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点燃青春梦想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梦点燃青春梦想(精选10篇)

中国梦点燃青春梦想 篇1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白一杉,我演讲的题目是《点燃青春梦,铸就中国梦》。

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诗,青春是一篇朴素自然的词,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抒写出一个个华彩绚丽的中国梦,有多少人用自己的梦想为中华之崛起搭台,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 “这就是青春。青春充满着力量,青春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更充满着希望和信心。” 用青春铸就中国梦,用小梦成就国家的未来。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

青年作为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在各个角落都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作为一名普通的物业服务工作者,其实我的力量很微薄,我能做的只有一张让所有业主饱含泪花期盼的容颜,我还不够强大,但我会以一颗最诚挚的心,尽我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守住他们最后的希望。

在中国,我们青年人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这片热土上,我们点燃了五彩的青春梦,用他们铸就复兴华夏的伟大中国梦。我们响应时代的号召,树立正确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建设绿色花园小区,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共同铸就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点燃青春梦想 篇2

从2007年1月在无锡讨论决定筹备i CAN比赛开始至今, 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走过了近8年的历程。作为高校教师和大赛发起人、组织者之一, 笔者认为, 总结以大赛为平台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对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有积极意义。

一、就业困境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笔者在北京大学教授微机电系统课程 (英文简称“MEMS”) , 这本是一门国际前沿的学科, 然而很多相关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问题解决不了, 谈何创新人才培养?

如何让学生找到适合专业的工作?笔者开始在全国相关企业展开调查。2007年1月, 笔者访问美新半导体公司, 这是行业内为数很少的几个招聘微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公司, 其创办者是北大校友赵阳博士。当问及为何企业很少招聘微电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时, 赵阳博士回答:“我也是大陆培养的学生, 我们在学校学的东西离产业太远, 学生根本不知道企业在做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自己能做什么, 我们怎么招他们?”高科技专业的学生出现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企业产品的深入了解, 缺乏实际创作的真实经验。

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笔者与赵阳博士达成共识, 让学生用企业提供的器件动手做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使他们既了解企业产品, 也锻炼自己的能力。就这样“美新杯”MEMS加速度计应用大赛诞生了。

2007年3月, 各学校开始准备报名, 西北工业大学的苑老师在该校组织了第一次评审会, 选出一部分项目参加比赛, 大赛组委会把传感器发给每个学生队伍, 开始正式制作参赛作品。9月20日, 微纳米专业年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召开, 参赛的17支队伍在会场外展示了作品, 没想到他们的作品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兴趣, 参会代表们都争着去试用这些作品。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才智震惊和感染了所有人。参赛选手们明白了:创新原来一点都不难;只要去尝试, 去行动, 就会有收获。

比赛结束, 组委会收到很多学生的来信。有学生说:“老师, 我非常非常激动, 从小到大我得过很多奖, 可是只有这一次是我不靠考试得奖, 是我自己和我的团队想了一个新点子并亲手把它实现出来。大家这么喜欢它,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现在我知道, 我能行!”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不都如此吗?除了考试之外, 他们有没有真的为自己感到骄傲过?有没有亲手创造过什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东西?

我们的大学教育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症结就是因为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创新实践的平台。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才是对其创新精神最好的培养, 才是培养能力和自信的最好途径, 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大学需要这种鼓励实践的教育, 而不单单是专业考试。

二、了解行业前沿, 开阔专业视野

有了2007年的第一次成功亮相, 2008年的比赛报名者很踊跃, 参与的高校也多了起来。微电子专业是个小专业, 不是每个高校都开设, 了解的人也不多。i CAN创新创业大赛要求参赛者不是做微电子器件, 而是应用创新, 作品可以涵盖各行各业。为了让更多行业外的同学和老师了解并支持比赛, 2008年春, 大赛组委会成员到处去做讲座推广。在大家的积极努力下, 2008年, 参赛高校增加到了40多所, 报名的队伍也增加到了100多支。为了保证比赛效果, 加深学生对该行业的感性认识, 组委会赛前预筛选出50支队伍到无锡去参加比赛的夏令营, 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深入探讨, 让企业的技术人员给学生作品更具体的意见和技术支持。

这一年的比赛历程让参赛学生得到两个收获:一是触摸到物联网行业前沿;二是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2008年7月4—5日, 在无锡新区政府的支持下, “百名科技新星看无锡新区”的活动顺利举办, 来自全国各地的50支队伍100多人参加。活动中, 学生们不但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还参观了无锡新区的高科技展览。同学们看完以后无比兴奋。

2008年的总决赛于2009年1月初在深圳举行, 与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国际会议 (IEEE-NEMS) 同期举办, 这样做一则是因为组织起来比较方便, 二则也想观察国际同行的反应。学生们的作品在会场外面依次排开, 接受所有会议代表的投票和专业人士的评审。决赛来了20多支队伍, 作品有“电子鱼漂”“世博会的地球仪”……各类创新作品精彩纷呈。

从这次比赛开始, i CAN国际比赛就顺理成章地开始筹备起来, 国内外的很多知名教授都成为i CAN的志愿者、组织者和传播者, 每次在相关的国际会议上都会有一个特别的i CAN聚会, 这已成为惯例。

三、公平公开, 自由创新

有了前两年的努力, 2009年的i CAN创新创业大赛就吸引了更多的选手参赛, 一些中西部高校也纷纷加入进来。例如,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 优质高校资源却十分有限, 那里有潜力的优秀学子更需要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笔者三下河南, 终于在郑州大学做成了宣讲报告, 这一年i CAN比赛也终于迎来了来自河南的团队。此外, 还有来自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团队, 报名参赛的学生第一次超过了千人。

2009年国内总决赛于8月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举行, 那是哈尔滨最热闹的中心区。来自全国各地的50支队伍进入最后的决赛, 他们在大广场上一字排开, 接受来自大众的检验, 整整两天的展示和投票, 共接待了5万名观众, 多家媒体都在现场进行了采访, 每个队伍的展位前都是人潮涌动, 学生们有条不絮地做着各种展示和推销, 投票群众络绎不绝。有参赛学生感言:“我自从高考失败以后, 就感觉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和那些名校的学生同台竞争了, 可是今晚, 我感觉我跟他们一样棒!”

这一年, 由大赛孵化的第一个创业团队出现了:复旦大学的复翔公司。之后, 第二家创业公司就在比赛之后成立了:黑龙江金泰公司。

当时业内德高望重的王立鼎院士宣布获得比赛第一名的是黑龙江大学团队。4个大小伙子激动得不知所措:“老师, 我们做到了, 但是我们没想到、也真的没敢想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奖!”有多少比赛和评奖存在着幕后操作和利益平衡, 而i CAN创新创业大赛从一开始就杜绝了所有高校教师参评, 专门邀请企业评审并将投票平台开放给大众。保持公平竞争、给每个人机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 是在i CAN比赛中倡导并坚持的原则。这也使得i CAN比赛在广大学生中深受欢迎。

单一的人才选拔体制让一大批有独特天赋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自信, 其实只要有机会让他们来施展才华, 开拓和挖掘他们的创新精神、重新找回自信, 他们都是创新的主力军, 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所以, 教育, 尤其是大学教育一定要多样化、差异化, 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去要求大学生, 不能粗暴地打击和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走向国际, 开阔视野

2008年的两个意外惊喜在两年以后都转化成i CAN的发展契机。2010年i CAN比赛迎来了第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这一年第一届国际比赛正式举行, 这一年是无锡物联网的元年, 也是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一年。

到2010年, 国内参赛的规模就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参赛师生对比赛“公平公正”的口碑相传, i CAN比赛就在国内迅速传播开来。参赛省份增加到了20多个, 涵盖87所学校, 近3000人报名, 成长为一个大型科技创新活动。

2010年一个最大的进步是比赛进一步发展成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前文提及的第二届比赛在IEEE-NEMS国际会议上举行, 当时国际同行们就商定要做国际比赛, 把i CAN的火种传播到全世界去。于是由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几个主力国家的老师为核心的国际组委会成立了, 开始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宣传i CAN比赛。由于中国大陆地区是发起单位, 可以有5支队伍参加国际赛, 其他国家各派3支队伍, 这也作为国际比赛规则传承下来。

考虑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参赛队伍师生的行程便利, 第一次国际比赛还是和IEEE-NEMS国际会议相结合。2010年的1月, 比赛在美丽的厦门举行, 来中国 (包括香港、台湾地区) , 美国, 德国, 日本的17支大学生代表队和10支中学代表队齐聚厦门。德国队万里迢迢背来了智能手套和智能烧烤架, 美国队带来了智能医疗检测装置, 日本队则带来了炫酷的游戏, 中国台湾队是智能药盒, 中国香港队是泥石流救援装置。每一个队都有一个故事, 每一个队都是一个传奇。

比赛第一次采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 厦门大学的志愿者担当翻译, 答辩现场异常激烈, 每个队都采用了独特的出场方式和表现形式。评委们开始坐不住了, 德国大使馆的科技参赞就提醒大家:“我们也提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吧!”比赛的颁奖活动成了一场学生秀, 美国队跳下领奖台的第一句话是:“老师, 我明年的参赛题目有了!”

2010年初, i CAN在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赛事的同时, 在比赛的发源地无锡, 也传来了更为令人振奋的消息。创建微纳园发展微纳产业的建议得到落实, 无锡创建了微纳园并引进做传感器智能感知和传感网的企业与研究单位。2009年8月7日, 温家宝总理到访无锡, 在微纳园听取汇报后当时就提出创建“感知中国”中心。i CAN比赛也从此更名为“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并沿用至今。

五、从创新走向创业

2011年6月5—7日, 2012年7月7—9日, i CAN国际比赛的两次总决赛都选在中国科技馆举行, 盛况空前, 不仅有数万名青少年和市民参观了比赛, 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媒体都关注了该项赛事, 引发了一股高科技创新的热潮。i CAN大赛与中国科技馆的美好结合, 推进了创新教育事业的发展, 培养了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即将培育出很多创新企业。

2012年, 最让人感动的是从比赛中成长起来的创业团队, 例如, 黑龙江大学的郑涵及其团队成立黑龙江金泰公司。他们被2012年8月16日《新闻联播》报道。郑涵是2009年参加i CAN大赛获得冠军并创业成功的黑龙江大学的学生。他第一次参加比赛是2008年, 在朱勇老师指导下, 他和师兄们一起做了一个“电子鱼漂”, 想法很新颖, 产品也做得很好。比赛经历不仅打开了郑涵的创新思路也为他推开了创业梦想的大门且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 郑涵作为队长带着黑龙江大学的师弟师妹们做了很多作品, 团队展示作品是“All in One手势遥控器”, 这个作品在全国的总决赛上获得一等奖。在那次比赛中, 有很多人来谈比赛作品的产业化转移。受到鼓舞后, 郑涵就和他的团队在学校的科技园里开始创业, 那一年他们大四。

从创新出产品到着手创业的路上, 刚出校园的郑涵及其团队经历了很多艰辛。做产品是他们熟悉的, 而找业务、开发产品、找场地、找投资、找市场等事情, 是他们最不熟悉的而又必须学会的。在“Yes, I Can!”理念的鼓舞下, 创业团队坚持着, 努力着, 克服了无数困难, 逐渐做成一些项目, 创业成功的路子越走越宽, 被央视报道后, 郑涵更是成了当地大学生创业的明星, 如今, 他的新公司已经在北京开张, 即将迈入新的发展时期。

六、走出国门, 在国际交流中提升

2013年比赛进入第七个年头, 国内比赛报名空前火爆, 有万余名学生组队报名参加初赛, 组委会的工作虽然繁忙但是井然有序。这一年最大的挑战是i CAN国际赛在巴塞罗那举行, 虽然得到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当地大学和研究院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013年6月19—21日, 来自中国 (包括香港, 台湾地区) 、美国、德国、新西兰、瑞士、日本、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的学生代表队在会议现场进行了两天的展示和比赛, 气氛异常热烈。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名专业人士参观了学生的作品, 比赛赢得了全世界同行的关注和支持。i CAN创新创业大赛终于从一个源自中国的梦想逐渐发展成世界青年“展示才华、追求梦想”的舞台。在会上还遇到了不少以前参加i CAN比赛的同学, 特别是颁奖的晚上, 这些同学 (包括第一届国内比赛的冠军和第一届国际比赛的冠军) 主动聚集过来, 大家聚在一起高喊:“We are i CAN Family! (我们是i CAN大家庭!)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已经从当初稚嫩的参赛选手成长为在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报告自己研究成果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富有创新梦想和创业理想的青年。

2013年参赛的选手中还有中学生以及在中学参加过比赛的大学生, 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执著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有一个日本学生, 名叫桥元佑真 (Hashimeto Yuma) , 他们队做的是一个新型的机器人玩具。从周日下午报到开始, 他就穿着一套专业装备给大家演示, 答辩的时候, 他还是穿着这套行头, 像机器人一般跑来跑去地演示, 他的敬业精神让所有人都感动。

2014年, 第八届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规模达到18000人, 普及到了全国各地的数百所学校, 成为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平台之一;2014年第五届i CAN国际比赛作为日本仙台“科学日”的重要活动顺利结束, 参赛国家达到20余个;2015年i CAN国际赛事将移师美国, 2016年则由法国承办。如今i CAN已经成长为国际上青年创新的重要赛事和展示舞台。这8年“长征”的实践表明, 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创新, 为他们搭建展示梦想和与社会交流的舞台, 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不可缺少的环节。高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创新潜质没有被激发出来。据此, 中国大学生i 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着力于传递“相信自我、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们用专业知识创新产品, 点燃创业梦想。八年的推广发展, 大赛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从国内走向国际, 从中涌现出的无数创新成果和创业公司无不诠释着最好的创新教育模式。

点燃青春的梦想 篇3

梦想是春天的希望,只有在春天播下梦想的种子。才能够在人生的四季收获累累硕果。

所罗门曾经说:“一般人在晚年所收到的美满果实,大多是由于他们在年轻时播下了种子,这个种子指的就是梦想。”是的,没有梦想的青春是死气沉沉的,毫无激情澎湃可言。那样的话。只能每天都在宝贵的时光里漫无目的地游走、虚度光阴,同样也不会有硕果累累的金秋。

无论我们处在怎样的困难中,只要心中装有梦想。就能找到奋斗的方向。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梦想的重要性。他们的青春不是用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的,而是在懒散和贪图享乐中挥霍的。等待青春已逝去,才知道它的宝贵而追悔莫及。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如同花儿一样,花期已过,如何会重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青春的梦想是我们成功的保证,有梦想,我们的人生也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如果没有了梦想,那么就将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一旦放弃了梦想,即使在花季的年龄里,也会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了激情。

我们应该在年轻时确定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这样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拥有青春的活力,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彩。

中国梦点燃青春梦想 篇4

科研成就、特色专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且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面颇具特色。打开学校主页,辉煌的成就激励着每一个科大学子的心。科大梦在闪烁,在飞扬。

步入科大第一天,我就知道四年之后的我一定会有所改变,我希望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于是我怀揣着梦想,执着地前往。身为科大一份子,我感到自豪。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包装这个专业建设的更完善更有体系。目前。包装工程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开设的只有30余所高校,而包装工程研究生专业只是作为二级学科设在机械、化工、材料等一级学科的下面,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包装的发展频频受阻。而包装的全球化,整体化,涉及领域之广,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更完善的体系,需要更多的志士仁人去探讨,去耕耘。目前包装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当代有志青年付诸努力。

马云说过:“如果你没有汗水,没有付出,一切都将是空想,乱想,如果你脚踏实地去做了,那么你一定会有成功。”在科大这样一个优秀的舞台上,我努力做好自己,和科大梦一起实现着我的梦,这不就是属于我自己的中国梦吗?

富强!富强!中国梦的口号在继续。

中国的梦想就是让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这个梦想是被寄托在它孕育的中华儿女身上,因此每个人心中就有了中国梦。中国梦不是一个口号,没有优美的字词来“装饰”它。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所拥有的一种使命、一份虔诚的勇气。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做梦者才杰出。”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无论是名人权贵还是低微小人物,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一个个小小的梦想组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强盛之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可是当梦破灭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汶川、玉树、舟曲,有多少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梦,但是,这个梦如果是一个造福人民的梦,那么,这个梦不会破灭,它会永存在人世间。这个梦一定是富国强兵的梦,一定是强国的梦,一定是为国争光的梦。无论是什么梦,我们的梦想永远都是中国梦。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

昔有大贤至圣的孔子为恢复“礼治”四方奔走、周游列国、疲劳奔命;今有青年一代时刻关心国家安危,时刻驻守在边线,保卫祖国,保护人民。我们这一代将成为中国梦的兑现者,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的强起来,中国梦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但是,我们都知道,处于发展中的祖国并不安宁:越南和菲律宾等国窥觑我国南海诸岛,日本在钓鱼岛频频挑起事端,印度还强占着我国藏南地区,欧美个别国家想尽办法压制我们;我们也认识到,我国发展还不均衡,国民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许多旅游区内随处可见的垃圾让我们惊心,国外一些地区汉语书写警示语揭示了我们有待提升的文明;工业污染的日益严重,导致环境恶化加速……

但是如果十三亿中国人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国梦团结一致,总有一天,我们不再为国土忧心忡忡,不再担心他人对我们虎视眈眈,抬头是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低头是沙鸥翔集,鱼戏浅底;都市峡谷不再充斥着水泥,不再充满汽车尾气,白色垃圾;报纸头条不再充斥着三聚氰胺、地沟油、皮鞋明胶……

青春的梦想是生机勃勃、朝气蓬发的,是以祖国梦想为依托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认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方能成为国家栋梁,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中国梦演讲稿让青春放飞梦想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梦,是一个远大的目标,也是一种孜孜的追求;梦,是一种望梅止渴的期盼,也是一种梦,是敢想敢做的承诺,也是有梦就有理想,有梦就要舞台。一个梦想升起的地方,下面必定会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和一双敢于托起梦想的手。

梦想是我们前进的目标,是我们孜孜不断的追求;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渴望,是我们忍辱负重的坚持;梦想是我们最自己的承诺,是我们自强不息的动力。因为有了梦想,我们的青春不再孤独,梦想升起的地方就有我们不断前进的脚步!

有人说,人生如梦。其实,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只有有了梦想,我们的祖国才能强盛,才能屹立于东方不倒!

我依然清楚的记得:

当甲午战争战败,日寇无礼踏破中国的门户;当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无情掠夺中国的财产;当七七事变发生,中国的老人、妇孺被残忍杀害的时候,我在想那时中国的梦是怎样的!

我虽不曾亲眼看到,但那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因为从老人们那深邃的眼神中可以感到无尽的愤懑;从他们干瘪的脸颊可以看到深情的泪水,从他们嘹亮的军歌中可以想到那奋勇杀敌时的豪迈;从他们激昂话语中听到那誓要捍卫家园振兴中华的誓言。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付之以踏实的行动,去继承先辈们的使命。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和复兴吗?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可以载入中国史册的成就。香港、澳门的回归,经济特区的建立,使中国成为发展国家中的经济大国,科技先进国和军事强国。当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时候,当神九飞天的时候,当蛟龙入海的时候,当航母下水的时候,当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感觉到了无比的自豪。但是现在的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作为新一代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志存高远吗?

我想有的人会说,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的确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中国梦就是因一个个微不足道的个人的梦一直汇集、汇集,然后凝聚成的一个巨大的梦。冯至在《十四行诗》中写道,我们准备着,深深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梦想是美丽的,它是最美的期望;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由浮躁走向踏实;梦想是充满力量的,它可以激发人身体里无限的潜能。我们期盼的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这才是中国人最伟大的梦。

点燃青春梦想释放青春能量 篇6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明媚的春天,已向我们走来,和春天一起走来的还有雷锋精神。雷锋,用他仅仅22年的生命,塑造了无数人的心灵世界,成为时代的精神丰碑。在今天,雷锋精神依然传递着正能量,学习雷锋,更是你我不变的选择!

雷锋精神,以理想信念为支撑,蕴含着服务人民的赤热情怀;雷锋精神,以人民至上为导向,具有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雷锋精神,以艰苦奋斗为品格,崇尚节约,彰显传统;雷锋精神,以敬业奉献为信条,干一行、爱一行、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热切呼唤。2013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中,他们没有显赫的政治地位,没有耀眼的物质财富,也没有过人的学术才华,但却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善举,他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舍己救人的张丽莉、大爱无疆的高淑珍、身残志坚的周月华,他们的身上,同样闪耀着雷锋精神!

春天,那是青春的颜色。作为中学生,让我们像雷锋那样从小事做起,帮助同学,尊敬师长,热爱集体;让我们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奋发图强,立志成才;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自觉做雷锋精神的实践者!

中国梦之行国人的梦想Style 篇7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自去年推出以“你幸福吗?”为主题的街头随机采访之后,无论是民间还是网络都掀起了一阵热议,随着一句“你幸福吗?我姓曾”的走红,引发人们纷纷思考自己的幸福观,暂且不论这种提问采访的形式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单就央视这一做法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2013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央视新闻一改原先的的采访主题,由“你幸福吗?”变为“你的梦想是什么?”,展开第二轮民众话语的追访。

从街头穿行的普通民众口中得出的答案最能贴近基层百姓,最能深刻反映出人们心底的基本诉求。央视采取的这一方式探寻百姓的心中所想,有不少网友也发出了种种不同的声音,相继跟帖表达自己的观点:

@文斗Style:有几年没有系统地看新闻联播了,现在这个范儿了?

@蛋糕起斯猫:从幸福到梦想,还能再出点有意义的问题吗?

@简单生存8:有梦想很容易,完成梦想却很难。

@永永-318:这样的问题有意义吗?我的梦想就是减少贫富差距,铲除一切腐败分子,生活、工作人人平等,这能实现吗?

@红茶贝贝爱宝宝:我的梦想是:工资涨的速度比房价涨的速度快,作为80后的北京人,可以靠自己的工资在北京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

网友针对“梦想”的吐槽或正面或反面,但不难看出人们真实的希望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找到好工作,收入能提高,买得起车和房,找到一个好对象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如何使自己生活得更好才是最符合实际的梦想。央视的这一举动是在为政府打探民生,还是向人们展现政府为百姓生活改善所做出的努力,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提问不能将生活在艰难之中的人拉向幸福,也不会令没有实现的梦想得以实现,那么关于“梦想”这一话题的思考意义又何在呢?

关于“梦想”一题的讨论来源于2012年1 1月29日习总书记带领新一届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的展览时提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的一番话使13亿人民信心倍增,对祖国的发展有了新期盼,如何使“中国梦”成为现实,成为新一届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中国梦”是由数十亿的“国民梦”积累质变而成,然而梦想的实现距离我们有多远,无论从国家还是到个人都关系着繁荣发展的切实利益。

中国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经历了内外交困,外敌入侵的屈辱历程,同样也经历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辉煌时刻,经历了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变化发展。从国家的执政党来说,“中国梦”的实现要靠稳固的政权,强有力的人民军队以及稳健的财政经济政策加以支撑;从公民个人来说,物质和精神需求得以充分满足才是最符合实际贴近生活的真实的“梦”。国家的发展目标与每个公民的切实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的重点就是使我们的国家政治清明、经济提高、文化繁荣,使人民拥有良好的公平合理的生活环境,使社会的和谐程度进一步提升。

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很复杂,目前的生活环境依然受到十面“霾”伏的侵扰,“表叔”、“房姐”的不公正现象还存在于现实之中,甚至饮食安全隐患还在威胁着人们平静的生活,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似乎成了难以挥去的“梦靥”,所以治理好环境,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健康生活才是“梦”的基础。习总书记曾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的一番话指明了“中国梦”的具体表现,也为人民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虽然“梦想”对于国家发展和百姓自身有着不一样的含义,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的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青春梦,中国梦 篇8

面对纸质出版的衰退,出版商不得不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采取花样百出的行销手段,其中“假期效应”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段之一。日益快速的生活节奏,让当代人常常忙得“消费都是一种奢侈”,对于包括图书在类的众多商品来说,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假期就成为打开销售之门的最佳切入口。以图书业为例,每年共有三次高峰期,年初以春节和寒假为主导,形成第一波销售高潮;年中以儿童节为引导,连接七八月的暑期,此为第二波热潮,也是一年中横跨时间最长的销售高峰期;年末以圣诞节和元旦相连为第三波热潮。在每次销售旺季来临之时,各大图书出版商、经销商和书店等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相反,一旦市场进入淡季,出版商们也有意识地放慢脚步,一时间,市面的新书品种也大幅下降。从四五月份的开卷统计数据来看,各项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即是明证。

以“青春”为名的事件行销

不过对于生存空间日渐萎缩的出版商而言,在淡季听天由命也已经成为过去式,加强“事件行销”越来越得到出版商们的重视和关注,利用同时间的社会热点和焦点,出版发行相关图书,以市场关注度和眼球效应而制胜。

在今年这个淡季中,“青春”话题自然成为最大的焦点事件。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代表的青春电影在这个春天搅动了全中国人的心。面对“青春”,青春已过的人在回忆青春,青春正当的人在享受青春,青春在望的人在憧憬青春,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就有一千个不一样的青春。作为电影《致青春》的原著,《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书在电影上映前即以广受关注,全国多家书店销罄断货。而自该电影于4月26日上映以后,首日即斩获462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轻松超越先前《泰囧》所创下的首日3500万元的傲人成绩,同名电影有这如此上佳的表現,原著当然不甘落后,其大卖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利用这一焦点事件,各大出版商也纷纷打起了各种主意,能出版原著的,借电影上映之机,推出所谓的“豪华珍藏版”,收录番外篇,并随书附赠电影珍藏卡册,积极迎合读者的新需求,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而不能出版原著的,也挤破头,趁机打个“擦边球”,如同名电影的剧本也是直接照搬原书名,公然亮相图书市场,不过因为版权授权问题而非议不断;相似书名的图书也是蜂拥而至,《理想青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我们呼啸而过的青春》等新近上市的图书,就是摆明为“蹭书名”而来的,这也算得上是目前图书市场的一种常态了。

随着电影《致青春》的落幕,另一部超级畅销书《小时代》的同名电影也已经确定于6月27日登陆全国影院,这部由国内青春文学领军作家郭敬明创作、改编、执导的电影,虽然在演员阵容方面不如《致青春》这般庞大和豪华,不过《小时代》原著本身惊人的销量、郭敬明在青春文学市场的号召力、监制柴智屏的金字招牌无疑也是份量不轻,让这部电影未映先热,相信随着这部青春电影的上映,这场由图书而电影,由电影而图书的“青春”之梦将会在这个暑假得以延续,也让各大出版商们心驰神往。

“中国梦”图书走红市场

同样,在这个春天,另一场“中国梦”也正席卷着图书市场。

去年年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随即明确了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中国梦”,并努力为之奋斗并实现。由此在媒体报道与宣传领域掀起了“中国梦”的浪潮,图书业也是积极响应,一系列面向政府层面的学习读本自不用说,而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读本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尤以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的《中国梦(修订版)》一书为代表。该书第一版早于三年前,即2010年年初即以出版,书名为《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当时时逢中国GDP刚刚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1950年代炸锅炼铁而不得的“超英赶美”梦想已经轻而易举地实现,媒体与民众中的中国崛起之时不绝于耳,作者从军事战略的角度,阐述了其对大国崛起之梦的建议,并以呼唤“中国崩溃论”为警钟长鸣。

此书的出版在当时引发了中外媒体、学者专家、网络论坛热烈讨论。继大陆版之后,随即香港也出版了繁体字版本,并成功跃居香港图书榜榜首之位,在此类图书中实属难得。随着“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词汇并迅速走红后,该书也顺势而变,推出修订版,围绕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展开,副书名相应地改为“中国的目标、道路及自信力”。该书从第一版的畅销到修订版的再次热卖,自然主要是得益于出版方与作者紧密结合当下热门话题的效应。

与“中国梦”图书走红市场相应的,以前国家领导人出版的图书为主的政治类图书最近也有多本重量新书问世。政治人物出书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普遍现象,国外元首退休后,大多喜欢出自传,回顾其在位时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如这几年热销的前美国总统小布什的《抉择时刻:乔治·沃克·布什自传》,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旅程:布莱尔回忆录》等都在全球各国得以热卖。在中国,自古即有“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经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之说,以出版著作而“立言”也是不少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梦。但在中国基于一些特殊原因,领导人出版著作反而有较多限制,此次有两位重量级领导人问世新书,也是颇显难得,故而广受关注。

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看法与说法》以摘要的形式集中收录了作者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的看法与说法,延续了前作《务实求理》中务实求真的特色,不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读者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和指导价值。另作《闲来笔潭》则来自另一位前国家领导人吴官正,不同于其他领导人著作以讲话与发言稿为主,这本封面颇为素雅的文集,更像一位文人闲来无事时的信手之作,就内容而言,堪称一本超级“大杂烩”,其中既有回忆短文、散文、对话录等,甚至还有作者创作的小说和绘画作品。此外于书后的“主要参考书目”中列举的图书,仔细来看,其中正统的政治理论著作只列了《自然辩证法》和《回忆马克思》两种,其他的大部分图书均为是近些年市面出版的大众读物,甚至还包括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全集》这样的大众畅销书,如此也算是领导人著作中的“另类”吧。也正是如此别致的一本书,取得了不一样的市场回馈,据相关报道称,该书“上市一周发行近30万册”,作为一本不以谈政治、谈理论的领导人著作而言,如此的市场销量也是大众读者对于这位老人作为一位作者的积极肯定了。

纯文学重回平静

2013走到了一半,2012年的种种也渐渐远去,其中略显遗憾也不得不承认的就是纯文学重回平静,以莫言热退烧为代表。作为中国大陆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自获奖以后,即一举成为中国作家的领军人物,其著作借此热潮,也是颇为风光了一把。去年年底的畅销榜上,莫言的著作最多时可占据大半边江山,今年年初时也有近10本书在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榜作品数量逐月递减,名次也有所下降。截止四月的数据,前30名中也近剩两种4本图书,即《丰乳肥臀》和《蛙》两部作品的两个不同版本,这也是莫言最有代表的两部作品,即使在未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也有着良好的读者口碑和不俗的市场销量,由此可见,经过了半年的沉淀,这场由莫言获诺奖而掀起的纯文学热潮也最终无奈地回归于平静。

而与此纯文学的冷落寂寥相比,网络文学却是如火如荼,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系列就有两本成功进入畅销榜,如果再联想到时下热销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最早也是在网络上连载的,则不得不艳羡于网络文学之热。

点燃青春梦想作文 篇9

一直执著地追逐梦想,以为梦想可以引领自己走向坚强。

我用心装点自己的行囊,把烦恼和忧伤化作片片理想……

——题记

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了的成长道路。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这一路上荆棘丛生,泪水涟涟。这非同寻常的经历,让我过早地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使我更懂得珍惜今天我所拥有的一切,为了这一切的一切,我必须执著地为梦想而努力。

从小我就是学校里一个带着保姆上学的孩子,原因是我患有骨质疏松症。从出生到现在的15年里,我已记不清自己一共骨折了多少次,但其中最为严重的那两次,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7岁那一年,我摔了一跤。因为这一跤,我折断了右腿。那种彻骨的痛给了我沉重的打击,也许我这一生都无法忘记。那时我并不懂得什么叫坚强,但我知道我的疼痛给父母带来了无以复加的痛苦。为了让他们心里好受些,我渐渐止住了哭闹,并变得越来越勇敢了,因为我坚信自己一定会康复的。在医院治疗一个月后,我回到家开始了漫长的艰苦的锻炼。先是由我的父母挟着我一寸一寸地挪移,足足一个月后我才开始一步、二步、三步地迈步……我终于能够摇摇晃晃地行走了!到9岁时,我在保姆的扶持下一瘸一拐地去上学了。从此,保姆成了我的“拐杖”,寸步不离地跟着我上学、放学。、

时光飞逝,我坚持这种锻炼一直到11岁,我已经完全康复了,几乎可以和所有正常孩子一样地跑、跳了。期间,我的学习生活陆陆续续地中断过多次,但在父母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我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不幸的是,命运让我再次遭遇了晴空霹雳!一次意外,我的右腿又摔断了。这一次的重创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力交瘁。迷茫、伤心、难过、泄气、恐惧接踵而来,我在床上躺了整整四个月!这期间,父母为我请了老师补课,让我继续学习新的课业。四个月后,我总算走出了这段最灰暗的日子,找回了以前那个快乐自信的我,开始了新一轮坚持不懈的苦苦锻炼。半年后,我带着保姆又回到了学校,投入了崭新的求学生活。我珍惜每一个快乐的日子,也不惧怕学习的劳累,我的生活充实而又繁忙。

又过了两年,我终于能够独立地行走,再也无需保姆的照顾了。我彻底告别了相随五年的“拐杖”,再一次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因为成长路上这段独特的经历,我无数次地抱怨过命运的残忍,无数次地感叹过生活的艰难,无数次地向往平静的生活,所以直到今天,我都不轻易放弃属于我的每一次机会、每一次挑战。

学习成就梦想 奋斗点燃青春 篇10

------写给初一下的你们 亲爱的各位崽崽们:

新年好!

经过半个学期的磨合,相信我们之间的联系已经不仅仅是师生,更多的是因为“在一起”经由时间的磨砺而越来越坚定的一种亲情。就像昨天,我想到要见到活蹦乱跳的你们时,会禁不住嘴角上扬;就像这个寒假接到你们的短信我会立刻想起你们生动的面容;就像任何时候,听到你们受伤或不顺利的消息我会难过。如同你们的父母一样。

欢迎大家回到校园、回到9班这个大家庭!

2014年,先祝大家:健康、平安、快乐、进步!

上一个学期,是你们来到麓山C1309的第一个学期。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跟上初中的节奏、养成好的习惯,是大家上一期的主要目标。而在一个寒假的休整之后重新返回校园和班级之时,在对你们所处的环境、竞争的氛围和自己的状态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之后,大家又要思考新的目标了。

2014年,我的目标是:要尽力做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好女儿、好老师!

我承诺:我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尽力!

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会多花一些时间陪我的宝贝,陪她玩、陪她阅读和学习、陪她运动、陪她做她喜欢做的事情;我会更加关心我的父母,了解他们的需求,多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我会多体贴我的丈夫,多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多和他交流;我也会多走近你们,衷心地关爱你们,不仅给你们带来知识,还带领你们以不同的视野去了解这个神奇的、不断发展的世界来以积极、快乐的心态来生活和学习。

而这个学期,或者今年,大家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还在迷茫、徘徊,或者你已经非常坚定,那都不妨来听听我的两个建议吧!诚恳地听从别人的建议,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对吗?

建议一:2014年,珍惜每一天,快乐、自信、勇敢地生活。我欣喜地看到咱们班有很多快乐又自信的人,从容地学习、生活、交友。我相信,学校生活对于这些人而言,充满乐趣。因为,在这些同学的心里,有乐观的细胞。是他们天生如此吗?不一定。是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能够以一颗勇敢而又坚定的心笑对生活中的一切风雨。

但是,我也看到,咱们班还有一批不快乐不自信的孩子。

可能是因为成绩不如别人,可能没有别人那么出众的才艺,可能

没有别人那么突出的能力,但是,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我们不快乐生活的理由!

我们的生命都来源于爱我们的父母。绝大多数的父母,当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时,最大的希望是我们在世上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和幸福,而不是其他。

记得有一次在路上,我听到收音机里的一则有趣的报道,说人的一生,平均是可以活到100多岁的。但是由于环境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我们自身的情绪、休息等原因,由于我们把很多的时间都花在了生气、失意、忧郁等负面情绪上,浪费了很多生命的时间。现在人的平均年龄只有83岁左右,是原本寿命的三分之二。

我们不能否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可能你在有些方面不如别人,但是请大家记得: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你的优点和品质,只要你用心地去培养。优秀的人可能有很多的缺点。别人的优秀,不能成为你停步不前、闷闷不乐和自卑的理由。你或许不优秀,但你可能善良、勇敢、宽容、大方、真诚……,你或许不优秀,但你可以培养自己其他的品质,不妨碍别人、自信乐观地生活着。

我们要怎么做?

勇敢地正视自己、努力地去完善自己、自信快乐地生活,才应该是我们要做到的。一味的悲观、自备、失意、难过,都只会蒙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不到更好的自己、阻碍我们前行的脚步。难过、失意、不自信时,就向爸爸妈妈、老师和朋友倾诉吧!告诉别人,你为什么不自信、不快乐、不勇敢,让别人来帮你走出困境!分享别人的快乐、自信并衷心地吸取这一些能量吧!向别人一样学着微笑、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吧,让自己的心变得更加勇敢、坚定,就会无惧风雨!

昨天黄斌主任给班主任们开会时讲到:一个人,做人保持基本的底线,就是一个好人。这四个基本底线是:有敬畏之心;有慈悲之心;有感恩之心;有宽容之心。

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但是,如果你都不尊重自己的生命,又怎么样让别人来尊重你呢?

让我们尊重自己,努力去完善自己、快乐充实地生活,加油!建议二:2014年,让学习成就梦想,用奋斗点燃青春。

如果说2013年全国流行的词汇是“中国梦”的话,我觉得,“学习”和“奋斗”应该是每个人的人生字典里永远要摆在首位的词汇。2014年,大家也可以考虑,把这两个词作为你们的目标词汇。

学习和奋斗,应该是我们一生都不能停止的一个活动,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更是我们作为一个学生的根本。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奋斗?

我曾经多次和大家提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这里再次和大家一起学习。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亦称为社交需求或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不学习不奋斗的学生,何以称之为”学生”?

如果你只是每天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满足于衣足饭饱等生理需求,那和未发展开化的低等生物有何区别?

人类,之所以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脱颖而出,成为高等生物,正因为不断的学习和奋斗。

从出生至今,正因为我们不断的学习,我们的知识量、反应力才区别于刚刚出生的婴儿。

但是对学习投入的多少、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不同、学习的习惯的区别、以及学习的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学习力”的不同。

昨天在和同事们聚餐的一个不出名的饭店里看到墙壁上这样一段话,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

如果放到大家身上,可以改为:

成绩代表过去,学习力代表将来。

你可能不优秀,所以你得努力学习,慢慢地向优秀靠拢;你可能已经比较优秀,但是请记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可以不和别人比,但相信你也不愿意永远停留在最初的水平。

很多同学喜欢看体育运动,不仅仅因为这些体育运动给我们带来享受,告诉我们人类可以挑战的极限,更多人会欣赏和认同那种经过不断的拼搏与奋斗之后带来的成就感。而对于真正具有“运动精神“的运动员来说,可能奖牌和荣誉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经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奋斗,付出无数汗水,挑战极限,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并受到世界的认同,相信他们更能体会这样的精神。

所有的人,只有不断学习和奋斗,让自己拥有超常的学习力,也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只要想想多年以后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品质,就会明白你要为之付出多少奋斗到什么程度。因为,一个人的命运,多半由自己的态度来决定。

每个学期开学,大家都会卯着劲期待自己能表现更好。但是有些

人一个星期就会坚持不下来,一些人一个月后就会意志薄弱,一些人两个月之后就会完全不记得自己的目标。而另外一些人,会把自己的梦想放在心上,不时地拿出来审视一下自己、反思自己,不断调整状态,坚持到最后。所以一个学期下来,咱们班会有14位7A的同学,也会出现28个E、涉及11个同学,其中还会有6E。

如果你也愿意自己拥有灿烂的将来,要怎样学习和奋斗呢?

1.永远把自己的课堂效率摆在第一位。认真、专注、全心投入到课堂的每一分钟去。自己的课堂有没有效率,很好判断。如果那一节课你觉得时间过得特快,跟着老师走感觉一下子就下课了,你这一堂课至少很专注。课堂顺利课后才会游刃有余,如果课后作业质量也好,效率就有了。

2.珍惜时间。学校时间永远紧,诚心要学的一定可以找出时间。

3.完成每天的作业之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温习巩固或课外拓展提升。

4.不抱怨,也不要受周边不良氛围的影响。你的未来靠自己把握,别人不会负责,所以,只埋头静下心去做就好。

5.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能保持时,审视自己的梦想并想象自己以后的生活,及时调整。没有兴趣时,逼自己学,逼久了就成了习惯,习惯好了就会有好结果,好结果会给你带来兴趣。

6、好问,保持思考的习惯。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解决它。最后,以拿破仑的一句话来作为结束语吧!

上一篇:公司会议主持演讲稿下一篇:江南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