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实践(精选8篇)
——滨江长河街道“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实践
【摘要】楼层越来越高,邻里关系却越来越淡薄,公寓大楼让居民的物理空间越来越近,而人们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如今生活在同一幢大楼里,却来自不同区域的人,人们天天相见,但形同陌路。邻里感情、人际环境成了社区居民之间沟通的一道无形屏障,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积极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缩短社区居民心灵的距离,营造宽松温情的社区环境的一个必须途径,是陶冶居民情操,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指数,创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通过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能使社区居民在共同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 培育 ;
实践 ;
共同体
由农民转变成城市新市民的滨江人,过去大家一直生活在农村同一个自然村,闲时大家串串门,喝喝茶,聊聊家常,有着浓浓的邻里情,一种自然村落的归属感。如今拆迁,来自不同区域的人生活在同一幢安置大楼里,成了“天天相见的陌路人”。创建社区学习共同体,能使社区居民在共同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社区居民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基于共同的兴趣,自愿、自主、自需组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在自由放松、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形成了互助与共享,开放与灵活,草根与普及等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与社区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育资源的整合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运行机制的开放性,教育政策的公平性等特性相呼应,相吻合。几年来,我们在 “社区学习共同体” 培育与实践中,在以政府支持、成人学院引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自主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发掘学习资源等方面积极努力,推进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一、政府支持,成校引领,多方合作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社区教育,是服务民生的大事,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社区教育能否达到高效的关键,这就要求政府、社区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工作要充分的重视。作为各级政府,应对社区教育管理给与一定的支持与鼓励,发动社区管理者的积极性,对于优秀的“社区学习共同体”要给与表彰、鼓励。官方与民间相结合,才能共同创造出优质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同时也能打造出优质的社区教育。
(一)政府支持
在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中,滨江社区学院长河分院结合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行动,从资金、设备、场地、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积极努力。与街道政府协调,促使街道安排一位副主任专门负责“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并将“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成绩列入社区工作考核指标。社区党委、居委会也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指定社区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社区在硬件上给与大力支持,如闻涛社区将闻涛越剧社这个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力量重点扶持,提供180平方米的排练场地和30平方米的活动室,协助管理越剧社,并多次联系去民政局对越剧社进行备案,确保越剧社的健康发展。天官社区十分重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社区班子思想高度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做到每年把“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纳入到两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之中。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和落实工作。社区每年年初还积极争取街道财政和共建单位经费支持,用于“社区学习共同体”专项工作经费,为顺利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社区学院引领,多方合作
滨江社区学院长河分院在“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中,积极引导社区学习共同体,首先指导学习共同体规范团队制度,建立“拟定活动计划、确定组织负责人、定期活动组织”的三定原则,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保证“社区学习共同体”有效有序进行;其次,积极发展社团组织,指导各个社区把居民自发性的兴趣爱好,予以组织引导,积极扩建团队,改变各社区之间社团组织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再次,积极培育社团骨干,形成一个骨干带动一批成员的社团梯次发展新格局。作为滨江社区学院长河分院,与社区市民学校携手,以一个主体向外辐射,一张网络覆盖辖区,一片诚心服务居民,一种理念贯穿办学的总体构思,全心全意为辖区内各类群体服务。深入社区,对社区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给予长期不断的关心和指导,定期召开社团活动负责人会议,交流总结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与分享,不仅提升了展示中的团队,也同样鼓励其他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以及学习共同体的成员,激励着“种子”,推进了培育过程。举办针对社区学习共同体负责人的专题培训,阐述培育居民学习共同体对推进社区和谐的意义,解读居民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务,以案例教学的方式,交流研讨,互动体验,是他们掌握学习共同体的要素,着手培育居民学习共同体,引领社团向学习共同体发展。第四邀请杭州成人教育教研室老师,经常性参加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开展认真调研,与社团的骨干进行坐谈交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积极鼓励社区社团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精品社团。第五以成果展示或文艺晚会等形式,将闻涛越剧社等优秀学习共同体项目到撤村建社区的塘子堰、江一等社区去演出,扩大社区学习共同体成果的影响,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树立标兵的方式,奖赏先进的方式,将共同体中学习上进,取得良好的学习学习成果的成员树立成为模范榜样,使共同体中的成员有荣誉感与危机感,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优秀成果展示活动,宣传共同体,丰富社区的文化内涵。每年表彰那些起到带头作用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及其成员,促使其他社区提高积极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意识。
采取一系列的奖励措施,表彰那些起到带头作用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及其成员,使其他社区提高积极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意识。滨江社区学院根据滨江区居民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状况,制定《滨江区示示范居民学习共同体考核认定指标》和《滨江区优秀居民学习共同体考核认定指标》。区域内的居民学习共同体可对照指标自主申报优秀居民学习共同体。
每年召开优秀居民学习共同体现场展示会,欢迎区域内为参加考核认定的居民学习共同体负责人或成员参加,使之成为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如组成有区教育局、区成教学院、长河街道、长河成校共同组成的考核认定小组,通过听取汇报、材料审核、现场提问等环节对居民学习共同体进行综合考核,考核认定示范或优秀居民学习共同体,有区或街道政府发文授牌表彰,并给与一定的建设经费。开展太极拳竞赛及展示活动,组织太极拳队积极参加社会各项比赛汇演活动,在社区开展“太极拳”文化节,扩大社会影响,成立太极拳考核小组,对成员学习太极拳的成绩进行考核,提高太极拳队员的信心和恒心。
通过评定促进培育,提升了长河街道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归属感,分享了培育的成效,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满足了居民的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居民学习共同体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二、强化自主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由城乡社区居民以实现自身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以享受共同学习过程为 出发点二自愿结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群体。杭州市教育局成人教育研究部主任汪国新把社区学习共同体概况为以下七大特征:“1.自愿参与;2.高度自主;3.自我需求;4.自身兴趣爱好;5.彼此是成员关系;6.成员即学习资源;7.内目标自评介。”并指出“社区学习共同体”最本质的特点是“学习者把当下学习过程的快乐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自身生命为根本目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功利性的目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完全以自主形式为主,内部管理民主协商,学习过程以分享交流为主。社团建设的系统是开放的,成员可以自愿参加,也可以自愿退出,进出自由,因此基本没有约束,如果社团结构松散,凝聚力不强,成员关系淡漠,不利于学习共同体的持续发展。为此,共同体建设加强自主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十分必要。
闻涛社区越剧社组建时就本着“二有,三自,四服务”的原则,“二有”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三务”即服务居民,服务社区,服务大众;“四自”即自愿参加,自筹经费,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每年年初,社长亲自制定好社团工作计划,并有社区文体负责人协助做好越剧社的台账记录工作,做到演出有计划、活动有总结、成员有照片、剧目有录像。
皓天书画社组织体系健全,有书画社社长负责全面工作,三个副社长分别协助社长做好组织发展、文化宣传、业务培训、作品点评展出,对外联络及办公室、辅导班日常事务大家既分工明确,有相互配合,热心社员积极主动奉献,工作条分缕析,成绩斐然。皓天书画社计划制度完善,他们学习省内外和兄弟社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经过多次酝酿讨论,制定出具有书画社特色的活动章程。每到岁末年初,书画社组织成员坐下来,学习街道、社区党政的、季度、月度计划,结合社团实际,制定社团的、季度、月度活动计划。有了制度保障,每次活动有计划、有程序、有名册、有记录、有图片。使社团活动顺利有序有效的开展。
三、发掘学习资源,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
社区教育的优势在于社区活动中所蕴藏的文化与学习资源是非常广泛,并且随时随地的存在。因此,在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时要注意发掘学习资源,挖掘活动的内在潜力。
首先,在日常的休闲活动中,例如太极拳、跳舞、舞龙灯、地方越剧戏等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国学知识。这就需要社区教育管理者将这些知识植入到生活细节中,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其次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一些学习活动,例如书法绘画、知识竞赛、等等,能够在提高居民积极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开展普及学习。
再次,不断进行课程优化,将最新的教育信息植入到课程中去,培训社区教师,提高社区教育服务意识。
最后,要提高社区教育软硬件设备,加强社区教育的网络化,将数字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社区教育中,丰富“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内容与方式。
长河社区,学习资源丰富。钱塘江畔,越剧唱腔温润婉转;滨江公园,舞蹈爱好者活力四射;白马湖边,太极拳队形神一体;风雅钱塘,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长河街道的闻涛越剧社、ABC俱乐部、太极拳队、“和谐之星”文化艺术团等50多个学习型社团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长河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促进了长河街道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长河古为越地,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也繁育了丰富多彩的长河古镇民间特色文化艺术。长河古镇的大头娃娃舞蹈流行于明清时期。在民间,大头娃娃已是喜庆吉祥的代表,百姓喜闻乐见。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长河的大头娃娃一度销声匿迹。为了让“长河大头娃娃舞”这项文化遗产延续下去,天官社区群众 自发组建了一支大头娃娃表现队伍。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有原有的“迎会”、“调龙灯”等发展到舞台表演和广场踩街表演等形式,大头娃娃舞蹈社团也不断发展壮大,参加人也有原有的十几人发展到上百人,甚至可以人人参加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这个社团活动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参与的普遍性。“大头娃娃工艺制作与舞蹈表演”、成为2014年杭州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滨江长河白马湖小区已集中了来自不同社区拆迁安置的居民。如何建立新的邻里关系,创造睦邻友好的居住环境,汤家桥社区想到了建设一个“太极拳队”学习共同体。社区在退休人员中物色有文体才能的老年人,发现有个叫孙胜利,他酷爱大太极拳,并且带动了妻子,每天早晨在公园练习太极拳,参加了区、市、全国乃至世界的比赛,且拥有杨式太极拳6段段位。他身体健硕,开朗健谈,在社区中颇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社区让他作为太极拳队负责人,有孙胜利物色队伍人员,社区给与大力支持,街道给与一定经费,由此汤家桥社区太极拳队应时而生。太极拳队成立以后,队伍不断壮大,三年来,太极拳队已有青少年15人,中老年学员30名,有3个学习小组,拥有55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及100平方的多媒体室作为太极拳队学习活动阵地,有20余份英语教学音像资料,50余册科普书籍。太极拳队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组建师生太极拳活动小组,每组配有相应的指导老师,每个星期有2次以上的小组活动时间;将“太极拳”进入课堂,把太极拳实践与理论指导结合起来;利用“白马湖大讲堂”,定期组织居民观看太极拳指导篇,扩大太极拳活动影响,有利以点带面。
闻涛社区是高新区(滨江)现代化的核心区块,社区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居民的文化与艺术修养相对较高,滨江大多居民对越剧比较喜爱,又有一批热爱越剧的中老年戏迷,更重要的还有几个是从越剧团退休的越剧演员,社区有了组建越剧社这样的有利条件,2010年5月,闻涛越剧社成立了。现在越剧社发展态势良好,社团与翁仁康、周志华、徐筱安等文艺界著名人士同台演出,得到专业人士的充分肯定,社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达到了精品社团的程度。他们不仅在社区为居民献上春节慰问节目,还在区市等文艺汇演中获得演出金奖。
四、共同体的社会成效
近年来,长河街道十分重视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长河社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长河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社区市民学校为阵地的长河社区教育特色。长河街道社区常年坚持活动的社团达到20多个,其中长河汤家桥社区的“太极拳队”、月明社区“皓天书画社”、中兴社区的“俏佳丽舞蹈”、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的“蒲公英俱乐部”、天官社区的“太极拳(剑)队”等社团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被滨江区评为“2014优秀学习型社团”。2013年12月,长河街道被评为全国创建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镇。闻涛社区越剧社、天官社区大头娃娃舞蹈、中兴社区夕阳红书画社三个学习共同体,被评为杭州市示范学习共同体。今年,长河街道月明社区的皓天书画社、汤家桥社区的夕阳红太极拳队等两个学习共同体,被认定为杭州市第四届示范学习共同体,这是长河街道辖区内的社区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长河汤家桥社区的傅春红被评为2014年杭州市 “百姓学习之星”,天官社区“大头娃娃工艺制作与舞蹈表演”、闻涛社区的“闻涛越剧社”被评为2014年杭州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长河街道以典型示范推动普遍发展。目前长河中学的青年骨干教师协会,长河小学的湖畔书社,长河街道创业务工人员服务中心的小“蒲公英”俱乐部等学习共同体蓬勃发展,其中小“蒲公英”俱乐部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实验项目优秀奖。社区学习共同体大有作为,社区学校引领、居民民自发组成的“学共体”接地气,是丰富社区教育有效的载体。让那 些富起来、空下来的居民有地方可去,并融入社区教育课程,能让居民有效学习、快乐生活。
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大家在活动中增进交流,使邻里关系更和谐。本来邻里关系紧张的居民,在活动中有了交流以后,关系发生了变化,很多成了好朋友。有些人参加活动以后,心情变得开朗起来;有的原先身体到处酸痛,参加活动以后,恢复了年轻时的活力。
社区学习型活动,给农民们置备一桌‘精神大餐’,使他们不仅富了口袋,更富裕了脑袋。有了社团活动,居民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打牌、搓麻将的人少了,交流学习文化注重健康养身的多了;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沟通的机会多了,计较鸡毛蒜皮的物质利益的少了;家庭、邻里、社区和谐了。社区汤家桥社区的太极拳队,夫妻搭档练太极,伉俪情深;月明社区的皓天书画社,通过书画传播正能量,有个学员身患绝症,参加书画活动后,乐观向上开心生活,身体也较前好了。
闻涛社区越剧社,把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健康向上的社区风尚。他们配合“邻居节”、“春节”以及结合反腐倡廉、反邪教崇尚科学等活动,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演出不仅获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和领导肯定,节目还获得了区市一等奖。实现了普及越剧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皓天书画社弘扬了中国书法文化,服务了社区居民,创作的“积极投身五水共治,努力建设美丽滨江”等数十幅高唱时代最强音,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佳作,被有关报刊刊登,在各类展览会上展出,博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五、结论
滨江自撤村设社区,社区理念逐步在滨江居民心中清晰起来,社区教育便被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共同学习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好就好在上接政策下接地气。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代表成人学习的发展方向,必将成为社区成人学习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虽然目前滨江社区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区之间的发展参差不齐,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出现,已经对社区教育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滨江社区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社区之间学习共同体发展不平衡,有些社区(主要是撤村建社区的社区),大龄居民普遍素质低,年轻时受教育程度不够,大龄后又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导致其对学习丧失兴趣,对学习共同体的参与度不高,教育资源匮乏等,这些问题也同样制约着“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工作,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是推进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同样,积极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也是在为社区教育做贡献。因此,在未来的社区教育发展中,仍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思想,积极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将社区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应征 论学习型社区学习模式及建设途径和方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6)
(2)汪国新 资源的合建与共享---成人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3(3)薛焕玉 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丁昶玮
论“社区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职教通讯》2012年底3期
【作者】 詹国权
中学高级教师
长河成校校长
杭州市滨江社区学院长河分院
华汉庆
中学高级教师
长河成校教师
1社会交换理论简介
社会交换理论 ( social exchange theory)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它是用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从微观角度研究人类行为( Homans,1958) ,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霍曼斯、彼得·布劳、艾默森等。交换的隐含条件是双方通过交换各自特有的资源,从而达到互利的目的,其核心是自我利益 和互相依 赖 ( Lawler & Thye,1999)[2]。即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其目的是获取最大利润。只有在交换过程中,保持收益、投入与交换方基本持平,才能心理平衡; 反之,则容易产生抱怨等消极情绪,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而交换的前提便是资源,艾默森认为,资源是 “一行为者所拥有的、使其能够奖赏( 或惩罚) 另一特定行为者的能力、财物或其他属性”[3],交换资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交换双方的需要程度。而社区和高等中医院校的沟通与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交换的过程,因此,本文尝试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
2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建立高等院校社区卫生服务共同体的可能性分析
所谓共同体,即彼此形成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相互沟通、相互融合、资源共享、共同繁荣的关系。而遵循社会交换理论,建立共同体的可能性,归根结底就是分析两者是否拥有基本对等的可供交换的资源[3]。
2.1中医药进社区是大势所趋,但困难重重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中医药进社区,对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 优质、价廉、可及性的基本卫生服务,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将中医药理念融入于社区健康服务的六大功能中,在饮食治疗、养生保健、运动治疗、防未病等方面为居民提供廉价有效的健康服务,能真正促进国民体质的提高[4]。
近年来中医药进社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得到了运用。但由于有关部门对中医药进社区的认识高度不够; 中医全科人才培养机制欠缺; 基层中医药人才结构不合理; 人民群众的普遍接受度和需求满足度不高; 现有社区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项目不多、中成药选择 过少、中草药优 惠政策不 足等[5],限制了中医药在社区的发展,也给全民健康促进工程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2.2高等中医院校所拥有的资源
高等中医院校在师资力量、科研队伍、医疗技术、医疗及科研设备、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积极作用。
2. 2. 1学校能为社区打造名中医专家队伍,提高群众认可度。高等院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师资力量,特别是名中医、传统医派的传承人等。通过专家队伍的定期坐诊,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程度,推进双向转诊,实现社区居民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的转变。
2. 2. 2学校能为社区培养和培训中医全科人才,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全科医师将是未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而目前高校培养全科医疗专业均以西医为主, 中医方面的很少。高等中医院校重视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愿意下基层并且能长期为基层服务的优秀学生,以适宜中医药特色技术为重点,帮助相应的卫生系统分批培训中医药专科人才,这些都是提升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2. 2. 3学校能辅助社区有效传播中医文化,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中医院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精髓,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现,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治未病”理念的提升能起到积极作用。大力倡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2. 2. 4学校能为社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优化基层中医药人才结构。基层中医药人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中医优秀专业人才、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和中医护理人员相对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的瓶颈。而高等中医院校具有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多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优势,对补充、整合及优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结构发挥很好的补充作用。
2.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拥有的资源
2. 3. 1社区能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使中医全科医学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为高等中医院校开展医学教育、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提供实习场所、培养项目、管理案例等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持,有利于院校适应现代医学要求、形成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中医学教育从学校走向社区。
2. 3. 2社区能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使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方案从理论走向实践。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材的编写,为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以便于培养出更多实用的全科中医学人才
2. 3. 3社区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传统的运行模式与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脱节。加之,以西医为主的考评体系对中医药的发展不利,导致了中医药在国内的形势不容乐观。而随着由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 “治未病”健康工程和“中医中药中国行· 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组成的“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的开展,中医全科医学教育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春天。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学校与社区有着大量彼此需要的、可供交换的资源,建立学校 - 社区共同体是完全可能的。且这一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实现专家队伍、技术、科研设备、实践经验等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实现卫生事业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共赢局面。
3高等院校与社区中医药特色卫生服务共同体的个案实践
为弘扬国粹,2013年,我校和栖霞区人民政府卫生局便按照“优势互补、强化特色、打造品牌、互惠共赢”的原则,以“中医药慢病防治”为纽带,开始了围绕社区中医科室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慢病指导等开展全面合作和“校府联动 - 中医药服务进社区健康促进工程”的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具体工作模块
3. 1. 1中医药知识宣传模块。开展以 “养生、保健、康复”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社区行活动,组织系列中医药与养生、保健、治未病、中医药关爱社区居民健康、中医药与流行病预防等中医药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及大型义诊活动。同时,编制“金陵医派大讲堂”课程、编辑“中医院文化传承传播”教育课本,并向社区居民发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居民讲述健康常识,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
3. 1. 2中医名科、名医下社区模块。在学校师资及附属医院的医师队伍中统筹协调,挑选一批业务能力过硬、服务态度优良的专家充实到栖霞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创建“金陵医派传承工作室”, 让优质资源向社区延伸,真正惠及百姓。 一方面,通过多种媒介宣传下社区的中医名科、名家; 另一方面,根据所掌握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筛选并主动联系相关病员,开展和专家特长相对应的预约式服务。
3. 1. 3社区慢病干预模块。利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充分调研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优选了高血压、糖尿病2个病种,在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慢病管理。由江苏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及内分泌科负责专家团队进行指导进行干预资料收集、效果评估。同时尝试进行慢性病发病情况基线调查和确立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以“中医药防慢性病”为突破口,建立慢病管理 ( 健康管理) 数据库,通过改善居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 1. 4中草药种植模块。扩大中药知识的普及面,加深群众对中药的认同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置100种以上常用中药饮片标本,给患者传授中草药炮制和中草药饮片的辨识知识。另一方面, 由我校负责提供特定品种的中草药鲜苗给社区居民家庭种植的同时,上门传授中草药种植、识别、适应症和药用方法,以点带面。如高血压患者种一些葛藤、藿香; 糖尿病患者种植玄参、菊叶三七、垂盒草等。此外,探索中草药种植和观光旅游、 观光农业的有机结合的路径。
3. 1. 5养生功法培训模块。由学校专业教师向社区群众骨干传授中华传统武医养生功法,主要包括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以及太极拳等。群众骨干以此为基础带动社区群众,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提高脏腑功能,从而有效地改善亚健康症状。
3.2近期成效
借助高等院校与社区卫生服务共同体的平台,栖霞区被评为“江苏省级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其所辖9个街道以此为载体,充分借助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领域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了系列中医药知识宣讲、专家义诊、社区中医科室建设、中医慢病指导等活动,效果良好。截止目前,合作开展的“中医药服务进社区”活动已经走访了14个社区,受益群众达4000多人。其中, 仙林的中医馆以“名医坐堂、特色专科、养身保健”为亮点,深受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月门诊量都在600多人次,中药膏方每月销售额都在20万元。此外,通过指导栖霞区基层社区医生,积极干预区域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干预率达90% 以上。并对500名高血压患者、3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重点干预,全面跟踪干预效果。
4建立高等院校-社区中医药特色卫生服务共同体的对策思考
通过共同体的构建,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有利于达成社会、政府、学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学生共赢的局面。 然而,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不同的社会领域,双方持续合作并不断深化需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体制保障,同时要充分满足相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本文尝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结合我校实践,提出相关的建议。
4.1树立必要性意识,三方重视是前提
要建立共同体,首先要转变观念,政府、社区、高校三方齐抓共管。特别是我国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高等中医院校在行政隶属关系上, 分别归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主管,往往习惯于服务和执行纵向指令,机构间横向合作的意识相对不足。
因此,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首先必须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与引导,从法律层面保证中医药学与西医具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公平地进行卫生资源配置; 从政策的层面促进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等。 其次,学校管理者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拓展中医药大学科、教、研职能,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向指导实践、服务社会转变,使科教人才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此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应积极主动与高等院校建立广泛联系,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作报告的层面,应衍生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后续整体推进的思路。只有政府、社区、高校三方的共识,并且将思想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互惠互利。[6]
4.2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是保障
按照社会交换理论,我国属于由“人情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过渡期,需要靠道德和法规的手段共同约束交换双方。 而目前政府只是宏观倡导和推进中医药进社区,缺少可操作的制度,仅凭学校和社区的热情和责任感,很难实现共同体持续健康发展。为确保共同体的和谐运转, 需要我们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7],明确社区与学校的权利、义务、职责、权限,对中医院校进社区的总体设计、总体构想、预期目标、分度进展、考评指标以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指导性详规等等,促进共同体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8]
4.3成立协调组织,有效沟通是关键
组织机构是保证共同体制度规范得到落实的有效途径。社区卫生工作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高校也有自己特有的管理模式,如何让高校与社区两者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就必须加强高校与社区之间的有效沟通。从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高等中医院校等利益相关方中分别抽取一定比例的人员,设立专门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加强对高校 - 社区共同体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保障系列工作顺利开展。[6]
4.4探索长效机制,引导居民需求是重点
居民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接受度不高是共同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迫切需要各方共同营造“首诊进社区、服务选中医”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高等中医院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生预防保健对中医药的巨大需求,重视中医药进社区建设。借助各类媒体及传播手段,全方位向社会宣传中医药治疗、养生、保健、康复、 预防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中医药在社区服务的项目和便利性,形成中医药进社区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的共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试点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论证其可行性并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为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新视角,增添新内容。
5小结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及实践分析,建立高等院校 - 社区卫生服务共同体是可行且必要的,有利于优化、整合现有的中医学教育资源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资源,解决中医学教育资源与中医卫生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有利于构筑政府、高校、群众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形成技术、资源、政策融合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
摘要:文章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分析了建立高等院校-社区卫生服务共同体的可能性,并通过对南京中医药大学构建共同体模式的经验总结,提出转变观念、规范管理、有效沟通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来保障共同体的良性运行。
一、心灵在场,对话共生:备课组学习共同体
有效、深刻、多元的教学必须建构在有效备课的基础之上。对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来说,融合不同个性、个体的教师本身的资源,是最具现实性、有效性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实践表明,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在于改变备课组成员的简单叠加的现象,必须要充分发挥备课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激活成员的思维,在自身教学优势和他人教学优势之间形成平等对话与碰撞,进行不同教学视域的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视域”,达成有效的备课活动。
教师在备课共同体中,是以一个独立学习者的身份参与的,带着个性的视角,以开放的热情和视域,接触他人的情感、观念、经验等,最后真正进入对方的视野。这是个“个性知识群体化、群体知识个性化”的过程。心灵在场,表示要激发每位参与教师的备课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话建构中,建构基于个体独特的专业视角,以及对教材、教学与课程的个性看法。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主体,也是彼此知识个性化建构的促进者。大家在这种真诚、多元、平等的对话中,实现有效备课,达到心灵在场、共荣共生。
二、多元发展,真诚建构:网络式学习共同体
为利用丰富的网络教研资源,弥补传统教师培训的不足,建构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为一种新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发展模式。网络教研,能为教师提供更为自由、纯净的时空。在此种教研培训中,我们探讨并制定共同的阶段研讨学习目标,共同体成员定期进行网络个人学习,进行集中研讨,对教学、教研主题发表个人的学习研究成果。在此之中,大家交流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理性经验,更有从网络学习中得到的新建构的新鲜知识。同时,在这种网络教研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大家的思考与表达能力,为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逐步奠定基础。
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中,需要界定清晰的研究主题与活动目标,如从班级管理、课程教学、教师成长等方面确定相应的目标与研讨主题,使研究得到引领。其中团队结构建设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保证,遴选认真负责、技术过硬的骨干教师,组成分工明确、层次清楚的共同体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建立成员的成长档案,记录每位教师实践、成长与共融的过程,做好个体独立的跟踪研究,以有效促进个体发展、组织进步。
三、资源共享,名师互补:U-S校际共同体
“U-S”模式下,“U”是指高校,“S”是指一线学校。此模式就是基于高校与一线学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模式。“U-S”模式因为有高层次教育理论的参与,所以体现了更强的教育专业性,校与校之间的影响加强,此模式建构是一线学校与教师发展的强劲推进剂。
经过实践和研究,我们倡导以下几种“U-S校际共同体”的有效形式:一是指向现实与学校、教师未来发展的共同专题研究,尤其是前者,往往是学校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在高校专家参与研究之前,各校需要提前做好自我校内研究,以便做有针对性、现时性的诊断与交流,从而生成具有创意的结论。二是教学专题研讨。针对课改与学校课堂中的问题,学校上好主题研讨课、分析案例,由专家把脉,教师共同参与,再由高校专家提出发展性建议。三是开展校际间的整体性合作活动。这种整体性、开放性、评比性的校际合作能有效促进学校教师与学校的整体发展。
除了以上三种共同体发展模式外,我们还要不拘形式、因校制宜,尊重教师与学校的个性特点,建立一些“微共同体”,如微型小组、微课题组等,充分利用学校骨干教师建设立体网络,组建多元共同体,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互学关系,实现个体间的有效链接。总之,在教育强调发展、合作、建构、共融的当下,不同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必能有效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为师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发展平台,努力推进教育向着内涵、效益、质量的方向迈进。
马立新
摘要:网络学习共同体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积极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消除教师对研修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增强教师的自尊、自信和自立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打破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工作中各自为政的封闭格局,解决了农村教师长期以来缺少名师引领、无法大规模、深入开展与城里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活动问题。更主要的是校讯通博客改变了校长、教师的行走方式,并初步实现了“共研、共享、共创、共赢、共荣”的格局;网上论“教”突破了时间和场所限制,拓宽了教育教学研究的空间,开辟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真正让教师在问题中成长,在研修中成熟,在新课程改革中获得成功,让“网络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加速器。
关键词:网络学习共同体;校讯通博客:教师行走方式转型
一、研究缘由
当代知识传播的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网络已经成为传播影响知识的重要载体。利用网络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不可忽视,校讯通在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近几年来,校讯通在学校班级活动中,在推广优秀教育理念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校讯通是教育者沟通交流的平台,是教育智慧集结的平台,是散发着书香的师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平台。
在真正走近校讯通之前,我一直以为它是学校和家长短信沟通、布置作业的一个平台。2009年的3月26日,我与校讯通结缘,随着越来越深入地接触和了解校讯通,我发现它背后有着一个卓越的团队,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广大师生营造着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引领者教师、孩子、家长不断走向优秀,甚至卓越。因为校讯通博客,我的职业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它把太多老师、家长的关爱和鼓励带给了我,成为前行中的巨大动力。
校讯通博客给予教师以话语权,唤醒了教师主体意识;给予教师以自信,它让教师发现了自身的价值;让农村的教师获得与名师与专家的交流的机会,解决了农村教师无法大规模开展和深入开展与城里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活动问题,解决了农村教师长期以来缺少名师引领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校讯通博客改变了校长教师行走方式。2009到2010年,我县校长教师
借校讯通平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一些优秀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如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书馨读写社、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四棵柳”读书沙龙、修武县实验小学博客圈、修武县七贤镇“梦之旅”读书会、修武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客圈、修武县第一中学读书协会、修武县高村乡第二中学博客圈,还有众多的教师博腕儿,让我们看到了教师的成长愿望和践行足迹。可以说,从2009年至今,校讯通对修武县校长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一个助推的作用,也涌现出很多的榜样。如郭乃军、薛志芳、薛淑艳、薛小胖、薛花花,吴海燕、牛小国、程新梅、曹二利、苏腊香。校长一般都很忙,但即便如此,他们却一直笔耕不辍,把感动校园的点滴瞬间全部记录下来,又送给老师。可以说校讯通博客成了校长们管理学校、引领教师的好帮手和法宝。而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的程新梅和修武县实验小学的曹二利老师则是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走入博客写作的,都已成为校讯通的教师博腕儿和学校迅速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这些优秀的榜样也让我们看到,专业写作应该成为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方式,善于总结自己的教育得失、梳理自己教育思想并能诉诸文字,这本身就是专业成长。所以更多的时候,幸福就在不远的地方,需要我们的是一份行动,一份投入。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和谁同行,和一个优秀的团队同行,和一群优秀的人同行,相信我们能走得更远!但要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状况,实现发展目标,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创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以此来整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此,我们县特提出“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
二、研究内容
1、以校讯通为依托,打造网络学习共同体。以校为主,以班为点,辐射家庭,外延社区。通过“校长带教师——教师带学生——学生促家长——家长向社区延伸”的途径,促进了校长与教师共读,教师与学生共读,学生与家长共读,校讯通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全县教师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宁城(修武县古称)事”。2010年5月26日在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多媒体教室召开了全县第二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来自全县各乡镇中心校、县直各校的业务校长、科研负责人,以及各乡镇中小学校长共计1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与教师成长”,旨在推进新教育共同体的开展,构建以网络为平台的新教育区域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交流实验成果,分享实验经验,探讨实验发展。会上,该县第二实验小学、第二实验中学、实验小学、七贤镇中心校、高村二中的校长教师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并对与会人员进行了校讯通网络培训。
2、以校讯通博客为依托,一点一点地推进县域网络共同体的建设和构筑我县的数码社区,为广大教师校本研修提供自由、宽松、广阔、便捷的空间和舞台。一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学校要进一步动员师生、家长借助校讯通等教育信息化平台,参与到家校共育、共同打造书香学校、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活动中来;加大校讯通博客先进个人宣传力度;二是要表彰热心博客,推广博客之星,推荐优秀博客;三是各校要定期出版个人或集体的博客文章专辑,使教师的网络学习、写作成果平面化、纸面化;四是各校要在实践中探索更多的成长方法,找寻到适合自己的成长共同体。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其他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行动研究法就是按课题研究方案实施,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获得的信息、感受、理念不断进行观察、反思,及时修正实施策略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中,探索有效研究途径与方法,逐步积累经验,形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式。经验总结法就是通过实践研究及实验探索,在反思与在再实践中,将所实施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并运用于实践,让实践检验其正确性。个案研究法就是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通过搜集、分析与实验教师有关的一切资料,来研究特殊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揭示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其改进,解决教学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问题。观察法就是制定好研究计划后,通过对实验教师培训,教师应用信息化与课程整合、课件等实施教学实验,实验中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感官和音像手段获取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详细的观察资料,获得实验研究的事实依据,进而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给予指出和改正。
四、研究过程
修武县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探索出了一种新模式,校园博客引领教育新风尚,成为全县师生、家长共同成长的助推器。特别是我县第二实验小学以“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该校的特色教育品牌,成为该校新教育实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在整个修武县已获得的28名校讯通教育博客“教师博腕儿”中,该校就占到16名,2010年10位教师获得了焦作市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奖。
(一)注重网上读写,扩展读写空间
阅读写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2009年新教育实验在焦作进行区域性推进,该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以教师教育随笔、班级主题帖、教育博客为突破口的新教育实验独具特色的工作局面。目前,学校的校讯通博客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2009年学校圈子被推荐为校讯通博客首页学校圈子,在修武县首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该校交流《构建数码社区,架起沟通桥梁》,得到了与会市县领导、校长教师们的高度评价。现在读书写博在该校已蔚然成风,师生们读着,写着,成长着,幸福着,该校把校讯通作为平台,鼓励师生快乐读写,学校领导率先在校讯通上开通教育博客,利用网络平台上与大家交流,对学校的读书活动、班级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和家校联系等都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学校还开通了 “数学乐园”和 “书馨读写社” 两个博客圈。
2010 年4月26日河南省第五届校讯通书香班级评选活动结果揭晓,该校首次参加比赛24个班级圈子19个参赛成功,李红霞老师所辅导的一三班获得“书香班级”优秀奖,李红霞老师和苏腊香老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2010年10月29日河南省校讯通第六届“书香班级“评比活动揭晓,该校的三一班、三二班、三三班、二三班被评为“书香班级”;四位班主任徐芳玲、刘伟、苏腊香、李红霞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班赵佳昊同学获得“阅读天使”称号;三三班黄颖、二三班付宇豪同学的家庭获“书香家庭”奖;程新梅、苏腊香、吴海燕、范敏婕、李红霞获教师“启明星”奖。在刚刚揭晓的校讯通第七届“书香班级”评选中,该校取得了丰硕成果:三三班荣获书香班级特别奖,三二班、四一班、四二班、四三班、**班被评为“书香班级”优秀奖;李红霞、曹丽琴、徐芳玲、刘伟、苏腊香、周海娟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柳玉玲、吴海燕、范敏婕、苏腊香、刘伟、张小红、李红霞获教师“启明星”奖;三三班的付宇豪、焦妹齐、杨志轩、赵彦竹、崔正浩、二一班的刘昶六位同学的家庭被评为“书香家庭”; 四三班的曹文静、武帅彤、四二班的周冲三位同学获得“阅读之星”奖。这些成绩不仅在我县、我市乃至在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
说起校讯通博客的开展,源于修武县教育局、学校领导对网络平台作用的重视。一个实验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学校网站、论坛、教师主页、家校沟通平台等等,要充分现代网络技术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考虑到网站的建设和后期维护比较复杂,就想到了现有的校讯通网络系统。2009年新学期伊始,学校就制定了关于师生开通“校讯通”博客的实施计划,并着手开始培训教师,恰逢新教育实验在焦作市的区域性全面推进,借着新教育实验的东风,4
校讯通博客工作在修武县教育局教科所的强力推动下也拉开了序幕。我们的博客开通工作分了三个步骤逐步进行,实现教师、班级、家长、学生的参与。
(二)注重网上教研,促进专业成长
在校讯通博客实施之前,学校对教师读书和书写教育随笔读书笔记就有专门的规定,每人每学期读1-2本教育专著,40岁以下教师每周至少写3篇教育随笔,40岁以上教师每周不少于2篇。学校为鼓励教师拥有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博客,给老师们发出提倡:凡是在校讯通博客书写博文的,可以不在笔记本书写,没有博客的教师的读书笔记在教育随笔笔记本上完成,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参与的热情。同时,学校专门对教师进行校讯通博客知识培训,教师对校讯通博客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教师们谈论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关于博客的使用,教师博客开通70人,占该校教师总数的85%左右。
学校对写博文比较好的教师、学生、家长,班级圈子管理突出的班级要进行表彰。一是每次教师例会对博客的情况进行公布表扬;二是学期末有书香个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选。上学期开展了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选。共评出了34位书香教师、96位书香少年、60个书香家庭,8个书香班级。
校长引领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郭乃军校长自己率先开通博客,发表博文《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加油吧!》,适时地给大家提出建议和希望;还通过博客评论给教师和家长学生的博文做了很多留言,进行鼓励和表扬。2009年12月16日一位网名为“农人”的网友给郭校长的博文《写作 享受 期盼》留下评论“能坚持写博文给老师看的领导真不多。佩服啦!”业务校长薛淑艳校长年过半百,虚心学习,很快掌握了书写博文的方法,继第一篇博文《我们的老师就是有希望》之后,经常利用下班以后戴着老花镜在电脑前给参加优质课的老师们评课,适时地进行表彰和鼓励,还把我们教研活动的照片上传,她的博客记录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感动了博友,引领着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她撰写博文数量居全校第一,也成为了教师博腕儿。
定期出版博文专辑,使教师的网络学习、写作成果平面化、纸面化。2009年11月份学校编辑整理了第一期新教育专刊《从阅读开始改变》,在专刊里专门展示校讯通的优秀圈子和优秀博文,这是对教师的最大鼓励,学校先后出版了《从阅读开始改变》新教育专刊六期,《成长的脚丫》作文选刊,《神童笔迹》书画作品集。刚出版的校刊更是师生校讯通博客推 5
荐文章专辑。教师借助这个平台,读帖,“跟帖”,实现教师之间的教研互动,为教师搭建一个思考、讨论、争鸣的平台,网络教研改变了传统教研形式死、时间短、收效低的现状。
基于专业发展,以网络架构为平台,以教育中的问题研究为基点,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网络学习共同体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融教研、科研、培训、电教为一体的专业支持体系的研修模式。在教师学习共体中网络校本研修能更好地达到研修目的,优化研修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录像、教学反思、教学现象、教学资源等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获得同伴、专家的指点和帮助,使个人在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少走弯路、少走回头路。这种校本研修模式为教师网上研修度身定制,使教师个体、教研组群体和学校整体获得长足、专业的发展。
(三)注重家校互动,创建网络学校
学校专门对班级圈子的管理和家长开通博客进行了培训。许多教师指导家长参与班级空间交流,形成了网上交流、网上学习的基本网络结构。老师家长利用网络平台写博客,挥洒笔墨,抒发情怀,互相留言,互相鼓励,在学校论坛发起谈论,网上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为了更好地推广校讯通博客,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学校先后做了几项工作:
1、通过校讯通短信给全体家长指导博客的开通,圈子的加入等等,并聘请校讯通技术指导程强老师进行技术维护。
2、对家里有电脑的学生进行统计,并针对性指导。
3、印发校讯通博客的普及知识宣传页2000余份,发放给家长。
4、2009年11月25日召开了家长学校研讨会,会上进行校讯通博客知识的专题培训。
5、2010年11月2—4日,学校又连续三天对家长进行博客知识培训,培训人数达400余人。学校每次培训都做了精心安排,各班班主任负责用短信通知到会家长,并给家长发邀请书,保证报名的家长参加会议。对博客知识的培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博客的开通方法;加入博客圈的方法;如何与博友之间交流。培训会上还邀请在写博上表现突出的家长做典型发言,这些措施促进了家长的参与热情。
学校通过校讯通,通过两个借助,提高学校的管理实效。一是借助校讯通的“家校互动”“优秀班级”两个栏目,将学校的新举措、班级听评课安排公布,让家长们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和班级教学活动中。二是借助校讯通网络平台的“留言版”“亲子沟通”“教子有方”等特色栏目进行交流,老师把学生的一些信息通过网络及时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并 6
回帖参与、分享孩子的成长故事。目前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就涌现出了3个家长博腕儿。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改变了社会、学校、家庭互不了解、互不沟通的现状。
(四)注重网络交流,拓展发展空间
2010年9月9日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举行了“书馨”读写社启动仪式。从此书馨读写社---书友们成长的家园。教师们写博是为了真正让自己进步,养成学习读书反思的习惯。同年9月20日,“书馨读写社”开展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活动,活动形式生动,发言自由,环境宽松。活动开始,明星圈主吴海燕给大家做了热情洋溢的交流,解决了书友们写博路上的一些疑难,又探讨了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大家看了她的博文《别急,慢慢来》。她的发言,极大程度地鼓舞了书友们的信心。博腕程新梅和苏腊香分别交流了自己写博路上的感悟,《爱上它,不要轻言放弃》、《快马加鞭,跟上自己的队伍》鼓励大家要爱上校讯通,要用心写自己真实的心灵,不要轻言放弃。学校教导处柳玉玲主任的发言在更大程度上坚定了书友们一起走下去的决心。她的《写给书馨读写社的姐妹们》和《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很令书友感动。校长的最后结语,更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他把自己对大家的希望都写在了自己的博文里,《关于读写的几点建议》、《解放思想、轻装上阵 赶快行动》、《祝贺我校“书馨读写社”成立》、《由我校“书馨读写社”博客圈建立所想到的》等博文,都寄托了他对这个团队的殷切期望。我们在这个家园里快乐读写、快乐成长。
充分发挥校讯通和校园网“书馨读写社”的资源优势,与专家交流,关注“新教育在线论坛”,鼓励教师积极浏览“专家博客”等网页,及时回帖交流,提升教育理念。与同伴交流,关注校园网和“修武县科研网”动态,在交流中集思广益,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交流教学思想,分享教学经验。网络交流改变了教师交流空间狭小、信息堵塞的现状。
五、研究成果
三年多来,本课题在市县教科所指导下,在各基层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实践、悉心反思,理论联系实际有计划地按照研究步骤循序渐进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网络学习共同体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
创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学科教师成长共同体、读书沙龙、课题研究共同体)。完成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园网的更新,每个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将自己的教案、课件、改进 7
计划、公开课等资料上传到博客上,设立“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育叙事”、“练习反馈”等栏目,成为教师个人成长的不断完善的档案袋。建成了教师博客圈,实施基于校园网络平台的研修,开辟了“论坛”、“活动”、“留言”等栏目,教师相互之间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些学习共同体增强了教师的自信,消除了自卑感和职业倦怠;建立了“关怀关系”,培养了教师相互信任感;尝到了专家、顾问引领研修的甜头,感受到了教育的快乐;探索了合作学习机制,形成了教师间互惠感;加强了网络研修的有效学习,使教师拥有了分享感;实践了团队校本研修方式方法,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科研意识,发挥了团队协作互助作用和创新精神;并初步实现了“共研、共享、共创、共赢、共荣”的格局,实现了有效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和拓展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来转变专业学习方式。如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为载体,推进教师成长共同体活动与教师网上评课活动得到好评。2011年4月29日下午,修武县教育局教科所组织的数学学科“成长共同体”观摩展示活动,在该县第二实验小学成功举办。展示的环节包括研讨生成课题——课堂教学实践——深度交流研讨。展示活动结束后,将资料上传网络,让全县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教师成长共同体观摩活动。教师们积极在博客圈上发表自己的感想,其他教师跟帖,推动教师博客网站建设,改变了教师的成长路径,激活了教师的成长愿望。
2、网络学习共同体打破了教师各自为政的研修格局。
网络学习共同体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积极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消除教师对研修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增强教师的自尊、自信和自立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打破了在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工作中各自为政的封闭格局。利用“四棵柳读书沙龙”、“书馨读写社”、“博客交流”作为开展校本研修的一个有效载体,积极为教师搭建课改学习、交流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共享性强、资源丰富和时间场地限制小等特点,积极组织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论“教”,开辟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阵地。上传教育资源、沙龙里探究研讨、撰写教育博客、QQ群上交流体会、论坛上留言„„网络平台上,教师们先后建立了论教群和博客圈,打造了教师网上论“教”的平台;教师们把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和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通过平台展开讨论,或向其他教师和远方的教育专家请教,群策群力克 8
服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障碍;另外,教师们还把自己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各种资源上传到共享平台上,建立了教育资源库,实现了教师间的教育资源共享。
网上论“教”突破了时间和场所限制,拓宽了教育教学研究的空间,开辟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这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网上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率,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教师通过远程研修感受自己经历虚拟与现实能相融互动的深刻文化旅程,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过去和展望未来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和产生思想的沉淀和共鸣。
“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研修的一大亮点,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我们针对研修工作中反映出的现实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工作水平,真正让教师在问题中成长,在研修中成熟,在新课程改革中获得成功,让“网络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加速器。
3、网上评课评价——这是本课题建立和实施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的新方式、新方法。
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进行了“网上评课”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网上评课”活动具有这样几个特征:灵活机动、抓住焦点、亲情对话、吸取智慧、产生共识、确定标准、引导方向。
教学评价是教师最关心的评价,因为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学评价不仅关系到老师的切身利益,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从教学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工作中长处和存在的问题,以确定自己应发扬什么、克服什么、弥补什么。我们改变原来评价方式,让老师进行“网上评价”。这样避免面对面中不敢说,不好说,不直说的现象,给大家一个畅所欲言的评价环境。这样教师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学校管理者就可以获得相对真实的信息。
4、理论成果:
2010年《焦作教育研究》第四期上对该课题以 “校园风采” 专栏进行了报道,底封上也进行了专题介绍,发表了课题组成员优秀教师博文12篇、优秀学生博文2篇;课题主 9
持人马立新同志撰写的论文《校园博客:引领教育新风尚》发表在河南省《教育论坛》2011年第五期上,撰写的研究报告《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2012年6月荣获焦作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六、思考建议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县创建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探索和尝试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在整体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推进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可贵的经验,这些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师有效提升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力推进了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不失为本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
课题虽然结题了,但课题研究工作并没有终结,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和校本研修过程还是要继续前进,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我们将继续发挥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更大空间的发展,从而取得教育的成效,推动学校的发展。
1、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备,建立教育研修信息网。逐步完善学习成长共同体,建立教育研修信息网,充分发挥远程育教研修网络作用,提供教师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条件,改变教师教育教学信息渠道单一的缰局。通过对教师进行网上考核,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研修。并通过网络送教上门,把农村教师居住较分散的劣势转变为网络研修的优势,整体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
2、强化网络研修,总结提炼经验,推广实验范围。进一步强化网络研修,有效利用校讯通博客互动、远程培训、网络论坛进行思想共振,资源共享,加强团队力量进行有效研修,积集体智慧的结晶,推动自身全面发展。我县将对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经验,在实践中完善,在总结中提升,力争将课题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全县乃至全市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去,让本课题研究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扩大范围到全县农村校际间及教师群体,使其共研、共享、共赢,共同成长,取得新的成果,整体推进全县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们的课题研究就要暂告一段,但是我们对于教师成长的思考不会停止,对教师成长共同体网络学习构建探索的脚步也不会停歇。希望课题组的成员能够在实践中探索更多的成长方法,找寻到适合自己的成长共同体。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教师成长的足迹。我们相信,2012年,将会是修武教师成长快速发展的一年!
作者简介:
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人类的学习活动是共同体性质的活动。因此,对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在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作用的重视,使得“学习”与“共同体”相结合而成的学习共同体成为了人们研究学习与教学中的重要对象。
一、学习共同体中学习的机制
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和家长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经常在一定的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等三个同时进行、相互交叉的过程构成了学习共同体学习活动的运行机制。
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见解与知识的。个体认识活动的成果——知识是个体在他者存在的共同体的场中通过与他者进行交流、不断地琢磨与检查自己所拥有的经验的结果,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处于流动的、向他者开放的系统之中。学习是学习者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不断进行的参与性实践。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共同体是个体进行学习并建构知识的场,通过“合法的边缘参与”和“充分的参与”来建构个体的知识。
学习者个体在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过程中,与他者的交往存在着认同与协商两个过程。当与他者的交往中存在着相互认同的意义时,个体借他者的经验以巩固自己已有的经验;当与他者的交往中存在着有歧义的意义时,学习者个体与共同体中的其他参与者则通过意义协商的过程以解决个体经验中的冲突,实现个体的学习实践。
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建构个体知识、与他者意义协商的同时,个体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变化。学习者在共同体中作为新的参与者从周边的、局部的参与到充分参与的过程、学习者从新参与者的参与到老参与者的参与的变化,是学习者个体在共同体中的身份形成的过程,是参与者之间进行意义认同与协商、形成共识的过程。学习者在共同体的学习实践中,获得了身份的发展,形成了共同体中的自我,实现了个体知识与人性的双重社会性建构。伴随着个体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三个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实现了自我的学习实践。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启示
关于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的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的三个过程构成的学习的机制的理论,不仅仅对当前的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冲击,而且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也能够产生重要的启示。
1.学习共同体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安排,创设学与教的系统,达到优化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利用学习共同体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学习者与助学者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的设计;学习者与助学者在参与学习实践时交互程度的设计;学习者和助学者要形成的共同的事业的设计;学习者的参与身份的变化过程的设计;学习者和助学者所共享的记忆库(即物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工具等)的设计等方面。
目前我国教学领域内所进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微观层次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的设计,而对另外两个层次的学习共同体即学习型社会、实践共同体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尚不充分。在未来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发展另外两个层次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与教学设计,并将三个层次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合理地嵌套起来,使学习者在不同的共同体内能够进行连续的学习实践。
2.学习共同体理论对构建学习环境的启示
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学习资源是指学习共同体中的个体之间在意义协商的“物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即各种法则、规律、概念、工具、计划、程序以及学习者要学习到的各种抽象化、概括化的经验等知识。人际关系即是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的关系、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学习者通过参与到这些关系之中,来实现自我的知识建构、意义协商以及身份形成。
目前,我国教学实践领域在创设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时过于倚重学习资源的作用,通过各种严谨细密的知识、制度等来构建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希冀于学习者能够按照外部已经设置好的内容来按部就班地实施自己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教学实践领域内的工作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作用,但是,对于两者之间的生动的、开放的人际关系的设计以及建立学习者与教师之外的助学者之间的关系仍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忽视了学习者在参与关系的过程中身份形成对于学习活动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教学实践领域内创设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时,应平衡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的设置,避免非此即彼的误区,重视在建设学习环境时所忽略的学习者参与人际关系实践的部分,进而使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意义协商及身份形成三个过程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中都能都顺利地得以进行。
3.学习共同体理论对评价学习活动的启示
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而进行的对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实践的评价,主要表现在助学者对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三个方面的评价。
在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方面:首先要对学习者已经通过建构而获得的知识的正确性进行评价,以免于只重视评价建构过程,而忽略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习者建构知识的正确性做出检验以后,就要把评价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上面,即对“学习者是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 ”方面做出评价,找出学习者在建构知识时的优势及障碍,改善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
在学习者的意义协商方面:要对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之间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存在着何种矛盾,出现此类矛盾的原因,每个个体是如何进行协商以达成一致等方面进行评价。另外也应个体之间的意义认同进行评估,以便于意义协商与意义认同能够相互作用,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
在身份形成方面:在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时,要对学习者的身份的变化、发展与形成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处于不同身份发展阶段的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不同的,参与学习实践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而参与程度的不同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影响是重要的。
三、结语
伴随着社会取向的建构主义在教育研究领域内的兴起,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也随之而产生并在逐步地发展,这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教学领域、学习领域内的研究的一个创新。在学习共同体这种崭新的、开放的学习者的组织形式中,学习者个体通过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三个过程参与到自我的学习实践中,促进了个体的学习。笔者相信,未来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我国教学与学习实践的改革与创新产生更加广泛与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摘 要]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管理不断出现新的需求和问题,社区社会组织对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社区自治和提高公民参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种种困境。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业已成为社区服务和发展的主力军。借鉴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经验,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寻求对策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社区 中国社区 社会组织 美国社区 非营利组织
一、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程与现状
“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紧密、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滕尼斯认为:“社区中社会关系是基于某种自然意愿,这种自然意愿存在于同一地方的人群之中,社区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彼此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疾病相抚,个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费孝通认为:“社区是以认同的意愿、价值观念为基础的,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是社区成员之间合作的主要纽带,对其成员行为的控制通常依据传统、习惯或乡规民约”[1]。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组织成员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第二,活动区间通常只限于本社区范围内;第三,基于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建立起来,因此具有较强的活力;第四,组织成员进入和退出自由,组织相对松散[2]。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其变化历程是与社区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91年我国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发展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社区参与逐步实现社区自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就是重新进行社会整合。因此,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社区建设浪潮,引发了城市社会关系深层次的变化,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带来了契机。在社区社会组织发育的早期,政府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上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二是成立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如2002年全国第一个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在上海长寿路街道正式挂牌;2004年上海市市级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成立;2005年初,北京市西城区成立了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并出台了《关于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若干意见(试行)》的文件。至此,我国政府开始积极培育、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并通过奖励、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出来的任务。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社区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社区居民也开始根据自身需求自下而上地建立起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以北京市为例,社区社会组织2000年约有3000家、2009年有11683家、2011年有14895家,这主要归功于城市功能的深化和拓展以及北京市相对灵活的管理方式[3]。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时期,许多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老龄化趋势加快、社会治安状况严峻,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社会生活需求日益丰富,从基本生活需求转向要求改善居住环境,从改善居住环境转向精神文化需求。要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仅仅依靠各级地方政府是远远不够的。社区社会组织在繁荣社区文化生活、弥补公共服务不足、提供便民服务、参与社区管理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总体而言,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发挥能力有限,进一步发展存在种种困境。
二、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
(一)缺乏对社区社会组织作用的认识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激增与社会矛盾多发并存。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发源于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由于其成长历史的短暂和现有规模、能力的弱小,其在提供公共服务和疏导社会矛盾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同。一种观点认为,其可有可无,“多之不多、无之不少”,倾向于任由社区社会组织自生自灭;一种观点认为,社区社会组织不过是新形势下社区管理的装饰品,并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甚至因为多数社区社会组织不能正式登记;另一种观点倾向于将其定义为非法组织[4]。多数地方政府没有真正重视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忽视其在提供公共服务、缓解社会矛盾、加强社区自治、提高公民参与水平中可以发挥的巨大影响。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性,公益意识也尚未广泛形成,直接导致居民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参与热情不够,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人群往往就变成“老人团”,年轻人与上班族不愿意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
(二)缺乏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社区社会组织面临合法化困境。2010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教授认为,作为社会管理新兴主体的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立法需要加强和完善。当前,我国实行的依然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和《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这些法律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并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亟待制定国家层面上的专门法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社会组织的创建设立了过高“门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双重许可主义”,即社会组织的成立需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审查和批准后才能够成立。这样的审批程序不仅使成立程序繁琐,而且两个部门在审查标准上可能会出现不同,许多社区社会组织很难找到主管部门,“社会组织须有业务主管单位批准”这一规定仍然束缚着此类组织登记成立,获得合法身份。二是对社区社会组织成立的活动资金和会员总数的要求过高。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0条第1、5项的规定,成立社会团体需要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全国性的社会团体需要10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需要3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8条第2项的规定,设立地方性公募基金会需要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的原始基金,设立非公募基金会需要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的原始基金,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5]。目前,我国多数社区社会组织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很难达到诸《条例》中关于活动资金和会员总数的要求,导致其无法得到合法身份。
(三)缺乏充足、稳定的活动经费
一般而言,社区社会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资助,但是目前来自各方面的资助有限,而且其支持重点可能随时转移。而服务于社区基层的社区社会组织对充足活动经费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经费缺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和非常严峻问题,大多数的社区社会组织都面临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创收能力弱而关闭的危险,这就严重制约了它们稳定、有序地成长和发展。
(四)缺乏足够的组织能力建设
社区社会组织大多处于自发的状态,社区内部社会组织的成立缺乏宏观规划,已成立的组织内部职责交叉,容易造成职能重叠、资源浪费。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关系不明,行政事务与社区管理事务交缠不清,政府存在干涉组织的日常运营和管理的情况。另外,社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无序,部分组织建立了章程,但大都不按章程办事,其法律上的合法化问题以及外部监督长期处于真空状态,使其在管理运行中存在诸多弊病。多数社区社会组织内部制度不健全,且运作欠规范,随意性很大,使得其社会公信度不足,难以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支持组织的发展。
(五)缺乏专业工作人员
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能力较低,基础条件薄弱。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短缺,是影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目前,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仅有工作的热情并不能保证将尚处于发展初期的社区社会组织真正运营好。另外,一些社区服务机构多是由政府投资或利用发行彩票募集的资金筹建的,然后移交给社区居委会管理和使用。一般依靠社区民间力量兴办的服务机构,大都是一些便民、利民的服务网点,专业性的社区社会组织数量较少,基础条件也很薄弱。
(六)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与内部自律
在外部监督方面,一方面有的社区社会组织将经营所得用于私益分配,具体运作情况鲜为人知,导致其社会公信力不足,难以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资金募集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政府监管机关在组织成立时审批严格,而放松日常监管,成立时的许可和成立后的放任并行。在内部监督方面,少数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为了应付上级考核虚报工作,使上级无法准确得知下级的真实现状,监督工作更加无从谈起。很多的社区社会组织未建立起良好的自律运行机制,如组织章程、活动规范、财务制度等不正常,内部纠纷时有发生,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
导致以上种种困境的深层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居民自治发育不足;二是社会组织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居民自治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具有因果关联性。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居民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按照社区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共同解决社区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的问题,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建立属于居民自己的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它是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然而,如果社区自治管理变成行政化的管理,社区居民自治不能得到充分发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主导推动的社区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如新型社区制基本建成,各项社区服务改善明显,形成了各种社区管理模式,但是由政府主导的社区建设行政色彩较浓,社区自治不能正常发育。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职能行政化、社区管理人员公职化、社区工作方式机关化、社区运行机制行政化、社区权力行使集中化、社区建设政绩化等。因此,要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必须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社区管理去行政化。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近20年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完善,部分地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改革策略取得成效。但是社会组织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上有三项主要行政《条例》亟需修订,《慈善法》应回应社会需求尽早出台,《社会组织总法》的制定应提上议事日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对社会组织管理失当,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关系上,市场经济不健全,使得经济领域内社会组织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企业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支持不够;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上,志愿文化缺失,社会力量对社会组织的监督不够。另外,社会组织内部也存在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管理落后、缺乏服务理念和使命感等问题。
社区居民自治发育不全以及社会组织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影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能够成为服务社区的主力军,恰好在这两个方面打下深厚的文化与制度基础。下面具体论述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特色以及对中国的借鉴。
三、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政策建议――以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为借鉴
(一)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
社区非营利组织是美国社区实现社区自治的重要载体,致力于表达居民的意愿和对社区居民开展服务。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从十八世纪开始出现,19世纪后逐步走向繁荣,已经适应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公共机构曾一度成为全美在社区服务中的主导力量。但196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向贫困开战”战略的实施及政府财政方面的紧缩,联邦政府开始重视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中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在联邦、州、城市、社区等各个层次间都建立了组织网络,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项目。目前,社区非营利组织是美国社区发展的主力军,在大小社区活动的社区非营利组织达100万个左右。
由于美国社会群体的复杂性和居民需求的多样性,使得多种类别的社区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全国性的和州、县一级的社会团体在社区的分支机构,如较大的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这些组织与上级组织实际上没有隶属关系,独立开展活动。二是社区中的民间团体,包括综合性居民团体和各类群体性组织,此类团体数量最多。三是社区服务性设施的管理组织,负责社区服务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四是社区非营利组织,这类组织与上述三类组织职能有交叉,但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成立。社区内的各类非营利组织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按照法律法规,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独立开展活动。
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美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社区之间需要的服务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别,而政府提供的社区服务具有统一性和单一性的局限,很难为不同社区生活的人们所接受。因此,不少社区针对各社区不同的需求和问题,自发组织一些非营利机构,替代政府的服务机构,自行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并愈来愈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这是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产生的一个重要社会基础。其次,美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相对划分,使得一定区域内人们共同生活的社区理念也较早产生,由于从业场所和家庭功能的局限,使人们产生的一系列思想意愿的表达和生活上的问题,转变为对社区服务的普遍需求。再次,社区服务的内容涉及广泛且庞杂,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单一靠政府管理机关来行使社区服务职能很难满足居民的需求,且会带来效率低下、成本增大等问题,因此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诉求,促使社区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并加快其发展。最后,美国公民社会历史长,发育程度较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强,有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和能力,这是社区非营利组织能够在美国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6]。
(二)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对策
我国的社区社会组织在推动我国社区建设,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存在一系列困境,如对社区社会组织作用认识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活动经费缺乏、组织自身建设不足、专业人才欠缺、他律及自律机制不健全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尽管中美两国在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但我们还是能从美国发挥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方面作用的实践中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形成解决我国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对策。
1.健全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积极开拓社区服务项目。目前,我国社区服务发展较快,特别是社区文化活动日趋丰富,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如对老年人的服务还比较薄弱,青少年课后服务滞后、活动场所缺乏,家政服务项目需要增加和改进,社区安全感不强。社区服务的开拓和健全光靠居委会的努力是不够的,要建立代表不同群体利益和为不同群体服务的团体,把社区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美国社区内,非营利组织正朝着建立一种无所不包的服务体系方向努力,涉及的服务范围十分宽广,力求使社区服务达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的全方位的新境界。特别是为社区老年人服务和老年人自我服务的组织及设施比较健全。
借鉴美国的经验,进一步开拓社区服务项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注重建立为特殊群体服务的社区组织以及公益性服务设施的管理组织,如老年人协会、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协会、残疾人协会、扶贫济困性的团体等。特别是要通过这些组织为弱势群体开展服务,及时地反映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建立一些志愿者服务组织。一大批热心志愿者队伍的存在,是社区社会组织顺利开展活动及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从社区建设的要求出发,积极发展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队伍。大、中、小学校要建立社区服务档案,把学生的志愿服务作为好学生评选,甚至作为正常毕业的必备条件。三是要积极发展服务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在沟通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联系、拓展就业途径、缓解社会冲突方面起着重要的润滑剂作用。我国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不少社区服务内容还没有从政府工作中分离出来,一些社区服务项目与企业经营也没有作规范性的区别,因而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发育迟缓,机制不健全。为此,我们要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积极倡导建设社区社会组织,既要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又能帮助解决社区的就业问题,为社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其它工作。一些公益性设施应尽可能地由居民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自我管理[6]。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为社区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监管提供制度依据,公正、合法地保障社区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使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化、制度化。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立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法制保障,规范社区社会组织的设立,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转。建议国家制订《社区工作条例》,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在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责任和权利的基础上,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设立程序、职能、有关政策等作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条例,对社区社会组织在登记备案环节适度放宽,破除其尴尬的合法化困境,获得合法的组织身份。
在美国,强调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放弃了对其的监督和管理,相反政府运用税收、民事法律、劳动政策等手段,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美国通过宽严有度、刚柔共济的具体举措,促使社区非营利组织发挥开创性和探索性作用,弥补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对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可借鉴美国的社区发展经验,培育一批专业评估机构,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并对社区社会组织活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财政支持的对象和标准。强化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建立机制,允许公民对其章程、组织机构、活动情况和财务情况进行监督。
3.政府主导,多方协助提供必要资金支持。美国政府对社区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在过去20年中迅猛发展,提供了包括免税、财政资金支持在内的各项支持举措,联邦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花费,50%以上投向非营利组织。对社区服务项目,在财政上每年提供10%~80%不等的财政资金,其中以60%~70%为多。在税收上给予社区非营利组织特定的免税政策。
比较而言,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由于缺乏充足稳定的活动经费,严重地制约了其稳定、长久的发展。因此,政府应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加大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适度拓宽社区社会组织融资渠道,保障其正常运转所需经费支持。要重点支持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一类型的组织是指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设立的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社区社会组织。要用足用好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这类组织开展的一些有偿服务,能免税的要予以免税。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同时,要完善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严格规定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接受捐赠和开展有偿服务时的收入不能作为分红分给出资人,有专项用途的必须专款专用,没有专项用途的必须转变为社区居民的福利和用于扩大再服务。
4.提高社区工作人员能力素养。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知识层次较高,社会阅历广,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具有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能够对组织进行合法、高效的管理,使社区社会组织能够以最少的成本提供最多的服务,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因此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亟需发展和壮大。首先,应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高等院校应增加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培养的力度,健全职业社区工作人员培养体系,弥补社会短缺、空缺。其次,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经常性的进行业务培训,并与外界有关方面加强联系,就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提高组织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能力。再次,可以充分利用志愿者的资源,通过整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志愿者资源,有效地缓解专业人员短缺的问题,并促进志愿者服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一、目前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提出的问题一般都是能在书中找到明确答案, 即展示性问题。还有一种提问方式是操练性提问, 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这种问题的答案一般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两种提问方式提出的问题答案都是较为固定的,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拓展思维。此外英语课堂提问的范围较为狭窄, 问题难度一般较大, 这使得一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机会很少, 不利于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 (张亚琪2013) 。
二、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在学习共同体之小组建设背景下, 英语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非常有利。笔者对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些改善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效果的策略。
(一) 借助多媒体
现代社会信息科学技术极其发达, 多媒体技术也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因此,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与多媒体相结合是今后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例如, 在学习江苏牛津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Food时, 可以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展示各种各样的食物, 再提出相关问题, 如: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或What food can you cook?播放视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再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探讨, 这样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习小组成员互帮互助的情况下, 既能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 转换提问形式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思考并回答, 这种单一的提问模式对学生参与提问的吸引力不大,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十分有限, 要想改善传统英语课堂提问的这些缺点, 就必须在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方法上不断创新, 以寻求新颖、富有吸引力、更有效果的课堂提问方式 (郭舒娴2014) 。所以, 教师提问的方式不要局限于师问生答的形式, 还可以在这种提问模式上做出一些小小的变动。
例如, 教师提问后, 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对问题进行辩论, 或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回答, 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一起设计问题来让其他小组回答。这些课堂提问方式的创新与多样化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热情。
例如, 在八年级英语教材的第二单元School life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There be句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一个小型比赛, 让学生用There be句型造句, 看哪个学习小组造出的句子多, 且语法运用正确。这样的操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提问中去, 培养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提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设计梯度问题
各学习小组内的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一, 因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根据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情况, 有梯度地设计各种问题, 以便让学习小组内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前, 教师要根据全班学生的英语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时, 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 以教材为基础, 提出创新且符合学生特点的问题。英语课堂提问时, 还要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 分享大家学习与生活上的经验, 同时增强学生间、师生间的感情。
例如, 教学时在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第一单元Friends, 教师可以分层地提出问题。首先, 提出最简单的问题, 如:How many friends do you have?这个问题比较简单, 给各学习小组内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提供了回答的机会。其次, 教师可以再提出层次较深的问题, 如:Why do you like playing with your friends?或What do you usually do together with your friends?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 且范围较为宽广, 答案也可以多种多样, 这为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提问提供了更多机会, 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再如,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My day时, 教师可以先提问Do you have a good time at school?如果学生回答Yes就继续提问:Can you take any examples?教师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问题, 可以给学习小组内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提供回答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四) 拓展提问内容
教师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延伸, 问题要围绕书本知识展开, 但又要在问题中融入一些课外知识, 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ast and p re se nt时, 教师可以在本单元学习后举行一个小型演讲比赛, 题目可以定为About My Past And Pre se nt, 要求学生在演讲时尽量使用本单元学习的英语句型。
教师课堂提问时, 要鼓励小组内的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切忌将提问的学生固定在学习成绩好、乐于回答问题的一部分学生中。教师要尽量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如果教师的提问对象经常限制为某几个学生, 学生会容易认为教师只重视被提问的学生, 不重视甚至否定其他学生。这样极易使其他学生失去参与英语课堂的信心, 严重的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对课堂提问的抵触情绪 (霍攀2011) 。
(五) 评价课堂表现
教师能否积极地评价、反馈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对学生表述的答案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 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 教师要对学生没有抓住问题重点的原因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解析问题的思路。学生回答问题后,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 可以说一些表扬的语句, 例如“Good answer”“Perfect”等;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不够完整或有错误, 教师也要讲究评价学生的方式, 如“Your answer is good.But I think you can do it better if you are more careful.”教师给予学生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相反, 如果教师没有正面肯定学生或直接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这往往会严重打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各小组学生回答问题后, 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能提升英语课堂提问的效果。
综上所述,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对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十分有利, 因此, 教师要积极研究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以提高英语课堂提问的效果, 从而使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郭舒娴.2014.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 (34) .
霍攀.2011.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管见[J].中学英语之友, (12) .
关键词:社区居民;虚拟学习;自主学习;培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202-03
杜威在《明主主义与教育》中将学习共同体引入教学,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之间通过思想情感交互活动而习得知识能力的过程,人的学习活动离不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设备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虚拟学习平台,如MOOC、微信、QQ、博客等,走进虚拟学习社区,进行虚拟学习。
● 社区居民虚拟性自主学习相关概念
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是一定地域空间内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居住在社区范围内的人就叫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从成长到发展都离不开社区,又受制于社区环境。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会接受形式多样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虚拟学习是现代社会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网络平台是其交互界面,其中的学习群体、交互环境和存在其中的各种关系构成一个个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群体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虚拟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人们在更大范围内共建共享信息资源,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交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时提出自主学习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B.J.齐莫曼综合了各学派的观点,将自主学习理论推向了新高度。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习者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 社区居民虚拟学习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们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社区居民学习是研究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伴随着网上学习资料日益丰富和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愈加依赖网上学习。2014年,笔者调查了上海市5个典型的社区,结果统计显示人均上网时间每天超过3.2小时,假期学生上网时间更长。一些人上网是为了查找学习资料、观看网络教学视频或者在虚拟社区里学习、沟通、交流和分享学习资源;但为数不少的人却沉迷于游戏和影视娱乐。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社区居民的复杂构成情况容易使社区教育流于形式,居民的自主性学习是焦点问题。笔者将影响居民虚拟学习自主性的原因归纳如下。
1.海量信息的查找,常常使学习者丧失信心
大数据时代源于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及其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的规模、速度、种类和复杂度远远超过了人脑的认知和反应能力。虚拟学习社区的人们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2.计算机智能系统并不能完全像人一样帮助人类思考、解决问题
人们若从海量信息中检索需要的信息,通常使用人工规则。但是,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人工规则无法精确理解学习用户,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
同时,认知系统在与人的智能互动中要为人们提供百科全书式的信息支持,必须分析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数据中含义模糊不清的信息,发现内在的关联和趋势,等等。因此,认知系统不能再局限于专家预先定义的规则,而应主动从大数据中学习概念,分析概念并挖掘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出规模化、智能化的机器学习大数据模型。
另外,虚拟学习不仅要面对大数据认知的困难,而且要面对软硬件学习设备的障碍、学习资源的真实可靠性、语言文化的差异、社会和心理的认同、责任与义务的冲突等困难以及如何摆脱学习的低效率问题。因此,学习者要真正实现自主性虚拟学习,还有许多亟待克服的困扰。
● 社区居民虚拟学习自主性培育对策
1.建构主义的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理论是自主性学习的主要理论基础,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而在移动互联时代,若要刺激社区居民学习的主动性,必须搭建能够自主学习的软硬件平台,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情境创设。人们通常重视对学习软件资源——知识信息量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习平台的技术支撑的建设。
虚拟学习依赖于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某些核心技术的成熟,如带宽、视频质量、在线分享工具的保障等。技术间的不兼容,也会击退居民学习的热情,如不支持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不能上微信;同样不支持Android系统的移动互联设备也无法登录支持Android系统的MOOC云课堂;不仅如此,即使使用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也面临着操作系统和用户安装的必要的应用程序的不兼容,核心功能的配置不能融合,而设备供应商又无升级策略,从而会造成移动学习客户的大量流失。因此,虚拟社区中的学习需要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等不同媒体信息整合;需要虚拟现实技术,将特殊的输入感知设备和一些多维特殊输出设备来完成人和环境之间的真实再现般地交互;需要网络通讯技术,实时高效采集学习用户终端信息,实现学习者间的沟通和交流;移动学习需要达到与PC平台一致的情境创设与学习体验,使得移动学习终端不仅具有视频播放功能,还可具有交流互动、分组讨论等功能,实现桌面系统和移动系统的无缝切换;需要承载大规模用户的网络社交平台,如微信等。另外,政府应该提供免费的社区WIFI供社区居民学习使用等,调动社区居民学习的主动性。
2.联通主义的资源整合
联通主义由加拿大学者西门思提出,是数字化网络时代的产物。联通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学习者内化的个人活动,而是“一个联结的过程”,是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在网络时代,知识以指数级增长并以碎片化形态存在,个人知识储备、管理空间和知识爆炸性增长相矛盾,此时知识的获得途径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为了促进持续不断的学习,需要培育和保持联结。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时代,社区居民要想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必须保持各个社会网络节点和信息源的互通与联结。
在虚拟学习的过程中,社区居民个人的知识和关系形成一个小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结构,各组织与结构的知识被联通、被改变壮大,进而再传递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继续学习。因而社区居民学习的组织者应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如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工具和相关的联结服务。
资源的整合有三点:一是整合学习资源。一方面,提供适合社区居民自主学习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内容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针对国外好的学习资源,提供适合社区居民学习的中文在线学习服务。例如,世界MOOC三大巨头之一的Coursera,推出众包性质的全球翻译社区项目计划,同意合作者为其课程制作字幕,以帮助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更方便地使用他们的MOOC。二是提供学习工具平台。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移动互联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相关IT技术,通过MOOC、Facebook等,为社区居民提供网络学习联通平台和学习工具以及其他合适的软硬件学习设备。三是优化内外网络,加强联结服务。
3.分布式认知的去中心构成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钦斯(Hutchins)等人提出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认为知识存在于不同的场所,并强调学习资源的“去中心化”或“泛中心化”。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物理、社会和文化呈现分布式的学习共同体,其中的学习个体、个体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和环境都是分布式的,其知识传播符合社会学分布认知理论,它允许指导者、学习者和学习内容分布于不同的非中心的位置,使教与学可以独立于时空而发生。它使真正的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成为可能,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强调资源的非集中化,消除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习者为主体,使学习者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权。它着重于情境、建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使学习不再依赖于名师、教室。学习成员既是资源提供者又是接受者。在这种分布式学习中,学习者享有更多的主动权,促进了学习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是学习观念的更新。
4.人本主义的内容推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源自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和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实现教育。人本主义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潜能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习者的自我实现,教育的关键是启迪学习者心灵,使其释放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由于社区居民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差异使得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另外,不同的社区居民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符合社区居民学习的客观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社区居民的自主学习。因此,社区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人格和个性,学习内容的设计应该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其个性,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习惯,进一步完善新技术、新工具、新理念的引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5.社会认同和激励
(1)鼓励社区居民加入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免费教育
由于社区居民在认知度和知识基础方面存在差异性,而传统教育在录取、学费、学习周期等方面的门槛高,使得社区居民望而却步。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网上的虚拟学习材料丰富、资料获取方便、价格低廉、时间自由度高,非常符合社区居民的自主学习。
(2)建立虚拟学习的考核和证书激励制度
社区居民网上虚拟学习,经过考核合格后应使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非学历培训证书,可激励社区居民虚拟学习的热情。例如,美国实行培训、考核、晋升一体化,刺激了民众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学以致用,增加社会认同感
我们的社会是由每一个社区居民组成,应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充分感受到所学内容能有所用,增加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有了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每个社区居民潜在的能力才可能内化为学习的自觉性。
● 结论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肆意滋长、智能感知日益增强,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虚拟学习以其能够为大脑快速充电的优势,为各年龄段、各层次的人们所喜爱,但是社区居民整体虚拟学习的自主能力还需培育。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和自主学习将是永久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李凤英,等.MOOC能耗问题与策略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69-77.
[2]陈恩红,等.移动情景感知的个性化推荐技术[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3(3):18-23.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实践】推荐阅读:
街道社区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总结07-03
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07-13
社区服务与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0-14
村、社区干部学习制度05-29
社区服务学习心得06-20
虚拟学习社区课程设计07-23
社区学校学习体会12-18
社区工作人员学习制度07-13
社区“两学一做”学习计划07-16
社区学习法律工作计划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