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部管理制度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管部管理制度(精选9篇)

品管部管理制度 篇1

一、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所购外购件以及公司生产的产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部门人员能严把质量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品管部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三、职责

理——负责对本制度的批准及争争议问题的最终裁决 品管部经理——负责对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及实施监督。品管部组长——负责对本车间范围所有人员的培训及监督执行。品管部各员工——负责执行本制度。

四、车间检验人员的规定

1.检验员根据各自车间、流水线的安排进行工作;

2.按时上岗,不得早退、不得请假,如有事应及时告之办公室,并由办公室人员组织安排人员顶岗、替岗;.下班前做好本班工作,及时清理、清扫工作区域的脏污,切断电源。

五、来料检验规定

1.对外购紧固件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紧固件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5%,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包装内是否有合格证等相关的质量证明。

2.对外购型材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型材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10%,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型材表面是否有材质标识及生产厂家的标识等相关证明,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材料的合格证明书。

3.对外购铸件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铸件必须做全检,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要求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材料的合格证明书。

4.对外购电气件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电气件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10%,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电气件是否有相关标识及生产厂家的标识和3C标识等相关证明,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电气件的合格证明书。

5.对外购轴承,油封等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型材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20%,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外购件合格证及生产厂家的标识等是否齐全,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材料的合格证明书。

6.对外购油漆的检查:油漆外包装上合格证及生产厂家的标识等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

六、成品、出料检验规定

1、各检验员,对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必须按照技术标准或合同要求进行检验。

2、检验员如发现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出现质量问题,本产品不予判合格,并将质量问题和质量记录及时汇报有关部门。

3、检验员在检验半成品、成品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本产品不予入库,否则造成退货现象,均由本人负责。

4、检验员由于工作不认真或盲目处理半成品、成品,检验如出现质量问题,均由本人负责。

5、检验员必须认真检验半成品,成品(如检查各部位紧固、连接等)都作相应地记录,合格证有关内容要清晰,以免造成安装错误。

6、抽查人员随时抽查检验员已经检验过的半成品、成品,如发现质量问题,对质检员作相应处罚。

7、对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或半成品,签发合格证和检验合格单,对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或半成品,作好标记,提出处理意见。

七、检验管理

1.本办法适用于品管部门的基本任务、工作职责及有关部门相互关系和考核内容。2.基本任务是以质量为中心,切实做好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工作,协助质量认证工作。3.应每日、月、年向有关部门提供日报、月报和有关资料供部门之间工作的配合。4.及时反映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有关产品质量的报表和资料。5.对原料仓库提供及时合格与不合格品处理意见。

6.及时反馈采购部门外协、外购、零配件等物资合格与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7.及时处理客户投诉。

8.及时向各车间反馈有关产品售后服务客户投诉的质量信息,以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正。

八、检查与考核

1.对本公司产品的质量负责监督、检查、考核。

2.对本部门检验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出厂合格证的签署负责。

3.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负责作出处理。

4.按照公司质量考核细则规定对各有关部门进行考核负责。

5.如违反上述考核细则及有关规定,按公司规定的经济责任制条款进行处罚。

九、质量分析例会

1.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使品管部及时准确地掌握质量情况,科学地搞好质量管理,品管部采取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制度。

2.质量分析例会在每个周二召开。

品管部管理制度 篇2

明确认定范围紧跟现行政策

“163号令”于2015年8月1日正式实施,名称由2006年发布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86号令)改为“163号令”,即《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乔东表明,“163号令”的调整更准确地反映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的范围。

10年前实行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包括检测、校准和检查机构,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只包括检测和检验机构。乔东介绍说,“86号令”中的检查机构实际上是“163号令”中的检验机构,过去的检查机构被检验机构代替了;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校准是由质检总局的计量司负责,主要的任务是管理校准实验室;过去“校准”的资质认定许可范围不太清晰,“163号令”把校准分离出去,使资质认定的对象更加具体、确切;同时明确检验检测机构的定义,即对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机构。凡是要对社会出具具有证明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机构,都要求其数据、结果具有合法性,那么检验检测机构就必须通过资质认定,所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是为中国检验检测市场设立了门坎。

在介绍为什么要将“86号令”调整为“163号令”时,乔东表示这是新一届政府的政策,是对行政许可制度的调整。一方面能够有效规范管理者的行为,要求监管部门明确自身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便清晰许可责任。另一方面是为检验检测机构、行业提供服务,改革让检验检测机构明晰政府的要求,有效守法,同时为提供后续有效的监管打下基础。紧跟新一届政府的政策,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监管机构的行为,服务各行业检验检测机构,使得整个检验检测行业呈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补充文件为改革添砖后续工作助监管健全

“‘163号令’是父辈,20多套文件是子辈。2015年7月29号国家认监委在‘163号令’的基础上发布了16份文件,到现在已发布了20多份配套文件。‘163号令’只是提了要求,但具体实施要靠后续颁发的这些文件进行限定。”乔东介绍“163号令”与目前改革措施条文的区别时说。对此,他也从检验检测机构隶属、评审制度、评审要求、许可流程等方面具体介绍了补充文件,同时也指出了未来要完善的工作内容。

他说,在补充文件中,监管工作被分为两级,一级是国家级,另一级是省级。国家级由国家认监委直接管理,设立检验检测机构行业评审组,统一协调;省级由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质量监督局来具体负责;两层分级进一步分清了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在评审制度方面,“163号令”还对技术评审进行了规范,其强调要建立一些技术评价组织、机构,在技术评价基础上,只有满足要求的才能被许可成立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同时,对检验检测机构评审准则也做了规范。过去只是按照一个基本要求来评审,改革后采用的是A+B的模型,A是基本要求,B是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包括不同行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的要求。乔东举例说,现在已经发布了对公安刑事技术机构的评审准则,采用基本要求加公安系统的特殊要求;对司法的鉴定机构也是基本要求加上对司法领域的特殊要求。补充文件对许可流程也进行了规范。过去对流程的规定不太清晰,现在要求严格按照申请、安排评审、评审、评定、最后许可颁证的流程进行操作,前后时间约为3个月;流程中对评审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同时提出了处罚办法,这是“86号令”中所没有的。

减少许可、减少发证、延长证书有效期、取消评审费是补充文件中提升监管服务质量的体现。减少重复评审,取消不必要的证书,比如农业部门的检验检测机构,在做资质认定许可时,只需和农业部门一起进行一次评价即可;再如食品检验机构只需颁发CMA资质认定的证书,不用再颁布CMAf证书。过去证书有效期是3年,现在证书有效期变为6年;原来6年中检验检测机构要完全评审两次,现在6年只评审一次。过去的评审费,国家级的是1500元,省级的是1200元,改革之后收费已被取消。目前全国已经有3万多家检测机构,乔东认为评审费用的取消能够帮助检验检测机构节约成本,估算一个评审周期约为12个亿,给机构带去了红利。补充文件还提到实施分类监管和建立诚信档案的措施,分ABCD四个级,其中A级最好,D级较差,取代了过去采用一种方式来监督评审或复评审;今后是依据诚信分类监管:诚信好的,就减少评价次数;诚信不好的,就加强监管,多评审。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乔东介绍,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是完善相关文件与制度。第一是怎样放权,让整个制度真正体现刚性要求,在满足刚性要求的情况下,尽量让制度简洁化、简便化,为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二要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目前已经完善了几个领域的特殊要求,接下来需要把其他领域的特殊要求进一步完善,做到评审的科学性。第三是要把过去工作的重心从事前移到事中、事后,强化后续的监管,颁布许可时要考察企业,更重要的是颁证之后,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放、管、服”为行业开红利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的行政许可要从“放、管、服”3个方面做起,“放、管”更多的是针对政府职责,“服”主要是对检验检测机构来说。乔东表示只有把过去不该管的、不该有的程序、不该设的门坎放了,才能体现管理的有效、高效,管理的合理、合法。通过真正的“放”和有效的“管”,从流程、要求、收费等方面整体上调整制度的规范,给制度管理的对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对企业来说,检验检测机构的数量增多,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检验检测市场通过有序竞争,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服务;相应地,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越好,就为整个国家的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带来好的保障。检验检测机构的良性发展同时为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保证消费品的质量。另外,乔东指出,“163号令”的“放、管、服”政策也体现了供给侧改革的重心,即对制度的改革,有效地激发市场的作用。他说,2014年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有2.8万家,2015年年底已是3.1万家,一年就增加了3000多家机构,不仅落实了李克强总理讲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工作,也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红利。

在5月22日的论坛报告中,乔东曾表示政府部门现在不敢、也不会对企业进行“卡、拿、要”,而是“放、管、服”。采用档案和分类监管办法,会给整个检验检测行业创造一个比较公平、公正、干净的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他提到新的检验检测资质评审准则从1997年下半年发布的6个方面65条变更为6个方面50条,压缩了15条,自此按照50条的刚性要求来进行管控。

乔东从检验检测机构隶属、评审制度、评审要求、许可流程等方面具体介绍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补充文件,同时也指出了未来要完善的工作内容。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实行“放、管、服”政策,为企业增添红利,促使市场发挥有效作用。

品管部管理制度 篇3

【摘要】目的 本文探讨了品管圈管理模式在ICU病房仪器科学管理的护理经验 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活动的主题是仪器的科学管理,包括对仪器进行数字编号,结合电脑管理信息,建立三级分级的管理小组和完善的仪器管理制度,各级管理成员明确分工。结果 品管圈活动以后仪器的管理合格率达到100%,抢救仪器达100%,各项指标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論 通过品管圈管理有效提高ICU仪器管理的质量,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和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让我们找到了提高品质管理的方向。【关键词】品管圈管理模式;ICU;仪器管理;信息化 重症医学科是专门收治需要随时进行抢救监护的危重病人的场所,它集中了医院最先进的监测和治疗仪器,用于对患者实施全身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和支持,从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使重症患者转危为安的目的[1]。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它;是仪器使用密集的科室,对这些仪器如何有效管理,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2]因此ICU内仪器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具有现实意义。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3],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4]。 而品管圈化管理模式的运用,让我们的仪器管理有了重大突破,不仅在创建三级中西医评审过程中得到高度好评,而且在使用管理中井然有序。

1 方法1.1 ICU仪器设备的类型 因危重症病人抢救的需要,ICU除了配备有各类基本固定的设备外,还有许多特殊的设备。我科主要的仪器有:监护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脉博氧饱和度仪、ETCO2监测仪等,生命支持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心脏起搏器、血液净化设备、心肺复苏机等等,诊断治疗设备如血气分析仪、血糖仪、纤维支气管镜、心电图机、尿液计量仪、抗栓泵等,护理设备如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冰毯治疗仪、震动排痰仪和防褥气垫床等[2]。设备种类繁多,每种仪器的性能各不相同,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1.2 现有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仪器的使用、消毒、保养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缺陷:① 仪器经常坏、②清洁不到位;③护士对仪器的操作不熟练;④护士对仪器的性能和保养知识缺乏;⑤仪器在备用状态时,未真正达到备用状态的要求。⑥数目不符合、去向不明确⑦责任落实不到负者人员。1.3 成立品管圈

QCC英文全称是QualityControlCircle,中文译成"品管圈"。QCC品管圈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2012年5月我科成立品管圈仪器管理小组,成员是科内人员15人,护士长为圈长,另外设辅导员一人,根据核心小组讨论分别把科内仪器的管理落实到每一组成员。实行QCC品管圈的方式管理。每周品管圈内核心小组进行讨论,发现最近所有仪器的使用中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并通过每天晨会交班、或者信息本反馈给大家。日常工作中如有问题,每位护士都可以提出仪器使用的合理化建议,护士长等核心小组成员决定是否采纳。

1.3.1 建立电脑软件信息系统,将各种仪器建立数字编号,并登记入库,根据种类不同分别记录于电脑信息库,由医院设备科共同管理。编码,编码在分类的基础上主要要考虑到计算机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的要求。通过圈内人员头脑风暴,完善电脑管理程序,联系信息人员构建科学实用的软件系统。现整套信息系统完整记录我科仪器的资料及动态使用的各种记录。1.3.2 护士长担任总负责人,仪器管理组长协助管理,所有仪器根据护士的能力分别包干到人。每周落实清洁、保养、仪器检测。保证功能良好。落实主班护士每天做好仪器的清点工作,并记录于电脑信息系统内。及时体现仪器的运转状态。如有维修及时记录去向及动态。

对于呼吸机、除颤仪等重要抢救用具每天检查是否呈备用状态。

1.3.3 实行包干到人的管理模式:ICU的仪器多,复杂,价值昂贵,且要100%完好,依靠个人或者说少数人的力量难以达到较高的管理水平,利用全科的力量,责任到人。根据护士的能力分小组包干所有仪器,如呼吸机组、控温仪器组、输液泵组等等,主任落实到每一位护士,同时体现主人翁精神。

1.4 定期对护士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1.4.1 加强ICU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抢救用仪器,使护士全面了解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正确的操作(如呼吸机、除颤仪的使用),必须对护士定期指导,尤其是新入科或新上岗的护士要重点培训,避免操作不当给病人带来负面影响和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害。

1.4.2 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ICU的医护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在使用中观察仪器设备的运作状况,不能只看仪器设备显示的数值,还要注意仪器的声音和病人反应。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必要时更换另一台仪器,并及时请工程师解决。另外定期考核ICU护士对仪器性能的掌握情况,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正确鉴别各种仪器所发出的各种信息的能力,有效提高ICU护士安全意识和知识层面[5]

1.5 统一仪器应用标准

1.5.1 设立迎接新病人的评估准备记录表,保证抢救患者仪器呈一级备用状态。

1.5.2 制定所有仪器的操作流程,汇编成册,操作流程简单易懂。

1.5.3 规范仪器的保管存放:科室设立专门的仪器间,房间布局进行功能划分,指定不同仪器的存放位置。落实医护人员自觉做到仪器使用后及时放回原位。并在所有仪器指定放置点明确标识仪器设备的名称,以方便大家在取用时一目了然,避免因找不到仪器而延误病人抢救。1.6 仪器的日常维护

在日常运行的情况下,避免强力磁场的干扰;不在监护区使用移动电话;使用中的仪器每天清洁一次,如有污迹及时清洁。如呼吸机的滤网做到每天消毒清洁一次。

1.7 三级检查控制

在质量控制中形成圈员、圈长、护士长三级检查制度,圈长每天登记督查,护士长每周检查,并结合存在问题在圈会上进行解读,并题出整改意见。

2 结果

统计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年,采取此方法对ICU仪器管理比对活动前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年各种数据,如表1可见,活动前后的检查备用仪器合格率明显上升,问题发生率明显减少,及时发现问体及时处理明显升高,仪器去向可追溯。品管圈活动前后仪器管理检查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全科护士对仪器管理的参与意识,同时提高了大家对各类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

3 讨论

品管圈管理模式在ICU病房仪器科学管理上提高了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和整个病区的管理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发动和利用全科人员的力量,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探索更科学的ICU儀器管理方法,使各种急救仪器做到专人保管,完好率100%。通过品管圈活动强调的是让员工主动自发地参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和管理权。

通过活动我科在仪器管理中品管圈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而且保障了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的工作压力,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成就感,培养了人人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仪器管理信息化的探索,做到无纸化,而且不会资料丢失,管理上一目了然,追溯性强。

质量管理是我们永恒追求的主题,需要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过程,通过品管圈管理让我们找到了提高品质管理的方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瑶,李静,吴晓冰.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的管理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0,7(5):40-41

[2] 史苏霞,周立.ICU护士使用急救仪器的安全管理现状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4(27)4B

[3] 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6

品管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汇报 篇4

为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品管部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运行四个多月的过程中,不断纠正不足之处,完善本部门管理体系,使之较以前有明显的改观。

一、部门主要工作

品管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派有专人负责,做到测量设备有专门的台帐清单,进行编号统一管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率。

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品管部严格进行进货检验、半成品检验、过程控制及成品检验,并对现场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工序内的不合格品及时返工,或做相应处理,并针对不合格现象,分析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二、产品质量分析

公司质量管理运行以来,编制了检验规范,发放了相应的检验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成品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了97.5%,公司产品质量稳定。

三、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质量问题及时处理率100%;成品一次检验合格率97.5%,目前为止产品错、漏检率为0。

品管部

徐建平

2010品管部总结 篇5

2010年品质管理部门的全体员工秉着认真负责,努力进取的工作态度顺利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为了能在2011年更好的完成工作,现对2010年进行简单的总结及对2011年的工作做初步计划。

一、实验仪器及实验用品规范化管理,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台帐、使用记录及破损登记记录。2010年初,品管部对实验室所有的仪器重新建立了完整台帐并进行分类定位管理,并于每个月底进行实验仪器及用品的盘点及核对;另外制定了每台仪器的使用记录及破损记录;在实验用品方面,建立了实验用品领用登记记录及实验用品外借记录,使得实验室的仪器及用品的库存、去向一目了然,同时也加强了员工的管理意识及责任意识。

二、检测记录规范管理,对产成品及原辅材料的检测记录进行科学的管理,有利于追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品管部按时做好季度质量目标考核,质量状况汇总,给生产部门进行质量控制分析提供完整的跟踪统计数据。例如,首先,品管部在2010年初就对整个部门的记录管理重新进行整顿,将各种检验记录进行详细的分类及定位管理,使得在查询记录时能够准确及时的获得;其次,在2010年9月份及2010年10月份对氢化液和离心酮糖的检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以便分析氢化液及离心酮糖的质量状况分析及对生产技术部对产品质量的改进提供了有利的数据。

三、有效的控制了在制品、产成品及原辅材料的质量,在防止不合格原辅材料投入生产,防止不合格在制品投入下一道工序,防止不合格成品投入市场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在2010年10月27日进货的原辅材料海藻酸钠检测发现水分含量超标;在2010年在2010年11月1日生产的数量为5.0T,规格为80目以上的异麦芽酮糖醇及2010年11月4日生产的数量为0.1吨,规格为30-100目的异麦芽酮糖醇在成品检验中发现霉菌总数超标;2010年11月5日生产的数量为5.0T异麦芽酮糖在检验中发现果葡海藻糖含量超标,使得这些不合格品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

四、积极配合各部门工作的开展。在生产过程中,全力配合生产技术部对在制品的过程控制以及制成品的检验工作,使得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得以及时发现进而及时纠正;在原辅料的检验中,积极配合仓管科对原辅材料的检验验证,防止不合格原料进入仓库;另外,在配合销售部门的工作上,品管部按销售的合理要求准确及时的出示检验报告单,保证了各项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配合ISO9001:2008及ISO22000:2005复审工作,2010年12月20号,SGS公司到我们公司进行了复审,品管部在复审过程中,完整的提供了审核过程中所需的记录,全力配合审核老师的工作,使得整个审核工作顺利进行。

六、按时召开部门例会。品管部在2010年开始坚持每周一晚召开部门会议,建立一个很好的内部交流平台。会议中,员工对自己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及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员工之间得到了较好的交流,并且能相互学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然我们部门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在2011年积极进行改进,争取更完满的完成工作任务,我们的改进计划如下:

一、加强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知识培训,作为食品加工行业的一名质量检验工作者,学习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必要及必须的,因此,在2011年,我们部门将定期安排时间来共同学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增强员工的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意识。

二、加强学习实验仪器内校规程,建立相应仪器设备档案。一年来,部门的仪器内部校验工作一直没能很好的完成,每次面临外部审核时都是蒙混过关,这在很大程度了影响了我们的实验数据,造成这样的局面,和我们员工缺乏的仪器校验知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2011年,我们将加强学习各种实验仪器的校验知识及相关校正规程,按时做好实验仪器的校验工作,为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提供保障。

三、加强学习,完善检测手段,提高部门员工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验技能,尤其是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得员工能对实验结果作出更准确的判定。例如,在液相色谱检测离心酮糖的实验中,员工在做检测结果分析的时候,总是拿捏不定,不敢做定论,造成这样的原因除开我们的检测仪器自身问题外,我认为我们员工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员工应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散自身的思维,认真思考应该通过怎样的对比实验可以得出更接近实际的结果,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得出结果,等着上级下定论。另外,员工还应加强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各种实验器具,延长实验仪器的使用寿命。

四、采购易耗仪器设备用以备用。仪器设备故障导致的检验滞后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部门,因此,在2011年,我们将计划采购一些易耗实验用品作为备用,防止因仪器故障引起检验滞后的问题发生。

五、加强实验室卫生管理。实验室有各种实验仪器、实验用品、试剂、样品、记录等等,物品杂多,加之与制菌岗位共处工作室,因此每天产生的实验垃圾也不少,而一直以来都未有安排值日整理、打扫,长期下来就造成了较明显的卫生问题,例如,实验台面杂乱,布满灰尘,抽屉里好的废的东西都堆在一起等等,因此,2011年,我们将与制菌岗位的员工一起商讨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安排问题,使得实验室能够每天都保持整洁、舒适环境。

总结人:黄某

品管部岗位职责 篇6

1)完成品控管理工作,其工作对上一级领导负责。

2)负责建立卫生质量体系文件,监控其有效运行。负责HACCP体系在生产中有效应用,对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对应用结果进行验证。

3)按照卫生质量体系要求制订必要的完善的记录表格。并监督检查其记录的完整、真实、连续性。

4)制定本厂的CCP手册,描述原料到包装的全过程。确定产品加工检验标准。5)按手册文件要求管理好文件、记录、并对其检查、核对、存档

6)负责化验室的工作。编制、审查“实验室检验手册”或检验规程,并检查其执行情况,为生产卫生质量提供真实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

7)制定本厂卫生操作规范(SSOP)、工艺执行程序(GMP)、产品质量标准并负责跟进。

8)带领品管人员,按照HACCP计划的要求对生产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检查、监控。组织员工做好本内身体的检查,对厂区卫生、加工用水用冰、原料验收等诸方面按要求进行实施、检查、控制。

9)搞好与生产部的工作协调,共抓齐管,全面落实GMP、SSOP的具体操作,CCP点是否有效控制。

10)做好产品装柜发货过程的跟踪检查;做好对不良品的分析、追溯。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及时反馈。跟踪客户对产品的检验过程,并将检验意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

11)对新产品的研发、新工艺的使用负有责任。

12)经常总结HACCP计划实施的情况,并向HACCP小组汇报,提出整改意见或落实措施。提交对HACCP计划审核验证意见,报管理小组讨论。

13)坚持出生产现场,跟踪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负责。14)搞好对工人的培训,新工人入厂没有培训不得上岗。按照计划定期对全厂工人进行产品质量、加工卫生等方面进行培训教育。

15)抵制违反加工工艺、卫生操作的不良指挥或做法,必要时上报或给予处罚。16)经常召开部门人员会议,听取汇报,总结工作,提出问题并制定纠正措施,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在生产中诸以实施。17)严守工厂机密。

18)完成领导交办其工作。

品管员岗位责任

1)在品管经理领导下,完成本职工作,其工作对部门经理负责。

2)严守、监守岗位,跟进加工现场。对原料验收、分选、加工、清洗、定重、冷冻、半成品检验、成品验收、包装、冷藏等全过程实行现场监控。跟踪是否在HACCP的条件下运行。是否按照《生产依赖书》、《生产加工工艺》加工,出现问题立即报告。

3)监督生产各工序使其在SSOP/GMP的条件下进行操作。CCP点如有偏离或失控立即报告,并采取有效就偏行动。

对进入车间原料,根据《生产依赖书》内的【原料番号】、【规格】进行检查、鉴别,倾听各部工作人员意见,不符合加工要求的原料及时与生产部和品管部沟通,不得投入生产。

4)了解当班生产的产品名称、编号、客户名称、生产数量、包装方式做好最终产品、半成品的抽样检查,严格控制不良品,做好各种检验记录。对检查的问题及时纠正并上报主管领导。记录连续、真实、完整,及时上交按照制度存档。

4)协助生产部切实搞好对工人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业务水平。对不按工艺要求操作的个人或班组,依有关制度予以停工、返工或处罚;对车间指挥不当有碍工艺执行提出建议,必要时拒绝执行并报上一级,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5)对生产车间卫生实行全面监控,从进入车间到整个工序的个人卫生、器具卫生、现场其他方面卫生没有达到要求的责令停工或返工,直到到达要求为止。要求作到:a.参加工人班前会,讲解前一天加工中存在问题,以后要如何做。

b.在工人进入车间前提前进入车间,现场检查监控工人洗手消毒过程是否正确。c.检查进入车间的每一个人指甲是否过长、是否戴手表、戒指、耳环。d.水鞋、工装、外帽穿戴是否整齐,头发是否外露。e.跟进各工序工人操作是否正确。

f.检查工器具是否达到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工具清洗消毒是否达到标准,所用清洗器具是否区分清洁区用、污染区用。

g.杜绝工器具在地面清洗,水管口接触地面。落地产品或落地工具的清洗处理是否得当。

h.检查消毒水浓度、水温、换水频率。i.检查产品清洗方法是否正确。

j.检查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头发外露、口罩是否戴正、手套及套袖等是否有放在工器具或设备上。是否有人坐在工器具上或设备、纸箱上。

k.工作中是否有人手抓挠身体或乱摸其他地方没经洗手消毒而继续工作。对本条没有做到和没有监控到或见到而放任自留负责。

6)跟踪生产结束后卫生监控,检查,对班后卫生清洁不到位负责。

7)检查计量衡器、金属探测器、X光机的使用或操作,按制度频率要求做好检查、记录。

8)对车间工人卫生、产品质量等出现问题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9)协调班组、工人工作,搞好与班组长的团结,和睦协作,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产品产量、产品质量。

10)监控产品生産批、订单号、规格、数量、产品包装质量状态,包装箱的正确使用、箱外标识清楚洁净正确等,对出现问题负责。

日工作流程:

巡视厂区卫生是否合格; 监督工人进车间过程;

检查工人工作服、水鞋、帽子、口罩是否穿戴好; 定期逐个工人检查有无指甲过长、戴首饰手表; 监督工人进入加工车间洗手消毒是否达到要求; 报告产品检验结果; 原料验收;

跟进、监督检查车间加工以下全过程是否按照标准操作; 工人操做 工艺执行 产品消毒 浓度配比 产品清洗 规格分选 异物控制 温度控制 记录检查 巡回检验 产品抽样 形状比对 急冻温度 成品抽检 落地产品 落地工具 洗手消毒 库存样品 包装入库 入库摆放 标示明确 库温保持 CCP点是否有效; 计量器具的校定;

5S管理,确保现场干净、整洁、合理; 更衣室、更鞋室、洗手间卫生; 班后各序卫生清理后检查; 工器具的摆放、卫生及状态;

品管部管理制度 篇7

1 护理品管圈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 我院于2014 年将品管圈管理引入了科室护理管理体系建设之中。为了做好此项工作, 科室成立了护理品管圈管理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技术骨干组成, 其职责与任务: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管理知识普及与宣传, 开展品管圈专题培训;对科室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梳理, 研究确立预防患者坠床、跌倒和呼吸机脱管护理的品管圈活动主题;组织座谈、交流, 对圈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将文献报道与圈员意见、建议相结合, 探讨确立意见、建议的落实;对护理品管圈工作质量与进展进行监督、考评。

2 护理品管圈实施成果

2 个护理品管圈经过半年运行, 共提出护理改进意见197 条, 经品管圈管理领导小组研究、论证, 采纳了其中的105 条, 包括改进管理的意见30 条, 改进护理工作方法和程序的意见75 条。这些意见与建议被应用于管理与护理操作中后, 经实践证明83 条切实可行, 并取得良好效果。科室共计27 名护理人员, 实施前其对护理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为85.19%, 实施后为96.30%,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明显提升,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每一位参加品管圈活动的人员均提出了1 条以上的意见、建议, 部分护理人员在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实现了零突破, 实施半年来护理人员对科室护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是近5年来的总合;科室将防跌倒、坠床和防呼吸机脱管等几项品管圈活动主题取得的成功经验积极并列入科研项目, 进行深入研究;品管圈管理实施前123 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86.99%, 实施后128 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97.66%, 有显著提高。

3 护理品管圈实施中的经验体会

3.1 护理品管圈实践经验科室在将品管圈引入护理实践的同时, 在组织上加强了对品管圈工作的全程监管, 科室将加入品管圈活动和提供合理化建议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量化评分内容, 此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护理人员参加此项活动的积极性, 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 大家积极进言献策, 创下了科室进言献策的最高记录。品管圈活动使护理管理实现了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4], 量化考核调动起了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护理人员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科室认可, 并被应用到科室护理管理与护理实践操作中, 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和肯定, 职业荣誉感得到了增强, 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大幅提升。护理品管圈管理实践活动使得既往影响护理质量提升的一些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 护理质量在许多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在服务方式、方法的改进中不断提高, 护理品管圈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大幅提升。护理品管圈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促进了科室护理科研的开展。

3.2 护理品管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1 由于护理人员长期受按部就班工作模式的影响, 在护理实践中缺乏质疑精神, 对一些明知不对或不妥的问题不想改、不愿改、也不敢改, 总以为以前多少年都这样干, 大家都干顺手了, 内心缺乏开拓创新的动力。因此, 对于新方法的引入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在思想上尚缺乏革新意识。

3.2.2 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大, 平时忙于应付具体而繁杂的工作, 学习时间相对不足, 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相对较少, 信息量掌握不够, 导致其在品管圈实践中找不出问题, 找不准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提不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2.3 活动组织不够严密。品管圈作为一种以自觉、自愿为原则的活动方式, 圈长主要由圈里的所有成员共同商讨决定, 圈长管理经验不足, 具体表现为:对活动主题的实施缺乏一个严密、完整的计划, 导致资料收集不够完整详细;活动缺乏严密规划, 常常发生活动与工作冲突的现象, 影响活动正常开展。

3.2.4 人员结构不合理。品管圈活动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圈员在实施中需要进行选题设计、查阅文献及收集整理数据资料, 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 并运用简单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对措施的可靠性进行论证, 其对人员的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5]。由于品管圈的人员组成形式以自愿报名、自行组合为主的组圈形式, 因此, 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搭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管圈工作效能的发挥。

3.2.5 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缺乏创新性。护理人员平时忙于应付具体工作, 平时靠着惯性工作, 对工作中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因此, 在品管圈活动主题的选择方面常常显得无从下手, 选出的主题对科室工作缺乏指导意义或者缺乏新意。

3.3对提高护理品管圈活动质量的几点体会护理品管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兴趣活动小组, 其活动主题主要围绕护理工作而展开, 其提出对护理问题的改进意见将会涉及到科室护理工作的整体运行, 因此, 科室必须对其进行宏观管理, 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①做好品管圈活动的宣传与培训工作, 要让科室护理人员熟悉和了解护理品管圈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意义、实施方法与步骤, 提高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的认知。加大对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使其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去审视和思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培养独立自主的判断、思考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提高护理人员选题能力。②将品管圈主题与科室科研立项相结合, 将品管圈活动主题作为科室科研立项的储备库, 经过品管圈活动论证与实践验证的主题可优先进入科室科研立项, 以此来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的积极性。开展课题设计与实施方面的专题培训, 提高品管圈工作效能。③科室应对品管圈活动的主题进行审核, 对品管圈主题活动中提出关于护理操作与管理方面的改进意见, 在经过科室审核后方可实施, 以确保护理质量安全。④科室要将品管圈活动纳入个人量化考核, 实行加分制, 即按照参加、提建议条数及采纳条数, 列入科室科研立项等情况进行加分, 在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积极行动的同时, 使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发挥。⑤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前提下, 积极优化品管圈人员结构, 实现人员能力、经验及知识层次等方面的合理组合, 提高品管圈的活力、创造力与效率。⑥科室要为品管圈提供好支持与保障工作, 提供活动场所, 合理进行人员工作调整, 以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4 总结

护理品管圈活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将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汇聚成了一股革新的强大力量, 不仅解决许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瓶颈问题[6], 更重要的是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一种具有医护特色、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医疗机构中萌生, 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医护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7]。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强化, 实现了护士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对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国内医疗机构而言, 品管圈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 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3], 只有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才能使品管圈真正成为促进医疗质量提升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袁琦, 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 2010, 24 (19) :1761-1762.

[2]牟宝华, 祝志梅, 葛孟华.品管圈活动在本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2, 28 (4) :286-288.

[3]卢芳燕, 江南, 赵锐祎.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11, 10 (8) :664-666.

[4]许晨耘, 柯雅娟, 陈茹妹, 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 (1) :20-23.

[5]林郁清, 史定妹.护理品管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 2014, 31 (10) :51-52.

[6]肖琼芳, 黄英, 蒋海英, 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 2009, 21 (12) :2189-2190.

品管部管理制度 篇8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影响。方法:由5人组成品管圈,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分析影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复用器械清洗质量有效。

【关键词】品管圈;复用器械;清洗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85-02

保证无菌物品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是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核心所在[1],而清洗质量是保障消毒或灭菌合格的前提。据研究资料显示,器械因清洗不彻底,有机物质残留在器械表面,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维持在70%~95%,残留血阳性率为35.9%[2]。因此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保障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必要手段。我国在1993年就有少数医院开始引进并开展品管圈(QCC)管理模式,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元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手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该管理模式最早用于医疗护理质量的改进,目前已应用于医院的不同科室和部门,如药事管理、手术室管理及医院运行管理[3-4]。我科于2013年7月开始将品管圈管理模式应用到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3年7月15日至2013年8 月11日品管圈活动前的全部复用器械6010件与2013年9月23日至2013年10月20日品管圈活动后的全部复用器械6032件的清洗质量合格率进行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我科工作人员、设备、清洗剂、润滑剂均未改变,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2013年6月19日成立品管圈, 圈员共5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1人、护士1人。由一名領导及专业能力均强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活动内容监控及各部门之间的联络。

1.2.2品管圈活动步骤

1.2.2.1选定主题,拟定计划运用头脑风暴法,圈员们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所有问题按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分,选取第一顺位。结果以“提高复用器械清洗质量”作为本期主题,制定出活动计划,并进行人员分工。

1.2.2.2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统计自2013年7月15日至2013年8 月11日所有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实际器械数量为6010件,其中不合格数为297件,不合格率为4.94%。根据二八定律确定:①减少因水垢而影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②减少因污渍而影响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③减少因锈迹而影响复用器械清洗质量,为主要原因,并分别设定目标值。

1.2.2.3分析影响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品管圈成员集思广益,分析影响清洗质量的具体原因,探讨可能导致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原因,确定影响清洗质量主要因素。

1.2.2.4提出改进措施 ①培养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供应室的工作有其独特性,虽有群体性,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单独工作,工作弹性大,无人监管,靠道德修养和自律的信念。“慎独”在供应室的工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加强技术理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加大工作质量检查力度,规范操作流程;增加激励机制这四个方面培养慎独精神。②加强机洗物品摆放知识培训:利用科周会对品管圈成员讲解全自动清洗器的清洗原理和普通器械及特殊器械合理摆放知识。③制定超声+手工、超声+机洗、手工+机洗的操作流程。④与临床各科室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使用后的器械及时浸泡湿保存,防止污染物干涸黏附在器械表面,增加清洗难度。

1.2.3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9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监测规范》标准:目测或/和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污渍、血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为合格。对QCC实施前后工作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沟通与协调、责任心、自信心、工作热情等品管圈的无形成果进行评分,由圈员5人,分别就各评分项目进行评分。每项每人最高5分,普通3分,最低1分,总分25分。用于比较活动前后成长情况。

1.2.4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品管圈活动前后合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培养了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了员工能力水平,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具体见表1。

2.2品管圈实施前后器械清洗质量比较活动前6010件中,不合格297件,合格率95.0%;活动后6032件,不合格102件,合格率98.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比较(分)

编号评价项目

QCC活动前QCC活动后

总分平均分总分平均分活动成长正/负向

1解决问题能力153193.80.8↑

2责任心173.4224.41.0↑

3沟通协调153183.60.6↑

4自信心132.6214.21.2↑

5工作热情91.82042.2↑

6品管手法61.2244.82.8↑

表2品管圈活动前后复用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HTSS](例)

组别调查总数不合格数合格率(%)

活动前601029795.0

活動后602310298.3*

注:与品管圈活动前比较,*P<0.05。

3讨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工作人员主动查阅相关文献,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医疗器材的供应单位,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5]。清洁是保证灭菌的关键,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和微生物都会产生细菌的保护膜,直接影响灭菌的成功率,有机物越多则灭菌的成功的可能性越小[6]。我科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对复用器械的清洗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和定期检查,有效地提高了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减少了因器械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纠纷,保障了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品管圈”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团队活动,可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让员工自觉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7]。品管圈的应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钟秀玲,郭艳红.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3-23.

[2]刘爱萍,陈国华.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对器械清洗效果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25(5):513.

[3] 梁丽梅,黄惠燕,许百虹,等.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件数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2,23(25):2350-2352.

[4] 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5] 陈杰,曲华,宋振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451-3452.

[6] 游晓燕.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质量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388-2389.

[7] 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品管部日常使用规定 篇9

标件测量及使用规定 分厂过程质量控制规定 工、料废品管理规定 关于内销产品控制规定

关于一分厂产品外观检实施绩效工资的通知 关于分厂内孔超差、跳动超差控制规定 关于终检、发货的暂行规定 关于铸件外观检验的控制规定 后勤绩效考核办法 计量规定 静平衡控制规定 钳序检验注意事项

量、检具领用、归还单使用规定 首、巡检规定 外检计件方案 外检组考核方案

完工检产品抽检、全检项目规定 提高设备实动率的规定

在制品物流数据及实物管理规定 涨套包装操作规程 质量管理奖惩条例 质量缺陷描述用语规定 抽检、全检项目规定 修补及

标件测量及使用规定

为防止因标件用错而产生产品报废,特对标件作如下规定。1.标件的测量

1)车间在加工产品前,应先车一件标件,并将标件和图纸送检具库(确保壁厚≥3㎜);

2)检具库收到车间所送的标件后,应用最短的时间确认标件,标件的检测应以三坐标测量与手工测量相对比,若误差在0.02㎜内时,以三坐标测量为准,若超过0.02㎜时,须双方重复再次确认,直到找到原因,排除误差后方可双方签字确认,并作好记录;

3)标件确认好后,需在标件上标上必要的标识(图号、锥度、检测线、锥大头尺寸、锥小头尺寸等)。

2.标件的使用

1)车间领用标件时,需持产品图纸和随工单,并开领料单在检具库领取标件,库房检验员必须见到员工的随工单、图纸和领料单、并认真检查图纸和标件完全相符后,才能发放; 2)员工在检具库领到标件后,应认真将标件与图纸对照、确定完全无误后,才能加工产品; 3)序检员在对产品进行首检时,应认真将标件与图纸相对应,确定标件的检测线、锥度、锥大头或锥小头、图号、版本号等,完全符合图纸后,才能进行首检;

4)完工检在对产品进行检验时,应先用量棒对产品的锥大头或锥小头进行手工测量,在确定手工测量值符合图纸后,再用手工测量的工件作为标件,进行批量检测。

3.凡违反以上规定的,每次扣款10元!

本规定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分厂过程质量控制规定

为确保产品加工质量,真正体现产品质量是加工出来的,降低质量成本,特编制此规定。1.操作者

1)操作者在加工产品前必须认真读懂图纸,确认图纸是否有效(有效图纸按《技术文件及图纸的使用规定》定义,并且必须是塑封的,临时用图除外),还需确定检具合格后,才能加工产品,否则按《首、巡检规定》执行扣款;操作者拿无效图纸或未塑封的图纸加工产品的,每次扣款5元,序检员按无效图纸或未塑封的图纸检验,每次扣款10元,发放图纸的责任人每次扣款10元;

2)操作者每班加工的第一件产品必须认真自检,若第一件产品加工报废的,必须通知组长,若组长协助加工的第二件产品也报废的,必须通知车间主任,直到加工合格为止;

3)操作者每班加工的第一件废品按材料费的30%扣款;第二件废品组长签字认可的,工人按20%扣款,组长扣5%;第三件废品车间主任签字认可的,工人按10%扣款;车间主任扣5%;无管理人员签字的按50%扣款;机床事故的,必须有车间主任与设备部人员签字,不作扣款处理(数量只限1件),作伪证的按《质量奖惩条例》执行;4)操作者在加工的产品,经序检员首检确认合格后,还必须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进行自检,原则上是每件检验,操作者可根据自己加工产品的熟练程度和加工产品尺寸的稳定程度,适当调整自检频率,但最低不得低于2~5件自检一次,发现一次未按规定自检的,处5元/次扣款;跳动、锥度(正弦规)除首件自检外,操作者每班必须自检一次,未自检的扣操作者5元/次,其余时间由序检员控制;

5)操作者首检合格后中途出现的废品,自检发现按30%扣款,序检员发现的按50%扣款;但是当操作者每班废品数超过2件时,超过部分按材料费的50%扣款。

2.序检

1)序检员对自己所管辖的区域的机加产品实行全检;

2)序检员必须要求操作者,首检或巡检过的产品严格按《首、巡检规定》放好,若违者将按《首、巡检规定》进行处罚,序检员负连带责任,每次扣款2元;

3)序检员必须在小于1小时内巡检一次,操作者在首检合格前出现的废品,序检员可不作扣款,在操作者首检合格后出现的废品(批量除外),按0.5元/件扣款,每班序检员最高扣款限额10元;批量返工处序检员10元/批的扣款,操作者处15元/批的扣款;批量废品序检员按材料费的20%执行扣款,操作者按材料费的30%执行扣款;(注:批量是指加工数×该产品加工的节拍时间的积,大于或等于1小时的)

4)序检员未按此规定对操作者加工的产品进行巡检的,每次扣款10元;

3.以分厂为单位,每天累计废品数大于90件的,处品管员10元/天,车间主任10元/天;

4.工、料废库管员未按时将废品单据交到品管部的(一分厂在11:30之前;

二、三分厂在17:00之前),处工、料废库管员5元/次;

5.品管员每天应与车间主任或厂长汇同将头天夜班与当天出现的废品作出分析、处置,于次日10:00之前在本厂张贴公告一份,另一份交品管部统计处,迟交或未交的每次扣款5元;

6.完工检发现的返工品,按0.5元/件扣每个责任序检员,同一型号最高限额20元;对每个责任操作者按1元/件扣款,同一型号最高限额40元;7.完工检发现的废品,对每个责任操作者按材料费的100%扣款,对每个责任序检员按3元/件扣款,最高限额50元/批(批量除外),批量废品的,对每个责任序检员按20%扣款;8.终检或包装发现的返工品:漏攻丝的扣每个责任操作者5元/件;其余按1元/件扣每个责任序检员,同一型号最高限额40元;对每个责任操作者按1元/件扣款,同一型号最高限额80元;9.终检或包装发现的废品,对每个责任操作者按材料费的100%扣款;对每个责任序检员按5元/件扣款,最高限额50元(批量除外);批量报废的,对每个责任序检员按材料费的25%扣款,对每个责任完工检按100元/批扣款;10.本规定由品管员和车间领导负责宣传、培训到位,并要有宣传、培训记录,无记录的每次扣款10元,培训无效的(有20%以上人员不知道或未按此规定执行的),每次对品管员扣款10元,车间主任扣款10元;

以上规定从2007年6月26日起正式生效,凡与本规定有冲突的规定,以本规定为准!

工、料废品管理规定

为保证工废品、料废品的退库工作正规化、规范化,确保工废品、料废品的判定准确性,防止工废品、料废品的错判,尽量减少公司损失,特编制此规定,供相关部门遵照执行。1.操作工负责将各自加工中发现的料废品和工废品,在下班前交工序检验员处理;

2.序检员负责对操作工交来的、自己在巡检中发现的工废品及料废品进行认真确认,确认属实的,应在工废品或料废品适当位置贴上工废或料废标签;并按规定要求填制《工废入库单》或《料废入库单》,具体填制要求详见《工废单的规范填写要求》;

3.分厂品管员负责对工、料废品单上的缺陷描述用语是否规范正确进行审核,对工、料废品上的标识填写进行审核,确认后在单据上签字;

4.分厂当班车间主任负责对当班发生的工、料废品进行再确认,对检验员判定有异议的,应找品管员协调处理,对判定无异议的,应及时在工、料废标签及单据上签字确认;

5.分厂计划员负责对工、料废品数量、型号进行确认,确认符合在工、料废单据上签字; 6.完工检发现的工、料废品,由完工检验员按规定标识工、料废品,并填写《工废入库单》或《料废入库单》,其审核程序按3、4、5条执行;

7.检验员在贴工、料废品标识时注意:工废品与料废品标识不能互换使用,必须对应使用;标识数量要求:单品种数量在5件内的,必须全部标识,超过5件的,只标识5件;

8.工、料废回收及审核人员,在对工、料品进行回收时,必须要见到工、料废品上有标识,《工废入库单》或《料废入库单》上要有检验人员、车间主任、品管员、计划员的确认签字,否则,应予以拒收; 9.相关处理制度:

凡将工废品判作料废品的,处检验员、品管员、车间主任各20元/件扣款;

凡单据上型号写错,缺陷描述不实、数据错误的,处检验员、品管员、车间主任、计划员每项5元扣款; 当班未对工、料废品进行处理确认,导致退坯时间延误的,每发生一次,处责任人每次10元扣款;

收废及审核人员未按规定收废,每发生一次处每人10元扣款;

缺陷原因不清的料废品,被接收入库的,处审核人员及品管员、车间主任、检验员每人20元/件扣款。

上一篇:(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下一篇:写童年的散文:童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