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困境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学校困境(精选9篇)

农村学校困境 篇1

推荐理由: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公办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人数近年来越来越少。从村民那里了解到,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在家也接受相对好的教育,他们愿意“花钱买放心”,将孩子送进附近的民办学校或离家较远的区直学校。希望我们看到这篇文章后,能够受到启发,让我们的农村公办学校的教育越办越好。

初春的天气还很凉,距离河南省禹州市城区约10公里的陈庄村,60多岁的张老汉一大早就送孙女去村头的私立学校了。

幼儿园一学期交费就高达1800元,尽管嫌贵,张老汉还是准备让孙女在此读完小学。这所开办仅5年的“文博”私立学校涵盖幼儿园和小学五年教育的全过程,目前已吸纳学生近600人,而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存在的陈庄公办小学只剩100多名学生。

打工家长“花钱买放心”

本刊记者在河南省禹州市、睢县等地走访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跟随祖辈生活十分普遍,出于安全监管、教育质量等多方面考虑,在外打工的父母更愿意把孩子放在寄宿制学校,这就导致条件有限的公办小学生源流失,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受到追捧。

陈庄村民透露,多年来陈庄小学一直是附近五六个村的上学首选,但近几年学生锐减。同样不具备寄宿条件的邻村陈楼小学校长侯红雨透露,村里进城或上私校的孩子超过三分之一。张老汉说:“岁数大了操不上心,私立学校管饭、管接送,她爹妈打工也放心。”陈楼一村民两个孩子都在“文博”,一学期交费三千多元,他说:“挣钱不都是为了小孩吗?花钱买个放心吧。”

豫东的睢县也面临类似问题。寒风中等在校门口接孩子的,清一色是骑着电动车或三轮车的六十多岁老人。睢县涧岗乡闫庙村村民透露,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往附近的“锦襄寄宿学校”。有村民说:“一学期学费得一千多元,但人家封闭管理,安全放心不比啥都好啊。”

“私立学校贵,而公办学校不收一分钱,为啥没人去上啊?”对于这种怪现象,禹州市教体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张国建直言:“差距主要在服务。家长最需要的是学校提供吃住,好放心出去打工。”寄宿条件的吸引力明显,禹州市禇河乡宋连小学地处偏僻,2010年改为寄宿学校之前只有110名学生,现在已增至350名。

睢县教育局副局长李东风说,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要求学校教职工既当教师又做父母,而公办学校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备上都难以满足。

“代教”、“走教”比比皆是

“五年级教师杜连忠,带语文、科学、品德、美术、音乐、安全、信息技术共计7门课”,贴在睢县城郊乡辛屯小学校长郝盈华办公室的《教师任课分配表》这样显示。该校有5个年级151名学生,全校体育课都由一名语文教师兼任,美术课校长承担。郝盈华告诉记者,农村教师普遍一人兼多科,“师资力量有限,想要专职老师,特别是英语课、小三门(体育、音乐、美术)更紧缺。” 河南省教育厅师范处负责人说,农村师资按现行编制标准,教师数量是够了,但按照课程发展要求,还远远不够,尤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供求矛盾突出,课程难以开足、开全,“代教”、“走教”等教学形式比比皆是。“代教”即像杜连忠一样,一名教师身兼数门课程,业内戏称“万金油”;而“走教”,顾名思义,一个学科的教师不止负责一个学校,还要去别处流动授课。

在禹州农村,有些学校因缺师资,一些规定课程沦为虚设。1月18日禹州市陈楼村小学五年级体育课上,本刊记者看到,一位13岁的学生坐在校园角落发呆,他说没有老师,体育课都是自己瞎玩儿。而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只发了课本,从来没上过课。

不止小学,中学师资不足现象也很突出。睢县城郊乡刘庄中学有六到九年级共437名学生,音乐、美术都没有专职教师。校长高春玲自我解嘲:“只能现学现卖,教师培训后兼课。”睢县一名乡镇中学教师透露,由于没有计算机教师,自己所在学校连续几年不给学生发计算机课本,囤到期末当废纸卖。

农村公办学校遇冷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师资力量不尽如人意。本刊记者在禹州、睢县多个农村地区走访时,听到村民对当地教师怨言颇多,甚至尖锐批评他们“学问不行”、“光拿钱熬日子”。事实上,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中师资不足、教师年龄偏大、新生力量难补充问题十分突出。

据李东风介绍,很多农村学校80%的教师跨科任教,多的一人教4门以上,所学非所教、先教后学、不学也教现象普遍,既难保证教学质量,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河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负责人说,一些农村学校对于教师培训工作热情不高,不是他们不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而是师资紧张,一旦抽调教师出去,就没有人手承担他的课程,可能面临停课的危险。

睢县教育局一项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源一直处于减少状态,70%农村小学是单轨制,很多班额不足30人,全校百余人。按照河南农村小学师生比1:25的现行编制标准计算,很多小学应配教职工不足6人,根本无法进行教学活动,新增的英语课程、地方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更无师资力量保证开设。

此外,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现象凸显。河南省教育厅近期一份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农村小学50岁以上教师的比例,多县在30%以上,有的县市达50%,其中很多是转正的老民办教师。

禹州市大量小学和教学点靠转正的老民办教师支撑。张国建担忧的是,老教师退休后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如何存活?

李东风也有同样的忧虑。特岗教师制度实行以来,农村中学师资缺乏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小学仍无明显改善。李东风说:“很多人不愿到偏远农村小学去,宁愿回头考公务员。”招人难,留人更难。农村学校如何办,娃娃们去哪上学?这是不少基层教育部门面临的共同难题。

提高待遇破解农村办学困境

新旧问题交织,农村中小学已难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面临办学难困境。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类似问题,近年来,河南通过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国培计划、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等途径探索破解之道。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紧缺、课程开不全的问题,自2009年以来,河南按照地方计划与国家计划1:1比例配套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截至目前,中央财政、河南省财政分别累计投入专项经费12.5亿元和10.8亿元,全省共招聘4.08万名高校毕业生为特岗教师,覆盖107个县4000多所农村学校。

河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负责人介绍,农村学校教师问题很受重视,作为非财政强省,河南为补充优秀师资下了大力气。他认为,特岗教师队伍改善了农村教师整体配置情况,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科结构都得到了一定优化,总量不足问题也暂时缓解。不过,农村教师缺口仍然较大,加上现行编制限制,特岗教师到期如无岗位空缺,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另一方面,特岗教师设定的是面向农村,但考虑到特岗教师中女性较多,考虑到她们的食宿、婚嫁等生活问题,一般尽量安排在镇上的学校,这就意味着村小、教学点的师资状况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河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分析,农村缺师资主要是结构性矛盾。首先,农村小学师生比1:25的规定算的是总账,但平原地区和山区有差异,成建制的小学和教学点也不同,导致“教师超编、课程开不全”的现象出现。其次,基础教育课改后,中小学课程已体系化、规范化,对现有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三是办学条件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如对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学校实行寄宿制,需要校舍、生活教师、校医、后勤等一系列配套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财政负担是一方面,人员编制如何保障?

河南教育学院教授徐玉斌认为,解决农村师资短缺的问题,应把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编制统一。他说,农村教师编制低于城市,是特定历史原因造成的,应结合实际,适度增加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编制。

农村学校留人难是普遍现象,徐玉斌说,一方面要改善条件、提高待遇,比如建立对艰苦岗位教师的补助机制,同时给予今后的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去。另一方面还要有目的地培养一支有理想的从教队伍,为农村中小学定向培养骨干。目前是高中阶段成绩好的不愿意读师范,师范学校里成绩好的不愿意教书,若干年后教师队伍的素质很难想象。

对于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徐玉斌认为,这是万不得已时一种缓解压力的选择。他认为,寄宿制学校建设,确实能够缓解父母出去打工、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的紧迫矛盾,但学校食品安全、住宿条件、政府责任等随之而来的课题还未能很好地解决。

农村学校困境 篇2

一、当前主要的困境

1.生源少,学生对专业情况陌生。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都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但由于受升学观念的影响,家长的选择顺序是:先普高后职中,先城市后农村。从而使留在本地读中职都是学生或是家长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的选择。农村中职校为了能保证达到规定的招生名额和入学率,往往每年在中考前就拉开了抢夺生源大战的序幕,预约录取,降低录取分数线,从而使入学门槛降低甚至是没有门槛,变成了“有生必进,逢生必录”,使生源质量不能保证,很多学生知识基础薄弱,道德素质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整体学习氛围不浓,打架、斗殴等违纪现象较多,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对本校100名高一新生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在专业选择上,32%由家长选择,20%由老师选择,18%由自己选择,9%受周边选择的影响,21%是因为区域优势(与上海无锡等地联合办学)。在对专业的了解上,完全了解的为2%,有所了解的为13%,其余的85%根本不了解或是未想过要去了解。可以看出,学生入学很多都是由家长一手包办,而自己学什么,怎么学,学了以后做什么都不知道。

2.家长认识和管理不到位。

家长的教育缺失是学生形成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现在进入社会不合适,在学校里玩几年再出去,孩子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学就帮着编理由请假,任由孩子玩闹;有的是认为孩子在学校就是让老师教育管理的,对孩子不管不问疏于教育;有的家长则只顾眼前利益,有合适的工作就让孩子辍学去上班,从而使每年的寒暑假都变成流生形成高峰期。这些思想都由家长传递给了自己的子女,从而使学生也没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3.周边依托薄弱,教育投入少。

由于地处农村,周边的工业资源有限,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流动性较大,无法提供企业内培训等服务。学生往往作为廉价劳动力在工厂一线实习或工作,多为机械性重复工作,职位上升空间不大,发展空间较小,使学生缺乏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并且很多时候学生感觉,上了学跟没有上学的一样,做同样的工作,拿相同的工资,都是从事最基础的一线操作工作,从而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失偏颇。同时,职业教育又是一个需要大投入的行业。资金不足,使很多农村职中的教学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差,进入企业后还需要重新学习操作技能。用人单位感叹没有好的职校生,而学生则感觉在校期间什么都没有学到。

二、改变现状的对策

1.专业设置灵活,依托区域优势。

根据企业乡镇的特色,加强特色人才的培养。现在很多乡镇都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如三厂常乐镇的现代农业园,三星叠石桥的绣品加工,海门的建筑业等等,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都已颇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在群众中拥有广泛基础和较大影响力。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设置相应专业或课程,从而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基础专业知识后,在进军相应领域时就掌握了先机,使入行和成功的几率变大。周边有环境,实习有场地,入行有人带,成功有范例,相信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乐于选择中职校的。

2.加强就业导向,力求做专做精。

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就业期望高,实际收入低,就业持续性差的现状。针对这一情况,在平时的教育和就业指导中,就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电工高级技师为例,中职毕业取得中级电工证,考高级工需要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考技师再需5年,技师到高级技师再要3年。这12年是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在学校学到的内容有限,还需要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才能有所成长,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确定成长规划,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稳步前进,而不会盲目跟风跳槽,随机更换职业,错失成为专业人才的良好时机。同时,紧跟政府发展规划,关注政策的动向,根据市场和企业有针对性地预先进行专业设置,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内容,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才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

3.加大宣传,灵活服务。

时代不断在进步,思想不断在变化,我们对于知识的认知也在不断被突破。因此要改变现有办学困境,提高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认知度,就必须要利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加大宣传,树立“行行出状元”的正确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展特色专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析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困境 篇3

关键词:薄弱农村;学校发展;师资;从教环境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一直在农村薄弱学校工作。如今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教育均衡化发展,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条件得到大大改善。但是随着城镇化发展,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农村学校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现状分析及问题:由于生源急剧减少,造成了很多薄弱学校。所谓的薄弱,就是师资、经费、办学环境的薄弱,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一、师资薄弱,素质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小学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生源少,造成教师编制少,好老师不愿意来,来了留不住,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从而造成了几方面的问题:

1.薄弱农村小学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不能配备专职教师,有的学校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而“专职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要求术科(图、音、体、英、计)的教师更多,具有专业性的教师少,新课程改革怎样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得到提高?这种状况使各农村小学在功课的安排上也感到非常为难,以英语课为例,大多是学校稍具英语或不具备英语教学能力的老师兼任,其他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然开课,也配备了很多的教学仪器设备,但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也只是应试教育的外衣。

2.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难以实施素质教育。留守在薄弱学校的老师,大多年龄偏大,虽然有很多传统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近年来,虽然参加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全员培训等多种培训,但对现代教育理念、新教法接受得很缓慢,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培训的效果自然就低。在课堂上,依然穿新鞋走老路,很多先进的设备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课堂效率不高,更谈不上卓越课堂,致使更多的时间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更多的时间是疲于应付各种检查。

3.教师职业倦怠,敬业精神缺乏,难以提高素质教育。目前在农村小学,不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教师是部分老师谋生的职业,谈不上高尚的事业心。社会整体环境缺乏对老师职业的尊重,老师微薄的薪资吸引不来优秀人员。对教师工作不能实施有效科学的评价(因为老师工作的多面性,量化标准难统一),致使为了鼓励教职工积极性而设置奖励性绩效工资,以及实行校长负责制、聘任制,也为了维持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等方面,经常顾此失彼,失去了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二、老师面临的从教环境差

身处偏远农村的老师,常常羡慕身居繁华的同行。同一个职业,同样的报酬(目前已经有所改观,对农村教师在补贴上有所侧重),却干着不一样的工作,面临的从教环境差。

薄弱学校一般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没有网络,也没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三、薄弱学校经费短缺,学校发展举步维艰

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存在的不均衡现状,网上也盛传实施最低经费保障。但薄弱农村小学由于生源少,按照学生人数拨付给学校的公用经费就必然少。该做的事情固然比规模大的学校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多事情还必须得做,只是有时候学校在某些工作上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均衡教育势在必行,而薄弱学校该如何才能均衡发展?作为一个常年工作在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也百思不得其解。

参考文献:

赵乐.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金田:励志,2012(9).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困境 篇4

(一)、英语学习环境的欠缺

小学英语重在说,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农村环境缺少英语交流的场所与氛围,学生在家里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家庭书面作业,而真正在课堂上感受的机会不多。而农村的活动场地广,孩子回到家很容易成群结队地在水泥场上,广阔的田野里“疯”、“野”,却很少会在一起交流、讨论一下任何所学知识,操练一下英语会话,玩玩英语游戏。

(二)、家庭教育的短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农村的家长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英语更是知之甚少。苏北地区外出打工现象普遍,孩子大都由祖父母看管,对儿童开展英语家庭教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也加大了英语教育开展的难度,有很多孩子的家长虽然知道英语非常重要,但不知道如何去指导孩子,也就是说缺乏在家教育孩子英语的能力。

(三)、英语师资的匮乏

师资力量缺乏可以说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软肋。当前苏北农村学校严重缺少英语教师,工作量普遍过重,一般都要担任多个班和跨几个年级的教学,甚至兼教语文、数学等科目,每周担任20节课左右,这样花在教材钻研、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辅导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地减少了。况且现有的英语教师大部分是转岗培训出来的,甚至许多老师连转岗培训也不曾有,只是找一个英语基础略好的兼课罢了。

(四)、农村小学英语配套设施跟不上

农村小学英语从软件上得不到很好的满足,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再者,从学校的硬件设施考虑,英语教学设备、设施、图书、音像、教具不能到位,教师上课什么都没有,仅靠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学校没有语言配套卡片、磁带、挂图、活动手册,更别说一些音像设备了。这样的条件与城市相比,简直是天堂与地狱。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学习的态度及学习的热情。

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篇5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 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姓学号:年级专业: 2010级产品质量工程指导教师: 梁舒娟

2012 年07月25日

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调查人:张小庆、杜娟娟、赵圆圆、梁敬

调查时间:2012年7月12日—2012年7月14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白马乡东白马村

调查对象(印章):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白马乡东白马村村民及村干部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询问的形式,发现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困

难,并结合相关资料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提高人

们的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为了了解掌握农村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其出路,我社会实践小分队于近

日以保定市白马乡东白马村为例进行了专门调查。现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的情况报告

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白马村有二百多户村名,共计1197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农村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农村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

日益增多。农村周边工业对资源的强度利用及废气废水的排放,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情况也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该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生活垃圾污染

突出表现在:

1、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

2、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生活垃圾多在路边、农田、河边等处堆积。

经调查发现该村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导致村民将生活垃圾乱扔乱倒。椐资料显示城

市人口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是0.8—1公斤,农村的人均生活垃圾量没有具体的统

计数字,比城市应该低一些,但是农村人口众多,垃圾又得不到及时处理,日积月累垃

圾量非常惊人。此外,农村垃圾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

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些生活垃圾不仅影响

村貌,还对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通过和村干部交流得知,该村没建垃圾池等垃圾处理设施一方面是由于资金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村民环保意识较差,即使建立相关设施,村民也会由于习惯、方便等问题

就近倾倒垃圾,使垃圾池等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由于诸多原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仍

是一个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严峻问题。

(二)水污染

主要表现在:

1、村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导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2、大部分的人口仍饮用苦咸水,受化肥、农药污染的水;

3、村中大量的水井的水质、水量明显不如以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水质有20%不达标准,而农村供水的不达标率则是50%。据有

关资料显示,我国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

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病原体或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对人

体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并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

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该村人口饮用水和灌溉水在水质、水源保证率以及用水

方便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生活排放废水及因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所致的水污染。此外,畜禽粪尿直接排入,生活垃圾的随意丢放,进一

步加剧了水体污染。

另外,经村民反映:该村在多年前打井只需二三十米就可以得到甘甜的水源,但是

现在井深需要达到40多米才能出水,为了得到更好水质的水有的人家打井50多米。可

见农村不仅水污染现象严重,因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不节制还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三)农业生产方面污染

主要表现在:

1、畜禽粪便污染;

2、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

3、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经调查得知,该村多数农户仍以农耕、养殖家禽牲畜为主来获得经济支撑。据资料

显示,喂一头猪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10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养一头牛的污物排放量相

当于35个人的污物排放量;一只鸡、鸭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个人的污物排放量。但

是几乎很少有养殖场能对污物进行较为正规的和标准的处理。

进行农耕生产会频繁使用化肥农药,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

物上,而其他的部分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调查显示该村村民一般依据农作经

验施用农药和化肥,对于农药、化肥用量和品种没有科学的了解。这样不仅造成药剂浪

费、肥料损失,还会引起地力下降、有害生物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剧减,更对土壤和水源

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秸杆焚烧是一个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又是一个可以改变而还没有改变的污染途

径。该村每年产生大量秸杆,每年一到收后种前,为了抓时抢种,农民往往就在田间地

头、路旁采取放火焚烧秸秆的方法,不仅浪费了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同时污染了农

村和市区的空气和环境,还影响了公共交通安全。

(四)农村取暖燃煤污染

经调查发现该村绝大多数农户冬天采用燃煤的方式取暖。据村民反映,一到冬天,天空中飘有很多烟尘,道路两边也会堆有很多煤渣炉灰,对环境、交通有很大影响。

(五)村周企业污染

近年来,由于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基于优先发展经济的考虑或因把关不严等原因

也引进了一些污染型企业。企业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总

量日趋增多,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六)其它影响因素

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

壤条件恶化。该村部分土地受到水土流失危害,近年土壤有机质也有所下降。另外,该

村种植较大面积的甘薯,但产品输出结构低化,资源利用率低,生物能在农村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三、针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几项建议

(一)加强监督和宣传,普及农村生态环保知识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干部群众的生态观念,形

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良好氛围。

1、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必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作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实现可持续

发展。

2、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利用举办

展览,发放环保书籍和宣传画,表演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

识,促进农民更新观念,不断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环境。

(二)全面启动生态农村的建设工程

1、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2、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领域。

3、大力开展生态村的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快村庄改造、改水

改厕进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农村逐步推行乡镇、村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切

实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做好县级森林公园

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三)完善排水治污法规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建设节水型农村。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努力建设节水型农村,逐步实现污水再生利用、雨洪利用等水资源

开发利用。

(四)加快生态农业发展

1、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大作物秸杆再利用技术的推广

力度,建立秸杆粉碎还田、秸杆气化综合利用、秸杆青贮氨化示范区,减少化肥的使用。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降低资

源消耗。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大力扶持生产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

3、对养殖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都要建设污染治理

设施,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养殖模式和养殖小区污染集中治理模

式,努力减少农业污染。

(五)强化对农村周边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监管力度

1、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严

惩,同时对工业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确保企业污废达标排放。

2、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加快工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严把项目落户关,杜绝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项目投产。

3、针对企业的现状,建立污水泵站,完善管网配套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对农

村环境对造成破坏的工业污染。

(六)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

1、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

保护和建设。

2、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府

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通过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

农村学校困境 篇6

关键词:农村学校,学优生,流失,缩小差距

由于多数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于城区学校的教育质量, 为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 学生家长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孩子从农村学校转往附近城区的重点学校就读, 甚至出现爷爷、奶奶离家陪读, 家长辞职陪读等现象。其态势愈演愈烈, 其流潮势不可挡, 以致出现农村学校门庭冷落, 城区学校人满为患的现象。如任其发展下去, 必然会影响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客观地说, 一所学校能否健康发展, 能否生存下去,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其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而这些学生被城区的学校挖去, 给农村学校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

一、对“学优生”的评价标准

新课程理念认为, 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从教育目的的角度讲, 全面发展的学生都是优秀学生。尽管对“学优生”的具体评价标准不一, 但由于我国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标准基本未变, 所以通常都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好、行为端正、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二、“流失学优生”跟踪

农村学校优秀学生离开原来的学校, 到市区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就读, 果真能达到家长们预期的效果吗?且不论这些学生的流失对农村学校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 单从学生的品学情况来看, 亦是不容乐观的。从下面的调查统计数据, 便可得出结论。为了掌握确切情况, 我区教研室利用本区中学与张家口市某重点中学教学经验相互交流和本区小学与张家口市某重点小学建立的“手拉手, 心连心, 雏鹰奋飞, 携手共进”的联谊机会, 分别深入这两所学校收集资料, 了解流入这些学校一个学期以上农村学生的品学情况。为使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学习状况具有可比性, 就这部分学生在两所学校平时的几次考试测验成绩在班中排名情况进行了调查, 同时对部分任课教师和学生本人进行了访谈, 收集了很多品学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1. 学习成绩趋于分化, 多数学生进步不明显。

学生到了一个新的环境, 由于角色的转变、人际关系的变化、课程的加深等诸多因素而会产生学习上的适应期。一个学期后, 25.5%的学生文化成绩进步明显, 班级排名不断上升;49.5%的学生文化成绩名次比较固定;其余25%的学生文化成绩排名逐渐下降。25.5%的学生尽管进步了, 但在新班级中的成绩排名鲜有名列前十名的, 即这些学生在新学校一学期后, 在新的班级中还算不上真正的“学优生”, 尽管他们的文化成绩和自己在农村学校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2. 品行总体状况较好, 少数学生形成不良习惯。

在适应期内,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尊敬老师, 团结同学。一学期后, 70.9%学生逐渐形成与新环境相适应的个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但也有12.2%的学生身上逐渐出现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学生学习上一塌糊涂, 然而对玩电脑、玩手机却是“专家”。网上打游戏、手机玩功能无师自通。更有甚者, 经常出没台球厅、餐馆等公共场所, 把每天学习的大好时光全用在这方面去了。因此, 衍生了撒谎、虚荣、欺骗等恶习。向家长要钱挥霍、谎报成绩是他们的特长, 沉迷于游戏、出入于娱乐场所是他们的追究。个人无力自拔, 家长有心无力, 最终不得不返回原校。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 流动并没有促进所有“学优生”品学正向发展, 而多数农村学生的流动往往是劳民伤财的无效流动。所以学生家长不要盲目地追求城镇学校。

三、建立控制“学优生”流动的机制

为什么会出现农村学校的“学优生”向城区学校流动的现象呢?我们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城区学校的教育资源优于农村, 城区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于农村。而当今社会的人才选拔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了避免农村的教育和城区的教育水平相差的距离越来越大, 缩小教育不平衡发展的差距, 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和策略, 制止农村的学生向城区无序地流动。

1. 加强控制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流失。

要想控制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动, 首先要控制教师队伍的流失。师资的紧张和流失是制约中小学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近些年, 农村教师由于种种原因, 纷纷调往其他单位或从事商业活动等, 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的人员短缺。为了阻止农村教师队伍的流失, 政府要加大对教师待遇投入的力度, 同时要严格限制教师“跳槽”, 以免出现教师队伍“断层”现象。

2.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劣于城区教师队伍, 这是客观事实。首先, 在教师学历达标率方面, 农村低于城区。其次, 教师队伍“杂牌军”现象比较严重。时至今日, 农村教师队伍里还有相当一部分由“民办教师”转正的教师、代课教师、以工代干教师、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等。最后,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这些教师, 往往教学思想僵化, 创新能力差,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能够熟练地运用等。所有这些现象, 都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鉴于此情, 政府应不惜一切代价招聘一些正规的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 逐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3. 建立控制“学优生”无序流动的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关的约束性的政策, 建立阻止在籍学生无序流动的机制。第一, 要求学生在户籍所在地就读。第二, 要求城区学校招生要招指定城区学校的学生, 决不允许其面向全社会学校招生, 尤其不能面向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招生。第三, 户口不在本地学校的学生, 不能允许其参加各类升级考试。

4.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提高教学质量。

近几年, 有好多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并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认可的学校, 如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等, 由于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吸引了大批“学优生”慕名而来, 生源不断增加, 学校办学越来越强盛。因此, 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要想赶上城区学校, 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以获得生存。

农村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的困境 篇7

课改还坚持下去吗?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在设施设备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走进实施课改的三所学校,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的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教师们都尽职尽责的坚守在自己的讲台上。是什么原因让课改在这三所农村学校陷入困境呢?

翻开在一年前让课改领导小组绞尽脑汁的课改方案,走近在办公室埋头编写学案的教师,聆听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心中的疑难慢慢的化解了。农村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还面临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专业素质低

课程改革在本质意义上是实现对教育的创新,它需要教师带着深厚的教育情感、运用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先进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地反思、追问。虽然在三所农村中学里,也有部分老师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的学习小组建设具有独特性,但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仍旧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表现在:对教师职业的淡漠;独立专研教学的能力较差;教师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缺乏;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陈旧。因此,当“四段六步”教学模式运用在这些老师的课堂里,学案变成了习题集,小组讨论无法回归课堂学习目标,集体备课转变为“你备课我上课”格局。

曾经发现: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在《木兰诗》教学的“展示提升阶段”里点评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时,把:‘对镜贴花黄”中的“贴”字连续发了四种音之后才读了正确的读音,其间,还有学生不断地告诉她正确的发音。试想:这样的教师怎能够在“四段六步”的教学模式中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呢?

2.教育资源贫乏

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它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发挥,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普及的远程教育资源由于使用技术较难,使用效率低;学校教育教学藏书少,教师个人订阅的教育教学类报刊杂志少;学校常用实验器材不具备;教师不会使用网络资源库等。教师仅仅拥有一本教科书,无论怎样的反复研读,都是无法实现自身课堂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的。因此,课改只是教师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依然不明白学习趣味和学习对个人价值的影响,也就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互动中。

3.激励机制不科学

尽管目前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使农村教师的收入得到大幅度的增长,足以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但教师个人积极性的发挥不在于整体利益的满足,而是来源于个人特殊需求的实现。教师群体积极性的调动需要学校有一套应对教师群体内不同的需求形成不同的激励方案的激励机制。教师群体内不同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利益、交往、尊重、關爱、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需求。然而,农村学校却通常采用津贴性奖励措施去激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在绩效工资发放之后,学校用于奖励的经费也是很有限的。因此,一方面学校量人为出,奖励津贴减少,使教师已经习惯接受的经济利益激励减弱;另一方面教师个人的特殊需求没有激励机制去诱导,于是,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逐渐减少或者完全丧失。

4.课改理念缺失

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新课程改革是为解决教育问题的一项探究活动,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探究活动。但是,由于农村学校的客观环境条件较差,信息闭塞,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因此,教师普遍缺少新课程的理念。当课改中的教师不明白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什么,不具有“师生共同体”的建构原则,仅靠一两次参观、考察、专题报告,不足应对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性、生成性,不可能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意识。模仿课改带给师生短暂的新奇感,但没有生命力。

5.不重视杜区教育宣传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政策,而且高中也逐渐取消联招政策。因此,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社区内家长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生源的数量。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在国外的学校教育中是很受重视的。但实际上,目前的农村学校普遍都不重视社区教育宣传,学校对大部分家长的教育需求通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农村社区教育需求落后也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当家长不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蕴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时,宁可花钱择校,也不愿意接受不理解的教育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开展新课改的农村学校出现生源流失的现象。

6.课改价值取向偏离新课程标准

什么样的课改才是成功的?通常,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呈现的变化状态是:一年养成,两年习惯,三年初见成效。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成效。“百年树人”。课改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得到不断地成长,并进一步去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增长的过程。但是,目前三所学校在新课改一年之后因学生的一纸期末考试成绩,就已经陷入对新课改意义的怀疑中去了,使得考试成绩成为他们衡量新课改成功与否的价值标尺。

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不是学校管理者一厢情愿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调动和参与。因此,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必须面对上述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走出困境和尴尬的局面。

1.培养一批包含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课改团队。以“班级——年级——全校”的步骤,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和深化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

2.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师的学习和交流。

3.根据学校教师具有个性化的,而且也是动态的需求,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同时,也要争取课改专项经费,提供课改的技术支持、理论引导,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激情。

4.聘请教育教学专家,针对农村教育突出的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厌学问题)提出诊断措施,建构适合于学校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

5.重视社区教育宣传,获取社区内家长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认同,把对家长的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管理制度中。

农村学校困境 篇8

摘要:新时期的幼儿文学教学暴露出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如学科地位不高、教材缺乏针对性、学生缺乏兴趣等等。只有进一步提高幼儿文学的地位,尽快编写一套适合各阶层教学的规范化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层次教学的需要,同时对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让幼儿文学课动起来,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幼儿文学;教学困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37-001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以及对整个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将使幼儿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发展学前幼儿教育事业,对国民个体成长和国家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需要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而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必然对中职学校教有更高的要求。作为幼儿师范学校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的幼儿文学教学,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幼儿文学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幼儿文学教学不受重视,教师缺乏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并且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对幼儿文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幼儿文学的“教”与“学”陷入诸多困境之中。

一、幼儿文学教学的困境

1.教学课时的减少

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对于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安排是在第三学,而教材设定的学习时间为一年。然而,由于现在国家教育部规定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学期,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拿出一学期甚至高于一学期的时间放在岗位实习上面,因此很多院校都对教学流程安排进行调整,导致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学习时间只有半学期,课程安排紧凑,幼儿文学教学面临着教学学时严重不足的局面。

2.教师专业上的局限性

对于幼师的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从事教学的老师大多数为语文学科的教师,他们基本上都是中文专业毕业,对于文学方面的知识极为擅长,但是对于幼师生所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幼儿园的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多,未能从实用性方面出发,导致教师只是进行单纯的文学教学,未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且其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可操作性。

3.教材的体系不够完善

幼儿文学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对文体论、鉴赏论和创作论这三个模块进行创建的,虽然教材的编写也涉及到一定的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但仍是以文学为主,未能将其与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进行整合。而幼儿文学这门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与了解一些幼儿文学的基本知识,阅读大量的中外优秀幼儿文学作品,训练幼儿文学的写作能力,然而并未对幼师生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规定和指导。

二、幼儿文学教学的对策

1.课程设置

尽管幼儿文学课程的开设在幼师学校中已相当普遍,但很多学校都是把幼儿文学课列为选修课,相对于其他专业课而言,幼儿文学课毫无疑问地处于副课地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地位既然不高,课时当然也少,并且教材变动比较随意。幼儿文学课经常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也相对较轻,在这种现状下,教师也往往很难花大力气搞教学研究,这样的课程设置与幼儿文学的重要作用是不相符的。

学校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能忽视幼儿文学课程的开设。必须通过幼儿文学的教学,让学生把握中外幼儿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从而使幼儿文学成为师范学校相关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给幼儿文学以相应的学科定位,幼儿文学教学和研究是难以振兴的。所以必须进一步为幼儿文学“正名”,以使幼儿文学课程理直气壮地跻身于文学课的行列,把幼儿文学课列为必修课,安排相对充足和稳定的课时,提高其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地位,成为幼师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幼儿文学在师生眼里的从属角色。

2.教材改革

幼儿文学一些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教材的编写不仅涵盖了基本理论与文学史的内容,而且还精选了各文体的一些精品佳作予以点评,观点上也比较新。但问题是教材的层次性不明,缺乏规范化的教材也导致了幼儿文学教学培养目标的混乱和无序,培养目标、教学程度和教学侧重点等等的把握全在于教师的灵活掌握。

当前幼师学校使用的教材变动性比较大,幼儿文学教材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幼师生编写的教材。所以,应尽快编写一套适合各阶层教学的规范化的教材,以适应中职幼儿文学教学的各个不同层次的教学。首先,这套教材一要能体现出它的阶梯性,如按幼师、专科等不同层次进行编写,各层次教学内容的分布要重点突出;其次,要注意它的实用性,让教师便于操作,如可以选取名篇名著作较为详细的范例分析,又能够包含中、小学实际教学的指导内容,对学生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再次,教材编写一定要体现教学实践性,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就业指导相结合,教材内容与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密切联系起来。

3.教学改革

目前中职学校幼儿文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满堂灌”和缺乏实践性、操作性的教学还非常普遍。教师本人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多是以讲授为主,很少“以学生为主”,相对于《幼儿文学》课的教学而言,改变这一状况尤为重要。另外,由于教学设备的缺乏,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也还很少运用,网络的资源很难得到充分的运用。因此,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是今后幼儿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困境 篇9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困境对策

一.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组织化的平台,并取得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规模效益。不仅如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专业化经营也大大加快了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组织起来的农民以专业合作的形式展开农业市场化经营,不但可以获得社会分工、协作的生产力,而且通过扩展规模、突破地域限制而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区域化布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生产力,从组织、制度和结构的层面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它改变了单家独户进入市场势单力薄的地位,使个体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微观层面上结合起来,以较高的组织化程度、理顺的组织结构和适度的规模进入市场。农业合作组织还可以为成员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并能享受国家某些减免税待遇,有利于农业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困境

(一).思想困境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民自己,另一个是政府工作人员。作为农民,由于本身的知识学历比较低,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了解不多,以为加入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等于踏上了致富的“动车”,可以迅速实现“小康”,乃至“大富”,对合作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一旦遇到发展中的问题,极容易产生“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不良后果。同时,传统的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的“私有性”较为严重,在平时的生产经营中,很难产生强大的“合力”。加之有的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不严密,对入社退社无明确的要求,使得很多地方合作组织发展,有利则红红火火,无利则冷冷清清,这也严重制约着一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很多人也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够,缺乏远见,认为是农民自己的集体组织,只管建立,不负责发展,甚至任其自生自灭,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少,促进其发展的措施就更少。同时管理也显得很松散且无规律:工商、民政、科协、农委、政府等都在管,一旦遇到问题又都相互推诿、扯皮,致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二)人才困境

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学生,自认为跳了“龙门”,即使遇到现在就业难的现状,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宁愿降低工资和各项待遇,也要留在大、中城市,实在在大、中城市找不到工作的,也只是回到县城去找工作,真正从农村来到农村去的学生少之又少。从农村考上大学的毕业生都不愿回到农村,那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更是不愿到农村广阔天地去工作。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农村高中生是目前农村中的“高学历”者,且这一批人年富力强,正值工作的黄金年龄,但这一批人大多在外打工。现在农村中常年“驻扎”的人,除了“4050”人员,基本上就是留守未成年人。所以那为数不多的“懂理论、会操作、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青壮年就是目前农村中的“能人”。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严重缺失,使得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后劲显得不足。

(三)制度困境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大多不够完善,各项制度的制定有待完善,缺少具体明确的要求。有的合作组织在工商部门注册、有的在民政部门注册、有的则根本没注册,使得各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既不方便开展活动,又不便承担法律责任;政府部门的行政介入也使得合作经济组织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府的附属部门;加之农村地理位置不便,县域内的各金融网点分布不够科学、合理,“支农”金融服务体系容易发生“断裂”,以至形成“真空”,而与此同时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有限、民间借贷资金代价过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四)法律困境

虽然在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就已实施,但税务、金融等方面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迟迟未出台,即使最后出台了,各项优惠措施也得不到切实的落实。《合作社法》也仅仅是从大的方面,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提纲挈领的定性和解读,很多具体的细节和相关的问题还有待深入地研究和解决。因为法律困境的存在,合作经济组织不适用于相关经营领域的准入法律规定,无法进入农村相关经营领域受益,经济实体难以形成。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困境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农民自己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身先士卒,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各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对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潜在问题和风险进入深入思考,并做好相应准备。政府部门应提高认识,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宣传力度,通过培植典型,总结推广经验,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解决合作经济组织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为合作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

在合作经济组织的良性发展中,观念是条件,利益是根本,制度是关键,但无一例外的是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三者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对农民自身潜能的开发和挖掘:而这正是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之所在。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其中的一些“能人”和相对突出者得到集中培训,从而在合作经济组织中脱颖而出,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强大的领导核心。同时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待遇积极引进人才,大量引进技术型人才,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强大的技术核心,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输入新鲜的“血液”。同时积极鼓励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去工作,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就业理念,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实行公司化模式,完善各项制度机制

首先,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各项规章、章程,推进民主化管理模式。各组织在保证一人一票的基础上,按交易额或者对组织的贡献大小行使表决权,但对表决权实行最高限制。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各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部分人操纵组织,妨碍组织发展的民主性。其次,按照公司制的要求,明晰产权,坚持分权制衡原则,同时完善分配机制,使各成员在实际生活中明显体会到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带来的各项好处,从而提高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作为政府部门,应大力培育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采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小额信贷的方式,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资金难问题,彻底修复“支农”金融服务体系的“断裂”之处,消除“真空”,加快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四)加快立法进程,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德国早在1898年就颁布了合作社法;美国1922年颁布了《卡帕·沃尔斯太德法》,后又制定了《合作社销售法》;日本也先后颁布实施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农林渔业组合重建整备法》、《农协助成法》,各国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为合作经济组织保驾护航。虽然我国在2007年也已经颁布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但各部门、各地区还要完善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真正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法律条件,促使其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律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单位财务分析报告格式下一篇: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