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精选8篇)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篇1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各级ZF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目前,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明显增多,业务规模不断增大,覆盖领域逐步拓宽,保险主体日益多元,功能作用逐步发挥,各项试点逐步推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2008年,中央财政在2007年基础上大幅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保费补贴经费预算由2007年的21.5亿元增加到60.5亿元,对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由2007年的25%提高到35%,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已由2007年的6个省区扩展至16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截至2008年底,农业保险实现签单保费110.7亿元(如表1示),同比增长112.5%,承保各类农作物5.32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参保农户达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风险保障,三项指标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130%、80.7%和113%。

表1 2004~2008年农业保险经营情况年份 财产保险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占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

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 财产保险比重 赔付金额 赔付率

(亿元)

(亿元)

(%)

(亿元)

(%)2004 1089.89

3.7

30.3

42.875.34 2005 1229.86

7.00

0.56

5.67

81.00 2006 1509.43

8.50

0.56

5.91

69.53 2007 1997.74

53.33

2.67

29.755.78 2008 2336.70

110.70

4.74

70.00

63.23

数据来源:赔付率为赔付金额与保费收入之比,实际上是简单赔付率。以上数据根据2005~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由作者整理而得。

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农业保险险种达160多个,基本涵盖了种养两业的各个领域。种植业方面,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所涵盖的主要农作物,在2007年初期的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大豆5个品种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花生、油菜,达到7个品种;养殖业方面,2008年在巩固发展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家禽、淡水养殖和地方特色农业等领域的保险服务,截至2008年8月22日,能繁母猪保险第一个承保周期结束,全国共承保能繁母猪4355万头,提供风险保障4373亿元,承保覆盖面超过90%。另外,除主要农作物外,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林木、烟叶、葡萄、西瓜、青稞等特色险种,进一步拓宽了农业保险的服务领域。例如北京市2008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新增了豆类、柿子、大桃等险种,承保险种已达到16个,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495亿元,惠及农户16.4万户,已覆盖全市主要农业资源的30%。

三是政策性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鼓励人保、中华联合等全国性保险公司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自2004年以来,保监会先后批准了5家专业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黑龙江阳光农业互助保险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法国安盟保险成都分公司、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此外,浙江等地结合本地农业发展特点,在“ZF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共保经营”和“互助合作”两种方式,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也在积极开展渔业保险经营的探索。目前,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组织形式主要有:股份制的商业保险公司形式、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农业保险公司等,政策性保险经营主体日益丰富,并形成向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向前迈进。

四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逐步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确保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稳定,促进了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粮食安全战略和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2004~2008年,农业保险赔付共计117.26亿元,仅2008年农业保险就为1400余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70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46亿元,养殖业保险赔款24亿元(其中能繁母猪保险赔款17.5亿元,奶牛保险赔款1.5亿元)。在应对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仅能繁母猪保险赔款一项就近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重建工作。同时,保险公司发挥在防灾防损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大大提升了农业防灾救灾的能力。例如,黑龙江阳光相互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购买相关设备及实施防灾作业,极大提高了农户在防损救灾方面的能力。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业保险是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安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之一,是世贸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自2004年ZF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改革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实质性进展,在ZF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但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诸多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向前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一)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几年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方ZF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为什么要试验、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是什么?这是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地ZF至今仍难统一或存在众多疑惑的问题。因此有的地方ZF把开办农业保险当作一种“额外负担”,把征缴农业保险费看成是“滥收费”。加之中央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地方ZF害怕遇到大灾“吃不完兜着走”。这样,地方上的积极性会打折扣,目前这点有限的积极性也很难持久。二是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经营方式不够明确。迄今为止,我国的农业保险试点一直没有突破“政策性保险+商业化经营”的框架,“以险养险”加ZF补贴的思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样,政策性保险业务和商业性保险业务之间没有明确的核算界限,ZF在提供补贴时无法准确判断经营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的亏损究竟是来自政策性业务,还是商业性业务,难以确定合适的补贴额度,难以科学评价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保险的绩效,最终可能会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淡薄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篇2

1 我国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国内外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李军 (1996) 认为农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 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明显的公益性, 需要政府以适当方式介入。庹国柱、王国军 (2002) 农业保险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物品, 但更多地趋近于公共物品, 所以有必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陈潞 (2004) 认为农业保险应属于混合产品中具有利益外溢特征的产品, 是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 并从供给和需求的正外部性两方面阐述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庹国柱 (2006) 进一步认为, 政府从农业与农村发展以及社会保障等政策目标出发, 应该是农业保险的第一需求者。黄英君 (2007) 认为农业保险具有不完全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既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 也不是纯粹的私人产品, 而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很明显, 这些学者都认为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准公共产品虽然并不都完全由国家提供, 但是, 由于其外部性的存在, 国家进行适当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保险业服务“三农”和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有利于减少灾害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 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扩大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保险业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 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势在必行。

2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改革以来,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披露的数据, 2011年,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73.8亿元, 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6523亿元。农业保险在承保品种上已经覆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 在开办区域上已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但近几年来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向前发展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2.1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模式经营方式不够明确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对特定农作物、特定养殖品种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政府提供保费补贴的一种保险制度。虽然这几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但各经济主体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一是地方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是什么?为什么要试验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前有些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至今对这些问题仍不统一或存在众多疑惑。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方式不够明确。由谁来经营农业保险, 到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允许地方政府、商业财产保险公司、互助合作组织、外国农业保险公司和专业农业保险公司都可以经营农业保险, 实践中确实是这样运行的。但事实上, 有些供给主体依然名不正言不顺, 有些方面难以得到政府的支持。例如中国渔业互保协会虽然保险业务是政策性的, 但因为它不是商业保险机构, 也不归保监会监管, 就难以得到中央财政的保费补贴。最终可能会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

2.2 农民收入水平低, 保险意识淡薄

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的调查, 笔者发现农户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制约着农业保险的发展。一是农业风险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相关性, 以及定损的复杂性, 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性, 从而造成农业保险要实现正常运营必须以高费率为保障。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 且由于农资价格比较高、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等因素影响, 实际农民净收入是非常少的。所以一些农民虽然具有投保需求, 但因支付能力有限, 影响了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际购买行为。二是依赖思想严重和保险意识淡薄也是制约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时, 中央财政就会直接拨款救济灾民, 造成了农民的依赖心理, 使其缺乏主动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再加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 农民保险意识淡薄, 缺乏投保积极性, 严重地制约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2.3 财政补贴范围小, 保障程度低

目前列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农作物品种仅限于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 包括小麦、棉花、玉米、水稻、大豆、林业等。养殖业品种限于近两年社会反映强烈的能繁母猪和奶牛, 补贴范围小。对农作物只补贴暴雨、洪水、旱灾、风灾、雹灾、冰冻、内涝和病虫草鼠害等特定风险的保险, 对养殖业只补贴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强制捕杀等风险的保险, 并仅根据农作物、家畜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计算保费补贴。特定风险补贴难以符合各地风险分布的实际情况, 无法满足各地差异化的需求。按照“广覆盖、低保障”的原则, 在自愿投保的条件下, 过低的保障水平可能难以满足农民差异化的需求, 从而削弱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果。

2.4 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

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 带有明显的公益性质, 是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而至今国家还未出台专门的农业保险法, 也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管理条例。法律法规不完善, 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组织推动方式、准备金积累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尽管2004至2011年的八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要加大力度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且中国农业法、保险法对农业保险有原则性的规定, 但这些规定过于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2007年底原本计划出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也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搁置。因此, 在我国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的今天, 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农业保险经营一直处于无法可依, 这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2.5 缺乏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和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

我国各地试点的农业保险公司都面临相同的难题———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的缺失, 巨灾发生时, 各级政府与农业保险公司难以承担巨额赔偿。农业生产易受巨灾风险事故的袭击, 大面积旱灾、水灾在我国各地的发生频率都很高, 譬如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每年的台风, 2008年的暴雪、汶川大地震, 2010年的南方特大暴雨, 2011年春的云、桂、贵、川四省大旱等。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和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 巨灾风险只由各省财政与参与试点的各保险公司承担, 随着试点覆盖面不断扩大, 无法分出的巨灾风险也将随之积累, 一旦成灾, 将给试点省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带来重创。例如截至2010年3月的数据, 云、桂、贵、川四省由于旱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就达到300多亿元, 而2009年全国全年的农业保险总保费收入才有133亿元, 也就是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保险保费也不够支付这四个省损失的一半。所以, 如果没有风险分散机制, 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和经营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打击其承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3 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明确为一项长期支农惠农制度。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实际, 不断扩大保费补贴的险种范围。一是提高对农户的保费补贴额度。提高保费补贴比例, 可以提高农户的参保率, 增强农业保险对农户的吸引力。二是加大税收优惠幅度。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手段, 对保险公司承保农业险所获收益给予税收优惠待遇, 包括调整税率和免税等。三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管理费补贴制度。由于农业保险的保户分散、保费数额小, 经营成本高, 所以经营农险公司的利润率较低, 挫伤了保险公司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 因此, 可以为农险公司提供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

3.2 加快农业保险立法,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制度

发达国家对农业保险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 如美国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日本的《农业灾害补偿法》等。笔者认为,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制度。具体来说, 一要修改完善《农业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二要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条例》, 明确规定农业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保险公司责任、农民负担的保费比例、税收规定、资金运用、财政补贴标准及计算方法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三要在条件成熟时尽快出台专门的《农业保险法》明确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非商业性特征、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及组织形式等。为农业保险提供法律保障, 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3 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 多渠道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

农业风险具有高度关联性, 难以分散, 容易导致农业巨灾损失, 单靠承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自身无力应对, 需要在政府支持下, 积极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制度, 笔者认为我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需要在法律层面规范巨灾风险转移机制。当巨灾发生时, 损失赔偿仅仅靠保险公司或地方政府是不行的, 必须首先在国家层面来筹划和安排, 使巨灾损失可以在较大空间进行分散。二是建立农业再保险制度。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 将成数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实现两者之间的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三是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或巨灾风险的融资机制。应逐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 由中央、地方财政提供支持, 对遭受巨灾损失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 增强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只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才能加快农业保险的步伐, 多渠道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

3.4 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当前, 很大一部分农民的风险转移意识还比较淡薄, 对农业保险的作用和意义还将信将疑, 一些人甚至心存侥幸, 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负担”。因此, 各地应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渠道和方式, 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 以提高农户对政策的知晓度、对具体操作程序的认知度, 提升农户的投保意识, 使农户充分了解参保信息, 提高农户参保积极性, 赢得农民的广泛支持与配合, 从而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和覆盖面, 进而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宝,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 2009 (8) :46-52.

[2]庹国柱、朱俊生, 关于农业保险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2) :40-43.

[3]庹国柱, 当前农业保险发展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6) :58-62.

[4]杨新华、韦向阳,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激励研究[J].保险研究, 2010 (3) :89-93.

[5]冯登艳,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 (3) :96-100.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篇3

一、走合作保险之路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础

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是农业保险的固有问题和基本问题,当参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任何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必须满足“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le)或“自选择”(self-selection)条件。合作保险组织是由社会上具有共同风险的个人或经济单位,为了获得保险保障,共同集资设立的保险组织形式。因此,在合作保险组织当中,投保人与保险人是两位一体的,这样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础。具体说来:

第一,合作保险组织内的成员来自同一个范围较小的地域,对于彼此相互之间的生产情况、经济状况、标的风险、资质人品均十分熟悉,是一个信息较为完备的集合,破坏这种博弈均衡的成本很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同时,由于信息的充分,能够客观地评估风险并公正理赔,避免商业性保险机构承办农业保险中普遍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二,在同一个合作保险的组织框架之内,合作保险组织中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位一体,其各个成员形成了共同的利益整体,在这个利益共同体内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各成员具有相互监督的激励和较完备的信息,保险业务开展的透明度较强,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彼此信任度更高,有利于提高保险工作质量,扩大保险范围。

第三,合作保险体现的是一种互助共济,能够在风险发生前积极配合做好防灾防损,风险发生后又能够齐心协力做好救灾减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农产品受损的强度,有利于减少社会财富的绝对损失。

二、可以激发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率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分散农业风险的经济手段,其基础是建立在大数法则,参保率越高,则实际损失率与精算损失率就越接近,农业保险就越能够实现财务稳定。由于我国现有的商业保险机构在农村的网点不够多,有一些规模不大的保险公司在县一级都没有网点,由于成本收益原因,商业性保险机构今后也不可能在农村地区大规模扩张网点,这就导致了农业保险的参保率终究是极其有限的。而由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保险组织,由于交易成本比较低,可以深入到千田万户,则可以解决商业性保险机构网点不足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参保率,增强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性。由于是农业保险的赔款容易大起大落,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因而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上,农业保险是很难被国际再保险人所接受的。从世界各国的农业保险的实践来看,农业保险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政府的组织和补贴不可缺少,农业保险体现出鲜明的准公共物品特征。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宣传、发动、组织下,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在一种形式上自愿而实际上用经济手段进行强制的情况下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调动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就当前来说,也有利于明显地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可从根本上解决承保难、收费难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制度供给和非制度供给的结合,对于培养和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也是大有好处的。

三、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在世界上成功的国家当中,法国和日本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都是较为典型的以合作保险为基层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法国的农业生产是以中小农场模式为主的,农业生产的风险相对集中,同时,法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这与我国农业再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经营模式有相似之处。日本的农业结构是小农经济在农村占绝对优势,土地的稀有使得土地价格昂贵,资本家嫌投入的成本过高而不愿投资于农业生产,广大农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出卖自家的土地。所以,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大国的日本,农村却成了小生产的“汪洋大海”。而我国无论在农业经济结构上和农民的传统观念上,也都与日本较为相似。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是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同时也具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大中型农场,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制结构。我国传统的农业文化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村社文化,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因而,日本在农业合作保险上的经验也为我国发展合作保险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四、合作保险组织形式的选择

在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农业合作保险组织应该采取哪一种形式呢?本文认为,采取保险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较为合适。由于相互保险公司发展到现代与股份制已无明显差异,因此不适于作为农业保险的基层组织形式,本文主要比较保险合作社与相互保险社。保险合作社是由一些对某种风险具有同一保障要求的人,自愿集股设立的保险组织。第一,保险合作社是由社员共同出资入股设立的,加入保险合作社的社员必须缴纳一定金额的股本,社员即为保险合作社的股东。而相互保险社由于没有股本,社员与会社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因而不适于农业保险这样需要稳定投保群体的险类。第二,只有保险合作社的社员才能作为保险合作社的被保险人,但是社员也可以不与保险合作社建立保险关系。也就是说,保险关系的建立必须以社员为条件,但社员却不一定必须建立保险关系,保险关系的消灭也不影响社员关系的存在,也不丧失社员身份,因而保险社与社员的关系比较长久,只要社员认缴股本后,即使不利用合作社的服务,仍与合作社保持联系。而相互保险社与社员之间是为了一时目的而结合的,如果保险合同终止,双方即自动解约。对于农业保险而言,显然不希望看到因为一时目的而结合的场面。再次,保险合作社采取固定保险费制,事后不补缴。而相互保险社的保险费采取事后分摊制,事先并不确定。显然,对于农业保险来说,不可能去采取事后分摊制,那样会陷入无休无止的博弈当中,并且谈判成本之大难以想象。

因此,农业合作保险组织的形式以选择保险合作社为宜。

五、农业保险合作社的风险分散

具体就农业保险合作社而言,其风险分散体系可以建立三个层次的组织:基层组织,中间组织,高层组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补贴给强制以合法性,强制给补贴以资源

凡是建立了农业保险合作社的乡镇,对所辖范围内承保的农作物和养殖物应采取强制统保方式,当然,这种强制是与其它支农优惠政策相挂钩的“软强制”,也是一种“半强制”,因为政府实际上补贴了保费的一部分。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可以以保证的保险标的数量足够多;二是可以保证保险标的同质化和损失同分布,避免农业保险的正常经营受到逆选择妨碍;三是可以满足统计计量工具对样本数据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对损失率的统计分析及对未来损失的预测。

但是,由于正式制度供给存在其固有的刚性特点,为了促进强制保险更加顺畅地实施,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取得群众的理解,重视非正式制度供给方式的运用,加强宣传工作,使户认识到农业保险受益最多的实际上是农民和农业生产,实质上是党和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关怀与帮助,这方面如果由农业保险合作社进行一线宣讲,则是事半功倍。二是对特困户农民的保费少收甚至免收,缺额部分争取民政部门补齐。本文认为,地方财政主要是对这部分缺额进行支持,以及对农业保险合作社的探索实践进行支持,一般不必用于对保险费的补贴。当然,经济较发达、财政实力较强的地方可以尝试补贴商业化色彩较强的非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三是对不愿意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者予以经济上而不是法律上或行政上的处罚,这种处罚是软处罚,不是硬惩治。例如,要将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等支农惠农政策联系起来,将参加保险作为享受其它支农惠农政策的前提条件。这叫做“补贴给强制以合法性,强制给补贴以资源”。

(二)农业保险要以长期性综合险为主

第一,从时间方面来说,为了进一步纵向分散风险,应当尽量多考虑承保长期性农业保险。前文已经述及,农作物和养殖物并非单项巨大的危险单位,与固有巨大的风险责任不同,其风险责任往往是因为累积而增大的,其特点是标的数量大,而单个标的保险金额并不很大,这种积累的风险责任会由于大量的同质标的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可能由于同一事故引起大面积的标的发生损失,造成风险责任累积增大。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风险,单从标的数量方面分散风险存在严重缺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特征相当明显。

第二从空间方面来说,为了以利减小损失的波动性,使对损失的发生能准确估计,有利于定损与理赔,以及对成本的估算,应当对多种风险同时承保,即推行农业多重风险保险或一切险。此外,单一风险的农业保险可以进行纯粹的商业化经营,德国的农作物雹灾保险就是成功的例子。

(三)建立纵横交错的、多层多维的、再保险与共同保险相互融合的风险分散体系

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成立省级和县级农业保险合作联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两级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可以对基层保险合作社在业务上予以监督,在技术上予以指导,或者直接参与保险合作社经营。同时,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必须将其集中的各保险合作社业务向国家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进行分保,确保保险补偿能力和中央财政的再保险补贴发挥作用。我们更期待有一天,全国各地建立起众多的农作物合作社,而每个县和省都建有两级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在全国构成一个庞大的农业保险体系,在这个体系内部,每级合作联社内各个独立的保险合作社可以相互分保,同级合作联社之内也可以相互分保,县级合作联社可以向省级合作联社分保;农业保险合作联社还可以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共保,再进一步向国家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分保。

这样,建立一个纵横交错的、多层多维的、再保险与共同保险相互融合的风险分散体系,不仅可保证农业保险财务的长期稳定性,还可以保证其在短期内也是稳定的,并且可以大大提高承保能力,弱化农业风险的不可保条件。

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篇4

【摘要】2007年中央首次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试点。本文分析了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及现阶段存在的欠缺专门的法律、保险市场供需双方矛盾、缺乏持续发展的配套机制等问题,提出了重视制度建设、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巨灾风险管理、完善保险制度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对策

1.选题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在我国的试验和发展,2004年到2009年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战略部署。作为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近两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日趋扩大、参保农户数量的日益增加,诸如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的存在,掣肘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4 年在上海、吉林、黑龙江、江苏等地开展试点以来,保费规模和保险覆盖面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我国在2007 年开始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共同承担保险金额。中央财政初次决定10 亿元对六个省区实行政策性农险保费补贴,初期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5 个品种,当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1.94 亿元,同比增长了6 倍多。2008 年,全国有9 000 万农户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获得了2397.4 亿元的风险保障。保险业所支付的农业保险赔款为70亿元,其中在种植业方面的保险赔款是46 亿元,保险共承保农作物及林木5.1 亿亩,有6 700 万户农户参保;在养殖业方面的保险赔款是24 亿元。上述数据均比2007 年翻了一番(以上数据来自保监会网站)。2.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可以创新政府救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为世贸组织所允许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

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以下四项特征:一是政府引导。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参加保险。种植业财政补贴占到保费总额的80%,农户只承担20%的比例。举例来说,种一亩水稻,保险金300元,保险费率是5%,保费总额就是15元,按上述比例计算,财政补贴为12元,农户交纳3元即可。如果这一亩水稻在成熟期遭受大灾绝收,农户即可获得300原保险赔款。非成熟期受灾,将按不同生长期确定不同的比例赔款。二是市场运作。发挥保险机构风险控制优势,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三是自主自愿。在做好宣传的前提下,农户自愿参保,不搞强制保险。四是协同推进。各级政府和财政、农业、保监、宣传、水利、气象、民政等部门协力推进,在承包、查勘、定损、理赔、防灾防损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国家对保险也的重视和信任,也是保险业服务“三农”和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减少灾害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通过保险机制发挥财政支持政策的杠杆效应,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党中央国务院惠农政策带来的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扩大保险的覆盖面,提高保险业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有着本质的区别:(1)从保险目的上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实施贯彻政府政策为首要目标,有着明确的公共利益取向;而商业性保险是以赢利为目的,属于保险公司的个体行为。(2)从保险形式上看,政策性农业保险既可采取强制性形式,也可采用自愿参保的方式;而商业性保险则表现为自愿和非强制性的特点。(3)从保险费的赔偿设计上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通常带有相对固定金额的特点;而商业性保险的保费设计具有对称的、非固定金额的特征。

3.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农业保险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就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公司”)在云南省全省范围内办理,1959年随国内保险业务的停办而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保险业再度兴起。人保公司以国有保险企业的体制,从支援农业的角度出发,于1982年开始进行了农险的尝试,至今已历经26年。在这26年中,经过起步试点、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由于坚持了积极稳妥的试办方针,业务从无到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已初具规模。2007年中央首次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对农业保险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2009年云南省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1倍。能繁母猪保险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共承保能繁母猪253.3万头,承担风险保障25.33亿元。2010年1月至4月,包括能繁母猪在内的农业保险赔款支出共计3252.57万元,对促进农民生活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3.1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云南农业保险从1983年开始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到2002年,该项业务共收取保费5.2383亿元,保险金额115.5亿元,赔款支出4.5684亿元,总体简单平均赔付率为87.21%,发展大致经历了(1)1983-1990年的恢复试办低速发展时期;(2)1991-1997年的较快增长时期;(3)1997-2002年的平稳发展时期。云南省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边疆省份,烤烟保险是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唯一持续发展到现在的农业保险险种,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3.2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

云南省为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力度,保障粮食作物及主要经济作物产业的健康发展,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制定了《2010年云南省政策性农业(种植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2010,云南省财政部在继续对云南能繁母猪、奶牛保险给予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的基础上,将青稞、玉米、水稻、油菜、牦牛、藏系羊、森林火灾等7个农业保险品种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地区之一,至此,云南省共有9个农业保险品种获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扶持政策,投保品种基本覆盖了全省主要农特产品种和主产区,投保品种种类已达中央农业保险试点总品种种类的60%。今年,云南各地计划投保441万头能繁母猪保险、14万头奶牛保险、8万亩青稞保险、200万亩玉米保险、300万亩水稻保险、100万亩油菜保险、4.7万头牦牛保险、22.7万头藏系羊保险和12777万亩森林火灾保险,预计全省将获得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资金20432万元。除中央补贴资金以外,云南各省、州(市)、县财政将配套资金18398万元,投保农户将获得585亿元的风险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了151倍,其中森林火灾保险保障比例为投保费用的1000倍。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了成倍的使用效益,对各地农户学习运用金融工具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需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上数据来自云南省财政厅网站)

3.3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随着云南省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日趋扩大、参保农户数量的日益增加,诸如缺乏专门的法律支持和明确的长效机制,缺乏对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双方的有效培育和管理,缺乏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相关的配套机制的支持和保障等问题的存在,使农业保险日益凸显其不利影响,并制约着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1)欠缺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专门法律支持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种农业制度,对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它能够保护并发展农业。农业保险是国家发展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基本来说它是准公共物品,具有公益性。云南省要想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就必须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完整的法律、法规,因此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对政策性保险业务予以扶持,中央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长效支持机制也尚未形成。

云南省自2008年以来,虽然给予了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地区的参保农户的保费支出一部分财政补贴(《云南临沧政策性甘蔗保险保险单》云南省财政承担45%,市县财政承担15%)。全面地在全省试点,必然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压力。由于中央缺乏明确的财政扶持手段和力度,又没有做出任何有关的政策期许和支持承诺,因此会造成地方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虽然云南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2010年云南省政策性农业(种植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但是如果发生大灾需要巨额赔付时,地方财政的力量十分有限,我国又没有建立巨灾补偿基金和农业保险法定再保险,这会严重打击地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也很难维持目前地方政府的有限的积极性。

(2)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供需双方的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 在逐渐扩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的进程中,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不能满足农户的有效需求,因此农业保险发展得并不是很顺利。云南省农业主要由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又没有强烈的保险意识,大部分农民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投保是一种负担。此外,农民的购买力普遍较低,购买欲望也不强烈,因此不能仅仅靠政府来补贴投保农户。农业生产由于自身的高风险性、空间的分散性、时间的季节性、定损的复杂性使农业保险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各国的经验表明,农作物的保险费率一般在2%—15% 之间,而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时期,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农民收入较低,在购买各项生活生产资料、供养子女上学等必要的开销之后,基本上没有可供自己支配的收入,所以即便在现阶段政府财政能够给予农民50% 的保费补贴的情况下,农民也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来支付政策性农业保险费。

(3)缺乏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机制 目前,在试点的农业保险公司面前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难题:缺失农业再保险。在我国,各地都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旱灾和水灾,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消极影响极大。巨灾发生时,农业保险公司难以承担巨额赔偿。这就导致:一方面,即使有政府补助,农户也经常认为保险费用高而“保不起”;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因为突发性的巨大农业灾害需要支付的保险赔偿金太高而“赔不起”。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机制来支持再保险和转移分摊巨灾风险,风险无法更大范围地分散,因此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和经营能力,这也严重制约了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进一步发展。

4.国内外发达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借鉴

从世界范围看,约有40多个国家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较为典型的有以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模式,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模式,以及前苏联模式。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要想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完善的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专设的管理机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另外,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险种与承保范围、保险责任、实施方式等经营层面上也有显著不同。这些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启示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益经验和一般规律,结合国情,加强制度创新,健全完善法律和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4.1发达国家政策性农业发展模式

日本是世界上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农业保险是基于其农业灾害补偿制度来实施的,该制度被定性为“国家实施的应对农业灾害的一种经济政策性保险”。与日本农业个体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实相适应,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的是民间非盈利团体——互助保险合作社经营、政府提供补贴和再保险支持的模式。

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采用相互制保险模式,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组织结构有三级:基层是由农民会员组成的共同抵御风险的合作社——农业共济组合;中间一级是都道府县成立的以共济组合为会员的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第三级是“日本全国农业共济协会(NAIA)”——以全47个都道府县的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为会员。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变现在:为农业保险提供立法、再保险、资金、管理和技术支持,建立相应的业务协作机构。虽然政府的参与面很广,但是定位非常明确,仅是为农业保险提供外部支持和管理监督,保险业务的经营完全由农业共济组合、农业攻击组合联合会这样的农民组织来承担。

在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了互助合作的组织模式,以农民合作社作为政府落实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载体,既节省了财政补贴的支出(不需要补贴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盈利)、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这种模式的另外两个好处是:有效地规避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减少甚至避免定损环节的纠纷,降低交易成本。4.2国内发达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2004年以后,我国多个省份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探索,主要形成了上海安信、黑龙江垦区阳光相互制、吉林安华、新疆建设兵团中华联合、浙江共保体等五大典型模式。这五种模式的相同点体现在:地方政府主导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兼顾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实现保险规模扩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分散风险以及实行“以险养险”等方面,这些制度设计有效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开展。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开办条件的限制,五种模式在区域特色、经办主体、保险对象、保障方式与程度、政府扶持力度、扩散效应等方面有所差异。这些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启示我们,制度设计是否合理、财政补贴是否有力是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

5.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5.1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在《2010年云南省政策性农业(种植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中规定在试点期间,开展农业保险的经办机构按照下列条件确定:

1、已得到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具备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资质;

2、具备专门的技术人才和相关业务管理经验,能够做好条款设计、风险评估、费率厘定、赔偿处理等相关工作;

3、机构网络设置健全,能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业务;

4、具备一定资金实力,能够承受相关经营风险。根据上述条件,我省选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开展我省政策性种植业保险试点工作的经营业务。并可委托具有保险兼业代理资质、符合有关条件的单位协调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

早在2008年中国人保云南省分公司在云南省临沧市和云县、凤庆县政府分别签订了《云南临沧政策性甘蔗保险保险单》。这两单保险共承保云县和凤庆县种植的28万亩甘蔗,签单保费714万元,每亩缴纳25.5元保费,其中云南省财政承担45%,市县财政承担15%,蔗糖龙头企业承担20%,蔗农承担20%,保险金额为每亩600元。在2010年云南省政策性农业(种植业)保险试点中,保山市腾冲县水稻、油菜保险和玉溪市红塔区春和镇政策性农业(油菜)保险试点工作中都均与中国人保公司合作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由此可见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政府财政财政把补贴、商业性保险公司代办模式。

5.2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重视制度建设,完善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相关的法律文件

由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及其特殊性,《农业法》和《保险法》等其他法律对其皆不适用,各国在发展农业保险时都是立法先行,通过立法支持农业保险,用法规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政策性特性、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支持作用、经营主体应该享受的政策支持、农业保险补偿体制框架等内容,从而使农业保险能够稳定、持续和透明地发展。所以,在我国还没有明确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之前,云南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2010年云南省政策性农业(种植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避免了政府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随意性,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行为,但仍然需要制定地方性法律文件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完善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相关的法律文件。

(2)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探索适合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实情的财政补贴办法

目前云南省应积极采取措施,想法设法加大对基层的财政补贴力度,以激发基层保险机构的积极性。云南省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地减少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税款,以增加经营主体的准备金积累,使其保险费率降低,进而使农民的保费支付能力得到提高。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适度地增加农业风险基金额度,为农业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在经济上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农业再保险给予支持。当遭受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时,还可实施省级财政紧急援助政策。通过逐步建立鼓励和扶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长效机制,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保险在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加强宣传力度,制定系统的农业保险宣传方案

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召开农业保险专题会议、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图册、利用典型案例、张贴、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业保险的政策、原理、条款、费率、操作办法等内容,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保险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只有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和懂得国家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意图,学习运用“保险”这一经济手段转移风险,才能促进他们积极自觉地参加保险,改善农村保险收费难的情况,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加农业保险,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和覆盖面。(4)加强巨灾风险管理

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建立巨灾准备金或其他风险分散方式,提高保险机构发展农业保险、旱灾保险和地震保险的积极性,为云南省保险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5.3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参照2011年4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的要求构建多层次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机制。

(1)积极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和试点区域。

拓宽试点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一方面不断增加试点地区,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试点地区农户的参保率。通过增加农业保险单位,并利用大数法则,实现在直接保险层面上、更广空间上的风险分散。

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不断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形成试点险种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的长效机制,力争每年新增1至2个政策性保险试点品种。积极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开展的能繁母猪保险等畜牧业和种植业保险试点,争取将森林保险和橡胶、甘蔗保险优先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项目。加快发展农房保险、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计划生育家庭保险和特色优势种养两业保险等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探索由农业龙头企业统一承保的政策性保险发展新模式。

(2)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组建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也可以由目前的中国再保险公司兼营保险再保险业务,使农业风险在再保险机制的基础上,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分散。(3)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或巨灾风险的融资机制

巨灾风险基金的筹集应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主要将国家财政拨款、从农险公司无大灾年份保费节余滚存中抽出的部分、农险公司的税收减免部分作为资金筹集渠道。与农业保险服务标的对应的资金还有从防灾减灾和救灾专项资金支出中抽取的部分和每年从国家的粮食风险基金中抽取的部分。

(4)实现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有机结合。

建立广覆盖、多层次、政策互补、风险共担的保险与信贷互动机制,通过开发农业信贷保证保险产品和开展与信贷需求相关的关联保险业务,充分发挥银行利率与保险费率的杠杆机制,实现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有机结合,探索分散农业风险和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的有效方式。(5)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①建立市场化资金筹措机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再加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难以满足政策性产业发展的巨额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稳定的资本补充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将难以为继。因此,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资金融通的功能.建立市场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如发行由政府担保的金融债券,从社会投资者手中筹措资金,或利用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与此同时,还可积极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这类贷款期限长、数额大、利率低,正好符合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的基本要求。另外.还应进一步探索新的国际融资方式,如项目融资等。

②建立多样化资金运用机制。公共性、政策性、低利性的放款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运用资金的最主要方式,在保障偿付的基础上,还应尽可能坚持农业保险基金运用的多样化,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保险资本运作.以促进农业保险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动态均衡.如允许农业保险基金投资优良证券品种等。

③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设立农业灾情研究机构,分析和研究农业灾害发生的规律.以便建立超农业风险预警系统。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完羹乓发展,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农业风险转移.开发与天气指数、期贷指数相关的农业保险新产品.采取像脸证券化运作方式,如巨灾债券、巨灾保险期贷、臣灾保险期权等风险证券化产品.从而实现农业风险的有效分散和转移。6.结论

(1)关于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两种组织模式共同发展

从我国农业保险试点的实践来看有两种比较成功的组织模式:一种是政府财政补贴、商业性保险公司代办;另一种是互助保险模式。将来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何种模式在学界和业界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话题,比较主流的声音认为应采取“政府财政补贴、商业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的模式,也有学者主张成立农民互助保险合作社,采用相互制 模式。孙炜琳等人认为,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允许这两种组织模式共存。待到合作社发育成熟后,把互助保险合作社作为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方式。在初级阶段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组织模式政府应当有不同的补贴标准和监管内容。

把互助保险合作社作为将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模式,除了互助保险能有效地规避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降低交易成本的好处之外,还因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最大特点是非盈利性,而这与商业性保险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是相反的,现实中许多商业性保险公司愿意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高额的补贴,而不是本着为农民服务的目的,否则就不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商业性保险公司纷纷退出农业保险市场而导致的农业保险全面萎缩;商业性保险公司追求利润无可厚非,因为它们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既然商业性保险公司具有追求盈利的内在要求,那么从长远来看就不适合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基本由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构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农民缺乏自我组织能力,缺乏合作意识和动力,互助合作的组织基础十分脆弱,而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又迫在眉睫,所以现阶段应扶持两种组织模式共同发展,以带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2)加快发展云南省商业性农业保险,以险养险

由于种养业得高风险,因此单纯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往往亏多赚少,这就意味着经营政策性农险业务的机构需要财政的巨额补贴才能维持运营。但是,若能够利用已有的业务网络同时办理风险较低的其他险种比如农民家财险、农机具险、农民人身险等,则可以实现“以盈不亏、以险养险”,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又能够保证相关机构正常运营。例如日本《农业灾害补偿》规定共济组合经营能够盈利的商业险(建筑物保险和农机具保险),并提供事业费补贴。而我国也可以通过立法规定农村地区的商业险种只能由保险合作社和代理政策性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专营,以此弥补亏损。

2011年4月7日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要着力发展云南省烤烟、三

七、花卉等优势农业产业保险,稳妥推广农村沼气保险。鼓励保险机构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改善农村民生等重要领域,积极发挥保险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调动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开发适合农村、农业和农民特点的保险产品,逐步建立起覆盖农业生产生活各主要环节和主要风险的保险保障体系,逐步建立除中央政策性保险以外的地方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农业保险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德宝,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金融研究,2009,(7);

2.陈向飞,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研究,吉林画报·新视界,2010,(9);3.许晓波、李覃勤,云南省农业保险模式探索,现代商业,2008(24); 4.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2009;

5.曾忠东,关于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探讨,农村经济,2004(5); 6.孙炜琳,王瑞波,薛桂霞,日本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借鉴,农业经济问题,2007(11);

7.2010年云南省政策性农业(种植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篇5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步伐,构建强有力的“三农”保护伞。然而,作为一种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

增收机制的农业保险,却成逐年萎缩状态,与农村、农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

现状:农业保险踪影难觅

在我国,农业保险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

农业保险几起几落:建国初期,国家即开设了农业保险,设计了多个险种,后因种种原因,于70年代停止了该项业务。1982年,本着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国家和农民分忧的指导思想,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决定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1996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后,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承接了原人保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

自1982年我国恢复农业保险以来,先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农业保险,之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产保险公司开始经营兵团系统内部的农业保险,到80年代后期,民政部门开办农村救灾保险。其他经营主体也或多或少地做过尝试,但由于经营亏损严重,都相继退出了农业保险领域。目前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就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产保险公司。

农险业务日渐萎缩:1993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8.29亿元,占当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3.58;199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15.4亿元,占财产保险保费的1.41,比1993年下降2.17个百分点;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5.26亿元,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仅为0.9,比1997年又下降了0.51个百分点。到2002年,全国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3000多亿元,农业保险总收入只有4.8亿元左右,仅占到全年保费收入的0.16,比上一年下降20,是2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另外,在保费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农业保险的险种数目也在不断减少,由最多时候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个。

原因:“三高”令人避而远之

高赔付:保险公司伤脑筋。目前国内开办农业保险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人保保险公司只提供的数据表明,农业保险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1993年高达116,这意味着收上来的保费全部赔给客户还不够。中国人保江西省分公司自1982年开办农业保险至2002年,仅有3年的赔付率低于70,有6年的赔付率在70—100之间,其余12年的赔付率平均在100以上。由于入不敷出,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各商业保险公司对开办农业保险避而远之,也就不难理解了。

高费率:农民负担有点重。农业风险的加剧,农民迫切希望农险“保护伞”能为其生产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保险保障。然而随着本来基础就不好的农业保险的萎缩,大多数农民面临的是高费率或无处投保的尴尬。农险费率居高不下,主要是风险发生的概率大、赔付率过高。通常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急于投保,比如近几年持续干旱的北方地区和容易发生洪涝的南方地区。而一些旱涝保收的地区看到保费这么贵,就不愿意参加保险。这样,保险“投保越多、费用越低、保障越足”的“大数法则”就难以正常发挥。农民想投保,但交不起钱;农民能接受的,保险公司又赔不起。高赔付导致了农险的高保费,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农业保险就这样走入了日渐萎缩的“怪圈”。

高风险:农民保险两尴尬。专家们分析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农户生活在“靠天吃饭”的阴影下,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式——“老天爷才是收成好坏的决定因素”,人是违背不得的。对保险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负担”,能免则免。“急时抱不了佛脚”却又怨天尤人。

此外,由于地方财力与经济环境的差异,各地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与支持存在较大区别,使得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困难重重。在一些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到位的地方,以农民自愿参保为主,发生灾害和疫情时,保险公司爱莫能助;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将农业保险视为乱收费,既挫伤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也极大地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出路: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发展农业保险,被认为对平抑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村防灾防损能力以及灾后恢复能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一方面农业灾害频繁、高赔付率使保险公司对农业险避而远之,另一方面高保费和农民的低收入使农民缺乏投保积极性的尴尬现状,中国的农业保险应该怎么办?

一要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尽快制定和颁布《农业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目的、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承保范围、保险费率、保险责任以及相关机构对农业保险的监管作出明确的规定,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并借助于税收杠杆的财政积累来补贴农业保险,将实现社会稳定作为首要目标。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以法律形式规范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受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能,从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上,保证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

二要建立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的模式。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增进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作用,但它本身经济效率低下,商业保险公司不愿经营或无力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应先试点,再逐步推广。作为政府,应该出资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像过去建立政策性银行一样,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同时,允许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险业务,但要接受其业务指导和资金帮助,经营行为必须符合农险经营的有关政策和法规。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及其在保证农业稳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乃至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应承担起保障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如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进行补贴,实行税收减免,以弥补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鼓励其积极经营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供给。另一方面,对农业保险投保人即农民给予保费补贴,增强其对农业保险的投保购买能力,以增加其农业保险需求。

三要建立农业巨灾专项风险基金。巨灾专项风险基金是用以应付特大灾害发生而积累的专项基金,用于发生巨灾时的大额保险赔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因洪涝灾害、病虫灾害、干旱等灾害遭受巨大损失,巨灾专项风险基金确实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和手段。建立解决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应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国家采取财政补贴和财政拨款方式建立专项基金;二是各级地方政府每年拿出部分支农资金和救灾款,专款专用,充实后备;三是由建立的政策性保险机构发行债券和以国家投资为主,企业、社会团体等参股方式筹集风险专项基金。

四要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农业保险经营难度大、赔付率高等特点,农业保险承担风险责任的能力和赔付能力有限。在此情况下必须通过再保险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在我国农业风险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农业再保险就显得更为重要。农业保险主管部门应充分调动国内外再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使国内中外再保险公司跟进研究利用再保险机制,制定农业再保险分保方案,分散农业保险经营风险,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稳健发展。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篇6

马妍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一班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有效的农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农业的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而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形势并借鉴国外的政策加以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农业补贴、WTO、补充完善

一、我国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概况

财政对农业给予有效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一般意义上,补贴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某种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居民提供的转移支付。农业补贴主要是对农业生产、流通、贸易等进行的转移支付,支持和保护是农业补贴的两层主要含义。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以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形式出现,之后逐渐扩展到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用电补贴、贷款贴息补贴等方面,这些补贴在一定时期 一定程度上均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制定实施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国家财力和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大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4年)是现行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发展时期。财政补贴支农逐步增加,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是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创新时期。除了已有的政策继续执行并加大力度外,提出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补贴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国债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变财政支农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改革农业税制。

二、我国财政对农业补贴的特点

(1)补贴范围的普遍性

财政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多环节、多类别的补贴,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由于补贴面较广、补贴很分散,各环节、各类别上所获得的补贴数额很少财政补贴的作用因此难以集中发挥效能,补贴的效果较差。(2)以价格补贴为主,贴息贷款为辅。

大多数补贴主要用于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这些补贴占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比重较大。1991~1996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用于粮棉油在流通五一节的补贴达到1866亿元,占整个财政补贴总额的50%。这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的消费补贴,农民只是从中间接获得补贴利益。(3)补贴方式的隐蔽性。

长期以来,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方式多采取“暗补”的方式,即财政补贴资金不直接以财政拨入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补贴。这种方式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带有一种补助性质。但这种“补助”并不为大多数生产者所知晓,对生产的直接刺激力度不大,且容易流失。

从以上我国农业补贴的演变情况看,我国农业补贴的现状用一名话来表述,那就是补贴范围广、补贴效率低,以“黄箱”补贴为主,“绿箱”补贴为辅。正是这种现状,使外国对我国的农业补贴问题存在误解。我国有不少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增长较快,有的外国人不理解其真实经济原因,捕风捉影地认为中国政府补贴在起作用,甚至经常以反倾销起诉手段来压制。我国蜂蜜、大蒜等农产品出口近年受到不公正对待就是这类事例。

三、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中的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农产品市场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趋势加快。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价格、品质、技术、市场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若向中国大量倾销,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稳定等都构成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缓解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促进农业发展,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对国内农业补贴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现行农业补贴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收入,取得一定的政策效果,但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规定以及目前我国农业补贴实施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财政补贴支农总量偏小,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与发达国家比,目前我国财政补贴支农水平不高,补贴总量根本达不到WTO《农业协定》中“黄箱补贴”允许的8.5%的水平,并且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补贴数量虽不断增加,但间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补贴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按照WTO《农业协定》我国可利用的支农补贴分为以下几方面:黄箱补贴,即对农产品价格提供直接支持的,必须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根据WTO黄箱政策规定,我国今后每年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不能超过480亿元人民币,而现有补贴大约平均每年仅276亿元人民币,离480亿元尚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绿箱补贴”,即对农产品价格不直接提供支持的,不必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我国绿箱补贴量较多但结构不尽合理。如我国每年平均支出1514.2亿元人民币,主要对农业提供的“一般服务”补贴,达785.6亿人民币(95亿美元),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其次是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约383.8亿元(46.4亿美元),占25%;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所占比重较小,而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结构调整补贴等,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科目。

(2)管理体制运行不畅,补贴成本高。关于农业补贴的政策,主要涉及财政、农业、外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部门,因政出多门,协调困难,交易成本高,时滞长,加之部门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的影响,使得农业补贴中的“跑、冒、滴、漏”现象难以避免,从而降低了农业补贴的效率。

(3)补贴方式不科学。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多采用“暗补” 方式,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每年仅用于粮油等在流通环节上补贴几乎就占有整个财政补贴总额的50%,而这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的消费补贴,农民从中间间接地获得补贴利益。这种间接补贴方式,一方面容易造成补贴资金的流失;另一方面不易让大多数农业生产者所认识,直接刺激生产的力度不大,降低了补贴的政策功效。

(4)补贴结构不合理。分析整个农业补贴额的构成,可以看到,我国大量财政补贴用于弥合购销差价、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贴息贷款等方面,对于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补贴很少,而这方面却正是改造传统农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现行不合理的补贴结构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严重问题,同时容易引起贸易扭曲,不符合农业规则,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国际化。

(5)补贴机制不健全。从补贴政策发生的机制来看,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表现为缺乏事先规划与安排和补贴对象与补贴数额的随意性。国外实行农业补贴和保护政策,通常有相应立法规定和预算,具有可预期性和自觉性。我国情况则不同,农业补贴通常是在农业生产出了问题后被动采取的“应急措施”。(6)忽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缺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保险业务全面萎缩,农业缺乏防灾补损的支持。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近几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对农业危害程度不断加深,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造成国家财政压力较大,国家一方面不得不动用大量财政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另一方面,农业税收的减少和减免也造成了财政收入的急剧减少。

(7)有效监管不足。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缺乏有效的监管,在宏观上表现为国家缺乏对补贴资金到位状况的监督保障,国家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往往有30%不能及时到位或根本就不能到位,被短期或长期移作它用,补贴资金流失严重;在微观上表现为财政缺乏对农业补贴立项预算、审核和效益跟踪管理。监管不力,补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极大地影响了补贴政策整体功能的发挥。

(四)当前我国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改进措施

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保护我国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外国农产品对我国的冲击,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的补贴。然而受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农业补贴的空间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粮食生产和农民利益,怎样进行补贴,成了我国最追切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国在农业补贴政策方面作出如下改进措施。

(1)建立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补贴制度。

要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成为一项长期和稳定的制度。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长期存在着补贴政策目标短期性、补贴方式模糊性、补贴对象和补贴数额的随意性,使补贴效果难以集中体现和发挥出来。为此,有必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农业补贴法规,使之成为支持、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项制度,以加强农业补贴管理,提高农业补贴的运行效率,使农业补贴支持政策的基本目标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为中心,同时兼顾农民收入。

(2)调整补贴结构,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a)调整和用好“黄箱”补贴。按照WTO规定,政府对农业的“黄箱”补贴,发达国家限于农业总产值的5%以内,发展中国家限于10%内;我国入世谈判的结果是允许8.5%以内的“黄箱”补贴。尽管WTO规则对我国农业补贴作出了明确的约束,但我国迄今为止的“黄箱”补贴为每年2200多亿元,离8.5%的限度至少还有1004亿元(即121亿美元)的支持空间,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空间,建立以农产品价格支持尤其是以粮食价格支持为核心的政策体系。这一体系的重点是:(1)必暗补为明补。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应由过去的间接补贴、对中间环节的补贴等“暗补”形式,转向直接补贴农产品保护价及与之相关联的仓储建设、保管费用等方面,转向国家需要扶持与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项目的补贴,以农产品的保护价格为手段,实施财政补贴对农业的“明补”,最终确立以产出补贴为主体的农业补贴支持方式。这不仅可以减少补贴资金的流失,而且能使补贴更直接、更具体,更能达到补贴政策的目标要求。(2)改补“硬件”为补“硬软件”并重。长期以来,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主要以补贴物资,如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硬件”为主,缺乏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软件”的补贴,补贴效果不够理想,难以形成较大的生产能力。大量事实表明,农业科技内存量和内含值是极大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使农产品产量增加10%~30%,质量也相应提高,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必须在增加对农业生产者提供新品种、化肥、农药、农用油、农业机械等“硬件”补贴的同时,增加对农业“软件”的补贴,有利于保证农业的优质、高效;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解决农户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b)充分用足WTO的“绿箱”补贴。充分用足WTO的“绿箱”补贴。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对农业直接的价格支持和投入补贴受到WTO规则的限制,它的运用空间相对缩小。但“绿箱”补贴则不受限制,如涉及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环境保护、收入保险、自然灾害救助、农业服务等方面的补贴,是世贸组织所允许的。由于财力限制,目前我国对“绿箱”补贴政策并不充分,每年补贴额为182亿元左右。为了使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更加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应当增加财政支持力度,用足“绿箱”补贴空间。(1)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补贴。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步伐,要提高农业科技投入 的比重,除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推广中的资金困难,建议设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基金,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予以必要的支持。(2)注重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一靠国家,二靠农民自己,实行责任分摊,农民受益的办法,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也是许多国家所采取的办法。参照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比较科学合理的办法是: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农民自筹资金解决。中型以上的农业基础设施由地方政府立项审核,财政根据建设规模大小按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集体、受益农户承担。通过增加农业基础投入补贴,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的发展后劲。(3)增加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投入补贴。农村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政府应建立全国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用现代化手段对农业资源进行管理和配置,向农民提供结构调整和保护生态环境 的补贴。(4)增加农业的服务支出,比如增设农产品检验专项基金,建立农产品质量的无偿检验制度和畜禽病疫无偿防检制度;增设市场服务专项基金,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扩大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投资规模等。

(3)重视农业保险的补贴,降低农业风险。注重对农业保险业务亏损的补贴,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的全面开展,加强农业保险防灾补损职能,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首先,需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由政府直接开办或政府委托的保险机构开办,经营亏损由政府补贴,这项补贴肯定比财政直接用于救灾补贴少的多,其不仅能有效的分散风险,分摊风险损失,而且能极大的减少财政的救灾支出压力。其次,鼓励地方或农户成立互助保险合作组织,建立农业保险专项风险基金,通过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办法,扶持其发展。

(4)严格补贴管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首先,国家要设立一定的部门对农业补贴资金的到位状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检查;其次,财政要对各项补贴进行效益跟踪与评估管理,确保政策的高效。另外,为使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制定各项健全的法规和条令来保障农业扶持补贴政策的实施,这些法律下的农业补贴政策,将对促进国家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总之,农业补贴问题是影响农民收入、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的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考验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道难题。入世后,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避免我国农业遭受国外农产品的猛烈冲击,政府必须根据WTO规则的要求,对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一)》,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2.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3.王珍:《wTO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4月第l版

4.郭玮:《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及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56期

5.郭建军:《美国、欧盟、日本农业政策的调整与wT0谈判》,《中国农村研究》,2001年第5期

6.马晓河、蓝海涛:《加入耳盯0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管理世界》,2002第5期

浅析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 篇7

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概述

2004年, 我国在上海、黑龙江等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遵循的原则是“先起步、后完善, 先试点、后推广”。2006年, 保监会着手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国家政策支持、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模式。截止目前, 农险试点已经扩大到全国16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形成了以“国家政策支持、商业化运作”为主, 多种模式并存的格局。值得一提的是, 2008年中央进一步提高了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率, 对试点地区种植业补贴险种的保费补贴为35%, 并要求省级财政补贴25%的保费, 而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仍然难以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可见除了保费补贴率之外,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存在一些其它的问题。

二、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实行“低保额、低保费”的初始成本保险, 保障水平较低, 不能有效吸引农民投保。目前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以省级财政补贴为主, 农业保险规模较小, 普遍局限在市、县 (区) 范围内, 实行“低保额、低保费”的初始成本保险, 保障水平较低。我国试点地区农业保险工作实践表明, 较低的保障水平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如种植业保险金额的确定依据的是保险标的生产期内所发生的物化成本 (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成本) , 据此确定的几种农作物的保险金额与现实的经济价值差异较大 (见表1) , 即使大幅提高了保费补贴率, 也很难抵补投保农户的经济损失, 难以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 对农户吸引力不大。

2.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并不以农业保险为主。我国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以政府救济和灾害扶持为主, 占了整个补偿金额的90%以上, 而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形式, 在开展较好的1992年也仅占总赔偿额的25%左右, 从1992年开始, 农业保险在农村自然灾害补偿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到2003年末, 农业保险赔款仅仅占总补偿额的5%。由此可见, 政府目前将农业保险与政府救济的关系定位于补充而不是替代上。

3.缺乏完善风险分散机制, 尤其是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农业风险需要大范围、多层次地分散风险, 否则大灾面前, 保险公司难以赔付, 区域小且财力弱的地方政府也难以兜底。国内只有中国再保险集团 (以下简称中再集团) 开展农业再保险业务, 再保险客体少, 规模小, 不能在较大范围内分散风险。此外我国还没有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只有北京市以市为单位建立了农业巨灾风险准备基金[2]。

4.农业保险体系设计缺乏必要的统一。虽然制度允许自发演进, 但是人为的统一设计也是必要的[3]。目前试点地方缺乏统一的农业保险领导机构, 地方保费补贴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 政策的执行也缺乏衔接。而且我国还没权威的农业损失仲裁机构, 农作物出险后损失难以确定, 赔偿金额很难在保险机构和农户间达成一致。如吉林省2007年遭受特大旱灾, 农户报损19亿元, 保险公司认定损失额为15亿元, 相差近30%。另外, 由于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 有关农业保险的数据严重缺乏积累, 灾害损失数据分散在农业、气象、地质、民政等部门。损失的补偿数据更是形式多样, 有直接的货币补偿、实物补偿, 也有免税、费等间接补偿的, 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 很难统计[4]。

除此之外,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还面临着一些其它的问题, 如缺乏强制性的制度安排等等, 本文不一一详述。总的来说当前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发展思路的偏差, 如实行“低保额、低保费”的初始成本保险;二是体制的缺失, 如缺乏风险分散机制。这两大类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使当前“国家政策支持、商业化运作”的模式难以充分发挥保障作用。笔者认为当前的模式并非必然失败, 而政府支持下的互助保险等模式也并非为我国量身设计, 在发展思路存在偏差和体制缺失的情况下, 不宜过早对现有模式进行否定。

三、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的建议

(一) 转变“低保障, 广覆盖”的农业保险思路, 着力于提高保障水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险种有160多个, 涉及农民生产、生活, 而保障水平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保障水平得不到提高, 只是同一水平上的规模扩张, 农业保险对农户的吸引力就有限。笔者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继续加强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的基础上, 将提高保险金额等保障水平指标放在首位, 不急于增加险种和扩大试点范围。

(二) 转化一定数量的农业救济款、惠农补贴款作为农业保险补贴款以扩充资金来源。我国除了对农业灾害进行救济外, 还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粮种补贴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如果转化一部分来补贴农业保险保费, 则可以使投入的资金通过保险机制得到数倍放大。笔者建议充分利用农业保险处于试点阶段的优势, 在条件具有可比性的试点省份进行对比试验, 部分试点转化一定数量的农业救济款、惠农补贴款, 扩充农业保险资金来源, 部分试点则沿用原有补贴方式。

(三) 重新构筑我国的再保险体系。针对我国目前再保险分保的层级较少, 原保险人自留风险过高等问题, 笔者建议我国采用政府支持下的全国农业互助保险公司进行风险互保, 中再集团和商业再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的模式。首先由全国各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或保险机构成立全国农业互助保险公司, 实现农业风险在农业保险公司和机构之间风险共担, 在全国范围内分散风险。全国农业互助保险公司自留一部分风险, 向中国再保险公司和其它商业再保险机构再保险。政府对全国农业互助保险公司进行支持, 对超赔部分进行兜底, 管理保险基金, 制定保险政策。最终包括巨灾风险在内的农业风险由原农业保险公司、全国农业互助保险公司、中再等再保险公司, 政府四方来分担。在这种在保险体系下, 由于风险在较大范围内分散, 存在将巨灾风险作为一般风险保险的可能性。

(四) 对农业保险试点进行必要的统一。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统一的农业保险领导协调机构, 或由现有农业机构承担农业保险职能, 领导协调中央到地方农业保险工作, 包括对农业风险数据的搜集研究。改变在省、市、县设立农业保险领导小组等临时机构, 主管农业领导人牵头, 各部门派成员参加的做法。在农业、民政等政府部门的共同参与下, 建立权威的农业仲裁机构负责仲裁农业保险标的风险损失纠纷。

(五) 逐步在试点中将各种支农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与农业保险结合起来, 实行间接强制投保。取消农业税费是我国农业历史上的重大成果, 而且不交任何农业税费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因此在我国不宜实行直接的强制投保。宜将各种支农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与农业保险结合起来, 实行间接强制投保。将农户或涉农企业参加保险作为优先获得信贷资金的条件, 银行对投保农户或涉农企业的贷款需求优先立项、优先评估、优先放款。不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不能全额享受国家的直接补贴、粮种补贴等优惠政策。

摘要:当前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受到两大类问题的制约:一类是发展思路的偏差, 如保障水平较低、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并不以农业保险为主等;另一类是体制的缺失, 如缺乏完善的风险分散机制和强制性的制度安排等。这两大类问题使现有的农业保险模式难以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因此在现有“国家政策支持、商业化运作”的模式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 不宜过早对其进行否定, 而应该着力于提高保障水平, 完善农业保险体制。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问题,思路,体制,建议

参考文献

[1]朱俊生.中国农业保险的公私合作[R].中国农业保险应用国际研讨会, 2008-7-24.

[2]中国保监会北京保监局.北京保险业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42.

[3]庹国柱, 朱俊生.我国发达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的比较制度分析[J].保险研究, 2007, (7) .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 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06-2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农业保险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大部分农民为了降低在农业生产及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比如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和意外事故等,都会购买农业保险。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发展的方向与对策,旨在帮助农业保险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

1 农业保险的内涵分析

2012年11月12日,国务院公布《农业保险条例》,并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农业保险条例》的出台具有重大意义,它填补了《农业法》和《保险法》未涉及的农业保险领域的法律空白,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在《农业保险条例》第一章第二条中,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农业保险,是指保险机构根据农业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本条例所称保险机构,是指保险公司以及依法设立的农业互助保险等保险组织”。

从条例中可以看出,其中所规定的“农业保险”与之前的概念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而言,农业保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保险,是指涵盖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保险。狭义的农业保险,则指的是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的保险,即种养两业保险。《农业保险条例》中对农业保险的界定是在狭义农业保险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以往的相比更加具体,并且缩小了经营范围。

2 农业保险的特点分析

农业保险不同于农村保险,由于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与其他财产相比,农业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2.1 地域性

各种有生命的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要具备严格的自然条件,然而由于各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再加上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的不同,形成了动植物地域性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农业保险只能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承保条件,而不应该强求全国统一。

2.2 季节性

由于动植物生长受自然因素制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就要求农业保险在整个业务操作过程中,必须对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生态环境有正确的认识,掌握农业保险各种保险标的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的特点。

2.3 连续性

动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是紧密相连不能中断的,并且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因而,农业保险具有连续性。因此,农业保险的经营者要考虑动植物生长的连续性,要有全面和长期的观点,使农业保险业务稳步发展。

2.4 政策性

由于农业保险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被保险人交费能力普遍有限。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都把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业务。

3 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

3.1 基础薄弱

农业保险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并且由于其经营风险高、管理难度大、政策支持不充分, 所以导致农业保险近些年业务亏损严重。并且许多保险机构所经营的农业保险项目,仅仅是种养两业,保险品种、经营农业保险的经验以及从事农业保险的人才都比较匮乏。

3.2 社会各界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随着国家对“三农”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在农业保险上多次下发文件予以支持。《农业保险条例》第一章第六条中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保险意识,组织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积极参加农业保险。”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国家鼓励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并且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进行保费补贴。比如,在《农业保险条例》第一章第七条中规定“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保的农业保险标的属于财政给予保险费补贴范围的,由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给予保险费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商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3.3 农业保险机构逐渐增多

随着国家对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农业保险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农业保险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业务不断扩展。目前,我国涉及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多达十几家,在这些保险机构中,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也存在外商独资保险公司。农业保险机构种类多样,数量日益渐增,所涉及的农业保险业务管理也越来越成熟。国家对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规则也做了明确规定,在第三章第十八条中,规定“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应当与其他保险业务分开管理,单独核算损益。”

3.4 农业保险有法可依

农业保险市场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得到恢复,到90年代之间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农业保险的赔付率过高,所以国家减弱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造成了农业保险市场长达十几年的低迷期,很多保险机构纷纷推出农业保险市场。随着国家对“三农”以及农业保险的不断重视,农业保险的重要性逐渐被大家认可,一些农业保险立法也逐渐出台。2006年,在国务院法制办、保监会、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多家部委建议下,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2013年3月1日正式施行由国务院颁布的《农业保险条例》,其出台具有重大意义,对农业保险的各项内容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所以,我国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农业保险市场进入到了有法可依的阶段。

3.5 强化了风险保障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大、赔付率高等特点,针对这一情况,农业保险工作者及时总结了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明确了农业保险的基本性质。尤其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更加突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地方和个人的经济损失。在《农业保险条例》第一章第八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3.6 农业保险队伍需要不断壮大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在日益扩大,与之相对的是农业保险专业技术性人才的缺乏。对于从事农业保险的人员而言,不仅要具有保险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农业知识,所以相对而言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导致了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缺乏。

4 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分析

尽管目前国家对“三农”问题以及农业保险相当重视,但农业保险市场还是存在一定的困境,需要农业保险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4.1 关注“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

国家及全社会要密切关注“三农”问题,对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农民收入给予更多的关注,尤其是要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此外,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确保农业保险条例的落实以及国家惠及三农相关政策的落实,使农民收入有效增加,这是确保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农业保险条例》中,第二章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在农业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合同当事人不得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发生变化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农业保险合同。”这一条也充分表现了国家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4.2 提高农民参保意识,完善农业保险相关立法

国家及政府有义务推动农业保险的完善,因为农业保险是一项政策性保险。在《农村保险条例》第一章第六条中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保险意识,组织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可见国家还是采取了一定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条例》的出台,完善了农业保险的法规,但是仅仅有法规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配套政策予以扶持,政府应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确保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4.3 壮大农业保险从业人员的队伍,提高其综合素质

由于目前农业保险队伍不够充实,所以给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今后,国家应引导大学生回乡或下乡创业、就业等,并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有了这些素质高的大学生人才,就可以从中选择一些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并具一定农业生产经验的人进行必要的社会培训。培训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实践培训,使他们深入农村一线锻炼,这样不仅可以拥有一定的保险知识,还具有一定的农业常识,便于今后开展农业保险工作。

4.4 农业保险机构创新经营模式

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农险的经营模式已经落伍,这就要求农业保险机构要适时调整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农业保险条例》第一章第三条中规定“国家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由此可见,国家鼓励农业保险机构创新经营模式。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保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相信虽然改革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但只要有国家惠及三农的各项政策,农业保险的发展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高侯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86.

[2] 周扬程.浅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南国,2009(2):201-202+204.

[3] 陈红玲.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3-5.

上一篇:实验幼儿园迎省督导工作汇报下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