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上行及品牌建设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产品上行及品牌建设(推荐8篇)

农产品上行及品牌建设 篇1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品牌;品牌特性;困境;对策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以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农产品为基础,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被消费者所认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称与标识,它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共用的公共品牌的标志,以特定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集聚为基础。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已经趋于共识,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提升国内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存在着较大的困境和阻力,建设成效普遍未能达到期望。因此,需要对现实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以解决相关难题。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性

与工业品品牌不同,农产品区域品牌有其独特的内涵,需要从根本上认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性,从源头上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认知。

(一)区域性

由于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均受制于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于一定区域的独特资源,包括区域资源禀赋、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了历史渊源的沉积,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这是区别于其它区域农产品的核心要素,也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二)共有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是多元主体的活动,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生产者均参与其中。从产权性质上看,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种集体公共产权,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个企业所垄断,是地方性共有权,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即品牌权益体现为地域内的共有性和地域外的排他性,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集体可以使用,同时其他地域范围的生产企业和经营者或本地生产的不具备特色要求和传统条件的企业将被禁止使用。

(三)外部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典型的经济外部性,即区域成员使用区域品牌的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其承担,同时其行为后果会对他人和品牌造成非市场化的影响,既具有正外部性,即个体成员的品牌活动使他人或区域品牌总体受益,也有可能是负外部性,即个体成员的品牌活动使他人或区域品牌总体受损而无需为此承担成本。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性决定了其建设过程与工业品品牌建设有着不一样的规律,产权共性使得农产品区域品牌从创建开始就存在制度上的“先天缺陷”。品牌权益的共有性既可以使资源利用实现充分化,也可能使其利用过度而导致出现“公地悲剧”现象,区域内成员为追逐个体利益而最终损害区域品牌的公共利益,产生典型的“柠檬市场效应”。除此之外存在的各种现实困境,也加剧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难度。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困境

(一)非标准化生产决定了农产品品质的不稳定性

农产品生产涉及产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并关联特定地域的传统工艺及人文因素,质量标准往往很难描述,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受制于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产量和质量难以稳定。即使在一片特定的区域内,也有可能由于光照、土壤、温湿度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农产品品质难以保证绝对的一致。同一区域内不同年份生产的农产品也会因为气候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品质差异。另一方面,与工业品的标准化大生产模式不同,现有国内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仍然还处在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态,种子和种植管理、产后加工等生产环节仍属于非标准化生产和加工,不同生产者提供的农产品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农产品品质的不稳定直接动摇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根基,难以保持持续一致的消费者体验和市场评价。

(二)消费者体验的差异性容易导致市场口碑的不一致

高度一致的美誉度是品牌建设的理想境界,也是品牌资产增值的有力保障。然而,消费者市场的客观差异性增加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口碑积累的难度,使品牌推广效果难尽人如意。

1、口味差异。受地域、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口味不同,对农产品的喜好不同,其选择、购买农产品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于同类农产品,不同消费者的认知、体验和评价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同一农产品要适应整体市场的难度较大。

2、观念差异。国内消费者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观念差异。部分消费者开始追求高品质的农产品,但众多传统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仍存在价格顾虑,品牌农产品难以广泛推广。

3、认知差异。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概念的认知度不同,对产品的最终评价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消费者认为物有所值,也有可能不值。消费者的感性消费、体验和认知的差异增加了区域品牌农产品的建设难度,市场口碑的不一致往往使品牌培育产生事倍功半效果。

(三)欠发达的品牌运营组织决定了品牌管理能力的薄弱

由于国内农户生产规模小,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无法成为区域品牌建设的主体,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一般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协调、龙头企业参与”的关系。基于区域品牌权益共有的特性,在实际运营中行业协会起到连接政府、市场、企业的作用,并起到规范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的作用,龙头企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但目前国内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存在会员覆盖面较低,合作松散、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农户的主人翁认同感低;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偏弱,企业与农户之间仅仅是购买劳动力和低级农产品等简单购买关系,农户的共同创造价值感较低,未能形成完全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两者品牌运营管理能力都较为薄弱,不但体现在品牌推广中缺少专业化的运作思路,而且一旦出现有损区域品牌的市场行为,往往也无能为力,无计可施,无法挽回不利局面。

(四)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滞后增大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运营障碍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必须依赖于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特别是在消费者最为敏感的品质和配送环节,否则将难以赢得市场。国内传统农产品物流体系中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不能很好地解决农产品在产供销中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并由此带来信息滞后及不对称和交易手段的单一,客观的产业环境助长了农产品区域品牌中“柠檬市场效应”。另外,国内农产品加工、运输、物流配送、冷链基础等环节都还很薄弱,在农产品末端配送环节屡出问题,导致消费者不满,市场口碑下降,这极大障碍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美誉度积累和重复购买。

(五)法规监管的欠缺提供了品牌损害行为的运作空间

国内相关法规存在众多不健全和不完善之处,如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低,农产品标准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标准不统一,标准技术的研究缺少系统性和前瞻性;有关区域品牌的保护的法规和制度比较粗化,面临实际问题时操作弹性过大等,这些无疑留下了众多的法规空隙,让不法行为有机可趁。在品牌监管方面,原产地保护、品牌意识以及政策执行力等方面都还比较滞后,更有一些当地政府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长期品牌意识,任由生产经营者鱼目混珠。即便实施监管理,也仍停留在罚款、认证收费等简单管理形式上,而缺乏集体品牌维护意识和管理能力,对过程控制监管不力,所有这些,无形中为滥用农产品区域品牌提供了空间,最终阻碍区域品牌整体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提升理念,推进区域品牌农产品品质工程

品质是品牌的基石,消费者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偏好皆根植于对其品质的喜爱。由于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特殊性,因此更需要对其品质加强管理。生产经营者需要转变观念,提升品质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参考现代工业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引入生产标准,从种植区域的选择、品种的筛选、生产种植管理以及后期的加工都提供明确的标准,对传统农产品的生产作业、加工处理等全过程环节进行标准化改造,确保市场上供应的区域品牌农产品与广告宣传的品质相符,做到名符其实。

(二)明确主体,增强品牌专业运营能力

明确农产品区域品牌“所有者”角色,具体行使“所有者”职责,解决区域品牌所有者缺位以及被免费使用的问题。在保证品牌权益集体共有的前提下,组建适当的组织,如行业协会、合作社等担任品牌的“所有者”,详化工作职责,细化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真正行使协调内部成员行为,保障行业或区域内共同利益的职责,并建立真正的利益约束机制,结束免费使用区域品牌的惯例。引进专业的品牌管理人才,强化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专业运营,加强品牌的建设规划,科学制订品牌推广策略,提升区域品牌运作的市场驾驭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做到运筹帷幄。

(三)合理定位,加大整合营销推广力度

改变广大农产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面向全国市场、全体消费者的大一统的经营思路,提升农产品的经营水平,根据现代营销理念,结合农产品的特有资源禀赋和文化内涵,进行合理的产品定位,并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消费者群体,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进行市场推广,力争做到目标市场上产品口碑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设计区域品牌的识别标志,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整体形象。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电商平台、移动网络等渠道进行整合营销,加大市场推广,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识别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防伪,做好市场信息沟通工作,增强产品信息的透明化以及普及化,尽可能地让消费者对产品的形状,口味,品牌,防伪标记等产品特征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增强消费者对区域品牌农产品的认知,使其拥有足够的产品信息和一定的产品识别能力,消除“柠檬市场”存在的客观条件。

(四)精细配套,深化农产品供应链开发

深入推进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延伸区域品牌农产品的产业链,推进精细化加工和全方位的配套服务,从整条产业链保障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在生产加工环节,研发相关附加产品,使初级农产品向商品化提升,形成以核心产品为主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在市场服务环节,大力加强包装、运输和物流配送的市场化开发,奖励创新商业模式,使农产品与消费者的日常需求能有效衔接,提供安全、便利、快捷的服务,有效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日常需求。另外,还可积极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附加值,包括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农村文化建设、旅游业等产业进行联动发展,带动一方经济的整体发展。

(五)健全法规,加强区域品牌建设保障

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商标法律,以证明商标的形式来保护的,如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柑桔”就在我国取得了证明商标专用权。健全国内有关原产地保护的立法体系,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法律上修正产权共有性的不足,以便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中尽可能地保护品牌的知识产权。同时,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很多农产品由于区域内外生产经营者的“滥用”,使得艰辛培育的品牌几乎毁于一旦。完善监督机制和统一的游戏规则,整合监督管理权,化解多部门职责交叉又责任不明的问题。当地政府需要具有品牌建设的长远眼光,广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打击力度,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应该给予侵权者刻骨的教训,为其不法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净化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环境。

参考文献:

农产品上行及品牌建设 篇2

1 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农产品品质较差

由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违规添加化工原料,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毒生姜”、“红”湖水、“避孕药”黄瓜以及东北的黑土带土壤污染等事件,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几乎到了谈“食”色变的程度,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品牌信誉。而我国地域辽阔, 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又有很强的时效性, 难以做到逐一监管, 农产品品质难以保证。

1.2 农产品品牌意识淡薄

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 很多农业生产者缺乏长远的目光, 没有意识到品牌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对农产品品牌价值认识不足, 不能积极主动创建和建设农产品品牌。例如市场上销售的花生、水果等农产品大多是采摘之后直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 基本没有开展加工、包装、宣传等活动, 销售的就是农产品的使用价值, 而品牌价值不能体现, 很难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由于销售初级农产品的比重大, 二次加工基本欠缺, 加工精度和开发深度远远不足, 产品缺乏特色, 严重降低了农产品增值收益, 制约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1.3 农产品经营规模小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主要以农户自产自销为主, 缺乏规模经营, 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很难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 更不可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例如大悟的板栗, 个大、味甜、质脆, 在大悟甚至孝感地区广为流传, 但由于板栗的种植较分散, 没有形成大的种植规模, 难以走出去, 不能形成知名品牌。

1.4 农产品发展资金不足

我国农产品生产以散农为主, 而我国在农业上的补贴较低, 农户的收入有限, 导致农户在农业发展方面积累资金缓慢, 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虽然制定了很多“惠农”政策, 但由于农业基础过大, 这些政策只能是杯水车薪, 同时, 由于政策实施的滞后性和扭曲性, 导致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贷款难的问题, 无法满足农产品品牌建设要求。例如, 安陆白花菜、孝感油菜、大悟板栗等, 都是由于资金不足, 无法扩大规模和进行大力宣传, 只能局限于市区、县镇附近流动销售, 严重阻碍了这些产品的品牌提升。

1.5 农产品品牌建设不力

品牌的提升需要进行精心的策划和有力的推广, 而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呈现“单打独斗”的局面, 在生产者品牌意识淡薄、农产品发展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农产品的销售更是停留在推销阶段, 价格竞争仍占主流, 农产品的品牌营销严重欠缺。大部分农产品相关企业只重视品牌的评比而轻视品牌的培育, 品牌建设力度严重不足。有些企业虽然有品牌意识, 但由于条件所限, 不能形成品牌建设的合力。加上我国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 违法成本较低, 使得假冒伪劣农产品大量出现, 极大地侵犯了品牌方的利益, 制约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2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要对策

2.1 转变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种类越来越多, 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 据统计, 消费者购买食用油, 可选择的种类至少达到30多个, 而大米选择则有100多种, 如何吸引消费者, 如何提高顾客忠诚度等等, 都要求企业转变观念, 重视品牌建设, 打造特色产品, 提升竞争力。要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加强专利申请等活动, 树立农产品品牌, 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 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品牌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作用。

2.2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主要是散户方式, 要培育农产品品牌, 必须通过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方式, 将散户集中起来, 实行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 形成规模经济, 从而解决生产规模不经济、劳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较差等问题,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组织, 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应着手建立和维护稳定的销售渠道, 开拓电子商务等新的销售模式, 减少中间环节, 促进农产品的快速流通。

2.3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生命的根本, 只有不断的科技创新, 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要提高存活率、营养度等, 离不开科技创新;加工环节要提高保鲜技术、实现精深加工等, 也离不开科技创新;销售环节要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等也需要科技创新。因此, 必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有效开展农产品深加工, 打造特色农产品, 提高农产品的科技成分, 增加农产品品牌的附加值, 构造农产品品牌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方面, 走科技兴农道路, 可广泛运用先进的种养技术、加工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加大农业合作力度, 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增加农业综合效益。

2.4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我国的农产品品牌管理机构繁多, 涉及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 多头管理导致管理分散, 效率低下。政府必须明确责权, 提高管理效率。要加强农产品品牌质量的监督管理, 对于一切不法经营者进行严厉打击, 加大惩处力度, 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同时, 应注意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切实提高管理者的责任心, 严格监管农产品质量。

2.5 完善农产品扶持政策

纵观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建设进程, 可以发现农业产业化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村集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大部分农业产业化组织先天不足, 龙头企业的示范力量有限, 农村集体规模相对较小, 农产品很难实现规模生产经营, 品牌形象难以树立和提升。因此, 建设农产品品牌的重点在于优先培育和发展一批产品品质过硬, 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来辐射整个行业和所有农产品市场;同时, 选择一批有基础、有前景、有特色, 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并符合国家农业政策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逐步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

2.6 大力培养农业人才

政府可以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式, 大力培育农业人才, 以点带面, 逐步提高农民素质, 从而推进农村科技化生产, 提高农产品质量, 实现农产品升级。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 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持续努力和农户的鼎力配合。尤其是农业企业要积极探索实践,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形成核心竞争力, 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文川, 方姗.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农产品品牌塑造理论[J].农业经济, 2011 (8) .

[2]杨启荣.大力扶持产地市场建设尽快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J].中国农村经济, 2010 (4) .

[3]黄金火, 黄文军.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 2010 (5) .

[4]张萍.加快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J].农业经济, 2011 (4) .

农产品上行及品牌建设 篇3

关键词:农产品 品牌建设 对策

1 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1.1 品牌建设成果丰富 近几年,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国家级品牌的达72个。吉林省政府有专项扶持资金,对于重点龙头企业获得国家级品牌每项补助50万元,获得省级品牌的每项补助25万元。

1.2 品牌建设呈现多样化发展 吉林省各级各类农产品品牌不断涌现,无论是原生农产品、加工制成品、粮食产品、经济类产品、园艺特产产品、食品类产品、生产资料产品,都占有一定比重。全省已认证绿色食品785个、有机食品271个、无公害农产品2090个,“三品”总量达到3146个。全省共创建了12大类绿色、有机食品基地5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36个,建设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96个。

1.3 产业竞争力增强 吉林省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格局,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近几年,吉林省重点打特色品牌,共创建了中国名牌10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4个,吉林名牌农产品880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776个,全面树立了吉林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形象。

2 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品牌意识,对品牌化经营的认识不够 吉林省农业受计划经济影响很深,很多企业缺少品牌意识,比如,吉林省的人参,虽然很有名,但如果提起具体的品牌,很少有人能说得上来,很多省内商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没有这个耐心来扶持与培植。一些企业急着先建起工厂,产品出来了,销售时却没人记得住它的品牌。

2.2 企业生产规模小,影响品牌竞争力 近几年,吉林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建立了肉类、蔬菜、油类、野生山珍等基地,可是只有德大、皓月、大成、华正等少数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他企业形不成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难以满足国内外高端市场的要求,吉林省农产品没有形成企业集群的优势,在国内市场中缺乏品牌竞争的能力。

2.3 品牌纷乱复杂,名牌少 近几年,吉林省农产品品牌数目增加很快,但是呈现出品牌杂乱的现象。在所有的农产品品牌中,除“皓月牛肉”、“德大鸡肉”等个别企业名称响亮外,其他能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品牌是屈指可数,甚至很多农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还需要出口商重新包装才行。

2.4 农产品宣传乏力,知名度不够 近几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比较重视品牌推广,但从效果来看,整体宣传力度仍不到位,绝大多数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知名度还不够,没有产生大量需求,导致产业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竞争力不足。

2.5 农产品品牌开发力度不够,不能形成合力 品牌定位较低,设计简单随意,名称、形象缺少内涵,这对吉林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整体形象都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另外,农产品众多品牌之间常常出现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等现象,致使企业经营成本极大地增加,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无法形成合力。

3 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

3.1 提高农产品品牌意识 吉林省各地应该总结成功的农产品品牌事例,广泛宣传,提高农业企业品牌意识。农产品生产具有分散经营的特点,难以做到完全标准化,因此,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需要对整条供应链进行统一管理,从农产品生产,到农产品加工,再到农产品的销售等若干环节,都要树立科学生产、安全生产、合理经营的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吉林省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3.2 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 建设标准化基地,促进经营方式转变。一是观念转变。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帮助农民算,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切实转变农民的种植观念。二是直供促变。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让农民看到了标准化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农民按照订单的要求实行生产标准化,产品直接由公司收购供应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收购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龙头带变。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对重点企业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采取“农户+合作社+科技+公司”的运行模式,提高基地生产标准化程度。

3.3 加大品牌整合力度 可以对现有的一些影响力不大、竞争力不强的小品牌进行整合,做好农产品的定位,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把品牌广告作为服务“三农”的基础工程来抓,对政府认可、农户满意的农产品企业,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强商品的外埠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农博会、展销会等平台为品牌培育铺路搭桥,打造本地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利用媒体广告、网络营销、专题报道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提高公众对农产品品牌形象的认知度。

3.4 培育龙头企业 根据吉林省特有的农业、林业资源,发挥区域优势,为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创造有利的条件,各地政府要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设备水平,在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和附加值上多做文章,为此各地政府,应围绕龙头企业,出台经营、税收、技术培训等多重扶持性政策,加速龙头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农产品品牌整合中的政府角色研究——以浙江省景宁惠明茶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10:75-79.

[2]农产品品牌杂小弱[N].人民政协报第A05版,2010/3/5.

[3]保护品牌 扶持品牌——吉林省工商局创先争优促发展记事[N].吉林日报,2012/8/13.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研究科研课题;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692号。

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篇4

[论文作者:白朋飞]摘 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对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和优势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 品牌建设 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已形成买方市场的格局,一方面源于国内农产品总量的供给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源于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抢占了部分国内农产品的市场。这种卖难的状况使得农民增产并不增收,如何改变我国农产品卖难的局面,需要多种措施和方法的并行实施。本文主要分析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设现状和并结合现状提出品牌发展对策。

一、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品牌的必要性

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赢得竞争新优势,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

河南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缺乏,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但农业种质资源丰富,特色产业和产品明显,挖掘和整合这些有利条件,全面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提升产业层次,对于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实施品牌战略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增强,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但随之带来生产盲目性和结构趋同性问题,导致结构调整多变、增产不增收。实施品牌战略,能凭借某名牌产品广阔的市场,通过其所在生产组织体系的连接,实行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和专业化生产,形成农业区域合理分工,逐步做大规模,以优质的产品质量,获得市场认同,避免大起大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需要

实施品牌战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产业升级的基础,是今后河南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可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依托名牌产品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超额利润,驱动农业生产者重视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在种子选用、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全过程,积极采用先进科技,实行科学管理,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使农业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四)强化自主创新的需要

实施品牌战略是培育农业文化,强化自主创新的迫切需要。从深层次看,品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创新的文化。河南省农业历史悠久,通过以品牌为标志的产品形象塑造,将地方传统特色与现代产业文化有效整合,树立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竞争、市场、营销、无形资产、商标、知识产权等新理念和运作模式,大大丰富农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地位。

(五)农产品销售方式的变化的要求

中国的农产品零售交易主要发生在城市交易市场,而城市农产品零售贸易方式正在由集市销售向超市销售方式过渡。超市销售方式的迅速发展为品牌农产品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同时也排斥了无品牌农产品的市场进入。这就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成为一种必要。

二、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创建主体多元化,品牌数量大为增加

创建主体多元化,品牌数量大为增加。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引导支持下,企业和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等市场主体在名牌创建中热情高涨,成为农业创名牌的主力军。许多农业科技机构、农技推广单位也积极参与,注册了不少商标,开发了一批知名产品。一些农民种养大户创牌意识增强,或单独或联户注册,共同开发。有的由政府直接申报证明商标,供符合条件的农户使用。

(二)品牌管理手段注重标准化,产品质量大为改善

品牌管理手段注重标准化,产品质量大为改善。各地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出发点,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开发重点,积极制订农业标准,建立示范区,以基地建设与市场监督为抓手,积极推行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生产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形成了以标准化为支撑的品牌管理手段,促进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为创建名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品牌创建机制市场化,农业效益大为提高

品牌创建机制市场化,农业效益大为提高。企业和协会在注册商标,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加强品牌策划、包装和宣传,提高知名度,强化“优质优价”机制,促进品牌产品的价值实现。同时,农业品牌已成为无形资产,运用兼并、转让、入股等形式,扩大品牌规模,拓展了市场空间。以品牌为主导的农产品开发,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三、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

总体上看,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农业相伴而生,通过多年的发展,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时间不长,基础条件差,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还是初步的、低层次的,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品牌建设理念不到位,品牌战略导向不明显

由于长期小农经济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一些地方政府对品牌农业引导不力,有的认为创品牌是企业的事,与政府关系不大,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不少企业认为农业品牌效益优势不明显,创建工作难,忽视品牌形象塑造和优势培育农民群众认为自己实力小,与农业企业只是产品买卖关系,创品牌与己无关,不注重产品质量。

(二)产业层次不高,竞争优势不明显

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低,农产品产后保鲜、贮运、加工环节科技攻关滞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农业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除极少部分群体品牌外,大部分农产品仍存在“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现象,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经营者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目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是农产品,缺乏品牌形象实力的营造,将品牌仅仅视同为商标,大多是注重品牌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将其打造成名牌的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许多优质特产因无注册品牌,导致农产品土味浓,精品少,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不强。

(四)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使之成为名牌,并经受住外来农产品的冲击而长久地生存下去呢?归根到底是想办法提高农产品质量,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而在目前,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是粗放的小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农产品的品质各异,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必要的质量保证。

四、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机遇

(一)特色资源优势

河南耕地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产生巨大的差异以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名优传统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目前一些地区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已经初步形成了当地的名牌产品,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把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政策、组织、资金等方

面大力支持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农产品品牌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品牌

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网站如雨后春笋,日益发展起来。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中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先进、快捷的网络技术,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在网络上进行品牌传播,不仅节约成本,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已经成为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效手段。

五、加快河南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农产品品牌营销主体建设,培育品牌营销意识

目前中国农产品品牌营销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农产品营销主体缺乏品牌营销观念,品牌营销主体发展滞后。针对这种境况,首先应该大力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的品牌营销意识,树立其品牌观念,这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先决条件。其次,针对目前中国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的现状,结合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先进地区发展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成功经验,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发展,使之成为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的重要平台;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使之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重要主体。

(二)加强对特色农产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从农产品“特色”形成的资源条件上讲,河南特色农产品的资源非常丰富,保护好这些资源是保证特色农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在自然条件方面,由于河南人口众多、人地比例失调,这就需要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充分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注意对耕地的保护和节约,尽快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生物物种资源方面,应加大对河南传统农业物种和稀有生物物种的普查和保护力度,加强对优良品种的培育工作,并结合河南的具体情况,积极引进适宜的种植和养殖物种。

(三)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

质量是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物质保障,而按标准组织生产管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因此应该加快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一是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标准化意识,切实加大对农产品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力度。二是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三大体系建设,严格实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

(四)依靠科技兴农,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必须重视科技创新,走“科技兴农”道路。一是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改善科技发展环境。二是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三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四是切实抓好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五是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以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网络化。

(五)增强农产品品牌的法律意识,加强品牌的保护

创立品牌不仅是成本、时间、金钱的付出,更需要法律强有力的保障。要积极做好农产品品牌的申报、注册工作,防止农产品品牌的流失。其次,要完善保护品牌农产品的法律法规,积极培育优良的市场竞争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为品牌农产品保驾护航。

(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

河南农业产区的水利、路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农业信息化水平比较低,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公共物品,还可以大大降低各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垂直分工和农业产业的集群化,这又会反过来促进农业本身的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营销网络的完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

(七)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特色农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农户培训、标准化管理等,都需要资金支持,而资金正是河南特色农业发展中最为紧缺的要素。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靠政府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二是要靠特色农业优惠政策的推行,通过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方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于特色农产品开发,多方引进资金,为民营企业和农业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河南省财政实力有限的情况下,第二种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是《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2010调研课题》(课题编号:SKL—2010—28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银兰、沈翠珍.政府与地方特色农产品产地品牌塑造[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9月.[2]吴菊安.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J].农村经济.2009年第5期

[3]易正兰.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结合探讨[J].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4]张雅凌.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意义探析[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6月.[5]黄俐晔.农产品区域品牌研究———基于主体、机制的角度[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作者简介:

农产品上行及品牌建设 篇5

灵寿县工商局慈峪分局局长 办公室副主任 白琰瑜 牛志红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标所代表的品牌对市场的引领作用和战略意义越来越明显,并且在良莠不齐的众多竞争者中己经成为最有效的辨别手段。而农产品商标建设对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现就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灵寿县属国家级山区贫困县,长期以来,当地农业一直延续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农民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增收阻力重重。近年来,随着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宣传引导,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观念滞后,缺乏创立品牌意识。一是有品无牌。我县农产品品种丰富,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用品牌打市场的意识较为淡薄,忽视品牌的创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没有商标,只能以“原字号”、“土字牌”进入市场。二是不知道怎样创 1 品牌,缺乏商标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导致一些农产品只能为人做嫁衣,依赖他人的品牌把产品销出去,无法享受到来自自身品质的丰厚利润。如灵寿的红薯脯,80%销售还挂靠河北省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天津一家食品进出口公司,使用人家的商标品牌,中间差价的丰厚利润被两公司赚走。

(二)规模弱小,无法发挥品牌效应。多数农产品是以乡村为经营范围,规模小,辐射范围有限。如中科院的北方茶种植基地,主要以灵寿县南营乡为主,虽有“北方第一茶”之称,但种植面积仅有7.5亩,年产量也仅有170余公斤;而安溪铁观音、信阳的毛尖、云南的谱洱等都是全县大部分乡镇均有种植,相比之下,前者面积弱势非常突出,它的带动作用也就有限了。还有我县燕川乡的薄皮核桃,只在燕川乡的几个村种植,尽管品质优良,供不应求,种植行业也正在积极实施商标品牌经营战略,但规模偏小和过于分散,在发展过程中,不利于创牌且无法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形成优势,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三)产品停留在初级阶段,创立品牌难度较大。我县大部分农产品属于大路货,缺乏品质优势。如近几年的板栗种植发展得很快,可以说是我县山区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但从全省乃至全国的范围来看,种植板栗的地方到处都有,特别是唐山的“迁西板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虽然我县山区的板栗口感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在周边地区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这些未 2 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科技含量低,特色不明显,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就增加了一定难度。

(四)经营松散,不利品牌成熟壮大。目前我县农产品经营还没有一个能够主宰市场的龙头企业或企业联合体,而主要以农户个体为主,他们之间技术互相保密,信息无法共享,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不顾农产品品质,相互压价,以次充好,搞不正当竞争,直接损害农产品品牌形象和整体经济效益。如红薯脯加工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出口日本等国家,但近年来一些散户进入市场低价倾销,造成市场混乱,价格下跌,效益降低,给品牌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二、加快实施农产品商标发展的对策

根据我县农业发展实际,从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出发,对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提出如下对策。

(一)加大政府服务力度。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品牌战略应是一种企业行为,但在当前市场化程度还较低的情况下,占有绝对资源优势的政府部门的行为,对实施品牌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定好位,从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一是宣传服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介,特别是采取通俗易懂和 3 生动活泼的实例,引导鼓励农民、涉农企业及有关协会、组织,注册使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如食用菌,在国内北部各地都有种植,但只有灵寿“灵洁”的食用菌能够让消费者记在心里或作为馈赠亲朋的佳品,因为“灵洁”是河北省著名商标,其它各地的食用菌尽管质量同样优良,但却上不了台面,没有市场份额。目前金针菇品种全国总产量29万吨,其中“灵洁”牌金针菇就达7.2万吨,在全国食用菌行业单一品种产量中居第一位,并已冲出国界,销售额从2004年到2007年连续四年实现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因此,运用品牌兴农的典型事例引导农民,使其对农产品品牌经营有新的认识和了解,从而重点鼓励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看好的个别经营大户,帮助他们运用品牌战略建立“以品牌促发展”的良好经济运行模式。二是科技服务。一方面,农技推广部门要积极组织“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将先进的种养技术传授给农户。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家、市农技科研院所的合作,增加农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走“科研院所+品牌+市场+农户”的产业化道路。三是资金服务。一方面,银行金融部门要减少中间环节,拓宽信贷渠道,重点对种养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县、镇、村要制定落实有利于促进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优惠奖励政策。四是信息服务。农业主管部门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电视、广播、传单等形式为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二)立足实际,进行科学的品牌规划。实施品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最基本、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开发什么品牌。为避免在实际运作中的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应进行科学的品牌规划。根据我县实际,首先要对农产品进行定位,选择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有竞争优势,发展前景较好的无毒生态产品。我县地处太行山区,丘陵面积60多万亩,多以黄沙红壤土质为主,含丰富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无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是极为少见的生态净土区,红薯生态化栽培规模日渐庞大。为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去年以来,灵寿工商部门把 “仙凤园”薯业有限公司发展申报“仙凤园”河北省著名商标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强化措施,为农产品商标发展提供全程服务,大大增强了创牌的成功率。二是开发山区有特色、叫得响的知名品牌。传统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已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其产地本身即可成为产品品牌。如质地硬口感好的陈庄豆腐、独具特色的西岔头镇北柴鸡、香而不腻的西村肘子、返璞归真的横山湖野生鱼等,可以分别以其产地作为产品品牌进行注册,精心打造地域品牌。

(三)利用后发优势,开发无公害、绿色产业品牌。食品安全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无公害绿色安全食品是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和重复购买的最直接因素,无公害绿色标志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品牌战略就是在打无公害绿色安全品牌。我县现有的农产品中,如柿子、山 野菜、茶叶等,它们受环境条件限制少,病虫害少,本身就是天然的无公害食品,只要稍加引导规范,就是一个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群。一要建立无公害绿色安全食品开发公司,专门从事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开发与销售。二要继续开展好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一方面,力争每种农产品都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市无公害管理办公室的认证,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为我县农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奠定良好基础。三要政府有关部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制定、落实本县的各类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并建立田间档案。四要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健全农产品检验监测体系,切实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打造农产品的“诚信”品牌。

(四)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客观要求。一个农产品既使有了品牌,但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没有一定的量作保证,在市场竞争中也不会形成比较优势。另外,目前我县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生产的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品牌,农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此,实施品牌战略,就必须要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抓好农产品的基地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让土地向种田能手、养殖大户、农业开发公司集中,形成土地的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通过“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技术协会+农户”等 多种形式,把农户联系起来,统一生产品种,统一产品品牌,形成区域性土地规模经营。近两年,县工商局积极引导帮助南营乡茶农成立了《灵寿县五岳山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达到100多万元,与2005年相比翻了近一番,农民种植积极性日渐高涨。

(五)强化工商部门监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商标主管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完善监管体制,强化监督措施,紧紧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深入开展各类商品(服务)商标专项治理活动,加大商标市场整治力度,特别是加强农产品商标市场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商标侵权、仿冒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坚持“立足职能、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主动融入、服务发展、多做贡献”的原则,主动开展行政指导,以打击树声威,以指导谋长效,运用刚柔并济的手段,促使企业自律自警,强化守法意识,从而创立自己的商标品牌,并做大做强,扩大辐射力和影响力。

牛志红(办公室副主任

农产品上行及品牌建设 篇6

“民本通达”是建设银行服务于民生领域的核心品牌,是建设银行针对教育、医疗、社保、环保、文化五大民生领域推出的全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二、在哪里可以咨询或办理“民本通达”?

中国建设银行各分支机构均可办理。业务详情,请咨询当地建设银行。

三、“民本通达”与建设银行现在产品有什么区别?

“民本通达”是我行现有的产品组合,是产品综合服务,专注于为民生领域提供最佳的金融服务方案。

四、“民本通达”收费吗?

“民本通达”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而是针对客户实际需求量身订制的一个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因此,“民本通达”的收费情况将视客户具体选用的产品及产品组合确定。详情请咨询当地建设银行。

1、“教育慧民”服务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育慧民”包含“办学省心”、“授业无忧”、“校园e通”、“教/学舒心”“前途友助”五个子方案。针对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客户群体特点,以及各类客户群体面对的核心问题提出金融解决方案。

2、“教育慧民”有哪些特点?

答:

1、结合了当前社会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如上学、就业等;

2、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组合设计,如针对校园建设提出建设项目全过程专业化服务;

3、契合客户发展趋势,体现前瞻性;

4、不局限于单一产品线;

5、不局限于某一类客户,对大、中、小学客户具有广泛适用性。

3、“教育慧民”方案适合哪些客户?

答:“办学省心”、“授业无忧”、“校园e通”是用于各类学校,“教/学舒心”适用于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个人,“前途友助”适用于就业帮扶机构及待、就业人群。

4、“办学省心”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办学省心”服务方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等,针对他们在建设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提出金融解决方案。

5、“办学省心”方案主要提供哪些服务?

答:提供的服务主要有项目建设专业化服务、项目建设中资金运转及资金安全专项服务、日常管理周转资金服务、特殊建设项目(如灾后重建项目)服务等。

6、“办学省心”方案的“项目建设专业化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包括项目论证阶段、项目建设初期、施工建设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后期设备采购阶段等全过程的金融服务。

7、“办学省心”方案的“项目建设资金运转及资金安全专项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针对工程招标、工程承包、工程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财产安全、交易资金安全等提供的金融服务。

8、“办学省心”方案的“日常管理周转资金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帮助办学者维持正常资金运转而提供的金融服务。

9、“办学省心”方案的“特殊建设项目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针对灾后重建等特殊建设项目提供的金融服务。

10、“办学省心”方案主要包括哪些主要产品?

答:主要包括工程造价咨询、财务顾问、交易资金托管、贷款、保函、代理保险等。

11、“授业无忧”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授业无忧”服务方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等,针对他们在日常管理中的需求提出金融解决方案。

12、“授业无忧”方案主要提供哪些服务?

答: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资金流通渠道服务、代理资金服务、对公理财服务、现金报销服务、贫困生助学服务等。

13、“授业无忧”方案的“资金流通渠道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帮助客户提高资金管理集约化程度及管理效能的专业化金融服务。

14、“授业无忧”方案的“对公理财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针对学校的闲置资金,在符合各项政策前提下提供的保值、增值服务。

15、“授业无忧”方案的“现金报销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为提高客户现金报销运转效率而提供的电子化金融服务。

16、“授业无忧”方案的“贫困生助学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我行为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而设立的专项资助计划。

17、“授业无忧”方案主要包括哪些主要产品?

答:主要包括资金结算网络、网上银行、代理资金结算、各类理财产品、公务卡、助学贷款等。

18、“校园e通”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校园e通”服务方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等,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提出金融解决方案。

19、“校园e通”方案主要提供哪些服务?

答: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校园卡项目服务、设备采购服务、资金流通服务等。20、“校园e通”方案主要包括哪些主要产品?

答:主要包括各类银行卡、网上银行、财务顾问、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租赁、保函等。

21、“教/学舒心”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教/学舒心”方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个体,为他们提供助学、培训、理财、消费、安全等方面的金融服务。

22、“教/学舒心”方案主要提供哪些服务?

答:主要有针对教职员工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人身安全,针对普通学生的消费、个人现金管理,针对贫困生、家庭偏远地区学生特殊需求的金融服务。

23、“教/学舒心”方案针对教职员工的服务具体包括什么? 答:主要包括个人理财服务、个人消费服务、个人保险服务、假期生活服务、专业培训服务等。

24、“教/学舒心”方案针对学生的服务具体包括什么?

答:主要包括个人消费电子化服务、个人现金管理服务、商业保险服务、偏远地区家庭学生学费/生活费存取服务、等等。

25、“前途友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前途友助”服务方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类就业帮扶机构,各类高校、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社会待就业人群。为他们提供信息融通、资金融通服务。

26、“前途友助”方案主要提供哪些服务?

答: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就业培训服务和创业支持服务等。

27、“前途友助”方案的“就业培训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为各类就业实习、见习基地提供资金融通、信息交流服务,具体包括代理资金结算、搭桥贷款、信息咨询等服务。

28、“前途友助”方案的“创业支持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指为大学生创业支持、帮扶机构提供理财、资金融通等方面的服务;以及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供的资金支持服务等。

1、什么是“医疗健民”方案?

答:“医疗健民”方案是建行“民本通达”民生服务方案的子方案,主要针对医疗卫生行业。

2、“医疗健民”具有哪些特点?

答:以医改的精神为主要背景和依据;现阶段只针对对公客户。

3、“医疗健民”适合什么客户使用?

答:符合建行准入条件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个人客户。

4、“医疗健民”分几种?

答:“医疗健民”子品牌包括“名院发展”、“数字医院”、“固本强基”、“助力民营”、“新型医购”、“医护理财”六个子方案。

5、“医疗健民”方案的依据和背景是什么?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相关政策。

6、“医疗健民”业务的承办部门?

答:建设银行各级有直接经营职能的机构业务部门或对公业务部门。

7、名院发展主要服务什么?

答:知名公立医院建设和发展。

8、数字医院主要服务什么?

答:帮助缓解医院挂号难、缴费排队问题,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9、固本强基主要服务什么?

答: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

10、助力民营主要服务什么?

答:民营医院与医生助业。

11、新型医购主要服务什么?

答:医院药品和设备采购。

12、医护理财主要服务什么?

答: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

13、名院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梳理建设银行现有产品,适当创新,突出全面服务,是医疗健民系列里主要的产品服务方案。既有传统的金融产品,又有搭桥贷款等创新产品,为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提供全面资金融通,资金管理方案。加快医院建设,不断满足医院发展壮大的需求,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为医院的稳健发展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

14、名院发展方案有什么新的产品组合?

答:搭桥贷款、银行保险、国际业务、建银国际基金产品组合。

15、数字医院方案主推什么产品

答:主推医院与银行联合开发的医疗卡产品组合。

16、建行医疗卡产品有几种模式?

答:两种模式:一种是银行卡与就诊卡分离加圈存的模式;一种是银行卡与就诊卡合一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得到应用。

17、数字医院方案还有什么产品组合?

答:POS收单、联名龙卡等产品组合。

18、固本强基方案有什么新意?

答:考虑投融资平台概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资金支持,突破单一客户概念。

19、建行在固本强基方案实施上有哪些优势?

答:建行与各级财政机构、新农合、银行同业有深入合作关系,通过财政业务和银行同业的业务优势搭建基层医疗单位和公共卫生机构的资金渠道。20、固本强基方案支持的重点是什么?

答: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尤其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2000所县医院。

21、建行对固本强基客户经营的定位是什么?

答:对基层和公共卫生机构不是不做,也不是全做。而是做有效市场细分,选取目标客户。重点选择财政保障能力较强的客户。

22、助力民营方案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根据医改方案,国家对民营医院准入门槛的放宽,民营医院发展迅速,民营医院对于解决医疗资源不足,增加患者选择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民营医院由于先天不足,对传统金融需求旺盛,而且在财务管理、并购等业务中有新型金融需求。

23、助力民营有哪些产品组合? 答:医疗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银行顾问+投资银行业务;并购贷款+并购顾问;账户管理+现金管理;创业贷款+助业贷款+速贷通+成长之路+委托贷款。

24、建银国际医疗股权投资基金的市场优势?

答: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银行系医疗产业基金。

25、建银国际医疗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是什么?

答:制药产业、医疗设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26、新型医购方案运用的产品组合有哪些?

答: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委托收款;保理+信用证;医疗设备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应收租赁款受让+银行保险;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交易资金托管。

27、对医疗采购环节解决方案是什么?

答:对于药品采购环节的潜在金融需求,建行主要的手段是用表外业务和供应链产品,解决医院占款问题。在设备融资租赁上要借助建信租赁等租赁公司的手段,提供租赁产品。

28、医护理财方案的关键优势是什么?

答:产品、服务、价格相统一,服务优先。

1、什么是“社保安民”?

答:“社保安民”综合服务方案是建设银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和不同层面的社会保障金融服务需求,提供适用性强、核心价值高、优越性显著、扩展性好的金融服务产品,实现保障社保基金安全运营、保值增值等目标,进而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民生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

2、“社保安民”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保安民”综合服务方案包括“安全无忧”“增值有道”“实全实美”“和乐随心”“神州畅转”、“颐养天年”六个子方案,分别针对社保基金安全监管、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为参保人提供多层次、便利的社会保险服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及企业年金等服务需求,提出解决方案。

3、“社保安民”适合什么客户使用?

答:“社保安民”综合服务方案主要面向各级社保基金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参保企业、参保人。

4、“安全无忧”子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安全无忧”子方案:一是实现各级社保机构通过我行网上银行对社保基金进行实时查询监控,二是实现各项社会保险金归集、划拨、结算。

5、通过“安全无忧”子方案中网上银行,客户可以监控哪些信息?

答:社保管理机构可以查询监控本级及下级社保基金账户的余额和资金流向。

6、实现“安全无忧”子方案中网上银行相关监管功能,客户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答:一是客户成为我行网上银行高级版或VIP版签约客户,二是客户签约我行社保业务系统。

7、“安全无忧”子方案中网上银行查询和监管的办理时间?

答:网上银行的社保基金业务功能支持7*24小时交易,客户可随时办理查询业务。

8、建行社保业务系统都有哪些功能?

答:社保业务系统主要是面向各地社保管理部门,实现了社保基金账户监管、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投资理财、代理收付和资金结算以及信息管理等功能。

9、“增值有道”子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增值有道”子方案主要是我行向社保基金管理机构提供的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组合。

10、针对目前的各地的社保基金,建行能够提供哪些投资产品?

答:针对各地的地方社保基金,根据目前国家政策的规定,我行只能提供各类银行存款和国债。我行将随时根据国家政策变化调整、增加投资产品品种。

11、针对全国社保基金,建行能够提供哪些投资产品?

答:针对全国社保基金,我行可以提供各类存款、债券结算代理以及龙信通等理财产品。我行将随时根据国家政策变化调整、增加投资产品品种。

12、实现“增值有道”子方案中网上银行产品,客户可以实现哪些功能?

答:社保基金管理部门可以随时通过网上银行查询投资理财账户情况,可以打印各种投资报表。

13、实现“增值有道”子方案中网上银行相关功能,客户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答:一是客户成为我行网上银行高级版或VIP版签约客户,二是客户签约我行社保业务系统。

14、“实全实美”子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实全实美”子方案主要是我行向社保管理机构提供个人账户做实系统和基金托管服务,实现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分别核算和管理。

15、个人账户做实系统是什么?

答:该系统是我行社保业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我行专门为各级社保管理部门办理个人账户做实业务而搭建的业务系统。

16、个人账户做实系统能实现哪些功能?

答:该系统向参保人提供个人账户资金流入、流出信息记录的服务,同时向各级社保基金管理部门提供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资金信息,确保专用基金账户实际资金与个人账户的明细账相对应,保障、提示资金的安全。

17、社保管理机构能查询到哪些个人账户做实信息?

答:可以查询到委托人、单位、个人账户的做实相关信息。

18、参保人如何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

答:参保人可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

19、“和乐随心”子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我行与各地社保管理部门联合发行社保联名卡、医保联名卡,通过向参保人有针对性的提供保险公司的各种类型补充养老、补充医疗等保险产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参保人差异化的需求。20、什么是社保联名卡?

答:社保联名卡是由我行与各地社保管理部门联合发行,通过在社会保障卡上加载银行卡账户,将社保系统和银行业务系统对接,实现养老金发放、社保信息查询以及现金存取、理财等功能。

21、如何申请社保联名卡?

答:由我行与各地社保管理部门签署联合发行协议,由参保人到指定地点按照社会保障部门和我行相关规定领取。

22、社保联名卡的卡面设计有哪些规定?

答:社保联名卡的卡面必须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以及我行的相关规定。

23、什么是医保联名卡?

答:医保联名卡是由我行与各地医保管理部门联合发行,将医保卡和银行卡整合为一张卡片的形式,同时具备医保卡和银行卡功能。

24、医保联名卡是否可以进行医疗结算?

答:医保联名卡具备医保卡的所有功能,可实现医保资金的实时结算、医疗费用报销,具体参照当地医保管理机构规定。

25、如何申请医保联名卡?

答:医保联名卡由我行与各地医保管理部门签署联合发行协议,由参保人到指定地点按照社会保障和我行相关规定领取。

26、社保联名卡还具备哪些延伸功能?

答:社会联名卡的应用范围可扩大到养老、就业、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区服务等诸多社会领域,可实现电子钱包如交通刷卡、小额消费等功能,具体参照当地政府机构规定。

27、“神州畅转 ” 子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我行向各地社保管理部门提供个人账户做实系统,实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跨委托单位、跨省份之间转移、接续。

28、“神州畅转 ” 子方案有哪些应用条件?

答:目前国家已经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但是相关资金转移具体规定尚未出台,“神州畅转 ” 子方案将在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后进行应用。

29、“颐养天年”子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颐养天年”子方案指我行针对准备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提供专属的企业年金管理服务,包括受托服务、账户管理服务、咨询服务等。30、什么是企业年金?

答: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有利于更好地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有利于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31、企业年金怎样运作?

答:企业年金采用信托模式运作,主要涉及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四个角色。企业选择受托人,受托人选择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

32、具备哪些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年金?

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33、建设银行具备哪些企业年金管理资质?

答:建设银行具备受托、账户管理和托管三项企业年金管理资质。

1.什么是“绿色融资”?“绿色融资”有哪些特点?

答:“绿色融资”服务方案是为国家重点环境建设项目和地方政府环境建设项目(如:南水北调项目、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保建设)、环保技术转化项目(如: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配套环保设施建设项目(如:节能减排、三废治理)而设计的专业化融资服务方案。其特点包括:

(1)本方案具有独创性,方案中运用的龙信融保通(保险资金基础设施投资)、龙信融资通(信托融资)都是我行的独创性产品,同业中没有同类产品。

(2)本方案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可根据融资客户的实际需求不同,提供个性化的、合体适用的融资服务方案。

(3)本方案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通过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融资渠道的交叉组合,多纬度地解决了客户的融资需求,组合的整体性强。

(4)本方案具有同步性,针对客户的建设不同阶段和需求的变化提供对应的融资服务支撑和配套金融服务。2.重点环境建设项目不同建设阶段的“绿色融资”产品组合有哪些?

答:

(1)在项目建设期:对我行与其他商银行、政策性银行合作提供的银行贷款(含银团贷款、项目贷款)以及龙信融保通(保险资金基础设施投资)、龙信融资通(信托融资)进行适当搭配和组合作为第一轮融资;在项目满足债券发行条件后,以项目建设主体作为偿债主体发行公司债类债券进行第二轮融资,替代或部分替代第一轮融资,建设银行协助提供债券承销服务。

(2)在项目建设期末段:以融资租赁方式提供设备和设施融资。

(3)此外可辅助提供:财务顾问、财产保险和保证业务,控制融资主体风险;同时充分运用我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平台实现了服务渠道的有效延伸。3.对于环境技术科技转化项目和工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绿色融资”可以提供哪些产品组合?

答:

(1)对我行与其他商银行、政策性银行合作提供的银行贷款(含银团贷款、项目贷款)以及龙信融保通(保险资金基础设施投资)、龙信融资通(信托融资)进行适当搭配和组合作为主要融资方式。

(2)在项目建设中也可选用融资租赁方式提供设备和设施融资。

(3)此外可辅助提供:财务顾问、审价咨询财产保险和保证业务,控制融资主体风险。4.什么是“绿色管家”?“绿色管家”可应用于哪些领域?

答: “绿色管家”是针对环保领域项目建设的资金管理监督等需求而提供的专业化综合性的产品服务组合。主打产品有建设资金监管服务、建设资金联行服务、资金信息报告服务、现金管理和委托资金结算等产品。

“绿色管家”可应用于如下领域:

(1)国家重点流域以及江河湖泊重点综合治理工程(如:“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后续移民、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黄河小浪底库区及上游等综合治理工程以及河道疏浚);

(2)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如:“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等);

(3)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荒漠化和石漠化区域综合治理(如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工程)等大型环保建设项目;

(4)企业大型三废治理、节能减排建设项目;

(5)绿色能源建设项目(如风能、太阳能、潮汐和水力等);

(6)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7)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5.“绿色管家”可满足哪些客户需求?

答:适用于“绿色管家”的客户需求主要有:

(1)对环保工程建设资金汇划清算的顺畅服务的需求,提供跨区域资金结算网络服务使建设资金及时拨付到账。

(2)对环保工程建设资金监控需求,为保障建设资金支用的安全,管理规范提供支持。6.“绿色管家”擅长于哪类项目?

答:“绿色管家”擅长于两类项目:

(1)线长点多的大型环保建设项目;

(2)区域集中的大型环保建设项目。7.“绿色管家”的亮点有哪些?

答:“绿色管家”根据环保项目建设特点结合建设银行专业优势推出,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维护资金安全、降低资金风险;二是节省管理成本、提高资金效益;三是保障工程质量、提升建设效率。8.绿色管家的“建设资金监管服务”是什么?

答:建设资金监管服务是建设银行为负责环保建设项目的政府主管部门和业主(建设单位)提供的保证环保建设项目质量的资金约束工具和资金结算方案。方案核心功能是提供以“百易安”业务流程为基础的“管家式”资金监管专业服务。通过账户支付授权名单、用款用途审核、大额取现授权审核等配套管理手段,提供完善的资金管理方案。满足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掌握环保项目资金去向和用途的需要。9.绿色生活服务方案能满足哪些客户需求?

答:

(1)利用我行CCBS系统,能满足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对收缴的保证金进行管理和使用的需求。

(2)通过代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能满足污染源企业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的赔偿与治理需求。

(3)通过代理保险公司产品责任保险,能满足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对相关企事业单位履行必要的安全保障责任的要求。

(4)配合国家对环保型小排量汽车颁布的相关优惠政策,满足具有环保意识的汽车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的需求。10.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什么?

答: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所造成的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产生应承担的法律赔偿责任为保险事故,由保险公司根据投保额进行赔偿的一种责任保险,通常又称“绿色保险”。11.购买环保型汽车可享受建行的什么优惠政策?

答: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还款年限等,具体情况应根据当地分行政策。12.绿色能效服务方案适合什么客户使用?

答:

(1)环境类(含排放权)交易所及其会员和水权交易参与主体。我行可利用CTS系统和百易安资金监管服务,为客户提供交易资金存管、监管和结算服务。

(2)各级排污费征缴部门。我行将帮组其完善对排污费的征缴、管理和使用方式。13.排放权交易是什么意思?现在在市场上都能交易哪些污染物产品?

答:通过形成排放权交易平台,鼓励有能力节能减排的地区或企业更多地节能减排,并将多余的指标在交易市场上出售,而节能减排空间有限的地区或企业也可以通过在市场上购买配额,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目前市场上主要开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产品和能源效率交易产品。14.我们(普通百姓或企业)如何参与“绿色公益”,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答:

(1)建行将设立环保公益基金,建行首期捐赠一笔资金,同时发动邀请客户参与,接受社会捐赠,给客户提供一个全新支持环保的途径。

(2)通过购买建行发行的龙信通或其他公益理财产品。此类信托或理财产品,建行将不收取任何费用,投资收益捐赠于建行“绿色公益”环保基金。

(3)通过申请环保龙卡。此卡不仅具有龙卡信用卡的各项功能,更从材料制作、特殊权益到积分兑换等各个方面体现出环保元素。15.“绿色公益”服务方案中提到的环保龙卡是什么类型的卡?借记卡还是贷记卡?其特点是什么?

答:是贷记卡(信用卡),特点:

(1)采用新兴可降解绿色环保材料制作;

(2)全部实行电子对账;

(3)客户没申请一张环保信用卡,建行赠送环保购物袋,并将捐出10元钱投入环保基金(用于太湖治理等环保项目);

(4)持卡人每刷环保信用卡一笔,建行将捐出1分钱投入环保基金;

(5)持卡人年度消费100万以上,建行将以持卡人姓名种植10棵树木;

(6)持卡人购买环保用品、在环保健康商户将享受优惠持卡人可将积分兑换用于投入环保基金。

1、什么是“文化悦民”?

答:由于文化行业的发展潜力、社会影响和与民生领域的天然联系,我行从支持民生的角度,将文化作为民本通达的第五品牌,推出“文化悦民”方案,“文化悦民”重在一个“悦”字,通过建设银行的金融服务支持优秀的文化客户和作品的发展创作,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心灵及精神层面的需求服务。

2、“文化悦民”综合服务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文化悦民”方案包括“振兴演艺”、“繁荣影视”、“支持出版”、“千年旅游”、“特色会展”、“多彩动漫”六个子方案。这六个子方案所覆盖的领域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也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所提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文化悦民”方案分别针对文化演出业、影视制作、新闻出版、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动漫动画等六个重点领域提供支持,体现建设银行关注文化产业全领域,对文化领域各个门类进行细化和分类,确定有效市场,有选择地介入,实现服务民生与银行价值的有机统一。

3、“文化悦民”有哪些特点?

答:“文化悦民”在方案的设计上体现前瞻性、广泛性和开放性,针对演出娱乐、广电影视、出版发行、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动漫动画设计专业服务子方案。

4、“振兴演艺”服务方案适合哪些客户?

答: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善于经营、收入持续增长的中直文艺院团、部队文艺院团和省属文艺院团;具有优异市场表现、广泛 品牌影响、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良好发展潜力的舞台剧制作、经营机构。

5、“振兴演艺”可以为相关客户提供哪些服务?

答:我行为文化演出业客户的发展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注重扩大产品覆盖面,提高业务渗透率。产品组合既包括传统的资产负债产品,又探索新的服务思路。解决方案是一个产品库,能使不同地区、类型、特点、发展阶段的客户各取所需。

6、在短期融资方面,“振兴演艺”服务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

答:我行可为客户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产品,解决其在日常经营中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可搭配我行交易资金托管产品,有效实行信贷资金监管、控制信贷风险,提高客户综合贡献度。投融资顾问是增值服务产品,我行可以扶持有经营管理能力的成熟文化经营团队和公司,支持其参与投标剧团和剧院的经营。

7、“振兴演艺”服务方案中“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知识产权对文化产业的潜在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单位所拥有的版权价值大小将成为衡量客户的重要指标。因此以版权质押作为银行融资的一种保证方式已成为银行所考量的问题。我行可以积极探索以知识产权融资为方式,参与扶持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涌现的优秀剧本,进行包装,进入文化产品的上游。

8、“繁荣影视”服务方案可以服务于哪些客户?

答:“繁荣影视”的服务对象是经营效益良好,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市级以上广电集团(总台)、广电局(厅)、电台和电视台与各类有线网络公司、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运营商、直播卫星有限公司。还包括创作和出品具有良好口碑、票房和收视率,经营收益突出,市场领先的影视制作机构和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9、“繁荣影视”服务方案中“现金管理产品组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我行可为客户提供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产品。针对资金充裕或闲置的集团客户,可为其实行账户自动限额管理,实现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为客户开通现金管理,使得集团财务中心可利用电子手段快速实现对全部账户资金的上拨、下划,统一管理,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10、“繁荣影视”服务方案中“准资产证券化产品”指的是什么?

答:作为接入服务商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企业,由于其在区域内市场中具有专营化、垄断性优势,因此预期收益稳定,通过信托平台可以组织发行以其预期实现的收费权为保障的准(类)证券化信托计划产品,为有线网络公司提供融资支持。

11、在投行业务方面,“繁荣影视”服务方案可为客户提供何种服务?

答:广播影视行业存在资本市场筹资的途径。此时不仅需要银行的信贷资金,更多的是要投行业务的介入。为此我行可在广播影视行业并购重组、上市等活动中提供并购重组顾问、并购重组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IPO顾问及IPO保荐承销等服务。

12、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繁荣影视”服务方案中的哪些业务体现建行对该市场的把握?

答:我行一直密切关注三网融合工作的进展,为此适时提供相关融资方案,满足其融资需求,重点放在设备、技术改造融资、信用证、负债业务、资金网络建设、电子产品等方面。

13、“繁荣影视”服务方案中“结构化信托计划筹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影视制作业普遍对于成本较为敏感,同时融资周期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我行可以借助信托业务平台发行以结构化信托计划产品或其他形式的信托计划产品,为影视制作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信托计划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采用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知识产权(版权)质押等方式。

14、“支持出版”服务方案可以服务于哪些客户?

答:各类国家批准设立的新闻单位(广电机构除外),从事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数字出版物出版等活动的机构。

15、“支持出版”服务方案可以为相关客户提供哪些服务? 答:针对已改制市场化运作的、上市的集团化公司,通过现金管理模块实现集团对成员单位资金统筹安排、规划管理,并通过融资顾问模块增加集团的融资渠道。对现金流充裕的单位或暂时闲置的资金可通过资本增值模块对集团开展资金理财管理,同时辅以其它模块组合,从全方位角度提升对业内优质客户服务水平。

16、“支持出版”服务方案中“多元化融资组合”具体指什么?

答:近两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和波及,我国新闻出版业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融资难的问题随之出现。建行可依托自身的投行业务,通过财务顾问、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理财产品、并购重组顾问及融资、短期融资券、产业基金等服务,解决新闻出版行业的融资问题。

17、在为相关客户引入社会资金方面,“支持出版”服务方案是如何体现的?

答:在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满足出版单位需求时,通过短期融资券、信托投资、企业债(公司债)等投资银行业务引入社会资金,同时又可扩大知名度;或将在我行存量资产业务打包证券化,恢复信贷额度,发放贷款。

18、旅游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19、“千年旅游”服务方案可以服务于哪些对象?

答:重点支持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和具有千年存续期(历史悠久)和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重大文化遗存,文博单位,也包括其它著名的旅游景区和经营业绩良好的旅游企业。20、在融资授信产品方面,“千年旅游”服务方案可以为相关客户提供哪些便利?

答:国家要求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我行可给予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可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但暂时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可在符合我行信贷政策的情况下,适度开展信贷业务。对商业性开发景区可以探索开办景区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

21、“千年旅游”服务方案中“互助联保融资及代理债券融资产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国家鼓励中小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我行可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

22、“特色会展”服务方案适用于哪些客户?

答:各类政府举办的会展活动,及其延伸产业链。包括三个层级。第一层为以“上海世博会”、“博鳌亚洲论坛”、“东盟博览会”、“夏季达沃斯”及“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盛会为代表的具有较大政治经济影响力,为国内外所高度关注的重要会展活动;第二层为在国际化城市和国际性城市中举办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展览、会议、论坛以及主题节日。如一年一度的珠海航空展、深圳科技展、大连国际服装节、西安西部论坛和青岛国际啤酒节等;第三层为其他城市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举办的具有鲜明区域特征、民族特征和产品特征的会展活动。

23、在场馆建设方面,“特色会展”服务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

答:会展举办城市重点场馆建设,我行可以在评级授信的基础上提供期限不同的灵活贷款支持。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我行丰富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及管理经验,为客户提供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同时,与会展业直接关联的企业或产业,如宾馆建设、旅游汽车公司、民航场站、重点涉外商场以及其他娱乐设施,都可以通过提供租赁、理财和结算等方面优质适路的金融产品,实现有效介入。

24、“多彩动漫”服务方案适用于哪些客户?

答:由中央财政拨专款进行的动漫精品项目、具有品牌潜质的项目、以动漫产品为主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具有自主创作能力、成长性良好、知识产权界定清晰的动漫公司。

25、在授信融资与交易资金托管方面,“多彩动漫”服务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安徽农产品品牌建设思考 篇7

一、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

安徽农业资源丰富, 但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农产品品牌中的国家级品牌和国际级品牌比例很少, 品牌影响力不足。与国内的经济大省或农业强省还存在很大差距。2009年安徽农业产值仅为江苏的39.6%、山东的46.3%、河南的54%。从时间序列上看, 这种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 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实现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1、农产品品牌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农产品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确保销量的稳定和渠道的畅通。农产品以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 不仅能使生产者与市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 使得这块“绿色金子”能够被众多消费者所认识;其次要充分借助各种媒体的力量, 不仅要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渠道进行宣传, 还需要政府的力量, 通过政府公关的影响力进行推介, 使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拥有较高的地位。

(二) 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要在全县普及茶文化知识, 提高全县人民的饮茶兴趣和爱好, 形成良好的品茶氛围;另一方面对于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 不仅要懂得旅游知识和相关礼仪, 还要熟悉茶叶的种类、各种茶叶的功效、如何分辨茶叶品质等, 而且要能熟练为游客介绍, 对于游客的问题要能一一解答。

(三) 深度开发小叶苦丁茶, 延伸产业链, 打造品牌拓展市场。

走精神加工, 深度开发, 打造科技品牌是余庆小叶苦丁茶发展必由之路。

□文/陈艳1晋雪梅2

场保持较快的信息沟通, 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而且有利于推动订单农业发展, 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农产品属于典型的需求价格缺乏弹性的商品, 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农产品品牌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种风险, 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

2、农产品品牌减少信息不对称。

普通消费者很难全面、准确地把握农产品质量水平, 如:营养价值、添加剂种类和含量等指标。信息不对称使农产品“同质化”问题出现, 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危机, 还可能使消费者承担经销商价格欺诈的风险。品牌农产品以企业信誉作出承诺, 以品牌作为质量标志, 给消费者提供品质上的保证。农产品品牌化有助于消费者以品牌形象作为消费参考, 从中获得大量的产品信息, 区别选购农产品, 形成品牌消费习惯, 获得更大的消费价值。因此, 农产品品牌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如前所述, 小叶苦丁茶的医疗保健和饮用价值已为历代中医药学所肯定, 产品的开发价值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除医疗和饮用外, 还可以开发成菜肴、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用品等多种经济价值看好的产品。同时, 要做好苦丁茶文化收集、挖掘和整理工作, 以独有的产品特色和多样化资源优势为基石, 把余庆小叶苦丁茶多样性品牌产品推向市场, 将不断丰富余庆小叶苦丁茶产业深度和广度, 以品牌开拓市场。

(四) 整合旅游资源, 发挥乡村旅游优势, 增强旅游吸引力。

余庆县不仅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 同时也是“四在农家”的发源县, “四在农家”是余庆县乡村旅游的另一块金字招牌。余庆县是传统农业县, 境内环境污染小, 旅游自然环境优美,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可以借助“四在农家”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联合打造乡村旅

3、农产品品牌拉动消费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已逐渐开始青睐品牌农产品, 农产品市场将逐步进入“品牌时代”。无品牌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步减少, 相对于品牌农产品而言, 价格也处于较低水平, 无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能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部分,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农产品要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品牌化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4、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来发展农业, 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 实行高度集约化经营和高度社会化生产。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高。农业产业化是有效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经营体制创新, 实现了农产品产、加、销

游和茶文化旅游品牌, 增强旅游吸引力。

四、结束语

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兼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方式, 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余庆县作为“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 应抓住机遇, 结合旅游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 打造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 以促进余庆县旅游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董捷等.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7.3.

[2]张春丽.杭州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1.

一体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 开发品牌形象良好的产品才能实现价值和增值, 农业产业化经营才有活力。因此, 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反过来又可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安徽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品牌意识淡薄。安徽农业生产主要以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为主,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仍处在较低的水平, 品牌意识十分淡薄。其次, 农业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农业企业是农业品牌的创建主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安徽有些企业有了一定的品牌意识, 也创出了一些名牌。但相当多的企业仍缺乏品牌意识, 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于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很多中小企业认为自己做不了品牌, 品牌建设是大企业的事情。殊不知, 品牌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法宝。

2、龙头企业规模偏小, 缺乏品牌战略规划。相对发达国家和国内农业强省, 安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 经济实力不强, 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企业规模小、利润少, 能用于品牌宣传的费用相对较少。不少管理者都认为只要抓好产品质量, 采取一定促销策略或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就是创品牌, 没有一个长期的品牌战略规划。实际上, 大企业也是由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的, 资金少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品牌建设, 关键要有一个品牌战略规划。

3、品牌建设形式大于内涵。政府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出台了一系列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扶持和奖励措施。扶持和奖励的标准大多以是否获得了“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认证和是否进行了商标注册。这就使得一些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刻意去创建品牌。如, 有些生产经营者在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后不久, 又出现了产品质量抽查不达标的现象;有些经营者虽然注册了商标, 但并没有进行品牌相关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农产品品牌主体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品牌的内涵。

4、品牌营销机制不完善。品牌一旦建立起来, 聘请专业团队进行专业的市场运作是十分重要的。但市场中很多农产品品牌的策划和推广并不是由专业团队运作的, 只是企业自身行为, 因而缺乏整体策划, 传播范围也不大, 品牌整体运作能力较差。同时, 安徽大多数农产品企业规模较小, 没有品牌支撑的农产品价格较低, 企业的利润相当微薄, 品牌运营资金投入较少。多数农产品企业的情况是人们知道其产品, 却不清楚其品牌。这说明企业品牌宣传不到位或没有采取正确的品牌宣传战略、策略, 因而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低。

三、安徽农产品品牌建设策略

1、树立品牌意识, 选准品牌定位。美国品牌价值协会拉里·莱特说过: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 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有占统治的品牌。品牌已成为现代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质量和信誉的保证, 具有超强的创利能力。农产品生产主体要树立品牌意识, 充分认识到品牌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作用, 尤其是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应有强烈品牌意识。在制定品牌战略时, 最关键的是要选准品牌的市场定位,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说服消费者的关键。农产品生产主体要对市场环境的现状和趋势进行细致分析,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确定一个明确的、符合消费需求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定位。

2、扩大企业规模, 制定品牌战略规划。通常情况下, 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是正相关的关系, 因此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可采取以下措施扩大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规模:首先, 政府加大投入, 可通过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良种补贴、生产技术指导、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手段为农产品生产企业扩大规模提供支持;其次, 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再次, 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可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模式扩大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的扩大仅为品牌建设打下了一个基础, 要想创出名牌, 还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牌战略规划。企业通常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着手:一是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严格质量管理。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和关键, 农产品生产主体应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 把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结合起来, 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生产, 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二是以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企业的品牌建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 进行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三是具备创新和发展意识。农产品生产主体能随着市场的变化, 不断开发新品种与新加工技术, 带给消费者以新鲜感, 赋予品牌以新意, 以新取胜。

3、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 提高市场竞争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产品消费市场由数量型逐步向数量、质量兼顾以至质量型转变, 如何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 已成为当前及今后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 农产品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共同努力, 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开发。农产品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 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企业和政府部门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搞好农作物优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与开发, 依靠高科技农产品去开拓市场, 努力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靠稳定的产品质量, 去占领市场, 创立名牌。另外, 农产品品牌建设应紧紧抓住当地资源特点, 确定区域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品牌, 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品牌, 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 提高市场竞争力。

4、用科学的营销手段扩大品牌影响力。农产品生产企业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应用整合营销传播理念, 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品牌宣传, 从而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网络时代信息灵活、快速的特点, 适应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拓宽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中的流通渠道, 增强品牌效应。

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技推广机构等组织也加入到品牌宣传的队伍中来, 统一进行品牌宣传和策划, 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等的联合经营模式的优势, 生产和流通的各个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以利于市场化营销运作, 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 扩大品牌影响力。

摘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安徽由农业大省迈入农业强省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举措。本文在分析安徽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安徽农产品品牌建设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建设,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任强.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 2010.5.

[2]胡月英.安徽绿色农产品名牌战略研究[J].管理观察, 2008.10.

农产品上行及品牌建设 篇8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品牌规模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产品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决定食物是否安全。由于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带来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危机,“舌尖上的安全”在两会期间被热烈的讨论,针对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强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这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我国农产品质量现状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检测等的产业链条较长,环节较多,各个环节极难控制,同时由于经营单位分散,无法集中监管,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食品安全危机的发生,这对企业是致命的,一旦发生将会产生毁灭性的效果,对农产品的品牌的摧毁力量也是巨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根基,但是目前农产品市场上,不少品牌农产品并没有将质量放在品牌发展的第一位,一味采取低价的原则吸引消费者,这显然是不利于品牌发展的。过低的销售价格,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比较差的原材料,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消费者不会再次购买同品牌的产品,慢慢形成恶性循环。

2 农产品质量与农产品品牌的关系

只有建立农产品品牌,才能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反之,提高农产品质量,才能使农产品品牌在市场发展中立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从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相结合的角度促进农产品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农产品品牌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的市场化制度安排,对于帮助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我国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农产品品牌走向市场的基础,只有保证质量,才能让我国农产品品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受其影响很大,我国的农产品不再被保护,与国外农产品竞争没有优势,甚至因为质量问题,遭遇壁垒,亟待中国企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

3 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的相关措施

3.1 严格遵守农产品相关标准规范

造成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很多,比如农药残留、抗生素和激素滥用、工业污染、加工不合理等,追根到底,还是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从“土地”到“餐桌”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十二·五”期间国家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出台了大量政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二期工程建设,同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体系工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工程的建设。除了对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完善,还增加了专项财政投入。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农产品产业链的每一步都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减少质量危机发生的可能性[1]。

3.2 加强农产品企业管理,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仅靠国家对农产品质量的保障措施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产品质量管理经验,不断完善管理体系,补足管理上的漏洞。企业要提高风险抵御能力,通过设立应急事件处置财政专项资金和制度,将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加强技术支撑和国际合作,是未来农产品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相互合作和交流健全了我国农产品质量体系。研究国外农产品对产地环境的控制、有机农产品生产,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等工作,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国外绿色壁垒,对我国市场经济全面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企业要思考引起的拒收、退货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树立中国农产品品牌形象。

3.3 加强品牌管理,塑造诚信品牌

企业对品牌的管理决定品牌的发展,总结已有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经验,可以看出企业对品牌的创立、推广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没有固定的方式,需要不断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对策[2]。由于目前公众对农产品品牌存在信任危机,诚信的品牌形象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生命,没有诚信的品牌是脆弱的,如果把诚信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产品的质量就是大树的根。品牌的宣传推广固然重要,但是优质的产品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严把农产品质量关,树立诚信品牌形象,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4 结束语

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是一个漫长而曲折过程,目前将两个方向结合的研究较少,需要我们投入大量财力、人力不断探索研究,还需要农业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行业内人员的积极配合。农产品质量提升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过程,同样,用品牌建设也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发展的道路永无止境,两者的结合,实现了一个促进农产品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郑德祥,龙升芳.绍兴农业品牌战略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3).

[2]郭守亭.对我国实施农产品品工程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

[3]孙小会.农产品物流中绿色供应链理论的应用[J].物流技术, 2013(05).

作者简介:

上一篇:学生宿舍管理规章制度下一篇:激励赏识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