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古诗词24首(推荐9篇)
1、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晚春(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5、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8、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9、秋 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己亥岁(唐)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1、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5、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6、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7、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8、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9、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0、月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21、过华清宫(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2、塞下曲(其二)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唐)崔颢
24、鹊桥仙(宋)秦观
sòng
yáng wàn lǐ
27.悯农
【宋】 杨万里
dào yún bù yǔ
bù duō huáng
qiáo mài kōng huā zǎo zhuó shuāng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yǐ fèn rěn jī
dù
cán suì
gèng kān suì lǐ rùn tiān cháng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lì chūn ǒu chéng
sòng
zhāng shì
28.立春偶成 【宋】张栻
lǜ
huí
suì wǎn bīng shuāng shǎo
chūn dào rén jiān cǎo mù
zhī
律回岁晚冰霜 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biàn jué yǎn qián shēng yì mǎn
dōng fēng chuī shuǐ lǜ cēn cī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suì
mù dào jiā
qīng
jiǎng shì quán 29.岁暮到家
【清】 蒋士铨
Ài zǐ
xīn wú
jìn
guī jiā
xǐ
jí
chén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hán yī
zhēn xiàn mì
jiā
xìn mò
hén xīn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jiàn miàn lián qīng shòu
hū ér wèn kǔ
xīn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dī huái kuì rén zǐ
bù gǎn tàn fēng chén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qiū
rì
sòng
gāo zhù
30.秋日
【宋】 高翥
tíng cǎo xián qiū zì duǎn cháng bēi qióng chuán xiǎng dá hán jiāng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dòu huā sì jiě tōng lín hǎo
yǐn wàn yīn qín yuǎn guò qiáng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cūn jū
qīng
gāo dǐng
31.村居 【清】
高鼎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r yuè tiān
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
草长 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ér tóng sàn xué guī lái zǎo
máng chè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fǎng dài tiān shān dào shì
bù
yù
táng
lǐ bái
32.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
李白
quǎn fèi shuǐ shēng zhōng
táo huā dài lù nóng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shù shēn shí jiàn lù
xī wǔ bù wén zhōng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yě zhù fēn qīng ǎi
fēi quán guà bì fēng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wú rén zhī suǒ qù
chóu yǐ liǎng sān sōng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Sì
shí
tián yuán zá xìng
song
fàn chéng dà
3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yǔ hòu shān jiā qǐ
jiào chí
tiān chuāng xiǎo sè bàn xī wēi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lǎo wēng qī zhěn tīng yīng zhuàn
tóng zǐ kāi mén fàng yàn fēi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tí zhèng fáng huà jiā
sòng
huáng tíng jiān
34.题郑防画夹
【宋】黄庭坚
huì chóng yān yǔ guī yàn
zuò wǒ xiāo xiāng dòng tíng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yù
huàn piān zhōu guī qù
gù rén yán shì dān qīng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qīng píng yuè
sòng
xīn qì
jí
35.清平乐
【宋】 辛弃疾
máo yán dī xiǎo
xī shàng qīng qīng cǎo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zuì lǐ wú yīn xiāng mèi hǎo
bái fà shuí jiā wēng ǎ0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dà ér chú dòu xī dōng
zhōng ér zhèng zhī jī lóng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zuì xǐ xiǎo ér wú
lài
xī tóu wò bāo lián péng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qīng míng
sòng
wáng yǔ chēng
36.清明 【宋】 王禹偁
wú huā wú jiǔ guò qīng míng
xìng wèi xiāo rán sì yě sēng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zuó rì
lín jiā qǐ
xīn huǒ
xiǎo chuāng fēn yǔ
dú shū dēng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huái zhōng wǎn bó dú
tóu
sòng
sū
shùn qīn
37.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chūn yīn chuí yě
cǎo qīng qīng
shí yǒu yōu huā
yī
shù míng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wǎn bó gū
zhōu gǔ cí
xià
mǎn chuān fēng yǔ
kàn cháo shēng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yuè
yè
táng
liú fāng píng
38.月夜
【唐】刘方平
gēng shēn yuè
sè
bàn rén jiā
běi dǒu lán gān nán dǒu xié
更 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jīn yè piān zhī chūn qì
nuǎn
chóng shēng xīn tòu lǜ chuāng shā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 声新透绿窗 沙。
dù
hàn jiāng
táng
sòng zhī
wèn
39.渡汉江
【唐】宋之问
lǐng wài yīn shū duàn
jīng dōng fù
lì
chūn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jìn xiāng qíng gèng qiè
bù gǎn wèn lái rén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sài shàng qǔ
táng
róng yù
40.塞上曲 【唐】戎昱
hú fēng lüè dì
shāo lián shān
suì yè
gū chéng wèi xià guān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shān tóu fēng zǐ shēng shēng jiào
zhī shì jiàng jūn yè liè
huán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kè
zhì
táng
dù fǔ
41.客至
【唐】杜甫
shè nán shè běi jiē chūn shuǐ
dàn jiàn qún ōu rì
rì
lái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huā jìng bù céng yuán kè sǎo
péng mén jīn shǐ
wéi jūn kāi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pán sūn shì yuǎn wú
jiān wèi
zūn jiǔ
jiā
pín zhǐ jiù pēi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kěn yǔ
lín wēng xiāng duì yǐn
gé lí hū qǔ jìn yú
bēi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kè zhōng xín
táng
lǐ
bái 42.客中行
【唐】 李白
lán líng měi jiǔ
yù
jīn xiāng
yù wǎn chéng lái hǔ
pò guāng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dàn shǐ
zhǔ
rén néng zuì kè
bù
zhī
hé chǔ
shì
tā xiāng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jú
huā
táng
yuán zhěn
43.菊花
【唐】元稹
qiū cóng rào shè sì
táo jiā
biàn rào lí
biān rì
jiàn xié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bù shì huā zhōng piān ài jú
cǐ
huā
kāi jìn gèng wú
hu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huí xiāng ǒu shū
táng
hè zhī zhāng
44.回乡偶书
【唐】
贺之章
lí
bié jiā xiāng suì
yuè duō
jìn lái rén shì bàn xiāo mó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wéi yǒu mén qián jìng hú shuǐ
chūn fēng bù
gǎi jiù shí
bō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dān yáng sòng wéi cān jūn
táng
yán wéi
45.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dān yáng guō
lǐ
sòng xìng zhōu
yī
bié
xīn zhī
liǎng dì qiū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rì wǎn jiāng nán wàng jiāng běi
hǎn yān fēi jìn shuǐ yōu yōu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méi huā
yuán
wáng miǎn
46.梅花 【元】王冕
sān yuè dōng fēng cuī
xuě xiāo
hú
nán shān sè
cuì
rú
jiāo 三月东风催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yī shēng qiāng guǎn wú rén jiàn
wú shù
méi huā luò yě qiáo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wàng dòng tíng hú zèng zhāng chéng xiàng táng
mèng hào rán 4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bā
yuè
hú
shuǐ
píng
hán xū
hún tài qīng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qì zhēng yún mèng zé
bō
hàn yuè yáng chéng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yù
jì
wù
zhōu jí
duān jū
zhǐ shèng míng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
tú
yǒu xiàn yú qíng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qiū dēng xuān chéng xiè tiào běi lòu
táng lǐ bái
4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jiāng chéng rú huà lǐ
shān wǎn
wàng qíng kōng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liǎng shuǐ jiā míng jìng
shuāng qiáo luò cǎi hóng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rén yān hán jú
yòu
qiū
sè
lǎo wú
tóng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shuí niàn běi lóu shàng
lín fēng huái xiè gōng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qiū
xīng bā
shǒu
qí
yī
táng
dù
fǔ
49.秋兴八首(其一)
【唐】 杜甫
yù lù diāo shāng fēng shù lín
wū shān wū xiá qì xiāo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jiāng jiān bō làng jiān tiān yǒng
sài shàng fēng qù
jiē
dǐ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去接地阴。
cōng jú liǎng kāi tā rì
lèi
gū zhōu yī
jì
gù
yuán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hán yī
chù chù
cuī dāo chǐ
bái dì chéng gāo jí
mù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bā
jiāo
táng
dù
mù
50.芭蕉
【唐】 杜牧
bā jiāowèi yǔ
yí
gù xiàng chuāng
qián zhòng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lián qú diǎn dī
shēng
liú
dé
guī xiāng mèng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mèng yuǎn mò guī xiāng
jiào lái yī
fān dòng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dào tián
táng
wéi zhuāng
51.稻田
【唐】韦庄
lǜ
bō chūn làng mǎn qián bēi
jí
mù
lián yúnbà yà féi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gèng bèi lùcí
qiān diǎn xuě
pò yān lái rù
huà
píng fēi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chì
bì
táng
dù
mù
52.赤壁
【唐】 杜牧
zhé
jǐ chén shā tiě wèi xiāo
zì
jiāng mó
xǐ
rèn qián cháo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ōng fēng bù yǔ zhōu láng biàn
tóng què chūn shēn suǒ èr qiáo
字词:
相
磨
和
青螺
敬亭山
洞庭湖
潭面
谙熟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市郊。
尽:尽头,指无影无踪。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相:相互。
厌:满足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思是: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思是: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只有这空空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潭面:指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云盘里托着一只小小的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词牌名。
曾;曾经。
江花:江边的花朵。
谙:熟悉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意思是;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
“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1、这是一首__________,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__________
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泊船瓜洲》
一、导放:我们一定从小就能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的,古往今来,游子思乡,叶落归根,人们写下了多少动人的诗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体会那浓浓的思乡之情。打开教科书,我们要学习哪三篇古诗词?
二、新授。
1、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王安石,原籍江西临川,他曾经做过北宋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位文学家。
2、请大家读读题目,看看你们能知道什么。(泊,停泊。这首诗告诉我们这首诗是诗人把船停泊在瓜洲时写的。)
3、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指正:间:jian,间隔。画图说明瓜洲和京口的“间”)齐读古诗。
4、再读古诗,借着书下的注释把诗句意思读明白。
指名说读懂了什么。(学生说意思)
师: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几个地方?(三个)距离呢?(一水间,数重山)
京口和钟山这样近,这和作者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联系下文的意思想想看。下文是什么意思呢?(春风又把江南吹绿了,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
诗人想回哪儿?(钟山)
(师画图:钟山)王安石的原籍是江西的临川,钟山在这儿,王安石的父亲在钟山(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做过官,王安石从小就在钟山长大的,所以他对这里有非常浓厚的感情。可以说钟山是王安石的第二故乡。
5、(指着图)这三个地方这么近,诗人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指名读。指名再读。
6、刚才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们觉得诗人是在什么时候吟诵这首诗。在你们的想象中,诗人又是站在哪里,看着什么地方吟诵这首诗。(春天的夜晚;站在船头,向钟山方向)师:在这明月之夜,诗人走出船舱,站在船头向对岸眺望。对岸就是京口。诗人想到的是什么呢?此时春风把江南吹绿了,看到此时的情形,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想起自己的家乡,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开满了花,再加上故乡那一轮明月,诗人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呀。)
山清水秀,到处是充满生机的绿色,诗人是用哪一句写下来的呢?(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一句中你们觉得哪一个字用得最好?再读读这一句,把你眼中,心中的绿意读出来。(齐读)
师:一个绿字,却有这么丰富的含义。你们知道吗,关于这个绿字还有一个故事,谁来为大家读一读书后资料袋中的内容。
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们感受最深是什么?(王安石的认真;文章要修改)为一个字要修改十几次,正是因为这样,王安石成了优秀的诗人,文学家。这首诗因此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更被人们所赞赏。
让我们带着这种赞叹之情读读这句。(齐读;指几位生读)
三、主题升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中表达的正是游子牵挂故土,难以离去的情怀。让我们一起再读这首诗,试着背诵下来。
指名背诵。
二、《秋思》
一、情景创设,引入乡愁
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思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二、自读自悟,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检查朗读,交流体会情感。(指几生读;齐读;师范读;师生互读;)
3)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三、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1、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秋风看得见吗?(看不见)作者看见的是什么?(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见什么?(父母、孩子、妻子??)
师: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作者想——家。
2、张籍他的家在哪?在洛阳吗?有谁知道张籍?(生介绍张籍)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3.远在他乡,惟有家书以慰藉思乡之情。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十年了,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诵读。(师生互动交流,生读完写句再读诗。)
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结语: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4.信写好了,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
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诗人把信打开几次?(一次,两次,三次??)
第一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二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三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四、回读,深化情感。
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 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在故乡。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请读《秋思》。秋风乍起,思乡涌起,写不完的思念,说不尽的乡愁,再读《秋思》
《长相思》教学设计
一:背诵导入:背诵〈泊船瓜洲〉与〈秋思〉。
读改写的〈秋思〉(小故事)
评价(对秋天景色的想象,又有对写信时拆信时画面的想象,让我听起来真的感受到了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王家石的眼里,乡愁是那吹绿了的春风,在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那一封写了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是什么呢?
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首〈长相思〉
二、新授。
1、这首与前面两首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首词)
四年级学过一首词,叫〈渔歌子〉,“渔歌子”是词牌名,“长相思”也是词牌名。
纳兰性德,是清代词人,他的家乡在北京,他是康熙黄帝的侍卫,经常随着康熙黄帝一起出征。这首词就是他在随康熙黄帝远征途中写下的。
2、自由读词,注意生字,把字音读音,把词读通顺。
指名读。
古人把一夜等分成五更,一更大约相当于两个小时。古人没有钟表,每到夜晚,值夜的人手里拿着一个竹筒,敲三下,用来报时。从每天晚上七时起更。
诗人怎么知道一更过去了,两更过去了?(他一直在听,睡不着)
3、同桌互相把这首词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让我再读这首词,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征途)你从哪儿读懂这是在行军途中?作者的“心”又在哪里?(心在故园)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诗人跟随康熙皇帝远征,此时离家越行越远,夜里风雪大作,难以入睡,此里,在我们的眼里仿佛看到了什么?(军人睡不着,纳兰性德。。)
5、指名读,读出思乡之情。
诗人是这样深深地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亲人。可是他这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可他为什么还要去远征呢?(保家卫国)
在前线奋勇杀敌的壮志,加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孤独与寂寞,写成了这首《长相思》
6、齐读词。背诵词。指名背诵。
三:三首诗比较。
1、三首诗在写法上都有哪些相同之处?(都有写景,借景抒情)
2、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注意写工整。篇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5 古诗词三首
一、设计意图: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或喜或悲,或叙或议,浓缩在方寸之中,读来令人神思激荡。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是《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这三首古诗词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本教学设计,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的达成上,力求通过读、思、议,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思乡氛围,使学者、教者、作者融为一体。在自渎自悟、合作交流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吸纳、积淀丰富的文化素养。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2.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3.通过应用课后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课前预习: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对于王安石,你了解多少呢? 1.简介诗人
指名介绍王安石,教师适当补充,特别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3.剖析题意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绝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本诗中作何解释?(停靠)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
请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1.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2)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3)说说古诗大致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几个字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1)“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诗中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师解释: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和“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3)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4)“还”什么意思?读什么音呢?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5)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6)谁能把整首诗读一读?
(7)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 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4)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的春景。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五)作业设计 1.推敲文字
(1)旺 浓 闹红杏枝头春意()
(2)动 拂 翻 皱 起风乍起,吹()一池春水。2.默写古诗
3.作者把思乡情藏在哪些文字里了?
(六)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
(一)揭题,释题,读题 1.板书“秋”,一个“秋”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是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秋天也是万物萧条的季节。古人在造“秋”字时,把“秋”字画成了一个小虫子。当秋风吹起,落叶纷飞,秋虫便在草丛里悲鸣,它的叫声,在遍地黄叶,百草凋零的秋色里显得格外凄凉。所以,“秋”字包含了凄凉和悲哀的情绪。正因为这样,历代的文人经常借秋天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伤感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秋思》(板书:思)2.读题,该怎么读,指名读
“思”读得长一点,带点幽怨和淡淡的忧愁,思念长长,不可短。
(二)读诗,知诗
1.读通诗句,正音“重”,理解为:堆积,一层压着一层,表示很多。2.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初步理解诗的意思 3.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4.小结:是啊,一封小小的家书,承载了诗人对家乡多少的牵挂啊!
(三)品诗,悟诗
1.你们看,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哪儿呢?现在请你们默读全诗,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把它们画下来。然后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品味诗情
(此一环节以“见秋风”开始为好。如果学生先找到“又开封”等,则可让学生将重点词语全部找出再依次品味。)a 品读“见秋风”“意万重”。
(1)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先说“见秋风”。)
(2)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能看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啊?在洛阳吗?(4)课件:张籍简介
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将近十年,独自在洛阳生活。
(5)同学们,张籍的根在洛阳吗?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唤吗???(6)他离家近十年,四处漂泊,就像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花朵)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但他能回家吗?想家却不能回,张籍怎么办!(写家书。)
(7)可是,离家近十年的张籍,那他该有多少话要在家书中说啊!同学们,你就是张籍,你在家书中会对谁说?
指名回答??(8)有这么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这就是——意万重!(板书!)
(9)张籍在写下这“意万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10)就请你读一二两句,读出张籍的悲伤;
就请你读,读出张籍的忧愁;
那就请你用朗读表达出张籍的思念;
朗读指导:联系体会到的张籍的心情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注意速度、词气、表情??)
b 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1)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藏着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呢?(“说不尽”“又开封”。)(2)同学们,他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3)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4)设计“行人”与张籍的对话:张籍啊张籍,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为什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5)同学们,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他做了什么?(6)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就是——
(7)同学们,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这正是——(8)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这正是—— 3.主题升华
(1)捎信人带着信走了,他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走了什么?怪不得孟郊有诗云: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课件出示)(2)张籍在瑟瑟的秋风中,望着捎信人远去的背影,不禁吟诵起:洛阳城里见秋风--------(3)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完,道不尽的思乡情,齐读(配乐)
(4)秋思,不着一个“思”字,却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的心,再读(配乐)
(四)课外拓展 1.教师引读:
篇三: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之3 作者:重庆市九龙坡区铁马小学 潘涛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4.同桌互读,练说。5.指数名学生说。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 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12.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7.感情朗读。〖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秋夜将晓出篱门 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10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沙暖睡鸳鸯。
8、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9、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任尔东西南北风。
1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3、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16、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家祭无忘告乃翁。
14活水亭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5、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出没**里。
17、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9、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0、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1、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22、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3、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4、浪淘沙
(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5、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28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多少楼台烟雨中。
26、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7、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却话巴山夜雨时。
29赤壁
唐代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0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教学目标】
1、学习《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两首古诗。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通过搜集资料、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的内容,培养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能背诵、默写这两首古诗。
3、感受敬亭山和洞庭湖的独特风光,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能通过想象和朗读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感悟古诗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对唐诗一定不陌生吧?许多孩子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背诵唐诗。唐代文化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唐代诗词更是一朵奇葩。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唐代诗人,又喜欢他们的哪些诗词呢?(同学们交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三首古诗词。(板书古诗词三首)它们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
二、学习《独坐敬亭山》
1、以谈话的形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谁能谈谈自己对他的了解?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
(2)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漫游中度过,曾被人推荐,被召至长安为官,但因不容权贵,又弃官而去。《独坐敬亭山》是李白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2、自主探究,了解诗意。
(1)自读,读准字音,熟读诗文。
(2)再读,借助注释,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的情境,边读边想象理解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汇报交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也悠然地独自漂走了。●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那几个字更能体现出来?(尽、闲)
(李白很孤单、孤独)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这两句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寂寞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做了铺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彼此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从这句诗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情感。“相”、“两”二字同义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了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学习《望洞庭》
1、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洞庭湖的资料及作者相关资料。
2、自主探究,了解诗意。
(1)自读,读准字音,熟读诗文。
(2)再读,借助注释,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的情境,边读边想象理解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汇报交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洞庭湖其实很大,水潭很小,作者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体现了什么呢? 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作者是怎样描写洞庭湖的山水的?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在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着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忆江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忆江南》。
2、通过搜集资料、看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句,培养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感受江南美好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感受江南美好的景象。【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的两首诗,谁能背诵下来?学习后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诗《忆江南》。(板书:忆江南)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
二、学习《忆江南》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出示幻灯片。)
《忆江南》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
2、自主探究,了解诗意。
(1)自读,读准字音,熟读诗文。
(2)再读,借助注释,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的情境,边读边想象理解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汇报交流。
“忆江南”,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显得碧绿。
“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课后拓展 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这首古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喜爱
2.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诵读这首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教学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3.学生搜集描写节日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
我们先来学习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
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1(5)师生交流。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清明》,默写《清明》。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明》所描写的场景。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合作学习,感悟诗意。
3、品味诗人情感。
2 .神态描写(重点)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你从这发现了什么?(托德神情的变化:“笑容是遍布满脸的”──“凝结”、“毫无光彩”。)
▲文中先写托德见钱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满脸,里面还有“纹”──折纹、皱纹、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的样子。
这与丢了一颗石子所漾起的波纹一样吗?此时他的内心会怎么想?你觉得他当时是一种怎么样的笑?如何才能读好它?
▲当他瞟到大钱时,那刚才的满脸笑容去哪儿了?此时他的内心会怎么想?你能否想象一下他当时的面部表情?这时的笑是一种怎么样的笑?
(理解“波状的、蛆虫、熔岩”,这“凝结起来的笑容”像一片一片熔岩,你想象一下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冷却了会是什么样?可能托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此时他的笑是僵硬的笑、尴尬的笑、难堪的笑。)
▲体会马克吐温描写神态的传神之处。
说说马克吐温为何能够有这样的描写?这样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小结:马克吐温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抓住了托德神态,用夸张的手法,辛辣的笔调,简单几笔,就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的拜金主义者令人作呕的丑态。
(二)凸现老板的性格特点
1.自己读读有关描写老板的语断,课文又用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预设:(1)动作描写:
(2)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课文12~18自然段。)
2.同桌之间读读老板的语言,发现老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预设:老板的语言反反复复,啰啰唆唆,他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等。
3.如果把老板的语言压缩,就是——(衣服很合身,买去吧!)
4.这么简单的意思,马克吐温为什么用洋洋洒洒的两页文字来描述?
凸现老板在百万富翁面前,不惜一切手段献媚讨好,甚至可以降低自己的人格。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那副阿谀奉承的奴才相。
四.总结全文,点明题意
同学们,读了全文,你觉得作者用“金钱的魔力”是否恰当?
这就是“百万英镑”的魔力,金钱在当时社会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作者用漫画笔法勾勒了两个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就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
五.模仿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仔细观察一个人的神态和语言,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板书: 金钱的魔力
托德:以貌取人、刻薄、势力、傲慢无礼……
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朗读、背诵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板书:古诗两首)
二、教学《春雨》 1.板书诗题:春雨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鼻音。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撇”。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su[,平舌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l”。“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ron,翘舌音,前鼻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⑥齐读这两句诗。5.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4)学生自练。(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7.描红指导。(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乃: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顶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随:第一笔和第二笔写成的“口”体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笔写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处定位,中间和下部须留写“l”的位置,末笔“捺”弯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润: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末“横”较长。
(2)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
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2.抄写“春雨”、“时节”各两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2.默写“春雨”、“时节”两个词语。
二、教学《春晓》 1.板书诗题:春晓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晓”xiOo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部是“日字旁”,右部是“尧”,上面没有“点”。诗题里的“晓”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3.教师范读,领读一遍。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画面上是个什么人?她左手在拉起什么?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2)指名读四句诗。’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眠:midn。前鼻音,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部是“目字旁”,右部是“民”。“眠”就是“睡”的意思。
觉:jue。上下结构,上部是““”,不是“„”,下部是“见”。“觉’’是个多音字,读山6时是觉得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②谁能说说“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春眠不觉晓”的“晓”是天亮的意思)为什么这个“晓”和“春晓”的“晓”意思不同呢?(因为联系全句的意思,说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才好讲,说成不知不觉就到早晨了不大好讲)对,你能联系全句的意思来解释“晓”字的意思,讲得合理,对头,很好!那么“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处处闻啼鸟”就是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意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成“处处闻鸟啼”呢?(自答:写诗是要押韵的,这首诗押的是“ao"韵,所以要把“鸟”字放在句末)③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想一想:这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5)齐读这两句诗。
(6)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写的是昨天夜里的事)昨天夜里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多少)请连起来说一说。(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再想一想: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8)齐读这两句诗。5.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2)学生自练描红“觉、晓、眠”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
1.朗读《春晓》,熟读背诵。2.抄写《春晓》《春雨》各两遍。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晓》。2.默写“春晓、风雨”两个词语。
二、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春雨》。(1)放录音。
(2)教师指着板书引背。
(3)分两个大组,一组读,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4)各人轩声默念背诵。(5)齐背。(6)指名背诵。
2.指导背诵《春晓》,方法同上。
三、课堂练习1.“找朋友”(连词)。春(春风)(春雨)(春晓)(春光)(春花)时(时节)(时间)(时光)(及时)(准时)2.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春天—— 春雨—— 3.说话练习。(1)话题:春天来了
(2)提出要求:根据第25页上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春天的美丽景象。(3)各人发挥想象,构思讲说内容。(4)同桌两人交互说听、补充。
【三年级下学期古诗词24首】推荐阅读: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课件07-02
三年级下学期德育计划07-07
三年级下学期学习计划09-13
三年级下学期阅读教案11-05
下学期三年级组工作计划10-23
三年级下学期民族常识教育总结05-30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06-07
三年级下学期中队活动计划12-08
三年级下学期特长生培养总结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