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精选9篇)

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1

为认真落实《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政务公开示范建设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强化监督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水利工作实际,经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反复讨论,制定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水利行风的根本好转为目标,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精神,科学组织、全面实施,进一步增强水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

二、工作原则 ?

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与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相结合,与加强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相结合,与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政务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具体实施中要坚持以下原则:㈠依法公开原则;㈡真实公正原则;㈢突出重点原则;㈣讲究时效原则;㈤注重实效原则。

三、工作目标 ?

局直各科、室、站要基本做到 100%政务公开。所属企

业单位也要积极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已实行政务公开的单位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四、组织领导 ?

政务公开是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加强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事机构设在防汛办。

1、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名单 ?

组长:陈安生 ?

副组长:姜政安 ?

成员:戴世雄刘青山姜守维张铁牛呙滨辰 ?

匡朗初李传军刘晓春阙志华佘高甲 ?

2、政务公开办公室 ?

主任:佘高甲(兼)

副主任:朱青云曾立宏 ?

成员:李清华毛业品王伟靖王孟武胡立志 ?

傅功年龚智勇李永忠梅新伟覃业坤 ?

凌慧毛海锋蹇尚文王文珍刘捷 ?

刘志炜 ?

五、公开内容 ?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凡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务活动内容都应当公开。主要对单位简介、领导班子、机构设置、政策法规、行政审批、办事程序、防汛抗旱、建议提案、政务公开、效能监察及日常工作等进行公开。

六、公开形式

?

(一)建立政务公开专栏。在操坪建立政务公开专栏,公开领导班子等。

(二)在大厅设科室职能公告牌和科室楼层指示牌。只要对科室职能、办公地点对外公示、引导。

(三)互联网。在单位简介、领导班子、机构设置、政策法规、行政审批、办事程序、防汛抗旱、建议提案、政务公开、效能监察及日常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公开。

(四)在大厅设公告栏和电子显示屏。对有关需公开的工作及时公开。

(五)采用会议、通报、简报、新闻传媒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

七、工作职责 ?

1、各科、室、站明确专人负责政务公开工作,负责人为本单位政务公开责任人,政务公开责任人必须认真审定所要求公开的内容。

2、局监察室负责局机关监督举报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及时分析处理。

3、政务公开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联合纪检监察机构开展工作检查,抓好政务公开示范建设,抓好情况综合,负责政务公开网站的建立及有关文件、资料的拷贝和传送。

八、工作要求 ?

(一)力戒形式主义 ?

政务公开要有领导、有程序、有具体的形式作为载体。

做到凡需公开的项目必须公开,凡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全面、及时。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蒙骗群众。要坚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政务公开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要广开言路,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评价,及时改进工作。

(二)严格责任考核 ?

根据局政务公开工作职责要求,责任到人,严格考核机制,明确奖惩措施。对于不按程序办理,或公开事项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弄虚作假、蒙骗群众,影响政务公开工作质量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严肃批评或处分,对工作做得好、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各科、室、站要精心组织实施,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篇二】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

一、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 ?

推行政务公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依法行政,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促进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二、政务公开的基本原则 ?

(一)依法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

(二)真实公正。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可信,办事结果

应当公平公正。

(三)及时便民。政务公开一定要做到及时,要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四)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三、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

政务公开的范围包括镇政府的政务公开和各站所的政务公开。对政务公开内容的要求是:全面、真实、具体。公开的事项要求具备“六个要素”,即办事依据、办事职责、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结果。

(一)镇政府公开的内容。(1)党政领导职务、职责权限。(2)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完成情况。(3)政府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4)财政预算和财政收支情况。(5)上级政府或政府部门下拨的专项经费及使用情况。(6)镇直属企业及其他经济实体承(发)包、租赁、拍卖等情况。(7)债权、债务及支付转移情况。(8)工程项目招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9)向农民集资的项目、依据、标准、结果及使用情况。(10)镇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大事、要事、实事完成情况。(11)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12)其他临时性重大事项情况。

(二)与村务公开相对应的公开内容。(1)镇村税费的收缴、使用情况。(2)各村镇代管资金的收支情况。(3)生育情况。(4)征用土地情况及征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使用情况。(5)各村宅基地审批情况。(6)水电费价

格及收缴情况。(7)扶贫救灾款物发放、优待抚恤情况。(8)干部任免、招聘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9)镇人大代表的建议、议案办理情况。(10)其他需要公开的政务情况。

(三)各站所公开的内容。(1)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度、办事纪律、办事期限、监督办法和办事结果。(2)执收执罚部门的收费、罚款标准和收缴情况。(3)上级主管部门明确要求的必须公开的其他事项。

(四)镇政府对本机关干部职工公开的内容。(1)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及廉洁自律情况。(2)机关内部的财务收支情况。(3)招待费、差旅费的开支使用情况。(4)干部交流、考核、奖惩情况。(5)机关干部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

四、政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

1、公开栏公开。各部门均要设立政务公开栏。

2、会议公开。主要结合有关会议,对相关事项在会上公开,也可召开专题会议,就某一重大活动进行公开。

3、新闻媒体公开。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某一重大活动进行公开。

4、进村入户公开。印发宣传资料,送到群众手中。

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五、具体要求 ?

1、实行政务公开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机关和各基层单位公务运行情况的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推进民主建设,促

使干部职工廉洁从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求务必达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硬监督、严查处、求实效”的目标。

2、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各单位要必须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一把手负总责,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政务公开登记簿,对公开的内容、形式进行记载备查。

六、组织领导 ?

政务公开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经常性工作。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镇直各部门在实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抓好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公开内容的合法、完整、规范、实用、有效。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并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责任制,同其他工作一起安排、同时部署、一起落实。

七、监督检查 ?

为了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光坡镇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每年 11 月上旬开展一次自查,并向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自查材料。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进行检查和抽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不认真开展政

务公开工作的单位,要按照考核办法,实行责任追究。

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2

关键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障碍,对策

1. 政府信息公开的界定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 学术界的认识也不尽一致。有些学者认为, 政府信息公开就是政府机关以法定形式公开与社会成员利益相关的所有信息, 并允许公众通过查询、阅览、复制、摘录、收听、观看、下载等形式充分利用政府所掌握的信息的行为和制度[4]。还有人认为, 政府信息公开又称为“行政资讯公开”, 可以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微观意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向公众或特定的公民提供有关信息的法律行为;宏观意义上的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的一项法律制度, 即行政机关向公众或特定的公民提供行政管理信息的范围、主题、程序、法律后果等要素组成的法律制度[5]。笔者认为,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主动公开其政务活动, 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 用户也依照法律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利用各级政府所控制的信息。

2. 存在的障碍

2.1 思想障碍因素

首先,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政府信息公开的阻力, 在我国公务员中有一部分人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官本位思想在头脑中根深蒂固, 思想上并没有形成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义务的概念, 漠视公众的知情权, 对自身的职责没能很好的理解。他们往往以“公共服务中的服务提供者”为主导地位, 对于很多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在意或刻意隐瞒[8]。

其次, 在中国的人民群众中仍然残存着道家和儒家封建思想和观念, 认为自己只要按照政府的规定办事, 并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

2.2 公开的信息内容不成熟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还很短, 关于信息公开的《条例》还处于探索, 试用阶段,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内容还不成熟。

2.3 信息公开方式存在不足

不同的地方信息立法对公开的方式各有千秋, 例如《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用专章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方式, 不仅规定了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六种具体的公开方式:设立网站、发行政府信息专刊, 设立固定的信息公开厅、电子触摸屏、召开新闻发布会、设立信息公开服务热线、预公开以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公开方式等。《武汉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所有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必须在政务网站上公开, 然后再选择其他几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方式的种类多, 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任意性, 从墙报、板报到公告栏;从政府公报、办事指南到政务信息公开中心和各种会议等等, 《条例》中公布的信息公开方式也多达十余种, 但只是简单地采用概括加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公开信息与公开方式的对应关系, 但没有具体规定哪一种方式公开哪一种信息, 权利人无所适从, 虽然公开方式多样化, 但公开内容的重复也比较严重, 没有统一的公开内容和公开标准, 出现信息公开的盲目性和任意性, 影响公开效果, 浪费公开资源。

2.4 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从内容来看仅仅是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 许多规定不够细致具体。很多相关规定都没有作严格的界定, 涉及信息公开的很多法规没有出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健全的监督和审查机制;

(2) 缺乏健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评估标准;

(3) 现有《保密法》等法规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冲突。

3. 对策

3.1 更新政府和公众的思想观念

首先, 各级政府要树立信息公开观念。

其次, 更新政治文化观念, 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实行政治生活的公开化,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消除传统的封建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 转变政府观念, 确立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的观念, 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 强化人民对政治事务的自主参与精神。

再次, 是要注重培养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意识。向公众详细阐释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程序和利用方法, 采取实质措施鼓励公众积极行使知情权。

3.2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具体可以考虑规定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任何未经过正式公布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能通过正规媒体及时知悉其内容的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 不得具有法律效力, 各级政府机关应该提供信息供公众查阅和利用, 否则, 该义务主题的信息官员需要承担行政责任;

(2) 建立信息公开的公益诉讼, 当政府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 但又没有公开, 这样损害不特定人的权益时, 一般情况下, 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不具有原告资格, 因此应修改《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 建立公益诉讼机制, 赋予非特定主体原告资格, 确立政府机关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如果政府机关没有履行义务, 则需承担原告的各项费用;

(3) 建立人大的监督机制, 政府机关不公开应当公开的信息或者虚假公开信息而被举报或投诉的, 人大常委会应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各级人民政府在每年向人大提交审议的工作报告时, 应将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内容向人大汇报并接受其监督[1]。

3.3 限定并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方式

(1) 利用政府公报公布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重要政府信息的法定方式。

(2) 把电子政府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方式。

(3) 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 政府对重大政策的制定或调整, 对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的调查, 统计等政府信息, 通过新闻发布会, 由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发布重大的政府信息。

(4) 大众传播媒介, 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第四权利”, 大众传播媒介不但可以通过政府新闻发布会获得政府信息, 还可以通过“挖料”式采访, 实况转播, 邀请政府官员参与公共事务节目等形式报道政府信息, 成为现代公布政府信息的最主要方式。

(5) 旁听, 旁听是指政府机关举行会议的时候, 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允许公众参加, 听取和观看, 以获得相关的信息, 充分了解政府机关做出决定的程序, 公众只

下转第306页

上接第304页

有参加权, 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2]。我过现行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这种公开信息的方式, 但笔者认为它是一种现代重要的直接公开的有效方式, 建议各级政府从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厅开始不断拓宽政府会议的旁听制度。

3.4 建立完备、统一的信息公开法

(1) 统一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可以有效协调不同法律, 各个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的作用和行为, 符合我国当前我国推进政治民主化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在新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法》中要明确, 详细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的各个要素, 科学界定公开和保密的关系, 要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保证人民获取信息权利的落实, 使政府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2) 要对现有的相关法律 (《保密法》, 《档案法》等) 进行修改。由于《保密法》只强调保密, 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 导致非保密的政府信息也不能公开。因此, 新修订的《保密法》必须明确区分公开信息和保密信息。我国的《档案法》是档案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 但是由于我国的传统, 对档案的保密程度较高, 我国的机关档案室, 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公开处于法律的真空地带, 这与档案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不对称, 需要对《档案法》进行修改, 开放这些档案信息, 与政府信息法律制度相对接。

(3) 因为信息公开法不是一项孤立的法律, 它需要相关法律的配合, 这阶段需要制定新的相配套的法律。由于行政机关不仅掌握大量的公共信息, 而且掌握了大量的个人信息, 在行使信息公开时可能泄漏个人的信息, 对公民造成损害, 所以需要制定相配套《隐私法》。我国行政机关仍然实行首长负责制, 但依宪法规定, 仍然要通过两会决策重要的行政事项, 具体行政部门决策本部门的重要事项也要通过会议形式, 因此建立行政机关各类会议公开制度, 制定《行政会议公开法》, 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法的重要补充[10]。

参考文献

[1]刘恒.政府信息公开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向佐群.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李步云.信息公开制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4]诸松燕.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新视野.2003

[5]卢琳.走出我国信息公开的困境[J].行政论坛.2003

简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对策 篇3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知情权;民主法治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历程与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与政务公开工作共同发展起来的。政务公开工作是从乡村基础单位开展的,随后又扩展到各级政府部门。随着政务公开工作的不断发展,公民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我国社会科学院在1999年成立了“信息时代与政府公开制度研究”的讨论组,对政府信息公开中有关立法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在2002年,讨论组经研究起草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家意见稿),接着,国务院法制办在2004年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草案。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始了政府信息公开尝试。2002年11月,广州市政府制定了《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并于2003年1月1日施行。紧接着,成都、上海、杭州3个城市也分别颁布实施了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地方性法规。现阶段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仍然不够完善,公开的力度也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与国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比较,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当前人民群众缺少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及时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如果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公众与政府的官司也是赢少输多。甚至流传一种说法就是与政府打官司“输赢都是输”。要想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来赢得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行政机关的保密思想根深蒂固。信息公开是一个信息产生、获取、传播、扩散的过程。因此,它受到整个信息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说政府信息公开亦是如此,它不仅受到政府内部相关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整个外部社会信息环境的制约。我国曾长期处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中,封建的保守思想根深蒂固,政府信息公开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行政行为,而且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体现。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中,大一统思想下的专制主义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中央集权思想统领了数千年,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思想在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后,已经深入人心。要想在短暂的时期内彻底排除这种文化思想绝非易事。受这种保密思想的影响,政府机关难免会在行政活动中保留信息,是政府信息公开达不到人民心中的程度。我国现在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内容的规定还不完善,最主要的就体现在保密的范围过广,政府在很多应当公开的信息上贴上保密的标签作为拒绝公开的理由。保密范围过广或过宽的问题已经成为很多政府在信息公开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

1.政府信息公开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知情权,其所指的知情权就是公民获得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工作程序的相关信息的权利。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并且受人民的监督。但是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执行行为经常与公众发生矛盾和纠纷。政府是信息的最大掌控者,其往往公开对其有利的信息,对于公民真正关心的信息公开很少。只有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才能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真正体验到政府的民主。

2.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建设“阳光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建设“阳光政府”的必要途径。政府信息公开作为联系政府与社会和公众的重要桥梁,各地政府在实施公开的过程中,一方面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使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得到加强,也使公众对政府的权威和政策的支持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加大了政府对公民所需的关注,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得到增强,政府的治理环境更加优化,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了大大增强。只有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民众才会拥护政府,才会相信政府是一个“阳光政府”。

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对策

1.提高领导干部打造“阳光政府”的意识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能有效贯彻,信息公开制度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信息公开的程度达不到民众心中的要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行政人员的执行力度还不够。因此,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重要一步就是要提高各部门领导干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意识,在不断与老百姓接触交流的工作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使他们树立起以打造“阳光政府”为目标的科学价值观。在公开政府信息的实践和成果中认识到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公开是促进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利途径。从而转变领导的思想观念,在今后的工作中主动公开政府相关信息。

2.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正确处理保密与公开的关系

世界各国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概括后排除的方式。如日本《信息公开法》采用概括加排除规定,英国《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报告》则采用概括式规定,美国《信息自由法》第二款规定了9项可以不予公开的信息,并用第3款加以补充等。另一种方式是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事项进行列举。例如韩国《信息公开法》规定,公开的信息应当是公共机关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制定或者获取、负责的文书、照片、胶卷、磁带、电脑修改的媒体上记载的有关情况,属于概况例举。第一种方式是指先概括指出政府应当进行信息公開,然后采取排除的方法确定不应当公开的事项,如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我国采取的是第二种方式。但是在处理例外的秘密事项与应当公开的内容时,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就是保密与公开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我国的《保密法》制定比较早,现在实行的仍然是八十年代制定的《保密法》。

因此,政府应当始终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信息公开法原则,加强对保密法的完善,给国家秘密“减肥”,保障公民知情权,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亚佳.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人民论坛,2013(3):26-27.

[2]黄学贤,雷娟.《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目的之检讨[J].浙江学刊,2012(1).

201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 篇4

201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做好我局201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明确信息工作机构及职责

邯郸市科技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科技局办公室)是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事务,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机关各处室为职能范围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机构,务必及时搜集、梳理本科的有关信息,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落实政府信息搜集整理任务

我局应公开的政府信息包括概况信息、法规文件、发展规划、工作动态、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等6类,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处室密切配合。各处室要按照要求,及时搜集、梳理、报送职能范围的有关信息,年终考评以此作为重要依据。

三、建立保密审查机制

我局所有拟公开的政府信息,由各相关科室收集整理并报科室负责人审核同意后(处长在本次拟公开信息或拟公开 1

信息目录清单上签属意见),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分管领导审定同意后(分管领导在本次拟公开信息或拟公开信息目录清单上签属意见),再公开。

四、实行信息公开责任制

按市政府要求,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和“谁提供、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制。各处室处长为本处室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人,审核、把关本处室应公开的政府信息,在不泄密的情况下,确保本处室应公开的政府信息都能及时、准确地公开。

监察室负责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本局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或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投诉或行政复议。

五、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程序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

1、主动公开。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对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采取网上公开和在主要办公场所公开两种形式公开。我局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主动公开的公开程序:各处室收集整理的有关信息,报处长审核同意后(处长在本次拟公开信息或拟公开信息目录

清单上签属意见),于信息生成或者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处室报送的信息,报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分管领导审定同意(分管领导在本次拟公开信息或拟公开信息目录清单上签属意见)后,于信息生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信息上传到邯郸市政府门户网站。

2、依申请公开。根据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依申请公开信息要做到统一受理,分类办理,统一答复。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我局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申请受理和答复机构。

依申请公开的公开程序为:①申请人填写《邯郸市科技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可采取互联网申请、信函(传真)申请和当面申请三种形式)。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请表》的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要件完备、可当场受理的,当场受理登记并出具《登记回执》;对要件不完备的,要求申请人补正。③领导小组办公室于《申请》受理之日起在2个工作日之内,将受理的查询申请转相关处室办理。④各相关处室在收到转来的查询申请后,在5个工作日内,将经处长审核同意(处长在本次拟公开信息或拟公开信息目录清单上签属意见)公开的依申请公开信息资料或其他处理意见(如该信息不属于本局公开、不存在或不予公开及其原因等)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⑤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有关处室反馈的查询申请办理情况,报局政府信息公开分管领导审定同意(分管

领导在本次拟公开信息或拟公开信息目录清单上签属意见)后,在《申请》受理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答复申请人。

申请获取的信息如属本机关已经主动公开的信息,本机关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六、政府信息报送中的有关要求

1、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请各处室务必及时搜集整理,报经处长审核同意后,于信息生成或者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文件类信息必须注明文件编号和信息生成日期(即发文日期)。

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5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我县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要求,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保障部门依法向外公开,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中的服务,结合部门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为农民、社会提供便利、透明的的信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基本原则,按照“谁制作、谁公开、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提高部门的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为我县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主要任务

1、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按照县里公开政府信息的要求,按照部门的实际,认真编制完成本单位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同时按科室工作职能搞好信息公开目录的编制工作。

2、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及制度。按县公开政府信息办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工作规程,明确责任、公开

方式和时限要求以及各种措施,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协调运作。同时,要建立和规范内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明确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追究办法,切实做到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和有效性。

3、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根据县政府信息分开办的要求,按照“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采取政府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形式或信息公告栏等有效途径,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4、认真落实和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根据部门职能,认真落实和制定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大和宣传工作,积极地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好、有效地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为全面推行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及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局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创建协调配合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

2、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为推动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推行,增强信息生命力,加大政府信息的公

开与透明度,提供为民、便民的服务,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达到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力措施。

三、达到的目的。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以“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利用政府网站和报刊、广播、电视和宣传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达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创建廉洁、创新、务实、高效的服务机关。

四、时间安排

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6

一、建立县级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模式

(一)确立公开主体

1.县党代会;

2.县委全委会;

3.县委常委会;

4.县纪委全委会及常委会;

5.县委工作部门(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群众信访工作部

等)。

(二)明确公开内容

1.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执行中央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等情况;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投资等重要决策部署及执行情况,任期工作目标、阶段性工作部署、工作任务及落实等情况。

2.党的思想建设情况。本级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计划及落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及落实等情况。

3.党的组织管理情况。本级党组织的设置、主要职责、机构调整、换届选举,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创先争优,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党务工作经费管理和使用,党员权利保障等情况。

4.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县级党的地方组织领导班子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执行民主集中制,召开民主生活会,考核评价等情况。

5.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县管干部的选拔任用、轮岗交流、考核奖惩,干部监督制度及执行等情况。

6.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听取、反映和采纳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接待来信来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办理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等情况。

7.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落实党内监督制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处理违纪党员等情况。

8.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

(三)规范公开程序

1.制定目录。由县委组织制定《县级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目录》,规范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时限等。

2.实施公开。及时公开已经审核确定的目录内容,目录外需要公开的事项要经集体研究确定。

3.收集反馈。广泛收集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经研究处理后及时反馈,必要时以适当方式公开。

4.归档管理。党务公开电子文稿和纸质资料档案实行统一登记、分类存放,确保资料齐全、管理规范、便于查阅。

(四)确定公开时限

公开的时限应与公开的内容和范围相适应。

1.长期公开。主要公开党的有关政策法规,党组织议事规则、工作程序等。

2.定期公开。主要公开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如工作机构设置、领导分工、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等。

3.即时公开。主要公开临时性工作,如评先评优推荐情况、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内容,应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公开。

(五)完善公开方式

公开方式的选择要与公开内容相适应。

1.通过党内会议、文件、简报等形式进行公开;

2.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

3.通过单位局域网、互联网党务公开网站和媒体进行公开;

4.通过党务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等平台进行公开;

5.通过其他适合的公开方式。

(六)建立保障制度

1.例行公开制度。列入党务公开目录的事项,应按照职责分工和有关规定,及时主动公开。

2.依申请公开制度。对申请的公开事项,可以公开的,县级党的地方组织应向申请人公开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及时向申请人说明情况。

3.监督检查制度。县委要加强对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社会监督员、意见反馈等制度,对党务公开实施经常性的监督。

4.考核评价制度。把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情况作为责任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工作考核和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适时组织党员对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情况进行评议,并及时公布评议结果。

5.责任追究制度。出台《县级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责任追究办法》,对不按规定公开或弄虚作假的,要批评教育,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建立科学的县委县政府权力配置和公开透明运行机制

(一)厘清职权

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对县委县政府的各项职权予以清理划分。

1.县党代会职权;

2.县委全委会职权;

3.县委常委会职权;

4.县委书记及其他县委常委职权;

5.县委工作部门职权;

6.县政府常务会议职权;

7.县长、副县长职权;

8.县

政府工作部门职权;

9.其他有关县直单位职权。

(二)科学配权

1.科学界定县委、县政府职权范围,明确县委决策权与县政府执行权的关系。

2.对县委、县政府职权交叉的予以清理规范,对超越职权范围的予以纠正,对职能交叉的予以厘清,对权责不清的予以明确,对履行职能不到位的予以强化,尤其加强对县委书记、县长

职权的规范。

(三)编制流程

将清理确定的职权逐项绘制出流程图,明确权力运行每个环节的主体、条件、目标、时限、要求等。

(四)公开运行

1.建立并向社会公布县委、县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职权目录和职权运行流程图。

2.公开决策、执行、监督的过程和结果。

(五)建立制度

1.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程序规则;

2.县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程序规则;

3.县委委员和县纪委委员质询和询问制度;

4.县委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5.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列席旁听制度;

6.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公开述职述廉制度;

7.县委县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社会监督员制度;

8.县委常委会监督县委书记制度;

9.党政正职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调整县委全委会会票决制度。

三、建立县委县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预防腐败机制

(一)明确廉政风险主体

1.县委领导及其工作部门;

2.县政府领导及其工作部门;

3.其他有关县直单位;

4.乡(镇、办事处)。

(二)查找廉政风险点

结合清权确权,围绕设权风险、自律风险、制度风险、操作风险、绩效风险等方面,全面查找县委县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运行中的风险点。

(三)确定风险等级

根据风险点可能对党、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确定后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四)制定防控措施

1.分权防控。在清理和配置权力的环节中,注重分散和制衡,力求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2.程序防控。在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的环节中,建立科学严谨的操作程序,把公开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以规范完整的程序有效约束权力行使。

3.科技防控。结合《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办函〔2011〕99号)的贯彻落实,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网上监督、网上公开和网上服务。

4.制度防控。围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章立制,探索建立风险提示、预警处置等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监督和问责,最大限度减少因制度漏洞出现的风险。

四、建立县委县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一)制定规则

1.制定《县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明确县委常委会议事决策的范围与内容、程序与形式、执行与监督、评价与问责等。

2.制定《县政府常务会议议事决策规则》,明确县政府常务会议议事决策的范围与内容、程序与形式、执行与监督、评价与问责等。

(二)规范程序

1.调查研究。围绕拟决策事项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专题报告,拟定初步方案,分析、评估和预测每个方案的利弊得失。

2.征求意见。健全群众参与决策制度,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通过社会公示、听证会、座谈会或个别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民主党派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3.风险评估。建立完善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检测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凡涉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和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

4.集体决策。严格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决策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由集体讨论决定。发挥票决制在集体决策中的作用,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以多数人的表决意见形成决策。

5.跟踪反馈。对已定的决策事项进行跟踪督查,广泛收集利益相关方面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暂缓执行、停止执行或者修订完善的决定。对违反决策程序造成决策失误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建立制度

1.《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公示制度》;

2.《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群众咨询听证制度》;

3.《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专家论证制度》;

4.《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报告制度》;

5.《县委县政府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五、加强阵地建设

1.固定公开栏。要设立不少于10块的县委县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固定公开栏,内容要涵盖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职权分工、联系方式、工作目标、重点项目建设、干部调整任用等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县设立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形式多样的固定公开平台。

2.网络专栏。要在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县委县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专栏;有条件的县要建立专门的“党务政务公开网”或“县委县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鼓励运用微博、彩信、飞信等多种公开新载体。

3.集中公开阵地。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公开一条街、公开游园、公开长廊等形式的集中公开阵地。

六、建设审查备案和工作报告制度

1.审查备案制度:各县的实施方案、制度建设、职权目录等重要文件,需经同级编办、法制办审核把关,经县委常委会及县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后,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制定并下发,并报市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备案。

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7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 (青政发[2008]51号) , 青岛政务网在2010年5月31日正式开通了“青岛市财政信息公开专题”, 对全市70个市直部门和单位的财政预算信息进行了全面公开。财政预算信息的公开, 标志着青岛市财政信息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在推动公开透明型政府、促进廉洁型政府建设方面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青岛政务网“财政信息公开专题”下设“财政预算报告”、“财政收支”、“财政专项资金”、“部门预算”四个子栏目。市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文件, 确定了市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原则、主体、内容及时限、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的内容和时限, 以及财政预算依申请公开的内容, 并要求财政部门应在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当年财政预算草案后30个工作日内, 主动公开政府财政总预算。公开内容包括政府财政预算报告、一般预算收入草案表、一般预算支出草案表、基金收入预算草案表、基金支出预算草案表等。

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电子监察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85-01

面对日益竞争的世界,一个国家想要利于不畋之地,很大程度取决于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的强弱其中体现之一在于是否能够维护社会长期稳定统一。提倡民主,扩大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不断加强和完善政务公开,创新政府管理,提高效率,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公众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及政府提供的政务服务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开透明是趋势,也是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天津市河西区按照国家和天津市整体要求和部署,先行完成区县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在原先建设完成的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系统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完成了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应用系统,并在政务网站发布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和政府服务专栏。

一、应用设计

系统的设计原则为:顶层设计、继承创新、整体规划。

1、顶层设计。系统在设计规划阶段采用顶层设计的思想,从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的全局和整体角度考虑平台的建设。此平台的整体设计规划,将目前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业务模型有机整合,而且还面向未来,为未进驻部门的办理提供统一标准和基础架构。

2、继承创新。本系统的建设,充分继承市和区级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的优点、功能和设计架构,利用现有系统的成功经验,针对目前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的业务需求进行功能创新。

3、整体规划。设计开发遵循整个平台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并从整体结构考虑本系统的设计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充分考虑市、区、街道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一致性,确保系统平稳、方便整合、数据共享和交换。

二、技术架构

1、硬件网络结构

网络架构充分利用现有市行政许可中心、区行政许可中心两级网络,并利用区基础政务网络向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进行延伸。在街道办事处行政服务中心,组建局域网络。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代办服务点。最终形成了市、区、街、居的四级行政审批网络架构,为“三级中心,四级行政服务体系”奠定了硬件基础。

2、软件架构

本系统的建设基于J2EE应用平台,采用纯JAVA语言开发、使用最先进的B/S构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系统采用分布式多层B/S应用结构体系,使整个应用系统建立在一个统一的架构平台上,但同时为各个系统模块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分布,使得系统结构分层构建,模块任务分布在不同的层次和部署环境,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分布性,充分体现系统的先进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等。

应用系统基本层次架构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分别承担系统的不同功能和任务。包括系统基础平台、J2EE应用平台、应用系统层、系统接口层、维护管理平台、安全解决方案等。

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系统部署在区级数据中心。利用全区基础政务网络,通过WebService、数据抓取和交换、纵向数据交换平台等技术实现与市、区两级行政许可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建设内容

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应用系统、政务信息公开专栏、政府服务专栏、政民互动系统等。其中市、区、街三级行政审批系统为业务办理平台,政务信息公开专栏、政府服务专栏、政民互动系统为政务网站发布平台。通过统一政务网站平台进行串联,整合。

(一)市、区两级级行政审批服务系统

组织各进驻职能部门,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事项进入“中心”集中办理。同时,中央驻津部门的审批事项,以及市、区两级部门行政服务事项也进入“中心”,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

(二)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与效能监察应用系统

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按照事项的性质,分为审批事项、职权事项和便民事项,提供全程的办理、管理和监控功能。同时具备电子监察功能要求。电子监察应用系统实现对所有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全流程、全业务、全覆盖监察监控。

(三)政务信息公开专栏

基于互联网在区级政府网站上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四)政府服务专栏

基于互联网在县级政府网站上开设政务服务专栏,与已设立的各类网上办事专栏相结合,避免办事服务信息分散,统一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务服务,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五)政民互动系统

为了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政务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在区政府网站设立区长信箱、政民零距离等互动栏目,受理上述各类公开、服务的咨询、建议和投诉等,并根据不同类别信件的数目,分析公众的关注度,从而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基层延伸部署

街道办事处行政服务中心通过河西区基础政务网络访问本系统。同时,在基层居委会,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SSL VPN的方式,接人区级基础政务网络,访问该系统。实现社区居委会咨询代办服务。

五、服务保障

1、确定技术保障服务方式:结合全区实际情况,由区信息化专业部门负责硬件服务器及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市审批办负责软件系统的管理维护;区级行政许可中心负责系统日常运行情况的管理维护。

2、明确技术保障服务承诺:各负责维护部门要明确业务运行支撑和平台运行保障方面的承诺。内容包括:远程问题诊断、现场软硬件系统问题诊断、产品升级服务和定期巡检服务等。

3、明确技术保障方式:负责维护部门应向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提供5×8小时热线电话和远程维护,设立热线电话作为服务受理渠道,并提供电子邮件等远程维护及现场支援等技术保障方式。

4、建立故障分级响应机制:根据故障严重程度将系统故障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故障为特大故障,对系统运行有严重影响,导致系统无法运行;B级故障为重大故障,限制了部分系统运行;C级故障为一般故障,对系统运行产生轻微影响,大部分系统仍可运行。根据不同故障等级,分别设定响应机制。

参考文献

[1]付登舟,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探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李传军,电子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谢[J]学习论坛,2009,(08)

政府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9

为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我镇需参加 5 月 15 日区级政府信息公开集中宣传活动,结合本镇工作实际,特制定宣传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深化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行政效能,形成良好的政务公开工作氛围。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宣传活动的领导,特成立 XX 镇政务公开宣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镇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党政办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活动具体事宜。

三、宣传重点 围绕新《条例》的贯彻实施,重点宣传新《条例》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促进政

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的重大意义。镇直各部门对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重点宣传社会公益事业及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流程、办事指南等情况。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工作阶段 将区级政府信息公开集中宣传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宣传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全面做好参与区级政府信息公开集中宣传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做好本辖区内的宣传准备工作。

(二)集中宣传阶段 一是做好专题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的重要作用,在政务公开网上,通过转载新《条例》及相关文件解读,及时发布政务公开宣传活动开展情况相关信息,不断提高政务平台权威力、影响力和传播力,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新《条例》和政务公开的热潮。

二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制作展板、利用 LED 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宣传政务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解读新《条例》的新举措、新内容,着力营造全民支持、了解政务公开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交流培训。围绕《条例》的特色亮点、政府信

息公开指南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等内容,开展政务公开专题交流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信息公开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其他街道的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做好政务公开的经验。

上一篇:草原特色婚礼主持词下一篇: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 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