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

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 篇1

一、什么是反思性教学案例?

反思性教学案例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的回忆,并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际活动的反思。

二、教学案例有如下特征

1、把试图要反映的问题、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

2、事件发展过程中主角、配角关系明确,语言明晰,角色的心理感受、体验应表现得淋漓尽致;

3、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4、案例的描述要引人入胜,教学诠释则要反映案例作者对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看法。

5、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实例都能成为一个案例。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学案例,既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三、内容:

●主题与背景

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比如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等。

●情境描述

案例描述应是一个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多么深刻、故事多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讲述。描述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当然具体情节要情境化、事件化、问题化,这样围绕主题和讨论的焦点展开,才能暴露矛盾并解决问题。

●问题讨论

首先可设计一份案例讨论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要点、教学法和情境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然后提出建议讨论的问题,如学科知识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情境问题、扩展的问题。

●诠释与研究

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比如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包括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学的不足之处、精彩的片断赏析、学生的独到见解)等,案例研究所得的结论可在这一部分展开。这里的分析,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面的探讨,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

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 篇2

为此, 指导学生“怎么写”作文就成为一件“因人因文设教”的事, 而并不是一种写作规律的验证和写作知识的实际应用、传递。

我们经常会在作文课堂上看到教师把具体的写作知识呈现出来, 让学生按着写作知识的提示进行作文, 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 即便是有了这些知识, 学生写作依旧是困难重重。知识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帮助, 反而很有可能成为学生写作的桎梏。

一句话, “怎么写”不等同于写作知识教学。那么, “怎么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学生的作文个案来作分析。通过个案分析, 不仅可以深入地窥见学生习作教学“怎么写”的相关问题, 还能使这种分析获得更加普遍的意义。

精彩课堂

课堂上有我们的喜怒哀乐, 课堂上的趣事说也说不尽, 每天的课堂迥然不同。

从这个题目来看, 可以有这样几种构思的路径:一是写一节精彩非凡、印象深刻的课,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 课堂如何精彩, 在内容的取舍上, 缺少对教学行为的认识, 在方法上, 场面描写、对话描写等还明显不足, 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二是把“精彩”作为对课堂的一种总体上的感悟, 并不局限于一堂具体的课, 这样在取材上就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

可见, 看起来是审题, 实际上是对什么是“课堂精彩”的理解问题。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明显看出在作者的心目中, 课堂的精彩并不是这堂课多么令人难忘, 或者是教师的表现如何出色, 而在于其中有“我们的喜怒哀乐”, 在于每一堂课的迥然不同。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了“怎么写”这篇文章的总体考虑。

所以, 关于如何审题的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这样的具体问题。可以这样说, 每一个作文题的情况都不一样, 审题背后要学生对写作内容的认知作出归纳、分析、判断。

这样看来, “怎么写”的问题首先是作者对写作内容的认识, 正如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没有认识, 就没有具体的角度, 也就没有内容, 更谈不上如何写。这一点, 光靠写作知识的教学是没有办法达到的。

无聊的英语课, 总是成为开小差的人最多的时候。这不, 正当灵魂出窍、梦游他乡时, 突然响起一声“砰”的关门声, 紧接着传来英语老师那清脆而又尖细的高分贝声音, 我们的灵魂立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 只见英语老师满脸通红, 眉头皱起, 凶巴巴地瞪着我们。我们一个个都挺直腰板, 装作在认真听课, 可是英语老师不吃这一套, 开始发火。她在讲台上叽里咕噜、疾言厉色地发泄了一阵子, 又开始讲课, 可是她余怒未消, “啪”的一下把粉笔擦扔到了地上, 我们个个都打了个寒战。这节英语课比看恐怖片还让人惊魂未定。

作文的基调定下来之后, 接下去就是选择什么材料来写和如何生动地用文字表现的问题,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写具体”。

作者对材料的选择比较出乎意料, 好像并不是从“精彩”上着眼, 而是呈现了一位“重口味”的英语教师, 她严厉得有些过分, 而且并没有多少课堂艺术, 以至于对她的评价是“无聊”, 是一种“发泄”。作者似乎发现了英语课中的这一个“情绪结构”, 即“无聊”与“发泄”的对立, 学生觉得“无聊”, 所以老师就要“发泄”, 从而构成了一种张力, 这种张力使文章获得生动的韵味。

可是, 这与“精彩”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在段尾轻轻一点:“这节英语课比看恐怖片还让人惊魂未定。”一下子就把“叙事者”从情境中抽离出来, 使文章有了一种调侃的味道, 似乎原先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一下子成为了“恐怖片”, 成了一个与己无关的东西, 成了一个可以置身事外进行评价的对象。这样, 精彩的感觉就生成了。

因此, 如何“写具体”, 应当是非常灵活的, 并没有一个通行的标准。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写具体”, 往往要求学生写出场景, 写出语言、动作、神态等, 这仅仅是一种“通识”而已。本文中表现教师的“发泄”, 只从教师的神态、动作入手, 同样非常传神, 而语言只用“叽里咕噜”轻巧一点, 既回避了语言暴力进入文章, 又可使文章简洁灵动, 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觉得老师的发泄很无聊, 她的话并没有听进去”这一主观上的感受, 使文章更具有张力感。

语文课上, 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课。这时, 正讲完了一段, 要给我们看视频了, 老师打开浏览器, 此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广告, 广告上还有一个窈窕淑女, 我们倏地一声笑出了声, 连老师也忍俊不禁。这真是一道开胃菜。

这一段文字写得“轻巧”, 好像是要与前面的一段文字有意识地区别开来, 有些轻描淡写的感觉。这是因为这里的精彩实际上是一次小小的意外, 或者说是一个事故。所以在写作时作了“略写”。

文章的详略是作者对内容作出的剪裁, 体现了作者对文章重点的把握。详略的把握也并无绝对的规定, 由作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下一节课是体育课, 正当我们高高兴兴地排着队伍, 准备下楼去时, 只见数学课代表捧着一大摞的白试卷从办公室急促地跑来。我们一看这情况就知道, 体育课没得上了。课代表还未张嘴宣布噩耗, 我们就乖乖地心如死灰地往教室走, 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无精打采地静候老师的到来。我们的心情坠入了万丈深渊。

文章写完以上两节之后, 接下来就变得比较难处理。因为所谓精彩的两种情况都已经呈现出来了。如果再写无聊或再写开心, 文章就会雷同;如果就此打住, 文章又略显单薄。

因此, 在这一节中, 作者把“改课”的内容写了进来。这样就与前面两种情况区分开来。同时, 在具体的写法上, 也与第二节中表现对立的写法区分开来, 而只表现同学们的心情, 如“宣布噩耗”“心如死灰”“无精打采”“万丈深渊”, 都是对同学们心情的层层渲染, 这再次印证了我们前文分析的“写具体”是非常灵活的, 写具体实际上就是写出个性。

课堂上有快乐, 有酸楚, 有忧愁, 也有伤心。但每一堂课都是精彩的。这精彩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怎样写好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篇3

一、了解案例的结构要素

1.背景。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常态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

3.情节。有了主题,就可以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

4.结果。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

5.反思。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以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二、写好案例的关键

1.选择复杂的情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作出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

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心理的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主观认为教学效果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

三、案例的表现形式

我们现在做的教学案例是文本案例,我们还可以做视频案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某个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实例拍摄下来,围绕某个主题,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活动片段,请我们学校的教师做出精彩的点评,制成光盘,做成视频形式的教学案例。

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 篇4

一、确定关键词

1.核心关键词:订场

2.长尾关键词:手机订场在线订场网上订场场馆预订

二、应用描述

1.描述:羽毛球,篮球等运动场馆预订。

2.Slogan:趣运动—都市人的订场神器!

三、应用功能介绍

1.首段突出产品特点或最新活动

如:趣运动,是全国在线运动场馆最多、订场最方便的神器,是百万运动达人的订场首选!用趣运动订场,不用排队,不用打电话!轻松享受低至一元订场优惠,是所有不运动会死星人的省钱利器!

2.然后描述应用的主要功能

【场馆】:趣运动提供超过上万家运动场馆的线上预订服务。有场没场,一目了然。一键订场,轻松简单。各种运动场馆应有尽有,让你不再盲目等待。

【约练】:约个美女陪你练,运动从此不孤单!随约随到的陪练,彻底解决你约人困难的烦恼!以约会友,找到最对味的朋友!还能申请成为专业陪练,一边运动一边赚钱!

【动Club】:88元炼遍全城健身馆!只需一张卡就能无限次去全城的游泳馆、健身房、瑜伽馆、桌球室等项目。有了动Club,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乱花钱在各种健身卡上了!

【运动圈】:随时随地分享运动趣事,交流运动经验,晒晒运动装备,吐槽爆料球馆内幕!还可以约球友、约球战!再也不怕找不到小伙伴一起打球了!

四、应用优势

1.操作简单。一键下单,支持多种支付方式。2.搜索精准。在线定位,多重搜索标准。

3.超性价比。海量活动1折起;动club 88元享千百家游泳馆、健身房。4.分享便捷。主流社交平台一键分享。

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 篇5

很多时候喜欢一个女孩却又不敢开口表达,那么像这种相亲表白短信该怎么发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案例】

我喜欢一个女孩子,她不知道,今天一个朋友把这事给她说了还把电话给我拿来了,还告诉她说晚上会收到我的短信!我该发什么样的短信来解决这种短信开场的尴尬?

【解决方法】

你首先得明白你追到她,你就得到了全世界,没追到什么也没失去,最多就是少点面子。明白这点以后,你应该知道追女孩,下定决心就不放手的。当然方法得换,老用一个方法,你不累,人家也烦。追应该达到一种双赢,而不是把一方搞得很累。

至于方法,确实不好说,开场有两个套路:

1.朋友开场,就是最普通的朋友,这种比较适合搭讪认识的。

2.朋友加追开场,当然不是让你一上来就说我是来追你的!这样说马上闷回来。

我见过最强的就是,10秒前还对那女孩说我们只是朋友。10秒后他就过来跟我说,那女孩嘴唇好软。

对她来说关键的不是你怎么想,而是你怎么做,你做的事让她害羞,心跳加快,那不喜欢你也很难。就算追不到,我一般是3次,不行,大家都还是朋友。

例子: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却了解你不少(加入一些她平时的行为习惯),我想我们能不能互相认识一下。

首先介绍一下相亲开场白的内容:

这个开场白有以下几点暗示:

一、假性时间限定

二、表示你现在单身

三、你是个没有威胁性的afc

基于以上几点我选择了这个开场白。

相亲开场白例子:

中午时分,饮食区人满为患,想要找个八分固定目标,你又能在旁边有个空座,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如果能够能做到,你就是汤姆克鲁斯了,不用把妹了,等妹来把你吧。

买了杯酸梅汤,找了个座位坐下,寻找着机会。

可巧的是机会往往就在等待中自动来临。

一个穿绿色T恤的女孩,问我对面有人吗?在得到我的允许后,她落停了。

还算是个秀气的女孩吧!虽然没有让人惊艳的外表。

我注意到她T恤上写着张博士,很是好奇问:张博士是什么?

她回答:和康师傅类似的饮料,她是个临促,(也是在后来聊天知道,她刚刚GK完)

在为了她工作的地方在西或是东争辩之后,我们的感觉熟悉起来。

我抛出了这个相亲话题(当然这已经不是开场白了)。

当时她用怀疑的眼光说:你不想没有对象的!

(这就是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一个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后面的目标都抛出了这个问题)

我说:刚分手不行吗?

她仔细打量了我半天,还是说你不像没有对象的。

我再次表示抗议,她有些不满的说:我在夸你好不好?

我说:不好。

后来的话题围绕着相亲来说,当我把话题转向她,她就抗议:不用研究我好不好?

她还为我想想我相亲的对象是个美女,会穿着长裙。

我说其实热裤我也挺喜欢,她说我色。

我假定的时间快到了,我才自我介绍说我叫王XX,她说她叫X虹秀。

我说楚留香有个女配角就叫做红袖。我喜欢这个名字。

然后我就要离开,她说:记一下我的电话吧!这样我们就交换了电话号码。

离开了这里,我来到了所谓相亲的商场。收到了她发了的短信:叮嘱我不要紧张。

真是个善良的姑娘,我感叹道。

在商场里逛了半天,没有合适的目标,这时候我口渴。

到超市里面看到了第二个目标,一个火腿肠的临促。是个大学生。

这个目标很不错,是我心目中的八分。

吃了几口试尝的火腿之后,我又抛出了我的相亲问题(这次还不是开场白)。

开始她也是不信。后来她才信了,聊天的过程中,她的领导来了。

我觉得时机不够,所以没有要号就告辞了。

我后来几个小时之后再返回,她不见了。所以是一场有始无终的错过。

吃了点饭,我再返回小商品城的饮食区。

经过一番寻找之后,发现了个新目标,也是8+分。

可是她一个人在聊着手机,让我不敢上前,我怕她在等她的男友。

后来来了两个姑娘,再后来,这三个姑娘坐在了我的对面。

她距离我最远。

再次用相亲开场白打开了组合,都是相似的过程。

可能是目标一直在胃疼,所以反应不是特别的积极,那两个姑娘倒是对我很感兴趣,其中一个还要在后面跟着我去看看。

当然被我严词拒绝了。

因为目标的兴趣不高,所以我没有要号,再后来她们离开了。大约聊了有40分钟。

Ps:一个人和三个姑娘说话真的好辛苦。

总结:相亲开场白不算是好的开场白,很容易让人觉得你太逊,相个亲都还这么恐惧。

当然也可以扮猪吃老虎。

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 篇6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 对初中生提出了“要了解图像基本知识, 初步尝试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合成修改、调整图像、实现简单的艺术效果, 运用技术辅助创新设计、个性化表达”的要求。校本课程是挖掘学习兴趣, 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本节课在《纲要》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着重于“设计”, 旨在使学生对平面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为后续的独立设计打好基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杂志封面的组成元素;能够模仿优秀作品, 设计杂志封面。

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Photoshop基本使用方法;掌握封面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优秀作品赏析,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行为与创新:在模仿的基础上, 在色彩搭配、文字设计上大胆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封面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封面中色彩的搭配、文字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

(一) 问题引入,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平时都看哪些杂志?

生:《读者》、《青年文摘》……

师:《读者》、《三联生活周刊》、《青年文摘》、《TIME》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杂志, 一本好的杂志, 往往有一个出众的封面, 让人有拿起它阅读的冲动。

学生欣赏不同杂志的封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优秀的封面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了解封面的组成要素

师:仔细观察, 杂志的封面通常包括哪些内容呢?

生:刊名、内容提要、期号、图片。

师:封面一般由文字和图片组成, 文字包括刊名、内容提要、期号等, 图片通常是一幅主题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几幅常见杂志的封面, 归纳总结封面的基本组成要素, 为设计封面打好基础。)

(三) 封面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师:杂志的封面是如何设计制作出来的?假设我们是一个美术编辑, 要为一个杂志设计封面, 该从何入手呢?

1.了解杂志的定位

杂志是什么类型的杂志 (新闻类、时尚类、艺术类、娱乐类) , 给什么年龄层次的人阅读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不同类型的杂志封面, 在设计时有很大的区别。

例如:《Ambient》杂志, 它是Ambient摄影俱乐部每月出版的一份自己的杂志, 用来提升俱乐部的影响力。因此, 杂志的视觉效果要显得更加专业, 以迎合范围更广的读者。版面主要以照片为主, 文字为辅。

2.挑选素材

首先, 确定本期的主题文章, 将题目作为内容提要在封面予以展现。其次, 选择一幅与本期杂志中主题文章相关的图片。

3.设计

首先, 进行版面设计, 确定图片和文字的大小、位置。

图片一般有两种方式呈现:整版和半版。整版照片的冲击力强, 往往有震撼的效果;半版照片则留有余地, 更适合细细品味 (如图1) 。设计时, 要根据图片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选择。

任务1:教师提供三组素材, 分别是新闻类杂志、娱乐类杂志、艺术类杂志所适用的图片、文字, 学生从中选择一组模仿样例, 进行版面设计。

(设计意图:课堂前半部分主要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 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 在此时安排练习, 一是调整学生的状态, 避免疲劳, 二是为后续的色彩设计和文字设计两个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其次, 进行色彩设计, 摄影杂志的封面要突出摄影作品, 因此, 不能选用过于抢眼的颜色做背景, 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在照片上取色。在不同区域取色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感观 (如图2) 。

最后, 进行文字设计, 使用简洁的字体与版面相呼应, 并对字符间距、字号、文字粗细、位置等进行巧妙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的摄影类杂志封面设计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杂志封面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师:刚才我们以一个摄影杂志封面为例, 介绍了封面设计的方法, 其它类型杂志的设计步骤与之相同, 但在色彩、文字的设计上有所区别。

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目标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 力争以最快速度追踪热点新闻的前提下, 更多关注新时代中的新生活观。其读者群主要集中在受过高等教育、关心时代发展进程的新型知识分子。以它为代表的新闻类杂志的封面就相对保守, 用色一般不超过3种, 给人高雅沉稳的感觉。文字设计也中规中矩, 易于阅读。

而《动漫前线》杂志是以传播日本动漫资讯为主的动漫杂志。读者群主要是喜爱动漫的青少年。以它为代表的娱乐类杂志的封面大多采用3种以上颜色, 在色彩搭配上非常活泼热闹。文字的设计也比较花哨抢眼。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杂志封面设计步骤方法后, 再次对比三类不同的杂志封面, 帮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杂志的配色和文字设计方法, 避免思维和创造性受局限。)

(四) 模仿范例, 设计封面

任务2:在任务1完成的版面设计基础上, 对杂志封面进行色彩设计和文字设计。在模仿的基础上, 鼓励有所创新。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平面设计, 尚不具备独立设计的能力, 先模仿优秀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熟悉平面设计的思路, 为独立设计打下基础。)

(五) 评价反馈, 知识梳理

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学生作品, 作者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步骤, 邀请其他学生点评作品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师生共同总结封面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鼓励学生多模仿, 了解设计的知识、思路、方法, 为自主设计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作者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和步骤,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市级研究课, 在准备这节课之前, 教师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会了各种操作和技巧,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时却无从下手呢?

(一) 学科特点及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明显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并且二者要达到完美结合、协调统一, 不能简单地剥离对待。就好比我们吃饭, “吃什么”和“怎么吃”都重要。

然而, 在教学中重技法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往往非常重视操作技法的教学, 一节课下来, 学生掌握了“怎么吃”, 却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吃”、“吃什么”。从Word、Excel、PowerPoint到Photoshop, 大多学生都知道如何操作, 但缺乏运用这些工具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

1.学生兴趣第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学生对课堂有兴趣时, 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求知欲强, 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全部发挥。因此, 兴趣是影响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动手操作为上

信息技术课并不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 但要将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同步提升, 解决“吃什么”和“怎么吃”, 则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情境创设

一位学者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将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5克盐放入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 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 知识和情境需要相互融合,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情境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 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习情境素材应与具体的学习目标相对应, 最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有利于学生将操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来源于生活的情境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参与。情境要有趣味性、思考性。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性体现情境的价值与出发点。

(2) 任务驱动

任务要具体, 有可操作性。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都非常有限, 计算机操作技能、经验、理解能力、时间和可用资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 把总目标细分成不同的小目标, 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 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任务的难度要有层次性。一个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性, 一个是问题的层次性, 二者要相对应。任何时候, 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 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 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任务设计时要关注任务的可思考空间。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教师应配合、促进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所以, 设计的任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 培养学生用“探究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在教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

(3) 整合创造

“写什么”与“怎么写” 篇7

用什么标准要求学生的写作,是每一位老师都遇到的问题,尽管反复学习课标有关要求,但还是经常忽视小孩说的是小孩话这一朴素事实,总是习惯用成人的标准框定学生的习作,其结果,学生不是无所适从,就学大人腔写毫无生气的套话。学生写:“考试没考好,妈妈批评我,我哭了。”有经验的教师会问:“你为什么哭?哭时都想了什么?怎么哭的?”只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才能“生动具体”。生动具体是优秀作文的一个标准,也是学生的努力方向。问题是,不能以教师的感觉为衡量标准。“她比我还胖。”按成人的标准,这句话肯定不具体,作者虽然对自己的胖没有具体概念,但经过比较、判断,认为“她比我还胖。”这里还是有具体的因素。因此,对这句话不能粗暴地加以否定。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能充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统一,就不是对立,也不是机械相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过程中,也是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有人没有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了突出“人文性”,有意或无意地鼓励学生说大话,喊口号。《记一位学生》是常见的题目,不少学生在最后一句总是写上“我要向他学习,争取做一个三好学生。”偶尔写一两次,这也许是表达感情的需要,如果每篇作文都有这么一个小尾巴,不仅不是表达真情实感,还有可能是说假话已成习惯。

怎么写,表面看是学生怎样写作文的问题,实际上是教师怎么指导学生写作文的问题,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与教学观念有关。

作文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怎么写的问题的确很重要,它涉及到能否清楚、准确地表达要表达和交流的内容,因此,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不能进行形式上的训练,即脱离内容简单进行形式训练。现在社会上有些作文班,不是讲笑话、故事,就是空讲这个法、那个法或这种方式、那种方式,学生收益并不大。我们必须明确:怎么写与写什么是分不开的,而且怎么写是为写什么服务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应试的需要,许多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归类写法训练”,即把作文分成若干类,每一类作文先写什么后些什么,以及怎么写,都有详细的规范,更有甚者还出现了作文软件,把体裁、主题等要件一输入就拼出一篇作文来。这里不是说应试不对,而是说这种应试训练是本末倒置的,这种训练是本末倒置的,这种训练偶尔可能获得部分成功,但绝不是大概率事件,只有脚踏实地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下功夫才是正道。

“研究作文”对我们很有启发。所谓研究作文就像美国小学那样,教师让学生选一些题目,比如环保、能源、粮食与人口等等,自己去搜集有关资料,经整理写出文章。其特点是:写作的工程是一个研究的工程,个人的思维不受任何人的束缚;通过这样的写作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而且还能得到其他方面的收获,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意义。读写结合对“怎么写”来说,这是一个成功经验。读与写本来就是不可分的,但读写结合一个前提就是尽量多地阅读。通过阅读可以欣赏许多优秀的写作方法,也能体会出优秀作品与怎么写有直接关系。怎么写没有固定模式,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固定模子里,能有创造性活动吗?这是我们探讨怎么写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创作性活动是求异思维的产物,同时也是在求同思维上发展起来的。就是说要承认、接受怎么写是可以培养的。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是必要的,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应如此,这是学习写作必经的步骤。语文教师多年积累的经验不可放弃,如仿写、造句、分析文章结构、扩写……这些基础训练是学生发展“怎么写”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这些训练时,不必遮遮掩掩,当然,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留有空间。

如何写教学叙事教育叙事怎么写 篇8

如何写教学叙事

叙事长期而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影视)常以叙事形式呈现。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陈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讲,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

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像。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教育叙事术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更多精彩请关注:/lzj3376790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教育叙事的优点: ●易于理解

●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

●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 ●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 ●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 ●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 教育叙事的局限性:

●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 ●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 ●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 ●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 ■教育叙事按写作文本分类

1、叙议式

所谓“叙议式”文本,就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叙,就是叙述教育教学中的事情和故事,议,就是针对所叙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叙”和“议”交叉进行,在“夹叙夹议”的阐述中层层深入,把所要论述的主题讲清楚。叙议式文本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写作的最基本的写作形式。

2、反思式

所谓“反思式”文本,就是在叙述教育教学过程后反思自己的做法,这是教育教学叙事的另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作者正是在反思中提高了认识,读者也正是在反思中受到启发。

3、陈述式 更多精彩请关注:/lzj3376790

所谓“陈述式”文本,就是用叙述的笔法,客观地描写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虽然其中含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反思,但总的来说不过多地加以评论,让读者自己从客观陈述的事实中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4、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文本,就是将两种或几种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期得到启发或是非。“比较”有自己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纵向比较,也有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别人的教育教学的横向比较,目的都是为了在比较中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5、点评式

所谓“点评式”文本,就是叙事研究报告中,请他人对其中某些环节或某些细节进行点评。这样做,可以引起读者对这些地方的注意,并且这些观点还可以启发读者思考,或引起争鸣。点评也可以放在文章的结尾处,表达出点评者对这篇教育教学叙事的总评价。

6、质疑式

教学反思怎么写 篇9

因为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时又不能借助任何教学工具,于是在教学时我非常注重运用和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在学习作者对雪的描写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雪的特点,然后进行想像,再依据想像的画面,把这场洁白、轻柔、多姿的大雪朗读出来。学习溪石一部分也是如此。紧接着,我用总结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整幅画面的想像:溪上,白雪飘扬,舞姿翩翩;溪中千姿百态的溪石身披白衣,静卧水中,聆听水声。有动有静,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此时再朗读,学生一定能入情入境,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而美好的冬雪溪石图。

结束时,我又用诗意的语言,对本课进行了总结:松坊溪给一冬天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冬天给了松坊溪一个完美的装扮……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自己心中的松坊溪,这样,既可以把书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训练了学生以课本语言为典范语言的写作能力。

教育叙事怎么写 篇10

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象。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教育个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教育叙事的优点:第一,易于理解;第二,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第三,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第四,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第五,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第六,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教育叙事的局限性: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简接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也许是当局者迷吧,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判断理由到底该怎么写 篇11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信息源和工具,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借助地图,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的效果。而在高考中,几乎是题题有图。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所以高考复习要紧紧围绕图来展开,教师要注重学生读图、记图方法的指导。怎样让学生穷尽图中信息,加强地图阅读分析能力,本案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情境再现]

二模考试刚刚结束,我抱着试卷走进了教室进行试卷评析。经过统计分析,我首先开始分析综合分析题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是什么?判断理由是什么?可是当我报出参考答案之后,学生就开始议论纷纷了。“为何判断理由一定要两个啊?”小范同学开始发表意见了。小贾同学也马上跟着说:“我觉得答案其实有点重复。”

其实,我对这个题目的答案也有疑问,判断是否为盆地其实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就可以,根据河流的走向也可以。也就是说,两个答案应该是“或”的关系,而不是“和”的关系。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也没细细推敲,没想到学生还是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既然提出来了,我就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

“我对此也有所疑问,请大家容我回去再慎重考虑。”我还是进行了解释。回到办公室,我在网上搜索了这道题目,发现这道题目就是2008年的全国卷Ⅰ第36题,而且网上的相关争论也很多。有一位教师还把这题目的图进行了分解(原图见右栏)。

从只标注了等高线的区域图来说,从海岸线向内陆地区走,我们能看到两条标了数值的等高线,分别是200米和500米,仅从这幅图可能会得出MN之间的地形类型是一个海拔在五百米左右的高原的结论。

原图:

只标注了等高线的图:

只标注了河流走向的图:

在另一幅图中,仅仅保留了河流。能从这幅地图中判断MN之间是盆地吗?从水系的特点可能仅仅只能得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结论,甚至可能会认为MN之间是平原。

我很赞同网上的分析,试题的答案设置很科学,仅从等高线或者河流是无法简单得出这里是盆地的结论的。单有等高线和水系的信息都是不完整的,需要考生运用组合信息进行判断。我把这个分析原原本本地给学生讲了,还很满意自己的解释。

突然,又有学生提出意见了,“从经纬度位置判断这就是刚果盆地,所以就是盆地”。我请这位学生分析一下自己的判断理由,他慢条斯理地开始说:“这只是判断的一种方法,如果把它看做是空间定位的题,除了上述定位法,根据经纬度绝对定位,或者是河流两次穿过赤道等特征定位不也可以吗?虽然试题的本意是要通过等高线、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但也没有排除不允许其他方法。”

我很高兴,尽管学生回答与参考答案不同,但是学生能做到“穷尽图上信息”,想到利用空间定位等来解答题目,并没有错。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且告诉其他学生,高考能力要求中的第一条就是“获取信息的能力”,通常高考试题在图像信息上不会故意给一些无用的信息,所给信息往往都是对答题有帮助的。只有“穷尽图中信息”,才能让自己的答案更完整。在考试遇到题目时不要马上去想老师讲过什么,而要看图中有什么。

关于这道题目的争论平息了,但是带给我很多启示:高三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做呢?如何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呢?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往往喜欢直接把问题总结为一些要点让学生记下来,学生也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甚至去死记硬背这些条条框框。这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是不利的。书本上这么多图,我们不能只关注教材中的正文,而忽视让学生从读教材上的图获取信息,自己归纳出结论。

[分析与反思]

一是掌握识图的技巧。识图技巧是在读图过程中逐渐感知并强化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则会每日精进。若进一步加以填图印证,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在高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比如:识别地理位置,可以从绝对位置(经纬度)和相对位置(海陆、行政区划、山河等)的角度全面认识。读河流图可以从流域位置、干、支流、分水岭、流经地形地势和行政区划、源头和入海等方面加深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去画一些地图简图,如用梯形、三角形画世界地图,这样的小技能,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发展很有用。

二是善读复杂的地图。复杂地图是指那些线条很多、提供大量信息的地图。复杂地图可以表现为小比例尺地图上大量信息的叠加,也可以表现为大比例尺地图上的各类地理事物一起呈现。复杂地图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对学生的判别也会形成干扰,而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会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读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形成整体的区域印象很有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逼”学生去看那些复杂的地图。还要有意识地在宏观角度下从各个角度进行区域对比。

三是能穷尽图中信息。如何培养学生“穷尽图中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看图时,试着问自己一些问题,诸如“图示地区在哪里”“图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图上的地理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等。如此反复,学生就能形成分析、对比的习惯,并能逐渐从表象到机理,在全面认识区域特征的同时,理清内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

教学教案怎么写 篇12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

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教学后记部分

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

(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

(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

(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①反思的主要内容有①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温馨小提示: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3.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上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提纲下一篇:药店 连锁药房开业促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