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精选8篇)

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篇1

区服务业办公室(2011年11月)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为进一步理清2012年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促进我区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我们成立了调研小组,制定了调研方案,通过会议交流、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初步调研报告。现汇报如下:

一、2011年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来抓,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架构、强化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规模总量持续攀升。今年1-9月份,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0.48亿元,占GDP比重36.3%,同比增长12.7%。服务业增加值占扬州总量22.7%,位列扬州各县(市、区)第一。1-9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2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位列苏中13个县(市)第二。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8.6亿元,同比增长12.7%,占GDP比重37.3%。

2、贡献份额不断提高。1-10月份,全市实现服务业税收12.55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服务业地税 7.97亿元,占全市地税总额49%,同比增长18.22%;服务业国税4.58亿 元,同比增长41.7%。截止10月底,扬州福盛废钢铁收购有限公司、江苏宏信商贸股份有限公司纳税都已过千万元。新增企业非核心业务分离18家,全市累计分离企业78家,1-10月份,实现地税2100万元。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和财政增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3、项目投资成效显著。截止10月底,全区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67.35亿元,同比增长38.38,高于扬州市考核指标8.38个百分点。今年,全区共实施过亿元服务业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155亿元。其中纳入扬州市督查项目13个,已完成投资16.62亿元,占年度计划96%。沿江8个万吨级码头和心怡、中江花园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加快推进,江苏江都沿江物流产业园被省商务厅授予省级物流产业园。闽江钢材市场、宏信龙物流园、国际汽车城、大桥皇廷美食集聚区等建成投入运营。

4、推进力度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相继召开全区服务业工作会议、季度形式分析会、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服务业工作推进会议,对服务业发展作了系列部署,各层各级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有了提高。出台了《关于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江都总部(楼宇)建设的激励意见》两个专项政策,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编制了《江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江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委托专业机构,启动我区现代服务业中长远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整合优势资源,编制招商推介手册,2 圆满完成扬州下达的赴港、赴京现代服务业招商任务。两次共达成签约项目17个。

总体上看,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影响了我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

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我区的服务业从内部行业结构看,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1-9月份,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相对传统业态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60%。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介咨询服务业、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还尚未形成规模。

2、产业层次有待提升。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企业多数规模偏小,档次偏低,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区商贸城、国际五金城、万德隆家居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还处于第三代、第四代专业市场阶段,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还欠发达,竞争实力不强。恒亿、世纪星、龙腾、亚皇等物流站场尚处于仓储运输传统业态,为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真正形成。

3、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思想认识不够。“重工轻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级干部,突出表现在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企业经营观念传统,服务外包意识不强,制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财政扶持力度不够。我区 3 财政虽然每年拿出300万元的服务业引导资金,但与同处苏中的海门、泰兴每年1000万元相比,远远不足。推进强度不够。区里明确了现代物流、商贸业及专业市场等5大服务业重点行业牵头部门,但各家至今还没有搭建专门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没有承担起引导行业发展的职责,形成不了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2012年服务业发展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

根据省、扬州市服务业提速发展的要求,结合产业实际,2012年,全区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初步安排为:

1、服务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24%(现价);

2、服务业占GDP比重40%以上;

3、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35%;

4、服务业地税9.4亿元,增长30%;

5、新增主辅分离企业20家,累计达到100家。

我区服务业发展总体思路是:借助撤市设区,紧扣“三城”建设,以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为重点,以提升发展生活服务业为基础,着力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着力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要求,围绕“三块、三线、四点”的总体布局,科学统筹谋划,配置要素资源,实现集聚发展。三块:即主城区商贸板块、滨江新城高端商务服务板块、开发区科技城软件信息服务业板块;三线:即滨江岸线港口物流集群、舜天路沿线总部及楼宇经济集群、长江东路道口市场集聚带;四点:即邵伯、丁沟、郭村、小纪四个镇区的服务业 4 集聚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定信心、克难求进、乘势而为,努力在五个服务业重点行业上取得新突破。

1、发挥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明年,苏中江都机场投入运行,此举,标志着我区“公、水、铁、空”立体交通平台基本形成,对我区现代物流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物流园区工程。结合产业布局,依托区位枢纽,加强资源整合,重点打造3个多种运输方式、长短途有效对接、组织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的综合物流园区。沿江物流园区加快在建码头进度,海昌、海螺码头全面投运,中信及中远二期基本建成。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 万吨。砖桥物流园区围绕328国道及新都路专项整治,鼓励城郊物流企业及配载点“退城进园”。空港物流园区组织规划选址,同步推进招商布点工作。二是物流配送工程。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的社会化共同配送。总投资30亿元的中海钢材集配中心、总投资10亿元的龙奥钢管集配中心及总投资1.5亿元邵伯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明年开工建设。推进宏信配送中心二期,整个仓储面积达到3.6万平方,日配送量超300万元。三是物流专业工程。依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大力发展一批在全区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物流,提升全区专业物流服务水平。做大做强煤炭物流、钢铁物流、木材物流、矿石物流及农产品物流和快递物流。加快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分离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成立 5 第三方物流公司。

2、瞄准产业提升,大力发展总部及楼宇经济。总部及楼宇经济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总部楼宇被称为“垂直印钞机”。对此,我区在政府层已形成共识,关键是抓落实。一是抓引导。今年,区政府出台了鼓励总部及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对建设总部楼宇的企业,在用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激励。相关镇和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引导本区重点工业企业、建筑企业及商贸企业在规划区。规划部门应及时完善总部及楼宇经济集聚区的规划布点。二是抓跟踪。对在手的长青大厦、华江大厦、天雨大厦三个总部项目,加强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有意向建设总部大楼的江都建设、江建集团、二建、龙坤、方正集团、浙江商会等企业,在规划、用地、政策等方面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办公,一事一议,助推项目早落实、早规划、早开工、早投用。全年启动建设5家以上。三是抓引进。积极发展区域功能总部,着力引进营销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投资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加快形成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全年引进2家以上。

3、坚持转型升级,积极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发展软件产业,是我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去年,扬州(江都)软件园获批为省级软件园,标志着我市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启动。下一步,完善软件园功能区规划,着力推进惠普智能电网 6 研究院、IT外包服务学院、易宝(中国)公司外包服务研发、百利宏商务服务等8个项目,建成惠普研发中心。着力跟踪中国包装、上海晟欧、大展信息等意向项目,争取签约落户。着力引进产业配套的国内外先进的软件信息提供商,全年,新引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15家以上,从业人员达到1000人,形成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研发成果产业化基地。

4、突出内需拉动,着力发展商贸业和专业市场。以信息化提升、资本化扩张、国际化拓展、低碳化转型为路径,完善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流通业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升级转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引导宏信、苏昊、米米等,进行信息系统、配送系统改造升级,跨区发展连锁企业。宏信便利店全年超过300家。对本区传统的餐饮、沐浴、美容美发等行业给予扶持,鼓励发展连锁服务体系。二是积极培育现代流通体系。强化商城为中心的城市商圈打造,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和品牌,提升工农路、引江路购物形象,改造传统业态。联动发展南区和北区商业中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和社区商业工程,开拓城乡消费市场。三是促进市场提档升级。红星美凯龙江都店占地300亩,总投资20亿元,明年开工建设。加快江都汽车城建设,引进各汽车品牌经销商加速入驻,全年力争新引进8-10家。拓展阿波罗花木市场功能,形成集研发、交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市场。

5、挖掘地方特色,聚合发展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在文化产业上:鼓励发展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等各类创意 7 公司,实现文化创意与商品生产有机结合。着力发展金银细工、毛笔制作、漆画技艺等非遗项目创意服务业。建设工艺美术村落,将分散的金银细工、漆画、制笔等生产作坊集中,集制作、展览、原材料市场及销售为一体,把我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金银摆件、漆画、水笔等制作展销基地。在旅游业上,从策划、创意、品位入手,坚持重点开发原则,大力推进龙川古街改造与仙女庙修复、邵伯湖开发、开元寺扩建、水利枢纽利用、渌洋湖综合开发、郭村红色旅游等项目,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和标志项目。加快推进在手东方国际、心怡昌明、中江花园、双汇国际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建设。

在全力推进上述重点产业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发展科技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其它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服务业要以规划政策为引领,以项目推进为载体,在不断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硬任务,坚持以硬手段抓软环境,用抓工业的力度抓服务业,像扶持工业一样扶持服务业,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公共性服务业为根本的服务业体系。

1、突出组织推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重点产业组工作职责,及时调整服务业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科学界定市服务业办公室工作职能,发挥牵头管理职责,明确重点产业牵头部门,充分 8 赋予职能,有效协调各方力量,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二是加强体制建设。完善服务业组织网络,建立部门、镇联络员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协作、监督检查、统计评价及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形成市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各镇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服务业领导小组会议,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分析最新发展动态,协调推进重大项目,研究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作目标、政策措施。软件信息、总部楼宇等五大重点产业组,建立相应组织网络,制定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组织项目建设和招商,推动重点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工作效能。加强对各部门和部门科室之间的统筹协调,搞好互相支持和协同配合,做到既明确分工又合理兼顾,齐心协力地开展工作。服务业办适当增加人员,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各镇成立服务业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镇服务业规划布局、发展重点、推进办法,明确服务业助理工作职责,增加管理人员,仙女、大桥等镇要达到3人以上,一般镇在2人以上。按季召开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通报情况、研究协调问题、分解落实指标任务。适时组织服务业项目推进会、现场会等。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开阔视野,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2、突出规划引领。一是体现科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充分体现科学性、超前性和区域特色。用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服务业发展,结合撤市设区,与扬州服务业规划和国民经济规划、城市规划衔接,修改完善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 重点产业规划,形成健全的规划体系。二是突出重点。与城市化互动实现协调发展,完善城镇功能,展示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以城镇化发展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发挥城区主体作用,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重点建设“三大板块”。即传统商贸的主城区板块,现代商务的滨江新城板块,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的滨江科技城板块。三是突出集聚。建立多核心空间集聚,构建城区发展与产业发展融合互动的局面,走集聚发展的路子,发挥集聚区重要的作用,引导对服务业空间和功能进行重构和整合,拿出抓工业园区的力度来抓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使得城市空间布局成为服务业整体空间和功能集聚趋势的体现。

3、突出项目投入。项目是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围绕重点产业优选项目进行大力扶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跃升。一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符合本市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指导目录。优先发展物流业,参照仙城工业园做法,由政府主导,在沿328国道至安大路规划5平方公里区域,开辟专业物流园区。加快总部楼宇经济推进,成立专门办公室,形成操作性强的推进意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文化旅游载体和基地建设。发挥传统优势,优化餐饮、沐浴等传统商贸业,建立公务酒店定点接待制度,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品位档次。二是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发展,研究国家、省产业目录,依据产业质态和规模、税收贡献、就业人数、辐射范围、占地 面积等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行业重点项目,建立分行业的重点项目库。动态更新项目库,在库内选择前景广阔的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市服务业办围绕重点项目库,包装策划项目,牵头组织服务业招商引资和行业专题招商推介。三是加强项目的跟踪。把项目与指标任务联系,进行项目化运作,积极开展调研,以项目推进产业发展。意向项目抓靠实,对照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沟通联络,确保项目落地。引入项目抓进度,对现有和在建重点项目,明确挂钩单位,由专人负责,现场掌握情况,积极帮助协调难点问题。项目建成抓达效,注重培育骨干和龙头企业,扶持已运行的企业提档升级,整合资源,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升业态和质态。

4、突出政策扶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实施意见。一是营造宽松的环境。在要素供应上倾斜,针对服务业企业征地难、融资难、配套缺的现状,进一步完善加快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激励办法,提高政策环境的吸引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将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现代服务企业倾斜,存量资产优先用于服务业发展。二是提高奖励的力度。服务业引导资金在300万元基础上逐年增加,引导本地服务业企业创建品牌,形成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做大做强。三是强化服务引导。加大 11 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更好地发挥政策洼地效应,吸引更多、更大、更好的服务业项目。

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篇2

1 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1.1 建立、健全3级组织网络

从2007年起, 全市历时3年大力构建了市、镇、村3级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网络, 成立了市级植保社会化服务协会1个、镇级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16个, 村级专业防治作业队达165个, 市、镇、村3级服务组织网络的初步建立, 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局

1.2 配备高效植保机械

目前, 全市有弥雾机2 095台, 大型泼浇机316台, 植保专业服务典型镇大桥、仙女、邵伯、小纪、郭村、樊川等镇专业化防治面积覆盖率达61%左右。建立市镇级专业化防治示范方16个, 市、镇、村3级联动的组织模式为江都市开展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1.3 植保社会化工作成效初显

经过3年多的发展, 江都市植保社会化服务在组织上不断健全、制度上不断完善、内容上不断丰富、质态上不断提高, 植保服务平台前移, 技术服务快速准确, 促进了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全市专业化服务示范面积逐年逐次扩大, 防治效果显著提高, 防治成本大幅降低。镇级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得到完善, 建有服务标牌、服务基地、防治示范方、防治规章制度和信息档案。村级专业防治组织设有专业防治人员、机动植保器械、防治信息档案[2]。通过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 努力做到防治效果、防治效率、防治效益的“三提高”, 达到防治成本、劳动强度、环境污染“三降低”, 实现农产品质量、人畜生活、作物生长的“三安全”。

2 植保社会化服务的推进措施

2.1 建章立制, 规范运作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要求, 建立健全植保社会化服务的规章和制度, 从收费标准、行为要求上严格规范和要求, 最大限度地保护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双方权益。此外, 还应该完善监督机制, 严格地监督指导专业化服务过程和行为, 确保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有序发展。

2.1.1 利用江都市农林网, 及时发布信息。

利用市农林网增设相关栏目, 如专家咨询、病虫信息、防治技术、法律法规等栏目, 为合作组织成员、农户、农药经营网点、市内各级涉农管理人员及时提供信息[3]。

2.1.2 组建好植保专业化服务队。积极、引导农村能人开展就地统防或跨村跨镇作业服务, 服务于农民。

2.1.3 培训、持证上岗, 树立“江都植保连锁”店牌。

该市为民植保合作社负责组织弥雾机手社员培训工作, 重点就病虫防治、弥雾机使用和保养、涉农法律法规等进行培养, 对考试合格机手发放上岗证。根据市级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优选防治药剂, 实行技物联推联供, 让农民享受到药剂低价的实惠, 真正树立“江都植保连锁”店牌。

2.1.4 加强建设农药经营放心店和弥雾机好机手培养机制。

镇级农民经营放心店, 需从“三不三经营”入手, 即要求镇级农药经营店店主做到不经销非推广药、不卖违心药、不卖假冒伪劣药;进行守法、诚信、有效的经营[1]。弥雾机好机手培养机制建设, 需从“三高三不”入手, 即要求弥雾机好机手自身业务水平高、道德素质高、防治质量高, 明确要求机手不乱购药、不乱加价、不乱喷药[3]。相关部门在上述两方面建设中, 及时总结业绩, 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2.2 创新举措, 强化服务

2.2.1 全承包模式。

对粮食病虫害由专业队统一防治, 重点在部、省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和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根据病虫草发生趋势, 对作业田收取一定的承包费, 如水稻收取费用2 250元/hm2 (含化除药剂) , 合同约定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

2.2.2 植保专业队统一防治模式。

由农民合作组织组成不同模式的植保专业防治队, 带机带药、统一防治、分户收费。2.2.3“走村窜户”防治模式。机手个人带机带药或不带药走村窜户防治, 治完收费[3]。药费按批发价收, 油、机械、人工收费为120~150元/hm2 (水稻生长前期收费120元/hm2, 后期收150元/hm2) 。

2.2.4 村组供药, 机手到户防治模式。村组干部统一到镇植

保服务专业合作社购买防治药剂, 由机手分户防治, 收防治作业费120~150元/hm2, 费用由村、组集体支付[3]。

2.3 科学用药, 确保防效

全市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中采取了“五统一”的工作原则, 即:统一病虫测报、统一防治时间、统一供药、统一机械施药、统一调查防治效果, 确保防治作业队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完成防治任务。同时, 因地制宜, 根据病虫发生和季节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治方案, 坚持做到田间病虫基数达不到防治指标不用药、不到防治时间不用药, 采取“普治、兼治、挑治”等多种形式防治病虫, 既节省了农药成本, 减少农药污染, 又稳、准、狠地控制病虫危害, 确保病虫损失在3%以内。

3 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存在问题

3.1 植保社会化专业组织发育滞后, 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差

近年来, 江都市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依靠镇、村行政推动、科技示范户专业支撑开展运作, 很大程度上是行政行为和以示范为主体[4]。目前, 因青壮年劳力短缺、专业队机手队伍难稳定、组织盈利能力有限及从事行业苦、脏、险, 加之实施过程中有不完善之处, 全市尚未有一家真正独立运作的植保社会化专业组织。总体来看, 植保专业化组织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规模偏小, 社会化服务范围小, 发挥作用有限。

3.2 基层植保技术人员缺乏, 植保社会化服务难度较大

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 需要一批基层兼职植保员来落实防治专业技术, 而目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不健全, 农技服务人员短缺且存在新老交替断层, 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特别是村一级植保技术员几乎没有, 不利于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 基层事业单位经费严重缺乏, 农技干部忙于经营创收, 淡化了服务意识[5]。植保社会化服务难度较大, 从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 如病虫发生时间、生活习性, 使用农药的种类、防治方法等, 服务对象要求越来越高, 如产生药害、防治效果差而造成减产等纠纷问题,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病虫害种类发生变化快, 以上这些都给专业化、社会化防治增加了很大难度。

3.3 部分农民对植保社会化服务认识仍需一个过程

受小农意识、传统农业方式及经济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难以形成有效的组织形式, 市场尚需进一步培育, 应以多种形式通过一定时间循序渐进地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服务工作稳步、平衡发展。让农民接受统防统治这一社会化服务机制需要一个较长、渐进的过程。

4 植保社会化服务发展对策

4.1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镇、村要把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列为“三大合作”的对象, 进行重点扶持, 利用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机遇, 增设病虫草害的保险内容, 解决专业化防治的后顾之忧, 推动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基础上, 力求做到“三抓好, 三突破”。一是抓好服务组织建设, 在服务规模上求突破, 力争2年内实现村级植保专业队全覆盖, 3~4年基本实现大田主要农作物专业防治全覆盖。二是抓好示范方建设, 在辐射带动上求突破, 合理规划、科学布点, 力争2~3年实现30%~40%的村有病虫防治示范方。三是抓好制度建设, 在管理水平上求突破, 要在服务组织管理、服务流程、服务收费、服务质量、服务奖惩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 促进植保专业化工作的良性发展[6]。

4.2 建立目标责任制

各地应把建立和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列入农业考核为民办实事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 签订责任状, 明确目标、任务、要求。市政府要对各地组织建设及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 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和奖励, 对组织不力、行动迟缓的给予通报批评。

4.3 培植新型植保专业防治队伍

要加强行政引导, 使社会广泛参与, 积极扩大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队伍。延长植保专业化服务链, 以农药经营户、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综合服务大户、种田大户、粮食加工生产企业为主开办, 在自身服务范围内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培育潜在服务市场。鼓励中青年劳动力参与植保服务组织, 积极引导其开展专业化防治, 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4.4 抓好示范带动效应

以粮食高产创建为平台, 积极建设病虫防治示范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或农民, 致力于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积极推进粮食高产增效创建项目和病虫专业化防治样板区、展示区的结合, 扩大植保专业化服务的影响度。

4.5 促进可持续发展

涉农部门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对弥雾机手开展弥雾机使用与维修保养、病虫防治与安全用药、涉农法律法规等技术培训, 并实施田间实际操作考核, 由此发放上岗证书, 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在重大病虫防治前, 专业组织对弥雾机手开展病虫识别、防治技术培训, 进一步增强专业组织的服务能力。加强合作组织体系建设, 重点抓好村级组织的建设, 扩大“整村推进”服务面, 努力实现植保专业化服务的“三过渡、三拓展”[7]。“三过渡”:由病虫害代防代治向技术承包服务过渡, 由一家一户的代治向整村整组推进过渡, 由植保专项服务向统一育秧、统一栽插秧、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割等综合服务过渡。“三拓展”:防控对象由病虫防治向杂草、鼠害防控等拓展, 防控措施由单一的化学防控向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综合防控措施拓展, 防控领域由稻麦油病虫专业防治向其他粮食、经济作物的病虫草害的防治拓展[8]。总之,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服务组织技术优势, 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壮大、自我提高的能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摘要:介绍了江都市植保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推进措施,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发展对策, 以为推动该市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保,社会化服务,现状,问题,对策,江苏江都

参考文献

[1]欧高财, 郑和斌, 罗莉娅.关于建立新型植保社会化体系的几点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 2010 (6) :133-135.

[2]王学欣.植保机械专业防治调研报告[J].中国果菜, 2010 (7) :22-23.

[3]徐蕾, 李群, 康晓霞, 等.邗江区植保专业服务工作的摸索与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 2008 (8) :44-45, 22.

[4]郭金龙, 侍爱邦, 蔡长庚, 等.关于加强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213-214.

[5]付学艳, 宗丽.邹平县植保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213-214.

[6]李群, 徐蕾, 潘志文.创建植保社会化服务机制[J].江苏农村经济, 2009 (8) :50-51.

[7]王贵生, 阚清松, 肖红波.对构建乡村级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 2008, 28 (1) :44-45.

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都市型现代农业 生态服务价值 监测报告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2)04-72-03

一、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概念提出的背景

在北京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降低,农业的基础作用和重要功能渐渐被忽视。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中,明确了首都的城市功能定位,建设“宜居城市”成为首都的重要功能之一。“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明确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的功能从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2012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北京为实现2015年PM10和PM2.5浓度比2010年下降15% 、PM2.5浓度≤60微克每立方米的目标,提出大面积植树造林、增加水域面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等八项措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水资源的紧缺和耕地的减少成为北京生态环境建设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对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部署,划定了生态涵养发展区,通过对区县进行功能定位来保护北京的生态环境。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发展、转型让步于生态建设,需要客观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并以此作为建立相应生态补偿机制的依据,实现全市各功能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农业的价值也需要从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被重新评价。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概念

为了全面反映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客观评价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效监测北京生态和环境发展状况,我们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角度出发,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发展为思路,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支撑,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是指农业范畴所包含的所有资源和人类活动给人类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效益。

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包括三部分:直接经济价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的全部产品价值、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型服务活动的价值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特有的供水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指农业范畴内的所有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有的生态优势,在传统农业以外给人类所带来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与环境价值指农业范畴中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为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带来的、没有在现实经济价值中实现的效益。

三、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测算范围包括农田、森林、草地、湿地四大生态系统。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一级指标框架包括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和生态与环境价值3个部分,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6个。

(一)直接经济价值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的全部产品总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型服务活动的价值。

2.供水价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湿地供给的维持正常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水资源的价值。

(二)间接经济价值

1.文化旅游服务价值:是指依托农业独特的资源优势,给人们创造了舒适的旅游、休闲、科研、教育环境,并因此带动消费所产生的价值。

2.水电蓄能价值:是指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位能的水流至低位,将其中所含的位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功能,再利用水轮机作为原动机,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所产生的价值。

3.景观增值价值:在城市中,景观价值尤其是土地价值是由土地区位、交通状况、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其中由森林、湿地等农业资源直接影响所产生的增值就是景观增值价值。

(三)生态与环境价值

1.气候调节价值: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在生物生产中调节大气中氧气变化,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保证生命活动的基本气候条件,同时具有防风、增湿、调温等改善气候的功能。这里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调节气温、调节湿度的功能价值。

2.水源涵养价值:生态系统的存在可以大大增加土壤对降水的吸收,减少地面径流,尤其湿地生态系统还具有蓄水和补给地下水,维持区域水平衡的重要作用。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所产生的价值就是水源涵养价值。水源涵养价值包括调蓄地表水价值、补充地下水价值、拦截降水价值、涵蓄降水价值。

3.环境净化价值:生态系统的植物能够对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水污染起到净化作用。绿色植被在植物抗生范围内能通过吸收而减少空气中硫化物、氮化物、卤素以及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吸收土壤以及污水中的部分污染元素。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所产生的价值就是环境净化价值。环境净化价值包括降低粉尘价值、释放负氧离子价值、净化水质价值、吸收有害气体、减噪的价值、释放植物杀菌素价值、消解固体废弃物七个方面的价值。

4.生物多样性价值: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次。多种多样的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北京地区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土壤和湿地资源,为植物保育和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多样的环境。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的价值就是生物多样性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珍稀动物价值和植物保育价值。

5.防护与减灾价值:是指由于生态系统的存在,在减少风沙侵蚀、调蓄洪水过程、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防护与减灾价值包括洪水调蓄价值、农田防护价值、防风固沙价值。

6.土壤保持价值:由于生态系统的存在,植被和枯枝落叶层的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保护土壤减少侵蚀,保持土地生产力;并能保护海岸和河岸,防止湖泊、河流和水库的淤积,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所产生的价值就是土壤保持价值。土壤保持价值包括避免废弃土地价值、减少养分流失价值、减少泥沙淤积、滞留价值。

7.土壤形成价值:生态系统的植物根系从土壤吸收营养物质合成新的生物生产量,保存在植被中的这部分营养物质避免了养分受雨水淋洗的直接流失,而有机物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输送到土壤中而被生态系统重新利用,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在养分循环和累积过程中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特有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所产生的价值就是土壤形成价值。土壤形成价值包括植被养分累计价值和枯落物分解价值。

nlc202309032131

四、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测算方法

本体系将现有的统计制度和专业领域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分别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统计和测算。

(一)直接经济价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采用北京郊区统计制度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相应计算方法。供水价值采用水资源管理部门发布的地表水供水量和测算得到的地表水中水产生量,结合价格管理部门发布的综合水价和再生水价计算得到。

(二)间接经济价值

采用北京统计报表制度中的旅游等专业统计方法和部门统计数据,结合调查得到水景观因子等参数计算文化旅游服务价值;依据部门统计中的水力发电量和电价得到水电蓄能价值;结合北京市土地基准地价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核算景观增值价值。

(三)生态与环境价值

农业生态与环境价值以统计数据、部门数据和研究机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统计遥感测量,采用被专家普遍认可和使用的方法将无形的、无市场价值的农业生态与环境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可计算的价值。具体测算方法主要包括市场价格法、替代工程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和支付意愿法等。

五、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结果

据测算,2010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贴现价值为875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年产出价值为30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3.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构成中,直接经济价值为348.83亿元,占总价值的11.4%,比上年增长4.1%。

间接经济价值为1002.75亿元,占总价值的32.7%,比上年增长7.2%。

生态与环境价值为1714.78亿元,占总价值的55.9%,比上年增长0.6%。

2010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比上年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生态与环境价值分别拉动总价值增长0.5个、2.3个和0.3个百分点。

12项二级指标中,生物多样性价值、景观增值价值、气候调节价值和文化旅游服务价值分别占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的20.7%、18.5%、18.4%和14.1%,分别比上年增长0.4个、2.6个、1.2个和13.9个百分点。

除水电蓄能价值和环境净化价值比上年略有下降外,其余10项指标均呈增长趋势。2010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3.3%,带动文化旅游服务价值比上年增长13.9%,增长量占总增长量的58%,拉动总价值增长1.8个百分点。景观增值价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气候调节价值增量分别占总增长量的15.9%、14.3%和7.1%,分别拉动总价值量增长0.5个、0.4个和0.2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06年北京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北京市统计应用研究所,北京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体系项目报告书,2008。

[3]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生态学报,19(5):607-613。

现代服务业公司调研报告 篇4

一、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手抓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

要按照“调整结构、提升水平、突出特色、优化发展”的总要求,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行电子商务、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积极推广网络技术、供应链等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发展专业经营、健全服务网络,将大型批发市场改造成集贸易、信息、技术、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具有广州传统特色和优势的零售、餐饮、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二、生产型服务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头戏

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的潜力和空间都很大。要注重发挥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研发等生产型服务业对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业将一般加工环节有序转移出去,把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做强,形成现代产业链,促进制造业高端发展。要大力推动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环境监测等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为提高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要积极推广第三方物流,建设信息化大型物流枢纽、要素市场、交易平台和采购中心,完善快捷综合运输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制造业物流加快实现社会化、现代化。要高度重视在工业领域发展信息服务业,发展电子商务,壮大软件产业,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注重发展中小金融和风险投资,增强金融对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服务功能。要积极发展和规范法律、咨询、会计、审计、评估、会展、广告等行业,形成支撑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服务体系。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服务行业促进工业化进程

人类发展已从工业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当物质产品的短缺基本消除后,经济增长必然更多地依靠服务业带动,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有一种观念认为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时候,发展重点应是工业而不是服务业,这样认为是片面的。不善于认识客观规律,不善于把握发展大势,不善于顺应时代潮流,不能够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就有可能错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机遇,甚至延缓现代化的步伐。服务业和工业不是对立的,强调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决不是放弃工业,而是要促进传统工业的高端发展。因为推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集约化、高端化发展,取决于科技、信息、金融、商务、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支持和配套水平。应当看到,大力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提高服务业经济发展动力

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方案 篇5

关 于 德 城 区

发展现代服务业情况调研的实施方案

为了在区第二次常委会上审议好区政府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情况的报告,特进行本次调研活动。调研拟采取听取有关单位书面汇报和对服务业企业现场调研及座谈等方式,了解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关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我们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向常委会提出一份比较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为常委会审查好政府的有关工作报告,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具体安排如下:

一、调研时间:2012年4月23日

下午3:00从德城区区委综合楼集合准时出发

3:15 到达第一个调研点银座商城;

3:45 到达第二个调研点国际商贸城;4:15 到达第三个调研点运达物流园;

4:45 到达第四个调研点天虹广场,并在此

调研点进行座谈;

6:00 调研结束。

二、参加人员:

魏皎然张杰王海滨朱国强

尹世凯孙瑞生高银平

三、考察的具体内容:

1、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工作思路、经验做法、取得 的成效;

2、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现状、规划,制定规划的依据,政府是如何围绕规划进行工作的;

3、在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好政府规划和市场调节关系、确保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健康发展的;

4、我区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发展中需要处理好那些关系,工作中有那些经验和教训;

5、企业在发展中有什么问题,希望政府做什么;

6、有关部门和企业希望人大就监督和支持政府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做那些工作,人大代表在发展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工作中能够如何发挥作用,欢迎有关部门和企业提出宝贵意见。

四、有关事宜:

1、区商务局就以上有关内容准备一份书面汇报,调研 时交调研组;

2、区商务局负责三个调研点的确定和联系;

3、区人大财经工委制定考察的实施方案和做好考察 前的准备工作,并负责起草调研报告;

4、调研组的具体服务工作由孙瑞生负责。

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篇6

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本项目投资主体为江苏天目湖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是在江苏最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十思园的基础上,顺应当代文化产业大发展和提升企业能级的需要,经过充分酝酿和调研,高起点科学规划、高品质营建空间的趋势成立的集生态、休闲、文化于一身的产业园区。公司地处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西南侧,苏皖交界处,江苏省境内3万亩,安徽省境内2万亩,土地性质为集体土地。江苏天目湖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是沈祖富及沈亮为建设本项目于2010年新建设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2000万元。天目湖十思园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园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依托苏皖交界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地域文化特征,打造一流品质山水生态,建构一流品质景区业态,创意一流品质地域文态,建成长三角都市圈内一流的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园。该项目已列入2011年江苏省重点项目。

目前,江苏天目湖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已形成休闲观光和地域文化体验的旅游优势基础。十思文化农庄,投入资金9000万元,园林式建筑,曲径长廊,水上赏景,远眺茶园,品读传统精美诗画,品尝珍贵白茶,品味苏皖农家饭菜,为游客提供一个乡村田园式文化空间;千亩茶海观光,群山松林听涛,山涧池潭赏景,古村文化追寻等景点建设;景区木质观光游步道和观光车行道体系建设;每年举办农节赛事等,集聚了人气,扩大的影响,提升了收益。201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超亿元,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0年2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临视察。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江苏省省长罗志军等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十思园建设。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市长王伟成多次深入十思园指导产业开发工作。为了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园—天目湖十思园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时创办“中华感恩节”和“华夏游子节”,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创造华夏文化遗产,2009年,公司邀请全国多家著名策划和规划单位来设计文化旅游方案,以优质山水生态自然资源为旗舰载体,着力建构“十思感恩”文化旅游旗舰品牌。

一、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天目湖十思园生态休闲文化创业园项目拟选址于天目湖镇三胜村竹塘,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2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酒店商务区、会展交易区、教育培训区、一村一品展销区、生态科技产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服务区、新农村示范区以及4A级旅游区。计划预计总投资50亿元,一期投资13亿元,其中前期在2011年计划投资6.5亿元用于下列3个项目的建设:

1、建设园区道路、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

基础建设方面一期前期总投资3亿元,其中园区是花巨资取得当地农民的合法土地,建筑设施搭建规范,路网设置科学,交通便捷,道路通畅,镇级道路社平公路紧靠园区,东麻路横穿园区而过,路标、路灯、说明牌、停车场一应俱全,相应的消防、安防、救护等设备完好有效。对园区内的沟、渠、林、路已实施综合治理,修筑机耕道路20多公里,黑色化道路9.5公里,开挖沟渠20多公里,已新建塘坝20多座,下一步还将要新增建景区道路、水电网管、桥梁涵洞及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特别兴建二个大型水库,截水面积8880亩,库容286万立方米。园区在开发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在坡顶和坡底保留原始植被覆盖的形式,同时进行大面积的绿化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原状;在投入化肥、农药等使用方面,严格按照有机标准执行,所有投入品均为通过有机认证的生物源、矿物源药品,有效减少了传统农业的投入品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餐饮方面,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和油烟净化装置,环境卫生设施达标,建园以来没有发生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如通讯、网络、机电、游览、娱乐等完好,运行正常,从无安全隐患。

2、启动建设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为了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文化景区—天目湖十思园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时创办“中华感恩节”和“华夏游子节”,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创造华夏文化遗产,公司邀请全国多家著名策划和规划单位来设计文化建设方案,斥资25000万元以优质山水生态自然资源为旗舰载体,着力建构“十思感恩”文化旅游旗舰品牌。公司以14大工程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旗舰基地。主要包括:

(1)“十思”感恩文化广场;(2)“三鼎甲”教化文化景观;(3)“三胜”文化景观;

(4)民间祭天求雨敬天文化表演;(5)焦尾琴博物馆;

(6)“十思”物种生态保护展陈;(7)“十思”采摘文化节;(8)凤凰台;(9)龙跃潭;

(10)伍员山遗址上复建千年伍员祠和千年龙王庙;(11)“十思”精英充电会所;(12)十思文化农庄;(13)采风观光游步道;(14)生态文化景观车道。

3、建设新农村示范小区及综合服务设施

该建设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66000平方米,已纳入园区的整体规划中,我们将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本土文化及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融入整个产业园乃至全市农业旅游之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站在创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的高度来构想,聘请了国内一流的建筑和园林设计师来规划、设计,尽量保持当地的地域特征,根据村的风貌特点、历史文化传承,从中提炼出本地村落文化的精华,建成貌似原地民居村舍风格而又新颖别致且环境优美、生活设施更趋合理的新农村。在改造和建设中,坚持集中、节约和特殊三项原则,分布实施,整体推进。初步构想为:首先把园区内和周围的三胜竹塘村、兰庄、竹墩村、大坝埂、新村村、西塘村、山边村、毛竹园村等八个村归并成为一个“十思园农民安居新农村”,然后根据大坝埂等村紧邻国家4A级景区天目湖的优势将其建成“渔村”,新村村保留“老村”特色,山边村、毛竹园村改造成“山村”风貌,西塘村保留“旧村”特色,通过对其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达到花少量的钱,使农村面貌大“变脸”的目标。

三、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以后,根据溧阳2009年旅游接待人数700多万人次;本项目建成后联动中变旅游景点,前期按旅游总人数的30%计,门票60元/人。另外项目中会展中心、休闲小镇、企业会所、专家楼、温泉会所、餐饮服务中心办公楼、品牌中心、产业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等可以带来额外收益,本项目预计营业收入23624万元(不含税)。

项目计算期总成本费用10322万元,其中:可变成本580.2万元,固定成本9742.2万元,计算期经营成本4017.3万元。

本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出租,营业收入征收营业税,增值税为零。正常年营业税金附加为1323万元,所得税额为2995万元。

项目计算期利润总额为11980万元,净利润为8985万元。

2、社会效益

园区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占职工总数在60%以上,为周边地区农民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500多个,季节性岗位2000余个,2010年支付劳务工资达800余万元,使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

农业园的“一村一品”之路使农民脱离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方式,转化了农村大批剩余劳力,投身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的现代农业大生产。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家边田头就可达万元以上的收入,村民还可以拿到生态园长期租用的土地经营租金,最多的一户村民一次性租金收入30多万元。

园区还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和经营旅游业,带动当地三胜村、新村村、竹墩村、中西村、山边村、毛竹园村6个行政村农民创业致富,让就连毗邻的安徽省下吴村的数十名劳力也成为园内的产业工人,周边的村民快速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两省和谐社会的小康发展!

四、建设背景及政策方向

1、长三角文化旅游发展大背景 溧阳地处长三角都市圈的几何中心,近年来,溧阳旅游业快速递增,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4%和11.9%。十思园文化旅游区紧依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天目湖的西畔,具有山水田园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域人文风情景观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不仅是当今旅游业的重要资源,而且是当今旅游人气的重要趋势。溧阳乃至长三角都市圈良好的旅游发展前景,正成为该景区规划建设的充分条件和市场空间。

2、文化旅游资源独异的可持续性

地域生态与地域文化共存同享的结构,形成了旅游资源难以复制的独特性,生态资源日趋优质,感恩文化日益彰显,独特性和差异性放大了市场效应,作为天目湖大旅游的延伸和提升,具有生态山水田园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域人文风情景观条件,不仅率先在苏南地区将生态农业资源转化为农旅经济运作行为,而且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可持续性发展潜力巨大,后劲足,前景广。必将是其成长发展的空间。104国道、宁杭高速公路和宁杭城际高铁形成了优势交通走廊。随着时间的进程,景区内的生态资源日趋优质,中长期文化旅游景观科学规划将按序逐步建设,游客的吸引和市场的趋势将日益凸显。

3、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鼓励“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也把文化旅游业列为发展重点行业之一。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要求,对加快推进溧阳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江苏天目湖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

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篇7

(一) 国内外知名航运组织集聚效应显现

2014年, 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亚太中心、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海损理算中心、亚洲船级社协会中韩联合秘书等知名航运组织相继落户上海, 使上海在国际航运界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逐渐显现。

(二) 航运融资服务不断完善

2014年, 上海银行业的授信领域覆盖水上运输、港口、航运物流及仓储、船舶制造等4个航运子行业, 在沪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对航运等相关企业的融资总额达到1 000多亿元人民币。

(三) 航运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拓展

上海共有47家财产保险公司从事航运保险直保业务。2014年, 上海船舶险和货运保费收入40﹒2亿元, 占全国保费收入的26﹒7%, 其中, 船舶险全国占比43﹒6%。国际保赔保险巨头美国保赔协会正式落户浦东。

(四) 船舶交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014年, 上海航运交易所完成船舶交易172艘次, 船舶交易总值18﹒3亿元。交易品种由较为单一的散杂货船、集装箱船、油船等, 扩展到冷藏船、挖泥船、工作船、液化气船等特种船型, 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的推出, 使国内船舶交易及相关信息更加及时便捷。

(五) 海事审判实力不断提升

2014年, 上海海事法院受理各类海事海商案件2 723件, 结案2 739件。海事仲裁业务量快速提升。2014年, 上海海事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99起, 争议金额14﹒37亿元, 占全国总量80%以上。

(六) 航运信息咨询力量不断壮大

上海已汇集一批行业领先的航运研究咨询机构。除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等本土机构外, 外资机构主要包括亚洲佳信有限公司、上海辛普森航运咨询有限公司等, 咨询业务覆盖航运市场分析、行业发展咨询、海事技术研发、航运信息服务等方面。

(七) 航运经纪人准入制度步入常态化运作

2011~2014年间国际航运经纪业准入制度不断完善, 上海已成为全国航运经纪的重心所在, 业务成交量占全国总量70%以上。

(八) 船舶管理不断规范

国内首家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上海润元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于2014年落户洋山以来, 已有7家外资企业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截至2014年底, 上海共有船舶管理公司104家, 其中外资船舶管理公司20家。

二、邮轮服务业

(一) 行业现状

1. 业务发展概况

2014年上海邮轮旅游市场兴旺, 主要指标创历史新高, 母港规模首次超过新加坡跃居亚太首位。全年上海靠泊邮轮269艘次, 同比增长35﹒2%;旅客吞吐量121﹒52万人次, 同比增长60﹒6%, 占全国邮轮市场份额高达71﹒9%, 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 始发港邮轮靠泊240艘次, 同比增长42﹒9%, 占全港靠泊艘次89﹒2%;旅客吞吐量115﹒11万人次, 同比增长64﹒9%, 占全港邮轮旅客吞吐量94﹒7%。挂靠港邮轮靠泊29艘次, 同比下降6﹒5%;旅客吞吐量6﹒41万人次, 同比增长9﹒2%。短期内以出境游为主的局面难以改变。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全年靠泊邮轮214艘次, 同比增长67﹒2%, 占全港邮轮靠泊艘次的79﹒6%;旅客吞吐量109﹒89万人次, 同比增长75﹒6%, 占全港邮轮旅客吞吐量90.4%。其中, 始发港邮轮靠泊203艘次, 同比增长66.4%;旅客吞吐量105.35万人次, 同比增长76.0%, 由“维多利亚号”、“大西洋号”、“蓝宝石公主号”、“海洋水手号”、“海洋航行者号”执行。挂靠港邮轮靠泊11艘次, 同比增长83.3%;旅客吞吐量4.54万人次, 同比增长67%。

2. 基础设施建设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二期已开工建设, 计划于2016年年底建成使用。二期工程分别向上游延伸380米, 向下游延伸446米, 新增2个大型邮轮泊位和2座客运大楼。建成后, 码头总长1 600米, 宽度82米, 可同时停靠2艘10万吨级和2艘20万吨级豪华邮轮, 年停靠900多个邮轮航次。

(二) 面临问题

1. 邮轮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效应尚未体现

邮轮船供海关清关时间较长;检验检疫部门对于需求量较大的部分肉类、奶类产品, 不在允许的进口产品清单范围内, 造成上海母港邮轮主要由韩国集中中转供应。而对本地采购的物品定性为非贸易类物品, 不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

亚洲邮轮修理主要集中在新加坡。上海修理成本较高, 高级邮轮修理人才缺口较大, 不具备竞争优势。

2. 本土邮轮公司亟需培育

由于受到造船技术、管理水平、人才、购买和建造邮轮成本 (购买邮轮进口税和增值税超过船价四分之一) 、经营风险等因素的制约, 上海邮轮母港市场主要依赖外籍邮轮公司和邮轮, 导致邮轮母港发展对外籍邮轮公司依存度高, 缺乏话语权。海航旅业、渤海轮渡、携程等邮轮公司虽试水国内邮轮市场, 但受前期投入巨大等因素影响, “海娜号”、“中华泰山号”短期内难以盈利, 形成规模将经历漫长的成长周期。

3. 邮轮港口的联动安全应急系统有待完善

对于人流高度密集的邮轮港口而言, 及时化解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形势严峻。上海缺乏系统的立体联动的安全应急机制。

4. 客源市场国际化程度不高

2014年,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旅客吞吐量中国内地旅客占92.2%, 港澳台占1%, 外籍旅客占6.8%, 且大部分外籍游客并不是乘飞机专程过来乘坐邮轮。主要原因是上海母港的航线是以日韩等近洋航线为主, 航线单一。同时, 上海周边的旅游资源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度有限, 使得上海邮轮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三) 主要措施

1. 争取海关、商检和检验检疫部门支持, 突破进口食品保税船供制约, 缩短检验放行时间, 实现邮轮物资按需集散、分批进出。将邮轮船舶申报和进口食品保税供应的申报, 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试点项目。实现港航、海事、海关、国检、边检等部门的监管信息互联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合作机制, 优化口岸环境。

2. 放宽外商在境内投资邮轮运输的股比限制, 允许超过49%, 鼓励设立中外合资或独资邮轮公司;允许外商设立独资邮轮船舶管理公司。充分利用自贸区金融改革开放政策, 借力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创新等, 设立自由账号, 境外低成本融资, 偿还邮轮码头和购买邮轮贷款;为国外邮轮公司客票结汇提供便利;加大金融和保险对本土邮轮公司发展邮轮融资租赁业务的支持;通过负面清单, 突破中资船公司有1艘自有船舶才可以租船的限制, 鼓励本土邮轮公司租赁经营邮轮。

3. 建议由旅游局担任处置邮轮突发事件 (如霸船) 的牵头部门;加强邮轮和现有应急机制 (如海上搜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 的对接。

4. 将机场72小时免签政策延伸至邮轮港口, 打造“飞机+邮轮”的国际化产业发展模式, 简化游客通关手续, 实现口岸一次通关, 吸引欧美等国游客来沪进行邮轮旅游。

三、快递业

(一) 行业现状

1. 业务概况

2014年, 上海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亿件, 同比增长35.1%, 约占全国快递业务量的9.2%, 首次实现月均业务量超亿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61﹒3亿元, 同比增长40﹒3%, 约占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的17﹒7%, 日均收入达亿元。快递业务收入占整个邮政业务收入的比重较去年上升了4﹒7个百分点, 达到88% (表1) 。

2014年, 上海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全国排名继续位列第四和第二位。民营快递超速发展, 业务量占比88%, 业务收入占比83﹒%。总部经济效应日益强化。全市现有24家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总部, 约占全国快递品牌总数的70%, 总部收入贡献值达50%。全市邮政业收入在全国邮政业、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为12﹒8%、1﹒7%、2﹒7%, 为上海贡献了30多亿的税收。

2. 政府服务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 制定了2014~2020年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到2020年, 上海将实现城乡邮政、快递服务均等化。全市打造出1~2家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3~4家年业务收入超五百亿元的快递总部企业;全行业年收入占上海GDP 5%以上, 力争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以及国际快递高端聚集地。

按照总体发展战略, 市邮政管理局将2014年确定为“基准建设年”, 重点推进战略规划基准的谋定、法律规范基准的落地、政策帮扶基准的确立、服务安全基准的执行、聚合平台基准的构建、行政管理基准的完善等“六大基准”的落实。

同时, 将“上海市邮政专项规划”作为2014~2040年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28个专项规划之一, “快递行业发展相关要求”也已列入“上海市物流货运发展规划”中。

2014年, 上海邮政行业实现了多项政策的突破落地, 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①将邮政业纳入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申报范围;②将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上海市综治工作考评体系;③将快递服务纳入政府采购项目;④颁布实施快递经营场所安全技术防范的上海市地方标准;⑤将快递业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应用, 纳入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申报范围和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范畴;⑥将快递指标纳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指标体系、上海市综合货运指标体系和上海市楼宇经济评价指标体系;⑦首次公布上海快递车辆专用标识, 集中采购欧IV排放快递车辆693辆, 实现快递车辆凭标识进入限制通行区域。

数据来源:上海市邮政局

(二) 面临问题

一是快递业延续着国有“官僚制”、民营“家族制”的弊端, 总部企业实力不强、功能不全、能级不高、危情意识不足, 战略定位、运作模式、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供应链供给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均有很大差距,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竞争紧迫感;二是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三是末端派送车辆没有统一标准和车型, 派送环节商业模式不成熟;四是中心城区场地租金和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停车难、派送难等问题日益凸显, 导致快递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 主要措施

一是提升政府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建设上海市邮政业安全监管、公共服务和基础管理“三大”信息化系统。对12305邮政业申诉服务热线进行扩容、扩能, 将其建设成为具有申诉服务、网格化管理、短号码客户受理、统计调查等功能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加大“青浦全国快递行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力度, 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快递行业转型发展示范经验。

二是将快递企业纳入上海中小企业职工培训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的邮政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三是积极开展快递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建设上海市邮政业安全监管中心。统筹社会资源, 构建第三方评估机制, 对邮政业安全与服务水平进行评估, 提供年度性评估报告。开展上海市邮政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

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篇8

杨桥分理处:精准发力在储源上求突破

“银行饭不好吃,现在银行的服务想不到做得这么细心,以后我家里的钱肯定都存到农商行。”这几乎是每位拆迁户在杨桥分理处办完业务后的共同心声。

杨桥分理处地处偏僻,储源少,但该分理处的存款却涨势喜人。截止到4月26日,该分理处的存款突破了21360. 54亿元,比年初上升3746. 2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42. 25万元。

该分理处坚持“留住现有客户,拓展新增客户、挖掘潜在客户”的存款工作思路,巧借海昌疏港大道拆迁契机,积极走访,细心维护,打响了存款攻坚战。一是早走访,巧维护,赢得客户信任。对于前进村、其秀村的30户拆迁户,该分理处下足了功夫。早在2014年7月,政府拆迁工作组进户商谈拆迁时,该分理处主任王太忠就随工作组逐户走访,帮助协调拆迁事宜,获得拆迁户的第一手资料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二是跑起来,全流程,细心服务客户。今年4月份,拆迁款开始发放,杨桥分理处更是喜忧参半,“喜”是机会来了,“忧”是镇拆迁办只在大桥建行开户,拆迁款只能打到各户在建行的卡上,且发放批次多,每次只能发放2户且金额在200万元以内。经过前期的努力,该分理处请拆迁公司提前一天告知本次发放的拆迁户信息,当晚与拆迁户联系,约好时间,第二天开车接客户。客户家一拆迁公司一财政所一建行一泰州口岸建行一分理处一客户家,7个站点,全程“专车接送”,并补贴客户50元转账手续费,让客户在这里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服务。三是沉下心,多交流,挖掘客户潜力。对于现有客户,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该分理处同时向他们宣传我行的贷款、电子银行业务,介绍客户去嘶马支行办理业务,让客户的资金在我行体内循环运行。

分理处无信贷、无对公、没有什么可以吸引顾客的抓手,唯有尽心尽责,以情感人,才能真正留着客户,让客户为银行“发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再贫瘠的土地,只要精心耕作总会有收获。

高汉支行:另辟蹊径在需求上求拓展

高汉支行所在区域企业极少,民营经济很不发达,但辖区内在外经营户较多。这些经营户主要从事建筑,或与建筑配套项目,如:装潢、建材、外墙保温等。经过多年的积累,这些客户都已有一定的积蓄,但是他们的资金也多存放在经营所在地的银行。在走访中,该行了解到这些在外经营户中有不少人想得到家乡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但因在本地无经营业绩,且在家乡金融机构无任何资金流水,因而一直未与家乡的农商行有过往来。

针对现状,该支行利用节假日在外经济能人返乡之际,将电子银行产品推荐给此类客户,“手把手”教他们使用,并向他们宣传我行电子银行的优惠政策。

同时,大力支持在外经济能人在我行结算在外流动资金。通过我行的手机银行将工程款等汇给下游客户;如果需要取现,再通过手机银行将我行卡中资金转入当地的银行卡中后进行取现。对于达到一定流水规模的人,该支行将给予相应额度的信贷支持。

2015年以来,高汉支行电子银行项目考核一直是满分,且有一定的加分。另外,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其贷款户的日均存贷比一直在2096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撬开了在外经济能人的电子银行“蓝海”。

黄思分理处:服务蜕变在柜台上获赞誉

“农商行服务效率真高,几分钟就搞定了,一点都不影响我等车,给农商行点个赞!”家住黄思,在小纪上班的小田笑呵呵地说道。黄思分理处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其柜面服务可以说是全行标杆,受到了周围百姓的一致赞许。

“共同磨刀”,打造高效业务团队。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优质服务的保障;熟练的业务技能是高效服务的前提。该分理处一直致力于提升柜员基本技能,每天都集中20分钟的时间进行“技能磨刀”,10分钟的时间进行“知识充电”,共同学习,集中讨论,不断提升柜员综合业务素质。

“分享快乐”,营造和谐服务氛围。每天业务办理结束后,该分理处都会抽10分钟时间让员工进行“三自问”交流,即我为客户做了些什么?今天服务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工作做得不够好?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互相交流,让服务工作一天比一天有所提升,让每位员工都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一天的工作。对于不同的客户,该分理处采取不同的语言沟通方式,老年客户,耐心指导业务;中年客户,推荐理财产品;青年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让客户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换位思考”,赢得客户长期信任。为切实提高业务的办理效率,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在柜面服务中,该分理处提倡换位思考,将客户的时间看成自己的时间,客户的事情看成自己的事情。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切实提升了服务效率,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邵伯支行:守住阵地在宣传上造氛围

为切实做好宣传工作,邵伯支行立足当地实情,着力开发宣传资源,坚守“三个阵地”,有效扩大市场宣传效果,为该支行的业务经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是坚守“营业厅”。该行自制农商行利率上浮3096的大型海报张贴在营业厅墙体外,让客户一眼就能看到我行的优势。同时,该支行自行定制集我行各项产品优势于一体的宣传单,在大街小巷进行散发,让客户“一单在手,优势全知”。

二是强化“村村通”。该支行借助16个村村通网点,充分发挥村村通店主的各种资源和优势,立足村村通服务点开办的小额存取款、转账等业务功能开展宣传。同时,定期对村村通的店主进行金融知识培训,让村村通的店主成为该支行的“专职宣传员”。

上一篇:研究生运动会发言稿下一篇:描写四季的小学作文: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