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通用8篇)

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 篇1

目录

1.营改增对银行业盈利影响不大..........................................................................................4 1.1增值税将取代营业税成为银行业第二大税种............................................................4 1.2增值税税基:覆盖银行主要收入,进项税可抵扣范围不大....................................5 1.3营改增对银行业盈利影响不大....................................................................................7 2.营改增对证券公司、寿险公司影响偏中性,对产险公司影响较大.............................9 2.1营改增对证券公司净利润影响偏中性,预计增减幅度在1%以内...........................9 2.2营改增对寿险公司盈利影响较小,产险公司盈利波动可能较大..........................12

近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税36 号文(“36 号文”),公布了尚未营改增的行业(包括金融、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和政策,自今年5月1日起生效。至此,营改增将在全国全行业范围铺开。

银行业营改增在税率和税基方面的细则基本符合预期。金融业原来营业税是5%,现在实施办法确认增值税率是6%,和预期一致。税基方面,银行业主要收入基本都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总体可看做是营业税税基的平移,差别不是特别大。

1)销项税涵盖了银行主要收入,贷款服务利息收入、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收入以及金融商品转让价差均作为销售额计征增值税。

2)进项税额方面可抵扣的并不太多。银行存款利息不征收增值税;与贷款业务直接相关的佣金与手续费支出所产生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3)营业税下的优惠政策基本平移到增值税政策下。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国债和ZF债利息收入依然免税。

营改增后银行税赋变化相对平稳,净利润受影响有所降低,幅度预计在1%以内,具体受进项税可抵扣数额比例影响。我们设定销项税基包括利息收入(经调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经调整),进项税基包括业务及管理费(扣除员工成本、折旧摊销和税费等)、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假设可抵扣比例)。静态测算结果显示,营改增使银行业盈利略有下降,但幅度较小(1个百分点内),税负变化主要取决于进项税抵扣的幅度。

营改增对证券公司净利润影响有限,预计降幅1%以内。证券公司营业税制下,免税收入主要是代证监会和交易所收取的证监费和规费、存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等,在税收优惠政策平移的假设下,增值税税基基本不变或有所减少(国债和ZF债利息收入免税),即便税率提高到6%,但考虑价外税的影响和进项税抵扣幅度,税制变化对证券公司税负影响不大,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我们测算对证券公司净利润影响在1%以内。

营改增对寿险公司净利润影响微弱,对产险公司影响较大。营业税制下,寿险公司免税收入占比很高,在95%左右,因此营业税负较轻。免税政策平移下,若进项税仅对纳税收入部分按比例抵扣,税负可能略有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幅度预计在0.6%以内;营业税制下,产险公司免税收入很少,因此营业税负较重。免税政策平移下,进项税抵扣幅度决定了税负和净利润的变化。根据我们测算,若进项税抵扣幅度为50%时,税负会提高3.6%,净利润会下降2.4%,相对寿险公司,产险公司净利润受税负影响波动较大。

除了直接的盈利影响外,营改增涉及的发票开具与管理问题和信息技术系统的改造等等,也带来改革的隐性成本。由于营改增还需要更多的操作细则,需要等待国税总局对营改增的进一步操作细则的指引,所以实际影响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幅度不太会超出预期。基于此,税赋变化基本不会影响银行经营发展战略和基本面。从宏观层面看来看,营改增的全面普及有利于国家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合理以及通过减负的税改来配合整个社会的经济改革和促进稳增长。

自2012年1月1日上海启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来,营改增的范围已逐步扩大到全国和其他行业。近日,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税36 号文(“36 号文”),公布了尚未营改增的行业(金融、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和政策,自今年5月1日起生效。至此,营改增将在全国全范围铺开。根据文件,金融业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6%,税基基本涵盖金融公司主要业务收入,体现了营业税到增值税的平稳过渡原则,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1.营改增对银行业盈利影响不大

1.1增值税将取代营业税成为银行业第二大税种

营改增后,增值税将取代营业税成为银行业第二大税种。依据当前税法,营业税是银行业第二大税种,仅次于所得税。2014年16家上市银行所得税、营业税金及附加分别为3835亿元、2102亿元,占1.28万亿净利润的比例分别达到30.5%和16.7%。营改增后,银行的企业所得税与附加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纳税结构和税率均不变,但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缴税基础由原来的营业税额改为增值税额。

税改秉持行业税负平稳过渡的原则,所以银行业营改增在税率和税基方面的细则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金融业包括银行业原来营业税是5%,现在实施办法确认增值税率是6%,和预期一致。税基方面,银行业主要的收入基本都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总体上可看作是营业税税基的平移,差别不是特别大,具体下面从销项税、进项税以及税收优惠和免征项目来分析。

1.2增值税税基:覆盖银行主要收入,进项税可抵扣范围不大

第一,销项税方面,涵盖了银行主要收入,贷款服务利息收入、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收入以及金融商品转让价差均作为销售额计征增值税。

1.贷款服务的利息收入。这一项基本上包括了除了国债地方ZF债利息收入、以及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以外的所有生息资产的利息性收入。根据文件细则,除了贷款,其他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都是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以及罚息、票据贴现等利息收入。此外,以货币资金投资收取的固定利润或者保底利润,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2.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收取的费用。对应的也就是中间业务收入。根据文件,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是指为货币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业务提供相关服务并且收取费用的业务活动,包括提供货币兑换、账户管理、电子银行、信用卡、信用证、财务担保、资产管理、资金结算、资金清算、金融支付等服务。

3.金融商品转让的买卖差额。包括外汇、债券、理财等金融商品的转让,按照买卖价差差额征收。

第二,进项税额方面,目前可抵扣的并不太多。银行占比较大的利息支出以及部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均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根据文件,银行存款利息不征收增值税。与贷款业务直接相关的佣金与手续费支出所产生的进项税额均不得抵扣。此外,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可以在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所以对于银行而言,可抵扣销项税的进项税将主要来自部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以及业务管理费中可抵扣的部分,具体还进一步受到银行实际可取得的进项增值税发票比例以及操作细则的影响。

第三,营业税下的优惠政策基本平移到增值税政策下。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原来不征收营业税现在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依然免征增值税、国债和ZF债利息收入依然免税。

1.3营改增对银行业盈利影响不大

经测算,银行业在营改增后税赋变化相对平稳,净利润受影响有所降低,幅度预计在1%以内,具体受进项税可抵扣数额比例的设定影响。现行营业税率5%,如果单纯的将营业税率提高到6%,那么根据我们的静态测算,对上市银行净利润的影响是降幅接近3个百分点。但增值税是销项税减去进项税,是一种差额征收的概念,税率并不能与营业税税率进行直接比较来代表税负高低。银行业营改增的盈利影响测算复杂性在于,涉及到收入的销项、支出的进项的确认、不可转出的支出的确认,比如到底哪些支出可以拿到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在6%的增值税税率下,我们设定销项税基包括利息收入(扣除同业利息收入和国债免税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扣除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等,为负则不计算税额),进项税基包括业务及管理费(扣除员工成本、折旧摊销和税费等,允许对购买的办公楼或房租、机器设备等支出的增值税进项进行抵扣)、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假设有一定比例可抵扣),对2014年上市银行数据进行静态测算。测算结果显示,银行业盈利受营改增影响略有下降,但幅度基本在1个百分点以内,税负受营改增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进项税抵扣的幅度。

从宏观层面看来看,营改增的全面普及有利于国家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合理以及通过减负的税改来配合整个社会的经济改革和促进稳增长。从对银行业的影响来看,我们测算的结果显示由于抵扣项较少,银行业税负略有增加,但对盈利影响有限。除了直接的盈利影响外,营改增涉及的发票开具与管理问题和信息技术系统的改造等等,也带来改革的隐性成本,需要银行有一定的时间以解决问题和消化压力。动态来看的话,银行内部资金定价也会计算税收成本,那么即使银行业税负小幅上升也未必全由自身全部承担。当然,由于营改增的实际操作可能还有不同,还需要更多的操作细则,地方税务也需要等待国税总局对营改增的进一步操作细则的指引,所以实际影响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幅度不会超出预期。基于此,税赋变化基本不会影响银行经营发展战略和基本面。银行板块当前估值处于较为底部较底部位臵,16/17年PB0.93 X/0.83X, PE6.7X/6.1X。维持“中性”评级。推荐北京(信贷需求和信贷质量好于同业)、招行(零售优势显著)和浦发(经营稳健,金控平台)。

2.营改增对证券公司、寿险公司影响偏中性,对产险公司影响较大

2.1营改增对证券公司净利润影响偏中性,预计增减幅度在1%以内

目前营业税制下,证券公司收入根据模式不同可采用全额和差额征收的方式。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包含基金管理业务)以赚取手续费及佣金的形式获取收入,对全部收入征税,税率为5%;信用业务、客户及自有资金存款以及同业拆借以获取利息收入为主,对全部利息收入征税(并非报表上的净收入),税率为5%;自营业务以获取金融商品买卖价差为主,对价差征税,税率为5%,计算价差时债券利息收入和股票分红需要在买入价中减去,因此债券利息收入和股票分红也需要缴纳营业税,如果债券持有至到期,则可以免征营业税。

证券公司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包括:经纪业务中代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收取的证监费、经手费,代中登公司收取的开户费、过户费等,以及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可以从营业税基中扣除;利息收入中存款利息收入和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可以免税。

增值税制下,证券公司税率由5%提高到6%,相应的进项税可以进行抵扣,而且从目前36号文相关政策来看,原营业税制下的优惠政策仍将得以沿用(主要包含代证监会和交易所收取的证监费和规费),因此营改增对于证券公司税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进项税抵扣的程度。

销项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实际税率相当于6%/(1+6%),约为5.66%。如果证券公司能够将税负转嫁,由客户完全承担,则营业收入不变;否则,营业收入将减少。考虑到证券行业竞争充分,证券公司议价能力较弱,我们假设税负由证券公司承担。

进项税:证券公司成本费用中最大的三类费用是业务及管理费、利息支出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利息支出中贷款利息支出不可抵扣,而债券利息支出目前政策尚未明确,考虑获取发票难度也较大,我们暂时假设利息支出不可抵扣;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政策尚不明确,我们假设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在能够获得增值税发票的前提下均可以抵扣;业务及管理费中,职工薪酬占比近70%,但不可抵扣,其他费用中租赁费、办公品支出、咨询费等可以按不同税率抵扣。

在以上假设下,我们按照上市券商2014年年报相关数据进行测算:

考虑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将以增值税额为基础继续征收,因此税负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将被放大。假设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进而不能抵扣,业务及管理费中租赁费、办公费、咨询费、邮电通讯费等仅能拿到50%的发票进行抵扣,则我们测算上市券商净利润会减少0.4%。由于营业税占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比重较低,因此整体来看,我们推测税负变动对净利润影响较小。

根据我们对于进项抵扣比例对净利润变化的敏感性分析,预计营改增对证券公司基本面的影响不大,净利润的波动上限约为1.3%左右。就证券公司投资策略来看,我们维持看好。从长期来看,目前证券行业整体PB估值为2.2倍,大券商(中信、海通等)PB估值在1.5倍-1.6倍之间,处于比较合理的区间;从中短期来看,1月份是券商业绩底部,2、3月份以来业绩趋于改善,但由于基数较高,一季度业绩同比和环比仍将有一定的压力,可能短期会对券商板块造成一定压力。个股方面,我们继续看好基本面向好、弹性较大且有估值催化的标的,推荐宝硕股份、东兴证券和国元证券。

2.2营改增对寿险公司盈利影响较小,产险公司盈利波动可能较大

营业税制下,保险公司的应税营业额为提供应税劳务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依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以及其它各种性质的价外费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保险劳务,包括境外保险机构以境内标的提供的保险为营业税征收范围。具体业务营业额规定如下:

与证券行业类似,保险业营业税征收也有优惠政策,主要体现为:一年期以上人身险免征营业税,一些农业险种、国际航运险种免征营业税,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

由于一年期以上人身险保费收入占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绝大部分,因此寿险公司营业税负较轻,占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比重分别为0.3%和5%;对于产险公司而言,免税收入占比很小,因此营业税负较重,占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比重6%和81%。所以,营改增后,寿险公司税负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很小,而产险公司税负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会较大。

1)寿险公司

销项税:保险公司的增值税率为6%,从36号文政策来看,寿险公司一年期以上人身险保费收入仍将免税,国债和地方ZF债利息收入免税,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免税,因此我们估计税基变化不大。假设保险公司不会改变定价,也就是不会进行税负转嫁,因此实际税率相当于6%/(1+6%),约为5.66%。

进项税:保险公司最大的支出是赔付支出,但赔付支出不可抵扣,理赔费用拿到发票可以抵扣。除此之外,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占比也较大,但政策尚不明确,我们假设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在能够获得增值税发票的前提下均可以抵扣;业务及管理费中,职工薪酬占比在50%以上,但不可抵扣,其他费用中租赁费、办公品支出、咨询费等可以按不同税率抵扣。另外,由于寿险公司绝大部分收入免税,因此我们假设计算进项税时仅对纳税收入部分按比例抵扣。

假设寿险公司一年期以上人身险占比为95%,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和管理费可以拿到50%的发票进行抵扣,则我们测算寿险公司税负增长9.52%,但净利润仅减少0.41%。

2)产险公司

销项税:根据36号文,产险公司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服务,包括出口货物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免征增值税。除此之外,国债和地方ZF债利息收入免税,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免税。

进项税:可作为进项税抵扣的费用与寿险公司基本一致,但由于产险公司免税收入占比很小,因此我们在进项税抵扣上不采用比例抵扣法,对于能拿到增值税发票的可抵扣项目即可抵扣。

假设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和管理费可以拿到50%的发票进行抵扣,则我们测算产险公司税负增长3.6%,但净利润减少2.4%。由于产险公司税负占净利润比重较高,因此相同进项税抵扣比例下,对净利润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寿险公司。

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 篇2

一、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面临的问题

金融保险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最快最好的组成部分, 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分析我国金融保险业推行营改增的主要难点和对策就显得颇有意义。金融保险业营改增后可能产生的问题如下。

(一) 涉及到金融保险业的行业众多, 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等。下属的行业中存在诸多子行业, 子行业中产品复杂, 种类繁多, 每一类产品都应有相应的规范和界定方式。同时, 现代社会生活和金融保险业结合紧密, 金融衍生商品层出不穷, 这涉及到诸多企业上千类的产品, 还需要一一梳理, 而不能统一适用一个改革的模板, 还需要对金融产品有深度研究的专家进行调研梳理。比如贷款分期付款买手机, 手机是货物, 消费者会被征收17%的增值税, 贷款的利息又适用5%的营业税, 最终都转嫁给消费者。对于手机这一项消费品, 消费者面临重复征税的问题, 既被征收了增值税又被征收了营业税。又比如银行的汇兑业务, 由于汇率的变动, 如果出现汇差, 可否按增值额处理等等。生产企业和非物质生产企业对于增值额的确定是不一样的。正是由于很多金融交易的增值额确认困难, 这些涉及到征税对象和征税方式的界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 营改增必然会涉及到的问题, 就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问题。这对于增值税链条上的企业是否能抵扣进项税, 减轻税负是很关键的一环。金融保险业的柜台成本, 硬件、软件的成本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营改增后只要提供来自上游企业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就有望作为进项税处理, 使得企业减税减负。所以如何规范上下游企业的增值税发票开具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2011]110号文) 来看:金融保险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即借鉴原营业税的简易计税方法, 不涉及进项抵扣等复杂计算。”简易征税即是将金融保险业5%的营业税税率调到3%的增值税简易计税税率, 不涉及进项抵扣。但金融经纪业等中间业务, 涉及到佣金和手续费的业务可采用进项税抵扣销项税的方式征收增值税。从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来看, 征税方式无论是采用税率从原本营业税的税率5%降低到3%, 还是进项税抵扣销项税的方式, 对于地方财政都势必会出现减税的趋势。减税会导致地方财政的缩水, 地方政府能否抗住短期阵痛, 承受大范围的税收缩水也是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 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是值得期待的, 影响面是非常大, 对于A股市场, 不仅涉及到16家上市银行, 4家保险公司, 3家信托公司, 还包括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等。如果全面实行营改增, 企业会减少税负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解决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难点的对策

第一, 对于金融保险业来说, 业务繁杂, 要如何界定征税对象和征税方式都是一个难题。纵观国外的经验, 各国对于金融保险业基本是免征营业税的, 有的国家只对部分金融业征收增值税, 税率也大多在1%~3%之间, 我国营业税为5%, 相较之下, 下调的空间很大。在这点上我国可参考欧盟的经验, 一是设置一部分隐性收费的金融保险业务免税, 比如汇兑业务的汇差收入, 老百姓关注的利息等等。二是对于金融中间业务, 如手续费、佣金收入等显性收费的项目征税。并且允许应税项目进项税额抵扣, 但免税项目不能获得进项税额抵扣。

第二,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不仅涉及到纵向的上下游企业, 还包括了横向的有关企业。规范整个市场的增值税发票开具事关重大。与一般企业相比, 金融业的扣除额相对较小的, 如果不能获得有关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就不能做进项税的抵扣, 实现不了减税的目的。所以金融机构必须实现金税开票系统与现有各业务系统的对接, 以满足增值税下增值税发票的开票需求。归根结底需要整个市场健全有序, 才能带动金融保险业在营改增下的良性转型。

第三,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 金融保险业的营改增很可能采用简易办法征收。这样就不涉及进项税抵扣销项税的方式, 但是根据大量调研的结果, 也不排除采用进项税抵扣销项税的方式, 征税方式众说纷纭。不管未来如何, 税率都不宜太高, 因为原本营业税的税率是5%, 太高的税率会违背减税的初衷, 但太低的税率, 也会使得地方财政缩水。营改增后, 持平或稍低的税率对减少企业税负, 加大刺激金融保险业良性发展有益。金融保险业的减税可以加速下游企业的良性发展, 促使金融保险业发展更加蓬勃旺盛。虽然短期来看, 对地方税收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考虑到政府财政的承受度, 可以分段进行税收改革, 把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总之, 一是金融保险业的营改增要做好行业企业的业务的梳理, 逐笔确定增值额。对于各行业下属业务的征税对象和纳税时点等进行一一界定。二是金融保险业的营改增不仅需要整个税法改革的支持, 整个市场的健全有序, 满足现金税开票系统与现有各业务系统的对接。同时需要金融企业内部IT、采购、销售、法务等多部门共同参与, 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三是营改增后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不宜太高, 征税方法可以吸收外国的经验, 针对部分显性收入征税, 对于隐性收入或不好界定增值额的部分可以免征增值税。同时, 征收方法也不一定完全采用简易征收法, 可以简易征收法和购进扣除法并行使用。金融保险业的营改增会减少金融企业的税负, 一定程度上冲击地方财政。因此, 税收改革不宜一改到底, 可采用分段进行的方式, 减少税制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要:营改增继上海的改革试点后, 在更多地区、行业逐步推开。同时, 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部分生活服务业也将逐步完成营改增。其中, 业务最复杂的金融保险业有望最终实现营改增。本文针对金融保险业的营改增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假设和问题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税制改革,金融保险业

参考文献

[1]刘馨颖.我国金融税制改革探讨[J].税务研究, 2011, 8

[2]省正英, 金融业实施“营改增”税制的难点及路径选择[J].金融观察, 2012, 12

[3]杨默如.我国金融业改征增值税的现实意义、国际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 2010, 8

[4]王玉翠, 金融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研究[J].技术探索, 2013, 5

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 篇3

【关键词】营改增;金融行业;SWOT分析法;发展策略

一、前言

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避免了重复纳税的风险。自2013年8月1日起,营改增范围在全国得到试行,其中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均被纳入营改增范围。2016年5月1日起,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已全面实行,同时涉及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各项行业。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法对金融行业营改增时的相关影响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几点应对建议,以供参考。

二、 营改增税制改革对金融行业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传统征收营业税的方式容易增加企业的纳税负担。比如银行业,银行营业额的构成主要包括3项内容,一个是贷款业务;另一个是中间业务;第三个是差价业务收入,其中贷款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当前,银行业的顺利运作主要依靠信息技术和软件投入,不管是当下运作成本还是升级后的成本,在营业税税制下都是不能进行抵扣的。因此,相较于其他征收增值税的行业,银行业的纳税负担更重。但是随着营改增的推进,信息技术和软件投入的外包成本等产生的进项税额,必定能够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另外,金融行业具有明显的生产服务特性,重复纳税概率比较高,所以金融行业实行营改增将有效地避免重复纳税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促进金融业发展。

2.劣势分析

金融性企业实行营改增之后,其劣势具体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增值税属于流转税,主要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金融业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服务消费类(如咨询、保管服务),另一种是非直接消费类(如保险赔偿、消费者归还贷款),前者可纳入增殖税范畴,后者则不以增值税税制实施纳税,这将导致部分业务实际征收税率较高。

第二,部分金融产品交易不能遵循准确时点来完成销项税与进项税的计算,同时该交易也不能及时开具发票,可能会增大税收风险。

第三,金融业营改增的实行还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当地的财政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实行营改增的主要目的是减轻金融行业税负,而税率变化会增宽税基并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不利影响,继而使政府财政压力不断增加,部分压力可能会对金融企业产生间接的影响。第二,增值税是一种中央地方共享税,但是地方政府也会面临分税问题,地方政府很有可能通过引入新的税种来保证财政收入,严重影响了中央地方税权的有效划分。

3.机会分析

其一,企业可以结合增值税缴税的方式,激发金融行业的创新积极性。营改增的实行有利于金融业进一步开展产品与服务,拓展增值税抵扣链条,继而使金融企业更好地完成资源整合,有效转变运营模式。另外,企业可以进行互联网创新,提高金融行业的活力,不断研发新产品,从而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其二,营改增可以有效减少重复征税。增值税的计税依据通常为产品及服务的增值额,就算流转环节多也不会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

4.威胁分析

创新性突出是金融行业的主要特点,但同时也给营改增带来了一定难度。第一,金融业是一种现代服务业,包含各种各样的业务,其中以证券、银行、保险等3类板块为主。而每一个板块又包含一系列的种子业务,加上业务的不同增值模式也有所区别,因此难以保持统一的税收制度。第二,金融业具有创新速度快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会与税收制度的改进步伐拉开距离,进而影响征税工作的合理性,极不利于金融业的生产发展。第三,金融业普遍分支机构较多,营改增会对原有已经形成的税收模式造成冲击,部分计税依据将会模糊,难以准确界定,为合理纳税增加了难度。

三、推动金融行业营改增的发展策略

结合SWOT分析结果以及当前的经济环境,金融性企业可以从3个方面制定策略:

第一,加大金融业营改增试点工作的重视力度,并根据国家东西部的实际发展规模逐步推进。同时,在实行试点工作时可选择一些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并做好申报增值税的模拟工作,如果在营业税与增值税转变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第二,全面推进营改增的试点工作,积极拓展增值税链条。在拓展增值税链条时,将交易税收纳入其中,不仅能促进金融业与制造业共同发展,还能增加经济效益,改革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全面推动金融业发展。

第三,对金融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改进及完善,一来为降低征纳成本提供政策支持,二来可以对进项税额的抵扣形式进行有效确定。除此之外,对应税及免税项目做出进一步明确,积极宣传营改增的税收精神,制定相应的细则,推动金融行业营改增的积极推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的实行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既存在优势与劣势,也在改革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机会和威胁。金融企业需要积极做好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税收制度下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有效降低税负并且促进利润增长,从而有效地改进企业产业结构,实现长远目标和企业价值,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磊,高峻.金融业营改增税负变化预测[J].财会月刊,2013(11):28-29.

[2]张彦英.我国金融业营改增的现实考量和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3(01):37-43.

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篇4

一、建筑业营改增的概述

营改增是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全额征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差额征税。

增值税作为价外税,其税负理论上应由消费者承担,它完全颠覆了原来建筑产品的造价构成。不仅对建筑业企业自身产生影响,而且通过企业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影响。

建筑业营改增将冲击原有造价模式,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造价产生全面又深刻的影响。“建筑业营改增”将冲击原有工程造价模式,解构目前的工程造价体系,其课税对象、计税方式以及计税依据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工程计价规则、计价依据、建材造价、合约规划等都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建筑业营改增的计价规则是“价税分离”。

建筑业营改增下的计价规则应该“价税分离”,全部采用“裸价”,人工、材料、机械等全部“价税分离”,信息价和市场价采集与发布都要“价税分离”,还须考虑市场价格上行因素,重构计价体系。新计价体系会更加严谨,更加精细,更加复杂。

2、只有当进项税率大于8%,建筑业企业的税负才减轻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售额不含税。

建筑业企业的进项税额包括大宗材料和分包商。

大宗材料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可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3%,不得抵扣。

分包商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1%,可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3%,不得抵扣。

3、处理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甲供”与“专业分包”

建筑业营改增后,谁采购进货谁就能获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它就是利益,寸土必争。

大宗材料如果是甲供,建设单位可以享受抵扣此进项税,而承包商失去这块利益。所以,以后承包合同对甲供必然成为博弈的焦点。如果钢筋和混凝土甲供,建筑业企业几乎没有什么进项税可抵。

4、建筑业营改增人工费如何处理

由于建筑行业的劳务分包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无法抵扣,而工程造价中人工成本又是大头,占总造价约30%。

销项税交了很多,高达11%,但进项税抵扣得很少甚至没有。如果不计进项税额,企业税负大幅增加。即使计入进项税额,由于取得进项税抵扣凭证难度大,实际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也有限。

对于造价人员来说,其复杂性在于造价中的工人费不等于实际分包的劳务费。

人工费=定额人工含量×信息价人工费(或投标人工单价)

而劳务费一般是根据市场行情和双方约定,按每平方多少价格简易计价。

这就是定额计价模式本身的缺陷,与市场严重脱节。

人工费不含税如何处理?根据目前的情况只能在信息价上作处理,价税分离,然后,计价时取不含税人工费即可。那么,问题又来了,人工费税率是多少,是否还得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建筑业营改增企业税负增加,造价人员工作难度增加。

5、建筑业营改增存在大量无法抵扣项目

零工的人工成本和建筑业企业员工的人工成本难以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为获得进项税额抵扣,必须全部外包,且外包单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

施工用的很多二三类材料(零星材料和初级材料如沙、石等),因供料渠道多为小规模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户,通常只有普通发票甚至只能开具收据,难以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工程成本中的机械使用费和外租机械设备一般都开具普通服务业发票。

甲供、甲控材料建筑业企业无法抵扣。

施工生产用临时房屋、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不属于增值税抵扣范围。

6、建筑业营改增造价人员应提高定价能力 建筑业营改增,不仅增加建筑业企业的税负,而且增加建筑业企业的风险。建筑业企业的赢利取决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如果可抵扣进项税额少或没有,则面临亏损风险。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篇5

聂俊华

建筑行业“营改征”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营改征”对于建筑行业特别是中国电建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决定性的。“营改征”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税费、利润、现金流等重要财务指标,更重要的是将对商业模式、组织架构、市场营销、成本管控、财税管理、信息化建设、机构和人员管理等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营改增”要求企业管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否则企业可能将会面临税负上升、收入下降、利润下降、现金流紧张、涉税风险增加等不利局面。

建筑企业应提前做好应对“营改增”的充分准备,全面梳理和研究因“营改增”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并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及时进行调整变革,以减少“营改增” 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建筑业更好的发展。

一、“营改增”的背景、意义和趋势

对进行营业活动的个人或者单位营业活动所得的营业额进行征收的税种就是营业税,是在纳税人的收入总额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用收人总额与税率相乘所得的结果就是应纳税数额。通常情况下,我国的营业税相对较低,但是重复收税的问题较为严重。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展营业活动的单位或者是个人收取增值额的税种,最先是在法国出现,现在世界各国被广泛应用。

增值税采用多环节征税,并且对每一环节的增值额进行计税。“营改增”的实施将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务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变化更新以适应现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和分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加快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第一次出现增值税是在1979年,率先在上海、襄樊等地试行,1984年才扩大到全国范围,在随后的几年中,对增值税的收人范围和税率进行了调整。

建筑业“营改增”从2011年就开始推行,2013年国务院又进一步扩大了“营改增”的试点。国家相关政策表明,“营改增”的实行时间有限,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推进税制改革营改增五步曲,2015年基本实现“营改增”全覆盖。预计2015年下半年,完成建筑业和不动产“营改增”。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营业税下的营业成本为价税合计数,改征增值税后,成本需要进行价税分离,一部分构成真正的成本,另一部分是进项税额,根据取得的进项税发票对销项税额进行抵扣,抵扣的数额由供应商是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是否为一般纳税人决定,抵扣数额的多少关系着企业税负的高低,进而影响企业的营业成本。

从理论上讲,只要企业在发生成本时充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 票进行抵扣,是可以降低企业总体税负的。然而,实际模拟税负测算中,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反而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地材、二三类(辅助)材料难取得专用发票。这些材料的提供者绝大多数为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人,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有的甚至连普通发票也开具不出。而这些材料如砂石料、片石、砖瓦等在原材料成本中占比较大,一般又必须在施工所在地就近采购,供应商选择余地较小。同时由于该类材料的采购一般较为零散,供应商类型多样,难以形成统一的采购管理要求,在增值税政策下,规范该类材料采购管理将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公司有相当的水电站业务,多在偏远地区施工,点多面广,多数材料成本难以取得进项税抵扣发票,营改增后势必增加企业成本,使得本身利润相对微薄的施工项目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是人工成本抵扣率低或无法抵扣。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工费大约占到工程总造价的30%左右。现劳务成本发生主要是三种形式:企业员工劳务成本、劳务派遣、建筑劳务分包。首先企业员工发生的劳务成本无法抵扣;其次劳务派遣、建筑劳务分包尚未纳入“营改增”试点,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即使将来被纳入试点,因为其几乎没有任何进项税抵扣,增值税税额最终也要由建筑施工企业负担。

三是机械租赁难以足额抵扣。动产租赁业增值税率为17%,与建筑业密不可分的机械设备、设施料租赁均属于动产租赁业范畴。租赁业现有资产没有增值税进项税,将背负17%的高额增 值税税负。租赁企业显然无利可图,必然放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户,只缴纳3%的增值税。一旦租赁业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建筑施工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将势必减少,从而加大施工企业实际税负。

四是临时拆迁、临时占地补偿款等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没有可抵扣的进项税。

基于上述原因,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增值税税制下税负较重。

企业资金流将接受严峻考验。在建筑施工市场中,由于建筑企业普遍存在滞验收、超验、欠验的情况,导致总承包方与业主之间、总分包之间实际结算工程款的时间滞后,建设方业主拖欠工程款或付款不及时。在营业税制下,企业可以通过延付供应商或分包商的方法缓解资金压力,但在增值税制下,因在办理验工结算时已经开具了发票,税收上已经确认了收入销项税额。总分包之间存在的滞验收、超验、欠验的情况,导致建筑企业不能及时取得分包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的发票。并且,由于工程计价款的滞后取得将间接导致建筑企业向材料、设备供应商延迟付款,同样不能及时取得进项税抵扣凭证。抵扣税证的取得不及时将直接影响增值税的正常抵扣,导致建筑企业提前纳税、延后抵扣,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建筑企业前期的资金压力。同时,若延付下游企业资金,将无法足额取得进项发票进行抵扣,此时间差将增加企业资金流出,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加之长期以来,我国 建筑行业管理并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如工程款支付比例低,建设单位在每期验工计价时,往往扣除10-20%质量保证金、暂留金、垫资款等,有的项目更低。这些暂扣款往往要到工程竣工决算后才能支付,但增值税当期必须要缴纳,这样必将导致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支出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甚至可能出现资金流断裂的危险。

企业现有管理水平难适应新形势需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通常情况下,会在项目所在地设立项目部,作为其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具体组织及管理。在有地方投标需求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在项目所在地设立法人单位或非法人机构,以争取地方的工程项目。因此,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一般均拥有数量众多的子、分公司及项目机构,管理上呈现多个层级。对于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由于承接工程项目的主体多是上级单位,而实际进行工程施工的单位一般为基层单位单位,因此,建筑企业集团内部普遍存在层层分包的情况。受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影响,资质共享在建筑企业集团内普遍存在,如是内部母子公司之间资质共享;二级单位与二级单位、三级单位与三级单位之间的平级资质共享等。“营改增”后,上述管理链条越长、流转环节越多,存在潜在的税务风险越大,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资质共享会带来“增值税进销项不匹配,无法抵扣进项税”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大都是粗放式管理,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宽松的模式导致企业无法对于项目部门,以及分公司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管理。在“营改增”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弊端开始显现,增值税较营业税有更复杂的征收管理环节、更多的纳税筹划空间,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人员素质、较强的管控能力、较高的财务管理水平,要求组织管理扁平化,商业模式创新。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改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水平,将成为施工企业面临的一项挑战。

三、应对措施

加强税法培训,提前做好准备。现建筑施工企业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于税制改革方案及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等税法规定尚不了解,虽然目前还未出台具体政策,但增值税的基本税制一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趋势已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积极组织财务、管理、物资、造价等人员进行培训,更新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职业素养,适应“营改增”后工作的新要求。特别是财务,增强会计核算的精细化与规范化,使会计人员掌握增值税核算及发票管理相关知识,能够有效识别、认证、抵扣增值税发票,能够准确核算进项、销项等税额,能够及时、准确进行纳税申报。

财务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营改增”后财务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重点分析对企业损益和现金流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企业现有管理系统中工程预结算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进行合理的评估,为“营改增”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试点工作开始后可以顺利、平稳过度。

调整发展思路,合理纳税筹划。在增值税税制下,建筑施工企业有了更广阔的纳税筹划空间,企业应抓住时机,调整企业发展思路,合理降低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例如:“营改增”后,购买机械设备等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企业可根据需要做好准备,“营改增”后购进机械设备,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减少人工耗费,从而降低人工费用,进而可以减轻企业的税负,而税改前应考虑推迟购买固定资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组建物资、混凝土、物流等子公司,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筹划纳税时间,减轻资金流压力,降低企业税负。

加强内部管控,调整经营模式。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管控力度,并尽量杜绝联营、挂靠等经营模式。针对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工程项目组织模式、EPC业务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根据营改增的要求,通过变更和完善管理模式、优化和调整业务流程解决建筑企业资质共享带来的增值税进销不匹配、集中管理带来的增值税“三流不一致等”问题。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联营合作项目普遍存在,联营合作方大部分不是合法的正规企业,且部分合作方是自然人,若联营合作项目在采购、租赁、分包等环节不能取得足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增值税进项税额就很小,可抵扣的税款较少,缴纳的税款较 多,工程实际税负有可能达到6%~11%,超过总包方的管理费率,甚至超过项目的利润率,总包方和联营合作方都将无利可取。

积极筹划,做好综合应对。组织管理。增值税的征管方式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为适应“营改增”,建筑企业集团应结合自身特点,在充分考虑和满足市场经营开发和项目经营管理的前提下,改变企业集团多级法人、内部层层分包的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在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降低税务管控风险的同时,促进专业化分工,深化内部专业化运营管理,增强专业化能力。

资质管理。在资质共享的情况下,一般均以中标单位名义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并由业主开具发票;但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等均在实际施工单位发生,这种情况将造成建筑业“营改增”后增值税进销不匹配,即销项税在中标单位而进项税在实际施工单位,进项税和销项税不属于同一纳税主体,从而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无法抵扣进项税,导致集团整体增值税税负增大。全面分析营业税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各种资质共享模式,以及在建筑业“营改增”后不同的资质共享模式可能带来的增值税进销项不匹配的问题及影响,提出符合增值税抵扣要求的施工生产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方案,建立和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使增值税进销项相匹配,实现进项税充分抵扣。

工程项目管理。从工程项目的增值税销项管理出发,针对工 程项目的承接与结算管理的要点:包括工程造价编制、业主信息管理、工程结算等方面,指导各级单位在营改增后顺应增值税相关规定,规范营改增后的业务管理;从工程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管理出发,针对成本预算与考核、材料采购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分包管理、其他成本费用管理、特殊成本项目管理等,指导企业在营改增后正确合规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的管理工作,做到进项税“应抵应抵、充分抵扣”,减少不必要的税收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针对营改增这前签订合同、在营改增时点尚未完工或虽已完成完工但尚未办理峻工决算的工程项目,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案。

修订合同范本及管理制度。适应营改增要求,对各类合同范本及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确保营改增后经济往来事项和内部管理工作原则统一、有据可依。

增值税信息化管理。对营改增后增值税信息化体系做好筹备,明确相关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及需求,主要包括:增值税信息系统的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认证抵扣及纳税申报系统的功能介绍;其他配套系统,如供应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和成本管理系统的改造等,旨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规划业务流程,通过软件系统固化业务要求,逐步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

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 篇6

而本文则是主要分析了营改增对餐饮行业中的多数企业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就其在微观研究成果中的不足做了一定的弥补。但是在收集相关资料时发现社会上对各行各业受营改增影响的案例和结论都比较多,但唯独餐饮行业的分析和数据较少,对餐饮行业受营改增影响的研究成果也是少而又少。研究最多的也是对在如何逃税避税上做出的建议,也是在营改增对餐饮行业的研究影响方面探究较少,本篇论文在一定层面上探索了营改增对餐饮业的影响,从而为营改增对餐饮行业影响方面的相关理论完善做出一点点的贡献。

关键词:餐饮业;

营业税;

增值税;

营改增 ABSTRACT The most prominent year of tax reform in China is 2016.Why? Because in May 1, 2016, China implemented the business as value-added tax this policy.Am n on g them, the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which belongs to the life service sector, is also in its reform, name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AT system for business tax reform.But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rease of the camp on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in the catering industry, and also makes certain compensation for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micro research results to some extent.But in th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found on all walks of life in society by the effect of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lue-added tax(VAT)case and conclusion are more, but less in the catering industry analysis and the data of the catering industry b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effects of increased business change is less and less.Most of the research is to make suggestions on how to avoid taxes, but also in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lue-added tax(VAT)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to explore less, this article in a certain level explore replacing business tax with value-added tax(VAT)impact on the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thus to increase the catering industry related theoretical aspects to improve and 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for business.Key words: catering industry;business tax;VAT;camp changed to increase 目录 一、前言 1(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选题背景 1 2.选题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国内研究现状 2 2.国外研究现状 3(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3 1.案例研究法 3 2.文献法 3 3.本文创新点 4 二、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 4(一)营业税的基本概述 4(二)增值税的基本概述 4(三)营改增的基本概述 4 三、餐饮行业“营改增”现状 5(一)餐饮企业营改增后的部分现状 5(二)餐饮业营改增现状的案例分析 5 四、营业税改增值税对餐饮业的影响 7(一)实行“营改增”后的有利影响 7 1.降低负税水平7 2.减少重复征税 7 3.解决征收权限难题 8(二)营改增实行过程中的不利影响 8 1.发票管理问题 8 2.财务核算问题 8 3.对财务人员的影响问题 8 五、餐饮业营改增政策难点的研究 9(一)餐饮业“营改增”后的征税对象与税目划分的难点 9(二)餐饮业“营改增”后税负变化及税率选择的难点。六、餐饮业营改增政策完善的建议 10(一)加强发票管理力度 10(二)加强对餐饮业税源的监督与控制 10(三)低税率路径选择 10(四)自我完善的其他方法 11 七、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一、前言(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016年 5 月 1 日全面营改增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全部改为征收增值税。2016 年的财税第三十六号文中明确规定了关于生活服务业由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的详细内容,生活服务业其中就包括为顾客提供饮食消费的餐饮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出 2015 年我国的餐费收入总额为 4343.47 亿元,比 2014 年的 4120.2亿元增加了223.27亿元,2014年末餐饮业就业人数达234万人。餐饮业在我国第三产业整体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消费、拉动就业、扩大内需发挥重大作用。对一家餐饮企业而言,总的需要缴纳的税费总数额几乎接近四十多种,可见餐饮企业税负之重。

餐饮行业自 1994 年起一直缴纳 5%的营业税,对于大部分餐饮企业而言,其计税基础是企业餐饮收入的全额,由于营业税价内税的特性,实际的税负成本由企业自行从营业额中支出,因此,在一件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进行全额征税,造成了重复征税。而增值税是对商品增值部分进行征税,避免了重复征税。

因此,在我国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大背景之下,餐饮业进行全面“营改增”是势在必行之举。

2.选题意义 2.1理论价值 现有的文献研究很多是从宏观层面研究营改增对社会的影响,关于餐饮业的研究比较少。本文研究了营改增对餐饮业税负及经营管理的影响,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案例企业数据的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研究成果的不足,为相关理论的完善做出贡献。

2.2实践价值 本文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企业如何作出应对提出对策。通过对餐饮业营改增之后税负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为餐饮业提出相应建议以顺应改革从中获益,对推动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和我国产业间的结构性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1营改增的目的与意义 邓聿文(2011)在《“营改增”有利产业转型升级》中论述道,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能够有选择性的放松一部分行业税收方面的限制,其目的是在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下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发展方向。邓聿文认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对中国经济转型期产生了重要作用,营改增促进税制结构优化,加速完善税收制度,并且使得专业化分工更加细致,对工商企业的流转税税负起到明显的降低作用。

1.2餐饮业营改增的目的 周银燕(2015)在《餐饮业“营改增”的目的度量与对策分析》中认为,对餐饮业进行营改增主要是为了解决税收的征收权限、降低餐饮业的税负水平、消除重复征税。餐饮企业为了更好的顺应营改增政策的施行,应该积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调整企业对市场的定位、尝试开发新兴市场,审时度势地改变营销策略。

1.3餐饮业营改增税制安排难点 周银燕、孙明山(2015)在《餐饮业“营改增”的税制安排难点及路径选择》 一文中通过对国民经济 2010 年的投入产出表以及 2010 年-2014 年公布的餐饮行业统计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餐饮业在税率选择、税目划分以及税收征管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餐饮企业的税制安排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张旭存(2015)在《餐饮业“营改增”的税制安排难点探讨》中论述了我国餐饮企业的三种经营模式,包括独立的经营模式、兼营模式以及单位内部餐饮服务。张旭存对餐饮业在营改增过程中存在的几大困难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税率选择与征收管理的难点以及征税对象与税目划分的难点 1.4餐饮业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李廷明、刘洋瑞(2015)在《“营改增”对餐饮行业是利好还是利空——基于乡村基中国有限公司的分析》一文中通过预计改革之后餐饮企业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出营改增之后餐饮企业的税负,并分析了营改增对其的影响。得出结论,餐饮业营改增将会有利于其整体税负的减轻,但是在今后实施的营改增政策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增值税税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餐饮业营改增的目的,推动餐饮行业的结构升级、推动第三产业健康的发展。

柯豫(2016)在《对餐饮业“营改增”的思考》一文中就餐饮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方面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对餐饮业增值税税率设置要考虑到餐饮业中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及特殊纳税人三种。其次,要将餐饮业发票制度与信用制度相结合,最后要改变税收征收范围,协调地方与中央的税收收入。

张璞(2016)在《“营改增”对餐饮行业的影响》一文中通过数据计算,对 A餐饮公司营改增之后的流转税与附加税以及所得税税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营改增对 A 餐饮企业来说确实降低了整体税负、避免了重复征税的结论 2.国外研究现状 “营改增”在国外相关研究这一方面,介于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制度只就是我国在税法制度建立方面进行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索,其在国外并没有类似的先例以供参考,所以导致了国外有关营改增案例和研究资料的研究成果不足。

艾伦·A·泰特就他本国的税收制度而言他认为应该将增值税征收管理的范围一直扩大并且知道能够覆盖到生产乃至零售的每一个细致的环节中。

斯蒂芬·R·刘易斯则就他本国的税收法律制度认为,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可以抵扣部分税费那么就可以有效的消除一些其他流转税在征收时产生重复征税的问题。

Krans和Bird就其本国的税法制度提出,如果与其他类型的流转税相比,实行增值税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简单明了。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案例研究法 独立于社会研究和科学研究而独立存在的就是案例分析法,尤其是对国家组织。个体运用到数据资料收集,对在社区中发生的事件和在职其中发生的行为程度的背景进行不同程度的挖掘。在食物面貌和背景后进行分解,分析其内部的一些构造,对其现有的评价进行解释,判断其正确性,预测其未来的发展。

2.文献法 文献法是很早就有的一种方法在文本中,文献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其资料的收集方面,尤其是对营业税、增值税和营改增以后的资料方面,还有一些有关国外的税收的资料,也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取得的,大多是通过从社会上已发布的一些文献里整理借鉴出来的,通过文献法即借鉴参考相关文献有关营改增的介绍从而认识到营改增的必要性。

3.本文创新点 我国现有营改增的研究成果大多都是从大的方面也就是宏观方面来研究的营改增对社会的影响,具体到某一行业则是研究的比较少,分析营改增对餐饮影响的也就更少。也餐饮相关的一些资料也是在逃税避税方面的较多,对饭店这一具体的影响尤其是营改增全面落实以后的相关资料几乎就是没有。既然当前餐饮业营改增对其影响的分析资料较少,那么本文就对这一新制度对餐饮业的影响进行部分分析探索,为相关资料完善做出小贡献。

二、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一)营业税的基本概述 营业税是指在我国对我国境内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一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销售不动产的行为、视同销售应税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兼营行为等所取得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营业税是一种流转税。

(二)增值税的基本概述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单位或个人就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所增加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部分,以这部分增值的部分为增值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额或者营业额,实行税款可抵扣的方法计税。征税范围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进口货物、销售服务、销售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增值税的类型包括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也是一种流转税。

(三)营改增的基本概述 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系指之前应该缴纳营业税的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增值税针对增值部分进行缴税,避免了重复征税。营改增是我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深化改革,推动财税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税负提高积极性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我国的两大主体税种,营业税和增值税在改革过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2011年,营改增试点方案 2.2012年1月1日,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 3.2012年9月1日起至年底,营改增试点扩大至8省市 4.206年9月1日,营改增推广至全国,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 5.2014年1月1日,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 6.2014年6月1日,将电信纳入营改增试点,7.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营改增 由此可见,餐饮业是最从2016年5月之后即最后一批被纳入营改增的。

三、餐饮行业“营改增”现状(一)餐饮企业营改增后的部分现状 2016年3月,国家颁布了《关全面推于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文件,规定从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全行业开展并且落实“营改增”试点,且之前发布的所有有关营改增的政策除另有规定条款外均相应废除。也就是这样导致了营业税彻底的被废除不了,也就是把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文件中也明确规定了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的一些细则,生活服务业中包括为顾客提供饮食消费的餐饮服务。

在“营改增”政策未做出调整之前餐饮业缴纳的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多数都是其餐厅的营业额收入或劳务收入而且都是含税收入,而营业税属于价内税,也就是说营业税里已经包含了一些缴纳过的税,而这些营业税也被计入到营业税金中来抵减收入。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不含税的销售额,从此看出增值税降低了重复征税。

(二)餐饮业营改增现状的案例分析 ①普通销售业务处理 [例1]2016年5月31日,外婆味道餐饮连锁企业本月普通销售收入为551200元,已存入银行。普通销售(堂食)的会计核算如下,销项税额=551200/(1+6%)×6%=31200元。

借:银行存款551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普通销售520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1200 ②其他销售业务处理 [例2]2016年5月31日,外婆味道餐饮连锁企业本月外卖销售收入为70200元,已存入银行。其他销售(外卖)收入会计核算如下,销项税额=70200/(1+17%)17%=10200元。

借:银行存款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普通销售60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0200 税负影响分析:根据规定,纳税人兼营销售货物对不同的销售收入适用不同税率,应分别核算;对没有分别核算的销售额,从高适用税率。“营改增”后,餐饮企业一般纳税人销售现场消费的食品属于销售服务适用6%税率;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品属于销售货物,适用17%税率。如例1、例2分别核算应缴纳税费为31200+10200=41400元,如果未分别核算,从高适用税率。则应缴纳税费为(551200+70200)/(1+17%)×17%=90288.89,比分开来核算税费增加了1倍。因此,企业应根据不同销售方式采用不同税率分别核算。

③缴纳税费 “营改增”后,餐饮业归属于生活服务业类,一般纳税人税率为6%。餐饮业在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例3]外婆味道餐饮连锁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普通销售收入为551200元,向某商贸企业购买适用13%税率的面粉等原材料30000元,向A企业购买适用17%税率的初级农产品熟牛肉60000元,且都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应缴纳的税金。

(1)营改增后,应缴税费=销项税额-进项税额=551200/(1+6%)×6%-30000/(1+13%)×13%-60000/(1+17%)×17%=31200-3451-8718=19031元 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9031 贷:银行存款19031(2)营改增前,餐饮业属于营业税应税服务,税率为5%。应缴纳税费=551200×5%=27560元 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27560 贷:银行存款27560 税负影响分析:例3的案例,如果按照“营改增”前缴纳营业税,这家餐饮连锁企业的税率为5%,本月需要缴纳的税额为27560元,税负为5%。“营改增”后这家餐饮连锁企业的税率是6%,比营改增前的税率提升了1%的税率;可本月的销项税额为31200元,进项税额为12169元,根据税法规定,只需要缴纳19031元,比营改增之前的税额减少8529元,降幅达到31%,因此从本案例直观得出,在营改增后,税收成本下降明显,减轻了餐饮业的税收负担。

四、营业税改增值税对餐饮业的影响(一)实行“营改增”后的有利影响 1.降低负税水平 在营改增以前的营业税中,营业税是不可以抵扣的,因此会造成重复征税的问题,企业的销售额越多,征的营业税就会越多。餐饮业属于生活服务业的一种。国家“营改增”全面落实以后,一般纳税人的征税额略有下降,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额有明显的下降。如果餐饮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从5%下降到3%,其税负有所下降,这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如果餐饮业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必须要有大量的进项税额抵扣才能够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大量的进项税额抵扣又依赖于上游企业(食品开发、生产或者物流配送等)的发展,上游企业如果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就不可以抵扣,因而就会加大企业税收的负担。如果上游企业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就可以抵扣,就会减少企业税收的负担。

2.减少重复征税 重复征税是指国家对同一征税对象征收多种税或征税多次。在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中,一般有两种流转税,即增值税和营业税。增值税主要适用于制造业,而营业税主要适用于服务业,并且两税种在税收收入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由于增值税需要纳税人凭借自身向上下游企业收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减销项税额来计算应该纳税的增值额。因为餐饮业纳税人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下游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向餐饮企业购进餐饮服务也就无法获得进项税额抵扣自身销项税。这样已经在餐饮业缴纳过营业税的餐饮服务又在下游企业缴纳了增值税,形成了这部分的二次征税。而餐饮业实施 营改增 之后将很大程度上消除以上的重复征税,对进产业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和优化经济结构都有极大作用。

3.解决征收权限难题 增值税、营业税两税并存的现状,使得税收征管复杂化,征管权限划分存在冲突,降低了税制效率。增值税有国税系统负责征管,除了银行总行、保险公司总公司等之外的营业税由地税系统负责征管,两税并存情况下容易产生征管方面的争议,产生税收管辖权方面的矛盾。

(二)营改增实行过程中的不利影响 1.发票管理问题 在营改增全面实施以前,餐饮行业只需要缴纳营业税,所以开具普通发票就可以了。但是,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以后,一般纳税人提供餐饮服务的过程中除了能开具普通发票以外,还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准确的来说,小规模纳税人只可以开具普通发票的权限,不可以自己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纳税人必须到国税局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有三个身份:①纳税人反映经济活动的重要会计凭证,②销货方纳税义务的合法依据③购货方进项税额抵扣的合法证明。所以,企业要提高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重要性的认识。无论从发票的申请、购买、使用、开具、保管,还是从税务机关对发票的监督管理,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严重时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金,这都是企业使用部门必须遵守并且需特别注意的问题,否则会给个人、企业甚至对国家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2.财务核算问题 “营改增”全面实施以前,企业缴纳增值税时只需要在计提和缴纳环节中进行会计核算,改征增值税后,还可能需要在材料进购与分配、与各方面的验工计价等很多方面进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核算税金也更加明细化,需要增设“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 ”、“减免税款”、“出口退税”等科目于“应交税费”下的“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并进行相应的核算。

3.对财务人员的影响问题 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营业税核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财务人员只需核算企业销售收入,用收入乘以营业税税率就可以计算出营业税额。而增值税的计算复杂很多,在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确认销项税额,在确认成本的同时确认进项税额,同时涉及进项税额的转出、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兼营销售等行为的税额计算、销售折让、现金折扣、商业折扣等特殊项目的处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准确判断等一连串问题,这些都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而餐饮行业财务人员的现状是缺乏系统理论知识的技能和功底。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五、餐饮业营改增政策难点的研究(一)餐饮业“营改增”后的征税对象与税目划分的难点 只有将征税对象去具体而细致分类才能确定其税目,再依据征税的税目来确立营改增制度下税率。实施“营改增”改革的背景下,划分餐饮业的增值税税目,要根据餐饮业的经营形式、经营性质、经营模式以及盈利的幅度和模式。我国餐饮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独立经营模式、兼营模式、单位内部的餐饮服务机构(学校食堂、政府食堂)这三种模式,营改增制度的征税对象涵盖了以上三种任意一种。

营改增制度下,餐饮业增值税税目的分类与餐饮业的经营性质、经营形式、经营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和盈利幅度息息相关。餐饮业的经营模式是多样化的,根据不同经营模式,其“营改增”的税制安排也各有差异,因此营改增改革制度的施行给餐饮业的税制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特别是餐饮业“营改增” 后的纳税人纳税难点与税目划分的困难。

(二)餐饮业“营改增”后税负变化及税率选择的难点。

餐饮业投入产出关系可以表现为: 总产出等于总投入。而餐饮业的总产出计算方法可按照服务行业去使用销售收入法进行,表示为: 总产出 = 销售收入 + 存货增加。再就是依照有关数据的统计,餐饮业的存货增加额与固定资本总额都是为零,由此可将总产出计算公式得出为: 总产出 = 总投入=销售收入。营改增制度下,在餐饮业总投入中的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这四个方面都不存在进项税额,其发生进项税额的部份重点是在中间投入部分。所以,实施营改增以后餐饮业的税率选择以及税负变化可以根据上面的关系来确立。而其缴税额的计算方法有这下面几类:(1)税改前营业税税负率=应缴营业税税额/应税收入=5%,其中(应税收入含税);

(2)税改后增值税税负率=应缴增值税税额/应税收入(含税)=(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应税收入(含税);

(3)营改增税改的税负变化=税改后增值税税负率一税改前营业税税负率;

上述计算方式中(2)、(3)两种计算方式显示:餐饮业税负将上升 六、餐饮业营改增政策完善的建议(一)加强发票管理力度 目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形成了链条式的管理链,对加强税源管理、堵塞税收漏洞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由于普通发票管理未纳入税控系统,且大多实行手工开票,对普通发票的领用、发售、核算等方面未做出明确的要求,容易产生普通发票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税源流失。因此,上海代开发票建议:

一是严格加强对纳税人申请领购普通发票的种类、限额、数量的审核审批。对纳税人申请领购发票、申请变更发票限额或增加发票使用量的,由管理员应实地核查,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合理确定纳税人的用票种类、使用限额和数量,并按规定逐级上级审批。

二是严格加强十万元版普通发票发售审批。对申请领用十万元版发票的纳税人要求账册齐全,财务核算规定,且必须由责任区管理员应实地核查,符合规定的报经分局长审核签署意见,由市局征管科审批。

三是纳税人每次领购发票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的使用量,特殊情况的由各分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市局征管科备案。

(二)加强对餐饮业税源的监督与控制 对于餐饮业,其税源监督与控制存在一定的困难,税务机关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区域或者分类型的管理方法。根据餐饮业不同的经营的复杂程度、税收额度、经营规模等采取有差异的管理,注重重点税源纳税人的税务管理,协助复杂程度较高的税源纳税人或者重点税源纳税人进行税务管理的整个流程的活动,例如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等等。同时还可以实施奖励政策。对税收优惠或现金奖励鼓励和表扬活动,建立一个餐饮行业税收模式,鼓励全行业的积极税收,按实际纳税。再就是还应当强化对纳税制度和漏税、偷税等法律条例的宣传,定时地检查和评估重点单位的纳税状况。

(三)低税率路径选择 中国的餐饮业整体税负水平较高,在全面实施营改增之后,也应当适时改善餐饮业的税制安排,本文观点是建议餐饮业增值税税率进行了低税率路径选择。同时可以参照国际增值税征收经验,如香港、台湾地方的规小餐饮机构的纳税税率最低仅为百分之一。受餐饮业特殊的性质的影响,其投入中所含有的增值税税额有时不能够在税额计算当中全部抵扣,因此,内地餐饮业还是应当使用低税率的征税办法。在设置税率的时候,应尽量使用不同的税率,可以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进行设置。其具体税目设计与税率可以规定为: 快餐服务业、冷饮及相近行业税率设置为百分之十三,正餐和其它同类服务行业税率设置为百分之十一;规模较小的餐饮业使用简易计税方法纳税,征税率可设置为百分之三,同时还应当保持行业税负水平的下降趋势,积极提倡餐饮企业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和税务计算制度。

(四)自我完善的其他方法 1.餐饮业应正确认识到“营改增”税制改革带来影响和冲击。

全面评价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能否适应“营改增”的要求,深入分析经营风险、业务管理风险、税务稽查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将 “营改增”中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提前预估出来,划分风险等级,提出合理的结局方案,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2.餐饮业高层可以成立“营改增”工作小组。

加强内部沟通,讨论“营改增”将会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要及时从主管税务机关处了解最新的政策。餐饮企业的税务会计与业务人员要密切 协作,分析编制成本费用明细报表,与主管税务机关讨论可抵扣明细项目及抵扣税率,制定合理有效的税收最优化的方案 七、结论 我国于2016年5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彻底的从历史的舞台退出了。我国目前正处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作为我国目前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营改增范围的不断扩大,餐饮行业的营改增无论从行业背景还是国际背景来看都是势在必得的。

餐饮业营改增有利于促进食品开发、生产产品的升级、物流配送的加速、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餐饮行业的持续发展。餐饮业营改增应当遵循公平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一方面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另一方面要避免出现重大失误。餐饮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专家学者以及餐饮业纳税人特别关注的焦点是适用增值税税率和纳税地点的问题。对于目前我国在餐饮业中实施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还需要人们加大对餐饮行业实施营改增的关注度。主动采取相对政策来促进营改增在餐饮行业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重要的帮助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危建军.餐饮业“营改增”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1):52-53.[2]夏凌俊.“营改增”对餐饮业及相关企业决策影响分析[J].管理观察,2017(25):147-148+151.[3]付艳.“营改增”对餐饮行业税负成本的影响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7.[4]张微巍.“营改增”对餐饮业小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5]所俊妤.营改增对我国餐饮业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7.[6]郑晓瑛.“营改增”对餐饮业的影响及筹划对策[J].北方经贸,2017(05):78-80.[7]李代贤.“营改增”对餐饮业的税负影响分析[D].广东财经大学,2017.[8]高其蒙.“营改增”后餐饮业税务筹划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01):113-114.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本文从杜邦分析体系的内涵着手,介绍了杜邦分析体系的基础资料以及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然后对现行常用杜邦分析体系分析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运用相关指标对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简称四川长虹)的综合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分析了杜邦分析体系存在的局限性,并从引入现金流的角度提出了改进建议,使得静态指标变为动态指标,分析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最大程度利用分析结果做出决策。

但是,论文分析内容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对问的理解仍不够深入。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篇7

一、营改增的意义

(一) 有效解决重复征税问题, 有利于完善流转税税制

营业税是按营业收入全额征收, 每经一道流通环节就要纳一次税, 流通环节越多税负越重, 而增值税只对增值部分征税, 流通环节所缴纳的税款能够得到抵扣, 这种税额抵扣便实现了增值税商品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征税, 消除了重复征税的问题。营改增使交通运输业进入增值税的抵扣链条, 使运输的上下环节都能得到抵扣。营改增实现了从“道道征税, 全额征税”向“环环征税, 层层抵扣”的转变, 这样不仅与世界通行做法接轨, 也利于完善流转税税制。

(二) 促进行业发展优化资产

交通运输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 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 营改增之后, 交通运输业购入的设备可以得到抵扣, 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更新, 对于运输企业而言, 设备的陈旧会消耗更多的能源, 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 营改增具有鼓励投资的作用, 有助于企业扩大投资, 进行技术更新改造, 促进基础设施发展, 从而降低能耗, 减少污染, 营改增政策对于促进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 进企业转型升级

由于营业税具有重复征税的弊端, 很多企业为了能减少流转环节, 通常会采取将供应和销售等环节内化的方式, 这种方式虽能减少重复征税, 却不利于企业专业化分工,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营改增后, 随着交通运输业进入增值税抵扣链条, 使生产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条有效衔接, 同时对于下游企业, 由于增值税的抵扣效应, 企业间的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促进社会专业分工, 这将有利于交通运输企业开拓市场, 扩大市场。

从各地试点情况看, 营改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绝大多数企业的税负降低, 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使试点行业的下游企业直接受益, 减税效果非常明显, 因为营改增这项税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企业减负。然而, 与此相反的是, 由于行业的现实原因, 同为试点的交通运输业却普遍反映税负明显上升, 企业因此加重了负担。

二、营改增后存在的的问题

(一) 小规模纳税人发展受限

营改增之后, 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按3%的税率征收, 这和改革前的税率一样, 但是增值税是价外税, 而营业税是价内税, 因此保证了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的下降。从短期看, 税负下降, 企业是直接的受益人, 然而, 就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无法自行开具增值税票, 影响到下游客户的进项抵扣, 可能因此而流失客户, 使小规模纳税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 一般纳税人税负增加

1. 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少

营改增之后, 交通运输业所缴纳的增值税款和所能取得的进项是息息相关的, 增值税为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 可供抵扣的进项税越多, 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就越少。然而, 在实际中发现, 可供这些企业抵扣的进项并不多。按照试点政策, 存量固定资产不能抵扣, 而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比较长, 如果在试点前企业才购置了固定资产, 那么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不会再有购置计划, 而且运输企业的运输工具购置成本高, 使用年限长, 不会经常性采购, 因此也就不会产生大额的进项用来抵扣。

2. 增值税票不容易取得

营改增后, 交通运输业的燃油费, 修理费也列入可抵扣范围。然而, 就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看, 在这有限的抵扣项目中, 能真正得到抵扣的寥寥无几, 因为要取得这一类增值税票有一定难度。由于条件有限, 各个加油站一般不具备开票的条件, 往往是将加油的普通发票集中起来, 再去指定的开票点开增值税发票, 还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等各种证明材料, 手续烦琐, 而且现行的规定是企业办理加油卡, 并预存一定额度的油费才有可能给企业开增值税发票。然而, 交通运输业有它的特殊性, 有的车辆跑长途运输过程中需要加油, 不是在定点的油站加油, 更是不会得到增值税发票。本该可以抵扣的修理费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由于运输企业的业务是在全国范围的, 运输途中发生故障, 维修时也难以取得增值税发票。

3. 税率增幅较大, 抵扣范围小

交通运输业从原先3%的营业税改征11%的增值税, 税率增幅比较大。虽然进行增值税的抵扣, 但是在其他试点行业的税负都明显下降的情况下, 该行业的平均税负却增加了不少。由于交通运输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其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占20%, 这部分的成本是不能抵扣的, 同时, 该行业的过路过桥费也占据了不少成本, 这部分也没有纳入可抵扣的范围, 保险费、房屋租金均不能抵扣, 这也是税负增加的重要原因。

(三) 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交通运输业长期以来征收的是营业税, 营改增以后, 必然带来税制衔接问题, 使税收核算和会计核算的难度增加, 如果财务人员由于业务上的不熟练, 导致财务核算不正确, 税额计算不正确, 影响纳税工作。

由此可见, 由于交通运输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资金密集型, 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是企业的主要成本构成, 在流通环节中, 企业难以获得增值税票。而且, 还因为交通运输业的一些特殊性, 导致企业运营的很大一部分成本根本不在抵扣范围内, 致使税负无法转嫁到下游企业, 直接导致企业税负上升, 进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使得原本微薄的利润进一步遭到挤压, 企业利润的降低,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对于该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故有必要具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 放宽一般纳税人标准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的是简易征收, 自己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 导致不少客户流失, 放宽一般纳税人标准, 让更多的企业进入一般纳税人的行列, 使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得到广泛延伸, 内在机制有效运行。

(二) 降低税率, 增加进项税额抵扣范围

根据试点地区的情况看, 交通运输业11%税率过高, 企业的进项税额保持在7%才有可能减负, 但实际很难达到, 因此, 政府应该完善法规体系, 对营业税率做出新的测评, 真正给企业减负。对于企业的存量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年折旧额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对于占成本比重较大的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房屋租金也纳入进项税可抵扣范围。还有如油费、修理费在平时难以取得增值税票的支出, 按照行业平均水平测算抵扣数额。

(三) 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完善财务管理

营改增后, 有些企业为了能降低增值税税负, 就尽可能多地抵扣进项税额, 把所有的进项税额都拿来抵扣, 然而政策上对可否抵扣的进项税额是有明确规定的, 由于财务人员相关的细则掌握不透彻, 影响了纳税工作。还有一部分企业, 在采购过程中没有索要增值税发票, 使得本来可以抵扣的项目无法抵扣, 丧失了抵税的机会, 使企业的税负上升。由此可见, 营改增新政的实施, 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财务人员要做好相关内容的专题学习, 建立与营改增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 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 并充分利用现行的增值税纳税政策, 保证纳税的有效进行。当然, 除了财务人员, 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加强联系和沟通, 对新政做好传递与讲解工作, 以便更好地运用好这项政策。

营改增实施以来, 尽管对绝大部分行业来说, 税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提高了竞争力, 但也出现了部分企业出现了税负不降反升的现象, 尤其是交通运输业。我们当然知道, 增值税最终全面取代营业税, 是中国税制改革的大方向, 最终也会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政策的制定同时应该兼顾长远与现实情况, 对交通运输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同样应予以必要的关注并制定出适合该行业的政策, 从而为交通运输业创造更为有利的税制环境, 切实减轻交通运输业的税负,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阳.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J].交通财会, 2012, (7) .

[2]贾康.为什么要“营改增”[J].上海国资, 2012, (1) .

[3]薛娅“.营改增”后文化企业财税变化影响之我见[J].新会计, 2012, (6) .

[4]邱峰“.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效应及其应对举措[J].河北金融, 2012, (10) .

浅析营改增对会计的综合影响 篇8

【关键词】会计核算;营改增;综合影响;减税政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营业税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重复征税的现象,造成了市场交易混乱的局面,使市场的结构很难优化。增值税是我国的主要税种之一,税收占到全国总收入的60%以上。增值税根据企业额外增加的价值进行征税,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重复收税,而且还可以增加增值税的优势,在许多国家以及地区实施。我国的增值税试点是从2012年开始的,之后慢慢增加到10个省市,一直到2013年,增值税的范围才拓展到全国范围,在全国各地区落实实施。营改增是一次成功的减税措施,同时也会对会计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收入的影响

国家在实施营改增以前,企业要依据全部造价缴纳营业税。在进行营改增以后,由于增值税是属于造价以外的税收,在进行缴纳税费的时候是不含增值税造价的。对于营改增具有转嫁性的特点,暂时可以不去考虑,这样有利于营改增政策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能对企业的各方面产生影响。营改增后一般的税收公式是: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增值税与过去的营业税相关政策比较,增值税与营业税在纳税方进行销售额的确定时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过去国家进行营业税的征收,需要纳税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营业销售额进行确认,并且应用所获取的营业收入与营业税率相乘得出营业税收总额。但是自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以后,纳税方获得的营业收入中包含税务,所以先要对销售额以及税收进行分离,计算出不含税务的销售额总收入是多少,然后再将不含税务的营业额与税率进行相乘,最终将需要交纳的税务确定下来,这样就会使销售额的百分比有所下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企业的销售额在缴纳税务之后收入增加了。

二、营改增对成本的影响

国家在实施营改增以前,成本一般都和总造价以及税收一起计算。采取新型的税收模式,将总造价以及税收分开,将实际的成本以及进项税额分离开来。实施营改增以后,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开具发票然后将税额进行抵扣。一般的纳税企业分为以下类型,即现代服务业类型、文化创意类型、交通运输业类型、铁路运输业类型、邮政服务业类型、电信业类型的企业,不同的行业根据自身情况所缴纳的税率是不一样的,所以销售方是否具有开发票的能力,将会影响企业的税收情况。

如果企业是属于服务类型的,那么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成本就会占全部成本的很大比例。服务行业在整个发展业之中,企业获取的利益是相当高的,但是除了企业的服务收入,就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也就是说,如果再开发新类型的服务业务,就会产生新的成本投入,进而将会产生新的增值税发票。对此,如果将这种类型企业进行营改增,将会导致整个企业的税务增加,降低了整个行业的收入。

如果企业是属于文化创意类型的,那么在营改增实施以前,文化创意类型的企业营业税税率是5%,在实施营改增以后,如果再增加新的项目进来,比如广告设计以及会展等,这样就会使增值税的税率达到6%。我们如果仅从企业的表面去看,就可以发现,虽然产生的税率有所增加,但是企业可以在原来固有的资产或者材料费中进行增值税的凭证,是与进项的税额可以进行相互抵扣的,这样就可以看出来,企业的总税务在一定程度上被减轻了。

如果企业是属于交通运输类型的,那么在营改增实施以前,交通运输类型企业的营业税税率是3%,在实施营改增以后,交通运输类型企业的增值税税率达到11%,虽然相关部门增值税与进项税相互抵扣,但是很多小型企业,在实际的抵扣中购进的固定资产只有一小部分。如果企业刚刚开始起步或者已经到达成熟阶段,但是资产不够坚实的话,就必须要经过与其他企业相互合作或者融资进行运行,并且与其他企业的融资以及合作款项不能与进税额进行相互抵扣,工作人员的成本支出也同样不能进行抵扣,那么增值税就会有所提高,导致收入会有所下降。

如果企业是属于货物物流类型的行业,在经过实施营改增以后,对于一般小型的物流企业来说,在实施营改增以后,企业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必须要按照企业取得一定的应税服务额度为11%或者是6%的税率进行计算。物流类型的企业可以实施与进项税额相互抵扣,其中还可以包括物流派送的外购燃料以及设备等。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的成本。但是,物流类型的企业在运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费用,例如过桥费、保险费以及租赁费等,还有相关工作人员投入的资本以及成本费用,都不可以进行抵扣,因此,从物流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物流类型企业的税务会有所提高。

如果企业从事电信业服务,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等各种通信网络资源,提供语音通话服务,传送、发射、接收或者应用图像、短信等电子数据和信息的业务活动,其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提供基础电信服务,税率为11%。提供增值电信服务,税率为6%。

三、营改增对现金流的影响

在实施营改增以后,企业的收入以及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税收的比例与营业税,但是这些减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动以及企业的利润变化,现金流的增加和减少程度与增值税整体的税务增加或者减少程度成反比例。

我们可以看出,在营改增实施以后,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营改增对企业的现金流影响很大。通过研究发现,主要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

上一篇:以五十步笑百步下一篇:美术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