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精选10篇)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篇1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素质外,还取决于教学设计,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下面就我的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教学目标切实可行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2.巩固哪些知识?

3.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

4.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 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几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如《小数的近似数》这一节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能根据题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准确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

3.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感受到求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使学生经历用小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真切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把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却比较忽视。如在教知识的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如何教。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显得更重要,我们应该自觉的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合理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做好以下三个设计:

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一般认为,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束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课的开始,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这一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束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束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2.问题设计

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对于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如学习《乘法分配律》一节,讲时,首先分析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提出:乘法分配律怎样使用才能使等号左右两边的结果一样? 3.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

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着重考查学生对刚学过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因此,课外作业题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化、例题的灵活性及答案的隐蔽性等都要比课堂练习高一些。这样经过相当时间的培养、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就会伴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得到提高。

由上可知,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使教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去,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能的殿堂。在此基础上,我们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才会有根本性的保障。学生才会肯学、乐学,在新形势下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三岔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纪实

2018年5月20日,三岔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暨第三批中心组第一次研修活动在三岔小学如期举行,这里文化浸润,书香萦绕;这里质朴宁静,铅华洗净;这里生机勃勃,梦想有翼!

这天共90名小学数学教师汇聚一堂,观摩三节中心组代表的汇报展示课,分享三位专家级教师的教学论坛,学习这些老师的上课教学方法。可以说这是我最大的一次数学盛宴,更是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期间我感受实小学生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这一刻,或激情飞扬,或温和沉静,或龙吟虎啸,或浅吟低唱,所有的一切都是思维在飞越、才智在闪耀、光彩在夺目,令人振奋令人痴迷令人向往!

章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认识四边形》,这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课始,章老师开门见山让学生画一画心目中的四边形,然后收集学生作品进行观察分类,学习材料源自学生,显得亲切自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特别高。在学生分类后林老师不断质疑,引导孩子们初步感知并归纳四边形的基本特征是有四条直的边,有四角,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接下来通过几何画板依次连接四个点,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四边形,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着重探讨了凹四边形,以此突破学生的认知难点,也有效落实了教学重点。这之后一材多用将以上变幻出来的四边形分类,此次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四边形,深入认识特殊四边形,为后续学习铺垫。在课的最后章老师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搭一搭四边形,学生搭出的四边形是多种多样的,有普通四边形,有特殊四边形,还有凹四边形,学生此刻对于四边形的认识是丰满的。是全面的、是到位的。可以说整个教学经历了形象——抽象——直观的过程,学生在深入认识四边形的同时,也发展了空间想象能力。可以说这节课是扎实成功的。

第二节课由李光生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是一堂经典课例,李老师敢于向经典挑战,上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李老师采用了在格子图中直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操作,提出了比剪拼更多的方法,展现了学生的学习个性,这样的教学是顺应学生的思维惯性,是原生态的学生自主研究的课堂。这源于李老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以及对课堂的高度把握之上。本课的练习设计更是独具匠心,李老师尝试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以及各种图形以及各种图形的变化都囊括其中,贯穿了变与不变的思想。最后还尝试将平行四边形的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两条边相乘做了比较,将知识引向更加深远的三角函数,让听课老师大开眼界。可以说这是一节创新且有思想的课。

第三节课由余启富老师执教《相差数与倍数》,这节课是余老师在研究抛硬币问题时想到的,经过研究他发现“相减关系”和“相除关系”他们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如果两个量在同时增大,要使它们相除的商不变,他们相减的差就越来越大;要使它们相减的差不变,那么它们相除的商就会越来越接近1。基于以上的分析,余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数与数之之间的一些规律,也为了让学生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获得归纳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体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他设计了这节课。说这是一节充满智慧且有深度的课。

可以说,这三节课都是从薄到厚,上出不一样的境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做到:

1、解读教材,要居高临下;

2、解读目标,要有的放矢;

3、解读学生,要把握起点。

4、有效地追问帮助学生更主动地触摸概念的本质属性。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篇2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就会有求知的动力, 积极主动地学习, 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时, 往往会因好奇心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 尤其对化学实验感到有意思。但是, 当他们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时, 他们却又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 原有的学习兴趣会消失。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优化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 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稳定、持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 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 我国古代的发明如造纸术、火药, 等等,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学科, 学好化学意义重大。二是将学习化学时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集中归纳, 以顺口溜等形式, 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 学生可能难于记住, 为此我们可以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 并经常提问检查。可以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 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 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 简化记忆。也可以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内容等。三是重视化学实验演示教学。化学演示实验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 帮助学生揭开知识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心中的疑问得到解决, 产生奇妙的效果。例如, 在学习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时, 预先用一矿泉水瓶收集氢气, 上课时先给学生演示氢气燃烧时, 发出爆鸣声的实验。由于发出的爆鸣声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起来, 心里都有这样的悬念:“是什么东西在爆炸呀?”这时再给学生解释, 矿泉水瓶中已收集满的气体是氢气, 这样便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四是注意增强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体现出来的, 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训练, 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教学语言生动活泼, 富有幽默感, 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 激发学习的兴趣。此外, 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 发动学生在课外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教与学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的作用只是主导, 教学过程优化的核心是实施主体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的教学方法多好, 讲的多精彩, 如果学生没有好好配合, 一切费心都是徒劳的。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我们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加深学生在学习的体会, 尽量可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 学习的效率才能更高。因此, 根据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构建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 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师生互助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不竭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 注重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 在每一堂化学课教学中, 我们都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重点和难点。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 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 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 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在演示化学实验时,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尽量亲自动手实验。初中化学教材安排了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 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无论是哪一种实验, 都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要耐心细致地观察, 准确如实地记录, 而且还要认真地思考。例如,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 反应的条件是加热, 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在课堂上或课外, 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学生自主制定实验方案, 自主演示完成, 自主分析结果, 这些过程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课堂则变为学生学习、讨论、交流的场所, 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以社会、生活中现实的问题立意, 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 如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 土壤的简单分析, 水资源的分布;赤潮现象, 水溶液的导电与金属的导电, 新能源的开发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结合这些问题, 巧妙设计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主动探索学习, 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

三、重视课外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要形式, 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为了优化教学过程, 我们有必要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 通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理解与技能的掌握。化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 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 除了课堂教学, 还要重视课外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活动的内容很多, 如阅读课外读物《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 这些课外读物的内容通俗易懂, 形式生动活泼, 图文并茂, 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激发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配合教学进度, 指导学生解析疑难。课外教学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 就是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 利用课外时间, 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如学习了燃点以后, 组织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 指导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学生学习了炭具有吸附性的性质后, 组织学生利用木炭来制取活性炭并制作净水器的课外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化学教学和科学普及的电影片、录像片, 收集整理化学谜语, 出化学墙报等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 促使学生更好地学好化学。

优化目标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篇3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设计好教学目标,设计好四个层次的达标训练题。其次在课堂上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即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层层引导、指导、因势利导,将学习目标逐项完成。然后通过达标测试,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通过长期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独立学习自我培养的目的。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秦皇岛市语文教学教改研讨会。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其中有三位用的就是目标教学法。方法熟练,教学层次分明;学生学得主动、有趣;形式也是灵活多样——有角色朗读,有表演,有听说,有练笔……在教学中确实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素质训练。

目标教学是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入手,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途径。从出示目标开始,学生就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他们就会为完成任务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得以完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

学习任务完成后,还要通过达标测试,考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是目标教学与一般教学不同的一个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检测反馈、不断矫正补救来实现达标。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从这些步骤上看,目标教学具有意向的确定性和教学的可操作性、调控性,反馈矫正的有效性等。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就目前而言,我们在“课堂教学目标素质化”的引导下,优化课堂目标,课堂结构,课堂作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正是目标教学模式与洋思初中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正是成功运用目标教学的成功典范。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取目标教学和洋思经验之长,补已之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们以八一班为实验班级,进行目标教学,以八二班为对比班级,两个班级的基础是一样的,经过半年的实验,取得了下表的结果: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取的了一定的成绩,而且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怎样进行目标检测两方面也得到了五点启示。

制定目标方面有三点:

一、制定目标时,要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制作首先要设计好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围绕目标进行合理设计,为完成学习目标就要认真设计练习,练习可以按视听训练,阅读训练,当堂训练,提高训练,拓展延伸训练等。

在普通教学中,分段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用于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能提高综合应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实用价值

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果学习目标与生活相脱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一落千丈;如果学习目标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将不但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会怀着极大的热情去探究。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注意体现学生发展的“共性”的一面,也要留出个性发展的空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权利,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如,为目标服务的辩论式试题、创新式试题等,学生即可赞同也可反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原则性的问题不可马虎,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如历史教学中针对解决台湾问题,学生即可答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也可以答用武力解决,还可以标新立异,独出心裁,我都要予以肯定,但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能变。对于学生偏离这一原则的要予以适当的引导,从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校不是加工厂,学生也不是同质化的原材料,而是有着不同的认识方式,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爱好和个性的心理特征。不负责任的“一刀切”,只制定出单一的有标准答案的教学目标是不可取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

运用目标进行检测方面有两点:

我们认为,在目标检测方面,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展检测内容适时适度适量检测

过去的目标检测,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进行目标检测时,一定要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又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内容,拓展检测内容考虑适时、适度、适量。

二、目标检测的方式要多样化

过去的目标检测,只停留在纸笔检测方面,而忽视了其它的检测方式,而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目标检测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检测方式,既有纸笔检测,又有非纸笔检测,既有单元、章节的阶段性检测,也有片断篇幅段落式检测等,把现代技术应用与目标检测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认真落实学习目标的过程。

总之,目标教学的目标反馈指数高,个性发展良好。目标教学不仅充分考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还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检测方式多样化,避免了死板的、单一的“师问生答”的格局,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检测成绩。由于目标教学在问题的设置上深浅有度,让优秀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差等学生“追得上”,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当然,在目标教学中也往往会出现,简单的或死板的套用模式,搞“一刀切”等现象,缺少必要的创新。但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讨并构建适合各学科的目标教学模式新体系,完善目标教学管理模式,目标教学这颗璀璨的明珠定会大放异彩。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篇4

一、融情于教,寓德于教。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信息转化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差生的原因都是种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才变差。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贪玩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自制能力差,惰性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学生的动机、情感、兴趣、习惯、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好坏,常常比智力的高低更能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注意情感教育,培养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推动和促进他们非智力的发展,切忌对学生冷嘲热讽或者以罚代教。无论学生的基础如何,老师必须注意热情对待,关心帮助学生。老师一句表扬话,一个友好的动作甚至一个肯定的表情都可以使学生感动而亲其师

1而信其道。在课堂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渗透思想教育。如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话和本地区本单位的优秀人物等,使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并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在讲圆周率时,讲清楚它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告诉学生:中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得到圆周率方面的成就,较之世界诸国是毫不逊色的。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多么的伟大,现祖国正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振兴中华的历史重担落在你们的身上,相信你们一定会克服困难,学好数学。学生们一个个精神振奋,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始终是朝着认识和情感两方面作出反应的。”因此,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除充分考虑认识因素外,还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我觉得教学中要善于设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激发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在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了圆柱体两个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之后,顺手把教具横放,做出横截的手段设问:“还可以发现别的特征吗?”引导学生从满足感中再次出现疑问,主动顺着教师的手势观察,找出横截面与底面的关系。再引导学生继续找出每截一次增加两个底面的规律。通过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观察、思索、寻求新的发现。

2、采用多种教学呈现方式。

数学知识有时比较抽象,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物化呈现,或直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加以呈现,如采用直观法,游戏法,电化教学,寓知识于故事之中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较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教完“圆的认识”这节内容后,巩固练习中就有这么一道题:“说一说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一位老师在讲这道题时,不是采用随意的问答方式,而是经过精心设计,运用电教手段,通过放像机呈现出小猴子分别坐在三角形车轮,四边形车轮。椭圆形车轮和圆形车轮车子上不同的动画片段。让学生在有趣的,愉悦的视觉享受中解决了问题,学习情绪高涨,练习效果好。

3、适当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小学生天性好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内部驱动力”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可开展“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这种的速算竞赛。

4、善于利用评价功能。

积极的评价,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清极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厌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善于利用评价功能,多表扬,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带鼓励和启发性,尽量淡化学生对自己回答的失败意识,以鼓励学习热情。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篇5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做好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是教师和管理者。需要我们实施科学、严谨、精细的管理,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通力协作;需要全体教师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需要老师们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此,学校管理必须紧紧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来有效开展。

一、对我校教学质量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目前,我校整体教学水平还比较落后,教学质量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瓶颈。2011年中考,是我校自2006年以来中考最惨败的一年。2012年中考,虽然我们圆满完成了质量目标,但一类重高上线绝对数太少,一类重高上线率仍距全市、全镇平均水平甚远;小学部虽然也完成了预期目标,但却还有两个年级落后于学区其他兄弟学校,其余年级也无明显优势。

造成我校目前这种教学质量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管理方法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实效性问题外,教师业务能力、师德修养,特别是敬业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极大地制约着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制度更新步伐较缓慢。我们的一些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执行制度时力度不够。如校本教研制度,教师学习及其考核激励机制,骨干教师培养及管理制度,教学六认真管理考核制度等。

2、虽然教师无论在社会地位还是在经济待遇上都较以往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后教师工资收入突飞猛涨,但少数教师过分追求物质需要而不注重精神需求,好高骛远,不安于现状的心理依然存在,造成不爱生,不敬业,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有的面子思想、进取精神在他们身上逐渐褪色。

3、校本教研工作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活动形式单一,确定活动内容随意性大,实效性不尽人意,没有达到培训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目的。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不够,他们不知道怎样开展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研究活动。一些教研组长本身的学习研究意识差,不注重自身修炼,还没有真正成为本学科的领军人物,角色意识、服务意识还应提高。一些教师对校本研究活动没有热情、没有主动性,没有学习的内心需要。再有就是我们在教研活动制度的执行上比较软,对教研组和教师教研工作的考核、奖惩激励比较流于形式。

4、多数教师学习提高的意识淡薄,业务素质差,教学上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经验型、感觉型教学占据主要地位,课堂教学效益不高,自身发展离学习型、骨干型教师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以抓教师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造成我校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上述原因,我们将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目标,以教师师德建设、教师专业成长为工作重点,想办法、添措施,以加快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

质量提高的步伐。

(一)进一步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和重大意义

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一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帮助教师在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依法执教等方面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以这种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增强教师敬业精神和对教师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二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特别是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目标归宿是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这样理解:有效的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软件中的“软件”,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则是我们工作软件中的“硬件”,是宝贵的资源。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

(二)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一支“敬业、奉献、爱生、学习”的教师队伍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而永久的工程,需要我们理解内容,落实教育,剖析整改、行于工作、严格考核。

1、组织教师学习并充分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利用全体教师会、周例会,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和讨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帮助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育人观和质量观,增强爱岗敬业和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师德作了6项要求,这6个基本要求几乎涵盖了我们工作的全部。“爱国守法”:爱国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守法就是要求教师不仅仅要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还应遵守教育系统出台的教育法规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比如省教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25条规定,资阳市教师行为八不准,学校的上班出勤制度、教研制度、一岗“三责”制度等等;“爱岗敬业”: 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不被社会上的种种所诱惑,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努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不能把教书育人只当做谋生的手段,要对工作负责,要有奉献精神,从学校安排等等;“关爱学生”: 就是要关心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学习和发展,关爱学生生命、保护学生安全,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书育人”:就是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课程标准传授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要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人师表”:就是在说话、做事和处理人际关系时都要想到自己是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旷课、不赌博,娱乐活动要分时间和场合,和同事搞好团结、不拉帮结派、不恶意中伤别人,妥善处理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或是矛盾,不谋取私利等:“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知识储备上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要勤于钻研业务,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结合身边的人和事,以及网络上搜集到的师德优秀案例感动教师,震撼教师,并对照这些优秀事迹剖析整改,不断提升师德水平。

一是除了经常性地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及师德的规定,组织教师进行师德专题教育及

政治学习外,还应从本校、兄弟学校和网络上收集优秀师德事迹组织教师学习;二是开展师德自查、教师互查以及学生问卷调查,剖析梳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德问题和不规范教学行为,通过开展师德讨论,撰写师德反思总结,对带有普遍性的师德问题由学校组织整改验收,其它的师德问题由教师自己确定措施进行整改,使职业道德更趋于规范,主动规避具有师德风险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强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师德境界。

3、落实师德考核,兑现结果奖惩,促进教师内化师德修养。

教师的师德分就像是学生的操行分,而学生操行成绩主要是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因此,改进师德考核的方式和途径势在必行,既坚持学校原有的对教师师德的学年末考核,又重视教师师德的平时考核。平时考核的重点我认为主要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和为人师表,也就是与学生和其他教师最直接相关的师德规范。把教师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考核、绩效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和晋职晋级、评优选先等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和奖惩,使教师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三)落实教师业务培训,建成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如果说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的话,那么丰富的业务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则是教师立足教坛、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有一支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这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希望。

1、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其他教师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越多的学校,教学管理就越轻松,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就越快,教学质量提升的步伐也就能走得更远、更高。

作为学校这个级别的骨干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符合一些基本要求:一是要有良好的师德,具有集体荣誉感,具有积极向上、愿意为教师服务的精神;二是能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三是教育教学工作比较扎实,学科教学质量在学校内相对较好或上升明显;四是应具有一定的教研教改能力;五是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我校骨干教师的现状是:数量少,服务意识不强,引领带动教师不主动甚至推诿。因此,我们将在校级骨干教师的规划、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考核上作一些大胆的尝试。我校对现有各级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1)进一步树立自培自练意识。每年订阅(或借阅)一种专业杂志,研读一本教育专著(《爱心与教育》、《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等),基本消化推广一项教改成果,交流或指导撰写一篇经验文章,上一堂有较好示范作用的公开课,办一次专题讲座。

(2)主动接受学校委派的外出学习任务,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及时消化,回校后及时汇报交流并展示。

(3)努力做到六会:会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会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会提炼教学模式,会评课,会简单使用远程教学设备,学科教学会渗透德育。

(4)主动承担对1—2名教师的结对帮辅任务,深入他们的班级、课堂进行指导,经常性地和帮辅对象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和班级管理,逐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5)所教学科教学质量应保持稳中有升。

另外,我们还在思考重新进行校级骨干教师的甑选,选拔的途径不是通过教师民主推荐,而是对照前述标准对最近二至三年或本学年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骨干教师的教育和管理,通过提供外出学习锻炼机会、优化组合中优先聘用、评优晋级中优先考虑,增强骨干教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建立动态的管理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及时吸收优秀教师进入骨干教师行列;对于骨干教师的考核及奖惩激励,我们将对照基本要求重新制定方案,并把考核结果用在评优晋职优先、推荐较高层次外出学习优先,或在考核或年终绩效考核中加分,或者是在工作量中加以考虑。

2、抓好年轻教师和学科暂时薄弱教师的业务提升,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的能手。最近几年,我校通过招考吸收了不少年轻教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富有工作激情、精力旺盛、敢于承担重任、敢于吃苦、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速度非常快,只需要一段时间(二至五年)的引领和打磨就能发挥骨干作用,产生很大教学效益,闪耀熠熠光辉。对这批年轻教师的培养,一是要求他们给自己制定阶段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二是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带一带,或者自己主动去结对拜师,通过传、帮、带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四是鼓励自学,通过其它各种途径和形式提升自身的教艺。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只有当他内心真正需要时,他才会努力地去做得更好,而我们的管理行为也只能从外部尽量去刺激内心的那种需要而已。

3、抓好全员业务培训,大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1)学习理论,观摩示范课:适当增加经费投入,为教师订阅教学专刊,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丰富教师教学营养;鼓励教师撰写教学经验论文,每期组织一次教学经验交流,改变各教各学的弊端。同时应用教材配发的教学光碟,组织教师观摩研讨;鼓励教师利用空闲时间自行学习。

(2)培训组长,促进衔接:教研组长是学科的骨干,教研组长的理念及课堂教学行为,都对教师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要花大力气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规范管理及指导;引导教研组长,对于理念要有系统性、全面性、重点性与时代发展的前瞻性。再次,要求教研组长打破初中与小学各自施教的陈规,课前相互研讨,课堂相互观摩,课后相互切磋,让初中小学教学衔接零距离。

(3)外出学习,带动教师:尽可能多地组织教师参加市、镇级培训观摩活动,要求外出教师返校后要及时进行汇报交流,带动其他教师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

(4)献课评课,共同进步:献课评课,是教学中的常规性工作。一直以来,我们把学校安排与教师自主申请相结合,先由骨干教师做示范性的课堂引领,让教师们积极参与,从

观摩和交流中收获。

(5)深化合格课,启动优质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合格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最低的要求,要鼓励教师人人参与。我校将继续分期分批对教师合格课进行督查和验收,保证多数教师课堂教学堂堂合格,同时,不断修订和完善合格课评价和奖惩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钻研教材、优化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另外,还应继续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优质课评价标准,在少数教师中实施优质课工程,把优质课的认定作为教师的荣誉,培养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6)校本研究,以研提质:我校班次少,师资力量较分散。因此,我们在初中部开展学科性质接近的综合校本研究活动,小学部广泛开展分年段同学科研究活动。在深入了解教师需要什么和教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的基础上,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开展活动,学习有关理论,研究教材,探索教法,组织集体备课、微格课说课,组织青年教师上“过关课”、“汇报课”,中老年教师上“研究课”,骨干教师上“观摩课”。

三、以优化教学管理为手段,向有效管理要质量

(一)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评价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和评价奖惩机制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预测功能。

重点调整《教职工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意见》、《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和《教学“六认真”管理办法》。

在《教职工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意见》中,要更加体现教学质量奖优罚劣和奖进罚退的原则,并再次向初中毕业班倾斜。要在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讨论学区督导组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的基础上修订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加重对教学过程的考核权重,加大对不同年段优生培养和保持的奖惩力度。另外,还要尽量实现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精神上的奖惩,落实我们提出多年的主动在教师会上找原因等措施。

(二)狠抓教师教学过程管理,用扎实的教学过程保证优良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形成是由教师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共同决定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不可能取得优良的教学质量。

第一,进一步明确教学“六认真”督导考评小组的职责,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指导和考评。督导考评组每次开展工作前必须召开考评工作会,明确考评目的、方法和标准,督导考评时至少应有三名成员全程参与,考评组成员不参与对自己的考核,以保证考评过程的透明度和结果的公正,增强教师对考评结果的接受度。学校教导主任的教学“六认真”工作由校级干部负责,其他中层干部按任教初中部(小学部)由校级干部和中小学教导主任负责考核。

第二,立足教学“六认真”,摒除高耗低效的过程管理模式。教学“六认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渐进的工作,不分重点、不讲方法、不分类要求、急功近利和消极怠慢都将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六认真工作虽然环环重要,但备课、上课、作业批阅和课后辅导更

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将教学工作的各环节考评权重确定为:备课30分,课堂教学30分,作业布置与批阅20分,课外辅导10分,考试与评价5分,教学反思与总结5分。通过学习和学校张贴栏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备课的形式和基本要求,原则上质量相对较高的学科备略案或在教材上备课,相对较差的学科在备课本上备课;对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允许适当的旧案翻新式备课。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课堂教学标准,明确作业布置和批阅作业时在质和量上的要求。对教师上课的管理除了对照课堂教学标准进行定期考核外,还要加强平时的课堂巡视指导,及时修正不规范的课堂教学行为。具体操作上,要做好教学各环节的平时督查考核,各督导考评小组可根据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考核其二至三个教学工作环节,真正起到督导提高的目的。

(三)加强毕业班管理,确保出口素质。

初中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得良好的升学(中考)成绩是学校重塑在学生、家长、兄弟学校和各级领导心中的形象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是增强教师集体荣誉感和提高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一是认真落实领导联系毕业班制度,二是在教导处和班主任的组织下认真规划各学科共同的重点培养对象,三是在规范办学的前提下保证毕业班充分的教学时间,四是结合我校实际实行对学生的分类管理和要求,五是由教导处统筹长、短线学科在时间分配上的适时调整,六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稳定学生,七是为教师打气、激励教师,八是加强体实考训练,九是加强毕业班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十是落实毕业班教学质量的考核和奖惩。

(四)加强质量监控,做好阶段性的质量检测。

一是认真督促各学科单元检测与分析的落实情况。二是坚持每月一次的月练,教导处和教研组负责做好每次月练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进度的统一,习题的选择和制作;做好月练过程的管理,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月练结果;做好月练后各个层面的分析、比较和补瘸工作,从分析比较中发现问题,获得资源,找到突破口,通过补瘸堵漏逐步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五)切实落实领导联系年级制度。

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学校领导联系年级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加强对联系工作的定期(每月)考核,把年级教学质量同联系领导实行捆绑式管理,并同领导年终管理绩效考核挂钩,促进管理人员自觉深入联系年级协助班级管理和指导教学工作。

(六)加强对村小的指导和管理。

联系村小的领导和小学教导主任要经常性地同村小主任教师一道协同处理村小日常工作,指导教学工作。中心校骨干教师、下村支教的教师和村小的元老们要切实做好村小年轻教师的指导和帮辅,促进村小教学质量的提高。

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篇6

论文摘要:卓越课堂是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对课堂深层次、全方位地把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成人人参与、主动学习的活动形式,创建一个和谐得学习共同体。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探究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教学建模能实现教学创新,使教学真正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卓越课堂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形成人人参与、主动学习的活动形式。目前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课改研究的主要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但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意识依然存在,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由于学习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近年来,我校课改的研究与探索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关注和思考。本学年,教师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围绕“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开展了“参与,合作、探究”的课题研究活动。

课堂是实施学习活动的主渠道,提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是学习活动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而懂得方法和技能,加强训练又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关键。于是我们教研组教师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努力探究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双主共学”为理念,建构“问题导学、探究体验、展示交流、检测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们发现:数学教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教学的模式,并以此模式思考教学的目标、方法、进程以及预计其效果,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实,在教学中重视数学教学建模能使教师实现教学创新,促使其专业发展,也能使教学真正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目的。下面就谈谈我们对建立“数学教学的模式”的一点体会和想法。

一、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根据学生的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

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数学问题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提出来,也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探索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更浓厚的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老师创设了一个“套圈游戏”的问题情境。大家先是随意站着投圈,发现这种方式很不公平,于是要求按规则站。但有的规则也不公平:如果站成一横排,越是两边的学生越是“吃亏”;如果站成正方形,四个顶点处的学生最不好投„„同学们发现如果站成圆形,对大家就都很公平。问题自然也就产生了:为什么站成圆形对大家就公平了呢?圆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圆的特征的兴趣,自然过渡到了探究体验的环节。

二、参与探究体验的过程

“探究体验”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运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探索,并在同伴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一过程包括三个学习活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如在“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教师先请学生说一些比值是2的比,并将这些比按前项从小到大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得到初步规律:“前、后项都变了,比值不变”,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的呢?”接着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要求学生对这些算式任选几个作为研究对象:先独立思考,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在小组内依次发言;最后小组同学共同提炼本组的意见向全班交流。这一过程中,学生研究的是自己提供的学习材料,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并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发现规律,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充分表达意见,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展示交流的过程

注重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这一环节是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后由小组同学共同提炼本组的意见向全班交流的过程。在交流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做到正确的角色定位:首先,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其次,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精练且重点突出。最后,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有益的建议。要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交流时,代表小组进行交流的同学,不仅要汇报自己的观点,还要概括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集体探究成果,也可以代表他们组,提出疑难问题向同伴和老

师请教。在交流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以便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对他们的发言提出质疑或补充他们的不足,培养学生边听边想、先想后交流的习惯,提高交流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四、落实应用拓展的过程

“应用拓展”是运用在探究中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用拓展,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要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开放题的基本方法是:

1、条件开放:条件不足或多余。

2、结论开放:有多个合理的答案。

3、策略开放:有多种合理的策略。同时要注意开放性问题的趣味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践性。例如学习“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教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课后探索:将一个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但6个面仍要连在一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

五、完善检测反馈的过程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篇7

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获得优异教学效果的基础, 也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前提条件。 新理念下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 从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 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 并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其中的重点是教师引导的过程。 学生的自主学习、 扩展思维、开发创造力的方法,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个过程是教师事先对教学内容“引导”预设策略与即时课堂生成的统一, 整个过程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中的即时创造, 影响课堂生成效果[1]。 为此, 加强语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 即时调节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对语文教学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优化教学过程是指通过选择教学过程中合适的教学方法, 使师生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显然, 优化教学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 而是教师在把握教学规律与原则的基础上, 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明确安排, 一种适合于课堂教学方案的选择。

二、教学优化的方法

教学优化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结构。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 教学目标是根基, 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 教学目标的优化, 就是要建设一个全面、具体、适当、明确的目标, 这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非常重要[2]。

教学内容是重点, 教学内容的优化需以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连接点作为主线, 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最终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的优化需着重注意对技能的训练、对智能的开发等方面, 培养学生具备多种能力; 教学内容的优化需对思想教育进行渗透, 对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过硬的心理素质[3]。

教学手段是桥梁,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 我们需要将传统的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教学媒体有机结合, 合理使用,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在选定教学目标后, 根据各类教学媒体的特点和师生互动的需要, 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媒体, 应用于课堂教学, 使教学手段达到最优化[4]。

课堂的教学结构是支架。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为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对各种教学因素进行排列和组合, 并对课堂教学的整体内容进行安排。 所以课堂教学结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优化导入、优化提问、优化讲授、优化讨论、优化练习、优化总结。

综上所述, 要建设一种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 通过真挚的感情启发和激励学生, 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情感, 这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追求的目标。 建立民主、公平、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 运用“亲其师, 信其道”的心理, 将爱心、微笑带进课堂, 形成平等理解、相互尊重的格调, 营造民主愉悦的气氛, 才能使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达到最好的状态[5]。

三、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快乐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要想方设法形成师生的合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 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6]。

(一)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民主,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对有进步和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表扬。 教师要在学生疑难处帮助, 在问题关键处点拨, 以配合学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者不能自居, 应与学生平等。

(二)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爱数学, 喜欢学数学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 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安排, 使学生有新鲜感, 用数学教材本身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要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 三) 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一堂课的成败, 往往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直接关系。 我们的教学提倡启发式, 反对注入式。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教学是有“法”的, 因为教学是有规律的, 需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是指没有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任何情况。 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特点以及教师本身的素质和特点,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把这些教学方法有机地最优组合起来, 不要生搬硬套。

(四) 提高课堂效率, 降低学生负担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改革,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于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注重启发讨论, 引导主动参与, 精讲多练, 做到当堂完成, 当堂巩固。 这样才能减轻学生课后过重的作业负担, 只有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脱出来, 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到轻松愉快。

四、结语

“ 优化” 即为效率, 如若我们广大人民教师能够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做起, 精心选择、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以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那么在不久的将来, 即可同步更新和提高教师教学思想和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业务素质和学生整体素质, 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目标。

摘要:优化教学过程是获得优异教学结果的基础, 也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前提条件, 优化教学过程可减少师生消耗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全面、具体、适当、明确地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控制, 选用最佳教学媒体来活跃课堂气氛, 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 形成师生合力, 使学生能够愉快主动地学习, 从而使智力和情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优化,教学过程,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晶晶, 李振宇等.浅谈如何优化教学内容[J].科技资讯, 2013 (5) :203.

[2]陈国民, 王涛等.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J].工程图学学报, 2007 (2) :187-190.

[3]周萍.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J].科学教育, 2001 (5) :57-58.

[4]潘美意.优化教学过程之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 2000 (3) :43-44.

[5]林丽娟.优化教学激活课堂[J].科技信息, 2009 (31) :598.

优化教学,提高质量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是较为流行的教育观点之一。受其影响,一线教育工作者纷纷自觉地投入到了对“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相关研究之中。笔者身为一名基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实际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更好地构建小学语文课堂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与看法,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精心导入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育实践表明,良好的课堂导入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课堂参与兴趣。很显然,学生的这一积极主观学习情绪将对最终高质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精心导入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

如,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笔者就运用了如下导入语:同学们,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在春天,冰雪融化,溪流潺潺;杨柳依依,小草也破土而出;最活泼的还有那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的小燕子,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使得春天更加美丽,更加有活力……这些都是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经历过的现象,因此他们可以在笔者的描述语言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课堂氛围一时间融洽而愉悦,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并没有谁再做一些小动作。这表明,笔者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导入语言很好地将他们的注意力由不相干的事物转移到了课堂学习活动上。这都为学生持有高昂、积极的学习姿态,并切实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高效课堂目标的构建。

二、巧妙提问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支架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问题背后所蕴含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认知。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所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置那些既贴合教学内容,又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思考规律的问题。如,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时,笔者就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针对‘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文章标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在笔者的提问下,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我想知道南沙群岛在什么地方”;有的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人们会说南沙群岛很美丽”;还有的说“既然南沙群岛这么美丽,那么它有没有一些美好的荣誉呢?我想知道这个”……仅从一个问题出发,就诱发学生展开了无限的想象。其思维得到了开阔,学习智慧也得到了启迪。

学生们的疑问其实都可以通过认真阅读文章找到想要知道的答案。因此,笔者接下来只需对学生的阅读活动加以点拨与引导即可,并不需要对其读行为产生过多的干预。因为对于这些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学生们自然会付诸积极、主动的学习行动,并从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巧妙的提问可作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力支架。

三、创新教学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补充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习惯于采取“注入式”的教育,如此,学生只能作为一个被动的学习者麻木地接受来自教师灌输而来的学科知识。在此状态下其不仅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学习效率不甚理想。高效课堂的构建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话。

针对这一不利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才能在重新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确保他们以更加热情而主动地姿态持续投入到相关语文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教学《三打白骨精》这一课文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将课文中心思想“灌输”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孙悟空及唐僧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展开辩论。有的学生表示“唐僧慈悲为怀,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善人形象,这是他性格中善良的一面”;立马就有学生反驳“但是他不会火眼金睛,不能识别究竟是妖怪还是人,所以他才会被妖怪欺骗后,一味地指责孙悟空,他这种表现不是善良,而是是非不分的一种表现”;有的学生说“孙悟空没有提前告诉唐僧就直接将妖怪打死了,他的行为有点冲动和冒失”;马上就有学生对他的发言进行辩驳“我认为这正是孙悟空惩恶扬善、机智勇敢、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即使面对邪恶要也能勇往直前的一种精神”……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思想上的激烈交锋,而这些都促使他们实现了对“孙悟空”及“唐僧”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很好地证明了创新教学形式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重要补充的正确性。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出发,必须从具体教学内容出发,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如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高效率、高质量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得以建立。

参考文献:

[1]赵志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J].现代阅读,2014(04).

优化写字教学,提升写字质量 篇9

**中心校

李 * 【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写字是一个人语文基本功的体现,它不仅可以呈现个人的精神面貌、学识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对情操的陶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好写字教学课,引导学生写好字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关键词】写字教学特点;优化教学;提升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写字水平也有所下降,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写字教学、如何提升写字质量成了许多教师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优化写字教学,提升写字质量的几点看法。

一、正确把握写字教学特点

1、写字是有规律性的技能训练

写字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技能训练,需要手脑并用,缺一不可。作为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处于启蒙阶段的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相伴学生一生的。在教学中,我从最基本的握笔、坐姿等开始强调,让学生在心里对写字形成一种敬畏感。在接下来的时间,又把写字的重点放在了笔画和笔顺的指导上,只有学生熟练掌握了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律,才能为写好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写字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写得一手好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好动、不专注。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时刻监督孩子们的写字,并从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写字要慢慢来,教学中要放慢步调,一步一个脚印地教,从简单的笔画开始,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经过日积月累,孩子们写字的质量也就有了稳步提升。

3、写字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写字教学也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适当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写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自己发现汉字的结构、布局,各个笔画的特点,在心中要对所写的字了解透彻,做到“胸有成竹”,教师在适当的写前指导后,应让学生多写多练,再作出具体的指导与评价。

4、写字教学要坚持课内外结合

既然要写好字就应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单单依靠在学校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把课内外时间结合起来,经过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学生在家的练字就明确了许多。同时,也应该积极寻求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监督,提升学生写字质量。例如,我把学生的《写字课堂》当做字帖来使用,让学生用写字本临摹上面的字,然后再自己临写,每两周进行评比。此外,还建议有条件的学生自主选择与教材配套的字帖,用课余时间自己练写。

二、激发写字动机,提升写字质量

学生的写字动机是保持学生努力写好字的动力,可以激起学生写字的欲望和追求,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字动机可以提高学生写字的自觉性,有助于学生写字质量的提高和写字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做前提,学生的写字才能形成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都静静地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和生命的芬芳,都代表着无穷无尽的寓意,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可谓一笔一故事,一字一世界。”在教学上,我主要采取剖析汉字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例如在教写《称象》一课“象”字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出示“象”字的图画、古汉字写法,学生一眼就认出了这是“象”字,对其来源有了较清楚的了解,经过讲解,学生对象形字有了进一步印象,写字兴趣也高昂起来。然后我再出示要写的“象”字,引导学生认真书写。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象形字、形声字都各有特色,写字教学上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剖析,就能让写字教学变得趣味盎然而不再枯燥乏味。

2、创新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写字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相结合的评价。

宏观上,就学生的字做一个整体的评价,一页字看下来是清秀、端正、潦草还是歪歪扭扭,写字本的保管是否整洁,有无折角,页面是否涂改这些视觉上的感观是学生能马上分辨出来的,孰优孰劣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教师对质量较好的给予表扬,有不足之处的指出其不足,指导改正并向他人学习。

微观上,就学生的字从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方面做出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要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在评价上,抓住学生写字的“亮点”并给予充分肯定,以鼓励其写字的信心,但是要注意评价的艺术性,防止过度表扬,对写字基础较弱的学生,即便是不算太好的字,只要能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哪怕是一个笔画都应该给予激励,使学生不至于丧失信心,而是获得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但评价的方式宜多样化,可以老师评,学生互评等,例如在教学中,我常用“红星换本子”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字。当积累了8颗红心就可以跟我换一本新写字本。学生兴趣高涨,争相评比,写字的积极性一下就高了,希望获得新本子。总之,不管什么评价都“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3、组织竞赛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喜欢有趣的活动,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在写字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而举行写字竞赛就是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之一。

例如,我会在班上不定期举行汉字书写比赛,评选出“书写之星”、“进步之星”、“小小书法家”等称号,并给他们奖励,把他们的作品挂放在班级展示栏上展示,对学生的优秀作业,我也收集好,到一定时间再拿到班级传看,供同学们互相学习、借鉴,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展示出来,心里乐开了花。此外,还可以分组比赛,班级之间的比赛,以活跃气氛,增强班级凝聚力,调动学生写字积极性,班级的写字氛围也就形成了,爱写字、写好字的学生也多了起来。

三、综合各方力量,优化写字教学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写字教学也是一样,要综合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以优化写字教学,提升写字质量。

1、注重教师的范写

低年级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范写对学生起到一种很好的模范教育作用,教师范写生字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即生动又形象,学生全程观察下来,视听结合,对学生写字大有裨益。但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范写不应该局限于写字教学,而应该贯穿于每一堂课、每一次板书、每一次书写,教师的模范、指导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2、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

科技手段的运用”,对写字这一语文基本功的锻炼,应该有更宽的辐射面,应真正做到“提笔即练字”,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利用好每一次提笔写字的机会。作为语文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本学科内,还应积极寻求科任教师的协作,让每一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的写字质量,这样各科目间同抓共管、互相促进,学生的写字效果必然会好上加好。

3、科学利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上的运用使得教学更直观、有效,特别是对于相对枯燥的写字教学,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使得写字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有效果。如在教学写字时,运用课件可以直观、动态地呈现汉字的书写笔顺、笔画,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电脑里呈现的汉字整洁、美观、规范,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审美能力。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篇10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面向新世纪的选择。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育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优势,这就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教学效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我就如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结构浅淡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包括物质、心理、知识的准备。课前准备主要分为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所谓物质准备就是把上课用的教科书、笔记本、资料、文具等拿出作好准备;而精神准备是指课前的“人静”即尽量做到情绪稳定,全身放松,最好是能够回忆上节课的有关知识,为上新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做好课前预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2、导学阶段

这一阶段又分为四个环节,即导、读、议、讲。

导,就是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要求教师采取活泼多们的形式。因为它像桥,是连接旧知识的桥梁,像航标,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像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引趣式、诱导式、提问式、表演式、演讲式、抢答等,其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自然、新奇、有趣、提神,并为学好新知识埋下伏笔。

读,即读书。读书时教师要展示教学目标,并有导读纲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对教师而言是教的目标,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的目标。学生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又需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个教程的启动就要靠教师的导,即通过自学提纲,给学生引路,让其尝试读书,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一要交待读书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如哪些内容应详读,哪些内容应略读,哪些内容可跳读等;二要精心设计导读提纲,使其紧紧体现教学目标和本节课的知识点;三要巡回辅导,一方面注意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重点辅导自学能力差的学生。

议,即议论。议的内容,应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重要的概念、原理、知识中的模糊点、疑点,或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等。议的方式可灵活多样,同桌、前后桌或以小组、全班为单位均可。老师在讨论时要引导学生紧扣教学目标或教师设计的导读提纲,避免走过场或脱离课题。讨论时要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争论,拓宽思路,相互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巡回检查,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程度,以便在下环节讲解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讲,即讲解,可以是教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讲。通过阅读、讨论等学习活动,学生对多数教学目标已有初步明确的认识,但仍有部分总是处于“愤”“悱”状态。如果这些地方学生通过争论、思考,仍百思不得其解,就需要师生合作探索,特别是教师要抓住关键的“点”进行精讲点拨,会起到拨云见日之效。此外,教师也可采用辨析题的形式引导讨论、探索,直到解决疑点难点的问题,而后教师有针对性的给以总结,使知识得以升华。

3、应用评价段

这一阶段包括练和评两个环节。练,即训练。这一环节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达标训练,其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练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练也可以是局面练;练的题目要具有多样性、典型性、时代性;练的内容既要有书本知识,又要有联系社会实际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双基落到实处,同时将师生双边活动推向高潮,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了效率,改善了课堂结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评,即评议。是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评议、评价和讲解。评讲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评讲时,应将心放在当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上放在学生认识的薄弱点上,从而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在教学目标上的差距,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二、优化课堂结构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中心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特别是对于完不成的教学目标及时补救,实现堂堂达标。

2、“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并且应时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即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讨论、精讲、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4、优化原则。从上课开始到结束,从教师的“导”到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应合理搭配,体现出和谐、自然、优化。

5、反馈矫正原则。进行信息反馈,残缺知识进行有效的矫正和补救,是防止知识缺陷积少成多,实现当堂达标的有效手段。

上一篇:阜南县2011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下一篇: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