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问题概述》教案(共11篇)
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分析材料、归纳总结的方法。
2.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现象、原因、结果的讨论,启发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环境问题的调查,使学生掌握对地理现象的调查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认识环境的变化。
2.通过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3.通过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环境问题的调查,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协调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
[教学重点]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
[教学难点] 根据所得到的环境问题信息分析其原因和危害 [教学媒体与教具]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文字、图片、影像等 [课时安排]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环境问题是学生平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能遇到的问题。请你说说,你生活的环境中存在有哪些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问题? 【板书】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学生说明自己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
【教师总结】凡是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都称为环境问题。【启发提问】是什么原因引起环境问题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吗? 【引导学生回答】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由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不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其中,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思考活动】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1)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2)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3)地震破坏引的水体污染„„„„„„„„„()(4)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5)捕杀动物造成动物种群减少„„„„„„„()【学生回答】(1)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原生环境问题)
(2)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次生环境问题)
(3)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原生环境问题)
(4)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次生环境问题)
(5)捕杀动物造成动物种群减少„„„„„„„„„„„„„(次生环境问题)【承转】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吗? 【教师讲述】不是的,次生环境问题又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讨论】哪些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哪些属于生态破坏? 【学生回答】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水体枵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等。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环境问题。如森林毁灭、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过渡提问】当今社会中,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呢? 【板书】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学生回答】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 5~7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①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②人口的高速增长的影响;③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的主要表现是:①威胁生态平衡;②危害人类健康;③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阅读课本第5页的阅读材料,说明工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工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增强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控制能力 不利影响:对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造成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产生的“三废”污染了环境。【读图思考】读图1-2,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图l—2世界人口l804—1999年增长示意”说明了什么问题?(2)它将产生哪些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后果?可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世界人口呈高速增长趋势,每增加l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迅速减少。
(2)人口急剧膨胀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二是环境污染加剧。
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工农业生产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对土地的占用、对其他各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的扩大,生产和消费中排放的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多。因此,随着人口增加,资源需求与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渐加剧,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压力更大,任务也更艰巨。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并且后者更重要。
【承转提问】那么,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什么会造成环境问题的产生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科学技术进步不但为人类带来文明,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如随着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废旧物资的增加等等,对环境的破坏力都随之增强。如:猎捕工具的改进,导致大量动物资源濒临灭绝;淘汰的电子产品形成的垃圾,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承转】阅读课本第6页阅读材料“电子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
【讨论】回想自己身边所遇到的环境问题,请你说说还有哪些因素也会产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有哪些危害表现? 【实践活动】调查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危害。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都成为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也是当前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板书】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师讲述】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板书】1.全球性的大气环境污染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10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什么是酸雨?酸雨有哪些危害?世界有哪三大酸雨危害区? 臭氧层遭破坏的原因及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原因
危害
全球变暖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再加上毁林,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效应不断增强
全球变暖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酸雨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酸性气体
酸雨对水生生物、农作物、森林的生长发育都会产生危害,它还腐蚀建筑物,在某些情况下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损害。
臭氧层遭破坏 造成臭氧损耗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了过量消耗臭氧的物质——氟氯烃等。
臭氧层的破坏,会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2.酸雨(Acid rain)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世界上有三大酸雨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我国南方。
我国酸雨主要的分布地区有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引申思考】①全球气候变暖,除了造成海平面上升外,还可能产生哪些危害? ②为什么欧洲、北美洲和我国的南方成为世界上三大酸雨区? 【点拨】第①题全球变暖的危害可启发学生从农业生产,水资源的变化,气候要素变化等方面考虑;
第②题可提示学生从酸性气体的排放、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方面考虑 【板书】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教师讲述】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讨论】讨论造成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学生回答】
主要原因
主要危害
植被破坏
滥砍滥伐、森林火灾等
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洪涝灾害加剧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
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减少。
水土流失
与降水、土壤、植被破坏有关。水土流失不但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损失,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
土地荒漠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扩展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过渡】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也是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我国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等,就属于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板书】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阅读】阅读课本第13页阅读材料“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归纳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二是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实践活动】环境问题因果关系竟答
根据上面提到的环境问题,利用活动卡——因果关系卡片,反映这些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深入了解其规律,通过竟答活动,促进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活动方式:
(1)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将混合好的卡片均分给各组。
(2)各组阅读、讨论卡片内容,然后各持一卡准备应答。
(3)各组依次宣读本组“现象卡”。每宣读一张“现象卡”,其他各组成员(有时是本组成员)应立即找出相应“结果卡”、“原固卡”及“实例卡”并宣读。(注意,通常每一现象卡含有2-3张相同“结果卡”、“原因卡”及“实例卡”。)
(4)各组将“现象卡”宣读完毕后,若还有“实例卡”则继续按组依次宣读,使各组的“实例卡”与相应的“原因卡”吻合。
(5)待各组“现象卡”宣读完毕后,按照其每个现象的因果关系重新分组,各组重新宣读该套“结果卡”、“原因卡”及“实例卡”。讨论它们的因果关系和防治措施。计分方法:
关键词:明代,气候,植被,海岸线,疆域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脱胎于传统的沿革地理,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50年代后获得长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与长期依附于历史学的舆地之学相比,赋予了自然科学、现代地理学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与西方历史地理学相比,不限于地理学数据的分析统计,更具人文情怀。
邹逸麟教授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 正是一部经典的具有中国色彩的历史地理学专著。虽是作为高校教材发端,但可视为科研成果。历经1993年初版、1999年重印、2005年修订,两版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均多次印刷,可见社会需求之大。以此观之,一方面是历史地理受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一方面是该书在知识普及、教学科研方面的独到价值。
关于书的特点和价值,已有文章总结 (2) ,兹不赘述。本文仅就该书所涉及的明代问题择要作一述评,以点射面,以求了解书中历史地理学的观点,以及地理学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所在。
一、气候变化对历史的影响
14世纪开始中国气候逐渐转入寒冷;15世纪以后,气候加剧转寒;15~19世纪是一次世界性气候寒冷期,即小冰期,对中国来说是5000年来四个低温时期中持续时期最长、气温最低的时期。 (3) 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14~19世纪称为方志时期,因有大量方志记载提供的气候记录和物候变化,并以现代气象学加以分析证明14~19世纪为寒冷期。具体而言,与明代相关的年份中,1470~1520、1620~1720为寒冷冬季,1550~1600为温暖冬季。 (4)
邹书提到明永乐初年将设在蒙古高原南缘的40几个卫所全部迁入长城以南,与当时北方气候转寒变干、屯田无以维持卫所人员生存有关。 (5) 卫所南移直接导致三个影响:一是经济负担加重。40几个卫所在洪武年间的长城以北依靠军屯基本可以自足,迁入长城以南后卫所没有撤销、人员没有减少,迁入地原来也有人口, (6) 相同的土地需养活更多的人口,无疑会给政府增加经济负担;二是将卫所南撤二三百里,无疑是放弃了对这一地区的直接控制,使抵御蒙古南侵的防线内缩;三是边备虽倚靠长城一线,但明对长城以北二三至三五百里之间仍有控制 (7) (非直接控制),虽放弃此地但不愿便宜蒙古,于是在宣德年间出现了在长城外“烧荒”的制度,目的是“以便瞭望”,“将野草林木焚烧禁绝使贼马不得久牧”, (8) 进而“防虏南向” (9) 。
这样三个影响对于明代整个形势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南移后,农耕区域减少,加之气候干冷,长城内地区粮食产量也有所下降,经济压力加重,明代的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政府的大事,很多卫所都是因为军屯无法维系而最终被废弃,这直接影响到明军的战斗能力和军事制度的调整,也增加了漕运的负担;二是明代的“烧荒”不仅加剧了明蒙矛盾,致使蒙古更多的南侵,而且导致北方地区的过度放牧,影响到生态。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气候和生态影响游牧民族的牲畜产量,环境恶化、产量减少,便会加剧南下劫掠,加之明朝严格控制边贸,双方的战火不断;三是永乐年间的卫所南移,基本奠定了整个明代抵御蒙古以长城为界的局面。总之,有明一代困扰当局的有两大问题———与蒙古的对抗和粮食生计,追根溯源应该考虑到整个14~19世纪气候变迁带来的影响。
二、植被破坏情况分析
邹书提到历史时期植被变化最显著的几个地区,均在明代有较大程度的破坏。
一是华北平原。在明代主要是因为黄河泛滥,河南、淮北之间沙地、盐碱地比比皆是,天然植被被破坏殆尽,次生植被又被砍作薪柴和防汛器材。
二是黄河中游地区。明正统前开伐贺兰山林木深至二三十公里,又有上节提到宣德年间开始在长城以外的“烧荒”,致使沙地不断扩大。
三是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因为明代建都北京,修建京城,且紫禁城宫殿多次遭受火灾多次重建,京师富豪官宦之家竞起宅第,以致宣府、大同一带的大树尽被砍伐,从偏关至山海关原有的茂密林带,至弘治年间被采伐殆尽。又有灾荒战乱时,河北平原饥民多入山中砍伐后种植玉米、甘薯。
四是豫鄂川陕交接地区。明初秦岭、大巴山区森林茂密,宣德后大量流民进入伐木造纸、烧炭,种植玉米、甘薯,开辟梯田,森林几近被毁,水土流失严重。 (10)
综合可知,明代人为破坏森林植被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营建宫室宅邸,二是流民进入,三是“烧荒”制度,四是治河防汛。植被破坏的直接后果是沙地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致使黄河更加泛滥,这又成为一个严重的恶性循环。因此,治理黄河是明政权最为头痛的问题,明末陕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明政权灭亡也与黄河泛滥、民生不济有着直接关系。
三、海岸线变迁、海上交通与沿海安全问题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交界线,一般分为岛屿海岸线和大陆海岸线。它是发展优良港口的先天条件,曲折的海岸线极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运输。
邹书以辽东湾海岸、渤海湾海岸、苏北海岸、长江口海岸、杭州湾海岸五节分述我国海岸线的历史演变,涉及明代的部分分别为:
辽东湾海岸:辽河河口在梁房口关(今营口附近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经沙岭以南约25公里,至吴家坟附近;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之间的盘锦湾,随两侧三角洲的发展而逐渐缩小,明代岸线已推至杜家台附近,东与双台子(今盘锦市双台子区)、吴家坟岸线相接。
渤海湾海岸: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相关。1128年黄河改由泗、淮入海,黄河下游从此脱离了河北平原,渤海湾来沙减少,形成19世纪中叶前的海岸线。
苏北海岸:1578年潘季驯治河后,大筑堤防,堵塞决口,出现了由汴入泗、由淮入泗的固定河道,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口,海岸不断向外延伸,16世纪初黄河在云梯关(今江苏滨海县西南)外入海;明代中期以前海岸在盐城东15公里,黄河夺淮后,河口外沙洲迅速增长,最后并陆,使海岸线不断延伸。
长江口海岸:14、15世纪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今启东县北)境土地大片坍没;崇明县因沙滩涨坍曾五迁其治;长江口南岸岸线伸展缓慢,明万历十二年(1584)修外捍海塘;近四五百年来长江主泓至川沙高桥港口附近进逼南岸,由于海潮侵蚀,局部海岸坍没现象显著,主要发生在月浦、宝山和高桥北面一代,如永乐十年(1412)在今老宝山城东1.5~2公里筑一土山,高150米,名宝山,以为航海标志,万历五年(1577)于宝山之麓筑宝山城,万历十年海潮大溢,山及山麓上的宝山城均为海水淹没。
杭州湾海岸:杭州湾北岸是长江三角洲南缘,明时海岸距海盐城仅250米,15世纪60年代岸线逼近金山卫,南面几无滩地,70年代屡修海塘,坍岸有所控制,塘外滩地有所扩展,大致与今日相同;杭州湾南岸的姚江平原成陆较晚,历代多修海塘,明成化年间,修筑第四塘,至海边8公里。 (11)
综合可知,与古海岸线相比,明代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有较大延伸;二是更为曲折;三是大面积修筑海塘。因黄河改道、沙化加剧等原因,致海岸线不断延伸,也因此修筑海塘,但屡有坍塌,海塘不断重修加固,海塘的作用一是防海潮,二是防外敌。明代东南沿海倭寇为一大患,不时来侵,其势力消长也因与海岸线延伸、海塘修筑等相关。
此外,曲折的海岸线有利于优良港口的形成和海上交通线路的开发。明代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一个高峰,最著名的是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船队的七次远洋。明代出现了国际性的港口城市———泉州,此外,明代市民小说中有很多商人出海行商的故事,这都反映了明代海上交通的发达及带来的海上贸易的兴盛,这与海岸线的变迁不无关系。
四、疆域变迁反映民族问题
关于疆域的考察属于沿革地理范畴,历来受到重视,尤其是明朝的疆域问题,颇受争议。一是因为明朝的汉人政权时间上在两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却在空间上的统治范围大大小于两个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二是明朝前后期疆域变化很大,许多地区脱离了明的控制。这都成为诟病明朝统治不力的原因。这里,想以邹书对于明代疆域的论述为基本,对疆域中隐含的民族问题略作分析。
对比元明清三代的疆域,以最盛时计:元代,忽必烈时达到极盛,“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12) ;明代,洪武分封时,“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蹟,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13) ;清代,乾隆帝时达到最盛,“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 (14) 光看版图,一定会认为明朝国力不强、统治不力,然而若从民族问题的角度分析,则可能会得出另外的结论。
首先,从民族个性来看。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帝国,蒙古族的经济形态是逐水草而居的住牧形式,不以长期定居一处而生产、生活,形成的民族个性是开放型和侵略型,于是长期征战、拓展领土成为常态;建立清帝国的满洲人,是东北渔猎民族,也是以迁徙为生,但在汉人、渤海人影响下开始农耕,传统上仍然是扩张型的民族性格,因此,顺治朝入关取代明政权后,至康熙、乾隆朝国力强盛时,必定会开疆扩土、稳定边疆。而明朝是汉人政权,以农耕为生,统治者虽也愿意开拓疆土,但往往限于可以耕作的区域以内,无法种植的土地,即使攻占一般也会放弃,如前文提到永乐初年将东胜卫等40几个卫所南移长城以南便是,放弃了无法屯田的长城以北区域。邹书在其“北部农牧界限的历史变迁”一章中提到明朝修筑边墙(即黄河以西沿黄土高原的边缘、黄河以东大体沿着山脉的走向的长城)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边界线,边墙以外无法耕种。 (15) 因此,疆域范围的变化应该将民族的经济和生态特性考虑进去,并不完全是政治原因。
此外,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并不像今天划定国界线后的疆域这么固定,明朝疆域前后变化很大,“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于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 (16) ,中后期,又有葡萄牙占领澳门、东南倭寇侵扰,辽东女真崛起,明政权实际控制的区域大幅减少,疆域的变化也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变化,既有政治军事的原因,又有经济文化的因素,情况都十分复杂。
其次,从世界局势来看。公元1000~1350年,中国大致相当于宋元统治时期,此时,欧洲刚刚走出黑暗的中世纪,还未实现帝国复兴,印度文明因战争而不断被毁灭和中断,伊斯兰世界在土耳其统治下陷入保守,只有中国文明达到了又一个顶峰,13世纪中国成为外部世界的轴心。 (17) 但欧洲的活力也开始显现;1350~1650年,中国基本上是明朝统治时期,世界上的四个帝国均达到了其顶峰时期:在张居正辅佐下的万历(1573~1620年)统治时期的明帝国,阿克巴皇帝(1556~1605年)统治时期的莫卧尔王朝、塞里姆二世(1566~1574年)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和菲利普二世(1556~1598年)统治下的哈布斯堡王朝。 (18) 随着伊斯兰教的复活和基督教的复兴,中国明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不再是唯我独尊了;1650~1833年,中国清朝统治时期,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和航海大发现,孕育出的民族国家正处在工业革命的前夕,古老的中国却缓缓经历着思想启蒙,但凭借着文明的积淀依然强大。综合可知,元、清统治时期的中国,西方世界都刚刚从黑暗中走出,逐渐显示着生机和活力,正好给具有征服气质的蒙古、满洲政权提供了开拓和稳定疆土的机遇,但是明朝遭遇的却是四大帝国的同时复兴,这无疑为疆域拓展增加了难度。
因此,作为汉人政权的明朝一方面想将领土有效控制在农耕区域,另一方面恰逢世界其他区域强国崛起,内外因的作用都限制了其疆域的拓展。而明代疆域的状况恰好反映了中国内部明与蒙古等民族的势力消长,以及中国以外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势力消长的关系。
一、 城市化
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所以,城市化始终是城市地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全国文科综合Ⅰ卷1~2题)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图1
1. 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 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 城市人口数较少
B. 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 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 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解析 本题图示反映了不同国家或地区1990年以来的城市化发展状况。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如199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27%,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37%,所以,对照上图中的4条城市化变化曲线,能够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只能是丁曲线。1990年以后,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是速度快,城市人口数量多,但城市化的水平依然较低,即城市人口的比重低。
答案 1. D 2. C
(四川文科综合卷3~4题)图2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据此回答3~4题。
图2
3. 由图2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 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 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4.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A. 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B. 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 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 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解析 本题图示反映的是“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读图可以看出,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 000~4 000美元左右,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阶段,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城市化的水平也在不断升高,但速度却逐步放缓。总体来说,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是较快的,但地区差异依然显著,东部发达地区要远远快于西部落后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周围卫星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答案 3. D 4. C
二、 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区
由于城市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在城市内的不同区域分别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使得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城市各项活动的效益。因此,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对城市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北京文科综合卷8题)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读图3,完成第8题。
图3
8. 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 ①和②B. ①和④
C. ②和③D. ③和④
解析 本题突破了传统的以地价和付租水平来反映城市功能区的试题模式,而以一日内停车率的变化来反映城市内不同的功能区,构思巧妙,命题角度新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住宅区是居民工作之余修养生息的最重要场所,因而夜间停车率高,白天停车率低,故应该是图中②曲线所示。商业区、办公区和文化区都是白天人们工作、学习等活动的场所,一般来说,这些功能区白天的停车率都比夜间高。由于工作人员一般在中午有下班休息的时间,因而工作区白天的停车率在午间会有所降低,故曲线①反映的是工作区的停车率变化状况;商业区是人们休闲、购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白天客流量始终较高,停车率的变化在白天较为稳定,故应该是图中③曲线所示状况;文化区一般由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书店、剧场、电影院等各种文化场所构成,是人们获取精神食粮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因而成为人们工作之余提升自己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人们的活动规律既不同于住宅区,也不同于商业区和工作区,其停车高峰应该出现在人们的工作之余,故上图中的④曲线即反映了该区域的停车率变化状况。
答案 8. C
(广东文科综合卷44题)44. 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图4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图4
A. 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 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 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D. 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解析 本题属于典型的城市功能分区问题。图中③位于城市中心,应该为中心商务区;④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应该属于住宅区;①位于河岸,可以设立港口,因而成为港口码头区;②区远离城市,可以发展郊区农业。
答案 44. A
三、 城市规划
(山东文科综合卷6~7题)图5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6~7题。
图5
6. 该城镇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 建筑材料厂B. 化肥厂
C. 冶炼厂D. 电镀厂
7.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一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解析 由于该城镇是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的,读图可知,当地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应该是煤炭资源,火电厂产生大量的煤渣,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虑,在这里发展建筑材料厂是最适宜的,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消除煤渣,变废为宝,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新建居民区应该处于当地有污染工厂的垂直风向的郊外,而从保护耕地的角度考虑,新建住宅区应该避免占用大量农田,因而新建住宅区的适宜位置应该在②或④地最适宜,但由于水厂位置的影响,为了保证水厂的水质,居民区应该位于河流的下游,这样,④地建设新住宅区就显然不再适宜,②地即为最佳的区位。
答案 6. A 7. B
四、 城市体系与城市等级
由于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等的不同,使得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等级差异,构成一个地区特有的城市体系,各等级城市在区域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四川文科综合卷3~4题)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6个集镇,如图6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据此回答3~4题。
图6
3. 该地区()
A. 集镇分为两级
B. 集市的周期为3天
C. 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 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4. 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 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 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 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 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在图中的7个集镇中,只有①是逢一、四、七的,有三个逢集日,而其余的6个集镇都只有一个逢集日,因而①集镇的等级高于其余6个集镇,①集镇的服务范围大,服务功能齐全,所以该地区的集镇有两个等级。①集镇虽然等级高于另外的6个集镇,但也只能逢一、四、七,而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说明当地居民的购买力有限,无法满足每日集市的商业利润,因而不能每日逢集。
1.使学生正确说出东亚的人种、主要民族和人口分布特点。
2.使学生正确认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初步形成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加深对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3.通过搜集各民族风土民情资料的活动,使学生提高搜集、整理地理资料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异。教学难点
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教学媒体
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东亚地形挂图。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搜集东亚地区各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资料,同学们准备得怎样?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自己准备的内容。
刚才同学们分别介绍了东亚各民族的风土民情,如各民族的节日、不同的服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同学们准备得都很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同学还搜集了很多图片。讲得也很精彩。这说明我们同学们平时很注意积累、整理地理资料,请同学们继续保持。下面老师用另一种形式展示,让同学们亲眼看一看这些民族是如何欢度自己的节日的。各民族的节日。
刚才,我们看了录像,是不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声、像资料是积累地理资料的另一种方法,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试一试。
根据同学们的介绍知道了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蒙古国是蒙古族,日本是大和民族,中国以汉族居多是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但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远在中国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鉴真高僧东渡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朝鲜的音乐、舞蹈在隋唐时就已传入我国。当然,现在的交往更是密切,由于长期的交流,东亚各国的文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相近的是我们都是黄色人种,大家说一说黄色人种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黄皮肤、黑眼睛、黑而直的头发是黄种人的外部特征。东亚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人口超过13亿,这些人口是否均匀地分布在东亚各地呢?请同学们计算日本、蒙古人口密度,井与我国比较,看一看有什么特点?能否说出东亚人口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计算、回答。
中国人口密度为120人/km2,日本人口密度为323人/km2,蒙古人口密度为1.3人/km2。由此看来,东亚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东部沿海地区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二、东亚的人种、民族、人口分布
东亚人口为什么分布不均匀呢?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与东亚自然环境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讨论、回答。
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造成东亚的人口分布极为不均,那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异,对经济有没有影响?请同学们看书中“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这部分内容并讨论一下。讨论要求:(l)东、西部的海陆位置对交通有何影响?(2)东、西部的地形、气候对农业有何影响?哪一部分更 适合发展耕作业?哪一部分适合发展畜牧业?(3)总体上着,沿海和内陆经济有什么差异呢? 学生读书、讨论、回答。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2、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询问学生假期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并说一说当地的景观都有什么不同。(PPT上同时播放四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图片,很直观)。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陆地自然带
【教师】PPT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我国南方炎热而北方温凉呢?
【学生】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教师】我们如果坐火车从中山出发到北京,一路上会依次看到什么自然带的景观呢?
【师生总结】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也就是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热量为主导因素
【教师】同学们再仔细读图: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的自然带也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
【学生】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师生总结】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水分为主导因素
活动: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结合上述分析将课本两幅景观图5、7、5、8粘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同学们再看我国的情况,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师生总结】因为我国东部靠大海(太平洋)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样,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干湿状况,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发育着不同的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规律变化。
【活动】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结合上述分析将课本两幅景观图5、9、5、10两幅景观图粘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宇宙中的地球
●网络体系总览
●考点目标定位
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和太阳系,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宇宙探测的现状、意义和宇宙环境保护。4.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5.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6.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时区、区时的计算。
7.运用本单元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房地产建设中前后楼距的计算,太阳能的安装等)。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梳理
一、宇宙中的地球
1.普通性: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运动特征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
2.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行星际空间);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方程式为4H2.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2)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量来源,工业生产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也都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高温高压He+能量。
思考讨论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较低纬度地区,为何西部太阳辐射总量最少?
提示: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量大,阴天、雨雾天较多。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的变化,其主要类型有光球层——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色球层——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气候: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周期相关性非常明显。
(2)影响地球电离层:太阳耀斑爆发时产生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从而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3)影响地球磁场: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4)产生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与极区高层大气相碰撞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带或光弧。
思考讨论
地球上极光为什么只出现在极地和高纬度地区?
提示:太阳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被地球磁场捕获后,向地球磁场最强的高纬度地区运动。●疑难突破
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尤其是高级智慧生物主要得益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物质条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地球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一直没有中断。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也保证了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
(2)地球自转周期适当。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太长,昼夜交替的周期只有24小时,使白天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3)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4)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了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典例剖析
【例题】(2004年广东,10~12)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现。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才可能看到它。在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在新疆的吐鲁番(约89°E)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的时间段(北京时间)是 A.18时10分至19时
C.20时10分至21时
B.16时10分至17时 D.21时10分至22时
(3)“五星连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颗星是 A.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
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B.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 D.金星、火星、土星、木星
命题意图:本组题结合今年的天象奇观“五星连珠”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的能力,立意较好。
易错分析:此题关键是能够从文字材料和图中提取有效信息。首先是日期,为北半球春分过后,结合图像可知,图示为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如果对此掌握不好,则无法答题。
解题思路:第(1)题,具体考查晨昏线的判读。背景材料中给出的关键信息是“五星连珠”现象只有在每天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才可能看到,该问题就转化为哪个点距日落时间昏线最接近。结合下图所作辅助线(虚线)不难看出:①④两点地方时距日出或日落的时间都是1.5小时左右,可以排除A、D两项。②③两点中,②距晨昏线最近,最符合“日落后1小时内”这一条件。
第(2)题,具体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只要注意背景材料中的“日落后1小时之内”这个关键信息,就不难判断时间段。首先明确北京比吐鲁番地方时早2小时4分:(120°-89°)÷15。假设春分日在吐鲁番观看“五星连珠”现象,那么应选择的时间段为地方时18时至19时(春分时,18时日落),然后计算出北京时间应为20时4分至21时4分,考虑到观察该现象是在春分日之后,所以选择的时间段应适当向后推迟,只有C选项最符合条件。
第(3)题,考查学生对天文时事的了解,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同时考查了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空间排列。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核心点一 区域的概念和内涵的特点
1.区域的内涵
区域是地理学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有:
(1)区域的划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划分出来的。
(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3)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位置,并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
(4)区域的排他性,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
2.区域的特点
(1)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如:
(2)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越小。
(3)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变性。首先是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标准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1.下列线路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现象组合正确的是()A.华北到东北——河流结冰期变长 B.重庆到拉萨——夏季气温由低到高 C.淮河以南到以北——暖温带过渡到中温带 D.黄河中游到上游——河水含沙量越来越多 答案 A 解析 从华北到东北,冬季温度逐渐降低,结冰期变长。2.关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然带沿纬线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②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③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 ④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仅在低纬与高纬地区表现
A.①②
C.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也受水分条件影响。
(2012·安宜高一检测)图a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b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c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3、4题。
B.②③
D.①④
3.从图a到图c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迥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4.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图a到图c景观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差异引起的。第4题,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宽广,东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水分差异大。
5.同属一种自然带,但气候类型不同的城市是()A.巴黎和罗马
C.广州和开罗
答案 B 解析 北京和伦敦同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下图,回答6~7题。
B.北京和伦敦 D.东京和华沙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6.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①温带荒漠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热带荒漠带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C.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甲湖即咸海,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乙湖是洞庭湖,所处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7.两湖泊面积都在缩小,主要原因是()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答案 D 解析 甲湖缩小的原因是锡尔河、阿姆河等河流两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小,乙湖由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面积缩
B.②③
D.③④ 小。
8.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答案 B 解析 图中四座山地,位于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结合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顺序与从赤道向两极的相似,排除A、C;图中山地最低海拔为2 338 m,依据其夏季均温,不可能存在山地冰雪带。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下图完成9~10题。
B.山地针叶林带 D.山地冰雪带
9.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A.60°N~68°N
C.50°N~54°N
B.52°N~58°N D.52°N~62°N 10.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逐渐升高
C.逐渐降低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在北纬42°附近,针叶林带分布在山地海拔1 100m~1 800m范围内,水平方向上,针叶林带应分布在距北纬42°地区1 100km~1 800km的范围内,由于纬度间隔1°的经线长约110千米,从而可推算出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约为52°N~58°N,B项正确。第10题,从赤道向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降低,适合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的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到55°N附近,针叶林带成为水平地带性自然带。
11.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则图中表示的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B.保持不变 D.变化无序
A.①与⑤
C.③与⑤
答案 C 解析 由第一幅图,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确定为非洲大陆,所以①~④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第二幅图自然带出现东西更替,且水分少的地区自然带面积广阔,确定为澳大利亚大陆,所以⑤~⑦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然后对照答案进行选择,即可确定选C。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B.①与⑥ D.③与⑥
12.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大致由森林过渡为草原、荒漠,则与我们所学的由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类似,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断减少,故沿X方向干燥程度不断增加,即A项正确。从图中可看出,沿Y方向自然景观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以及热带雨林,这又与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垂直地域规律有相似之处,故沿Y方向热量条件应越来越好,则C、D两项错误。
13.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
C.刚果盆地
B.江南丘陵 D.西欧平原 答案 B 解析 依上题分析,M地自然景观应该是森林景观,且M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之间,根据自然带的地域规律,该地最有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个选项中的AD两地都是温带沿海地区,植物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刚果盆地地处热带为热带雨林景观,惟有江南丘陵受亚热带季风影响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2012·唐山高一检测)读下图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回答14~15题。
14.该山地分布在()A.高原山地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沙漠气候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5.北坡比南坡()A.光照强
C.水分多
答案 14.B 15.C 解析 第14题,根据该山地的位置及山麓的植被可判断,该山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第15题,图中北坡比南坡林地多,可推知
B.坡度陡 D.林地少 北坡降水多。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某考察队从A地出发,沿图中的航行路线进行科学考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出发后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见到沿岸大陆呈现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的景观变化。这种景观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地域分异。
(2)船经过被称为“赤道奇岛”的B处,发现岛的沿海栖息着只有极地或寒带才有的企鹅和海豹,形成这种奇异现象的原因是该地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3)船出发时是冬季,三个月后到达了目的地C处,这时该地是______季。
(4)若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则秘鲁沿岸气候会发生哪些异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热量(2)秘鲁寒流(3)秋(4)气温升高,降水偏多 17.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乙 丙
(3)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4)地形 海陆位置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喜剧之王赵本山吗?那你知道他的家乡在哪里吗?我们都知道他的家乡在东北,那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新课讲解:(二)问题导学:
一、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教师归纳总结:东北地区
1海陆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南邻渤海、黄海。2纬度位置:39度N~53度N。我国北部主要的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共和国。邻省有: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北三省分别是辽宁省简称辽行政中心沈阳、吉林省简称吉行政中心长春、黑龙江简称黑行政中心哈尔滨。
3、学生阅读课本说说东北三省的领土面积及地表特点,指明回答 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地表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学生分组探讨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讲解:蒙古:内陆国,有利于畜牧业,陆上交通
日本:岛国,有利于海上交通,渔业等海洋事业及海外各国的交往
海陆位置 :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优越性:1.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2.沿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及海外各国的交往
3.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 东北平原中温带一年一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两年三熟一年二熟 海南岛热带一年三熟
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2、学生读“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归纳、地形特征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3、分小组探究:
(1)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山水环绕)(2)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沃野千里)
三、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2、学生读“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计算东北地区最北边和最南边的气温差异是多少。东北地区冬季的气温可能给河流带来哪些影响?读“东北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大部分地方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看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读图观察长白山东南和西北两侧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个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4、学生分组读“图6—14”,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A、B、C三地哪个是大连、长春、哈尔滨,并说出判断依据。
四、(四)师生释疑: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湿润,有着较优越的条件。温度带主要以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为主。干湿地以湿润和半湿润为主。所以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四、读图回答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部局有何特点:
指导学生读图,东北地区的农业类型主要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种植业:平原地区 林业: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畜牧业: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 部分林区草地地区
自然环境特征: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说为什么东北气候寒冷?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纬度高 结合6.5图,说说东北最突出的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长冬严寒,由于气温低,蒸发量较少而形成冷而湿的自然环境。
课堂小结:
1、学生同桌互相讲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总结,将板书补充完整,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板书设计: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东北的地理位置
二、东北的气候特点
三、东北的农业特点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都体现过,本节课只不过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地图发现、分析、归纳,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加深,达到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三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邵国庆
一、教材分析
近些年来,地理信息技术被迅速推广到众多的社会部门,其科学技术体系主要由3S核心技术组成。本节旨在初步了解GP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GPS技术对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理解我国空间技术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精神。
本节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全球定位系统概述,二是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教学指导意见安排两课时,由于课时紧张,我设计一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了解其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及主要功能。
2、简要说明GPS的起源与发展。
3、了解GPS接收机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4、举例说明GPS的主要应用领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和视频,探讨我国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
2、分组讨论GPS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畅想GPS的未来。
3、通过操作使用google earth,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神奇功能及广泛应用领域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精神。
2、通过“迅速发展的中国定位导航”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
1、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GPS的主要应用。
四、教学难点
GPS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组织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高一地理必修III 第三章 第三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教案)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视频播放“50周年国庆大阅兵”。“编队距离不差1米,临空时机不差1秒”,为什么能这么精准?
一、全球定位系统概述
环节一:结合图片和课文了解全球定位系统:
1、概念::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21+3颗卫星。
地面监控: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控站
用户系统:GPS接收机(按用途分类:导航型、测地型、授时型)
3、工作原理:4颗卫星定位一点。
环节二:学生讲述GPS的起源。
环节三:阅读P97“终结GPS垄断 许多国家发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了解世界上发展GPS的一些国家概况。
环节四:视频播放,了解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承转】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资金发展GPS?GPS有什么作用呢?
二、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根据动画展示,讲解GPS最初在军事上的应用。举例: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的“爱国者”号导弹成功的拦截了“飞毛腿”。
环节一:学生上网搜索有关GPS的应用资料(课前),代表发言。
环节二:(活动)“与GPS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利用google earth寻找家乡)
八、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三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
2、组成
3、原理
4、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的
1.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知识结构
内容点析
1.本节内容设计思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这一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有涉及,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想一以贯之的。高中地理教材除继续把它作为一种思想贯穿外,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整体性讲出内容和道理来。为此,教材从物流(能流)、功能、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逐步深入地讲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并且教材中辅以多个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性的基本内涵。本节的很多内容是首次出现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对教师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2.关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流(能流)”内容的组织。这部分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原理叙述部分,主要阐明两点:⑴自然地理环境五个地理要素之间存在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这种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是整体性的基础;⑵每一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的物质能量交换,改变着其他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为阅读,向学生介绍原理中出现的陌生的生物循环概念。
第三部分为案例,以生物为例,说明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物质能量交换,改变了其他要素的性质和自然地理环境性质。以加强对原理部分的理解。
第四部分教材设计了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完成对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
能量交换作用的学习。
以上内容是本节的基础。
3.关于“整体性功能”内容的组织。教材强调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为此,在原理叙述部分、阅读部分和活动中一再举出地理环境的新功能,并说明这些功能并非地理要素自身所拥有,而是通过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拥有了新功能,不仅表明了它具有了整体性,而且也是我们对其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难点。
4.关于“自然地理过程的整体性”内容的组织。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原理叙述部分,主要阐明以下三点:⑴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即自然地理过程无时不在;(2)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第二部分是案例,通过介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过程,说明原理的正确性。第三部分是阅读,内容是对一般性的自然地理过程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对该观点的理 解。
第四部分是活动,给出湖泊演化图,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
5.关于“整体性与人类的关系”内容的组织。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原理叙述部分,主要阐明以下三点:⑴在外界干扰下,特别是在人类的干扰下,自然地理要素会发生变化;(2)五个地理要素对人类干扰敏感性不同;(3)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要素改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二部分是案例,通过介绍人为作用下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整体变化,用以说明原 理。
第三部分是活动,请同学们通过讨论修建水库对自然环境整体性影响,使学生把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应用部分。
教学设计建议
【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入手。提问学生入学以来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回答:……)。再问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与后面讲的内容的关系(学生回答:一个宇宙环境,一个地理环境)。接着再问:两部分都是环境,但这两个环境相对的中心事物是否一样?(学生回答:一个是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个是人类的自然地理环境)。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前面的学习,都是分别学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一方面,在前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如果将自然环境作为一个对象、一个整体来看,它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这一章要研究学习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整体性与差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基本特点。先让我们学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图片展示或多媒体音像材料引入。
【学习新课设】
1. 对于“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有如下教学建议。
第一步,教师出示幻灯片或直接让学生看书(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定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此定义。解读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要素有哪些?(2)五个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3)这种联系是如何实现的?
(参考答案: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组成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五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第二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某一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利用“案例”提供的材料“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分析作为自然地理要素之一的生物,对地球上的大气、水、岩石、土壤等其他要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第四步,通过完成“活动1”中题目的要求,进一步体会和验证前面讲的道理。
这部分教学的设计理性分析较多,因此,应侧重分析和揭示知识间的关系,并尽可能使其直观化,这是教师必须把握的一点。另外,因为概念、名词较多,所以,教师在教材之外还应选择一些生动、具体、直观的实例,并且要善于及时归纳和总结。
2.对于“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有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教师运用过渡语言承上启下。教师可以这样说:我们已经知道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相互作用和制约。事实上不仅如此,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还会产生其他功能。让我们共同找找看,分析一下。然后进入后续的学习内容。
其实,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的例子大家并不陌生,例如教材中提到的藏羚羊的例子,只是没有从事实中加以提炼。教师可以从实例分析入手,而不从概念入手,最后归纳出这些新功能,让学生有“真实这么回事”的感觉。通过这种“置疑”“解惑”式的学习,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小结,把概念、事实进一步梳理清楚。
3.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的教学,建议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曾经学习过的地理要素,如气候、水体、地貌等是否会随时间的变化?(学生回答:会。)各要素变化之间是否有联系?(学生回答:有。)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呢?
教师可以遵循从一般原理到具体案例的思路,指导学生边读、边议、边总结地学习这部分内容,使整个教学成为一种研讨活动。阅读材料“统一演化与循环的自然地理过程”,是对一般规律的阐释;案例“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过程”是一个具体的反映这一规律的事实。教师可以依据这两个材料,设计一组问题,供学生研讨。如:
(1)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图5.5表达的演化过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组成物质等均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3)水土流失的例子是怎么说明统一演化规律的?
再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的理解。学生在表述过程中会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小结: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因而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
4. “要素改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让学生阅读案例中给出的“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的材料,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改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对案例的分析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都会发生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其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尤为突出。自然地理诸要素中,生物和水对人的干扰最为敏感。在前面分析了东北森林(植物)之后,再结合“活动”中人类对河流影响的例子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小结: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之二就是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这节课的理性比较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中应充分注意到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并且把重点放在用生活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理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分析的训练,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部分“活动”参考答案】
活动1 答案要点
(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流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中、生物等水分等。
(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出动物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活动2
藏羚羊的生存是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活动3
【地理《环境问题概述》教案】推荐阅读:
地理《亚洲人文环境》教案05-26
地理生态环境保护教案07-10
初中地理环境保护教案09-17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09-30
七年级地理自然环境05-26
地理环境与岭南文化06-1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0-10
水环境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10-2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12-01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