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几点建议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出入境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几点建议

出入境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几点建议 篇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申请出国境人员不断增多,对出入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先的申请、审批手续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给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如何调查分析我局出入境管理上必须顺应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服务于我旗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是摆在我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个人认为,我局出入境管理工作上应该立足于全旗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从以下方面做好管理服务的突破性工作: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依法行政,完善公安出入境法律;加强科技创新,走“科技强警”之路;发展中介组织,规范出入境市场行为;发挥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作用,确实掌握入境人员动态;建立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防范,趋利避害,以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一、基本现状与问题调研 1.国家关于护照申领方法的“双轨制”

“按需申领护照”,是指除特定岗位国家工作人员还要按照人事、干部管理权限出具审批意见外,绝大多数的常住市民只需凭身份证、户口簿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交申请表即可申领护照,无须再提交相关的材料及所在单位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意见,取消了境内外证明材料和层层审批,真正实现了一次受理完毕,减少了障碍,免去申请人往返奔波之苦。而且基本实现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以前需要30个工作日,现在加急只需要5个工作日。

与传统的申办护照方法相比,这种“按需申领护照”主要在以下2个方面明显不同:

(1)申领手续不同: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城市的常住户口人员只要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以及符合标准的照片、并提交填写规范的出国申请表,即可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受理窗口办理。免交所有境外邀请材料及相关证明,免交单位政审意见。

(2)受理对象不同:分为普通居民和特定身份人员。普通居民全部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属中央五部委规定的特定身份人员,除需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签署单位意见外,其他的申领护照手续与普通居民相同。

2.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主要问题 《出入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实施一个时期后,再加上由于“按需申领护照”方法仅在部分地区实施,因此一些问题不断显露出来,各地公安机关对实施细则的理解和掌握也不一,不同的地方存在着不同的申请办法,不同的审批条件和办事时限,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公平不协调等问题,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主要问题有:

——人员流动及地区之间不协调带来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较大,人户分离和档案挂靠现象越来越明显,而居民出国(境)又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办理,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在出具政审意见时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政审意见的不真实性,尤其是在人情关系下派出所在没作任何调查时就草率地签署政审意见。而且,外来的许多申请人大多是在已经实行“按需申领护照”的城市就业,由于这些城市派出所往往不了解申请人的情况而无法或干脆不给申请人出具政审意见,这样就造成申请人往返数次而无法办结出境证件。

—— 出入境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我局出入境管理科目前仅有()人,目前,随着经济发展,我旗年均出入境人员已达()人,日均达到()人,而且数字还在稳定上升,对出入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匮乏的警力已经不适于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这给我们入境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

——部分地区审批过严带来的问题。对法规运用及管理偏严的地方,还对出国境申请设置了种种条件,要求提交的材料过多,手续繁琐,给群众造成“卡”住申请人的印象,损害公安机关的形象。

——出入境违法犯罪活动的防止问题。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与“按需申领护照”的实施,公民出入境日益频繁,出入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案(事)件频频发生。一是弄虚作假骗取护照案(事)件,比较突出,一些外省人冒用本地居民身份证件,骗取护照;一些本地居民因种种原因不以真实身份申办护照,而是冒用他人身份证件骗领护照。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勾结有关人员弄虚作假,伪造、冒用他人身份证件,为企图偷渡人员骗领护照。二是一些机构和个人为谋取利益,从事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三是不法分子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此类案件,我局已查处()起。

——面对新形势,基层的工作水平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在队伍素质上,存在着业务骨干少,学历偏低,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既懂国内、国际法律,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匾乏。如果不加强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就无法适应处理各类涉外案(事)件的要求。在科技手段上,尽管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出入境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了境内外人员因私出入境的电脑受理、审核、审批,也建立了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系统,但还存在境外人员基本资料和住宿登记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尚未能与户政、治安、刑侦等部门联网,户口资料和涉外治安、刑事案件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也未能与检、法、司、安等部门联网等问题;而且,当前的骗取出境证件事件越来突出,手段越来越科技化,给出入境管理工作带来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制约着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发展,也影响了出入境综合效益的发挥。

二、加强我局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

(一)工作思路与对策

——以服务为基础,树立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崭新形象。强化效率意识与服务意识,树立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崭新窗口形象,以优质服务去迎接入出境人员,去感染入出境人员。

——结合我国国情和本地区的特点,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采取政策调研与科技开发并重、创立新型办证机制与调整内部科室协调同步的工作思路,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本地区的特点,学习等先进地区的“多渠道受理、集中审批制证、一次核对办结”的办证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向科技要素质,向科技要警力。

首先要实行信息网络化管理,规范出入境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资源的效果。要在现行三四级网的基础上,向下与各派出所联网,确保各基层点录入的散居社会的入境人员信息并人数据库,实现共享。同时,设立统一的“不准入境人员信息库”和“注意人物信息库”。各基层点录入的入境人员资料进人数据库后即可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可疑,及时处理。

建立边检入出境人员信息及各地处理证照信息的共享。基层派出所录入入境人员姓名后,电脑即显示所有信息,缩短境外人员办理住宿登记时间,同时也改变过去基层派出所无法掌握辖区人员是否办理证、照(存在异地申请等)或办理证、照后是否出、入境的情况,真正做到对辖区人口情况明、信息灵。这样才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积极发展中介组织,规范出入境的市场行为。

根据《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管理办法》,加强对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的管理。首先是依法受理、审批成立中介机构的申请,并积极扶持合法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引导出国人员向合法中介机构寻求中介服务,抑制非法中介活动,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其次是查处、打击非法中介活动,对未经资格认定、登记造册擅自开展中介活动的,依法取缔,对合法中介机构违法经营的,也依法查处。

——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作用,全面掌握入境人员的基本情况。随着当前入境人员数量的大量增加,我局派出所警力紧张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此,要将责任落实到苏木镇政府,落实到嘎查(居)委会和社区组织,充分发挥他们人多、力量大、日常工作与人口管理联系密切的优势,确保100%的覆盖面。作为社区民警,应当依据统计学原理进行分片分时段的抽查,核定人口登记情况,为上级公安机关提供科学的数据,为国家制订各项法规、政策提供依据。上级公安机关要把社区民警的发现漏登率作为考核的指标,以促使社区民警充分发挥力量,确保登记完整、准确。

——坚持制度建警,建立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出入境管理队伍。面对出入境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建立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制度建替,成为新形势下的顺应时代要求的根本途径。首先,要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把政治学习、作风建设、业务培训、纪律教育列入制度,制订规划与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其次,要规范民警的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建立一支掌握专业知识,精通我国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掌握国际法律、法规和惯例。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能够协调各有关业务部门关系的高素质的出入境管理队伍。

——高度重视与认识“按需申领护照”政策,提高我局的响应能力。“按需申领护照”事关建立符合国际通行惯例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对此项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与认识。实行按需申领护照,不是单纯的放宽限制、简化手续的问题,而是公安出入境管理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步骤。大胆改革、简化手续必须建立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前提。

(二)具体措施与建议

——强化信息科技化支撑。在详尽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法定不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信息系统”,并实现与“人口信息系统”的联网。其效果要求达到:一个居民前来申领护照,只要填上姓名、身份证号码,受理民警可以立即进行网上比对:普通居民当场办结;特定身份人员需验看相关证明;法定不准出境人员自然拒之门外,整个受理过程一般仅需要几分多钟。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申领护照的申请进行自动比对和查控,既能有效地减少差错率,及时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又能防止办“人情证”和“开后门”等不正之风。

——强化内部机制与机构调整。针对新方法的实施与出入境人员的增加,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护照科和一个报备组。报备组专门负责特定身份人员报送备案和法定不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信息库的建立、管理和日常维护,并归口负责其他各类的出入境交控、查控。这是建立报备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同时,综合本地区交通、人口分布状况,适当增加发证点,以方便市民取证。

——强化拓宽受理渠道。居民既可直接到公安机关设立的受理点提交护照申请材料,也可以通过指定的邮政网点向出入境管理处递送申请材料。指定的邮政速递局还可以申请人提供了上门填表、递送的服务项目,但申请人如果是通过邮政递送申请材料的,本人必须亲自到出入境管理处指定的发证点就近领取护照,履行“一次核对”的手续。

——因地制宜急事急办。如果有充分理由证明是急需出国的,可以来当地出入境管理处书面陈述理由,递交相关证明,警方会给予相应时间的急事急办措施。具体地说,奔丧、探病的需提供亲属死亡证明或者住院证明等有关材料;开学在即的需提供开学日期在一个月之内的国外接受学校出具的正式入学通知书;国外有效入境证明即将过期的,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强化拓展咨询功能。在已有的电话、信函、传真等答复方式上,增设网上咨询。以各种方式扩大咨询受理量,以满足大批量、多层次的咨询服务要求。

为达到简化申请、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建议推出以下便民利民新举措:

1.在实施“按需申领护照”的城市,申办《往来港澳通行证》和《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只要符合条件,免交所在单位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意见。

2.为领取申请表提供更大方便。市民既可凭身份证和户口簿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服务窗口领取,还可通过专门网站下载。

3.减少申请表的填写申报内容。

出入境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几点建议 篇2

过去的一年,各级粮食财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粮改政策措施,积极服务粮食宏观调控,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各项粮食财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研究解决财务挂账,国有粮食企业历史包袱进一步减轻

截止2007年底,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账清理、认定和剥离工作基本完成,北京、山东、广东、宁夏等省(区、市)已消化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和亏损103亿元;同时,各地粮食部门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结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消化经营性粮食财务挂账。

(二)争取落实财务政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继续按照国发[2006]16号和国粮财[2006]123号文件精神,通过地方财政补助、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和企业自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好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妥善解决改革中的有关遗留问题,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二是充分发挥财会指导和监督职能,指导国有粮食企业规范产权制度改革,搞好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工作,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同时,盘活有效资产,搞活改制企业。

(三)协调粮食收购资金,促进粮食宏观调控、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现

一是配合农业发展银行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搞好粮食收购和产销衔接,服务粮食宏观调控。

二是继续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已公布1212个重点支持的粮食产业化企业的基础上,2007年又联合农发行共同审核确定第二批472个重点支持的粮食产业化企业,在粮食收购资金、技术改造、基地建设等方面优先提供贷款支持,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行业财会指导,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7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统算实现盈利1.67亿元,这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47年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北京、江苏等17个省(区、市)实现了盈利,陕西等省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亏。

(五)推进财会队伍建设,学业务、比技术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2007年,在全国粮食系统开展了粮食财会知识竞赛,促进粮食企业认真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关于粮油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各地还结合本地实际,以不同形式开展粮食财会理论和政策研究。

(六)搞好部门预算管理,行政运行和各项粮食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进一步增强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粮食流通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当前粮食财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制约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性挂账的遗留问题和经营性挂账尚未完全解决;促进粮食宏观调控的财政、财务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还要进一步落实等,都必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来逐步解决。

二、新时期粮食财会工作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了蓝图。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对粮食流通工作作了总体部署。粮食财会工作作为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各项粮食方针政策和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精神,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切实转变职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党的十七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各级粮食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抓好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有关政策的落实,切实保障职工合法利益。

二是做到统筹兼顾。既要从新时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局出发,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企业布局和结构;又要从我国粮食宏观调控需要考虑,鼓励国有粮食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既要积极协调落实粮食收购资金,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搞好粮食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又要督促企业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既要争取和落实部门财政预算资金,把蛋糕做大,更好地支持粮食事业发展;又要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制度,做到财务开支合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推动粮食财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服务粮食流通工作大局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增强服务于中心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粮食流通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搞好服务。一是把握大局,为搞好粮食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服务。二是积极主动,为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服务。三是加大力度,为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服务。

(三)坚持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各级粮食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下定创新决心,坚持求真务实,为进一步做好粮食财会工作创造新的氛围。一是拓宽工作思路。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四是创新工作方法。

(四)坚持充分发挥粮食财会工作的职能作用

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财会工作,要求各级粮食财会部门除了发挥好服务粮食流通工作大局的职能作用外,还要着重发挥好以下三方面的作用。首先发挥好财会工作的指导作用;其次是发挥好财会工作的协调作用;三是发挥好财会工作的监督作用。

三、2008年粮食财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8年,粮食财会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粮食流通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粮食财会工作指导,抓好各项财务政策的落实,促进粮食宏观调控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

(一)加强对重点粮食财务政策问题的研究,提高服务粮食宏观调控的水平

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粮食风险基金的监管,确保粮食风险基金及时、足额到位。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政策,充分发挥粮食风险基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和落实地方储备粮经营和管理中的有关财税政策,支持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增强地方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认真研究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新形势下的收购资金筹集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收购主渠道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粮食财会理论和政策研究,提高粮食财会服务水平。

(二)继续研究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账,为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认真做好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集中管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认定、剥离中的遗留问题,研究完善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消化处理的具体措施。利用当前财政增收的有利时机,争取各级政府支持,积极消化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不断完善对政策性粮食委托经营的补助制度,严格明确责任主体,及时拨补相关费用,确保不形成欠账,不留呆坏账,建立防止发生新的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的机制。

二是结合各地的具体实际,继续研究和探索企业经营性粮食财务挂账的妥善处置办法。进一步核实企业经营性挂账的数额和构成情况,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逐步消化企业经营性粮食财务挂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督促国有粮食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逐步消化经营性挂账创造条件。

(三)妥善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的遗留问题,更好地发挥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

一是继续按照国发[2006]16号和国粮财[2006]123号文件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多渠道解决国有粮食企业分流安置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所需资金。按规定将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中的遗留问题,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推进改革和创造就业结合起来,指导企业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企业分流职工再就业,形成和谐的改革氛围。

二是切实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落实有关财务政策,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企业布局和结构。督促和指导企业规范改革改制行为,搞好改制企业资产清查和评估工作,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积极研究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经营和监管的有效形式,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指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改革内部用工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四)积极协调和落实粮食收购资金和有关财务政策,促进粮食购销和产业发展

一是积极加强与农业发展银行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反映和解决粮食收购中的资金供应问题。协调农发行在防范贷款风险的基础上,降低贷款门槛,适时投放收购资金,支持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搞好粮食购销,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督促国有粮食企业严格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管理,严禁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确保粮食收购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继续落实政策性粮食信贷资金支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政策,在收购资金、基地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贷款支持。同时,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着力培育一批起点高、有竞争力、带动力强和效益好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粮食收购,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五)进一步加强粮食行业财会指导,保持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的良好势头

继续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指导,认真搞好粮食财务信息统计和财务分析工作,及时掌握粮食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妥善解决企业历史财务包袱,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为企业扩大扭亏增盈成果创造良好条件。指导企业积极开展粮食购销和产销衔接,搞活企业经营。继续实行扭亏增盈信息通报制度和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制度,督促和指导企业加强管理,依法筹集资金,有效运营资产,降低成本费用,巩固和扩大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成果,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六)认真做好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为行政运行和粮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申请粮食事业发展资金,确保行政运行和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加强粮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逐步做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确保国有资产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根据财务预算资金的使用要求,加大项目经费预算的审核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持重点粮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粮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严格财务管理,提高机关和直属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做好新时期粮食财会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粮食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正确把握主旨,努力增强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投身实践,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粮食财会各项工作中去。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粮食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粮食财会工作不断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加强自身制度和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争取和落实有关政策,加强财务管理,支持了粮食流通改革和发展。各级粮食财会部门要认真总结30年来粮食财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推动粮食财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在新形势下,各级粮食财会人员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廉政为民的思想。进一步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努力打造一支廉洁自律、务实勤政、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的粮食财会队伍。

出入境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几点建议 篇3

2011-10-21 13:39:05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摘 要:

关键词: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最基础的一级财政,其主要任务是管理乡镇财政收支,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保障乡镇政权组织正常运转,履行财政财务管理监督职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从目前的改革发展趋势来看,乡镇财政还承担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管理和监督涉农资金等多项任务,其综合协调功能明显增强。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乡镇财政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职能职责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乡镇财政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财政的职能要求,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和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切实加强乡镇财政机构建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财政体制。在目前乡镇经济状况下,基层财政要具备更多更完备的财政职能显然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在已经推行“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办法后,乡镇财政的工作更要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在“不越位、不缺位、补到位”的前提下,积极转变职能。

一、转变思想观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新形势,乡镇财政所的广大干部要切实转变观念,理出新思路。要由过去注重面向千家万户抓收入的“征管型”向面向农民实施公共财政政策的“服务型”转变;由过去负责农税征管的“单纯业务型”向落实财政政策的“综合协调型”转变;由组织收入为主的“收入型”向以管理财政收支的“收支并重型”转变。

出入境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几点建议 篇4

——在县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表态 延川县人民法院院长 张君傲

(2012年3月31日)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县政法工作会议主题鲜明,务实高效,我们表示坚决拥护,一定认真领会,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狠抓落实。我代表县法院党组和全体法官干警向县委坚决保证,向全县人民郑重承诺: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主题,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以“工作创新推进年”、“司法公信提升年”、“作风建设年”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提升案件质效和服务水平,为建设“奋进、生态、幸福”新延川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司法服务。为完成好各项任务,我们努力做到“六个坚持,六个着力”:

一要坚持以保障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为首要任务,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强刑事审判、诉讼调解和风险评估,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认真 履行职责,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全力保障延川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二要坚持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着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刑事审判,依法严惩暴力犯罪、多发性犯罪和职务犯罪,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宽严依法、宽严有度。强化民商事审判,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审判原则,建立全程、全域、全员调解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行政审判,健全行政案件协调机制。强化执行工作,充分利用执行联动威摄机制,巩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创建成果。

三要坚持以法院改革为基本动力,着力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以“工作创新推进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拓展司法视角,继续深化“百件司法建议”活动,切实参与社会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前移司法关口,切实加强案件源头预防机制建设。持续深化“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预先审查”、“院企共建”和“庭、站、点、员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着力打造无诉机关、无诉企业和无诉社区(村庄)等“三无诉讼品牌”。

四要坚持以规范管理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公正廉洁司法。以建立“四个机制”为重点,全面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一是建立以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法官业绩考核为主的法官业绩评价和管理机制;二是建立以审判管理和案件质效评估为主的案件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三是建立以审判流程管 理和信息网络管理为主的效率保障机制;四是建立以预防和惩治体系建设为主的反腐倡廉机制。

五要坚持以司法为民为根本宗旨,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以“司法公信提升年”活动为载体,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司法公信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一线审判模式”的内涵,深化审判“五进”、“征询旁听庭审公民裁判意见”活动。完善审务公开制度和判前释明、判后答疑制度,提高人民陪审员的参审比例,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认真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和公开评议法庭和法官活动,以扎实的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深入开展“反暴力抗法、反规避执行、反无理缠访,崇尚法律,尊重法院裁判权威”活动,整治司法环境,推进法治建设。

六要坚持以队伍建设为重要保障,着力提高司法能力。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核心,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把今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和纪律作风整顿。加强廉政教育,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法官干警拒腐防变能力。积极推进“全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切实加强法官队伍司法能力建设。

出入境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几点建议 篇5

新局面

一、2014年铁路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14年,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推动铁路改革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主要标志是:全路实现了安全年,消灭了责任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铁路建设取得新成就,完成建设投资8088亿元;新线投产8427公里,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1.2万公里,其中高铁1.6万公里。客货运输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客运量增长12%,已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适应物流市场发展的特点,货运组织加大了改革力度。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坚持 “三点共识”和 “三个重中之重”,以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为抓手,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铁路建设的部署,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加大在建项目组织实施力度,加快施工进度;对新开工项目实行任务书管理,加快审批进度;建成投产了兰新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沪昆高铁长怀段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运输经营进一步加强。积极适应运输市场变化,不断优化客车开行方案,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加强货运营销和运输组织,大力拓展物流市场,提升了运输效益。深入实施多元化经营,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完善运输企业盈亏总额考核措施,规范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充分发挥铁路局市场主体作用,加快总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对新建铁路实行分类投资建设,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拓宽了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的渠道。深化干部人事、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技术创新取得新成果。加强铁路技术标准管理,编制发布了一批企业技术标准。加快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推进高铁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大运输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关键技术创新力度,组织实施高速、重载等综合试验,取得一批技术创新成果。——铁路 “走出去”迈出新步伐。

落实铁路 “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新要求,总公司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建国际公司,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在企业层面的牵头作用。构建通向欧洲、中亚的便捷铁路运输大通道,中欧、中亚集装箱班列运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教育实践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组织第一批单位搞好整改、巩固成果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第二批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高标准组织、高质量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纳入总公司机关部门和所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推进廉政内控机制建设,从管理源头防范腐败问题发生。坚持有案必查,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深化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实施运输一线党支部建设 “三年基础工程”,补强运输一线政工力量。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新时期铁路精神,深入开展 “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增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职工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建立了铁路总公司职工民主联席会议和总公司机关职代会制度,所属企业认真落实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制度,企业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全面落实 “十二五”改善职工生活规划,稳步增加职工收入,增加 “三线”建设投入,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职工带薪休假、定期体检、健康休养,解决职工通勤、就医等实际困难,维护了职工切身利益。

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经受考验,夺取铁路改革发展新胜利,首先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其次得益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第三得益于全路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拼搏奉献。广大干部职工心系铁路事业,立足岗位,苦干实干,默默奉献,为铁路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二、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铁路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看: 第一,为铁路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铁路作为绿色交通方式,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比较优势,加快发展铁路对于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节约自然环境成本和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常态下,铁路发展的政策环境会更好。

第二,为加快铁路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铁路建设投资大、产业链长,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将是加大投资的重点领域。中央对加快铁路建设高度重视,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十分期盼。因此,铁路建设将会继续加大力度,这对于完善我国铁路路网功能、推动铁路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为铁路运输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我国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铁迅速发展,运输能力显著提升,为我们适应这一趋势奠定了基础。从客运看,随着高铁网的完善,将持续激活社会对高铁运输的需求;在路网整体能力提升之后,也为发展普速客运创造了条件。从货运看,社会物流总量将保持稳定增长,为我们充分发挥路网能力、转变运输方式、优化货运结构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第四,为铁路 “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国铁路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等优势,是体现我国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加快铁路“走出去”,不仅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也为铁路总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从新常态下铁路工作面临的挑战看:一是拓展市场难度加大。二是服务面临更高要求。三是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四是确保安全面临更大考验。

三、以创新发展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

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根本途径在于推进铁路创新发展。创新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铁路改革发展的重点问题,在工作思路、制度建设、管理措施、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做到以解决问题实现发展,以优化机制推进改革,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第一,推进内部管理体制创新。要从落实总公司和铁路局的职责定位入手,规范两级法人的管理行为,加快推进铁路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总公司作为管理型企业,发挥企业总部的职能,机关各部门要加快转变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工作职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制定标准、检查监督、指导帮助、考核评价上,不再直接干预铁路局的日常经营活动;要制定完善对铁路局的管理规范,加强对经营活动的过程监控,严格规范铁路局经营行为,把总公司该管的切实管起来,不该管的坚决放下去,促进铁路局依法合规地走向市场。铁路局要定位在生产经营型市场主体上,在服从运输集中统一指挥的前提下,认真履行市场主体权责,放开手脚,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大力开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壮大。第二,推进运输组织改革创新。要着眼于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大运输组织改革攻关力度,着力解决制约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突出问题,通过强化设备设施、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在服务质量、运到时限、信息化支撑、“门到门”全程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效益,使铁路运输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如何创新设备修程修制、优化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使各工作环节适应安全生产需要;如何创新现场监管方式、提高检查监督的针对性,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防控;如何创新铁路治安管控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四,推进铁路技术创新。必须把推进技术创新作为重要课题,瞄准世界铁路先进技术,着眼我国铁路建设、运营的实际需要,加大铁路技术创新力度,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全面提高铁路技术创新水平。第五,推进经营机制创新。从今年开始,建立铁路运输企业盈亏与工资挂钩机制,这是推进经营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实施这一机制的根本目的,是要落实总公司、铁路局的经营责任,充分调动各个层级和全体干部职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总公司机关要认真履行总部管理职能,积极为铁路局开拓市场、搞好经营提供良好服务;各铁路局要充分调动各站段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增收创效、节约节支,取得好的经营效果。

第六,推进政治工作创新。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发挥好90多万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各级组织的保障作用,这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主流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发展很快,各种信息大量涌现,职工队伍思想非常活跃,如何弘扬正气,集聚正能量,把广大职工教育好、引导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对铁路建设、多元化经营、“走出去”等工作,都要坚持创新发展,抓住关键问题,力求取得突破,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四、全面完成2015年铁路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2015年铁路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确保铁路安全持续稳定。

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修订完善各层面、各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做到明责、履责、尽责。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做到严谨、简洁、管用。加强设备质量管理,集中资金解决安全关键问题,强化设备制造、采购环节的质量源头控制,提高设备检修水平,确保行车设备质量稳定可靠。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保证职工素质适应安全生产需要。

2.完善过程控制体系。完善现场作业自控、互控、他控机制,规范现场安全检查指导制度。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发挥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在事故预防、预测、预警中的作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安全关键问题攻关力度。以高铁和客车为重点,完善治安防范长效机制,确保铁路治安形势稳定。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完善责任落实体系。总公司机关要重点抓好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铁路局要对以 “三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全方位、全过程抓好落实。各级管理和监督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检查帮促作用、综合部门的综合保障作用和安监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大对干部日常安全履职情况的考核力度,对涉及高铁和客车安全的事故和隐患,从严考核追责。

强化铁路建设组织管理,确保完成 “十二五”铁路建设任务。1.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铁路分类建设,完善路地合作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建设。加大铁路发展基金募集力度,创新铁路建设债券发行方式,充分运用融资租赁、保险资金债权计划等融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为铁路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加大铁路建设组织实施力度。对新开工项目实行任务书管理,确保新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加大在建项目推进力度,确保施工按进度推进。有序组织好年内计划投产项目,确保顺利开通运营。高质量做好 “十三五”铁路规划建议的编制工作,为铁路未来建设发展提供依据。

3.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创新铁路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建设管理基础。落实建设单位的建设管理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标准化管理,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建设质量安全稳定。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过程监管,确保铁路建设安全有序高效推进。

加强运输经营工作,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全力组织增运增收。客运方面,充分发挥高铁的网络效应,优化高铁列车开行方案,适时调整既有线普速列车开行,用好客运能力,保持客运量快速增长的势头。货运方面,认真落实货运改革各项措施,大力拓展物流市场,开辟铁路货运新的增长点。加强营销服务和运输组织,打通重点方向和限制区段运输瓶颈制约,努力扩大货运市场份额。2.加大资产经营开发力度。分类推进既有和新增土地综合开发,力争实现综合开发收益最大化。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推进站车商业、广告传媒、工业制造、建筑施工等产业稳步发展,拓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新兴产业领域。推动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盘活铁路支线和市郊铁路,提高铁路运输对城市交通的服务水平。构建总公司层面的招商、投资平台,推进铁路局非运输企业重组整合。加强资产经营开发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3.深入推进集约化经营。加强资金筹集和管理,大力压缩财务费用;拓展铁路金融服务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更新改造和装备购置管理,推进设备修程修制改革,降低移动设备检备率和检修成本。加强物资采购管理,进一步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完善审计工作制度,确保企业规范健康运行。

4.加强合资公司经营工作。规范和理顺合资公司与其他企业间的产权关系、资产关系、清算关系,依法规范合资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程序,建立经营考核机制。完善合资公司经济运行评价制度,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管,维护出资人权益。完善合资铁路运营模式,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稳步推进合资公司资源整合,提高合资铁路盈利能力。

5.加强依法治企工作。依法规范企业管理,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加强合同联签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严格授权委托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完善法律事务机构设置,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铁路科技工作,提高铁路科技管理水平。

1.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铁路技术标准管理,进一步完善总公司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我国铁路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健全铁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水平。规范铁路科研管理,提高铁路科研水平。

2.深化重点领域技术攻关。装备领域,加快推进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同时加快研制时速2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形成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产品;提高大功率机车自主化水平,组织对关键零部件进行自主研发和运用考核。建设领域,深化无砟轨道、高铁路基、特殊结构桥梁等研究,提高铁路建造技术水平。安全领域,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设备运用状态数据的检测、采集和运用,提高防范安全风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运营领域,进一步完善客票系统、货运电商系统功能,为客货运输改革提供技术支撑。3.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适应铁路未来发展需要,加快总公司主数据中心建设,推进铁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公用数据编码和铁路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提高铁路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确保铁路信息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加快铁路 “走出去”步伐,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1.加快形成企业层面的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铁路总公司在管理、技术、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在企业层面的牵头作用,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加快形成企业间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好国内资源与国外市场,增强铁路全产业链竞争力。充实铁路 “走出去”管理力量,搭建企业层面合作平台,尽快形成业务能力。

2.加大境外铁路项目工作力度。推进与周边国家铁路互联互通建设,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按期完成建设目标。3.加快发展国际联运业务。整合全路集装箱国际联运业务,构建中国铁路跨国物流平台,提高我国铁路在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力。围绕组织开行好中欧、中亚班列,加强与沿线各国铁路的协调,畅通和扩大国际运输通道,实现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努力把中欧、中亚班列打造成为国际物流业知名品牌。

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和谐稳定内部环境。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前提下,稳步增加职工工资收入。适应生产和劳动组织变化,加大对偏远地区、新线开通区段的 “三线”建设投入,做到所有站区全覆盖。落实职工健康休养制度,着力解决异地职工通勤、带薪休假等问题。加大对生活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努力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五、全面加强铁路党的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为载体,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落实 “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强化决策执行、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完善各级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建工作新格局。今年是实施运输一线党支部建设 “三年基础工程”的第二年,各级党委要落实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提升运输一线党支部建设水平,提高基层党支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广大党员的能力。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健全和落实培养、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提升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紧扣安全、服务、经营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内品牌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的落实,以刚性约束确保每项整改任务落地。强化作风建设源头治理,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推动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以落实各级党政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为重点,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反对 “四风”制度规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经营管理中的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车皮车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资产资金、土地开发等重点领域的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筑牢推动铁路改革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铁路改革发展形势任务教育,把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办好铁路职工网上家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推进以安全文化、服务文化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升铁路文化软实力。加强媒体宣传工作,传播铁路正能量,树立铁路新形象,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和舆论生态变化特点,加强铁路新媒体平台建设,为推进铁路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关于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几点建议 篇6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官员制度不断被完善,社会风气一片大好。反腐倡廉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透明化的关键举措。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其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的监督力度越来越大,网络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民众提供了监督检举的平台,进一步实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管理。基于此,本文就网络社会下,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制度的创新进行研究,以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其创新策略。

关键词:网络社会;反腐;制度创新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网络逐渐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对政治进行监督已经逐渐成为了公民行使其知情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的手段。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逐渐增加,不仅培养了政治文化基础,还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反腐倡廉建设制度的创新,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动力,为此,下文网络反腐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其现状,提出网络反腐创新策略。

一、新形势下反腐倡廉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反腐倡廉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尽管政府每年都会在反腐倡廉方面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认为反腐倡廉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且个别政府机关、企业和公司地区位置偏远,逐渐松懈在反腐倡廉工作上的力度。从根本上看还是由于有关领导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有专门的执行反腐倡廉工作的部门,但很多工作依然是在办公室内来完成,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也不高,一般都由办公室人员兼任。

(二)反腐倡廉工作形式表面化

由于上级领导并不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也就没有在反腐倡廉上投入过多精力。现有执行反腐倡廉工作的人员多数都是年龄偏大,对高科技不熟悉的人员反腐倡廉工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现有的工作人员不仅不能做好日常工作,更不懂得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其工作。此外,不少反腐倡廉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差,对自己的工作也不能正确认识,认为反腐倡廉工作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开开会,喊喊口号而已。使得反腐倡廉工作流于表面。

二、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几点建议

(一)持续强化对反腐倡廉的重视

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首先要让上级领导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了解反腐倡廉对工作的作用,尽量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一定的资金与人力,并在集体会议上宣传与强调反腐倡廉的重要作用,让所有人正确认识反腐倡廉工作。

(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反腐倡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旦腐败问题出现和滋生,将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一定要提高执行反腐倡廉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注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多利用互联网等新渠道听取他人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进行自身整改。平时多开展丰富多样的反腐倡廉宣传活动。领导也要联系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相应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他们就会在工作中展示出自己的能力。

(三)构建完善的反腐倡廉机制

为保证反腐倡廉工作有序进行,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反腐倡廉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与工作范畴,将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同时,也要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相关人员的工资与反腐倡廉的工作情况联系在一起,逐步优化反腐倡廉机制。

(四)提升党的行政能力

网络平台更加的高效化,成本低、安全性高。网络能够接受社会各层民众的意见,并对其意见进行充分保护,并作出有益于民众的决策。网络反腐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党的行政能力。很多反腐案件的揭发与广大民众提供的信息分不开,弥补了司法机关在办案中的消息闭塞,进而提高了办案效率。近年来,我国开始在网络中建立举报平台、相继颁布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的网址。为广大民众提供反腐消息举报平台,对广大民众献计献策进行鼓励,实际上也是提升党的行政能力的一种策略。

(五)增加官民互动,完善网络反腐联动机制

网络反腐在我国的主要实现渠道为:1.网名反腐信息揭露,发布帖子。2.网名帖子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引起网民热议。3.媒体关注到网民热议点,对反腐对象进行追踪。4.网民+电视新闻媒体将腐败事件进行放大,增加事件在社会中的号召力,并引起广大网友共鸣。5.反腐机构介入反腐事件中,对网民热议对象进行调查。6.政府部门通过对腐败对象的信息甄别,对其腐败行为进行追究,向社会提供信息反馈。在网络反腐环节中比较关键的两点就是网民信息发布与反腐机构介入,在这两个环节中有效实现了官民联动,以网民自发式的行为,引起官网关注。

三、结论

反腐倡廉工作一直都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有效整改对策,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综上所述,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基于网络环境的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得到发展。反腐倡廉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官民联动,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传统的反腐渠道不能与科技时代相适应,因此需要在网络技术下,对其进行创新。但是在实际的网络反腐倡廉建设制度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本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创新对策。

参考文献:

上一篇:销售工作日记下一篇:世博园轨道交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