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放学申请书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弹性放学申请书(共2篇)

弹性放学申请书 篇1

全体一至三年级家长:

根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小学弹性离校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市政办函【2017】244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弹性离校”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实施对象

凡学校下午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的小学一、二、三年级学生。

二、离校时间

每周周一至周四,每天下午从学校正常放学后到18:00离校。周五不实行弹性离校,所有学生正常放学。

三、自主参与

面向有实际困难需求的学生家庭,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

四、参加办法

请家长于*月*日前自愿提出书面申请交于班主任,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可参与延时离校。

五、公益免费

在校学生参与“弹性离校”期间一律实行免费。

六、延时活动内容

“弹性离校”期间,学校主要为学生提供延时照顾服务,安排专人照管学生自行复习、作业、预习和课外阅读等。

七、相关要求

自愿参加的学生及家长要遵守学校规定要求,每天18:00按时接,有问题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弹性放学申请书 篇2

下午三点半,一个原本很普通的时间节点,近年来却成为困扰小学教育的一个难题。小学生三点半放学后,家长通常尚未下班,如果学校不提供托管服务,很多家长只能花钱把孩子暂时“寄存”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但这类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监管,而且容易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

其实,“三点半难题”已存在多年。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提出中小学学期、寒暑假和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指导意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并落实到各市县。近年来,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和下午“三点半”放学,成为各级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普遍规定。但是,各地在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上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出现有“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小学生不宜超过6小时”“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走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含自习) 不超过6小时”等多个版本。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理解这一规定的关键是:三点半后学生是否必须离校?其实,仔细对比可以发现,各地相关规定的核心要义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并非每天6小时之外学生就不能“待在学校”。如果有学校搬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三点半一到就把学生“扫地出门”,拒绝为暂时回不了家的孩子提供活动场地和服务,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三点半难题”并非我国独有。据欧盟今年初发布的《针对学龄儿童的托管服务:33个国家的比较研究》报告,这类问题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存在。为此,德国政府积极促成“全日学校”,以首都柏林为例,小学正规上学时间为7:30—13:30,若家长有特殊需求,可以在早上6点就先将孩子送到学校,或是放学之后让孩子继续留在学校。在希腊,“全日学校”自1998—1999学年起开始实施,开放时间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

笔者认为,我国小学完全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实行弹性放学。对放学后家长一时无法接走的学生,学校应该统筹安排教师和固定的场所加强管理。当然,各级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在活动经费、安全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并给予学校和教师适当补贴。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地近来相继出台新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开展“三点半课堂”,在课外时间安排音乐、科技、体育等活动,让学校弹性放学,就是很好的尝试。

上一篇: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下一篇:笛子在民族音乐的发展及传承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