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民族工艺品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贵州的民族工艺品(精选6篇)

贵州的民族工艺品 篇1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

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贵州的民族工艺品 篇2

贵州少数民族居多, 教师年龄普遍偏大, 社会经验丰富, 自觉性强, 理解能力强。但由于工作时间长, 所以在学习上显得力不从心。

二影响贵州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学习的因素

教师大多来自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山区, 绝大部分都是已婚的, 各有各的社会、家庭现状。所以民族地区的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由于他们的特殊性, 就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家庭的影响

教师大都是成家立业的人, 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吃穿住行, 还要考虑家人的吃穿住行以及农村各种应酬, 故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思想包袱。比如教师培训班中来自惠水县摆榜乡平寨村的一位教师, 他家经济困难, 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卖大米, 但粮食本身不够吃, 这次参加培训的费用是借高利贷筹集的。再加上他有一子一女, 在儿子出生不久, 为了响应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其爱人就去做了结扎手术, 手术后不久小儿子因病夭折, 这种挣扎在温饱线上和在农村没有儿子继承家业的封建枷锁精神负担下的教师, 难道有心思培训吗?另外, 他们都是有妻室儿女的人, 绝大部分教师是心分两半, 一半在学校培训, 一半在家里, 担心家里妻子、儿女生病或其他意外。比如教师培训班中的一位教师收到家里来信说, 孩子生病住院, 请假回来学习不久, 又带信来说妻子生病, 处于培训规定 (不能连续两次请假) 的约束没有回去, 像这样的情况难道对培训学习没有影响吗?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参与培训的教师处在文化比较落后的山区, 为了对孩子进行扫盲教育, 农村就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 为了充实教师队伍,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就招聘了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及代课教师, 参加培训的教师大部分是民转公和代转公。据参与培训的教师反映, 民办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 每年的民转公指标少。我在教师培训班做过一次民意测验:你们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什么?94%的教师是为了通过脱产培训学习转正, 6%的教师是想求知, 82%的教师二者皆有。其中10%的教师是为了培训转公, 并不想学什么文化知识, 从以上可看出, 绝大多数教师是迫于无奈才参加脱产培训学习的, 有这种想法的教师能专心参加培训学习吗?

3. 个人文化因素的影响

教师培训班的教师初中毕业的占34%, 高中毕业的占66%, 有的甚至是中函毕业, 再加上教龄都在10年以上, 年龄偏大, 记忆力衰退。所以, 即使大多数教师想学知识, 但学起来实在太难, 比如上数学培训课, 由于知识的连贯性强、忘记的数学基础知识多, 要弄懂每节课传授的数学知识就感到很吃力, 久而久之, 影响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三针对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加强参与培训教师的思想教育

通过班会和个别谈心的方法, 帮助他们克服一切困难, 减轻思想负担, 激励他们好好培训学习, 让其知道能有机会培训学习实在是不易, 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 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电视连续剧《走出黄土地》中王思明的办学精神, 牢记其中的一句话“不要误了娃们”。要不误了娃们, 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

2. 在培训教学中应做到多讲、细讲, 激发学习兴趣

3. 引导参与培训教师自学

教师培训班的教师自觉性强, 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只是由于工作时间长, 再加上在家乡任教时各种琐事繁多, 没有时间学习, 来参加培训后想学但不知从何学起。作为教师, 不但要传授他们新的知识, 而且主要是传授学习方法。所以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 引导他们自学, 弥补知识的不足, 从而更好地掌握培训班传授的新知识。

四注意防止教师培训学习的片面性

教师培训班中都是具有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他们知道基础教育教学中最缺什么知识, 参加培训学习时自然形成一定的选择性。再加上教师有的喜欢理科, 有的喜欢文科, 从而对全面学习知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他们的老师应讲清楚,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培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好好学习。虽然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 但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各门知识, 并不是自己喜欢什么、基础教育教学急需什么就学什么。培训结束时应做到基础教育教学开设的各门课程基本都能任教, 这样才能算一个称职的基础教育教学教师。

摘要:本文针对贵州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学习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贵州的民族工艺品 篇3

——赫章县雉街彝族苗族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典型材料

位于赫章南缘“贵州屋脊”韭菜坪脚下的雉街彝族苗族乡,距赫章县城46公里,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总人口14500人。辖10个行政村、58个村民组、16个支部,有党员578名。是一个彝族、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51.2%,森林覆盖率达62%。雉街乡物华天宝,山川秀丽,这里有风景如画的双龙飞瀑、绿茵如毯的万亩林海、百花争艳的杜鹃林带、风光旖妮的大凉山万亩草场;这里矿藏资源丰富,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铁、锌、铅等金属矿产,有全省著名的菜园子铁矿区;这里物产丰富,盛产马铃薯、玉米、芸豆等农副产品;这里民风古朴,民族文化底蕴厚重,彝族《铃铛舞》、《酒礼歌》、苗族《芦笙舞》、《苗寨风情》等民族歌舞及苗族的蜡染、刺绣、彝族的挑花等民间手工艺还在原生态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组建的发达村陈家寨彝族歌舞表演队,就曾先后多次参加过省、地、县的各种活动调演,还应邀到北京、广州等地演出,他们表演的《月琴舞》、《乌蒙欢歌》等舞蹈受到了观众的高度好评。2003年3月组建的雉街村野鸡苗寨苗族歌舞表演队,曾经被邀请到昆明、昭通、威宁等地参加苗族山花节,他们参加表演的《苗族芦笙舞》赢得过观众们无数次热烈的掌声,2007年排练的《苗族矮桩舞》还被选派到贵阳参加了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2003年以来,雉街乡党委在赫章县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加强班子建设为突破口,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 设和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了全乡的农民增收、计划生育、远程教育、安全生产、财政税收、“两基”攻坚、社会稳定、纪检监察等方面工作有序推进。2010年,财政收入达360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6元,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可喜局面。促进了全乡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2009年目标管理工作获全县二等奖,2010年目标管理工作获全县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乡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结果。如今的雉街乡,社会稳定,各族群众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一、强机制,夯基础,素质团队为人民。雉街乡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村、组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较大,为了进一步抓好全乡的民族团结工作,乡党委认真分析乡、村、组班子建设状况,针对过去乡村干部职工纪律涣散、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干部重使用、轻培训,对工作大包大揽、管理无序的实际,从机制创新入手,打造高素质团队。一是着力培养“素质干部”。修改、完善了《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干部职工周学周报周议制度》等10余个制度,并形成制度汇编发到所有乡村干部,以制度管人管事,形成长效机制。开展“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创先争优和四帮四促活动,让乡、村、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更新观念、整顿 2 纪律、转变作风。建立乡村干部培训机制,凡年龄35岁以下的干部必须分期分批参加学历提升培训,培训费用由政府补助50%。所有在职乡村干部每年必须参加20天以上的县乡培训,每年必须熟读1本好书,村干部必须熟练掌握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备运行的基本操作。2007年以来,利用远程教育共培训党员、群众达500余场次。二是着力培养“激情干部”。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障机制,从2007年1月起,乡财政年增加预算6万元“村干部养老保障专项资金”,将全乡10个村30名村干部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同时,创新“一联两包”机制,精简包村包组干部,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负责制。在双龙、雉街、木戛3个村实行“村自管理”,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向乡党委政府负责,参加乡干部职工会议和各种学习培训,按月汇报工作,激发乡村干部活力。三是着力培养“效率干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与乡机关、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中心工作、阶段工作、临时工作量化到个人,实行定岗定责,绩效管理。把村干部的补贴提高到每月人均800元,实行基本补贴、绩效补贴和奖金的级差补贴制度,并建立工作考核办法,实行月督查、季考核和年考评,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二、建基地,兴产业,助农增收树精品。雉街乡是全县矿藏资源较为丰富的乡,是全县重点打造的工业园区乡镇之一。乡党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在深入推进“矿业强乡”战略的同时,着力打造农业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实现“农 3 产富乡”齐并进。一是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整合乡、村、校资源,选准载体、搭建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新农村”活动,理顺村校关系。在中、小学生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每周设置1节远程教育农技课,每个假期布置1次远程教育项目实验,建立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农民推广的示范园15个,搭建了“教师—学生—农民”利益互动平台。二是建立远程教育示范项目贴息机制,采取党员参股、政府贴息贷款方式鼓励村、校和中心播放户发展。双龙村党员群众入股20万元,乡政府贴息贷款8万元,与雉街中学联办面积50亩种养示范基地,探索“草—畜—鱼”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乡涌现出黄启联、李权等规模养殖户100余户,许明德、郑明义等种植专业户36户,建成规模养殖示范基地3个,实现畜牧业产值530万元。三是依托银泉淀粉厂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006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在双龙、发达等6个村规范建立了“威芋3#”、“昭绿号”优质脱毒马铃薯种扩繁基地,引导群众每年种植马铃薯2万余亩,仅此一项,群众年创收700余万元,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一条主渠道。

三、创特色,促和谐,民族文化添风采。雉街乡党委充分发挥彝族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森林资源丰富、旅游景观独特等优势,紧紧围绕“文化兴乡”战略,精心挖掘、保护和发展历史悠久的民间民族文化,着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4 推介“特色雉街”,促进和谐发展。一是成立了雉街乡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领导小组,指导组建发达、野鸡苗寨和雉街晓坤艺术团3支民族歌舞团,聘请了杨忠华、陈朝寿等10位民间艺人为教练,将原生态苗族彝族歌舞进行发掘和组装,编制了《铃铛舞》、《阿西里西》等多部民族歌舞。二是依托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下载歌舞课件分发到学校和发达、雉街、双龙、拉夫等组建有民族歌舞表演队的村,在中小学开设民族歌舞特长班,强化后备歌舞演员队伍的培养,全乡参加民族歌舞培训的人员达400余人,畅通歌舞团演员输送渠道。三是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打造“双龙飞瀑”,开发鸡嘴山森林旅游资源,结合彝族刺绣、苗族蜡染等民间手工艺,发展旅游文化。2006年,《铃铛舞》荣获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苗族矮桩舞》被选送到贵阳参加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2008年,雉街乡文艺演出队又参加了“中国贵州彝族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汇演,表演的节目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

四、战冰魔,援灾区,钢铁战士耀家园。雉街乡党委在今年特大雪凝灾害面前,沉着应战、周密部署,展现了全乡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的精诚团结;在支援地震灾区建设中,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动员全乡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积极为灾区捐款献爱心,彰显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在抗击雪凝灾害中,乡党委政府及时启动救灾抗灾应急预案,落实包保责任,着眼民情,雪中送炭。如在农历 5 大年初一,当双龙村敞口岩洞养羊场150余只山羊面临饿死威胁时,乡村班子组织了40多人的送粮大军,顶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将玉米、稻草、豆壳等急救物资,沿着崎岖陡峭的冰雪山路背送到2公里处的养羊场,养殖户杨良举热泪盈眶,“共产党好啊,党的干部才是我们群众的贴心骨呀!”。当广大农户马铃薯种薯受冻时,乡党委政府迅速筹集21万元资金,从外地调运马铃薯种120余万斤无偿发放给重灾户种植。在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乡党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党员干部带头献爱心,募捐资金达11.71万元„„正是全乡“万众一心、精诚团结”的氛围,为部队输送了抗震救灾前线的“钢铁战士”、“漏肠英雄”严情勇,在的灾区“生命通道”上连续3天3夜带病背送救灾物资和伤员,直到晕倒在山路上的感人故事在全国传诵。也正是雉街这片热土,培育了严情勇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毅力,让解放军骄傲!也让雉街人民骄傲!

贵州省中药民族药11.5规划 篇4

前言

中药民族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独具特色,通过历代学者的继承、整理、发掘、提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引入,中药民族药正生机勃发,发扬光大。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奋发崛起,已经逐步发展为有一支较为稳定的科技人员队伍,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基础、一定现代化生产规模和规范化管理程度的产业,并以高于全国平均医药发展速度有序发展。成为支撑全省工业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

“十一五”时期(2006—2010)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贵州省实现社会经济历史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中药民族药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我省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立足本省资源优势,加强中药民族药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快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贵州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这一指导思想,我省在充分估价“十五”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按照《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总体部署,编制贵州省“十一五”中药民族药科技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中药民族药发展状况基本评价

“十五”期间,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作为全省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后续支柱产业的重要举措。并出台了《关于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黔党发〔2002〕13号)的文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全省医药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特别是2001年我省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和我省154个民族药被批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中药产业发展。在其带动下,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加快发展,制药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药研究开发成效明显。从2000—2005年,全省以中药、民族药为主体的医药工业年产值从33亿元增加到85.84亿元,年均递增32%,中药制造业成为我省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一)新药研发成效明显,研究能力不断增强

2001年—2005年,国家和省财政投入研究开发经费1.63亿元,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研究开发资金9.2亿元,加强了新药、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及应用,加强了科技创新能力和平台的培育和建设。

1、新药研究开发成效明显。成功开发上市新药47个,有154个民族药上升为国家药品标准。目前在研中药新药300余个,其中26个获得临床批件。通过加强新药研究,全省的新药申报数量逐年递增,年新药申报数量由2003年的33个上升到2005年的239个。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的新药研究格局已基本形成。

2、研发能力得到加强。建成和完善的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等16个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与全省21家从事中药研究开发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登记注册的8家民办中药、民族药研究机构,共同构成了我省新药、新技术的研发平台,成为开展中药筛选、制剂研究、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临床评价及中药材、中成药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研究的基础平台。

(二)制药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

全省已有125户药品生产企业的385条生产线(车间)通过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认证,涉及31个剂型(包括原料药),获药品GMP证书175张。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质量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强,生产的剂型发展到20多种,还研制开发了缓释制剂、透皮给药制剂、靶向给药制剂、冻干制剂等新剂型,具备了较高技术的生产能力。

(三)中药民族药品种及其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省中药民族药制剂品种达到近400个,其中有154个民族药制剂。中药民族药制剂的剂型涉及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喷雾剂、滴丸剂、散剂、酊剂、贴剂、巴布膏剂等27种。经过2001年~2002年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的整顿工作,中药品种尤其是154个民族药品种质量标准均有大幅度提升。依靠自身质量和疗效,加上有力的市场开拓,培育了一批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功能独特、市场潜力较大的拳头产品。仙灵骨葆胶囊、克咳胶囊、咳速停糖浆、抗妇炎胶囊、艾迪注射液、宁泌泰胶囊等单品种年销售额过亿元。

(四)中药民族药材资源分布广泛,规范种植及管理得到加强

我省因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宜性而成为我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根据1983~1993年全省中药资普查结果,贵州有中药资源4294种,其中药用植物3927种、药用动物289 种、药用矿物78 种。还有不少别具特色的民族药资源。

贵州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药材、民族药材的种植发展。近年来开始形成企业加农户联合大规模人工种植中药材民族药材、工业种植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全省现有77个各类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国家GAP现场检查的基地和品种3个,可为中药民族药工业提供一定的原料保证。修订发布了《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使中药材的生产、加工、销售及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五)民族医药的基础研究得到进一步重视,理论成果相继出版

先后整理出版了《贵阳民间草药验方录》、《贵阳民间草药》、《苗族药物集》、《苗族医药学》、《贵州省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中华本草•苗药卷》、《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苗族药物集》收入苗药163种,是苗族医药史上的第一部药物专著,填补了苗药文化无文字记载的空白。相继出版和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苗族、侗族、土家族、毛南族等民族医药本草学、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药理毒理和临床试验方面的研究专著、论文。

(六)中药专项得以设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初步形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专项,同时每年安排省级技改资金1500万元,相应的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项目给予扶持,形成了专项资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技改资金、扶贫贷款资金、产业化项目资金,与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构成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十五”期间,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1)科技基础较差、人才缺乏;(2)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3)中药材生产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工作需进一步加强;(4)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5)资源量锐减,对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压力;(6)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专利战略意识不足。

二、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中药民族药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方针,以增强中药民族药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按照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创新、优化研发平台,培养人才队伍,重点开展中药大品种和对产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品种、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民族医药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尽快构建起与中药民族药产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发体系。以科技促产业,以产业促科技,依靠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创建“黔药”品牌,使我省中药民族药工业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贵州经济更大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省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40~160亿元,培育1~2个年产值超30亿元、2~3个年产值超10亿元、20~30个年产值超1亿元的中药、民族药企业。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品种10~15个。

具体目标:

1、建立5~8个优质、无公害的特色药材良种繁育GAP基地及其推广种植基地;

2、研制、开发出8~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较高科技含量的创新药物(6类及其以上),5~10个保健食品主导品种,引进10~15个中药民族药新产品;

3、完成5~10个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民族药产品的深度研究,并在工艺、剂型、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完成50~100个已有产品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4、建设4~6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且符合国家GLP、GCP要求的药物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

5、培养中药民族药高级研究人员30人,中级研究人员100人;培养博士20名,硕士120名;

6、整理出版一批有影响的中药民族医药理论专著和学术论文。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中药民族药的研究与开发

以企业作为中药民族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按照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对临床长期使用的中药复方、民间蕴藏的有效单方、验方,进行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组方配伍、药效学验证、剂型、质量标准、质量稳定性、临床试验研究等系统研究,研制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且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此外,还将开展中药民族药的功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组方配伍研究、活性成分和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为研制科技含量较高的中药新药打下基础。

(二)开展民族医药的相关基础研究

开展民族医学的病因病理、辨病施治、药物理论、药物加工、组方配伍理论、用药方法等基本理论的收集整理、研究总结。进行苗族医药与其它民族医药理论的比较分析。

开展民族药材的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对已载入《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并有广泛临床和民间应用基础的药材,进行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同功品种、易混品种、种植(养殖)、抚育、质量检测、活性成分、药理毒理等研究。

开展现有中药民族药制剂的深入研究。在认真筛选的基础上,鼓励对有潜力的品种,开展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工艺技术、质量标准的深入研究;探讨复方或单方有效部位的量效关系、物质基础或药效物质群。

(三)加强民族药的二次开发,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对现有临床和市场价值均较高的中药民族药品种进行深度研发,在药物剂型、工艺技术、质量标准、设备改造等方面科技创新,注重发展控释制剂、透皮制剂、靶向制剂、固体分散制剂和生物工程药物等。进一步提高其科技含量、工艺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四)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加快建设我省中药现代化的“四个平台、一个环境”。四个平台一是由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骨干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组成的研究开发平台;二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中医药资源、科学数据、图书文献资源和科技网络的资源共享平台;三是技术交易常设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科技咨询评估鉴定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的成果转化平台;四是传统药物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开发平台。一个环境主要包括技术转化环境、中医药研发的投资环境、人才引进及奖励等科技制度环境。

有效利用、整合现有中药创新和技术资源,运用市场机制吸纳各方面力量,建立多种形式的中药研发技术服务体系和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开展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炮制、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药工程技术设备、复方中药筛选、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到质量控制的各种研究和技术服务。

(五)加强种植规范化技术、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研究

按照优质无公害及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研究主要地道药材的规范种植(养殖)技术、饮片加工炮制技术。运用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培育优质高抗中药材良种,研制开发生物农药和中药材专用肥。开展中药民族药资源的保护、抚育以及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研究。解决好中药民族药工业原料的源头质量、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问题。

(六)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通过选拔深造、重点资助、创造工作条件等方式,培养、引进、稳定一批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一批药物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技术骨干,培养一批药物研发的专门人才。

五、重点领域、重大专项与重点项目

(一)重点领域

1、中药民族药研发创新平台

2、中药民族药及保健食品

3、中药民族药生产新技术、新工艺

4、主要中药民族药品种的选育、种植(养殖)、保护和大宗药材饮片加工炮制技术

5、民族医药相关基础理论

6、人才培养、培训及政策研究

(二)重大专项

1、能力建设类

——建立、完善中药新药及创新药物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建设符合国家GLP和GCP要求的药物研究平台

——建立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_贵州苗药工程研究中心

——建立西南(贵州)中药创新药物筛选技术中心

——建立专业化企业新药研究技术中心

——建立中药、民族药活性筛选中心

2、新药研究类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民族药新药制剂研发

——贵州中药民族药大品种深度开发

3、工艺技术类

——现代中药自动化、信息化制造技术

——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开发应用

4、中药材种植加工类

——贵州主要地道药材的规范种植(养殖)技术研究及大宗药材饮片加工炮制技术研究

5、基础研究类

——苗族医药、布依族医药、侗族医药、彝族医药等民族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

(三)重点项目

——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

——中药民族药制剂的现代剂型及剂型改进研究

——中药民族药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研究

——民族药材及民间验方功效成分、有效部位提取分离纯化及筛选研究

——民族药组方配伍及创新药物研究

——中药民族药生产过程控制、工艺技术改进,设备设施创新、环境保护研究

——中药民族药材的资源分布和野生变家种研究

——贵州地道药材食药两用品种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

——主要药用植物快速繁殖与基因工程技术研究

——中药民族药材的种植、养殖、抚育研究

——中药民族药饮片加工炮制技术研究

——优质高抗中药材良种研究

——中药创新药物候选化合物的研究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中药民族药产业科技发展中,要以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促进医药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根本目的,着眼于长远,注重战略思维,保障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发展质量。

要在药品生产企业全面通过GMP认证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大上规模、小创特色”的基本构想,进一步推进产业规范化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创建“黔药”品牌。

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在工作布局上,打破产、研界限,科学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互用,促进研究与生产全面协调发展,同时重视推进企业重组,实施名牌战略,发挥中药民族药工业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城乡共同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

要不断研究科技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进一步转化,实现中药民族药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创造工作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树立科学人才观,着力人才培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大事来抓。要在高等院校药学专业(含中药专业)中,开设民族医药专业或增设民族医药理论及实验研究课程,鼓励高等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贵州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加强科学技术与区域资源相结合的研究开发意识。

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了解国际国内药品相关技术要求,研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和药品生产中的各种工艺技术创新问题,培养一批药物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技术骨干,培养一批药物研发的专门人才。

要通过选拔深造、重点资助、创造工作条件等方式,培养、引进、稳定一批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

重视和强化招才引智工作,加强对急需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引进各级各类急需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三)建立高效、协调的工作体系,优化发展软环境

推进中药民族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统筹协调。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应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各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全省上下一盘棋、合力兴药的良好局面。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能,形成集中、高效、强力推进基地建设的工作机制。

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工作力度,推进中药民族药发展省内省外、国内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医药行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知识产权的战略研究及应用。加大执法力度,有效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护医药知识产权,促进新药创新。

推动医药行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倡导在新药创新全过程实行专利保护,在中药材、药效物质、中药新用途以及制药工艺等技术环节,注重形成一批专利。提高对国内外失效药品专利特别是保护期届满的药品专利的利用能力,强化再创新。鼓励和支持在民族药重大工艺创新及新药研发、药用植物功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发明专利权;在优势地道药材的研发方面,鼓励和支持取得数量较多的外围专利,形成专利保护网。

鼓励和支持中药材品种选育,取得药用植物新品种权。引导制药企业运用适宜的商标使用和宣传策略,为民族药创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奠定基础;集中使用宣传资源,共创“黔药”品牌。结合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以“质量为保证、地道为特征”,加强中药材的地理标志申请工作。推进中药民族药保密品种的申报工作和中药品种保护工作。

(五)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

要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入为主、民间投资参与、吸收外商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1、继续设立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向现代中药民族药科技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上注入,重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加大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标准规范、知识产权和中药资源保护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现代中药民族药科技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2、鼓励建立现代中药民族药科技产业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充分利用创业投资机制等市场化手段,拓宽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融资渠道,以吸引社会资金为主,政府资金适应注入,采用股份制等灵活方式,建立现代中药民族药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为我省现代中药民族药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3、帮助有条件的中药民族药企业股票在国内外上市,筹集发展资金。

贵州的民族工艺品 篇5

编辑:作者:文章来源:更新时间:2005-07-04

贵州省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

今年3月以来,贵州省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就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问题,对册享、望谟、贵定、福泉、瓮安、惠水、道真等县市作调查,召开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州政协座谈会,还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了考察学习。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情况

(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包括3个自治州(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和11个自治县(道真、务川、关岭、镇宁、紫云、沿河、松桃、玉屏、印江、威宁、三都),共46个县、市。土地面积(不含非自治县的民族乡,下同)9762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5.4%;2003年末人口159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1.2%。面积占一半强,人口占一半弱。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在全省举足轻重。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自然的历史的诸多原因,这些地方总体上还处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小、贫困面积大、经济实力弱的状况,与全省全国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003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40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0.05%,人均2628元,仅为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73%和29%;财政总收入40.9亿元,占全省总收入的1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1亿元,占全省18.15%),人均258元,占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42.0%和15.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221元,仅及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51.7%和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4亿元,占全省总额的23.9%,人均714元,仅为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58.1%和19.9%。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看,黔西南、黔东南、黔南3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城市(兴义市、凯里市、都匀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373、6552和6142元,为全国人均水平的75.2%、77.3%和72.5%,分别是贵阳市人均水平的79.8%、81.7%和76.9%;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州分别为1541元、1450元、1499元,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58%上下。在全省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民族自治地方就有36个,就是说,全省近3/4的扶贫县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

由上分析看出,如果贵州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全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的话,省内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总体上则处于初级阶段的最低层次。这种状况是与省内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进程滞后紧密相关的。

(二)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基本状况

贵州省90年代初开展建镇、并乡、撤区工作,建制镇发展加快。尤其是“九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明确提出以发展特色小城镇为方向,以发展繁荣城镇经济为重点,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繁荣农村市场为基础,紧密结合资源、旅游、民族文化及风情、绿色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抓好2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特别是2002年省政府决定着力抓好包括县城在内的10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着全省城镇建设的健康较快发展。民族自治地方抓住历史机遇,经过努力实践开拓,2003年建制镇发展到357个(含42个县城),占全省693个建制镇的51.5%;福泉撤县建市,民族自治地方县级市增加到4个,占全省9个县级市的44.4%。与此同时,民族自治地方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城镇道路等级、硬化率,电力通讯、给排水设施和路灯照明,绿化系统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一批县城的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项目和防洪工程,有些已竣工发挥作用。用电普及率己达100%,自来水普及率接近60%,新区绿化覆盖率近25%,电视覆盖率和电话普及率接近全省水平。随着城镇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的发展,居民生活环境正在逐步改善,特别是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从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体系现状观察,其特征与存在问题伴生,且处于新成长期。综合来看,民族自治地方两个层级的361个市镇已成为我省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的等级结构基本上表现为行政的等级系列结构;在城镇的规模结构中,城镇人口1.0万人以上的占11.8%,绝大多数城镇人口在万人以下,相当部分城镇人口不足0.2万人;从城镇的经济职能看,由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落后,农副产品加工及农贸型城镇占80%,交通与旅游型城镇占8%,工矿型城镇占12%,加之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镇的综合功能和影响力很弱;在金字塔的城镇体系中,城市首位度为零,只有都匀、凯里、兴义、福泉4个小城市,在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还没有大、中城市,小城市和包括县城在内的51个重点城镇亟待发展,一般小城镇亟待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城镇管理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低,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水平约19%(其中黔南州约24%,黔西南州约22%,黔东南州约20%),比全省低约7个百分点,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同效关系明显表现在产业发育上,就是二、三次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低、效益差。2003年的结构比例为36.9∶33.2∶29.9,呈典型的原始积累特征即“一二三”结构。在民族自治地方的42个县中,多数县二、三产业年增加值仅分别为一两亿元,因而决定了人均生产总值水平极低。有33个县(占总数的78.6%)人均GDP不足两千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最低的紫云县人均GDP为1364元,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40%。这些县几乎还未进入工业化的门槛,因而其城镇化水平大都处在10%左右。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城镇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转型、集中和强化,以及城镇地域外延拓展与城镇景观的扩大,又包括了城镇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镇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渗透到乡村地域,同时还包括了城市文明、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向农村推进的精神变化过程。以下三个重要问题全省存在,在民族自治地方尤为突出。

(一)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发展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经济基础

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三化”并举,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据有关方面研究,目前我省城镇化主导产业选择结果的排序前十位是:能源工业、矿产资源加工业、建筑业、旅游业、绿色产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城镇市政公用业、电信业和生态环保产业。近年来,民族自治地方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在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上下功夫,收到明显成效。不少地方从本地实际出发,以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富民强镇,涌现出谷脚、黄果树、威舍、羊坪、牛场、氵舞 阳、玉屏、和平、大龙、马场坪等一批以制药、旅游、工矿、农产品流通、交通运输为支柱产业的特色小城镇。情况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体的。工业是城镇的动力,是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凡是有产业支撑的小城镇,经济发展都较快,活力实力都较强,从而加快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城镇化进程。但从总体情况分析,我省是一个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呈多层次分布的山区省份,尤其是自治地方产业结构水平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使得小城镇经济活力不足,建设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仅从县域经济层次看,一产为主导的县占全省87个县市区的56.3%,达49个,其中民族自治地方要占其2/3。民族自治地方近90%的建制镇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企业多属资源初级加工型,普遍存在“三低三小”问题,即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投资小、规模小、市场小。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屈指可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实践证明,城镇兴衰,系于产业。要使我省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的产业建设与培育,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基础作用。然而,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来说,就资源的地理分布看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全省的水力资源、矿产资源中的煤铝优势资源主要分布于非民族自治地方。因而在全省的生产力布局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的大项目大工程建设为数不多。以至于多数民族自治地方对外来投资项目饥不择食,一大批高能耗原材料加工业安家落户,且分散度很高。龙里、长顺、玉屏等县的铁合金、松桃的锰加工、施秉的工业硅、安龙的电石等等几乎都是近几年招商引资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深化对加快城镇化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特别是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这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而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开拓农村市场、缓解内需不足,增加农民就业、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经济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族自治地方“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扩大,农业生产水平不高、效益低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各项指标实绩与标准指标悬殊大,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贫困人口多,量化物资人均占有少、农村消费能力偏低和

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等等。城镇化是把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镇的主要途径,并能通过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转向二、三产业。只有减少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最终才能富裕农民。应该肯定,现在各级政府对待务工经商农民的政策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限制性政策向鼓励性政策转变,从歧视性政策向平等相待政策转变,从偏重城镇政策向城乡协调发展政策转变。通过促进城乡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只有这样,解决“三农”问题才不再走就“三农”抓“三农”的老路子,开辟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困难,城镇化人口规模小

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过多。在加快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规划、建设、管理城镇上,而且要加大对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城乡就业等问题的力度。在城镇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和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征占了农民的土地,人多地少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须向城镇转移求生存、求发展。富裕农民,首先要转移农民。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城镇人口逐渐增多的过程,其本质就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形成非农业经济量凝聚的区域。为此,应该创造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得来、留得住”的良好环境,基本的条件是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就业和基本的社会保障。然而,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现行身份所限,无法享受到城镇人口才能得到的政策待遇和各项公共服务,如户籍、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政策和公共服务中的各项优惠。民族自治地方城镇人口范围,除非农业人口外,还应包括居住在城镇镇区的那部分农业人口及一定比例的外来暂住人口。这三部分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约占55%左右。根据统计调查资料整理,在民族自治地方的357个建制镇的镇区人口中:人口不足0.1万的有29个镇,占8.1%;人口0.1-0.2万人的约有101个镇,占28.3%;人口0.2-0.6万人的174个镇,占48.8%;人口0.6万-1.0万以下的有11个建制镇,占3.0%;人口1.0万人以上至5.0万人的有42个镇(其中39个县城),占11.8%。从现状分析,4城市及一部分重点镇(含多数县城)非农业人口比重要低一些,大多数一般建制镇非农业人口比重则要占70%以上。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

(一)更新思想观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事关农民增收致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结合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应实行“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取向,按照“建设农村必须繁荣城镇,振兴农业必须发展非农产业,富裕农民必须转移农民”的思路,协调区域发展,加快自治地方城镇化建设,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促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总结黔南、黔西南和黔东南自治州的经验,加快沿铁路、干线公路的城镇化建设,把

重点放在县城及一些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面广的重点镇上,重点支持重点发展,逐步使之成为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较全、环境优美、辐射力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进一步做好各类城镇建设规划。要把城镇建设好,必须首先重视规划。规划作为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在它的指导下,才能收到减少盲目性、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城镇的规划中,应注意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既坚持建设标准,又要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一是应尽快编制、调整和完善州域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对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县域和重点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集中力量抓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力;三是突出重点,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抓好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工作。编制好规划,要贯彻“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努力形成城乡统筹、共同建设、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指导思想。将区域尤其是城郊区域内的城镇和乡村一并纳入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导向、开发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安排和人居环境的功能分区,形成以镇带村、以村托城、共建互融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还应将村镇建设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以后逐步形成以集镇为网络的小城镇体系打好基础。编制规划应高度重视弘扬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提升,不断开拓优秀文化内涵,实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与城镇环境的有机结合,构建城镇精品,展现城镇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自治地方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指导,并切实增加投入,确保规划质量。

(三)加大力度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型城镇。特色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是小城镇经济实力的表征。结合民族地方的特点,应在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制定特色产业型城镇的发展规划。注意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注重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和合理性,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二是省在优化生产力布局中,对自治地方应实行重大项目倾斜,争取在“十一五”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三是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运用政府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引导现有企业向城镇集中,形成特色产业发展园区,由此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四是抓住机遇,抓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的建设。从1998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启动实施以繁荣小城镇经济为目的的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我省先后有17个镇(其中民族自治地方9个镇)启动实施了示范项目。“十一五”要争取有较多的镇进入国家的盘子,这对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五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矿业型城镇、旅游型城镇、绿色产业型城镇、民族文化型城镇及商贸集散与交通枢纽型城镇。六是统筹乡镇及周边农业综合开发和特色经济发展,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契机,根据各地优势,注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科学合理选择确立优势产业建设,重点支持规模较大、起点较高、产品有市场、营销前景好、能带动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的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村镇经济繁荣。

(四)积极培育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近些年,全省离开原农村居住地到省内外的农民工达600余万人(到省外的有200多万,其中自治地方近百万),小城镇镇区平均每年以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不含自然增长)。据有关方面测算,全省2000余万农村劳动力中约有1/3强的富余劳动力。因此,调整提高农村就业结构水平,多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就成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又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双赢”的重要举措。一是改革现行不合理的用工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镇就业的歧视性限制性规定,凡是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规定都要进行修正。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引导和支持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合理有序流动,逐步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取消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简化农民工外出就业手续,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二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以国家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契机,加大对自治地方的财政支持力度,开展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工“进得来、留得住”,逐渐变为市民。三是进一步放宽户籍迁移,加快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管理的新户籍制度和机制。四是把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养老保险、享受公共服务等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多渠道加以解决。

(五)逐步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机制。一是继续深化小城镇用地制度改革,改革完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逐步健全土地市场机制,积极稳妥地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同时,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农民以土地流转入股方式,参与城镇建设或创办企业;政府从征地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应逐步提高对自治地方的土地征收和征用的补偿标准,以使失地农民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二是改革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在加大地方政府资金引导投入的同时,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发展小城镇。在招商引资中,应构建各方投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异地办厂置业、收益合理返还、实绩各有所得,努力实现投资来源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探索财政贴息、项目经营权转让、给予冠名权、级差地租收益、资本置换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对小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应以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地,并将其有偿使用收益留给镇级财政,专项用于城镇开发建设。坚持城镇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市场化取向,通过招商引资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完善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赋予小城镇相应的管理权限,增强政府管理经营城镇的权威;机构设置不应要求上下对口,但又须将必需的税收、工商、土地、建设等机构及职能延伸到镇;逐步建立有利于城镇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增强镇级财政实力和镇政府调控能力。

谈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 篇6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现状,对策

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 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 蕴藏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但目前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数量及范围逐渐缩小的情况呈加快趋势。

一、贵州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

我国历来都重视民族语文工作, 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的政策。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由政府主导、大批专家学者参与, 开展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 其目的在于帮助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 为使用传统文字的民族进行文字规范等。现在使用拉丁字母书写的少数民族文字基本上就是当时创制的, 贵州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字也是如此。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都做了明确的相关规定,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的不断出现, 及时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完善。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各地认真贯彻执行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取得了显著成绩, 民族语文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但在广大的民众中似乎没有收到极为良好的反响, “语言保护意识”远不如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现今, 贵州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情况大致如下:

1、制定的语言文字方案, 多数情况下只在本族的少数有识之

士中推广开来, 没有真正运用于广大的少数民族民众中间, 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本族语言已经有文字可记载;国家出版的民族语言教材和书籍积压很严重, 成为“精英文学”。

2、多年来, 我国一直重视的“双语教学”, 原则上的最终目

标是通过建立“双语”教育机制, 使少数民族既能精通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又掌握汉语。然而, 在实际状况中, 更多数的情况下其目的在无形和现实的各种诱因中已完全变成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儿童更加快速和有效地理解汉语教材。

3、母语人自身母语观念逐渐薄弱,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经

济全球化的事实, 国家给予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帮扶政策使得他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次改变, 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变革:它打破了少数民族地区过去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 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渐渐开始逐步地具有“造血功能” (发展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载体的相关产业等) 。但是, 少数民族语言原有的各种社会功能却在普遍降低:我国政府明文规定的升学政策和大力实施的义务教育有利于汉语作为各民族共同语这一过程的顺利发展。在真实的现世生活中, 汉语显而易见轻而易举地体现着它相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优越性, 母语人的母语观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淡化。

4、在贵州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少数民族文化中除却语言

外, 其他文化的传承是相当稳定的, 甚至发展得很好。比如, 贵阳市郊乌当区的偏坡村和花溪区的镇山村, 近年来, 在乡区委、乡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 结合自身优势, 以展示布依族风俗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最美偏坡”的民族标识和知名度越来越被贵阳乃至全省所熟知, 周末去光顾偏坡农家餐馆的人们络绎不绝, 其经济发展状况是较好。在这里, 你可以品尝到布依族自制秘方酿造的美酒, 看到穿着布依服饰穿梭在整个村寨的人们, 遇上布依族的传统日子, 您还可以领域他们过节的方式……但遗憾的是, 这里的人们除却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外, 几乎都不会说本族语言, 完全转用汉语。在黔东南、黔南, 这样的情况也是普遍的, 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等成为该地区旅游产业的热点和卖点, 但是相对应的, 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情况就刚好与这一发展状态成反比。

二、保护和传承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对策

没有人不热爱自己的民族, 没有人会发自内心的摒弃本民族的传统, 但现实的诱因导致了少数民族同胞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逐渐失去母语能力。其实, 大家应该正确理解少数民族群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一转变。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就是交流的工具, 广大的民众都是要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 社会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强加给他们, 不能因为他是某一民族成员就有厮守本族语言的义务, 选择哪种语言也是他们的基本文化权利。现今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还不能真正达到让每位少数民族群众都具有语言学家的意识和认识。

之前诸多学者针对此问题提出过许多诸如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加强立法保护之类的建议, 确有道理, 也起到了相应的成效, 但从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看, 这些都是社会精英的一番自我角度的理解。实现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 说到底, 政府在这方面再多的政策和措施是无法控制的 (清代满语的丧失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政府做了许多工作, 至多是延缓了丧失的进程, 但改变不了丧失的命运) , 语言学家再悲壮的呼吁也是不起根本性作用的, 关键是要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尤其是要让少数民族自身能从中获益, 如同苗族的银饰、布依族的蜡染、水族的马尾绣、侗族的侗族大歌、彝族的火把节可以在市场经济的运转中转换成能够给带来他们真真实实的利益一样, 才会有效促使他们自觉成为本族语言忠实的捍卫者。

针对这一现状, 拟提出如下保护和传承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对策:

1、“双语”教学中, 民族语言课应成为必修课, 设立奖学金制度

双语教育为少数民族学生顺利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 也要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意识, 并将民族语言课程纳入必修课范围, 设立奖学金制度, 对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语言传承最致命的因素就是出现出现代际中断, 所以, 应该从源头上将此问题所可能会存在的隐患清除, 注意将青少年作为传承人来培养。

2、建立少数民族语言卫视频道

上世纪80年代, 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 部分省级电视台开始通过卫星方式播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 时至今日, 我国的几个少数民族语言卫星电视频道大部分于沿疆省份。近些年, 这些频道在传承民族语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极为有效的, 可以成为贵州省电视频道改革的一个借鉴。财政应播出专款支持这一项目的工作:为少数民族语言专门开设一个频道, 分时段播贵州少数民族的语言类节目, 条件成熟后可再加大力度为每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专设一个频道。

3、加大媒体宣传

将汉语的动画片或电视剧转译成少数民族语言, 制成光碟免费发放给少数民族村寨, 或者将其安排在少数民族语言卫视频道播放。尽可能做到一村一广播:凡是少数民族村寨, 应该配置有本族语广播, 分时段进行播放。从细节中向少数民族群众灌输语言重要性的意识。

4、开设培训班

不仅只重视学校教育中对这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还应该要将语言文字的推广真正做到“大众化”:帮助本民族中对本民族语言文字感兴趣的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掌握本民族语言及文字, 开设专门的培训班等, 让所有热衷的人都亲身参与其中, 他们不仅是最热心最饱含民族情怀的继承者, 同时还是最好的宣传者。切实在群众中扩大知晓本族语言文字的范围、树立结实的母语情感基础。

参考文献

[1]哈正利.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完善与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 (5) .

[2]孙宏开.中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抢救与保护[J].暨南学报, 2006 (5) .

上一篇:游玩长隆乐园小学生作文下一篇:阅读格林童话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