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2024-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共9篇)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词使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虚词的一般方法。

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规律和辨析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之乎者也”已成为文言文最显著的特色,甚至成了文言文的代称。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谁也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之乎者也焉矣哉,用的不错是秀才”,从古人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文言虚词的重要性。

可是文言虚词词汇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是它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大,因而学习起来

有较大的困难。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是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正因为用法复杂,才给我们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就连古人也觉得“实词易训,虚词难释”。所以,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又因为语言环境不同,他们的意义和用法也会不同。因此,也就要求我们掌握基础之后,能够灵活机动,学会推断。

在文言文中,大多数的虚词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它们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体现出句子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尽管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因为虚词使用的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所以掌握既是学习古汉语的一大难点,又是一大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

试着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添加适当的虚词(常用的18个虚词),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语气畅通。

晋平公

群臣,饮酣,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

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

前,援琴撞

。公被衽(衣襟)

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

言也。”左右请除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二、练习,尝试总结方法。

1、你能推断出下列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吗?

例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013年安徽卷)

C、尉佗乃蹶然起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习题相关原文: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节选《说苑奉使》)

例题2:2009天津卷A项

今乃用之,可乎?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附相关原文

桓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牙曰:“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 归纳方法:

2、请推断下列句中“之”字的词性及含义,并说说推断的理由。(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归纳方法: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3、请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噫吁嚱!危乎高哉!.归纳方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4、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总结规律。(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夫晋,何厌之有?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归纳方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而“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拓展练习:

1、推断“乎”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 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答案:

1、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相当于“于”

3、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4、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5、助词,词尾,不译

6、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2、推断“以”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从而可醉乎“木欣欣6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7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8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9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0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1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2以权贵交,13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4以”之叹。

1、名词,可译为原因

2、动词,可译为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译为凭借

4、介词,可译为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7、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8、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9、介词,可译为因

10、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1、介词,可译为在

12、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3、连词,表界限或范围

14、动词,可译为用

3、推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答案:

1、代词,可译为他

2、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代词,可译为其中

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篇2

1.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如“不拘于时” (《师说》) 与“学于余” (《师说》) 中的两个“于”字, 所处的位置相同, 都在动词后、名词前, 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来。“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很显然, 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 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 和表被动无关。

2. 语境推断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 做到“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如“针针丛棘, 青麻头伏焉” (《促织》) ,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 (蟋蟀) 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又如“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 代文章, “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3. 功能认定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 因此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特殊的语法功能, 也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如“之”用在主谓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见”和“于”组合可表被动;“是”和“之”可作提宾的标志。记住这些特殊的用法, 对答题很有帮助。如2004年高考题 (江苏卷) “蔡京以官僚之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第二句中的“之”处在主谓之间, 作“备”的宾语, 因此可推断“之”是助词, 无义。而第一句中的“之”处于两个名词之间, 应该是助词“的”。

4. 替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 要求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 看句子是否讲得通。讲得通, 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 讲不通, 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 君致阁职”/“谁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中加点字“为”的用法。我们知道, 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 代入第一句理解, “给我银子, 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 句子是通的, 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 抓住这点, 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 “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 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又如“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 由“矣”是语气助词, 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如: (1)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例 (1) 中“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例 (2) “鄙贱之人”中, “人”是中心词, “鄙贱”是定语, 所以“之”应是助词, 相当于“的”。例 (3) 中“久”是时间副词, 充当句首状语, 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 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 是音节助词, 无义, 不译。

6. 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 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 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孜孜焉惟进修是急”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 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来推断, 应该是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又如“其始相助, 后必相恶”中的“相”, 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 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 有的又称其为指代性副词。

7. 标志确认法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 起承转合, 常用一些虚词充当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 可推断其用法。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 可译为“唉”。又如“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师说》) ,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 可译为“因此”。

8. 实例推断法

文言虚词“于”用法补释 篇3

1作助词,常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加强语气,或辅助凑足音节加强咏叹,可根据语境灵活翻译或不译。这种用法在《诗经》中多见。如:

(1)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

(2)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诗·周南·葛覃》)

(3)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诗·秦风·无衣》)

2作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用法同“乎”。如:

(4)然则先生圣于?

(《吕氏春秋·审应》)

——那么先生是圣人吗?

(5)桓公问於管子曰:“不籍而赡国,为之有道于?”

(《管子·山国轨》)

——桓公问管子说:“不征收赋税而使国力富强,做到这一步有办法吗?”

3作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可译为“和”等。如:

(6)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尚书·康诰》)

——告诉你施与恩惠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7)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

(《尚书·多方》)

——若不谨慎与和洽,那可不要怨恨我。

4作介词。与“以”或“何”连用,表示对处所的询问,可译为“在(从)哪里”等。如:

(8)于以采蘩?于沼于浊。

(《诗·召南·采蘩》)

(9)哀我人斯,于何从禄?

(《诗·小雅·正月》)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篇4

〖之〗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你(们)”。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桃花源记》)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童趣》)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一)介词

1.表(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三)“以”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兼词,相当于“于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

1.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5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林觉民《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②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归有光《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司马光《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篇6

2.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如: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译为“在”。

②“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为“对”。

④“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译为“跟”“同”“和”。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前一个“于”可译为“从”。

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译为“到”。

⑦“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译为“由于”。

⑧“使出师于东门之外”(《殽之战》),译为“自”“从”。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篇7

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以来的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

1. 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较充足。

2. 每组两句,着重考查1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3. 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

4. 所考查虚词可能并不局限于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范围。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虚词概说]

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文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

[备考指津]

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要想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除了熟练掌握上述18个常见虚词的多种义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分清虚实

分清虚实,准确判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如介词大都为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比如“用”在“至则无可用”(《黔之驴》)中是“用处”(实)的意思,而在“用心一也”中是“因为”(虚)的意思。再如“绝”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是“横渡”(实)的意思,而在“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中是“非常”(虚)的意思。例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的“顾”是其本义“回头看”的意思,是实词(动词);“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是“但、不过”的意思,是虚词(连词,表转折)。又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以”与“用”为互文见义,都是“重用”的义,是动词(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以”,义为“用”,是介词(虚词)。所以,我们在阅读时既不要误虚为实,也不要误实为虚,要仔细加以分辨。

2. 辨清用法

所谓辨清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这些解释和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例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已而”等。当它是连词时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等各种不同的关系。

又如“以”字可以作介词,也常用作连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在文中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当它是连词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可以表示几种关系。

在不同的句子中,虚词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它与其它词组合的关系不同,所起的实际作用也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什么词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也是稳定的,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中的“之”作代词;“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中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吾欲之南海”(《为学》)中的“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

3. 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不同,应注意辨别。例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却是另外的用法,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表示凭借,译作“用来……的”;在“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说》)一句中,则表示原因,译作“……的原因”。

4. 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相当于介宾短语“于此”(在这里);“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中的“诸”,相当于“之于”的合音。二是“形同而义异”的双音字,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从而”,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是,“而”是顺承连词。而现代汉语是一个表示结果的连词。另外,文言文用词造句有一定的规律。文言虚词在文中所在位置不同,用法和意义也就不同。例如“以+动”的时候,“以”字当连词用,“以+名词、代词”时,“以”当介词用。如2003年考题中“以夸诸戎狄”,“以”在动词“夸”之前,“以”是连词。“乃谴人以财物试之”“以”后面有名词“财物”,“以”是介词,“用、拿”的意思。

[辨析方法]

1. 语境分析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又如2003年高考题12题A项两个“为”字,第二句是课本中的句子考生一般都知道是“被”的意思,考题中的“为”是不是“被”的意思呢?联系上文裴矩“襁褓而孤”,也就是说刚生下来不久就死了父亲,下文又有“及长”,意为“等到他长大了”,他是怎么能够长大的?再看中间的句子,就可知道他是被伯父抚养长大的,这个“为”在这里也是当“被”讲。其它三项都可用此法类推,就可得出正确的判断。

2. 句意推敲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 句位判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5. 语法切入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6. 代入筛选法

如果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综上所述,在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综合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待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蒿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惮之。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拟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笃于教子 / 文炳明于听断

B. 称贷于人 / 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 / 而贷家取息岁倍

D. 文炳使民聚口而居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以父任为蒿城令 / 以恩济威

B. 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 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县贫,重以旱蝗 / 数年间民食以足

D. 县以民蚕麦偿之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当为代偿 / 公为我献之

B. 吏亦不惮之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 籍其家 / 尔其不忘乃父之志

D. 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 / 古者丈夫不耕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众以为不可

B. 夫人有贤行,治家严

C. 同列束手下之

D. 自幼俨如成人

(二)请问这个语段中12个“其”的含义和用法是什么?

狐谓狼曰:“羊肉其⑴鲜乎!君其⑵有意,叼其⑶一而啖之,得饱其⑷口福。”狼曰:“其⑸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⑹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⑺无闻邪,其⑻畏主人邪?及其⑼嬉逐,愿为一雪其⑽耻。君其⑾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⑿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参考答案

1. B(B向/给;A在……方面;C可是;D连词,表顺接)

2. C(C因为,表原因/表修饰,不译;A凭;B把;D拿)

3. A(A替、给,引出对象;B代“他”/代“我”;C代词,“他的”/语气副词;D助词,与“不得直”组成名词性短语/音节助词)

4. C(C “束手”在文中意为“垂手”之意,可引申为“恭敬”)

(二)⑴表测度,大概⑵表假设,如果⑶指示代词,其中⑷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⑸加强疑问语气,又⑹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⑺⑻两个并用,表选择,是……还是⑼第三人称代词,它们⑽指示代词,那种⑾表期望、要求,可 ⑿表反问,难道。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总结 篇8

归纳总结“之”字在中学学习文言文的各种用法及句子例子等。

主要解决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问题,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文“之”字用法

学习对象:对文言实词虚词缺乏知识归纳总结的初高中衔接学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字“之”在古代及现代日常生活的运用;

2、掌握“之”字在初高中文言文的用法;

3、学会通过归纳总结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汉字的演变引出对“之”字有古至今意义及用法的变化。

二、“之”字意义的演变

《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草过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三、文言文之的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所以在学习中要学会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高中知识: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高中知识:

行不知所之。--《庄子》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高中: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高中: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高中:1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高中: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汇总 篇9

文言虚词(一)

而: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5.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教你辨析:虚词“而”是表修饰还是表承接,这是学习的难点。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两个动作连接起来;表示修饰关系的“而”放在单句中,将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做状语,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就表承接;如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是修饰后一动词(做状语),就表修饰。

何:用作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

(1)水何澹澹。(《观沧海》)

(2)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教你辨析: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答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然后一一代入,进行筛选,就不难确定是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其: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充当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可译为“它”“他”(包括复数)。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1)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后一个“其”)(《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用作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商量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教你辨析:根据与虚词相关联的词语推断虚词的用法。有的虚词经常与别的词语搭配,有比较固定的用法,也有比较固定的意思,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推断它们的用法。例如“其”与语气词“何”或“乎”连用,表反问语气。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文言虚词(二)

乃: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衔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后一个“乃”)(《史记·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且: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1)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而且”“并且”。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用作副词。

1.将,将要。

(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复音词:

【且夫】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可译为“况且”“再说”。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3)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

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教你辨析: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且”用作副词,可译为“暂且、姑且”,可联想成语“得过且过”“得饶人处且饶人”等。

文言虚词(三)

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2.相当于“至于”。有时组成“至若”“若夫”等。

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用作代词。

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用作助词。

表示被动关系,常和“为”组成固定结构。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复音词: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

所说的。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用作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1)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3)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2.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注意:读wéi)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第三个“为”)(《鸿门宴》)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教你辨析: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要求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用法和意义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嘉为先言于秦王”这两句中“为”的用法和意义,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当介词“替”“给”讲。

文言虚词(四)

用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

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用作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教你辨析:语境推断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做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交代了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要理解兼词现象。一个单音节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这类词就是兼词,它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如:“焉”相当于“于之”,兼介词、代词。“诸”,①相当于“之于”,兼有代词、介词;②相当于“之乎”,兼代词、语气词。盍,相当于“何不”,兼代词、副词。当然这类词并不是任何时候都用作兼词,要善于结合上下文意及其组合关系分析。

用作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表示陈述语气。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2)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1)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用作助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教你辨析: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何种标志,就能确定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语气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是助词,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揣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并序》)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今虽死乎(在)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3)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师说》)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对)己。(《劝学》)

用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为“拿”“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1)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引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于”“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5.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1)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2)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或结果,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1)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并序》)

复音词:

【以是】

【是以】

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有以】

【无以】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1)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教你辨析:结构推断法。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的意义和用法也该和它相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文言虚词(五)

用作介词。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此。

(1)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作副词。

于是,就。

(1)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你辨析:对句互推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指有利的形势。

用作介词。

1.在,从,到。

(1)乃设九宾礼于(在)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从径道亡,归璧于(到)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1)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2)青,取之于蓝。(《劝学》)

3.向,对,对于。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2)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被。

(1)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5.与,跟,同。

(1)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6.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劝学》)

用作介词。

和,跟,同。(注意:读yǔ)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用作连词。

和,跟,同。(注意:读yǔ)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用作语气词。

通“欤”。(注意:读yú)

是鲁孔丘与!(《论语》)

文言虚词(六)

用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转折关系,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4.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用作副词。加强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教你辨析:根据虚词的语言环境分析推断虚词的用法。一个虚词的义项可以是多个,但在一定语境中它的义项却是确定的。因此我们只要仔细分析虚词所处的语境,就可以判断它的用法。从语言环境推断虚词的用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语义方面,一是逻辑方面。“则”“与”“而”“且”“以”等都可以用作连词,从语义方面分析,它们用作连词时功用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某种关系,然后又可以从逻辑方面分析它们属哪一类关系的连词。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句中的“则”从语境分析,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连词,表假设关系。

用作助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等的后面,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1)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在“近”“曩”“今”“昔”等时间词后面。

(1)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2)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4.放在因果句中,引出原因。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作语气词。

1.放在主语后面,与“也”合用构成判断句式,不必译出。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3.译为“……的样子”。

(1)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2)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并序》)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2)宋何罪之有?(《公输》)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5.用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1)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用作代词。

1.指示代词,这。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第三人称代词。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上一篇:初三优秀读后感作文700字下一篇:端午节好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