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共建机制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警校共建机制(精选8篇)

警校共建机制 篇1

联动机制共建单位双方:

大丰市南阳镇派出所(章)

大丰市南阳镇第二中心小学(章)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法治校,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整治好校园周边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场所,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经警校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武器,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密切警民关系,共同培育“四有新人。

二、为确保共建工作有序、健康、持久地发展,实施有效的教育,警校双方各自派出代表,成立共建领导小组。学校组长:唐根明(校长)副组长:王能兵 警务组长:

三、以学校正面引导和教育为主,以公安派出所民警为依托,实事求是,互相支持,开展如下活动: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1.学校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把增强法制观念作为提高师生素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及课堂渠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警务组长担任学校法制教育课的兼职教师,每学期到校上1-2节法制教育课,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3.大力宣传见义勇为事迹,表彰先进学生,树立先进典型。

(二)搞好重点教育。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包括劣迹、违法学生),进行重点教育,使之成为文明群体。

1.对劣迹、轻微违法学生的帮教实行共建单位承包责任制。即对劣迹、轻微违法学生包管、包教、包转化责任制。帮教率达100%,把帮教对象改好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2.学校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使家长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学校、家庭、社会、共建单位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3.学校充分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集体凝聚力,使后进生能认识自我,容纳他人,学会自控,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讲礼貌、讲卫生、讲文明、守纪律。

4.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的自我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自己不伤害自己。

5.加强门卫管理和校园巡查,预防突发事件,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6.注意对学校周边街巷的监管,共建双方密切联系,清除隐患,预防突发事件。

(三)及时沟通,定期联系,使共建活动不断深入发展。

(四)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大丰市南阳镇派出所

大丰市南阳镇第二中心小学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警校共建机制 篇2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区域经济, 以“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 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与地方经济水乳交融。因此, 要加强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行业、企业的联系,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及时大胆调整师资管理策略。让企业全程参与到师资建设中来, 在人才引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丰富师资培训方式、完善师资培训体系等方面, 实行校企合作, 不仅对提高高职院校师资水平, 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完善师资结构, 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可以为企业培养出符合生产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双方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存的双赢关系, 而非高校对企业的单方利益索求。

(一) 人力资源优势互补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 有着完全不同的人力资源能力结构, 但双方在人才利用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相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作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兼职教师, 为学校实践、实训教学, 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以及学校教学课程的设计等提供指导;而学校最大的资源就是师资丰富, 科研能力强大, 教师则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 可以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员工业务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服务, 促进企业软实力的加强, 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缺乏科研团队和研发能力, 更应依托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 物质资源共享共用

学校和企业在资源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共享性。把高职教学延伸到企业, 把课堂搬进企业。企业有与高职教学相配套的机器设备, 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实践场所, 弥补理论教学的滞后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纯理论缺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使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 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率。通过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室的方式, 把企业搬进高校, 不仅满足高职实践教学的需要, 同时可以缓解企业因不断扩大而带来的资金、场地紧张状况;把企业搬进高校, 也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 为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支撑。“厂中校、校中厂”的方式, 使双方在资源使用上可以相互利用,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实现双方效益最大化。

(三) 利益收益共存共赢

地方高职院校立足地方经济, 以地方行业、企业经济为依托, 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地方行业、企业需求, 地方高职院校的师资素质只有得到企业认可才有可能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 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提升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因此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深入企业。地方企业为了自己长远可持续发展也完全有必要参与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中来。地方企业应该树立起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 要意识到企业是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开展校企合作也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双方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有着共同的结合点。双方应积极探索一条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

二、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发展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 以当地行业、企业为依托, 这一办学特色, 决定了校企合作是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校企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企业为地方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资源, 如给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场所, 指导学生实训实践活动, 横向课题研发合作等方面, 在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方面合作开展甚少, 主要着重于学校单方的教师“双师素质”、双师结构建设, 学校师资给企业提供的作用不明显, 但同时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素质低下。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职院校教师服务水平不高, 技术合作层次低下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高职院校教师过分着重于对企业的索取, 忽视校内师资的优势整合和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教师对企业的服务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 服务水平低下, 服务方式简单, 如简单的企业人员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与企业在深层技术合作、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甚少, 技术含量不高。

(二) 企业参与师资共建积极性不高

由于校企合作具有长效性, 短期利益不明显, 使得企业在校企合作共建师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合作意识不强。对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在认识上简单化, 并抱有麻烦、和防范心理。把教师下企业实践简单理解为为教师提供实践岗位, 为其配备导师, 忽视教师也是企业发展的不可多得的资源之一。同时, 企业不愿为高职院校输送一线高技能人才, 怕共建师资对自己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存在一种麻烦心理。由于缺乏与企业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很难吸引高职实践教学所需的企业高级人才来校兼课。企业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兼职往往是个人私下行为, 到校上课时间不固定, 很难按学校规定授课时间来校授课, 因此人员流动频繁, 使得高职院校无法及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培训, 造就了兼职教师队伍素质的低下。再者, 企业生产往往涉及到行业机密问题, 怕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偷学技术、泄露机密, 对企业造成损失。

(三) 政府管理缺失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地方政府没有承担起应有职责,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合作双方搭建合作平台;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双方的行为、促进双方的合作、加强双方的交流。

三、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的措施和建议

校企合作共建师资不是学校单方的事情, 也不只是学校和企业是主角, 合作需要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多方联动才能实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对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合作伙伴, 我们应该清楚地加以区分, 分别对待;对于校内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才能更好弥补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一) 加强政府引导协调作用

良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需要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特别是对企业在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引导, 如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 明确企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与义务;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 对在校企合作中作出贡献以及为高职院校提供优秀教学资源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开展“优秀兼职教师”或“最佳企业教师”等评选活动, 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人员优先晋升职称或兼评高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 以调动企业参与师资共建的积极性。在地方办学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政府可以引导组建教育集团, 让企业直接投资当地高职院校办学,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让企业直接分享办学收益。地方高职院校也可采取适当给予荣誉或补贴, 甚至“广告植入”宣传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企业成功案例, 在校园中加强对企业的形象宣传, 吸引当地企业, 特别是知名企业投入到校企合作中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搭建校企双方合作信息平台, 成立专门管理机构, 给双方牵线搭桥, 进行协调。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能促进地方经济的产业升级, 促进就业, 提升劳动力资源质量。

(二) 实行资源分类分层合作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人才需求, 比如大型企业需要高职院校对其进行人才定单式培养, 为他们输送一线高技能人才;中小企业由于财力、人力限制, 更需要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加入队伍, 提高他们的产品研发能力, 同时为他们提供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帮助。因此高职院校因仔细深入分析企业需求, 根据不同企业, 主动提供不同服务, 吸引企业加入合作队伍。

同样, 不同的教师也具有不同的能力优势和不足, 应该对症下药, 针对性地培养教师的各项能力, 发挥其特长。在合作前期, 更应集中校内科研骨干, 组建科研服务团队, 以服务促合作、求发展, 同时促进自身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 创新合作路径

校企人才合作共建共享要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打通校企双方人才合作通道, 在合作过程中实行人才互培、互管、互用, 充分发挥双方的人才优势, 加强人才的合理流动, 促进人才综合利用。

摘要:高职院校的“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办学特色, 产学结合、定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 以及其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 都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下企业锻炼经历, 才能担当起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促使高职办学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本文从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可行性出发, 对校企合作师资共建共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 为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师资,探索

参考文献

[1]丁金昌, 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 (6) :49-55.

[2]程云燕.校企互利双赢共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J].教育与职业, 2010, (27) :53-55.

警校共建机制 篇3

关键词:校企共建;河南高职教育;运行机制

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组建了一大批高等职业类学校。1998年,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和招生就业的改革,河南的职业院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河南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河南省共有920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63.30万人,在校生173.87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8.74%和47.44%;高职院校73所,招生24.89万人,在校生72.19万人,分别占全省高校的51.95%和49.42%。多年来,这些职业院校为河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但是,由于河南的工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理念落后,办学条件不足,大部分职业院校缺乏清晰的定位和办学目标,忽视对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级专业技能性人才的需要也与日剧增。职业院校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河南省虽然是人口大省,却并非人才强省,要实现中原崛起,需要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河南省开始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以河南省为例,对我国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共建运行机制的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一、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职业类高等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但是在河南真正办出特色的并不多见。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只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一味模仿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模式,希望升格为本科院校,却忽视了职业类院校应有的特点,职业教育的特色越来越淡。职业院校应立足于自身,不应将学术研究和学术教育作为自身发展的方向,而应努力培养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人才。此外,还要结合地方特色,发展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使学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二)办学经费明显欠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但是,当前河南职业教育的投入却明显不足。据统计,大部分高职院校每年收到财政划拨的经费,维持在30%左右。这不仅与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学校无法相比,也和国内浙江、江苏、广东等发达省份相去甚远。这一现状使河南职业院校无法在校内基础设施、实训场地和师资培训上得到长足发展。由于缺乏经费,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工工资、福利待遇也得不到相应保障,部分学校不得不把办学成本分摊到学生的学费当中,使了职业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三)师资力量比较匮乏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类院校不仅需要那些会上课、会教学的老师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还需要更多具备实践经验和真实本领的能工巧匠手把手地传授职业技能。为此,职业院校应该提倡“双师型”教育。目前,河南职业院校中“双师型”依然比较匮乏,教师对新知识、新技术知之甚少,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河南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等专科学校、技校整合组建而成的。虽然学校的层次得到了提升,但是办学主体和教师却没有太大变化。数据显示,河南众多高职院校中,生师比不足20:1,距全国高等职业学校15:1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大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四)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创新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必须强化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使“教”“学”“做”真正融合。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教”是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是基于生产过程的学,学生在生产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完成工作流程,是掌握应用技能的必然途径。所以,职业院校要将实践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中一个特色鲜明的重点内容。然而,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河南省现有职业院校中,有实训基地的还不足一半。虽然也有部分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定向培养机制,但是仅限于少数专业,不能覆盖其他专业。由于缺乏实训基地,学生所学知识只能停留在抽象的理论认知上,无法转化为实用的工作技能。所以,大力发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支撑。

(五)生源质量限制发展

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良好的生源质量。但是传统的招生制度下,职业类院校在却处于录取批次的末端,经过一二批次的筛选,好的生源剩余较少,大部分被招进来的学生都存在文化底子薄、学习能力差、自控能力不强、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明显处于劣势,教师教学也存在严重困难,难以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河南职业院校的招生数量也出现了日趋减少的趋势。以中等职业院校为例,2011年共招生77.19万人,2012年招生68.02万人,2013年则招生63.30万人。由于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缺乏重视,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日渐滑坡。所以,如何突破政策的瓶颈,引进优质生源,是职业院校对当前招生政策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校企合作下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特色

(一)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

为了提升河南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首先就要改革落后的人才培养思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各行各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这既不同于本科院校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目标,也不同于中等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工人的目标。因为高职院校不是普通高等院校的翻版,不能把本科院校的培养理念复制到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高职院校要以职业为导向,要了解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特点,贴合市场需求。而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区别,就表现在要求学生不仅“一专”,还要“多能”,虽然二者同为职业教育,但高职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具体岗位、工种这种狭小领域,而是要以专业技能为核心,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北美的CBE(Competency Basedendprint

Education)人才培养模式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所谓CBE,即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需的全部能力。这一培养理念并非只传授某种具体技能和操作技术,而是把职业培养看作一个系统科学的内容。河南的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抓小失大,使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改革中职教育“螺丝钉式”的小工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职业能力定位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真正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亮点,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倡工学结合。这方面也可以向德国学习有益经验,德国的职业教育采取“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一是职业院校,一是企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分工,分别负责学生的理论传授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在学校完成,而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练习则在企业里以生产劳动的方式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互补互用。此外,政府还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监控校企合作,凡是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可以面交部分税务。在这一方面,河南省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鼓励职业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定向实习岗位,并大力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学习、生产、科研创新的人才培养链条,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产学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能熟练地活学活用。

(三)“双师型”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前,一些职业院校之所以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一大原因就是由于“双师型”教师的缺乏。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财政支持较少,许多一线教师很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知识体系严重落后,这对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职业院校应该大力提倡“双证”教育,全面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一方面鼓励学校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到社会各行各业顶岗实习,交流学习,了解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流程、新趋势,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同时还应积极聘请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参与教育教学工作。

(四)无缝对接的培养体系

能力不同于知识,可以单靠学习成绩来单一考量。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培养方式,造就了许多高分低能、难以就业的大学生。学生们在校“白天上课,夜晚自习,期末考试”,其教学和考核模式与中学无异。要培养社会有用之才,就要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注重对职业能力的考查和鉴定,考核其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应在职业教育阶段积极提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积极推行“双证”“多证”的毕业标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得学校的毕业证书,还应获得相应的劳动技能证书或特色专业技能证书,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使学业和职业无缝对接。

四、校企共建,创建河南职业教育新机制

(一)健全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度和实施细则

校企共建要真正落到实处,有赖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各级政府要打破观念禁锢,进行制度创新,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在财政、土地、人才引进上给予支撑和引导,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为此,我省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机制。首先,要出台详细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中企业、行业、职业院校各自的职责,并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共建的专项资金,加大对校企合作项目和实践基地的财政和经济支持,充分调动社会行业、企业单位加入校企共建项目的积极性。另外,政府还要成立专门的指导委员会,完善社会服务机构和体系,以便整合协调各种社会资源,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便利服务。此外,教育部门要与人社部成立联动协调机制,完善人才流动和评聘机制,使双师型、技能型教师能够在企业和高校间相互流动,相互兼职,对在校企合作中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二)校企联合建立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短期的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也容易与市场需要、经济发展脱节。从长远来看,校企合作对企业后续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利。只有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事业来做,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使企业、学校、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培养出有用之才。为此,应该积极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在“自愿协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企业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首先,企业要与职业院校联合共建对口专业,把企业的厂房、车间、先进的技术设备作为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可以在实践岗位上获得娴熟的专业技能。其次,企业可以与学院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定向招收专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的毕业生,并对准备录用的人才开展岗前培训,鼓励教师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再次,企业还可以同职业院校联合开发继续教育项目,为在职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

(三)改革职业院校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作为一个行政组织机构与企业的运行机制有着极大差异。目前,在河南省的许多职业院校中都存在着“学术组织行政化”“校园风气官场化”“学生学习功利化”的不良现象,缺乏独立的办学思想、自主办学的勇气。加强校企共建,需要进一步改革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体制,改变其内部运行机制。首先,要积极转变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提升学校自主办学能力,推行政校分开、依法治校的办学模式,建立成熟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创新,为社会培养专业优秀,职业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改变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高校的现代管理模式,完善学校治理环境,鼓励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抑制校园不正之风。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摆脱发展瓶颈,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四)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要积极尝试校企合作新形式,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近年,集团化办学由于具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至2011年河南全省各类职教集团总数发展到60个,其中有19个省级职教集团,770个成员单位,涉及294个职业院校,89个行业协会。但是若要得到长久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支持。为此,可以选择部分条件比较成熟的院校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试点单位给予扶持,对于这校企合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行业、院校给予自助和奖励。另外,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牵头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在财政、税收、土地、制度等方面对职业教育集团给予大力支持,提供优惠便利的政策和机制。再次,要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的配备,避免资源浪费和无效利用,支持重点、效益较好的院校对基础薄弱的院校进行重组、兼并,把职业教育集团做强做好。

(五)改革高职教育教育投资办学模式

落实警校共建总结 篇4

2008年

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三中学校

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校领导及时地作出了“警校共建”的决策,与新建派出所签订了共建协议书。本,又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号召,我校又多次与新建派出所联系,商讨进一步搞好学校内外环境的具体对策,将“警校共建”提高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学生安全的高度。

警校共建伊始,我校党政一把手亲自关心、询问共建内容与具体进展,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指定专人负责,成立了共建领导小组,将警校共建当作一项大事来抓。警校双方定期召开有关会议,并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加强相互联系。我校主要由杨东兴负责,新建派出所由杨健警官负责,将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每学期,学校都要邀请派出所杨警官为我校师生一至两次法制课,组织全校师生观看禁毒教育录像片,增强全校师生的法制意识与遵纪守法观念。同时,他还为师生上一至两次交通安全教育课,并在校园内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尽量以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行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学生真正做到“知书达理”、文明骑车。在警校双方的共同下,我校自行车管理一改以前乱停乱放的局面,出现了排放有序、整齐划一的新景象,自行车管理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丰富充实的共建内容警校共建几年来,我校的校园环境与周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治安事件不断,商贩云集的尴尬景况得到了改变,我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在学生思想上,形成了一种法制意识,树立了遵纪

守法的观念,培养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近几年来,全校没有一起违法事件,没有发生一起被伤害事件,没有发生一起致死、致残、致伤的交通事故。

警校共建工作制度 篇5

一、警校共建是指学校与交警队大队共同建设交能安全规范学校;校所联防是指学校与派出所的联合防范、打击、处理校外干扰和预防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

二、校所联防工作和警校共建工作由校长室负责。

三、学校校长要加强对校所联防和警校共建工作的领导,校级领导坚持每学期一次到派出所和交警大队的工作互访制度。

四、学校与派出所携手共同打击外来干扰,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五、警校共建要坚持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定教育一次。

六、学校每年应坚持开展对派出所和交警大队的慰问活动。

七、学校应为共建单位公安干警的学习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学习资料和学习辅导),为干警子女的入学提供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照顾。

管村小学

警校共建协议书2012 篇6

甲方:坝盘派出所乙方:坝盘中学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警、校的建设和发展,深入持久的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警民团结,共同把未成年人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驻桥武警中队和佑君中学经过商议,决定建立警民共建文明单位,特制定如下协议: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和促进派出所建设作为我们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以警校双方思想共建为核心,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探索警校共建的新思路、新模式。

二、组织领导

建立警校共建领导小组。

组长:付和平(派出所所长)

陈建林(中学校长)

成员:吴建群、罗运彪(派出所民警)

唐贵松熊开辉(中学教师)

三、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建立法制教育档案;

2、负责制订和落实“警校共建”工作计划,协调共建工作。

3、做好后进生、问题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4、定期召开联系工作会议,共同研究“警校共建”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四、甲方责任和任务

1、协助学校做好普法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交通安全法规常识教育,提高学校师生的思想认识。

2、派出所派出一名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每学期对学生作一次以上的法制讲座报告,与行为偏差生结对辅导,对劣迹青少年作好转化工作。

3、加强校园治安管理的指导,帮助学校开展护校活动,搞好内部防范工作。

五、乙方责任和义务

重大节日(假日)活动,学校走访派出所,开展联谊文体活动,激励师生和警员互相帮助,警校携手共同奋进

六、共同责任和义务

通过双方有关部门组织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也可联合组队参加区的有关活动,同时,加强节假日的交流沟通,进一步丰富警、校精神生活。

定期召开共建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经常性向上级汇报工作并通过媒体、宣传共建活动内容,以求得广泛的支持。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存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日期:日期:

警校共建机制 篇7

跨区域合作共建园区的理论基础

共建园区作为跨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更有利于集合双方优势, 降低合作成本, 提高合作效率。目前, 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 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开始, 经过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到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再到供给可能性理论、协议性分工理论等, 其基本点都在于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 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到区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区域间的分工会越来越明显, 这就为跨区域间合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可能的领域与空间, 因此经济区际间的合作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经济要素流动和扩散理论。该理论认为,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各种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 对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 不能仅依靠区域内的要素, 而要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内为经济发展寻找自然资源、资金、人力、市场等资源。这就要求区域间进行合作, 既包括一国范围内行政区域间的合作也包括国际范围内区域间的合作。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 其主要观点是:一个区域经济兴衰取决于产业结构, 进而取决于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的周期相对应, 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3类:一是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兴旺部门;二是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的停滞部门;三是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的衰退部门。高梯度地区是主导部门即兴旺部门的区域, 相反则是低梯度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 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较高梯度的地区向较低梯度的地区转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 从而形成了经济技术梯度, 为产业空间转移提供了可能性。因此, 可在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先进技术, 然后随着经济发展向较低一级梯度的地区转移推进, 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 无论是从社会化大分工的角度, 还是从区域间经济要素流动和分散的角度, 整体经济发展阶段的转移理论,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间的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自中关村成立以来, 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形势和挑战。中关村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不断规模化扩张, 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面对首都土地、人力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不断高企的局面, 企业需要在全国乃至更大区域内配置资源、实现做强做大。基于此, 加强跨区域合作不仅是新时期国家赋予中关村示范区创新辐射带动的历史使命, 更是示范区创新发展、示范区企业做强做大的现实要求。通过中关村到国内其他地区设立“园中园”或“区中园”, 或设立新的共建产业园区, 可形成跨区域合作的大规模效益, 进一步提升中关村在全国范围内的辐射效应。

国内其他区域共建园区发展经验

近年来, 上海、江苏等地区在共建园区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纷纷开展以高新区为主要依托的异地共建园区, 对跨区域整合资源、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带动其他区域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下面分别以江苏、上海、广东等地的共建园区为例, 分析研究重要经济地区的共建园区发展现状及有益经验, 对探讨中关村异地共建园区的适宜开发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借鉴。

典型共建园区案例分析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主导共建, 成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在园区运营模式上, 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政府层面的管理工作严格分开, 园区的行政管理由中方全权负责, 中新双方财团合资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新股份”, CSSD) 负责基础设施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等事务。苏州工业园区可以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 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是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 园区发展推行“凡是符合改革开放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 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的政策指导思想。二是“亲商理念”, 园区审批手续非常高效, 有三成左右业务可以做到现场完成, 六成的业务只需一两个工作日, 最长不会超过七个工作日。三是“服务型政府”理念, 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 政府积极探索企业服务创新, 如物流方面打造“虚拟空港”, 企业进出口的货物在上海下了飞机后会直接被运到园区进行入关登记。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2006年11月1日, 苏州、宿迁两市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 11月21日签订商务总协议, 12月11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开发是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加快苏北工业化”“实现宿迁更大突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 是苏州宿迁两市紧密合作共建的新型工业园区, 是两市政府间最重要的合作项目, 园区规划总面积13.6 km2。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建设目标就是充分发挥苏州、宿迁两地优势, 推进产业梯度转移, 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城市功能的综合开发, 建设成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外向带动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新城的示范区。根据苏州、宿迁两市协议,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运作以苏州方为主, 主要依托苏州工业园组织实施开发、建设、管理, 同时由江苏省、苏州市、宿迁市、苏州工业园区按1∶0.5∶0.5∶4 (共6亿元) 的比例共同出资组建相对独立、具有开发区功能与权益的管理机构和具备市场运作主体功能、能进行独立投融资的开发主体———江苏省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进行土地园区开发建设, 实施滚动开发, 并成立联合协调理事会作为最高决策协调机构, 双边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处理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党工委和管理委员会行使工业园区内党的领导、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多年来,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建设苏北一流工业园区”的总目标, 以借鉴、吸收、运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为工作主线。截至目前, 累计投入各类开发性资金近23亿元, 完成近10 km2“八通一平”的投资环境, 区内已建和在建各类项目的总建筑面积110万m2, 初步形成了设施配套、功能比较完善的产业发展形态和空间。

上海外高桥集团 (启东) 产业园。上海外高桥集团 (启东) 产业园由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启东滨海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合作共建, 注册资本3.2亿元, 规划面积5.33 km2, 分三期开发。园区建成后将引进无污染、低消耗、高科技、高产出的产业, 形成以外向型生产加工业为主, 物流、贸易产业为辅, 生产、办公、生活设施完备的综合性大型产业园。在开发机制上, 双方以股份合作模式设立共建园, 由合资股份公司负责园区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 收益按双方股本比例分成。上海、启东各占股本60%和40%, 税收等收益按照6∶4分成。另外, 入驻异地工业园的企业, 总部不迁移, 仅转移生产基地, 对所引项目产出的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获取一定比例分成。上海外高桥集团 (启东) 产业园这一共建园区模式, 由于引入了股份合作制, 运作规范, 双方积极性都很高, 适合资金实力较强、园区开发经验丰富的发达地区政府、园区或大企业与具有较强园区开发经验的一方开展合作。

东莞 (韶关) 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 (韶关) 产业转移工业园 (以下简称“莞韶工业园”) 由东莞市和韶关市两地政府合作共建, 总规划面积2 863 hm2。东莞和韶关两市建立了莞韶工业园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了东莞 (韶关) 产业转移工业园领导小组, 两市的市委书记担任组长。为加强对莞韶工业园开发建设工作的领导, 成立了莞韶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由韶关市副市长兼任管委会主任, 东莞市人民政府一名处级干部任常务副主任。管委会负责对转移园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及相关市政设施建设和社会实务管理等工作。莞韶工业园管委会成立了韶关市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公司, 两市政府明确由该公司作为省竞争性财政扶持资金配套资金融资的主体, 并授予公司对莞韶工业园范围内土地一级开发权, 作为莞韶工业园今后的投融资及开发建设平台。

国内其他共建园区值得中关村借鉴的经验

根据上述对国内其他典型区域共建园区案例的分析, 笔者认为合作双方在共建园区的过程中, 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值得中关村借鉴。

双方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在上海、广东和苏州的共建园区中, 一般都有省级政府的统筹协调, 合作双方政府领导担任共建园区发展领导小组组长, 提高统筹协调力度和效率。中关村与外地合作共建园区也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 共同组建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共建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促进双方合作共建园区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合作双方要明确合作模式。上海、江苏等地的共建园区多数采用股份合作模式, 即共建园区双方共同出资联合组建园区开发公司负责园区规划、投资开发、运营管理、项目招商等工作,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社会管理等一般由地方政府负责, 这种运营模式可充分调动双方合作积极性, 提高共建园区开发运营效率, 是合作共建园区可采取的一种高效运营模式, 值得中关村借鉴。

合作双方都要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利益需求点。在共建园区开发建设之前, 合作双方应通过详细调研了解两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等, 从而明确共建园区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园区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等问题, 并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予以约定, 在园区开发之前能出台正式的协议文本。

合作双方要明确各自职责。从外地共建园区的经验来看, 合作双方权责分明能够有效避免相互推诿、管理漏洞等问题。合作双方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 协商议定合作方式、管委会组建方式、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招商等事宜, 明确责任义务, 如一方负责园区经济事务等, 另一方负责园区社会事务等。

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合作共建园区的发展成果由合作双方分享是共建园区成功发展的前提, 国内外其他区域合作共建园区双方都注重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因此, 未来中关村与外地合作共建园区需要探索研究税收分成和和跨区域合作政府绩效考核办法, 明确引进项目投产后新增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 约定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 实现双方互利共赢[1,2,3]。

中关村异地共建园区适宜开发模式探讨

中关村开展共建园区有其特殊性, 笔者将重点结合其他地区共建园区的经验和中关村的实际需求, 探索出适宜中关村的共建园区的模式。根据共建地区的发展基础、双方合作意愿, 以及中关村参与程度, 可将适宜于中关村共建园区的开发模式分为3类:飞地经济模式、股份合作模式、委托第三方开发运营管理模式。

飞地经济模式

模式特点。飞地经济模式即由外地政府在其区域范围内划出一定的可开发面积交给中关村独立开发运营, 双方共同约定产业发展方向、经营管理期限、权利义务等, 园区经营期限内中关村行使相关经济管理权, 享有园区开发经营收益, 到期后园区转交当地政府经营。该模式适合于援建地区, 或者与中关村发展有一定的经济落差的地区。此模式在国内已有多个地区实践。如广东的顺德与英德共建园区, 双方建立以顺德为主导的园区管委会, 英德市人民政府向其下放经济事务审批权限, 英德负责社会事务管理, 园区GDP、工业总产值、地方税收等收益五五分成, 合作期限为25年, 25年后完全交由英德接管。

管理运营机制。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主要以中关村为主, 当地政府成立服务协作机构, 负责行政审批等公共事务, 辅助园区社会管理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利益分享方面, 园区经营期限内中关村可在园区设立规划、税务、工商等派出机构, 行使相关经济管理权限, 享有园区开发经营收益。经营期限过后, 中关村按约定比例分成或将园区完全交由地方政府接管。

优劣势分析。优势是受当地政府影响较小, 中关村具有较强的自主权, 按照事先协议约定进行园区的开发建设, 效率较高, 有助于中关村品牌的输出, 扩大影响力。但是该模式需要中关村在资金、人员、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参与, 有一定的管理以及人员调配压力。

股份合作模式

模式特点。股份合作模式适合资金实力较强、园区开发经验丰富、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发达地区。由中关村与合作地区双方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公司, 负责园区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经营管理、利益协调等工作, 收益按照双方股本比例分成。合作方应是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园区开发经验, 基于这一要求, 中关村的合作对象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中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目前, 江苏、上海和广东等地区主要采用这一模式进行两地合作共建开发园区, 如上海外高桥集团 (启东) 产业园, 上海、启东各占股本60%和40%, 税收等收益按照6∶4分成。

管理运营机制。为降低成本并共享资源, 优先选择在已有的开发区中建立新的园区。中关村管委会统筹协调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园建设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发机构或中关村各分园的开发公司与合作方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公司作为共建园区开发建设的主体, 园区行政管理事务交由当地政府负责, 运营方面以开发公司为主导。双方共同设立共建园区管委会, 中关村协调参与开发建设的内部机构抽调若干人员加入共建园区管委会, 合作方应给予一定的行政级别和相应待遇, 以激发人员积极性。同时, 合作方政府要将管委会作为常设机构, 调拨内部人员或从社会招聘专业人员加入共建园区管委会, 并给予人员编制。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可以采用一套班子, 由出资股份决定话语权。另外, 中关村管委会还要负责统筹协调中关村内各类资源主体参与共建或入驻共建园区, 并与合作方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和稳定的沟通机制, 组织双方负责人共同研究制定园区产业定位、利益分成、保障措施等重大问题。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充分尊重市场规则, 运作规范, 双方积极性都很高, 共担风险, 当地政府深度参与, 公共服务较好。但是, 在政府间协调沟通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共同商讨园区发展方向, 合作的基础建立在同时满足双方的利益诉求上;另外, 由于目前中关村没有独立的园区开发运营机构, 该模式可能很难实现, 因此, 需要中关村未来探索建立自己的独立园区开发运营机构。

委托第三方开发运营管理模式

模式特点。委托第三方开发运营管理模式即中关村和外地政府共同商定在外地开发区中划出一定区域, 交给具有实力和能力的受托方, 全权委托其园区的经营管理和发展, 中关村以品牌合作、技术支持、提供项目信息等方式参与。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托管协议, 要求受托方编制共建园的总体规划, 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 负责产业招商和运营。

组织管理机制。当地成立园区管委会提供行政服务, 并同意受托方获得园区前期开发所有收益, 后期收益由合作双方按比例共享。中关村以项目、技术等灵活方式参与, 例如中关村负责提供项目信息, 组织中关村企业向共建园区转移, 根据落地项目进行分成。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下中关村在开发、管理方面均不需要直接参与, 能减轻中关村的负担。但是, 中关村没有资金、人员等实质性资源参与, 在园区开发建设、利益分享等方面可能比较被动, 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4,5]。

中关村通过共建园区实现利益共享的实现路径

中关村可以重点从共建园区涉及的产业链分工利益、经营性收益等方面入手, 积极探索异地共建园区利益共享的实现路径。

中关村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模式

区域产业分工是在充分利用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生产, 通过产业互补发展、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来获得整体利益, 分享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长期收益。中关村与异地合作共建园区, 应充分考虑自身发展条件及战略需求, 利用异地特色资源与相对充足的发展空间, 引导企业在共建园区建立包括中试、生产等环节在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同时将企业的总部、研发、管理、营销等环节留在中关村。这对中关村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扩张、避免中关村部分产业迁出后出现产业空心化与税收的过度流失、促进共建方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试行对共建园区企业开放当地政府采购市场

中关村管委会可与共建地区政府加强沟通, 支持其对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开放当地政府采购市场, 在当地进行政府采购时, 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引导共建园区管委会参照《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的金融支持若干措施》, 对中关村企业和采购单位在贷款、贴息等方面提供支持。

支持将当地服务业务优先委托给中关村企业

加强与合作区域政府的协商, 支持其将共建园区的规划、咨询、科技服务、法律、财会、审计、信息等服务业务优先委托给中关村企业, 搭建共建园内的企业服务供需平台, 使中关村优质服务资源与共建园的企业服务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在推动共建园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 实现中关村现代服务业市场拓展与收益增加。

探索政府控股类投资公司的收入回流方式

在考虑双方合作模式的基础上, 协议制定合理的收益分成机制。对于双方政府共同投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合作模式, 所得经营收益可按双方股本比例进行股权分红;对于中关村以飞地经济形式独立开发运营的模式, 经营期限内的开发经营收入等收益按约定比例分成, 到期后调整分成比例或将园区转交当地政府经营;对于委托第三方开发运营的托管模式, 受托方获得园区前期开发全部收益, 中关村管委会与异地政府按品牌、技术、信息等要素投入比例协商园区后期收益分配。

争取国家在GDP核算与税收分成方面的支持

目前经济指标统计的属地原则, 使得中关村企业转移环节产生的GDP指标无法在中关村与异地政府之间进行分解,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建议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GDP核算方面, 建议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有关部门协商, 对中关村对外重点合作共建园区给予特殊支持, 由北京市政府与合作地区的省级政府进行协商, 制定双方共建园区的GDP分解核算方案, 报国务院审批。二是税收分成方面, 考虑到现行税收征收体制下, 跨省域的税收转移支出较为困难, 可加强与合作区域的沟通, 协商税收共享模式, 比如对共建园区入驻的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可探索短期内 (3~5年) 通过“异地开票”的方式, 即入驻共建园区的中关村企业在当地缴纳增值税, 在北京缴纳营业税、所得税, 实现短期内两地在企业税收方面的共享。

参考文献

[1]程光治.推进合作共建园区加快产业整体承接[J].蚌埠党校学报, 2011 (2) :1-5.

[2]程宏志.皖江示范区园区合作共建思路与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 :43-46.

[3]陈耀.园区共建是推动我国省区合作发展的重要抓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2) :10-12.

[4]戴宏伟.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

警校共建机制 篇8

关键词:党员之家;公寓;共建机制

一、高校公寓党建面临的形势

从已有的一些研究和现实情况来看,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象和载体特点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抓住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时代特点,寻求符合学生自我成长特性的有效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以来,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概念已经被打碎,以班级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这也造成传统学生党建工作中以院、系、班级为主体的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同学之间、支部成员之间交流、学习、考察的需要,探索一种新型的学生党建模式势在必行。

第二,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公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公寓已经成为了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但是,由于公寓社会化管理的特殊性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使公寓党建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凸显两个矛盾:公寓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与分院党建、学生培育工作的立体化、全程化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尤其是学分制模式没有完全实现,传统模式中院系、班级在党建工作中仍然必不可少,这与以公寓为学生党建主阵地的工作模式产生矛盾。

因此,分院与公寓在党建工作形成联动机制,特别是独立学院实行“二级学院管理”以后,建立分院与公寓学生党建工作的网络化交互体系,确立两者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程学院与公寓学生工作互动的举措

目前,由于独立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分院党员之家建设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与学生公寓相关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分院学生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信息以及学生在公寓内的表现情况,在公寓和分院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传递回路。有鉴于此,工程学院以分院党员之家为着力点,围绕“渗透、协调、互动”共建思路,全力打造分院党员之家与公寓之间的立体式、网络化交互工作体系。

第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队伍建设。在分院与公寓学生党建互动机制中,传统的条状党建组织架构已经不能满足党建工作开展的需要,一种新型的网络状组织体系,即“学院党委、分院党总支、公寓党员之家”模式。工程学院在这种以块为主的模式中进一步对“分院党总支”模块进行分流,增加由党员教师任发展导师的分院学生党员之家模块,与公寓党建模块形成两个支线的对接,进一步扩大沟通渠道。

第二,拓宽信息渠道,创新工作机制。信息及时到位,反馈渠道通畅有效是保证独立学院中分院与公寓工作形成良好互动的保障。工程学院立足城市学院党建工作网、分院内网平台和工程先锋站网络,建立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档案,强化监督、管理和考核职能。公寓管理中心将学生在公寓内的各类表现以及考察意见及时、准确地反映给分院党总支、党员之家以及学生党支部,从而使分院党组织能全面地掌握学生在校期间各类表现信息。同时,分院也将培养发展计划和公寓反映问题的反馈信息在第一时间登录网络平台,传递给公寓系统,从而使各学生支部的推荐发展、公寓学生党建工作系统的培养考察、分院党总支考核鉴定三位一体的党建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推进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环境对个体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健康向上的公寓氛围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寝室氛围对强化公寓育人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学院立足党团共建、分院与公寓联动发展,积极响应城市学院公寓特色楼层建设,定期将分院建筑系室外采风、土木工程系结构模型和机电系创新设计等优秀学生作品,以及“工程先锋”人物在公寓楼层展示,营造具有工程特色的公寓氛围。同时,成立工程学院先锋督查队——学风督查小组,制定《工程学院学生晚归登记管理办法》、《工程学院学生电脑使用管理办法》和《工程学院学生电脑使用检查管理办法》,对公寓内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建设。

上一篇:校长竞聘试题与答案下一篇:高一语文怎么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