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对生活的影响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营销对生活的影响(推荐13篇)

网络营销对生活的影响 篇1

好处:

网上购物:近年来,许多商家进入网络,为顾客提供网上购物服务。通过上网,您便可以坐在家里,在网上采购物品且享受的都是上门服务。

网上新闻: 网上有广播电台、电子报刊和联机新闻服务机构,各种主要报刊、电视新闻在网上都有一席之地。你可以通过网络新闻栏目,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新闻。

网上营销:你可将你的产品资料等各种信息,通过网络随时和世界各国用户乃至潜在的用户进行沟通。

网上旅游: 你可以进入各个国家的有关站点,不出家门就可以游览天下名山大川、江海湖泊、名胜古迹。

网上就医: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遇到疑难杂症时,你不用为找不到名医而发愁,你只要将病人的病情、病史输入网络,纪上就可以得到来自国内外志家的热情帮助。

网上炒股: 坐在家里,你可以查看股票行情,只需动几下鼠标器就能在线交易,并可以在自己选择的任一地点进行股票交易,还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技术分析,查询个股资料,获取最新证券信息等。传输速度之快,资料更新之及时,令人不敢想象。

网上交友: 你可以将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资料发送上网,寻找可以面对面但远隔千里的网上朋友。

网上募捐:你或你的朋友如遇有什么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可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你可得到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帮助支持。

网上投诉: 因特网的双方通道为网上媒体的社会监督和诸多网上消费者捍卫权益提供了新的公众环境。

弊端:

1.影响学习

电脑游戏富有挑战性、刺激性,赌博性、迷惑性,有时甚至有许多不健康的黄色内容,这种诱惑力对辨别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胜过课堂学习,甚至胜过学校开展的有益集体活动。因此,迷恋游戏的同学往往无心听课,有的同学甚至为玩游戏而逃学旷课,这样势必会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完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2.对认知、情绪、行为带来消极影响

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食欲不振,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此外,长时间玩游戏会使初中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人的信任。暴力游戏对行为造成的影响不仅引发游戏者的攻击冲动,而且会诱导游戏者用“进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3.可能会诱发癫痫病

专家认为,游戏机的娱乐项目多是一些激烈惊险的动作场面,需要眼、脑、手的高度紧张配合,靠大脑和各级神经的迅速感觉、分析、判断、反应。这种高度的精神状态,会导致神经精神活动障碍,引起头痛烦躁、眩晕、嗜睡、精神恍惚、夜间尿床等症状。还会使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高度紧张和缺乏运动还会使胃内分泌物减少,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并引起肥胖和其他病症。

4.伤害视力

经常近距离的面对电子屏幕,对眼睛极为有害,很多同学因此而出现视力的急剧下降

总之弊端有:

一、对身体不利 免疫力下降 皮肤老化 视力衰弱。

二、交际能力下降 不善与人交谈。

三、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

网络营销对生活的影响 篇2

1 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 就是网络时代催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产生的具有独特含义的语言词汇, 改变了人们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抒发的习惯, 区别于传统的语言表达, 由于其更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想法, 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喜爱。网络语言涉及的范围很广, 涉及的领域很多, 无论是在QQ、微博, 还是微信、BBS上兴起的流行语, 都能瞬时间覆盖整个网络, 成为新时期的流行语风向标, 并能够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到。网络语言不是单一的中文组成, 也不受固定的语法束缚, 英语、韩语、汉语、拼音等缩写、谐音等各种表达方式都是网络语言兴起的源头, 例如网络流行语“duang”就是利用拟声词的特点, 形成了新一轮的网络流行语覆盖。

2 网络语言的特点

2.1 简洁明了

网络语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简洁明了, 顺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和语言传播频率, 通俗的语言表述能够让人们瞬间了解网络语言所要表达的主旨和内容, 为彼此之间的便捷交流奠定基础。

2.2 符号图像

网络语言会用到很多的符号和图像, 表述起来更方便, 表现形式更清晰, 在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机应用越来越快速的今天, 它打破了语言壁垒, 特别是方言的隔阂, 推动了人们情感和心灵的沟通, 增加了聊天的快意和趣味性, 促进了信息传输。

2.3 新奇新颖

网络语言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语言现象, 融汇了最新的时代元素, 蕴含创新的思想观念, 也正因为网络语言的新奇性和新颖感, 才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和对新鲜事物追求的好奇心, 推动了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

2.4 多媒体性

网络语言带有强烈的多媒体性, 凸显了文字的重要性, 融汇了多媒体的共同作用, 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多元化, 其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元素的融合, 促进了大众对这些网络语言的接受和这些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

3 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伴随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包括积极影响, 也包括一些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积极汲取网络语言的优势和积极影响, 竭力避免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 引导网络语言的正确发展方向。

3.1 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3.1.1 改善网络社交环境

网络语言能够改善网络社交环境, 创造愉悦欢快的网络交往氛围。网络语言比较生动形象, 使用比较快捷, 比较适于年轻网民的社交心理, 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枯燥、死板的社交方式, 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认知, 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互动, 例如“也是蛮拼的”就是不久之前兴起的网络用语, 形象而生动, 弱化了真实的讽刺意义, 拉近了交流双方的距离, 提高了社交的成功率。

3.1.2 便捷人际交往方式

网络语言能够便捷人际交往方式, 很多不善言辞的人能够通过网络语言的应用引发听者的共鸣, 促进人们情感的抒发,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创新了交际思维, 转变了交际方式,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更灵活、更便捷、更具表达力。网络语言在工作生活中的灵活恰当运用, 能够引发彼此之间的共同爱好, 为后期的情感交流奠定基础, 例如“我也是醉了”, 弱化了无奈、无语的情绪, 变成了撒娇卖萌的利器, 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便于沟通交流。

3.1.3 促进情感抒发

现代生活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 人们的压力普遍较大, 很多人整天穿着厚厚的伪装, 说话小心翼翼,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隔阂。网络语言的应用, 能够让人们轻松地卸下伪装, 尽情宣泄情感, 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 有条不紊地、轻松愉快地交朋友、谈心、放松心情、抒发情感, 例如“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其形象的画面感让人极易引发共鸣, 其活跃感极强的语言表达有助于人们卸下伪装, 深入沟通交流。

3.2 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消极影响

3.2.1 不规范的语言方式不利于中国汉字表达

网络语言虽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由于其不规范的语言使用方式, 导致网络语言会产生极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造词, 使很多语言脱离了原来的语言意义, 并且很多居心叵测的人利用网络语言这种特点传播恶意的网络谣言, 毒害网络环境, 造成了不良的、不健康的网络影响, 对于中国汉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 他们正是学习中国文化的阶段, 但是由于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和传播具有较强的敏感度, 导致他们在作文写作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不明所以、不规范的文字表述, 给老师的阅读和批改带来了不便, 并使很多其他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困扰和误解, 不利于汉字文化的表达和传播, 例如TMD, 利用英文的首字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流行语, 但是这种带有骂人性质的语言现象违背了语言传播的本质和内涵。

3.2.2 不稳定的语言表达对中国文化产生不利影响

网络语言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长久发展下去会对中国文化产生不利影响。语言, 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 中国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 不能因为网络语言的侵蚀而发生质的改变。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无规范性, 使拆字、错字、组字、语法错误现象频发, 很多人以此为荣, 与规范的汉字文化甚至纯净的中国文化背道而驰, 甚至很多中小学生将网络语言应用在自己的学生生活中, 危害了中国汉字结构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这无疑对庄重而威严的中华文明产生了极大的蔑视。网络语言的无规律性扰乱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 粗俗的网络语言的兴起更是对中国文化和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青少年的培养和社会大众的教育。

总而言之, 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典型的文化现象, 其简单便捷、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 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其幽默诙谐、形象生动的语言特色不仅便捷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 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而且充分体现了人们的个性特点, 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对自由的向往, 丰富了语言表达和网络生活。对于网络时代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正确引导积极传达, 为网络时代的发展增添一抹绚烂的色彩。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语言方面, 网络环境激发了很多网络语言, 这些网络语言依托于网络平台和网络空间得以广泛传播,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网络文化气息, 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标新立异的语言风格、喜感诙谐的语言特点赢得了大众的接受和喜爱。本文就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和特点出发, 分析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极大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定义,特点,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覃志鸿.当前网络语言流行原因及其运用在社会中的影响[J].学术月刊, 2013 (04) .

[2]张晓苏.当代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的文化原因[J].学术探索, 2012 (5) .

浅谈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环境保护 生活

1 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表示由于人们生活中的不合理生活方式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导致的环境质量产生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又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健康问题。这就是环境问题。人们在生活中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创建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依旧有着自然规律的变化。所以人们的生活与环境之间是不断相互产生影响和作用,间接地造成了环境问题。一般的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大类:一个是由自然灾害所遭受的破坏以及污染。比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龙卷风等产生的自然灾害;还有一些地区是因为地质中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所导致的地方性疾病;以及生活中一些放射性物质所导致的放射型疾病等。这些都是因为自然灾害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另一类是人们对生活中所处的环境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这些污染物进入到环境,超过了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导致环境受到了破坏。人们在生活中利用自然的资源,大肆生产,使得生态环境质量大大降低,从而环境更加恶化。出现自然资源稀少的现象,这些都是人为的环境问题。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逃避不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的破坏。它直接威胁着生态环境,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2 如何解决环境的大问题

伴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世界上工业化的国家越来越多了。重工业的生产厂家也多起来了,而废气排放这个问题显得更加严重起来。虽然各个国家都在遏制废气的排放。但依旧有许多工厂为了利益违反规定造成大量的空气污染。这样的行为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生活中,生活质量的提升导致人口增多,私家车的购买量逐步上升,使得空气中的污染更为严重。针对大气污染的問题,我认为应该尽量以环保的方式出行。比如公交车,脚踏车等等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装修方面,很多油漆也是对环境造成变化的原因。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对人体无害的,对环境没有污染的物质,这样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初步得到了遏制,许多地区都有了不同的改善。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依旧是相当严峻,非常不容乐观的。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存在部门地区沙漠化比较严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水体的污染。草原的退化非常恶劣;森林的树木逐渐变少。许多物种都稀少了,垃圾包围城市以及环境污染逐渐向农村蔓延。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而人口的压力是构成环境问题最大的威胁。尤其是我国的工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而且在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容易使得人们在乎眼前的利益而忘记它所带来的副作用。重视经济而忽略生态,这是损害了环境得到的繁荣,这不是可取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环境被污染。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好环境的问题。

3 保护环境的措施

我认为,这些环境问题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这些都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作为一名环境中的成员,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们作出自己的努力,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加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知道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垃圾回收资源浪费大,空气污染指数过高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行动去提升环境的质量。如此,我们针对垃圾这个问题来说,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在我们的生活中占的成分越来越大了,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呢。首先,生活中的垃圾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这样便于环保人员对垃圾的处理。其次我们可以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可以利用的垃圾变废为宝,经过休整,也许还能再度利用。

4 未来展望

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如果盲目地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去向生态环境大肆索取资源,这样是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生活失去控制,造成环境崩溃的。

目前,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都往往忽视水、电的浪费现象,甚至在很多大型的娱乐场所常常为了营造出迷人的灯光效果,忽略了电能过分使用的问题。“熄灯一小时”这个全球性的公益活动,恰好是给我们以良好的启示。作为未来的环境设计师,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去学习怎样营造所谓的时尚与前卫,应该把如何用最节能的方式打造出最完美的创意放在首要之处,并且应该更好地去推广类似“熄灯一小时”的活动。

5 小结

我们人口数目的巨大是客观现实,能源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能源的浪费问题却是可以避免的。环境问题现在逐渐变为全球化的问题,只有每一个人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扩大为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善我们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也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于长发.浅谈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J].价值工程,2011(03).

[2]王小玉,王晓萍.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及改革建议[J].价值工程,2011(01).

[3]周颖辉,贾春雨.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11).

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作文 篇4

家里有好几桶,用纯净水桶装着,标有制作日期的是食用,没标制作日期的是外用。妈妈洗衣服、浇花都会用没标日期的“万能水”稀释后用,我觉得麻烦。妈妈却说:“它不仅洗衣干净,浇花驱蚊虫,拖地去污特别干净,而且不伤皮肤。”

一次清理抽油烟机滤网,倒上“万能水”,这次并没稀释,对此我感到疑惑。妈妈说:“滤网油垢需要高度“万能水”。一会儿,取出滤网,我诧异地失声叫起来:“怎么会这么干净?与刚买回来的一样崭新!”妈妈并未多说,自信的微笑,这微笑,有些神秘。

其实,妈妈是科普爱好者,并且是个热心的传播者。几年前,她从网上得知泰国乐素昆博士研制的这种水,后来又从网上了解到了酵素的制作方法。妈妈认真看了,并依照画葫芦在家里制作起来。经过试用,效果极佳,妈妈便告知了到家串门的朋友,而且不厌其烦的演示。朋友们也将所学回家制作起来。真有趣,她们的谈话内容又多了一项:互相交流心得,从声音听出,都是乐呵呵。

后来我学懂了,制作简单:将废弃的果皮、蔬菜切碎,按一定比例,配上水和黑糖装入桶以后外用;新鲜水果,将水果切碎,配上一定比例的水和蜂蜜入桶以后食用。按一定时间开盖放气,防止气体挤爆容器。三个月后可以用了。用于食用,效果神奇,可以减肥美容,祛病延年。妈妈打开电脑,让我看,原来它能把脂肪分解成脂肪酸,把蛋白质分解成葡萄糖,促进肠道吸收。

到家里的朋友,从不打牌,喝酒,闲聊。都会谈一些科普知识。比如:如何养生,学生如何注意安全,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妈妈认为,很多科学面纱已被科学家揭开了,我们只不过透过面纱,窥探一些基本知识。这些知识,要传播,相互告知,因为我们的知识都有盲点,需要取长补短,服务人群。

心态对生活的影响作文700字 篇5

这次回家,在回来的路上,看着在路上缓缓前进的成千上万辆车,心中一片澄澈。只见车上都系着条红丝带,随着路前方吹来的冷风起舞。一辆极不和谐的桑塔纳的后视镜上空空如也,在密密的车流中见缝插针,司机还向车外扔两个烟头,勾起了我的丝丝回忆。

寒冷的空气在这里打转。大年三十回家的车后方喷出的尾气使这阴冷的空气充斥了温馨的气氛。弯弯曲曲的小路向远方延伸着,在下坡视线消失处,传来了一阵小号和锣鼓的奏乐声,那声音让人感觉到喜庆的气氛,音乐漂浮在小乡的上空,仿佛远远迎接着回家的小车。

几位嘻嘻哈哈,亲亲切切的乡里人,有的在你车前的后视镜上系上红丝带,有的用手作揖,嘴里吐出浓厚的方言“欢迎回家,恭喜发财”等字眼,乐呵呵地伸出手。此时,往往车窗会摇下,车内伸出只温暖的手,和那老乡开心地握握手,车内的司机把头探出来说几句家乡话,给几个钱,带着温暖幸福的笑容离开,伴着喜庆离开,为回家吃饭的旋律做前奏。

可是,随后又一部小车开了过去,那些人也一如既往地拥上去,此时,车内的`司机露出烦恼的表情,放开方向盘,便摸摸口袋,准备给钱了事。可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妻子不干了。一个人笑嘻嘻地来系红绳,可她隔着玻璃,脸上露出愤怒的神情,做了个让他们离开的动作,可那人却不在意。她有些恼火,喝住正准备给钱的丈夫,“不能给,他们这样,是拦路抢劫!凭什么给他们钱?”那司机一听,也恼了,放下手中的钱,不耐烦地摁起喇叭。顿时,汽车的鸣笛声,小号的奏乐声,车外人的恭维声,车内人的叫骂声,交织在一起,共同协奏着人性的交响曲。

这声音惊得车后睡的安稳,本以为睁眼就可以见到爷爷奶奶的的孩子醒了,见到父母正与车外的人争执,“哇”地哭了起来。这一整,那夫妻心情更是乱作团麻,心中疙瘩顿起。那女人打开车窗,手不停地挥舞,拽下系好的“红蝴蝶”,眼见那女人要吐唾沫了,那人知趣地闪开了,脸上仍堆着笑容,不过是冷笑了。看着那人的失态,周围的人笑了,我也笑了,笑那两人可悲。不过车上的人怒火并未平息,那女人说,“真是恶心。”那司机吼道,“本来给两个钱,讲两句家乡话便可以走了,不是你……“

就连那辆车,也重重地放出股呛人的烟雾,显出它的愤怒。车走了,我的思绪却没平静下来。我相信,这辆车上的人接下来的旅途必定不顺心,如此激动的心态,又是开车在这小路上……两辆车,两种人,两般心态,两条旅途。仅仅几元钱,一个满脸喜气,一个满腹怒火,为什么这样的小事便会改变这个旅途的心情呢?其实更多的是种心态,一个甜甜圈,有人看到的是那一圈诱惑人的美味,有人看到的是中间的空洞,一个人是否快乐,生活是否万事如意,皆与心态有关。

此时的我又坐在了车上,高速公路上的车还是在原地不动,红丝带仍随路上的风起舞,那车也没闲着,却也只能慢慢地随着车流爬动。看着那红丝带,我明白了,它代表平安,祝福,以及人的心态。那红丝带肯定不会只系在后视镜上而已,更系在每个人的心上,我们的心上还空空如也吗?

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的英语演讲稿 篇6

有关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In the year 1998, a company called Tencent was founded in Shenzhen—the Chinese window to the world in South China.It launched its first internet product –the OICQ, and QQ in brief in China market.For my generation, signing up for a QQ account, logging in, and chatting with friends became a prevailing fashion.A flashing portrait of penguin at the right bottom of desktop is a unique feature of my generation.That is also my first experience with the Internet.How amazing it was!

Today, as of December 2014, there were about 0.65 billion net citizens in China, and the Internet use rate across the country was 48%.This means half of us Chinese are involved in a connected world, and we are becoming the true global villagers.The most influential Internet companies in China—Baidu, Alibaba and Tencent have been forming the strongest BAT that hits every corner of our daily life.How does Internet impact us today? Is there any negative aspect? I try to briefly answer these two questions in my talk today.1.Advantages of Internet Get access to information.The internet is a vast ocean of information.Anyone, anywhere with an internet connection can find out just about anything in just a matter of seconds.This even extends out towards various levels of formal education, such like distant education, MOOC, the 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 in detail.Get new ways of shopping.Another great benefit of the internet is the ability to find just about anything you could want and even some things you might never have known existed for purchase.With a few simple clicks someone can buy everything from food and groceries to a car.Now we even have a special festival called “double eleven” which means November 11th.In that day, customers can buy goods with lowest price via the e-commerce platform—Taobao.Communicate with others on a global scale.Much like the original use of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cross great distances is achievable in seconds.We can instant message allowing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or email someone a message for them to receive upon logging into their account.2.Drawbacks to the Internet Create new possibilities of crimes.Things like identity theft, privacy leaks, cyber bulling, and so on are all a result of this wired technology.Get loss of privacy: If you use the Interne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such as your name, address, and so on can be accessed by other people.Pornography: This is a very serious issue concerning the Internet,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young children.There are thousands of pornographic sites on the Internet that can be easily found and can be a detriment to letting children use the Internet.3.Conclusion The Internet as a whole is a like any other resource.How it is used all depend on the people using it.Much like a hammer, you can build a house or use it to commit a crime.This does not of course reflect back on the hammer itself but how it is used.In the case of the internet, it is a little bit more complicated.While it can and is often used for good such as research and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it also is used for many illicit purposes.That is all, thanks.

网络营销对生活的影响 篇7

□设计师简介

王澍, 1963年生于新疆, 在西安生活。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获硕士学位;1988—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 (现中国美术学院) 工作, 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喜欢箫管, 擅长书法和山水画, 执著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 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

2012年2月27日, 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 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也是年龄倒数第四的最年轻获奖者。此前, 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 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王澍之建筑观

我不做“建筑”, 只做“房子”。房子就是业余的建筑。

业余的建筑是无限接近自发性秩序的建筑, 在它的视野中, 自发的建造, 违章的建造, 临时的拼接有着和专业建筑学平等的地位。

业余的建筑只是不重要的建筑, 专业建筑学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建筑看得太重要。但是, 房子比建筑更基本, 它紧扣当下的生活, 它是朴素的, 通常是琐碎的。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 我首先是一个文人, 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朴素建构手艺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

业余的建筑首先是一种态度, 一种批判性的实验建筑态度, 但它可能比任何专业建筑学的实验更彻底, 更基本。在我看来, 没有彻底性, 任何建筑实验活动都将是毫无意义的。

■右图:“瓷屋”茶室, 2003年—2006年, 浙江金华

□代表作品

宁波历史博物馆

建筑设计:王澍、陆文宇

设计团队:宋曙华、蒋伟华、陈立超等项目地点:中国宁波

用地面积:4.33公顷

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设计类别:博物馆

设计时间:2003年—2005年

施工时间:2006年—2008年11月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正交框架与局部桥梁结构, 混凝土衬墙与回收旧砖瓦组合墙体主要材料:竹条模板混凝土、回收旧砖瓦、本地石材

场地在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 不久前还是稻田, 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原来在这片区域的几十个美丽村落, 已经被拆得仅剩残缺不全, 到处可见残砖碎瓦。按新的规划, 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经常超过100m, 城市结构已经无法修补。问题转化为如何设计一个有独立生命的物, 这座建筑于是被作为一座人工山体来设计, 这种思考方式在中国有着漫长的传统。但在这座山中, 还叠合着城市模式的研究, 高度因此被自觉限定在24m以下, 它片断性地意指着一种24m以下限高的低城, 存在于人工和天然之间。通过国际竞标, 业余建筑工作室获得了这个项目。

建筑下半段只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 在上半段开裂为类似山体的形状。人们从中部一个扁平的、跨度30m的穿洞进入博物馆。内观整个结构, 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 两道在室内, 一道在室外;四个洞, 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 两个在中心, 两个在幽深之处。一种山体类型学叠加在上面, 公共空间永远是多路径的, 它从地面开始, 向上分叉, 形成一种根茎状的迷宫结构, 用来适应一直不确定的展览内容。建筑的内外由竹条模板混凝土和用20种以上回收旧砖瓦混合砌筑的墙体包裹, 如一种在人工和天然之间的有生命的宏大俭淡的物, 作为山的物性是它唯一要表达的。它的北段浸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中, 土岸, 植芦苇, 水有走势, 在中段入口处溢过一道石坝, 结束在大片鹅卵石滩中。在建筑开裂的上部, 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 通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 远望着城市和远方的稻田与山脉。

宁波鄞州公园五散房

项目地点:中国, 杭州, 象山, 转塘镇

用地面积:约400亩

建筑面积:约150000平方米

建筑师:王澍、陆文宇

设计要点:坐落在杭州南部群山东部边缘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二期工程设计, 是确立王澍在中国建筑界地位的代表作品, 特别是象山二期工程, 无论是体量和建造规模都是惊人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 许多建筑类型都是王澍独创的, 将校园设计成一个向农村开放的建筑群, 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 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 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

宁波鄞州公园五散房

建设地点:鄞州中心区鄞州公园内

主设计师:金中青合作:王澍

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

建筑规模:2730平方米

设计要点:五散房散居公园各处, 别具闲趣, 状态随适:一座是画廊, 一座是咖啡厅, 一座是公园管理用房, 两座茶室建筑。五座建筑均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地方材料、不同的建造技术, 在公园内营造出不同的景观建筑的特性。强调设计概念的前瞻性以及设计作品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对批判性地反思中国的建筑现状起到积极的作用。

时装 源自对生活的解读 篇8

女装

无论是运用纯粹的民族元素,还是明显的肌理变化,都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冲击,同时符合人体结构,凸显女性的美与性感。

运动

设计师在设计上运用多重面料组合,是衣服更加立体,同时在颜色上并未运用强烈的对比色,而是使用了含灰的颜色,并融入了国际流行元素,是衣服在视觉上给人以夺目的感觉。在北服时装周上大放异彩。

男装

在风格上偏重于休闲元素,颜色以凸显男性阳刚的冷色调为主,立体剪裁让衣服更加立体有型,商务、运动叠加设计,看出来我很难接触了吧看出来我很难接触了吧可见设计师在男装这一主题上更注重凸显男性之美。

针织

针织的手法运用的非常纯熟,颜色的选择也非常到位,无论是服装整体风格的把握还是细节的重点表现都有设计师自己的风格。

实验班

来自数位设计师不同的灵感创作,结构、拼搭,在表现灵感的同时又在服装上加入流行元素,让服装变得更加前卫和大胆。

对生活的感想作文 篇9

日出的壮观,日落的温柔,海滨的无瑕,蓝天的纯净,白云的单纯,鲜花的灿烂。林中天空飞翔的小鸟,无拘无束,美;江河湖海中畅游的鱼儿,自由自在,美。人与人之间,爱情、亲情、友情......世界,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天地间的万物,都可以做为世界最贴切的解释。

一切都需要一双会领悟,会发现的眼睛去寻找。有这样一双眼睛,很简单呀!先试着叩响别人心灵的大门,走进别人的世界,然后尝试让别人叩响自己心灵的厦门,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别人的指引下,你会走向生活。

人际交往,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与人交往意味着一段七彩的生活又即将展开,世界又将添加一两缕新的色彩。

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把人与人调和在一起,最终,你会发现,它调出了一种绚烂奇妙的颜色。就是这样,把自己融入这个巨大的调色盘,你将体会到自己是最美丽的颜色,发现人际交往的确是种的特殊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天空中的一点星光,装扮绚烂的星空更加绚烂;每个人都是花丛中的一支鲜花,装扮美丽的花园更加美丽。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篇10

一个人的情绪受环境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你苦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对处境并不会有任何的改变;相反,如果微笑着去生活,那会增加亲和力,别人更乐于跟你交往,得到的机会也会更多。

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微笑发自内心,不卑不亢。微笑没有目的,无论是对上司,还是对门卫,那笑容都是一样的。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是对生活的尊重。微笑是有回报的,人际关系就像物理学上所说的力的平衡,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你对别人的微笑越多,别人对你的微笑也会越多。

在受到别人的曲解后,可以选择暴怒,也可以选择微笑,通常微笑的力量会更大,因为微笑会震撼对方的心灵,显露出来的豁达气度让对方觉得自己渺小、丑陋。

微笑发自内心,无法伪装。保持微笑的心态,人生会更加美好。人生中有挫折、有失败、有误解,那是很正常的;要想生活中一片坦途,那么首先就应清除心中的障碍。微笑的实质便是爱,懂得爱的人,一定不会是平庸的。

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谁不希望跟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给自己一种信心,也能给别人一种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潜能。

微笑是朋友间最好的语言,一个自然流露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初次谋面也好,相识已久也好,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令彼此之间备感温暖。

微笑是一种修养,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

对生活的感悟的名言 篇11

2. 命运如同玻璃,最辉煌时最易破碎。

3. 向老天叫骂是没用的,因为老天上一个聋子。

4. 如果你不学会嘲笑困难,那么等你年老时就就不会有可嘲笑的东西了。

5. 幸福就像云,如果你盯着看很长时间,它就蒸发了。

6. 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认识自己,尤其是认识自己的不足。当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的时候,一个杰出的智者就出现了。

7.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健康是第一位的。因为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生命因健康而快乐,因疾病而枯萎,有了健康,才有一切。

8. 世上的美好莫过于此:微风在后,艳阳在前,朋友在旁。

9. 生活是艰难的,如果你能够勇于面对,那么你就能够享受它。

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句子 篇12

19. 坚持孤独是件挺难的事,多数人只是被孤独选择了,不得不孤独。我常常和我的孤独翻脸,然后又坐下来哭着和好。

20. 孤单,是在看天的时候,安静地抽烟,就一口酒,看眼圈把天空也氤氲了,听酒水落喉时那一声微微的响动,心里也漾起一波惆怅。

21. 孤单,是我在午夜时分,在北京的街头,静静地散步,看整个北京渐渐睡去,寂静代替了喧闹,熟悉幻化为陌生,默默地走。

22. 一个人的岁月若是如荒野般敞开,他便不能关顾自己,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23. 我们都独自守着自己的孤独,即使再寂寞,也不让另一个孤独靠近。因为害怕,孤独与孤独不是相互慰藉,而是碰撞出一地荒凉…

24. 真正体验过孤独者,或为智者,或为疯子。前者超越了孤独,后者为孤独吞噬。

25. 我怕孤独我怕寂寞我怕眼泪我怕黑暗,我怕自己不是你心中的她。

26. 而你,我的伤,我的痛,悲伤,孤独,都只是这悲伤的悲魂曲里的音符,没伤与悲,这夜魂曲是无法弹。

27. 我爱你,我也想和你一直在一起,可是,这么久不见我怕我的心早已习惯一个人。

28. 我从来不是甘于寂寞的人,为什么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孤单是种瘾,你不战胜它,它便吞噬你……

29. 当孤独降临时,任何亲人无能为力,除非他能进入对方的灵魂深处,跟那孤独的心灵产生共振。

30. 如今我一个人孤独的走在我们曾经走过的巷口,如今我是多么的想和以前一样牵着你的手,走过那一条小巷。

31. 寂寞的黑夜里,无边的世界,总会有一线曙光为你而折射,慢慢的忘记过去。

32. 她将她的幸福许给他,他却将寂寞归还与她,从此,天涯海角,各不相望。

33. 寂寞是一片黑色的睡莲,在无尽的黑色里,尽情的蔓延。

34. 一个人的夜晚,一个人的等待。不记得这是第几个夜晚了,也不记得这是多少次的等待了。只是知道我一个人依然在坚持,依然在等待。

35. 一个人的孤单,未曾有过的寂寞心情被这暗夜层层包裹。

36.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37. 信任就像橡皮擦,在一次一次的错误中慢慢损耗变小。

38. 幸福中最完美的画面,只能定格在我记忆的时光。

39. 烟花再绚丽,终究也逃不过灰飞烟灭的下场。

网络营销对生活的影响 篇13

散文,是一种“非标”文体。其“散”恰好显示了这一文体“非标”的特性。“散”不仅意指写作客体的海阔天空,文本形态的舒卷自如,更表示主体精神存在的丰赡从容。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相比,散文是最缺少形式规范、也无须更多形式规范的“非技术”文体。尽管从类的总体看,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所写无限;但从个体写作看,散文是一种关于生命存在感知感受感悟的书写。它所具有的某种主体自我书写或基于自我而书写的文体规定性,表征了主体的经验质地和精神品质,对于散文有着最为基本的生成意义。对此,散文家彭程是体悟而认同的:“散文是心声的真切诉说,是个性的坦诚袒露,这是其最为本质的属性。因此,相对于虚构性的写作更多借助于迂曲、暗示等手段,散文表达的直接性更为突出,最需要的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忠实于生活的本来面貌,不作伪,不夸饰。”①如果说散文姓“散”,那么“真”就是它的名,“我”则是其字了。“有我”的真实和真诚,是散文写作的前提,我们是衡评散文质量的基本尺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如其人”,只有在散文这里才有可能成立。正像彭程自己也说,“散文是一种最难遮掩自己的文体,作者本人的性格、气质、趣味、修养等等,总是会在文字间袒露。”②而彭程的散文最是具体而微地呈现着作者自己的心灵世界和生活种种。我读彭程散文,咀嚼着作者因着生活、生命深切感受的言说以及陈酿其中的意味、情愫、趣味等的滋味,掩卷凝思,他的真实的精神形象就真实地走了过来。

有一种关于文体写作与年龄的统计,说是中外散文作家创作成熟的平均年龄是四十二岁,而诗歌是二十岁,小说为三十岁。这一统计未经核查验证,但其中的微言大义是可以领会的。散文家孙犁说过,散文是老年人的文体,老年宜散文。这里,其内在意含是关联的。散文总体的非虚构性和写作主体自我更为直接的对象化,都需要作者具有更丰沛的生命体验、更丰赡的精神积累。少年不识愁滋味,却可以写出可读的诗歌,可以想象虚构出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但散文的文体规定性决定着它无法凌空蹈虚,不可无感而“作”文,它需要作者积累生活,陈酿情感,升华思想,以至达成起于不可不起、止于不可不止的理想而自然而为的写作情势。彭程在《写作的难度》中,引用里尔克《马尔特手记》中的话:“一个人应该耐心等待,应该在整个的一生中积累各种感受和欢愉,而且如果生命够长的话,那么,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他也许能写出十行好诗来。”③我想里尔克的这一表述用于散文的写作更为合适。彭程的散文,并不指其全部作品,而是其中关联着一个中年作者对生活、生命,对生命关系感受的书写,是最具价值的。这些作品是一个身处生命中途的作者写给中年读者的,它激活了读者对生活的感受,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感知,谛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回响。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曾说过,“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④。这一朴实的表述中具有丰富而重要的艺术内涵。首先,什克洛夫斯基意指艺术在生活之中,不在生活之外;艺术的价值在于“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另外,艺术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使石头成其为石头”;但这种真实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更”字特别重要,它表示“艺术的石头”,应当更好地反映“生活的石头”的本质,艺术个体之中能见有生活类的本质。就散文写作而言,“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尤为重要。“感受”是作者写作行为发生的动力,有感而发是散文写作的基本前提;而散文文体的纪实性,要求作品所写更具真情实感,并且基于真实感受的人事物景以及所读所见所思等,构成文本的基本内容。余光中说过,诗是月亮,散文是地球;诗是情人,散文是妻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散文的一些特质。但同时,散文写作中的感受,不应当是一地鸡毛式的,大量快餐式的散文,就是这种浮泛之感的随记。它应有生活的质感、生命的温度、情思的分量,需要系于普适的人性,反映时代社会的特质等等。感受起始于感知,它更多地属于人的生理性;经心而能内化,获得深切而独特的感受。由己达类,见微知著,最后而能获得精神的升华,则为感悟。许多人误读散文的“自由”。正如彭程所指出的,“当前的散文写作中,存在着太多的对自由的滥用。或者说,因为尺度的相对宽松,有些人甚至不再认可尺度的存在。”在彭程看來,质量远比自由来得重要。“自由固然自由,但它与作品的质量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⑤无疑,散文的质量根基立于作者感受感悟生活生命的深广程度。“相对于广袤无垠的生活,每个人了解到的总是有限的。哪怕他的题材再丰富,也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此要瞄准自己感受最充分、认识最深入的内容,要避免浮泛,面面俱到、什么都写的结果,往往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这并非是自我设限,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将一个人的能量聚集,才有望抵达深刻和独特。史铁生执着于对命运的诘问,是因为他的遭际让他的情感和心智只能对这个话题充分敞开,从而在无穷尽的诘问探询中抵达了一个特殊的高度。”(彭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⑥,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彭程不止一次地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例说散文写作之理。在谈到面对散文自由的诱惑作者应当选择什么时,彭程给出的答案是:“它们是史铁生有关残疾与命运的诘问,是张承志对于民间信仰的深挚守护,是苇岸倾心思索人性与土地的对应关系,是刘亮程细心聆听新疆腹地里树叶般大小的一个村庄的心跳和梦呓。”⑦这里与史铁生一起被列举的还有张承志、苇岸、刘亮程等多人,作者要表达核心的意思是凝练而明确的,即有为的散文作者应该凝神于生命某种独特的兴奋点上,“耐心”长久地积累对于生活生命的深度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像史铁生那样,“他从个体的残疾,憬悟到一切人类其实都在限制之中生活,残疾是生活的本质,从而获得一种超越”(《阅读的季节》),写出超拔寻常的厚重之作。

回到彭程散文创作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他确实是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而书写的。作者的写作兴奋点落实在自己最具个体生命体验的那一部分,尤其是关联中年人生的种种体验。中年人生的写作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现代散文作家俞平伯、梁实秋等都有专题叙说中年的散文。关于中年人生的感受不外乎青春易逝、风华不再、生活忙碌、负重难耐等等,似乎已经没有新的写作价值。但静读彭程《急管繁弦》、《破碎》等散文并且在心体味,就会觉得彭程所说“这种中年人生的滋味,当落到每个具体的人头上时,也具有一种全新的性质,一种发现的意味”(《急管繁弦》)这话的真切信实。这里的关键是要“落到具体的人头上”,即是在中年人生的通感中获得作为具体的生命个体独特的感受体悟。这种感受体悟不外在于生活生命而就存在于其中,就看你能否有自己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急管繁弦”是彭程一部散文集的题名,也是其中一篇作品的题目。宋代晏殊有《蝶恋花》词,词中有“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爱人间瑞”。这里的“急管繁弦”用以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以“急管繁弦”绘画中年心理感受的情状,则是彭程的首创。“生命行进到中途,感觉骤然间提速了。好像一首曲子,由轻拢慢拨,转入急管繁弦。”(《急管繁弦》)这种感觉仔细想来,正是中年所特有的。年少时感觉山花烂漫,暮年时秋风萧瑟。“一种感受的降临,一种觉悟的到来,和植物的开花结果一样,是有着自己特定的时间的。”(《急管繁弦》)时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感受时间就是感受生命。中年是时间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段耐人寻味的生命段落。而时间或是年龄最能触发人感受的神经。“通常情况下,是渐渐增长的年龄,架设了一架通往感悟之域的桥梁。”“岁月也是最可靠的感悟孵化器。”“时间就如同冲洗照片时所使用的感光剂,使得生命中原本幽暗隐晦的某些东西,渐渐显现,变得可以辨识和分析。”(《急管繁弦》)

nlc202309090624

“中年”这一“感光剂”,激活并彰显了彭程“有着自己特定的时间的”独特感受感悟:“我听到了重重的岁月脚步声,挟带着匆忙和慌乱,正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造成一片回声和共鸣。不去理会都不行,都不可能了。”(《急管繁弦》)这里所说的“重重”“匆忙”“慌乱”等,都具有中年所特有内容,作者将其呈现出来,让我们一起回味。除了“急管繁弦”以外,彭程还给出了“破碎”这一种颇具中年特征的感受。“随着年龄一同增加的,除了皱纹、白发和日渐冗赘的肚皮,就主观体验来说,颇为强烈的,便是一种破碎之感了。”而“破碎”导源于我们生活本身。“生活内容的繁化,通常意味着有限时间被切割得更细密,碎片化更严重。”(《破碎》)“生活内容的繁化”正是我们这一时代中年生活的基本特征,而“繁化”之中有一些内容则走向人生意义的相反方向,“破碎”正是这种结果。而“破碎”并发的则是中年“悖论式的生存”。这“正是中年人生诸种况味中最浓郁的一道,哀乐交并错杂如同光和影的韵律”(《破碎》)。我们也当中年,或也曾经中年过,对彭程的感知感受并不陌生,相反是曾相识熟悉的,只不过不若彭程的感受强烈、深切。正因为这样,我们读彭程的这些作品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无疑,能带给读者感同身受感觉的作品,就达成了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价值了。这是散文十分重要的一种功能。

如果说《急管繁弦》《破碎》等作品,作者以经心的个体生命体味到的中年之感,写出了特定的生命节点普适的心理感念和心理图式,那么《父母老去》《招手》等散文,则是彭程基于个人亲验展示了与中年关联的生命关系和真挚亲情;如果说前者是对中年生命感受感悟的写意,那么,后者就是一种白描和特写了。上有老,下有小,是对中年生命关系的概括。“向更远一些的地方张望,他们的今天也就是我们的明天。”(《父母老去》)父母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这样对于父母的关注在中年的心理天平上自然会增加分量。彭程就是这样,他的散文有多篇与父母有关。除《父母老去》《招手》外,还有《父母的房间》《母亲的阳台》等篇。彭程之所以这样,除了作为中年的他所具有的阶段性特征外,也与他的价值取向有关。感觉不仅是生理的,更是社会的,主体的价值设定对感觉感受的指向和力度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彭程重视与父母的生命关系,在意双亲与自己相互关联的心理反应,是因为他更多浸染了中国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的思想。先是与弟弟妹妹凑钱在京郊购置住房,使远在外地的父母迁居北京。再后来又将父母的住处迁到自己同一小区,“和年逾古稀的父母作了邻居”。物理距离的缩短,强化自己与父母的生命关系。父母老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寻常并不留意的景象,偶然中的发现使自己心有悸动,嵌入自己的意域而挥之不去。晚上看电视,坐在沙发另一端的父亲,嘴巴“瘪了下去,半张着,头一点一点的在打瞌睡”,这种“老年人的衰弱的神态”,“从来不曾和自己的亲人联系起来”。“那是第一次,有一种刺痛般的感觉”。由此开始“审视”日渐老去的父母。“注视着,端详着,在时光无声的脚步中,父母越来越老了。”“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看着我们成家立业,同时,他们一步步走远,终有一天会彻底地离去”,“作为儿女,我们尽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在他们老迈衰弱时,我们曾经照料呵护过”(《父母老去》)。作者的叙写深沉而忧伤,真挚而深情,直抵读者的心底。

在这一类书写中,《招手》更具感染力,是亲情书写中难得的好作品。“招手”如同朱自清的“背影”一样,深深地烙进了读者的视界意域之中。《招手》所写之事细小而简单:“虽然不是每天都过去,但每天却能和他们相见,用的是当初谁也没有想到的一种方式:招手。”“招手”是住在同一小区的父母与儿子打招呼的方式,是再寻常不过的生活镜头。“他们和我,父母和儿子,每天清晨,一方在院子里,一方在房间里,隔着几十米的距离,相互招手。这个动作,成了每天的固定的节目。不记得第一次是怎样发生的,但自從有了第一次,以后就每天如此,成了习惯。”本来只是习惯而已,作者也并没有体会个中深意。“有一天早晨,我忽然萌生出一个孩童般的类似捉迷藏的念头:在他们半个小时的散步时间里,在他们每次走到面对这边的位置时,在他们一如既往地抬头望着,一共五六次,但我没有像以往那样,伸出手去招呼他们。最后两次,他们还停下脚,望着这儿,议论着什么。我知道他们在说怎么没见到儿子。他们向东边走,要回自己住的单元门里去了,在二三十米长的路上,他们还停下脚步,身体扭转过来,仰头朝这边望。”这里的记事不着彩色,只是本真记事而已。朴素的文字是由细节白描和身影特写连缀而成的。在作者一边是类似捉迷藏的游戏,而在父母一边则是本能的执着:“抬头望着,一共五六次”“停下脚,望着这儿,议论着什么”“停下脚步,身体扭转过来,仰头朝这边望”。这样落细落小落实的静默叙事为《招手》表现张力的极值达成,作了切实的铺垫。“过不几分钟,电话响了,是母亲的声音,应该是回到房间就直接拨打的。问今天怎么没看见我,没有听说要出差呵,是不是生病了,不舒服?”作者捉迷藏的结果始料未及,但他由此也读懂并且深悟了与父母招手的意义:“这样,招手对我便有了一种仪式般的意味。”彭程曾说:“文学有关情感的起伏、心绪的变化、内心的疼痛,那是一种基本、普遍和永恒的东西。文学使生命充实和饱满,那是在渐趋丰盛的物质之外的另外一种让人富足的方式。”⑧“招手”之中蕴含的怎样“一种基本、普遍和永恒的东西”,我想那是一种维系人类生生不息的恒久的精神力量,是一种烛照生命时空的人性之光。《招手》只是一篇千字小文,但却是一篇极具人性表现力的美文。“招手”这样的动作融入了作者深切的生命体验,使人类亲情人性的表达获得了另一种典型性的形式。“如果想要使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一个艺术品)激发人们的美感,它就必须以情感的形式展示出来,它就必须使自己作为一个生命活动的投影或符号呈现出来,必须使自己成为一种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⑨《招手》正是这样,它所呈现的寻常而独特的符号,之所以能够激发我们的美感,是因为它完全符合苏珊·朗格所说的三个“必须”的条件,其间作为一个生命活动的投影,浓缩了生命主体的情感,呈现出一种生动具象的逻辑形式,这种形式具有生命的意味,《招手》也就成为作为“生命的形式”的艺术。《招手》是诚朴之作,似乎无关诗意诗性。其实这是一篇独具诗性的散文。诗性“它是直逼事物本质的精神力度,是笼罩着整个作品的精神内蕴和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既是个体的又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它是流荡于万事万物和人的心灵里的一种纯美的本质,是一种最富于心灵性的表达,也是一种自由自适的心境的流露”⑩。彭程自己也说过,“诗是对于存在本质的贴近,是抵达事物核心的最近的路途。”很显然,“招手”作为一个表现力极强的意象,它是对人类生命关系本质的一种抵达,是人类精神人性至美的凝聚,也是生命诗学的一个鲜明符码(LOGO)。“我认为,倘若一名散文家的作品被认为具有某种诗的特质,是一种很高的褒奖。我期待着将来的某一天会得到这样的奖赏。”11我想彭程所期待的褒奖,至少具有诗质的《招手》可以授予他了。

nlc202309090624

阅读彭程的散文,无论是他的生活叙说、自然书写,还是书话随笔等,都是以对写作对象的主体感受为基点的,感受思维统摄了他的散文写作。这样其作品就更多了主体的生命质感。并且由此也使他的散文更为灵动、鲜活、独特。《解读节气》,如题目可见,一般意义上可归为生态写作。但这篇作品既没有自然主义地纯粹为节气而写,也没有知识类或文化类的节气博物志。作者解读的是节气(把节气也视为一种生命存在)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关系。“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体验种种情感,在明与暗的交错中认识生命的本质。因此,对于大自然的观照和感受,也就是在同世界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从中获得一种认识,一种感悟。”(《心灵对大自然的感应》)彭程解读节气立足的是个体生命对于节气的感受感应,这样的解读因为心灵感应的主体性不一样,所以作品的内容和意蕴自然也别具特质。“小雪,大雪。窗外皑皑的白色为我的思绪准备好了开端”,“一场飘飘扬扬的大雪,就是一片银屑样的记忆,幻化出童年的天空和大地。”这里显示了《解读节气》的基调,而全篇跳跃着可心的诗意。“节气无疑包含了最为原始质朴的诗意”,“当我们阅读节气时,其实已经逼近它的边缘了。这一刻,感受向世界敞开,原野的鲜腥气息注入胸中,灵感感到了微微的悸动。”“如果诗是种子,大地是温床,节气便是风和雨水,每一朵花,每一颗果实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季节神。”这里已并不是通常所见的散文了,而是激情洋溢的歌与诗。彭程以诗美的笔墨书写节气,表达了对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类和谐相生的大美的赞美。与此同时,作者对远离大地,性灵消释的人类作了针砭:“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我们拥有了过多奢侈的东西,却远离了土地。”“没有谁肯去关注最后的雪和第一场雨。感受之水被闸断了,失去滋润的心日益干涸荒芜。”这里揭示的正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时代病症。

我们之所以将彭程的一些阅读之作,视为书话散文而不是书评,是因为这一类作品其基点或支点是作者的阅读感受,内容主要不是基于逻辑的学理归纳、分析,而是感性与逻辑结合的融合式表达。这样,其阅读写作的个人性就更加凸显,文字就更靠近散文而不是评论了。这是彭程读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所得:“掀开这本书,森林、草原、湖泊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样新鲜、强烈和浓郁,仿佛重返童年的感受。”“寻索起来,从这本书中我得到的最大收获,是学到了一种感受事物的方式。世界的内在的丰富、生动和神秘性因为这本书而对我洞开,对感受的捕捉、分辨和吟味,成为一种自觉的、微妙的、乐趣无穷的行为。”(《〈金蔷薇〉与一个消逝了的夏天》)一段不长的文字中,有三处用到“感受”,可见感受对于作者写作的支配作用。彭程读安德烈·纪德的《人间的食粮》,情形与此大致是一样的:“这本书,阅读的快感最先来自它的文字。……它仿佛一树灼灼闪光欲迷人眼的繁花,催开它们的是作者丰沛强烈的感受。通过自始至终极尽精微细致地描绘种种感受,而达到官能享受。”“这是一部使人惊愕的感受的交响乐……感官彻底敞开,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都发动起来,达到其功能的巅峰状态,去亲近、触摸、抚弄所能遇到的一切声音、色彩、形体、质地,总之,一切可以感受到的事物。”(《感性的无限敞开》)这就是彭程书话散文的一般面目。它不是逻辑分析,而是通过独特的阅读感受的描绘将所读的特质呈现出来,让我们参与作者的感受,品味作品的意蕴。

好的散文,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能“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并且能够使读者从中获得对生活更本质的认知和感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主体感受的品质决定了作品的品质。而作为现在的则是主体对对象世界感受的可能性及其感受的能力。感受尽管是主体的,但它具有物质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敏感于世界,都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彭程具有敏感的心理基础,“我自觉属于那种敏感内倾型的,遇事难以释然”。“灵魂深处常常充斥着纠结、冲撞、起伏,本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可以烦恼上好几天。振奋、喜悦也和消沉、沮丧一样,间歇发作,毫无道理。”(《燕园的半日》)这样的心理气质使得他的感物多了种种的可能。而专业素养的养成和散文创作的历练,既使彭程的感物有了自觉、有了兴味,也使他的感受生活、感悟生命的能力获得了提升。作为散文作者的彭程,其面对世界感受不择地而出,但他并不毫无选择地俯拾即是。他对感受是有选择的,再对所选的对象加以陈酿。这样他的写作往往由感受的书写进阶到感悟的提升,感性与理性协和,使其散文多了一种浑厚之味。《娩》由写作的感受写起。“多少次想掷笔离去了”,“然而仍然还是稳稳地坐着,逼迫自己,母鸡孵蛋一样等下去。像过去多少次经历过的一样,只要有耐心,酬报会在某个时刻降临。会有那样的时候,语句相簇拥着纷至沓来,仿佛闪着光亮,而且发出奇异的响声,争先恐后地向笔下涌流。它来去倏忽,你得尽快捕捉,俘获,纳入一个个方格中。那时你会觉得一支笔远远不够用”。这样的感受真正写作的人都会有过。但作者的写作不止于此,它由写作而达“创造”的物类。绘画“生命明亮在画布上”,音乐“延伸在曲折的五线谱里”。“一切生命不都是以创造为最本质的属性吗?一朵花的开放,一只蜜蜂的酿造,一个婴儿的诞生,不都同样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意志?”“创造寄寓在生命中,就像箭之于弓,就像弦之于琴。”这样作品所写就丰富了起来,散文更有“散”,而“娩”这一表示“创造”的意象就更具统摄力。《高处》也一样,触发作者起笔的感受来自住在高层所得,人感受到的风、阳光、人、物、景等都和在低层或在地面上的感知大不一样。如果作品仅仅写下这样的感受就显得单薄少味了。“如果把生命比喻为一幢建筑物,不同的年龄便是不同的层高,感受到的风的力度是各异的。”“角度,常常是开启中若干意义密室的钥匙。许多纠缠不清的困惑,换个角度,都解决了;不曾认识到的玄奥,一下子洞悉了。”“多少人在登临高山之巅的瞬间,意识到了自然的无限和个人的渺小,鸡虫之争的无谓,得失悲欢的相对,于是瞬间成为哲人。”这里就显示了彭程卓然的感受能力。读者在感受作者所感受时,便会多一种联类感想的可能。

【注释】

①彭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散文篇)》,载《文艺报》2015年6月12日。

②彭程:《怀特文章山高水长》,载《博览群书》2007年第10期。

③彭程:《写作的难度》,载《羊城晚报》2007年12月14日。

④《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6页,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⑤彭程:《散文:在自由的背后》,载《文学界》2007年第7期。

⑥彭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散文篇)》,载《文艺报》2015年6月12日。

⑦彭程:《散文:在自由的背后》,載《文学界》2007年第7期。

⑧彭程:《让文学成为黏合剂》 ,载 《中华读书周报》2007年11月4日。

⑨[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等译,4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⑩陈剑晖:《现代批评视野与诗性散文理论建构》,载《文艺争鸣》2011年第2期。

11彭程:《抵达事物核心最近的路途》,载《诗刊》2005年第11期。

(丁晓原,常熟理工学院《东吴学术》)

上一篇:万村远程教育志愿者体会下一篇:对公司党委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