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2025-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通用4篇)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篇1

一、绿线的含义

“绿线”,就是在规划中界定的城市绿地区域的周边线,是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与建筑红线一样都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高压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违反和侵犯。本规划中确定的绿线范围内的绿化用地不能改作他用,更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原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要逐步迁除。老城区建筑物密集,但必须按绿线要求进行控制,在以后改造和建设中也要根据绿线进行退让。

二、绿线管理的基本要求

1、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做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城市绿线内所有树木、绿地、林地、果园、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移植、砍伐、侵占和损坏,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性质。

2、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3、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在城市绿地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

4、城市绿线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控制的地块外,还须根据局部地区城市规划建设指标的要求实施城市绿地建设。

5、批准的城市绿线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绿地、服从城市绿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绿线管理、对违反城市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6、城市人民政府应对每年城市绿线执行情况组织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应向上一级城市行政机关和同级人大常务会做出报告。

7、在具体建设项目管理中,实行“四同步”制度,即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专项审批,初步

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开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各个审查环节,严格把关审查配套绿化工程,违反“绿线”管理规定或达不到绿化指标要求的,不得审批。

三、制定绿线管理法定图则规划

为了加强城市绿线有效管理,加强可操作性,规划建议在《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各个城区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定滨州市城市绿线管理法定图则规划。

四、绿线分类管理要求

根据不同绿地类别和现状用地属性,规定四类绿线分别进行管理。

1、一类绿线:该类绿线主要包括各类大、中型城市公园绿地(市区级公园、带状公园等)。

一类绿线内绿地,由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建设。任何改建、改造、扩建和新建的建设项目,需占用该绿线内的绿地时,必须报请市政府规划委员会和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2、二类绿线:该类绿地主要包括各类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小型街旁绿地。二类绿线内绿地由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建设,任何改建、改造、扩建和新建的建设项目,需占用该绿线内的绿地时,必须报请市规划国土部门和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3、三类绿线:该类绿地主要包括居住区附属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等。三类绿线内绿地有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或其它建设主体负责建设。该绿化设计方案必须报经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审查后方可动工建设,竣工后须报建设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主管部门验收后,方可办理相应的竣工手续。任何改建、改造、扩建和新建的建设项目,必须报请市规划国土部门和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动工。

4、绿区:该类地区主要涉及旧城改造区域。

绿区范围内现状建筑在不拆建的情况下,暂时不需提供绿化用地,但若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改造,必须提供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集中绿地。绿化设计方案必须报经

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审查后方可动工建设,竣工后须报建设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主管部门验收后,方可办理相应的竣工手续。任何改建、改造、扩建和新建的建设项目,需占用该绿线内的绿地时,必须报请市规划国土部门和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在落实异地补偿绿化情况下,方可实施。

五、重要绿地绿线控制规划

1、公园绿线控制(1)市级综合公园

市级综合公园的详规都已编制完成,绿线按详规上的范围控制。(2)区级公园

大部分区级公园的详规都已编制完成,绿线按详规上的范围控制。(3)专类公园

专类公园的详规都已编制完成,绿线按详规上的范围控制。(4)带状公园

带状公园的绿线按详规上的范围控制。(5)街头绿地

现状街头绿地绿线控制都是按详规控制,近远期建设街头绿地的绿线按详规上的范围控制。

2、道路绿线控制

道路红线≥60m的城市道路两侧各需设置绿化带宽度应≥20m; 道路红线≥40m且<60m的城市道路两侧各需设置10m~15m绿化带;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绿线,绿地,编制,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各城市应当建立绿线管理制度。2002年建设部审议通过并发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绿线受到了国家法规的保护,从而为城市绿线的划定和实施提供了法律保证。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中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做好城市绿线规划迫在眉睫。城市绿线规划的及时编制对塑造整体城市景观环境、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和维护公共利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2005年,台州市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制了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运用“反规划”理论对城市公共空间作出控制,提出了“以环绕城市的山体和海洋为大背景,以绿为生态核心,以水系、山系、乡土文化廊道为纽带的生态网络”的绿线框架。文中结合台州市城市绿线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讨城市绿线规划编制的一些基本内容。

1 绿线规划的基础条件

1)具备完整的城市地形图。绿线是城市绿地的控制界限,其法律效力等同于城市建筑、城市道路等红线,因此绿线划定的依据也应是与红线同等精度的地形图。通常情况下,用于划定绿线的基础地形图的比例是1∶500或1∶1 000。

2)对城市现状绿地的准确调查。绿线可分为现状绿地控制线和规划绿地控制线,其中现状绿地控制线应依据准确的现状绿地边界线,或依据现状绿地调整后形成的绿地划定绿线,因此对现状绿地的准确调查对绿线的划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3)依据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成果,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以上各类规划成果是直接指导划定绿线的依据,绿地的布局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办法”指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阶段应确定防护绿地、大型公园绿地等的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规定绿化率控制指标和绿化用地界线的具体坐标;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绿地布局,提出绿化配置的原则或者方案,划定绿地界线。由此可见不同阶段的规划是划定绿线的前提条件。

2 绿线规划的基本内容

近两年,根据“通知”精神和“办法”要求,各城市开始落实绿线的管理制度,这对促进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绿线的划定贯穿了从绿地专项规划至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各个阶段,涉及了用地权属和城市土地开发等诸多敏感问题,各城市都会有自己的特殊性。文中结合台州的实际情况探讨绿线规划的基本内容。

台州市城市绿线规划在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规划要求,将划定的绿线分为以下7类,并确定相应的绿线控制要求。

2.1 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

台州市的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结构,组团与组团之间用生态廊道加以分隔,既保持了组团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又避免了城市的连片无序蔓延,同时也加强了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这一规划理念在台州市各阶段发展过程中均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规划将其纳入绿线控制范围。

城市生态廊道绿线控制区实行长久性严格保护和限制开发,土地用途可以包括园地、林地、水域、基本农田保护区、湿地、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园及绿线控制范围内现有的农村居民点。

2.2 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区域和城市大型集中连片的绿色开敞空间,是区域和城市大型氧源绿地和生态支柱,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承担着大型生物栖息地的功能,是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对区域和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把风景名胜区纳入绿线范围。

风景名胜区绿线控制区应以保护生态为主、提供休闲康乐活动设施为辅。50 m等高线以上的自然山体以保持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不得从事城市建设活动,其中珍稀动植物生长繁殖和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地区,在条件成熟时,应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管理;50 m等高线以下至山脚线外50 m范围不得从事城市建设活动;对风景区内的重要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应进行调查、鉴定、建立档案,并制订保护措施严格保护。

2.3 滨河绿地

滨河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生态系统与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滨河绿地串联了山、水、城,是构建生态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其纳入绿线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滨河绿地绿线控制区内的土地,将作永久性保护和限制性开发,不再建设新的建筑物;在保证防洪防涝要求的前提下,河岸改造和治理采用生态护坡改造方式,并维持自然河道形态;河流经过城市建成区,应建设为沿河带状公园。

2.4 山体

为保持台州的地形地貌特征不被改变,保护好山地动植物资源不被破坏,有必要把山体纳入绿线控制。

山体绿线实行长久性严格保护和限制开发;可以选择适当区域建设公园,在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保证绿地生态资源最大限度向市民开放;50 m等高线以上的自然山体以保持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不得从事城市建设活动。

2.5城市交通设施防护绿地

城市交通设施防护绿地是城市区域呈网络绿化的重要用地,是体现城市周边、入城景观和机动车观赏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及部分主干路防护绿地进行控制。

交通设施防护绿地建设应满足道路防护、生物迁徙和城市景观建设要求;在保证边坡稳定、改善行车条件的前提下,尽量采取植物护坡技术;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大型桥梁穿越区域绿地和大型生态走廊时,应强化道路、桥梁的生物通道的设置,建立生物迁徙、觅食和物种交换的通道。

2.6沿海堤坝防护绿地

台州濒临东海,是台风、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为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构筑绿色屏障,有必要将沿海堤坝防护绿地纳入绿线控制。沿海堤坝防护绿地以防风林、景观林为主,林中无城镇建设用地;植物选择抗风、抗盐碱树种。

2.7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重点突出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实现“500 m见绿”工程的目标,有必要对城市公园进行绿线控制。

城市公园绿线控制区应严格保护,严禁改变土地用途;公园建设应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同时,充分考虑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要求,并考虑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街头小绿地建设要兼顾绿量与景观、游憩功能的统一,要设置园路、座椅、垃圾箱等,并应配置一定的游乐设施。

3结语

城市绿线规划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风景、园林、绿化、景观河流等诸多因素,文中仅以几大方面作出阐述。城市绿线规划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在各个层次规划不断完善,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规划管理部门也应对依法批准的城市绿线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使城市绿线的划定更加透明和规范。对于擅自改变城市绿线内土地用途、占用或者破坏城市绿地的,由城市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诚然,绿线的划定是实现绿地建设的前瞻措施,维护好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我们要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力求创造出宜人、近人、利人的城市空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绿线”上的舞蹈 篇3

绿线业务是廖杰远2006年推出的,虽说听起来很方便实用,但刚开始的时候企业对这项业务并不了解,于是廖杰远就大量招进市场营销人员,在上百座城市推销绿线。

2007年7月2日上午,廖杰远在上半年总结会上宣布公司的电话量正以每周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客户数每月平均增加大约三百家。

公司业务员知道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既惊喜也自豪,然而会议结束后回到办公室的廖杰远,之前的喜悦和自信一扫而光。他盯着办公桌上的电脑显示的好几封未读新邮件,心里沉甸甸的。

这几个月以来,廖杰远一直担心的就是没有人使用绿线,但如今用户数爆炸式地增加,他也开始发愁。公司里的财务部门和运营部门每天下班前都会给他发一份邮件,向他汇报公司的收支情况,以及接听电话数量。廖杰远收到这样的邮件却不敢打开,因为他知道,财务会非常确定地告诉他,这个生意没法再往下做。

因为绿线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向客户收取的服务费。最大的支出就是为客户支付的长途话费,由于他们从运营商那里没有享受到太多的话费优惠,所以话费支出远远高于收入的服务费。电话量的增长基本上是以每周50%~80%的增长,那就是说赔钱的速度也如此。

到了2007年7月的时候,廖杰远已经感到如临深渊,一面是呼叫量大增,一面是支出的话费居高不下,他已经快赔不起了。为了这家公司,他把老家的房子抵押了,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退路,如果公司失败的话,廖杰远不但自己将一无所有,年迈的父母以及妻子的生活都将失去保障。

业务刚推出时,廖杰远曾经鼓励家里人先试用起来。他在杭州创业,母亲住在福州,母子俩平时都是通过长途电话联系。廖杰远回到福州的家里为母亲的电话专门设了快捷键,母亲的普通话说不好,只会说他的名字,她只要拨通绿线就说我要找廖杰远,这样就能够接通电话。

从此以后,母亲几乎是天天给廖杰远打电话。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月,廖杰远发现有点不对劲,母亲打来的电话明显减少,甚至一个星期没有与他联系。母亲是不是生病了?廖杰远很担心。

廖杰远赶紧打电话回去问母亲为什么不打电话,母亲嗯了半天才说出她知道了绿线的每个电话都在亏钱,所以想帮儿子省钱。廖杰远久久没有说话,他觉得就是为了父母,再难也要挺下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呼叫量还在上升。对亏损毫不知情的员工们都被眼前的大好形势所鼓舞,纷纷向廖杰远提建议调价,廖杰远痛快地答应了:调!不过不是往上调,而是调整为零,免费为几家有影响的大企业赠送服务。所有的人都糊涂了,廖杰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廖杰远告诉员工,他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说服运营商把话费降下来。这场标杆战役打响后,许多大企业纷纷开始免费试用起绿线来,但廖杰远的目的不只是让他们试用,而是要說服他们续订这项服务,这必须得让他们在试用的时间内看到效果才行。廖杰远于是动员一家乳品企业做了一次对比试验。活动开始前这家客户对绿线的作用还将信将疑,但看到活动过后的统计,绿线每天的接听量都比其他热线电话高出了一倍以上,这个合同就签订下来了,而且一签就是大客户。

7月26日这一天,当廖杰远接到了一个通过绿线转进来的电话后,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原来这是来自于运营商的电话,他说恭喜你。廖杰远听到这三个字,心里就明白了,对方同意降话费。

绿线管理办法 篇4

第一条为建立并严格实行县城绿线及绿地建设管理制度,切实保障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加强县城绿线及绿地建设管理,改善县城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线是指县城规划区内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包括已建成绿地的控制线和规划预留绿地的控制线。

第三条县城规划区内绿线划定及园林绿地的建设、保护和管理使用本办法。

第四条县规划和县绿化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县城规划区内绿线及绿地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接受市园林、规划等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县城绿地、服从县城绿线管理的义务,对违反县城绿线管理的行为有劝阻和举报的权利。

第六条(一)现有的和规划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他绿地;

(二)县城规划区内的沟壑等县城生态控制区域;

(三)县城规划区内的散生林植被、古树名木保护范围以及其他对县城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

第七条县规划主管部门应会同县城绿化、林业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科学确定县城绿化目标和布局,合理设置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各类绿地,划定县城绿线,报县政府批准后纳入县城总体规划,并公布实施。

第八条县城总体规划应当确定县城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编制其他专项规划和进行县城建设不得违反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县城各类园林绿地的具体布局。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是县城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编制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确定县城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绿地、生产绿地、县城主次干道绿地的用地界线坐标。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确定县城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其他道路绿地的绿化控制指标。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县城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其他道路绿地的用地界线坐标。

第九条批准的县城绿线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第十条县城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县城绿线范围内现有各类绿地登记造册,并建立现有县城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数据库,实施绿地数据的动态管理。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和调整县城绿线,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征得原划定和批准机关同意。

县城绿线内的绿地不得擅自改做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县城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和设置其他设施。

在县城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或拆除。

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尚未进行绿化建设的县城绿线范围内绿化用地的,应当制定保护恢复绿地方案,报县城绿化主管部门同意,向县城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规划许可手续;需要临时占用已经进行绿化建设的绿线范围内土地的,必须经县规划和县城绿化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落实补偿责任和重新绿化时限、标准以后,方可占用。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配套建设绿地。规划配套建设绿地经县规划和县城绿化主管部门审查达不到标准的,县规划主管部门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配套建设绿地应当与建设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第十四条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绿地设计方案建设绿地。建设工程竣工后,由县规划和县城绿化主管部门联合对配套建设绿地进行验收。配套建设绿地不符合绿地设计方案的,县规划部门不予出具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文件。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绿地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建设单

位应根据县城绿化主管部门要求完成易地绿化建设任务。因客观条件限制确实达不到绿地建设标准也无法实施易地绿化的,经县城绿化主管部门同意,交纳易地绿化费。易地绿化费由县城绿化主管部门执收,用于公园绿地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县城绿线范围内进行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堆放杂物、排放污水以及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不得擅自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和绿化设施。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确需移植、砍伐、更新县城树木和植被的,应当经县城绿化主管部门按规定审批。

第十七条县城绿线范围内的地上、地下空间内的各种管线或设施,应当符合绿化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保证绿化效果。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县规划和县城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工作联系和协调制度,相互配合做好县城绿线管理工作,定期对县城规划区内县城绿线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及时纠正,并向县政府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县城绿线监督管理人员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上一篇:工资考核管理办法概要下一篇:地铁值班站长岗位职责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