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共8篇)

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篇1

一、明确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突出“两确保五力争”重点组织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集中整治,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池塘沟渠水体明显改善,农村公共空间明显优化,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村规民约完善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初步形成,常态化保洁运营机制良性运转,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一)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方面,要确保取得绝对性胜利。以主要交通干线沿线、房前屋后院内、村头岭脚、河溪沟渠等区域为重点,要求完成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巷道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的清理,基本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染问题。严禁露天焚烧、未经防渗处理随意填埋垃圾。

(二)在“清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方面,要确保取得压倒性胜利。力争我镇各村基本杜绝随意丢弃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现象,彻底整治和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减少养殖粪污影响村庄环境。

(三)在“清理村内塘沟”方面,要力争取得突破性胜利。

我镇各村庄要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完成水域内淤泥、漂浮物、障碍物的清理和疏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同时规范生活污水的排放。

(四)在“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方面,要力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全镇在加强农村卫生健康教育、提高村民环境清洁意识方面,建立起一套紧贴本地区实际的教育引导机制且运转良好;全镇各村在建立文明村规民约,从源头减少农机具和杂物乱摆乱放、墙壁乱涂乱画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方面,制定务实有效的制度措施并抓好落实。

(五)在“规范农村建房管理”方面,要力争取得战略性胜利。落实好日常巡查、“五到场”、集体审批、限时办结、农用地转用、耕地占用税上缴等系列管理制度,强化打非拆违,有效遏制未批先建、批后乱建、少批多占等违法占地行为。健全和落实建房公示牌、建筑工匠等管理制度,在辖区内各自然村树立本村村庄规划和户型样式公示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推进湘南民居风格户型,建设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村建筑。鼓励集中建房点向现有中心村、小城镇靠拢,实现规范农村建房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六)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方面,要力争取得全面性胜利。按照宜办发〔20xx〕4号文件要求推进改厕工作,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厕改任务序时进度表,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无害化卫生公厕。对废弃不用的旱厕、已建室内卫生厕所的旱厕、村庄显目位置的旱厕要坚决拆除、复耕复绿。对有条件进行内置式改造的户厕,要坚决建设成无害化卫生厕所。20xx年底全镇基本消除农村旱厕,消灭无化粪池、无水冲式厕所,新建的厕所原则上为无害化卫生厕所。

(七)在“进一步开展农村危旧房整治”方面,要力争序时性胜利。各村要加快辖区内危旧房调查摸底并上报镇级,及时建立危旧房工作台账,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危旧房拆除任务序时进度表,分阶段进一步开展农村危旧房整治,推进“拆房还田”“拆房还土”,按时完成危旧房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上交及注销。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原则,妥善处理群众需要与环境整治、废旧拆除与开发保护之间的矛盾。对易地扶贫搬迁、采煤沉陷区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小康新村建设等新建房屋后留下的空心房要坚决拆除,对村庄内违规搭建的厂棚、煤棚、废旧烤房、废旧杂房和屋顶瓦背破损的土坯房、断垣残壁的青砖房予以坚决拆除。危旧房拆除后,对不能集中连片复垦的,要清理建筑废料,种植花草树木。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杨梅山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欧强彬任顾问,镇长文兵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黄松林、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杨群海、党委委员(政协联络组长)邓才国、党委委员(副镇长)刘明发、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建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邓华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余琪、党委委员(副镇长)王琳、副镇长李湘女、副镇长邝满国为副组长,党政办、财政所、统筹办、农业办、水管站及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镇统筹办,由利勇方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日常具体事务。明确村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制定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责任体系,形成领导抓、抓领导、层层抓、层层有人负责的工作格局。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为各村驻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7月上旬镇级组织召开镇村干部动员大会、现场推动会,村级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小组研讨会,研究制定详细可行的任务数。广泛利用广播、公开信、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宣传发动,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努力营造乡村环境整治行动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在全镇营造“讲卫生提形象、优环境惠民生”的浓厚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季度各村评选镇级卫生家庭5户,每户奖励50元;评选村级卫生家庭10户,由村委会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并在全村公示。

(二)立即进行集中整治。对各村重点区域、重点路段以及操场游园、房前屋后、村头岭脚、河流沟渠的堆积垃圾再次进行集中清运和保洁,在镇区街道、市场、机关单位和各村巷道、空坪、渠道、房前屋后全面开展一次大清扫,通过集中整治达到美化、净化的效果。

(三)加强保洁队伍管理。对于镇区段,进行路域环境整治和将杨梅山镇城镇管理服务相关业务进行外包,实行常态化管理,确保交通通畅、镇区摊位摆放有序、卫生干净整洁、河道清澈干净,提升杨梅山镇区形象。对于村一级,在各村成立卫生监督理事会,实行村民自治,完善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制度”。各村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好保洁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保洁人员负责责任片区的卫生保洁,分管片区的村干部负责督促,驻村领导、干部负责统筹安排。每月环境卫生检查后,全镇评选出优秀保洁员和不合格保洁员各5名,对优秀保洁员按100元/人给予资金奖励,对不合格的保洁员取消当月绩效奖,其中在检查中得分85分以上的按超过分值给予一定奖励,未达到85分的从当月综合绩效奖金中按比例处罚扣除。在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抽查、暗查过程中,被通报批评或媒体曝光的,当月考核分另行扣除10分。分管片区的村干部未督促到位的,同奖同罚。每季度底由各村将本村公益性岗位保洁人员名单审核成册,签字盖章后上报镇财政所进行工资结算。

(四)推进村保洁卫生费收缴。7月份全镇统一推进实施村保洁卫生经费的收缴工作,由每个党政领导联系一个自然村,全面推行卫生费收缴工作,确保在7月完成该自然村在家应收人口数的50%以上缴纳卫生费。未完成50%的,在当月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上作表态发言。各村要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成立村卫生监督理事会,负责保洁费的收取,同时明确好保洁费用的标准(建议按照1元/人/月,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家农户按照标准收取,五保户、低保户中的重度残疾人本人不缴纳。收取后的卫生保洁费由各村环保专干、会计统一上交镇财政,并设专账代管。每季度底由村环保专干将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季度用工明细单上报镇环境卫生整治办进行审核,再报镇财政所实行实报实销管理,年底按照各村实际收支结余进行汇总结算。截止7月底,各村卫生保洁费总收取人数要达到在家人口数的50%以上。对卫生保洁费收取达50%的行政村,镇财政将按超过比例给予相应奖励;未达到卫生保洁经费收取比例的.,按比例从村办公经费中扣除,并在当月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上作表态发言。从8月份开始,各村卫生保洁费收取要达到80%以上。同时各村要做好保洁卫生费的工作台账,每季度及时将保洁费收支明细按组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五)强化环卫设施建设。积极与县相关部门衔接,督促施工单位加快杨梅山垃圾收集亭的建设进度,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垃圾收集亭扫尾工作建设,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好垃圾桶、垃圾清运斗车等,切实解决好垃圾处置的问题。

(六)开展环境卫生检查评比。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牵头,相关部门及各村干部参与,每个月对全镇13个村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分集中督查和突击抽查两种形式),得分最高和最低的行政村分别进行挂牌。每季度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累积汇总、奖罚兑现、点评调度,评比总成绩(100分制)以每月检查的分数累计换算得到。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资金保障。按照“县乡补一点、村级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洁净乡村工作开展必要的资金保障。县乡奖补资金要足额用于洁净乡村工作,受益农户自筹的环境卫生治理费要足额用于洁净乡村工作并将收支明细公开公示,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公益捐助,发动群众参与和监督,提高村民环卫意识,共建美好家园。

(二)党员干部带动。党员干部要亲自参与、率先垂范。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要带领群众开展自家清洁卫生整治和生产、生活区域内的垃圾处理。镇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沉到基层、进村入户,和群众打成一片,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让干净整洁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通过创建干净整洁示范村、文明村、文明户等形式,加强典型示范宣传,召开现场推进会,以点带面,掀起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高潮。

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篇2

马龙县纳章镇位于“彩云之南”东北部, 地处乌蒙山系余脉的群山怀抱中, 地势东南高峻, 中部隆起向西南倾斜, 距马龙县城22km, 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为主。“十二五”期间, 农业环境整治工作延伸到了农村乡镇, 纳章镇抓住机遇, 认清当前农业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 对农业的不良影响, 结合自身条件和当地实际情况, 进行综合治理。

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高农业产量为目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时期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深刻革命, 也是贯穿当前农业工作的主线。全面推进我镇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切实解决农业污染、土地浪费等, 不断提高农业产出, 促进经济效益的长效发展。进一步推动我镇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力争在新的一年里使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土地利用率更加提升、污染率整治到最低值。

2 实施目标

发展的同时不能忘本, 保证生态建设和平衡仍然是不可疏忽的方面。还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土地、水等资源, 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 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在生活方面做了大力调整和改变, 把沼气建设与改圈、改厨相结合, 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 与改路、改水、改厕相结合, 改变了农村面貌, 使生活富裕、人民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蓝图逐步在我镇显现出实效。

3“三阶段”标准

3.1 动员部署阶段

对任务进行分解, 量化细化, 责任到人, 高标准整治。

3.2 集体整治阶段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扎实推进整治工作, 确保按时限、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

3.3 检查验收阶段

镇组织有关部门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整治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对在活动中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的村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 未按标准要求落实的, 予以通报批评。

4 具体措施以及实施步骤

4.1 继续加强学习,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为全面做好整治的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同时, 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机遇, 加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积极争取投入, 进一步搞好农业环境、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的建设, 达到监测前处理的要求, 并开展农业环境现状调查和各参数指标检测。

4.2 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宣传和开发力度

完善技术操作规程,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争取有更多的农产品或基地通过标志认定或认证。

4.3 全力做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全县的人饮用水源地在我镇, 我们应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督管理, 严厉整治违法排污行为, 集中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 推进保护区内污染源治理工作。

4.4 有力推进农村环保行动

指导各村深入开展农村环保行动, 着力推进各项建设项目落实;强化检查监督, 建立和完善督查考评和奖惩机制, 推动农村环保行动深入开展。

4.5 强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项目, 变废为宝, 节约能源。加大秸秆禁烧力度, 积极宣传和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4.6 合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在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普查的同时, 应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 减少灌溉和养殖用水造成环境污染。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 提倡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利用耕作、栽培、育种等农事措施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应用光、电、微波、超声波、辐射等物理措施来控制病虫害。

4.7 推广科学施肥

施用化肥并非施得愈多愈好, 农田投入养分过大, 盈余部分并未起作用, 而最终是进入土壤和水环境, 造成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从技术上指导农民, 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 平衡氮、磷、钾的比例, 减少流失量。实现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置。最大限度地将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并实现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粪便的多样化综合利用。另外, 对规模化养殖业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提倡“清污分流, 粪尿分离”的处理方法。在粪便利用和污染治理以前, 采取各种措施, 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同时, 县级还应建立起由环保部门牵头, 发改、财政、畜牧、统计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农业源减排联动机制, 统筹解决农业源减排的困难和问题, “考核”与“联动”双管齐下, 努力实现农业蓬勃发展、农业源减排任务圆满完成的双赢局面。大力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积极组织和指导乡镇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 特别是广大农民对面源污染的认识, 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喷洒农药等, 尽量减少由于农事活动的不科学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建立健全面源污染的检测、研究机制, 为更有效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摘要:近年来, 人类活动加上自然原因等引发一系列农业环境问题, 已经妨害了农作物正常产量, 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例如农业大气污染、农业水污染、农业土壤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主要表现在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等。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提高农业产量以及农村环境质量, 落实上级政府关于开展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战略部署, 从根本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增产增收, 提高产量和农民收入, 农业环境亟待综合整治。

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疏于管理,大部分村庄都存在垃圾围村现象,形成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情况。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群众对环保工作的“不满意”超过半数集中在垃圾管理方面。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如何破解垃圾围村之困?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性

首先,农村环境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外谈到环境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五年时间使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收集处理,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村决不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故乡,无处寄放的乡愁。

其次,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农民的热切盼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逐渐意识到人居环境对心情的陶冶与净化、身体状况的改善的重要性,打造清洁、优雅的居住环境,既是老百姓感受到政府利群利民的大好事,也是群众真正得实惠的大实事。归根结底,环境整治工作是关系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利好大事,一举多得。

再次,整治农村环境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现实需要。城市形象,直观地讲,就是城市给人的印象有没有亲和力、吸引力。农村的环境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边缘老少地区农村的环境整治,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一是受多方因素影响,多年堆积的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整治,村边、路边、沟渠边存量垃圾仍然较多;二是生活垃圾随处乱丢。虽然各个村庄都配备了垃圾箱等环卫设施,但一些村民存在乱倒垃圾的不良习惯,垃圾不入箱、不入池等问题突出,村民为方便、图省事,鱼塘边、路边,就是丢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过去许多空草坪,现在居然成了倒垃圾的场所。三是住宅与禽畜混杂。不少农户的猪舍、鸡舍、牛栏、羊圈等都建在屋前房后,或在村庄周围,粪便,污水,流到露天排水沟渠,繁殖细菌、苍蝇乱飞、臭气冲天。

(二)现代工业、生活垃圾正日益增多。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塑料制品、一次性农品等大量进入农民群众的生活中,在物质消费丰富的同时,各类废弃物循环利用率逐渐下降,垃圾产量不断增加,据了解,现在农村人均日产垃圾已达到了0.8kg到1.3kg,如果这些垃圾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直接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另外,农村新建住房产生的垃圾没有做到及时清理,乱堆乱放也影响到农村环境卫生。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影响环境整治效果。一是村級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不完善,长期管理不到位、处于半放任自流状态。近年来,虽然大家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少的村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指定专门的人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管理不到位,许多时候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才临时抓这项工作。二是保洁队伍运转不规范,市委市府已要求每村按100户配备一名保洁人员标准配备保洁人员,但有很多村至今仍未安排落实到位,并发挥保洁作用。

(四)资金投入短缺成为影响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近些年不少农村为了解决发展“瓶颈”,村民“行路难”的问题,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理、财力,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村民出行环境大大改善,但却忽视了对村内环境卫生工作资金投入,“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措施

(一)制定治理规划,强化带动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离不开党支部领导、规划及村委会带动。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村庄的环境卫生搞得好不好,关键的因素是村干部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有些村庄总是窗明洁净,道路干净整洁,谁家不讲卫生就会被别人看不起。要按照市、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发动党员、村民搞好搞好全村的环境卫生。

(二)注重资金保障,发挥整体优势。作为村主要负责人,要想方设法为村庄环境整治争取资金。一是向上级争取资金,例如我市现在正开展美丽村庄乡村建设市政府有专项资金补贴,同时我们都要向美丽乡村建设方向努力,列入年度美丽乡村的就会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二是号召本村在外知名人士和村民集资。三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根据本村特色,利用各自优势,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三)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村级保洁队伍。1、“门前三包”制度,促使村民人人参与,清扫好房前屋后的公共卫生;2、垃圾转运制度,及时清理、运走垃圾池的垃圾;3、家禽、猪牛圈养制度,有效避免村里鸡鸭屎尿遍地、臭气熏天的情况;4、卫生奖励制度,村委会每年拿出一定经费对本村环境卫生搞得好的村民,通过评选洁净人家、卫生家庭、卫生标兵等称号给予一定精神与物质奖励;5、保洁制度,对村内保洁员日常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保洁工作,达到村内垃圾日产、日清。

镇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篇4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工作会议精神,以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为目标,建立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动员和组织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居民积极参与城区环境整治,不断巩固、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努力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切实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

展。

二、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工作任务

1、加强社区居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教育。

2、做好中小街巷、居民小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卫生保洁。

3、搞好各单位区域内的保洁工作,对暴露性垃圾及卫生死角进行认真清理。

4、取缔中小街巷及社区乱贴乱画,对城区户外广告“牛皮癣”进行集中清除。

5、实施对窑河、城市河等城区河道疏浚清淤,确保汛期河道泄洪畅通。

6、加强三轮车车主的教育管理,规范营运行为。

7、配合县有关部门拆除城区未批擅建临时搭建以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道路景观的违章建筑、亭棚、户外广告等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二)责任分工

镇卫生科负责牵头实施,各社区居委会主任、有关村总支书记、镇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同志为具体责任人。实行镇机关干部分工负责制(具体分工见附表)

三、工作步骤

(一)组织准备阶段(6月21日—6月25日)

1、成立安宜镇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2、拟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3、组织有关人员对城区中小街巷及区域内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摸底。

(二)宣传发动阶段(6月26日—6月30日)

1、印发《致社区居民一封信》。

2、召开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

3、与各社区、有关(村)签订工作责任状。各社区有关(村)与辖区内临街门点和居民分别签订“门前五包”责任状。

4、通过墙报、专栏、戗牌、横幅、广播等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烈氛围。

(三)集中整治阶段(7月1日—7月20日)

1、组织机[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关干部、学校学生、社区居民代表参加环境整治日(7月15日)义务劳动。

2、镇组织对各社区有关重点部门暴露性垃圾及死角的清理。

3、各社区对区域内中小街巷乱贴乱画、户外广告、“牛皮癣”进行集中清除。

4、对窑河、城市河等城市河道进行疏浚清淤,对有关河道实施冲污,打捞漂浮物,清理垃圾及障碍物,保持河道清洁、畅通,并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5、加强城区人力营运三轮车管理,确保停放有序,教育车主注意仪表,遵守交通法规,文明搭客。

(四)督查整改阶段(7月21日—8月20日)

1、各社区居委会、有关村、镇属有关单位对环境整治情况进行自查。

2、镇组织专门检查组,对城区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抽查及全面检查。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有关责任单位拿出方案,限期整改。

四、工作要求

XX镇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篇5

为推进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巩固提升村庄清洁行动成果,决定从2022年1月7日起至3月10日,集中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环境基础。

二、行动原则

——乡镇主抓、多方参与。强化镇政府主体责任,明确挂点领导、驻村工作队长及村主要负责同志为“一线总指挥”,做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部署动员、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形成干部引导、人人参与、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整体氛围。真正解决村屯生活垃圾乱丢乱放污染问题。

——村为单位、农民主体。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村(社区)为单位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组干部是直接责任人。广大农民群众是清洁大扫除整治行动的主体,要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投身村庄清洁行动,杜绝大包大揽、包办代替。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从农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易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实施先行整治,坚持少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达到干净、整洁、有序标准。在此基础上,稳扎稳打、逐步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水平。

——突出重点、全面覆盖。以村公共活动阵地、聚居点、大村等为重点区域,突出沿河、沿路环境整治,活动覆盖农村全域。

——教育引导、移风易俗。坚持环境整改与转变观念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三、组织保障

为加强我镇村庄环境整治行动的领导,决定成立XX镇村庄环境整治行动指挥部,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指挥长:XX

常务副指挥长:XX

副指挥长:XX

成员:各村(社区)驻村工作队长

各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

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从镇乡村振兴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心抽调。

四、行动任务

(一)清理村屯道路。

以三级公路养护为契机,组织村组干、保洁员、党员及群众积极分子对村屯道路环境卫生定期开展清扫,重点整治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或随地散落等原因严重污染路面卫生等行为,确保入村(社区)道路清洁。

(二)清理各类垃圾。

开展生活垃圾清理,做到村庄内外、道路两侧、田间地头无杂物、塑料袋等各类垃圾,房前屋后柴草杂物整齐有序堆放。引导群众及时清理户内杂物,清理厨房卫生,做到农具物品有序摆放、整洁美观,屋内干净卫生。

(三)清理河道塘渠。

全面清理河、塘、沟、渠等水域漂浮垃圾,两岸护坡无裸露垃圾,保持各类水体清洁,水质良好无异味。杜绝生活污水横流,防止巷道积水,开展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宣传力度,房前屋后、村内村外不乱排生活污水,提高生活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

(四)清理农业废弃物。

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清理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推进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严格按照规定处置,实现源头减量,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五)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治理。

村屯墙面、地面、电线杆、路灯杆等无乱涂乱贴乱画乱挂现象,车辆停放有序,绿化带杂草及时清除,路边无乱搭横幅。规范柴草堆放、农机具停放、宣传栏设置、广告贴放、塑料袋丢放等,清理私搭乱建,治理残垣断壁,规范乱拉乱扯的电网电线。

(六)推进村庄绿化亮化。

引导发动农民种树种草,美化村庄。把村庄清洁行动与发展乡村绿色产业、休闲旅游、庭院经济等工作有机结合,指导农民利用清理出的场地打造微田园、微果园、微花园、微菜园,为乡村建设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七)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持续抓好宣传发动、教育促动、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发动农民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加大卫生防疫、健康生活等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开展清洁评比活动,推行积分制“爱心超市”,将村民清理室内外卫生、参与集体劳动等日常环卫保洁行为与“爱心超市”积分挂钩,分档赋予分值奖励。

五、实施步骤

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全面部署,宣传动员阶段(2022年1月7日)。

各村(社区)对照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工作要求,广泛宣传村庄环境整治行动的重大意义和内容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动员活动,形成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行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第二阶段:集中攻坚,全面推进阶段(2022年1月8日至1月13日)。

利用6天时间,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废旧广告牌等,“脏乱差”现象基本得到消除。

(三)第三阶段: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1月14日至2022年2月27日)。

利用45天左右的时间,进一步提升整治标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参与村庄清洁行动,自觉维护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常态长效管理,巩固提升整治成果,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

(四)第四阶段:查漏补缺阶段(2022年3月1日至3月10日)。

对照攻坚目标任务,认真总结,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完善,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巩固活动成果,完善村庄清洁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行动成效。

六、保障措施

(一)层层传导责任。

各村(社区)要组建村庄环境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落实专门工作人员,确保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镇政府将对各村(社区)落实村庄环境整治行动的成效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公共运行经费相挂钩。村(社区)支部书记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要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地见效。

(二)广泛宣传动员。

各村(社区)充分利用广播、入户宣传、横幅等,集中宣传村庄环境整治行动,提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知晓率,营造出强大的舆论声势。

(三)构建长效机制。

各村(社区)要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每周定期组织开展清扫保洁工作,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明确村(社区)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篇6

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为重点的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四清四改四化(清垃圾、清杂草、清路障、清淤泥,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卫生洁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工作为切入点,积极行动起来,改善乡村环境。通过建立农村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保持农村面貌整洁,有效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扎实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整治内容和标准

(一)主要整治内容

1、集镇和村组环境卫生整治。针对村镇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物品乱放、棚舍乱搭、杆线乱拉、墙体乱涂、柴草乱堆、禽畜乱跑等现象,从“四清四改四化”工作入手,组织开展集镇和村组环境卫生整治,清洁家园、田园和水源。加强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建设,搞好垃圾、污水等污染物的处理;组织单位和居民,实行门前三包(包净化、包美化、包秩序),做好自家庭院及承包土地的清洁工作,清除垃圾、白色污染等污染物,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2、农村集贸市场整治。重点整治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的卫生状况,加大对市场占道经营、随意堆放货物的整治力度,落实“门前三包”,保持市场环境整洁、经营有序。

3、公路交通沿线整治。对县(市、区)、镇(乡)、村所有交通公路两侧,集中整治公路旁乱倒垃圾、穿集镇路段骑路市场、公路两侧废旧物回收场、公路两侧污水等四大顽疾,保障交通畅通。

(二)整治工作测评标准:具体见附件。

三、整治区域。

全市范围内,重点整治交通公路两侧,集镇,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和招商引资项目区周边村镇(乡),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四、整治时间

20xx年3月至4月,分四个阶段推进:

1、宣传发动阶段(3月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利用各种会议和新闻媒体,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2、突击整治阶段(3月)。各地按“突击月”活动要求,结合实际,镇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全市统一部署,统一行动,集中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

3.检查阶段(3月下旬-4月上旬)。各县、市、区先组织开展自查,随后市新农办将组织检查评比,通报检查结果。

4、跟踪推进阶段(4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媒体跟踪,组织督办整改。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镇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副市长刘飞跃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农委、交通局、市城管执法局、财政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各相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工作措施落实,确保抓出成效。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责任在县(市、区),任务在乡镇,主体在村。各县、市、区也要成立镇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组织,层层落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集中时间打攻坚战,确保村容镇貌有明显改观。

(二)制定方案,整体推进。各县、市、区要抓紧制定镇(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六个明确,即明确目标、组织机构、范围、任务、内容(!)和措施,分解各项目标任务,排出工作时间表,认真组织实施推进,确保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三)加强宣传,深入发动。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和标语、横幅、宣传栏等作用,开展专题宣传,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大造声势,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投入,保障有力。各地要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实行政府投入一点、项目支持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办法,建立政府引导、自筹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建立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建立镇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置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鼓励农民、企业、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广泛参与,发挥村民理事会等作用,建立乡村物业管理服务组织,实行市场化运作。

镇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篇7

旅游交通的状况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旅游交通重要构成部分的旅游通道不仅是一条交通廊道,更可理解为连接各景观资源区域、能够满足游客通行需要和审美要求的通道,应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对待。由于不少旅游通道同时也是联系各个城市及镇区之间的各级公路,通常需要长距离穿越城市郊区。而道路附近的村镇常常自发形成沿路建设的发展模式,在缺乏统一有效管理的情况下,许多沿路建筑建设地点随意性大,建筑风貌不够协调,常出现乱搭乱建的棚户建筑,甚至出现破败的废弃建筑;同时,当地居民的生活交通也容易对旅游通道的交通造成干扰,这些情况极大降低了旅游通道的观赏性和通行效率。对旅游通道沿线村镇的整治,不仅应针对建筑外观风貌进行改造,还应包括交通组织和基础设施的整治以及总体城镇职能的整合提升,这样才能从基础层面解决沿路村镇脏、乱、差的现象。

此次葡萄镇桂阳公路沿线景观的整治,采取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规划手法,对葡萄镇沿路区域中不利于道路景观的城镇面貌进行整治,对交通组织方式进行改造,同时提升整个葡萄镇的城镇功能,达到将葡萄镇建设成为桂阳公路黄金旅游通道上最美丽的特色旅游城镇之一的目标。

2 规划概况

桂阳公路是国家旅游名城桂林市通往旅游名县阳朔县的主要联系道路之一。葡萄镇区位于桂阳公路与葡金公路的交汇处,处于桂林至阳朔的黄金旅游通道上,是葡萄镇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北距桂林40km,南距阳朔县城20km,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此次整治规划的范围包括桂林市桂阳公路葡萄镇区段长约1km的路段及其两侧100m范围。综合考虑配套基础设施的统一设置以及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将临路的葡萄镇镇区一并纳入整治范围。

3 整治层面

在整体规划上,通过对葡萄镇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明确的规划定位:将葡萄镇建设成为桂阳公路沿线的具有“山—水—城”特色模式的山水田园旅游小镇。同时,从葡萄镇区的整体空间环境和自然资源特色入手,确定本次整治规划将通过“面(镇区整体)、线(桂阳公路沿线)、点(镇区入口节点)”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各层面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通过层层推进各层次的整治规划,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与城镇景观环境建设,达到建设黄金旅游通道特色城镇的目标。

4“面”层次——葡萄镇镇区整治

4.1 镇区的发展定位

葡萄镇区地处峰林地貌区,镇区及其周边峰丛林立,其景观独具特色。镇区周边分布大量的农田、果林,田园风光宜人。

规划依托现有的山、水、田园风光等自然条件,确定葡萄镇的发展定位为以生态农业、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发展竹制品加工,加强观光农产品和水果带建设;以农产品交易为动力,建设桂阳公路黄金旅游通道上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旅游小镇。

4.2 葡萄镇区整治

通过对葡萄镇区现状的分析,从现实性和操作性出发,确定对葡萄镇区的整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1 补充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葡萄镇区目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规划补充消防用地,增设消防设施,搬迁现有的垃圾转运站,增加环卫站用地。此外在桂阳公路两侧适当位置新增港湾式候车亭,以规范客运上下客秩序,同时可以改善候车条件。

4.2.2 合理组织镇区的排水

葡萄镇镇区现有排水为雨污合流制,排水沟为露天排放沟,少量分散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是就地排入周边池塘或者农田。

规划镇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通过敷设污水管组织镇区的生活污水排放。同时实行明沟改暗渠,对现有排水沟进行疏通和整治,将其改造成盖板沟作为雨水排水干渠。

4.2.3 整治镇区道路

目前葡萄镇区道路交通主要为人车混行,道路路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现象,路灯、垃圾箱和消火栓等设施不完善。因此,对于镇区主要道路葡金公路,规划将分期改造成为沥青路面,道路两侧铺设人行道。镇区各条道路完善和补充路灯、垃圾箱和消火栓等设施。

4.2.4 增加镇区的公共活动空间

目前葡萄镇上无完善的休闲活动场地,居民之间的交流缺乏公共场所,因此一方面规划在老镇已废弃的原老市场空地上规划拆除废弃的建筑,新建文化活动站,增加户外健身设施等措施,改造成老镇区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另一方面,新镇区现有市场停车场局部改建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并新建一座文化活动中心,作为葡萄镇区的中心文化广场,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5“线”层面——桂阳公路葡萄镇区段沿线整治

此次桂阳公路镇区段沿线景观整治主要包括平面形式和立面形式两个方面的整治,即路面景观整治和沿路建筑景观整治。

5.1 道路路面景观整治

5.1.1 现状分析

现状桂阳公路的道路断面为一块板形式,由于镇区非机动车流量较大且随意穿行,对公路交通干扰很大;大部分人行道路面已铺设沥青或进行硬化处理,但局部水泥路面和铺装破损较严重;路边长时和临时停车带占用了道路两侧路面和现状人行路面,且仍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公路沿线没有固定客运上落点,载客车辆随意停放上下客,对公路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桂阳公路沿路已设置的路灯多数是结合已有电线杆设置,形式单调,外观破旧;道路两侧已更新投放使用部分全新的垃圾箱,但一部分原有破损的垃圾箱未及时进行拆除,此外沿路部分居民在门前路边自行放置垃圾桶或垃圾筐等形式各异、外观脏旧的垃圾收集容器,对沿路景观造成破坏。

5.1.2 主要整治措施

(1)进行桂阳公路镇区段的道路断面改造,实行机非分行、人车分流,将原一块板道路断面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分别调整改造为三种代表性形式的三块板断面(见图1)。

(2)增加机动车停车场用地,增设客运站点,规范交通秩序。

(3)选取重要节点进行景观改造与建设,通过景观小品、铺地、绿地等细节设计,结合独具识别性的葡萄镇入镇标识,形成桂阳公路葡萄镇区段的主要景观节点。提升道路景观质量和品位,并合理组织沿路景观的通透性,将葡萄镇特色峰林地貌渗透到道路景观界面,使道路景观层次更加丰富。

(4)人行道参照现有风格采用不规则片石铺设,条件许可的路段设置盲道。公路两侧种植树形优美、枝叶舒展、叶形奇特的行道树,充分衬托和展示沿街建筑立面;更换沿路现有路灯,结合管线下地,选用造型优美、与本地风格相适应的路灯,对垃圾箱等设施亦进行整治和美化。

(5)道路市政工程整治。近期允许桂阳公路两侧外部扩展区域临时采用架空线形式,架空线缆敷设须整齐美观;远期沿路电力线路和电讯线路均规划下地。

目前桂阳公路两侧设有公路排水边沟,主要排放道路雨水。公路两侧的临街居民的部分污水亦排放至此。由于镇区沿桂阳公路呈狭长分布,需建设的污水管网较长,管道的建设投资较大,因此近期考虑分散单独处理排放的方式,即各建筑加建化粪池,建筑污水均须接入化粪池后方可排放。

5.2 道路沿路建筑景观整治

5.2.1 现状分析

沿线一些现状建筑已完成局部建筑立面的初步改造,基本形成白墙、青灰瓦、暗红色檐口和窗花的建筑基调,但仍存在部分尚未改造的现代化建筑。此外,少量搭建建筑的质量较差,外观比较破旧。沿街建筑多数为低商住宅,广告牌设置形式和位置混乱,影响沿街立面的整洁。

5.2.2 建筑风貌分析

根据建筑风貌现状改造程度,将桂阳公路葡萄镇区段沿线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即需局部改造建筑、需完全改造建筑和需拆除建筑。需拆除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质量较差的搭建建筑。

5.2.3 建筑立面整治措施

桂阳公路葡萄镇区段部分现状建筑立面已进行局部改造,此次改造在与原有建筑立面风格相协调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对立面的整治主要采用两种改造手段(见图2)。

(1)改——在与已有建筑立面风格总体统一协调的基础上,突出沿街界面的变化与丰富,认真推敲建筑屋顶形式,创造优美的建筑轮廓线,并在建筑阳台、门窗等改造上精心设计,强调建筑细部处理的丰富和精致。同时对建筑墙体材料作出规定,并采用地方石材统一处理建筑墙裙。此外,对建筑门面和广告牌进行统一规划,保证建筑立面的整洁度和完整性。建筑色调以黑、白、灰为基调,局部采用暗红色调进行点缀,打造桂阳公路沿线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界面。

(2)造——本次整治通过对阳朔特色风貌建筑形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取特色建筑符号和地方元素,结合葡萄镇现有建筑风格,对现状单调的山墙提出统一的设计做法。山墙形式主要由阳朔特色山墙变化延伸而来,造型灵巧。同时,按照一定节奏在建筑正立面上加建或改造部分山墙形式造型,创造沿线建筑景观序列的变化点。在景观视线良好的部分建筑山墙墙面增加优美轻巧的木构架造型,加强不同层次的线条变化,使建筑景观更具趣味性。

此外,针对空调室外机普遍裸露在建筑外墙的现状,在建筑立面改造中统一对空调位进行安排和设计,形式与建筑立面设计统一考虑。

6“点”层面——葡萄镇农贸市场大门以及葡金公路入口节点景观整治

6.1 葡萄镇农贸市场大门节点

6.1.1 现状分析

现状葡萄镇农贸市场桂阳公路入口处仅以放置的宣传牌作为市场入口空间的界定,其标志性不强;市场入口两侧均为水泥硬地或裸露黄土,缺乏绿化景观设计,形象单调;入口处沿桂阳公路旁电杆耸立,电线架空交错,破坏入口景观的整洁性和完整性;在赶集日将市场入口两侧作为自行车、三轮车和摩托车停车场,且停车秩序不规范,对桂阳公路景观和交通造成不良影响。

6.1.2 改造规划

新建一座建筑风格体现地方特色的市场大门作为市场入口标志,大门建筑形式与桂阳公路葡萄镇区段沿线建筑立面改造建筑风格和建筑符号统一呼应。入口地面铺装采用彩色石材拼花、不规则片石等不同铺装材质和铺装方式,丰富地面景观效果。在大门两侧地面安置富有乡土气息的雕图案石板,增加市场入口的特色性和趣味性(见图3)。

6.2 葡金公路入口景观节点

6.2.1 现状分析

葡金公路作为葡萄镇的主要入镇道路,其桂阳公路入口处尚无明显入镇标志,部分建筑外观破旧,沿街门面广告牌随意安置,入口路面两侧均为水泥硬地,入口南侧电线架空交错,部分路面作为三轮车和摩托车停车场地,且停车秩序不规范,影响葡萄镇入口形象(见图4)。

6.2.2 改造规划

(1)清理街头搭建遮阳篷,将原停放的三轮车和摩托车调整至市场通道口两侧适当位置,结合管线下地工程清除路口电线电杆,保证入口视线开阔。

(2)结合景观绿地设置一座风格特色突出的入镇标志构筑物,材料以地方石材和木材为主,配以景观点缀,打造桂阳公路葡萄镇的特色入口景观标志(见图4)。

(3)拆除一栋现有旧办公建筑及围墙,对桂阳公路的道路红线规划新建一座办公综合楼。结合建筑空地设置一处街头绿地,通过各类景观元素的精心组合,打造桂阳公路葡萄镇入口的特色景观节点,提升葡萄镇形象。

7 结语

自规划获得通过并实施以来,桂林市桂阳公路葡萄镇区段的城镇建设与景观改造效果良好。一方面,规划实施通过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完善提高了镇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水平,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规划实施通过景观环境建设有效地提升了镇区建设风貌和桂阳公路沿线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龙良初.桂林风格建筑及其理论[J].建筑学报,1998(12):48-49.

[2]秦春林.浅谈城市道路造景中的植物配植——以桂林市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04(8):35-38.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篇8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新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条例,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都应该对其管辖区域内的土地规划环境进行评估。在各级政府的管辖区域内进行各种规划和建设以及工农畜牧业的开放,城市的建设以及旅游的开发建设时,都应该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1]

1.土地整治的相关概念

我们讲的土地整治活动就是对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土地性能进行改变的一种特殊的土地规划方式。由于土地整治活动涉及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所以土地整治活动具有长久性的特点,并且土地整治活动相对于其他土地利用活动来说,对于环境的改变和影响较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充分的评估。[2]

在我国,实行的是土地整治优先于耕地的策略,所以我们需要在土地整治之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将其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进行充分地评估,从而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土地整治规划需要同国家的整体规划相一致,在国家的土地规划范围内进行土地整治规划。

2.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程序

我们国家对于土地整治规划的决策有着固定的程序,能够对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并且,我们在土地整治规划决策的过程中需要贯彻土地整治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活动,据此才能完成整个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所以我们在进行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时一定要注意程序性的规范,只有程序规范了才能得到相对规范的结果,制定出来的土地整治规划才能够科学合理。规范的土地整治规划决策程序要求必须有明确的决策目标、考虑周全的可行性决策以及充足的备选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决策的过程中留有余地,能够进行充分合理的决策,并且能够对决策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合理的评价。

2.1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大纲的制定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大纲的制定需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包括从整体到局部都要进行充分地考虑,有层次地进行;土地整治环境规划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规划的对象;土地整治环境规划还需要对规划涵盖的领域等有全面的考虑。其次,土地整治环境规划需要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在规划大纲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对规划范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再次,需要考虑与本规划相关的规划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类比,取长补短。同时规划的内容需要与国家的政策相一致,不得同国家的政策等相抵触。最后,确定环境因素中最为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理清主次要矛盾的关系,重点关注主要影响因子,同时也不忽略次要影响因子。

2.2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需要在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基础上进行。首先,需要根据大纲的指导确定环境发展的目标、制定评价标准以及确定合适的调查方式等收集相关的环境资料。其次,在充分收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这也是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中心部分,需要对土地整治之后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地预测,并且预留出补救空间等。最后,评价结论的给出。经过土地整治规划环境评价之后,如果认为可以接受,就施行这一规划,如果认为规划存在问题,就进行修改或者采取别的方案。

2.3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总结

土地整治规划坏境影响评价的总结主要依靠报告书来呈现,一份科学的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言简意赅地反应评价的全部内容。报告书的编制应该科学,需要在参考国外报告书编制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国内的现有状况以及现实的环境影响实事求是地做出。[3]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总结是评价活动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对整个环境评价过程的总结,需要将优势和问题一并指出,给具体工作以实际的参考。

3.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土地整治的类型很多,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包括对处女地的开发、对原有用地类型的变更、对原居民点的撤点并居以及对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合理的用地进行重新规划等方面。这些类型的土地整治都涉及到原有生态环境的改变,所以需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充分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到在维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土地进行整治。

3.1农村撤点并居土地整治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村撤点并居主要是通过将原来散居在山区或者其他居住情况下的农民集中迁移到生活比较便利,交通比较方便,配套设施比较健全的地方。同时可以对迁移后的土地进行大规模开发和集中化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新集中点的建设以及旧点的重新利用。[4]所以新的居住点一定要考虑周全,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旧点的重新利用问题在于,即不能让过渡农耕伤害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又必须对其进行改造,避免土地闲置。

3.2处女地开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土地整治的几种类型中,处女地开发是对原有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一种。在大的自然环境之下,将要开发的处女地作为整个生态的系统的一部分以及跟原有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如果对处女地的开发不当,很有可能造成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我们在很多对处女地开放的例子中看到,很多时候在对处女地进行开发之后,造成了生物物种灭绝、气候变恶劣、土地沙化以及洪涝海洋灾害等各种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在对处女地进行开发时,一定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充分评估。

4.小结

综上所述,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影响持续时间长,对环境的改变几乎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土地整治规划之前,一定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充分地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将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得土地整治规划能够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等的多赢局面。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手段正在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从业人员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手段的不断快速发展而快速提高,我们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的运用,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一定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國务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EB/OL.(2009-8-21)http://www.gov.cn/zwgk/2009-08/21/content_1398541.htm.

[3]陈龙高,陈龙乾,杨小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71-15373.

上一篇:天安门演讲稿下一篇:滑冰真好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