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共8篇)
(板书“面对不幸”。)
师: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生议论。片刻,教师指定一学生作答。)
生1:我认为要乐观地面对。既然不幸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去积极面对呢?战胜不幸,就能使我们意志上更加坚强。也能使我们更加成熟。
师:你遇到过什么不幸吧?
生1(思考):一时想不起来。
师:好,看来你是有不幸的,但是不幸给你的记忆远没有快乐给你的记忆深刻清晰,是吧?坐下。你说说看——
生2:不幸其实就是万幸。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的时候,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战胜”它,而只是冷静地面对它,不急者把它赶走,等它自己消失,我们再去收获不幸留下的财富。
师:非常欣赏你的“不幸即万幸”的说法。你胸襟开阔,你视线长远。正如柳宗元被贬后,没有一味得怨天尤人,相反在那荒芜的山林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净土,实现精神的再次超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中华文学才多了一些挺拔、清俊、通达的品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也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看看,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且基本失去人身自由的苏轼是如何面对的。
(教师播放鲍国安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正音)
师:说说朗诵得怎么样。
生3:不错,感情很深沉,配乐也不错。
生4:他读错了几个字。比如“溯”读成“朔”了;“吾”应该读第二声,他读第三声了;第四节两个“夫”应该读第二声。
师:为什么要读第二声?
生4:因为这两个“夫”都解释成“那”,不是“男子”的意思。
师:好,你的基础知识很扎实。
生5:我觉得他的朗读并不像我们平时那样先把节奏划得明显,很多时候都是在停顿时间上长短不一样,有点散。
师:你觉得他读得乱?
生5:就是觉得不整齐。感情上还可以。
师:我再放第一自然段的录音,只是以它为例,大家来听听,是不是觉得散乱。
(听罢,学生发言)
生6:我觉得他的对偶句读得是整齐的,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都是清楚,只有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与前文对应的“而不知其所止”比较,在“登仙”前停的时间长了一点,节奏上有些变化。但这样的变化是可以的,因为是一个自然段结尾,可以慢慢收一下。
师:你听得很认真,分析得也很好。我先前听的时候,发现几乎每段结尾都渐缓。刚才周智文说乱,大概是说语速、语调处理的问题。确实,我们在朗读中应该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徐疾、语气的轻重缓急,(板书“词语抑扬顿挫、文句舒缓徐疾、语气轻重缓急”),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自己揣摩文章怎么去读。
(学生朗读,甚至拿腔拿调。)
师:刚才大家诵读都很认真,经过这样的诵读,我们感受到一些什么?
生7:文章写的是苏轼一次游览,在赤壁的江面上,跟朋友一起喝酒唱歌,谈论人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
生8:我觉得苏轼的心情很好,很闲适。
师:说说看,怎么感受到的?
生8:他们自在地喝酒,喝得很尽兴,而且是一轮又一轮地喝。还有,看着美丽的景色,有明月,还有清风,他们的小船又在广阔的江面上行驶,我猜想苏轼心里很愉快的。
师:体会得好,主要是他想象得好,也可能他就是把自己换位成苏轼了。大家继续说。
生9:我觉得写洞箫的那一处写得好,四个“如”,写出了音乐的性格,或者就说是心理吧,很丰富,不单调。
生10:我觉得第三段和第四段比较难理解,希望老师讲一讲。
师:好,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大概印象。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篇赋的内容。那就是“事、景、情、理”(教师板书:“事、景、情、理”)大家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乱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不够凝练。
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还不够凝练。
生(大声):游赤壁。
师(笑):也太凝练了吧?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核舟记》中一句话,也就是那枚核舟的主题来概括,想想是怎么说的。
(生茫然)
师: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
生:“大苏泛赤壁”云。
(师板书:“大苏泛赤壁”)
师:作者还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11:泛舟赤壁图。
生12:月夜江水图。
生13:秋江风月图。
师: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秋江风月图。
师:那我们就用这个。(板书:“秋江风月图”。)这幅图中有哪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
生:清风、水波、月。
(教师板书“风、水、月)
师:在后面的赏析中,我们还穿越形象的屏蔽,品味这三者内在的意义。下面说说感情。我个人觉得只有两种感情,那就是——
生:快乐、悲伤。
(师板书:乐、悲)
师:具体看这五段的感情,文章一直在“乐”“与”之间转换。在这里提醒大家看第二节,应该是先什么后什么?(生答“先乐后悲”)显然这是感情转变的一段。再看三五段,一悲,一乐,而第四节也是一个感情转变的段落。(板书:两个“转”)
师:“理”,在课文中体现的哲理,或者就算感悟吧,大家说说有什么?
生14:人应该学会调剂心情。
师:为什么要“调剂”?
生14:因为在不幸面前,需要战胜不幸,化悲痛为力量的。
师:是的,要寻求一种精神的超越,哪怕只是解脱,对吧?好。结合文章,找找苏轼讲理的句子。
生15:在第四节,全是苏轼的议论。
师:大概是说了什么意思?
生15:就是说不要羡慕江水的无穷……
师:打断一下,是江水还是别的什么?
生15:应该是自然界吧,作者说人也是无尽,所以不要去羡慕。
师:很好。不去羡慕,那要怎么样呢?
生16:我注意到第四接末尾,“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就是要享受自然。
(板书:“何羡”“共适”)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赋的内容,但是,这只是粗线条的描画,要鉴赏它,还需要我们深入去阅读它。离下课还有两分钟,请大家自己再投入地读一遍课文。开始——
第二课时
师:将书翻到154页,我来请两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认真听,听完后来评价。
(生1读,声音洪亮,断句清楚,语调上缺少变化。生2读,声音轻柔,节奏明快,最后一句的感情没能读到位。)
师:谁来说说?
生3:生1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读快了,没那么一种舒适的感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衔接的不好,感情上不够豪放,显得不开阔。
生4:我觉得生2比生1读得好,反正我眼前是有那种一种意境的。生1读得就跟我们念书一样,没什么味道。(师微笑着看生1)生2最后的“羽化而登仙”,应该舒缓一些,应该读成这样“羽化——而——登——仙——”。
师:两位同学的朗读都有长处,而我想我们还是少说长处,因为不足才是我们需要弥补的,也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他们评价得比较到位。老师也想接受两位同学的指点,来试一试——
(教师朗诵)
师:也请大家来批评。(无人举手发表意见)大家不说话,到底是读得好还是读得不好啊?(生说好)那还不给点掌声?(掌声)
师:其实啊,我想我们要读好它,必须要先理解它,感受它。下面全体同学按照两大组的形式,分别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说说第一段的内容。
(学生口头“乱”说,三分钟。)
师:你来说——
生5:在壬戌年七月十六这天,我和一位朋友到赤壁附近的江面上赏月。风打在我的脸上,很惬意。波平浪静,只有月光在水面上像银子一样跳动。(有学生议论这不合理)我们喝着酒,吟诵古代有关月亮的诗歌,非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船轻快的前进,越过了茫茫的水面,好象是离开了人世,来到仙境一样。
师:不错。你来——
生6:十六那天月亮最美,江上的月亮也格外明亮。苏轼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船上喝酒,喝得很尽兴,触景生情,唱起《明月》诗中的《窈窕》篇章。月亮逐渐升高,满江都是月光,一直到天的尽头。他们的船越行越快,好象要飞到天上。
师:两个同学说完了,大家想想,以哪种人称来写这段好?
生7:我觉得第三人称好,她说的太美了。
生8:其实都可以,不过用第三人称就不能写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了。
师:你发现的很好。两种人称都可以记事、描写,但是在直接抒发感情上是有差别的。你能说说作者在抒情的时候用了什么人称吗?
生8:第一人称,直接抒情,很自然。
师:那怎么理解文中的“苏子”呢?(学生答不上,师示意坐下)
生9:一般姓后面加“子”表示对他人的敬称,但是我感觉这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因为很少看到第三人称的痕迹,不知道“苏子”是不是自称。
师:那么,按照你的假想,苏轼为什么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
生9:可能他是急着要叙述,或者说要诉说吧。
师:好,这观点我同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饱受忧患的苏轼回忆刚刚过去的不幸。他要排解,他要倾诉,他要超越,显然,以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要饮酒,“我”要唱歌,我要追随那茫茫江面闪动的月光,到达一个属于自己的纯净的世界。这样似乎更为合理一些。我们不妨在理解文中多注意那潜藏着的“我”。
师:刚才生5说江面上月光在跳动,有同学可能有不同意见。大家想想,是随粼粼水波跳动好,还是月光像银子一样镀在江面上好?
生10:跳动好,有动感。假如江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虽然明亮,但是没什么生机。跳动就能表现轻松闲适的心情了。
(众人表示同意)
师:由此来看,“水波不兴”,并不是风平浪静,一点波浪都没有,而是没有大浪淘沙,卷起千堆雪的雄浑豪壮罢了。
师:这一段里,我特别喜欢两个句子,一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吗?
生11:“清风”是微风,吹得人很舒服,并且是慢慢吹来,恰到好处。可能老师喜欢这样的感觉。
生12:清风不仅清凉,清爽,而且轻柔。
生1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
生14: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已经是开阔的,苏轼的心胸也是开阔的。
师:大家说到我心里了。不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句,我并不是按照书本注释上理解的,我认为这里的“白露”应该指的是月光,而并不是水气,理由是,前文写月光先升起后移动,紧接着应该华光丰盛,照彻江面。用白露这个比喻显示出月光的晶莹和充足。当然我也不能肯定的说说成“雾气”就一定不对。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在不到深夜的江面上是没有水气的。这个先存疑吧,以后大家有生活体验后再来解决。现在我们要看“横”与“接”这两个词,看它们用得好不好。
生15:“横”好,“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也很好。“接”字感觉一般化。
师:“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好在何处?
生15:小木船随便横放在那里,表现闲适的情趣。
生16:这里的“横”不是横放的意思,而是弥漫,本来是水气,哦,不,是月光,用横字写用动感,化静为动。“接”字我也感觉不出来,大概是固定用法。
师:对“横”分析得有道理。假如把“接”换为“通”呢?换为“连”呢?
(学生小声比较换过的句子。)
师:这个我不去解释了。但是,有时极平常的一个词,用在极平常的一个环境里,它可能就有不寻常的效果。好,大家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自己读读,说说喜欢的理由,就不在课堂上交流了。
(学生读、划、说)
师:现在能不能背下来?试一下吧——
(教师与学生齐背)
师:第一节,作者是以道家思维看风景,抒内心。下面看第二节,可以分几层,为什么?
生17:两层。第一层到“天一方”后,是写歌声。第二层写萧声。
师:大家同意吧?(生表示同意)都是从表现内容上思考的?
生18:第一层主要写“我”,第二层主要写“客”。
生19:第一层还有点欢乐,第二层就很悲伤了。
师:好,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分析。这里不管这么分析,就是这么两层。我们先看看苏轼为什么由《明月》诗唱到了类似楚辞的民歌,并且还把这几句写了出来?
生20:他们正划着船,自然就唱到“桂棹兮兰奖,击空明兮溯流光”了。
师:那后两句又怎么来看?
生21:“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毕竟他是被贬的。
师:是啊,身在楚地,也是身在异地,苏轼的歌唱既有触景生情的因素,更有袒露内心的成分。作为一道来的客人,恩,这个“客”是翻译成“客人”好还是“朋友”好?
生22。肯定是朋友。不然苏轼怎么请他来喝酒,赏月?
师:你的意思,他们是酒肉朋友?
生22:不是。这个朋友和苏轼很熟悉,从它的伴奏来看,他很了解苏轼在想什么。并且把苏轼的想法也表现出了出来。
师:何以见得?
生22:四个“如”其实都是苏轼的想法。“客”应该是苏轼的知心朋友。
师:真正的朋友就应该是知己,应该是朋友的另一个“我”。我经常看到班级里总有几个人有吃的一起分,有超市一起去,有厕所一起上,这能算是“朋友”吗?
(生笑)
师:看苏轼这位知音,用音乐演绎苏轼的悲伤,连那洞箫的余音,缠绵不去,悲恻动人。即使是潜藏在深谷的蛟龙也无法抵挡这么寂寞,连那如同《琵琶行》中歌女遭遇的孤舟“嫠妇”,也不停抽泣。
这样看来,江面的色彩似乎暗淡了下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师:作业 ,回家自主默写这两段文字。下课。
第三课时
师:现在进行朗读测评。请生1朗读《赤壁赋》前两节。
(因为要打分,学生1比较有感情的朗读。)
师:亮出你们的分数。
(全体学生高举右手,满分为五分,伸出三根手指的人较多,评四分的较少。生1给自己评一分。)
师:放下。生1,你怎么只给自己一分?
生1:我本来我是可以读得更好,但开始没进入状态,还读错一个“顷”。读到萧声时才有感觉。
师: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是好事情。最终评分:三点五分。(教师将分数写在记分册上。)可以想象,当无尽的忧伤随着萧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后三节,理解客人为何而悲,主人何以解悲。先请大家听我的朗读,同时思考,这段的层次是怎样来划分的?
(师读)
生2:分两层,第一层到“而今安在哉”。
师:有不同看法吗?
生3:这段是一问一答,第一层应该在“何为其然也”。
(多数学生点头示意有道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见没有)我要说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生3是在大层次上切分的,生2是从小层次来切分的?是不是听得有点迷惑了?换句话说,生4划分的层次没有错,但是第二层是不是还有些长?还需要作进一步切分。这就需要我们再分小层。只有学会从不同层面由大到小来理清文段的结构层次,才有真正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
师:客人的回答内容分这两层,大家同意么?
生:同意。
师:“同意”也得说说理由。你说——
生4:前面说的主要是古代的事,举了曹操的例子。后面回到眼前,写“吾与子”了。
生5:“况”是个连词,表示另有一层。以前你说《陈情表》的时候,就说了“况”“且”“但”三个连词,表示三层的。
师:很好,不愧是我的学生。(学生笑)分析文章结构,不仅可以从内容、叙述对象上来考虑,还可以着眼于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联词等“语文形式”。再这里,我还想就这种形式说说我的看法。请大家看客人回答的内容。第一层是三个文句,在形式上基本一致,可以合并为一层了。剩下的部分,我们来找找韵脚,看看有没有变化。你说说——
生6:韵脚有“鹿”“属”“粟”“穷”“终”“风”。不一样。
师:那就是换韵了。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换韵?是不是和层次也有关系?
(学生思考)
生7:我猜想前三个韵写的是个人在自然面前的现实,后面写的是由此生发的感想。
师:说的好。我个人就是想把客人的话分三层,并且是三次对比。
(板书:古——今;个人——自然;理想——现实。)
师:至于你们是不是觉得把“理想与现实”的第三层合并到第二层,并且认为都是关于“今”的内容,那是你们自己的思考,我们不再强求统一。我下面要就这一节问三个问题,大家写下来讨论:一、为什么要引述曹操的事例?二、“知不可乎骤得”,到底客人想得到什么?
(学生交流)
生8: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英雄都消失了,我们又算什么,所以写出了悲伤。
生9:曹操是客人心中的榜样,写榜样的失败,更能表达客人的悲伤。
生10:因为是十六晚上游玩了,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生11: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跟第二段中引用的诗句作用差不多。
师:好。几位说的都很好。在写曹操的内容上,不仅写了他渴慕贤才,还写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照理说,应该把这位伟人的英雄本色写出来,像第三个文句一样,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为什么用第二个文句来写他的失意呢?(无人答)我想,在“客”的心目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还是霸气的英雄,何尝不“浪淘尽”呢?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他们都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师:顺便说一下,我对“酾酒临江”的“酾”的解释不满意。显然苏轼是想用16个字写一代天骄曹操,极有气势,但是“酾”解释成“斟”,那气韵就削弱了许多。我每天在家斟一瓶啤酒,总体会不到做一回英雄的感觉。大家来“酾”一下——
(生模拟作斟酒状)
师:这个词的本意是滤,过滤酒中的杂质,显然此刻的曹操不会在这里做仆从做的事情。我个人想,还是把它解释为“洒”,(模拟“洒”状)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生12:长生不老,还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与鱼虾、麋鹿友好相处。
生13:还有想和仙人一起遨游,抱着明月一同……
师:“长终”,什么意思。
生13:长久的结束,就是死吧。
(其他人笑)
师:不要取笑,我赞成他的看法。“长”为“永久”,“长终”当然是指死亡。看,客活着就希望与仙人一起遨游天地,自由自在;死也要心中长存明月,简直是诗意的死亡了。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声称要“人要诗意地栖居”,苏轼已经想到了诗意的死亡。我想这并不消极,反而浪漫美好。以诗意的死亡反观生存,我们就知道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好,还有什么想到的,继续说——
生14:概括一下,客就是想要生命长一些,最好和仙人一样,这样就可以更长久与自然相处了。
师:说的好,正因为生命短暂,那种永远与永恒的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没法实现,这组人与物在时间长度上矛盾,导致客生发了新的理想,而理想与现实又是矛盾了。所以他只能“托遗响于”什么?
生:悲风。
师:自己把这这段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看第四节,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15:两层。在“且夫”前,“且夫”是标志。
生16: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作用。
生17:你错了。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好,别吵。从意义上,我看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审视角度的偏差:人在变而有尽,物不变而无尽。作者认为,说要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校长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可以看出,这段是苏轼对人与物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和——
生:世界观。
师:我想称为宇宙观。好,这节大家再读读,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8:“盖将”的“将”是什么意思?
师:书本上说“盖”标假设,我认为“盖”是表示解释的连词“因为”,而“将”才是“如果”。
师:好,第五节大家应该能看懂并且会品味,我不再多说了。最后我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后辩论,文中的“客”是具体的一个人,还是就是苏轼的另一个自我?下课。
盖玉春评:
看了东方老师的课例,再联系小燕子跟我说的东方老师那里师生的状况,越加使我要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课例研究,到底该怎么对待?
下面说说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谁掌握了绝对的真理?
认真学习了一些课例,见识了很多老师对课例的点评之后,我常常会感觉自己不会评课了。常常觉得只要立足点不一样,就可以从课例里找出不同的论据,或褒扬或批评。
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生1(脱口而出):为什么会叫“乌台诗案”?
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今天我们要学的前《赤壁赋》正记录了苏轼从失意矛盾中超脱的心路历程。
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文标题“赤壁赋”,同学们对“赋”了解多少? 生2:刚学的《诗经》“六义”有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铺陈排比。
师:说得非常好。“赋”原先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朝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的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汉有大赋,铺陈扬厉;六朝骈赋,铺陈对仗;唐朝律赋,铺陈对仗,平仄用韵。至此“赋”被层层束缚,已无法写了。于是宋朝文人对“赋”进行改革,产生了文赋,突破声律对仗,自由挥洒,杂入大量散句,故称文赋。但文赋仍保留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客多是虚拟的,用于流露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主则用于表现作者的主导思想,他们共同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困惑。
[第一环节,师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导入新课] 师:标题“赤壁赋”其实可以理解为“赋赤壁”,用“赋”的形式写赤壁。假设我们同学游览了赤壁,让你们来写赤壁,你们觉得可以写哪些内容?
生(杂然答道):自然风景、历史人物┅┅
师:那么,《赤壁赋》有没有写自然风物和历史人文?如果有,请找出相关段落。生(杂然答道):第一段写自然景观┅┅
师: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生齐读。)那么有没有写历史人文的? 生(杂然答道):第三段前半部分写历史人文┅┅ 师:同学们齐读第三段。(生齐读)师:文学中,写景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3:抒情。师:还有什么? ┅┅
师:同学们翻看课本第28面的单元提示。生(齐声):抒情、说理。
师:抒情多是贯穿全文,说理主要在哪些段落? 生(齐声):第三段后半部分和第四段。
师:可见本文是以“景-情-理”(板书)来谋篇布局,因景生情,缘情悟理。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 师:抒什么情?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生(杂然答道):乐-悲-喜。
师:对。“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师:说什么理?古人说这里有“客三悲”“苏子二论”,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三悲。换言之,第三段有哪三层意思?可以先找出三个关键句。
生(杂然答道):“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师:“而今安在哉”是古今对比生悲;“哀吾生之须臾”是人生苦短生悲;“知不可乎骤得”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生悲。(板书)
师:“客三悲”体现了苏轼在失意时怎样的思想? 生4:消极的人生观。
师:对。面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无常的人生流露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同时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流云散。否定历史、否定一切,流露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
师:同学们齐读第四段,说说“苏子二论”指的是什么?可先将第四段分为两层,该分在哪里?(生齐读第四段)
生5:分在“而又何羡乎”后。
师:对了。第一层是针对上文的哪一句话展开驳斥,提出“何羡论”? 生(齐声):羡长江之无穷。
师:第二层在“不必羡慕”、一切随缘的基础上,提出“共适论”。不属于你的莫强求,属于你的尽情享用。
师:这两层是什么关系? 生(齐声):递进。
师:“苏子二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齐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三环节,深入探究] 师:苏轼由失意到超脱、由“羡”到“何羡”的转变,这个心路历程他整整走了四年。在这个超脱转变过程中,看问题的角度改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同学们一起看第四段“何羡论”部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看问题的角度?
生(齐声):“变”与“不变”。师:客主分别是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生(杂然答道):客是从“变”的角度看问题,主是从“不变”的角度看。师:因为拘泥于“变”的角度,客消极悲观;因为换个“不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于是苏子超脱进入豁达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从而进入豁达乐观的人生大境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消极生死观,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试问庄子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王羲之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
生6:王羲之是从人对社会贡献的角度看生死问题,庄子是┅┅ 师:同学能回答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王羲之是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看生死问题,提出“生死亦大矣”“将以有为”的积极生死观;庄子仅从生命的生物意义角度看问题,将生命物化,认为生死都只是生命的物理转化过程,它们一样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师:我来个戏说“一生死”,比如我家母鸡下蛋了,一个生命诞生了,对我的意义就是有蛋吃了;我将这蛋煎了,一个生命结束了,对我的意义还是有蛋吃了。庄子是将人与一切生物混为一谈,否定了人的社会意义。
师:王羲之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但没有具体说明理由,现在请同学们帮王羲之写一段批驳庄子的文字。限时6分钟。(师巡视、指导。)
师:时间到,请几个同学展示成果。
生7: 生命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在它诞生时,人们并不能感觉到什么,但生命是极具创造力的,生命在其存在过程中往往创造出远远超出生命本身的价值。所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生,延续着生命价值的创造;死,终止了生命价值的创造。它们于生命的意义是对立矛盾的,又岂能等同视之。
生8:古有庄子云:“一生死,齐彭殇。”这得到部分人的认同,但我不敢苟同,生死岂能相等?人生在世,当运用毕生所学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司马迁若不忍辱苟活,又哪有《史记》如日月光芒照耀历史长河?邓小平若经不起三起三落的折腾,又哪有现今的中华盛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样是死,尚且有这么大的区别,更何况生死乎? 生9: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蜉蝣朝生暮死,夏秋之交生于水边,来不及啜露,来不及观月,便葬身于水。其生其死,可谓一也。但又有谁愿意作这般生死呢?又有苏子渔樵于江渚,侣鱼虾,友麋鹿,驾扁舟。虽无羽化登仙,但游尽赤壁,知鱼肥,识笋香,亦乐矣。倘说“齐彭殇”,使苏子英年早逝,临如画江山,谁吟“大江东去”豪放诗章?难怪王右军说:“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师:前两位同学都能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驳斥生死不能等同视之,而且举马克思、司马迁、邓小平等伟人例子,论证有力。后一位同学能同时从生命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角度展开批驳,更是棋高一招。而且直接从《赤壁赋》中就地取材。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让同学们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新课。
(二)、回忆有关“赋”的知识 因为高一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三)、给同学们一起回忆苏轼的一些情况,重点说苏轼的思想,尤其是受儒道佛及游侠思想影响后的表现。
(四)、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五)、找学生朗诵这篇课文,纠正读时出现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断句。
(六)、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八)、老师点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1、望 既望 属 白露 所如 所知 冯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前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九)出示<诗经.陈风.月出>第一章.1.与学生一起学习.2.让学生体会作者提它的用意.(十),找个别学生翻译第一段.(十一)布置作业
1,背颂第一段,预习二三段.2,让学生翻译第一段,交作业.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二)让学生读第二段 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美人 和 袅袅 缕 嫠妇 舞 泣(使动用法)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三)让学生翻译第二段,教师纠正错误(四)找学生读第四段
(五)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愀然 正襟危坐 固 匏樽 属 须臾 活用: 1,乌雀南飞(南)2.西望夏口(西)3,东望武昌(东)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4,顺流而东也.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句子: 1,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七)让学生翻译第三段
(八)教师点评,指出翻译中的不足.(八)布置作业 1,背诵三四两段 2,翻译这两段 3,预习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
播放“赤壁赋”的FLASH朗诵让同学们和听课老师和评委们入场.授课地点:一中多媒体教室 学生:高二18班全体学生 听众:全校教师
上课铃响起,班长喊起立,教师回礼,开始上课.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结束时,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完成二段和三段的背诵,由于时间关系,现在请大家一起背诵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生:大声的背诵.师:从同学们洪亮的声音里,老师知道大家已经很熟练的背了下来,第三段我也希望同学们背的能和这一段一样熟练.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一起读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生: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这一节的主要学习任务了,那么我处带着这三个目标再一次的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的情怀,一起听课文朗诵.(FLASH演示)师:好了.我们刚才又一次的感受了作者游赤壁时的情怀,现在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文四五段,看作者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对照着课下的注释来疏通文章的大意,一会儿我找两个同学试着翻译一下这两段.师:时间到.我们先看大屏幕,我找一个同学解释这些重点词语.生:1,盈虚:盈,满;虚,缺.2,消长:消减和增长.3,盖:表示假设语气.4,无尽藏:出于佛家语”无尽藏海“,意思是”像海之能包罗万物“.在本文中,可翻 译成”无尽的宝藏“.5,适:享有.6,肴核:菜肴和果品.7,狼籍:凌乱.也作狼藉.8,枕藉:互相枕着垫着.师:**同学回答的很好,就是中间看了两次书,说名还没有记到脑子里,课下再多看几遍.我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藏“字和”枕藉“这两个词语.前者在课文中的意思翻译成”宝藏“就行了;”枕藉“中”藉“字应读”jie4“,还有一个词”慰藉“,也读这个音,大家一定要记住.师:好了.关于这两段的字词就说到这里,我现在分别找两个同学分别翻译这两个自然段,由于两段放在一起长,我们找两个同学,一个从四段开头翻译到四段三行末”而又何羡乎?“另一个同学从”且夫天地之间“到五段末.生: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的流去,时断时缺的月亮像那样的不断的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没有尽头,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师:这个同学翻译的很正确,很好!请坐!老师强调一个地方,一是“盖”字,刚才在重点词语里说过的,用在这个句子的开头,表示“假设语气”,整个句子是说“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生:再说,天地直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下两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不会翻译了.师:耳朵听到了才能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好,你继续翻译.生: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共同享受.客人听后笑了,洗净杯子.重新喝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杂乱的放着,大家互相枕着垫着,不知不觉的东方已经亮了.师:这个同学翻译的也很不错,只是其中有一处不知道该如何翻译它,其中一处漏了几个词.“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老师替他翻译了.另一处是“相与枕藉乎舟中”这句中“乎舟中”给漏了.同学们一起说,应该怎么翻译? 生:在舟中.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这两处外,这个同学很好的把握了这一段的内容.希望这个同学在以后会做得更出色!师:刚才我们疏通了四五两段的文意,下面我们把全文中每一段的段意归结一下,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去组织自己将要表述的语言.生:第一段主要是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游赤壁的情景.师:非常好!时间,人物,事件归结得很全面.出示幻灯片内容: 1,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师:同学们能说出文章中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生:有“月出于东山之上” 生: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同学们用课文中的原句找出了作者给我们刻画出的“诗情画意”的境界.那么第二段又有什么变化呢?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有客吹箫,箫声悲凉.师:这个同学归结的很简练.老师很喜欢你能这样表述.上文我们一起和作者在诗情画意的境界中游览了一番,作者和客有什么感受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生:饮酒 乐甚.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对,“饮酒 乐甚”,感情是“乐”.怎么就发生了转变呢? 生:因为一个客吹箫.师:怎么一个客吹箫就让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呢? 生:因为“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生:还有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对!箫声起,悲意生,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大屏幕显示: 2,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师:同学们再看看第三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写客人解释箫声悲凉的原因,感慨人生短促.师: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 生:主客一问一答的形式.师:文中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呢? 生:曹操.师:文中提到了三国时的英雄曹操,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他是一个英雄.生:不对.重点落在了”而今安在哉“? 师:这句话是说什么的? 生:英雄豪杰,也和万物一样,不过是过眼烟云.师: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字?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还有<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本段就是同过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英雄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大屏幕显示: 3,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又提到了”水和月“.师:提水和月是为了说什么? 生:谈到了”变和不变“.师:说得好!这是写景,书抒情,还是说理? 生:说理.师:还提到了哪一个方面呢? 生:取何不取
师:对.这也是说理吧? 生:是的.生:文张还提到了”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针对什么而谈的呢?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师:本段还提到了”逝者如斯“,历史上谁也说过这样的话? 生:孔子.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师:大屏幕显示: 4,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师:最后再来看第五段的大意,谁能说一下? 生:客人喜而笑,洗盏更酌.师:归结的好!能用原文回答,而且也很简洁.同学们看大屏幕: 5,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师: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本文每段的大意.现在握0解决学习目标中的第二个问题,本文的情感是怎么变化的.生:先是“乐”,由第二段开头的“饮酒乐甚”可以看出来.生:然后客有吹洞箫者,转而为悲.生:最后又转悲为“喜”,由“客喜而笑”.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我们在总结各段的大意时已经明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老师怎么总结的.情感线索: 乐: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悲: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 喜: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师:现在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感情线索,现在再回头看课文,看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哪些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先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谈起吧.生:开头一段写了游赤壁时的情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写景.生:第四段写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是说理.生:全文有从乐到悲再到喜的感情变幻.是抒情.师:说得好!同学们教好的把握了全文内容.我们把这几个同学的说法合在一起,就是本文的第一个特色: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师:再想.本文的题目是什么? 生:赤壁赋.师:那说明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赋.师:赋有什么特点? 生: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师:对!它应是属于韵文的范畴.拿我们拿第一段为例,找一下第一段的韵脚.生:间,天,然,仙.师:很正确!前面几句有韵脚吗? 生:没有.师:是的.课下大家可以把四五段的韵脚也找出来,你会发现,它们押韵是很自由的,中间还可以换韵的,很自由.这就是苏轼此篇赋的另一个特点: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师: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本课我们讲的三个问题: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谁还有不理解的? 生:没有了.师:那就打开我们的课堂练习,做前面的九个小题.做时看清题干,看有的题是不是有答案,没有的话该怎么去设计答案?看有些题干“问”的严密吗,如果不严密,又该怎么“问”?
“一堂好课应该呈现从徘徊到突围的精彩,有挣扎、有冲突、有交锋,然后从缝隙间突围,师生均能从文本和课堂获得突围的快感。”肖老师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温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设计中的潜意识里的我。是啊,远方的风比远方更遥远,距离让我更坚定的成长。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写“月”的句子,并就你最有体会的一句阐述自己的理解。”提问过于机械和呆板,进而使整堂课略显呆滞,缺少灵动,课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却一直生成在教师的言语里。教师自己仿佛已沉醉于课中,却无法引领学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没有,勉强确实是没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整堂课都在赶场,频率快,节奏快,看似行云流水,实则走马观花。缺少“点”上的细化,徘徊一词虽已让学生感悟了,但联系诗境不够,矛盾场的渲染不够,学生的生成就不够,学生其实是成长在自己的思考之中。当然,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层面,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自己也没有随文本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课堂模式显然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上意识到了却没有很好的落实。没有言的积累,何来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许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针。注重人文味的同时却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书卷味,淡化了学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熏陶,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只字未提。
反思,则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这堂课也多少让我找到了一点自信,这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宽慰。是命运把我们抛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习且思。
这堂课尝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古板模式,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
一、我觉得我这堂诵读课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重诵读形式多样化本堂课有齐诵、自诵、范诵、脱稿朗诵、全体背诵等多种诵读方式
2、教师的诵读指导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诵读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设置了“诵读三境界”、“诵读提示”等教学环节,并且针对每一段、每一层甚至每一句的诵读,都设置了渐进式的诵读指导,层层深入,指导学生,让学生逐步达到诵读的目标要求。
基于课堂时间和课堂容量问题,为了更深入地完成目标,我考虑我的诵读课不以诵读段落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所以就是《赤壁赋》也没有实行全篇诵读教学,而是选取了前三段,将第四段放在课下落实,我觉得这样也符合高效课堂不必要面面俱到的要求
3、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诵读课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是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大忌,所以,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设置了层进式教学指导,问题设置也极为明确,让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在一堂课中逐步加深,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参与,又符合教学规律。
(2)、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学生的诵读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允许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诵读是有个性化的,绝对不允许千篇 一律,统一要求运用某种腔调来诵读,那样做就违反了教学规律。
二、学生表现方面
1、优点
这堂课学生总体表现良好,具体表现在:
(1)齐诵声音响亮,回答问题声音清晰,所有的问题都是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共有有十多位学生。
(2)敢于质疑,敢于谈出自己的诵读看法。
2、问题
(1)回答问题的学生仍然偏少,据老师们统计,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十多位,其中有的学生主动站起来两次,但一些学生仍然有畏惧心理,只能做到认真地听讲、思考,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心存顾虑。
解决方法:
(1)继续推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勤思,多表现。
(2)多创设课堂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
(3)解决学生畏惧心理,让他们从内心“放下”顾虑,培养心理素质,展现自我。
编号: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
主备人:徐敏树
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2、研读课文的一、二段。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相关文言现象及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教师引入
二、预习质疑,教师指导
1、先自读课文勾画出读不准的字,然后小组间互听、互评、交流展示。教师提示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1)过黄泥之坂 → 2)有酒无肴→ ..3)履巉岩→
4)登虬龙→5)攀栖鹘之危巢 →
...6)俯冯夷之幽宫 →
.7)玄裳缟衣
→
.8)戛然长鸣
→
.9)羽衣翩跹
→ ..
2、再读课文,理解重点实词意思,小组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然后展示。1)是岁十月之望
2)霜露既降
... 3)顾而乐之
4)如此良夜何
....5)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6)顾安所得酒乎
.7)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四顾寂寥
9)道士顾笑
..10)归而谋诸妇
.11)披蒙茸
...12)攀栖鹘之危巢
13)听其所止而休焉
..14)听臣微志
15)适有孤鹤
..16)畴昔之夜
17)予亦惊悟
..18)已而叹曰
..
3、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虚词的相关内容(1)此类活用
1)步自雪堂
2)顾而乐之
..3)履巉岩
4)横江东来
..5)掠予舟而西也
.(2)“而”的用法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1)顾而乐之
2)归而谋诸妇
..3)反而登舟
4)听其所止而休焉
..5)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6)摄衣而上
..7)悄然而悲
8)肃然而恐
..9)掠予舟而西也
10)揖予而言
..11)俯而不答
12)飞鸣而过我者
..(3)其它虚词
1)将归于临皋
2)今者薄暮
..3)顾安所得酒乎
4)以待子不时之须
..5)复游于赤壁之下
6)予乃摄衣而上
..7)盖二客不能从焉
.8)听其所止而休焉
.9)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10)放乎中流
.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每段文意
要求:
1)在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
2)小组讨论,每段文意
3)各组展示
明确: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四、分析第一、二两小节文字
1、反复阅读,提名背诵
2、思考:请找出写景的句子,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如何?题为赤壁,可这里写并不是赤壁?为什么?
五、作业
巩固字词,背诵课文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学案
课题:《后赤壁赋》苏轼
主备人:徐敏树
审核:
学习目标:
1、流畅地阅读并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研读课文的三、四段。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背诵课文的一、二两段。
二、研习课文的三、四两段。
1、通过诵读再次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完成下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时间
地点
景色
心情
2、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教师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3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4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学生展示
3、思考探讨作者的情感
①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有怎样的景象呢?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写出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的历史背景:当时,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山,满目凄凉。)石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教学案
编号:
②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③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④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4、回顾全文,写出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
划然长啸
凛乎不可久留
听其所止而休
⑤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联系学过的《前赤壁赋》和《赤壁怀古》中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 从这个幻觉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同时又有“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小结
1、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
由景而乐→
乐而再游赤壁→
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
→
又因景物而生悲愁→
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
→
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2、面对逆境的态度
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
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
→
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
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1、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1、把握这篇赋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2、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
3、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播放《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
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板书:
情感线索:乐→悲→喜 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⑴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
(景色之美,泛舟游玩)
从哪可以看出?
(精美语句)
⑵ 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⑶ 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自然段):
⑴ 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⑵ 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⑶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
多媒体显示: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⑵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五、小结全文
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下面我先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
3、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三、内容赏析
1、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师: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看课文注释(12)──脱离人世。
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万顷之茫然
江水茫茫无边
此时的江面呢,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
2、提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明确: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细细的波纹,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
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3、提问:“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诵)
明确: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里的“纵”──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得意极了,于是乎飘飘欲仙,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3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于是悲从中来。
4、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3段,看看主人公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样的功业──“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
5、这一段应该读到什么地方?如何读?
明确:
作者在这里连用4个4字句,增强语气,写出了气势,语调应该上扬。接着笔锋却陡然一转,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句式?(宾语前置。)
如何读?
固一世──之雄也。
(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
而今安──在──哉?
(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写尽了英雄的古今对比,那么苏轼呢?“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但现在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才干,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6、还有何悲?
明确:
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
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不得不从幻想中寻求寄托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清醒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7、提问: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
明确: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缅其中呢?他是如何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的呢?
8、学生读课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亏而永生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既然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也谈不上悲哀了。那又该怎样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
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9、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明确: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最后还有问题,苏轼因何来到黄州──1079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且不得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事,而苏轼在黄州期间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来。)
10、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
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四、课堂小结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前赤壁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和壮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苏轼生平资料,思考他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赤壁夜景 品作者深情
有道是:(PPT)“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对此你怎么理解?
结合学生的理解,老师作简要补充分析:上述话语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PPT)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分析略)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板块“感悟自然”之第一篇——苏轼的《赤壁赋》。看看在东坡居士笔下赤壁的山水是山是水还是非山非水?
1、听老师范读,把握下例字词准确读音,思考哪些段落是写赤壁的山水?哪些不是?(PPT)
壬戌(rénxū)属(zhǔ)窈窕(yǎo tiǎo)斗(dǒu)牛 苇(wěi)冯(píng)
舷(xián)桂棹(zhào)袅袅(niǎo)壑(hè)嫠(lí)妇 愀(qiǎo)缪(liáo)舳舻(zhú lú)旌旗(jīng qí)酾(shī)酒 横槊(shuò)渔樵(qiáo)
江渚(zhǔ)麋(mí)鹿 扁(piān)舟 匏(páo)尊 蜉蝣(fúyóu)一粟(sù)须臾(yú)挟(xié)飞仙 一瞬(shùn)无尽藏(zàng)洗盏(zhǎn)
更酌(zhuó)肴(yáo)核 枕藉(jiè)
明确:一二段主要描绘赤壁的山水。
2、自由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音韵节奏。
(一)研习第一段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内容?
请一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解释“壬戌”“既望”以及状语后置句“于……上”。
这第一句简要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看到了什么?请用原文话回答。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兴”“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叙述:
“清凉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会儿,“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而后又似乎在斗牛二星宿之间左右徘徊”,此时,放眼大江,“白茫茫的水雾笼罩在整条江面,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有什么感受?请述说刚才的感受。然后请学生背诵这几句美景。
4、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又有什么举动和感受呢?
明确:月亮还没有出来时,他就“举酒属客”——向客人劝酒了,并且还唱起了“情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即吟诵《诗经》中的(PPT)“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jiǎo)兮,劳心悄兮”。
月亮出来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的感受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上述诗句的含义。
5、再次闭上眼睛,听老师诵读第一段,并想象我们就在这奇妙的画境中。
6、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意境美。
(二)研习第二段
1、于月夜泛舟赤壁之下,是那么令人陶醉。接下去主与客还会怎么样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老师强调“于是”的古今义和“乐甚”“扣舷”“倚”“和”等词的意味。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情”,并板书“乐”字。
2、苏子此时所歌的内容是什么?与首段所诵歌内容有相同处吗?
明确:所歌内容:“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各一方。”这里主要化用了《楚辞》相关篇目的句子,如《湘夫人》中的句子:(PPT)“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它的大意是“公主啊快快降临北岛,我望眼欲穿何等心焦!阵阵秋风轻轻吹过,洞庭波涌啊落叶萧萧”。《湘君》中的(PPT)“桂棹兮兰枻(枻音 yì,船舷,)”。以及《少司命》中的:(PPT)“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huǎng)兮浩歌。”它的大意是“期待的美人啊迟迟未来,临风悲歌啊心思恍惚”。歌词可能是作者化用这些典故,临时现编的。它与作者在首段直接吟诵《诗经》中的诗句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诗句都有“美人”这个意象。
3、作者此时一再吟唱“美人”,这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吟唱其它而非吟唱“美人”不可呢?这其中有什么深意?
明确: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理解:“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于偏僻的黄州,但屈原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是谁“和”谁?洞箫声有什么特点?歌声有什么特点?
明确:从前文看“扣舷而歌”在先,这里应该是客的洞箫声“和”苏子的“歌”,某种意义上说是“歌声”触发了客吹“洞箫”。“洞箫声”的特点是“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嫠妇”,一言以蔽之:“悲”。作者没有直接写歌声的特点,但从伴奏的“洞箫声”可以推知,一定也是“悲怆”的。
引导注意“舞”和“泣”的使动用法。
(三)品作者深情
1、自由读一二段,思考: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仅仅看到“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吗?为什么不写其它内容?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进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能够传情达意的,反之则不取。也就是说,写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经过作者情感过滤的。
2、经作者情感过滤的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经作者过滤的景色调偏冷,显得非常纯净淡雅,有一种道家仙境般的意境。传达了作者恬静怡然的心境。但由于这个意境整体色调是偏冷的,所以作者信口所吟唱的歌声也是悲的,再加之“洞箫声”的应和,作者内心深处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的悲情与之产生共鸣,所以表面的“乐甚”也难以掩盖那内心深处的悲痛。
因此,这两段作者的情感先是面对令人陶醉的美景,暂时得到感官的陶冶,似乎忘却内心的悲痛,怡然自乐;但随着自己不经意的“歌声”和客的“洞箫声”,“乐”却不堪一击,立即又被“悲”所替代。板书:乐→悲
3、齐读一二自然段。
4、小结:作者通过对月夜赤壁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和洞箫声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淡淡的欢乐和深深的悲痛。
一.教学内容:
《前赤壁赋》
二.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前赤壁赋》,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辨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知识归纳总结:
苏轼(1037~1101)
(1)少年得志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2)乌台诗案前后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三个月,就因为他的牢骚诗“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又联系他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老夫聊发少年狂”。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常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3)晚年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四.课文分析: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赤壁:湖北黄冈赤壁,与湖北嘉鱼赤壁同被作为周瑜破80万曹军之壁战场故迹。
属(zhǔ):请,让,说。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实在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上天的神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溯(sù):逆流而上。袅袅(niǎo):细长,形容声音婉转悠长。嫠(lí)妇:寡妇。
译文: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缪(liáo):盘绕。舳(zhú):船尾;舻(lú):船头。酾(shī):斟。槊(shuò):长矛。须臾(yú):片刻。
译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藏(zàng)。肴(yáo):荤菜。适:享用 枕藉:叠枕挤睡。
译文: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分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1、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2、客:无穷 须臾 变化(片面)(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分析“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辨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旷达。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总结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
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
课前印发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反复采取自读、齐读等读法,使学生感受赋的音乐美。注意朗读指导。)
附录:
1、绝命诗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2、知识小结: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3、知识小结
Ⅰ一词多义
(1)适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刚,才)
F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2)逝
A、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
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C、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D、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3)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曾不知老之将近(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虽
A、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5)固
A、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B、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赤壁赋》教学实录07-26
赤壁赋朗诵06-27
前赤壁赋赏析06-08
【语文】《赤壁赋》测试06-10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06-28
赤壁赋三课时10-19
《赤壁赋》说课稿参考06-19
赤壁赋字词解释10-13
《赤壁赋》课后练习题10-17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