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随堂练习题(共8篇)
课内检测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骇骨(hái) 潜行(qián) 躯壳(ké) 一幅画(fú)
B.化石吟(yín) 窥见(guī) 腐朽(xĭu) 葱茏(lóng)
C.猛犸(mă) 引颈(jìng) 万载(zăi) 两栖(qī)
D.描绘(huèi) 卓越(zhuó) 档案(dăng) 裹藏(guŏ)
2.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窥见(偷看) 海枯(干涸)
B.葱茏(遮盖、罩住) 造物主(上帝)
C.卓越(高明、高超) 幽雅(美好、大方)
D.化石吟(赞颂) 骸骨(尸骨)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B.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C.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D.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4.填空题。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__________诗。吟,是______________的一种名称,这里是___________的手法。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
5.诗歌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有什么好处?诗句中为什么用“你”而不用“它”?“你”代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②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③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④肉体虽早巳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⑤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向近代进发。
⑥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⑦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6.诗中“没下巴”的“鱼儿”是指_________;“嘴长牙”的“鸟儿”是指_________;“没有腿”的“最早登陆的鱼儿”是指__________;“不开花”的“最早的树儿”是指____________。
7.③节中的“你”指代的内容是( )
A.奇幻的神话 B.沉睡亿年的石头
C.刚苏醒的化石 D.逝去万载的世界
8.③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9.“密码”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它在④节中的语境义是_____________。
10.④节中加粗的“珍贵”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⑤节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如果不用修辞手法,把它变换成平实的说法,应这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⑥节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诗中“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的本体是____________。
13.第②节与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创新
14.老师读了一道数学题:“5加4乘3等于多少?”小明的答案是27,小红的答案是17。根据小明的理解,把这道题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述出来。(包括标点,限15字之内)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鱼化石
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5.丰富和奇异的联想与想像是诗歌的生命。《化石吟》的作者见到化石联想到什么?而本诗作者见到鱼化石又联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材料安排的顺序上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不同是:__________
17.从诗歌传达的信息来看,本诗与《化石吟》的主题大不相同。《化石吟》的主题是_________,它是一首____诗;《鱼化石》的主题是___________,它是一首________诗。
18.在人称运用上,《化石吟》用_____人称,而《鱼化石》用_____人称。
19.你认为最能体现鱼化石特征的诗句是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说说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1)“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诗人极力写鱼儿旺盛的精力和活泼的动作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训练
1 及时转变观念
提及观念的转变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正确认识。巩固性的练习, 为了强化知识、纠正错误、提高课堂利用率, 保证教学质量。实践证明, 学生完成练习后, 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对错, 但是其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所以教师要抓住时机, 利用学生对练习印象最清晰的时候进行反馈, 让学生了解做题的结果,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 反馈不能只局限于是对错, 因为即便对了, 也不见得真正理解。练习的反馈还应注重讲解思维过程, 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让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有所提高。
其次, 学生观念也需要转变, 年轻教师可能会有这方面的感受。学生对于年轻教师认可是需要过程的, 但往往年轻教师的观念更容易被学生否定。众所周知, 学生对好的课堂的理解和老师的定义是有区别的。学生更在乎记录多少知识, 而这些记录并不一定转化为能力。因此学生观念的转变, 才能使教师的转变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这种认可才是教学效率提高的保证。
2 合理设置练习
课堂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练习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 目的明确, 有针对性, 能适应各种学生需求。注重听、说、读、写等教学技能的练习;同时也应包含句型替换等机械性练习。而英语的课后练习应该包含巩固性练习和能力性练习。完型阅读听力等都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慢慢显出效果, 所以每天的完型和阅读训练必不可少。这类练习设置主要是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水平即可, 保证一定的训练量是前提。而课堂练习的设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做到以下几点:
(1) 准确性。首先弄清重难点, 其次做到摸透学生实际, 充分估计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确保重难点得到充分训练, 不能通过题海战术来弥补教师业务能力的欠缺。
(2) 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练习的目的, 学困生也能从一些基础训练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 教师就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
(3) 针对性。练习的设计务必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要克服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做法, 做到有的放矢, 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部分知识尚未掌握好, 那么练习的设计重点就要针对这个实际, 在练习新知识时要注意复习和巩固旧知识。
(4) 开放性。英语课堂中, 经常见到的句型翻译练习就是典型的封闭式训练, 而实际上, 我们的书面表达给的提示越来越少, 这时教师应该尝试造句练习。不给过多提示, 要求学生只用所学的词汇短语句型即可, 起初学生很不适应, 并且强烈要求给汉语提示, 但如果度过这段适应期, 我们获得的就不仅仅是知识, 在漫画图片类书面表达中更能自如运用所学知识。
(5) 多样性。练习的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训练, 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到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通过设计作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换句话说,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只有擅长思维的学生才会在将来发展得更快更好。
3 巧妙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 设计好一份课堂练习是扩大学生课堂活动面的前提。但不论什么类型的练习形式, 实施的技巧与策略更能体现不同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个人素养。做到以下几点, 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 时间保证。在实践中我们经常把练习部分设置在自己教学环节的最后, 但教学进程中常常会超出教师的预设, 最终结果必然是讲得精但练得忙, 原本是画龙点睛之处却草草收场。教师在课堂中要不断提醒自己预留10分钟练习时间。如果没有时间的保证作为前提, 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
(2) 范围广泛。不是几个优等生专练, 而是全体学生无一例外地进入这种训练;以个体与行、排、组结合进行,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效率, 而且给予更多的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3) 层层推进。一节课45分钟不能让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活动。既有针对每个知识点的练习, 也包括课堂最后反馈性练习。记得几年前在淮州礼堂, 某个来自南通的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我们高考学科的课堂教学能象体育课那样让学生动起来甚至练出了汗,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 对每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练习, 同时注意练习的策略。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把握学生理解程度, 使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加深理解, 力求使所学知识当堂消化, 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冯涛.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师与教学, 2010 (4) .
2. 如图1所示,当闭合开关,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摆动,说明电路中有电流产生.此时,在这个实验电路中,相当于电源,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3. 有一种环保型手电筒,筒内没有电池.使用时,只要来回摇晃手电筒,使永磁体在手电筒中的两个橡胶垫之间穿过线圈来回运动,灯泡就能发光.这种手电筒能发电依据了原理.要使灯泡亮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4. 做图2所示的小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带动转子转动,发现小灯泡发光.此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
5.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图3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
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
6. 如图4所示,蹄形磁铁位于水平木板上.当导体棒向右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则能使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的是().
A. 导体棒竖直向上运动
B. 磁铁和导体棒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
C. 导体棒不动,使磁铁向左运动
D. 对调磁铁的磁极,并使导体棒向右运动
7. 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电磁感应实验后,小杨同学有了新的想法:如果线圈不动,磁体相对于线圈运动,是否也会产生电流?于是他找来线圈、条形磁铁、电流表和一些导线开始探究.当他把条形磁铁插入线圈的瞬间,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如图5所示),实验成功了!小杨又想:在这个实验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针对小杨的问题提出一个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8. (1)图6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实验,其中甲图装置是研究____的规律的,乙图装置是研究_____的规律的.
(2)图7是法拉第发明的能够产生持续电流的机器——发电机,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某校探究小组仿制了这个发电机装置(如图8),对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如下探究:
①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跟________有关.
②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________有关.
③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______,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跟磁场强弱有关.
(参考答案见第60页)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②水尤清冽。( )
② 全石以为底。( ) ④参差披拂。( )
⑤佁然不动。( ) 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⑦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⑨四面竹树环合。( ) ⑩寂寥无人。( )
11悄怆幽邃。( ) 12以其境过清。( )
13 不可久居。( ) 14乃记之而去。( )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三,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生:曰恕己,曰奉壹
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___”埋下伏笔。隔篁竹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②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从游鱼、 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 ,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 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
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7.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 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 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 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如鸣佩环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游览的先后顺序 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
9、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 的语句: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鸣佩环(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B___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拓展阅读:小石潭记文言知识
相似词句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崔氏二小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
3.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
5.布:古义:映,显现。(影布石上)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6.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等同于现今口语中常说的:“左右”“上下”。(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允许、准许。
7.佁(yǐ)然:古义:呆呆的样子。(佁然不动)今义:静止的样子。
8.清:古义:凄清;冷清。(以其境过清今义)今义:清晰,清净等。
9.以为:古义:作为(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
一词多义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表明,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阶级性 B.广泛性C.真实性 D.社会性
2.2011年6月20日,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据此完成2~3题。
温家宝指出,近年来,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覆盖不同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保制度,是开创性的重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了这两项新制度,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就能初步实现。这表明
①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实现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国家开始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温家宝表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从根本上看,政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的、法律的和物质的保障
4.从“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勿忘人民当家作主”,这反映了 ①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进步 ③我国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5.漫画《开门立法》充分表明了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④基层群众是我国法律的制定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1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长者,也有朝气蓬勃、初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7.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了一大批危害极大、作恶多端的黑恶势力。这主要表明了
A.国家在加强宏观调控
B.国家在履行专政职能
C.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D.“扫黑除恶”是当前国家的中心任务 8.“真正的民主国家是不存在专政的”,这一观点
①没有看到民主与专政的对立 ②否认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③把民主与专政割裂开来 ④宣扬所谓的“全民民主”,否认民主的阶级性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公民政治权利中,最能体现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是
A.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游行和示威的政治自由
B.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C.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 D.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由公民选举产生
10.漫画《偏爱》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指出当前某些政府官员中存在的问题,这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公民享有 ①政治自由 ②言论、出版自由 ③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所谓晒客,源自英文“share(分享)”,指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是继博客、播客、换客等群体之后兴起的又一网络群体。晒客族的一个口号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这种观点
A.正确,因为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B.正确,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错误,因为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D.错误,因为自由是不存在的
12.某市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参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人员范围将由之前的以下级和同级为主,扩大到以服务对象和一般群众为主,变“官评官”为“民评官”。这一转变意味着
①真正赋予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②方便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③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④公民的选举权落到实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有媒体认为,外国的民众除了看媒体的宣传,还会看中国人在国外的表现,看一个具体的中国人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13亿中国人个个都是“外交官”。为了做好“外交官”,每个公民都应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②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③培养公民意识,树立国家观念 ④坚定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011年4月是全国第20个税收宣传月。北京市税收志愿者走进办税服务厅,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和税法宣传服务的活动,标志着北京市国税系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构建全社会立体化纳税服务体系继续走向深入。公民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主要体现了
A.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的公民意识
B.公民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精神追求
C.公民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D.主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管理的公民权利意识 15.我国新《工伤保险条例》与原有条例相比,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补助金的发放标准打破了地区限制,实现全国“同命同价”。这说明,在我国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D.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16.下面漫画《“醉驾”,“罪驾”》启示我们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行使权利不忘履行义务 ③要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④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借“上访”之名无休止地提出无理要求,以闹事制造“压力”要挟地方政府的行为,称为“闹访”。“闹访”违背了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目前,我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按照普遍、平等、差额、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原则进行。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 A.为选民提供一定的选举余地 B.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C.能更充分地体现选民的意志 D.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19.2011年4月26日上午,山东省五莲县某村委大院内人头攒动,该村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预选正在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换届选举在预选投票前增设了公开竞职演讲环节,所有参选村委成员的村民都要登台发表竞职演说。这种选举方式的优点是
①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 ③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 ⑤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20.在我国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各地都出现了选民“自荐候选人”的现象。据此完成3~4题。以自荐形式参加竞选成为中国基层人大选举的新亮点,这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政治机制成熟度、群众社会心理和参政意愿息息相关的。这说明 A.我国公民已消除了“选举与我无关”的思想 B.我国公民的政治素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C.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D.我国提倡以自荐形式参加竞选
21.以“自荐候选人”为代表的基层人大代表竞选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公民主动参政时代到来的标志性事件。这说明
A.竞选方式比其他选举方式更好
B.竞选方式与其他选举方式一样,都有其局限性 C.公民积极参加选举是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的表现
D.公民主动参政时代已经到来 22.《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首次提出:“发展基层民主,扩大乡镇直选试点面,普遍实行乡镇政府副职差额选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正职差额选举试点。”实行差额选举制度
①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更多选择余地 ②会引发虚假宣传和权钱交易现象 ③有利于保证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互竞争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23.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确定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依据的条件是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④选民的意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4.直接选举是我国公民当前行使政治权利的一种重要选举方式。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⑤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说明
A.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B.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C.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D.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26.2011年6月10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在出席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第九次专题汇报会时指出,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修改这两部法律,要处理好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关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有利于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司法效率和司法为民的水平;要强化对诉讼各环节的法律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立法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更易于执行。
结合我国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27为严肃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纪律,浙江省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十大禁令”,剑指妨害村民行使权利的暴力、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防治可能出现的“换届综合症”,严肃选风选纪。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浙江省制定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十大禁令”的原因。
28.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并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基于此,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旨在减少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公民在构建“低碳生活”中应把握的原则。
限时答案
1—5ACABA 6-10CBCDC 11-15CBCCA 16-20AACAC 21-25CAACA 26答案:(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修改,必须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以更好地打击犯罪,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3)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立法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更易于执行,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处理好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关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司法效率和司法为民的水平,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7答案:(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出台“十大禁令”,严肃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纪律,有利于保障公民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目前,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普遍采取直接选举、差额选举。这种方式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3)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8.答案:(1)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也应该承担责任履行减排的义务。
1.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到国库报来“预算收入日报表”所列数字如下:
科目名称 本月收入 企业所得税 1 000 000 煤炭企业亏损补贴-200 000 借:国库存款
800 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000 000
—200 000 2.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取得由财政管理并指定有专门用途的政府性基金50万元。借:国库存款
500 000 贷:基金预算收入
500 000 3.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本年共取得专用基金收入40万元,其中从上级财政部门取得专用基金收入30万元,从当月一般预算资金中安排专用基金10万元。
借:其他财政存款
400 000
借:一般预算支出100 000 贷:专用基金收入
400 000
贷:国库存款 100 000 4.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到上级财政拨来的预算补助款25万元。
借:国库存款 250 000
贷:补助收入250 000 5.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接到上级财政部门的通知,将原所欠往来款150万元转作预算补助100万元,专项补助 50万元。
借:与上级往来 1 500 000
贷:补助收入——一般预算补助
000 000
——基金预算补助
500 000 6.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到下级财政单位上缴的预算上缴款70万元。
借:国库存款700 000
贷:上解收入700 000 7.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年终根据上级批文,从基金预算结余调出资金95万元,以弥补预算收支不足。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950 000
贷:调入资金——一般预算调入资金
950 000
借:调出资金——基金预算调出资金
950 000
贷:国库存款——基金预算存款
950 000 8.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将已收到的所属A县的预算上缴款18 000元退还给该县财政局。借:上解收入18 000
贷:国库存款18 000 9.预拨给市教育局下月经费15万元,并将上月的预拨经费10万元转作支出。
借:预拨经费——市教育局150 000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150 000 借:一般预算支出100 000
贷:预拨经费 100 000 10.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拨给某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款100万元,根据建行报来的“银行支出数汇总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借:基建拨款1 000 000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1 000 000 11.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将借给W行政单位预算拨款100万元转列支出。
借:一般预算支出000 000
贷:暂付款000 000 12.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用基金预算收入安排支出25万元。
借:基金预算支出 250 000
贷:国库存款 250 000 13.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用专用基金收入安排一项支出8万元。
借:专用基金支出
000
贷:其他财政存款80 000 14.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开出“拨款通知”对其下级财政拨出预算补助款120万元。借:补助支出200 000 贷:国库存款200 000 15.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通知下级财政部门将前欠本财政局的往来款50万元转作预算补助款。借:补助支出
500 000
贷:与下级往来500 000
16.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在年终结算中按财政管理体制规定上解上级财政款项为16万元。借:上解支出160 000
贷:与上级往来160 000 17.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有关文件,向粮食部门拨付粮食风险基金850 000元。借:专用基金支出——电力建设基金
850 000
贷:其他财政存款——专用基金存款850 000 18.某市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国库报来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利润收入5万元,产权转让收入4万元。
借:国库存款 90 000 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90 000 19.年末结转“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收入”、“专用基金支出”、“上解收入”、上解支出“、补助收入”、“补助支出”、“调入资金”、“调出资金”。
借:一般预算收入 800 000(1)借:预算结余 1 530 000 上解收入 682 000(70-1.8)贷:一般预算支出 1 200 000(10+10+100)补助收入 1 250 000(25+100)上解支出 160 000 调入资金 950 000 补助支出 170 000(120+50)贷:预算结余 3 682 000 借:基金预算收入 500 000 借:基金预算结余 1 200 000 补助收入 500 000 贷:基金预算支出 250 000 贷:基金预算结余 1 000 000 调出资金 950 000 借:专用基金收入 400 000 借:专用基金结余 930 000 贷:专用基金结余 400 000 贷:专用基金支出 930 000 20.市财政根据经批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直接向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使用单位拨付资金10万元。
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100 000 贷:国库存款 100 000 21.市财政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中调出200万元,用于一般预算支出。
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 2 000 000 贷:调入资金 2 000 000
22.年终结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
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0 000 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 2 100 000 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 90 000 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100 00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 2 000 000 23.某市财政局总预算会计在入账时误把企业所得税276 000元登记为个人所得税276 000元,现予以更正。
借:国库存款 276 000(红)
贷:一般预算收入——个人所得税 276 000(红)
借:国库存款 276 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企业所得税 276 000
24.用一般预算结余资金购买国库券 80万元;用基金预算结余资金购买国库券56 000元。借:有价证券 — 一般预算结余购入800 000
— 基金预算结余购入 56 000 贷:国库存款 856 000 25.市财政局以前年度购买的国库券200万元到期兑付本金和利息,其中用一般预算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库券,兑付本金120万元,利息收入18万元;用基金预算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库券,兑付本金80万元,利息收入为12万元。
借:国库存款 200 借:国库存款 30 贷:有价证券 — 一般预算结余购入 120 贷:一般预算收入 18 — 基金预算结余购入 80 基金预算收入 12
二、根据某市某月财政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收到市中心支库报来的属于上年度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列报预算收入10万元已收到。该市总预算会计在上年度已将该笔款项作为“在途款”处理,并记入了上年的预算收入。在本年度新账上记: 借:国库存款 100 000
贷:在途款 100 000 2.预算周转金业务:
(1)从本市一般预算结余中设置预算周转金50万元。
(1)借:预算结余 500 000(2)借:国库存款 500 000
贷:预算周转金 500 000 贷:预算周转金 500 000
(2)收到省财政拨来的预算周转金50万元。
(3)本年动用预算周转金20万元。
(3)借:一般预算支出 200 000 4.借:国库存款 80 000 贷:国库存款 200 000 贷:暂存款 80 000 4.收到性质不明的款项8万元,暂存入库。5.经审批,借给市文化局款项100 000元。
借:暂付款 100 000 贷:国库存款 100 000 6.中央财政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数额发行国债,某日实收1000万元,年利率为10%。编制发行收到款时及年终付息时的会计分录。
借:国库存款 10 000 000 借:一般预算支出 1 000 000 贷:借入款 10 000 000 贷:国库存款 1 000 000 7.某市财政局有关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业务如下:
(1)市财政局从本财政超收收入中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万元。
借: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 000 000 贷: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 000 000(2)市财政局为了弥补预算缺口,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用10万元。
借: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00 000 贷: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00 000(3)年末结转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万元。
借: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00 000 贷:预算结余 100 000 借:预算结余 1 000 000 贷: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 000 000 8.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业务的核算:
(1)某省财政部门收到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收入500万元,将其中300万元转贷给所属各市。
借:国库存款 5 000 000 借:债务转贷支出 3 000 000 贷:债务收入 5 000 000 贷:国库存款 3 000 000(2)省财政代收所属各市上缴的债券利息40万元,本金100万元。
借:国库存款 1 400 000 贷:暂存款——**地方政府债券还本 1 000 000 ——**地方政府债券付息 400 000(3)省财政垫付所属A市债券利息10万元。
借:暂付款—**地方政府债券付息 100 000 贷:国库存款 100 000(4)某市财政收到上级财政部门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80万元。
借:国库存款 800 000 贷:债务转贷收入—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 800 000(5)某市财政从债务收入中安排一般预算支出资金20万元,支付债务利息5万元。借:一般预算支出 250 000 贷:国库存款 250 000
(6)某市财政上缴本级承担的还本资金60万元。
借:债务还本支出—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还本 600 000 贷:国库存款 600 000(7)某市未按时上缴地方政府债券本金70万元,通过年终结算扣缴。
一、单选题
1、企业文化是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
A前提条件B重要基础C重要内容D关键因素
2、在企业局部环境中,最能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环境的是()
A.办公环境B.生产环境C.生活环境D.经营环境
3、优质的企业文化,最终必须能够服务于()
A.企业B.社会C.人D.国家
4、世界500强企业文化的共识是什么?()
A以人为本,服务社会B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C能否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 D谁拥有文化优势,就拥有竞争、效益和发展优势。
5、企业文化是哪三部分聚合而成的?()
A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企业形象B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制度 C企业形象,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D企业精神,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物质文化
6、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企业的动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企业管理B企业形象
C企业文化D企业经营业绩
7、()是企业的长处和竞争优势。
A企业宗旨B顾客C产品范围D自我意识
8、()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宗旨,即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对其价值和评
判标准。
A共有价值观B企业理想C企业宗旨D企业价值观
二、多选题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至少应当关注的风险有()
A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B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 C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D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
2、通常认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具有的特征有()
A良好市场前景的关键技术B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
C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D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
3、企业的外部社会环境包括()
A.政府B.金融机构C.税务机构D.社区E.相关大众
4、企业文化三大基本构成要素()
A企业行为文化B企业物质文化C企业精神文化D企业环境文化
5、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要素包含()
A核心要素B引导要素C制约要素D习惯要素
三、判断题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是企业竞争中最具有长远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
2、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三个方面的作用。()
3、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表现形式往往是系列规章制度及其落实。()
4、企业交往礼仪的内容仪表礼仪规范、行为礼仪规范和语言礼仪规范。()
5、企业文化建设始于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培育,终于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延续和
创新。()
6、企业并购完成后,可以不用特别注重文化整合。()
四、问答题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关注的风险有哪些?
(一)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续发展。
(三)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
(四)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有什么作用?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一)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
(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
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基本概念题
有关基本概念的题目主要包括:对放热、吸热含义的理解及应用:对燃烧的理解;滴定管的使用等.
例1 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O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相等
〔分析〕 放热反应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能量转化戍热能而释放出来.
答案:B
例2 下列选项中,阐述了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 有机物燃烧发生的都是氧化反应,某些含氯、溴的有机物燃烧后会有毒,因此发生氧化反应并不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
答案:D
例3 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NH4ClO4=N2↑+4H2O+Cl2+2O2↑+Q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分析〕 2 H4 O4= 2↑+ l2+2 2+4H2O,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NH4C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D
例4 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
①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修高;③燃料脱硫;④向已酸化的土地中加入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⑤ D.①③④⑤
〔分析〕 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煤和石油而造成的,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煤的使用,燃料脱硫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这些都是可行的.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NO3和H2SO4.
答案:C
例5 用一支25mL的滴定管装好液体至“0”刻度,然后将液体全部放下,所得液体的体积是 ( )
A.25 mL B.小于25 mL
C.大于25 mL D.无法判断
〔分析〕 由滴定管的结构可知,“0”刻度在上、满刻度在下.满刻度以下还有一段空间没有刻度,因此将一支滴定管“0”刻度以下的液体全部放出时,则液体一定超过25 mL.
答案:C
综合应用题
本节知识的综合应用主要包括: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联系能源的相关知识,回答热点问题等.
例6 美国的《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关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提供了如下数据:
直射反射5×109kJ/s
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81000×109kJ/s
水循环40000×109kJ/s
大气流动370×109kJ/s
光合作用40×109kJ/s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_______.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_____kJ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天计算).
(3)每年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A的计算式.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
A=_______kg.所缺数据的化学含义为_______.
〔分析〕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理、化、生跨学科的综合题,该题计算过程简单,但情景新、立意高,充分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选择并使用适当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说明和解释有关问题的综合能力,解题时,首先要通过分析提炼出解题的必要条件,然后运用地理、生物等相关学科中的基础知识,结合化学知识,就能正确解题.
(1)分析题中所给数据得出,“直接反射”与“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的大阳能地球没有利用,而用于“水循环”“大气流动”和“光合作用”的太阳能是被地球利用的太阳能,所以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365×24×60×60)s×40×109 kJ/s=1.26×1018kJ 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6CO2 (g)+6H2O(l)=C6H12O6(s)+6O2(g)-Q
6×44×10-3kg QkJ
A 1.26×1018kJ
A=1.26×1018×6×44×10-3kg/Q=
Q为每生成180g葡萄糖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或每消耗264gCO2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答案:(1)23.3% (2)1.26×1018 (3)3.33×1017/Q;Q为每生成180g葡萄糖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说明]反应热与物理学中“热”、生物学中的“热量”、地理学中的“地表能”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学科间的综合预计会成为综合测试的命题热点.
同类变式 2 g氢气充分燃烧后约放热286 kJ,而1000g汽油充分燃烧后约放热46000 kJ.氢气被公认为是21世纪替代化石燃料的理想能源.试简述氢气作为能源的三个主要优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作为理想的能源,要具备来源广、发热量大、有利于保护环境等条件.
答案:(1)可以用水作原料制备氢气,氢气来源广
(2)单位质量的氢气比单位质量的汽油燃烧发热量高
(3)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氢气可再生
例7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有的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H2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电解=2H2(g)+O2(g).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水煤气是一级能源
(2)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H2,以下研究方向中,不正确的是 ( )
A.构成水的氢和氧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 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H2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H2,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的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H2
〔分析〕 凡是能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它是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包括已开采出来的可供使用的自然资源与经过加工或转移的能量的来源,尚未开采出的能量资源不列入能源的范畴,只是能源资源.能源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第一种:分为一级能源与二级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叫一级能源, 如原煤、原油、流过水坝的水等;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获得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如各种石油制品、煤气、电力、氢能、沼气等.
第二种:分为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在一定时期和科学技术水平下,已被人们广泛 利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 展,才开始被人类采用先进的方法加以利用的古老能源以及新发展的利用先进技术所获得的能源都是新能源,如核聚变能、用以发电的风能、大阳能、海洋能等.
第三种: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的、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如水力、风能等;经过亿万年所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
(1)由题给的信息可知:水力、天然气是一级能源.电能是依靠煤燃烧的热能或水能、风能、核能等转化而得到的能源;水煤气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是由焦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故电能和水煤气均为二级能源.
(2)水本身并不能燃烧,水分解后生成H2,H2才可燃烧放出能量,而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因此A、C的研究方向是错误的.
答案:(1)AC (2)AC
同类变式1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体矿物燃料是 ( )
A.水煤气 B.CO C.石油 D.天然气
答案:D
同类变式2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支撑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及生物能等是多年来大规模使用的能源,被称为______(用“常规能源”或“新能源”填充,下同);而核能、地热、海洋能、沼气以及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太阳能、风能等被称为_____.日本决定大规模开采海床下面大量冷冻的固态甲烷,而一旦开采成功,将会导致人类历史上使用矿物燃料的又一场革命.请问人类即将开采的冷冻的固态甲烷属于_____.
(2)我们也可以把能源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两类.自然界中以现有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
E.焦炉气是一级能源
F.通过“湿式净化秸秆气化机组”使田地里的秸秆和柴草转化成的“洁净”燃气为二级能源
答案:(1)常规能源;新能源;新能源 (2)ACDF
探索与创新题
例8 如图1-37所示,图中各曲线是某环境监测小组描绘的某市市中心空气中CO的含量变化曲线,横坐标是表示北京时间0至24时,纵坐标表示CO的含量,根据一天24小时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你认为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
〔分析〕 这是结合环境监测活动编制的一道题目,图象形式是生产、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式.人口密集的市中心空气中的CO含量与人活动的频繁程度有关,烧饭、供暖等都会产生一定量的CO.北京时间0至24时中,人们活动最频繁的是7时~20时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中CO的含量应该高一些,分析题中各个图象中的曲线变化趋势,D图较符合这种实际情况.
答案:D
易错与疑难题
本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常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是对吸热、放热与物质的稳定性关 系不清楚,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二是缺乏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造成判断失误.
例9 反应C(石墨)=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 )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
错解:C
〔分析〕 得出上面错误结论的原因是有的同学认为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所以 稳定性就比石墨强,但硬度和稳定性是两种不同的性质,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由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吸收热量,说明金刚石的能量更高.能量越低表明这种状 态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石墨和金刚石能量不同,但通过一定的能量变化 可以达到相互转化的目的.
正解:AB
例10 用铜丝编织成一个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被切 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错解:铜网上方火焰被切断,是因为铜网隔绝了空气,O2含量少了
〔分析〕 上面分析错在仅考虑了燃烧条件而未联系金属的物理性质.如果将金 属的导热性和可燃蒸气的着火点温度联系起来综合考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詹天佑随堂练习题】推荐阅读:
第5课詹天佑练习12-21
《化石吟》随堂练习题12-18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随堂练习题01-08
《詹天佑》教案09-08
詹天佑教案设计03-06
随堂练习6及答案12-30
詹天佑奖材料汇报07-24
5课《詹天佑》教案07-27
詹天佑的爱国事迹03-19
詹天佑300字读书感悟05-2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