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的教学设计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鲸》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鲸》的教学设计 篇1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朗读技巧,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能运用说明方法介绍某种动物的某一特点。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鲸》。

1.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鲸的?

2.你们认为《鲸》这篇文章写得怎样?预设答案:生动、有趣

过渡:是的,作者能把深居于浩瀚大海里的鲸描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鲸》的写法。

二、研读课文,感悟写法

(一)精讲第一自然段。

1.分别请男、女同学读不同的两段话,再说一说哪段写得比较生动具体?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教师点拨朗读技巧。

3.体会鲸的庞大,探讨说明方法。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指名汇报,教师相机点拔:说明方法的特点,用法的好处(鲸特点)等。过渡:这一段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把鲸写得很大很大。说明方法并不是只有3种,常用的还有:板书(打比方、分类别„„),我们继续往下学习,看看有有哪些新的发现。

(二)自主学习第2至7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请默读2-7自然段,把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再读一读,想一想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结合汇报情况点拨重点句段。

出示1:他们在海里游的时候„„二千多公斤。

把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中的“吸进”与吞进嘴里的“吞进“调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

出示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喷泉一样。

3.再现有趣的鲸,配乐、全班齐读重点句段。

须鲸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公斤。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过渡: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都明白了,是因为作者用了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才能把鲸写得如此生动有趣的。动物界里有趣动物有许多,请看《大熊猫》也来了。

三、拓展学习,运用写法。

1.以读引读:先读短文《大熊猫》,同桌讨论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用的好处。指名回答。

过渡:看来这些说明方法还是百用百灵的,我们也来大显身手,试一试吧。

2.以读引写:运用说明方法,用一段话描写某种事物的某一特点。小组交流,推荐同学上台读。其他同学听并说出用了哪些说明法,作者给回应。

四、整体回顾,学习总结。

根据板书小结:课上到这接近尾声了,通过学习《鲸》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认识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还走进了鲸,了解了鲸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任选一题。

1.写一份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2.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附:板书设计

9鲸

《鲸》的教学设计 篇2

请看A教师的教学流程:

1.自主默读,提炼鲸的特点。

学生默读后,教师组织交流,明确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鲸“大”的特点。

2.小组交流,明确说明方法。

教师要求四人学习小组间交流、讨论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写了鲸“大”的特点。

3.全班交流,小结说明方法。

此环节,教师指名学生读句子,并说说该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写鲸“大”的特点。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梳理了该自然段运用到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批注。

4.课堂练笔,迁移运用。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文具盒、小闹钟的图片,要求学生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小段说明文字,之后组织交流、评议。

同样是第1自然段的教学,B教师的教学流程如下: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

指名汇报。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表现鲸很大的特点。

2.教师启发引导,体会列数字方法的用途。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师:十六万公斤是什么概念?

生:一百六十吨。

师:一吨是一千公斤,张老师才六十公斤,最小的鲸就有多少个张老师重?

生:三十多个!

师: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读者很明确地知道连最小的鲸都有大约三十个成年人的体重,说明鲸是很大的动物。

3.句子比较,体会作比较方法的用途。

(1)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2)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

学生比较句子,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作者用比较的方法形象地写出鲸是很大很大的动物。

4.加强巩固:说说下面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这棵树真大啊!它高有15米,直径有2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大铁塔。可能你见过非洲桉树,形状很像它们。

(2)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爬山,来到山脚下,看到巍峨的青山,我不由赞叹:“这山真高啊,最少也有2000米高。”爸爸摸着我的小脑袋说:“是呀,的确是高,我们站在它的脚下就好像小蚂蚁一样。”

从以上教学流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位教师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不同理解。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两位教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想法。A教师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要落实在“写作”上,“写作”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本义。教学环节中设计运用说明方法介绍文具盒和小闹钟的小练笔,把写“挤进”了课堂,很好地实现了从读到写。

B教师则认为,引导学生通过句子比较等方式体会课文语言的表达形式,进而感受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对象更生动更形象,这是阅读,是理解,也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其实,两位教师的理解都不甚全面,前者强调了“运用”,后者强调了“理解”。那么,《语文课程标准》所指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真正含义是怎样的呢?

一、写作,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吗?

不可否认,阅读教学以内容分析为主,忽视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忽视言语形式的体会,忽略运用与实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存在。但是,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明确定性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之后,许多教师又表现出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浅表性理解和片面追求,教师急于从课文中抽出语言形式或语言知识,(如:说明方法)急急忙忙地开始“练笔”,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从以上教学片段中不难看出,A教师的意图在于让学生懂得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仅此而已。在学生知道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后,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知道这些说明方法,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运用,而且知道说明方法就意味着会运用说明方法写一段话,因此设计了看图片进行小练笔的教学流程。教师善意地认为,如此一来,也就实现了从读到写,从学习到运用的迁移。但从课堂呈现的效果来看,足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无法在十分钟内写好一篇说明性小短文。可见,学到了知识,并不意味着会运用。

二、理解,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吗?

这里所指“理解”做两重解释,一指理解课文内容,二指理解语言形式。单纯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从内容到内容,从分析到分析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遭受诟病的主要方面,这也是应该极力摒弃的。但是,是不是提“语言文字运用”之后,阅读教学就无需“理解”了呢?

在B教师的教学片段中设计了将原文句子与修改后句子作比较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后明白作者用“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样的句子,形象地写出鲸大的特点。可以看出,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鲸大的特点和“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时候,是基于语言文字,是紧扣语言文字,凭借语言文字达成对内容的理解和对说明方法的形象感知。这就是从运用的角度学习语文,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是阅读教学所需要和追求的“理解”。

阅读本身就是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再反观B教师的教学设计,就会发现B教师侧重理解语言形式,但在运用语言形式方面显得不足。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B教师教学流程中“说说下面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做如下改进:

同学们,你们能通过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将以下的句子说得更具体形象吗?(横线为需填写的内容)

(1)这棵树真大啊!它高有15米,直径有2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大铁塔。可能你见过非洲桉树,形状很像它们。

(2)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爬山,来到山脚下,看到巍峨的青山,我不由赞叹:“这山真高啊,最少也有2000米高。”爸爸摸着我的小脑袋说:“是呀,的确是高,我们站在它的脚下就好像小蚂蚁一样。”

《鲸》教学片断分析及反思 篇3

下面是我在教学六年制语文第九册《鲸》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鲸的资料,这节课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1: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抹香鲸体内产比黄金还贵重的龙涎香。主要是由于抹香鲸捕食乌贼、章鱼等头足类动物,肠道内受刺激分泌的。

生2:我在《百科全书》中了解到,美国人驯练虎鲸,在海底看管鱼群,像猎狗看羊群一样。

生3:我了解到鲸鱼会搁浅,会集体自杀。

生4:我了解到由于海洋和大气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捕杀,鲸在濒临灭绝。

(这时,一位男生在下面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灭绝不灭绝,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周围几位同学随声附和,令我十分震惊。我知道,这位男生成绩在班里一直无人能敌,读的书较多,一向深受老师的宠爱、同学的崇拜。)

师:很好!你们不仅认真搜集了,而且介绍得非常清楚。老师也去搜集资料了。在搜集资料时,老师还了解到另一个新闻,科学家想从恐龙化石中提取恐龙基因,从而再造恐龙。你们喜欢恐龙,看过恐龙的故事吗?

生:我看过《恐龙王国》。

生:我也看过,可好看了。

(这时,学生热情洋溢地议论起电视剧,我只笑着听,不言语。过了一会儿。)

师:你们都那么爱恐龙,想亲眼看看恐龙长得什么样吗?

生(齐):想。

师: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表情各异,有失落,有严肃):不能。

师:我们可以从影视、书报中认识恐龙,但我们无法亲睹他们真实的面目。利用基因再造恐龙,也只是幻想而已。由于环境的改变,人类的捕杀,每天都有许多物种像恐龙一样在灭绝,我们再也无法拥有它们。

师:大家请看我们窗台上的金鱼缸,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齐喊):有鱼的。

师(捡起早上死去的那条金鱼,放在空缸里):是吗?

生:喜欢金鱼活着的那个缸。

师: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儿,你们喜欢金鱼,因为它活着,它有生命,它给予我们很多很多。想一想,从金鱼来到我们身边,它们给予了我们什么呢?

生:它们长得漂亮,很可爱。

生:它们游来游去,有意思。

生:我学会了喂金鱼。

生:今天金鱼死了,我很难过。

……

师:这些小小的生命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欢乐。而那条金鱼的死又叫我们难过。金鱼使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有生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了。你们说金鱼与我们有关系吗?

生:有。

师:那么,想想,鲸鱼的灭绝与我们没关系吗?

生(坚决、肯定):有。

师:同学们,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有它的价值,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所以,我们应该热爱、珍惜地球上的生命,也应该感谢带来金鱼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有机会到大海里或水族馆里亲眼看一看我们的朋友——鲸。(师鼓掌)

生(鼓掌):好。

师: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小练笔就是《鲸的自述》。大家自由交流你们搜集的资料。

反思: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播知识的任务,还要让学生感悟美,学会爱,教育学生关心自然和生命,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向往追求美好情感的品质。语文知识可以自学,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时,老师不能轻视,更不能任其发展,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美好的品质、健康的思想情感影响一个人积极追求的精神意志,也是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的基本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交流信息,然后完成小练笔。发现学生对鲸的淡漠时,我把这一教学任务留给他们合作完成,而把话题转入了谈论恐龙,因为我知道孩子们都很喜欢恐龙的故事,有关恐龙的影视他们也喜欢看。在其无限喜悦的时候,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恐龙的灭绝成为我们人类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身边的金鱼则生动、形象地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万物的生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个世界生命的存在而多姿多彩。从而完成了对他们思想情感的启发教育。

后来,我发现班里关注金鱼的学生更多了。在小练笔中,学生的想象飞向了蓝蓝的大海,文章不仅介绍了鲸的有关知识,而且被赋予了孩子般的性情,它们天真可爱,它们有着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渴望。

《鲸》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知道保护鲸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4.认识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鲸的进化过程,感受鲸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它给你什么感觉?(大)世界上,还有一种比大象大得多的动物,它就是——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鲸》,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围绕鲸介绍了哪些内容?

2、出示字词,指名读。(1)正音重点:“滤”“潜”“”(2)字形重点:“肺”(3)词意理解:胎生。

3、课文围绕鲸介绍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板书

体形、哺乳动物、种类、生活习惯

师:谁能结合板书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同学们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对于层次结构清晰的文章,可以采用各段段意相加的方法进行概括,这样可以概括的更加完整、准确。

三、细读品味,感受写法

出示自学指导一:要求:默读第一段,哪些句子写出了鲸体形特点,标画出相关句子。方法:边读边做批注,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时间:3分钟

(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集体交流: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的多的动物,那就是鲸„„”见过象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很大(象有3、4吨重,象的腿粗壮的像柱子)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而鲸要比象大得多。

如果老师这样改:有人说美西螈(yuán)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美西螈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不少人看到过狗,都说狗是挺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狗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总结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选择比较的对象要合适,尽量是熟悉的,有相似点的。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很重,最小的也很重,我国发现过一头很重的鲸,很长,一条舌头也很重”。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出列数字可以使说明更具体准确。这句话中,除了列数字,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谁发现了? 小结:短短两句话,作者就运用了用种不同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鲸特别重这一特点。

3、“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我们来摸摸鲸的上腭……如果让你搬一张桌子,坐在鲸的嘴巴里看书,你想不想去?)从“要是”这个词看出是假设,合理的想象,大胆的假设,更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

把你的惊叹带入朗读之中吧,(再读第一段)

总结:通过这段的学习,我们体会出作者通过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假设等说明方法写出了鲸的体形庞大。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其他方面。

四、习得学法,学以致用

自学指导二:要求:默读2---7自然段,了解鲸的其它特点,标画含有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体会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方法: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进行品读,可以采用讲一讲,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进行。时间:5分钟

生自由交流

展示汇报(演一演鲸进食的特点

画一画鲸睡觉的样子)

点拨分类别:把一种事物分成两类或多类,并逐类介绍。

打比方:其实是比喻,但在说明文中是 打比方

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当堂检测,拓展提升

学完课文,相信同学们对鲸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鲸有很多种,请大家一起欣赏鲸家族的部分成员。

下面我们组织一个“巨鲸演讲团”,请同学们借助搜集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以鲸的口吻像大家介绍,好吗?

老师把自己化作蓝鲸

出示

大家好!我,就是鼎鼎有名的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我身长7米,体重190吨,相当于 300多头黄牛的体重。我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比一头大象还重。我的力气特别大,能抵得上一个火车头的拉力。因此,有人管我叫“大力士”。怎么样,大家记住我了吗?

你觉得怎么样?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下面请大家也扮演一种鲸,要注意运用一些说明方法。(生展示)

鲸教学设计 篇5

《鲸》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海洋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类。有一天,虾将军为他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比赛活动,看看谁是最大、最重的鱼?消息传出去以后,鲸鱼就想跑去拿这个大奖。可当它准备溜进去的时候,龙虾将军把他拉住了,而且还和它发生了争吵。

2.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鲸的课文,请同学翻开课本,第9课《鲸》。

3.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想一想:为什么虾将军不让鲸进去参加比赛?

2.读完的同学请举手,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虾将军不让鲸进去参加比赛了吗?

3.为什么鲸不是鱼?

4.那你们是从哪找到的呀?你能不能读一读呢?

三、深入课文。

过:你读的真不错!同学们,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鲸其实是哺乳动物,这就是鲸在海洋里和别的鱼之间最大的区别,这也是鲸独有的特点。

1.这个自然段是从鲸的特点来写的,那课文还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情况呢?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默读一遍,找一找。

过:老师请找到了的同学来说一说。

2.第一自然段。这里说明了,鲸的体型非常的大。

师:我们都说鲸很大,那鲸到底有多大呢?哪些句子具体说明鲸非常大?请同学找一找,划出描写鲸很大的有关句子。

投影出示: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有万公斤,最小的也有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公斤重的鲸,有米长,舌头就有头大肥猪重。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

谁能来读一读他填写的句子呢?

过:你读的这条鲸不够大,谁再来试一试?

过:你读的这条鲸可真够大的呀!句子填空与朗读教学

那你们知道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尽量让学生两个问题一起回答。

老师点评: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体会出:①“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②“作比较”,以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

形体之大。③“举例说明”,用“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教师点评应在学生回答出一个答案,相机点评,而不是最后总结式点评。

同学们,让我们来把这一段好好地读一读,再来感受鲸的大!

过:同学们,你们读的真好。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就会使读者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第3自然段。这里说明了鲸有两大种类。

哪两种,谁可以来说一说?那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第4自然段。这里介绍了鲸吃哪些食物。

谁能告诉老师,鲸具体吃什么食物

呢?

过:你找的可以真仔细。

出示句子: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在这里,能不能把“主要”这个词去掉?为什么?词语教学

那它们是怎样吃这些食物的呢?谁能来说一说?

作者在这里又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5.第5自然段。这里说明了鲸是用肺呼吸。

首先请同学们看到这个肺字,尤其是右半部分是怎么写的。请你们跟着老师来写一写。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容易把它的右半部分写成市字,其实它的最后一笔其实是竖,希望同学们不要再写错了。识字教学

我们都知道了鲸不是鱼,是哺乳动物,所以它是用肺呼吸的,那它是怎么用肺呼吸的呢?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我们看一看鲸呼吸时的样子。

这是什么鲸在呼吸?为什么?

这又是什么鲸在呼吸?你怎么知道的?

原来不同的鲸呼吸是不一样的,你们知道鲸鱼是怎么呼吸的吗?作者在这里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打比方和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打比方是说明方法,使用在说明文当中。知识点教学

6.第6自然段,介绍了鲸的睡眠。

鲸鱼这么大,它们是怎么睡觉的?

修改病句: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几头聚在一起。老师的这句话有问题,谁能帮老师来改一改?

老师觉得有没有“总是”这个词都是一样的,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从这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句子教学:修改病句

7.第7自然,介绍了鲸的成长过程。

从课文当中,我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所以它是胎生的,而不是卵

生的。那么鲸鱼是怎样成长的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鲸的寿命很长,最多可以活到一百年。

以上7个方面说明了鲸的情况,但在教学过程中,是不需要学生按照顺序来说,可以打乱顺序回答,这样就不会串讲。

8.这么大一条的鲸,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进化来的吗?课件出示鲸进化过程示意图。

让学生看图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出示句子:在很远的古代…...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从“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这些词语单中,你知道到了什么?

鲸首先是在“陆地”上生活,然后再到“浅海”上生活,最后才“海洋”里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过:鲸为了能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从这里,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呀?

四、全课小结。

1.通过学习这片课文,作者使用了这么多的说明方法,让我们非常详细地了解大海里的鲸。

鲸教学设计 篇6

1、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有关鲸的知识。

2、学习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鲸的生活习性,学习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

一、揭题激趣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板书:鲸jing)

出示投影:

你们看,这就是鲸。文中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鲸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1、初读感知:

⑴ 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读音。

⑵ 说说你在预习时,发现哪些字,词容易写错或读错。

⑶ 说说你通过预习,理解了哪些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

2、指明分节读课文。

3、理清脉络:

说说每节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4、教师小结。

5、布置作业:

课后每人画一条鲸。

第二课时

一、听说训练

鲸是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

鲸可以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它们的生活习性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以上两句话第一句听一遍,第二句听两遍,再分别请若干学生练说。)

老师把这两句话写在了大屏幕上。(媒体出示)请大家再一起读一读。

二、讲读第一段

是的,鲸是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它到底有多大呢?

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思考边圈画有关词句。

(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xx公斤。)

鲸很大很大,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xx公斤。

你觉得哪一句话意思更明确读第二句,琢磨一下怎么读才能读出鲸的大。这种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是说明文中常用的方法。(板书:列数字。)

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说明鲸很大呢?(其它各句)

师生小结:

(投影出示画面。)

根据投影,师生一起说第一段重点内容。这里,作者把我们并不熟悉的鲸与我们平时熟悉的大象,大肥猪等进行比较,这也是说明文中常用的方法。(板书:作比较。)

三、讲读第二段

这里,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都是为了说明鲸的特点:大。(板书:大)这

很大很大的鲸就生活在海洋里,因为形体象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可它为什么不属于鱼类呢?

自由轻声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请你概括地说说鲸变成鱼的样子必须有哪几个条件?

1、很长很长的年代。

2、环境变化,器官退化。

四、引读第三段

鲸生活在海洋里,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另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这是须鲸和齿鲸最大的区别。

1、自学第四段:

须鲸和齿鲸的生活习性中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快读第四段,然后分小小组讨论。并试着用“我发现它们在__方面有__同,表现在__”(填空

句式媒体出示)的句式汇报你的自学结果。

2、汇报自学结果:

⑴ 吃食方面:

相同点是它们食量大,吃食速度快;不同点是吃的食物不同,方法也不同。指明1~2位学生上台演示须鲸吃食进程的抽拉式投影片。

⑵ 呼吸方面:

相同点是它们都是用肺呼吸,换气时都有喷潮现象;不同点是喷潮的水柱各不相同。出示投影片:说说图上的哪一头是须鲸,哪一头是齿鲸,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相机揭示另一说明事物的方法:打比方。

⑶ 睡觉方面:

方法相同,请同学们画一画鲸睡觉时的样子,选择2位同学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上出示。议一议:他们画的对吗?

⑷ 生长方面:

相同点是胎生,生长速度快,寿命很长。说说这段中主要用到了今天学到过的哪一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3、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五、总结课文

根据板书小结本课内容。

创设说话情境:

假如我国捕获的那头四万公斤重的鲸被运送到常州,陈列在动物园里,来观看的游人络绎不绝,你能给他们当一回解说员吗?根据你今天学到的知识,结合你平时看到的知识,同桌先练说,再指名上台表演。

六、布置作业

请你运用今天学到的一种(或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

【教学体会】

《鲸》是一篇说明文,文章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学起来难免会感到有些枯燥,为了避免这一点,我在教学时努力做到了这几点:

一、变语言文字为生动的画面

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新异的事物,所以我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将鲸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醒目的颜色,鲜明的对比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不再只是简单的句子了,而成了学生头脑中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二、变教师讲解为学生自学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只要提出恰当的自学要求,学生就能主动叩开知识的大门。在第四段的教学中,我以“须鲸和齿鲸的生活习性中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再以“我发现它们在__方面有__同,表现在__”的句式练说,使每个学生都有练说的机会。而且这一问题又照顾到全体学生,一般同学能从文中字面上找到答案,还有一些优秀生则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进一步概括,这样便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学时都能摘到“果子”了。

三、变简单刺激为多种感官协同作用

心理学指出: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更能增强学习的效率。课堂上,我除了让学生听,说外,还安排让学生看,画,思,写,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多角度地刺激了学生感官,学生眼,耳,手,脑并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论曾鲸肖像画的现实意义 篇7

当然肖像画在明代末年开始繁荣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原因。首先,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明代宫廷对肖像画需求增大, 使一大批艺术家进入宫廷, 为皇家服务。其次, 士绅官僚为了记录自身的宦海历程、仕途生涯, 为表彰自己的卓越政绩, 也对绘制肖像产生极大兴趣。最后, 民间百姓出于对先人的崇敬, 且由于生活的富裕对肖像画也有着巨大的需求。加之肖像画自身技法的不断提高, 促使明代肖像艺术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明代末年影响最大, 最成系统的肖像画派当属——“波臣画派”。

在研究波臣派的写作技法之后, 笔者发现, 以曾鲸为代表的“波臣画派”之所以成为明末中国肖像画领域的代表, 还是由于其绘画技法, 创作理念在充分汲取了古代肖像画的传统, 同时借鉴学习了西洋画技巧, 这种融合创新的精神, 在当时是没有的。因此“波臣画派”一扫明末清初人物肖像画的颓风, 中西融合的肖像画理念也对当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文章将从中西融合的两方面来分析“波臣画派”现实意义。

一、汲取艺术传统中的精髓

艺术传统是之前的艺术家在长期的绘画时间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财富,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有着历史的继承性;同时它又具有时代性, 随着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传统是一个民族新艺术赖以发展的基础, 也是一种艺术流派得以承前启后地延续下去的必要前提。任何一个民族发展自己的艺术必须在继承、借鉴本民族和外民族优秀艺术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新艺术。以曾鲸为代表的“波臣画派”便很好的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人物画绘画理论如:“形神论”、“写心论”。他们在进行绘画创作的同时不仅注重人物形象的描绘, 更能够通过外在的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很好的继承地位并有所发展的, 无不是坚持自己本国民族特色, 用民族性形式表现人类共通性的思想情感, 这是坚持民族性的一条出路。

总之, 人的认知思维具有同化、顺应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同化是把客体纳入到主体中去融合。顺应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 揉合原有审美对象的功能当然易于为对象所同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油画家在艺术和商业、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之间同化和顺应的最终结果, 只能是在数量上丰富原有对象的审美水平。艺术家和与之相关的理论家、批评家应该担负起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使命。历史上任何不朽之作, 总是立足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不断满足时代的审美需求, 从而超越地域、历史的局了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传统精髓, 从而使肖像画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写像, 在功能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达到一种完美结合。以曾鲸为代表的“波臣画派”在对传统的继承中, 还表现于他们始终以工整、清晰的轮廓线去描绘对象, 认真地运用精准的线条去描绘脸部的细节, 并以线的勾勒来刻画对象微妙的特征, 准确而不失气韵的线条也是“波臣画派”在继承传统中最关键的一环, 也是“波臣画派”在后世传承有序的关键。现代的画家要想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必须要充分理解和吸收绘画的优良传统,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为高远。”“波臣画派”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最美妙的线条, 想必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

二、借鉴西方绘画的优秀技法

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 ,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将一幅天主像, 两幅天主母像送给皇帝, 使西方绘画进入了中华帝国的核心--宫廷。在宫廷之外, 传教士们与许多文人士大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利玛窦在南京明故宫附近的住所成为当时“南京士大夫聚谈之处”【1】。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在他所著的《东洋美术史》中说:“传神写照的名人曾鲸出来后, 名声曾轰动一时。在万历十年, 意大利的耶稣教利玛窦来华, 善画能绘耶稣的圣母。曾波臣素来掌握着传统技法。没有去模仿, 但也吸取了利玛窦洋画法来画肖像画的。”【2】当然从后来学者的考证中, 笔者更倾向王伯敏的结论:曾鲸从西洋绘画中“得到一些启发, 但他没有去模仿, 而是立足我们民族绘画笔墨基础之上, 创造了既不同于西洋‘明暗法’, 也不同于曾鲸以前的传统画法, 而是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凸凹法’, 这是他了不起的贡献”【3】。曾鲸从当时西洋绘画的造型结构准确、深入精微、具有立体效果的特点受到启发。在肖像画整个社会审美观念和艺术标准是“如镜取形”必须肖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结构、比例。在色彩方面, 注意到西画“涂五彩于上”的强烈色彩对比, 加入了自己的肖像画的实践之中。他这种有取舍的学习西方绘画的技法在对于现代的绘画创造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处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艺术形式, 西洋画和中国画各自有着的长处, 西洋画的构图、明暗、色彩等理论对于促进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不无助益, 然而我们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吸收西方绘画的先进经验。曾鲸的波臣画派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在西学东渐之时, 我们必须要学习外国文艺的长处, 找出两种文艺间的共同点, 然后加以改进自己的技法。而如果只是盲目的拿来主义, 什么都是外国的好, 全盘西化, 最后则会显得不伦不类。中国画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和创作体系, 是根植在数千年文化之中的艺术类别, 是暗合天理人心的艺术形式, 自身的独立性要求我们在融合创新的同时, 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学习西洋画的目的和结果必然应该是为我所用, 曾鲸用他的高超技艺和伟大成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限, 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王逊.中国美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

兰天 (1976-) , 女, 湖南古丈人, 讲师, 主要从事绘画基础和油画的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农.美术研究//明清之际西画东来与传教士[J]2004, P83

[2]大村西崖著.陈彬龢译.《东洋美术史》[M].商务印书馆

奇特的海洋生物独角鲸 篇8

在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的传说中,有一个关于独角鲸的故事。

有一天,一头北极熊来到了一间房子附近,里面住着一个女人和她的亲生女儿,以及一个有视力残疾的继子。女人让半瞎的男孩去射杀那头北极熊。在妹妹的帮助下,男孩弯弓搭箭,射穿了北极熊的心脏。可坏心肠的后母却骗男孩说他没射中那头熊。到了晚上,她和女儿吃着新鲜的熊肉,可怜的男孩只能以狗食充饥。

第二天,家里来了一位老人,他对男孩说:你将在湖边遇到一头巨鸟,你一定要爬到巨鸟的背上去。男孩依言而行。大鸟将男孩带到水下,然后带回岸上,往复三次。每次上岸后,男孩的视力就恢复一点。到第三次上岸时,男孩的视力完全恢复了正常。

那年夏天,一群白鲸游近岸边。男孩用鱼叉扎中了其中最大的一头。白鲸拼命挣扎,后母便过来帮忙。男孩将鱼叉末端的绳子绑在她的手腕上,让她帮着拽住被鱼叉扎住的鲸鱼。结果,后母被鲸鱼拖进了水里。她的身体膨胀起来,长长的头发旋转着变成了一条螺旋状的长牙——她变成了一头独角鲸。所以,当地人传说,如果你在一群白鲸中看到一头独角鲸,它就是那个女人变的。

传说终归只是传说,不过,在中世纪以前,商人与炼金术士将独角鲸视为一种神秘生物——独角兽,其长牙被当作“独角兽的角”,价值非凡。独角鲸的长牙被认为拥有神奇的力量,例如用长牙做成的杯子可以解去杯中饮料可能含有的任何毒素,可以治疗忧郁症等。海盗和生意人用它们可以换到比长牙本身重好几倍的金子。

1555年,奥拉乌斯·马格努斯画了一种像鱼的生物,脑袋上有一个长长的角,并标明它是“独角鲸”。16世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得到了一根精心雕刻并镶嵌了宝石的独角鲸长牙,价值10000英镑,相当于当时一座城堡的价值(当时的10000英磅可值如今的150万至250万英镑)。独角鲸的长牙还是一些收藏家喜爱的藏品。

随着大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冒险时代的到来,探险者和博物学家开始涌向北极地区探险,人们对于独角鲸和它们的长牙逐渐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独角鲸,学名Monodon monoceros,英文名arwhal,又称一角鲸和长枪鲸,其雄性脑袋上长有一根庞大的长而直的螺旋状长牙,很容易让人将它们与传说中的“独角兽”联系起来。独角鲸是博物学家林奈最早描述过的许多物种之一,其英文名字源自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nar”,意思是“尸体”——夏天,当它们栖息在海面上一动不动时,它们背部皮肤上的黑色斑点让它们看上去就像溺毙的水手。而它们的正式学名则源自于希腊语“one-tooth one-horn”,意思是“独齿独角”。

如今,生活在遥远而寒冷北极的独角鲸,以其独特的模样,仍然是让普通人和科学家十分感兴趣的海洋生物。

外型特征

独角鲸和白鲸是一角鲸科家族中如今硕果仅存的两个物种。独角鲸是一种中等体形的鲸鱼,无论雌雄,体长3.95~5.5米(雄性的长牙不包括在内),雄性略长于雌性。成年独角鲸平均体重800~1600千克。雄性发育成熟年龄为11~13岁,雌性为5~8岁。独角鲸没有背鳍,它们的脖子和椎骨连接的方式更像其他哺乳动物,与海豚和鲸鱼反而不一样。

独角鲸的腹部呈白色,背部有许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独角鲸出生时皮肤颜色很深,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变得越来越白,至性成熟时,腹部出现许多白色斑块,有的老年雄性独角鲸全身几乎是纯白色的。独角鲸没有背鳍,这可能是一种适应性进化,方便它们在冰下潜水活动。

雄性独角鲸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们脑袋上伸出的呈螺旋状的长牙,那是它们的从左上颚突出唇外的犬齿。独角鲸的长牙在其一生中都在生长,长度可达1.5~3.1米,中空的长牙重可达10千克。每500头雄性独角鲸中有一头长有两根长牙,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右边的犬齿也会突出唇外。大约15%的雌性独角鲸也长有长牙,但没有雄性的长,螺旋纹也不太明显。此外,甚至还有长出第二根长牙的雌性独角鲸,但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只发现过一例。在长牙的后面,有几个或垂直或水平生长的小牙齿,这些牙齿在形态学和组织学上都有变形,发育不全,有时从颚骨挤压出来,使得独角鲸的嘴看起来似乎是没有牙齿的。

雄性独角鲸为什么长有如此长的长牙?几个世纪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让人迷惑不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是雄性独角鲸在群体中显示其社会地位和求偶竞争力的一种特征,就像狮子的鬃毛、孔雀的尾羽,以及牡鹿头上的鹿角一样,可帮助确定和维持其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还可帮助幼年雄鲸学习日后担当成年独角鲸性角色所需的技能。很少看到独角鲸用它们的长牙破冰或者打架(有据可查的独角鲸用长牙对付其他海洋动物的唯一例子是:在一头白鲸的脑袋上,嵌着独角鲸的被折断的长牙。这表明,在一头独角鲸和一头白鲸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殊死搏斗)。但也有科学家认为,独角鲸的长牙是一种受神经支配的感觉器官,上面有着数以百万计的与大脑相连接的神经末梢,起着传感器的作用,可以探测到与猎物、冰层和海水盐度相关的一些化学信息。

分布和生活习性

独角鲸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大多数集中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西部的海湾和水湾。在哈德孙湾北部、哈德孙海峡、巴芬湾、格陵兰岛东海岸等地,偶尔也有独角鲸出现。

独角鲸能够生存在低于海平面1500米的海洋深处。在越冬水域中,独角鲸是海洋哺乳动物中最深潜水记录的创造者,它们每天可以15次潜入至少800米深处,最深可达1800米,每次持续时间25分钟左右,包括在底部停留的时间和从海面到海底,再从海底上来的时间在内。

独角鲸有季节性的迁徙行为,它们能够准确地找到无冰的度夏地,通常是在浅水区。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它们在海岸附近游弋。冬天,它们迁移到有着厚厚浮冰和更深海水的远海,穿行在海冰中狭窄的裂缝和孔隙间。春天到来时,海冰开始融化,形成更大的裂缝和孔隙,独角鲸通过这些裂缝和孔隙回到沿海海湾。

nlc202309040015

独角鲸通常5~10头聚集在一起,有时可达20头。这样的集群可能只是由雌性和幼鲸组成的“托儿所”,或者是由失散的幼鲸和成年雄性组成的群体。在一年里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这种小群体。而在夏天,多个小群体有可能形成更大的群体,群体成员多达500~1000头。

独角鲸是一种北极捕食动物,它们的“食谱”范围很小,也比较特别。冬天,它们以底栖生物为食,主要是生活在厚厚冰层下的比目鱼;夏天,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北极鳕鱼和比目鱼,以及其他一些鱼类,如极地鳕鱼、墨鱼和鱿鱼等。在独角鲸的胃中发现的食物还包括狼鱼、毛鳞鱼、鳐鱼卵,有时甚至还有岩石碎屑,这是它们在海底觅食时偶然摄入的。据认为,由于缺乏发育成熟的齿列,独角鲸在猎食时通常会游到距离猎物足够近处,然后大力将猎物吸入嘴里。同样齿列退化的突吻鲸也被认为以这种方式吸食猎物。

与大多数有齿鲸一样,独角鲸利用声音导航和寻找食物。有研究认为,独角鲸发出的“卡嗒声”可产生回声用以定位猎物,在短距离内还可以定位障碍物,甚至让猎物迷惑或失去反应能力。独角鲸还能发出“口哨声”,但很少被人听到。独角鲸发出的声音还包括类似喇叭的声音和开门的“嘎吱”声等。它们利用这些声音进行互相之间的沟通交流。

繁殖和生存现状

每年4~5月,成年独角鲸在远海冰层中进行交配。雌性独角鲸的妊娠期长达14个月,小独角鲸通常在6~8月出生。与大多数海洋哺乳动物一样,独角鲸一胎只生一头幼鲸。新生幼鲸平均长度1.6米,身体呈深灰色。幼鲸初生时,身体只有薄薄一层脂肪,在母亲富含脂肪奶水的滋养下渐渐变厚。幼鲸哺乳期长达20个月,漫长的哺乳期给予幼鲸充分的时间学习生存所需的技能。母亲和幼鲸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海中游弋时幼鲸通常一直伏在母亲的背上。

独角鲸至少可活25岁,一般可活到50岁,它们的天敌是一些其他海洋动物捕食者,比如北极熊(其主要目标是幼鲸)和虎鲸,它们往往成群结队、“以多欺少”地对付落单的独角鲸。格陵兰鲨鱼和海象有时也会猎取幼鲸或受伤的成年独角鲸,但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为逃避虎鲸等大型食肉动物,独角鲸的对策通常是长时间躲在冰层下面,而不是在危险来临时依靠速度快速逃离。

虽然独角鲸的寿命较长,但在严酷的北极环境中,它们常会死于许多意外,如被困海冰中窒息而死。冬天来临,在强风作用下,水面会形成一些开阔无冰的区域。但是,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水面会迅速结冰。如果独角鲸在此之前没有离开,它们就很可能被困冰海之中。独角鲸是哺乳动物,它们需要呼吸空气。能保障一头成年独角鲸呼吸的冰洞的直径不能小于0.5米,而在两个可供呼吸的冰洞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1450米。因此,当冰层中的裂缝和孔隙被封住,冰层又太厚以至无法打破时,独角鲸就会被溺毙。除此之外,独角鲸也可能死于饥饿,尤其是生存能力较弱的幼鲸。

大多数被困事件发生在独角鲸越冬的迪斯科湾等海域。1915年,在西格陵兰岛发生的独角鲸被困事件中,有超过1000头独角鲸被困冰下。2008年至2010年冬,尽管海冰减少,在靠近独角鲸度夏地的海域中,仍然发生了几起大规模独角鲸被困海冰事件。

濒危与保护

目前全世界的独角鲸仅剩75000头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下降。独角鲸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事实上,独角鲸最大的天敌是人类。和海豹和鲸鱼等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一样,独角鲸遭到了人类的大规模猎杀。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的因纽特人为获取鲸肉和长牙而捕猎独角鲸的行为已进行了一千年,这种狩猎活动直到今天还在继续。独角鲸身上的几乎所有东西,包括鲸肉、鲸皮、脂肪和器官等都是人类猎取的目标。独角鲸身体中大量的脂肪是北极当地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独角鲸的肉是人类口中的美味,独角鲸的骨骼被人类用于制作工具和艺术品,鲸皮则是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格陵兰的一些地方,如今人们还在使用传统的狩猎方法,如皮艇和鱼叉等,而在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部其他地方,人们则用上了现代化的高速船只和猎枪。为了保护独角鲸,欧盟颁布了禁止进口独角鲸长牙的禁令,许多国家还设立了捕捞配额。

海洋污染对独角鲸的生存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些重金属成分在独角鲸生长的过程中渐渐地在其内部器官中积累起来。一项研究发现,独角鲸脂肪中的金属含量较低,而肝脏和肾脏中的金属含量则很高。

独角鲸是对北极气候变化、海冰减少最为敏感的北极海洋哺乳动物之一,尤其是在它们的北方越冬地,如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海域。卫星收集到的数据显示,这些地区海冰的数量在明显下降。为了提高它们在冬季寻找食物的能力,独角鲸在生命早期就形成了某种恋地性,也叫栖地忠诚性。因此,独角鲸在度夏地和度冬地之间有着严格的迁徙路线,它们在冬天的生存策略更多地倚仗于其强烈的栖地忠诚性,而不是对当地猎物分布变化的适应性。因此,哪怕觅食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独角鲸仍然会继续遵循既定的路线,回到原来的地区。

海冰融化,开放水域增加,意味着独角鲸更容易被人类捕获。因此,海冰融化也间接地威胁到了独角鲸的生存。科学家敦促对独角鲸的数量进行评估,实施限额捕猎,以保证独角鲸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勘探与石油勘探也会扰乱独角鲸的正常迁移模式,增加它们被海冰困住的危险。

即使是在盛夏8月,位于加拿大极地的巴芬岛依然是严寒之地。当加拿大渔业及海洋部的专家杰克·奥尔乘坐的小型飞机在巴芬岛降落时,这里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偏僻荒凉,人迹罕见。这里的地貌环境大多由一堆堆的岩石,以及小片小片的低矮灌木丛构成。巴芬岛是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是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

考察独角鲸的北极之行

奥尔已经连续三个夏天来到这里,和他一起的是由科学家、兽医和因纽特猎人组成的团队。奥尔对这里的一切已经非常熟悉,他很快就在这片荒野中建立起了一个功能完备的科研站:十顶五颜六色的“卧室”帐篷,一顶“厨房”帐篷,还有在胶合板棚屋中建立起来的实验室。最重要的当然是:布设对付猎物的捕网。奥尔将捕网的一头牢牢地固定在岸边,然后跳上一艘小船,划向狭窄海湾的对面,用一袋石子将捕网的另一头固定在那里的海床上。捕网的四周用浮子固定,看上去就像悬浮在海上的一张帷幕。奥尔等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地等待猎物——独角鲸。

nlc202309040015

在北半球冰冻海水里生活着大约7万头独角鲸,除了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的沿海海域里有小群的独角鲸,大多数独角鲸都生活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以及哈德孙海湾北部和加拿大高极地附近海域,巴芬湾的独角鲸是最大的一个族群。每到夏天,成百上千头独角鲸都要返回这里的峡湾和小水湾。奥尔和他的团队打算在鲸群游过时,捕捉独角鲸,然后在它们的身上安装卫星追踪标签。

在过去30年里,经奥尔之手,已经为300头独角鲸安装了卫星追踪标签。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对于整个冬天几乎都待在北极厚厚冰层下的黑暗世界里的独角鲸来说,卫星跟踪无疑是一种能获得有价值信息的办法。

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海德约杰森研究独角鲸也有20年历史了。利用卫星跟踪的办法,他发现了独角鲸独特的迁移模式。年复一年,每到春秋之际,所有的独角鲸族群都会在冬天积着厚厚海冰的猎食地和沿海度夏地之间来回迁徙。

奥尔和海德约杰森发现,独角鲸在秋天离开北边的巴芬湾,往南迁徙到戴维斯海峡,捕食格陵兰的大比目鱼。它们总是回到以前的地方,这是在它们的遗传基因里早就设定好了的。

在极端寒冷的北极环境中,对于独角鲸来说,无论是导航能力,还是生存能力,都是无与伦比的。在冬天,它们沿着海冰中细小的缝隙或通道穿越冰层。冬季冰层的变化很快,有时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冰层中的某个通道就会合拢,甚至完全被冰封住。然而,独角鲸似乎总能预见和及时发现海冰的这种变化,它们游刃有余地穿行在变化莫测的冰雪世界中。

独角鲸是鲸类中潜水最深的潜泳者,潜水深度最深可达1800米,在极深的海域中它们可以避免许多危险和麻烦。但即便如此,冰中通道的突然冰封也有可能将它们困在冰中。在2008年至2010年间,曾有过多起独角鲸被困在巴芬湾海冰下,无法游到海面上呼吸的报告。科学家起初认为这可能是瞬息万变的海冰变化导致的,但后来发现,这几起意外事件与海湾地区的地震勘测有着密切的联系。海德约杰森和同伴使用声音记录仪和心率监测仪观察独角鲸对人类产生噪声的承受能力和反应,推断地震勘测时发出的噪声会让迁徙途中的独角鲸受到惊吓,导致它们慌不择路,想要后退返回度夏地,结果被困在快速冰封的冰层中。事实上,几个世纪以来,格陵兰地区的捕猎者深知独角鲸对噪声极为敏感,普通船只发动机的声音会将它们吓跑,所以他们在捕猎时往往乘坐因纽特人的皮船接近独角鲸。

8月是巴芬湾的极昼季节,由于没有黑夜,研究人员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他们轮班进行观察,以确保一旦有独角鲸撞进捕网,在其被困死亡之前,抓紧时间快速行动。但有时几百头独角鲸游过,却连一头也没能捕捉到。

独角鲸的危机与希望

北极正在迅速变化之中。自1979年开始,每年北极融化的海冰达到约200万平方千米。有科学家预测,如果以这种速度发展下去,到2050年的夏天,北极的海冰将完全消失。在一个无冰的世界里,独角鲸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北极的前景看来不妙。科学家在对北极哺乳动物对气候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有限的栖息地,对海冰的依赖程度,以及特殊的捕食行为,独角鲸将是气候变化中受影响最大的物种,它们将成为无冰的北极环境中最大的受害者。

首先,科学家担心无冰的夏天将为独角鲸的天敌逆戟鲸开辟新的狩猎场:有着巨大背鳍的逆戟鲸在海冰覆盖的水域里很难畅游,但随着海冰融化,曾经是它们禁地的加拿大极地东部海域将天堑变通途,独角鲸成为逆戟鲸盘中餐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其次,科学家尚不清楚气候变暖、海冰消失对作为独角鲸食物的鱼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科学家发现,在过去30年里,哈德孙湾里的小海鱼增多了,而北极钓鳕鱼的数量则减少了。科学家担心以包括北极钓鳕鱼在内的少数几种鱼类为食的独角鲸,是否能够改变捕食习性来应对这种巨变。

海冰消失对于当地的工业和商业航运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但科学家对人类活动,以及独角鲸、白鲸和逆鳍鲸这三种鲸类之间的交替活动表示了很大的担忧。例如,最近在巴芬岛北部发现了铁矿,这可能导致更多船只进入独角鲸的一些主要度夏海域。最令科学家担心的是石油污染、船只撞击和噪声干扰对独角鲸的影响。这些都很有可能对独角鲸的栖息地造成破坏,最终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为独角鲸安装无线电追踪标签

奥尔等人终于等到了独角鲸出现的那一刻。最先露出来的是一只“独角”,然后一头独角鲸游进了捕网。奥尔立即跳上一艘小艇,飞速划向捕网的另一端,将锚绳切断;另外一些人乘坐小艇划到捕网旁,奋力将这头独角鲸拉起,以便让它露出水面呼吸;岸上的人则将捕网慢慢拉向浅水区,真正的工作将在那里进行。

这次被网住的是一头4米长的雌性独角鲸,它竭力挣扎着,似乎放心不下它的幼崽,研究人员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它安静下来。奥尔用两个尼龙销钉将无线电追踪标签固定在它的背脊上,其他人则抓紧时间采集了它的一小块皮肤,以便接下来进行基因测试研究。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研究人员给这头独角鲸测量了心率,取了血样和喷水孔的样本,记录了身体检测的各项数据,评估了它的总体健康状况。研究人员尽可能抓紧工作,将有可能给它带来的压力降到最低。在完成这一切工作后,他们将把它送还给它的孩子们。

为了做好这些海洋珍稀动物的长期保护工作,科学家需要很多的相关信息,但独角鲸的研究调查难度很大。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很小的问题,科学家甚至要花上数年的时间。即使有了卫星跟踪系统的强大助力,仍然有许多麻烦问题。科学家曾在淳博雷海湾捕捉到一头雌性独角鲸,并在它身上安装了无线电追踪标签。14个月后,他们仍然能够收到这头独角鲸发回的数据。不过这种情况很少,通常无线电追踪标签的有效时间只有五六个月而已。

在这次科考之旅中,奥尔等人一共捕捉到了五头独角鲸。其中一个跟踪标签在不到几周的时间里就失效了;四个月后,其他四头独角鲸身上的追踪标签也没有了音讯。这就是在北极使用高科技手段的现实情况,在北极,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包括无线电追踪标签发生故障、独角鲸被人类或逆鳍鲸猎杀等。

科学家正在努力了解这种神秘的海洋生物。尽管它们的繁殖力很低,并缺少基因多样性,但它们却有着非凡的生存适应力,它们已经在北极这样的极端环境中生存了千万年,在多次剧烈的地球环境变迁中坚强地存活了下来。但是,它们还将面临多少磨难?它们还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呢?

上一篇:劳务施工安全文明协议下一篇:论西方美术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