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内容:
本节教材集中了大气中的主要气象灾害现象,描述各种气象灾害的形成、特点、分布及其危害,指导人们如何防御这些气象灾害。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各种气象灾害的形成、特点、分布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2.能力目标:通过对相关网络资料的阅读结合对自然界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
3.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造成的危害。2.学习难点:各种气象灾害形成原因及其防御措施。二.学生分析:
1.学习习惯:在课堂上,高一学生表现为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阅读量有限,知识面较狭隘,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2.学习交往:高一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交往表现为个别化学习,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综合能力较低。三.教学方法:
1.探究学习法: 联系所学知识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问题思考、解决的学习。2.发现学习法: 善于分析资料、寻找和发现思考性问题。3.自主学习法: 利用网络资源、教材资源,独立地进行学习。
4.问题讨论法: 运用网络教室的各种交流手段对学习主题展开讨论。5.协作学习法: 通过网络教室中师生、生生协同、交流、讨论的学习。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间接或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大气中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情境创设)①1991年4月29日,一场台风造成孟加拉国13.9万人死亡。
②1991年5—7月,江淮地区出现严重的暴雨洪涝。苏、皖、湘三省死亡1100多人。③1968年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非洲严重干旱,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④1983年4月25—30日,受强寒潮影响,我国有22个省、市遭受雪灾、风灾、雹灾、冻灾,造成4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学习任务)①学习重点: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造成的危害; ②学习难点:各种气象灾害形成原因及其防御措施。(学习要求)
①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灾害问题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②抓住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③注重本课网页素材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问题探究)
教师提出学习探究的问题:
各种气象灾害的形成、发生季节、我国主要受灾区、带来的危害及其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资源利用)
教师指导利用资源学习的顺序依次为:地理教材(文本)——媒体资源(图片、视频)——中国气象局网站的气象科普
(协作讨论)注:班级学生分1.2.3.4四大组学习讨论;两位同学为小组协商讨论。
(一)台风:
■(教师)台风的形成、发生季节、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台风形成的视频文件;侵入中国的台风路径示意图] 1.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的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低)。2.发生季节:夏秋。
3.影响地区:我国东南沿海。
■(教师)台风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哪些危害?
强风:掀翻巨轮,破坏建筑物和通讯设施;特大暴雨:河口决堤,水库崩溃,洪水泛滥;风暴潮:破坏海堤。
■(讨论)针对台风危害,应采取哪些防御?
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台风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登陆地点、时间、强度、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做好预防工作(加固沿海、沿江堤岸等)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教师简要小结。
(二)暴雨洪涝:
■(讨论)暴雨的形成原因?
1.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来自广阔的热带洋面); 2.强烈的对流运动(太阳辐射强);
3.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教师)我国暴雨洪涝的发生季节、主要受灾区? 发生季节:春夏季节。
受灾地区:南方和东部地区。
■(教师)暴雨洪涝造成哪些危害?应当采取哪些防御措施?
暴雨洪涝危害:连续暴雨或短时间大暴雨造成洪水淹没农田、城市、交通干线。
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防洪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教师简要小结。
(三)干旱:
■(教师)干旱的形成原因?它给人们造成哪些困难? 1.形成: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2.造成困难:粮食减产,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讨论)针对干旱的困难,应当采取抗旱措施?
防御措施: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教师简要小结。
(四)寒潮:
■(教师)寒潮的形成、发生季节、影响我国哪些地区?[侵入中国寒潮的频次与路径示意图] 1.形成: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形成大风、雨雪、冻害的现象。2.发生季节:秋冬春。
3.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以外的我国广大地区。■(教师)寒潮造成哪些危害?
寒潮危害: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讨论)如何预防寒潮? 防御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教师简要小结。(能力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中国气象局网站”的视频点播6月13日至14日午间天气预报(中央电视台);,观察台风移动路径及其情况: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本课所学知识,提交发布一则我国的灾害天气预报或警报。教师提示:时间、灾区、气象灾害、主要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等。(点评反馈)
教师评讲学生作品,表扬学生的创新点,反馈本课学习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提高的方向。(作业布置)
1.课后上校园网络,查找高中地理虚拟网站,学习气象灾害。
2.上Internet网络,查找“中国气象局”或“中国科普博览”网站,浏览相关的学习材料,拓宽知识面。五.板书设计
灾害 形成 时间 灾区 危害 防御措施
台风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 夏秋 东南沿海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监测预报做好预防工作
暴雨洪涝 水汽多、对流强降水时间长 春夏 东部、南方 淹没农田、城市、交通干线 气象监测、防洪措施
干旱 无降水、降水少 冬春 西北、北方 粮食减产,饮水困难 兴修水利、植树造林
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 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不仅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也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 而且,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发展趋势, 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 提高灾害预警的服务能力已经是十分迫切的需求。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目前主要以固定形式的文字展现, 且大多为人工预警。本系统实现了以更为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形式, 并且自动预警无需人工干预。在深入理解中国国家气象灾害预警体系[1]中气象灾害的概念定义、命名规范、等级划分的基础上, 使用本体技术实现气象灾害标准的客观定量描述, 通过OWL[2] (Ontology Web Language) API及Hermit T推理机实现气象数据向气象灾害知识的转化。
本系统选择开源地球科学数据可视化集成工具IDV[3] (Integrated Data Viewer) 作为图形生产工具, 它不仅支持多种气象标准数据格式, 而且分析速度快、图形效果美观。采用静态设置和动态实现的方法将气象灾害知识转化为底图透明的灾害分析图。最后借助Google Map API及openlayers技术将分析图与Google Map相叠加, 为用户提供气象服务。
二、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气象灾害web服务系统产品的形成流程分为基础数据、气象知识、气象服务产品三个逻辑上相互依赖的层次。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2-1所示, 系统将数据源、存储库中的原始数据加工为形式多样的图形、文字分析产品, 提供给用户使用。
基础数据层主要完成来自四川省气象信息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等业务单位的数据管理。根据公共气象服务的需要, 通过四川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实时气象数据库查询服务接口, 从信息中心的实时气象数据库、气象产品文件服务器获取各类数据和气象产品, 进行存储、分类和加工。该层包括数据库、存储库和本体知识库三部分。
数据库中存放着多个时间尺度的全国自动站、西南加密自动站的地面观测气象要素的实时和统计数据。数据库对地面气象数据库按小时周期, 将获取到的全国2610个、西南5000个站点自动报文数据按要素分解存入数据库。存储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气象灾害服务产品等产品文件。本体知识库用于气象灾害知识服务, 采用本体语言OWL文件的形式, 描述和管理着灾害气象等专业领域的标准规范、指标定义。
应用层包括浏览器、IDV、Protégé[4]、RAMADDA存储管理、产品二次加工等应用等。其中, 浏览器是用户、业务员浏览网站产品的工具;通过IDV可实现图形产品的拼装和再加工;Protégé是服务知识管理的桌面工具;RAMADDA以Web方式管理存储资源库。
2.2系统层次结构。根据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 整个系统架构相应的分为操作系统层、数据层、内容管理层、应用层、客户端层, 层与层之间具有相互依赖关系。
数据层包括气象要素数据库、文件集、知识库。系统以操作系统层的FTP文件服务器或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 按照1小时、6小时或日为间隔的时间周期, 获取并计算全国观测站点数据、自动报文、再分析场、各省市县定量预报产品、文本产品等资料并保存入数据层。数据库方面, 以Java SE和Java EE为基础, 使用持久层 (JPA) 技术分别实现数据层中数据输入存储过程的调用接口和查询服务接口。由于大量的数据是以添加方式记入数据库, 故在数据层增加了数据处理子层, 将大量的数据新添、修改、质量控制操作交由数据库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统计函数实现, 减轻持久层的压力, 得到以数据层操作为主的系统。
格点场层和GIS层分别对应分析图产品加工过程中的两个步骤。格点场加工层主要是将离散数据、本体知识转换为特定意义的格点场数据。该层以Java SE、JPA、Net CDF Java、OWL API、Barnes插值、含权地理边界预剪裁三维矩阵为基础, 将离散站点要素转换为格点场数据。在GIS层, 利用IDV分析软件完成各类格点场的图形绘制, 图形形式包括等值线图、色斑图以及二者结合等形式, 并融入地理边界、地图背景等地理信息。
在应用层, 系统采用B/S结构为公众提供服务。以气象内容管理系统和RAMADDA内容管理系统为产品的存储、管理及分发平台, 实现海量产品的分类管理、自动存储, 并提供用户访问。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查看、下载不同时间、空间尺度的各类GIS分析产品、文字服务产品。在此基础上, 根据需求对时间、空间、要素、表现方式进行交互式Java Servelet设计, 使得各种产品以Servlet和IFrame的方式被定制到不同的门户网站。
三、关键技术
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 针对存在的以下几项关键技术问题, 予以了研究和解决。
1.
在近实时数据库的设计方面, 利用数据库对集合运算能力优于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数据层的近实时全国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入库、质量控制、日旬月值和气候值的加工计算方法[5], 保证了正点观测35分后即可提供数据服务。
2. 在近实时客观分析方面, 创新性的提出了含权地理边界预剪裁算法。
与MESIS所采用的Cressman插值COM组件与Arc GIS集成的思路不同, 该方法使用Barnes插值, 并将图形剪裁工作集成到客观分析中一起完成。该算法的特征在于对各区域预先通过shape file文件提取出边界向量, 经过格点矩阵映射、边界矩阵填充得到边界剪裁矩阵, 保存为常量文件。由于每个格点的站点插值权重计算非常耗时, 且考虑到站点的数目、位置较少发生变化, 于是根据边界剪裁矩阵, 对各区域格点场中位于边界内的点, 按照Barnes插值公式进行站点插值权重预计算, 并将权重矩阵同样保存为常量文件。这样便不需要每次客观分析都进行站点权重计算, 只在站点发生变化时重新计算即可。经过预计算后, 在客观分析时, 只需要载入预先计算好的边界剪裁矩阵和权重矩阵, 即可高效的完成边界内格点的插值, 即同时完成了边界的剪裁。采用含权地理边界预剪裁Barnes插值算法[6], 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 减轻了后续的GIS图形分析的压力。为进一步缩短处理时间, 在系统的设计中, 使用了多线程技术同时对多个地理区域、多个气象要素进行客观分析。经过对比分析, 在保证分析图质量的前提下, 该算法具有更快的运行速度。
3. 系统在普通Barnes插值算法上作出了改进, 提出了变尺度的思想。
通常情况下, Barnes插值算法的水平尺度被设置为一个滤波常数。在本系统中, 水平尺度范围不使用常量, 而是伴随分析区域的变化而改变。使用这种方式计算出的权值来进行Barnes插值能更准确的反映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一个区域的水平尺度采用以下方法计算得到:依次计算该区域内各个点到其周围站点的均方差, 再取最大的均方差作为该区域的水平尺度。水平尺度代表了该区域内最大平均离散距离, 越小表示区域内的站点越密集, 反之越稀疏。同时, 水平尺度也代表截止波长的长度, 越小表示所能识别水平尺度天气系统的波长越短, 反之, 该区域所能识别天气系统的尺度越大。水平尺度伴随分析地域的变小, 尺度呈递减趋势。
4. 开源地球科学数据可视化集成工具IDV是本项目分析图制作的主要工具。
在所有服务产品中, 所有气象灾害服务分析图输出格点场分析图等都采用IDV作为生产工具。因此, 在项目中对IDV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使用其实现了netcdf, dem等数据的GIS图形化绘制。并对其支持的XIDV、ISL脚本语言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使用其实现所有区域的自动化绘图及图形参数的动态定制。
5.
在条目、知识的管理和处理方面, 海量的数据输入和多类型的分析图输出为知识管理、条目间对应关系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条目管理方面, 地理区域分类、服务产品分类标准、产品名称等需要统一管理;知识管理方面, 灾害气象等气象知识服务需经历从原始气象数据、气象指标判别到气象知识的转化过程, 各类标准规范、指标定义需要有相关文件或对象来进行描述管理, 并需要据其进行推理判断。针对以上需求, 在本项目中对本体语言OWL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2004年W3C组织提出Web本体语言OWL, OWL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OWL非常适用于描述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 其中的描述逻辑 (DL) 是命题逻辑和一阶逻辑的汇集, 可方便的实现逻辑推理。本项目研究了如何应用本体设计开源工具Protégé4.1来描述定义概念, 以及如何使用开源的OWL API, Hermi T库来实现推理。在本项目中, Protégé4.1主要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描述和管理系统中如地理区域分类、服务产品分类、产品名称等全局信息, 二是描述和定义灾害气象、作物气象等领域的规范指标。本项目还研究并使用了OWL API, Hermi T库编写智能代理程序, 实现了从气象数据根据指标进行推理得到知识数据的功能。
四、分析图的生产及展示
4.1分析图生产。灾害分析图的制作主要以经Barnes插值算法得到的格点文件为基础, 借助IDV软件进行分析图的绘制。为实现灾害分析图的生产发布, 将图形制作分为静态、动态两个处理层次。静态处理层以IDV为环境, 完成分析图动态处理前所需的预处理;主要包括:相应的投影, 边界文件, xidv文件, 计划任务等。动态处理层由操作系统计划任务周期性触发, 完成格点场准备和IDV脚本的执行。
经过IDV处理生成的分析图效果如图4-1和图4-2所示。为方便后期分析图与Google Map叠加展示, 分析图做了底色透明处理。蓝、黄、橙、红[7]分别代表了气象灾害[8,9,10,11,12,13]的等级。
4.2Web展示。为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本系统将IDV处理得到的分析图跟Google Map叠加, 并发布到网络上, 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关心的区域和灾害类型进行选择。Web展示效果[14]如图4-3和图4-4所示。
五、不足与展望
本系统采用了新技术, 提供了一个较新颖的服务方式,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预报性差。
本系统以实况观测数据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 可利用其分析结果对照实际发生的灾害情况, 进而对系统做出修改和完善。对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无法直接利用其分析结果。如果系统运行稳定后, 用预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将解决此问题。
2. 等级划分不够细致。
由于我国地域跨度大, 地理气候条件差异也就较大;因此, 不同的地域其灾害等级划分的条件也是不尽相同的。本系统以国家气象灾害预警体系中气象灾害的概念定义、命名规范、等级划分为基础, 最后得出的结果可能跟实际情况略有差别。
展望未来, 气象服务事业必然向多样化、精细化、创新性方面发展, 在坚持原有服务模式的同时, 不断开拓新型服务模式。目前, 本系统运行稳定, 对于气象服务业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本文以气象观测要素数据为基础, 依据国家对相应灾害的定义标准, 完成对气象灾害本体的设计。然后, 借助protégé及其推理机将气象数据转换为气象灾害知识。通过IDV软件把得到的气象灾害知识制作生成灾害分析图, 最后利用openlayers技术将生成的分析图与Google Map叠加并发布到网站上, 为用户提供更为形象和便捷的气象web服务。本系统已应用于中国天气网四川站, 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并运行良好。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掌握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这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较难,初中学生不适合展开太多研究。第二,在掌握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中国实情。第三,在掌握方法上从“身边”入手,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增强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旧版教材中,自然灾害零散分布于其它章节,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介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在“我国的气候”一节中通过活动题呈现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和寒潮等)。此次新教材改革,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内容专门介绍,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依次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框题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框题“常见的自然灾害”: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原先零散分布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安排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再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自然灾害。这样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知识说教,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丰富对自然灾害种类的了解。
第二框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材首先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然后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发生等三个角度,强调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紧接着介绍我国受灾严重的现实。最后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既要学生知道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又要学生深刻理解“祸不单行”的真实含义。本框题重点是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即种类多、分布广。难点是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在分析气象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在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找出南北方不同的气象灾害,进而归纳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气候图、地形图等进行小组讨论南涝北旱的原因。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明确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也要结合我国地形图、气候图,从第二级阶梯的山地地形、降水多暴雨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样通过多幅地图大量信息的分析,既强化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
第三框题“防灾减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避灾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救援与救助等方面看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围绕避灾方法的活动设计更贴近生活,可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时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配备8幅地图(见表1),“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框有2幅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2幅图,“防灾减灾”这部分内容有4幅图。这些图大部分来自于身边案例,为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知识提供了佐证和方向。教师若利用好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较快掌握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活动,设计7道题目,既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和“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成因。
活动一: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引导学生巩固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小组讨论,教师可提供两个分析思路:是否自然原因导致?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是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不要选距离太遥远的,也不要选发生了很久的案例,要求学生例举身边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自然灾害,从而真正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要求。
活动二: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读图,找出各类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该题目设置,既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养成读图、析图的习惯,符合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第2题,属知识运用类。可设置学生分3组讨论,分别深入讨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让学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以及我国地形分布、降水分布的相关知识,思考并讨论我国各类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这样既拓宽学生视野,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3题,属问题讨论类。教师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多举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此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一次原生自然灾害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引导学生强化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
活动三:第1题,属知识补充类。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当地常发的自然灾害,事先分组收集避震方法的资料,制作成地理小报,课堂上相互交流,展示成果。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确体育馆、绿地、操场等避灾设施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一次防灾演习。
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掌握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这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较难,初中学生不适合展开太多研究。第二,在掌握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中国实情。第三,在掌握方法上从“身边”入手,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增强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旧版教材中,自然灾害零散分布于其它章节,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介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在“我国的气候”一节中通过活动题呈现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和寒潮等)。此次新教材改革,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内容专门介绍,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依次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框题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框题“常见的自然灾害”: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原先零散分布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安排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再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自然灾害。这样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知识说教,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丰富对自然灾害种类的了解。
第二框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材首先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然后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发生等三个角度,强调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紧接着介绍我国受灾严重的现实。最后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既要学生知道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又要学生深刻理解“祸不单行”的真实含义。本框题重点是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即种类多、分布广。难点是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在分析气象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在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找出南北方不同的气象灾害,进而归纳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气候图、地形图等进行小组讨论南涝北旱的原因。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明确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也要结合我国地形图、气候图,从第二级阶梯的山地地形、降水多暴雨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样通过多幅地图大量信息的分析,既强化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
第三框题“防灾减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避灾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救援与救助等方面看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围绕避灾方法的活动设计更贴近生活,可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时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配备8幅地图(见表1),“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框有2幅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2幅图,“防灾减灾”这部分内容有4幅图。这些图大部分来自于身边案例,为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知识提供了佐证和方向。教师若利用好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较快掌握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活动,设计7道题目,既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和“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成因。
活动一: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引导学生巩固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小组讨论,教师可提供两个分析思路:是否自然原因导致?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是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不要选距离太遥远的,也不要选发生了很久的案例,要求学生例举身边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自然灾害,从而真正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要求。
活动二: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读图,找出各类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该题目设置,既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养成读图、析图的习惯,符合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第2题,属知识运用类。可设置学生分3组讨论,分别深入讨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让学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以及我国地形分布、降水分布的相关知识,思考并讨论我国各类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这样既拓宽学生视野,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3题,属问题讨论类。教师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多举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此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一次原生自然灾害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引导学生强化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
活动三:第1题,属知识补充类。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当地常发的自然灾害,事先分组收集避震方法的资料,制作成地理小报,课堂上相互交流,展示成果。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确体育馆、绿地、操场等避灾设施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一次防灾演习。
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掌握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这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较难,初中学生不适合展开太多研究。第二,在掌握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中国实情。第三,在掌握方法上从“身边”入手,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增强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旧版教材中,自然灾害零散分布于其它章节,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介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在“我国的气候”一节中通过活动题呈现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和寒潮等)。此次新教材改革,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内容专门介绍,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依次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框题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框题“常见的自然灾害”: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原先零散分布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安排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再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自然灾害。这样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知识说教,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丰富对自然灾害种类的了解。
第二框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材首先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然后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发生等三个角度,强调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紧接着介绍我国受灾严重的现实。最后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既要学生知道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又要学生深刻理解“祸不单行”的真实含义。本框题重点是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即种类多、分布广。难点是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在分析气象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在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找出南北方不同的气象灾害,进而归纳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气候图、地形图等进行小组讨论南涝北旱的原因。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明确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也要结合我国地形图、气候图,从第二级阶梯的山地地形、降水多暴雨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样通过多幅地图大量信息的分析,既强化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
第三框题“防灾减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避灾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救援与救助等方面看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围绕避灾方法的活动设计更贴近生活,可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时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配备8幅地图(见表1),“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框有2幅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2幅图,“防灾减灾”这部分内容有4幅图。这些图大部分来自于身边案例,为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知识提供了佐证和方向。教师若利用好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较快掌握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活动,设计7道题目,既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和“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成因。
活动一: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引导学生巩固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小组讨论,教师可提供两个分析思路:是否自然原因导致?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是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不要选距离太遥远的,也不要选发生了很久的案例,要求学生例举身边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自然灾害,从而真正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要求。
活动二: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读图,找出各类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该题目设置,既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养成读图、析图的习惯,符合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第2题,属知识运用类。可设置学生分3组讨论,分别深入讨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让学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以及我国地形分布、降水分布的相关知识,思考并讨论我国各类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这样既拓宽学生视野,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3题,属问题讨论类。教师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多举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此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一次原生自然灾害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引导学生强化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 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2、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各种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是农业大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少数国家之一,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那么,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农业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哪些,又有哪些危害,人们与自然灾害作了哪些斗争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抗灾保生产的话题。(教师板题)
2、资料共享
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适时地播放录像资料: 2008年四川汶川的大地震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下面大家共同交流资料并谈感受。
二、农业灾害知多少
师:下面就进入第一个话题“农业灾害知多少”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7-59页,结合自已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这些自然灾害有哪些破坏?
1、生阅读课本。
2、师生交流
教师课件补充:雹灾的危害很大,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因此,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3、师小结:真好,同学们说的种种自然灾害,导致受灾地区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农民收入不稳定。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你能为农民提出一些保护耕地、防止沙漠化的建议吗? 三、七嘴八舌话抗灾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57-59页,思考: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请结合课前收集的抗灾资料,选择一种或几种在小组内交流,填写学习卡,推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1)学生阅读课本。
(2)小组合作学习,填写学习卡。(3)全班交流。
教师出示补充“蝗灾”资料:面对新疆地区可能发生的大面积草原蝗灾,新疆各地治蝗部门已调集飞机和数千台机械参加灭蝗工作。由于近年来新疆各牧区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当地农牧民养鸡、养鸭,“生物部队”已逐渐成为灭蝗主力军,特别是边境地区通过人工招引的近百万只粉红椋鸟,与牧区的家禽一起“上岗”,构筑了空中和地面的“立体阻击网”,严防蝗虫成灾。利用粉红椋鸟治理蝗灾在新疆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雹灾”资料:对于雹灾还可以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使云形成降水
旱灾—— 浇地 人工增雨 蝗灾—— 喷洒农药 生物灭蝗 水灾—— 排除积水 治理河道
风灾和沙灾——造防护林,植树种草
2、谈感受
听了这么多抗灾保生产的办法,你一定有话要说,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感受?(生谈感受)
4、教师小结:正如大家说的,面对自然灾害,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积极监测和预报,加大对抗灾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对受灾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给予服务,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自救。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没有被吓倒,他们想办法战胜灾害,保证了农业生产。
四、减灾防灾小建议
师:面对自然灾害,人们都积极行动起了,老师发现不少同学也跃跃欲试来,我们也加入到抗灾的行列中。接下来,进入第三个话题。课件出示:阅读课本60页,想一想: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你能为农民提出一些保护耕地、防止沙漠化的建议吗?请把你的建议填写在建议框里。然后,同桌交流。
1、学生完成“我的建议”
2、小组相互交流。评选出好的建议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好的建议,老师替农民伯伯谢谢你们。
五、教师总结:
面对自然灾害,有党的亲切关怀,有人民群众不曲不挠的斗争精神,胜利永远会属于我们,面对自然灾害,让我们携手共进,创造美好未来。板书:
面对自然灾害
抗灾保生产 —— 战胜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 关爱自然
做自然的小主人
面对自然灾害课件导入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 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作的斗争。
2、在收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可贵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课件一)
各种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是农业大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少数国家之一,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那么,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农业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哪些,又有哪些危害,人们与自然灾害作了哪些斗争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抗灾保生产的话题。(教师板题)
2、资料共享
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出示课件二)2008年四川汶川的大地震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下面大家共同交流资料并谈感受。
二、农业灾害知多少
师:下面就进入第一个话题“农业灾害知多少”(出示课件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7-59页,结合自已收集到的资料,思考: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这些自然灾害有哪些破坏?
1、生阅读课本。
2、师生交流(出示课件四到八)
教师课件补充:雹灾的危害很大,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因此,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
3、师小结:真好,同学们说的种种自然灾害,导致受灾地区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农民收入不稳定。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你能为农民提出一些保护耕地、防止沙漠化的建议吗?(出示课件九)三、七嘴八舌话抗灾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57-59页,思考: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是怎样做的,请结合课前收集的抗灾资料,选择一种或几种在小组内交流,填写学习卡,推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1)学生阅读课本。
(2)小组合作学习,填写学习卡。(3)全班交流。(出示课件十)
教师出示补充“蝗灾”资料:面对新疆地区可能发生的大面积草原蝗灾,新疆各地治蝗部门已调集飞机和数千台机械参加灭蝗工作。由于近年来新疆各牧区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当地农牧民养鸡、养鸭,“生物部队”已逐渐成为灭蝗主力军,特别是边境地区通过人工招引的近百万只粉红椋鸟,与牧区的家禽一起“上岗”,构筑了空中和地面的“立体阻击网”,严防蝗虫成灾。利用粉红椋鸟治理蝗灾在新疆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雹灾”资料:对于雹灾还可以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使云形成降水
旱灾—— 浇地 人工增雨 蝗灾—— 喷洒农药 生物灭蝗 水灾—— 排除积水 治理河道
风灾和沙灾——造防护林,植树种草
2、谈感受
听了这么多抗灾保生产的办法,你一定有话要说,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感受?(生谈感受)(出示课件十一)
4、教师小结:正如大家说的,面对自然灾害,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积极监测和预报,加大对抗灾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对受灾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给予服务,帮助他们进行生产自救。面对自然灾害,广大农民没有被吓倒,他们想办法战胜灾害,保证了农业生产。
四、减灾防灾小建议
师:面对自然灾害,人们都积极行动起了,老师发现不少同学也跃跃欲试来,我们也加入到抗灾的行列中。接下来,进入第三个话题。课件出示:阅读课本60页,想一想: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你能为农民提出一些保护耕地、防止沙漠化的建议吗?请把你的建议填写在建议框里。然后,同桌交流。
1、学生完成“我的建议”
2、小组相互交流。评选出好的建议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好的建议,老师替农民伯伯谢谢你们。
五、教师总结:(出示课件十二)
面对自然灾害,有党的亲切关怀,有人民群众不曲不挠的斗争精神,胜利永远会属于我们,面对自然灾害,让我们携手共进,创造美好未来。板书:
面对自然灾害
抗灾保生产 —— 战胜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 关爱自然
1.知道自己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了解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
2.学会用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资料,学会归纳整理资料。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
2.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带来的损失,并写好调查笔记。
设计思路分析:
《可怕的自然灾害》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大自然发怒的时候》第一个活动主题的第一个活动。因为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离学生生活较远,加上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地域性,所以我首先通过课件联系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雪灾和震灾,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以学生的活动、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自主学习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危害有一种感性认识。
学生的状况分析:
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常发生的水、旱灾了解相对比较多。同时,2008年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年份,所以这届学生对灾害知识的了解也较往届的学生丰富。但是,由于我校是农村小学,学生接触的媒介有限,所以课前初探这一环节相对薄弱。为此,教师在这一环节要为学生准备好供学生查阅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课前初探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我国自然灾害情况,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为学习《可怕的自然灾害》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探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的课件:从年初的雪灾,到5.12四川汶川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由于这两次灾害发生的时间离同学们较近,所以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板书课题)
(2)展示图片,认识灾害
师:课前大家搜集了表现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并做成了剪报或者手抄报,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灾害图片展”。
学生展示图片,作简单的介绍(可以结合具体的背景事件)。
(3)设计图标,了解灾害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可怕的自然灾害,不同的灾害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们仿照教科书第71页的图例给这些灾害画画像吧!
?教师示范图例。教师画一幅太阳照射着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图,并告诉学生这表示“干旱”。教师给图编一首顺口溜:太阳高高挂,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坏了庄稼。
?学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④学生交流,展示(可以先说说顺口溜或谜语,让其余同学猜一猜)。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1)小小主播,讲述灾害
?教师:课前很多同学不仅搜集了自然灾害的图片,还了解了许多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学生分全球新闻(国外发生的灾害)、国内新闻(外地发生的灾害)、地方新闻(家乡发生的灾害)进行播报。
学生1:大家好,下面播报全球新闻。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给沿岸各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区在海啸中的遇难者总人数超过了25万人。
学生2:大家好,下面播报国内新闻。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难,374159人受伤,失踪17428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万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计。
学生3:接下来请听地方新闻。据沂蒙生活报报道:2006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至今降水总量不足往年同期的30%,全市有719.4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重旱面积437.5万亩,绝产达80万亩,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罕见。
(2)交流汇报,直面灾害
展示调查表,交流近年来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哪些损失。仿照教科书第73页的学生作品写一写、画一画,制作“灾害记忆卡”,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片段。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了解这些自然灾害后的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无法避免的,哪些是人为的。对于前者我们要努力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对于后者,我们更要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懂得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课后实践
教师: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记住这些灾害,只愿灾害不再重现,悲剧不再重演。面对灾害,人类做了些什么?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同学们课外可以找一找相关资料,下节课大家一起来交流。
教学反思:
阅读“专题·气象物候”,完成以下题目。
一、见书上参考资料二
二、1、⑴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⑵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2、⑴生动说明⑵平实说明⑶生动说明
3、C
4、⑴打比方⑵打比方⑶引用、作诠释⑷摹状貌
5、⑴本体:云;喻体:招牌;相似点:都有标志作用⑵本体:卷云;喻体:羽毛、绫纱;相似点:颜色、动态;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喻体能够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6、⑴一个人在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或: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袋一样,不能自立。⑵略,符合要求即可
三、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是说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意对即可)2、1-3段 从现象说起,以四季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物候现象和物候学;4-5段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6-10段 介绍物候现象四个因素,又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这样说明言之有序,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11-12段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略
4、B
5、A、B、B
6、略
7、略
8、经度差异对物侯的影响;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9、①A杏花开了„„赶快耕地 B桃花开了„„赶快种谷子C布谷鸟开始唱歌„„割麦插禾
②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AB
④C
四、赏析:(1)天山(新疆)
(2)明确:下雪、天寒、无花;表现边疆气候寒冷,守边战士生活艰苦,为后面写战士们高涨的士气做铺垫。
(3)“折柳”,语意双关,从字面上看是讲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根本见不到 内地那种常见的杨柳的景致;更深层的含意是表达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4)物候现象: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祁连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春花;这里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原因是高度差异。
五、赏析: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江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芽的芦苇,分别是地面景、江上景和岸边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这些想像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六、明确:“春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暗指朝廷的关心。
七、(1)明确: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没有用正面描写的方法,而用侧面烘托,没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情景,所谓“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扣人弦,引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2)明确: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人联想。
八、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
九、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气温也越低。
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在大气的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 100米气温就下降0.65摄氏度,海拔1500米的山顶,气温比山藨要低近10摄氏度,因此,山上的花要比山下的迟开。
十、答: “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1分)“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1分)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十一、略
(二)探究练习
一、【答】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二、【答】梅雨多发生在春夏之交,但各地 “入梅”的时间不一样。柳州、成都、湖州地点不同,入梅时间自然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梅雨“入梅期”是由南向而北逐步推进的。
三、【答】A:我认为“天有不测风云”。科学虽然发展了,人类对气象的观测能力提高了,但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人类到目前为止上不能完全解读出“大自然的语言”,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便是明证。可见天有“不测”风云。
B:我认为“天有可测风云”。大自然虽然变幻莫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天气的认知能力和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束手无策,人类可以凭借气象卫星探测的卫星云图“指云报雨”,人类可以全程监测台风“的行踪”,自然之风云不再神秘,天之风云“可测”。不久的将来,天之风云不仅可测,而且完全“可控”。
四、【答】河豚产卵时溯江而上,因此下游首先可以捕捞到河豚,然后才是中上游。江阴、常州、南京的地 理位置不同,捕捞河豚的时间自然不同,吃河豚的时间有先有后是正常的。
五、【答】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中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六、【答】物候现象体现着气候变化的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变化,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七、【答】A:我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更合理。《凉州词》是一首诗,一篇文学作品。如果是“黄沙直上白云间”的话,就显得太过直白;而“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俪飞上云端,多么富有美感!尽管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但文学是可以发 挥想象的,可以虚构、夸张、移用。
B:我认为“黄沙远上白云间”更合理。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根本看不到“黄河”,何谈“远上白云间”?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当是当地实景,是事实。另外,“黄沙远上白云间”也描绘出一幅荒凉之景,与全文风格相协调。
八、【答】华罗庚曾针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一句写了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飞。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他的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华罗庚的质疑精神告诉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当然,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
九、【答】纬度是影响物候来临的主要因素之一。春夏之季,越往北气温越低,达到桃花盛开气温的时期相对要迟,北京的地理位置在南京的北面,所以桃花要迟开。
十、【答】经度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经度的影响决定于离海洋的远近。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大连近海,所以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比北京要迟开。
十一、北戴河、大连、青岛(处于海滨,由于经度差异,夏季比内陆凉爽。)
庐山、昆明(海拔较高,由于高下差异,温度比低处低。)
1 气象节目包装和设计的思路和作用
1.1 包装和设计的思路
现代化气象节目制作不仅是为了传播气象信息, 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气象节目的包装和设计必须从促进产品品牌开发和营销层面开始实施, 要求整体思路的构建和创作具有更加强烈、鲜明的识别体系, 彰显气象信息的精确性、节目画面的创新性和美感, 使其逐步形成完整、规范的运作模式, 从而使气象节目在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同时, 还具有广告销售价值。
随着电视频道的不断增加, 精细化节目、独立专栏节目的开展, 气象影视节目可根据地方特色, 借助栏目版块实现内容的深度拓展。在精细化的基础上, 天气预报节目可根据频道进行不同的定位, 表现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使其符合观众的收视需求。包装和设计是塑造节目形象的最佳途径, 可结合不同频道节目的风格, 选择合适的主调色彩元素, 呈现该频道节目特有的含义。同时, 可使用各种节目的制作处理软件丰富节目版面的表现形式, 打造独立气象对节目品牌的影响力, 并通过统一的理念和行为规范群众的感官和意识。
1.2 包装和设计的作用
任何节目的包装和设计都是为了突显个性特征, 增强人们对节目的辨别能力, 确定节目的品牌定位。通过将包装形式与节目内容融为一体, 可呈现给观众更加精彩、具有欣赏性和使用性的节目。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多, 节目的多元化, 各个频道与节目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观众有权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或放弃一档频道或节目。在这种情况下, 气象影视节目因播出时间段特殊、播出时长和专业性局限等因素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束缚。因此, 有必要进行气象节目的包装和设计。
2 气象节目包装和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2.1 包装和设计的原则
气象影视节目的包装和设计的原则主要从4个方面体现: (1) 适位原则。应对节目、受众人群定位, 根据大部分观众的感官和服务需求, 明确节目的包装和设计功能。适位原则是节目包装的关键点。 (2) 统一性原则。任何节目的包装和设计都要遵循统一性原则, 即节目与频道整体形象的统一, 从而实现在频道内气象节目的独特色彩。同时, 节目的版块、内容、色彩和音响等方面需要有统一的整体效果。 (3) 差异性原则。节目包装是为了使观众更好地区分节目, 因此, 节目的包装和设计应遵循差异化原则, 突出气象影视节目本身的特色主题, 以加深观众的印象。 (4) 渐进原则。包装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树立节目的品牌形象, 任何一个节目包装完成后, 要继续对包装系统进行维护和修复。在改版时, 改版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应避免流失固定的观众。
2.2 包装和设计的要求
气象影视节目包装和设计的基本要求为:该节目必须与所在频道的风格、类型保持一致, 从而体现统一、和谐的播出风格;气象类节目不同于其他电视广告节目, 包装和设计风格要沉稳、大方, 不能太花哨, 并体现出天气节目的权威性。
3 节目包装和设计的要素
3.1 形象标识
形象标识是节目的基本重要元素, 是节目的属性呈现。形象标识可以出现在节目的任何段落中, 起到统一版块、增强节目整体性和有助于节目品牌推广的作用。优秀的标识可深入人心, 使人过目不忘, 如果标识的特性与节目频道的特性之间具有鲜明、协调的配合, 则能更加增强观众的视觉识别感和节目整体风格的一致感。
3.2 色彩
色彩在气象影视节目中具有渲染气氛和表达情感的作用。在进行节目的包装和设计时, 色调的调制应贯穿于节目片头到片尾的整个过程中。色调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气象信息氛围的色系, 且整个节目的色系选择应统一, 这有利于节目的规范化和观众对节目的色彩识别。一致性的画风和协调的气象信息等设计元素可使整个节目的画面更加生动、活泛, 从而体现节目的整体感。
3.3 声音
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和音效等元素, 是气象影视信息的直接表达形式之一, 也是节目成败的关键环节。优秀气象影视节目包装和设计中的音乐应与色彩、形象设计的搭配协调一致。比如选择背景音乐时, 可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 使观众无需看到画面就能判别节目属性, 且具有亲切感。由于大部分观众是为了获取气象信息而收听节目的, 繁忙时不观看屏幕, 只收听声音, 并从中获取气象信息。因此, 气象声音的包装和设计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理探究性活动;案例;灾害;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170-01
开展地理探究性活动,是新课标下我们一线老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地理探究性活动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理探究性活动与地理课堂教学同时进行,交相辉映,能够实现地理理论与地理实践的充分互动,从而达到知识与生活的双赢,实现更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体会地理学习的重要实际意义
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雪灾,紧接着又爆发了“5.12”汶川地震,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地震中许多学校的中学生不幸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近年来,许多中学生因为对灾害知识一无所知,轻视灾害,或者没有掌握正确的防灾、减灾技巧,在灾害来临时自我保护不当等原因,使原本能够避免或减轻的灾害发生在我们身边,酿成了一系列惨剧,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在刺痛着我们的神经。
在2008年的9月1日,开学伊始,教育部号召全国所有学校进行防灾、减灾演习,对所有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这引起了我对当前中学生灾害意识的关注,由此,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开展了这个探究性课题“初中生灾害意识调查”。下面是我们这个探究性课题的主要设计方案。
本探究性活动分为四个调查小组:①问卷调查小组②随访摄制小组③图片整理小组④试验活动小组。以下分别叙述各调查小组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问卷调查小组
问卷调查小组的活动进行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员通过查阅资料和书籍,充分认识当前发生的各种灾害,并且了解灾害对人们造成的各种损失,了解灾害对当前初中学生的造成的影响,充分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我们身边存在的各种隐患。
第二阶段:活动小组成员,根据所掌握的灾害资料和信息,有目的、分层次的制作灾害调查问卷。①初中生对防灾减灾的了解程度;②初中生对灾害知识的掌握程度;③初中生对防灾减灾的认识与态度;④当灾害发生时初中生自救能力的表现。当然,每一个方面又分别设计四五道典型题目,题目均以选择题为主,便于调查对象作出选择与应答。
第三阶段:确定调查学校,为了确保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具有真实的参考价值,调查学校应该涵盖不同层次的学校,包括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
第四阶段:小组成员按计划时间做问卷调查并回收问卷,并及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问卷结果。
最后,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和分工得出研究性报告。
二、随访摄制小组
第一阶段: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确定随访问题,以及预测被访问学生可能回答的结果。
第二阶段:确定随访学校,随访时间,随访的路线控制。
第三阶段:对随访学校的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并同时进行拍摄录制。
第四阶段:对随访的录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研究性报告。
三、图片整理小组
第一阶段:学生上网或查阅书刊资料搜集有关灾害对中学生的危害案例,对于典型的灾害图片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图片灾害的发生地点,损失程度,进行记录和描述。
第二阶段:学生亲自出去用照相机拍摄记录生活周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灾害隐患或灾害事实,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图片、照片中灾害的发生地点,损失程度,进行记录和描述。
第三阶段:把收集来的各种图片、照片进行分类整理,制成一个灾害分类图集册,并对每个图片配上相应的灾害情况和危害程度说明,以示警醒。
第四阶段:写出文字性资料,得出研究性报告。
四、试验活动小组
第一阶段:小组成员查阅资料,了解进行防灾演习等实验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注意事项,能达到的效果。
第二阶段:确定进行防灾演习的类型和主题,比如进行防震演习和火灾演习。
第三阶段:确定演习活动的参加学生人数,演习的方式。
第四阶段:进行实地演习活动,并把演习过程进行录像。
第五阶段:对演习的录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总结。
第六阶段:行成文字性的灾害实验活动研究性报告。
参考文献
[1]刘勇斌.地理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构建和实施[M].地理教育 2008,3期.
[2]唐玉法.实施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构想[N].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期.
[3]苏金兴.浅谈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设计[N].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12期.
【气象灾害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09-28
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11-14
气象与生活教学设计10-22
地质灾害施工组织设计06-11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10-06
世界气象日活动方案设计06-01
大石桥市气象局气象为农工作总结11-10
山洪灾害预案06-20
灾害地理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