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记录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记录(精选6篇)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记录 篇1

今天,我们吃的是面条。小磊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筷子夹起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我这是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回家可没有以前那么多好吃的了,吃的多身体好,长的高的。”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我说:“对!我们小磊小朋友可棒了,现在都自己吃饭了!”听完,他开始用筷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这时,我拿起碗夹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直盯着我的筷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他点点头,非常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分析记录

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小磊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己吃饭。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父母喂养要一定关系。但是在今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当老师表扬他时候,他非常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采取措施

继续采取第一阶段的措施方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掌握明明小朋友在家的吃饭情况。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记录 篇2

大班幼儿相较于小中班幼儿来说,更加具备记录和观察的能力,幼儿对瞬息万变的科学现象有观察的兴趣,也乐于发现和探究。在缺乏教师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大班幼儿的记录内容缺乏目的性;记录形式单一;交流和分享的意识薄弱;教师在指导幼儿作科学记录时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指导孩子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些问题折射出在大班科学观察活动中有效记录能力有待提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从有效的记录内容、有效的记录表、有效的记录形式、有效的记录目的、有效的评价等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选择有效的记录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记录效率至关重要。教师要依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让大班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确定具体的科学活动目标:(1)能察觉植物、动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2)能发现常见物体间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能探究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教师在确定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时,必须考虑它们能否有效提示并促进幼儿探究,能否让幼儿明确探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新问题。还要选择那些贴近幼儿生活的、富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的记录内容,以促进幼儿观察和记录。如,“郁金香的生长条件”“斜坡实验”“有趣的溶解”“神奇的碘酒”“乌龟来宾”“不一样的我”“磁铁”等等观察活动中记录的内容,就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需求,能激发起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科学设计记录表,抓住活动记录的关键环节

科学活动中的观察记录不仅可以记录儿童的猜想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揭示猜想与实际之间的不同,帮助幼儿梳理认知与经验,培养儿童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并促进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而且是教师了解幼儿思维过程的有效手段。因此,设计一张合理的、适合孩子的记录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本着形象、简明、易懂的原则,规划适宜的内容、格式和符号,科学地设计使用难度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记录表。

1. 记录表要具备完整性

教师设计的记录单,不仅仅呈现记录的内容,还要标明活动的名称、记录日期以及记录者的姓名,利于教师作课后的统计、分析、反思与调整。尤其不能忽略幼儿姓名,及时标注,以便后续的个别化指导。

2. 记录表要具备针对性

发挥记录的效用必须考虑记录表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活动目标,记录的方式和内容也要有差别。教师要分析科学活动的重难点,找到记录切入的时机,帮助幼儿运用记录有效学习。

“记录”是为了帮助幼儿记录自己在某次科学活动中的猜想和实验后的发现,起到帮助幼儿梳理思维和认知的作用,所以记录只是一种方式,它必须服从于内容,为达成该活动目标而服务。以《不一样的我》为例,大班幼儿的记录表(见表1)不仅有两人合用的记录表,还可以添加“观察记录汇总表”(表2),这是因为大班幼儿有更深入层次的探索要求,且大班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也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这张汇总表。

注:眼睛、鼻子有大有小,头上漩涡有多有少,等等。

3. 记录表要注重形象性

记录表的设计要简洁,避免多余的干扰,便于幼儿理清思路、发现特点、找寻关系。尽量运用符号代替文字,注重形象化。这是由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记录表的设计常采用表格式,有两维表格甚至多维表格。建议教师采用形象的小标记,如猜想记录用小问号,观察记录用小眼睛,实验记录用小手做标题加以区分。又如贴实物标记或简笔画作标记,使幼儿一看就明白,配合简洁清晰的讲解,幼儿就知道该如何记录了。随着幼儿经验的积累,再由全面讲解记录方法,过渡到根据标记猜测行列的内容,独立明确地进行记录。

4. 记录表要有针对性

科学活动中的记录对于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求异的思维力、多维的创新力以及促进幼儿形成积极主动、尊重科学的正确态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幼儿之间,由于能力、个性、发展水平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于“记录”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使记录表多样性、个性化是相当重要的。它既能给予幼儿一定的创造想象的空间,又能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未知的事物总是很容易吸引幼儿。所以,在引导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前,既可以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做记录,还可以让幼儿先对所观察事物进行猜想记录,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记录。

三、利用各种记录形式,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

通过科学探究操作,每个幼儿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形成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充满了表达的愿望和倾向。形象生动的“记录语言”不仅能再现幼儿观察探究的过程,还能让幼儿领略观察探究的乐趣,获得更多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科学活动中,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大班幼儿还不能用文字准确表达所想、所闻、所感等科技探究结果,因此,丰富幼儿的记录形式尤为重要,教师要从鼓励幼儿综合运用多样记录方法、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及生动形象地表现记录内容入手,让记录更加完整地展示幼儿的观察发现。

1. 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记录方法

数字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说明数量、时间、速度、先后等可以量化的内容。例如,记录时间、记录不同时期植物生长的高度、记录不同物体的重量、记录水的温度等等。

标记式:用简单通识的标记来做记录,表明特征、进行判断或选择,记录方向,如用色块表示颜色,用锯齿线表示尖锐,用“↑”“↓”表示方向,用“√”“×”作判断或是用几何图形作选择,还可以用笑脸、哭脸表示喜好等等。

图像表征式:给予较大记录空间,适当留白,供随机记录,使记录更加个性化,更灵活多变。但要注意时间与难度,慎防花大量的时间解决绘画的困难而不是科学探究的问题。

电子式:采用新型的电子产品加以记录,相机、摄像机即时拍摄,这样的记录更直观,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片段,可以不断重复,帮助幼儿回忆和倒叙,有时会发现和延伸出更多的生长点。

这些记录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激起幼儿学习记录的兴趣,并使幼儿的观察记录更趋于客观、准确。

2. 将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与集体记录有机整合

个人记录是以个人的探究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个人共同实验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个人记录到集体记录的过程,是经过许多例个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三种方法,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观察类型及观察目标,适时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发挥记录的真正作用,从而促进观察活动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如,“斜坡实验”中,幼儿要探索不同材质的斜坡表面小车下滑速度。因为单靠一个人无法完成三辆小车的操作、比较、记录,因此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

四、明确记录目的,让记录成为科学观察活动的必需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到:“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就有观察的中心和范围,这样才能把观察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在科学观察活动中,特别是持续性的科学观察活动中,大班幼儿常常会出现“随心所欲”的现象,即常常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主观兴趣来观察事物,随意性太强、观察重点不突出、流于形式忽视本质等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提出:要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如在“郁金香的生长历程”种植实验中,幼儿不明确“郁金香的生长条件”这个观察目标,导致在他们的观察记录中只体现了郁金香的生长形态,而忽视了影响郁金香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种球质量”等内、外部条件,这样的记录就使得观察目标没有落实,观察记录忽视本质。

那么,怎样来明确观察记录的目的呢?

第一,教师要抓住幼儿好问好动这个特点,引导幼儿围绕既定的观察目标发问,使幼儿沿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方向正确前行。如,在幼儿种郁金香种球的时候,围绕“郁金香的生长条件”,会问很多问题,笔者一边引导他们过滤掉无关紧要的问题,保留“我的郁金香种球有疤,会不会影响它发芽开花?”“我的土里浇了太多水,郁金香会不会烂掉?”“天气这么冷,郁金香发得了芽吗?要不要搬到教室里?”等。同时建议孩子们作个对比实验。

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记录 篇3

【关键词】图示记录法 幼儿 科学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43-02

一、如何运用图示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讲过:“科学的方法与知识的积累,具有相当的甚至更大的意义”。幼儿期是幼儿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大班幼儿其抽象逻辑思维已经萌芽,对符号、简单文字和线条等理解能力较强,本课题旨在进一步运用图示记录法为导向,引导幼儿观察在生活中、科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发现的社会现象,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树立主动探索的问题意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责任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

(一)图示研究法的研究指向:

1.鼓励孩子尝试用观察、语言、符号、图解等方式记录自己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果。

2.通过观察与了解生活中的科学试验,并有实验操作的兴趣。在充分的实验的基础下能将操作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简单表述操作过程。

3.幼儿能够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愿意用多种方式与同伴分享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科学活动,愿意与同伴交流经验,能够学习借鉴他人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方法。

(二)图示记录法的实施

运用于是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能使得活动中含有幼儿操作性质的活动通过图示反映出来,能够具体的像幼儿展示其动作与活动性质等问题,这样就能够使得幼儿很好的理解到活动中需要办到的事情,比如先干什么,比如每一步的动作。这样在每个活动前教师都明确的提出要求,通过图示法反复的展示给孩子们,这样就能使得孩子们在图片中更好地理解,提高了幼儿的规范意识,而不用使得教师使用或者担当一直说教的这种乏味枯燥的角色。这种并不枯燥的纪律就是通过这种简单的有趣的图是表达给幼儿的,在图示中表达出来的被幼儿很好的理解使得幼儿更愿意更好的能够执行这些理解。

二、图示记录法的作用

1.图示法能够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教师只是幼儿参与与课堂活动进行阅读活动的关注者和引导者,这种参与引导的角色使得教师需要学习不断的开阔担心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帮助或者是直接为幼儿做到什么,在活动中更需要教师对幼儿学习做出一个好的强有力的评价,因此教师使用图示法引导孩子进行好的学习与认知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幼儿在图示发记录培养中是一个主体性质极为强烈的存在,更是图示法中主人翁一样。

比如吃水果的这个问题,我在课上面讲小朋友需要吃许多的水果才能快点长大,小朋友不能挑食任性,要各种营养均衡才是一个好孩子。这样的理解就被一个挑食的小朋友记住了,他在画画的时候就把这个记录下来,而且这个只吃肉的小朋友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挑食了,我会吃很多东西,不会光吃肉了。图示记录法使得小朋友更加记住了知识,增加了其理解能力,所以图示记录法使得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2.图示法能够开阔幼儿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示教育法使得教师更大的给予了幼儿更多的话语权和表现机会,能够激发幼儿主动的积极学习与主动发展的能力,使得小朋友的表现自我的潜在意识在图示法中展开,更使得小朋友能够源自本心的自由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广泛交流与合作,从而使画在纸上的图片使得小朋友能够更加顺畅的表达、理解、交流,这样的图示记录法能充分展现小朋友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在绘画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运用和发展,使用图示记录法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活动能够使其走上全面的科学道路。现代社会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不需要“死读书的书呆子”,而不仅仅是学习先人创造的传播体,幼儿图示记录法教学恰恰满足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对教育先进性的发展要求,通过开放活动给予幼儿充足的锻炼机会,在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中实现共同发展,在不断的绘画的过程中使得小铺能够拥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图片与图片的直面交流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真正解放幼儿的思想与手脚,让幼儿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发展,幼儿教学也因此成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应用模板,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幼儿的喜爱和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如何正确的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思想是当代学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幼儿需要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在这个变化的背景下这些知识、物质、情绪发展、道德、社会生活及社交生活等要素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需要在拥有社会环境知识的大背景下发展其自身的思想这一使命不断的处于被探索的状态。教育要紧扣其自身的需要,教育内容的设计应该具备科学性;幼儿处于成长的关键时间段,所以不仅有着对社会对生活的困惑与疑虑,还有着成长的疑惑与痛苦,幼儿还处于空白纸的朦胧期,所以这时候恰当地引导和帮助就十分重要了。鉴于此,为了改善与丰富学生核心教育内容,教育者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掌握幼儿的真实需求,培养正确的创新意识,培养正确的学生思想,为国家提供思想身心都积极健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张燕,邢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 北师大出版社,1999.1

幼儿园大班教研记录1 篇4

活 动 时间:9月25日 活 动 地点:大班 主持和记录:李宪红 活 动 流程:

一、幽默一笑《女生买裤子“杀”价》

二、理论导读《幼儿的兴趣与教育》

(一)内容摘要: 1.什么是兴趣

2.为什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 3.在教育中如何尊重幼儿的兴趣

(二)讨论:

话题1——兴趣是维持注意的手段吗?

1.杜秀芹:确切的说是一种前提和基础,手段则更多的指方式、方法。2.高均英:维持注意力不是幼儿教育的目的,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养成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是能主动、自发地寻求答案的态度和习惯。

3.曾焕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有助于幼儿投入活动,并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话题2——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吗? 1.李宪红:可以。

2.杜秀芹:应该是引导,通过老师的引领,让幼儿去发现,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去培养。

3.李宪红:应该是先培养兴趣,后掌握技能。

4.杜秀芹:是可以培养的,技能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5.曾焕玲:兴趣是可以通过引导而培养起来的。有些是出自内因,幼儿内心真正喜欢和感兴趣的,有些是由于环境的影响,让幼儿间接地产生兴趣。话题3——教师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幼儿付出努力是对立的吗?

1.李宪红:当幼儿产生兴趣,但遇到挫折、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帮助,让幼儿更进一步产生兴趣。

2.杜秀芹:需要引导,但不要强制。例如: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指导是分层的,从第一层到第二、第三„„每层的指导重点都是不同的,逐渐地、递进地进入。

3.曾焕玲:尊重幼儿的兴趣并不意味着放任幼儿蜻蜓点水式地不挺变换关注点,好奇并不等于兴趣。

4.高均英:兴趣是幼儿和人、事的接触中寻找个各种答案的行动倾向,任何努力的难度决定了幼儿是否需要付出努力,这是一中自愿的努力。

三、《幼儿园一日保教常规细则》学习。重点:午睡环节

1.睡前可以讲故事、听催眠音乐; 2.指导幼儿衣物的摆放。

四、工作安排:

1.品牌活动(包括教案和照片)2.庆国庆画展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记录 篇5

托班幼儿最大三岁左右,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娇孩,但在幼儿园他们都是一个个的小能手小大人,他们能做很多事情,例如,穿脱衣服、鞋子,自己洗自己的生活小用品,吃饭都是自己完成,我们老师只是引导它们,他们的工作及自理都是让他们自己完成。

涵涵在我们班虽然个子小但一直都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小女孩,他在学习,生活自理上一直处于前列,比他个子高的很多但比得上他的却很少。例如:每次小朋友起床以后,涵涵都第一个跑到老师面前,他找自己的同伴一起抬床,对于这么一个幼小的孩子,帮老师抬的都床已经很不错,经常帮老师干一些小家务,而且特别有眼力劲,要是看老师站着赶快把自己的小凳子让出来给老师坐。看到老师扫地就跑到卫生间帮老师拿收子,有时还帮小朋友提裤子,穿鞋等等。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 篇6

时间

起始时间:10:15

结束时间:10:25

观察对象:光涵、豪翔

幼儿年龄:5岁

环境

益智区:拼鸡蛋

观察目的

经过锻炼动手动脑本事,提高幼儿的数学本事

观察目标

经过颜色、缺口、数字配对,拼出完整的鸡蛋

观察记录

豪翔小朋友选择了拼鸡蛋的游戏,光涵小朋友也跟着一齐玩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豪翔小朋友在篮子里找了两个半边的鸡蛋,可是拼的时候发现拼不起来,于是在篮子里不停的换了好多个半边鸡蛋,最终找到了一个看似拼着完整的鸡蛋。而光涵小朋友则是先拿了一个半边鸡蛋看了看上头的点子并且数了数,又找了一个与点子相同数字的半边鸡蛋,发现还是没拼起来,一看颜色不对,立刻找了颜色相同的数量数字相同的半边鸡蛋,很快将一个鸡蛋完整的拼起来了。豪翔看到了光涵的方法也学他一样,发现光涵的方法很快,最终他自我也拼出了一个完整的鸡蛋。

分析评价

1、豪翔小朋友性格比较踏实,不爱动脑筋,导致他玩游戏的时候用了比较麻烦的方法去玩游戏,虽然也能成功,可是花的时间不一样。

2、光涵小朋友聪明、开朗。他爱观察,并且会思考,他的方法也得到了丁又嘉小朋友的认可。

3、同样是方法,孩子思考角度不一样,尝试的方法也不一样,能够让孩子自我去比较去总结。

支持策略

上一篇:电气专业毕业实习日记参考下一篇:门诊整改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