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感的优秀作文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师生情感的优秀作文(推荐9篇)

师生情感的优秀作文 篇1

作为教师,当然最喜欢“听话的学生”,对那些思想表现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更是当作掌上明珠。当然,爱这些学生是应该的。然而,对学生的爱如果存在偏见,班主任只对学优生亲近,而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很冷淡,这实际上没有平等对待自己的教育对象,会使中等生和学困生觉得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特别是那些不思进取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如果在家里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在学校又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给予的温暖,就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可能。这样,班主任就更难管好自己所带的班级。

20xx年秋季,我担任六(3)班的班主任。当时有几个学生组织纪律涣散,站队集合经常拖拖拉拉,还时不时打架斗殴。班干部对这几个学生的行为很恼火,认为他们给集体抹黑,多次要求我从重处罚他们。我对这几个学生也很冷淡,只求他们在班上不出大乱子就行了,至于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和困难,我很少过问。这样一来,这几名学困生由对班干部感情疏远,慢慢与班主任也疏远了。

一天,我在办公室门缝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李老师,你不要把人看扁了,几个学优生是你的宝贝,难道我们就是你的累赘吗?――一群使你讨厌的差等生。”看完纸条,我震惊了。我思量着:难道只有学优生是我的学生,而中等生和学困生就不是我的学生吗?如果对中等生和学困生不管不问,那么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还要教育干什么?当时我心中的悔恨和羞愧此时真的难以言表。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决心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不再给他们增添新的痛苦。于是,我召开班干部会,引导他们重新认识学困生,并号召全班成绩好的学生主动与中等生和学困生结成“学习好伙伴”。我也主动亲近中等生和学困生,找他们谈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点亮他们上进的希望之光。在学习上,他们基础知识较差,我就和科任教师商量着对他们把起点放低一点,平时辅导勤一点,有时还开一会儿“小灶”。对于同一件事情,班上不管是谁做得好,我都表扬;不管是谁做错了,我都同样进行批评教育。在我的努力下,几个学困生渐渐地也知道努力,也知道上进了,他们的脸上又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这件事使我深深认识到,公平的师爱万万不可缺少。

二、严和爱是一对“孪生”兄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严”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方法。如果真心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就必定会严格要求。不过,教师对学生的严一定要得法,应该让学生在感受到严厉批评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人情味的关怀。学生做错了事,教师批评是应该的,但教师的批评要合理,学生才容易接受。

我班有个叫李××的同学,对班级活动特别关心。去年,学校要举办“六一儿童节才艺展”,我派李××和另一个同学组织。一天早晨,我去上早自习,还未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教室里吵翻了天。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教室一看,黄××同学在放开喉咙大哭,几个男同学在拍手讥笑,李××同学和几个女同学还在高声指责:“唱得不好还逞什么能?”我一问,原来是李××认为黄××领唱得不好,组织同学指责她,让她不要领唱了。当时,我气坏了,真想当众狠狠地批评李××一顿。但我知道,那样不仅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

课后,我把李××叫到办公室,首先肯定了她的组织积极性。我告诉她我非常非常喜欢她,喜欢她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但同时,我又指出了她的错误,并进行严厉的批评。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影响到了班级纪律,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事后,她主动向黄××道了歉,并找带音乐课的陈老师指点了黄××,使黄××发挥了自己的最高水平,本班也获得了学校歌咏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从这件事上,我再次深深认识到,严和爱简直就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

三、师爱是一把“万能钥匙”

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师爱是一把拥有无穷力量的万能钥匙。有一份爱的耕耘,就会有一份爱的收获。我班有一位号称“野马”的卜××同学,六岁时父母离异,性格孤僻,喜欢做“坏事”。有一次,他生病住院了。我去看了他几次,并给他补上了落下的功课。那天,我去看他时,正好碰上了医生,医生对他说:“你一定是很讨老师喜欢的学生吧?”他低下了头,流泪了。没想到,出院后,他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大有好转,如今已与“坏事”无缘了。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想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师生情感的优秀作文 篇2

(一)

英国的教育家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中告诫教育者:“不注意心理发展的节律和性质, 是教育上呆板无效现象的主要根源。”研究和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学生, 是教师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

中学阶段的学生, 从生理变化上看, 他们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少年期, 这个时期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成长时期, 具有人格上的可变性和能量上的潜在性。而在这一阶段, 他们的认知一般不成熟, 接受外界事物, 判断是非, 往往感情因素多, 处理问题以情绪和情感为转移;不是用理智支配感情, 而是用感情代替理智。因此, 即使在正确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下, 学生的行为效果也会随着师生之间的关系好坏而不同。

针对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 教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首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正确地引导他们朝着成才的目标努力, 朝着身心健康发展方向努力。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情感, 会激起学生自觉接受教师教育的情感, 使师生得到情感的交流, 取得情感的一致, 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其次, 作为一名教师, 要和学生取得情感的交流, 做好教育工作, 就必须时时、处处地关心他们, 深入到宿舍、食堂、教室, 和他们促膝谈心,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要求, 然后再对症下药;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了矛盾, 遇到困难时, 教师要像父母般地关心他们, 化解他们的矛盾, 解决他们的困难, 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教师的可亲。

教师通过这些言传身教的方式, 和学生取得情感的交流, 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发挥思想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

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的情感交流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因为知识的传授和接受, 是通过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去实现的, 这样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

那么, 在课堂上怎样来沟通学生的情感呢?

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上, 作学生走向知识迷宫的引路人, 遇到疑难问题, 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 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直到学生弄懂学会为止;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提问和发言, 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都要给以热情的鼓励, 使他们能大胆地提出疑问, 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后教师再给以正确的引导;对待后进的学生, 教师要鼓励他们, 关心他们, 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引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样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才能进行情感交流。如果教师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 采取一种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态度,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愿甚至不屑回答, 以为自己易懂的学生也就容易懂;或者动辄训人, 对学生使用讥嘲的语言, 都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害, 从而对这门课产生抵触情绪。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因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这门课程, 如果师生关系不佳, 学生甚至可能完全放弃这门课。

其次, 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推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一节成功的课, 是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一种身心的愉悦, 境界的升华;是教师在课后依然沉浸课堂中那亲切、其乐融融的氛围中, 不断地品味学生的真, 师生情的浓, 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 就好像和一个知己朋友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谈, 这种愉快是双方心理同时获得的感受, 是互动生成的。否则, 那将是一节很失败的课, 一次很失败的交流。

除此之外, 在课后也可以通过周记, 作文评语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三)

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 除了要有“爱心”之外, 还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 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才能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

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生的眼里,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是知识的权威, 是他们的榜样。每当教师走进教室, 学生们都会用一种企盼的目光注视着你, 希望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 因此, 一个教师具备了丰富而全面的知识, 就具备了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条件。这就是说, 教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 得到了学生的崇拜,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教师用心地教和学生专心地学, 在情感上取得了一致。

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 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就要努力去吸收知识, 更新知识。只有知识渊博且在行动上能做学生表率的教师, 才能获得学生的崇拜, 才能更吸引学生, 才能使教书育人的内容更丰富多彩, 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总而言之, 在教书育人活动中, 对教师来说, 渊博的知识是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条件, “爱心”是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基础, 缺一不可。“教育之船, 只有借助于感情之水, 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 我们教育的百花园中一定会姹紫嫣红, 百花盛开!

参考文献

[1]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细腻的情感 师生的桥梁 篇3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令我体会最深的,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这样一段话: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可以说带着对这段话的理解与认可,我一直把尊重和爱护学生,作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教育学生时,我常采用寓情于理,以情动人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形成一种真诚相待、水乳交融的关系,使班主任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拥有一颗爱心,理解每一个学生。每学期的开学,我都像欢迎朋友一样,热情地迎接着每一位学生。摸摸这个头“呦,长高了!”、拍拍那个背“结实了”、“假期过得好吗?”等等亲切地问候,带给学生母亲般的挚爱,让他们从温馨的小家走进了班级这个大家庭,感受到的依然是温暖。常常有学生说:“老师,我们都盼着赶紧开学,见见您、见见同学们。”报名结束之后,我们师生之间的交流会就开始了。先是同学们热情的发言,讲自己在假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全班同欢喜、共分忧;然后就是老师的假期见闻、学生的提问;最后师生交流本学期自己最想做的事和最不想做的事。通过这样一个交流会,师生双方增加了解,沟通感情,为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一学生在交流中说到自己假期很不快乐,因为家里多了个小弟弟,全家都围着小弟弟转,自己仿佛是个多余的孩子,有时还要洗尿布,连作业都没好好写。得知这一情况,放学后我与该生进行了谈心,打消她的顾虑并一同来到她的家,了解了家中的情况,与她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很快这位学生就恢复了快乐,学习也格外地努力。当然功归于交流会传递给我的信息,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影响减到最小。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熟悉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大多数学生对老师都是敬畏与惧怕的,他们有很多话是想对老师说却又不知如何说。作为班主任就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善于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近学生。当学生带病上课时,送上一杯冰糖水;当学生不开心时,给予热情地询问;当学生成功时,奖给欣赏的目光、鞭策的话语;当学生失败时,捎去安慰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当学生犯错误时,给予必要的警示、合理的规范,履行教育的职责。即使在学生表现很一般时,也要多和学生交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为班主任,一道真诚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声亲切的呼唤、哪怕是一句热情的赞扬都会给学生百倍的信心。因此,班主任的这双眼睛对处在发展中的学生尤其要给予更多关注,让明亮的双眼多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用细腻的情感,沟通心灵的桥梁。俗话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对于学生也同样,要想赢得他们的喜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他们,并且要让他们从心底里接受老师的这份情感,如果仅限在口头上说说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做到润物细无声。

1、生日快乐促团结。每个孩子对自己的生日都有着美好的憧憬,期望那天能得到父母及周围朋友的祝福。抓住这一心里特点,我把全班学生的生日在学生情况表上做了登记,压在办公桌玻璃板下,在每个学生的生日到来之前,利用批阅作业的机会,给他(她)寫上一段真诚的祝福。当他(她)在生日这天得到了老师最早的祝福时,那份自豪和欢喜会伴随他们多日。有时我会给学生意外的惊喜,遇到班上内向的孩子过生日时,我就悄悄地叫上几个活泼的学生,带着小礼物亲自去祝福他们的生日。得到祝福,学生和家长都很高兴,一位家长后来在反馈意见时说道:“孩子从小性格内向,在幼儿园时总是独自玩儿,后来甚至不愿去上幼儿园。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做家长的别提有多担心,生怕他不愿去学校。现在看来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竟然有了好朋友,连性格都变得开朗了。看到过生日那天,他一会儿给老师讲他影集里的照片、一会儿给同学拿苹果,我们真是打心眼里高兴。上学两年多,孩子不但掌握了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交往,我们感谢您和您的学生们。”

2、圣诞老人传真情。喜欢幻想是儿童的天性,圣诞老人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总是梦想着能够在圣诞节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我没有放过这样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好机会,在圣诞节的清晨,早早来到教室,给每个学生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有糖果、铅笔、彩笔、画书、发卡等,当学生到校发现这一切时,真是又惊奇又激动,有的还在说:“难怪昨天放学时,我看见老师把窗台上的花都端下来了,原来是为了给圣诞老人让路。”多么可爱的孩子,竟然把老师为了防冻端花的行为与之联想起来了,拿在手里糖果还舍不得吃。当然后来他们知道了圣诞老人是谁,体会到了老师的一片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小插曲,既点缀了学生冬季单调的学习生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我坚信,只要老师的付出是真心实意的,学生的回报就一定不是虚情假意的。

3、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做老师的其实也是很普通很平凡的人,在学生面前根本不必掩饰自己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要让学生认识一个真实的老师。如果总是高高在上讲些大道理,学生反而会觉得老师离他们很远。所以我有时会和学生一起聊天,讲我跟他们一样喜欢冬天的雪,讲我曾经出过的笑话、挨过的批评,也讲我现在假期还在上学;有时还会和学生一起包饺子,吃蛋糕,放风筝,展示真我与学生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4、周记交流亲密无间。学生的周记更是我和学生交流思想、交流学习及生活感受的“信箱”。有的学生不允许家长看周记,但会在周一着急地把它交给我看,这里包含着信任与希望,我对他们的周记也就批写得格外用心,有时我的批语会比周记还长。一篇篇《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的家》、《写给老师的心里话》、《妈妈,我错了》等都是学生的真诚之言,看了这样的周记,我首先会批上“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能把心里话说给老师听,老师愿尽所能帮助你。”然后,我会针对学生所写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解答,有时也与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

师生情感的优秀作文 篇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解读这段内容,其根本目的是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根本性的内容可概括为师生之间互动的六个字即“引导、应用、认识”。这种体现师生之间互动的策略笔者认为应该是情感之间的策略,亦可谓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的情感策略。笔者从事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认为师生之间互动的策略应该是多元的,而且师生之间互动的情感策略也应该是多维的。而笔者本文所笔就的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情感策略的相关问题,譬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对师生互动情感的推进乃至影响等。由于笔者从事的是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活动和经验不够丰富,更不值得一提的又是非专业科研人员,就是草根化研究也称不上,所以所笔耘出的内容亦是对大众教义匪深的。但我坚信作为同仁肯定是理解的,因为我们属于同等起跑线;同时我也坚信作为专家肯定也是理解的,因为与专家比,我还只是预备阶段。言之正传,以下谈及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情感策略的相关问题,以求同仁及行家们斧正。

一、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之间互动的情感推进需要共同把握核心内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应当说这是人的一大认知心理,遵循这一认知心理,随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乃至规范化的办学,作为教师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是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情感问题,甚至于把握住核心的问题。这核心问题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数学教学活动中一系列的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基石。无论怎样的科学,没有问题,就不能开启这门科学的大门;无论怎样的学科,没有了问题也就不能开启这门学科的大门。所以问题又将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和科学大门的钥匙,是思维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等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而问题又将怎样产生呢?实践让我感到:教师在导学案中预设问题时产生新问题是必要的,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所产生的思维碰撞进而形成的来自于学生的更为鲜活的问题那更为十分必要的。应当说,如果数学课堂教学中充盈着问题,那数学情境则会显得波浪起伏,学生之间则会显得生气盎然。解决了问题时,他们会显得热情高涨;解决不了问题时,他们也不会显得意志消沉。

二、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之间互动的情感推进需求教师的提问要有创造性

我们的数学教学所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我们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教者根据目前课堂师生对话展开教学流程的特征,去创造性地提问,去有效推进师生之间互动的情感形成。如何做到提问颇具创造性?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行家的经验,笔者认为必须遵循这几方面的规律:首先必须是精巧性的规律。何谓精巧?包含这样几点:一是要问在学生的学习起点处,问在学生从事新内容学习所必须借助的.知识储备处,比如学生学习数学新内容的逻辑起点;二是要问在关键处,就是说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内容,突出实质性的问题;三是要问在恰到好处时,一般说来,教学的关键时授之以恰到好处的提问,解决教学的重点时授之以恰到好处的提问,突破教学的难点时授之以恰到好处的提问,学生解决问题遇到矛盾时、思维转折的关键阶段授之以恰到好处的提问,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必须是娱乐性,我们的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他们对数学的逻辑性还是相当陌生的,需要我们融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去设计所提的问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之间互动的情感推进需要学生富有提问的时空

传统的数学教学,总是我们老师问学生、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很少看到学生去自主地提出问题,那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结果。如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就要还学生主动地学习的本来面目,而要还这本来面目,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互动的情感推进则必须给学生以丰富的提问时空。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虽然我们也曾给学生以充裕的提问机会,但每当进入这样的流程时其冷场的现象显得尤为严重。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还是我们的学生不会问,由于不会问,导致我们的学生不会或者是不敢问。因此要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有富裕的提问时空,其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会问。

运用情感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篇5

摘要:从前“老师”是一种权威的化身,尤其在小学时代,学生更是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社会规范的解体,老师权威的偶像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的角色遭受到严厉的挑战。在大学校园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向来平静无波的中小学,亦有风声鹤唳之势,校园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此一现象与问题值得关怀与深思。关键词:教育 情感 和谐 关系

教育本身是以人际交往为前提条件和基本特征的人文实践。在教学中,有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师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是全面的人格震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即使在媒体高度发达和知识渠道不断拓宽的今天,教师与各种传媒相比仍然显示出它特有的优势,那就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爱心,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媒体所无法取代的。因此,教师更应关注自己的学生,给予他们信任与理解,唤醒学生生命的灵智和探求,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与学生沟通交流,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在良好的育人氛围中,得到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信任与激励

信任与激励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在增进师生关系实效性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信任激励,就是激励主体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教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有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信学生是信任学生的前提条件。教师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优势,然后给予应有的信任。从教育实践来看:信任能够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有一位学生上课经常迟到,讲了一半的课她才姗姗来迟,我也曾对她多次进行严厉地批评,同学也总埋怨她打断老师上课;但是收效不大。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太过简单,决心想方设法帮助她克服这个不良习惯。首先,我了解到她家在京开设理发店,父母赚钱无心照顾孩子。每天,这个六岁的孩子还要抽时间帮父母照看弟弟,早晨经常不吃早饭就来上学,正是由于她的这种家庭条件才使她常常迟到。得知这种情况以后,我没有再批评过她反而帮她泡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我告诉她:“不吃早饭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只要你热爱学习,时间是可以由自己管理好的。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克服上学迟到的缺点。”她听着老师的话,用力地点点头。果然以后的几天里,她到校的时间渐渐早了,有时竟然成为全班第一个到校的学生。改正了不良习惯的她,在课上更加主动地学习了,在课下还经常主动为班集体做好事,她与老师的感情加深了。

我想:信任是激励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使学生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而且能够使孩子们在鼓励和信任中健康地成长。育人需要爱心去浇灌、需要真情去感化、需要信任去激发。师生相互信任是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信任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它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德。善于使用信任的眼光去注视自己的学生这正是师德修养的真情流露,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前提。二.沟通与交流

前苏联著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丰富自己与学生间的情感生活、增强民主意识才能消除学生和教师距离,使师生之间真正成为良师益友。事实证明,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是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素质培养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桥梁。在工作中,只有注重采用多种教育手段才能加强师生感情。

1.文字交流情感:我十分重视学生用稚嫩的笔记录的有关校内外生活感想的每一篇周记。我不只是把它当作语文作业来看待而是当作师生间心灵的交流。我一边静心阅读,一边悉心批改,常常随着他们的叙述与描写经历不同的体验:劳动课上做拼盘、包饺子的场面令我啼笑皆非;各种考级学习、校外辅导的辛苦令我感慨;外出游览观光的快乐令我为之高兴。为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常常写下诚恳的评语。在评语中,我注意恰如其分、生动贴切地表达看法与意见。这当中不仅有写作方面的指导,更多的是思想的交流。例如:在«第一次上网»描写聊天的经历与感受的文章后面我写道:“文章选材新颖,把自己第一次上网的感想与见闻写得较具体,愿你在网上冲浪学到更多知识。”看了《种族》一文,我写道:“你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并在文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很好,说明你是个有思想的孩子。”在《做菜》一文中,我写道:“制作过程写得不够具体,希望有机会品尝你做的炒扁豆。”在«谈音乐»一文中我写到:“你的感受真切自然,我也深有同感。随着时间的流淌,音乐还能代表你某一段的时光和回忆。”这样的批语,言之有情,晓之以理,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学生看到以后或激动不已或茅塞顿开。一篇篇的周记,记载了我们师生情感交流的历程,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情感世界。我们相互了解、理解和喜爱了。

班中有位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落后,情绪一直十分低落,为了消除她的自卑心理,我不仅经常为她进行个别辅导而且借她生日的时候,送上一张亲手用电脑制作的贺卡向她表示祝福。渐渐地,她和我的目光开始交流。课上敢于大胆发言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课下她也像其他女孩子围在老师周围嬉笑。正是贺卡上短短的祝福和鼓励,缩短了师生心灵的距离。

作为教师每逢新年或教师节都会收到的一张张饱含孩子们真挚情谊的贺卡。面对学生的尊重与喜爱,我不仅以良好的师德作风、严谨的教学方法给予回报还在毕业班的新年联欢会上,送给每位学生一张蕴涵深切希望与真挚祝福的贺卡,他们轻轻地读着老师一句句叮咛与倾诉 „„在一行行文字中,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无私的爱和炽热的情感。随着毕业的临近,学生在各个方面飞速提高师生的情感得到交流与升华。

2.文体活动交流情感:每个班主任都会把班队会当作是德育的阵地,提高能力的舞台。我更把它看成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台下,我从训练手势到培养语感一点一滴的引导。台上,学生们能够从低着头小声读到抑扬顿挫的朗诵。这当中,正是教师无声鼓励与信任是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传递。

3.电话交流情感:“您好,我是贡老师。您的孩子上午在学校吐了,送回家后不知道情况好些了吗?”这样的电话不是反映问题而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师、家长和学生三颗心碰撞出火花,产生教育的强大合力。

4.讨论交流情感:与学生的交流不是简单地拉家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教学中交流对人物的理解、对景物的欣赏、对难题的解答„„一节语文课上,学生对主题演讲训练总是难以脱稿讲话。于是,我先针对题目发表自己的观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有的放矢不再抱着手中的草稿,开始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正如英国作家萧伯纳形象的比喻: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一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一个,就有两种思想。

5.家访交流情感:“非典”肆虐的春天,一场人类灾难考验着每个人,我不仅被党中央市政府的英明举措振奋,被一线的白衣战士深深感动,也被校领导班子坚守岗位的精神鼓舞。为了更好地作好本职工作,显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先后两次来到我班“一线战士”子女家中辅导学习沟通慰问,特别是“六一”儿童节来临之时,我为这位同学送上精美的礼品表达对家长的敬意和对孩子的关心。

不言而喻,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不仅对学生、教师,而且对于整个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都大有裨益。弥尔顿曾说:“心,乃是你动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国,亦可将天国变成地狱。”我正是珍爱着每一颗稚嫩的心灵,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姚利民;;高校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5期

2华洪珍;论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与角色定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阳红;;寓心理教育于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刘振;程澜;;以人为本 交流情感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浅议如何改进大学课堂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11期

5董淑花,曾诚;成人的学习特点与教学改革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孟丽波,陈旭远;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角色的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2年35期

7孟庆男;;论课堂教学中的沟通[J];教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情感交流激发师生内驱力 篇6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激发并满足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需要,从而引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态度,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二是与教师个人的积极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的长效催化剂,也是保证教学目标能够得到认同的`基础。

1.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语文其实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造成目前有―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具有一种惧怕的心理,觉得语文枯燥、难学的现象,这种状况追根寻源,其根本原因在于受“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在确定教学任务时,只讲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讲发展情感、意志、性格。对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显然估计不足。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应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增加交流锻炼的机会,消除胆小怕说,不敢交流等心理障碍。语文课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突出的是语言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有什么说什么,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民主、平等,消除学生心理压力。教师对学生鼓励得多,学生就有成功的愉悦感。对学习语文自然而然就增强了自信心。

2.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我们倡导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原则。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常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从属的地位。一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大段的独白语言,或未能顾及学生的原有水平,现实的心理状态,或未能实现心理移位,学生就可能进行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或者走神,或者懒于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实施,能实实在在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主动想学,主动理解,主动积累,主动领悟,主动运用,主动扩展,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得到提高。没有学生主体地位作保证,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的师生情感交流。师生情感交流是围绕学生学习的需要来组织安排的,它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

3.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师内驱力的产生

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篇7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 师生情感关系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并作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但是, 从整体上说, 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 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 有的教师满足于师道尊严, 对学生不苟言笑, 让学生感到无法接近;有的教师受市场行为的影响, 习惯于用物质来衡量感情, 把纯洁的师生情谊蜕化为物质的交换关系。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 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 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重现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 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努力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品位教学成功的喜悦。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业务活动之上的, 教与学是交往的基础。师生业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 直接影响着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态度和体验。通过改进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师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就会提高, 对自己和对方的信心就会增强, 师生情感就将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 从而获得教学成功及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从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发展, 则将进一步巩固师生之间的积极情感关系,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真正的感激和尊重之情。因此, 为了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需要广大教师在业务上下苦工夫, 搞好教学工作, 挖掘教学的艺术魅力, 真正教好学生, 帮助学生取得成功。

第二,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在师生情感关系的建设上,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 正是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偏袒、歧视和冷淡, 才导致了学生对教师的不满、疏远乃至反抗。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教师必须真情付出,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公平地对待学生, 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不够理想的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 多关怀, 相信他们的潜力, 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 教师的真情投入, 必须能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第三, 完善个性, 展现人格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 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有效策略。为此, 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 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敬业精神, 提升教育艺术, 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同时,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表现自身的人格力量, 并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舞台。

浅谈师生的情感互动 篇8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转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而课堂教学更是集中体现教与学的价值阵地,在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更能清楚地看到教师尊重教育的风采,学生尊重学习的良好品质。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师生互动也可理解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合作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 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建立起师生关系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和谐、民主氛围。

一、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构建师生互动的基本前提

1.教师的角色转换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节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3.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既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他活动形式。

二、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报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特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的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

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是当前师生互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这固然有外部客观环境,如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教师自身对积极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视不够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整体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曾有学生在贺卡中写道:“希望老师多笑,多与我们交流。”教师要正确表露我们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反之,教师把自身的的不快和怒火发泄在学生身上,势必给学生造成难以言状的心理压力,被动消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荡然无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阻,怎么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三、构建积极的师生互动条件

现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注意。

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如果漠视这些后进生,不仅会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还会引起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他们变得既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和别的同学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耕地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师生情感的优秀作文 篇9

《礼记》说:“人情者,礼义之田也”。情感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情感交往需要的发展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对语文的理解和感受而产生的亲疏倾向。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积极情感,来满足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需要,从而控制、吸引学生学好语文的教学目的。

对语言的学习是需要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教育本质决定教学活动必须有双向的交流,否则就无所谓教育影响,也不会发生教与学的转化。毫无疑问,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需要进行交流。发展语言和情感交流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情感交流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反之,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文知识,又可以促进情感的交流。

一、语文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作用

1、师生的情感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多年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领悟、扩展,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得到提高。但往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转,有主动成为被动,出现“一言堂”现象,学生得不到主动学习,常而久之,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少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师生情感交流的前提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主体地位做根基,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师生情感交流。师生情感交流是围绕学生学习的需要来组织安排的,它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学生的精神压力减少,能有效的消除紧张情绪。由于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情感交流的主动性增强,语言交际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情感交流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提高了对学语文的兴趣爱好。在师生情感交

流中,教师要接近学生,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言争辩,珍视学生独立见解,使学生产生愉悦、轻松的心境,这样学生就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这样积极主动参与情感交流的举动得到老师的鼓励夸赞,学生参与情感交流的热情就高涨,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教益,自己去探索、发现、归纳,成为课堂的主人。

2、师生的情感交流,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对物质世界已具有了丰富的感情认识,但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还不够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具体、直观形象的。

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运用语言知识,巩固语言知识,积累语言知识,丰富了他们的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加强了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语言知识越丰富,语言应用越多,学生的思维发展越快,思维就越活跃。

感性知识是与思维能力联系在一起的,是形象思维的基础。所以,要想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大脑作出积极的思考,调动自己积累的感性知识,在交流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下,既丰富了感性知识和语言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思维活动趋于活跃,情感交流更加真诚。

3、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对学习语文具有怕的心理。他们怕学语文,怕学不好语文,觉得语文枯燥乏味,不易 学。因此,在一部分学生中对学习语文缺乏自信心,造成目前这种状况。追根溯源,其根本原因在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过程变为枯燥乏味的单纯知识

传授,缺少能力的培养,更缺少对语文情感的培养,教学方法陈旧呆板。

另一个原因是,语文成绩在短期内提高不容易,效果不明显,使学生产生厌恶之感。种种原因造成众多学生对学好语文缺乏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情感交流追求的是整体性的投入,整体效应明显,师生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信息传递系统,相互学习启发,取长补短,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学生的好胜心理,引起竞争激励机制,增加了交流锻炼的机会,消除胆小怕讲、不敢交流等心理障碍。语文课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突出的是语言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使课堂气氛和谐轻松,学生心理压力小。教师若对学生多加赞扬、激励,学生成功的愉悦感就越强。所以,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师生情感交流是有关键性作用的,它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成为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以使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呢?

1、教师积极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用语言、动作能控制课堂气氛,为保证师生情感交流创造条件。

师生情感交流的直接方式是语言,教师鼓励性的话语能激起学生情感交流的勇气和欲望。如,一个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把老师难住了,这时,老师应给予鼓励,可直接对学生说“你真聪明,把老师也给难住了。”从心理上满足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互相讨论,适时地进行师生情感交流。

学生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在课堂上,教师要留意一些较沉默寡言、感情脆弱的学生,主动征询他们的想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当学生想提而不敢提问时,教师要有耐心,要鼓励性地说:“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等亲切话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学习交流。如,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闹出笑话,教师要宽容对待,给予鼓励:“你的声音很响亮,请回答的再仔细一点。” 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教师举止语汇的从容美在情感交流中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教师的举止,主要指教师的主动和动态的身体姿势。教师举止从容,学生感到踏实、安全;教师举止安详,学生感到充满自信心;教师举止轻柔,学生感到亲切;教师举止大方,学生感到舒适自然。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忧虑、慌乱、怀疑、不安,直接影响着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举止,只有在符合课文内容的特定环境,才能更好地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⒉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拓展交流的空间。

教学艺术的解说:“教学艺术是师生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的一切条件,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创造性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美的形象,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个人才华。”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材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发掘提炼而显示出来。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能脱离课文所规定的特定内容,它必须依据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品味,因为语言文字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载体。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从而领会课文本身蕴含的情意。

“听-说-读-写”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本模式,通过反复训练得到巩固。同时,必须与阅读课文结合起来。学生读了课文后,必

然会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进一步对语言文字进行感受、品味。学生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是不同的,教师应给时间让学生自由议论,有什么感受说什么感受,学生议论的过程就是“雕琢”自己的思想体会,并把它确切地表达出来的过程,也就把课文的内容带入了自己的心灵深处,条理分明地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则有的教师在读了课文后,往往忙着分析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总结中心思想等,忽视了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样则“有百弊而无一利”。

教师要给学生交流机会且给以鼓励。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分析,使学生失去自我表达的机会。不管学生说得多么幼稚可笑,教师决不可取笑学生,应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尽情地说出,使课堂上形成无拘无束的气氛,用多种多样的语言揭示自己的情感世界,进一步巩固师生情感交流的根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上一篇:绍兴县人民政府文件下一篇:毕业设计作品展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