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发展教案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图的发展教案(精选8篇)

地图的发展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陶片上的地图到丝织地图到羊皮地图的变化,了解地图的发展历史及应用。

2、通过知识之窗,让学生了解电子地图,熟悉电子地图光盘。充分了解现代电子地图的优势与用途。

3、掌握地图方向的确定,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加强对地图与实地的对应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地图方向的确定,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地球划分为哪五带?分别是什么?

2、哪一带所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古人将地图刻在陶片、丝织品及羊皮上有什么优点?

2、现代人通过什么现代手段绘制地图,绘制的地图有什么优点?

3、什么是卫星图象?卫星图象有什么作用?

4、在野外上如何辨别方向?

5、在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

四、学生阅读课本 约5分钟,分小组讨论自学指导的问题。

五、检测、点评。

1、请个别学生回答自学指导1的问题,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评。

2、指名回答2的问题,同学补充,老师小结。

(纸制地图:便于携带、形象直观;电子地图:可以进行更全面的查询)

3、个别学生回答3的问题,4、请个别学生回答4的问题,同学补充。

5、请个别学生回答5的问题,老师小结。

(辨别地图上的方向的方法有:(1)、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2)、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3)、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

6、老师提问:地图上有哪几个基本方向?它们各是什么?

六、活动

通过观察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分辩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掌握比例尺、指向标在实际中的作用。

七、学生质疑,老师释疑。

八、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九、检测:

1、现在最先进、最方便的是 地图。

地图的发展教案 篇2

地图学是研究有关地图的理论体系和技术系统及其应用的学科, 是一门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结构与特性的空间信息, 集中表达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科学认识, 展示了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内在联系及其时间变化等, 也成为区域创新与科技地理研究的新工具。

现代地图学以地理信息传输为中心, 以研究地图的本质、地图的设计和制作技术以及使用方法为基本任务。其中,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机助地图制图系统和地图数据库的发展和延伸, 是地图学发展的新阶段。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融合, 充实了地图学的理论体系, 丰富了地图学的研究内容, 也拓宽了地图学的应用范围, 赋予了现代地图学新的发展空间。现代地图学已经不是一般的应用科学, 而是可以作为表现事物空间分布的科学了。而数字制图系统的应用, 以及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概念和技术用于地图设计过程, 也使得计算机系统具有模拟地图制作者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图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 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

由于“3 S”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引入, 地图制图的数据源、地图的生产过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地图制图数据源主要是外业测量以及航空射影测量的数据或直接利用现有地图资料, 经过制图人员编绘成新的地图。而目前地图生产的数据源却远远不止这些。GPS测量是地图生产的重要数据源。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分辨率、多波段、多时相的遥感图像成为制图重要数据之一。

传统的地图生产工艺是利用各种绘图或刻图工具手工制图,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在地图制图中的运用, 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已贯穿了地图生产的各个环节。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可实现地图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在地图数据库和符号库的支持下, 可以快速自动生成地图;地图制图综合专家系统已经在许多地图要素层上实现了自动化。目前出现了众多商业化的功能强大的桌面制图软件, 如ARC/INFO和Intergraph。随着地图印刷技术的发展, 印前系统的不断完善, 地图生产的全过程 (包括地图设计、地图编绘、地图复制) 已经可以实现数字环境下人机协同的半自动化甚至完全自动化。

2.1 地图制图数据源

2.1.1 传统地图制图数据源

传统的地图制图数据源主要是外业测量以及航空射影测量的数据或直接利用现有地图资料, 经过制图人员编绘成新的地图。传统的地图制图数据源形式比较单一, 并且外业测量获得的数据源由于人为因素或者天气、测量仪器误差等因素导致制作出的地图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精确度较低。航空摄影测量的数据也同样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误差。而利用现有的地图资料编绘出新的地图, 耗费较多的人力, 且精度不高。

2.1.2 现代地图制图数据源

新技术条件下新增加的制图数据包括GPS数据库和遥感图像等。地图数据是以数字地图的形式存储各种来源的数据, 地图数据一旦建立, 长久受益, 可以发挥测绘专业优势, 广泛地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 提供丰富多彩的数据产品, 避免重复劳动, 节约社会劳动力,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同时可长期保留数据, 动态更新, 充分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GPS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点位测量导航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 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 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 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 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因为GPS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快速省时高效率、应用广泛多功能的特点, 使得GPS成为地图制图重要的数据源。GPS单机实时定位精度可达1~5米, 可满足中小比例尺制图的精度要求, 高精度的GPS静态测量可以达到1mm以内的精度, 可满足大比例地图更新的要求。

(2) 遥感

摄影测量学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 遥感学科是本世纪6 0年代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遥感是一种不通过直接接触目标物而获得其信息的一种新型的探测技术。它通常是指获取和处理地球表面的信息, 尤其是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方面的信息, 并最后反映在相片或数字影像上的技术。影像通常需要进一步处理方可使用, 用于该目的的技术称为图像处理。遥感作为空间数据采集手段, 已成为现代地图主要信息源与数据更新途径。随着新型传感器的不断研制、影像处理技术的进步, 制图工作者不仅可以从低空、中空、高空飞机上, 而且可以从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上取得各种图像作为地图制图的数据源, 这些图像的覆盖范围可以小至几百米, 大到覆盖1/3的地球, 图像类型不仅有黑白、彩色、彩红外片, 而且有可见光、红外、微波雷达图像等, 这些图像和探测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为制图工作者提取大量有用的信息。

2.2 地图生产技术

2.2.1 传统地图生产技术

传统的地图生产工艺是利用各种绘图或刻图工具手工制图, 生产出来的地图叫做传统地图, 即纸基地图。以手工绘图技术为代表的传统地图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复杂、难度大、工序多、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表现形式比较单一、标示方法少、彩色处理困难。纸基地图是空间地理环境的抽象化、概念化和可视化的图形符号模型, 它是按照严格的数学法则和科学的制图法则, 利用符号系统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 能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与制约关系。它具有静态的局部性, 不能有效反映具有时间特性的连续变化的地理环境, 无法进行动态分析。因为它适合人们较传统习惯的视觉读图效果, 不需专门硬件设备即可携带使用。因此目前它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携带大批量的图纸资料, 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地图保密安全的要求。

2.2.2 现代地图生产技术

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采集、贮存、处理空间数据的有力工具和手段。严格地讲, 计算机地图制图是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 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其联结的输入、输出装置作为主要工具, 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字处理方法, 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识别、存贮、处理、显示和绘图输出。它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应用技术学科。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机助制图。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侧重于可见实体的显示和处理, 而对可见实体可能存在的非图形属性不太注重, 然而这种属性在地理分析中却是非常有用的、必要的数据。

在80年代中期, 随着数字地图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计算机视觉化研究的深入, 在侧重于空间信息的表现与显示的基础上, 电子地图应运而生, 发展成了一种新型地图, 又称屏幕地图和瞬间地图。因其独特的动态性、交互性和探索性、多媒体结构等性能, 它一经问世就得到人们的青睐。电子地图主要应用于政府宏观管理、科学研究、规划、预测、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服务等领域。另外, 它与全球定位系统 (GPS) 相结合, 在航天、航空领域、军事领域以及汽车导航中也发挥着十分广泛的作用。目前, 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电子地图有美国世界影像电子地图集、加拿大国家电子地图集。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用于政府高层宏观决策与信息服务的电子屏幕显示系统中均有大量的电子地图。随着发展, 众多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成果也都以电子地图的形式来展示。

电子地图与纸基地图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数据存储与显示是分开的, 地图内容通过数字化形式存储在相关介质中, 应用时, 由读图系统界面提供符号化图形。电子地图具有多媒体等技术优势, 充分地体现了地图绚丽多彩、形式多样化的现代艺术设计手段, 如图形图像学支持下的3维立体地图、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现代化的地图产品。

数字地图具有信息负载量大、传输迅速方便等特点。地图制图可以凭借在地图上的强大专业优势, 向其他行业提供数字地图, 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容量大, 稳定性、安全性高, 可以用于装载传送数字地图;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空前发展, 数字地图可以形成标准格式, 通过Internet的Email等形式直接传递给用户。这也是地图的新技术产品以新技术方式为社会服务的关键所在。家庭计算机的拥有量正迅速增加, 广泛开发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产品与传统地图相比, GIS数据源在增多, 数据量在增大;在遥感等技术的支持下, 可保证数据的现势性;数据查询、检索方式灵活多样, 信息传输的可选性增强;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 可以为用户提供大量的派生信息;计算机图形技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理信息产品及传输方式。因此大力发展桌面GIS, 并使之进入千家万户, 使地图产品和服务方向产生一个新的质的飞跃。

3 结语

通过本文可以发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地图制图技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地图学在先进技术应用飞速发展的时代, 其先进的理论及其对实践的指导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地图产品的生产应该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适应新技术的工作流程。数据采集应该更加多样化, 把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相结合, 促进地图数据库的更新和丰富。地图生产技术应该综合运用现代地图生产技术的先进方法, 使得地图的功能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廖克.现代地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廖克.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J].测绘科学.2004.2

[3]杨剑霞.现代地图学及其发展趋势[J].世界科学.2006.6

[4]颉耀文, 任建波.地图学的现代发展与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4

[5]张清浦.现代地图学的发展特征[J].中国测绘报.2004.10

[6]刘岳.现代地图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今后方向[J].中国测绘.2002

[7]全星日.地图制图技术及发展方向[J].东北测绘.2001

[8]邬伦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1

[9]丁明柱, 熊苹.利用DTP及数字印前技术改造传统地图生产工艺[J].东北测绘.1998

地图制图发展探究 篇3

关键词:地图制图;发展;意义

一、地图制图的发展

1.现代地图制图理论发展。在地图制图发展方面,与地图制图学有着关联和交叉关系的社會科学、系统科学、自然科学等的研究成果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支持,并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了地图符号、地图理论、地图信息等地图制图理论。

2.地图信息论。多种色彩的总和及其相互联系的差别、图形几何特征是地图信息的具体表现,地图信息是通过图解来对制图个体以及其性质构成的信息进行表达的。对以地图图形表达、传递、转换、贮存、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进行研究的理论,被称为地图信息论。其发展对认识地图的实质有利,并使得对地图制图信息的计量方法的研究更加深入。

3.地图传输论。对地图信息传输的原理、过程及方法进行研究的理论,叫地图传输论。制图者认知客观环境,并形成知识概念,将符号转化成地图,用图者再识别符号,对客观环境有了一定的认知。该过程就是传输地图信息的过程,这个传输过程包括了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理信息通过地图符号得到了有效的传输,不过噪声也会干扰到信息的传输。在地图最佳制作和有效使用方面,地图传输理论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4.地图符号学。作为研究地图符号系统的构图基础,地图符号是一门地图表现方式及其设计使用的科学。形状、色彩、方向、亮度等是地图符号学提出的视觉变量,同时还提出了组合感受、等级感受和数量感受等感受方式。地图制图和地图符号的设计也受到地图符号学理论很大的影响。

5.地图模型论。对建立怎样的地图模型来再现客观环境进行研究,并用数学模型来表示的理论成为地图模型理论。模型理论认为,地图就是客观地模拟事件,是制图者的概念模型,可用数学方法表达,把对象在空间分布的情况进行抽象的概括。该理论有助于深入地认识地图的实质,和促进数学制图的发展。

6.地图认知论。研究人类认知地图并获取信息的手段、原理和过程的理论就叫地图认知论。有两项认知论的研究成果,一是认为图像地图客体首先被用图者所接受,再在脑中进行信息处理,然后根据已有信息加工所获信息,在头脑中形成信息图,进而进一步研究实地地理现象,最终获得认知的地理实体;二是“多模式感知和认知理论”。该理论是指通过虚拟地图环境,用多种认知方式分别对信息进行获取,并加工比较处理,进而形成相应的知识库,再融合各自的知识库,这样综合认知库就生成了。地图认知论对于地图制图手段、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地图制图

计算机制图已经取代传统的地图制图,成为现代地图制图的主要方式。以计算机及由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设备为主要工具,计算机制图是通过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处理方法来制图的。在制图的过程中,以数字形式在系统内部传递地理信息,通过数据的处理对图形进行转换,因此计算机制图又被称为全数字制图。制图技术的变革就是计算机地图制图,也改变了制图工艺的流程,不过在确定地图投影和比例尺、地图表示方法、制图综合原则等制图理论方面,和传统的制图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有了计算机制图以来,地图制图的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品也越来越多元化。数字地图易于存贮,复制和远程传输:而计算机地图制图成图周期短,地图数据的编辑、更新更方便,精度更高,提高了地图产品的适应性、现势性和用户的广泛性。计算机制图技术大大的减轻了制图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主管随意性,这为地图制图的进—步标准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1.现代地图制图产品。计算机制图的发展让地图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从传统的普通地图到专题地图集,从纸质地图到电子地图,从平面地图到三维地图,不同的地图产品可以为各类人群服务,为政府、军事、国土、建设、旅游、规划等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地图集。地图集具有统一的设计原则和编制体系、协调的地图内容、规定的比例尺和分幅系统。地图集根据一定的主题和要求将一定数量、有机联系的、完整的地图经过统一设计汇编成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实际生活的需要,地图集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地图集的类型也越来越多,题材范围也越来越专题化。

3.影像地图。随着“3S”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地图作为一种新兴的地图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像地图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或航空像片,通过投影变换、几何纠正的比例尺缩放,运用一定的地图注记、符号,制图对象地理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地图进行直接反映。受千差万别地表自然地理特征的影响,目前还在探索和试验影像地图的制作技术、表现形式、规范化等。随着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和航天摄影测量的实用化,影像地图作为一种制图产品,势必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利用。

影响地图的特点有以下方面:(1)影像信息丰富,能达到一定的地图精度,影像和地图的双重作用都有。(2)丰富的地面信息,层次分明的内容,清晰易懂的图面。(3)简化和革新了地图制图的工艺,改善了制图条件,加快了成图速度,缩短了成图周期,是现代地图制图的新途径。(4)遥感资料更新周期快,现势性强,是开展多时像和多信息源遥感数据研究,建立遥感影像数据库的基础。由于以上特点,影像地图的应用得到了快速普及,广泛应用于现代国防军事、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估产、防灾减灾,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重大基本建设工程、交通指挥、林业防护、国土资源勘查等领域。

结语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地图制图也进入了全新的、飞速的发展阶段。在先进技术应用飞速发展的年代,地图制图学先进的理论及其对实践的指导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促进时代的进步。

初中地理地图的教案 篇4

有学科背景考生适合报考

陈良富说,考生选择报考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前,首要考虑自己本科阶段的学科背景。因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下设的研究方向涉及专业知识,所以除本科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的考生也可报考。如计算机专业考生可报网络空间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地质专业考生可报资源环境遥感研究方向,气象专业考生可报生态环境遥感研究方向,光学专业考生可报高光谱遥感研究方向。

各学校初试科目不同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定量遥感、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生态环境遥感、农业遥感、资源环境遥感、全球变化遥感等多个研究方向。在考研复习中,考生要特别注意不同学校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不同要求,如初试专业课科目、复试专业课科目以及指定的专业课书目。如北京大学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初试专业课是地理信息系统,而中科院遥感所初试专业课有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自然地理学,考生可三选一。

部分院校复试要考计算机

北林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生小张说,部分学校在该专业的复试阶段要考查考生的计算机知识,跨专业或非计算机专业的考生要尽早准备,最好在大二、大三时就看一些相关书籍。如:中科院遥感所复试时,考“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北京大学考“计算机概论”,福州大学考“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小张从大二起辅修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扎实的专业知识让他顺利地通过复试。

毕业生做公务员人数较多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 篇5

1.上课前播放动画:冰河世纪:大陆漂移

2.动画片很精彩,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里面有一个科学知识却是真实的,它就隐藏在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当中,请同学们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生自由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认读生字,概括大意

四、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1.大陆漂移是一个崭新的想法,课文哪个自然段说了这个奇想呢?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

2.魏格纳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1-5自然段,想一想,开始朗读。找生说

3.文中提到偶然的发现,魏格纳到底发现了什么?找生说(板书发现-仔细观察)

4.我们一起从画面中感受一下,请看大屏幕:这是非洲凹进去的几内亚湾,再看南美洲凸起的部分巴西,它们的形状是不是惊人的吻合啊?课文中说这两个地方是不可思议的吻合,谁能说说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惊讶)你们看,巴西在南美洲,几内亚湾在非洲,中间隔着浩瀚的大西洋,然而这两个地方的形状却惊人的吻合,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所以课文中说是不可思议的吻合。

5.有了这个偶然的发现,魏格纳又是怎样观察和推测的呢?(第2/4自然段)(板书 推测-认真思考)

6.是的,魏格纳就是这样反复的比较,仔细观察之后,才产生了大陆漂移的假想,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感受魏格纳的奇想。

7.魏格纳的观察发现,以及他大胆的推测都是让人敬佩的,然而,更让人敬佩的是他有了观察发现和推测之后,仍然坚持不懈地去求证,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把描写魏格纳是怎么样求证的句子画出来。

8.魏格纳是怎样求证的?说出你画的句子,也可说出体会

9.课文中哪个词是教授告诉魏格纳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枉费心机)10.那魏格纳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了吗?他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是怎么做的呢?找生说(板书 论证)

10.大家注意了没有,这有一个词语叫“浩如烟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资料非常多)你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像大海捞针那样困难,不轻言放弃)

11.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知难而进,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去学习,那他找到了有说服力的证据了吗?谁来说

1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解读推理过程)(板书 反复论证)

13.病房中一次偶然的观察,竟然让魏格纳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学说,有人说,魏格纳真是太幸运了!同学们,果真如此吗? 生(齐答):不是的!师:对!老师也不同意这种说法,现在我们来作一些假设,假如他对第一次的发现不以为然,那么他就不会去继续细心观察,他就不会有惊人的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地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当然就不会有后面的奇思妙想了。

同学们,你们能学着像老师这样来思考问题吗?出示句子: 假如他……,他就不会……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几分钟后,学生发言踊跃。)生1:假如魏格纳没有大胆的想象,他就不可能提出“大陆漂移”的学说。

师:看来有了仔细的观察,还得有认真的思考,大胆的想象,这正是科学家思维敏锐的体现!生2:假如魏格纳听了教授的劝告,知难而退,他就不可能去找证据证明他的假假想。

师: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魏格纳知难而进的勇气帮助了他。生3:假如魏格纳查资料累了,不想查了,他就不可能找到重要的证据。师:是呀!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是他成功的法宝。

生4:假如他去考证的途中,怕苦怕累,他就找不到其它证据。师:你能产生这样的联想,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同学们说得真好。魏格纳的成功绝非偶然,名教授的劝告没有打消他的念头,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他没有放弃,艰难的考证中,他没有停下疲惫的脚步。那么读了魏格纳的故事,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想到了哪些成语来夸夸他呢? 生:坚持不懈、永不言败、持之以恒、知难而进、通往直前、百折不挠、大海捞针、永不退缩、创根问底……

六、继续引导谈谈从魏格纳的成功上所受到的启发,进行情感大迁移 师述:同学们,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这正如同大海捞针,证据在何方?真理在哪里呢?苦苦寻找中,有一次,他终于看到了那份介绍中龙的资料,这种情景不像诗人所说的那样──(师故作停顿)生(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对呀!这正如:当我们在绞尽脑汁思考一道难题,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答案有了,问题迎刃而解,这真是── 生(响亮地齐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师:是呀,大科学家如此,我们在学习上又何尝不是呢? 师:魏格纳抓住一次偶然的发现,不断的探索、研究,最后终于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著名学说,震惊世界,从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书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故事吗? 生(不少大声喊到):《奇怪的大石头》中的李四光。

师指名一生:李四光发现草地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奇怪,就老想搞清楚这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后来他终于发现这是第四世纪冰川时从遥远的秦岭推来的。

师(兴奋地):你讲得真好!他也和魏格纳一样,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地执着啊!生2:我还知道牛顿和《一个苹果的故事》…… 总结课文写作顺序,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如有时间,可以解读下三个过渡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假如哪一天,你在生活中有一个偶然的发现,你也不轻易放过它,而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也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如果能坚持这样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还会觉得没内容可写吗?说不定。你们中间的哪一位,也会因此而迈进科学的大门,成为一名大科学家呢!

五、布置作业

《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教学方法:

讲述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判断,图例。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四、教学用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准备阶段 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对学生分组。 欣赏歌曲,按教师的要求成立学习小组。 创设轻松的情境,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新课导入

学习阶段 ((承转)屏幕投影各种地图,以游北京并结识新朋友――地图进入学习情境。 观察、体会 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屏幕投影天安门广场平面图,设疑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公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观察,动手计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计算的能力

屏幕投影,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地图, 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屏幕投影,图和练习题等。

简单总结。 边学边练, 引导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出结论。

屏幕投影动物圆图,引出方向的问题

思考、讨论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渗透新的教育理念

看录象了解方向判断的`一般方法; 投影相关的练习学习相关知识并加以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投影世界公园导游图局部,引出指向标定向的问题,并讲解方法,接着加以练习观察,掌握相应的方法并应用 把设计的活动贯彻始终

投影带经纬网的地图,提问旧知识并演示判断方向的方法,紧跟练习思考回答相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并加以应用。 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播放录象,拓展实用知识。 回答问题,并了解更多实用知识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形象的比喻引出图例的知识,出示练习巩固知识。 自学、观察、比较掌握常用的图例,并会加以识别 学以致用,试着画校园平面图。

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给出结论、提问。

车载导航地图服务发展探讨 篇7

20世纪90年代全球定位系统的出现, 推动了车载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车载导航利用车载定位配合导航地图来实现, 可以计算最佳路径, 为人们驾车出行提供便利。车载导航地图服务就是为用户提供准确导航地图的一种服务。定位技术在车载导航中作用单一, 其发展主要表现在定位精度的提高, 因此车载导航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

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和各项技术的发展, 车载导航地图服务逐渐演变到高级形态, 如实时服务、个性服务甚至智能服务。服务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车载导航地图的存储介质、服务载体和数据内容。这三方面也是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基本组成单元。目前研究都是针对车载导航地图的某一具体环节, 缺乏对导航地图服务整体过程的探讨。例如, 徐敬海[1]、汪斌[2]、李清泉[3]、等对导航电子地图的数据格式和组织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宋莺[4]、Goldsberrry[5]研究了实时交通信息与移动导航电子地图的表达, 张斌[6]探究了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增量更新。

组成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各个部分, 如存储介质、服务载体、地图数据等, 它们之间相互依赖, 共同推动着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本文将从这三方面探讨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 对认清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历程, 以及预测未来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1 车载导航地图数据的存储介质

车载导航地图存储介质经历了卡式录音磁带、CD、DVD、HDD和SD等时代, 存储容量不断增大, 体积不断减小, 从只读式服务发展到可擦写式服务。

1) 只读式服务。最早出现的车载导航地图储存在卡式磁带上, 在这种存储方式下, 地图数据只能按磁带存储顺序读取, 并且数据不易修改。因此, 车载导航地图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 无法进行大规模的量产。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CD技术克服了磁带的缺点, 使车载导航地图服务成为可能, 是车载导航地图服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存储过程见图1, 将地图数据库存储于CD中, 通过EMV读取后显示。DVD技术解决了CD数据储存容量较小的问题。这一阶段的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称为只读式服务。

2) 可擦写式服务。2000年以后所出现的HDD存储技术和2003年以后出现的大容量SD卡存储技术解决了CD和DVD不能多次再写的问题。基于HDD和SD存储的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称为可擦写式服务。

地图数据存储方式的不同所引发的导航地图服务模式有很大区别。可擦写式服务具备存储和编辑个人文件的能力, 如保存定制的路径和兴趣点, 允许下载音乐、游戏和视频等。可擦写服务与通讯技术的结合, 让地图数据的实时增量更新成为可能。因此, 可擦写式服务将仍然是今后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

2 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载体

导航地图的制作和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因此导航地图的价格非常高昂, 早期国外的导航地图供应商长期负债经营。近年来, 导航地图的价格直线下降,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应用市场的扩张, 服务载体由汽车导航扩展到消费电子。

早期的导航地图仅供汽车使用, 地图的数据内容和质量标准完全由车厂掌握。因此, 制作周期长, 市场反应速度慢, 影响了数据的使用。这是2004年前困扰导航地图数据界的一个瓶颈。

2004年以后, 各种手持导航设备的出现, 如PND、PDA、智能手机等, 为车载导航地图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车载导航地图不止是汽车的专属, 而逐渐成为消费电子的标配。车载导航地图数据经过适当的内容裁剪和容量处理后, 就可以为手持导航设备所使用。车载导航地图的使用面和使用量迅速扩大, 促使车载导航地图成本迅速下降, 推进了车载市场的发展。同时, 各种综合网站开辟了网上地图导航和查询服务, 物流和车辆监控的需求也推动了导航地图的应用。

同时, 地图载体的丰富为车载导航地图服务提供了更多方式, 网络地图为实现智能化服务打下基础。

3 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内容

同30年前相比, 车载导航地图的基本数据特征没有太大的变化, 而数据内容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表1列出了增加的数据内容。

1) 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对驾驶员选择路线和缓解道路拥挤有很大的帮助, 是未来动态导航的基础。例如, 日本广泛使用的实时交通信息系统 (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VICS) , 其原理是交通管理者和道路管理者提供交通信息, 经日本道路交通信息中心集中到VICS中心, 然后再由VICS中心将实时交通信息通过多种方法传送给驾驶员和车载装置。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在车载导航地图上表达, 更加直观和全面, 有利于驾驶员选择合适路线, 避免堵车, 同时缓解了交通拥堵。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已经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必要数据。

2) 门址数据。门址数据多见于国外导航地图中, 如日本的导航地图带有户主名称和电话号码。门址数据是实现门到门 (door to door) 导航的基础[7]。目前, 我国现有的地址体系比较复杂, 地名相对混乱、无序, 规律性低, 需要统一标准。

3) 深度动态POI数据。POI (point of interest) 数据是导航地图的增值数据, 能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内容。POI数据的丰富也是导航地图发展的趋势。这些POI数据具有深度和动态的特点, 如餐饮和汽车修理的动态星级评级数据。深度动态POI数据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 可以通过带有地理位置坐标匹配到地图上[8]。

内容信息的制作开始呈现专业化的趋势, 单一的地图数据商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内容信息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车载导航地图服务模式将呈现为:基础地图存储于终端, 大量内容信息来自于各种专业服务商。

4 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趋势

1) 个性化。可擦写式存储介质为实现车载导航地图的交互式服务提供了可能。随着POI数量的增加, 个性化服务将成为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交互与个性化的车载导航地图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感。例如, 在不影响数据的权威性、正确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 允许编辑和保存用户自己的导航路径, 插入沿路径旅游的照片等。

个性化的数据交互服务, 还在于对用户设置或者经常使用的POI, 进行优先的数据更新、推送及增值服务等。例如, 将某一餐厅设为“关注”后, 为用户推送该餐厅的折扣信息。

2) 智能化。随着数据实时更新能力的提升和数据内容的丰富, 导航地图中路径规划、线路诱导等功能将呈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例如, 结合实时交通数据、油耗、天气及其他信息, 可以提供最低碳、最省时、最安全的路径, 而不仅仅是路程最短的路径。

3) 云导航服务。云导航服务可以简单理解为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导航服务。导航设备存储与计算资源有限, 而地图数据量庞大, 处理实时性要求高, 这些都促使汽车导航对云计算产生了极大的需求。目前国内外逐渐发展成熟的Telematics技术[9], 就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思想的汽车信息服务。可以预见, 云导航服务将是未来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

云导航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自主导航无法解决的地图更新和地图数据存储问题, 实现了动态化、实时性和交互性地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和各种导航项目的服务[10]。实时交通信息服务、深度POI数据服务, 以及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导航地图服务, 都可以通过云导航实现。例如, 云端掌握了一个城市所有车辆的位置和行驶状态后, 那么计算出的最优路径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5 结束语

本文从车载导航地图的存储介质、服务载体、数据内容等多方面探讨了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和演变, 见图2。

对比只读式存储介质, 可擦写式存储介质具有诸多优点, 是进行实时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硬件基础, 将继续作为车载导航地图的主流存储方式。随着社会发展, 车载导航地图的服务载体由汽车扩展到消费电子, 促使导航地图制作成本的降低, 并形成多种导航地图服务。各种专业内容数据, 如实时交通信息数据、门址数据和深度动态POI数据, 结合基础地图, 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智能的车载导航地图服务。

结合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整体过程和发展历程, 可以预测未来车载导航地图服务将呈现个性化与智能化的趋势, 并逐步过渡到云导航服务。

摘要:从车载导航地图的存储介质、服务载体和服务内容等多方面探讨了车载导航地图服务的发展。物理存储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导航地图数据存储的发展, 为导航地图服务打下基础, 手持导航设备及消费电子的出现极大扩展了车用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范围, 实时动态数据的丰富提升了导航地图服务质量。

关键词:车载导航,地图服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敬海, 李清泉.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物理存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 :346-350.

[2]汪斌, 蒋捷, 周晓光.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组织方法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 2006 (4) :106-108.

[3]李清泉, 徐敬海, 李明峰.导航地图数据模型研究现状与趋势[J].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7 (6) :22-25.

[4]宋莺, 徐伟.面向动态信息的移动导航电子地图表达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27 (18) :95-98.

[5]Goldsberry K.Limitations and potentials of real time traffic visualization[C]∥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Conference, Spain:A Coruna, 2005.

[6]张斌, 崔铁军.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增量更新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 2011 (5) :33-36.

[7]王志钢.导航电子地图的产业结构特点及其行业发展趋势[J].全球定位系统, 2005 (6) :15-18.

[8]王志钢.中国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数字通信世界, 2011 (2) :40-43.

[9]史敏锐.车载信息服务分析与研究[J].电信网技术, 2012 (1) :24-30.

地图的发展教案 篇8

关键词:企业;学习地图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被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发展,核心在人才。近年来,国家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目的就在于通过创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企业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核心依然在人才,通过构建企业学习地图,可以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夯实人才发展根基,有助于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实现高水平发展。

一、学习地图的概念

学习地图是指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通过学习地图,员工可以找到从一名新员工进入公司,直至成为企业高管或资深专家的学习发展路径。

学习地图包括能力素质模型、学习资源库、内部讲师队伍以及学习管理系统。能力素质模型旨在解决不同岗位员工需要具备的那些素质能力;学习资源库旨在解决学习资源问题;内部讲师队伍旨在解决内部课程开发、讲授的问题;学习管理系统旨在解决从分析、计划、实施到评估、反馈全流程管理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比较重视提高员工素质,小型企业通过举办各类岗位培训,中型企业会建立覆盖主要业务类别的培训体系,大型企业则会进一步丰富完善培训系统做到全员覆盖,超大型企业则会通过建立企业大学等形式着力提升员工素质。各种类别的培训对于提升了员工能力素质、职业操守,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好评。同时,也应该看到,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培训系统对比,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培训体系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强化培训与实操之间的联系,丰富培训方式使其更为多样化,构建更为系统的培训体系及课程体系,提高内部讲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发适合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模块,等等。

二、构建学习地图的意义

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董事会制定了目标清晰、步骤得当、措施有力的战略规划,但却受限于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导致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学习地图的构建,核心就在于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从企业角度分析,构建学习地图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为自主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的类别也越来越繁多,在很多领域,由于企业自身的独特定位,每一家企业核心岗位的人才都是“专才”,很难通过外部招聘,找到马上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通常都需要一段时期的内部培训方能正式上岗。所以,很多企业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将人才培养作为自身人力资源建设的重点。

学习地图作为员工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可以为企业自主培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讲,传统的培训体系,难以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形成具体的学习路径,难以在员工岗位转换或升迁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学习支持。而学习地图可以根据员工职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从新员工到转正后成为普通员工,这个时期员工的学习与发展是单线条的,同时也是夯实任职基础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其任职基础学习培训。当成为骨干员工之后,员工需要面临走技术路线或管理路线的抉择,学习地图在这里分叉,即进入“Y”型发展通道。学习地图为员工在不同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当员工在技术路线与管理路线之间发生轮岗转换时,学习地图还可以提供不同岗位的轮岗包,着将有助于员工更迅速地适宜新的岗位角色,通过缩短适应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为多渠道培养人才提供指南

仅仅依靠传统的面授培训,很难实现全方位培养人才的目标,还应采取在线学习(或自学)、在岗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养力度,而以常态化的在岗辅导和自学尤为重要。从员工角度讲,学习地图解决了学习发展的导向问题,它可以清晰地告诉员工,在能力发展的每个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晋级和轮岗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尤其对于刚进入企业的新员工,往往不辨方向,不识路途,借助学习地图,员工可以看到自己成功的终点以及通向成功的路途。

同时,学习地图还能充分体现企业发展战略导向,使学习提高不再盲目,而是紧紧围绕企业战略所层层分解下来的能力要求开展。围绕各专业序列的能力模型,开发各专业序列的培训课程体系,设定每一专业系列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技能培训和专业培训,使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体系化更强。通过对现有员工的能力开展评估,发现每名员工的能力优势和弱项,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能力培养发展计划,以各种培养手段提高个体乃至整个的素质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培训管理及人才管理水平

加强培训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是学习地图的重要任务。它可以为培训部门提供培训管理的统一视角,清晰地指出学习内容及先后次序,培训部门只需将这些内容与员工的现状进行对比,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培训需求,从而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规划。学习地图有效地整合大量学习资源,无论是传统的课程资源还是更新颖的行动学习、E-Learning等等,从培训部门的角度看,员工在各个阶段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而培训部门可以根据年度培训资源的情况、培训经费的多少等具体条件,确定适合的学习方式,从而提供相应的学习活动。

人才管理是较培训管理更大的范畴,实现科学的人才管理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广义的人才管理包括人才的规划、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流动等;狭义的人才管理包括考核、奖惩、流动。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员工才能,力求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构建学习地图,可以系统梳理岗位分类、人才类别、培训模型等一系列与人才管理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再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考核体系,为实现科学的人才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三、构建学习地图的基本方法

根据学习主体的不同、覆盖范围的不同,学习地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针对企业全员的整体型学习地图;针对企业关键人群的群体型的学习地图,如核心管理层、后备干部或新员工等;以及针对企业重点岗位、重点序列建立的重点岗位型学习地图,当企业中的培训资源、培训费用有限时能够有的放矢地投入。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学习地图,绘制方法都包括岗位梳理、能力分析、内容设计以及体系建立四个步骤。四步骤的成果分别是岗位库及职业发展路径、能力地图或能力模型、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最终统合为学习地图以及员工学习发展手册。

(一)划分业务类别,梳理岗位职责

根据企业总部、分公司、海外机构工作职责,以及下设各级部门工作职责,对员工岗位进行梳理,明晰岗位结构,描述岗位工作,根据业务类别及岗位特点划定不同岗位族,明晰每种岗位的职业发展路径。如果需要,可以对职能相近、编制人数较少以及职责较单一的处室进行合并,或取消部分工作职责相近的岗位。岗位梳理要与企业内控管理部门做好沟通衔接,做到划分一致,符合规程。业务类别及岗位族的划分,可以有效降低课程学习库的冗余重复以及学习地图规划的复杂度。

(二)分析岗位需求,构建能力模型

针对不同岗位进行相应的能力分析,从而构建出不同岗位的能力模型是绘制学习地图的关键。能力建模包括能力识别、能力分类以及能力分级三部分。能力识别主要是通过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形式对不同岗位的能力需要进行分析辨识。在能力识别的基础上,根据岗位所需专业技能以及素质要求,进行能力分类。为了具有更好的辨识度,还需要对不同层级的岗位进行能力分级。良好的能力模型应当具备四个特点:可衡量或可观察的、全面的、独立的并且具有清晰的描述。基于能力模型的学习地图使得企业员工的学习与发展不再盲目,而是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层层分解下来的能力要求展开。

(三)对照能力模型,设计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设计是学习地图建立的核心阶段,分为学习内容的获取、分类、分级三个步骤。学习内容获取是根据能力模型,搜寻与能力提升相关的学习内容包,包括传统面授学习内容、在线学习(或自学)内容,以及其他学习内容,如内部研讨、读书会等。在获取过程中,首先要分析能力描述信息,挖掘关键要点,确定受众对象。然后再检索已有学习资源,包括企业内部、合作伙伴以及市场供应等,若有成熟的学习内容,则可直接收集或购买;若无,则应考虑进行自主设计或开发;最后,再将收集、购买或自主设计开发的学习内容按照顺序组合,形成完整的学习模块。在设计学习内容时,还要根据不同类别、层级员工的需求差异,进行相应地分类、分级,形成适应不同岗位族的专业技能类学习内容或通用管理类学习内容等,比如面向管理层可提供一些抽象、深层次的理论阅读材料,而面对新入职员工则应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学习效果。

(四)对接发展战略,构建学习体系

构建学习体系时,将所有学习内容汇总,然后根据员工不同职业发展路径作区分。在初级员工层面,将学习内容分为新员工、普通员工以及骨干员工学习内容;在中、高级员工层面区分为管理路径和专业路径学习内容,并按照职业发展路径形成相应的晋级包,依据岗位核心工作要点形成轮岗包,由此梳理形成清晰完整的企业学习地图。学习发展手册是学习地图在员工层面应用的最佳方式。基于学习地图,学习发展手册通过更为直观化、生动化的形式和更丰富的阅读内容,将员工在企业中的学习路径娓娓道来,帮助员工不断明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在构建学习体系时,还应加强整体内容的统筹,强化学习内容对岗位提升的针对性,学习内容之间逻辑上的系统性,以及学习内容与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连续性。

将岗位能力、学习资源、和职业发展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学习地图,对于企业学习发展以及培训管理工作而言,不仅可以在运营层面上进阶提升,更可以在战略层面上发挥卓越的功效。通过学习地图,可以将企业的战略地图转化为能力地图,再将能力地图转化为学习地图,从而把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能力提升紧密关联,从而有效驱动企业战略的实现。

四、几点建议

学习地图的构建及其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重要性认识、基础建设、体系构建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需要系统上下深刻认识、紧密配合。

(一)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

很多企业的内部培训体系建设才刚刚开始,也有的企业内部培训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逐渐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但也应当看到,与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相比,体系还不够完善,内容还不够丰富,资源投入效费比还比较低等等。这就更加需要企业不断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尤其要进一步缩短新员工的适应期,增强骨干员工的业务能力,提高资深员工的领头能力,强化管理干部的统筹能力。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断抓紧、抓细、抓实。

(二)内外结合,构建契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学习地图

构建一个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学习地图,不论是能力模型构建,还是学习内容获取,亦或是学习体系建设,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规律性。可以考虑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聘请专业机构负责分类梳理、模型构建、体系建设等相关工作,企业内部负责做好学习内容的开发,以及外部机构无力承担或基于保密因素不宜由外部机构参与的相关工作,并对外部机构开展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纠偏。企业内部工作除了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牵头外,所有涉及分公司、各部门及其下设机构都应积极主动做好配合工作,尤其是对员工岗位职责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以及学习内容开发等方面工作,对加强各单位管理,以及自身人才培养都具有较好的增益作用。

(三)各层级要切实抓好学习地图的实际应用

学习地图本身只是推动企业人才发展的一项工具,工具本身并不能替代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不论对企业,对下属单位,还是对个人,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或者个人能力提升,需要有效抓好学习地图的实际应用。对企业而言,要将学习地图全面嵌入经营管理环节,尤其是员工培养、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等人才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效提高人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并将学习地图的应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对下属单位而言,要将学习地图的应用作为夯实单位及其下设机构履职基础的重要工具,并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相结合,在内部读书会、学习研讨会等学习活动中加强应用。对个人而言,学习地图为个人能力提升,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对新入职员工、轮岗交流员工,以及晋级员工,要通过学习地图提供的基础知识包、轮岗包、晋级包,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我培训,以最短的时间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以个人的努力付出助推企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龙,李泽河,吴亚彬.基于学习地图的培训体系在电力企业的实操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5(10).

[2]顾红玲.绘制员工学习地图,完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当代员工发展思考[J].时代金融旬刊,2012(2X).

上一篇:工程测量学心得下一篇:义务植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