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传》的读书笔记
修士的生活,刻板乏味,又受清规戒律的束缚,这使拉伯雷非常反感。他开始学习希腊文,通过希腊文了解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化。当时,修道院反对学习古代文化,认为学习希腊文是追求异端学说,所以修道院搜走了拉伯雷的所有书籍。拉伯雷愤怒之下换了一个修道院。
在新修道院里,他幸运地遇上一个也喜欢古代文化的主持人,加上他们又是老相识,拉伯雷终于可以自由地研究古代文化了。后来,拉伯雷跟随大主教出使罗马,游览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意大利,访问了许多名人和古迹,学习了宗教、哲学、数学、音韵、法律、考古、天文等许多知识,终于成了一个博学的人。
1530年,拉伯雷进大学攻读医学,这时他已36岁了,但他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学士学位,当上了医师。1535年,他又到巴黎学医,不久又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537年,他还勇敢地解剖了一具被绞死的囚犯的尸体。这种追求科学的举动,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因为这会触怒天主教会。
拉伯雷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的长篇巨作《巨人传〉。1532年,《巨人传》第一部出版,一年后又出版了第二部,署名是那西埃。书出版后,受到了城市资产阶级和社会下层人民的热烈欢迎,但又受到了教会和贵族的极端仇视,并被法院宣布为禁止阅读的书。
1545年在国王的特许发行证的保护下,拉伯雷以真实名姓出版了《巨人传》的第三部。但国王不久死去,小说又被列为禁止阅读的书,出版商被烧死,拉伯雷被迫外逃。直至1550年才获准回到法国。
回国后,拉伯雷担任了宗教职务,业余时间为穷人治病。后又去学校教书。在学校教书期间,他完成了《巨人传》的第四、第五部。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经历了的时间。《巨人传》出版后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售数额超过了《圣经》九年销售数的总和。一千多年来,它用各种文字出了200多个版本!在我国就有好多个版本。
《巨人传》揭露了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资产阶级这个性解放的追求。在拉伯雷的理想社会里,人性是善良的,人民是纯朴的,他的理想的行为准则就是:“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在读拉伯雷的《巨人传》时,人人可以快意地笑,爽朗地笑,尽情地笑,这就是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笑匠”的原因。
关键词:巨人传,教育观,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发轫于13世纪的意大利, “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后” ([2]:P37) 。14世纪末, 意大利“人文主义之父”弗朗齐斯科·彼得拉克 (Petrarque, 1304—1374) 的作品在法国已有很大影响。1515年,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 (FrancoisⅠ, 1494—1547) 登基, “宣布自己是科学、文艺和人文主义的保护人” ([3]:P10) , 他发动了对意大利的战争, 掠夺了大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和书籍, 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在法国的传播。15世纪末, 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酝酿, 直到16世纪才发生。虽然, “法国在文艺复兴的潮流中, 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但是后来者居上” ([4]:P14) , 这集中体现在法国文学方面, 因为16世纪的法国文学不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组成部分, 且在发法兰西文学史上也是“真正辉煌的第一章” ([1]:P71) , 而拉伯雷的《巨人传》又是出现在16世纪上半叶的一个“文学史上的空前奇迹” ([1]:P70) 。与此同时, 拉伯雷在《巨人传》中的教育观所反映出来的人文主义思想更是引人注目。
一、个性自由与人的自由意志
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 依然受着来自封建保守势力强大的负面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深深地占据了教育领域。比如, 从英国占领巴黎大学时期的教育屈从王权, 到路易十二 (LouisⅩⅡ, 1462—1515) 于1499年禁止大学罢课等措施, 都使法国的教育遭受“致命的一击” ([7]:P251) 。法国当时以经院主义和经院哲学为主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正如巨人庞大固埃的名字一样, 令人“十分窒息”, 这使得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言人的拉伯雷通过《巨人传》表达出了以“自由 (Freedom) ”为典型特征的教育思想。
在《巨人传》中, 高康大的父亲——巨人国国王高朗古杰, 是一个“善良的好人” ([6]:P6) , 他生活在一个和当时法国现实社会完全迥异的自由国度之中。而他的儿子高康大一出生就浸淫在一个自由的家庭教育的环境之中。在高康大三岁到五岁的时候, 由于完全尊重了他孩童的本性, 他显得机灵而聪慧, 显示出了一定的天赋。但是, 高朗古杰却认为只有通过名师教育才能使高康大成长为一个前途无量的巨人。于是, 曾经自由自在的高康大在诡辩学博士赫鲁费的教育下, 熟背字母, 苦记拉丁文文法等。后来, 高朗古杰又请来了一位叫做乔布兰的教授继续教育高康大。结果高康大完全变成一个呆头呆脑的笨蛋。此时的高朗古杰非常懊恼, 恰巧一位邻国的总督帮助了他。用这位总督的话说, 就是“与其花时间读那些垃圾, 还不如什么都不读” ([6]:P26) 。
高康大在经院教育下显示出来的愚笨呆滞和爱德蒙的聪颖智慧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于是提倡个性自由, 拒绝经院教育的理念呼之欲出。
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 (Michel Eyquem de Montigne) 曾经说过, “每个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 ([2]) :P40) 。反映在教育中, 这种说法是个性自由的一种表达, 正如高康大的受教育经历一样。同时, 反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我们也可以发现, 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所倡导的以“自由”为特征的教育思想, 其实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下的人的自由意志的直接体现。
二、理性至上与人的感情力量
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落实到对人的个体认知之上, 虽然推崇人的感性经验, 但是对于人的理性思维同样看重。
《巨人传》中主张个性自由, 要求尊崇人的自由意志, 但是, 教育中所提倡的个性自由是面对经院教育时的一种反抗。而人文教育则不同。人文教育在尊重人的个性自由之外, 更加注重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认知力。
高朗古杰在总督的推荐下聘请了爱德蒙的老师波诺克拉来教育高康大, 并建议他们前往巴黎, 去看看巴黎的青年们正在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波诺克拉在和高康大的相处之中, 逐渐发现高康大之前的生活过于放任, 且读的许多书不仅缺乏益处, 而且容易使人变得愚笨。于是, 波诺克拉逐步对高康大的教育进行调整。比如, 安排他四点起床朗诵《圣经》, 梳洗完毕之后, 接着读三个钟头的书。读的是有关人生的实际知识。另外波诺克拉在餐桌上教高康大辨识各种食物的性能、公用和烹饪方法, 等等, 让他在吃饭的时候学到了食品营养学的课。
波诺克拉的人文教育表面上是在纠正高康大的缺点和引导他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实际上则是一种培养理性的方法。作为老师的波诺克拉很早就观察到高康大不良的生活作风和无节制的饮食习惯, 但是, 波诺克拉并没有急着指出他的不对, 而是有耐心地问他原因。在知道原因之后, 波诺克拉才逐步的采取措施。高康大在老师的教育下, 养成了比较好的生活作风和饮食习惯。于是, 高康大在人文主义的教育下, 具有了理性认识世界的头脑, 正如他自己所说“最荒谬的就是不听从理性与智能, 却让钟声来支配自己” ([6]:P93) 。
高康大的逐渐形成的理性思维和认知力, 让他能够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和外在的世界。而在文艺复兴时期, 这种理性的认知力不仅是教育上所追求的, 还是人们判断人的一种必要的价值尺度。
蒙田在《论儿童教育》 (1—26) 中说, “他不仅仅是一个灵魂, 也不仅仅使一个接受调教的身体, 他是一个人。不能将两者分开” ([4]:P25) 。从某种层面而言, 波诺克拉在教育高康大时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就与蒙田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这种教育理念正是以尊重高康大的尊严和感情力量为起始点, 而这一点, 可以使被教育者用理性的思维反对蒙昧主义, 也使他的个人的情感地得到了保护和发挥。因此, 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看, 这种理性至上的教育理念, 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 尊重个人的感情力量的再现。
三、创新思想与人的优越性
文化历史学家布克哈特 (Jacob Christoph Burckhardt, 1818——1897) 曾指出, 在文艺复兴时期, “人成了精神的个体, 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 ([9]:P49) , 如果说, 前者是个性觉醒的体现, 那么后者就是人理智的觉醒。而《巨人传》中体现出的创新思维, 一方面很好地反映了人作为个体的理智觉醒, 同时也反映出人在具有理智的基础上所具有的创新思想的能力。
高康大在具备理性的思维之后, 就开始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活动。比如, 高康大在把皮克洛三世 (Picrochole) 打败之后, 应约翰修士要求, 高康大奖励给他整个特来美 (Theleme) 区。于是两个人开始兴致勃勃的讨论新修道院的理念。高康大首先提出了新想法, “建立新的修道院, 第一件事就是不能砌围墙” ([6]:P91) , 这座修道院男女开放, 唯一的院规是:“依愿行事 (Do what thou wilt) ” ([6]:P93) 。后来特来美修道院来了许多优秀的青年男女, 他们受到这里的良好教育。
高康大的改造特来美修道院的这种活动, 显示了他作为人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且正是这种优越性, 促使人具有有异与动物的特性。而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又是人的优越性中最具有有价值的内容。因此, 反观《巨人传》中创新思维的教育观, 我们就不难发现文, 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以人文本的人文思想再次回到关照个体生命的观念。
正如《西方文化的衰落:人文主义复探》一书在形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格太梅拉达骑马雕像时所说, “他无需听命任何人, 只须听命他自己……在行动中创造价值的人” ([9]:P15) , 这又是对于人作为个体形式存在于世界的一种承认, 而这种承认恰恰是看到了人在具有优越性之时, 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创新思维的一种肯定。这让我们感到这种与生自来优越感也再次和蒙田的那句话, “在一切形式中, 最美的是人的形式” ([2]) :P40) 产生了时空上的连接。
四、全面发展与人的智慧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课程的最终确立, 不仅和后来者的不断创新有关, 而且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坚持认为, “通过书面的人文学科的学习, 年轻人会具备广阔的知识和完满的道德品质……还能引导文学风格的形成” ([10]:P64) 。而《巨人传》中教育方式在体现早期人文教育家的思想理念的同时, 更增加了人文教育的丰富性。
高康大在波诺克拉的教育下, 成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弹奏乐器, 学习马术, 使用兵器, 练习游泳, 尝试举重, 参加文人聚会, 以及夜观星象, 等等。这让他在户内与户外, 动与静, 快与慢, 劳与逸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 成长为一个像爱德蒙一样神采奕奕, 头脑聪明的人。
《人性平衡论》一书在谈到促使人性平衡的基本途径时提出了四个方法, 其中有一条就是“重视教育在人性平衡过程中的作用” ([11]:P98) 。的确如此, 高康大在人文教育之下, 成为一个综合发展的全才,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摒弃了以前的不良生活作风和饮食习惯。与此同时, 他还把这些方法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庞大固埃。于是, 庞大固埃在良好的教育和父亲的叮嘱之下, 没有在教育上走弯路。从而成长为一个有为的青年。庞大固埃的教育经历再次诠释了教育对人性发展和成长的重要作用。
当然, 在提到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之时, 我们不得不寻求全面发展的根基。那就是——人的智慧。固然, 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天生资质都不错, 或者可以说是天赋禀然, 所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他们那里运用的恰到好处。但倘若二者中有人智力匮乏, 或身体羸弱, 那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则难以实行。所以, 全面发展的这种教育观是建立在人的智慧基础之上的, 而这正是人文主义所要表达的一个方面。
文艺复兴作为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其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掀起了一次人文主义的热潮。这一点在《巨人传》中教育观上有很充分的体现。虽然《巨人传》中的教育方法从某种程度而言, 也有一定的缺陷。但是, 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提倡的以个性自由, 理性至上, 创新思想, 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观, 其本身就是拉伯雷通过艺术化的写作手法对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一种极其热烈的表达和乐观积极的回应。
关键词:拉伯雷 巨人传 人文思想
引言
拉伯雷的《巨人传》塑造了巨人王国发展的故事,在作者的创作和塑造中,通过对巨人国王不同的分析和探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作者拉伯雷笔下的法国社会中人们对于知识、自由和政治平等的美好追求,同时通过对《巨人传》的了解和对人文思想的探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拉伯雷《巨人传》中的人文思想。
一、小说《巨人传》的总体概述
《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拉伯雷的代表杰作之一,整部小说通过恰当巧妙地运用讽刺和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的法国社会现实和教会针对儿童进行的迫害和经院教育做出了无情的抨击和强烈的嘲讽。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主要人物卡冈都亚。卡冈都亚在他出生的时候喝了非常多的牛奶,甚至有17913头牛的牛奶那么多,在生活的物质上,也显得十分奢侈和过分,卡冈都亚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消耗多达几万尺的布,这几乎是超出人们正常想象范畴的。卡冈都亚本身也表现出一种脑满肠肥的状态,他体态臃肿,下巴胖得有十八层那么厚,可以说卡冈都亚是一个“巨人”式的人物。在这样的大尺度对比下,周围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显得渺小不值一提,甚至连巴黎圣母院的大钟在卡冈都亚的手中也成为了一个马铃铛供他消遣,卡冈都亚的一泡尿足足淹死了260416个人。在作者拉伯雷这样的建构之中,这个巨人卡冈都亚成为了一个超级尺寸的巨人,而这个巨人却只能是体态上的巨人,难免显得笨拙和腐败。在拉伯雷的笔下,对巨人卡冈都亚的描写处处充满了一种幽默和讽刺的味道,而其他的人物和事物也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同时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两个巨人国王可以说象征了文艺复兴时候的一种精神。约翰修士被作者赋予了他热爱行动的品质,而巴汝奇则成为了狡猾的代表,至于卡冈都亚,成为了大嗓门的写照,巴汝奇在作者的笔下也具有名字的深刻含义。在希腊语中,巴汝奇的含义是无所不能的,而在《巨人传》中,同时提到了几个有趣的国家,有封斋国、胖子国等等,这些国家乍一看上去就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在拉伯雷的文学主张中“笑是人的本质”,在《巨人传》中,闹剧和小故事的写法都得到了进一步地运用。在整部小说中,在体现出了一种高雅滑稽的同时,渗透出粗俗嘲笑的深刻韵味,使拉伯雷的哄然大笑成为了其本身的“精神的深渊之一”。拉伯雷的《巨人传》在整体内涵和主旨上直接指向了社会现状,尤其对针对儿童进行的毒害和经院教育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巧妙的抨击,这也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的社会黑暗现实进行抨击的重点象征,体现出了深刻关注社会的出发点,同时,文中的关于光辉人性的向往和号召也是作品中弘扬高尚人性和崇尚人文教育精神的典型体现。
二、有关人文教育思想的概述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已经呈现出崭露头角,并且逐渐成为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重要研究方向。结合时代背景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主要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是作为学校来讲,主要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在培养神职人员,同时也开始培养懂得更多学问和世俗人情的综合人才,这部分人具有典型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具有对社会的贡献精神。一部分学校甚至树立了自身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出具有社会需要的实业家品质和精神道德的资产阶级绅士。其次,在精神层面上,人文教育开始提倡人道主义和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自由和追求平等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尤其是对儿童方面,主张尊重儿童,并且反对体罚。一部分教育家还主张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教育。同时,对于其他自然科学的教学思想也进行了探索。
三、小说《巨人传》中人文思想的解读
(一)德廉美修道院——对人性解放的追求
拉伯雷的《巨人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思想是对人的个性解放的追求。在《巨人传》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在作者理想中的修道院——德廉美修道院。在这个修道院中,人们总是用智慧作为自己的追求和行为的指导,并且用较高的理性来驾驭自己的行为,用理性和智慧来驾驭自己的行为,恰巧和传统的经院教育中的用日规和时钟一类的东西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德廉美修道院中,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进行生活,绝不勉强,并且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喜好、安排自己的生活。
(二)对知识的追求
拉伯雷的《巨人传》呈现出了一种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和渴望。在《巨人传》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在离开母体后没有发出婴儿的哭声而是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叫声的高康大,他在出生的时候,有力地喊出了震耳欲聋的呼唤:“喝呀!喝呀!喝呀!”而在第三代巨人中,有一个叫做庞大固埃的人,他的名字寓意是“渴”的意思,就这些人物本身的设置和安排来讲,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他们和整个故事情节相互呼应起来,形成了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尤其是这三代巨人们所寓意下的“渴”的状态,恰恰是对新兴知识的创造和渴望,是新兴资产阶级渴望知识的迫切心情和写照,尤其明显的一点是,喊着“喝呀喝呀”出生的高康大在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请来了老师教育他,这个时间整整花费了53年12个月又两个星期。在某个阶段,高康大更是读了65年的书,等到他和一位叫做包诺克拉特的大师继续学习的时候,已经是123岁了。可以说,对于高康大这个形象来说,他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和经历都用在了学习上和对知识的探索与如饥似渴地获取中,可以说是终身学习的典范。
(三)对完美发展的追求
在《巨人传》中,除了对人性的解放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之外,还深刻地体现出了人们渴望从更多的方面和更全面的层面上让自己得到发展的愿望。在小说中,高康大给自己的儿子庞大固埃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高康大表现出了对儿子庞大固埃的深切期望,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有一天看到你成为一个十全十美、毫无缺陷的人,不管在品性、道德、才智方面,还是在丰富的实际知识方面;……即使不完全像我期望你的那样完美、那样具体,也至少像我意想中的那种美好。”在情节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高康大对于儿子庞大固埃的殷切期盼,同时在对儿子的教育中,高康大也主张全面教育,争取使他学到更多的东西。庞大固埃到法国巴黎去学习,更是学了方方面面的知识,可谓成为了一个全才全能的人。在这一点上,拉伯雷对情节和故事的设置也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于神权的颠覆和对于自然知识、科学知识的自我创造的要求,体现出了对人们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自主追求知识体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
结语
《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小说家拉伯雷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文学潮流中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巨人传》中,作者拉伯雷高扬一种人性的光辉,同时在对人性的探求上做出了一种人文关怀式的解析,可以说《巨人传》是一部探究高昂光辉的人性的伟大杰作。从人文教育思想的角度上来讲,它也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杰作。作品中着重鞭笞了法国在16世纪经历的社会历史和生活现状。拉伯雷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巨人传》中深刻地批判了当时流行的虚伪和残酷,尤其是对于当时针对儿童所生发的一系列毒害行为和经院教育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表现出来一种高尚的人文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郭冬梅.拉伯雷《巨人传》中的青少年教育思想[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0).
[2]魏如芳,赵志华拉.伯雷《巨人传》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探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15).
这本书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的杰作,并取材于法国民间传说故事,主要些巨人国国王格朗古杰,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父子三代巨人的活动史。
在前三部中分别讲述了卡冈都亚不同凡响的出生,庞大固埃在巴黎求学的奇遇,以及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父子对婚姻问题的探讨;后两部则集中记录了庞大固埃及其朋友帕努日和修士让远渡重洋,寻访智慧神瓶的种种奇特经历。 这本书里边包含了许多东西,天文,地理,气象,航海等等,简直史气象万千。
另外,因为拉伯雷认为“笑是人的本质”,所以,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笑话,还真让人令人捧腹不止。 在这本书中也能读到作者的思想,拉伯雷把对封建神权的严厉批判和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全部都融入到此书的各个情节之中,可以说是精彩至极了。
我想说,这本书真是值得一读的。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格朗古杰,卡冈都亚,庞大固埃这父子三代巨人的品德都十分高尚,为人宽厚,将敌人化为朋友,善
于与人交往。而且他们都见识丰厚,并有勇有谋。
这本书讲的是,马小跳在一次外出时,偶然发现了一座“城堡”,于是他带上要好的朋友去拜访“城堡”的主人,发现这座城堡的主人身高竟有两米五,名字叫阿空。马小跳他们在与巨人的聊天中知道,巨人由于太高,所以经常被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因此阿空没有一个好朋友,整天闷闷不乐,阿空还因个子太高,最多只能站立一个小时。听了阿空的哭诉,同情心促使马小跳他们费尽心思,终于帮助巨人阿空找到了快乐。
读了这本书,马小跳他们的爱心真的让我们很感动。我从一懂事妈妈就教导我:先学做人,后学成材。可见具有良好而又高尚的品质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淘气包马小跳》这本书的扉页上虽然写着“跟着马小跳,不跳也会笑”,但看完后却让我怎么也笑不起来。巨人阿空的遭遇,马小跳和朋友们的善良向我发出了爱的呼吁: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住的朋友吧!
最近恰好看了电影《至暗时刻》。跟《巨人的陨落》相参照,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似乎一战起始于一场偶然终结于一场灾难。当巨石累积到一定程度,历史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转移,就像堤坝拦截下的洪水,一泻千里,万里汪洋,裹挟着泥沙俱下,冲刷农作物和莠草,一视同仁不分彼此。而在这样的洪流雾霾里,无论朝向何方的奔跑都必有回响,原地不动也是种方向,而且你还可以不断选择后背的朝向。你今天选择,你明日成就。所有人的行为,都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毫不崇高的理由,政治从来都不是一往无前一定会迂回曲折,权利的更迭,在任何名义下,都掩盖不了两手血腥。这本书,会让我们坦诚的正视这个世界,不那么美好,也没有那么糟糕。
因为,我们永远有选择。选择抗争?选择服从?选择放弃?选择坚持?可能当我们还在为新时代即将来临惴惴不安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这个时代走出了很远,只是要以后才知道。
利益是推动世界脚步的唯一动力。狼和羊群都在争取生存,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正义都是春风词笔。
《巨人的花园》里讲了一个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很多孩子喜欢到花园里玩耍。花园的主人巨人外出许久,有一天他突然回来了,看到满园子的孩子,他一点也不喜欢,就把孩子们都赶走了。
赶走孩子以后,他在花园四处造起围墙,还竖起一块儿“禁止入内”的告示牌。春天来了,有许多孩子从墙破损处钻进来,和巨人一起玩耍,巨人也逐渐的向他们敞开心扉。小朋友们用一天的时间把一个冷酷任性和自私的巨人变成了一个可爱的人。
通过这件事,让我又想起一件事。有一个“富豪”,他买了一个电动汽车送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到小院里玩,一点儿都不让别人去碰他的电动车。他们家的什么都不让别人碰一下,甚至多看一眼。过了很久,遇到股市动荡,那个人的股票暴跌却没有人借给他钱,最后他破产了。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一开头,就说了书中的内容需要读者多次反复的读,反复的做。当我看到“死脑筋的人相信命运,活脑筋的人相信机会”,我被深深地触动,没错,许多人在无法得到他想要的或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总是将一切都推给了命运,觉得是上天对他的不公平,他也就认命了,不再做什么补救,这种死脑筋的人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但是有些人,能够抓住一切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就算有失误也不怨天怨地,而是抓紧补救,于是成为了自己人生的赢家。
书中讲了许多关于做人的大道理,虽然是理论的,但是却很实用。
有一个成语“痴人说梦”,但是书中说到做梦的人才是容易成功的。如果一个人连梦都没有,那如何有动力去实现?我们心中要有梦,如果没有做梦的念头,人生是注定不会成功的。这个梦是梦想,对未来的.幻想。许多科学家都是因为自己的梦而发明了许多对社会有意义的发明。梦并不是空想,而是付出行动的能力。所以,现在就做一个关于自己的梦,自己在未来十年或是更久以后会成为什么,要成为哪个团体的一员,最重要的一点是,为自己做一个崭新的认真且不移的决定。千万不要小看决定的力量,一个人上班,别人问你为什么要上班,他说我一定要上班啊。其实不用,现在就可以下一个决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不用一成不变的上班。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中强调了决定的重大作用,一个人做出重大的决定,很有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梦想和决定是成功的前提条件,而成功要付出努力也要付出一定的技巧。《唤醒心中的巨人》用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讲述了技巧的重要性。印象深刻的是能力集中之道,人在生活中有着各个层面,我们不能仅仅让自己表现在某些方面优秀,我们要对各个层面都严加要求,好好的运用各个方面的能力。还有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期许,做大大的梦,驱除消极的情绪。第三是要学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当自己遇到瓶颈时,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方法,也可以向成功的例子取经,学样。而且情绪也是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控制情绪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情绪控制好了,许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故事讲述了孩子们很喜欢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而巨人却不让他们进来,并在花园周围砌起了石墙。到了别的地方都有鲜花,有温暖,而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第二天,当孩子们偷偷溜进花园时,巨人惊奇地发现,春天走进了他的花园。可是,当巨人赶走了孩子们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有一个孩子没有逃跑,他在桃树下一伸手,桃树又长出了嫩芽,开出了鲜花。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由于他自己的任性,冷酷地赶走了春天。于是,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他在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认为:做人不可以任性、自私,要学会用宽容的心去对事、对人。要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帮助别人,而这些品德的培养需要我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人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很赞同这句话,我也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宽容、乐于助人的人!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沉重。老大的欧罗雅在恶法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从小爱好音乐,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的人道主义思想。
1886年考上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史学系,由此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1889年,毕业赴罗马研究历史。1892年回国教授音乐史。同时创作历史剧。
19XX年,《贝多芬传》。收藏在《名人传》里。《名人传》包含三部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又称《巨人三传》。
19XX年到1912年,创作了《约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克里斯多夫的家庭、童年和少年,基本上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克一生战斗不止的精神,也是贝多芬本人的写照。)
罗曼、罗兰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XX年离婚。战争、瘟疫、火灾、家庭不幸等等遭遇并没有压垮他,他依旧爽朗活泼,俏皮幽默,充分体现出法国民族传统中乐观的高尚精神。
1944年,去世,安葬在他的出生地——克拉木西。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快乐和痛苦、愿望和梦想,已经成为我肉中的肉、骨中的骨。”
他对德国音乐有着特别强烈的热情。19XX年写作《贝多芬传》有两个目的:
1、感谢贝多芬的精神和音乐让他走出失望和苦闷,恢复了力量。
2、希望这本书给当时的法国几百万生灵带来光明和希望。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沉重。;老大的欧罗雅在恶法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这里的“英雄们”不是指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指心灵伟大的人。贝多芬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压力下,仍保持着不屈不挠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任何时候都绝不向命运低头。
罗曼、罗兰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一个不幸的人,平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言壮语来说明的、可以总结他一生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著名翻译家傅雷对名人传做了概述:
你只要打开《名人传》,生命的烈火就会扑面而来。
音乐的意义不是只培养训练和技巧,而是不要忘了培养心灵的神圣。
这些事惊心动魄,引人入胜,引起我的好奇心,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书中巨人国里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如:下气可乐、大鼻子瓜等,很是让读者喜爱。书中的巨人真是巨而又大,各个长着长胳膊大脚板,跑起来像阵风,他们可以把人装进他们的口袋里。书中的巨人有好人也有坏人,坏心眼巨人处心积虑专吃人豆子,好心眼巨人虽然没有他们魁梧,但还是把这些坏心眼巨人给打败了。
作者还把人物描写的非常细致,使人能根据描写就像看到了一般。这本书属于科幻类作品,现实中,人们是不可能捕捉梦的,书中却可以,看了捕捉梦以后,仿佛身临其境在一个美妙的世界里……啥时候我也能为自己捕捉到一个美好的梦呢?
书中好有很多形象生动的句子,如:她已经在口袋里找到了一个小洞,他把一只眼睛靠上去,外面的东西清清楚楚。她看着好心眼巨人弯腰把他的手提箱放满了空玻璃瓶。他该上手提箱,一只手把他提起来,另一只手拿起捕梦网兜,然后大踏步朝上洞口走去……句中的动作描写——盖、提、踏等很生动吧。
可是我错了。这本书没有像其他我所读过的人物传记,将三个人一生的逐个事件按时间顺序一一列举,也没有在艺术作品的角度着太多笔墨。如果你不知道贝多芬是因为什么而出名,那么看完此书,你也不会对此有太深的印象。在罗曼·罗兰的笔下,贝多芬不再是一个被冠以“钢琴家”之名的音乐大师,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用自己饱受苦难的灵魂在白纸的字里行间跳跃、歌唱。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大背景,渲染出紧张狂热的战乱时期、或是平和柔美的乡间生活。这是一种情感的基调,读起来会感到文字的色彩在逐渐渗透,和人物的经历、遭遇、情感都交错在一起,跌宕起伏。
这本书不长。如果不算译者的大量注解和编者的配图,也许三传加起来也只有薄薄一册。但它又是丰满的,它的文字深入人的心灵,刻画了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侧面。他写贝多芬受病痛折磨时的坚强,但是也写他最初的绝望、甚至寻死;他写米开朗琪罗的天赋异禀,也写他精神的摧毁与苦楚;他写列夫·托尔斯泰著作的精华;也写他晚年与妻子关系不和、最终离家出走,病死车站的惨淡结局。这是灵魂的高度,就像我在本文最前摘引的那段话一样,“固然才智天赋,若无灾患磨砺,如何意志跨越忧患,灵魂挣脱困顿?受难是伟大的注解。”
苦难是折磨人的,也是塑造人的,就像“锻”、“炼”两字最初的文本意思,即放在熔炉里烧灼。大师们挣扎在自己的人生境遇里,他们并非圣人,也不是无恼无忧,有些坎坷甚至到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未能逾越。但是,他们的灵魂因沧桑而美丽,心灵因彻悟而高贵,这样的美丽和高贵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旋律、雕塑和文章中——铿锵有力的节奏、刚毅明朗的线条、犀利劲道的文字。这种沧桑过后,留下的往往是精华,是经历一遍遍洗濯之后的可用之才。
尽管距离三位大师生活的时代非常遥远,但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竟不曾感受到精神层面的空虚。是罗曼·罗兰的文字,他华丽又不失亲切的语言、细腻而耐人寻味的刻画和感同身受的描写,把我带回到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是一本传记,没有太多吊人味口的情节,但是我却非常享受地一直读了下去。
我也不住地赞同译者的标题——《巨人三传》。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他们不是什么所谓的旷世奇才、艺术名家,只是灵魂的伟人、思想的巨人。但是,在此之前,他们首先是人,拥有人最基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因为他们是人,甚至是再普通不过的凡人,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的灵魂被束缚、思想被羁绊。然而,最终成功挣脱命运的指派的,也是他们。这是一群不服输的人,逆境、痼疾、贫穷、寂寞都不能阻挡他们的步伐。他们跌跌撞撞地在苦难中挣扎以求解脱,成功与否并无定论,但他们自己在这个宝贵的过程中,已历练成为巨人。
人是会死的。我总是在想,当我们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会不会有这样高贵而饱受磨砺的精神流淌在血液里?会不会有这样摄人心魄、超凡脱俗的文字留在世间?会不会在经历过许许多多之后,能够心灵蜕变而成长为强大的巨人?或是,在这之前,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思想高度,去坦荡地直面死亡?
【《巨人传》的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书笔记1000字11-02
读名人传读书笔记09-30
武则天传读书笔记10-31
名人传读书笔记1500字11-12
《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札记07-23
小学生名人传读书笔记09-11
读《名人传》读后感读书笔记600字10-27
巨人的花园105-31
《进击的巨人》经典台词10-15
课本剧巨人的花园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