日,教育部新闻发布“十一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将全免费。在全国农村实现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对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和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逐步实施将9年义务教育延长为12年义务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国家未来竞争力有很大好处。

(二)在进行教育规划和制定教育政策时,应充分认识到政策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项周期长的战略性事业,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强有力的主导作用,避免经常性或大幅度地改变教育路线,以保证教育政策的延续性。要确保教育政策的延续和可持续性,就要了解现代教育具备的三个“需求”特性,即需求的两重性、时效性和超前性。纵观世界教育事业发展历程,均是既重视平等,又兼顾效率;而教育的平等与效率往往又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这种矛盾主要是靠教育“需求”来进行调节。

教育“需求”的两重性。即当社会需要安定的时候,教育需求是向教育平等倾斜;而当社会需要发展的时候,教育需求又会向教育效率侧重。教育需求两重性这个杠杆的左右上下或轻重缓急,都会极大地影响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政策制定、教育内容改善和教育方法更新。因此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确保社会平稳和谐发展。

教育“需求”的时效性。即任何一项具体的教育政策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是相对的、具有弹性的、动态性变化的。因此国家应重视社会对教育“需求”时效性特征,既要不失时机地能在社会对教育“需求”的最佳时期,制定出能够发挥出最佳效益的教育政策,又要充分地考虑到一旦社会对此需求过了最佳时期,相应的教育政策可能也会减效或失效。

教育“需求”的超前性。即教育是项周期长的战略性事业,为使教育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需求预测或规划必须具有“超前性”。因此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应先于社会经济发展之前列,制定慎密地、可操作地教育规划。如“美国2061年计划”就是以培养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接近地球)的高素质公民为目标。

教育“需求”是人类社会进步水平的象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尺。所以,制定教育政策必须考虑国家重大而又原则性的教育政策应该具有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又要考虑到具体的教育政策必须与时俱进、突出重点、不断更新。使保障受教育者更充分地享有教育机会的公平。

(三)实施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战略,平衡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即加大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使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农村教育城市化,让农村学生享受城市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1.打破城乡教育管理体制上的“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加大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城乡教师交流,鼓励农村学生在城市就学等多种途径,达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优势互补。如成都市武侯区2003年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按照“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原则,将原属乡(镇)管理的18所中小学全部划归区教育局直管,成为全省第一个告别农村教育的区(市、县),推进区域教育发展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转变,实现了教育公共管理资源的共享。

2.通过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城乡学校“捆绑发展”,快速提升城郊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城乡学校管理人员、教师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实行短、中、长期的互派、学习。如2003年10月,成都市武侯区实施了“捆绑式”发展战略,将12所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结对”、“联体”,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办法进行统一管理,促使两校相互学习,优势互补,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重组,快速推进学校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还采取了“包干负责”的办法,将学科教研员分组派往城郊学校,开展经常性的业务指导工作;选派校长、副校长和校长助理到城郊学校工作;选派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青年优秀教师,对城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经常性指导。

城乡教育一体化可以使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和办学效益整体提升,并有效地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四)在非义务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我国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经费短缺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穷国办大教育”客观上要求教育投资多元化。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为多元教育投资体制形成提供了制度条件和制度保障。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根本上改变了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方式,也改变了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尤其非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方式,为教育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和生产,提供了制度可能。社会对教育支出不仅是消费,而且是可以获得较高经济收益的投资认识的加深,以及企业也逐步意识到人才和教育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这种对教育支出观念的转变刺激了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刺激了对教育投入的增加,也促进了多元化教育投资体制的形成。

2、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对于不同类型、国家投入不同的高校,政府应允许它们按照市场规律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另外,如通过税收优惠的政策来引导企业成为劳动者继续教育的投资主体,鼓励企业、私人投资教育,以解决目前教育供求紧张的矛盾。同时对民办学校一视同仁,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用制度来维护各种私立教育的正当权益。

3、探索通过教育银行、教育储蓄、教育基金等金融手段为教育融资。取消教育领域的投资限制,吸引内资外资兴办教育,如可利用世界银行教育贷款等外资来发展我国教育,有效引进外资和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为我国的投资体系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4、调动民间资源,鼓励社会团体及企业、个人热心教育公益投资,鼓励社会各界捐赠教育事业,如向教育机构捐赠按照中国的《捐赠法》可以享受有关免税优惠,以刺激民间资源投向教育事业。

即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来调动民间、社会与企业参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以国家投资为主,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辅;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主,国家资助为辅;民办自费;企业办学校、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充分地调动民间、企业与社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使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以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

(五)通过“奖、贷、助、补、减、免”等多种措施,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

“奖、贷、助、补、减、免”即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教育基金。政府应尽快确立规范、合理的高等学校收费标准,根据学生家庭收入的差异收取不同标准的学费,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可少交甚至完全免交学费。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教育资助实现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缓和社会上对于分配不公的不满情绪,而且还能够通过政府的这种开发式扶贫,使有能力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为贫困地区培养出一大批能够扎根于当地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使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彻底摆脱贫困的有效措施之一。

同时进一步完善以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为主的困难生资助体系。助学贷款可以借鉴目前各国高校学生贷款的两种形式,一是“按揭型”,即采取分期付款,不论今后收入高低,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还贷义务;另一种是“与收入挂钩型”,按照工资收入的固定比例进行还贷。

应当允许允许学生“勤工俭学”,如将大学里的后勤职位如图书管理员、清洁工、食堂服务员等工作,让家庭贫困的学生兼职,以减轻学费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这样不仅可以大量节省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经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减轻了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压力。

学校还应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设置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如,安徽省通过省政府设立的“安徽省兴皖育才高等教育奖学金”;省财政厅、教育厅开展的“国家奖学金”工作,以资助安徽高校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学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教育厅实施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考入省内外国家重点高校贫困学生;省残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开展的救助贫困残疾大学生工作;省教育厅实施的“孙大光张刚奖助学金”等。这些专项奖助学金以及其他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牵线搭桥的各种社会助学活动,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学生上大学的困难程度。

通过“奖、贷、助、补、减、免”等多种措施,可以建构稳定有效的政府、社会、学校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扶助机制,使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都能得到资助完成学业。

注释:

①出自《孙子兵法》《计篇》里,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②出自瑞典教育家胡森(T.Husen)主编的《国际教育研究百科全书》。

③参见景天魁等著: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④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子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义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⑤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

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2.张玉林,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

3.钱小英,《日本学校教育中的“平等性”与我国教育观的变革》,四川党政网。

4.李立国,《教育公平辩析》,四川党政网。

5.吴忠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2004年第11期。

6.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辩析》,《党校函授教育资料选编》,2004年第4期。

7.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党校函授教育资料选编》,2004年第4期。

8.薛涌,《靠什么容忍贫富差距?—欧美经验的启示》,《党校函授教育资料选编》,2003年第4期。

9.都阳,《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日报》,2005年6月16日。

10.《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中国教育公平受关注》,《南风窗》,2005年4月27日。

11.谈松华,中国教育面临一场触及文化、制度层面的改革?。

12.张贵珍,《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公平正义》,《中国经济时报》。

13.《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的演进及其整合前景与对策思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002年11月4日。

14.姚永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机会公平的体制性问题研究》,四川党政网。

15.杨泉明,《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四川党政网。

16.翁文艳,《教育公平的多元分析》,《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1.3。

17.马和民许小平,《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

18.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概念之演变》。

19.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0.杨东平/周金燕,我国教育公平评价指标初探。

21.郭丛斌/侯华伟,《教育规模及教育机会公平对收分配的影响》,《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22.吕炜,《教育经费投入问题解析》〈中国财经报〉2005-03-08。

23.胡鞍钢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1995年12月。

24.胡瑞文,《我国不同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进展情况的分析及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25.袁继红,《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5期)。

26.郑功成,《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福利与人力资本投资》,2004年7月29日作者应邀出席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为大会所做的主题学术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方案下一篇:婚姻家庭法的名词解释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