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电影音乐论文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解电影音乐论文(精选7篇)

读解电影音乐论文 篇1

雷锋精神是产生于50年前,但是50年来,雷锋精神始终传承在我们全党、全社会。在传承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人们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也越来越具有时代的特色。50年来,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没有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具有了时代的气息。

今天我们来把握雷锋精神,我想突出的有这么五个方面:一是要学习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雷锋精神的第一位,是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这个理想和信念激励我们全党全社会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和奋斗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要学习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雷锋是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这是雷锋精神的一个典型的标识,也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弘扬的一个崇高品德。

三是要学习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雷锋生前做过多种岗位,但是干一行他热爱一行、干一行他精通一行,这一点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仍然是需要的,仍然需要像雷锋那样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四是要学习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雷锋总是把工作作为一种无穷的动力,要钻进去、要吃透它,而且还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通过学习丰富自己。这种刻苦学习、锲而不舍、锐意进取的精神仍然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中受到大家的推崇。

读解电影音乐论文 篇2

(一) 何为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 又称通俗音乐, 是英文“popular music”的中译。所谓“流行音乐”即普通大众所拥有的音乐, 是由普通大众生产消费, 反映大众利益的文化制品。现代流行音乐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 在美国文化背景下, 流行音乐多指包括pop songs (波普) 、country—and—western (乡村歌曲) 、jazz songs (爵士歌曲) 、folk songs (民歌) 、rock music (摇滚音乐) 、theme from movies (电影插曲) 等, 由广播、电视或娱乐场所播放的流行音乐曲目。自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诞生的文化研究, 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于流行音乐的研究。研究流行音乐的范畴时, 不仅应包含对于流行音乐的传统、风格、流派、背景等方面的研究, 还必须注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是由音乐工业大机器所生产创造的流行音乐的经济属性。

(二) 为什么要研究流行音乐?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讲, 研究音乐本身意在通过阶级、性别、国家、种族等概念的划分, 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音乐所表现的权利关系、性别、群体身份等所反映的现代文明冲突。传统的音乐研究学者更多的注重于研究音乐文本、表现和话语分析, 然而当人类已悄然进入到全新的数字时代中, 对于流行音乐的流派、传播手段、版权等新的问题, 更多的则需要以跨学科、跨文化多重研究视角和范式来进行细致入微的解构, 并意在探讨世界流行音乐研究的发展趋势。

(三) 如何研究流行音乐?

音乐文本的分析是必不可缺的第一步, 研究者首先应对欧美流行音乐的文本进行大量且深度的分析解读, 并且介绍音乐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次, 在对于具体音乐文本的个案分析时, 应使得理论回归到文本之中, 让文本得到理论知识的关照。最后, 对于文本的描述其手段应是灵活多样的, 更多的采取简约和批判的反思型的原则。

二、流行音乐文化属性

本书收集了自90年代以来欧美学者对世界流行音乐研究的20篇原文专业论文, 内容涵盖了世界流行音乐的方方面面, 共10个单元, 分别为:popular noises (流行的噪音)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 (音乐的政治经济学) 、technology (科学技术) 、musical creativity, authorship and musicianship (音乐的创造性, 作者身份与音乐技巧) 、musical forms, styles and genres (音乐形式, 风格和流派) 、visualizing music (可视化音乐) 、subjectivities, bodies&identities:youth (主体性, 群体与身份:青年) 、subjectivities, bodies&identities:gender and sexuality (主体性, 群体与身份:性别和性取向) 、subjectivities, bodies&identities:race and ethnicity (主体性, 群体与身份:种族和民族) 、spaces, flows and subjectivities (空间, 流动和主体性) 。

全书第一篇论文选自于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的《What Is This“Black”in Black Popular Culture?》。首先, 霍尔阐述了在后现代主义的大环境中, 美国大众文化取代了欧洲高雅文化, 已然登上了全球文化生产和交流的主导地位。黑人文化作为美国文化具有“差异性”的重要组成元素, 为美国主流通俗文化贡献出了一己之力。其次, 霍尔指出黑人大众文化的特点, 是由其历史继承和离散人群的生活状态而决定的, 黑人大众文化具有特定的矛盾性、不纯粹性。霍尔在研究黑人大众文化时, 主张采用对话交流的形式, 而不是对立相克的思维模式, 强调同一与差异的互动。最后, 霍尔预示了黑人大众文化研究在后现代主义大环境下的全新发展趋势。

《From John Farmhand to Lordi:the Noise of Music》的作者是音乐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布鲁斯·约翰逊。约翰逊认为“我们用音乐来诠释自己和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与此同时, 我们也间接或直接借用音乐来勾勒社会竞争群体之间的对抗。”他认为, 作为声音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音乐成为被用于制订社会中的纪律和行为机制的工具, 并能够反映人群的身份。音乐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阶级、性别、国家、种族和群体等的划分来折射现代冲突的。对于“音乐”本身的分析理解, 约翰逊则把“音乐”置于“声音”的大环境中并将其和“噪音”视为一体, 成为“暴力手段”或者“武器”。他说“所有类型的音乐都是潜在的、引人不快的噪音, 都被所有群体、各种时代的人、种族群体、性别、阶级、公众和私有群体利益集团所利用, 用来制造冲突或者试图控制个体行为的规范。”

有关美国说唱音乐的文化研究, 欧美学者更多着重于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探讨说唱音乐的文化内涵, 却忽视了说唱音乐在市场层的“再现”。然而, 基思·尼格斯在《The Music Industry and Rap:between the Street and the Executive Suite》中却提出:说唱音乐不仅是一种审美实践, 也是一种商业活动, 之所以被主流社会排挤, 并非由于它的政治文化属性, 而是娱乐产业管理层的人为商业决策。尼格斯研究表明, 从宏观的角度讲文化同时创造了产业, 音乐的生产并非只是简单的依照经济运作的规律或资本生产的模式, 而是联系于更广阔文化模式和惯例中的, 是构成社会经济生活整体中的一部分。美国黑人说唱音乐一方面受到美国文化政治大环境的排挤屏蔽, 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不断重塑自我中超越美国文化疆域并成功进入到世界主流音乐中。

英国学者大卫·赫斯姆德尔在《Digitalisation, Music and Copyright》一文中提出了, 音乐制品的传播方式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的确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但是对于版权的归属和利用问题仍是由全球音乐产业纵向一体化公司所垄断, 即便数字化的兴起带给消费者更多丰富的选择, 但也不可能使音乐的生产消费实行彻底的民主化。赫斯姆德尔认为音乐数字化问题正是反映了整个文化产业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并鼓励人们以批判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代文化产业的版权问题。

人类应对孤独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我们一方面渴望孤独, 同时又希望维系与现实社会生活的亲近感。数字时代的伟大发明似乎将人类的孤独进化成为“有陪伴的孤独”, 这就是MP3技术以及MP3播放器的问世。对此, 新媒体研究专家乔纳森·斯特恩在《The MP3as Cultural Artifact》一文中, 按照电子工业和心理声学理论重述了MP3的设计及演变, 以MP3技术为文化引导, 剖析了由此派生而来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的众多现象。迈克尔·布尔的《No Dead Air!The ipod and the Culture of Mobile Listening》, 则运用大量的实证案例探究了利用MP3技术, ipod用户能够随意掌控自己置身于音乐世界的时间和空间, 并轻松营造出与周围环境的亲近感。

在音乐的创造性问题、歌手身份与新媒体的关系, 音乐文本的分析、回声与混响技术的进步, 电影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可视音乐的产生, 青年文化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女性权利的觉醒对流行音乐文化的重要影响, 性欲倾向和浪漫精神在迪斯科音乐中的体现、酷儿朋克的出现, 音乐全球化、民族音乐, 历史迁移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以及“世界音乐”所反映的审美情趣,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都有详尽的叙述, 在此, 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结语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收录的文献均为原文材料, 在阅读时, 不仅可以直观清晰的理解作者所陈述的学术观点, 对于了解西方学者在分析问题时的切入点和方法论也有相当重要的提示。为帮助中国读者更加准确的理解原文, 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之处, 本书中的每篇文章均配有详尽完整的中文导读、英文注释以及关键词词汇表。

无论我们察觉与否, 人类确实已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科技革命时代, 继续沿用传统人文学术的研究方法, 显然对于很多新知识的分析留有空白。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涉及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哲学、传播学、性学、艺术批评、翻译研究等多重学科, 在对于解构人类生活环境与意识形态、阶级、种族、性别等复杂关系时, 超越了传统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为人类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研究提供了独特、新颖而全面的视角。

中国流行音乐在融入“世界音乐”大潮的过程中, 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努力, 然而, 在本书中, 却仍未能够看到世界文化学者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详尽解读, 这对于我们新一代的研究生来说, 无疑是一项具有巨大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但是我们应该坚信, 随着理论技术的成熟完整, 中国流行音乐在进入音乐全球化的途中道路虽然曲折但方向会是无限光明的。

参考文献

读解电影音乐论文 篇3

[关键词]《教父》黑帮片经典镜头视所语言

“从《黑社会》到《疤面人》,盗匪片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兴衰历程。”[1]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巴赞似乎只说对了一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商业电影在电视的冲击下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传统的黑帮片、警匪片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动荡,引发了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犯罪片、黑帮片重新焕发了生机,一些影片开始颠覆了人们对于犯罪行为的传统道德评判,质疑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执法的合理性。影片《教父》就是新好莱坞电影运动的代表作,是流畅剪辑和黑帮片的代表作。导演并没有脸谱化的将黑帮人物描写成杀气腾腾的恶霸家族,而是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黑社会家族。于是观众们看到,原来在黑手党的家庭里,也有同样重视家庭伦理的“严父”和富有责任心的“有志青年”。黑社会家族的生活,风纪严明犹如军队,组织效率与一般的企业无异,这种对黑帮份子的突破性处理,在大大增加了本片的戏剧张力的同时,也揭露了社会存在的阴暗的一面。该片的信息量很大,难怪译者周汉林在原著译者的话中说:“《教父》通过生动的故事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起所有的政治家、政论家和一切新闻报道和起来所揭示的还要多。”[2]

《教父》这部电影在视听语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电影史上很少有几部黑帮片能够拥有这样错综复杂的时空结构、流畅优美的剪辑方式、感伤厚重的整体氛围,这部影片是华美的、优雅的、压抑的,像芭蕾舞一样的轻灵,更多的时候又如同战争一般充满血腥、欲望、忠诚、背叛和内心痛苦。导演和编剧将一部黑手党的影片拍成了四、五十年代美国移民乃至美国人的人性记录和黑社会史诗,这一切都体现在这部影片的视听语言所具备的黑帮片特征和优美华丽的史诗风格上,成为了美国新好莱坞流畅剪辑的代表作。该片被视为黑帮片经典中的经典,许多镜头和剪辑技巧也都被后来的黑帮片所模仿。因此特选取几组具有代表性的镜头或段落具体分析《教父》的视听语言。

一、开端:怀旧的光影与长镜头

黑帮片极其讲究开端:泥泞的都市街道、警笛、枪声、凶杀、尖叫等元素构成了多数黑帮片的开始。《教父》则另辟蹊径,以一场盛大的婚礼作为全片的开端。正是这样的开端,造就了经典的诞生。

在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

——[法]巴尔扎克

这是原著第一句话,电影《教父=池正是从第一个镜头就开始了讲述财富与罪恶。可以这样讲,《教父》通片近三个小时,每分每秒都跟暗杀、策划、追命、低债、当街行凶、横尸路口、家毁人亡等拥有直接或者间接关联。《教父》第一个段落的叙事方式,与原著几乎完全一致。这是影片的出场人物最多的一个段落。在这个长段落里,中心事件是教父维托·科里昂的女儿康妮盛大的婚礼。影片中的几乎所有人物包括科里昂家族的每个成员和一些与家族有利益关系的人都粉墨登场,而科里昂家族的地位和影响,也通过不同方式第一次传达给了观众。花园中的欢歌笑语与教父书房中昏暗阴沉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桩桩幕后的交易就是在此时进行的。

这场戏里,教父的出场设计得颇具匠心,这是一个堪称经典的长达3分40秒的长镜头。影片一开始,观众首先听到的是殡仪馆老板鲍纳塞拉讲述为女儿申冤的声音。然后随着镜头的缓慢后拉,殡仪馆老板的面部特写出现在画面里。在他讲述的过程中,摄影机十分缓慢的拉镜头,用导演科波拉的话来讲“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慢的不能再慢了”,而且镜头仍然对着殡仪馆老板。镜头一直在慢慢的拉远。接着镜头一摇,教父的背影在前景里缓缓移过。在影片的前四分钟里,观众除了教父的声音以外。看不到他的脸。黑暗一角中的他一直背对观众,这个镜头中他只有一个小小的动作,他冷冷的做了一个摆幅不大的手势,随从当即为哭诉者端上一小杯红酒。在殡仪馆老板整个的叙述过程中,他自己一直是镜头里的中心人物,但是观众却能明显感到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大人物的力量,虽然他还没露面。这就是《教父》的第一个电影画面。这个长镜头,尽管流动却平稳无痕,在一个机位上持续摇移了近四分钟,一直从殡仪馆老板苦瓜脸正面摇到教父的背后。这是一个典型的主观镜头。画面始终用教父科里昂的视角审度一切。在教父背影的镜头之后是一个反打镜头。给出教父科里昂的特写,他对勃纳塞拉的恳求做出了回答。然后是一个全景镜头,展示了书房内的人和物。从这几个镜头来说,虽然不是标准的全景一正反打镜头组合,但也是好莱坞常用的剪辑手法。在教父的书房中的这组镜头,细数一下,应该是由四个机位拍摄的。摄像机始终面对人物中景,并且平视人物形象的高度,摇移切换的不动声色,镜头内部蒙太奇还是细腻有致的。

《教父》的摄影师是戈登·威利斯,他对全片风格基调的把握十分准确,在人物刻画、场面交代和时代感再现上都有神来之笔。全片的第一组镜头很好的体现了这位摄影师对全片的理解,为全片的摄影风格确定了基调。教父维托·科里昂第一次露面时,整个背景几乎全部笼罩在黑暗中。后景的窗帘被处理得很虚。但是仍然能看到微弱的光线透过。教父的脸庞轮廓明显,但是他的眼睛被阴影遮住。他的衣服也是黑色的。几乎和背景融为一体。威利斯曾说导演要求这部影片“像戏剧性电影一样,演员在固定的画面中进进出出,镜头尽量朴实,像老电影那样。”[3]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气氛和一种莫名的忧郁,这种影调处理对伦勃朗(Rembrandt)绘画风格的借鉴十分明显,[4]而这种风格与整部影片的怀旧与朴实的气息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影像的处理上,威利斯采用曝光不足的影响,风格比较暗淡。他从马龙·白兰度的头上打光,在他的眼袋下制造出阴影,效果就像帕索里尼的《乞丐》中的佛朗哥·西苏德的眼睛一样。[5][6]也难怪这一组画面看起来有一点粗糙的感觉,因为光线的暗淡让观众看不到教父的眼睛,同时这种光线也表示焦距会变短,使得演员的表演动作受到局限。迫使他们转向内心世界发展。这种表现手法很好的突出了教父的心理状态,把“老头子”的阴险、老辣表现到了极致,也呼应了那句:在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使观众一见之下就对角色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二、发展:阴谋与暗杀——黑色片永恒

的主题

《教父》全片都处于阴谋和仇杀这个主题之中,片中的经典画面不胜枚举。现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四段杀人场景进行简要的分析。

1、教父遇刺的那场戏,是一个著名的段落,体现出了导演出色的场面调度的能力。先是教父下车,来到街边买桔子,观众看到的是他的背影。镜头一转,街角拐弯处。两个刺客探头向这边张望了一下。镜头摇回教父身上,摄影机角度没变,但是比刚才近了一些,他有意无意地回了下头。接下来的镜头又回到街角拐弯处,观众看到的是刺客跑动的腿,这时的摄影机跟着刺客的腿向后快速移动,在紧接着两个短镜头之后,是一个俯拍的镜头,两个刺客向教父连开数枪后逃走。教父的敏锐神经和刺客的匆忙行动都充分的被表现出来。整个段落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而且镜头和景别变化富有层次,连接流畅紧凑,十分出色地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教父被枪击的过程仅用了16个镜头,而且前面有4个镜头是教父买水果,这是令人震惊的,像《克莱默夫妇》[7]里小男孩从滑梯上摔下来就用了十几个镜头的快速衔接,而《教父》里的枪杀镜头居然采用固定镜头而且镜头数量远少于观众的想象,镜头之间的衔接也不是很快,却能造成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击力。音乐没有做任何铺垫,之前是小号的演奏,从音乐的旋律上也没有即将要发生的惨剧的暗示。

2、处决出卖教父的叛徒保利的那组镜头颇具特点。导演摒弃了常规警匪片惯用的近距离摄影和快速剪辑,相反,用全景来表现。这种手法的使用,没有刻意去强调事件,既与旁观者的视点吻合,又符合影片客观冷静的整体风格,使得这些场面显得十分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正如法国人马赛尔·马尔丹说过的:“在一个全景中,人物有时被处理成一个渺小的形象,使人感到人物被世界所吞没。成了物的猎物,人被‘物化’了。这时,全景产生了一种相当悲观的心理格调,一种消极的道德气氛……”[8]导演采用固定机位,让观众从固定视角看到景深深处的内容:在纽约的荒郊野外。一大片高高的草丛里。汽车停在空地:克莱门萨站在画面的右边,微风中的草丛摇曳着遮挡住他的身影,使他若隐若现:画面的上方偏左是象征着和平自由的自由女神像:坐在车子后排的杀手举枪结束了保利的生命。枪声过后,出现一段轻快舒缓的音乐。如果没有发生枪杀的事件。观众一定觉得这个画面很美,甚至枪杀也是在这样“美”的环境中进行的。这就是全景的效果——观众仿佛置身事外,但是内心却被将要发生的事情牵挂着。导演运用了固定镜头加全景的手法,让这次谋杀显得那么平静与自然,甚至让人感觉到了“美”。这个段落的最后。克莱门萨那句“把枪丢了。带上面包圈”的训话也让人印象极为深刻。有节奏的枪声、轻快的音乐、轻描淡写的话语,声画对立的运用更加突出了在那个社会背景下一个人的性命是那么的无足轻重,杀一个人如同家常便饭。

3、如果说前两个段落的暗杀是安静的,较为缓慢的,那么有黑色片史诗之称得《教父》也有一段叫人印象深刻的血腥场面。片中巴西尼对教父长子桑尼的暗杀段落,可以说是该片作为黑色暴力片最为血腥的段落。

以上是对设计杀害桑尼这一段落的镜头分析:电话响起,孩子不断的啼哭声中,桑尼知道了妹妹康尼再次被丈夫卡洛毒打的消息,出离愤怒的他冲出了家门,驾车冲出长滩的别墅,此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已经落入了一个使自己送命的圈套。孩子的啼哭,冲动的怒骂,不顾一切的驾车飞驰,急躁地不断鸣笛,这些都是导演为接下来的悲剧所做的铺垫,镜头语言让观众冥冥之中感觉到了凶兆。桑尼在收费站被打成了“蜂窝”,尸体还被残忍的打了数枪、头部被重重的踢了一脚。观众很难忘记这个屠杀场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黑手党的残暴。导演和摄影师一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这个暴力场面详细化、准确化:子弹怎么射进人体,在演员身体中爆炸,一切看起来都很真实。

收费站的阴谋一段是导演科波拉向著名的60年代好莱坞警匪片《邦尼和克莱德》[9]的致敬,他模仿了此片的两位主人公光天化日下被叛徒出卖并在车中被乱枪打死的情境,收费站阴谋杀人的经典场景将暴力片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0]在这个段落中,导演将镜头语言发挥到了极致,一方面以桑尼的视线为轴。使用正反打镜头,清晰地交待了桑尼被残酷杀害的镜头,十分具有层次感:另一方面用流畅的剪辑技巧将暴力恐怖的气氛渲染的如此生动,突出了主题的同时让观众大呼过瘾。

4、全片1小时15分,迈克尔在酒馆杀死仇家的段落是全片的转折,也是迈克尔·科里昂命运的转折点:迈克尔走进厕所拿枪,餐厅里两人的反映,运用交叉蒙太奇,迈克尔从厕所里走出来到杀完人仅用了13个镜头。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他举枪之前用了推镜头。这个主观镜头使人们走进他的主观意识,迈克尔从一个不喜好黑帮斗争的人到变成教父,这是关键的一场戏,所以导演运用了大量能表现迈克尔主观意识的手法。导演还在声音上进行了特殊处理。如加入了渐响的地铁的喧嚣刺耳之声,刀叉碰撞餐盘的声音也被刻意放大。这些都为了突出迈克尔杀人前紧张复杂的心理活动。开枪时用了几个近景镜头的叠加,发射的子弹数量并不多(3发),但多让观众注意的是迈克尔的反应。在说话进行中实施的枪杀,并不像一些影片中人物举起枪,让观众等着开枪的那一刻。导演加入了“低顶棚”,也可称为电影中的第五面墙,这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恐怖和血腥。这一切都是导演的精心安排,其实之前的那么多渲染,已用镜头语言告诉了观众“迈克尔要开枪了”,在潜意识里刺激观众,而不是单纯上是视觉刺激,这是意识中的暴力。抽水马桶里藏枪的手法在以后的电影里经常被引用。

三、高潮与结局:命运的轮回

影片的高潮部分——洗礼,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式,迈克尔操纵的暗杀与洗礼过程同时进行:迈克尔参加妹妹的孩子的洗礼仪式,与此同时,血洗纽约黑帮另外五大家族首领的行动也正在进行中。当神父问:“迈克尔,你相信神造世界吗?你相信耶稣是唯一的神子吗?你相信圣灵和教会吗?”迈克尔回答:“我相信。”画面从圣洁的教堂和纯洁无知的婴儿切换成了凶恶的杀手和黑色的枪。暗杀即将展开。随后剧情开始进入高潮,管风琴的音乐声、婴儿的哭叫声和杀手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神父问:“迈克尔,你排斥魔鬼吗?以及一切罪恶行为和一切诱惑?”这时五位首领分别被残忍地杀害,画面不断地切换,而镜头另一端的迈克尔则回答:“是的。”这揭示了迈克尔从一个不愿参与“家事”的爱国青年到表里不一、草菅人命的教父的完全转变。而且我觉得之所以选择在洗礼时如此安排,用再多的暖色光打到婴孩的脸上也都是表面的象征,导演真正想表达的是命运的轮回和家族的传承:老教父的命运如此,迈克尔的命运如此。婴孩早晚有一天也会如此。

导演选择用书房房门的关闭作为全片最后一个镜头,为的是让观众明白“人走过来了就再也回不去了”这个道理。这是一种没有退路的改变,一种人性的转变。是一种轮回。这种含蓄的结尾也为后来拍摄续集做出了铺垫。

读解电影音乐论文 篇4

(二)

在“大家”的概念框架下是小家与亲情,做亲情的文章也是每年晚会的重点, “亲情”是一种重要的抹平社会等级阶层的粘合剂。今年这个主题由雪村演绎。雪村因为创作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而成名,对东北二人转音乐素材的利用,对世风日下的道德针砭和社会批判,以一种怀旧的方式深深打动了人心。最后一句道白:“翠花,上酸菜”以其底层化色彩而脍炙人口。雪村因为创造了这种叫做“音乐评书”的形式而名声大噪,“评书”二字正是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挪用。从在体制外徘徊无门而入,到通过网上的民间渠道得到认同,再到成为主流媒体的风流人物,从而进入封闭却竞争酷烈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心的春节晚会,雪村的变化让人瞩目,也让人失望。现在这个携带手机《出门在外》的生意人,――雪村舞台上的造型充其量是个体小商贩,而绝不是背着蛇皮袋挤在严重超载票价上涨列车中出门的民工,虽然当今中国背井离乡出门在外最庞大的人群其实是他们;唱着“出门在外,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出门在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已经流于油滑。最后“翠花,上酸菜”这与歌词内容并无关联的招牌出现,只能说明,雪村的翠花酸菜已被做成了专利广告。这首歌其实并不是雪村自己的创作,而是出自晚会导演组成员,但是仍然挪用了“音乐评书”的招牌,雪村就这样被招安了。

读解电影音乐论文 篇5

2011年7月日语能力考试N3真题答案读解

2011年7月日语能力考试N3真题答案读解题 问题 24【答案】 修理の人に故障の状态を说明する。【概要】这是一张下田老师留给中村的留言内容是修理打印机的人要来但是刚好下田老师要上课就让中村带修理工去打印机的地方并说明一下故障的情况。【解析】修理工来了之后中村必须要做什么选项意为“向修理工说明故障的情况”与题意相符。25【答案】 月日までに返信して、月31までに记念品代を払う。【概要】这是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关于川岛老师的送别会的通知。要求收信人在月日前回信告知是否参加如果不能参加就要在月内支付纪念品的费用。【解析】看到这封邮件之后不参加的人必须要做什么选项意为“在月日前回信在月31日之前支付纪念品的费用”与题意相符。26【答案】 ホテルが书类を舍てずに残しておいてくれたこと 【概要】笔者在下榻的宾馆把重要的文件扔掉了但宾馆的工作人员为其保留了下来让笔者十分高兴。【解析】“高兴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选项意为“宾馆的工作人员没有扔掉资料把它保留了下来”与题意相符。27【答案】 大人になっても「子どもの心」で感じたものを音楽や絵で表せる人 【概要】笔者认为能够保留一颗童心并把童心感受到的事物用音乐和绘画表现出来的人是艺术家。【解析】选项意为“即使变成了大人也能把„童心‟感受到的事物用音乐和绘画表现出来的人”与

题意相符。问题 28【答案】 子どものころ、自分が住んで家 29【答案】 友达と一绪に山や川で游んだ。30【答案】 昔住んでいた家の庭に咲いていたのと同じ花の香りがしたから 【概要】笔者在散步时闻到了似曾相识的花香从而勾起了童年的回忆。【解析】28 “那个”指的是什么选项意为“小时候住过的家”符合其意。29 “令人怀念的回忆”指的是怎么样的“回忆”选项意为“和朋友一起在山上和河里玩耍”与题意相符。30 笔者为何在散步的时候回想起以前住过的家选项意为“因为和我小时候住过的家的院子里开的花有意义的香气”符合题意。31【答案】 子どもが一人で家の中で游ぶようになったこと 32【答案】 体を动かさないで游ぶことが増えて、体力が落ちている 33【答案】 町の発展が、子どもに悪い影响を与えていることに注意しなくてはいけない 【概要】随着城镇的发展孩子们的游乐场所减少了给孩子们的体力和交际能力带来了影响。【解析】31文中「このこと」指代的是什么事情选项意为“孩子变成独自在家里玩耍”符合后面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该选项是正确的。32在本文中孩子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变化指的是什么样的情况选项意为“不需要活动身体的游戏增加了体力有所下降”。33本文最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选项意为“必须要注意城镇的发展会对孩子带来坏的影响”。问题 34【答案】 农业をする人が大きく减って、半分以上がお年寄りになったこと 35【答案】 経験がない人には、农业の基础から教えるようにする 36【答案】 「あおぞら」は、仕事がしやすい环境を作っているから 37【答案】 これからの农业 【概要】文章讲述了在公司的形式下针对旧有的农作方式所作的几项努力。【解析】34「この状态」指的是什么状态选项意为“农业人口大大降低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符合题意。35「いくつかの工夫」指的是什么样的努力选项意为“对于没有经验的人会从农业基础开始教”符合题意。36每年都有很多想要挑战农业的年轻人加入“青空”的理由是什么选项意为“„青空‟创造了轻松工作的环境”符合文意。37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选项意为“今后的农业”符合题意。问题 38【答案】 ② 39【答案】 月22日 【概要】XYZ旅行社月份的旅游团介绍。【解析】38想免费借滑雪用具并想住在日式温泉宾馆的小林应该选择哪个旅游团只有旅游团②住在日式温泉宾馆而且可以免费租借滑雪用具符合题意。39小金参加了「みんなで冲縄日间」的月25日出发的旅游团直接向旅行社支付费用的话要在几号之前支付文中提到直接向旅行社支付费用的话要求在出发的天前把钱付掉。小金参加的是月25日出发的旅游团所以要在月22日之前付钱与选项相符。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读解 篇6

阅读教学要落实多重对话, 前提是师生对话。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充分地阅读文本, 启发学生深入理解体味, 形成与文本和作者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教师要最终促成学生与自我心灵的对话, 还必须打开学生的心扉,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应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氛围的建设中来, 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假设和陈述, 大胆地质疑;并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只有这样, 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一、建构期待

阅读期待是指读者阅读前预想的情景, 包含的期望, 反映的知识层面、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阅读期待是阅读的心理动力。钱梦龙老师在教《死海不死》时, 导入之后提出了一个“反常”的话题:“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知识可以不用老师教?”这一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由于建构了阅读期待, 学生都努力地读, 专心地思, 热烈地讨论, 在多重对话中找出了许多不用教的知识以及不用教的理由。这样, 学生将新知识纳入了已有的认知结构, 成为阅读的主人。

二、追踪原意

读解文本应追踪作者创作的原初意义, 坚持解释的确定性和客观性, 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历史写作情境, 探究作者创作的原始用意和基本母题。编者设置的注释、提示等, 是一种比较合理或接近作者原意的解释, 也要理解掌握。如读解屈原的抒情诗《离骚》之前, 把作者的生平资料、《离骚》整首诗和《史记·屈原列传》 作为课外阅读资料布置给学生。读解时把这些资料作为诗句的注脚。如此抽象的抒情就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 使学生易于跨越与作者的距离, 实现与作者或主人公的直接对话, 从而深入地领会诗人含蓄隐晦的情思。

三、填补空白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 文学文本是包含着许多未确定性与意义空白, 是吁求读者阅读的“召唤结构”, 召唤读者以各自的方式赋予未确定性以确切的含义并填补空白。因此必须和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师生之间也应进行平等的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知识经验填补空白, 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理解去补充、丰富、强化原作的形象和意境。如读解《祝福》, 可试着从鲁镇的某个人 (如柳妈) 或者干脆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观照, 从而补充丰富文本的某些段落,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颠覆重建

(1) 以文本的多义性激活学生的批评意识

既然文本是开放的, 有着多义性, 那么文本意义的读解就没有终极的结论。文本读解要注意不落窠臼, 颠覆定论, 重建新意。要让学生与自我心灵对话, 大胆质疑, 找出文本的隙漏或不足, 激活他们的阅读批评意识。《道士塔》是余秋雨的散文名作, 特级教师杨先武在教学时, 先让学生提出质疑。学生指出, 文章大量地写了王道士造成敦煌文物流失的丑恶行径, 并大发感慨;既然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就不应该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一个小人物, 而对当权者的谴责只有寥寥数笔, 以致影响文章的思想深度。不迷信权威, 能深刻反省, 才会有出色的阅读批评。

(2) 以文本的间性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试论语文教师的读解艺术 篇7

一、语文教师的读

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我们知道,丰厚知识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读是形成丰厚知识素养极重要的方式和途径。这里的读不是为读而读的读,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随意而读的读,它是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形成并具有持久专业方向追求且有持久兴趣的读,读的过程中有知识的吸收,更有知识的构建和创造。读有泛读与精读之分。就目前而言,语文虽有追求科学的要求,但并不等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语文的性质决定的是语文的本性,这个本性是关乎文字的、文学的、文化的。因而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今,在多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中,语文教师的泛读与精读也必须具有语文的专业视野与专业要求。泛读,是关乎文字、文学和文化的,是拓展视野的,像鲁迅所主张的“随便翻翻”。精读才是本文所指语文教师的读的核心内容。精读,它要求语文教师能以一种透辟的眼光巡视文本,并在巡视——“读”文本时,对文本涉及的各种文化进行选择、整合,从而有效地引导、教育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体系。这里的精读必须是“吃透两头”——文本与学生的精读,这才是语文教师的专业的读。在这里,语文教师对自身知识、能力、情感、心智等的把握是前提,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和学习状况的了解是基础,而其中的关键是对文本的解读。因为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最能够看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文化视野、对于教育的理解和作为人的真正的道德良知。语文教师具备的这种素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素养,而是一种融合了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审美价值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我以为这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新课程给语文教师指明的专业发展的方向和主要途径。

这样的读,我们语文教师会吗?我以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学会。首先是观念上没有真正转变过来,导致在“读”上造成偏差。

下面且看两位青年教师的课例。

[课例一]在《邂逅霍金》的教学中,教师与同学一起“走近”霍金。通过多媒体了解了霍金的生平以及他在科学上的伟大发现,还知道了霍金的传世之作《时间简史》。一堂课下来,由于教师运用多媒体的熟练和同学讨论的热烈,加以教师引入了众多的课外信息,学生知道了很多东西。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到位。

[课例二]在《江南的古镇》的教学中,教师以优雅的古筝作背景音乐,展示搜集到的江南古镇的照片,师生一起沉醉于听觉与视觉中感受江南古镇的神韵。接着,教师又从课文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要不要保留古镇,怎样处理保留古镇和现代化发展之间的矛盾。讨论热烈,场面好看,听课老师纷纷点头。

对以上两课例,上海新中高级中学的张德胜老师认为是教错了。他认为,《邂逅霍金》作者是通过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段,告诉读者他在“邂逅”霍金时的感受。所以,这堂课最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那种独特的感受以及用文字表达感受的方法,而不应是类似自然常识课。《江南的古镇》以行云流水般流畅舒卷的文字描摹一幅幅清雅而明丽的画面,字里行间透着动感和神韵,课堂上却“过而不入”,“这无异于‘买椟还珠”,“那热烈的讨论更是‘画蛇添足”。张德胜老师的评说自有道理,而我却从中看出了这两位青年教师没把握文本特点是因为他们没有读懂课文,从而在教学上丢失了不该丢失的语文味。为什么这两位老师没有读懂课文呢?按照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丽萍老师所说的“主要是语文教学界对阅读教学的定位没有搞对”。张丽萍老师是在审视了《米洛斯的维纳斯》30个课例的教学内容后指出这个问题的。张丽萍老师说这些课例“充其量是解释课文内容的教学”,而非语文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理解、解释、感受、欣赏,而不是解释文本,解释文本应该是学生的任务。《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文艺随笔,而通常我们是把它当做“议论文”来教的,我们还没有走进文本,一开始接近文本就把它搞错了。

为什么我们语文教师会普遍地在读与教读上出错,并且不断地出错?以前可能是课程与教材的问题,现在在新课程与新教材面前(前两课例就是新课程新教材)我们还出错,那问题就在我们自己了。我们教错了,首先是我们读错了!我们读错了,是我们还没有跟上新课程理念,或被新课程课程资源的广泛忽悠了!

那么,语文教师该怎样去“读”呢?

其实,说起来也是简单的,就是沉潜下去,一篇一篇老老实实地读:读通全文,读出字面含义,读出表层意思,读出深层意思,读到心灵里去,直至读到拥有这个作品,做到“入乎其中”“出乎其中”。怎样理解直至读到“拥有这个作品”,做到“人乎其中”“出乎其中”呢?这里我引用袁卫星老师在《关于(新概念语文>的构想》中所说的一段话来说明。袁卫星老师说:“真正的阅读是对某一部作品的拥有,而不是熟悉,更不是知道。知道一部作品很容易,比如《简·爱》,你只要不像某部电影里的无知青年一样把它说成是‘简单的爱情就可以了;熟悉一部作品也不是难事,把《简·爱》粗略地翻上一遍,你就会了解夏洛蒂·勃朗特的这部代表作写了主人公简·爱在里德太太家、劳沃斯寄宿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和圣约翰家的经历。而要拥有一部作品就有相当的难度,当简·爱这个‘矮个子,脸色不佳,不好看的女孩子义无反顾地来到被大火烧瞎了眼睛、孤独无依的罗彻斯特身边的时候,一种渴望平等的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激起了你的共鸣,唤起了你对崇高人格的肯定与追求,这,才是拥有了《简·爱》。”这样的读,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花多少的时间呢?我们知道,所花的时间肯定是很多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耐心、要有韧劲。这样的时间是值得花的。

我们坚信,在读上下工夫,是花真正的工夫,花专业的工夫!随着读的深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构建、对知识的创新,就会更有信心。同时我们要相信,拥有了作品,就拥有了解读的发言权,我们就能树立起我们语文教师的专业形象,我们就能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我们在课堂上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语文教师的解

语文教师的读,是自我专业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师的解,是自我专业素养的展示。语文教师的解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又是建立在特定的课堂情景里的。本文说的“解”与“读”一样,都很明确,“解”就是“解析”“解说”“讲解”,是课堂上的讲解艺术。但它又不同于社会上常说的“能说会道”,它是通过语文教师的解,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并激发探

究、创造知识的欲望。在课堂上怎样解是最为关键的。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相信许多人都喜欢,但很多时候,我们语文教师只能理解其很浅的表层。浅读,解就不能深入。让我们试读下面的诗句。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在这短短的诗行里,其实有很多的地方是需要我们作一个细细的解读、细细的梳理才能明白的。只有读深读透,才能根据学生的状况和课堂情境,艺术地解深解透。读解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文本,深入学生,激活课堂,创造性地教学。

“金柳”的意象传达出的仅仅是那“艳影”的迷人吗?在深层上,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表达新婚之别的苦痛,是诗人要以新婚之别的苦痛来表达他对康河的深情呢?为什么用“招摇”而不用“摇摆”“动摇”“晃摇”“招手”?是因为后面几个词语的诤性差些,还是“招摇”里含着那么点放任不羁的东西,那么点要吸引你眼球的东西,那么点多情的东西?“揉碎”是什么意思?“揉碎”是否体现了一种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理?读深读透了,就能切合不同情况,有选择地提出问题,激发兴趣,从而艺术地解深解透。

相信语文教师读得深读得透,解就能上层次,就能很好地切合课堂,满足学生对读的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改变目前课堂上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状况,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研讨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育质量。

读过《红楼梦》,我们都知道王熙风是个惯于玩弄权术、为人刁钻狡黠、善于阿谀奉承、贪婪虚伪、冷酷阴毒的女人,但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她的性格是否成形稳定了呢?我们旧版《语文》的“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和教参一致认为:王熙凤的性格是成熟稳定的。课堂上怎样去引导学生读解王熙凤的形象才是真实有效有意义的呢?照提示、教参去解,当然是最省力省时的,但不一定省麻烦。红学家周汝昌曾说,你把王熙凤看得那么坏,是一点儿不懂曹雪芹的心思。我们知道,生活中的人物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立体的复杂的微妙的,不能简单表面地处理,那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没看过整本《红楼梦》,不了解她作践尤二姐巧设“掉包计”,不知道她“毒设相思局”,不明了她迟发月钱放高利贷,我们就先给王熙凤定性为冷酷、阴毒、贪婪的女人,然后再进行所谓的人物形象分析,这样怎会不培养出“贴标签”的学生呢?学生又怎会准确理解王熙凤这个形象并相信语文教师的分析呢?我们为什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我们的科学的讲解呢?虽然《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性格得到了初步展现,但就节选的文本内容,她夸黛玉标致,我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为嫂子对妹妹的真心喜爱呢?她讨老祖宗的欢心,为什么不可以理解为小辈对长辈的一片孝心呢?她问黛玉年龄、上学、吃药,为什么不可以看作至亲之间初次见面时的关心爱护呢?她的能干和说话滴水不漏的周密,为什么就一定要说成是善于机变、欺诈有术呢?如果我们通过适合学生的方式提出了这些有一定探究质量的问题,以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开展探讨,把课堂上的读解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我们的语文课堂怎会不生动活泼富有创造呢?

读要工夫,解要艺术,根深才能叶茂。语文教师要使自身的专业发得到展,必须追求读解的艺术。

三、语文教师读解艺术的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这绝对没错,语文教师最好样样懂样样通,要一辈子充电。但有一点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所有的学习都不能离了语文的专业基点。试想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所谓的广博而回避语文专业本身的专深,又怎能成就自己的专业呢?“万金油”虽好,但不能治大病。语文教师必须得在自己的语文专业上有所追求,这是“匹夫有责”之大责。细想—想,目前教师的教语文与学生的学语文主要是通过文本(作品)来进行的,语文教师这个群体却不细读文本,并且还有意无意地拒绝细读文本,自己搞不清楚文本的内涵、体会不到文本最动人动情的一面,又如何教会学生理解深刻。体验真切呢?拿别人的馍来一遍遍地嚼,乏味无趣,并且长期如此,又怎能要求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而对语文产生感情呢?没感情的教与学,是难以学好语文的。

新课程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如果_个语文教师的素养,尤其是其专业性的对文本的读解跟不上,又如何指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所以,在当前,我们有必要提出“语文教师读解艺术的追求”这个话题。

怎样追求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先行动起来。

(一)创造师生共读氛围,感受阅读世界美好

“阅读是人们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越早越好。”。“阅读升华人格,触及心灵,是最有效的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感的陶冶来说,阅读是最重要的,自然是‘越早越好!”阅读的重要性是教育家与有识之士的共识!而我们当前的课堂呢?面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的学生能够做什么?只有一个词,那就是机械记忆!“我们的孩子在根子里就少人一截,其原因何在?他们已经没有童年时代了,他们被迫面临的是一个充满压迫感的成人式的社会现实,他们只有被动的‘听!”当前有识之士呼吁为改变学生个人的话语空间的萎缩和失语的教学状况,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我们明白,语文老师引导阅读责无旁贷,创造师生共读是职责所在。先让学生读起来,以我们语文老师的阅读智慧来引导,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世界的美好。

(二)确立语文的专业理念,改变“泛语文”倾向

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味着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要把语文内化到人的身心与品质之中去,成为一种素质修养,影响整个人生。语文是文字,是文学,是艺术,是文化。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美和文化。我想这其中最最关键的还是语文学科的本性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确立在引导读解过程中与学生共读共解“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把工夫花在“读”字上,在读解实践过程中增强读解能力,增强专业能力。

(三)做有激情的语文教师,让课堂充满生命交流

上一篇:气势汹汹是贬义词吗下一篇:标准教程1第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